|
楼主 |
发表于 2007-7-7 1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仁爱
3,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 o; i% V' F6 b- h) J1 M+ \【原文】
- W& c: {, L. n7 z. i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i( {! Z. K T: q* w% J+ `【译文】+ ^7 h* r* j# }$ B, q$ o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4 M- W4 w# Y1 q) x N6 X- M5 w【评析】: K: Q% `! W5 R) D! L6 l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这个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公民真得都能够变成孝顺顺从的良民,自然不会去犯上作乱,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儒家的这一思想也常常被批评为是在“为统治者培养顺民”。不过我想这与其说是孔子在为统治者培养顺民,不如说反映了统治者的一种理想。或许这也是儒家思想为什么受历朝历代封建皇帝喜欢的原因之一吧。其实培养顺民也有积极作用,所谓顺民,换一种说法,就是“奉公守法的公民”这对任何社会都没有什么不好。唯一的缺陷,就是一旦遇到不好的统治者,还都全是逆来顺受的顺民,那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 S% r) h2 l% v+ {9 Q+ T培养孩子孝顺父母的思想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反映了一种人文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在父母年老失去工作能力之后,这种孝顺就更加显得重要。问题是,我们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孝顺父母,而忽略了子女也应该得到尊重的权利,更不能以维护孝道为名侵害子女的合法权益。
: s# U. f9 E, r对于公民和统治者的关系来说,这种“父母官”的封建流毒必须彻底清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不应该是父子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授权,因此,统治者应该是为被统治者服务的。不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这样的正确观点,那么,中国的民主步伐将永远无法大踏步地前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官毒”也就永远无法肃清。) J6 i8 z8 I- ` l9 e; D
从培养现代公民道德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继续培养孩子的敬老爱幼的思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遵纪守法,以礼待人。对于政府官员及公务员,不但不应该孝顺他们,还应该睁大双眼去监督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服务。只有将政府官员妥善地置于全民的有效监督之下,这才是治国安民的根本之道。
- Z6 K( p$ i: \% F5 b2 T
# H7 Y0 ^# h9 ?, m! Z% U) m8 y, `; l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l* X, \8 Y+ ?% Z$ u1 T( y
【原文】" S8 V+ ?: Z" J! N8 e$ \: v%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w( W' K& l& R3 ^【译文】
6 r9 o3 G1 u5 U# R( g: K4 ] 孔子说:“花言巧语夸张宣传的仁爱很少是真正的仁爱。”
$ l. |; W( U- V3 a【评析】
0 r, p ]1 c. G! a7 y0 K- U" X) p仁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仁爱,正如前面所说,它是只强调单方面的“爱”和“孝顺”,因而是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新的仁爱观,就是对所有人的关爱,而不只是一味强调子女对长辈的爱和孝顺,更不能强调被统治者对统治者无条件的爱和顺从。0 y i. r# n( U8 p) m
即便是孔子当初的仁,他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就是不能巧言令色,不能过度夸张,仁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实实在在。遗憾的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严重背离了孔子的初衷,被歪曲成了虚伪和毒害人性的东西,这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二十四孝图”。
0 i9 c1 R8 l' b我第一次知道有“二十四孝图”,是读了鲁迅批判二十四孝图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
! ]1 Q7 i! r, n) @: b* S/ t“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 N% F& R; q0 f \ ?5 J4 E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3 B4 ^9 z( M) C& x* P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专门去翻阅了相关资料,看看“二十四孝”图究竟讲了哪些故事,因为据说被称之为“中国农村的样板村”华西村专门建了一个“二十四孝亭”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我粗粗地看了一下,觉得这二十四个故事中绝大多数都是有问题的、不可学的、在今天应该当着垃圾抛弃的。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分析一下“二十四孝”的问题所在。
l. h) E) P6 X9 n0 G3, 2,1,孝感动天。有个孝子被后母等多次谋害,没有被害死,儿子知道了,还是一样孝顺后母,于是感动了天。这等于是鼓励那样恶劣的父母,不可取。1 F: I4 _! x2 D: i7 ^
( D% Z$ d, e# X; r/ p3,2,2,亲尝汤药。有个皇帝非常孝顺母亲,在母亲生病时服侍母亲,每次都亲自尝过汤药后才让母亲吃。无病尝药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必要,当然,作为子女能够长期为生病的父母端茶倒水,还是值得提倡的,基本可学。
- m' i) q- k' K' J' X% w
% I4 l' e! p; {2 {3,2,3,齿指痛心。家里来客人了,母亲不知所措,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山里的儿子感觉到自己的手指痛了,就跑回家招待客人。毫无科学性的谎言,不可取。; W9 y% ?- \0 C9 H
% b$ f1 V4 H) \2 b8 f
3,2,4,百里负米。在饥荒的日子里,儿子自己吃野菜,把从百里之外搞到的米拿回家给母亲吃。可学。
# M. F- A* m4 p! u
* D! Q$ P* {+ s6 S! }/ b) b3 \3,2,5芦衣顺母。后母虐待孩子,冬天让孩子穿芦絮衣服,被父亲发现,父亲要休掉后母,孩子为后母求情。后母、孩子、父亲三者采取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不可取。
' L/ k( r$ s$ l$ A# a6 h2 M) I
9 D& X( j6 R8 h, d$ ?+ m3,2,6,鹿乳奉亲。有个人披着鹿皮混进鹿群里挤鹿奶回家供奉母亲。有一天猎人要射鹿,他跑出来劝阻猎人射鹿,以免他以后无法挤鹿奶供奉母亲。这是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可取。" Z6 P; }# Z) ~: n+ s
6 w8 x$ B/ C0 G: b3,2,7,戏彩娱亲。有个七十岁的老人,穿上戏装学小孩戏耍,讨父母欢心。和父母开开玩笑,给父母多点快乐,无可非议,但这样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R* `' z3 ]& h( R5 }6 O r
# g6 l6 ?7 @, y9 m0 @3,3,8,卖身葬父。父亲死了,将自己卖身为奴,来安葬父亲。这是对人格尊严的亵渎,也反映了社会的冷酷。不可取。
- U$ U w7 X/ o0 |1 \- \* e6 I6 ^3 a* N& l/ N& e% Z' ^* x
3,2,9,刻木事亲。有个人母亲去世了,他为母亲刻了一个木像供奉在家里,每遇到事情,都来向木像禀报之后才决定。他的妻子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居然将妻子休掉了。把木刻的母亲看得比妻子更重,是对妻子人格的污辱,不可学。: ]* a A {8 I' e
) D, h* | p) C3,2,10,行佣供母。有个人通过当佣人养活母亲。这个可学。
, y C9 l, w, E. H1 m/ f6 F9 X5 }$ E- C6 B' e/ f* i( w( T
3,2,11,怀橘遣亲。有个小孩去人家做客,临走时偷拿了人家招待客人的橘子,结果在出门时橘子掉下来被发现,于是他解释说,是因为母亲喜欢吃橘子,所以偷偷拿回去给母亲吃。严格来说,这是在以孝顺为名进行偷窃,不可取。0 b% W& P$ B; Q/ R# x
# w! K4 F; _+ c( v% W* H3,2,12,埋儿奉母。有一对夫妻与母亲共同生活,很贫穷,又生了个孩子,担心因此不能为母亲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决定把孩子活埋以节约费用。结果就在活埋孩子的时候,挖到了金块,于是孩子不用活埋了,又可以继续奉养母亲。以杀死儿子的方式来尽孝,实在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这哪里是在宣扬什么孝顺?简直是在宣扬犯罪!
$ W j; T6 K( ~: R0 D6 f. r
2 t1 \4 W! B4 o" z/ M% e* y3,2,13,扇枕温衾。一个九岁丧母的孩子,不但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还要夏天为睡觉的父亲扇扇子,冬天为睡觉的父亲暖被子,也就是自己先去把被子睡热了,再让父亲睡进去。如此坦然接受孝顺的父亲还有良知吗?
, r/ E, {1 r* V5 ~8 j$ `5 g) ^, O# z# k; g) p, M
3,2,14,拾葚异器。有个穷人家的孩子,与母亲靠桑果维持生活,孩子为了孝顺母亲,将采摘的桑果根据颜色不同分放在不同的蓝子里,说是为了让母亲吃比较软一点的桑果。基本可学。
+ j+ Q7 F# W/ O9 j: ?
* _' s3 S5 j7 z: x' D3 _9 L! F3,2,15,泉涌跃鱼。有一个婆婆喜欢喝几里路之外的江水,又喜欢吃鱼,媳妇每天走几里路去取水给婆婆喝,经常烧鱼给婆婆吃。有一天起大风,媳妇取水回来迟了,婆婆居然将媳妇逐出了家门。这个媳妇住在外面,还继续孝顺婆婆,于是感动了婆婆,让媳妇回了家。结果感动了上天,他们家的水缸每天自动涌出江水,还跳出两条鱼来。这是一个婆婆虐待媳妇的罪恶记录,居然当成孝顺榜样来宣扬,实在可恶!
6 f( Y) v9 O! `' Q( o7 H; F! O% q+ w) m0 R# E7 @* j
3,2,16,闻雷泣墓。有个人的母亲生前很怕雷,去世之后,每当天打雷,儿子就去母亲的墓前哭泣,并安慰母亲说,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在这里。这一套纯粹是欺世盗名,因为母亲是听不到的,所以他是做秀给众人看的,以表演孝顺。! U8 C* P3 _* C- m3 R$ C* Q! D( h6 I/ i4 d
0 f3 U( S" t: }/ E/ \! j7 Q0 _3,2,17,乳姑不怠。有个祖母为了孝顺自己的婆母,每天用自己的奶喂养她。知道自己病重了,还要求自己的孙媳妇继续像自己一样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她。先不说,祖母是否可能还有奶水,就算真有奶水,我们能够允许这样的婆婆存在吗?这样的学习榜样,还把媳妇们当人看待吗?
8 p2 [/ |5 M) q7 ]9 ~6 K
+ t1 E1 I+ m, Y% ^( w& |3,2,18,卧冰求鲤。继母虐待儿子,儿子不但不怪,还在继母生病时,赤膊卧在冰面上,得到了两条鲤鱼来孝敬继母。这样的孝顺样板是对孩子惨无人道的苛求。
+ H A9 I+ j' Y `& K: U8 ~0 A! \; [/ A" A' N0 ^
3,2,19,恣蚊饱血。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让蚊子不咬父亲,在睡觉前先睡到父亲的床上让蚊子吸饱血,还不把蚊子赶走,以便吸饱血的蚊子不再咬他的父亲。这不但愚蠢,也反映了父亲的冷血。9 f3 f0 Y0 z) R9 w
Y. p8 a3 V7 K o4 ~* Z0 Z' J3,2,20,扼虎救父。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为了救父亲,居然用双手扼住老虎的脖子,从而救出了父亲。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否用双手控制住老虎,其真实性非常可疑,而且鼓励人们用如此盲目地不顾一切的冒险方式去尽孝也不可取。
" k/ j$ v3 N2 c$ Y
8 y( S8 x. r8 `/ q' v3,2,21,哭竹生笋。母亲病重,父亲亡故,在一个冬天,母亲生病需要鲜竹笋入药。冬天买不到笋,孝子就到竹林里去哭,结果就哭出了笋子,于是母亲的病也就医好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w# a: V9 Z8 y- `' p
. W `, M0 j6 Z) Y7 ^2 {3 W( G( T8 G7 E7 O3,2,22,尝粪忧心。孝子的父亲病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父亲的病还能不能治好,只要尝尝病人的粪就能知道,于是他就真的尝了,结果父亲还是去世了。我觉得这纯粹是无良庸医的恶作剧,想不到居然当成榜样来宣扬,实在愚昧之极。
9 m4 t. ~# b/ @
2 {, G- N0 m- v" f0 X3,2,23,弃官寻母。说有个孝子七岁时,生母被赶出家门。母子五十年不通信息。忽然有一天得到了生母的消息,于是放弃做官,亲自跑去寻找母亲。既然已经知道了生母的下落,把母亲接到自己做官的地方好好奉养母亲应该更加顺理成章,有什么必要专门为此把官辞掉呢?, {! P* o j) G6 N/ U. q
, t3 I+ a" K7 W$ E+ O3,2,24,涤亲溺器。说有个孝子当了高官还亲自为母亲洗涤便器。这纯粹是沽名钓誉的行为。为母亲尽孝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这个官员专门选择为母亲洗便器?这只能充分证明这个官员的要的是宣传效果,而不是孝顺本身。* _8 P) n: j" L! C
4 ~+ L' z7 y7 P9 c3 H5 z. H V+ ~以上这二十四个孝顺样板,大都属于不折不扣的精神垃圾,要坚决彻底地消灭之,清除之。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建立新型的人与人平等、健康、正常的孝顺和关爱关系。
% E v% _, k/ u' V
: [; N. h% p! {/ Q$ w5 ]( ~3,3,人而不仁,如礼何?
9 M( i4 {' }) _7 [【原文】
" h0 o9 M1 D3 ` V, U& B' m4 R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w! P5 ?% N f# W9 q
【译文】
9 I/ ~1 K" { Z/ @2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心,礼对他有什么意义?人如果没有仁心,乐对他有什么意义?”
: e. t- T5 u" t【评析】% B8 D; ~5 i6 y; i* N8 F% o
我想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和“乐”的关系。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来源吧?8 c' ^' j" a7 Z I2 }
孔子这一要求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的观点,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一个人对别人的礼貌是不是真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人是否有诚意。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尊重老师,但是一毕业后就大骂老师,那样的礼貌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敷衍而已,是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
( P b; e8 i6 \/ b2 _如果说,“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那么,“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 t% Q: l9 \/ q; R3 _' @6 o; `1 M- i5 B& B
3,4,择不处仁,焉得知?. z/ Z; x C' g6 P' Y; n* j% h+ S
【原文】( l$ N4 F2 i% ], Q2 Q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0 ?5 d Z& j. u【译文】* O& h) I7 B- ?3 l; w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应该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怎么能算是明智呢?” 3 ?1 N" s& q8 j0 e6 ?0 y
【评析】* v5 W3 g8 q( z2 U$ y
这里孔子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能也是由此而演变出来的吧。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不少的心血。但是由于家中贫寒,他们只能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有人出入墓地办理丧事,看得多了,孟子和邻居的小孩也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非常担忧,她想:“这怎么行?以后我的孩子长大了会有什么出息?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离墓地,住到集市里去了。集市里以商铺为主,看得多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又担心起来,她想:“孩子将来做个商人有什么出息?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每天看着那些老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也开始慢慢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这个时候,孟子的母亲才满意地放下心来,她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9 t1 n* d. a7 j3 G$ F
孟母三迁的故事固然告诉了我们环境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但是从这个故事中也透露出了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良倾向,这是不可取的。更不应该因此而歧视那些职业“低贱”的人们。# x+ F& B, G! n
不过我觉得,孔子这句话中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只看到了环境可以影响人,没有看到人也可以影响环境。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没有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的人都看成是不明智的人。
2 w6 L; X5 p6 O! S0 ?: [7 F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往往无法充分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难道我们可以因此而原谅我们自己的不仁德吗?或者把自己的不仁德归罪于环境吗?所以,孔子的这句话,只能适用于还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和未成年人,对于一个成人来说,更应该强调自己对环境的影响。
% I5 w% K% J/ o3 I$ h& u6 m: |
" M5 I" z L) @. H3,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5 e% _1 B* q i! H# W( i( ]
【原文】
6 t3 d" U) x5 a: v! a) k: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p# j4 N, b/ g; w1 c. X
【译文】
2 ^: V5 z6 I4 p0 m& @8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利于仁。” |, y% @, }$ [; }/ h; M
【评析】
3 z+ ]9 J4 t4 x. \9 |; [关于“知者利仁”,有注释者解释为“聪明人知道仁有利于自己而为仁”,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勉强,而且也不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的观点,把君子追求仁看成是利益驱动,是对仁的一种贬低。所以我解释成“有智慧的人会做有利于仁的事”。4 `4 Q" I0 V8 D4 I% Q+ l8 |
孔子在这一段中强调的是,如果人没有仁德,就会因为忍受不住贫穷而去做违法乱纪的事。孔子说的这一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许多犯罪记录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如果把安于贫困也当成一种美德,在今天来说就显得非常消极了。我个人还是觉得“穷则思变”比较好,在贫穷中要积极想办法用合法的方式去摆脱贫困,而不应该为了维护仁德的美名而安于贫困不作为。
" ~* H# r/ C" f$ e至于保持仁德能不能使人快乐,能不能使人获利,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H3 t( E7 A% U/ z: s- X
# X9 _- ?, ]$ `3 ^# |8 T% I
3,6,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J; |) l2 ~- Y. G0 G/ N# Y
【原文】
+ Z* R J# t, o* l6 z$ E% r)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 H. m6 i5 t: F( H+ h0 w6 f* {
【译文】$ [5 I8 |2 s4 A* Z6 |* _# _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8 o1 z7 [8 C* U$ k$ C1 ?( r' I
【评析】$ E) m6 N. o: T5 Z+ X
一个人能立志于追求仁德,这固然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但认为只要一个人立志于追求仁德就不可能做坏事,那就过分绝对了。这实际上是强调只要动机正确,结果就一定正确,但世事往往并不完全如此单纯。回顾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许多人类的灾难正是在某些美好正义的名义下进行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以追求“美好、仁德、崇高”等各种美好正义的名义去做坏事的记录数不胜数。因此那种只要动机正确就一定不会做坏事的看法是片面的。
+ n3 w" e4 q6 B: v5 n$ Y一个人立志于仁,当然比一个人发誓报复社会做坏事要好,但是仅仅立志于仁,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去行动。更加重要的是仁的内容怎样也决定着一个人究竟是在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比如,在封建时代,要求失去丈夫的妻子守节算是一种礼和仁,但是一个人如果为了“仁”强制自己的亲属去守节,却是在做恶。又比如,毛泽东发动文革,在他的心目中也是为了一种“仁”,是为了全中国老百姓的利益才那样做的,但是结果却完全相反。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些教训。
8 f+ N1 k! L, n, b
) b- M. E+ O& J+ Y% H0 M: r3,7,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E' l' @7 v5 e3 [( U
【原文】
$ C7 B9 Z3 [- C' Y8 e' r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 {& g0 T6 H5 _/ E" T @! i【译文】* w: c# v* i! v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是无人可比的;厌恶不仁本身就已经是在实行仁,是不让不仁影响自己。有把一整天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上而力量不够的吗?也许有,但我没见过。”
+ [8 E( C2 W/ i4 y【评析】
7 g% s, L9 u, m/ ^* y/ T, j: ]“仁”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能够达到标准的人,在孔子的时代也很少。这一点从孔子在《论语》中对许多人的评价可以看出来,几乎没有一个人达到了孔子心目中仁的标准。尽管如此,孔子依然不遗余力地去宣传和推销关于“仁”的主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的执着,不管他所追求的东西是否完美,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0 k9 M. J: M# N这一段还表达了孔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仁的标准虽然很高,但却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可以争取达到的一个目标。所以追求仁的修养,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学习和培养我们的仁爱精神,可以我们所接触的人开始,可以从每一件小事开始。8 q1 @0 w( |+ W2 T6 Q, ?
生活中往往在遭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才会反省自己的“不会做人”,在他们处于顺境中时往往会忽视对自己的反省。尤其是一些权力在握的人,更是很少会考虑仁爱问题和做人问题,因为这时候,周围的人往往都会为了某些利益而不得不迁就他,一旦他失去了权力或处于逆境中的时候,再来反省平时的不会做人等时往往已经追悔莫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