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4)
* E& H! P  \0 R( T6 M( r0 A, r- j  
8 T& A: n4 R" L6 [6 A4 R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帝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南征,击灭南越,其中有一路水军,便是从西南的夜郎国出发,调动夜郎的军队,沿牂牁江南下,这是沿用了当年唐蒙提出来的战略计划。7 E( x+ J" p2 p/ a- p, ]- w
  在西南诸夷中,夜郎得到的好处多,所以对汉帝国相当的忠诚,但其他小国就首鼠两端了。
) d9 Q) b( G6 V5 D, N  汉帝国从巴、蜀抽调军队南下,这些小国纷纷起来反叛,最先叛乱的是且兰国(贵州都匀),且兰王杀死汉使者,率兵对犍为郡发动袭击,杀死犍为郡太守。而后邛都、筰都纷起响应,加入叛乱的行列。
, F+ H, X7 O5 `4 o( `2 x  刘彻紧急下令,巴蜀南征兵团抽调八名校尉,率各自的队伍返回,镇压西南的叛乱。然而八校尉与西南诸夷陷入苦战中,无法取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西南地区地形太复杂,易守难攻。汉军与叛乱的西南夷陷入僵持的状态。  E+ p1 O4 ], g7 K- [: l
  等到南越国灭亡之后,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巴蜀南征兵团主力回援。郭昌曾是大将军卫青的帐下校尉,多次追随卫青出征匈奴,作战经验丰富。1 l. y2 ]- e: S5 {
  
* A/ K' C' X, ^  h" ?  郭昌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解决且兰国的叛变,得到主力部队的增援后,汉军如虎添翼,且兰国的军队武器窳劣,焉是汉军的对手,又没什么战术,很快便被汉军击破,汉军进据且兰国的都城,斩首数万,且兰国王见大势已去,慌乱之下,想逃往其他部落避难,被追上的汉军逮得正着,斩于马下,且兰国的叛乱完全平定。
+ {9 |* d& D! p7 |& P+ @: _/ r  然后郭昌挥师西向,又击破邛都、筰都两国,杀死两国的国王。西南诸夷大为恐慌,冉駹等国家纷纷向汉军表示归附,请求汉帝国派官吏管理。
1 ~: _* n5 H8 l  ~+ S# b$ o  武帝刘彻诏令在西南设立五郡:牂牁郡(管辖区为且兰国,位贵州都匀)、越巂郡(管辖原邛都国,四川西昌一带)、汶山郡(管辖原冉駹国,位四川茂汶)、沈黎郡(管辖原筰都国,位四川汉源)、武都郡(管辖白马氐部落,武都在今甘肃成县)。3 ]# _2 N. k0 s, m$ l3 r
  这是继汉帝国击灭南越设立九郡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开疆拓土,帝国的边境在西南方向上大大地拓展了。
1 t  M0 m5 J6 c3 X% x8 x  t( ]  
. l1 x) D1 ^1 P- b1 ~* r* u  汉军兵威正盛,武帝刘彻派使者王然于出使滇国,向滇国国王通告汉帝国击灭南越及西南诸夷,要求滇国归附汉帝国。滇国国王仗着自己有数万军队,而且与邻国劳深、靡莫等属于同族同姓,自以为汉军无法深入此地,所以傲然拒绝汉使王然于的要求。
5 q# Q7 v- }% a0 `6 g+ z4 X- p  劳深与靡莫多次出兵偷袭汉国使团,掠夺汉使团的财物,与滇国一样,拒绝归附汉帝国。
) L1 |5 _- l+ n: P  元封二年(前109年),躇踌满志的汉武帝决心武力征服滇国、劳深与靡莫。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5)/ ~! q3 @8 w) ~% {: f
  " ^9 Z# L2 _/ v+ r9 k8 l/ P
  巴蜀两郡的大军深入南方,由在西南战场立下卓越功勋的将军郭昌任总司令,中郎将卫广任副司令。劳深与靡莫两国位于滇国的北部,首当其冲。汉军势如破竹,轻松就击破劳深与靡莫,然后进入滇国境内。7 G. U5 x, _2 I1 Z; G9 w* I
  我们平常说“夜郎自大”,其实据史书记载,准确地说应该是“滇国自大”才对,滇国国王没有想到汉军进军如此神速,而劳深、靡莫这两个兄弟国家在汉军的攻击下,完全只有挨打的份,这时滇王大惊失色。滇王自思不是汉军的对手,便决定举国投降,接受汉政府派遣的官吏,并入中国版图。: @8 o" A9 m( }/ ]
  刘彻下诏,在滇国、劳深、靡莫这一地区设益州郡。
% g/ M; ~. x3 q) m- |: M" N  
$ @( j. E5 Y7 b) e  从元光五年(前130年),唐蒙出使夜郎,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滇国入中国版图,前后共计二十一年的时间,汉帝国领土向西南方向大大扩张,共设立七个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汶山郡、沈黎郡、武都郡、益州郡),归降的西南夷国家及部落共计一百多个,这一百多个国家与部落中,只有夜郎与滇国保留“王”一级的称号。; Q) n5 ]( a+ Y7 a; n
  此时汉帝国已经得到河西走廊,掌握了通往西域诸国的交通咽喉。但是刘彻始终惦记着开拓通往西域的西南交通线。所以汉帝国每年派出打通西南交通线的使团,多达十个以上。但是使团每次都无法通过昆明,这里的蛮夷太多,神出鬼没,杀人越货,截击使团。
0 W& A" {* s/ [" b; |5 B. {  刘彻忍无可忍了。
( \8 r4 E" G8 z( ~  元封六年(前105年),由京师一带犯人作为主力的远征兵团组建起来,由在征滇军统帅郭昌担任拔胡将军,南下征讨昆明。# r5 j5 a; A' i' Z$ c
  昆明夷族部落众多,各自为战,虽然悍勇,但是在战术水平上与武器方面,与汉军相比,差距过于悬殊。昆明诸夷的不团结,给这些部落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郭昌率军猛攻,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一清除,前后斩杀昆明夷数量,多达数十万人之多。0 y4 S. l8 p) ]! y  a9 _! f
  ; a# |" s; P7 ~' j" X& ~# ?
  汉军虽然控制了昆明,但打通西南交通线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
/ j' X2 B" y$ x, v% m  热带丛林比西北的荒漠更加难以通行,横断山脉崇山峻岭,丛林密布,而且大河极多,水流湍急。昆明夷遭到郭昌的毁灭性的打击后,纷纷向西、南逃窜,而昆明以西以南地区,仍旧分布有许多部落,这些部落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仍然不断地袭击汉帝国的使团。
0 X& D: u0 N! `& t8 u  武帝刘彻打通西南交通要道的宏伟计划,最终不得不搁浅了。* H2 n; x9 Z$ _: m
  至此,中国开拓西南告一段落。
) p9 G- i  E; q& u3 z* y* I2 v  领土扩张的另一个后果,是这些地区(包括南越与西南夷),叛乱始终此起彼伏,几乎每年都发生原居民与帝国官吏的冲突,帝国每年都要调动一万多的军队,讨伐这些叛变者。8 M) m/ x) ^+ j0 y  @+ _
  这个问题,将是长期困扰帝国的一个大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6)
2 ^0 o# I3 j( y8 Y8 R/ P  & E  V% J4 q. y! c  Z( G5 l
  四、朝鲜之役
& W/ w6 G7 _+ {* V5 [  
8 p, `# d8 U$ ?) T& R  朝鲜与中国的关系,要从更早的战国时代说起了。8 d4 g6 l  z5 ^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最鼎盛时,即雄才大略的燕昭王时代,燕国将军秦开北击东胡,开地千余里,再向东进攻朝鲜,使燕国的边境向东扩展了两千里,直抵坝水(今朝鲜清川江,坝就偏旁是三点水,实在找不到这个字,下文皆称清川江),并在此修建长城、堡垒。朝鲜(今朝鲜半岛北部)、真番(今朝韩三八线附近的西侧)两国慑于燕国的兵威,臣服于燕国。/ b$ H+ ]* s8 W! j
  秦国击灭燕国后,朝鲜、真番两国趁机独立。
+ X% A3 M; U/ b& [2 z2 O, u+ @0 S  汉帝国建立后,卢绾被封为燕王。汉高帝十二年,卢绾谋反不成,逃入匈奴。卢绾有一位部将,姓卫名满,当时汉将周勃征讨燕国,卫满吃了败仗,心里想着卢绾都逃了,自己还打什么仗啊,不如也跟着逃。
% B. ^+ e, ?; I" Z  卫满纠集一千多名部下,向东逃窜,直到清川江,这是汉帝国最东的边境了。卫满回头看了一眼故土,唉了一口气,过了这条江,此生大概没有机会再返回故国了。# L4 K0 m. [& d* t
  卫满率众渡过江后,下令脱去汉服,改穿朝鲜的服饰。这个卫满也是个英雄,虽然在中国时只是无名之辈,但出国后成了一条过江猛龙。靠着这一千多人的队伍作家底,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居然占据了朝鲜,自封为朝鲜国王,定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
1 e( s1 C3 i; Y7 X9 m6 ]; f  
7 l- `/ S" `' M5 H9 ~& @% s  吕后当权后,也不与卫满计较以前跟随卢绾反叛的事了。吕后派了辽东太守,前往朝鲜,与卫满达成协议,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国。朝鲜对中国的义务是,负责监视汉帝国东部边境的蛮夷部落,预防这些部落对汉帝国发动攻击,但是如果这些部落的首领想归附中国,前往中国晋见天子,那么朝鲜国不得阻拦。2 [0 [% t9 {" a' X  n: X  U* @
  卫满答应了汉帝国提出的条件,作为回报,汉帝国向卫满的朝鲜赏赐了大量的财物。卫满拿到这些财物后,就添置了不少武器,练了不少兵,便把周边的真番国、临屯国(今朝鲜中东部,三八线东侧)等国家收拾了,作为朝鲜的藩国。4 ?4 e% j( _6 u4 p; c- w% E
  就这样,朝鲜与汉帝国相安无事数十年。
1 H; M+ {- e/ t  卫满死后,王位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卫满的孙子,朝鲜国王,名叫卫右渠。
' P+ E# x' {$ O9 T) w, a  - ]8 W% u% v% G, Z
  卫右渠当权时,作为汉帝国的藩臣,他从来不去中国朝见皇帝。( H, m3 w" t6 x. K
  真番国王想要上书中国皇帝,请求前往中国朝见,在朝鲜半岛南部的辰国国王也有同样的想法。但真番国与辰国要进入中国,必须经过朝鲜国。卫右渠担心这两个国家投靠中国,这样的话,朝鲜国对他们就会失去控制力,所以极力阻挠。
8 F9 \8 ?. R  U- w  这事让汉帝国政府知道了。武帝刘彻认为卫右渠的作法,违背了当年其祖父卫满与汉帝国政府达成的协议精神,便派出一名使者前往朝鲜,与朝鲜政府进行沟通。
/ O0 b7 h- f" Q# Q! h  元封二年(前109年,即滇国归附中国这一年),中国使节涉何抵达朝鲜首都王险城,与卫右渠进行谈判。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7)
2 _' O2 s/ b" I0 [  
: M4 X3 p& z" X- L  涉何指责卫右渠破坏汉、朝两国的协约,阻挠邻国的元首到中国朝见皇帝。
: {& F( A4 R) V0 p  卫右渠心想:要是我同意让真番、辰国这些小国朝见中国皇帝,那我这个朝鲜半岛的霸主还当得成吗?所以卫右渠对中国使者采取强硬的态度,坚决拒绝汉使者的要求。
4 N; ]6 v/ {5 q0 S" P  谈判破裂!
2 E" e4 u; ^$ ^  作为中国的藩国,卫右渠还是派出一位裨王,护送中国使团到达汉、朝边境清川江。2 g( g7 u; y: W! M3 |# e
  就在这个时候,涉何突然发难,击杀护送的朝鲜裨王。自从张骞立功于绝域以来,大凡出使外国的中国使者,都渴望能立功于异域,博取功名。涉何远涉万里,出使朝鲜,结果却两手空空,无功而返,心情很是郁闷,所以心里想道:不如击杀朝鲜裨王,也好回朝领赏。
* h& F7 Q$ Z/ M5 a  涉何杀死朝鲜裨王后,带着首级返回长安,向武帝刘彻回禀。当然涉何编了一套故事,吹嘘自己杀死朝鲜的大将。刘彻听了很高兴,认为涉何是个果断勇敢可用之才,便拜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y. g) [+ k' x  c9 r9 r9 `; R
  辽东与朝鲜接壤,涉何无故杀死护送汉使团的裨王,令卫右渠大为震怒,便发兵攻打辽东。涉何打仗却是外行,面对朝鲜的军队,抵挡不住,最后被朝鲜军斩杀。
( ^" {8 A& ~; J. T& ^  
, T# O1 r3 i4 Z- r$ Y  这下轮到武帝刘彻勃然大怒了。
; M  f+ M6 d) p" k  这些年,刘彻平定南越、东越,在西南开疆拓土,武功赫赫,小小的朝鲜,居然吃了豹子胆,越境杀死汉帝国的都尉,卫右渠这小子,活得不耐烦了。1 P7 {' M2 ]4 v1 T: [, y
  天子暴怒,天下为之震动!
9 m; n( j  b4 M. e( L# k% b: B  一轮新的远征开始了。: T5 C3 O6 q, x  |( v
  8 d) V4 K9 X3 a/ Q
  元封二年(前109年)秋季,刘彻将全国被判处死罪的囚犯赦免,编入远征军。曾在南越战场与东越战场立下战功的楼船将军杨仆,担任远征军的海军司令,率领庞大的战船,下辖五万名士兵,从封国齐国出发,出渤海,直趋朝鲜。陆军司令由左将军荀彘担任,从辽东出发,直逼清川江。3 w1 `7 L7 i4 g' V4 r4 S  i' N/ C
  杨仆立功心切,带领七千人的先头舰队,率先抵达朝鲜首都王险城(平壤),这七千人是封国齐国的士兵,在王险城附近强行登陆。
! L$ n( @* |, j* Y  朝鲜国王卫右渠已经做好迎战的准备,据侦察兵发回的报告,汉军在王险城登陆的士兵不过六七千人,卫右渠听了大喜:先把这七千人的汉军吃掉。
: C1 b% c" S  G  数万名朝鲜兵向杨仆的滩头阵地发起了强攻,这些齐国来的士兵,看来作战经验比较不足,抵挡不住朝鲜军队的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便逃窜到山里。杨仆制止不住,一转眼的功夫,杨仆发现自己快成为光杆司令了,不行,也得快跑。
3 ^+ ?% A3 Q2 l* l2 z  杨仆也逃进山里,在山里头躲了十几天,等到朝鲜军队退走之后,才慢慢找回他失散的部分部队。看来出师不利,有点过于轻敌了,杨仆颇为狼狈。
& f: l4 G1 O  J) h" C& F4 T  海军出师不利,陆军呢?也很不顺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8)
) q7 i2 e3 I7 @. F; m3 Y( P  
! @, J2 g5 R" M( `% _7 F" Y  陆军司令、左将军荀彘率由辽东士兵为主力的汉军先锋,向汉、朝边境挺进,后续部队是由强悍的燕国、代国的士兵组成,尚未到达前线。) T1 q5 i4 T  u
  朝鲜国王卫右渠在清川江布置要塞,加派军队固守,加强防御工事。荀彘的先锋部队抵达清川江后,与朝鲜军队激战,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荀彘一时无法突破朝军的防线。辽东士兵的战斗力差,朝鲜军队一反攻,不少人转头便逃,荀彘气死了,以军法论罪,处死了不少逃兵。
+ ^4 G; I5 P+ q, H) Q  , g5 Y5 R3 f- z0 C% v
  武帝刘彻见海陆两军的进攻均受挫折,转而希望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便派卫山作为使节,前往朝鲜与卫右渠进行谈判。
4 P6 `. ]1 \: q$ x  卫山曾追随霍去病参加过漠北战役,有胆有识。元封三年(前108年),卫山持汉节抵达朝鲜首都王险城,与卫右渠进行谈判。
5 p7 ^* g6 s$ N6 ]( k3 [; V  卫右渠对卫山说:“去年汉使涉何出使我国,我国以礼相待,涉何返回中国时,我派了裨王护送到清川江,没想到涉何居然击杀裨王,向皇帝邀功。我国上下,义愤填膺,我这才发兵攻打涉何,击杀以谢国人。我正想上书皇帝,请求皇帝的谅解,然而书还未上达皇帝,汉军就已经抵达国境线了。”
* Z( b! _; P4 Z  卫山说:“皇帝陛下委派我前来,就是希望能和平解决这个事情。”
. l4 Z1 O0 D# Q. t* s7 e+ W  卫右渠向卫山顿首谢道:“皇帝英明!汉军抵达国境线,我本是想投降,但又怕汉军大将使诈趁机下毒手,现在阁下持节而来,请准许我派遣太子入中国,面见皇帝,我国愿意归降。”, w0 R. T! Z5 A+ h1 v  g2 z
  卫山听了非常高兴,速派人快马飞报武帝。/ y/ A0 f2 j+ y8 f( G) O
  # k! N: I" _& |; W* D" Q
  卫右渠于是准备了五千匹上好的马作为呈献给皇帝的礼物,由太子率一万名士兵,准备渡过清川江,前往中国长安,朝见皇帝。) S  _! A; i7 g6 R$ b. h- P0 d  h& n/ E
  到了清川江畔,对岸的荀彘已经得知朝鲜太子准备入中国,但看到一万名护送太子的朝鲜兵才手执兵器,心里暗暗想到:“既然要到中国晋见皇帝,还带这么多军队,兵戈在手,这是干嘛?这象投降的样子吗?难道是……想对我发动袭击?”
" s( B! l- B) s! _, e+ Z! k  于是荀彘派人前往传话:“你们既然已经投降,那就不要持兵器进入中国了。”5 W5 t# _4 e. C: ~
  涉何击杀裨王的前车之鉴,令朝鲜太子不寒而栗,他还上一万名士兵,带着武器,就是怕汉使者及将军重演涉何击杀裨王的一幕。现在荀彘要求一万名士兵放下武器过江,万一汉军翻脸不认人,这一万人过了河,岂不被杀得片甲不留?
) M! [9 W) p  L9 n1 z. u  双方都对对方极度不信任,朝鲜太子迟疑了许久:不行,决不能冒这个风险。在他眼中,汉朝将军的信誉是靠不住的。他坚持要允许护卫队保留武器。3 g  r( J6 T8 o$ @" O
  荀彘拒绝了。+ |7 g3 A  T. ?( N% Y
  朝鲜太子一怒之下,决定不渡过清川江,返回首都王险城。* k6 k0 \# Q- h& Y9 h" L! T
  这意味着汉、朝的谈判破裂了。
9 V0 D$ m" ~% D1 h- I: q1 U# |  卫山无功而返,他作梦也没有想到,武帝刘彻竟然暴跳如雷,将未能完成外交使命的责任,统统推在他一人身上。卫山被武帝下令处死。这次卫山真的是死得不明不白,已经在位三十年的武帝刘彻,无限的权力,使他变得喜怒无常、不可捉摸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99)
5 m; O1 X8 ?) V, Y( n  6 ]- S& ]# y0 H3 S8 v8 |
  和谈未果,战争继续进行。' L1 b5 S$ }4 L" A  e% ]
  悍勇无比的燕国与代国兵团陆续抵达朝鲜战场。荀彘的大军兵力充足,武器精良,对清川江再度发动强攻,终于突破朝鲜的清川江防线,朝鲜军队退守王险城。# d  ]) j# [- ]1 n- k/ n% I- K8 D
  荀彘兵临王险城下。此时,楼船将军杨仆的主力舰队也在朝鲜登陆,杨仆率领大军也打到王险城。荀彘从西北方向进攻,杨仆从南面进攻。
/ J5 t! V" c4 N  鲜朝军队的战斗力颇强,拼死抵抗,卫右渠坚守王险城,王险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中粮食充足。荀彘、杨仆围城数个月,仍然无法攻破王险城。
! X' t6 a: r; L( A5 e% n  此时,汉军的指挥中枢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当时武帝刘彻任命荀彘为远征军陆军总司令,杨仆为远征军海军总司令,相互不受对方节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帅,这导致了前线上协同进攻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 `- o( D1 b* L3 l
  
; ^( S) m6 ?- N1 ?) @7 _  杨仆大约是受到路博德的启示,在南越战场的番禺之战中,杨仆积极进攻,路博德按兵不动,招降敌军,结果是杨仆吃力不讨好,最后路博德因为招降的人数多,反而立首功。所以在朝鲜的王险城下,杨仆对攻坚战态度消极,主张与朝鲜和谈,逼迫卫右渠投降。所以杨仆时不时派出使者进王险城,与卫右渠见面,要求卫右渠投降。3 u% E2 M8 P" Y' F. A
  荀彘则是个主战派将领,他凭借燕、代的悍兵,对王险城展开一波接一波的猛烈进攻。但南线的杨仆却总是按兵不动,荀彘很恼火,便派人前往杨仆军中,要求与杨仆约定总攻日期,在南、北两面同时发起。杨仆每次都答应了,但荀彘发起总攻时,杨仆还是按兵不动。
) _( a3 C$ `1 U1 U# v  杨仆之所以屡屡毁约,是因为朝鲜国王卫右渠秘密派出使者,与杨仆谈判投降的条件,并声称准备向杨仆投降。杨仆自以为胜券在握,等待卫右渠将王险城拱手相让,好抢下朝鲜之战的首功。
+ C1 ?7 U/ n& V7 w  其实卫右渠根本就不打算投降,只是以派出使者,羁縻杨仆,耍了一个计谋罢了。: B! ^, b0 e( {) I: x
  
7 _9 e. E- b, s# a9 X5 X& f  卫右渠打探到汉军的两位将军互相猜忌,就故意离间两人。有一次,荀彘也派出使者,以强硬的态度,要求卫右渠投降,卫右渠故意说:“我打算向杨仆将军投降。”
$ \- }7 U  A  y% M4 ^; N  荀彘一听气死了。人一旦到了猜忌的地步,什么样的想法都冒出来了。荀彘细细一琢磨,这朝鲜国王对杨仆十分的友善,但却不投降,这葫芦里卖的倒底是什么药?荀彘又联想到,杨仆曾经被卫右渠击败,还逃到山里躲了十几天,莫非……杨仆与卫右渠有勾结?杨仆想叛变?8 f2 O8 H( n- }1 d% w. B6 D8 S
  荀彘越想越起疑心,对自己的判断相当的佩服,杨仆如是不是想叛变,怎么打起仗来那么消极?每次约好发动攻击的日期到了,他总是按兵不动?* ?( K2 o) B! [" ?2 C; m
  荀彘只差一件事没做,逮捕杨仆。因为他知道自己没那个权限。
2 G3 k- x' O0 W$ ^# f4 l  * M0 F3 v  F$ A* x: D! J: }
  两位阵前大将互相不服,这事报到刘彻那儿,刘彻心里很不高兴了。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得派个人去察一下。! c# c* x' G9 B7 P" [
  济南太守公孙遂接受了这项使命,临行前,武帝刘彻密授他:“有便宜得以从事”,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有当机立断的权力,不必事先请示朝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00)
* ?: k. Q9 z8 ?; Y" X5 M  . h; b% D  M8 K
  公孙遂到了左将军荀彘军中,荀彘抱怨说:“王险城这么久攻不下来,都是因为杨仆每次到了约定总攻日期,总是按兵不动。”/ _3 }+ k! M+ d1 ^$ F3 L1 g
  荀彘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根据我的判断啊,杨仆有可能叛变,现在如果不搞定他,恐怕将是心腹之患,否则,楼船兵团将与朝鲜军队一起消灭我们了。”6 G% g; Y# X. y
  公孙遂点点头,杨仆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不少疑点,荀彘说法不无道理。公孙遂就说:“这样吧,我派人持符节,前往楼船兵团大营,召杨仆前来参加军事会议,等他来了,咱们就将他绑了,你看怎么样?”荀彘听了大喜,连说:“好计谋。”
# k3 Z; a  ]; b  
7 M" [  g; F& ^$ a% w  杨仆一脚刚进左将军荀彘的帐营,就被埋伏的甲士一拥而上,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的。杨仆大骂道:“奶奶的,你们竟然敢把老子绑起来,造反啊?”
$ j  s6 w3 `! P% i- M1 k9 M  荀彘冷笑道:“我看要造反的人是你。”手一挥,让甲士们把杨仆带下去。: m9 ?) ^% k; ]4 a7 E8 K0 i  C
  公孙遂自作主张,将杨仆的楼船兵团交给荀彘,荀彘于是成为远征军的惟一统帅。
5 I2 W; ^, u8 L& l6 d% w, `( S% L  公孙遂押着杨仆,回长安向武帝禀报。' S1 L7 z5 b; ?3 J8 j
  杨仆向武帝辩解自己的清白,并且说自己为劝降朝鲜王卫右渠做了大量工作,眼看朝鲜王即将交城投降之际,荀彘与公孙遂却百般阻挠,自己做为海军总司令,居然被绑架,以致于自己劝降卫右渠的计划功败垂成。! m! y0 z1 B; ~* g. C
  杨仆在南越战争与东越战争中都立下大功,武帝信任他,当然不会相信他会与朝鲜王勾结的事,中国强大,朝鲜只是弹丸之地,只有傻瓜才会站在朝鲜王一边,杨仆可不是傻瓜。7 z2 [3 P! g7 S
  杨仆并没有叛变之举,却被公孙遂绑架了。这次,轮到公孙遂倒霉了,公孙遂虽然得到武帝“便宜从事”的密令,但他还是无法度测应该在怎么样的程度上“便宜从事”,他的标准与皇帝的标准可不是一样的,所以他成为一个冤大头,被刘彻下令处死。
6 X+ p0 R7 t1 n# X  . T: y( I  ~/ {
  荀彘在合并了杨仆的兵团之后,实力大增,重新开始对王险城进行强攻,攻击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以前。王险城的防御频频告急。! p( N1 t) ~& C" }5 P
  卫右渠坚决不投降。
0 L% o! P; d8 ^$ {8 J- R  但是王险城已经危在旦夕,朝鲜的宰相路人、韩陶、尼溪相参(尼溪估计是个小王的封地,尼溪的宰相参,有名无姓)、王唊等,背着卫右渠商议:“我们本来准备向楼船将军杨仆投降,但楼船将军被逮捕了,现在汉军左将军荀彘吞并了杨仆的军队,这战打得更猛烈,王险城恐怕是守不住了,而大王又不肯投降,看来我们得为自己找个退路才行啊。”) _' S! b. R; F1 `5 P1 B
  路人、韩陶、王唊逃出王险城,向荀彘的汉军投降,但在逃亡途中,朝鲜宰相路人死于路上,估计是挨了一记冷箭。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4: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01)$ B. m5 K' z! }5 W
  
& {3 K+ c/ V5 e" j  b" T  尼溪相参没有跟着逃,他潜伏在王险城内。此时卫右渠仍然幻想可以坚守,但政要们纷纷逃出城,向荀彘的汉军投降,同时,坚固的王险城业已被汉军打开几个缺口,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2 E4 k7 k& e( O# [4 x- @  尼溪相参决心要挽救王险城的命运。于是前线吃紧,卫右渠将自己的亲兵也调到前线,王宫的守卫薄弱,尼溪相参收买了部分王宫中的近卫军,又派出刺客潜入宫中,将国王卫右渠刺死,控制王宫,然后正式向汉军投降。
3 W) P  p# a/ i5 I' B4 \% {$ R  ) p% O4 V- v" G" p
  朝鲜大臣成已拒绝投降,继续率军抵抗,但很快被击杀了。至此,卫氏朝鲜灭亡。
" }" Y/ u2 ]8 @/ g# Y$ W  刘彻诏令将朝鲜并入中国版图,置四郡:乐浪郡(朝鲜平壤)、临屯郡(朝鲜咸镜南道南部)、玄菟郡(辽宁省清原)、真番郡(朝鲜开城)。
& U& T/ O% M  V' `9 Z7 Q  尽管汉军在朝鲜之战后凯旋而归,然而结果出乎意料。# H& S8 ?, A' |# ^
  作为朝鲜战争中,战功最著的左将军荀彘,不仅未受封赏,反而被刘彻以“争功相嫉乖计”,绑赴街市斩首。. [& D+ ^, X; V3 t3 F, ]4 y. u
  楼船将军杨仆被判处死缓,罪名是杨仆的海军登陆朝鲜后,没有等待荀彘大军南下,便率先发动攻击,以致于伤亡惨重。杨仆缴交赎金后,免于死罪,被夺去官职爵位,降为平民。
2 W1 j8 ]+ ?; H  
0 U7 E7 f! d# K8 J" _6 l  朝鲜战争结束后第二年(元封五年,前106年),帝国最伟大的将领卫青去世。这是继霍去病英年早逝后,帝国又一颗将星陨落。; M; b0 W# I, [1 }( o+ k% U
  朝鲜战争与卫青的去世似乎是刘彻一生武功的的分水岭。
8 {" @' z$ |* x. e( O# {  在朝鲜战争之前,刘彻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灭南越、东诛东越、西南开疆拓土,相当的顺利。/ Q! d" j; F+ r( ]9 b* }" G
  朝鲜战争之后,一切都变得不顺利了。两次征西宛,伤亡惨重;与匈奴开战,一战赵破奴被俘,再战李陵被俘,三战李广利投降。
3 w% g3 K, g) s( _4 S% P  这种微妙的变化,在朝鲜战争中初露端倪,那就是帝国的最高领袖,武帝刘彻,开始令人无法捉摸与暴戾无度。
7 h+ k* m7 C& k6 }" f# e  Q& e$ p  在朝鲜战争中被诛杀的三人:卫山、公孙遂、荀彘,都死得莫名其妙。卫山出使任务其实完成相当好的,但是朝鲜太子最后反悔,这并非卫山之过;公孙遂虽然在逮捕杨仆一事上有过分之处,但他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有武帝“便宜从事”的密令,也罪不致死;至于荀彘,真比窦娥还冤,作为朝鲜战争的第一功臣,连朝鲜的降将个个都受封为侯爵,荀彘没有得到封赏也就算了,居然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 I  d( }4 q% {2 Z% X5 {! y8 S) [" ^  刘彻的猜疑心,令人无法捉摸的赏罚尺度,成为悬在汉军将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是后期军事走下坡的原因。
! f" {( {5 {4 t, ?  
7 Z& y% s. m. m  (第五章 第四节 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6 00:28 , Processed in 0.0342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