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7.临济之战3 X  C2 x  C8 s/ ?
  
1 S9 m- Y) J( [1 K  
- }- @* W  `" e8 O$ k3 {  
9 g+ c) d  w8 R- d  比赛时间:公元前208年6月
0 o$ J  _; C' W  比赛地点:临济(今河南封丘东)
% I0 ~* O1 a- @  秦军选手:主帅章邯,副将李由,司马欣、董翳; H/ K' |; I3 R5 ?" o/ T7 W8 t
  诸侯军选手:魏王魏咎,魏相周市,齐王田儋,楚将项它、田巴 1 V& P7 p9 p3 ]
  比赛意义:决定魏国的存亡,章邯改变战略后的第一战9 {8 D+ ^* y3 w% t/ \7 j
  比赛结果:章邯大破三路诸侯,杀周市,死二王,威震天下,诸侯丧胆,人民反秦运动陷入了第二个低潮期,直到巨鹿一战项羽横空出世。8 j: t% e' Y0 e+ C- _! r5 w7 F( U
  ' c+ ~; w6 v2 [! i" o8 s: T
  3 w/ X+ g) O: H
  : E1 N+ k7 V3 p+ r+ D) s
  
+ t, b& s; \* c0 `: c1 l  当江淮一带反秦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繁花似锦的时候,临济城里的魏王咎与相国周市却已陷入了绝境,章邯李由好厉害啊,从这一年(公元前208年)端月一直围临济到四月,打退了一路又一路前来救援的援军,把临济含在嘴中舔了又舔,就是不吞下去。3 f0 X, }* }6 m5 S7 b+ h( ^
  
7 [7 s7 {+ b& I3 a8 x7 m  这是章邯的新战略。他发现自己从前四处剿灭叛军,这里方平了一处,那边又冒出来一个,好似永远剿不完一般。虽然天天也都在打胜仗,但这种胜仗没有任何意义——哪有扑火越扑越大的道理,再这样下去,别说自己受不了,秦二世也不会放过他。8 A9 S: K  ^" ]8 K+ x5 T' o8 _
  
& c1 Y7 }" S6 r9 B* R  情急之下,章邯想出了一个新招——围城打援。简单来讲,就是围住一个反贼重要人物不打,吸引其他反贼来救,然后以逸待劳,一网打尽!
( d4 X7 h8 v2 z7 [0 F  
: b8 n" u- r0 B, p0 Q  这样有两个好处:! M: R1 w, s" H: X; Q
  / S& E' d# N8 T) h3 V4 Z9 f
  一,围城而不强攻,却待城内弹尽粮绝再攻,以减少秦军伤亡。
7 D6 K6 ]4 w% u3 H! [* g  二,待在一地与反贼联军大会战,可以避免四处转战、疲于奔命。
) \% P  K* n6 }  , h7 U3 }* w; r7 e# T7 T
  是个好办法!
6 h8 M" \0 z7 n) @- o4 i$ l  
0 N' a7 X9 a; F1 @7 l! M' h) W  我们看到,章邯还是很聪明的,当他发现自己攻灭张楚后,反秦声势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就很快改变战略,心思灵活,颇懂一些权变。9 p. j- \4 r5 A5 S9 I5 b6 b
  
* V) g% Z& R' c6 n* X* Q) s3 q  然而,颇懂权变这个东西即是他的最大优点,也是他的最大缺点。其关键就在于对局势的判断,判断对了自然妙,判断错了那可就糟糕透顶。后来章邯的悲剧结局,就在于几个关键点上他判断失误了。当然,这一次章邯的判断是正确的,围魏一役,章邯打掉了反秦势力好几大巨头,还差点让这次轰轰烈烈的人民起义半途夭折。
4 R% C( e! a& _9 m  m  % H( C7 a9 }, ^; v
  5 z2 n0 u* U& v4 q1 l1 v# D# a
  # g& G9 I' |3 j) ~
  公元前208年四月,临济城内弹尽粮绝,魏王咎实在顶不住了,于是派相国周市亲自去齐、楚二国求援,他可不想再步陈胜后尘。0 I4 c# z, F. h& u# G& [
  ) b$ {1 H) u- H5 m, H$ _4 G6 Q
  魏国是秦军东出北击的瓶颈,魏国一亡,赵齐危矣。当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不能合纵而自相攻杀。齐王田儋明白自己不能再犯先祖们的错误,于是亲自挂帅前往救援。就是羽翼未丰的项梁,也派了项它、田巴两员大将领兵赶赴魏国。
- J; h; v. f$ d  % O* E% b# U8 ~7 n( q6 p$ r  D
  于是小小的临济,一下子汇集了秦、魏、齐、楚四路大军,章邯望着城内城外服装迥异的各路人马,诡谲的笑了。
+ ?# q! p. n) v7 C  o# V  # _; i9 u* O- f( d/ V# B
  ——这一围还真围来几个大人物啊,好,那就让本帅将你们一次性全部送入地狱!
& b" `) }. e7 y' p9 d  p+ q  
! D( J7 o& {6 H; }5 E" B. q  如果把这场战局比做打麻将的话,章邯想着的就是“一吃三”了,因为这样赢起来,是最爽的。
7 D7 S# v7 c7 |) y0 ~  
7 Z, ?- F( \/ l* w1 k/ v  城楼上的魏咎也笑了,天佑大魏,救兵如约而至,看来此战不但能保住魏国,搞的好或许还能“三吃一”呢!好,就借此一战彻底干掉秦军主力,然后联合各路诸侯攻入函谷关,灭暴秦,诛嬴氏,重整山河,定鼎乾坤!5 n& K5 A& u% s& g$ y
  + X# y5 O$ j; U# g3 Z$ A! m
  到底是一吃三,还是三吃一?无意中处在了历史聚焦处的临济城,在一片凝重的杀伐之气中,在天地间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 j8 z9 {; D4 C2 [6 f
7 w. B% K  ]1 f8 a( \6 e' v  眼见着源源不断的救兵从齐楚两个方向朝临济涌来,章邯非但没有急于开战,反而下令全军后撤三十里,给齐楚军留下了充足的驻防空间。* ]# _, G% Q% D9 ~! g0 h6 S1 b
  
( @6 s9 H5 D) A4 G0 S" I  问号越来越大了,齐楚军远道而来,秦军非但没有趁机打他个立足未稳,反而主动后撤,让出防线,这是何道理?
2 }+ e% i) T0 i& I  7 Q3 H* ~' C9 g1 v' k7 A
  接着,章邯遣一使到诸侯军中,言道:“诸公远来,师老疲敝,邯不忍趁人之危,故且退,请三日后再与诸公一决高下!”, k& H) [" @' G
  
0 r6 L5 n3 S0 y. d  章邯一定是怕了,一见我们人多,又士气正锐,就想暂避锋芒了!魏咎想,田儋也这么想。: {3 ]6 r; l7 F2 h/ z
  
; F: K( d+ V5 \  那么好吧,就让你多活几日,我们也正好需要时间修筑防御工事。
8 u% J8 P+ t  G  h1 J7 y) }- W  
; [) p% }1 {" m. m. J9 W2 h. V  
4 T/ ^7 e' p( B) A/ x4 x0 S2 P  
* m, }" X  Z, J' B6 j; r& E. i; f0 x  临济城外纷纷攘攘了一日,诸侯军安营的安营,修垒的修垒,大家都在一种激动且兴奋的心情下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终于,夜深了,临济城沉沉的睡去,只有一轮明月高挂城楼,守护着天底下一片安宁。
1 n$ _# @  W: M  
  M7 ^2 [9 t7 t  I  章邯却没有睡,他手下的将士们也没有睡,他们都在沉沉的月色中整顿衣甲,磨刀霍霍向猪羊。: s, J' _) F0 M- U6 J
  
7 D, m+ Y6 J) t% x. _  夜色更深了,明月惊慌的跳了两下,将半个身子隐入一片乌云之中,探着头儿向下张望。$ K' F1 S- D& b8 |' F" V
  
/ C+ G/ ~0 b3 I, K1 ~% D  章邯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不管是身上战袍象征死亡的黑,还是夜晚吞没一切的黑。因为黑色代表秩序,黑色代表冷静,黑色代表智慧,黑色代表从生向死的从容。
8 \! u0 |6 }5 N% f  
5 ~9 }$ I0 i6 T8 D  章邯也喜欢明月,因为白天永远不懂夜的黑,但是它懂,它是黑夜最好的伙伴。* t' E% u$ k9 K3 b
  
1 m8 S6 U# J  ^: }* O3 T( y5 O4 o  夜色更深了,数十万秦军已经整装待发,章邯潇洒的一挥手,士兵们负戈衔枚,朝临济城下夜奔而去。  t9 b' W! |5 ^2 U  q
  
0 R/ ?2 _/ P: ]! x  屠杀就要开始了,明月识相的将脸儿收入云中,沉沉睡去。与此同时,秦军士兵们就像一群夜狼悄悄的潜入诸侯军的营寨之中,伸出尖利的獠牙一口咬了下去。
4 ]6 X  n% Q+ m* m4 q1 f# v  0 Z+ a  u* ]) c& L0 b% r
  猎物们惊醒了,张开眼,瞧见的全是黑瞳瞳的死神之影。他们慌忙爬起,还来不及找到武器战斗,就被那些无可名状的黑影无情吞灭。
9 t. \: ^. m; _' `& b% P% B8 ?% O  
# Q, E9 h% q5 k% `1 V# u6 S  更有一些猎物,在睡梦中直接进入了死亡,那是一种没有痛苦的死亡,只不过是从一个黑夜转换到另外一个黑夜,一个永远没有白天的黑夜。
. l/ o8 E" z0 O9 h& }  
9 n% q6 _0 J) V, }! N3 f3 M  临济城外诸侯军在黎明来临之前全部进入了地狱,齐王田儋战死,魏相周市战死,黑夜就是他们最好的坟场。
, J; o; M5 {: m  1 l& p1 k( W7 m
  只有一个项它,化作一只漏网之鱼,趁乱逃回了楚国,去向项梁报信,并从此引发一段项章大战,这是后话,且不提。# p1 o% C9 \/ w& S1 W4 z1 Z
  ; U; C2 C7 A+ K
  5 W/ |$ M, e8 I# j2 c$ v6 P
  . |$ F" Y0 e# a% F5 ]0 N
  黎明时分,秦军已肃清了临济城下所有敌军,章邯兵临城下,犹如黑色的死神,向魏咎提出了最后通牒——不投降,全城死。
; ~: i8 E8 ~+ U( G  
- O/ Q2 t6 k4 q( j- M7 x" b1 m  魏咎在城楼上探出一个头来,扯着嗓子哀号:“寡人愿意投降,请将军毋戮我子民。”
/ u5 L! V3 i7 Y; }/ ~" e' Y/ n  
2 [. X% N, l% r0 D, b0 m- [+ z  章邯在城下喊:“此尽皆我大秦之子民,而非汝之子民也。汝既愿服罪,本帅又何必多杀人命。”* ]) O# S9 p& x) h" `
  ' u  u1 Y" w3 p& @
  魏咎得到了章邯的承诺,于是不再抵抗,开城投降。$ q  F. l& L6 o- }" [& D
  & q6 D' R) H/ p6 Z( X# V3 P
  秦军方入临济,却见魏王府内火光冲天,原来魏咎害怕自己惨遭与宋留相同的命运,不等秦二世赐他一个屈辱的车裂,先给自己来了个壮烈的自焚。* N7 c6 E3 s4 @7 a/ N$ G
  ' t$ S) ^& M" D
  比起在黑暗中进入地狱的田儋与周市,在烈火中壮烈涅磐的魏咎得到了对手章邯更大的尊敬。
. C; i- I8 ]* S; K/ T& N: i  
5 Y+ m2 f9 M/ v8 w# ~1 a7 ~2 z0 }  ——好一个壮士。若不是两军交战,我章邯未必不能与你相逢一快!
! U, A2 w4 G: H& [5 r  
. r  ?, n( l4 ]# [) `  补一句,这里也有一只漏网之鱼,那就是魏咎的弟弟魏豹,他在城破之时逃出生天,后来还从项梁那里借来兵恢复了魏国。不过此人最终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他在楚汉相争时不懂得审时度势,一下子投汉,一下子又投楚,首鼠两端,反复无常,最后被刘邦部属所杀。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8.东阿之战
8 q3 j2 A) W* D7 m  
8 k' P$ |: ^9 m* h: V& M  : O9 C' {& p. x  F# n! w
  
& A. x# [8 Z1 V  l  章邯在临济一战尝到不少甜头,他意识到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于是决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N* q+ k: _% P' K  
$ C- l* P2 c% B# c  他的下一个猎物,就是在临济一战中实力大损的齐国。
+ o& m' Q5 H1 }" R  % }: W/ J$ s" O' d- D. {3 ^
  齐王田儋战死后,齐国群龙无首,临淄城内的旧贵族们便又公推了一个叫田假的人为齐王。, X2 X- `9 p$ e* a. w1 t
  
' H1 W4 p5 G1 f/ W8 ?5 K# n  N" F  田假此人,正是当年饿死在松柏林中那个齐王建的亲弟弟,根正苗红,比田儋牌子硬多了。这本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决策,然而却惹恼了另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田儋的堂弟,田荣。; j& Q; z% Z; X' C3 n* i
  6 Z. j* b4 j- a/ Q# @+ S
  田荣心里那个气啊,我们兄弟在沙场上拼死拼活,缘何让那个当年被秦人骗的团团转的齐王建的弟弟来当王呢?我不服。
4 m! X5 x2 M: K8 m; S: h  
% r. D2 `9 h$ S2 e1 n1 m  于是田荣收集了田儋余部,自守东阿,欲要脱离齐国,拥兵独立。% n1 g& k, y  Z8 r2 ^
  
3 ~  n8 B. k- m0 P1 W$ @- q; }9 n- Q0 M  齐国内部不合,这个好机会章邯能放过吗?于是他在临济城稍作休整,就率军大举东进,兵围东阿城,欲重演临济大捷。
5 b: C& R9 }% x# I' i  
" Q: `6 y+ d& y2 H) G5 F  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08年的七月,一个漫长的雨季来临了,连绵的大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东阿城内,雨势更是一日大过一日,田荣的心,也一日沉过一日。" T; r; B3 y, ~/ x0 t3 i
  
* f# m; h0 i4 I6 w  雨下的这么大,还会有诸侯援军来救我么?田假一定是不会派兵来的,他可巴不得我死呢!赵国正与秦王离军苦战,自顾且不暇,更加是不会来。现在只有寄望于楚国的项梁了,可是他也正在扩张势力的关键时刻,这么大的雨,他肯来淌这趟浑水么?" d9 E( D0 V# P6 f$ _
  $ Z; P7 _8 B* b7 E$ y* N3 S
  田荣的小人之心错度了君子之腹,这一次,项梁不但来了,而且倾巢而出,刘邦、项羽、英布等一代名将更是随他悉数赶到,章项两大冤家,终于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8 P" p# W* o; L# m
  
# p5 {0 u) r3 Y. t+ z  1 {7 ?& u* S1 y7 B2 b, ]
  5 j% c- D  ], b9 K+ z9 P
  项氏之威名,章邯十几年前在好友李信蒙恬口中早已闻知,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手底下亲自见个真章,现在他们来的正好,我章邯倒要看看,这项家军是否真如传说中讲的那么玄乎!
+ y+ I) z  K0 e% b  
' F; R" A* j3 D0 _( B; _. I  于是章邯命李由带兵继续围城,而自率精锐去亲敌楚军。结果方一交锋,章邯顿觉巨大的压力有如一块大石透过绵绵的雨幕,撞向自己的心头,沉重的令人喘不过气来。- G7 i: B+ P+ D8 W1 r  m% e9 n
  / b/ T  t6 g* k6 k
  别说是项梁、项羽、刘邦、英布等高级将领了,就算是下面的薛公、蒲将军、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中级将领,也是个个勇不可挡、所向披靡,章邯陷入了苦战之中。
1 P8 \, Y5 \$ _6 S  + ~0 A# {4 W1 n3 X! X
  如果说陈胜军是幼儿班,齐魏军是高中生,那么项家军绝对是重点本科毕业,其战斗力远非各国可比,真是好强悍的一只军队,果然名不虚传。% R$ Z9 ]! B* m+ V$ o2 D
  - k$ M# J8 Q2 u. ^* d; p; `" Y
  另外一边,李由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派兵前来支援。秦军终于稍稍稳住了阵脚,章邯于是重整旗鼓,指挥军队改取守势。楚军锋芒实在太锐,目前他只有死顶,先抗住这第一波攻势,再许图反击。0 S' }; T: ^4 c& v3 l2 Q
  
% W' Z4 j. Z7 d  经过一番死战,楚军终于暂时停止了攻击,章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好厉害,就差那么一点,我就输了。/ E3 W. d3 p; _; y- C

4 s) r' [7 @/ Y  章邯正在庆幸,突然前方阵中一片混乱,只见滂沱的大雨中,楚军阵中冲出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朝章邯中军直插了进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到几分钟,就杀到了章邯面前不到百步。  E, y7 o, j  }+ R  \
  
8 W! M. K8 v3 b" K  糟糕,楚军使出陷阵的死士了,快,快给我挡住。
( b8 h% L4 `- X# m8 c8 h% e% t  
5 u; m, X  ?5 W" Q. f7 k$ I0 O  迟了,只见为首一名剑眉重瞳、满面虬髯,身型壮硕异常的猛男舞着一杆大戟,瞬间秒杀了数十名秦国士兵,一马当先杀到了章邯眼前,章邯慌忙横刀相迎,刀戟相交,震的章邯手臂发麻,差点掉下马去。
8 M. l0 w' L  |& @2 V( e; a5 E. u  ; I2 O; a) c; H( B+ u$ o- T( o
  章邯大惊失色,拨马便走,身边的亲兵一拥而上,将那楚将团团围住。楚将狂舞手中长矛,秦兵一个个被甩的倒飞开来,迸射出来的鲜血被大雨冲刷的满地都是,情景可怖到了极点。* H. j& |( t8 J$ z  ^7 d& v# u
  
7 v% |' A0 l8 i/ {' c. j  “章邯老贼莫跑,何不敢与我项羽一战!”那楚将一边杀人,一边纵声狂啸,全身上下满是秦军的鲜血,状态宛若魔神。
: \( O4 s3 S& \2 q/ v8 s- R! Z  B( @  * g/ `7 e& O/ H
  一排一排的秦军涌上,又一排一排的倒下,简直比割草机还快。1 k. H$ {$ g; V
  / F, k3 R0 S5 U$ L7 Z& `
  章邯引军退到后阵,心里直嘀咕,这个叫项羽的不属于人类,我才不和他打交道。
3 i0 f' u/ c1 g  
, ?& |$ C5 |4 O. L* ]/ N, r$ H' l  这个时候,项梁的大军已趁着秦军阵型混乱,大举压了上来,战无不胜的秦军,第一次有了溃败的迹象。5 e9 |9 z. t7 G( ~/ U( o: L; o
  & J6 H' c+ h! j+ B
  与此同时,东阿城内的齐军,在齐司马龙且的率领下,也冲出城来,从后夹击。/ I9 Y  L$ a% z/ j6 f# X
  
& d% C# h! W+ H  {' @- G! |  秦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再打下去,只会变成齐楚军的夹心饼干。: W0 m7 }* S% d/ Z) m# B. E4 r$ `
  / u( u$ K4 M5 g' m+ w" Q
  章邯长叹一声:“我输了,撤吧!”
' }" [3 W( I6 D5 |- W& ?. K, V$ E$ G  
6 C" F0 \9 O' K$ p/ d/ R! m0 y& H  这个时候,章邯也彻底明白了,他现在面对的这支楚军,战斗力已经超过了他这支秦军,这一次,他得认输。
, F* O' p& {: J( a. w  
1 q8 I/ b5 }, v. U& Y5 F) U  秦军开始缓缓的撤离战场,雨水浇打在章邯冰冷的心头,他的脸色阴沉有如黑夜,看来自己的军队靠简单拼杀已经不太可能消灭这支楚军了,他必须在战略或战术上有更高的谋划,才能消灭这个可怕的对手……想到这里,章邯的脸,阴得更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9.漩涡9 G( s9 g  b. j- v+ Z' m$ R1 {
  9 K; d) w( D8 l. c, {6 u
  
8 G% j3 Q/ I7 x* n  ' X0 M& u, M+ o
  
$ m) U( h9 ?( Z3 q/ |( F% C6 y  章邯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0 K9 k  Z$ C- O# u9 j5 Z4 G" h
  " {; U7 o( _' R, T/ d$ e1 z8 M
  自他临危受命,兵出咸阳,一路杀周文,杀田臧,杀李归,杀蔡赐,杀张贺,杀周市,杀齐王田儋,死假王吴广,死陈王陈胜,死魏王魏咎,攻城城下,野战战胜,兵锋所至,所向披靡。
; Y9 K+ d1 `9 R" p+ z/ O" m# R  
9 J& G; i" ?3 x  n  但是这一次,他败了,败的好惨。他的军队一路被项梁追杀,兵力四散,司马欣之军败走城阳(今山东菏泽东),李由之军败走雍丘(今河南杞县),董翳之军败走定陶(今山东定陶),剩下的残兵败将随章邯朝濮阳(今河南濮阳)方向逃去。
: b+ h) ]8 K- e# Q* j  
; |! z& @! S. H* b  在濮阳城下,章邯又被项梁追着屁股揍了一次,只得惨兮兮的逃进了濮阳城,拼力死守。
6 B( ]/ k3 d) J9 b5 ]1 H$ s    o1 q! U2 G* z* j
  章邯连败之师,虽不能战,守却有余。濮阳城城防坚固,城南又有濮水天险,秦军挖沟引水环城以自固,项梁想要强攻进来,恐怕也没那么容易。7 X- S* _# s; Z' P* c
  
7 y5 e( m$ W- V/ e  楚军果然攻不进濮阳,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由项梁亲率,移兵去攻董翳防守的定陶,另一路则由项羽刘邦联手,去攻打司马欣防守的城阳与李由防守的雍丘。% I: b( g( b3 L% L4 e8 J; O- {
  
4 @& [, }  f' a9 t, B/ v  项梁的战略是,先扫清濮阳周围所有秦军据点,让章邯军孤立无援,然后联合田荣的齐军,两面夹击濮阳,杀章邯,全歼秦军主力。- g4 f" l" B: H8 a
  
3 [/ P; ~/ B% r3 ]: n) B5 g  办法是好办法,可惜项梁错估了三个人,导致自己最终走出一步死棋,大好局势,功败垂成。
) ~0 \) D' R2 j+ \8 E4 `  
/ W. I5 u( i6 _8 ]" I; h' ]9 h- t6 X* t  第一个人,就是田荣。田荣可不是那么好使唤的。项梁雪中送炭解了他的围,他却一点儿不知感恩,不但不出一兵助拳,反而杀回临淄,驱逐田假,另立堂兄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独揽大权。适逢田假逃到楚国,进入了楚怀王心的保护伞,田荣便提出外交照会,说是楚国若不杀田假,齐国就不出兵。项梁与楚怀王又不忍杀田假,结果双方就僵在那儿了——这就是楚汉时期项氏与田氏宿怨的缘起。
9 }1 ~  R) L& A( ~  M  
5 N. G" |! l) s3 q8 m. A. x  第二个人,就是章邯。章邯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一次惨痛的失败,不但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激起了他无穷的好胜之心。名将对名将,这仗打得才过瘾啊。章邯就如一只远古巨兽,低吼着匍匐在濮阳城内,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打量着志得意满的项梁,阴冷的脸上,写满了嗜血的欲望。
7 E# ]/ Y# o% I2 F  
0 C! {0 w& k0 b, I: D) ~& ~  第三个人,就是项梁自己。错估了敌人并不可怕,错估了自己,才真正可怕。长久以来,所有的义军要想战胜章邯似乎都是一个不可能的神话,但是项梁一出,就把这个神话打成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项梁他怎么能不得意,怎么能不骄狂!
) A' l( X9 s6 ~0 k3 Y' G4 C  0 M) A* a$ p" o: [7 q0 W+ a) t$ e. |2 n
  ——我项梁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战神啊,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也不过如此!
: ?6 Q2 b& b" D7 [3 `$ D  
  s- k) w0 a5 d# X0 o  我们说骄而无谋,乃是必死之道。项梁虽不能说无谋,但他得胜便骄,以致错估了友军,错估了敌军,再错估了自己,此三错估,就是他的必死之道。1 D, q8 r) g7 H* U3 Y6 d3 n

- {# c/ M+ ~; z/ G8 G1 _  一开始的时候,楚军进展的可以说是非常顺利。项羽刘邦联手,先是攻破了城阳,秦军全军覆没,司马欣下落不明。项羽和刘邦一兴起,还屠杀了城阳全城百姓,一点义军风范全无。紧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拿下了雍丘,秦军全军覆没,李由战死。李由一死,还连带搬倒了大秦的另外一个支柱李斯,这是后话,且不提。
* Z. K0 H9 \; s7 M% v/ v  ( [7 e" a& A9 n" @7 M
  这样的连番大捷,也难怪项梁兔子尾巴翘上天,失去身为名将应有的清醒头脑。他在定陶城下连战连捷,打的董翳不敢冒头,恰逢大雨,无法攻城,项梁军便在营内放起羊来,天天酒醉,夜夜笙歌,只知有欢场,不知有战场,更加把章邯这只在旁虎视眈眈的猛兽,忘到了九霄云外。
0 n+ v$ A, Y  A& \3 J* z3 G7 u, c  . e, J3 D' L- S9 v
  兵法曰:“顺过必逆,逆过必顺。”不具备这种意识的人,军事素养再高,也不是真正的名将。* y! r( _  B$ W/ v" q" c! Q
  
  B5 k8 B" \6 A! k, ~  ! g+ v) o& w3 |2 I
  ( M9 M& H! y! t5 D6 H
  与此同时的濮阳城内,章邯接见了三个报信之人,他们给章邯带了三个极坏的消息。
1 n# n" ]$ g) y+ m  1 a# \9 H% F* a* p( ~0 v4 V1 F
  第一个人,就是败军之将司马欣——他的手下,在城阳全死光了,只有他自己,化作一只丧家之犬,逃回濮阳,向章邯负荆请罪。
* F) _) F2 E7 `& _" Z& t5 k* c  
# T; `6 z1 v# A: G9 d  章邯一笑,安慰司马欣说:“楚军强悍,城阳之败,非长史之过也。”
+ D# y0 j8 K" ?* M; S! y. t  
# ^' y: m( ^3 p( Q  Z" J  第二个人,就是董翳派来的求救使者——项梁实在厉害,定陶快守不住了。
1 k2 N4 c% L( X  . H3 I( \; |: _+ ^( E2 `
  章邯一笑,智珠在握的说:“回报你家董都尉,坚守定陶,无需着急,项梁骄兵必败。”
3 F" `( S$ U2 S# M. o, Z8 C4 `4 ^1 ?  
8 {# L$ U3 O3 a) @2 N  第三个人,就是从雍丘城逃出来的李由部将——雍丘失守,李由亦被项羽斩于阵前。8 f  v0 x4 m6 K
  ; d9 f) X* E# X5 P: Z
  章邯大惊:“什么!?”
1 G5 G5 T/ p- \  ! P+ m& _3 a) r4 m- ^9 }. G6 d
  “雍丘失守,李将军亦被项羽斩于阵前。”
  _! N% e/ t6 d# L- L4 R  ( K5 r' U1 q- i; k2 {
  章邯颓然坐于席上,良久无语,心乱如麻,因为就在前一天,咸阳城来了一个使者,如今就在章邯军中。
+ s1 D8 K$ Q" o, S% H6 t+ v/ T  
: }: T( S7 t* e6 N3 Y  这个使者,就是秦二世派来带李由回咸阳,以查明李斯谋反实情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李斯之死+ i( `( y5 _) ]0 s0 G
  1 C( d5 d% T9 X" g( V1 V
  
; \; Z. @" S  V/ o. }) o  
4 s" ^! ]- s2 [' b9 n+ u& c' ~: s  章邯心忧丞相李斯的安危,他却不知道,此时的李斯已被下入狱中,危在旦夕,李由之死,更是他的一道催命之符。+ J. }% k/ X- g% i# P
  
! y, S0 q' i' \, t  前面我们说道,李斯几次求见秦二世,都被挡在了门外,就连在外征战的儿子李由,都被莫名其妙的盖上一个通敌的屎盆子,后来他总算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赵高的诡计,他再不反击,只有死路一条。) ]# j1 \' \/ X* L5 L4 \- y& A, P- N0 S
  
+ f% ~) @' N# P  于是他立刻上书弹劾赵高,道:“赵高擅作威福,权倾人主,阴有田常代齐之志。陛下不图,臣恐其必为变也。”
1 k7 J# H7 ?) S% o+ a/ P  
8 o( T: T6 `5 p8 Z& \( g! ?  h  然而糊涂至极的胡亥,不但不相信,反下旨诘难起李斯来:“赵高为人清廉强干,洁行修善,平日尽忠事主,实心任职。如此之人,不可多得,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  }+ P! }6 Q$ P" q# ?2 N$ m8 z! M6 e
  : A* p, z8 ~: `8 b
  李斯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赵高党同伐异,贪得无厌,私学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他清廉?还洁行?晕死我了。
* ?2 S* _3 T* t9 b# O  ) E4 d6 G7 X3 U$ E. ]1 T
  不管咋样,李斯的话,秦二世是一句都听不进去了,不但听不进去,而且一回头,就把李斯的话转告给了赵高,好似赵高反是他主子一般。
9 z; }/ k3 _% K* ]) n. F. r  2 a- j7 ?+ m6 ]2 Y8 m$ y
  赵高说:“丞相心中所患者,独高一人而已。高若身死,丞相便为田常所为,更无顾忌。”
0 S* [% H9 X! E( s! l! c  C+ ~  
  d5 C- G# e: e6 ]0 O8 u+ z8 Y  秦二世闻言大怒,心中已有了杀李斯之心。' x( e8 |* ]3 U! q% C& V! v
  
7 w  }, ^$ r  l' E7 I  
# M2 J# W. w% V. j. f8 i) k8 @  
, I" _" j# @% t  K7 t% I( k. E- u  李斯明白自己死期已近,但他不甘心,他还要垂死挣扎,于是邀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联名上书,请罢修阿房宫,请减发四方徭役,并有隐斥赵高的语意。! |7 ]! O7 `( R% e* @) G, u) X' W
  - x: e2 f7 l  H% I
  ——陛下呀陛下,今内有赵高乱政,外有群盗蜂起,章邯打的也不是很顺,陛下再不改弦易辙,帝国就要亡了!
) [. Y. Q* n, S) Q( ~1 ?- R. [  
! U3 @  {  _' h. Y  二世不听,反而大怒:“朕贵为天子,理应肆意极欲,尚刑明法,使臣下不敢为非,然后可制御海内。且先帝起诸侯,兼并天下,外攘四夷,所以外拓疆土,内筑宫室,以示功业。今朕即位二年,群盗并起,丞相等不能禁遏,反欲罢先帝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朕还要尔等何用?”4 C- r+ U: [, A9 k
  ) V+ R' I( w/ J6 f9 l
  完了,一切都完了。秦二世下令,冯去疾、李斯、冯劫玩忽职守,免官下狱!李斯且与其子李由有谋反状,命收捕其宗族、宾客,所有审讯工作,由郎中令赵高全权处理。
: q$ L7 k$ H, `# s" O6 T  ; c" S/ ^9 x* w8 X3 d, C, U2 \
  这又是何道理?按照秦典律,这三个帝国重臣,即便有罪,也该交给有司审理才对,奈何交给一个掌管宫禁安全的郎中令来负责?然而秦虽以法治国,但皇帝在“法”里却拥有无任何力量可以制约的最大权威,这就是先秦法家思想的第一大弊病。6 j' ?) }- Z" M0 a2 z& j8 l
  
% M; T1 r; G8 q% m7 S1 I  于是,赵高严刑拷打三人,欲来个屈打成招。
& E8 L. y' k9 K7 Q  7 e2 D* Q$ o9 ~, d4 Y* z
  冯去疾、冯劫二人,吃不住刑,遂相言“将相乃国之柱石,岂可见辱于刀笔胥吏。”奋而自尽。
! j) ~, i! A* b: Q5 c) k& f  0 A# g9 O7 |! \* |* Q% f
  李斯却不自尽,受辱也不自尽,赵高打了他一千大板,几乎要把他打成肉饼,他还是不肯自尽。总之无论如何,他也要抗争到最后一刻,他一死,赵高就要更加肆无忌惮了。' A/ _  r' v4 a2 b2 z% O  h- ~
  ' o& |# p+ H: j" ^
  ——我不能死,大秦不能没有我。为了大秦,我已害死了我的挚友韩非,又害死了我的爱徒蒙恬,我再一死,章邯恐怕也无法全身而退,大秦就真的完了!5 D1 C2 @! y& m' O( l: \& f! c
  
1 m3 R/ L0 I# _: Z  此时的李斯,身被酷刑,心被悔恨,痛苦到无以复加。
, V% Q2 J9 l$ a  
/ _3 k4 V( Z- h. r  怪谁呢?只能怪你自己!群臣都是你的后盾,公理也在你这边,但所有的群臣加上所有的公理,也比不过赵高手中的一个胡亥。这一切的因,早在你进入秦国主张法治,主张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时候已经种下,再加上你拥立了一个糊涂至极且实际上被赵高所控制的昏主,你不死,谁死!秦不亡,谁亡!* f6 T% C2 K1 i- o3 x: H

: E# i- d% N( L" @  李斯不肯死,非要去做那无谓的抗争,然而他的抗争,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G, U: u7 i1 A( m. T- t+ s2 J; O
  
$ B" f& z0 s  I) A/ g7 h  第一步,假装认罪,先去掉皮肉之苦。
" m" E, n1 k$ L2 t0 R  7 v5 @* `9 {2 a! A& k3 T, `+ n5 ]
  第二步,上书二世,言明自己对秦有大功,实无谋反之心。即使有小过,也可将功抵罪。
# H1 X" b: Y  w: p2 P- [  8 \5 e6 F* x4 B' x$ q7 e
  我们知道,李斯的文笔是很好的,就如他写给秦始皇的那篇《谏驱客书》,可谓千古雄文,句句至理,字字珠玑,一支笔造就了一个泱泱帝国。所以,李斯有绝对的信心,他穷尽才华写出的这篇辩罪书,定可拯救自己的命运,绝处逢生。
8 y/ w( A, R6 T: P4 A  x  - d" J  _; G' p4 `
  可惜,这一封上书,在上传到秦二世的手里之前,已经被赵高扔进了垃圾桶。
  _1 |" ~4 R( a; P' |2 Q  : Y4 J1 J$ M# ~, A+ N4 Z" H' u) f
  ——“李斯囚徒也,安得上书!”8 t3 h- T( Z3 D: k
  
9 l, I& r2 i, G1 ]  由此,赵高明白了,李斯虽然暂时诬服,将来二世遣人复讯,必定翻供。于是他派遣其宾客数人,假扮成御史、侍中及皇帝特使,假奉皇命轮流去审讯李斯,李斯果然翻供,坚持说自己无罪,所谓谋反,纯属子虚乌有。# S8 I8 W, v& ^# B* P$ M: I1 z) A% Y
  
! h( D; M9 ~& b% g: @5 E7 m1 ?  赵高一声冷笑,好你个如奸似鬼的李斯,还想以退为进,妄图翻盘?哼,做梦,你可逃不出我赵高的手掌心。, u$ O8 f3 K1 J
  
6 a9 s% m; J! B& B  于是赵高命令假御史们,使出尔等的十大酷刑,把李斯给我往死里整。
  f* o0 O  f8 ?' x  
, J9 H, a7 Y6 V$ H) p  李斯彻底绝望了,连“御史们”也如此对我,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我死了,罢罢罢,招了吧,就受了这千古奇冤,为后世忠臣们做个“好榜样”!8 |, ?, {6 h" g4 b7 z; X6 n
  
- l: ~0 r7 H/ R7 i  赵高的诡计终于得逞,等到秦二世派了真正的御史来复审李斯,李斯想也没想就立刻认罪画押,再也不敢翻供了。
5 F. _6 }& f! Z$ T! |. a8 C- k) {. d  
8 @. V) N$ d& @# J- c/ j  秦二世接到李斯的供词,长舒了一口气,笑逐颜开:“李斯果欲谋反,微赵君,朕几为此贼所卖!”
! M0 f1 L2 k. P; w9 u% W! _5 R  
' Q  L, X# C/ x( f) Q" I! q" G  这时派去查李由的使者也已回到了咸阳,言李由已死,死无对证。
# D$ _6 Q2 Z, \) h0 N  6 c4 g7 K8 S2 _2 R! B
  李斯最后一线生机也没了,秦二世于是一拍板:李斯父子谋反罪名成立,罪当五刑,灭三族,腰斩于咸阳之市。; |: K( g% R! ], l: G% L* S4 D
  0 U3 I4 d" Y6 t# D& R; K
  这一场玩命的暗战终于宣告结束,赵高大获全胜,李斯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历史深渊。
1 L0 G( s. ], c0 T; u8 D3 D/ s8 P  
; u) q) ?  G9 [+ O: S( m9 S  
- f/ A& @3 f: D% L: W8 N  / {  W" V7 }4 I
  
. j' c$ h3 Z+ Y  终于到了最后时刻,李斯与其族人被押解到咸阳街头,去接受他亲自制定的残酷刑法。
1 p& N0 W$ }7 U+ p+ W  5 k4 A) n9 k  a1 @2 D8 i
  临刑之前,李斯回头对他二儿子说道:“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说着,大哭不止,次子亦哭,族人无一不哭,围观百姓亦多有涕泣者。5 Z/ T! \+ ?8 B% v  ]6 |& z
  
' m! r5 F8 s6 }5 Q8 }1 d5 b( W- N  帝国的创业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千古名相李斯,在临死前的最后遗言,竟无一字豪言壮语,却去憧憬起那普通人的幸福来。这真是人世间最残酷的玩笑。5 `& o8 O. `) ]9 N3 v6 C1 k1 }
  
# b( U2 s) c  c8 i: L6 U4 b  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紧抱着权力二字,不死不休呢?李斯有大才却无伟魄,可见与此。
" a0 d& j+ l( ~3 ^# K5 O  / s: t8 E' o% v( T3 L) E. a
  午时三刻已到,监刑官至,先命将李斯刺字,次割鼻,再断左右足趾,然后割去生殖器,最后腰斩,这就是所谓的五刑。
# U3 g$ c. B+ v( {  
, N* r1 p# S) W3 F5 w  当李斯身体上的零件被块块割去,当锋利的铡刀从他腰间一砍而下,一切似乎已经结束,然而李斯仍然活着,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下半身和爆出肚子的大肠小肠。李斯从来没有看过如此诡异的情景,这把他自己都吓着了,他挺着上半截身子,开始慌乱的满地爬行,在刑场上歪歪扭扭地拖出一道蛇形的血痕。) I) m! z$ Y- t) L" ~* l* {' K; q
  
; P% @% X4 m8 R9 Q0 E8 f  这场最后的生命之舞足足跳了近半个时辰,李斯终于谢幕倒地,只有满地的鲜血如泉水般咕嘟咕嘟的喷涌着,仿佛每一个细胞还在为自己可怜的主人呐喊冤屈。" E' E: Q3 r; Z
  / _9 `* F" b& _' G+ f; H
  随着李斯的倒下,李氏一门,男女老幼,凡三百余人,皆随着他死于铡刀之下,咸阳城内,一片腥风血雨。$ d3 `4 Z- _, m3 y. [5 _1 A
  
7 p+ j, h' D, k  M0 l# c& l  
$ R" s- }  v2 ~+ M/ r+ I0 o  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来回答连个问题:
) X! Q2 D& }+ B, H  \8 o8 C) [  
; `; V" i3 S5 A7 I) [. _9 j. z  第一,李斯才学、手腕,均远超范雎,为何下场比范雎惨这么多?
% [/ @. }& G& D: h; U3 {  答:除去政敌可怕、君主昏庸及所处历史环境不利等诸多外部原因外,最关键的内部原因还在于李斯个人的政治素质有问题。一个在重大关节和原则问题上不能站稳立场的历史人物,即使再有才华,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这就是我对李斯的最后评价。6 @3 J8 ]8 t6 q6 r/ u
  
* F  R) }# N5 Q2 P# M# ]+ j6 e  第二,秦朝的开国元勋李斯竟因莫须有的罪名惨遭五刑而死,这说明了一个什么历史问题?# g+ D+ S0 ^! S7 {+ T1 j: n
  答:任何一个君权膨胀的王朝,都不乏大规模的政治性冤狱。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伍奢冤狱,就发生在春秋时期唯一有称王的楚国。再比如明清二朝可怕的文字狱,就是政治性冤狱发展到极致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定陶之战* x/ ]5 }$ e' U# c5 e5 S8 ~
  * |+ g+ e9 Y, T7 P* G3 i
  0 H2 F) |# D$ y1 ]9 n) M
  . o- C  P9 Q) R1 R, g
  当李斯被灭三族的消息传到濮阳,章邯一个人孤独的登上濮阳城头,茫然的看着远处帝国血红的落日一点点、一点点向山下沉去,他的心,也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的沉入谷底。7 G/ v9 v. W; F0 u5 z: c; y* c& U
  ) k$ U5 H1 n+ I  P
  双柱已去其一,他这剩下一柱还能撑起这风雨飘摇的帝国多久呢?别提了,现在就连章邯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阉人赵高的手里,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t' T5 ~1 `! Q
  
3 O! s' o4 k  @4 `  章邯悲哀的预感到,大秦帝国完了,唯一的疑问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1 w: w# d7 B/ r* D6 M  3 W9 w* M1 c, Q+ V
  正这时,在落日沉下的正对面,一轮明亮的新月,从天边缓缓升起,一股微小的希望,也从章邯的内心深处,缓缓升起。3 [' m& p: r9 Q5 z6 W, V
  
4 C+ y/ E4 d( G+ ]8 M7 q( `  章邯喜欢夜晚,更喜欢明月,因为它从不与皓日争辉,却选择在最黑暗的时候给世界一缕清明。  t1 r- P% p( L* N" K& A8 H
  3 P% Y) W* k1 T- U( `* |
  章邯笑了,洒脱的笑了。他振奋起精神,拔出配剑,指天长啸:“事尚有可为也。不到最后一刻,我绝不认输!”
% C% _! e  i( L; O8 {  
; N$ Z! g: t# h" r  
3 A4 \. F  A: O: t1 J' A" J  ( `( v. Y$ @0 E# ?
  第二天一早,章邯与将士们饱餐战饭,在微曦的晨光中出城而去,目标——定陶城下飘飘然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项梁。
! I/ _  a; |2 E7 W% O  
. @7 K! r7 H0 |  `$ \  又是偷袭战,老招式了!不过这一次,定陶在濮阳东南方向一百公里处,秦军必须一早出发,长途奔袭一整天,以赶在半夜里打楚军个措手不及!  Q) t/ F5 d$ I% e3 w7 [! m3 E7 b
  
" N+ b" l/ z  ?2 v+ Q+ K  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08年的九月了,那绵绵的秋雨,拖拖拉拉的已经下了足足三个月,兀自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正是这一场宿命之雨,恰到好处的隐藏了章邯的重重杀机。$ M0 ?1 F5 [2 k# E' H
  . [+ d( X+ M+ Y
  
: O4 |; m) ?9 E# R2 l  当秦军如幽灵般出现在夜幕笼罩的定陶城下,楚军还在细雨之中酣梦,懵然不知死亡的阴风,已趁夜逆袭而来。9 j3 _9 I8 o# x! S% n
  
1 H) q6 a7 L" B' E# E/ r$ ?1 x  凄风苦雨无星夜,正是杀人好时节。
, h# n7 i1 [' H4 s  c0 P% f  2 D  J! P# m* ?- m% g
  章邯没有表情的脸上,冷冷的抽动两下,一挥手——杀!
7 b! r, n5 H. l) X# n+ ?$ A& H- e  9 \1 x2 T0 `: q3 L; x9 |$ ~4 O
  随着这一个命令,无数幽灵静静的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随风潜入夜,杀人细无声。
; u/ N. f9 B1 m( k. u  
8 S, \7 n/ Y# @, G- H7 [  没过多久,楚营之中传来了几声凄厉的哀号,紧接着,火光四起,天下大乱。9 N; D1 _2 I! A+ V! r  R" A
  
! R" r' |  l2 g& ?; |2 T& K  项梁在宿醉之中惊醒,仓皇出帐,单穿着一身常服,执着一把短剑,在恼人的秋风中,茫然失措。3 q& O: b  U  W
  
/ X4 q" D9 ~% i  在东阿一战中投奔了项梁的齐国司马龙且亦衣衫不整的冲到项梁身边,急道:“秦军夜至,也不知有多少,事无能为也,武信君请速走!”
6 K# Q+ o( n# u% i  X) l  
% b& d& Z) o% T4 t3 \  
! h) z; q0 @4 d$ B! s. j9 M$ _  项梁知道大势已去,只得慌忙跟在龙且身后,且战且逃。正至营门,却偏偏遇上章邯,这可真是冤家路窄了,项梁于是一声虎吼,冲上去就是一剑,章邯也不躲避,生生挨了这一剑,然后拖刀一挥,朝项梁砍去。3 f0 i8 M" Z! k. d4 v7 ~
  
9 J/ n7 K* b" E  章邯这一招,叫做同归于尽。不过章邯浑身贯甲,挨一剑最多也就轻伤,项梁就惨了,只穿着一身睡衣,章邯的大刀,势大力沉,一刀已将项梁劈成两半。
/ e* T$ ]" U1 _. h  
" k4 M& N4 A" A5 S* q  龙且在旁,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他二话没说,猛跳起来,夺路而逃,眨眼便没了踪影。那速度,比兔子还快。
) a1 Y' k4 ~0 V& ?' b% I  
, U7 d- u8 J9 l! h4 F: o  章邯也不去追,只将大刀抗在肩上,一声长啸:“归报项羽,速速投降,若其不然,吾必灭楚,亲斩项羽之头,使彼叔侄二人在地下聚首!”; `) k& D# G; [3 N
  
* n  k' b7 b+ _  定陶一战,章邯绝地反击,斩杀项梁,全歼楚军主力,重新树立起其天下无敌的神话。至此,人民反秦运动陷入了第三个低潮期,项羽与章邯也因此结下了比黑夜还深的血海深仇,此深仇大恨,非二十万秦人的生命,不能洗清。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2.失重的巅峰对决0 _6 W5 D1 J5 H, t* p8 _
  6 v' `1 f% O, x0 W9 R% \* Q
  # a7 r7 R$ B) S
  
# N) Y0 D/ `7 O3 F  灭了项梁后,章邯重归天下第一名将宝座,接下来再灭谁,这是一个难题,大难题。
5 m* j7 [  G1 a9 d# Z1 t  2 |# o1 u* i. {
  反秦的各路豪杰,已经被章邯干掉不少,但章邯还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割韭菜,割掉一茬又是一茬:
, r2 W4 d, ~1 r6 ^3 \7 N  3 v* t3 j2 `( U, `( ^+ k
  齐国的田儋死了,田荣又站了起来,固守齐地,自成一统。1 Y. \  C* J7 T
  
/ g7 i) |/ l3 t9 ^& Q  魏国的魏咎死了,魏豹又站了起来,他像一只猎豹般带着从楚国借来的兵迅速收复了故魏王国二十余座城市,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 E3 t/ W) j! g/ @6 B+ e6 O  * ]9 f" o5 G3 l2 M8 R/ Q
  楚国的项梁死了,项羽又战了起来,与刘邦吕臣退守彭城(今江苏徐州),在楚怀王心的领导下重整兵力,严阵以待章邯。
) X# g$ Q! q' |9 m/ z) ?  3 _7 k, r" z1 S
  赵国的部将李良叛变,杀死赵王武臣,投降了秦王离军;然而张耳陈馀又站了起来,重新拥立了六国时赵王的后代赵歇,继续与王离军死缠烂打。; ?$ w1 Q4 m* g4 B# }) z# |/ M# Y$ @, S
  ' N& d+ {; q6 f5 |- |6 X7 w
  魏齐楚赵,到底该先揍哪个,章邯陷入了四难之境。
, L& k1 v* T# F6 D+ `2 g2 o  
3 B+ v+ r& A! x" [' M7 s  魏与齐者,手下败将也,相信章邯大军一至,旋可灭之,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s- u  Q/ c* o. f3 C, A/ c
  , i4 G/ k7 U5 i
  然而章邯可不愿做这种一点挑战性都没有的事情,如今山东遍地烽火,欲灭此大火,须先强后弱,绝不可让强者愈强,从容坐大。
  u, ^' I9 }' P+ H: D  , A, j* g* C* K: u2 I) {2 R5 {
  那么就攻楚吧,楚国不是最强么?况且章邯杀了项羽的亲叔叔,这一场决战总是在所难免的。与其拖来拖去,不如现在就一绝高下。% z. _. V* }7 N
  ; \+ y  Z1 R: W" J( t
  可是章邯不能这么做。非不欲为,是不能为也,他要为大局考虑。当时,帝国的平叛主力,除了章邯这一支中原野战军外,还有王离这一支华北野战军。——这是一场艰苦之极的持久战,他必须与王离互相配合,不能只顾自己打着爽。
' D" L. p. {' ^  / _. d6 S/ |0 S0 P3 p9 P8 N5 M
  王离我们前面提到过,他是接替蒙恬指挥秦国三十万长城边防军的大将。按道理,无论军事经验,还是队伍的战斗力,他都应该比章邯强很多,那么为什么从陈胜起事的公元前209年七月,直至公元前208年九月,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章邯都不知搞定了多少路反秦义军了,王离竟连一个赵国都没有搞定呢?1 V( V# M+ g7 J- o
  . J; R) d6 ]9 z; M7 l4 S
  这个问题,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我从故纸堆的残言片语中找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再经过一番分析与推测,稍稍还原了这一段历史的缺页—— ) ~% c5 [* X9 ]! E8 y) y
   ' G, M1 a/ [- {- ]# K
  第一:匈奴的侵扰。4 q. ]% y# {. l; E, n; n1 n
  
% i* ]: {9 T' |7 o  据《史记 匈奴列传》“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可见蒙恬死后,匈奴人又攻来了,王离南要对付燕赵,北有匈奴在后捅刀子,这仗打的进展如此缓慢,也就很好理解了。
$ N5 K& ]2 A2 j. ~  f  & s3 @$ d! Z4 l4 p3 d
  第二:军粮匮乏。
' Z6 {6 k) A/ q. D5 J  
0 \- F5 s$ Z0 r! M$ w0 y  匈奴人重新抢占了秦边防军的粮仓——河套平原,必定造成王离军粮匮乏。虽有直道可从关中向上郡提供粮食支援,但帝国内部党争不断,李斯赵高忙着互相倾轧,恐怕也无法顾及王离的死活。从后来巨鹿之战,王离军需靠章邯为他提供后勤支援,也证明了这一点。1 {; g( \7 ]  h; |9 }
  . Z8 o+ V6 Y) {/ p! a
  + X# V. D) b4 @  L) |
  第三:军心不稳。$ \6 [) J3 r+ M% T, M  n/ V$ v
  / {. I) B( `0 `  o2 f
  扶苏蒙恬无罪被杀,很多对他们忠心耿耿的将士也遭到清洗,这对边防军的军心必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影响。蒙恬时期,边防军有足足三十万,等到巨鹿之战,王离军只剩了二十万,除了战斗性减员外,估计也包括不少秦军参与了反叛或者逃亡。王离既要指挥作战,还要忙乎军队内部层出不穷的麻烦事儿,这估计也是他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j" ^6 \# i/ G
  / D5 t! |- _9 [; `# |9 z
  以上三点,就是我对王离军在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动向的一个推测,至于是否准确,见仁见智吧。历史的迷雾重重,正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 G, i& C. m% s9 a& @! Y1 Z! L$ M  U6 n4 |, a* U6 C
  现在这段历史的缺页终于被补上了,王离有兵无粮,打不了持久战,章邯不帮他,王离不但拿不下赵国,反而有可能会陷于赵地,在匈奴与诸侯的夹攻下全军覆没,这是章邯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L+ a4 x! z2 c- P* M
  
3 ]1 v9 j# ?+ Y  基于此,章邯不得不放弃南下攻楚的战略计划,转而北上攻赵,帮助王离拿下赵国,两军会师,然后再合兵攻楚。
/ y" b( f2 [; P7 G; Q  
& a/ m8 p+ i& `& F  公元前208年九月,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将城里的百姓全部迁到河内,并摧毁城郭,荡平所有的建筑物,将这座自春秋以来兴盛数百年的名都毁于一旦。从此,巍巍邯郸城一蹶不振,往昔的辉煌,化作一缕轻烟,在赵武灵王的叹息声中,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悄然淡去。
+ j1 y- g5 @4 w1 O  
; T9 q- D# i* z- D2 W7 S  章邯不得不这么做,从军事上来说,中原野战军虽有二十余万,但他不可能每攻破一座城池就分兵驻守,这样只会被诸侯军各个击破,从前陈胜的败亡,就在于此;从政治上来说,夷平赵国都城,可以震慑诸侯,打击敌军的军心,并可将赵民控制在秦国的势力范围内进行监控。要知道骁勇善战的赵国百姓,从战国时期起就是秦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j% Y1 U) Y; z  n- [
  
  ^# @1 n) h. G" m5 q9 s2 s+ \+ v  比起项羽刘邦的楚军动不动就屠城,章邯这样做已经够仁慈了!- r+ t. t* k* o, @
  # f9 D5 a% ?0 C2 A1 ?( V  Y! q
  0 p1 T; J2 O3 B/ _8 ^
  + [, I7 k$ G! _
  邯郸被攻破后,赵王歇与丞相张耳北逃至巨鹿城(今河北省平乡县),收集残部欲重整旗鼓,可惜他屁股还没坐稳,王离就来了。1 I* B* M: f3 s: c" M
  # x* i6 e! s4 D( r& O/ D- ^. O( n
  公元前208年十月,王离二十万华北野战军南下,兵围巨鹿,欲困死赵军。
: y/ ^* G& e6 ?  g3 `/ Z  
3 @% Y2 o% ~; n  Q2 C  与此同时,章邯军亦开至巨鹿以南的棘原,修筑了一条百余公里的甬道,为王离军补充粮秣。所谓甬道大概就是在道路两旁修筑高墙,以保护运粮路线的安全畅通。+ ?9 H$ z+ H& Y; ~* ?1 g0 N
  
* X( w( i( Z* f  D; p  这是章邯的老本行了,小小一条甬道,比起巍巍骊山陵,不过就是小菜一碟,供应军需,更是章邯的拿手好戏。2 f& F1 r2 {) k7 Z0 t
  
# o! M! j5 O+ _! n0 Z$ [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有一个疑问,章邯王离二军为何不直接会合呢?何必这么麻烦修一条“输血管”各自为战,如此岂不是降低了胜算?
; q- H2 o" Q+ w8 S  : y0 N) ^2 b6 B% i. e/ g
  我是这么推测的。王离是世家名将,身居武城侯,无论资历爵位,都在章邯之上。两军若会合,到底听谁的,这是一个大难题。以章邯之军功,绝不可能屈居王离之下;以王离之身份,亦绝不可能屈居章邯之下;再说王离打了赵国这么久,眼看胜利在望,岂肯轻易把这个功劳分给章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行其是,王离负责围城打援,章邯负责供应后勤及防备楚军北上——这个办法在通常情况下其实没有啥大问题,可惜章邯偏偏遇上了不属于人类的项羽,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章邯再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且再无力翻身,从此万劫不复。
4 x0 @' P1 O% R- A! X7 h4 ]- ]
- _) d2 [. }( p  为了两军的团结,章邯自愿退居到幕后,王离于是当仁不让的冲上历史舞台上一显了身手,他的二十万大军,兵精粮足,紧紧围困住一个小小的巨鹿,打的张耳苦不堪言。
, }8 Z4 h6 l1 e7 F  5 q$ w# z$ `; u5 V& {, v& p
  危急存亡之刻,张耳首先想到的是好兄弟陈馀。张陈二人从战国时代就是死党,他们一起在信陵君门下当门客,魏亡之后又一起四处逃亡,后来又一起去投奔陈胜,一起拥立武臣、赵歇为赵王,数十年来形影不离生死不弃情同手足肝胆相照,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V4 P: n9 X2 w9 ~" Y
  
4 ^! g5 c% T! f( H! g9 i  此时的陈馀,已在西北边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赵子龙的故乡)收来了数万赵兵,赶到巨鹿以北扎营,但是他不敢动,巨鹿城下,足足有王离二十万秦军,他这几万兵,去了还不够王离塞牙缝的。5 o! [; p3 K; e; j+ d3 N
  
! a) Z4 y- i* C& Y& G/ T  张耳被王离打的朝不保夕,一股怨气便全撒在了陈馀身上,他派出使者张黡、陈泽,去骂陈余:“从前吾与公为刎颈之交,今赵王与耳困在围城,旦暮且死,所望惟公。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岂非有负前盟!若果能践前言,何不亟赴秦军,拼与同死!”
) b8 k- }: \0 u( l" o5 ]  * l3 ]% z, R, R* q" l
  张耳要好兄弟陈馀跟他一起死,陈馀却还没活够,他回答说:“我非不欲相救,但兵力未足,冒昧前进,徒使全军尽覆。且吾所以留命不死者,欲为赵王、张君破秦报仇。今若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r+ z/ y- K: R# l5 k( F, B
  5 `8 p9 k$ l3 z3 r; w
  说来说去,陈馀反正不肯去送死了,他只派了五千兵,令张黡、陈泽带回去意思意思。
/ a) C: H. N2 K! M% }; `  
, j& A6 P9 j" E! o; [4 D  这点意思,实在不够王离意思,张黡、陈泽带了五千兵刚到巨鹿城下,就被王离吃了干干净净。这五千人,也真够可怜的,徒然做了张耳陈馀所谓义气的牺牲品。
8 `; U2 Q0 Y% M9 Y0 q: c5 w$ T  % H, b0 }( D5 B- {/ c) g
  这以后,张耳陈馀两个死党算是彻底掰了,从此反目为仇,他们后来一个跟了项羽(陈馀),一个跟了刘邦(张耳),在楚汉之际生死相搏,哪里还顾及从前的半点情分。看来,在存亡利害之前,什么刎颈之交,什么江湖义气,全都是狗屁。
4 T3 N- Y& \4 c# F+ w  
/ X2 Q7 O5 l, C; d' ~1 x0 W6 H  扯远了,陈馀说什么不肯救赵,其他诸侯倒是还有一点国际主义援助精神:燕国的韩广,派来了将军臧荼;齐国的田荣一向小气,他不愿派兵,然而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田角,却背着田荣带兵来了,此人颇有一点政治眼光;与此同时,张耳的儿子成都君张敖,也在北边儿代郡收了万余人赶来救援。) Y$ f& N3 [/ r6 J4 N, m) x" t
  
; ^+ x# U% j7 m8 v, q/ A* u  这一下,巨鹿城下简直就成了农贸市场,各路豪杰各自摆上摊子,互相打起了口水仗,却没有一个肯率先攻击秦军。(就连张耳的亲儿子张敖都不敢动,看来父子之情也是狗屁)- k7 v! M* `' k& W" |( O
  + T+ a1 B/ x1 k5 v2 p
  据不完全统计,巨鹿城下的各路诸侯军,总共有三十余万,兵力并不输给秦军,却一个个高筑壁垒,谁也不肯当这个出头鸟。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这副德性了。/ [( t( y# h& k1 p. W. x* q
  - P" G3 S- @0 C! ~. D; V
  如果项羽不来,这三十万诸侯联军,或许就是章邯王离的盘中餐了。可惜,项羽终究还是来了,虽然期间有些波折(个中详情,待项羽一章再续),但他还是在一个月后(公元前208年11月)顺利赶到了。出头鸟没人愿当,项羽却爱当的很,他这支南天神雕,偏要啄一啄章邯这个猎人的眼珠不可!
6 N1 [+ y+ |2 Q0 R$ M  
  Y9 \, m& A+ W' x  T  此时的项羽,已经今非昔比,他被楚怀王封为鲁公、上将军,拥兵近十万,全权指挥援赵战役。另外,项羽的好兄弟刘邦也与他分道扬镳了,他率领着几万军队,正在黄河南部向西朝关中方向活动,楚怀王心与项羽刘邦相约,谁先入定关中,谁就是关中之王。4 K. A1 D7 U$ r& ^  J, {# o+ H+ O
; G1 H9 J' y& i. U( w; Q. F
  项羽气势汹汹,拍马杀来。一切都似乎预示着章邯项羽两大名将要在历史的聚光灯下来一场精彩的世纪大对决,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所有人跌破了眼睛。关键时刻,章邯莫名其妙的退缩了。- V4 K5 d0 ^# M
  
& X) L  u/ N& X+ Y( Z2 w! B  当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军为先头部队渡过漳水,摧毁章邯辛辛苦苦修筑的甬道,切断王离军的输血管,章邯按兵不动。8 {# d# ?8 S. A; v, G
  " p$ r+ j- z3 T# ]# k( R3 g& \
  当项羽大军主力破釜沉舟,持三日粮,有进无退,一往无前的渡过彰水,疯狂杀向王离军,章邯还是按兵不动。$ ?" H( K$ d" G" z" O" }, P
  
# {1 P8 ~' A) i9 p  当项羽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不仅是按兵,反而向后退却了。
) c. k  \; ~3 ]0 ?% M* X  
/ W  q$ S/ Q8 d  ~3 R) D) s  当项羽杀秦副将苏角,虏主将王离,华北野战军在诸侯联军的围攻下全军覆没,章邯仍然后却,竟不敢引军与项羽一战。
7 d& a6 t  L3 f1 i. p6 }  . \0 e0 d8 Q* Z$ B# U* K4 _
  当项羽依靠无上的勇气与战功成为四十万诸侯联军的总指挥,与章邯军对垒相持。尚未交战,章邯又数却之。种种表现,宛如一介懦夫,哪里有还有半点天下名将的影子。& K; t# t+ a# T/ r7 ~$ k2 [: m9 C
  
) O$ O! c. d) _  }: {8 u  真是奇怪啊,项羽豁出一切兵渡漳水,章邯为何不半渡而击之?
5 T0 ~) Q3 |: ~6 D  9 B* Z6 q% @8 r! S
  真是奇怪啊,项羽孤军杀到巨鹿城下,章邯为何不与王离前后夹击楚军,反而连连退却,坐视大好局势化作乌有?8 Y$ V" N7 N4 @$ m0 g* |3 @: f
  
2 G, J% U& d- t7 {0 v+ j9 F* a  真是奇怪啊,章邯自出函谷关,灭张楚、死魏王、杀齐王、斩项梁,名动四海,威震天下,为什么一到巨鹿战场,就完全变了个人一般,畏首畏尾,怯战至此?
' `# G4 B6 U. V9 `1 Z3 {$ Z  & C4 L  k& X0 J3 J) t8 A
  从前那个敢冒雨长途奔袭一百公里击杀项梁的章邯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 f: U2 ~4 `4 H' ^  
5 \' B6 t' x3 M% x% {4 h  这又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大疑案。6 v* y# f2 u) V  m+ E& \/ \: S
  
: |( a7 f/ F& |  历史的重重迷雾,总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D% \# j/ `, W  
& m0 w4 ^/ [3 O" Z- e, K  非要解的话,莫非章邯被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超凡气势与非常人之勇悍给吓着了?# S; j: Y/ h. a7 B
  . e6 T3 A, g4 x' z  ?$ k, q+ L/ `
  也只有这个的答案了。虽然牵强,但不是没有可能。
. n# _6 F7 B6 p' P0 W  5 z4 k$ ^% X: \, u3 @, g" ?9 H+ g5 }
  人的心理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东西,很多方面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解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杀人如麻的勇士会突然间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最好的例子就是荆轲刺秦故事中的那个秦舞阳。) G& O# q$ L" f1 D& e
  
) P4 [' S# S. h$ d3 ~  或许,章邯就属于秦舞阳那一类人吧,总觉得自己挺拉风,可是一旦碰上了嬴政或项羽这种拥有强大气场的超人,就会立刻从老虎变成老鼠。
4 A8 c" }7 ~) D/ `  u  
1 F' d+ i& x" A# U# R' l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原来蔡依林这句雷死人的歌词里竟颇有几分哲理呢,老虎与老鼠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相持! a" h% Q9 C9 \3 r' ?& O# U) s
  
0 P7 b" W" b0 F3 r! E4 b  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后梁 谢瞳+ I$ N+ d3 ?6 J/ U8 a: j
  
$ j7 Z! c# d4 e& P  前面我们说到章邯因为畏惧项羽而退缩不前,这恐怕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我想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束缚住了章邯的手脚,那就是帝国的领导核心层内部出问题了。- K' t) b8 [- d8 p2 o3 H( N/ ]: j
  % O9 {3 h$ ~( E) H" O7 p
  李斯死后,赵高代替他晋升为丞相,称为中丞相,同时可以在朝廷和禁中掌握大权,秦二世彻底被架空了。4 G* b+ S/ X7 H6 r8 K( m7 y  h
  
2 u) O3 i; g% b5 l% T  但赵高之志不仅在此,他最终的目标是要灭亡嬴氏,自己当皇帝,或者关中王也可以。) X; e) |% g% N
  
# U2 u$ v: R  q2 T  然而他终究是个太监啊,太监当皇帝,未免有些惊世骇俗,所以赵高制定了一个十分精密的计划,分三步依次实现:
+ r1 F. T8 A$ N3 b2 q# B  . R& k" ?# q  ?" `0 l
  第一步:搞定群臣。, Z1 @+ g2 t, f) i
  7 t) ^$ F* I7 h2 t: l1 |
  第二步:搞掉章邯。" h/ g! f& l, v# o
  # _% c  N. Z9 V* L4 g  K: j
  第三步:杀掉胡亥。
: Z( M8 Y# t# I1 b) G  
- h2 M) b( N" P4 r* C# W; ^  第一步比较简单,一只鹿就可以搞定。: b$ _( U$ W8 c2 p2 [7 }) I
  
! a8 e+ v% ~/ V* q) W! `( l/ ^  这个故事就是大名鼎鼎的“指鹿为马”了,赵高送了一匹鹿给秦二世,却非说它是一匹千里马。
( v/ a7 v9 Z. P5 t  - H: y2 |/ N) h' t
  二世疑惑着看着赵高,心想他离得老年痴呆的年龄还差的远啊,于是摇头大笑:“丞相开玩笑邪,谓鹿为马?”0 z7 l! D; [) E
  
4 D9 N- H- Y9 T0 o/ D  可是赵高非说它是一匹马,并牵到群臣面前让他们一个一个辨认。
  U# Q8 U" ^6 F9 i6 }  0 d& k" ~0 l$ `; L; `1 Q2 p" _
  大秦王朝的衮衮诸公们全被这个高深的问题给难住了,有的胆小鬼吓得不敢回答,有的蠢人想了半天脑袋还是没转过弯来只好说它是鹿,更多的聪明人在片刻的迟疑后开始大声疾呼:这明明就是一匹马嘛,好马,好马呀!4 w# B9 |5 S$ J
  6 W1 T4 B8 }: q& _
  赵高把指鹿为鹿的人全杀了。, ]' K8 P  U, |: r1 A
  3 w9 r; J$ l8 W# K7 o& \0 c
  从此,群臣再无一人敢逆赵高的意,赵高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放屁,也是香的。9 }; F4 |0 n7 f' x
  : [8 v5 P1 k! b$ s" [
  而秦二世经此一事,不但没有怀疑赵高,反而认为自己神经有毛病,从此再不敢上朝,天天在上林苑游玩射猎,刚开始还只射些兔子之类,到后来竟发展成射起活人来——如果说秦二世从前还有些许理智,到这会儿也被赵高忽悠成了一个真的神经病。, V6 D) R# o; _' x$ T$ |; ^; Q5 j
  - M4 _0 O% W# S' J4 t4 \! V/ ^
  李敖先生有句说的好:古代的皇宫可算是一种畸形的结合——有成千上万的女性生殖器,有上千上百的没有生殖器,却只有皇帝一个人有男性生殖器——然而这唯一拥有男性生殖器的人却往往反被没有这件珍贵物件儿的妇人与太监们玩弄于鼓掌之上,这可真是历史的绝妙讽刺。0 X; @; H/ }; S3 g% t
  ! p) z  z& y- n. B' J
  
9 X" N2 E& i  C; Z  
' E  ^8 s/ N/ n& m0 V7 ?$ g) R+ c8 `  搞定群臣之后,赵高下一步就要对付章邯了。章邯坐拥二十万大军,万一哪天兴起,杀进咸阳城来个“清君侧”,那赵高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g5 y4 f5 @" l: N) f8 r* G. d
  
' Y- f- a8 {; Y" ?9 u( F  n  于是赵高假皇帝之名屡次派人去责问正驻守在棘原与项羽相持的章邯,为何屡战屡退?为何还不进攻,你到底在观望什么?* N" h- N5 }0 K! G# V7 i$ V
  1 \2 k$ H4 }9 G1 Y& b; g% J) Q9 {7 X
  章邯确实在观望,自从巨鹿之战开始后他就一直在观望。原来,在“指鹿为马”事件中,章邯有不少旧属都被赵高给杀了,他明白,他现在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杀进咸阳城“清君侧”,要么联合王离与诸侯军来场大战,斗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让赵高渔翁得利。  Z& B1 k( I- @: A
  : v# u9 [( C( e' D. l6 \" U
  这个选择不好做啊,与诸侯军决战,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项羽太猛,楚军的战斗力太强大;回咸阳清君侧,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赵高挟二世以令帝国,他投鼠忌器。
( t# d% d; g7 Y) A7 |+ b7 V6 J  
# w3 A8 W+ V( g2 G  两难,实在是两难。
* b, E) C5 G" `0 |  
2 i7 y4 d0 i* V8 ?  时间就在章邯的犹豫与迟疑中这么一点一点蹉跎过去,等到项羽全灭王离,纠集四十万诸侯联军全线压上,章邯的这两个选择都再也无法实现了,因为他已经错过了选择的最好时机。
0 U) E  M4 f! b5 B  & Z! T2 a& k4 a7 ]% y
  与项羽决战?二十万对四十万,必败。回去清君侧?他已是败军之将,在朝廷与军队中再无半点威望可言,仍然将必败。6 p- m2 _) O1 U! y/ E
  
/ E! S8 J+ [7 [) ?9 z, x  看来章邯虽在军事上的能力绝无可怀疑,却实在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成大事者,应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章邯屡次在重大问题上犹豫不决,就是他的必死之道。
. b$ z9 O1 k! I  y3 e! N, F, m7 q, r+ J! n
  机会稍纵即逝,现在章邯把这局活棋下成了死棋,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好走了,虽然这条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z- w( C' q9 v
  ( X* ~, q9 Q6 A+ _
  投降项羽!
7 T8 K7 i" A+ s! G  6 M3 W  ?$ B; J" M: t
  其实这也是一条死路,项羽与章邯之仇不共戴天,楚人与秦人之仇戴天不共,他们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硬凑在一起,非出大乱子不可。1 Y! L: M: S6 L
  
. k% Z% O2 L" j5 D4 I8 z# ?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章邯决不能走这一条路。9 s' z6 r: S; W
  
/ y* V4 {9 [- {5 z3 R9 a  那么就继续与楚军在彰水两岸相持吧,拖得一天是一天,看看这个世界会不会出现奇迹。* v6 p  _- ?$ D1 X5 \6 b; L
  
3 }0 }& @# F! \( Z" H6 ]  这一拖,就是足足六个月(公元前207年二月至七月),项羽一则要花时间整合大杂烩似的诸侯联军,二则怕渡河进攻时被章邯半渡而击之,所以也就暂时保持了现状,双方耗上了。2 H$ l7 h9 M; ]& D2 l9 b
  3 x6 ^  I' {4 V2 X$ d* w, D# z4 x
  章邯在这六个月中也不是啥也没干,他派出了得力助手长史司马欣,回咸阳城要求支援并探听朝廷局势。
% K* e- c. V5 u2 g  u  $ G8 R5 T0 [+ L7 {# k, {/ _
  司马欣我们前面提过,此人并不简单,他与董翳明为秦将,却在秦楚之间态度暧昧,似乎有一点双重间谍的意思。; U" r0 P0 P0 w, d/ y8 O' r! r
  
% h- _3 \' }' s6 S& \' T- n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司马欣在未发达前曾担任过秦栎阳狱掾,也就是栎阳这个地方的监狱长,有一次项梁被抓进了栎阳大牢里,是蕲县的狱掾曹咎写信疏通栎阳狱掾司马欣,从大牢里把项梁捞了出来。
8 p) C7 d1 f6 l  ( s' ^& N$ I' z
  这件事情太诡异了,项梁乃楚国名将项燕之子,是秦帝国一等一的政治重犯、通缉重犯,司马欣一个小小的监狱长,怎么有胆子私自放人?另外,曹咎一封信就让司马欣放了人,这说明曹咎与司马欣关系匪浅。而从所有迹象来看,曹咎乃是项家的心腹。同理可证,司马欣莫非也是项家的心腹?( o, {0 P& I" w1 E
  
& T& J  C3 M/ O  然后,没过几年,司马欣摇身一变,从一个小小的县级监狱长,成为秦帅章邯的亲信,位居长史高位。这里面,莫非与旧楚集团的经济支持有关?
; ]9 l/ A' W9 w- y9 W, O  " W" ]) ]9 l% X3 n5 l& z
  一切都是猜测,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司马欣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双重间谍。他把楚军的情报透露给秦军,让章邯顺利击杀项梁,又把秦军的情报透露给楚军,让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获全胜。此人在秦楚两边捞好处,谁得势他都是功臣一个。" g( ?- J! ~2 o
  
( K  E* n# \3 g! w4 W- ^6 U) Q  如果我这个大胆猜测不幸真的料中,那么司马欣此人的心机实在太可怕,与长平之战中那个同样态度暧昧的冯亭,有异曲同工之妙。
; @6 D8 t  a. P# h  . D" K2 ]+ [# l$ |/ S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少出色的政治投机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7: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14.殷墟之哭; L- U3 a& o* F0 }' r
  
' G6 O1 |  M+ \! X& w5 e  公元前207年7月的一天,一句苍凉的哭声,在殷墟的上空飘荡,穿透两千年的漫长岁月,至今依然可闻。% y8 I# @3 \+ S2 z$ C! z( \4 i* P2 X
  
) @9 ^2 I2 `  ]  司马欣来到咸阳的时间已经是公元前207年四月,项羽正与章邯在漳水相持,刘邦则已平定了韩地,正往南阳进发。
3 W1 G) }- h7 }/ ?4 ?- l. S  Q8 g( p# p$ y  
; A6 M/ T& ?5 p; E+ ~  事情可谓危急了,然而司马欣在咸阳城里等了三天,一个要见的人也没见到。1 V  T1 A" I: f: |9 ~5 K
  
; ]6 G. B$ H- W9 q  司马欣最想见到的是秦二世,但秦二世正在深宫里醉生梦死不做大哥好多年;司马欣又想见主政的中丞相赵高,但赵高也不见他,非但不见他,还想编造罪名逮捕他。# V, X; B; C+ N3 A) h4 {5 p+ J/ b
  
( g! L/ M! P5 g' E6 ~, G& G  为什么?因为对赵高而言,章邯是他篡权夺位最大的一个阻碍,以私通敌军罪逮捕司马欣(这个罪名或许也不冤枉),然后再让司马欣牵连去咬章邯,将章邯像蒙恬一样赐死,接着再派一个亲信接替章邯的帅位,夺了这二十万大军的军权,缩回函谷关固守关中,最后杀掉胡亥,关起门来当个关中王,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 V, Y" S7 J* R5 ~- Q% O' B+ M  8 Y  ]3 s8 [/ i2 F
  他并不担心章邯会投降项羽,因为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即使章邯想投降,项羽也容不得他。; Q* Q: q) ?% _! E) v3 I. s& K7 m
  1 B0 n: s! k) @% f, j- z& [7 w
  赵高想的太美了,章邯可不是蒙恬,项羽也不是匈奴单于,君不曾听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老话么?
8 z1 t1 T6 L4 w3 t5 h  2 }9 U8 W9 Q, b/ Q, j  G# g- H: k
  另外一边,司马欣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赵高想杀他,于是连夜抄小路逃出咸阳,回去一见到章邯,就哭了:“呜呜呜,赵高居中用事,专权欺主,将不利于将军。将军战胜亦诛,战败更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6 G, I. P7 E( l+ e  / G7 b2 L1 T. s: S
  什么“孰计之”,明显就是司马欣见秦大势已去,便要劝章邯与自己一起投楚了。6 l7 ^  Y/ P6 o8 P9 _- z
  
0 |4 ]; }! M0 z' Z  董翳也在一旁劝,降楚吧,降楚吧!赵高心计最难测度,一言之间,李斯夷族。今若嗔怒,吾辈定遭毒手。
, z4 K& s" U. K" K- x- o  6 S% s2 W- S& Q* e
  这两个如奸似鬼的家伙,都想着劝降章邯,当作投楚的大功一件呢!
* F  ^6 R% w9 B8 i" T  6 \3 z& ~7 G9 d& c, H- ~- s
  章邯仰天长呼,痛苦到无以复加:“我章邯南征北讨,披坚执锐,亲冒矢石,万死一生,为大秦受了多少辛苦,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赵高,我与你不共戴天!”9 n9 e/ ~' i2 N& W# ?; @
  
; T& y7 [, V( J8 n; @6 G' F, d  司马欣趁机继续加火:“将军既恨赵高,何不与项羽休兵,借楚之势攻入咸阳,亲斩赵高之头,以泻此大恨!”* b: _! ?* x2 `' K
  
, N- T& C- ^4 \- ], \/ m# w  章邯低头,不说话。7 Q+ X6 [6 y# w* o& N
  
  U4 E& W+ h; b2 Z& F; X9 @/ f" L+ L  董翳在旁急道:“请将军速下决定,迟则有变!”0 z7 }5 y* N1 x  m
  8 Y4 Y4 D" c# g- ^* w
  章邯仍是不说话,他又犹豫了,投楚,还是不投楚?二世皇帝与赵高算是已经把我扫地出门了,项羽会不会不计前仇接受我呢?- h0 M% D5 f5 J0 a0 L" |. h
  ( }  Y% Z$ t# K  o" r  @. U" m
  章邯现在就像一个被老公抛弃流落风尘的怨妇,欲要找一户大户人家从良,却又怕人家嫌自己出身不好,心里头郁闷死了。' }. N- L4 ?9 B
  1 Z" X" l  K4 C( s' f6 n: }8 t, Q
  为什么这个世界总要我做些两难的抉择啊,我章邯何其命苦?1 [$ S! q/ i0 x# i9 ^3 g0 q' R* T# \( d
  
- ^; r$ ?/ n! L( \+ a9 R  眼看章邯就要煎熬成一根炸油条,一封书信救了他的命。2 d: M2 A2 ^0 q2 x- ~. G8 z
  ) Y. U' C/ ]/ F  E
  这封信是赵国大将陈馀写来的,自巨鹿一战后,他也被旧主子赵王歇与好兄弟张耳给抛弃了,可谓与章邯同病相怜,现在他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投奔项羽了,所以特地写信来劝章邯与他一同弃暗投明,参加革命。* y  l. U# X2 G
  + s3 _* l, e& q8 \/ }& {& [
  陈馀这封劝降信是这么写的:
3 u9 g# i6 \' J, A2 N/ E+ M  $ [1 U2 d: j/ E! S$ S6 W2 [4 R  W
  章邯大将军麾下:仆闻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皆因功多,秦不能尽封,故借罪名杀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失兵卒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权势熏天, 欲以法诛将军以夺军权。今将军祸在眉睫,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借问将军将如何自保?且今日天亡秦国,无论智愚之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再以无罪被诛,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合纵,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比之身伏斧铖,妻子为戮,岂不远胜乎!故赵将陈馀百拜谨书。
! }7 T/ i% _  g3 ]5 v- i  4 C; f! j* X, p" e6 O
  章邯其实也很讨厌陈馀这种胆小鬼两面派,但却很难对其所陈利害提出反驳。如今他是前有劲敌,后有权奸,他只有学陈馀去做个丢人的两面派,才能保存自己,保存自己这二十万将士的性命。
0 c) Y% o$ M" T9 F  
6 t: B& j" z# @. x( G7 @  但是章邯还是心存顾虑,他说:“吾昔杀项梁,与楚有世仇,楚将军岂能容我?”
4 V  c8 }  S, S  * F; `" U, J6 w) g, w
  司马欣一拍胸脯:“我与项氏素有旧,可替将军见楚,陈说便利,料楚定从其议。”
0 O# [$ L1 p3 d5 c& ?* M) t1 a( N  
3 l* b- s+ p* V4 ?" M0 l" w  章邯点头答应:“子往说之,吾专候来命。”
6 S' B& G( N7 H# a  s9 d7 |# U9 J* b9 R* u0 a. M5 W5 e5 ^& m
  于是,司马欣孤身来到楚营,为章邯全权代表,与项羽展开秘密谈判。- v' {6 x# z& j( a: x+ h
    v3 T$ K! M& K6 [9 Z; a
  这一谈,就是将近一个月,双方往来纵横,就是谈不拢。
* R$ ]5 p2 J' p  
& P1 v. I. a' s8 u* T& D) I) ?* s  为什么谈不拢,倒不是项羽揪着章邯的杀叔之仇不放,不肯和谈。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能不非一兵一卒而收服秦二十万大军,项羽高兴还来不及呢!
1 D% t$ J- [; L* Y+ B- L# b1 e  * {( v+ J- z  ^! C5 K
  问题的焦点在于,章邯提出的条件太苛刻。6 l7 c4 Q- K" V" r" e7 f0 Y
  
$ ?2 t0 [/ R" g2 P  第一:他要自己二十万秦军的独立指挥权,他与项羽只是同盟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 j  W9 Q% f+ @6 d+ {6 ]  9 E6 v2 }# Q  V; u. g8 r  N
  第二:攻入咸阳后,他要两件东西。第一件,分王关中;第二件,赵高的头颅。
4 g+ O4 |+ R" c2 r2 Y) r' n+ \9 t  
- |6 T) c; `; p. Y, m6 |  第三:灭秦之后,项羽不得诛秦之宗室,不得毁秦之宗庙,不得伤始皇之皇陵,更不能屠秦之百姓。
! C5 ~( ^# {& A  
- c$ L/ t2 n! c4 n- e! m2 S. O  项羽火了,我靠,你章邯是个什么东西,竟敢跟我项羽提条件。第二条马马虎虎还可以答应,第一条和第三条,免谈!& A, O7 O8 Z& ]* Z1 r2 z8 [2 Y
  
& D2 L2 ^" b6 v4 m) q  章邯也火了,不谈就不谈,我章邯还怕了你不成!' Q! \& O% f; h1 c. z! K- m# h
  0 }% _1 z: X4 ^' Y8 ]- i
  为啥章邯态度敢这么强横?要知道事情谈崩了,对他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 L# U/ T- Y- ~& F2 G: n  
- o, S! z8 }, \  v% k  答案很简单,两个字——粮食。
% G5 M, |+ j6 t8 H  , W- m" E) A8 [/ ]. U: o
  我们知道,章邯攻赵,是带了很多粮食来的,所以他才能源源不断的给王离供应军粮,现在王离全军覆没,他的粮食更是多得吃不完了。而项羽就没那么阔绰了,当初他破釜沉舟,楚军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渡河;至于东道主赵国,都城邯郸被章邯一扫而空,巨鹿又被王离围了好几个月,所以赵国也没多少粮食给他们;至于其他远道而来的各路诸侯军,那就更别提了,一个个都是穷鬼,本来就是意思意思来救赵的,只是不幸被项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他们能带多少粮食来!2 F% L/ D5 Z1 f! p
  - i: n" U/ t. Q  ]5 H- r/ K
  所以说,章邯虽然困窘,却也不是一点讲条件的资本都没有,司马欣即便想死了促成秦军的投降,但军权在章邯手里,章邯死不松口,他也没辙。
; j3 H% v. S9 ?& n/ ~- o' v. y! Q  
8 ?* {. v' m$ l7 [  于是,双方又一次的僵持起来。项羽很讨厌这种不死不活的气氛,要知道,刘邦的十万大军此时已经攻下南阳,兵临武关之下了。明明是我搞定了秦军的全部主力,最后要是被这老家伙抢先一步灭了秦,我项羽岂不是做了这世上最赔本的一桩买卖!
% s" m% G9 n% H) `  " s% c( E8 ?; S, x* n; Q9 g8 B0 e
  不能再等了,你章邯不是跟我将条件吗?那我就打,打到你不敢讲为止!
5 K1 B' J) l% _, z; B  % N4 i  K  C8 x) Q
  
6 O' A* o, X3 o3 S/ \! F  
) Y1 }: @& j; k% [$ t  
% O# U" d# f. h8 f7 }  
( J) Z* v: U" U1 y2 `  公元前207年6月,项羽突然恢复和谈,答应了章邯的所有条件。; ?' ~( W' U/ ]
  
  K9 G3 ?& z% a. W  Q1 T( W  章邯大为狐疑,项羽为何骤然改变态度,这是何意?
% H# V8 T) L! H( P0 e) o! S, c  0 c; @1 \9 m1 q
  原来,这一切都是项羽的惑敌之计。他一面许和,一面却偷偷派蒲将军率一部兵力,日夜兼程渡过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位于今河北滋县西南),绕到章邯军之后,击败秦军一部,然后抢占险要,切断了章邯军退路。紧接着,项羽率主力于汙水(漳水支流,位于今河北临漳附近),再次大破秦军。+ q0 D' \" A2 i. v' j5 H$ e
  
# B& n4 K5 N& |+ D/ I  章邯被打的一点脾气没有,只得无条件投降,双方约定于七月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进行最高级别的首脑会晤,商谈归降细节。& P9 G  h$ g: N1 J6 @
  
! o% t& g. }1 @, Z  这个殷墟,就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一带,后来考古学家在这里掘出了大量刻有甲骨文的龟甲,证明此地的确就是旧商王朝的故都。
4 O' W, z$ H; g  ; j: h% n4 U' {& {
  殷墟虽是前朝故都,却早在周初之时已经化作一片废墟了。所以对于秦楚之际的章邯项羽来说,殷墟也算是一个历史文化古迹,双方选在此地作为举行纳降仪式的所在,颇有些深意。8 @4 L/ k, L- x1 @8 h6 t6 j5 y2 p
  
7 Z/ u. Y+ m, k8 {( i9 ~  章邯一降,大秦帝国最后一根支柱也就崩塌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走到尽头,千古伟业,终将归于尘土,一如故商之殷墟。
) V% d: P% C# g5 ~  d6 q5 g$ [  
  k0 L+ V6 ?8 ]# N5 @0 L4 W  我们可以想象,章邯在穷途末路之下,在这么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无可奈何的向胜利者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他该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 y! i! B# v2 M1 K) T    ^" v+ |: `7 t" M8 p8 K
  或许,他会想起这么一首古歌谣吧!
- ?9 k6 O0 t2 X- T* T+ F  
& l5 W8 n( A2 a. a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 c$ c1 k% g9 m3 p# }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1 V* a6 `8 r  W; A
  5 m( }* ~7 ]2 w# |4 x7 W  b
  这首诗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写的。当年,纣王无道,箕子屡谏之不听,殷商果为周所灭。后周武王命召公释放箕子,向箕子询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时过境迁,箕子一次回国路过此地,见宫室毁坏一片荒凉,遍地野生麦黍,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乃作此歌,是为《麦秀歌》。歌中“狡童”系指纣王,歌词大意是: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宫庙为墟,你这个亡国的顽徒啊……商朝遗民听到这首歌,无不动容流涕。
& ^6 e( y4 Y" a0 s  + Q4 \7 \5 y  g5 b  [: D
  章邯此时的心情,当与箕子一般无二。
; z7 U: j- l2 K! ~: j& J) {1 I- L5 M$ u; }
  史书记载,双方在殷墟定盟完毕后,章邯这个曾经令诸侯闻风丧胆的秦军大将,竟当着昔日对手项羽的面,伤心到痛哭起来:“邯因赵高谗言二世,不发救兵,反下诏赐死,拘禁老小,逼迫不过,无处容身,仰归将军,如婴儿之望父母。但因昔日定陶行兵之际,奋不顾私,有伤尊叔,罪当万死。幸将军虚怀若谷,不计前嫌,收录我等,章邯蒙此厚恩,敢不竭力助楚,攻入咸阳,上报将军不杀之恩,下雪佞臣谗戮之恨。”' s) O4 G/ d5 s6 H, [3 Z3 g
  ( A* I+ V& x( w+ `
  老泪纵横的章邯,发须花白,面容憔悴,甚至有点佝偻,一如乡间随处可见的农叟,哪里还有半点大军统帅的影子。. G+ E6 E. h! N) D9 m8 M2 r7 c, f
    ~+ j4 b9 Q2 |3 T
  众人无不流涕,一个统帅数十万大军横扫中原的天下名将,竟被秦廷的昏君佞臣们逼到如此地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这种悲哀,大概就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吧。事实上,在司马欣从咸阳逃归的那一刻,章邯的心就已经死了,两年前他兵出函谷关欲力挽狂澜的满腔豪情壮志,早已在残酷的现实之中,烟消云散。! Z+ I1 W! i$ a' b0 c/ A7 y
  - M1 C2 @7 W/ Z& W7 M8 L
  项羽在旁,也不由流下了几滴同病相怜之泪,想当年那个宋义,不也是这么对我的么?还好我够机灵,否则恐怕也要被他给害了。这样想着,他便不禁动了英雄相惜之意,遂对章邯说:“此旧事尔,将军何必介怀。我与将军当相逢一笑泯恩仇,灭秦之后,富贵共之。”
, g* m! I7 P! q9 `6 ?  
( R4 N2 e) m- \$ |& q  除了杀掉赵高报仇雪恨,章邯此生再也没啥想头了,至于项羽会不会与他共富贵,他并抱有什么太大的希望。谁都知道,楚人与秦人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岂是一言两语能化解的开的。什么一笑泯恩仇?场面话而已!
/ [5 i4 S" C1 H% E# y& o6 m# ^- w  7 f( n7 j3 @# y
  
2 K! y7 ^( Z  G+ A6 s+ V( x  
4 s! S; M! H& H  不管项羽是不是被章邯的一把眼泪所打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但为了灭秦的大局,项羽终究还是接收了秦二十万大军,并将章邯提前封为雍王,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秦兵为前驱,合诸路大军总共六十馀万,兵锋直指帝都咸阳。9 _8 o  \) O  w* c* Y# ~8 X
  ; V5 w% Z, J% N. b5 s
  项羽并不知道,此时的咸阳,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已经提前爆发。
" Y/ r# }5 g/ d& e* Y  
4 \( |9 W5 Z" [- z1 |% Z  说起来,这场巨变,还得算在离咸阳千里之外的章邯头上。
  _# |% }6 @' }  
& A, \, o' p# Q  原来章邯这一投降,赵高的计划全被打乱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被捅到秦二世那里。秦二世要是一翻脸,认真追究起来,他赵高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 T9 z& U; s2 P- T. p: @  $ }( i3 [; u8 Q' s3 p/ Q
  怎么办,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管不了那么多了,先下手为强再说,赵高决定提前发难!9 @# c: k# X: S$ L0 `6 m  K8 h% f7 K
  
' F: R5 w' P# z' K  公元前207年八月某日,一千多名全幅武装的士兵,在赵高女婿(应该是干女婿)咸阳令阎乐带领下,杀掉守卫,冲进望夷宫,逼死秦二世。$ v1 ~8 f6 ~0 b
  + o' F6 A6 L" ]. Y% w
  然后,赵高把玉玺佩在身上,召集群臣,大咧咧的坐在龙座上,欲自立为皇帝。! b2 K) k5 W2 ?. A6 E, m0 P
  
  R$ m) t$ a3 m4 v2 G  群臣冷冷的看着他,就像是在看一出搞笑剧。从前你把持住二世,我们不得不听你的,现在你自己把手中的王牌给撕了,我们还跟着你一起胡闹,我们就真的太下贱了!' a! q7 o/ T' [
  
5 U6 k0 u' |3 e/ k  r  赵高火了,举起玉玺大声咆哮:“尔等想造反么?还不赶快跪下!”
3 e$ L" y3 O" u8 F$ J' ]  ; Y5 E5 m4 H* P
  可是他的命令根本没人听,此时的赵高就像一个小丑,在台上扭来扭去,当他把所有的演员都赶下去的时候,台下的其他演员只好另起一台,不会再陪他演了。
! H+ x8 H  ?5 _  : d& z9 ^5 H* |4 }$ K* z% j  F& _
  赵高无奈,只得另立秦始皇之弟子婴为秦王,是为秦三世。这个时候天下只有关中是秦的了,再称皇帝未免为天下所笑。4 u0 I) A+ d, X5 A
  0 y& ~. R0 ]7 z( E0 N8 T
  与此同时,趁着项羽还在千里之外,刘邦已经杀入关中,兵临咸阳城下。2 _) b5 z* W# p4 t# Z
  ( Q( e- X9 ^' S- ?' L
  咸阳城内,人心惶惶,大家都在谋后路。赵高也在谋,他见称王不成,心中又生了一条毒计——他决定杀掉秦三世子婴,作为见面礼,投降刘邦,以保富贵。8 h% k% r) W7 l1 j5 l5 k
  
9 b; s3 r( u& k( ~  赵高又算错了,他在谋后路,子婴同样在谋,结果还没等他动手,子婴先动了。公元前207年9月,子婴派人将赵高暗杀,并夷其三族。( ?6 m% v5 ~& }6 y8 @, N7 \3 H: T2 E  [: z
  
  X2 I+ u! s$ I5 N4 M  t  赵高的胜利,在于其身份的特殊,而他的失败,同样在此,正是太监的特殊身份,使他虽有报仇的狠绝,却缺乏登顶的底气。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f: G. U2 I/ _
  
# b+ q: Q7 t, u1 ?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十万大军,挺进霸上(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流经其地,所以称霸上),秦三世子婴素车、白马,脖子上套着绳索(表示自己是个俘虏),至刘邦营中,献玺投降。
1 ^5 a) ^9 N/ f2 V  
( {- Z7 \1 i/ q5 r; [' [- x  大秦帝国,亡了!0 s- j  t! O* z3 D
  : s( j& s% ~' t0 E! [3 p
  一个月后,在新安,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卒,为帝国殉了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14:48 , Processed in 0.0310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