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8 14: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基督徒把《圣经》宣称为是绝对真理,任何人如果对《圣经》有一点批评,立刻会遭到这些基督徒的一顿臭骂。以前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一些素质低下的愚昧的基督徒在无理取闹,现在才知道,原来把《圣经》当成绝对真理这一错误思想正是《圣经》灌输给他们的。“新约全书”的最后一篇“启示录”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 F* f) e$ W, i! z, z X4 ?( p
% f% B1 t2 A2 g7 y4 f
7 U6 T, m5 Y; H' s/ _7 @, J) a4 z% J$ v4 b
“启示录”的第一段写到,“耶 稣 基 督 的 启 示 , 就 是 神 赐 给 他 , 叫 他 将 必 要 成 的 事 指 示 他 的 仆 人 。 他 就 差 遣 使 者 , 晓 谕 他 的 仆 人 约 翰 。约 翰 便 将 神 的 道 , 和 耶 稣 基 督 的 见 证 , 凡 自 己 所 看 见 的 , 都 证 明 出 来 。念 这 书 上 豫 言 的 和 那 些 听 见 又 遵 守 其 中 所 记 载 的 , 都 是 有 福 的 。 ”1 I6 H9 I* l/ R# } H1 S3 E3 s
' V% j/ [. ?, [
8 A. J1 F7 p" _* F; R/ I' J. k7 O
# V6 ^1 @& Y' B" \* t“启示录”的最后一段又写到,“我 向 一 切 听 见 这 书 上 豫 言 的 作 见 证 , 若 有 人 在 这 豫 言 上 加 添 什 么 , 神 必 将 在 这 书 上 的 灾 祸 加 在 他 身 上 。这 书 上 的 豫 言 , 若 有 人 删 去 什 么 , 神 必 从 这 书 上 所 写 的 生 命 树 , 和 圣 城 , 删 去 他 的 分 。”
& {6 t8 K( r1 s4 L: c; n; ~) ]! ^) ~5 e2 @4 Z
( X; v: }* M* O6 m; `' ~
, y5 W, k9 I* {, q7 r这两段话几乎构成了基督教对《圣经》的定位:耶稣的话就是神的话,不管《圣经》的任何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只要他在《圣经》的文章中将作者想要说的话写成是耶稣的话也就成了神的话,所以这些话是不能添一点也不能删除一点,更不允许有丝毫修改,否则将遭到神的惩罚,而相信这些话的人将有福。正如“马可福音”中写的那样:“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也就是说,不但对《圣经》进行修改的人将遭到神的惩罚,就连不信《圣经》的人也将被定罪。只因为不相信一本描述半野蛮半开化民族状态的神话故事的《圣经》就要被定罪,还有比这更野蛮的事吗?
/ t& w1 \ f8 P/ y& @+ t
+ ]2 |: n* ~6 k) ~/ j
4 d4 I% J* K0 @/ D# h E, s' p5 T1 U: a3 J9 z/ S
《圣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当时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能力写出来的东西,这只能代表当时的犹太人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这样的认识水平显然不可能成为永久的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真理能力的提高,当时被认为是真理的现在被证实是错误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对真理的探求和对错误的否定的过程来实现持续的前进和发展。事实上基督教本身就是在对犹太教否定和修正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约全书也是在对旧约全书的否定和修正中产生的,今天的绝大多数基督教会的许多理论依然是在对《圣经》的一些内容进行否定和修正的基础上产生的。, {1 y- U6 f+ `2 Q! K
7 I/ L( h1 p% C! \# M- k
+ K2 w& U% I4 j t# K: }5 r, a, S
8 r6 ^, h, K# W, z, m) q基督教以神的名义将《圣经》当成不可更改的绝对真理,并以此作为衡量世上一切是非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原则是非常霸道、非常野蛮、非常独裁、非常愚昧、非常不科学、也是根本不可行的,尤其在一个文明、民主、科学的时代,更是注定要被唾弃的。正如一位宗教研究者所说的那样:8 R7 T& ]/ ]' N) \ f
6 `% E9 |. g1 y% Q, I: B2 Y* L
/ m* e6 Y2 P$ r7 v8 i3 Q; [' ~8 a
% I" N: C+ ]0 U; h宗教的基础是“信仰”, 而“信仰”从心理上来说意味着"放弃", 也就是“放弃”独立思考。要是真有神(泛指的“神”)的话,他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0 Q! C! m8 O4 b4 e `" d! y5 z
+ _4 r1 m$ f; }( w0 G, Y0 B( U
, _( q1 ^% g0 M5 y3 g7 U7 x
! O( |2 y `4 m4 F我想这段话用来评价基督教是最适合的,因为一部《圣经》从头到尾翻来覆去所要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放弃人的一切独立思考,绝对地盲从神的启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是要求人类放弃独立思考能力,比如佛教就非常鼓励人们的独立思考,根据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的醒尘的《佛教文化》一文的资料介绍,古代印度的佛教徒经常舍命辩经,宣称“若能驳倒一条的,甘愿斩首认输”。公元641年,当时在印度学习的大唐玄奘法师也在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的印度佛教史上最大的一次论辩大会上以一篇《破恶见论》与到会的数千高僧进行了辩论,同样承诺:“若能驳倒,斩头相谢”。印度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辩精神即是在这种自由的论辩气氛中不断发扬光大的。即便在今日中国佛教中,依然有一种“辩经”的功课。' z+ L% [" R( y1 |, Q
0 y: q' r5 a) y" j a- ~5 L
$ X g$ @! ]1 z0 F9 \9 b4 N _; F" ~* ]9 W0 y% Z, e
其实关于《圣经》是否有错、是否可以修改的问题,美国的基督徒似乎比中国的基督徒要开放得多,比如说,第三任美国总统杰佛逊就曾经为使基督教在非基督徒国民中也引起共鸣,以有助国民的道德建设,杰佛逊自己编著了一部《杰佛逊圣经》,删去了关于耶稣的神迹的故事。因为他担心神迹的部分会引起社会非基督徒对基督教说教的抵抗。7 {! C4 x3 R$ i( O4 f' ~9 M' S
; j7 Z+ J' W/ {
: q3 `' _0 e# w! r: A3 M0 r
. n4 c8 t1 ]$ t/ T杰佛逊总统删改《圣经》当然只是他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所有美国的基督徒,但是从他的这个行为中最起码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是有勇气承认《圣经》中有错的。所以中国的基督徒如果还坚持《圣经》是神写的,句句是真理,恶意攻击一切批评《圣经》中缺点错误的言论,只能是汲取了《圣经》的糟粕和抛弃了《圣经》的精华,徒然落得一个东施效颦的下场。& ?) \1 d" P: x7 O1 s4 ?
& z6 V* {8 R! j& Z; z+ R+ }
3 J9 N6 `4 M) r) J5 R
m" \2 T! ~6 X# E; |1 V
《论语》也被儒家思想推崇为经典之一,但儒家从来不把《论语》当成是绝对真理,不把《论语》当成是衡量世上一切是非的绝对真理标准,也从来不鼓励人们绝对盲目地接受《论语》,不要求人们放弃独立思考能力。相反,《论语》反复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比如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2-15)。孔子也从来不强求任何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十二12-2),尽管这是孔子两千五百年前提出的观点,却是依然符合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民主精神的。1 B9 O" V" a7 a
% N8 B7 c6 C/ O+ O
- T2 O$ L! j7 E, H( s F, U; `1 ]: ^ y7 b
《圣经》的“新约全书”一共有27篇,但是其中最核心的是前面的四篇福音,其余的都是根据这四篇的内容进行的发挥和补充,所以本系列文章的分析比较到这四篇文章为止,对于其余的文章将不再进行分析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