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31 2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10日陰
0 N$ ?: i0 V8 B- j6 P時間已經是冬天了,天氣有點冷,廣西是沒有暖氣的,捂著兩隻腳,卻怎麼都捂不暖。外面天氣有點陰,
[' _1 J9 m, s. m# G( H! @也不知道多少天未見著太陽了。 & F6 N: S$ K7 P' d0 R. L
學醫初始受岳美中先生的影響非常的大,那時總是喜歡讀嶽美中醫話,就好象在聆聽一個老者的教誨。我
$ h* r# z( c2 w/ Y( B1 J; j一直都認為讀書就是在和作者進行交流。有時是心靈的接近,有時是思想的碰撞。所以一直以來也保留著
/ x7 ^9 C J6 a, y2 j/ {, ^% G深夜讀書的習慣。 7 ~ a# [4 C+ l3 u1 |- b! e* ?( m8 \
接觸臨床後,讓我第一個取得好效的是朱良春先生的方子,從那以後對朱氏一派,便報著深厚的感情。從; `4 G) p9 O3 v R' b
章次公先生到朱良春先生,再到其弟子何紹奇先生和邱志濟先生,他們的書籍或者文章我都是靡心收集的8 g; Y% \, B# s: E
。
7 e) I; k8 T+ R( F第一次讀紹奇談醫,記得還是今年的三四月份的時候,當時讀的是《附子為百病之長》。被深深的吸引了. q5 o) R; N' C1 G
,覺得紹奇談醫,生動而又有學術性。紹奇先生以夾敘夾議的方法,讓人覺得其實他是在講一個故事,而
; H/ |: b+ n$ |0 w" C: Y* ~不是在談學術,與一般的醫學文章大不一樣。從那時起,就開始慢慢的收集紹奇談醫,一直到今日。只可! I4 Q: m3 E: }* b
惜到今日還是未能收齊,尚缺著幾篇。 - G0 m) X$ ?( f7 i0 [$ v; S
7月份的時候,偶然在網上一論壇看到紹奇先生逝去的文章,當時並不以為意。覺得只是一個玩笑罷了。
% M9 l. d G! `$ i) ?怎知確是真實的。
1 ~, R( C- L, q7 O做為一個學醫的人,生死應該是會遇到得比常人多一些。所以,應該有著更多的面對生死的勇氣。只是覺
. N! d$ K2 p2 [5 N. J! L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於是便有了把收集到的紹奇談醫這些文章做成一本電子書的想法。抱著這種想法,' ?! l. f' C) o4 L! N
認真的摸索了製作電子書籍的程式,花了不少的時間,最終做出了這本書。雖然不能算很優美,但是卻澆, u) ~( q3 O" ^- i7 I
注著我的感情。
6 t/ B& p$ X7 `, J6 M/ ?; u3 A4 W8 P
+ S: Y& Y+ e3 l; b
雜論: a* J! d# C `6 R9 y. ~4 a
論醫學經典8 c+ @, e2 o" Y
1.論《內經》
; ^) s2 C! G6 g" C V- `《內經》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醫學著作,當中論及的許多醫學觀點是中醫學的菁華所在。
' J2 L/ M" c4 z6 k5 |7 n3 o1.1體質
$ Z, q+ M1 y4 M9 E《內經》非常重視對人體質的觀察。 " |2 Q# }. }- P4 Z- w1 W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體質。關於這一點,許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總喜歡說:“此人屬寒底、彼人
: J1 O0 f) f- [7 z. V! W屬熱底。寒底的人不可隨便服食寒涼之物;熱底的人則不可隨意服食燥熱之品。”其實關於人的體質,不
) W" U5 ~& b/ s僅只有寒熱之分。如體瘦、舌體較細的人,多屬陰虛體質。故醫者在治療此類病人時應注意“陰虛往往可
. G$ p \- G' o9 w A! ]# |致火旺”這一點,要小心運用燥熱傷陰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稱“兩頭尖”的人(即肚子特別肥胖,! v- Y% Y$ q& w4 T
而顯得頭足細小的人),此類人多有痰濕,運用滋陰之品時就要特別注意了。《內經》中有許多內容是描1 i6 o: F% C( K9 j( u/ G
述人的體質的,如《靈樞.陰陽二十五形人》中就從體質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種
" Q z$ k: R0 r' l+ m類型。在臨床上我們必須要隨時觀察病人的體質,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在診病時就相當重視這一點。
- b* }' U) @' e2 l- ?! O1.2疾病的傳變規律
9 w7 Q, p0 [* `! y I中醫認為每個疾病都有自身的傳變規律,如《傷寒論》中提及的六經傳變、溫病學裏的衛氣營血及三焦傳( z. w4 N9 D$ X, Y3 D5 J0 n$ c
變等。我認為,疾病的傳變規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
- b% U! @) s/ ` o' S# x& W& N z: m順序。故《金匱要略》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說的正是這一點。我認為五行間的相生7 r' k6 F7 \0 D, X0 d4 p( s
相剋本來就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在運用五行學說來解釋臟腑間的關係時,不能過於盲目。如“脾土是否為
$ y' ] ]- i7 K3 I: Y8 s- ~命門之火所生”呢?在中醫理論裏,真正屬火的臟腑是“心”,故在考慮命門和脾的關係時,絕不能因此
7 ~* r" m7 k& ?- l8 R; f& y而忽略了心與脾的關係。
; v- B8 m! D# U* t, t在此附帶提出一點。在當時,《內經》已經相當重視精神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影響。如《素問.疏五過論》; w4 C. I# k+ H: I3 I' ?% t" _- l: O
言:“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 J( }6 [/ D5 q& v/ `
病有所並…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 K. I# I/ B/ B1 z1.3六淫
+ T( J/ [, [1 j0 e/ h. h( [: D《內經》相當重視六淫與疾病之間的關係。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就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 U1 r+ I: S- t: x
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而“病機十九條”中對六淫之證也有描述。可惜,對於《內經》中的許多內, t# b) f+ y" F7 r9 R$ G
容,教科書的解釋常不得要領。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句話,一些教
- C& U, y! t; X9 e4 ~( ?科書的解釋是:“因濕邪阻礙經脈陽氣,以致頸項強直。”我認為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引起& q ~$ [$ }! v4 Z; \
項強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氣;另一則是濕邪化熱所導致的陰傷。而《內經》此句話所說的,正是指後- c, U1 T! U. m' A" Q- R" Q
者而言。因此教科書的解釋,是忽略了濕病也有傳變的一面。 ( S5 L, K/ F' I& g1 P
1.4辨證論治 + }; [* }1 _- {$ r4 i8 I, C
當醫者一開始面對病人時往往會問:“您哪里不舒服?”也就是說,在面對疾病時,醫者首先必須要辨清' T, `4 ?9 x) q0 i7 G5 z
疾病的位置(即“病位”)。另外,醫者在治病前還要辨清疾病的性質(即“病性”)。上述所說的這兩個要# n( v( @+ d: V$ \& O7 }3 l
點,正是中醫所說的“病機”。“機”,就是“關鍵、要害”的意思。在面對疾病時,醫者必須要先看清
# f' w# a7 p' r7 a; [- s疾病的要害在哪里,更具體地說,就是辨清中醫所說的“八綱”。中醫的“八綱”,是“陰、陽、表、裏
( `- n3 Q( O& w8 X* R" @、虛、實、寒、熱。”此八綱固然重要,但還有另外二綱我認為是同樣重要的,就是“氣”和“血”。在
( `! b0 e; ^4 R" e# T' v, O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調理氣血是很重要的。《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 k( I. C, p, r: `' |4 R
,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段經文是說,我們7 J9 g4 f# {9 E3 }8 [8 `, ^
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機,找出哪一個臟腑出了問題,再按照疾病的性質作治療,要“用* N# j$ ^: Y8 I& T1 g/ ]3 K
熱遠熱…用寒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切忌犯了“虛虛實實”之戒。“疏其血氣”這句話,有4 o; ^ ], N" U& S
些中醫書認為就是“行氣活血”的意思,其實是不對的,此話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補”的
- f; ^' ?. N. U6 s$ k$ M意思。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中醫治, T' w' d( {1 X$ W* x
病,是強調“調整”的,即調節失衡之處。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1 g" E, S+ O* g) Y, r
期。”即使是要疏通氣血,也是隨著疾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大積大聚,
& ^! D; s" S. e/ L$ ~. y6 O1 F. n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過者死。”也是強調這一點。至於具體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 c, J* @: c3 C8 B( \- i$ {3 X
所變化。如“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
3 K% {+ N* Q5 v* e8 x6 v4 V0 {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 E5 _. a+ p4 W1 l t9 l另外,《內經》反復強調醫者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辨證論治。以“咳”為例,《素問、咳論》言:“五9 [& M, {3 Y K9 `0 H, S% c
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經看1 i, A9 d2 n# x6 V
過一位醫生在治療咳嗽時,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見其醫術水平有多高了。如“痿證
0 ]/ x! I/ P. @3 k* W”,不要因為“治痿獨取陽明”一句話,就把所有痿證都從陽明論治了,要知道《內經》在討論痿證時,
8 o' _; l- s! k% [# b可是同時論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脈痿”(《內經素問.痿論》)的。因此在治療痿證時,怎麼8 A- M7 J, i8 X: L) e. m% `% Z
可以不先辨清病機呢?又以“糖尿病”為例,這個病現今越來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內地經濟條件差,得
1 b1 j8 }- l% M) D, G( v此病的人很少,但隨著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斷上升。其實,這種情況跟經濟改善
3 }, A* a5 G* L/ F4 u$ J6 v,人民的飲食變得越來越豐盛很有關係。關於這個觀點,《內經》早有提及。《素問.通評虛實論》言:
8 r7 a* v7 n' F) F- ~, c/ E7 q“甘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對於糖尿病,我常常從“脾胃”論治,因為現代人的飲食過於豐盛,反因
& N5 d" k$ e: P0 U5 P2 v此而傷了脾胃,使水穀運化失常而得此病。 ; R' r5 V4 Y" l; X) q/ W
作為一位醫者,必須要先學好辨證。我曾經在貴州治療一位患瘧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熱之外,還感覺0 {' Y3 S9 q" s& c5 p5 |* N. a
頭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薑湯”,數劑而愈。此病若非辨證準確,恐怕難以治
. H8 h7 y5 d' O- k! N好。
3 x% b) J9 b1 Z! R$ c1.5診法 ( d/ ~- Z+ B6 ^% F1 e9 [! D1 a
《內經》記載了相當多的有關診法的內容,特別是望診和脈診兩部份。可惜這些內容如今卻逐漸被醫家們
$ j) v; n( {# I# |% r. {所遺忘了。 " I# V2 h& _ Q% x9 k0 D* R
1.5.1望診 4 g; |- X2 { G; B) ]
現今許多醫者愈來愈忽視望診的重要性。事實上,《內經》對於望診的描述是相當詳細和生動的,以望“% a9 [/ C7 i' f
顏色”為例,《素問.脈要精微論》曾說:“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2 m7 } S2 V0 E" v. Q4 h
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
" q5 y8 T" u/ s* K. u0 c# t+ X( l地蒼。”所謂“重漆”,就是古代用以塗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蒼之色,則有如煤炭般。 6 Q' M8 a$ ?% _# }8 s2 b8 Q A
1.5.2脈診 4 A, t& B9 d" [5 ~/ d k& s
脈診對中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現今一些醫者,姑且不談他們對古代有關脈學的理論認識有多少,令人
, {9 [/ Y& ^& C, [ S1 g失望的是他們竟然連把脈的位置都搞錯了。我曾經見過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脈的位置竟然在
1 Y$ U0 n7 ?& h掌側前臂橈側中部(相當於手太陰肺經“孔最”穴附近),在這個位置上把脈可以診斷到什麼疾病嗎?中醫, l7 @) r7 w# I
如此能不滅亡嗎? 5 i; m7 {. n$ Z8 C; @1 j9 L
《內經》對脈診的描述非常詳細,以脈學所說的“胃、神、根”為例,中醫非常重視胃氣,正是“有胃氣
) q& V- s9 K8 S$ a* A+ ]' r; A則生,無胃氣則死。”那麼有胃氣的脈像是如何呢?《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有此描述:“脈弱以滑,是1 \: I) j- Z# ] {
有胃氣。”“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謂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這要在臨床上慢慢地用心體+ F, o; E/ U0 H" v, Q
會。神,乃“從容和緩”之意。即《瀕湖脈學》所言:“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嫋嫋颭輕風;欲從脈裏求
# N- s/ r- {: }( h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2 V3 O/ o0 Z2 _* x對於脈象,《內經》的描述更是生動。《素問.脈要精微論》言:“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 I' s1 }6 R# d
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就這麼幾句話,就把四季裏
' Q0 }4 x; w2 F$ Y平人的脈象說得淋漓盡致了。
$ Q8 M5 d* [- h5 w曾有一位名為蕭熙的醫師,他是江西人,在當地頗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來求診,蕭醫師- O @) b3 D# x# m8 w. L9 S
在診脈完畢後,問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這位女病人聽了此話後,面露不悅之色,並說:“你這位醫師) z9 x9 s4 z, c/ O7 U
,連把脈都不能夠判斷我月經的情況,看來你的醫術也不過如此而已。”說完後即忿然離去。蕭醫師聽了- r! t8 k! T/ m3 X' \: q/ a+ D5 {- ^: J
此話以後,頗為內疚。遂辭去了工作,赴廣東尋訪名醫,希望能潛心學習脈學,後來果然學有所成,憑脈( b3 B& T' B, a2 w# W: m! d
診就能洞悉許多人的疾病,並得了“神脈蕭熙”的稱號。
. I3 F& u4 u, E5 p4 ^& C1.6如何學《內經》 . w* @) O5 p3 ~$ E
關於學《內經》的方法和步驟,可概括為“誦、解、別、明、彰”等五個字。“誦”,即誦讀,是學習《
% A- g9 O7 l* b" I. \& |內經》的第一個步驟。學習《內經》,必須要勤於誦讀書中條文,為的就是要加深自己對此書的印象。由
v& n8 ?: f9 }& ?9 V1 U' j% M! ^於《內經》中所包含的醫學理論頗為深奧,因此讀者在一開始研讀此書時,不必強求自己一定要明白書中
: n. V' G; `6 a所有的內容。我研究《內經》幾十年了,但對此書的許多內容仍不能參透。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時,我的一
# R. _1 u4 y" z+ H$ b9 h+ H4 E t位老師─任應秋老先生就非常勤於誦讀《內經》的經文。記得有一次國內舉辦了一個活動,邀請了國內多# O/ F8 q. ^& m& s! n
位名老中醫(如鄧鐵濤老先生等)暢遊山水,當這些老先生們在忘情于美景的時候,任老先生卻始終獨自坐
0 c: {1 J2 H/ s2 J在一角,手捧《內經》不停地誦讀。我在《內經》的研習上,光是誦讀就足足花了十年的功夫,但比起任
) l8 n v+ l( v老來,卻還是差遠了。
0 N/ J* E8 K( Y1 V! S“解”,就是“讀通”的意思,在對《內經》的經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以後,就可開始去理解經文的大致. q0 i4 @. T% {2 G
意思了。“別”,即“辨別”的意思,就是對《內經》裏的內容作反復的比較,從而使自己對經文有更進
9 K* ` P7 ?' v. G# M3 s一步的理解。“明”,就是“明白”的意思,是對《內經》的經文有較通徹的理解,並具備了實踐經文中
; d( N# B) w/ R+ i. B e, q3 [所載理論的條件。“彰”,乃“發揚光大”的意思,中醫是一門重視實踐的科學,因此,在通曉《內經》 G+ B; N* H v6 z
的內容後,必須要把其學術理論應用到臨床上,如此一來可驗證自己對《內經》內容的理解正確與否,另
9 w7 b/ V& p5 Z外也可真正地把《內經》發揚光大。
8 i3 v: N6 e# l9 F/ e由上述所說的這些內容,可見《內經》並非就只是教科書所說的“一本中國早期的醫學著作”而已。這本' L8 F$ S, n3 e* O/ i; }
書,事實上已說明瞭中醫的學術理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邁向了成熟的階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