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历史罪——不忍细读的史案真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2: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鸦片战争“六不”政策
# a8 S+ k! O; ]+ [  
: N/ V4 `% H! O3 x; ]. ?" z; |; P0 S  说这段历史,首先要提到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叶名琛任两广总督对外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作为一个重要的封疆大吏,他采取了“六不”,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的措施。因为这个措施,叶名琛被英军俘虏,死后又被咸丰帝剥去爵位,从而遭到后世的嘲笑。
! r/ q. f7 l9 _# E8 ]  I3 R  但是,叶名琛的笑话,并非完全出于他个人的原因,而是清政府的错误政策,叶名琛只不过是错误政策的牺牲品罢了。
; M, A9 }5 J) S; ^) p& u7 R: M1 K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的对外方针一直“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这条方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一个让人难以两全,不可能实行的死方针。然而,尽管英国已进攻广州,“边衅”已开,蒙昧自大的清政府却仍然死抱着这一方针不变。多次谕令叶名琛“既不可意存迁就止愿目前,又不可一发难收复开边患。”3 K; P. X1 o5 _
  叶名琛只得在这“宽猛两难”中,按照朝廷旨意行事,“常以雪大耻,尊国体为言”。
6 S$ p! ~7 |- \5 C7 k  3 I8 {# }3 @# Q& H* Y4 R
  当然,有一点要说明,叶名琛愿意严格执行清政府这一条前后矛盾的死方针,与他本人的出身、经历和知识有密切的关系。) a" ?- i- h; p" |8 W# ?5 p2 `4 G/ n, S
  介绍一下叶名琛。他是湖北汉阳人,从他的曾祖起,世代为官。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叶名琛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从此踏上仕途,一路顺畅,到了道光二十年,公元1848年,已当上了广东巡抚。从初入仕途到一方大员,叶名琛只用了短短13年时间。到了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叶名琛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可谓青云直上。这造成了他对清朝皇帝的感恩心理和愚忠。因此,在处理政务中,他坚决依照皇帝的旨意,不敢稍作半点的更改。" K# X' N  |$ W& Z
  从知识结构上看,叶名琛是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特点是:迂腐、喜欢说大话,缺乏世界知识。然而,就这样一个迂腐的官员,却通过两件事的偶然成功,获得了擅办外交的美誉。1 ^/ u3 ]6 C$ c5 \/ T9 O0 x
  第一件事是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3月,英国人欲入城,巡抚叶名琛与总督徐广缙采用的办法是一方面向英国人宣示不准进城的“假圣旨”,以不失天朝国体;另一方面又加强海陆边游,并利用当时民众反进城的声势,企图以兵威吓退侵略者,以达到“不启边衅”。这个办法本来是行不通的,但由于当时的侵略者准备不足,不想在这时候打仗而搁置了入城的要求。因此,叶名琛等人这一次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M! ~5 P; h2 M# h, D
  第二件事是叶名琛处理的一桩洋教士潜入内地的案件。这一次,他用的办法强硬的“申列条约,奏交各国领事,严加约束,勿任复至内地。”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没有洋教士可到内地传教的条文,所以叶名琛这次又获得了“不失国体”、“不启边衅”的成功。
5 e) w7 Q: I, w1 v6 Z4 B  这两件事的侥幸成功,更增加叶名琛对清政府前后矛盾方针的坚定性。然而,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准备并不充分的英国侵略者,清政府的对外方针已经不能实行,如今面对蓄谋已久的英法联军,清朝政府的这条方针就更是行不通了,死抱着这条方针的叶名琛,只得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的“六不“措施,以任凭侵略者宰割的态度,来表现自己对清政府的忠心和对清政府所定政策的坚决执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开边衅”,叶名琛提出相应的“不战”对策,既不能战,自然也“不守”,因此,“不战”、“不守”四字是清政府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 e* o' d, X" A! Q" Y0 F
  那么,叶名琛为什么又提出“不和”的政策呢?! p1 e$ k& f0 L% J2 l
  所谓“不和政策,主要来自于叶名琛自己反侵略的思想。叶名琛反对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对外国侵略行为一直持强硬的不妥协态度。咸丰五年九月的“亚罗号事件”中,英方向中方提出索要人犯的无理要求。叶名琛回答说“亚罗号非英国船,乃中国船也,中国官入中国船捕中国之海贼,于理为当。”以此拒绝了英方的无理要求。
% N* H$ p% M9 b7 B4 y# `  当广州城已糜烂之时,柏贵派人与敌议和,而叶名琛“仍执不可许进城之说”。在这一点上,叶名琛的坚持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阻止英国人进省城市中国官民在道光二十九斗争的胜利成果。也是民族尊严表现,维护了这一点,就维护了民族尊严。
' z2 k. ^2 I) @1 m# J9 L5 W- Q  在英军的步步紧逼下,广州城岌岌可危,叶名琛深知备兵抵抗,必遭“启边衅”之咎,于是他想依靠民力来反击侵略者,他发出告示:准许人民对“滋事英匪,痛加剿扑,准其格杀勿论,又“悬赏格,斩英人头一颗及生擒一名,俱赏银一百两”。在朝廷束缚其手脚的情况下,他能用民力抵抗,绝不是屈服投降的表现。$ ~  @, Q3 H% ^9 x) R) t- Z
    w: W  S' k1 {/ X4 O- V
  由于叶名琛态度强硬,遭到英国侵略者忌恨,因此,在攻城时,他们的炮火“专击督署”。英军头目巴夏礼、威妥玛及汉奸张同云、李小春等都“大责叶相,恨恨不已”。最后英军将叶名琛俘虏,目的是为了侮辱他,以泄切齿之恨。7 w0 p# P0 O" _4 D) ?$ z
  “不降”、“不走”四字来自于清政府的“维护国体”的方针,无论投降还是逃跑,在叶名琛看来,都是失民族节气,失国体的。那么,叶名琛为什么又提出“不死”的主张呢?是叶名琛怕死吗?不,他还真不怕死,当英军炮轰广州城时,巡抚柏贵的表现是“口噤手颤”,而叶名琛在炮火“专击督署”的情况下,还整理紧要文件,坚决不肯躲避。但是,当他被俘上船时,随从人员曾示意他投水自尽,以保全名节,他却没有那样做。他说:“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翼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期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我所带的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食物。”4 X; z; N0 [$ `# p5 E
  叶名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他以为可以利用自己还有用之心去和英国国王辩论,并且当着英国国王的面谴责他们的行径。叶名琛很傻很天真,他企图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和力量来说服英国保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他良苦的用心值得同情,可他书生似的迂腐之举,又实在可笑。
" V) m7 m- C7 Z8 y) s  总之,叶名琛是可悲的人物。他在印度的时候,尚且保持着民族气节,他拒绝乘坐外国马车游玩,拒绝食用外国食物,而且还时时惦记着国内的战事:“闻战稍有喜色,闻和则太息耳。”当自己所带粮食用完,遂绝食而死。
  P. H0 T& ~+ N) m; l  
! z, k+ e* C5 N+ m, U6 R. ^1 h  叶名琛的悲剧,是清政府无法实行的对外方针造成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上层社会必然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又会有各种不同的表演,对外国侵略者,有抵抗的,有投降的,还有的则如叶名琛,令人奇怪不解,其实细细分析则并不奇怪,各种人物的出现,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叶名琛想抵抗外国侵略者,然而大环境和清廷的对外政策制约了他,而他的出身和经历又导致了他的愚昧、固执和自负,从而导致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2: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晚清江湖帮会
& {8 J, v4 e$ r  7 |! K/ T/ N2 U/ G3 V
  先说一个大背景。. f$ N% f7 V4 ?$ R: O8 o
  清代人口高速膨胀。从康熙末年到乾隆末年,70余年间,人口由1亿多猛增到3亿。翻了两番。
4 G6 B/ o  ]& B* c3 v" r  9 u) x5 j+ R5 |/ r
  由于土地和生产无法与人口保持同步增长,因而,从清朝中期开始人口生产的矛盾,就日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过度的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地主阶级随自身人口压力而同步增长的对土地和财富的贪婪,更加剧烈过剩人口产生的进程。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更直接导致了沿江、沿海中国农村的破产,于是,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被迫脱离土地流徙四方,开始了漫无尽头的谋生路程。2 f" c. v/ f" t7 M2 u$ ?4 B8 {9 |
  脱离了传统社会血缘和地缘脐带的人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挣扎求存,这就必然会结成一些社会群体。由于早已失去了生产资料,游民群体的主要求生手段也必然如寄生虫一般,当然也是非法的,这就决定了其组织的反现存的秩序性或反政府性。8 X/ r* l& N  m( Y  Q' C
  3 v/ K5 g1 c  W+ b
  晚清时期是江湖帮会空前活跃和发展的时期,由于江湖帮会组织的寄生性和反政府性,注定只能在传统社会控制力量相对薄弱和生活来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发展。特别是五口通商以后,东南沿海,沿江一带兴起的城市如上海、广州、香港、澳门、长沙等地,就成了江湖帮会大量啸聚和主要活动的地带。
1 x8 M  }- w' Y6 L0 C1 z) s& j  
2 ~5 V# w' n$ m9 i0 H3 }5 N/ Z  接着说这些江湖帮会的帮派和名目、以及活动地区。
5 ~1 q+ b, m- h# N7 J( x4 q  晚清时期的江湖帮会,主要分为天地会和哥老会两大派系。
7 A* X0 p# s0 S1 c6 ~1 u; t2 W  天地会主要后动地区在福建、两广、以及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哥老会主要兴起于四川。太平天国时期迅速蔓延至湖南、湖北和贵州、陕西等地区。清末时期,长江流域成为哥老会活动最盛的地区。+ i" J8 b9 B0 E+ Q2 w- ^
  
9 h  ?, g- x8 a+ k  咸丰以后,南方各省的许多乞丐、盗窃团伙,也逐渐被天地会和哥老会所控制和同化。有一点很明显,江湖帮会是由为迫切解决生计问题而组合在一起的人们,这就注定这个自主不可能有多么远大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因此,在帮会中,有这样一些信条,譬如“遇事得有帮助”、“免人欺凌”、“得财分用”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条成为吸引和维系会众的主要精神纽带。
3 {" q- E6 _* [; S0 {  9 `2 I2 L7 g, j  }
  还有一点,江湖帮会是以脱离土地的农民和失业手工业者为主体的游民结社组织,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家族制度,是形成游民社会组织的天然模式。因而,失去天然血缘关系的人群在共同的命运驱使之下,必然会模拟血缘家族的模式而建立起一种组织。组织中的成员按宗亲关系分为不同辈份,彼此以父子、兄弟相称,遵照封建等级制度的原则,严格等级辈份,不得逾越;由于会众之间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和制约,所以,江湖帮会组织内部又规定了外在誓条和刑罚,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又由于江湖帮会组织纵向控制的强制性和横向控制乏力,从而也决定了各帮会之间的互不统属和分散性。- r8 i0 t5 [8 z6 `! n' ^! F
  * C- U1 t8 e8 {  C6 A7 @) j$ ~- j& i: z
  既然是模拟封建家族的制度,就会有家族中严格的等级。
% W. m( Z- s( Q4 e/ T8 q; f  譬如青帮的辈份——按照“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觉悟”24个子排辈。
0 N( H2 U  ]* w. l  W. Z7 ?" F; P  洪门的排辈结构叫“三十六步半”,也就是36个等级和36级辈份,加上已退居幕后的老堂主和“制皇”的半个“官职”。其职位共分为8个等级,顺序从1到10,第四和第七两级因发音忌讳而不列入其中。第一级中有:制皇、龙头、坐堂、陪堂、盟证、香长、管堂、刑堂、执堂、礼常、护剑、护印、心腹、新一。第二级有圣贤。第三级中有桓侯、披红、插花。第五级有红旗、黑旗、蓝旗、青刚。第六级有花冠、巡山、镇山、附云。第八级有白旗和八德。第九级有九江、江口、检口、守口、斗口。第十级有大、小么满,钢章、铁印。
& L- }( s, v3 J' {6 a; N6 t  上列各级官员虽然庞杂,但也比较好区分——龙头一般为总管家,圣贤多为军师。桓侯主持日常事务,其各级各有职掌,分工十分具体。# X* O; E# B/ B' S1 P
  江湖帮会内部成员虽以兄弟相称,但等级制度极严,龙头大爷拥有绝对权威,下级要完全服从上级。由于内部权力无制衡机制,江湖帮会组织一般都实行首领独裁制。而且,江湖帮会都有一套十分独特的山堂(香堂)制度,上堂布置得森严而神秘,堂前除了供油列祖列宗的牌位外,还供油关公、岳飞等牌位。洪门山堂前,高挂一盏红灯,灯下插七星宝剑一把,置放一尺、一秤、一镜,还放有刻着龙凤的棍棒一对。
( c+ l' ~, o' _7 p: ~1 u6 g  5 s0 H+ w( `6 y* z* d
  结拜兄弟是开香堂最经常的事务,哥老会入会时,先由会中首领以唱诗的形式讲述本会的历史、宗旨和规矩。然后,入会都要钻过刀剑架起的“剑桥”,接下俩,用银针刺破手指,滴血入酒中共饮。最后由盟兄发给本会凭证——腰凭或称票布。从此,此人便成为该会众的一员,除死亡之外,不得脱离和背叛组织。无论何事开山堂,只要形成决议,会众都要杀雄鸡、喝血酒,还要在列祖列宗跟前吟诵盟誓,由于这类行为的普遍性,开香堂和饮血便成为会堂组织的一个代名词。! T1 ^! T9 Y. g7 [" Z) d7 y
  
! T$ `' k4 d, l1 @2 ~: v- z, \; E  江湖帮会组织的控制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家法”之中。各帮派都订立了极为严格的家法,若有违犯,轻则体罚,重则丧命。江湖帮会都制定了严格的帮规,凡对父母不孝、越礼反教、临阵退缩、私造谣言、欺兄灭弟、调戏兄嫂、引水带线、贪财爱宝、私看内财、红面视兄、不遵节制、酗酒行凶等都要分别处以各类刑罚。$ r0 H- \8 O) g4 F& w; A
  由此,严格的等级制度,残酷的刑罚,加上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就使江湖帮会组织在结构上呈现出极为落后的封建性,这种落后的组织形式,决定了江湖帮会在晚清极度动荡的社会变革进程中,虽然几度兴风作浪,但始终只能处于配角的地位。
" T0 _( v7 u# ^) d. ^+ R! b  $ n, j, m( V# ^  u
  先前说过,江湖帮会的参加者都来自于社会下层,主要是破产农民、小手工业者和江湖游民,但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原属社会上层的许多地主乡绅也开始加入江湖帮会中。《申报》上曾有记载:青帮“初犹无业游民、刑伤匪类当之,今则居然武庠中之举秀,仕途中之弟子,衙署中之差役,愍不畏法,自以为雄,乐居下流,毫不为怪”。( v; v$ ^, V( q; z% g/ C
  
" B0 A* t+ O* T* p- n3 o! m  再说清末的四川哥老会,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信号,只有管粮户、士绅、掌权的首事和秀才等才有资格加入仁字号,而山堂中的大爷也多由仁字号中人担任。虽然这些文人绅士侧身江湖各有目的,但这种情况的出现却是引人注目的。一方面,它显示传统社会的控制机能正濒临崩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江湖帮会势力已发展壮大到足以让各阶层的人们,尤其是传统社会中上层人士觉得它可以保护自己,或有被利用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告密”疑团" M! a7 s; i# N4 N
  
& X5 x+ I; F( y  袁世凯因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特殊地位,而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 E: m; y* L- f9 v' d" t/ r
  
+ Y; N8 U& ?, W) v$ z+ r! w* o  1998年是中国戊戌年,清朝的统治即将走向灭亡,为了挽救爱新觉罗家的天,年轻并想有所所谓的光绪皇帝,在这一年,他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辉煌,也最惨的一件事,那就是戊戌变法。7 Y8 O# M- ^  ?" P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103天中,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维新的命令,称为“百日维新”。
' @  L$ O( R2 _, x. t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维新派六君子被杀害而告终。在政变的前前后后,有一个人最为活跃,他就是袁世凯。
4 U8 u0 G- U0 Q8 g/ V  袁世凯与维新派和慈禧太后两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其中充当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E3 Q( C: v9 e' A' j. [# K
  传统的说法是袁世凯以告密的行动把自己的舵转向了慈禧太后,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宠幸。然而,究竟袁世凯有没有告密?怎样告的密?,迄今仍众说纷纭,疑团重重。
/ E5 L' o+ r1 ]  1 R8 P0 a0 ?3 T4 a1 W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确实很信任袁世凯,把袁世凯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事实上,袁世凯与维新党的人联系也的确密切。甲午战争以后,袁世凯就与维新派核心人物康有为结交。1895年,在康有为公开尚书以后,当时的袁世凯在督办军务处当差,他觉得康有为的公开上书切中时弊,也曾向光绪皇帝提出变法事宜,思想观点和康有为十分接近。
1 U- D! \1 d2 Y* ?4 m; @: V( @- E  1985年康有为第四次上书都察院、工部都不予代递。同年9月,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强学会,定期讲演,印行书刊,介绍西学,制造舆论,聚集力量。袁世凯积极参加强学会,是发起人之一。( }/ n) L9 n& X6 ?/ U" {
  后来,袁世凯被派到天津小站练兵。康有为等为袁世凯设酒宴践行,认为袁世凯是和他们志向相同的人。袁世凯与维新派建立了联系后,维新派要借助袁的兵力,而袁世凯打的却是另一副算盘,他的目的是通过维新派的举荐,升官晋爵。但这种微妙的关系在慈禧太后政变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m* v0 y! v; @3 h1 O
  
9 n: v+ x( y* W2 ]3 _  首先说对于维新派的态度。清廷内部存在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两派势力的矛盾。4 _9 M8 ^/ x9 I) c
  1898年8月3日,光绪皇帝的又一个密诏送到康有为手里。密诏中光绪皇帝以紧迫的语气向康有为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维新派的几位核心人物聚在一起,捧着光绪皇帝的密诏,痛哭一场后,决定铤而走险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可是,实行兵变要有兵力才行,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m, ^7 \0 \( a/ z4 q. C! u; F
  当天夜里,谭嗣同秘密赶到袁世凯的驻地法华寺,与袁世凯见面。袁世凯当面慷慨激昂,满口答应用兵包围颐和园,杀掉慈禧太后的荣禄,然后囚禁或者杀掉慈禧太后。
$ o( g+ ]+ o5 q) H, f/ y; t! m    j& ^. ]$ W+ y: ^& E
  这之后事情的发展,在历史有着不同的说法。
6 H1 V1 m) P# ^+ E) `. v" F  第一种说法:也是传统说法。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但应维新派的要求,骗得光绪皇帝的信任;一面看到慈禧太后的势力清大,决定投靠守旧派。他用假话支走了谭嗣同。8月5日,袁世凯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 n4 }4 _0 z! j* r
  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向慈禧太后汇报。8月6日清晨,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捕拿维新派,杀了变法六君子。百日维新最终以失败告终。袁世凯以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官帽上的顶子,他的告密导致了慈禧太后的政变。# y& a9 X* u3 O! Q5 m" e
  2 C2 S" @  s3 z
  另一种说法认为,袁世凯告密是消极的,是慈禧太后决定发动政变在前,袁世凯告密在后,戊戌政变并非由袁世凯告密所引起。那时慈禧太后并不知道康有为等要劫持她。传统说法的依据是袁世凯所写的《戊戌日记》,在这些日记中,袁世凯并未讳言自己告密,并且说,他告密是积极的,主动的,回天津后立即找了荣禄。
" h" S. x8 Y9 ^- D5 j  反传统的说法则认为,袁世凯在写此日记时,是在清朝统治时期,他夸大自己告密的主动性,无非是向慈禧太后表示他对大清王朝的一片忠心。而且,日记中明显存在着许多疑点。# O8 g7 k7 k9 l! \
  4 S2 w/ @4 V& t' L1 i* |1 v
  疑点一:维新派包围颐和园,杀慈禧太后,是何等重大紧急的事情,如果袁世凯告密是积极的,主动的,为什么第二天不在北京告密,而要绕远到天津找荣禄?
0 d) O6 V  |$ k. M) F; ]  疑点二:1898年8月6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命令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如果真是袁世凯告密导致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什么慈禧太后的上谕中不指名捕拿谭嗣同?如果袁世凯的目的是邀功请赏,那么他最好的砝码就是告发谭嗣同企图说服自己发送兵变。
% `( B1 U* m) g! s6 M2 H: G, A  + ^' }9 c" H; {1 E/ |% t7 }* ~  \
  由此看来,真实的情况可以这样推测:袁世凯8月5日返回天津,第二天在荣禄处谈事儿,恰逢一个叫杨崇伊的人,从北京到了荣禄府上,这个人向荣禄禀告了慈禧太后发动兵变的消息。在场的袁世凯吓坏了。他害怕康有为供出谭嗣同去法华寺,同其密谋兵变。于是就将当时守旧派还不知道的围攻颐和园、杀慈禧太后的秘密全盘托出,并大哭出声,长跪不起,这是他的保命之计。
* X8 \1 C! Z8 I% r  
* v, J+ S1 W9 K  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事态扩大,并不经审讯就把六君子给处决了。袁世凯虽然不是主动告密,但他将维新派的秘密全部暴露,总算是将功补过,不但被守旧派宽容,而且受到重要。
% Q% r  l' j: [2 b, v, H, Q% G  " z( j8 v: S/ ?% l8 C7 ]
  毋庸置疑,袁世凯告密是整个戊戌的变法的关键情节。遗憾的是,因为缺乏足够详实的史料记载,袁世凯告密的真相终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拓拔圭弑母立子. }* o" O3 u7 R  E% y! K, ^9 t
  ! \$ U) ?0 t6 D3 J8 @4 q
  8 x% b4 R) Q6 G/ Y
  晚年的北魏王朝开国皇帝道武帝拓拔圭,情绪失控,焦躁不安,喜怒无常,多疑暴虐。他甚至“嗨”药,迷上了一种叫做“寒食散”的药物,这种药物类似于后世的兴奋剂。拓拔圭服药之后,情绪异常激动,不吃不睡。这期间,他又疯狂地迷上占卜炼丹。等到丹药炼好,自己也不迟,先给死囚犯吃,用他们来做实验。很多死囚就提前“安乐死”了。即便如此,拓拔圭也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求访仙,寻觅长生丹药。1 z4 g: m+ P1 u2 I9 J
  
4 ?6 S+ h" u; g% r+ ]  很明显,他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病症,以至于他不相信任何人,觉得所有人都具备谋害他的企图,譬如说对方的一个表情的变化,一个动作,一个步伐的加快或减慢,拓拔圭都会狐疑,这个人是不是正在策划一起阴谋?
* N3 a; _7 G/ t8 r  更恐怖的是,有时候大臣在他面前,他忽然想起以前不愉快的事,当时就把人杀死,尸体就摆在天安殿的前面。
3 o6 Y! g- u3 u7 Z6 d  为什么拓拔圭到晚年的时候,心理会变得如此不正常?
: m9 c$ R7 q/ D: n3 z  这是精神压力的问题,拓拔圭这一生都在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中生活,他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危险。生长在这样一种环境,人很容易养成暴躁的性情。可以这么说,拓拔圭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 e5 K" u4 U: m- s/ m  
- o3 c1 n! u; J" l! [: i4 }( s) @  这要从拓拔圭童年开始回顾,他的童年相当尴尬的。. l" @* d! e$ r: l+ g
  6 k" ^0 S7 _* w7 P$ x, J
  北魏王朝的前身是代国。拓跋珪是代国末代国王什翼犍的孙子。实际上,代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国家,那时它还只是一个鲜卑族部落联盟,还未被列入十六国的范围之内。拓跋部、贺兰部、独孤部等是这个联盟里势力比较大的几个部族。由于世代通婚,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就来自贺兰部。就在拓跋珪出生几个月前,代国就发生了叛乱,拓跋珪的父亲拓跋寔和叛乱者格斗时受了重伤,不久就去世了。; l# }( ^0 I! e; r2 i7 G
  拓跋寔死了,其妻贺氏背后还有强大的贺兰部势力,为了继续笼络贺兰部,什翼犍把怀着身孕的儿媳收为自己的妻子。几个月后,贺氏生下了拓跋寔的遗腹子拓跋珪,后来又陆续与什翼犍生下了三个男孩,名字分别是拓跋仪、拓跋烈和拓跋觚。6 E/ E4 [3 y1 w0 c5 Y
  如此乱伦的婚姻,鲜卑人并不在乎,但中原人士不能接受。拓跋珪是在贺氏改嫁给什翼犍之后出生的,所以当时其他国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什翼犍的儿子。于是拓跋珪就在这种尴尬境地里成长。$ c! L' f" m; V/ g& d# D
  3 m8 t) Y. U; D
  公元376年10月,代国的军队被前秦打得大败。什翼犍、贺氏和拓跋珪等王族逃离家园。就在逃亡的路上,什翼犍的另一个儿子寔君发动叛乱,他杀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又打算向其他人动手。在这个危急时刻,贺氏在贺兰部臣属们的支持下决定先发制人,她把什翼犍抓了起来,以拓跋珪缚父请降的名义向前秦军投降,希望获得他们的保护。
1 s7 K& ~: l( T" I  
7 k8 _* o% q0 I  l1 j6 F  前秦军队平定了寔君的叛乱,将什翼犍等皇族送往长安。当时的君主苻坚对寔君杀害兄弟们的行为既鄙视又愤怒,当即判处他车裂的死刑。可是苻坚对于敌国贵族又十分优待,他认为什翼犍是个落后不开化的野蛮人,就让他去长安的太学里去学习礼仪。苻坚的目的是要让什翼犍认同前秦的统治方式,等到那时,再让他回去统领代国,这样一来,他就能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劳。然而,什翼犍离开长安的那一天就去世了。+ ~: Z9 G% z0 A! T  N
  . T+ w5 O* h3 ?) g1 |
  对于拓跋珪,苻坚则把他和贺氏都流放到了蜀地。虽然当初是以拓跋珪缚父请降的名义投降,但当时的拓跋珪年仅六岁,一个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把国王捆去投降,这一切的决定都出自于贺氏,不孝的罪名落到年幼的拓跋珪头上。. o0 L) }4 L$ @# w) c1 D# K
  : H! V$ S1 I! Z# s) N) u# T
  代国灭亡后,在代国旧臣燕凤的建议下,苻坚将代国分成东西两部管理,西边归刘卫辰统领的匈奴铁弗部,东边归刘库仁统领的鲜卑独孤部,目的是让这两个部族相互制约,达到势力上的均衡。而什翼犍的孩子基本都被处死了,只剩下拓跋珪。燕凤这时又提出要培养拓跋珪,让他长大后回代北去做首领,苻坚同意了这个建议。. i/ Z( T3 c7 q0 V8 M
  4 T  T9 P1 p3 c  B% N$ m! _( e& f/ X
  于是,幼年的拓跋珪又从蜀地回到了长安。长安的富庶和文明,是拓跋珪人生的第一课。在流落异乡数年后,拓跋珪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这个转机来自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苻坚因为统一北方的道路一帆风顺,不听皇族和大臣们的劝告,执意要和东晋决战,统一整个中国。于是,他派兵南渡,之后才发现,东晋的国力和军队实力仍然存在。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被谢安指挥的东晋军队杀得大败。前线与后方一片动乱,贺氏与拓跋珪母子趁机随着寄居长安的前燕贵族慕容垂前往北方的中山,一起回到代北,来到独孤部。但是不久之后,独孤部发生内乱,刘显成了独孤部的首领。刘显是刘库仁的儿子,他想恢复当年部落联盟的规模,并成为新的盟主。但独孤部毕竟只是当年的联盟成员之一,昔日的君主什翼犍的后人还健在,15岁的拓跋珪显然比刘显更有资格成为联盟的新首领。于是,刘显预谋除掉拓跋珪,但拓跋珪的姑母又是刘显的弟媳,把刘显的行动泄露给了贺氏。当天夜里,贺氏将刘显灌得酩酊大醉,天亮时分,等刘显酒醒,拓跋兄弟已经逃到了贺兰部。
; r! T4 r% R- b+ Y! y  此时,长安传来一个消息,苻坚已死,强大的前秦政权分崩离析,臣服于他们的势力和部族也趁机脱离统治,中国北方又陷入了混乱状态,这给拓跋珪带来人生的第二次转机。  r% L5 |( N+ {+ H& z( D$ h
  ' x; Y  z6 w. E; P) u5 v4 Y8 S( [: i
  公元386年正月,鲜卑联盟重新建立,各个部落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牛川召开大会,推立拓跋珪为代王。" A* z/ `" q( ^
  不久,拓跋珪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建元登国,建都盛乐,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魏。* ]8 v$ z3 ~- w5 c
  而独孤部的刘显,并不甘心。他打算利用什翼犍的小儿子窟咄,去动摇拓跋珪的王位。
; g# O% ?- j  h6 D6 |5 j! M  " L' z8 I1 j( c' J
  窟咄带领独孤部武装侵入拓跋珪的领地,在新成立的联盟内部引起骚乱。一些不够忠诚的部落开始动摇并倒向窟咄一方,还有人打算捉拿拓跋珪去送给窟咄以表示忠诚。在贺氏的辅助下,拓跋珪避开独孤部军队的锋芒,率领忠实于自己的部众转移到贺兰部,同时向后燕请求支援。. C" y, j; L: ~9 |# b
  
1 F5 w' K, M* f. T) S  后燕是慕容垂建立的国家。窟咄依附的势力是西燕,那也正是后燕的死对头。亲属关系和利害关系加在一起,慕容垂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拓跋珪一方。在慕容垂的支持下,拓跋珪打败了窟咄的军队。窟咄失败以后,刘显的力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独孤部发生内乱,拓跋珪的魏军与慕容垂的燕军利用这个机会,联合打击独孤部,大获全胜,刘显逃往西燕,独孤部的人口和财产都被燕魏联军瓜分。6 ]. D/ a: o8 x
  
3 q* v1 {& Z" c7 O' k  两次战争之后,拓跋珪经济实力也增强不少。登国六年冬。西燕刘卫辰的儿子直力鞮率领将近十万军队攻进魏国南部,包围了拓跋珪。拓跋珪以兵车为营稳扎稳打,竟然反败为胜,直力鞮只身逃走。拓跋珪越战越勇,乘胜追击,从五原渡过黄河,杀掉了刘卫辰及其子弟宗党五千多人,尸体把整条河都染成了鲜红。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后燕消灭了西燕,北魏也清理好了周边环境,这两支北方最大的势力终于又要开始一场生死较量。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395年5月,慕容派太子慕容宝担任主帅,带领重兵攻打拓跋珪,企图消灭魏国。但慕容宝缺乏军事才能,又轻率浮躁,骄傲轻敌。拓跋珪则避开慕容宝主力部队,开始转移作战,把人口畜群都迁到黄河以西,故意让慕容宝拿下了五原郡。慕容宝更加得意,率领大军一路赶到黄河岸边,意图造船过河。慕容宝不知道,他这时候已经中了圈套。拓跋珪在河边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又悄悄派出三路大军包抄到慕容宝军队的侧翼和后方,从中切断了通往中山的道路。# n, _5 h; m+ r# L; C
  + ]6 Q( Z: s4 S7 d. s* k) \8 E1 F
  公元395年9月,慕容宝大军造好了船只,正准备向对岸进发。河面上忽起飓风,几十只船被吹到对岸,船上的人被魏军轻易抓获。由于中山是通往后燕的道路,已被魏军阻断,中山的使者一来就被魏军抓获,拓跋珪借次制造谣言,说慕容垂病故,以扰乱慕容宝军的军心,慕容宝也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夺去,索性焚烧船只,撤军回去。此时,气候变得异常寒冷,河面都结了冰,拓跋珪指挥两万魏军精锐轻骑迅速渡河,追击燕军,一直追到山西大同附近的参合陂,突袭燕军营地,燕军大乱,一路败逃,挤作一团,士兵互相踩踏,几万人死伤,几万人投降,到最后,慕容宝的大军只剩下区区几千人。
3 A' e; @0 Z) @0 U+ h  2 f- F' C0 ]) U% D* _
  公元396年3月慕容垂亲自率军到了平城。拓跋珪正出巡在外,当地守将丝毫没有防备,平城陷落。然后,后燕大军继续进发,路上经过参合陂。眼见死难将士们的尸骨堆积如山,昔日的战场惨不忍睹,士兵们悲愤难耐,一时间哭声震天。慕容垂本来就身患有病,此时心痛至极,口吐鲜血,病情愈发严重。部队只好撤回中山,抵达上谷时,慕容垂病逝,慕容宝继位。慕容垂病逝的消息传来,拓跋珪派出四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发,很快攻下上谷、并州、常山等地,后燕在黄河以北的地带只剩下中山、邺、信都等三座孤城。拓跋珪派部队分别攻打各座城市,久攻不下。直到次年,拓跋珪集中兵力,亲自率军攻下信都。随后他又率军前往中山,后燕军完全不是北魏军对手,慕容宝逃回中山后,和弟弟慕容麟争起了皇位,拓跋珪趁其内乱攻城掠地。公元397到年底,黄河以北的原后燕地区都纳入了北魏的版图。
. @& n* d( z4 @- a8 H7 U  
. e$ _" }( u, J+ t& L* e  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定都平城,成为北魏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v7 o/ P/ x' U5 q: l2 R' U8 K
  在平城,拓跋珪建起宫殿和宗庙,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定官职品级和典礼上的仪式音乐,申明了法律和各项禁令,规划了行政区域和军事制度,让国家尽量变得井井有条。在文化方面,拓跋珪也在逐渐向中原靠拢。可是,有一些贵族和大臣心里不服拓跋珪。因为他们觉得拓跋珪改变传统,他们自己的利益将受到损害。恰好此时,博士公孙表上书论述韩非的法家精神,建议他用法制治国。无论建国和治国,拓跋珪总是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人生转机。这一次,他又转住了机会,将司空庾岳、左将军李粟等,以不敬之名处死,杀鸡儆猴,贵族和官员们非常害怕,没人再敢反对拓跋珪。" A( Y* e7 V; O! V
  
! i; p, w8 E. }& |1 B  公元402年5月,拓拔珪在柴壁消灭了后秦的几万大军。北魏的周边环境已经十分安宁了。这时候,拓拔珪的孙子拓拔焘出生了。拓拔珪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就是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他把弟弟拓拔仪召见宫来,暗示他,自己他,自己要皇位传给子孙。拓拔仪很知趣,只是表示祝贺,正式退出了皇位继承权的争夺。) T0 B" }4 \/ n; p
  可是,拓拔仪的退出,还不足以让拓拔珪放心。他一定要为自己的子孙顺利继位而扫清所有障碍。于是,拓拔珪几乎将所有的他不放心的人都杀掉。6 k/ m8 C- ^2 T+ M
  这时候,已到了他人生的后期。我们看过他一生的经历,很清楚他始终在险恶中挣扎求存。到了后期,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情绪失控,脾气坏得一塌糊涂,人不好,天也不好。这时期天灾的频繁降临,也让拓拔珪惶恐不安。& Z0 D  w) x9 T4 }$ h
  一切都坏透了。很多大臣都担心有一条会被拓拔珪杀头。有的打算逃出北魏,但没有一个成功的,都被拓拔珪派人追回。本来不想杀你的,你一逃,没说的,杀掉。
9 }+ x8 ?0 ?5 C  X* K  一个君王如此滥杀无辜,势必会遭到忐忑不安大臣的谋害。这是迟早的事,不杀你怎么保全自己呢?  `: D2 R6 H) f+ c2 q
  可是,最终,拓拔珪并不是被他文臣武将所杀。对于他,最大的威胁是母亲和妻子背后的势力。没有母亲和贺兰家族做后盾,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童年的经历,他很担心,让他想了很多了,他怕同样的悲剧在自己子孙身上重演,于是,为防患于未然,他决定杀死太子拓拔嗣的母亲。
. I+ X5 M  v5 A  拓拔嗣的母亲是刘贵人,来自独孤部。杀了她,实际上是消除了这一势力可能带来的影响。可拓拔嗣是个大孝子,无论他都无法父亲拓拔珪的这一残忍做法。拓拔珪给儿子讲了一通大道理,儿子却一句听不进,只是日夜痛苦。拓拔珪恼怒,命拓拔嗣进宫。
+ ^- {  {/ B' S& I0 C: B1 T! w  太子身边的人知道要坏事,就劝拓拔嗣别进宫去。拓拔嗣听从了身边人的建议,连夜就逃匿了。' D. n1 @4 r. K. Y1 z7 [3 M- K
  
6 [* x$ C! i+ C  D! P" ^  太子拓拔嗣失踪。拓拔珪只能另一个太子。他考虑立他的次子拓拔绍为太子。拓拔绍的母亲是拓拔珪的亲姨母。来自贺兰部。当年拓拔珪迷恋她的美色,他杀了自己姨母的丈夫,把姨母给娶了。9 D2 J: S) T+ y# g! Y( X) x" c$ e; }" d
  对这个贺夫人,拓拔珪一向是倍加宠爱。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立拓拔绍为太子的话,他又必须把这女人也杀了。事到临头,拓拔珪又有点下不了手。他犹豫不决,最后只好把贺夫人先关押起来,过一段时间才做出决定。
( n% A2 I; v5 P  拓拔珪不容易啊。为了效仿中原王朝父死子继的制度,他先后杀了自己的两个弟弟,拓拔觚和拓拔仪,然或,又不得把自己的宠爱的两个妻子杀死。亲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自己真成寡人了。) g& B7 d- q8 K- ~4 O" {; y
  此时的拓拔珪人性扭曲,精神错乱,终日对着空气喃喃自语。不知道说些什么。4 n, |* M* L( T
  
2 \5 t* N, T1 \9 c. \/ _. H. y. J  再说贺夫人被囚禁,她不甘心等死。于是托人传信给儿子拓拔绍,要他来救自己。此时的拓拔绍才16岁。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带人翻墙进入皇宫,在拓拔珪居住的天安殿里,将正在睡梦中的拓拔珪杀死。他死的时候,年仅39岁。
& `5 R$ X# ^) W  # w5 V! n5 W2 h5 k
  之后,在拓拔珪唯一幸存的弟弟拓拔烈的帮助下,拓拔嗣登上皇位。他继承了拓拔珪的事业,北魏的统治继续发展,又过了14年,拓拔珪的孙子拓拔焘才即位,史称魏太武帝。拓拔珪曾一心想让这位皇孙继承自己的帝位,为此他不惜杀害亲人和爱妻,很多年后,拓拔焘随来他的心愿。仿佛历史和拓拔珪开了一个黑色的玩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1: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朝皇统冤案
$ V6 t2 M* v* [6 [; m) e6 H  
; \* k. ^) O2 L4 N% g1 |  A+ W  金朝的皇统冤案,不是一个简单的案子,而是金朝当政者之间相互残杀的一次权利争夺战。
; U( O" G+ \# e+ c- W3 h/ n  当政者分为两派,一个是以宗干、希尹、宗弼时为首的改革派;一个是以宗磐、宗隽、垯懒为首的保守派。2 P4 Y% d# Q6 H+ D" {
  由于改革派得到了熙宗的支持,保守派的头领们被处死。后在宗干、希尹、宗弼的主张下,熙宗下诏伐宋。
, u7 L& Q) j$ p, i3 s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6月,宋朝辖境陕西、河南之地被金军占据。宗弼军在淮南作战中遇到岳飞军,及名将韩世忠的顽强抵抗,金军最终失利。; K' |" r  s0 D9 ]
  就在这个时候,都元帅宗弼与左丞相完颜希尹的矛盾日趋激烈了。宗弼为达到独断专行的目的,同熙宗悼平皇后相互勾结,陷害希尹,希尹被杀,他的两个儿子把答、漫带,以及右丞相肖庆均都受到株连被处死。杀了希尹,宗弼为列三公,独掌军政大权,从此金朝的朝廷实权为宗弼一人所控制。4 U+ M4 [- ~' C& l# i3 j- X
  
: r9 |' ^/ v5 q) G6 \) `/ J! q0 [' p  希尹和汉族官员韩企先等关系密切,两个人都是“天眷新制”重要决策者。希尹死后,朝中汉族的中正之士极为震惊。皇统六年,公元1146年2月,右丞相韩企先病故,宗弼行事更为独断。对朝中汉人文士进行残酷的镇压。同年6月起,宗弼连续制造多起冤案,杀死了翰林学院宇文虚中,翰林直学士高士谈也以同罪被诛。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6月,宗弼又制造了田珏冤案,在田珏一案中,被驱逐的汉臣达40余人。
  l  J- F. U# m5 I( L9 x$ F  9 f0 T) u( r7 Y7 U* l# z
  韩企先这个汉官,博通经史,在他任丞相期间,一直选择正直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专门培养奖励后进为己任,近20年中,在金朝初年汉人掌钧轴之重的只有韩企先一个人。到熙宗初年,公元1135年,已在韩企先周围形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汉人文官集团,其中吏部侍郎田珏、左司员外郎孟浩、吏部王植等,都是韩企先所置机要的有识之士。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等小人之辈品位低下,为人谄媚,受到朝廷正人君子的厌恶。蔡松年等人由于自己不能被重用,便记恨在心。宗弼垄断朝政大权后,一向讨好他的蔡松年随之被擢升为刑部员外郎。蔡松年利用宗弼这一层关系,经常在宗弼跟前诋毁田珏。宗弼也偏听偏信,对田珏表现出极大的反感。4 _1 p8 I$ l: h" I1 @! E+ y$ {
  韩企先死后,田珏等失势,蔡松年、曹望之、许霖三人敦促辽王宗弼以田珏等人结朋党欲造反的罪名,向熙宗上奏。于是,熙宗下令,将田珏等人打入牢狱,同时四方搜捕他们的党羽。7 _) t5 B) B2 }+ v5 w) b
  田珏、刑具瞻、王植、高凤廷、赵益兴、龚夷鉴等人都死在狱中,他们妻子和有所往来的34人都被发配到海上。另外牵连者有40余人,制造了一大冤案。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却都得到了提升。田珏冤案的受害者都是中正之士。他们含冤身亡,使熙宗朝失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国家自然也蒙受了损失。
2 ?) c- r* D& l  ) m2 W9 |( j, Z, X" N. S& i+ A
  经过这三大冤案,希尹、韩企先多年选拔的朝中文人队伍几乎灭绝。此后,宗弼以蔡松年一派代替了韩企先集团。9 f- N+ \. K7 ^3 z# r. z
  * p$ M1 ~% s6 w/ _- M9 S
  公元1149年,熙宗驾崩,海陵王完颜亮继位,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建设,实行全面汉化政策。但是海陵王对皇统党冤狱案去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与海陵朝当政的宰相有关,张浩是海陵朝重要辅政者,他是蔡松年的密友,海陵王即位后,擢升蔡松年为吏部侍郎,不久又升任户部尚书。到了正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156年到1160年的时候,蔡松年又升为右丞相。张浩和蔡松年联袂辅政,注定使田珏冤案在海陵朝遭受冷遇。海陵朝虽然对田珏冤案漠不关心,但是由于舆论压力,还是赦免了孟浩等32人,恢复了他们的人生自由。- x- M4 A' |8 C. _; I/ U
  公元1161年,世宗即位,朝中人才短缺,世宗眷念已故的韩企先。于是,在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的时候,他召见并起用田珏冤案的幸存者孟浩、田谷、王补、冯熙、王中安等人,任用孟浩为侍御史、田谷为大理丞、王补为工部员外郎、冯熙为兵部主事、王中安为火山军事。冤案的其他幸存者李子翰、王仲通、马柔德等人也都已一复官录用。后来,这些田珏冤案的幸存者都为世宗超的政治、文化、经济建设作出了功绩。可是,世宗对田珏冤案的冤死者去没有平反昭雪。! R" ]# {* i3 G2 f0 O- e
  世宗死后,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崇尚儒雅的章宗即位,在这一时期名士辈出,明昌初年出现了良好的政治局面。章宗曾下诏追复冤死者,但由于当时蔡松年密友张浩的儿子张汝霖执政,官官相护,横加阻止,死者的冤屈没能得到昭雪。为了田珏冤案的彻底平反,朝中君臣曾做过不少努力,最后才得以追封加爵,他们子孙才得到抚恤。
5 y8 |# b+ Q2 w4 ~- d- B- |  ( |) e4 U( T4 r3 D
  金朝政治上的混乱和矛盾,其官吏制度的弊病和政治集团的腐败在整个皇统党狱过程的中暴露无遗。: J9 |8 d/ L# s9 p) `! f
  熙宗初年,公元1135年,女真改革派完颜希尹、汉人宰相韩企先、金朝扣留的宋朝使者洪皓等人,共同制定了礼仪、制度,为“天眷新制”的完善和施行作出了重要功绩。
* D, n) F6 {, H, j% S, x0 r  因此,熙宗时期的天眷改革,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皇权统治,同时也加强和提高了汉人官员的地位。其后,宗弼当政,独断专行,接连制造冤案,对朝廷政治建设造成很大的破坏。到皇统年间,熙宗本人也变得固执多疑,他既不喜欢女真功臣,也不喜欢汉族文官,终于导致田珏党狱。
7 I8 C7 v9 t! l% k' U  皇统党狱的构成,一方面对国家造成人才损失,而且挫伤了广大汉族文官的锐气,造成汉官对政务的缄默。皇统党狱后,朝廷在职的人员苟且混日,成为风气。皇统党狱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熙宗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制造冤案的宗弼却反政治家所具备的远虑,为人骄矜刚愎,树党固权,造成朝廷内外极大的混乱。皇统政治的腐败,不仅挑起帮派争权和民族偏见,而且导致了海陵王的宫廷改变,结束了熙宗朝的统治。
2 M8 R7 P+ \0 u6 z* Y, I( H  & t2 B1 o8 z; @: F$ ^
  公元1149年到公元1161年,海陵王在位,他把加强集权制和统一江南作为他执政的目标。海陵王十分重视任用汉人官吏。由于在海陵朝蔡松年,张浩执政,田珏冤案未能提到日事议程。这里无需指责海陵王。其主要责任在于蔡松年和张浩二人。1 Y& n- C6 @1 I8 W0 r2 `- r
  再说世宗,他天资仁厚,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162年,就召见田珏冤案的幸存者,恢复他们的官职,为皇统冤案的彻底平反打下了基础。世宗任用田珏党人,除了大定初年人才奇缺的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一向注重。遗憾的是,世宗明知田珏党案都是蔡松年造成的,但他对此案却没有予以彻底平反。这一点,可以反映出世宗“善于守成”,和“贪安”的政治作风。
2 a/ d6 F6 u5 m  C$ ]! N! z. i  到了晚年,世宗更是沉溺在享乐之中,没有任何作为。% \7 z9 d+ j! U1 [$ l. V  K: y0 F& ]" j
  
9 m) p9 Y$ y7 d9 a) V  公元1189年,章宗即位时,田珏冤案已经过了近半个世纪,才下诏追复亡者,但是,又由于当时的执政者张汝霖的阻止而搁置。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张汝霖死后,章宗才下诏追复死者的官职,抚恤他们的子孙。可惜,章宗初年的正常朝廷秩序没能保持多久,就由奸佞之臣把持国政,勾结李妃,继续制造了一系列新的冤案,致使金朝最终走向衰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盗窃东陵墓! _; ^( `% @9 x4 X1 ~6 P
  2 @  C9 p* y5 n5 X* h% L% e+ m
  这事儿发生在1928年初夏。事发地点大伙儿都不陌生,哪儿呢?河北蓟县马兰峪一带,也就是俗称的东陵。我们知道,这里是清朝几个皇帝的墓地,其中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光绪等,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慈禧。3 y( M! Z( ?2 o% h5 a7 ~; \, d
  对于盗墓者来说,此处无疑是一块流油的大肥肉。随便咬一口,滋润很多年。那么,真有人敢下手盗墓么?要知道,盗墓、掘人祖坟,在中国旧时代是极大的罪恶,跟骂人的八辈儿祖宗差不多。更何况东陵是皇家墓地。# @5 u  t! P! ~" R9 w4 _
  然而,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亘古不变。巨大财富的诱惑,往往使人精神疯狂,铤而走险。东陵墓果真被盗了!: @& e8 B0 _/ ]* H% _8 y) O0 l
  
3 f1 C  k$ [' p1 U6 ?$ V  盗墓的准确时间是1928年六月。策划者是臭名昭著的孙殿英。这个人脸上大麻子套小麻子,小麻子套小小麻子,小麻子里面全是坑,俗称三环套月的麻子。由此,人送他一个雅号:大麻子孙殿英。另外,他还有一个名号,叫“流寇将军”。因为这大麻子孙殿英是毒贩子出身,早年制造贩卖毒品,后来当过土匪,最后混入军阀部队。混就混吧,要命的是,他继承了三国吕布的品质,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先后投靠过张宗昌、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今儿帮着这个打那个,明儿就可以翻脸不认,倒戈一击。7 ~' T+ q: J( _  p
  
& r& f9 K% M) Q! t  1927秋的时候,孙殿英率部在河南卫辉、滑县一带和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交战。结果是孙殿英部大败,带着残兵败将逃窜到天津南仓一带。这时的他,走投无路,流寇无处流窜,就剩下“寇”,最终只能被剿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收编了他。孙殿英最擅长的就是投机,对蒋的招抚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投靠。在这个事情上,蒋介石和孙殿英颇有点儿情投意合的意思。# M4 H4 ~, P, S7 K
  从此,孙殿英成立国民革命军的一员。* Y6 G' d( h5 C
  " Z  s9 E0 N. P7 g4 ?  f/ Y
  1928年初夏,孙殿英率部在河北蓟县马兰峪一带驻防。在当毒贩子的时候,孙殿英就听人说起过,东陵慈禧墓里金银财宝无数,少说价值也有八百万白银。
  L1 t$ }2 D0 d: _% y) v/ H& g  ( s7 k5 K* i$ Z
  八百万两银子,白花花的,孙殿英没见到,眼睛就红了,这笔财富以前不敢想,觉得是梦,遥远得不是一般。现在不同了,它就在眼前,就在脚下。搁嘴边的肥肉不吃,那全然不是孙殿英的风格。
/ V5 U; ?( }0 W9 j2 @' E5 V  ( \( @8 L; q1 k! k! D, c
  可毕竟是打劫皇家墓地,不能明目张胆。于是,孙殿英以在东陵一带进行军事演习为名,在东陵四周拉上了警戒线,派士兵拿枪守卫,严禁附近居民靠近。意思很明确,谁敢靠近,吃俺老孙一枪。7 W; a$ p  O7 p2 D
  ) o$ o+ \: l# s3 D
  如此一来,自然掩人耳目。孙殿英便命令工兵营开始盗墓。知道了吧,工兵不仅仅是会挖地雷,还能掘墓。
  l6 {- o' Z# w$ v4 w  这工兵营长叫颛孙子瑜。挺乐意接受孙殿英交给他的这份差事。怎么呢?油水大啊,很容易就可以给自己捞点。因此,颛孙子瑜的工作热情相当高。这让孙殿英不放心,都是狼,他捞多了,自己吃亏。于是,孙殿英又派了他的亲信谭温江去监视。# \8 J2 Z5 d" z1 `9 c" r
    S6 S* z+ n7 X1 ~: M5 h
  安排妥当,颛孙子瑜率领的工兵营就开始挖墓了。可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怎么呢?他们最先挖的是慈禧墓。墓口是找到了,可找不着通道。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张地图,按图索骥方能继续。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慈禧墓的墓道途径并没有留下地图。但贼有贼的变法,找不到死地图,却找到一张“活地图”,就是建墓时侥幸存活的一个石工。颛孙子瑜对这个石工又是威胁又是利诱,软硬兼施,撬开了石工的嘴,得知了墓道的途径。- C8 i& z$ d) X
  然而,进入墓道又被一扇巨大的石门挡住,除非将炸开,否则根本无法进入。但炸也不行,一炸,声响巨大,东陵附近的人都能听到,做贼心虚的人忌讳这个。怎么办呢?用硝镪水侵泡吧,可这种侵蚀的办法收效甚缓,打开门要等很多年后。还是建墓的石工有经验,说在门上钻开一个洞,先进去一个人,把顶门的石磙子挪开,这样才可以拉开石门。( ?9 `* k' G' k# g# c6 X8 o7 R. ^
  果然,按照石工的办法,石门被打开。而打开一道门,发现还有一道门,颛孙子瑜率领工兵以同样的方法一连忙了三天,打开了四道石门,这才进入墓道。
* V  N( }3 b4 S; U' [5 M  
) p7 x2 @: J& \  F* [4 L% J  穿过墓道,在停放慈禧的寝宫里,他们打开了慈禧的灵柩,发现慈禧的尸体并未完全腐烂。灵柩内外有许多珍奇物品,被抢劫一空。连慈禧的尸体又被剥了个精光。颛孙子瑜在谭温江监督下干完了全部事情。财宝装了整整五只大皮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19:32 , Processed in 0.0219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