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8 1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宗教或思想要想得到传播,都必须取信于民,基督教和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因此比较一下耶稣和孔子怎样取信于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是通过各种真假难辩的“神迹”来获得门徒和信徒的信任,而《论语》也明白地告诉我们,孔子是以他的才华学识和道德情操博得了弟子的信任。
* ~" ?( y1 Y7 V ?1 ]
: V& l, t0 y) o+ h" S; {“约翰福音”第二段详细介绍了耶稣怎样用神迹获得门徒信任的经过,书中写到,“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管筵席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那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7 i# |; F( a2 G+ C. A4 X
2 {! D8 X# _6 U) o) H* B/ b6 p+ l作为基督徒来说,可能非常以此为自豪,觉得耶稣非常了不起,居然可以将水变成酒。可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可悲的,因为一个宗教领袖不是靠他的宗教理论和高深的思想或德行等来感动信徒,而是用这些装神弄鬼真假难辨的魔术手段来获得信徒的信任,其实是很可悲的,最起码也是比较原始比较低层次的。
& D* j( v, [7 n
" l- |1 k% P3 X3 ?7 a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将水变成酒是化学反应,在没有其他物质参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仔细分析耶稣的变酒经过就不难发现,要造假是非常容易的。因为耶稣将水变成酒并不是当众变化,而是趁着大家都喝得醉熏熏的状况下,他只要悄悄派人去外面买了酒倒进水缸就可以了。当然可能被家人看见,但是他只要对家人说,这是为了给大家助兴,让他跟着一起骗大家说是用水变的酒,那么这个谎言就很容易变成神迹了。
0 F9 T: q& Z8 G" |4 G- ?6 s+ w% u" [% u% Z5 V- k. w3 @0 p
事实上“新约”的大部分内容,主要都不是记载耶稣有什么高深的宗教修养和理论,而是通过所谓的种种不可能的“神迹”来神化耶稣。《论语》则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什么内容是神化孔子,而主要记载了孔子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理论等。对此,孔子的弟子们也对孔子有一个评价,书中写到:8 I4 P: V. @9 ]& H
- W8 H9 e6 O8 V( j, T/ C* _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第十九19-23)
. J1 F, h! h$ a9 C* O8 }- t% l5 L& Y, ^. y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第十九19-24)
% l" S7 U+ j6 Z% k5 k( `) j& F, L* I. @( ?, c, K) S% q& T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第十九19-25)
8 v9 l# g' C* i2 n0 H
3 K5 t$ t5 o9 X( Y9 j从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来说,也不能说不高,但是孔子自己却始终很清醒,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学而知之的普通人:! s) d& W+ |/ R) _2 ], f! A$ r
1 y) e+ V% ?4 a- Z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第五5-28)
; o: f: k1 ^% v8 i
' D: d/ r0 Y7 J8 P& A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第七7-34), Y+ y' ^2 d( d$ k
7 V+ T( X; }) t' G7 R+ d. C
尤其可贵的是,孔子从来没有画地为牢地规定弟子只能学什么,只能信什么,只能拜什么神,而是要求弟子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眼界去虚心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7-22 )正是这种以天地为师,以万物为师,以人人事事为师的好学精神,使孔子成为万代师表,这与通过装神弄鬼的方式树立起来的虚假的神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4 R' v2 `; G: l. Q% }
/ O" e& c- C: X7 Y( Z1 s! L
在“约翰福音”的第二段中,作者还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神化耶稣,书中写到,“犹太人问他说,你既作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麽。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 ?: s, D+ C; z4 f
$ k, Z- w0 \3 { R尽管“约翰福音”的作者说,门徒在耶稣死后想起了这句话,因此就相信了耶稣,但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这只不过是记录了耶稣一次空口说大话的过程而已。耶稣要别人拆毁神殿,吹牛说可以在三天内重建,结果牛皮吹破,根本没有兑现。可是后面却为自己圆谎,说耶稣的所谓重建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神殿,那么等于是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因为他自己的身体并不需要重建,也与是否拆毁神殿毫无关系。《圣经》里此类破绽百出的低级谎言、大话、空话不少。此类谎言、大话、空话在两千年前哄骗西方人可能有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恐怕连小学生也哄骗不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