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3 12: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由于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王孟英又娶了第二任妻子吴氏,这位吴氏夫人从此开始跟着王孟英过起了动荡不安的生活。
, j8 M# K9 O& a/ r ( ^9 t2 P. X! M: e7 N+ r, ^( @
在公元1849年到1852年期间,也就是王孟英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帮助他刊印了《回春录》、《仁术志》、《温热经纬》等书。
& w, W) H: |3 [( ~% m" E, e* X
, T$ ~0 z# [2 `, u. r' H 在公元1851年的时候,王孟英的老母亲去世了。" X4 ~* I5 n6 L/ Q
母亲的去世给王孟英的打击很大,母亲在临终的时候让他把自己葬在皋亭山,说这是回海昌老家的便道,方便以后孩子们来祭拜她。5 T# o3 z& p: i" F
这是那年的夏天。3 J" L$ q, _# Z4 B
江南天气湿热。" Q+ S; ?) x; u7 l
王孟英跪在母亲的坟墓前。
4 L, q! s/ d/ S: C. V$ G 突然,他感觉自己开始思念家乡了,那里,是安葬着他祖辈的地方。 J! @, i+ x! |! o* g+ l" z
7 u( e* p* K7 R' o& B 其实,王孟英也思念故乡很久了,此时太平天国的队伍已经要打过来,杭州城内的物价飞涨,像王孟英这样的贫困人家已经开始感到无力支撑。3 e _3 O2 X' S9 i1 _
但是,老家海昌祖上留下的几间房子已经被族人给分了,自己回去没地方住啊,怎么办呢?8 [$ b8 K) t. r. ?0 U
这时候,一位叫谢再华的朋友出现了。
; w/ o2 @5 Z) d" F3 i+ ~ 这位谢再华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他是住在杭州城的保佑坊那里的,不知道怎么就和王孟英认识了,有一天王孟英就对谢再华说,你住的这个地方会有火灾,希望你赶快搬家,这位谢再华也特听话,回家收拾收拾打个包就搬走了,等到了秋天,果然保佑坊那里发生了火灾(反对中医的人一定认为是王孟英放的火,否则不会这么灵),谢再华侥幸躲过了,从此对王孟英感谢异常。在他听说王孟英想要搬回海昌老家,却没有房子住以后,就开始东奔西跑,为王孟英打探消息,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领来了一位叫管芝山的朋友,介绍给王孟英,说:这位管芝山就住在海昌,他们家在海昌北乡的渟溪,那里风景非常的漂亮,民风也淳朴,如果您愿意回去,他可以带您去,你们可以做邻居。, v! t0 P! C+ _. D6 J3 H# k
王孟英大喜,有人带路,当然大大的好,也没客气,就立刻跟着管芝山,乘船来到了故乡海昌,一看,果然是世外桃源,于是,就租了一个姓朱的人家的房子,然后,立刻行动,就把家人(此时只有老婆和几个女儿,根据文献分析,可能还有几个侄儿)带来定居了。
9 k& T* }. O' i% g8 p0 j 其实,王孟英此时返回故乡,是很凄凉的,因为他的家里基本上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值钱的家当也就是个砚台,我估计他搬家肯定特简单,也甭什么搬家公司了,自个儿包了几件破衣服,手里端着个宝贝砚台,就算搬家了,他说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即携一砚以泛于江,浮于海,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归籍”,所以后面出版的一本医案集的名字他就给起成了《归砚录》。
5 i4 w$ u+ c: k* J7 T$ ]! x 这一年,王孟英五十一岁。
# ` W- X' d8 L( _ 一个五十一岁的人,在江湖上混了几乎一辈子,最后家当却只有一个砚台,从我们现在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角度看,他活得太失败,几乎可以做为成功学励志讲座的反面典型了。
; d( H- m* o" ~ 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彩的中医著作,却救治了那么多的濒于死亡的患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成功的。
. z) J2 U8 u6 W0 J8 q) ] 至少,他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做个对世界有用的人。, v. |5 K5 y) F6 v6 j5 `3 ~
5 K k& m( h9 e 从此,王孟英开始了在海昌的行医生涯,但是,由于杭州等地的人都知道他治病治得好,所以还常请他过去,于是我们再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医案,经常可以见到他“游”这儿、“游”那儿的,其实什么游啊,您以为王孟英穷得只剩个砚台了还旅游呢?就是去看病,古代人特文雅,喜欢用个体面的词儿。
7 A3 T6 E+ P1 {% e& e% M& o6 T# c% ]$ S
* {" T2 T2 `) v5 a4 f& x 汇报一下这个时期王孟英的诊疗工作吧。; _& @7 r1 H9 h8 }: \: @2 I5 [
有位姓吕的女士病了二十多天了,请王孟英来诊病,王孟英来到患者的家里,一进屋,吓了一跳,原来这位女士光着身子躺在床上呢(裸衣而卧),虽然神智不清,但还知道来了人,自己拉个被盖在了胸口。
; _$ L# d! Y7 V8 _- Y% a9 ^% q 有的朋友问古代诊病如果患者是妇女,是不是就不能诊脉,隔着帘儿,还需要拉根丝线啊?从这则医案来看,似乎民间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这还有一光着的呢。
~! g2 \2 @% p( h8 J) [ 王孟英于是就诊了脉,脉象是细而无神,再看这位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浑身大汗,似乎是热的,但是身体的肌肤很凉,咽喉痛,不能喝下水,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还心烦。
, B, h. `& p9 e7 k' W 王孟英分析,这是外假热,内真寒啊,是肾阳极亏,虚阳外越,所以才在外面表现得像是热证似的,其实不是啊。) F- ~8 N9 X5 W
于是开了熟地一两、肉桂、附子各一钱,菊花三钱,药熬好后,等到晾凉了再给患者服用下去,一付药以后,患者的症状就消失了(诸病如失),当天就可以喝粥。
% u' \* K5 \6 d 继续服用药物十天后,就痊愈了。
7 c) P6 |+ y2 C' ]/ C: \- r8 M 各位,我为什么要从众多的医案中拿出这个来呢?因为这个医案王孟英使用的是傅青主的治疗方法,熟地一两、桂附一钱,这是傅青主开方的典型特征,对于需要补的,加大份量集中火力,有的时候傅青主熟地开到三两(如我经常使用的傅青主引火汤),对于引火下行的桂附等药,经常是一钱就可以了,这种方子对证后,常在一二付间大效。
9 H1 }$ m; N$ @ d$ V" E 王孟英是带头不承认《傅青主女科》是傅青主写的,他认为该书文笔不好,玷污了傅青主的名声,但他认可陈士铎,认为陈士铎的方子好,可为什么陈要假托神仙呢?王孟英说他也不懂,其实他哪里知道清朝初年微妙的政治形势啊?
$ k- o' ]& g3 v5 @" r, X1 A1 N; ~
" H; I; a: K$ X! v; }3 C6 L) P: W/ O 再汇报一位,这次是王孟英去梅泾的时候,王孟英的朋友吕慎庵请他去诊的病,患者是沈则甫的夫人,这位妇女两年前患了带下病,从那以后,就开始总是泻肚子,这一年夏天尤其严重,症状是每天早晨泻的严重(注意,这样的患者现在也很多),肠鸣,胸闷,有时呕,夜里睡眠不好,形色消瘦,月经渐少。
4 C; w! a4 o) d) `/ {# L& ~" U" V# R 王孟英诊脉后,认为是脾胃虚,肝木来侮,生化无权(中医术语,意思是脾胃虚,吸收的营养不够,人体就没有生长的物质基础了),气血将要枯竭啊。
4 v4 _/ v( F: ]; c 于是开了寒热并调,攻补兼施的方子:党参、山药、赤石脂、禹余粮、茯苓、白芍、煨诃子、橘皮、牡蛎、乌梅肉炭、酒炒黄柏、熟附子、炙甘草,米汤煎药,细细呷服。& h) H* W d# I$ f1 V5 I, q' G
开完了方子,王孟英就回海昌了,后来在曹霭山茂才处听说,患者喝了四付药,病就好了。
0 S. M7 p! f; y! v# W- A, H/ L% T 再后来,患者家属还以诗什、芽茶为赠。
3 S4 J1 j0 i6 e4 ^2 \ 其实,现在这种慢性腹泻的人也特别的多,西医对这个病基本是没有办法,我在肛肠医院的朋友经常抱怨,说很棘手,而王孟英的这个方子是张仲景乌梅丸的思路,按照这个乌梅丸方的思路来调治,效果非常的好,我曾经治疗了许多这样的患者,很快就痊愈了。
' t" @4 n' A V& B
- i, ^/ Y$ b% |6 o1 `3 t 就在王孟英给各处的患者看病的时候,洪秀全可就打过来了,公元1860年,杭州失守,王孟英的弟弟是在半夜从城墙搥根绳子跑出来的,最后也跑回了海昌。, w. Y. @5 Y. u$ D' l+ X% R
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似乎他们的政治纲领里也有给老百姓分田地这一说,按说应该还是不错的,可是我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
: r: I( c7 C- a* F3 C 这个时候,海昌也数次预警,王孟英就带着家眷跑到了濮院的朋友那里居住,濮院这个地方在嘉兴、桐乡之间。从此,王孟英开始了他的长期的动荡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不在有家的概念,他将到处流浪,随处安家,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随息居”,其实哪里还有书斋啊,就是睡觉的地方,“随息”的意思就是随处休息。
1 p" ]) F3 b6 F2 b3 x 从今以后,王孟英的生活状态是十分悲惨的,在动荡的生活中,一面要考虑妻子孩子的生活,一面要给人看病,但是,看病的患者也都是贫苦的老百姓,哪里还有多少诊费收呢?) `# n# Q0 f4 C% m
所以王孟英是经常饿着肚子从患者家里出来的。" q! ^( S- w! @5 W) g) a
此时物价已经涨到了一石米要八千钱,一斤咸菜要四十钱,王孟英在书中写到:“茫茫浩劫,呼吁无门!”3 S" K" H$ v$ C/ a( a
以王孟英家里一贫如洗的状态,哪里买得起米呢?5 k0 l" F9 Z+ T4 T6 ~5 E# J
* q! U- T: @# g4 D. E+ h1 _* g
当他饿着肚子给患者诊病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为自己发愁吗!
: j5 o, |; D$ K( M" v; [ 这是怎样的一种医生呢?难道他们的心中,除了生存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吗?0 U, y. }4 y, X; c% \
2 J [: ~: }) a1 d o
记得我在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回到家里,有一天饭后,我坐在母亲的对面,问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怎样行医的呢?
) }! X: Y f; {3 f5 w 在以前,我从来没有问过此类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乡村老中医,所受的教育不多,医学知识绝对赶不上我们。
. O% t( V1 a3 j" \5 W9 H/ W: { 在我到了这么大的年龄的时候,才突然很想知道他的细节,我让母亲告诉我她能回忆起来的细节。
$ [5 p& P# k% i9 m9 j- { 于是母亲就开始给我讲。
& @/ t0 P7 i Z. B7 w 她说外祖父那时治病,要翻山越岭,到患者的家里,那时候人都很穷,有时候给患者治完了病,看到患者家里一贫如洗,就不收钱,也不吃饭,收起针灸的包,就往回走。
1 r; T% A- z/ e6 \- @$ M. V: z 母亲说,有一次外祖父走在山梁上,实在饿得不能支持了,就饿昏了过去,在那里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等到太阳慢慢地升高,照到他的身上,暖了过来,就又醒了,然后爬起来再往回走,回到家时,饿得几乎要虚脱了。
+ k+ w% W4 l) ~ “这种情况,为什么还要去治呢?”* Y2 ?0 E( Y. g6 C3 T
“因为人家有病,而你是医生啊。”9 V, |4 `& p9 @- M }# O
O- g v! x2 w7 A/ Q* c 那天,就在那天的傍晚,在吃完饭的饭桌旁边,我流着眼泪听着一件件外祖父的故事,心中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医道,医道,是一种境界,一种悲天悯人、一心赴救的境界,一种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你却仍然毫不顾忌地去拯救别人的境界。 {+ [6 t4 j& f- C) {! e; J' ?
4 N% ~$ v( b1 M3 ?6 b
王孟英此时已经没有粮食吃了,他吃的是什么呢?文献中为我们留下了记载,他吃的是麸子。8 z: S( z4 T6 ~* `$ {
麸子,就是米剥下来的那个壳,也叫糠,我们通常用来做枕头的填充物。- p2 r5 _' q& X, _5 l
有的时候,粮食剥得不干净,会在里面剩下些碎米屑。
/ r+ [( c! ^; b 王孟英就是用这种东西来充饥,同时还给别人看着病。# |) M# D0 k' L% m- m* V( s) @
在看病的同时,晚上却“闭户忍饥”,还写着书,他说晚上“悠悠长夜,枵腹无聊”于是就写了一本书。- }- r* z5 E: T, o* T4 @
什么书呢?就是中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食疗的书籍,叫《随息居饮食谱》。
1 K# J! _- |1 r9 x" @3 T) U 书中参考各种古代文献,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列举了三百三十多种食物在养生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养生食疗书籍。
# E) ~) m9 D/ z 比如在果食类中,他就论述了梅、杏、桃、李、栗、枣、梨、木瓜、石榴、橘、金橘、橙皮、柑、柚、佛手柑、枇杷、山楂、杨梅、樱桃、银杏、胡桃、榛、梧桐子、桑椹、荔枝、橄榄、龙眼、槟榔、无花果、蒲桃、西瓜、甜瓜、藕、芡实、百合、甘蔗等五十四种食物的食疗养生作用。. u1 M% F. J$ j P7 @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样的书是在面前摆满山珍海味的情况下写的,当我看到原来王孟英是在吃着糠,饿着肚子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心中真得非常不是滋味。# N1 p4 b& |& w, ?- V1 H
王孟英自己说自己是:“画饼思梅,篡成此稿”。4 o7 L& k, h# Q; [, Q4 q
这本书,他显然不是写给自己的。, ~& o4 c+ z! @& K4 d$ u4 B: Z4 L
而是写给后世,能够吃到各种山珍海味的,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