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远古至秦朝的150个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97、围魏救赵0 Z) N( S  P# ^7 C4 Q. _# a& U
  7 b! w0 R; ~- ], l) S, b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大举进攻北方的赵国,赵国邯郸的邯郸保卫战就进行得非常激烈,人民战死无数,城外天空阴沉,城中十室九残——都扒做石头砸到城外去了。邯郸被庞涓围到第三年,赵人实在受不了了,向远东的齐国告急。
3 ?) O/ b* Y* A! |6 C  
/ K% A  i3 O( B% R   齐威王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西行去救赵国。
8 y& X2 W3 Z5 x- E, q8 w  L2 w0 ?  p- E  孙膑摇着扇子说:“解开纠缠的绳子,不能乱抓一气,给人劝架,不能自己也跟着打。我们应该引兵疾走魏国都城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庞涓必然松开赵国,回救大梁。赵国如此则得救。”$ ~3 p6 E) N/ y/ O+ F" m' F
  
$ d, Y& _4 z$ {" u. v   这就是伟大的围魏救赵,调动敌人,以进攻来解决邯郸的被动挨打局面。# m0 v2 d  l6 N, v; v8 Q9 D1 M7 S& C" {
  # B+ {. Q1 H) Z- q$ b! ]$ L) ]8 n3 q
   这时,庞涓正在中原以北的邯郸拼命攻城,忽然听说老窝大梁出现齐军,庞涓心神不定,但他偏不肯回军大梁,而是硬着头皮,又在邯郸底下打了俩月,打到秋天,霜林红了,终于不负众望,在久围两年之后,占领了这座瓦砾上的城市——邯郸。" d, [& k* e3 h2 d
  7 G: K6 b% j/ y  o
   接下来,庞涓急急地从河北邯郸南下,丢掉辎重,督促魏军日夜兼程,行军三百里,星夜回师直趋大梁,希图赶在齐军总攻之前,击溃这帮坏蛋。途中,正与齐军主力相遇于桂陵。
2 X0 i# n7 V2 {  W- o' ~  6 P6 M$ j' W3 J
   孙膑对于汹涌而来、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倒霉催得的魏军,摆下“八阵”应敌。2 ?* P1 L6 A2 ~% Y+ ?) s: W
  6 X9 p3 D8 r- F& A: m* H
   庞涓站到高处,观察齐军部署,对于齐将竟然能弄出如此严整井然的阵式,大为惊奇。庞涓咬咬牙,决定仍向齐军猛攻,希求侥幸获胜。庞涓做成三个攻击纵队,吆喝叫喊着,猛扑齐人的中央和两翼。1 C+ `" U/ i6 R; p& t7 }$ K+ F
  金秋大地,人生苦短,跑一跑吧,一点都不热。魏军穿着长期鏖战(念熬战)、磨得破破烂烂的征衣,像一群叫化子扑向垃圾场,向他们眼中愚蠢无能的齐军冲去,狂呼乱啸,不久就顺利突破了齐中军第一线,齐军纷纷向两侧移动。
% w3 }6 ^* F/ {6 [* y( M, V  + b) v' c' _0 t( E5 E6 g$ s
   在可容纳二十万人的巨大战场北端,庞涓从高处明显看见,齐人受他的魏军攻击,像海啸一样分裂向两侧。庞涓高兴了,原地直蹦,象一个赌徒摇中了百万大奖,因为他知道,数万人的军队一旦发生摇动,是根本收不住阵脚的,很快齐军将会乱伍,形成溃乱。庞涓激动之余,就把所有本钱都押上台面,把精锐的后备队全部撒出去,以求扩大战果。
2 p, f2 Q+ T. _  y1 L% P  8 b" F* `9 X0 @
   不料,齐军各色旗帜纷纷突然移动,向两侧移动的齐军都回身反击,猛啃魏军。这就是孙膑八阵错落有致的进攻,他指挥金鼓笳铎齐鸣,瞬间变化万端,搞得魏军南北不清,晕头转向。庞涓的精锐部队逐渐失去控制,被困在死神的翅膀里面,四面包围,死伤遍地。庞涓红了眼,奋力擂鼓,酣战之际,齐军突然出现“军师孙”的旗帜,一下子从精神上把庞涓震得够戗。他手棰茫然落地,下巴脱臼,像一只无形的手从他脑袋中拿走了更为无形的什么。指挥齐军作战的竟是我下铺的老同学孙膑吗!# g0 p7 n7 x$ [0 [& v2 L* U) w$ Z
  2 C9 p( C( ~; E$ L+ p5 ~
   庞涓精神崩溃,数万魏军的尸体堆积如丘,只好率领少数亲兵奋战突围逃走,这就是著名的桂陵大战。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98、马陵之战
( u8 V& o  {' z, s  # z! `2 h5 Z9 f1 V
  & v7 U. r8 F5 W' j4 {  v7 v
   接下来,齐魏之间的大战——马陵之战,又爆发了。6 u* ?; n* z+ ^' y
  
3 @8 m* |  b- t4 z3 q# W1 V8 ^& Z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向东穿插进入中原,再次直趋魏都大梁。庞涓率十万大军迎头拦击。孙膑还是老办法,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他令齐军转身逃跑,并且在逃跑中把营地军灶数量由上一天的十万个,减到次日五万个,继而又减至三万个。' R% _$ ^' ?& D+ E, {8 Y7 s8 L) i* ^
  
/ r( R7 @( p( e2 E! |   庞涓随后追赶,他摸着灶台,欣喜若狂:“我固知齐军胆怯,吃饭的人都少了!三天之内,士卒逃跑者过半啊。”
: W' M" W( {4 A0 ]6 @  
9 @) u% S, l8 j4 L$ X   庞涓斗志昂扬,声势汹涌,为了一血前耻,干脆抛弃给养辎重,甩下步兵主力,只利用数量有限的轻装精锐战车兵,一天走两天的路,日夜兼程,誓将乘勇追穷寇!- \4 N% g- W/ k" H+ c; T
  
( U( u  L+ x& j# v2 g   对于急着送上自己脑袋来的庞涓,孙膑跑到河北省南端的马陵地区时就收住了脚步,他刨好了坑,准备给庞涓收尸。
' \) p; N* x) ^, f! w; H  5 J# h, W6 G* J6 [  P
   孙膑命做了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件事,夹道伏下一万只弩机。- H* q! Z# }5 }7 n, _1 y
  6 @3 f9 V, Q5 l0 X
   弩这东西不同于弓,是春秋末期楚国人发明的新式武器。传统的弓,一旦上了箭,拉成满月以后,必须立即发射,不管瞄得准与不准——因为你老不发射的话,胳膊就要累酸。但是弩却把势能储存起来,其拉开的弓弦可以固定在与弓体相交呈十字形的弩柄小钩上,一扣扳机,箭才出去,这简直就是古代的步枪。所以人就可以从从容容地瞄准,爱瞄多长时间就瞄多长时间,还有瞄准器(望山)可以帮助,上有刻度,相当于步枪上的标尺准星。所以弩比弓命中的更精确。而且你两只手端持着弩,节省力气,可以瞄得更准。& b) m& u/ y# h& j( a
  
8 r. h2 d; Z) S+ e: D   孙膑把一万只弩分成内外三层,在马陵道两侧上好了弦,象捕耗子器那样架了起来。弓弩手们埋伏在草丛中,排列起三华里长,刚好可以把庞涓的五千轻锐战车纵队夹住,就像石膏板夹住一个受伤的胳膊。
: Z% x% M# k& V/ G  H  
; L/ b7 m0 A* I7 Y* e$ b   根据情报,孙膑预计庞涓同学会在薄暮时分到达马陵,于是特异选了道旁一颗大树,剥去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作为庞涓的牌位,等在那里。
9 w6 T$ [- ]8 x/ ?1 [  
# T! M. @+ L8 [& g1 m, L( Z1 s7 H   当夜色已上升到群星的高度,他们的猎物果然出现。庞涓的轻锐战车在黄昏之后进至马陵道,人困马乏,极度疲劳,前端道路还被阻塞了。庞涓亲自到前方视察。于是他走近了自己的墓碑,新作的,上边还散发着植物剥了皮以后的清香,那是一颗发白的树干,隐约有着字迹,但昏黑难辨。% _' \: G+ w- J
  
6 I( z, m8 J" |0 \$ r- p& V   庞涓耳听残风呼啸,似有千军万马袭来。虽然内心发怵,还是命人举火照明。“此树下……什么?”庞涓往上边扬脑袋,“死于……庞涓死于……此树下!啊!中埋伏啦!——约束队伍,后撤——”。庞涓想退出马陵道,话没说完,齐军望见火光,万弩齐发,铮铮纵纵,弓弦弹射,好像四野响起了十面埋伏的琵琶。那些蓄势待发的弩机,将一万只,两万只,三万只瓢泼一样的箭雨注向狭道中的庞涓纵队。箭矢山呼海啸,就像满天蹦跳的雹子,砸向秋林瑟索的树叶。
  i* m/ q/ q2 W) U4 S  魏国战士纷纷僵扑,碾转于乱箭之下。这些轻装的魏国精锐士卒,不穿沉重的甲胄,所以根本扛不住箭矢射击,何况那是力道极大的弩箭。人仿佛轻絮白纸,被箭雨攒得七零八落,无论庞涓怎样喝令布阵防御,都已无济于事。特别是那些“减灶”减下去的七万齐兵,也全都诈尸出来!齐军以压倒优势,把这疲惫不堪的几千魏军,拍入地狱。
) \/ |6 {, h9 J  # x( x* S8 @) \0 s7 x, m* K! ^) D: c
   庞涓身受多处箭伤,两个儿子已死于乱军。他站在明处指挥,成了被蝗虫们啃着的一盘菜。庞涓身上流血,喉干唇焦,仰天而叹:“我今天智穷力竭啦,也不好意思再当俘虏了!”于是解下衣甲,拔剑吻喉而死,临抹的时候还愤愧而骂:“唉,可恨啊!遂成竖子之名!”(竖子当然就是指睡在他下铺兄弟——孙膑了)。3 d1 a* E# S5 o* K: d. H
  
; J6 s, O9 T6 M& c7 p   马陵之战,魏国主力被彻底摧毁,魏国从此失去战国首强地位。而乐羊、西门豹、吴起从前枉然为魏国打下的优良基础,永远成为了昨日的黄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99、商鞅
" n  A4 |$ w  l6 P/ |  
9 C  x! f8 i/ e: ]# Q4 C   魏国完蛋的时候,西方的秦国开始崛起了。为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说到商鞅。
; r5 T! I) R: E- z' S+ f  
" {$ a, U& \4 U6 M* X   商鞅祖上是阔气过的,曾是卫国国君低级小老婆的后代,到了商鞅却变成没落户。商鞅因为是个没落户,没怎么好好上过学,只是向鲁国人尸佼请教过一点儿皮毛知识,其它主要靠自学。后来他跑到列国最发达的魏国去,在相国公叔痤家里当家臣。
% @0 \, M% ~' u" R! X8 H" K  , K) F2 L, Q( l% u6 r
   看来商鞅的工作不算繁忙,因为他公叔痤家期间,经常偷着拷贝李悝的政府文件,学问大有长进。后来公叔痤要死了,魏惠王亲自上门问病:“相国万一久经考验了,我们的社稷将奈其何呀?”6 X' ^- n- c8 T: J3 G7 o5 r6 d
  
* w. L' j& P+ S   公叔痤躺在被窝里说:“我给您推荐一个能人吧。下臣家里的见习主管商鞅,虽然年轻,但大有奇才,您让他当相国吧,举国交给他治理吧。”
& v+ i% e, J/ H8 X( o! S3 ^* |  
" `0 ?0 t3 o% A6 j   “相国您没发烧吧?”魏惠王心里嘀咕,嘴上不好说,“就凭你一句话就让他……”9 w* Q* ?3 C) e# y
  ' `7 R" e% x1 n! J
   “主君您如果不能用商鞅,请必须杀之,千万别让他跑到别的国家效力,不然就是资粮于敌了。”
3 G3 F. D4 }- A  / O6 y5 V5 a8 S6 q+ @
   魏惠王漫应了几声,灰心丧气地走了,半路上还跟左右还叹气呢:“唉,以相国这样的聪慧,临老也胡涂如此,神经错乱呀,一会儿让我杀商鞅,一会儿用商鞅。”公叔痤从被窝里翻了个身,说:“召商鞅进来……”
4 o; U4 a0 ^) t; t* M6 l6 P  ) N  N) F$ P8 |  X
   商鞅留着一撮小黑胡,一副年轻不识愁滋味的样子,乐滋滋地走到堂上。公叔痤说:“商鞅,很可惜啊,我看主公是不会用你的了,所以我又劝他杀了你——我这是出于公益。现在鉴于私情,我再劝你赶紧逃跑吧。”
* d& S( W6 H5 ?- Y( g2 v  ) f( [2 E8 e* M  T3 _2 U  A
   商鞅哈哈大笑说:“我好高兴啊。”
9 A, P% d* I5 H: ]) T' E  
+ p' F$ G. m! j/ I0 Z; h; M8 k   “你都快掉脑袋了,怎么还不走——”
! F, a, n' d8 m+ y- E- p1 O( ]  9 W$ X! S- T3 E; E6 @5 ?* k3 v3 L
   “主公既然不能听你的话用我,又怎会听你的话杀我?”商鞅说完就掉头出去,又跟别的门客比赛投壶去了。果然魏惠王也没有奈何商鞅什么。
+ d' w; m1 M! L& |5 M1 I# B  * o  d; J: w+ u0 Z: a
   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商鞅忽然听说西边的秦孝公在招聘人才。秦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秦孝公向列国发出招聘广告:“谁能为我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其官,与之分土。”
' q% g( S& O& }6 O   4 m: n2 _5 {, u$ `7 r; C. ]# m
   商鞅一看,人家都拿领土换技术了,我赶紧去吧。于是卷了铺盖,掉臂西行入秦,顺手带着那些偷着拷贝来的李悝《法经》六卷。商鞅后来就是凭借着这些东西,在秦国大搞起了改革。% d3 Y: P$ u! @3 x7 I, z5 Y
  
- ]5 u6 f) o8 h   商鞅的法家改革,和吴起在楚国改革性质相同,就是铲除分封制下腐朽的占着茅坑的贵族们,废除他们的封地,改建立起郡县制,给布衣人才创造合理的就业当官机会。
3 U+ ~/ @% t  ]6 H! _  : Z! u/ H' ?2 L, [9 k8 G
   当然,铲除老贵族及其封地,跟老贵族们作对,也会遭到老贵族们的反扑和报复。商鞅为了避免吴起那样的厄运,每次出行的时候,都实行一级戒备,几十辆青铜防弹战车前后开道,大力士保镖左右贴身,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持矛操戟,成两列在左右跑步前进。这几条戒备一样不全,商鞅绝不出门。. h/ U0 F+ c7 }- D! ?
  ' K" l: U+ a% B9 t2 L$ c2 o" j
   好在秦国建国晚,分封制传统薄弱,老贵族们势力不强,再加上秦孝公鼎立支持商鞅,商鞅的改革终于成功了,秦国也因之强大起来了,这是他比吴起幸运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6: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商鞅之死
4 W0 r# i1 a* a( |- e  ! O" W: f5 Q: e: G; T' u% G
   商鞅扫荡了世袭卿大夫家族,取缔他们的封邑,改建郡县。这些被扫荡被取缔的人,在秦孝公死后开始反攻倒算,积极揭发检举商鞅的“造反”行径:
! L  N7 t6 N- s, A( b- A& I) k; b! P  
3 J# n" U- D1 Q  q   “商鞅乃是魏国派来的卧底特务,野心家、阴谋家,妄图一举颠覆秦国伟大政权,证据十二分确凿,不信抓来审问。”
* V6 k+ T6 B4 ?6 C9 b  
' f6 K& Q& p5 j# Y, Q' n   秦惠文君说:“好,请逮捕商鞅,调查取证!”商鞅听到风声,赶紧撒腿逃出咸阳,一直跑到边境地区,准备住旅馆,正赶上当地搞严打,非要拿出身份证登记不可,否则不让住宿。旅馆经理讲:“没有身份证,不许入住,这是上边要求的!上边要求了,如今社会治安形式非常严峻,扫黄打非,必须常抓不懈!”
# q8 [0 A9 P' G( v7 {' x0 Q/ `  
; s! p+ |- w: Y! {! Q. u! |   晚风寒冷地肆虐起来,商鞅急了:“英雄啊!你放我进去住吧!”5 B# i( h* V9 N( \. l5 x
  
0 f7 }5 Y  L; c. E# X   “放过你?给我一个放你的理由先!”1 a3 p" b% D; @. H" F$ |0 Q- `
  
; p! O5 l3 \! F2 w) p4 R   “我的身份证丢了耶!”) p* k% q0 e; Z9 _& S1 A8 \' f
  ) Y# e' u% R2 a$ _
   “不交验身份证,出了重大刑事案件,旅馆经理要连坐!这是商鞅法令要求的。商君虽然现在被通缉捉拿了,但是他的法没有变啊!”
. w3 ?# |/ `& H8 G0 m* y' U1 F  
9 X$ K0 M( d+ y   商鞅欲哭无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不敢交身份证,怕被发现身份而遭捉拿。他只好在马车里睡觉,露宿野外,也没法洗澡了。(“作法自毙”就是从这里来的。秦国的法律执行力度也真是强啊,在边辟的野外都能做到这么严格,执行不走样。这样的政府效能在当今时代也是楷模啊)。
  @* l6 _, C: }7 F  : a8 V4 P% F( ^- h" M" l4 \/ c
   好不容易逃出边境,商鞅来到他攻打过的河西之地,对着东边的魏国要塞喊:“喂——,听着,我是商鞅,秦国的商鞅,也是魏国的商鞅啊——。喂!——他们说我是你们的特务,现在我没处去了,不管是不是你们的特务,放我进去吧!我只好找你们啦——”4 ~5 T" p4 Y3 ^# D
  
' A: S3 d7 E8 ?. i9 g   魏国人紧张了,赶紧报告领导,领导一想,商鞅没少杀我边防军民,还诱惑我边民叛国逃跑入秦,是我们的仇人啊。于是上城喊:“商鞅——不好意思啊,我们这个小庙,装不了你这大神啊!——您还是另想办法吧!抱歉啦!”
: B0 }; S: s/ m6 x" q( N% s  
& h, B$ r) \* L& p   商鞅走投无路,只好折向南,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地区。商鞅在自己的老窝蹲了几天,风声越来越紧,秦惠文君没有饶他的意思。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第二天,眼圈青肿的商鞅召集私人武装说:“咱们造反吧!”9 e' a: |1 n$ w! c% b
  
3 \, k1 e9 Q, Y8 ^! {   从前的功名全不要了,商鞅的造反军矛头指向中央,向北攻打到了陕西华县。但是这时候的封地军队,已经与从前的春秋时代不能同日而语,君王为了专制化的需要,限制地方封邑上的私人武装,已不可能发展出什么职业化的战斗力。秦国政府军从咸阳出发,以其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拿提成之师,与华县守军合兵一处,迅速把商鞅击得粉碎,五花大绑捉回咸阳复命。, W0 V5 S" q5 e$ n7 Q
  
+ n( E9 n! t/ N6 ^& W4 [   公元前338年的这一天,商鞅被绑到了咸阳市农贸市场,这是一个卖菜、杀人及教育群众的地方(叫做“市”)。围观者水泄不通,有惊讶的,有哀伤的,有快意的,有麻木的。商鞅闭着眼,在被五马分尸前的那一刻,他睁开眼,望着咸阳上空的白云,他这一生中最值的怀念的时光,是什么呢?不是出将入相时的威风,不是二十二年为秦国绘制改革蓝图的呕心沥血,而是从前年轻的他,在魏国公叔痤相府里,留着小黑胡子,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整日和其他门客们投壶斗棋、煮酒谈天,那一段好悠闲的时光啊!
* ]* H+ _+ d9 k+ s6 p  ! R" t+ W9 A/ [, t# N$ J; i# h# x/ A
   一半是雍容的雪,一半是奔腾的江。来不及想得太多,在秋风宕荡的午后,死神驾着五辆马车,绕过千千万万的小路,找到了咸阳市上的商鞅,拉起了他,把这个离家太远的游子,带走到更远更加无穷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1、惠施  D1 }0 o# j$ G. I4 |1 K
  
2 C6 ~2 B: S8 o% F8 q   魏惠王的相国惠施,这人有个性,“学富五车”就是说他呢,因为他身后总跟着五辆书简。他施诸子百家中名家学派的掌门人!& k2 D7 m! P' c4 o
  惠施有很多名满天下的论点,多数却像《时间简史》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5 R7 S" k% t, V" @9 l
  
$ C  x3 [  O. J! q' D4 w   比如他说:“大地的中央,是在燕国的北面,越国的南面。”这不是气死人吗。燕国的北面在北方,越国的南面在南方,燕北越南怎么会是大地的中央呢?但其实这是关于地球是圆形的最早论断。惠施针对物质结构也发言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没有内部的(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和古希腊同期的原子理论一样:无限的宇宙被分解成不可再分的粒子。
. S/ S2 s& F! O( C  
$ \' a- U$ S% _. i   万物都由粒子构成,所以惠施认为“万物毕同”,没有差异。万物毕同,这就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事物之间没有差异性了。于是惠施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高与低、大与小之间没有区别了。这个观点得到他的好朋友庄子的叫好和捧脚。庄子说,鸟儿的毫毛比泰山还大,因为万物一同。# f6 `( e+ ^! A5 a) `# p+ G
  1 Y% H+ u- U6 N3 Y3 j
   惠施继续推动波澜,认为郢都虽然小,中原虽然大,但比起无穷无尽的空间,渺小的二者无甚区别,所以“郢都占有天下”——郢都即是天下,篡改了空间上的客观差异。惠施接着窜改时间上差异性,他认为太阳刚升到天空正中,就同时西斜;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就同时死亡,时间上对于任何事务是没有差异的。最后,惠施赌咒发誓说:“今天我去了越国,然后昨天我就从越国回来了”。他大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例往梭时空隧道的返穿人。
% |$ k* c/ c  V$ O+ V! K: M  
8 U; o1 R+ e, P+ I   总之,惠施不想看到事物的多样性,他说“白狗黑”、“癞蛤蟆有尾巴”等等。惠施这些抹煞事物、时空差异的做法,叫做“合同异”,引发出他的伦理主张:既然一切事物没有差异,那就要“泛爱一切,天地一体”。于是惠施终于叫嚣:卵有毛、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连环可解、犬可以为羊、老太婆有胡须、小马驹没有娘、鸡有三只脚、轮子并不碾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以及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 V4 f0 O% a) @* M7 N
  
# f& ^( O  O9 h$ W6 Z   这些高难度的设论,或者说可爱的谬论,令后代的高智商人士纷纷揪着头发发疯,想把它们解释通。连近代的胡适之校长也在为之努力呢。胡校长说,白狗、黑狗都是狗,所以白狗也黑。蛤蟆虽然没有尾巴,但却曾经有过一条小细尾巴(蝌蚪时期),所以都一样有尾巴。鸡蛋中有鸡的形状和鸡毛,否则怎么变出鸡呢,所以卵有毛。而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那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嘛。2 H3 I* S! R* a6 r3 y! i5 D9 a+ e
  
* C7 Q$ z8 L; ?. }   当然,也有不给惠施捧脚的,那就是“公孙龙”先生,也是名家的大才,他有所谓白马非马的论调,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在当时古代的国道上,政府设有关隘,专门向商人征收过路费。就像你如今开车远行,经过各省份不同的国道、高速,要有收费站一样。公孙龙顺着国道赶路,遇上了古代收费站——关隘,就准备交钱。人家看他身后还牵着一匹白马,就让他给马也交税,他把眼睛一瞪:“交什么交!这是马吗,这不是马。白马非马也!”
( t: Y5 ]+ W3 O$ O. O7 Q. n8 v  / F" ^: V% I8 L' n1 O3 [! h
   “马”是一种动物,“白”是一种颜色,“白马”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不同,所以白马非马。“马”包括一切马。“白马”只包括白马。“马”与“白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s  d% f, ~) N; _4 E. D
  既然白马和马是两样东西,那么黄马、骊牛简直是三样东西。你可以看见黄色、骊色和高大兽形这三样东西,所以是三样东西。一块白色的坚硬石头则是两块石头:眼看是白石头,手摸是坚石头,所以是两块石头——这就叫“离坚白”了,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异性。
: d5 b5 S  @8 ^4 o. v' L  / t  i* i/ i$ Q: _! {0 x
   公孙龙的“离坚白”(事物全是差异)与惠施的“合同异”(事物没有差异),各持一端,各自获得一粒真理,莫名其妙地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总之都是我们现代小青年很少关心的晦涩思辨。) \( V* o$ q/ V2 }3 C# M
  0 h7 G7 q* _/ c/ g. C& ^! }5 P
   名家人物谈论这些东西,就叫做循名责实。坚白也好,同异也好,探讨这些,目的都在于分析清事物本质,做到名实相符。名实相符就成为他们的一种政治主张,政府、政令里边名实不符的事情太多了。名家反对放空炮,不要走过场,不要搞形式主义,做的要和说的保持一致。% K0 {" `7 U$ Y2 \4 e
  
" _9 L" T5 Y$ g# r   名家巨子惠施,就带着他的“循名责实”学说跑到魏国大梁,整天坐而论道,朗朗有声,批评政府中名实不符的地方,一并阐述名家那些奇怪的马有卵论题,吸引了很多人来听。魏惠王觉得他有本事,就让他当了相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1、惠施; |" k  S) E9 }$ J6 B* L5 X, h8 j
  % @) x( y' X" u, [, ?
   魏惠王的相国惠施,这人有个性,“学富五车”就是说他呢,因为他身后总跟着五辆书简。他施诸子百家中名家学派的掌门人!
# A7 T2 g3 x2 A$ V/ P+ O, R" q0 d  惠施有很多名满天下的论点,多数却像《时间简史》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5 t9 v0 U' u+ m: J9 k# z: A
  7 r9 p" ~1 \7 m/ G& E$ Y
   比如他说:“大地的中央,是在燕国的北面,越国的南面。”这不是气死人吗。燕国的北面在北方,越国的南面在南方,燕北越南怎么会是大地的中央呢?但其实这是关于地球是圆形的最早论断。惠施针对物质结构也发言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没有内部的(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和古希腊同期的原子理论一样:无限的宇宙被分解成不可再分的粒子。
# d1 y3 w9 L& ]7 \8 K* ?4 ^2 _  
* M0 m0 Y" J6 l5 W   万物都由粒子构成,所以惠施认为“万物毕同”,没有差异。万物毕同,这就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事物之间没有差异性了。于是惠施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高与低、大与小之间没有区别了。这个观点得到他的好朋友庄子的叫好和捧脚。庄子说,鸟儿的毫毛比泰山还大,因为万物一同。7 [9 q- K' L3 x! Q2 r
  ; B2 V, \+ B8 m  U% D& @
   惠施继续推动波澜,认为郢都虽然小,中原虽然大,但比起无穷无尽的空间,渺小的二者无甚区别,所以“郢都占有天下”——郢都即是天下,篡改了空间上的客观差异。惠施接着窜改时间上差异性,他认为太阳刚升到天空正中,就同时西斜;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就同时死亡,时间上对于任何事务是没有差异的。最后,惠施赌咒发誓说:“今天我去了越国,然后昨天我就从越国回来了”。他大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例往梭时空隧道的返穿人。
8 q( S" u' Q1 Y  
+ i; H2 h# D+ T* ^, I/ _$ c   总之,惠施不想看到事物的多样性,他说“白狗黑”、“癞蛤蟆有尾巴”等等。惠施这些抹煞事物、时空差异的做法,叫做“合同异”,引发出他的伦理主张:既然一切事物没有差异,那就要“泛爱一切,天地一体”。于是惠施终于叫嚣:卵有毛、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连环可解、犬可以为羊、老太婆有胡须、小马驹没有娘、鸡有三只脚、轮子并不碾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以及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
  q9 i3 i, L- P( \( {9 X/ O  
. A% p' }; S3 }+ W% i   这些高难度的设论,或者说可爱的谬论,令后代的高智商人士纷纷揪着头发发疯,想把它们解释通。连近代的胡适之校长也在为之努力呢。胡校长说,白狗、黑狗都是狗,所以白狗也黑。蛤蟆虽然没有尾巴,但却曾经有过一条小细尾巴(蝌蚪时期),所以都一样有尾巴。鸡蛋中有鸡的形状和鸡毛,否则怎么变出鸡呢,所以卵有毛。而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那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嘛。
0 K" |1 [. D9 [$ o) H  # s, @/ O+ c2 x# c+ B) D
   当然,也有不给惠施捧脚的,那就是“公孙龙”先生,也是名家的大才,他有所谓白马非马的论调,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在当时古代的国道上,政府设有关隘,专门向商人征收过路费。就像你如今开车远行,经过各省份不同的国道、高速,要有收费站一样。公孙龙顺着国道赶路,遇上了古代收费站——关隘,就准备交钱。人家看他身后还牵着一匹白马,就让他给马也交税,他把眼睛一瞪:“交什么交!这是马吗,这不是马。白马非马也!”
! }! ^0 u1 ^- I6 X: k% R* H* A  / T( t+ Z& r; a& r4 p4 ]
   “马”是一种动物,“白”是一种颜色,“白马”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不同,所以白马非马。“马”包括一切马。“白马”只包括白马。“马”与“白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G- S5 J* j; u2 l; L
  既然白马和马是两样东西,那么黄马、骊牛简直是三样东西。你可以看见黄色、骊色和高大兽形这三样东西,所以是三样东西。一块白色的坚硬石头则是两块石头:眼看是白石头,手摸是坚石头,所以是两块石头——这就叫“离坚白”了,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异性。7 I3 G+ ?* J( u6 X, x- x! W
  
- w: `* ?" F$ j1 Q   公孙龙的“离坚白”(事物全是差异)与惠施的“合同异”(事物没有差异),各持一端,各自获得一粒真理,莫名其妙地启迪着人们的智慧,总之都是我们现代小青年很少关心的晦涩思辨。8 ^1 O+ H5 v$ c2 I5 }' K4 X
  
) N- O1 ^, l" ?3 y: v) }, Q5 C   名家人物谈论这些东西,就叫做循名责实。坚白也好,同异也好,探讨这些,目的都在于分析清事物本质,做到名实相符。名实相符就成为他们的一种政治主张,政府、政令里边名实不符的事情太多了。名家反对放空炮,不要走过场,不要搞形式主义,做的要和说的保持一致。0 G- F5 Q! _% j$ B( z7 p. [
  
: `2 A) Z' {0 M* _$ q   名家巨子惠施,就带着他的“循名责实”学说跑到魏国大梁,整天坐而论道,朗朗有声,批评政府中名实不符的地方,一并阐述名家那些奇怪的马有卵论题,吸引了很多人来听。魏惠王觉得他有本事,就让他当了相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02、庄子2 p7 i: l4 h3 G! [, d- a: M
   没多久,惠施从前的好朋友、无政府主义者、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庄子先生,醉生梦死地流窜到魏国来了。
+ c" c) S$ H. `& ?- q6 F  
2 F# y6 s. J4 q0 Y9 L5 w   “庄子来了,他想抢您的相位吧!”有人跑来报告。惠施闻言很恐惧,在大梁搜查了三天三夜,想把庄子揪出来,踢出大梁去。
5 U4 e- x$ l) ^+ D2 P  
2 ^! F! X* D- N1 M5 r0 M/ r   庄子主动跑来投案自首,说:“老朋友见面,也不至于如此啊!我听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鸀’(音原除),你听说过它吗?这种鹓鸀,是一种高尚的凤鸟。它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是有一只可恶的老鹰,嘴里叼着个大臭耗子,看见鹓鸀打头上经过,就立刻仰面而视,嗷嗷大叫,哇!滚开——别抢我的臭耗子!惠施先生不会是也想对我哇吧?”" l9 \$ |4 c1 D1 y5 g3 U
  
6 J8 ?' v. Z7 G   惠施被说得没脾气了,把庄子留下,每日与之辩论人间第一等的大道理。他还领着庄子参观了魏惠王的厨房,观赏庖丁解牛的场面。庄子从中悟出了游刃有余,养生保身,逃避社会的理论。魏惠王听了说:“善!”
& u" e; }1 G9 k' \  4 }! K0 p, q. W1 M
   到了星期天,魏国的天气很好,城里的人都出去植树造林,惠施也带着庄子经过城门,走上护城河的长桥,俩人趴在桥栏杆上,无聊地低头看河水。庄子说:“快看,小鱼们出游从容,多快乐啊。”1 s7 `0 A6 a1 K% B/ {5 x) _% |" ^- h3 |
  惠施终于得了机会,拮难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快别瞎掰了。- ]* k- ?6 C" t9 T
  
' n$ c3 v5 o! P  U4 R8 U( c( \   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L8 ]- X0 q0 t! m8 [
  4 S- @5 z/ F& ]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我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快乐啦。哈哈。证明完毕!”
  E: m; H' l" [" j+ K9 f( a  
/ p2 P: s* t, l# q" Z   庄子急了,觉得中文不够表述真理的了,就把英语都冒出来了:“Let us go back to your original question. You asked me how I knew the happiness of the fish. Your question shows that you knew that I knew. I knew it from my own feelings on this bridge.”
+ V! i& \: o5 C6 S! ]  $ {, ?1 ~8 G- x, ~
   俩人脸红耳赤地讨论着认识论、移情作用等高深道理,消受着桥上的波影,不知不觉天就晚了。这个小故事一直被哲学界传为美谈,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高尚的写照。现代人一起见面吃饭,大约只谈哪里买房子便宜的事情。
1 O  B( [4 Y; O3 |+ A  
& f% e% v" R' F   后来,惠施又对庄子说:“魏惠王最近给我了一个大葫芦籽,我把他种下来,结果葫芦长成了精,大得像个游泳池,能装五石东西。可是装什么好呢,装水的话,它又撑不住,压碎了。切成瓢的话,这么大的瓢,哪有适合它的缸啊。”
, Q4 y# z, y- W  
8 s, v2 u9 Q4 a- t+ G   庄子说:“看来你是拙于用大啊。你为什么不把它做成一个救生艇,拴在身上,浮于江湖,多么畅快!看来你的心性还没有修炼到澄空啊!”(葫芦是古代流行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发大水的时候,可以救生。民间至今还用葫芦船:住在黄河南岸的农民,要到北岸种地,就是抱着葫芦渡过去。中原旅馆多以葫芦为幌子,认为葫芦是救生的象征。)
7 B  @3 a6 L1 Y$ _0 y2 c  % Y* e; m0 d5 y: o+ S
   相国惠施又说自己有一颗大树,大樗树(念初),大的要命,却东扭西曲,不能当房梁,实在也是没用。庄子说,你有一颗大树,却怕它没用!你何不彷徨乎无为于其侧,逍遥乎寝卧于其下。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谁也欺负不了你,你什么痛苦也没有,多过瘾啊!
" b1 A. C7 m6 I( f( u2 g; {) c3 _  后来,惠施死时,庄子在惠施墓前有一篇讲话,称赞惠施“学富五车”,还深情比喻两人的深刻友情,讲了郢人运斤的故事:“有一个郢都卖把式的人,把白粉涂在鼻尖上,薄若蝇翼。他的搭挡拿起斧子,运斤成风,从上往下劈,一斧子就削去那层薄粉,而鼻子毫发无伤,面不改容。后来,这鼻子的主人死了,搭挡也不敢运斧子了——因为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鼻子主人了。如今我的老搭档惠施他死了,我再也谈不出任何高妙的道理了!”(这是真心话啊!)5 ]2 u$ M4 P' P3 k8 B) g
  ; N+ v% J( ~  s$ q+ }1 C/ q$ E
   后来,庄子继续在中原游荡,接近大自然,庄子最喜欢的就是大树,特别是像他这样不成材的大歪树。他认为大树一旦成材,就会有人来砍,不能终其天年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赋闲在家,做一个无用的人,或者干脆避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介于无用、有用之间成为混沌。但是,如此高雅使得庄子终身不名一文,朝不保夕。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可是他的腰包一无所有。困难的时候,庄子就去某植物漆生产园当业务员,开的工资不够买肉,所以业余时间就下河钓鱼,添补点生计。不过他还是凑合着弄到了一个媳妇,但他媳妇被他这种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连饿再气地弄死了。庄子不以为意,敲着破盆给他媳妇送葬,边敲边唱,唱个不停,非常开心,好像谁家有喜事似的。这就是庄子。
) C% [7 r, A1 g  . z' J5 v; n) c' D1 i/ J: x
   南方的楚威王听说了庄子的高行,觉得他很有些歪才,又会写寓言故事,文笔瑰丽,也见过世面,就派了两个大夫前来找他,请他出来当官。庄子正在中原北部卫国城外濮水上钓鱼,端着渔杆,头也不扭,说道:“从前,你们楚国有一只老神龟,死了三千年了,乌龟盖儿奉在朝堂之上,算是国家吉祥物吧,人们都来祭拜。请问,老乌龟是愿意死掉当个吉祥物呢?还是曳尾于泥中好呢?”' U- X- p+ B" h( S0 T
  - b( D! d) I+ a
   两大夫说:“还是曳尾于泥中,活在大自然,图个欢快自由啊。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I( I9 i4 @, C# ]$ n1 D
  
, e' Z# o$ w% ^# H# i: f1 c0 p6 ]   庄子说:“你们说得有道理耶,我还是曳尾于泥中吧,自由自在好了。你俩快走吧!不要侮辱我的美了!我不是你的style来的,不要缠着我当官了!”
' c+ h9 [: Q# A7 f" U- S3 f. {  ) D. ~$ h9 g3 A8 B, U; A( @
   庄子拒绝做官。庄子的美,只在顺乎自然,对水草山川宇宙万物以及他自己,都很满意。他财产不多,情感却不少,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他只求内心更明媚、更浓绿、更热烈。他反对一切人为,反对把仙鹤的长腿嫁接给麻雀。他不关心城市生活,不关心诸侯经济,不关心开发民智和缩短贸易逆差。他也不关心这一季人民的温饱。当然,人民也不关心他。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6: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103、孟子
& P+ e6 V, g% v  5 k6 ^. i3 V3 J- @3 z( M
   孟子小时候有着“优秀”的童年教育。他的妈妈懂得胎教:“我怀着孟子的时候哇,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 \8 o* m" \2 |# J  
. W8 u3 F; s6 P, w2 R   孟子生下来了,有一天看见邻居磨刀霍霍,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妈妈,隔壁干什么呢?”“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妈妈笑了:“给你吃啊。”说完就后悔了,这不撒谎吗。
; o8 v' s( H- F9 E% Z3 X% `  于是,孟妈妈真的买了邻居家的猪肉给孟子吃。 9 e7 h; n- P, Y; s' p
  
5 _& P% V+ A2 R6 }4 m   孟子长到可以满地乱跑的时候,就到村外坟地跟野孩子们追逐嬉戏,还拿着个小火铲东挖西挖,表演筑墓埋棺,很有才艺。他妈妈不高兴了,觉得有失斯文,带着这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搬了家,到农贸市场围墙外租房子住。" o# x/ x6 {8 _/ l) Q- `, K
  : K- Y3 y+ Y: Q' t
   于是孟子学习商人的样,讨价还价,喧嚣热闹。孟妈妈怕孩子染上锱铢必较(念资珠必较)的市侩习性,又赶紧搬家,到政府公立学校旁边去住。这儿天天有一帮傻乎乎的人学习揖让进退,摆弄俎豆祭器(俎,念祖,案板子。豆是盛放篮子),都是软弱无力的儒生,在演习礼仪。孟母忐忑不安的心总算踏实下来了。儿子终于可以浸染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和循规蹈矩的本领了。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 g" w6 O# o4 A. E6 P  
* H) l% Z& |' J: J   不过,太以自己意愿为中心的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自主独立的性情和创新发明的欲望。
' [. k" L4 }" b# N! s  ( z0 i6 @8 E6 p$ u8 d4 j
   当然,孟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一度反抗过,但被妈妈镇压了。孟子有一次从学校回来,被孟妈妈问及:“你近来学习怎么样?”孟子烦恨地说:“还不是跟以前一样,不好也不坏。”孟妈妈气坏了,立刻乱摔乱砸,把“缝纫机”都打坏了,吓得孟子缩脖抱颈。孟妈妈斥责了他半天,也不知道孟子听明白了没有。孟子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从此再无自我主见,终于成为优秀的两脚书橱。$ s' B6 T. Y6 ?" l
  6 z/ K8 i! |" W. k/ M. |7 r0 r, T
   由于孟子很有本事,年轻时就找不到事做。到了五十来岁,还没有一官半职。于是他拿着自己的仁政药方,跑到中原大梁的魏国来推销自己的主张以讨到一份工作。,魏惠王跪在案子后面,两鬓班白,问孟子道:“叟!不远千里而来(成语出处),有什么办法可以利吾国。”( C( h5 d6 \9 B* z
  ! f! @# j0 P( u5 m. L
   不料孟子大怒:“你们天天嚷嚷着利,我却只要谈义!”孟子是不许人谈利的,君子谋道不谋食。他还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一个增加了,一个就要减少。于是后代中国人都不务利,而只求讲德。
6 a- @& p/ t4 _2 i5 h8 l  
/ m2 p5 v, ^6 Y' S' |6 B  A' p. S   魏惠王见孟子不许讲利,就发牢骚说:“好!那就讲义吧。我治国,也算讲义的啊!我黄河以南发生饥荒,就把灾民移于黄河以东。我这不是义吗?当黄河以东发生饥荒,我也是如此。我调剂粮食,迁移灾民。我看邻国的政治,还不如我呢。可是我的人口也不加增,邻国的也不见减少。”
4 Z" t: V4 ^- Y6 p! J  - e0 A7 v. Q+ u. ?! }) t: q" ?
   “您这就叫五十步笑百步啊。您和您的邻国都不怎么样?关键是你没有行仁政。行仁政的话,仁人无敌于天下啊。”孟子拿出了自己的药方。
) \* ~: I& C1 ~! P$ e  
+ d3 d% S) i# q4 G   魏惠王来精神了:“请先生教诲。”; k- I, U! f1 J
  “仁政就是以仁的感召力和德行来征服人,您搞仁政,就可以使万民心悦诚服,诸侯相举来朝。岂不就是王道了。”
1 l# ]6 O& {& M% n; [' I: N8 l  4 x2 L) C0 d( j5 d* E! \
   魏惠王听了半天孟子的话,觉得很无奈。孟子讨不到好处,气得没法,又混了一年,就卷好行李和简历,踏踏实实地离开了魏国。
& X* h: e% t1 s% l, k  , T0 F' x" Q8 l% d- k
   孟子听说齐国有一个“稷下学宫”,是个读书人吃白饭的好地方,于是就离开刚刚碰壁的魏国,前往齐国找工作。8 c. P, X* \/ A- Z3 H7 ^% y
  # w+ K. @7 W- t1 w: V% F  F
   齐国临淄城门“稷门”外的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如邹衍、淳于髡(念昆)、田骈、接子、慎到、怀渊等七十六人,都被齐宣王安排在这里不用干活,只做高谈阔论,每天都是王霸义利、天人善恶之类的,还赐给高宅大第,住宽敞的校舍,坐华丽的校车,享受上大夫工资待遇。& u6 N* w  z! r3 x. q1 H
  
# G- Q4 h' }6 y! T/ H   孟子在稷下学宫混得久了,就被齐宣王接见了。1 ]- c7 P0 h# X6 a: ^/ T: z6 N9 U
  4 n- F" @6 ^9 E8 l! Z- o
   齐宣王忐忑不安地问:“象我这样的人,能修炼仁义,保民而王吗?”7 @/ _# c# g/ E$ \. _/ p0 D
  
2 N' ~2 k  c0 |" m4 `  i  `& T   孟子赶紧给自己的仁政理论作广告,我的仁政实行起来,就像捡起一根羽毛,折断一根树枝那么容易,您当然可以啦。上次,我看见您祭祀的时候热爱大动物,不忍看见老牛哆嗦,就把老牛饶了,而去改宰山羊,这是仁心发现啊!(山羊就不需要仁了?)您这就是君子啊!君子远庖厨嘛!  T5 k1 E1 A" I+ E. K
  5 e" G8 s8 e% @' P: J
   “那我该怎么行仁政啊?”齐宣王虔诚地问。) u5 B5 V9 C: P
  
( F* q6 b- `( n" @9 [& Q   当需要拿出具体“仁政”的办法时候,仁政主义者孟子就显得捉襟见肘、问东答西了,回答得幼稚可笑:“大王,您应该这么办!不要违背农时,不要把鱼打光了,砍树要选好的时候。五亩的宅基地,旁边种上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帛了。鸡豚狗彘(念至)这些东西,不要失其时,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一百亩的自耕地,也不要夺其时,全家几口就不会饿死了。然后大家聚起来,讲孝顺的道理,仁义的理念,这样老头儿就不会扛着东西在马路上走了(因为有活雷锋帮他扛)。您这么一弄,然而不称王天下的,我绝对不信!”(这最后一句中跳跃过的逻辑环节也太多了!怎么这么一弄就王天下了?!)
6 e' {% Q# Y8 h' ]% z1 P  - o8 e0 Y/ ?# G% h% ?# k
   孟子只知道五亩之宅、农时什么的,真是答非所问!人家问他称王,他说这个干吗?这个就能王天下了孟子所描述的简朴经济生活,跟老子的小国寡民一样微弱,居然还想称王,称王也太容易了吧!就这孟子还笑话别人“五十步不如百步”呢。
$ H# B  d7 l; `, I  
5 n3 P' P) n9 ]% r1 e6 X' L   不知怎么搞得,“大贤”孟子一顿胡咧咧,居然受到齐宣王前所未有的礼遇。齐宣王授与孟子客卿的高位,事事请教。孟子一出门就有好几百人跟着。齐宣王向孟子学起了仁政。 1 o" j( y7 K: Q; Y9 ?
  
0 {. X" T4 p9 n6 E" K  ] 后来,孟子在处理燕国的事情上,栽了跟头,给齐国带来巨大损失。齐宣王开始怀疑孟子的能力了。孟子被迫辞去卿位。齐宣王又觉得不忍心,表示要给孟子一幢宫室,以及万钟小米的年薪,白养活孟子,算是退休。/ j3 D1 `' Y( {0 S5 S! W
  8 r5 n' ], n9 f, n# C
   不料,孟子脾气大极了,不但不领情,还拍着桌子大叫:“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 V" N, i4 r" c
  
: m' Y" k! f9 @6 U/ K   齐宣王一看老孟的更年期发作了,赶紧缩脖子逃跑。
! o, y3 D" S2 q! j9 H  t9 N  + E4 w8 S& m( P1 V% i
   孟子临别又把齐宣王骂了一通:“当国君的不合格,杀了也白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把齐宣王吓得直翻白眼儿。
) B6 d& U' ?* m% y  
2 s- ^: W# K  p5 t4 c* V1 W; d) |   孟子心情复杂地离开了齐国。可是他还是不死心,在齐国边境上连住了三晚,盼着齐宣王再度挽留他。可是,觉醒了的齐宣王始终未来,他这才在失望中离开了齐国。去其它国家实现他的“仁政”去了! 7 d3 ^1 m  ?+ j
  
$ r+ m% h+ Y$ U  S) |& B   孟子为政,一辈子唯一的“成绩”,就是说服了滕(念腾)国国君推行三年守丧制度——父亲死了三年内不许上班,天天吃糠。滕文公一时胡涂,居然实行了。可是不但没有“王天下”,反倒很快被人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6 11:37 , Processed in 0.0380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