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0 2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马援其人
`7 o- g9 i4 r( j/ q5 Y 0 j- u4 R6 E: J4 N
隗嚣之所以主动派人与巴蜀方面联络,完全是为了应付日益加深的战略上危机。迫于形势,他不得不改弦更张,破天荒地向一向瞧不起、多次侮辱过的这位“成家皇帝”主动伸出“橄榄枝”。此刻,他心里也有几分懊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扯诏杀使,毁印拒爵,做的真是太绝了!如今却要上门求人,情何以堪?如果公孙述“以牙还牙”,那该怎么办?6 b2 V6 a9 m5 G% I U, h
政治家与道德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脸皮厚度犹如城墙拐角一样。在他们的哲学之中,政治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过,该讲的面子还是要讲的。在遇到困难之时,“托关系”、“走门子”,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做事的传统习惯。搞政治,更是离不开“人脉”关系。对于过去的这点“宿怨”,如何能够难倒精明过人的隗嚣?他派出的这位密使马援,不但是公孙述的同乡,也是其早年的好友。隗嚣的意思是:公孙述,你不会为了报复我,把你的同乡兼好友也宰了出气吧?' ^- H4 C W2 Y% n+ Z. J
隗嚣派马援出使成都,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 ~" Y1 o3 q- R) s; e! ]
马援字文渊,与公孙述一样,同是右扶风茂陵县人。其实,马援的祖籍不在关中,而在那片“多慷慨悲壮之士”的燕赵大地。他的家门显赫,是闻名天下的将门世家。
. \( v0 C& Y4 |; Z: {+ R( f 马援远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赵奢。当年,赵惠文王为了褒扬赵奢御敌安国之大功,赐封其为马服君。“马服”二字的意思,就是能够“驯服马匹”之意。赵奢之子,就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葬送了赵国的前途命运,最终被秦将白起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精兵的赵括!赵括死后数年,赵国被秦国消灭,而他的子孙依然居住在赵地。秦王嬴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嬴政消灭六国,混一天下。在严酷环境下,赵奢、赵括的子孙不敢再姓赵,而是改以“马服君”为姓氏,改而姓马,隐姓埋名,依旧居住在河北邯郸,安安分分地生活了数十年。% u- a2 A8 P8 | d7 m' S; ] n7 e
到了汉武帝时期,沉沦多年的马氏家族开始复兴。一些家族后裔逐渐入仕,在赵地做到了二千石高官。此后,朝廷颁诏修建茂陵,要从各地征集守陵民为城邑。于是,马氏家族举族应征,从邯郸搬迁到关中,迁到茂陵县定居,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守陵邑民。! I5 V) m' g' \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曾以军功被加封为重合侯。就在马氏家族重现昔日祖上荣光之际,却横空遭遇了一场大难,几乎要举族覆灭!
' C$ O. G; E" X+ |$ {7 }# P$ H 当时已是武帝末年,由于累年对匈奴征战,国家表面强盛,实则外强中干。晚年的刘彻宠信奸人江充,嗜杀成性,人心不安。为了确保家族利益,由于江充也是赵国人,马通之兄马何罗就去攀附这位老乡,以求避祸。马何罗与江充一见如故,私交甚厚。“巫蛊之变”中,江充被杀。马何罗担心自己也被株连,竟然携带利刃潜入宫掖刺杀汉武帝。结果被金日磾发觉,马何罗被擒伏诛。马通因受其兄之案牵连,爵位被废黜,获罪被杀。马通死后,马氏家族的生活条件一落千丈。由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
, C0 j& {$ Q0 o9 w5 k$ k2 e 十多之年,汉宣帝刘恂即位,马通之子马宾在朝廷里做郎官。汉宣帝曾令其着节仗出使各地,由于马宾没有具体官职,只是一个后备补缺的郎官,皇帝就特别给予了其一个特别的称呼,叫做“使君”。因此,人们都尊称其为“马使君”。“马使君”之子名叫马仲,他的仕运不佳,最高只做到“玄武司马”的低级武官。马仲,就是马援的父亲。
! Q0 j: S( S7 X( u3 @. D I 马仲共有四子:长子马况,字长平。次子马余,字圣卿﹑三子马员,字季主。四子马援,字文渊。马氏兄弟四人,皆有才能。王莽篡国后,由于他的祖上在魏郡,亦属赵国旧地。因此对马氏家族予以重用,故而马况、马余、马员兄弟三人都成了二千石高官。在衰落了三代之后,马氏终于中兴家门,光耀门庭。" a4 S3 u- H" p5 I. s6 [5 X
而马援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因为他的年龄太小,还没有成人,当然也就无法做官了。当他十二岁的时候,父亲马仲去世了。有三位长兄罩着,他自然是衣食无忧,而且给他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生活费用,供养他读书。
3 `1 k6 s, _* m6 c' K. d" f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马况的年龄比马援大了数十岁,从年龄上说足以做他的父亲。马援小时很聪颖,深得大哥的喜爱。马况怜悯这个过早失去了父爱的小兄弟,将他带在身边,对他呵护的很周到,视如己子。在马况的监护之下,马援逐渐长大成人。
3 V% A1 u- X6 s. H! Q. ]" `1 m# y 马援年龄稍长之后,大哥又出钱供给他读书。他的悟性极高,读书颇有见解,胸怀大志,器宇非凡。马况看着小弟如此见识,内心也是非常的欣慰。不过,为了精益求精,同为饱学之士的马况觉得弟弟还有必须不断深造,就为他寻访名师。
. e( X4 d& r, O0 Y1 g! F! @) f, j 当时,马况调任河南郡做太守。颍川郡人满昌擅长《齐诗》,也在当地开馆授学。《齐诗》是西汉《诗经》的著名学术流派之一,满昌也是当时的著名学者。马况就让马援就前去拜其为师。于是,马援就成了导师满昌座下的《齐诗》专业的“研究生”。不过,马援读书与后来的诸葛亮一样,从不寻章摘句,只求通达大义、观其大略而已。这样的读书方法,成绩自然好不到那里去。很快,马援就感到有些郁闷。/ u) G$ H: Q' C* N, C
当时,马援有个同学名叫朱勃,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朱勃是右扶风人,十二岁时就能背诵《诗经》、《尚书》。当时,马援才刚刚开始学习《诗经》,看到朱勃的优异表现,马援自愧不如,时常觉得有些若有所失。更令马援郁闷的是,这个“神童”朱勃还时常来太守府上拜望马况,言辞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马况似乎也很赏识他,以礼相待。对此,马援有些憋气,很不高兴。4 i( n/ ]( W$ _1 l2 i
马援情绪的变化,大哥马况很快就觉察到了。为了安抚弟弟,他亲自斟了一杯酒,来到马援房中安慰他:“朱勃是小器,不过是早熟一点而已!以我看来,他的聪明才智,不过尽此而已。我可以预言,最终他还是必将从学于你,不要怕他!”然而,对于大哥的话,生性倔强、好强的马援始终听不进去。
% p& O: k$ S3 ~- t$ s 也许是出于年轻人固有的好胜心作祟,马援对于朱勃始终是耿耿于怀。见了朱勃,从来都是不以为礼。而朱勃本人却对此毫不介意,对于马况,朱勃还是一如既往地恭敬有礼。奇妙的是,对于这位学习成绩远远不如自己的马援,他也是一样的尊敬。而马援却始终鄙视、怠慢朱勃,很是看不起他。两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在几十年后都是如此。
5 R& y7 U6 u5 m/ q( W+ f 由于马援读书粗疏,他的老师满昌对他并不看好:做学问的人,如此粗枝大叶怎么行?对于老师的不太看好,他也有察觉。他想:跟着这老头子念一辈子书,最终能够得到什么?大丈夫就应该建功立业!于是,马援开始对自己的前途另做打算:干脆不念了!出去做官!7 ^5 O, H! C5 T) Q- Q2 m1 Q: q
此刻,马氏兄弟四人都是高官:老大马况是河南太守,老二马余是中垒校尉,老三马员是增山连率,而老四马援却是个“白丁”。对此,马援心里很不是滋味,心中有些情绪:你们都做了大官,都有了事做,我已经是成年了,却没个正当营生,如何自立?像这样下去,难倒一辈子靠大哥养活吗?于是,他向马况提出了要求:“大哥!我也想与你和二哥、三哥一样,也去做官!”按照当时的制度,各郡太守都有举荐人才做官的权力。马况问:“你想去哪里呢?”马援慨然道:“小弟愿去边陲,为国家建功立业!”
" F& W) ]3 x- D; v& B" _( w! O 此刻,马况正病着。听了弟弟的要求,对他说:“马援!你也已经长大成人了,确实应该出去做事了。就像能工巧匠不应埋没自己的技艺一样,应该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的想法很好,大哥支持你!”不过,他还是轻轻叹了口气:“以大哥来看,你是个大器晚成的人才,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y2 c6 b! W& ^0 L8 [# D, ~% D
几日之后,马况写好了荐书,令马援在家中等待消息。不料,朝廷的任命书没有等到,马况的病势却日益沉重,很快就去世了。大哥的死,令马援异常悲痛。在安葬了大哥之后,他白日里赡养寡嫂,在茔上结庐而居,三年不离墓所。服丧期满之后,他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被委任为河南郡督邮。
, ~5 Y3 f' N) b0 ]% U( w: ^ 督邮一职,其位虽轻,权力却重,是郡太守的左右手,也是郡里的重要属吏之一。执掌传达命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马援得到了这个职位,也算是马马虎虎正式出仕了。不料,这个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职位,却被他轻易地主动丢掉了。: z( J- c& B& v) c, d
有一次,马援奉命押解囚徒送给司命官。司命官,是王莽时期负责监督纠察上公以下官员风纪的官吏。当时,马援所押解的囚徒都是“重刑犯”,一旦送到司命官手中,必死无疑。
7 K) w m( [2 x; \" A 马援虽是个性情豪放之人,心地确是仁厚。他见这些囚徒们身被枷锁,满面愁苦,一路上对他们饮食、行动都很照顾。马援喜欢说笑戏谑,从无官员架子。路上也时常与囚徒们谈天,甚至称兄道弟。彼此熟悉了之后,马援很是同情他们的遭遇。囚徒们见这位长官态度和善,纷纷哀求放他们一条生路。$ v5 t- d u, p. ~' H
马援不忍将这些“朋友”送进鬼门关,于是他下令将这些囚犯全部释放:“都走吧!逃的越远越好!”囚徒们得救了,马援却成了罪人。按照朝廷的律条:私放囚徒,论法当斩!无奈之下,马援只好弃官逃走,亡命天涯。此后,他逃亡到北部边陲的并州、凉州一带,躲藏在民间。几年后,遇到朝廷大赦,他才敢公开露面。
0 M$ w. b1 s( N# ` 后来,他听说三哥马员被新莽朝廷任命兼任护苑使者,巡视宣曲(今西安市西南)地区。马援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南下关中,前去投奔。他与马员见了面,悲喜交加。由于马援是朝廷要犯,虽然蒙赦不杀,却也不能公然与身为朝廷命官的马员公然来往。做官是肯定别想了,马援快四十岁的人了,今后又该如何安身立命呢?对此,马援很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9 T" [5 N8 ]" V* q 马员到底是饱经沧桑的久宦之士,寻思片刻,他对马援道:“四弟,以我之见,你可以在此养牲口赚钱!”马援惊讶:“养牲口?为什么?”马员道:“老弟你有所不知,且听我仔细说来。”
$ R: O0 E& _% m5 U 马员告诉弟弟,宣曲虽是当时长安城边的一个极偏僻的地方,却是藏龙卧虎。新莽朝廷之所以派出他这样的大员前去巡视,名为“护苑”,其实却是为了给朝廷征集粮食。这时因为,在宣曲住着一位长安首富―――粮商任氏!
1 @- B, J0 }3 {6 K3 t+ N 别看任氏家族是个卖粮食的,却是富可敌国。当年,任氏家族的远祖,本是秦朝的一个粮食保管员,在边陲地区的督道县任职。刘邦、项羽相继杀入咸阳,秦朝灭亡。消息传来,官员、富人们都争着贮藏金银财宝。它们体积小、价值高,而且便于携带,急需时还可变卖成现钱。因此,在当时珠宝等物的价格疯长,人们争相抢购。$ \1 b$ [- d9 K! u$ q6 R D
唯独这位任先生慧眼独具,他不买珠宝,反倒却大量购进粮食!他认为:如今天下大乱,四海无主。秦朝虽被推翻,今后必然还会有大乱。而民以食为天,囤积粮食才是乱世之间发家之道!他利用秩序混乱,官府粮仓无人监管之机,一边偷偷地挖地窖,一边偷偷地把官仓中的粮食私运到地窖之中贮藏起来。
( b+ H5 b3 U) g9 {* G/ ~ 局势的发展,果然不出任先生所料。此后项羽与刘邦大动干戈,而且一打就是四、五年。由于兵燹日久,无人敢于耕作,土地大片荒芜,粮食价格暴涨!' t O3 `8 Q% V
到了最后,平时只卖几百钱一石的粮食,价格猛涨到一万钱还是有价无货!粮食的极度短缺,导致大量的民众饿死。而任氏则趁机开始陆续出售粮食,只是价格高的离谱。到了要命的时刻,原来贮存珠宝的有钱人,此刻也不得不拿出自己储存的珠宝去向任氏换取粮食,任氏因而发了大财,成了天下巨富!5 d3 i/ B7 v) z$ n0 l; Q4 W1 _7 M
听了马员说完这些,马援有些不耐烦:“三哥,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这与养牲口有何关系?”马员道:“四弟,你有所不知啊!这个任家二百年来一直富贵如初,你可晓得?”马援瞪大了双眼:“真有此事?”马员微笑道:“嗯!任氏家族有两条家规,你可知道?” 马援摇了摇头:“不知。”
/ C0 V. y, a5 n, j! r: z# X 原来,为了让子孙享富贵,任先生在发财之后立下了两条祖训家规:一是生产投入上要舍得花钱。任氏家族在购置土地时首先考虑的是土质是否肥美,其次才是价格。二是子弟必须过简朴的生活。他规定:自家地里生产的粮食不许吃,不是自家制作的衣服不许穿,不是自家牧场上驯养出来马不许骑,不办完应做的事情不许吃肉喝酒。因此,任氏子弟不像一般富贵人家那样奢侈,放荡,而是能克勤克俭,尽心尽力地经营自家的土地和牧场。6 K0 E1 \9 Y/ g; b1 p* ^3 O+ S
说完了这些,马员道:“如今天下多事,粮食紧俏。圣上这次派我巡视宣曲,目的就是在此征粮。运输粮食,需要马匹。对于粮食大户任氏,按照他们的祖传习惯,他们宁可出高价囤积粮食,也不肯轻易出售。他们既要购买粮食,所需的牛、马等牲口必然众多。你如果做贩运牲口的生意,必然能够发财安身!”可是,到哪里去寻找大量的牲口呢?马员道:“这个不难!我们的祖父大人(马宾)曾客居天水郡多年,父亲大人(马仲)也曾担任过郡里的牧师令,那里有一些故旧,可以请他们帮忙。”9 E0 ?2 r7 e. ]' V; t
马援大喜,不再打算回河南。在马员的暗中帮助之下,马援到天水、陇西二郡联络到了一些祖父、父过去的朋友,购回了大量的牲畜,依托任氏集团的粮食产业,搞起了贩运牲畜生意。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由于任氏集团的粮食产业经营有道,马氏兄弟的畜牧产业也跟着红红火火。很快,马援就一夜暴富,家里变得非常富裕。拥有牛马羊数千头,粮食谷物数万斛。那些天水、陇西故旧以及活不下去的们,纷纷前来投奔他,也都成了马家的宾客。马氏亲属们也赶到这里聚居,总数有数百家之多。
# `$ r. F+ U0 J- ]% e5 r8 L+ } 马援虽然发了财,却并不甘心。他觉得,如果人的一生就满足于此,那可就太没意思了。因此,他用贩卖牲口赚来的钱,用来结交各地豪杰。陇西、汉阳二郡,是他经常游历的地方。游历归来,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此刻的马援,虽然身为一个牲口贩子,却心怀抚安天下之志,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将来也好名垂青史。
- C; z3 f% F0 i" A1 i; D3 W- ] 马援为人,慷慨豪迈,重义轻财。当时,战乱纷起,四方黎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饿死道路者,比比皆是。马援看到后,感慨地说:“人拥有了这么多的财产、粮食,贵在施舍、赈济,让其发挥作用。否则的话,不过是一个守财奴而已!”于是,他尽散家财,把所有的金银、牲畜、粮食分给前来投奔他的穷亲戚、故人、宾客以及周边的一些穷人。自己身穿旧羊皮做的衣袄度日,看上去像是一个穷苦的放马人。然而,他还是以结交豪杰为乐,不以财尽为苦。
5 G8 o5 d4 b% O2 W1 e 王莽地皇年间,天下沸腾,义兵四起。王莽为了镇压四方叛乱,派他的堂弟卫将军王林广招八方雄俊,以作为自己的鹰犬爪牙。于是,王林把马援与茂陵人原涉征召到自己门下,任命为掾吏,并将二人一起推荐给了王莽。在王林的推荐之下,王莽任命原涉为镇戎大尹,马援为新成大尹。此刻,马援已经接近四十岁了。
% z- q/ [3 A5 D7 F' v& h, D/ E/ z 然而,还没等马援到新成上任,王莽却垮台了。更始元年(西元二十三年)九月,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被杀。此后,马援见势不妙,就与三哥马员联络,打算弃官而去,准备一起逃到凉州避难。马员走到半路,听说刘秀已经即位,而且业已攻克了洛阳。于是,马员改变了主意,跑到洛阳拜见刘秀。刘秀令马员继续回增山,继续做他的连率(上郡太守)。后来,马员死在了太守任上。. ~; c9 O/ \, t. E
马援等不来兄长,只好一个人逃往天水躲避。更始三年七月,恰好隗嚣从长安逃回,重新在天水拉起了大旗。当隗嚣听说马援到了天水,于是召见了他。隗嚣与马援一见如故,接为至交。对于马援,隗嚣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视其为心腹重臣,参与机密决策。( `; H+ q0 I' h; h0 [7 {4 f, Y
由于马援和公孙述都是茂陵人,而且马援早年与公孙述的关系非常好,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因此,隗嚣派马援先去成都,打探公孙述的虚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