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转贴】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作者:雪域桃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乘风破浪! r2 T( g& R9 j6 r
  
7 m% c" d& X0 J# \$ U! d, }6 Q  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三月,刘秀诏命征南大将军岑彭:向盘踞在荆、楚一带的“成家军”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所部发动反攻。三月九日,刘秀抵达故居舂陵。此次南行,他是借回故乡祭祖之机,加强南线军情督战。在这里,他一面接见当地官员、抚慰民众,一面加紧部署征蜀军事部署。0 f4 r7 i; ~4 {/ ?: ?
  建武六年(西元三十年)三月以来,成家军大举东进,将南线汉军压缩在南郡江陵县津乡一线。这次成家军东征,下足了血本,动用了十余万之众。当年四月,由于部分南线汉军主力开往陇右围剿隗嚣,总数下降到不足五万,而且多是二线部队。威虏将军冯骏驻扎江州,都尉田鸿守夷陵,领军将军李玄驻夷道,以防公孙述出川口。由于成家军势大,三城被紧紧围困。岑彭只能率领其余留守各部死守江陵县津乡一线。岑彭经过顽强奋战,终于击退了成家军,令其无功而返。  w) U" X( j/ [9 @" A/ `
  建武八年夏,由于陇右战事紧急,兵力严重不足,岑彭再次奉命抽调南线汉军北上入陇作战。岑彭走后,南线汉军实力更弱,防守困难极大,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处于绝对下风。这年秋冬之间,吴汉、岑彭所部汉军主力在陇上大败,损失惨重。公孙述趁川口一带汉军防守薄弱,立即令田戎、任满、程泛再次大举东出。为了挽救南线危局,刘秀急命岑彭率领本部星夜南下,增援荆州,加强江陵一线的防御。
3 }3 |2 f, Y' x+ `  建武九年春,在田戎的突袭猛攻之下,冯骏、田鸿、李玄等人大败,巫县、夷道、夷陵接连失守。紧接着,荆门、虎牙失陷,荆楚大震。田戎在长江中设置了浮桥、斗楼、欑柱,断绝了水道,又在陆上设置连营数十里,与岑彭所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岑彭多次与田戎多次交手,却因兵力严重不足,频频失利。他虽然竭尽全力,却无计可施,最终只能处于守势,勉强维持局面而已。, V3 l- M% e5 k) M
  建武十一年春,岑彭再次向朝廷请求增援,并提出了平蜀的一揽子计划。刘秀准奏,特令大司马吴汉、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四人分别担任主、副将,尽发荆州全部之兵六万余人,另外加派战马五千匹,限期与岑彭在荆门会师。在安顿好了南线军务之后,刘秀于当月三十日返回洛阳。
: ^. a9 \6 f# k$ B" V4 I  数日侯,吴汉率部如期到达荆门,与岑彭的南线汉军会师。这几年,岑彭在南线吃足了田戎的苦头。虽然接连失利,他却从未气馁。他认为:别看田戎现在嚣张,南线汉军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只要朝廷拿下了陇右,田戎就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岑彭的目光相当长远,他认为,要想讨平巴蜀,仅仅靠陆军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组建楼船舰队!0 {; j4 G3 s+ x1 S
  因此,他一面加强防守,他还下令士卒入山砍伐木头、竹子,打造了战船数十艘,竹筏数百艘,以为将来从水路直捣成都做准备!另外,岑彭还从附近郡县征调了的数千名渔民,将其编入麾下,作为水军桨手。经过岑彭的不懈努力,一年多之后,一支自我打造的大汉水师―――楼船舰队就此诞生!对此,岑彭深为满意。他认为,有了这样一支舰队,突破田戎的川口纺线,应该不成问题!) }6 f: @- [4 n5 w, T+ w* }
  可是,大司马吴汉率领援军六万一到荆门,马上就与岑彭发生了严重分歧。吴汉认为:打仗还是要靠他的幽州铁骑!建造战船、训练水军,又从各地召这么多士卒,除了白白地浪费粮食以外,毫无意义!他的意见是:”应该立即停止建造战船,全部遣散水师士卒,复为渔民!”对于吴汉如此荒唐的意见,岑彭如何能接受?对此,岑彭表示坚决反对,他对着众将慷慨陈辞:“巴蜀之兵东来,气势汹汹,水师一旦遣散,后果不堪设想!” 虽说吴汉是全军的最高长官,按照一般的常理,他有最后决定权。如果他坚持要这么做的话,岑彭的反对是无效的。但是,由于岑彭长期以来主要负责南线军事,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诸将中的威信也很高。故而,吴汉的话并未取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吴、岑两人就水师问题争执不下,众将分成两派,发生了严重分歧。
) m/ |% ]( z. h1 h/ }) f' @  岑彭虽然与吴汉私交很好,但是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他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面对分歧,岑彭觉得,这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报告圣上裁决才是!他相信,自己的话刘秀还是听的进去的。于是,他火速撰写奏章,派人送往洛阳。他在奏章中紧急报告了当时军中的详细情况,说明了自己与吴汉的分歧,并力陈组建水师对于平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z8 e% R- [9 Z% ]5 s2 ]8 S  刘秀经过分析判断,最终支持了岑彭的意见。为了化解吴汉、岑彭二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平蜀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大司马吴汉只知步、骑作战,不晓水战。荆门一线之军事,交由征南大将军岑彭全权负责!”
  X' }* Z/ L9 V" u0 {  这是一个非常英名的决定。很显然,南征大军主将一职,岑彭比吴汉更适合担任。此后的事实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O3 ^4 u! V! \9 h2 U
  从此之后,南征全军包括吴汉带来的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三人在内的所有部队,都归岑彭节制指挥。而吴汉率领本部驻扎在荆门一线,专职负责运输粮草、物资等后勤工作。
8 v+ c  b) |7 c0 w3 o* t  一个多月之后,也就是建武十一年闰三月,岑彭养精蓄锐,做好了大举西进、进攻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要塞的准备。
$ v1 y9 H7 ^3 ]2 b3 d" f: K  为了做好强攻川口的工作,岑彭下令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挑选不怕死的勇士,作为全军的“尖刀前锋”。这一天,为了激励士气,岑彭将全军精锐集合起来,当众训话:“弟兄们!本将奉圣上之命,就要大举西进了!我军的目标,是夺取川口!”岑彭手指前方:“你们看,那是田戎在江上修的浮桥,先登上者有重赏!”) `" f  U( v1 o% j6 M5 y8 h( U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岑彭豪迈之语,点染了全军将士的雄心壮志。将士们群情激昂,摩拳擦掌,都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偏将军鲁奇第一个站了出来,当众表示:“末将不才,愿为敢死之士,率领本部攻击浮桥!”岑彭见状大喜,就把“先锋尖刀”重任交给了鲁奇。
7 W4 ~6 D. a, z4 D, ~, B4 n+ D& r  几天后,东风陡起,江上狂风大作。鲁奇趁机率士卒乘轻舟逆流而上,直冲浮桥。浮桥的攒柱之上,设有倒钩,将鲁奇的船挂住,无法挣脱。成家军守卒在桥上放箭,飞矢如雨。鲁奇与敢死队士卒挥舞盾牌,死战不退。在舟中,汉军将士用弓弩发射火箭、抛掷火炬,向桥上守敌发动反攻!火炬乘着风势,熊熊燃烧,浮桥上的敌楼很快坍塌。
/ ]" [7 E7 t; J7 j& l( I  岑彭见浮桥火起,心中大喜。立即下令:“楼船水师,给我上!”他亲率战船数十艘,乘风破浪疾进。此刻,鲁奇与敢死队已经上岸,杀散了沿岸守军,接应汉军大部队登陆。汉军大队上岸之后,勇猛无比,所向无前。汉军抛掷火把,见营就烧,见人就杀。成家军苦心构筑的几十里连营,被烧成一片火海。成家军全军大乱,溃不成军。慌乱之间,四下奔走逃命,溺死于长江者数千人。
4 _  _  o! R& ~% ]7 a9 h! D, T  这一仗,岑彭一举拿下了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汉军大获全胜,任满被杀,程泛被生擒。惟有田戎率领残部走脱,一路溃逃五百里,退保巴郡首府―――江州(今重庆市)。
4 G2 w5 P, b1 \" z" j. m! j  获胜之后,岑彭立即上表报捷,举荐诛虏将军刘隆为南郡太守,留守荆、楚。随后,他亲率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引得胜之兵,长驱直入,深入巴蜀腹地。' P; V( k' a" Q+ y% F5 u
  岑彭治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他通令全军:“严禁抢掠百姓财物,严禁杀害黎民。凡违此二令者,立斩不赦!”严明的军纪,很快收取到了民心。汉军所过之处,百姓欣喜,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岑彭所至之处,当地父老总是前来犒劳,奉以美酒、牛肉。岑彭道:“天下丧乱已久,民生凋敝。岑某奉圣上之命入蜀,岂敢惊扰百姓?盛情心领,酒肉不受!”岑彭的义举,感动了当地的无数人。巴蜀各地听说后,争相开门向汉军投降。
1 ^! ?9 e& ?4 h# H7 F  由于岑彭深得民心,他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连克城池数座,杀入巴蜀心脏地区。
5 }' K* X5 I! g" z* ?8 r! J  刘秀在洛阳,听说南线捷报频传,喜不自胜。他当即下诏:任命岑彭为益州牧。刘秀在诏书中还强调:“凡是南征大军所攻克各郡,都由岑彭兼任太守。岑彭出境之后,太守职务由后续进入该地的将军担任!”他还特别授权岑彭:“你有权自行任命所克诸地郡县官吏,有临机处置之权,不必上奏!”
6 t: h1 U' ~& V5 f: d( ]  建武十一年夏,岑彭率领南征大军一路西进,乘胜直抵江州城下。在观察了江州地形之后,他认为江州地势险要,城高池深,田戎又是兵精粮足,很难攻取。
& N! C* \/ S. @7 C$ Z  于是,他留下威虏将军冯骏围困江州,自己则亲率大军继续西进,兵锋直指西北方向,接连拿下了垫江(今重庆市垫江县)、平曲(今四川省合川县东),缴获“成家军”稻米数十万石。与此同时,大司马吴汉率领的预备队也跟了上来。岑彭书请吴汉留守夷陵,自己则率领汉军精锐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看着岑彭在南线势如破竹,坐镇洛阳的刘秀,心中无比的快意。在他看来,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推进的话,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彻底解决巴蜀问题。也许到了今年年底,岑彭就能彻底克定益州十郡了!
$ b8 {2 I  t" D1 G; q! P  但是,事情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巴蜀地区苦心经营了十年的公孙述,岂是一推就倒的“泥菩萨”?公孙述,还有杀手锏―――刺客!鬼魅一般的杀手,已在各地悄然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1: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刺客魅影- W7 r$ g; K" N( {, e) d
  $ s5 W# _1 z; F
  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春,随着隗氏集团的覆灭,公孙述的形势越来越不利。其实,他在东线的防御体系之所以坍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自陇右被汉军拿下之后,他受到了陇上汉军的牵制。
5 [5 o& ^& \; @; X8 |8 N* I5 C  由于来歙、马援所部汉军在陇上虎视眈眈,公孙述不得不在武都、广汉、汉中三郡投入重兵布防,企图全力阻止来歙的陇右汉军南下。本来,他认为东线的田戎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又有江关天险可守,东部纺线固若金汤,绝对是万无一失。不料,东线却很快被岑彭突破!这一突变,令公孙述震惊无比:天哪!真是太可怕了!
7 f/ {8 t% v. C  T+ v2 P7 G4 X3 z  这一年,也是公孙述登基称帝的第十一年。面对危局,他急的团团转。他突然想起,当年自己登基之前,梦中的神人说过:“八厶子系,十二为期。”难道说,朕的气数将尽?一想到这个,他就感到不寒而栗。然而,他最终还是定下了神:“不行,朕决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他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
% E4 v+ L% d' n0 ~  眼下,形势对他来说是极为严峻的:岑彭已经夺取巴郡大部,杀入犍为郡境内,垫江、平曲已经失守。从岑彭的进军路线来看,他是想一鼓作气,直捣成都啊!0 p3 T+ _, V# A3 Z8 J' X
  事已至此,也只好是拆了西墙补东墙了!公孙述毫不示弱,立即作出了紧急部署:- a+ W4 w" J2 s3 \" H
  第一,强化成都以东的沱江防线。令大将延岑、吕鲔率领汉中郡精兵星夜南下,驰援犍为。又令其弟公孙恢集结机动部队与延岑、吕鲔会合,分头把手广汉(四川省射洪县与遂宁县之间)、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严密构筑防线,全力阻止岑彭所部汉军进入蜀郡。3 _3 x5 E% J+ r0 V7 G
  第二,守备、警戒武都、汉中一线。令原陇将王元为将军率部增援武都郡,与大将环安死守河池(甘肃省徽县),严防陇上来歙所部汉军南下。- F( U. }0 {# `3 H
  第三,收拾巴郡残余势力,令将军侯丹率二万余人疾驰东进,与汉军对峙于朐忍县黄石(今重庆市云阳县黄石镇)。
2 D% @, I! R' K2 W  从公孙述上述部署可以看出,他是孤注一掷,不但准备将岑彭抵挡在沱江以东,而且准备让侯丹抄他的后路,一举将其驱逐出境!
% Y  `  W! E. n* ]: {1 b  公孙述在益州经营了十一年,还是有点实力的。经过这一严密部署,岑彭的进攻势头被遏制,汉军被阻隔在沱江以东,无法继续西进。看来,要想拿下成都,只能是“南边的文章从北边做起”。能否一战克定益州十郡,全看陇右汉军有无大的动作了!
3 d# T& Y) W# A8 L) g' i  再说中郎将来歙、太中大夫马援为主、副将的陇右汉军。自从去年全歼了隗氏集团、收取了凉州十郡以后,他们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由于陇右新平,首先要保持稳定,必须先招抚赈济各地,还要抵御西羌诸部的进攻。因此,来歙、马援二人亲自坐镇,扬武将军、天水太守马成具体负责,开始逐步收服陇右各个地区。半年多来,由于一直忙于招抚、剿匪等内务,他们一直无暇南顾。' y8 B0 c- }9 Z. A: ]0 f
  建武十一年夏初,先零羌发动叛乱,进犯临洮。来歙向朝廷举荐马援为陇西太守,坐镇狄道县,专职负责防御先零羌等工作。马援到任之后,奋击来犯之敌人,大破先零羌,陇右西部逐步得到了安定。马援走后,南征巴蜀事宜则由来歙本人全权负责。
! F/ ]. g- Z' K0 |  六月,刘秀在得到了岑彭深入巴蜀腹地消息之后,为了配合岑彭在南线的进攻,他也作出了紧急部署:令来歙为主将,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为副将,率领陇右汉军主力十余万,取道西汉水谷地南下攻击公孙述的北线防区。刘秀的战略意图很清楚:南、北两线同时夹攻,使公孙述腹背受敌,首尾不能兼顾。* G1 ?4 y% V+ G
  六月中,汉军势如破竹,一路杀入武都郡境内。入境后,汉军一战击败了王元,拿下了下辨道(甘肃省成县西北)。王元、环安率领残部逃入河池。随后,大军乘胜前进,将王元、环安围困在河池城中。
8 d' y# a, p9 P) Q$ j; d5 P: D  眼见汉军势大,无法抵挡,环安愁云满面,无奈之下,他只好派人杀出重围,走小路入川求救。败报传入成都,成都大震。公孙述急的如坐针毡,来到城外大营中火速召集诸将议事。! ^1 M- o5 ^6 r7 N& J. t
  他愁眉不展,喃喃地问众将:“汉兵势大,人人骁勇,武都郡县悉为所破,如今且当如何?”众将默默无语,帐内鸦雀无声。公孙述大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养活了尔等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人为朕分忧么?真是一群废物!!”突然,有一小卒进帐,跪下禀奏:“小卒乌钻,愿为陛下分忧!”公孙述眼前一亮:“你有什么办法?” 乌钻道:“陛下勿忧!小人少年之时,学过武功,当过刺客!小人愿身怀短刀,夜潜来歙帐中,将其刺杀!来歙若死,则盖延、马成易破矣!”公孙述大喜:“乌钻!你若真能立下此功,朕不惜封侯拜将!你速去准备,朕在此等着你的好消息!”
; e9 X0 P" l: Z7 T% p+ \3 w3 @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公孙述真是急眼了!只要能宰了来歙,一切都好办!
, A3 S% N3 z% W" Y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夜幕沉沉,伸手不见五指。河池城外的汉军大营之内,一个矫健的黑影悄然潜入。他来到来歙的中军帐外,看四下无人,敏捷地钻入帐中,转眼就不见了。夜深之后,来歙忙完军务,来到榻上躺下。一会儿,他就迷迷糊糊地睡去。9 f4 o" Y& z3 m6 P$ R4 Y" Y$ P  {
  黑夜如水,静的怕人!三更过后,一个黑影突然从榻下跃起,一刀插入来歙的前胸!顿时,血花飞溅!来歙负痛大叫:“来人!有刺客!”黑影不慌不忙,飞快窜出帐外,顿时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武士们赶到之后,哪里还有刺客的影子?只见来歙卧在榻上,胸插短刀,气息奄奄。
! `5 a4 C3 Y/ R' |$ K  来歙面色苍白,手指着不知所措的武士,含糊不清地吐出几个字:“快……,请虎……牙……”众人会意,飞马急召虎牙大将军盖延。
$ G( O* ~( K5 d7 M  盖延听说来歙遇刺,吓得面如土色。他不敢怠慢,飞马驰至中军帐。盖延老远就见来歙躺在榻上,胸插短刀,浑身是血。他吓得不敢进门,“扑通”一声跪在帐门口,放声痛哭!
7 Y: M+ [5 L7 ]' N+ ]7 ?  来歙见状,顿时大怒。此刻,血已经止住了,来歙的精神显得好了许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他强打精神,斥责道:“虎牙!你还算个男人么?怎么这么没出息!来某身为使者、大军主将,受命南征。今日不幸,突遭奸人毒手,看来今日便是来某的死期了!来某深受国恩,死无私憾。惟恨今后不能报效国家,再也不能为圣上分忧了!”来歙停了一下,突然抬高了声音:“来某就要死了!因此特召巨卿将军前来,惟以军事重担相托而已!可是你!你却学着女人的样子哭哭啼啼!真是混帐透顶!来某虽然利刃加身,难道就不能叫武士宰了你吗?”! z, X$ o* K6 V. j7 o8 z
  盖延闻言,强忍悲痛,含泪而起,躬身行礼:“来中郎,有事请吩咐,盖延从命就是!”来歙道:“我死之后,大军由你统领!你要是出了差错,到了阴间,老子也饶不了你!你听清楚了么?”盖延低头奏道:“末将谨令!”来歙回首对武士说:“扶本将起来,我要给圣上写一道奏章,快!”' [/ A7 L! O1 D9 m3 |
  来歙强忍剧痛,趴在书案上。他胸插短刀,亲笔挥毫给刘秀上了最后一道奏章:“中郎将来歙谨奏,小臣于六月某日夜亥时,被不知何处之贼人利刃所刺,击中要害,命且不久。小臣不敢自惜性命,惟恨不能再报陛下之厚恩了!小臣虽死,遗憾却深。小臣身为朝廷使者、西征军主将,所作多不称职,辜负了陛下的希望,使朝廷为之蒙羞,此为臣毕生之憾也!臣以为治国之道,以得贤才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刚直,可堪大任。臣之兄弟、子嗣都不成才,都不是做官的料。如果陛下因臣之故让他们做了官,将来要是犯了法,一定会被朝廷治罪。请陛下哀怜来氏一门,今后一定对来氏子弟要加强督导!切勿令其为官!”将遗表写完之后,来歙投笔于地,抽刃而绝!
0 b: `0 F* h& q  几天后,刘秀在洛阳得到了来歙遇刺身死的消息。他手捧来歙遗表,想到幼年与之交往的那些往事,再想到他为国家立下的汗马功劳,刘秀悲痛无比,泪水扑簌簌淌下,打湿了竹简。, k. T- Y& j7 A
  当日,刘秀下诏:任命扬武将军马成为代理中郎将,总领西线汉军。过了十数日,来歙的灵车送到了洛阳,刘秀乘舆到场,亲临吊唁并送葬。: S2 A9 K. p$ _, {. [
  来歙之死,真是慷慨壮烈,悲壮无比。他的遗表,深沉得体,感人肺腑。作为军人,能够战死在沙场之上,这是最大的光荣!被敌人刺死在军营之中,病死于军中,与战死沙场有异?为了国家捐躯,为了朝廷而死!大丈夫为国而死,虽死犹生! ( Y# M+ w7 S0 o7 _; Q2 X
  来歙之死,与冯异、祭遵、景丹之死一样,都是为天下统一大业而死的。来歙之死,书写了一个军人不朽的光荣,也奏响了自己的人生绝唱!来歙的英风侠骨与铁血丹心,足以让千百年之后的人为之感动、钦佩!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追魂夺魄
  Q% K- v( W1 X9 j* Y- k. d& R  " m$ p1 a. C4 }. |
  来歙之死,激起了刘秀消灭公孙述的强烈斗志。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七月,在办完了来歙的丧事之后,刘秀决定再次御驾亲征,第四次前往长安坐镇,指挥汉军诸部围剿公孙述。七月中旬,刘秀再次抵达长安。; Y+ W/ G8 n' W( D, |
  在这里,刘秀还是继续贯彻两线同时攻击、双管齐下的战略。在南线,命令岑彭继续强力西进、直捣成都。为了配合岑彭攻击公孙述的沱江防线,刘秀命令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代理陇右汉军主将,率领陇右汉军南下攻击武都,围攻河池,目的是从北线突破公孙述的防区。不料,盖延在南进的途中,突然得了急病,无法继续领兵。刘秀无奈,只好召还盖延,保留虎牙大将军一职,改任为左冯翊督尉至长安养病。改以扬武将军、天水太守马成为代理中郎将,武威将军刘尚为副将,继续南下武都郡,围攻河池县。数日之后,马成、刘尚攻破河池,平定了武都全郡,打开了从北路南下成都的大门。% S& j! o, u; x3 b" L4 O9 N
  再说南线汉军。岑彭入川后,公孙述极为震恐,为了强化成都东翼防线,他急从北线调回大将延岑、王元,令其弟公孙恢一起,在广汉(今四川射洪东南)到资中一线的沱江沿岸布防,组成了一道由北至南长达二百多里的纵向防线,全力组织正面防御。公孙述在这条防线上投入了十余万精锐,希望凭借沱江天险,阻止汉军西进。此外,他还令部将候丹率军两万,驻守黄石(今四川省涪陵市的黄石滩),卡断了汉军的退路,打算将其一鼓全歼!
, [, A# T; L9 Q  形势是极为严峻的:汉军前有坚城,后路断绝,怎么办?危急时刻,岑彭再次作出了调整。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辅威将军、期思侯臧宫、护军杨翕带五万降兵沿涪江北上平曲,牵制住延岑的主力。同时,他命令汉军大张旗鼓,制造声势,造成汉军准备总攻广汉、资中一线的假象,迫使延岑收缩防御。一路则由自己率领,执行“黑虎掏心”计划。
8 |" i& |! [9 X* P$ g( W  岑彭在楼船水师的协助之下,率领汉军精锐数万浮江而下,出其不意地返回江州。在这里,他再次分兵,他将主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汉军乘船沿江东下,攻击驻扎在黄石的侯丹所部,恢复汉军的补给线。西路则由岑彭亲自率领,他要取道岷江,奇袭成都!岑彭战略的总方针是:避开成家军的主力,由两翼迂回进攻成都,出敌不意,一举灭蜀!
+ r+ V2 L) u+ g- |  东路方面。成家军大将侯丹在黄石毫无防备,他认为,汉军主力远在垫江、平曲一线,与自己远隔千里。就是距离自己最近的汉军冯骏所部,距离他也有数百里之遥。而且,冯骏正在围城,哪里来敢打他?非但如此,侯丹还在做着将岑彭“一锅烩”的清秋大梦!汉军出其不意地突袭,侯丹大败,全军二万余人都被打散。这一仗,打通了汉军的补给线,吴汉从夷陵方面运送的军粮、武器等物资,可以直抵江州城下,有力地支援了冯骏的围城部队。
  Q. Y; I9 e4 d8 d% Z; H  G  西路方面。岑彭率领楼船舰队火速溯长江而上,来到岷江口之后,转向岷江一线前进。乘船走了数十里,由于水流湍急,无法通航。岑彭下令弃舟登岸,率军从陆路北上,直奔犍为郡的首府―――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他为了争取时间,昼夜兼程,经历了无数艰险,绕过了公孙述重兵布防的以广汉、资中为中心的沱江防线,来到了毫无防备的武阳城下,一战即拿下了城池。紧接着,岑彭驱动精锐骑兵长驱直入,直扑广汉城下,杀入了成都平原腹地,直捣公孙述的心脏―――成都!汉军所过之处,成家军皆作鸟兽散。汉军前锋甚至直逼成都,距离城垣只有几十里之遥。此刻,汉军虽然没有力量立即夺取成都,却可以在公孙述的心脏地带任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岑彭亲率汉军骑兵,纵横于成都平原上,势若风雨,所向披靡。
- W5 G+ r  v4 D5 V; m  岑彭所部汉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完全出乎公孙述的预料。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四面关隘都有自己的精兵把手,岑彭怎么可能在自己的老巢成都附近出现呢?听到这个消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是震惊,又是佩服,更多的,当然是恐惧!惊惧之余,他不得不对岑彭表示佩服,用手杖敲击地面,对满朝群臣道:“这是那路神仙啊!?”
6 O( V. Y. q# N  岑彭奇袭成都,与来歙偷袭略阳一样,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岑彭的这次突袭要比来歙当年远的多!他从江州出发,水道也走,陆路也行,奔袭的距离长达二千余里!如此长距离的奔袭,在中国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前有来歙奇袭略阳,后有岑彭奇袭成都。两位军事奇才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黑虎掏心”之计,分别将隗嚣、公孙述的防御体系打的稀里哗啦,几乎要彻底崩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臧宫之胆
) X* G8 ^+ J" G/ j/ U% m7 B4 d) T6 U  ! {% h! B. p; P* u7 U* u
  当岑彭在成都平原把公孙述搅的昼夜不安、心惊肉跳之时,辅威将军、期思侯臧宫、护军杨翕带五万士兵,取道平曲,从涪水逆流而上,与驻守在沈水一线的延岑主力遭遇。
( U4 Q5 X) y2 d  沈水,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水经注》中说:“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这是一条从川东发源的河流,由东北向西南蜿蜒穿行之间,最后注入涪江。延岑在沈水两岸的崇山峻岭中布防,戒备森严。
+ l1 Z/ d, h( Z2 x) J  此刻,主将臧宫遇到了大麻烦,他手下的兵马虽然足足有五万之众,却大都是刚刚投降反正的“解放战士”。人数虽多,却是心志不一,很难统御。带着这么一帮“乌合之众”打仗,本身就够麻烦的了。而且,最要命的是,由于此前成家军大将侯丹驻守黄石,卡断了汉军的补给线,连江州的冯骏都几乎没吃的了,更何况更远的臧宫?虽说此前不久岑彭刚刚击破了侯丹,畅通了东西运输,但是汉军的补给线还是没有完全得到恢复,粮草物资运送不上来。周边的县邑看到汉军孤军深入,都在持观望态度,拒绝对臧宫所部汉军提供援助接济。+ Z9 T) z% S. H+ x- t: e: i
  由于衣食无着,臧宫部下这五万多“解放战士”思想开始波动,他们看到老主子延岑兵强马壮,自己却连饭都吃不饱,都是心灰意冷。这些人心怀两端,准备再次倒戈归降公孙述。甚至有人在私下串通,准备马上起事!臧宫、杨翕二人对此烦恼无比,如果是个别人谋反,抓住领头闹市的宰了就也就完了!可是,全军士兵几乎都想造反,怎么办?“发不责众”啊!要是强行动手,一旦生变,岂不是连自己的脑袋也要被这些哗变士兵拧下来?$ n2 U  E+ v: h4 F
  臧宫、杨翕二人虽然软硬兼施,百般弹压训诫,却是收效甚微。眼看着,营内汹汹,群情激愤,几乎要控制不住局势了!臧宫不得已,他在考虑:是否撤退到江州去?但是,他转念一想:要是这些人在路上乘乱造反,如何得了?他意识到,眼下想要笼络住这帮子人,只有一个办法:迅速得到粮食、物资!否则的话,捅出大乱子是迟早得事。如果一旦五万人全部哗变,入川汉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可是,臧宫请求江州、夷陵方面迅速运送物资的文书递上去好些日子了,但是,他连一颗粮食也没有得到!这该怎么办?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数日之后,眼看军中就要断粮了。臧宫真是急眼了,他立即喝令布置:“来人!到路口去探消息,粮食再不到,老子马上就撤退!”
* D/ k3 H0 R$ _* c. p  x6 ~5 z! H5 }  正在进退维谷之际,探马突然来报:“臧将军!粮草到了!”臧宫大喜,急忙带着士兵奔赴路口亲自查看。长长的车队,满载着大米、牛肉、美酒、衣服、药品,还有优良的陇右军马七百匹!臧宫看了,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天无绝人之路!真是太好了!这笔物资,来的太及时了!”臧宫大喜过望,赶紧招呼部下士兵:“快!都给老子运到大营里去!本将今晚要大摆筵席,犒赏全军!”
' Q! Z/ g8 n7 P$ S0 S  谁能想到,这批物资却并不是给臧宫的。臧宫的部下正要动手把东西送进大营,领头押送的谒者(钦差)拔出佩剑,厉声断喝:“大胆!尔等闪开!这是圣上亲自吩咐送给征南大将军的给养!谁敢乱动,杀无赦!”一听这话,臧宫满面的笑容,顿时像凝固了一样,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押粮官见臧宫不吭声了,转身一挥手:“走!”“且慢!”臧宫发出一声厉喝。他拔出佩剑,森然道:“慢说是给岑大将军的,就是天王老子的,本将今天也要定了!来人,给我拿下!”霎时之间,如狼似虎、饥肠辘辘的武士们一拥而上,将谒者一把拉下马,五花大绑捆了起来。谒者一边挣扎一边大骂:“臧宫!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抗旨!反了!反了!”臧宫根本不管他这一套,亲自指挥士卒将所有物资拉回了大营。. q1 T/ R- r3 e1 v$ Y, m* M
  当天晚上,臧宫在大营中大摆筵席,犒赏全军。他举起酒樽,对全军士兵当众训话:“弟兄们!圣上给我们的物资都已经到了!有粮食,有衣服,还有战马!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士兵们吃上了牛肉,喝上了美酒,如何不相信主将的话?臧宫慨然道:“这算什么?成都,那才是花花世界!三日之后,随本将杀敌!要是进了成都,美酒、女人、金子,什么都有了!” 大营之内,顿时欢声雷动,眉开眼笑。次日,臧宫命令军需官将物资分发给各部,布置了作战任务。这些“解放战士”们,吃饱喝足之后,顿时像打足了气的皮球,士气高昂,军心大振。臧宫下令:“全军出发!”汉军不分昼夜地飞驰前进,准备袭击驻扎在沈水边上的延岑。: e+ b6 [! j: B, g6 H, V0 _
  当汉军即将迫近延岑大营之时,臧宫下令停止前进。他虚张声势,在山上遍插旗帜,以为疑兵。然后令人登山鼓噪,令骑兵为左翼,步兵为右翼,自己乘船在沅水之中,夹江而行,呼喊声震彻山谷。延岑以为汉军粮尽,必然退兵,准备不足。看到汉军突然到来,心中大惊。他急忙登高观望,只见汉军的旗帜漫山遍野,不知来了多少,大为恐惧。连忙下令:“撤!”
  C5 o: [% }: Z  d3 q2 D( ]. s  这一切,早在臧宫的预料之中:延岑这个长腿将军,他肯定要跑!臧宫挥剑发令:“总攻开始!”汉军两路出击,猛追延岑。由于山道狭窄,延岑慌不择路,顿时溃不成军。这一仗,延岑大败,被杀以及溺死于江中的足足有一万多人,鲜血染红了沈水,使之浑浊。最终,除了延岑率领少数亲随狼狈窜逃成都以外,成家军余部全体投降。汉军缴获马匹、珍宝等物资无数,再次大获全胜。
' W, G3 p6 W6 t7 U" D# j  真是“墙倒猢狲散”,主将延岑一跑,巴蜀军的军心彻底瓦解,资中、广汉正面防御体系崩溃。数日之后,汉军兵临平阳乡(今四川省绵阳市附近),此刻,就连王元这个“死硬分子”也顶不住了,被迫率众向投降。臧宫趁势率军向北直进,前来归降的人有十余万。随即,臧宫统兵继续前进,进拔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东南),攻破涪城(四川省绵阳市辖区),斩杀公孙恢,又接连攻破繁县、郫县。汉军前后总共缴获五条节仗,印绶一千八百枚。- B$ t9 `" v+ U, C- Y. I7 e- V- Q0 h
  获胜之后,臧宫派人给在长安督战的刘秀报捷。同时,他也如实禀报了假传诏书、擅自侵吞岑彭给养之事。“胜利者是不能指责的”,刘秀怎么会责怪他呢?他对臧宫的获胜大为赞叹,只是令臧宫按照原样给岑彭再准备一份物资,转送到犍为郡武阳县岑彭军中。
% n3 C- ~; [, g; a+ b  连战连捷之下,在长安坐镇指挥全军的刘秀,也不失时机地展开了政治攻势。他再次派信使赶到成都,劝公孙述投降。他在信中为公孙述陈述了祸福之计,许以“丹青之信”(即郑重许诺)。刘秀在信中说:“公孙述!只要你放下武器,愿意主动出城投降,以前所有罪过,朕一概既往不咎!只要你肯来降,朕确保你及家族生命财产安全,不失侯爵之位,也可永享富贵!”& p4 U- G- a! O. n1 E2 k
  公孙述读罢来信,不住地摇头叹息。他不能自已,把信也让亲信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观看。常少、张隆读罢,也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不悦,昂然回答:“自古以来,一朝之兴,必有一朝之废。岂有投降之天子哉!”他再次拒绝了刘秀的提议,拒不回复。常少、张隆对前途绝望,忧愤而死。从此而后,他身边的亲信再也没人敢提投降之事。
* |6 }; L$ t' z2 A6 F9 P$ V$ i  公孙述虽然拒绝了刘秀最后和平解决益州问题的提议,但是,刘秀对南线战局还是比较放心的。在他看来,拿下成都,收服益州十郡,已经问题不大,现在他可以放心地离开了。九月中,刘秀从长安回到洛阳,一面安抚中原军民,一面继续指挥蜀中战役。
& G5 _. X4 r; ~  十月中,刘秀突然得到了南征军长史郑兴发回的紧急奏报:征南大将军岑彭被遇刺身亡!. `9 F$ k- E8 _; p4 n
  刺客,又是刺客!看来,这个公孙述,还真是不简单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2: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吴汉入川
8 [- |9 s$ w% w4 ^+ m  3 W* x/ t; g$ w# ?
  岑彭死的很窝囊,从他的被害经历来看,几乎是“来歙事件”重演!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疏忽大意造成的。" ?9 c0 C/ V3 m) Z: @) C
  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十月中旬,由于汉军突入成都附近的兵力不足,岑彭无力破城。同时,公孙述采取了收缩防御、坚壁清野的策略,臧宫率领的汉军主力虽然拿下了繁县(今四川省彭县)、郫县(今四川省郫县),但是重镇雒城(今广汉市雒城镇)却还在成家军手中,岑彭无法与臧宫会师,加之粮草给养接济不上,他只好率部南下,返回犍为郡的首府武阳县,驻扎在一个名叫“彭亡”的“聚”(“聚”是县城边的小城,拱卫县城的军事要地)。
; x+ V$ D  \' Z' }/ `' ]! u6 G6 Z; L1 P# G  岑彭来到这里,开始并没在意“彭亡”这个地名。后来仔细一问,他不禁大吃一惊:“这个地名与我的名字犯冲啊!不行,我得赶紧换个地方驻扎!”他正要移营,但是发觉天色已近黄昏,将士们都很疲劳了,到哪里去找新营地?于是,他只好下令先入城休息.移营的事情,只好等明天再说!
  W  y- k1 E  T8 B  岑彭刚刚带着长史郑兴以及全军进了城,外面突然来了一个人。
0 h8 s0 ~$ n8 H  这人穿着一身成家朝廷的白色军服,口中声称:“在下是成都的官员某人,刚从城中逃出。在下身上怀藏重大军机,特来拜见征南大将军!”岑彭一听是成都来的人,心中大喜。他急于拿下成都,连忙召见,准备向他打听成都内情,以为下一步进攻搜集情报。) R: E& o5 B3 N4 P$ Q/ O; n  d
  陌生人进帐之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成都之事说的头头是道,很是详细。岑彭听了之后,感觉收获很大,就下令摆酒设席款待。席间,他与此人谈的很投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几个时辰过去了,由于岑彭身边的卫士们接连行军走了好几天,都很累了。岑彭却谈兴犹浓,丝毫不知疲倦。看着身边的卫士们都有点打瞌睡,就吩咐道:“尔等辛苦了一天了,都去休息吧!本将还要与先生谈公事!”* s9 ?, X# n' j1 _
  又谈了很久,岑彭这才发觉夜色已深,终于觉得有些疲倦了。他就让这个陌生人在堂外侧房就地休息,与自己同宿一室。岑彭连日行军,疲惫异常,连衣服都没脱就倒在榻上睡熟了,佩剑压在身下,只露出一个剑柄。
& J8 x7 M% z- }& x' m  夜,很黑、很静。到了二更时分,一个黑影悄然出现。他一路爬行,一直爬到岑彭的榻前。岑彭在睡梦中,发出轻微的鼾声。黑影四下张望了一下,发觉无人。他冷笑一声,从怀中“嗖地”拔出短剑,照准床上人胸口、肋下狠命接连刺去!只听得“哎呀”几声惊呼,鲜血飞溅,岑彭当场毙命!宿卫在外面的武士们听到惨叫,纷纷被惊醒,他们操起家伙就往内堂冲去。十几个武士刚刚赶到门口,恰好与刺客碰个正着:这不是下午才来投诚的那位先生吗?再一看,他的手中拿着还在不住往下滴血的短剑!武士们大惊,知道坏事了!他们挥舞着腰刀一拥而上,将刺客当场乱刃分尸!再看岑彭,哪里还有一口气?武士们傻了,扔下兵器放声痛哭!
7 M& H0 l5 k8 @/ K) }  哭了一阵,终于有人回过了神,侍卫们这才想起去禀报长史郑兴。郑兴一听,也是当场几乎吓傻了:天哪!怎么可能有这种事?他赶紧带人赶到现场去查看。在草敛了岑彭的尸体之后,他马上草拟了一份奏章,详细诉说了岑彭遇害的详细经过。写完之后,他找来几名武士,亲自交待:“尔等把这个立即送到夷陵,交给大司马,让他转呈圣上!连夜启程!要快!”
$ O3 E  L( b$ u4 G6 ^  几天之后,驻守夷陵的大司马吴汉接到了郑兴的紧急奏报,他不敢怠慢,命人火速护送这几个信使北去洛阳。他们几个星夜兼程,一刻也不敢歇息,数日之后,郑兴的信使终于赶到了洛阳。
% d1 R6 v4 C1 O2 g7 H% D  刘秀听到岑彭遇刺的消息,瞪大了两只眼睛,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在几天之前,益州西部的邛谷王任贵,听说岑彭入川之后秋毫无犯,威信卓著,深得民心。他感到:大汉官军,真不愧是王师义旅!于是,他派使者带着当地的土特产,不远千里来到洛阳觐见。刘秀心里很清楚,这都是岑彭的功劳!对此,他深感满意。谁知,任贵的使者还没走,岑彭竟然就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刘秀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痛心!
1 d! L  d8 r& [* T# k% U  他沉默良久,突然发出一声厉喝:“来人,草诏!”几个尚书赶紧上前跪下,操起笔墨开始记录。刘秀缓缓道:“任贵所献礼物,全部送往征南大将军府上,一件都不许留!朝廷有司官员,要亲自把这些送去,抚慰其家小!” 尚书们齐声奏道:“臣等遵旨!”刘秀又一字一板地道:“传朕旨意,长史郑兴行征南大将军事,统领岑彭所部,未得朝廷军令之前,擅动者立斩!”8 h+ l% e' a% u* o1 @  N5 @1 `+ M
  但是,刘秀却迟迟没有确定新任征南主将的人选。到了十一月底,也就是岑彭死后的一个月,刘秀终于决定:委任大司马吴汉为征南汉军主将,接替岑彭,继续围剿公孙述!
/ E9 X! k8 r0 e# L+ f  在南线汉军群龙无首之时,刘秀为什么不当机立断,马上让吴汉接任征南汉军主将一职?竟然足足思考了一个月?他在想什么呢?很显然,刘秀是在权衡利弊。他之所以迟迟不动,主要有两大顾虑。
  q; l& ?$ R9 d9 h9 L; N  _* M  第一,吴汉用兵粗疏,不够谨慎。而且,他不善水战,不善在丘陵、山地作战。- J, V; o9 A3 `  E
  从吴汉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无法令人满意。他固然勇猛善战,善于打恶仗,却不善打巧仗。他在中原、陇西、雁门的表现,一直是差强人意。建武六年、八年的两次征陇的惨败,都与吴汉的指挥不力有很大的关系。
2 h: t4 u- L5 O, G  吴汉南征益州,水战、山地丘陵作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吴汉却是骑兵大将出身,他最擅长在平原地区作战,习惯于利用骑兵的速度冲锋,对水战、山地丘陵作战都是外行。这也是当初用岑彭而不用吴汉的主因。* w$ r+ H' u: R& _2 J
  第二,吴汉所部的军纪太差,不善抚民。他的能力有限,很难打好军事仗之时,同时打好政治仗。刘秀很清楚,岑彭为什么在益州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自入川以来,秋毫无犯,拯溺扶弱!故而益州各地军民纷纷主动投降,不再抵抗,极大地减少了汉军的无谓伤亡。岑彭死后,益州各地的百姓是悲痛不已。他们感念岑彭的恩德,甚至自发地为他立庙祭祀,以为永远的纪念!这一点,是刘秀对岑彭最为赞赏的地方。
" z( N. O  R6 O4 o. z" T  对于吴汉所部的军纪问题,刘秀一直很是头疼,却一直很无奈。如果吴汉不能连续执行岑彭的策略,必然会对朝廷的声誉造成损害,必然会大大增加平定益州的难度。搞不好的话,还会适得其反,造成无法预估的恶果。
5 U& Q% }9 ^" G  但是,不用吴汉,又该用谁呢?可供刘秀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当时,有独当一面能力的人如岑彭、来歙、冯异、景丹、铫期等人都已作古。剩下吴汉、贾复、耿弇、盖延、马援等寥寥数人,要么是重病在身―――盖延。要么是勇猛有余,经验不足―――贾复。要么是信心不足、状态不佳―――耿弇。马援倒是一个将才,却在陇西太守任上,根本脱不开身。相对而言,这些剩余的将领之中,最能打、经验最丰富、战功最大的还是数吴汉!
: h" m/ N. K' V9 ^  此刻,形势严峻,刻不容缓!郑兴一个文弱书生,既不会上马打仗,也不会临镇指挥。孤悬于武阳城下,几乎是坐着等死。臧宫虽然势头很猛,却由于失去了主帅,不知所措。要是再不定夺的话,一切都晚了!思来想去,刘秀只好勉为其难,再次派吴汉出马了。' |) b( `8 \# A9 k* _1 s
  不过,出于顾虑,刘秀还是做了必要的防范。
- o* }- T3 {. O# x2 l  第一,刘秀特命武威将军刘尚(一作刘禹)为南征军副将,加强对吴汉所部军纪的监督。由于刘尚是宗室子弟,虽然名义上是副将,实则为监军,类似于“政委”。刘秀认为,由于刘尚的特殊身份,关键时刻吴汉不敢不听刘尚的建议与劝阻。+ g9 |( x+ O  t- U
  第二,刘秀采取了“遥控指挥”的办法。对于吴汉能力不足的问题,刘秀也充分考虑到了。为了避免吴汉再出差错,使汉军重蹈陇右之覆辙。为了贯彻“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他频频派出使者来往于吴汉军中与洛阳之间,随时掌握、了解情况,以便作出及时的部署调整。
. y9 w  w) u& T" {3 j  安排好了这些,刘秀觉得问题不大了。这才于十一月下旬下达了任命诏书。1 k- [/ P) W" f) c; U4 u  v
  十二月,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武威将军刘尚为副将,率领汉军主力三万人余从夷陵出发,逆长江而上,进入益州腹地。他们的任务是:踏平成都,生擒公孙述!
5 a3 ^" L0 F- n0 v5 |' g  再说川中。岑彭死后,与民众们的伤心惋惜截然相反,公孙述却是欣喜若狂:哈哈!岑彭!你也有今天!去和来歙做伴吧!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怎能料到,派人刺杀岑彭的举动,却断送了自己满门的性命,还要让成都城中的几十万百姓陪葬!- ?/ m# r% i7 N( ?3 m( ~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粉如雪”!一场空前的大屠杀,就要降临成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决胜千里0 b. V: t6 d1 j7 w9 q  {  V! i7 p
  $ k% v/ {* ]5 O! A0 F% B
  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正月,吴汉率领南征大军西进,沿着岑彭的入川之路潜行,直扑犍为郡首府武阳(四川省彭山县)。吴汉如此迅速行军,主要是为了增援郑兴。原来,岑彭死后,郑兴无力指挥全军,刘秀又不许其作战,汉军只能原地待命。公孙述发觉,急令大将魏堂、公孙永率军来攻,武阳等地接连失守,形势相当危急。
7 M3 i6 d/ [' g. ~! r  数日之后,吴汉到了武阳城外,收拢了郑兴的残兵,转来围攻武阳。双方在武阳(四川省彭山县)县城东北二里的鱼凫山下,摆开了战场。此山位于岷江南岸,这里也是一个著名的渡口―――“鱼凫津”(也叫鱼涪津,因 “神化不死”的上古蜀帝“鱼凫“得名)。  Z* p' G& f, M  g! m) S, A0 F3 I
  汉军新至,气势正盛,攻势凶猛无比,锐不可当,一战击破魏堂、公孙永,将武阳团团围住。与此同时,辅威将军、期思侯臧宫以及护军杨翕正在率领北线汉军主力倾力围攻雒城。
. V0 W  ^1 {3 g2 O; W  看来,吴汉的意图很明确,加紧在南线的进攻,一举拿下武阳争取与臧宫早日会师成都城下!公孙述急令女婿史兴率军数万,火速增援。吴汉分兵迎敌,击破史兴,横扫犍为全郡,杀入蜀郡境内。诸地闻听吴汉率军大举入境,吓得纷纷闭门坚守,不敢出战。! b/ ?8 y. I) a3 G" B0 s' G
  刘秀得报,诏命吴汉直取广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直捣公孙述的心脏。吴汉遵诏率军北上,一战即克广都。至此,成家军南线门户洞开,汉军轻骑前锋已直抵成都城下,并放火烧毁了成都护城河外的便桥。成家文武群臣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恐惧万分,有些人就想献城投降。公孙述得报大怒,派出武士将所有犯案人等满门抄斩,灭了三族!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禁止臣下的离心离德、不断逃亡。成家朝廷的末日,就在眼前了!8 H* i; \9 a# U. [" [
  即便到了兵临城下之际,刘秀还是不想动刀兵,力争和平解决益州问题。他命令吴汉暂停进攻,派人向公孙述递送诏书,劝说其放下武器,主动投降,以免杀身之祸。同时,也可保全公孙氏举族老小的性命,也可使得城中百姓免遭战火蹂躏、兵燹涂炭之苦。
7 D* j& A( X' s8 w; D, Z0 `  为了打消公孙述的重重顾虑,刘秀甚至亲自手写诏书,他郑重许诺:“公孙述:且不可因来歙、岑彭之死而狐疑不定!如果你现在停止抵抗,向朝廷自首投诚、悔过自新的话,朕可以保证你的性命以及宗族安全!否则,今后你就是想要投降,都没有机会了!”  a3 j& \: M! F+ g4 y% y
  公孙述这人,还真是个硬汉,对于刘秀的劝说,他丝毫不领情,拒绝了最后一次和平解决的希望。面对吴汉、臧宫的两路进攻,他咬紧牙关,坚决抵抗。公孙述早已打定了主意:“宁可举族覆灭,朕也决不投降!”由于成都、雒城池深城高,防守严密,吴汉、臧宫一时难以攻下。从此,双方在南北两路同时开始对峙,再次陷入了僵局。
, u! U( ~9 w8 k* R  对峙了接近半年,到了这年七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威虏将军冯骏力拔江州,全歼守军,生擒田戎!至此,成家朝廷在巴郡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摧毁,汉军入川的道路彻底被打通了!3 h0 r  H( K7 m4 V4 H3 V6 m  J
  面对十分有利的局面,刘秀的头脑却很清醒,他并没有被表面的胜利所迷惑。他深知,公孙述绝不是那么轻易对付的,拿下成都难度还是不小。此人盘踞成都一带十多年,根深蒂固。虽然眼下日暮途穷,势力还是很强,不可掉以轻心。稍有疏忽,很可能重蹈建武六年、八年两次西征隗嚣的覆辙,很可能功亏一篑!这场战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于洛阳朝廷的经济能力,刘秀再清楚不过了,中原地区早已不堪重负。一旦被公孙述“咸鱼翻身”的话,以后再想集结这么多的军队,至少需要两年,甚至更久!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 W8 ~& W+ J7 W. [  p  为此,刘秀专门下诏提醒吴汉:“吴公!成都城中还有公孙述的十余万兵马,我军绝不可轻敌!如今你只要守住广都,等待其前来攻城,敌军自然无力支撑,早晚必为我军所破!朕提醒你,切不可与其争锋!如果敌军不敢前来,你可以适当运动部队,引诱其来攻城。等到敌军兵力疲惫之时,才可对其进行攻击!”$ F% u" g# L* n& ]8 K* U. V( n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秀,对于战场形势的这番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他没有亲临战场,仅仅根据作战地图,就够作出如此精确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作战方略,实在令人佩服!由此可以看出,刘秀不仅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战术家!, V- I$ k) I! H( j' j$ O
  但是,吴汉却对刘秀的分析不以为然。他认为,既然汉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到成都城下,公孙述犹如冢中枯骨,还有多强的反击能力?本部汉军入川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锋之锐,如同秋风扫落叶。这样的气势,足以令益州人胆寒了!拿下成都,捉住公孙述,不过是早晚而已!
0 E  }" F) h5 Q0 s+ w1 r% o  吴汉对刘秀的部署置之不理,改而采取了自己的一套。他决定,由自己亲率步骑兵两万人渡过岷江,进逼成都,在距离城外数十里的岷江之北扎营。他下令在江上建造浮桥,以畅南北交通。又令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余人屯于岷江之南,两营之间相距二十余里。吴汉的如意算盘是:趁热打铁,一战拿下成都!布置完毕,吴汉很是为自己的杰作感到得意。他还派人飞马出川,将具体部署禀报给洛阳。他的意思也许是:“圣上,你看我的布置,比您的如何?”8 |* u5 G: Z. r3 E# M
  十几天后,刘秀接到了吴汉的奏报,当即拍案大惊:“真是胡闹!”他马上下诏申饬吴汉:“吴公!以此前告诫过你千条万条,如今一临阵怎么全都忘了?!临机处事,为何如此荒唐轻率?竟然抗旨肆意胡来?!现在,你与刘尚分兵,孤军深入,轻敌冒进,已然陷入险境!一旦有个闪失,彼此如何支援?!假如刘尚被围困、狙拦,全力来攻你,且当如何?或者敌军以一部缠住你,再以主力攻击刘尚,你又该怎么办?刘尚若被击溃,你也就跟着完了!趁着没有出事,见诏之后,立即撤军回广都,不得有误!”为了抢时间,刘秀严令使者星夜入川,直奔汉军大营。9 j. S' [0 z' ]( x
  然而,洛阳距离成都实在是太远了。九月中,刘秀的诏书还在半路之时,公孙述已经向吴汉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r, l. y. Q! V0 o
  公孙述,这位在盘踞益州十一年的枭雄,树大根深。他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在军事上也是有两把刷子,岂能放过如此绝佳的全歼汉军之机?!当他看到吴汉露出破绽,急令一部主力死死地将刘尚围困在江南,让其无法来援。又令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率领精兵十余万,分为二十余部,同时向吴汉所部发起总攻!这时,吴汉面对的是五倍于己的敌军!他这才感到了后悔:“唉!真不该自作主张!”天下什么药都有,可就是没有“后悔药”。此刻,后悔已经晚了。由于汉军寡不敌众,经过整整一天的大战,汉军大败,退回营中死守。可是,援军在哪里?刘尚还等着人去救他呢!汉军的形势危如累卵、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被各个击破、全军覆没了!4 m, o* z# Y% k9 m. H0 Q
  谢丰获胜之后,率部将汉军大营团团围住,准备将其一举歼灭。正所谓“骄兵必败”,吴汉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这次,正因他不听劝告,终于尝到了亲手酿下的“苦酒”,陷入了全军覆灭的绝境。
" o7 x4 }. F1 ?9 A  不过,吴汉毕竟是久经沙场大将,在危急关头,他临危不乱,表现出了一个主将应有的镇定。他召集所有部将训话,亲自勉励众人:“诸君!我等穿越了千难万险,千里转战才来到成都!如今我军深入敌军腹地,逼近敌人都城之下,四周都是敌人,援军断绝!而且我与刘尚同时被敌军分割包围,危在旦夕!假如我部不能杀出重围,赶去与刘尚汇合的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眼下之计,只有秘密突围而出,潜入江南与刘尚汇合,共同御敌。如果我们能够同心协力,人人奋勇死战,则可成就不世之功,名垂青史。否则的话,我军必败无疑。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8 I) o1 W  r/ O9 D1 V! X! [  吴汉本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日里说很少。可是,到了这危急关头,竟然说了如此一番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的战前动员辞令,真是令人吃惊。汉军诸将深受感染,他们齐声回答:“谨遵大司马将令!我等愿效死力!”, w7 d& q/ j. ~$ q1 r
  计议已定,吴汉下令厉兵秣马,禁闭营门三日,禁止任何人外出。又在营中多树旌旗,让士卒放火燃烧杂物,使营中烟火不绝。围营的成家军以为营中有准备,不敢贸然发动进攻。晚上,汉军士兵给马蹄上包上棉絮,衔枚而出。(所谓的“枚”,是古代部队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为的是避免发出声响。)真是太奇怪了,负责围困汉营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居然没有发现!到了次日,他们才发觉汉军早已“金蝉脱壳”而去。
5 L% e9 |) Y; p  w. |5 N5 V  对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谢丰、袁吉已经把汉营团团包围,在夜晚难道不设置哨兵监视吗?吴汉部下的一万多汉军,就这么轻而易举地从谢丰、袁吉的十余万包围之下溜之大吉?谢丰、袁吉竟然毫无觉察?真是不可思议!难道是“疏忽大意”四字就能解释的吗?这种奇异景象,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由于资料阙失,当时的真实场景今人无法知晓了。
0 E2 P% u% r* V) C2 |4 `  总之,最终的结果是吴汉率领全军悄悄潜出军营,飞速南下与刘尚部汉军会合。次日,吴汉将全军分为两部,以一部在岷江北岸狙击谢丰、袁吉,自己则率军攻击南岸的成家军。吴汉一战击破江南敌军之后,谢丰、袁吉这才如梦初醒,亲率领大军来围攻。吴汉毫不示弱,亲率汉军上马迎战。这一仗,一直从早晨一直杀到午饭时分。结果,成家军大败,谢丰、袁吉被杀,全军溃散。' c+ Q  v% Y; U
  此战获胜之后,吴汉再也不敢违诏,老老实实按照刘秀的部署南下广都,留下刘尚率部在距离广都五十里外扎营,开展就地防御。吴汉到了广都,对前面所犯错误赶到非常懊悔,派人上表向刘秀请罪。他对于前期的失利进行了深刻检讨,并详细说明了现在的前线军情,请求圣裁。
+ b6 o3 d: ]+ v; A  刘秀接报,并没有追究吴汉的过错,下诏答道:“吴公!现在你迷途知返,选择回到广都坚守,这是非常正确的!如此一来,公孙述必然不敢略过刘尚前来攻击你。如果他先去打刘尚,你则可从五十里外的广都驰援刘尚。等你赶到时,正是敌军疲惫之时,一定可以将其击败!”
1 n. s' R0 {, L9 ^1 ?6 u  果不出刘秀所料,吴汉与公孙述的交锋情况,与他的事先估计完全相同。双方八次交手,汉军八战八胜。经过激烈的拉锯战,汉军打破了成都的外城,并扎营在外门之内。- G$ X9 c6 U, a. q0 K6 r, |
  在吴汉取得成都、广都大捷之后,辅威将军臧宫终于率部拿下了雒城。数日之后,他与吴汉大军在成都城下会师,对其形成了合围之势。
6 `; O3 I* e: x- [" [  经过整整十个月的激战,公孙述的主力已经被基本消灭。此时,他只有数万兵马,困守在成都城中,准备做困兽之斗。对于刘秀来说,拿下成都,消灭公孙述,就在眼前了!; q) t  U6 V4 T6 P/ v
  恢复汉室,抚安天下。“统一四海,总齐八荒”。这是大哥刘縯的政治理想,也是刘秀自己早年的梦想。为了等到这一天,刘秀奋斗了很多年。从王莽地皇三年(西元二十二年)十月起兵开始,一直到现在――――也就是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的十月,刘秀整整奋斗了十四年。刘秀起兵之时,不过是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人,到如今,已经是一个四十二岁的中年人了。自己经历了多少艰难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 D" F& L9 Q9 W# u  萦绕刘秀心中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21: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三)蓉城落照1 W% _$ G/ M6 B- O2 y4 X6 q% ?" D
  
' i! O$ F2 \$ z# }( U2 x+ i  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十月底,吴汉、刘尚、臧宫等人率领南征大军,兵临成都城下。公孙述的成家王朝奄奄一息,已经到了它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战?是降?
( j) T4 a* }( M; ^  在公孙述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投降”二字。他,就是这么一个信念无比坚定的人!面对危局,公孙述还是不想放弃。他还是想做最后一次努力:“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决不投降!”
0 }$ k, M; Y  l  这天,公孙述把大司马延岑召到宫中,紧急商议。他说:“事已至此,应该怎么办呢?”延岑慨然道:“大丈夫面临绝境之时,应当死中求生,岂能坐以待毙!国库里还留那么多的珠宝做什么?只要击退了吴汉,要多少有多少。恳请陛下切勿再吝惜!”公孙述当即准奏,下令将国库、宫廷中积攒的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向城中募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一些为了钱不怕死的人前来投军,公孙述立即得到了五千名敢死郅士兵!他将这些人全部交给延岑,令他设法破敌。/ m  X7 p/ Q8 ]' p5 u$ C9 B
  此刻,公孙述的实力突然增强,城外的汉军主将―――大司马吴汉对此当然是一无所知。本来,如果吴汉头脑清楚的话,加上入川前后的经历,应该是小心一点才是。来歙与岑彭的神秘遇刺,无不在冥冥中暗示着什么。益州潮湿闭塞,阴气深重,几千年来一直笼罩着一种诡异的气氛。在这里,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3 K5 ?4 K' Z6 y8 R1 ]  虽说吴汉是二十八宿“元金龙”下凡,但是,“尾火虎”―――岑彭与同样剽悍雄勇的来歙之死,难道不值得他警觉吗?一向刚愎自负的吴汉,才短短几个月,他就把来歙、岑彭的前车之鉴忘到了九霄云外。在他看来,公孙述日暮途穷,拿下成都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老子刀枪不入,偏偏不信这个邪! " u' n* C9 g' l; q
  “骄兵必败”,吴汉再次为他的自负付出了代价。此刻,他犯了两个严重错误:
2 X# X* W  B9 ?% L  一是没有派出大量游哨在成都周边监视成家军的动向;
7 y) A( Z4 C0 N+ E% N2 `1 b! |  二是由于兵力所限,既没有将成都完全包围,也没有分兵保护主力的后侧以及两翼。
, X( v1 v& |, g8 i" Y; S6 a2 [  正是由于这个疏漏,给了延岑以可乘之机。
% }' Y( ^, o% ^& J" ?( v' Y; T! |  由于吴汉盲目轻敌、用兵粗疏的老毛病再次发作,使得汉军局面突然急转直下,几乎要功败垂成!
+ w  I# M# Q2 I  几天之后,吴汉得到探马情报:敌军在城头以及护城河便桥边上遍插旌旗,擂鼓鸣锣,大举出城挑战!吴汉一听,起初觉得有些纳闷:公孙述还敢来挑战,岂非送死!?不过,他又一想:来的好!你既然送上门来,正好一鼓聚歼!他立即传令:“全军出动,会战城下!”1 S: k& M2 B# w* n/ m
  其实,延岑派出城外野战的部队,不过是“疑兵”而已,目的是迷惑汉军,吸引吴汉的注意力。吴汉全军都去正面攻击,侧翼、后方没有设置兵力协防,正好落入了延岑的圈套。
* }% X7 q, I5 C2 o  此刻,延岑早已亲率主力潜出成都,召集被打散的旧部,迂回到了汉军背后!正当吴汉与成家军一部在正面激战之时,延岑率领的迂回部队从他的身后突然杀出。内外夹攻,汉军大败,死伤无数。成家军满山遍野地涌来,不知道有多少!
9 ^9 z# t: ~; w0 r  吴汉在万马军中拼死格杀,左冲右突,始终无法杀出重围。他带着残部且战且退,一直退到锦江(今成都市府南河)边。延岑传令:“休要走了吴汉!生擒杀死者,皆有重赏!”混战之中,吴汉的部下越来越少,形势越来越危急。他拨马就向江中冲去,不料马蹄入水一打滑,闪了一下。吴汉促不及防,从战马上一头栽下,跌落在湍急的江水之中。吴汉急中生智,一把抓住战马的尾巴。战马受惊,一路狂奔,拖着他趟过了江。吴汉大难不死,总算是侥幸拣了一条命!
" ]2 e3 `6 X3 k$ l' w- c% C3 l, _  这一仗下来,汉军遭到了入川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利。人数伤亡过半,战死的很多是跟随吴汉多年的百战精锐之士,非常可惜。这还不算,就连成都城外的汉军大营也被延岑抄了一个底朝天,粮食、辎重几乎全部被延岑缴获!% S, _/ x- B2 }7 c: C; E9 H' }
  吴汉收拢败军,清点残余物资,剩下粮食只够全军吃七天了!他心中后悔不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唉!真是倒霉透了!
0 M) a9 D/ w8 R" ]/ F) b  作为一个打了十几年仗的老将,吴汉深知此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他明白,就凭这么点粮食,想打下成都,几乎是痴人说梦!如果在七天之内拿不下成都,等待着他的只有一个结果: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下令士卒准备船只,暂归江州。; F, f" L/ w* b% s0 S+ p
  很显然,假如汉军东撤,前任主将岑彭去年以来历尽千难万险才取得的成果,都将毁于一旦!这简直就是建武八年第二次陇右战役利的重演! / o3 c: f. @# D' b" T# _, _& l9 i6 k, O
  如此一来,汉军要是想重新集结力量组织平蜀,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刘秀混一四海的梦想的进程又会变得遥遥无期。这个结果,显然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P, F; a& C9 [) V; a" Q% ^1 I# }
  在这关键时刻,候任蜀郡太守张堪的突然出现,戏剧性地改变了局势。正是他的竭力劝说,使得吴汉改变了决策,使得局面峰回路转,再次出现了转机。5 v+ i7 |+ x2 u) R  k5 X8 W4 \1 t
  张堪字君游,也是南阳郡宛城人,与吴汉是同乡。张家是宛城的望族,家里很有钱。张堪为人重义轻财,他少年丧父,他毅然将百万遗产让给了已经去世的哥哥的儿子,自己则分文不取。他的这一高行义举,被世人传为美谈。十六岁那年,张堪到长安读书,志高行眉,为师友所称道,人们都管他叫“圣童”。当时,刘秀也在长安读书,也见过张堪,两人也算是“校友”。刘秀对这位“圣童”高洁品操,非常欣赏,二人接为至交。张堪与来歙也是好友,恩义甚厚。; g$ ]9 H+ o1 e& a* E9 h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张堪在故乡宛城闲居之时,突然听说了刘秀在河北即位的消息。张堪想去河北,却因道路不通,无法成行。建武三年夏,来歙投奔刘秀,被任命为中郎将,立即向刘秀推荐张堪。刘秀这才想起这位“老校友”,于是将他召到洛阳任命为郎中。此后,张堪被任命为谒者出使各地,专职负责传达诏命。
  j; p3 {( C4 w, @8 x4 Q, i  岑彭入川以后,张堪主要负责保障大军后勤给养。岑彭死后,刘秀拨给张堪七千骑兵,来往于洛阳、成都之间,入川助战兼行运输给养粮草之事。眼看就要拿下成都了,张堪被刘秀提前任命为蜀郡太守,就等着城破之后去上任。2 E, k6 h+ `! n6 J2 v* g" _
  当张堪听说汉军准备撤退的消息,连忙赶来劝谏。张堪对吴汉道:“吴公!公孙述已经日暮途穷,必败无疑!我军虽遇小挫,粮食虽然暂缺吃,这算不了什么!只要打下成都,那里要什么有什么!”张堪又道:“大军每集结一次,要消耗多少民力?后方的物资供给已经到达极限,实在是供不起了!如果这么来回折腾,何时才能四海混一呢?” 张堪道:“我军精锐尚存,完全可以背水一战!成败在此一举!”吴汉听了,沉默良久,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 U- [1 A  {7 @' [' c
  面对士气正旺的成家军,吴汉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使出了“示弱诱敌”之计,准备通过野战奇袭,一举消灭成家军主力,争取在七天之内拿下成都!/ o3 A2 u+ R9 D- ~. F
  十一月十八日,吴汉令辅威将军、期思侯臧宫率部屯于成都城咸阳门以外,以为诱敌之兵。自己亲率主力为预备队,准备与公孙述在城下展开决战!* d5 ^5 w8 c* }4 b( W4 b
  再说公孙述。他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尾巴却又翘了起来。这一回,轮到他“轻敌”了。对于臧宫的老弱残兵,公孙述根本没放在眼里:吴汉的主力都被朕打残了,臧宫算什么东西!他先令延岑率领主力攻击臧宫所部。公孙述在护卫的簇拥下,立马于城门口观战。
- w# d4 l& z( f7 l1 T/ E0 A( H  此刻,臧宫以老弱残兵出战,与延岑在咸阳门外展开了混战。这一仗,从清晨一直厮杀到正午,双方难解难分。延岑见状,尽遣精锐上阵,将汉军的连续三次冲锋打了下去。此刻,恰好到了午饭时间,延岑军虽然得胜,兵锋已疲,急需休息。由于成家军的预备队已经用光,准备不足,战场上出现了一个难得的突破良机。5 d& C7 d: M" U5 D9 [) J3 C# |
  吴汉见时机已到,他挥舞令旗,果断下令:“高午、唐邯,给我上!”霎时,护军高午、唐邯率领着汉军预备队从阵中杀出,向延岑发动了猛攻。延岑此刻已经疲惫不堪,哪里是这股生力军的对手?高午、唐邯二人拍马挺枪,锐不可当,一路杀入成家军阵中,所向披靡。成家军顿时阵形大乱,不可收拾。高午尤其剽悍,所到之处,无人敢拦。高午老远就看见一大群护卫打着白伞,簇拥着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不用问,这肯定是公孙述!他一心要立奇功,带着一队突骑拍马直扑过来!
: O/ F* ]$ Y9 F2 g$ P  公孙述见状,知道高午的目标是自己。由于没有经验,他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连成家军的弓弩手们都看呆了,竟然忘记了放箭!等到高午冲过来之时,公孙述才慌了,连忙喝令:“放箭!放箭!快!”此刻,已经晚了!说时吃,那时快。高午带着汉军突骑数十名,已经风驰电掣一般杀到了公孙述面前!& o+ S  t! W- j" ]+ j$ e
  霎时间,高午已经到了近前,催马挺枪直刺。公孙述慌乱之间,躲避不及,“扑”的一声,被高午一枪刺中胸部。高午刺杀的力道十足,长枪洞穿了公孙述的铠甲,穿胸而过。公孙述大叫一声,胸插长枪从马上堕下。血流如注,人事不省。高午的长枪脱手,拔出腰刀准备斩杀其首级。公孙述的亲信护卫这才明白过味来,一拥而上,拼死拦住高午。最终,侍卫们将公孙述救起,将其护送回城,闭门不出。这一仗,公孙述的最后主力全部被汉军彻底消灭。成家朝廷,终于要寿终正寝了。
! Y% P; z, V- p) l% x; I  公孙述虽然身受重伤,但他回到城中时还活着。弥留之间,他急忙把延岑叫来,吃力地断断续续嘱托:“延…岑…将…军!朕就…要…去…了。公孙氏…满门,城中…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全靠…将军了。万万…不…不可投…降,切…记!”当天夜里,伴随着无尽的哭声,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F  Y3 p7 v( o' U# c: C
  这一天,是建武十二年十七日。这天傍晚,太阳落下与以往一样,悄然落山。夜里,黑暗笼罩着的成都城,正在等待着它明天的命运。
$ _6 D& m) S. F1 |  z  公孙述死了,他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对于成都城中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的阳寿也只有三天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25 2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四)血洗成都
! d. e. l$ Z# s; t0 G# Y  7 x& ~4 u. Z- |; Q2 o; N. e0 M" M9 k
  
, x  M, Y0 t9 I6 Z  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清晨,延岑带着成家军残部在成都城头树起白幡,大开城门向汉军投降。* l) @) e* ^/ K+ G0 N/ a/ E& w5 s
  候任蜀郡太守张堪率先统军入城据守。他一一清点了城内库存物资,将金银财宝集中到一处,贴上封条予以封存,并详细登记在案。他本人对城中财物,一无所取,秋毫无私。同时,他又发布告慰抚官吏军民,百姓愉悦。议论纷纷:这下好了,终于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 |+ T: T  I% E0 Y4 c- _- d' o  三天之后,风云突变。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司马吴汉、武威将军刘尚、辅威将军臧宫率领汉军主力数万人开进了成都城。
/ I; c1 R: F; I" ~( @  吴汉甫一入城,立即召问张堪:“延岑何在?公孙述的满门老小何在?” 张堪道:“皆已看管起来,请大司马定夺!”吴汉厉声道:“将延岑等一干人等押来来见!快!”须臾之间,延岑本人以及他与公孙述满门老小,全部被押解到吴汉面前。2 Q: R* m. [: [
  吴汉面色冷峻,喝问跪在地上的延岑:“公孙述何在?”延岑颤抖着回答:“启禀大司马!公孙述已于三日前身死。他临死前,将他的满门老小托付给小人,他们现在都在此,请大司马发落!”吴汉哈哈大笑:“延岑!你与本将打了几年了?”延岑思索了一下,奏道:“回禀大司马,小人不知天命,斗胆与大司马交手,现在算来已经十年有余了。”吴汉冷笑着问道:“延岑,这十多年来,你杀了我多少弟兄?你自己说说,你该死吗?”延岑心中一寒,赶紧哀求:“小人罪该万死,还望看在小人主动出降份上,饶了小人一命!”吴汉咆哮起来,声音振彻大堂:“你怎么不跑了?你跑啊?告诉你延岑,你就是逃到天涯海角,老子也要逮住你!将你碎尸万段!” 延岑大惊,连连叩头如捣蒜:“大司马开恩!饶命啊!”吴汉毫不理睬,森然下令:“公孙述、延岑,本将要灭了尔等的三族!老子用他们的人头,祭奠来中郎、岑大将军的在天之灵!给老子杀!”2 Y% W2 f% K6 F  z! K- L6 z) G
  随着吴汉的一声令下,延岑被推出斩首,公孙述尸体上的首级也被砍下!公孙述、延岑二人满门老小数百口,全部被屠杀殆尽,无论老幼,一个不留!吴汉又下令:“将逆贼公孙述宫室全部焚毁,本将要犁廷扫穴!各个贼臣,全部抄家!”% U+ o" p4 a2 C- d  D
  此令一下,犹如打开了潘朵拉魔盒,放出了魔鬼。一旦杀戒大开,局势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汉军将士们自入川以来,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成都这个花花世界。这里富丽堂皇,美女如云,他们简直看傻了。听得主将一声令下,怎肯放过发财、享福的机会?
  Y8 h: b, I) z4 W% C' P8 y0 W* Q  顷刻之间,原本已经恢复平静的成都城中,陡然掀起万丈狂澜。浓烟滚滚,狼藉遍地,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士兵们开始只是抄成家朝廷官员的家,肆意凌辱他们的家属。慢慢地,他们的刀收不住了,开始把刀锋指向了手无寸铁的成都平民。被杀的无辜平民,数以万计。成都城,这座昔日的锦绣繁华之地,顿时成了尸骸遍地、断壁残垣的人间地狱!' z# _8 F/ z+ v8 y( E
  这场无法无天的行动究竟持续了多久,史书记载不祥。反正,经过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蜀郡太守张堪可安之民,已经没有多少了。为了撇清责任,他不敢怠慢,将这场骇人听闻事件的详情写成奏章,火速向洛阳的刘秀报告。数日之后,刘秀得到了奏报,终于得知了“成都惨案”的大致情况。刘秀气的拍案大骂:“吴汉、刘尚,真是混帐透顶!”
( @$ n, T0 e8 S6 k  他怒不可遏,当即下诏严辞痛斥吴汉。他还觉得不解气,又专门下诏申饬汉军副将、武威将军刘尚:“成都城已经投降三天了,官吏军民无不顺从地归附本朝。城市之中,仅仅是年幼的孩子、花甲的老人就有几万口!你们回答朕!为什么要纵兵放火烧杀?这事听了让人鼻子都发酸,实在令人痛心!刘尚!你也是宗室子弟,也做过地方官,你怎么能够忍心做这种事?!你抬头看看朗朗青天,低头再看看茫茫大地!你不觉得愧对天下么?过去,秦国人西巴心怀慈爱,亲手将受伤的小鹿释放回林。晋国人乐羊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却大嚼用自己儿子肉做的肉羹!你们说,这两个人,究竟谁更仁义?你们这样做,还有一点做人的良心吗?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然而,奇怪的是,事后刘秀对吴汉、刘尚却没有给予任何处罚。只是诏令吴汉、刘尚将公孙述的人头传送洛阳,昭示天下。
9 {, b6 u+ a+ i. F& L( H  Y0 I' Q! e8 B" l
  建武十三年(西元三十七年)正月,吴汉率领南征大军从水路浮江而下,班师回朝。大军抵达宛城―――吴汉的故乡之后,刘秀下诏赐谷二万斛,以答其灭蜀之功。刘秀还特别交代,令吴汉荣归故里祭祖、省亲,不比急于返回京师复命。刘秀之所以令吴汉暂缓回京,是因为他正在考虑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安置功臣?他正在思考当中,还没有考虑成熟。1 ~: X; Z+ ]/ i' Y
  在“成都大屠杀”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中,吴汉屠杀无辜平民,野蛮掠夺民众财富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极其严重的罪行。拿现在的话来说,吴汉、刘尚、臧宫等人,犯有“反人类罪”、“战争罪”。$ Z5 i$ [- ?5 B% S# u1 y
  那么,刘秀为什么不处置吴汉?为什么反倒给他奖赏?有人甚至说,布置这场屠杀的真正幕后真凶不是别人,恰恰就是刘秀本人!他们还认为,吴汉屠成都,完全是一场“双簧”表演。他们认为:“若说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刘秀表面扮白脸,事先早就安排吴汉顶黑脸,实际上部署贯彻长官命令,否则吴汉公然违背上意,等于挑战汉光武帝指挥权。皇帝千里遥控指挥手下,然后手下展开益州大屠杀,皇帝没对手下处罚或降官,反而赏赐,这代表什么?”9 X6 |, C$ c3 |  A
  对于这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 o& r/ T4 i$ e/ Y& F) ]! P5 w  第一,除了吴汉屠成都之外,冯异定关中,耿弇克临淄,来歙平天水,刘秀本人破赤眉,何时组织过如此针对平民、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一直以“仁义”二字为本,当年邓禹、冯异奉命西征之时,刘秀百般叮嘱,要他们施仁爱民,不得滥杀无辜。在即将统一之时,他有什么理由搞这么一场毫无必要的大屠杀?这样做,除了给洛阳朝廷以及刘秀本人脸上抹黑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处?!刘秀不仅从未有过“犯罪前科”,也毫无“作案动机”。因此,刘秀本人指使之说不能成立。8 P# j) u) g1 y2 C
  第二,对于汉军将领在外的行动,刘秀一直没有绝对的控制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在刘秀手下的将领身上得到了最典型的印证!汉军诸将,抗旨违令的事情层出不穷,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远点说,邓禹在关中,多次抗命,导致数十万西征军全军覆没!近一点说,臧宫居然明目张胆地扣押刘秀拨给岑彭的军用物资!吴汉更是骄横跋扈,多次抗旨,无论是在南阳、陇右,还是巴蜀,都是自行其是。他目无王法、肆意胡为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们两人表演“双簧”,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 k) Y8 G9 G% E5 b* q0 c2 T! Q0 T, S  第三,刘秀就是想搞“双簧”,实际上也来不及。他远在三、四千里之外的洛阳,他怎么知道吴汉何时进攻成都?要知道,吴汉在锦江惨败之后,原本是要撤退到江州去的!刘秀又不是神仙,他怎么能事先知道吴汉会立即攻打成都?从时间上判断,这场大屠杀绝无可能是刘秀在吴汉攻城之前布置的。% q+ f! F: }$ b4 l' \% _
  那么,会不会是刘秀在吴汉出征之前的布置?显然也不是。因为岑彭入川以来,厚恩抚慰川人,收效极佳,各地纷纷传檄而定。刘秀这样级别的大战略家,怎么可能让吴汉屠城呢?$ L! X; }* q! A, |) Y/ V& [* x
  第四,刘秀之所以不处置吴汉,还对其“赐谷二万斛”,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一定要说个一二三四的话,只能说是刘秀是从全局考虑,迫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抚慰策略。“成都大屠杀”事件已经发生了,人死不能复生,也只能是严厉斥责一顿了事。如果真的按照汉朝法律追究起来,吴汉岂止是平蜀功劳一笔勾销的问题,就连他的脑袋和身家性命能够保全都是未知数。如果杀了吴汉,刘秀就要背杀一个“滥杀功臣”的罪名。还有,如果吴汉有罪,刘尚、臧宫等人能逃脱干系吗?如果将这些人全部处死,恐怕要“兴大狱”,被牵连进去的人不止一个两个。杀戒一开,功臣们会死多少?对于一向注重声誉的刘秀来说,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肯做的。
$ X  F# d9 c9 F  再者,北边的卢芳残余势力与匈奴勾结,还在北边的雁门、云中、五原一带猖獗活动。此刻,岑彭、冯异、景丹、祭遵、来歙已死,如果杀了吴汉,伤了剩余功臣之心,将来一旦有变,用谁打仗?功是功,过是过,刘秀对吴汉“赐谷二万斛”,完全是对其平蜀战功的肯定,而不是对其屠杀的褒扬!
7 i: n# {( ]2 F' `6 z  由此四条来看,“成都大屠杀”完全是吴汉的个人行为,与刘秀本人毫无关系。当然,吴汉无法无天的行为,也在刘秀心中敲响了警钟!对这些功勋赫赫却又是一身毛病的老臣们,如何对待他们?如果日后避免类似严重犯法事件的发生呢?此刻,刘秀有的是成例可寻。很简单,效法高祖皇帝,就像当年高祖收拾韩信、彭越等人一样,把吴汉他们都收拾了,岂不简单?对于心狠手辣的刘邦来说,宰了韩信、彭越等人,他连眼都不眨。
  t; g' [) n! I) D  但是,对于心地仁厚的刘秀来说,这却是一个大难题。对这些与自己出生入死、情同手足的老臣们,如何下得了手?于心何忍!坐在洛阳南宫之中的他,陷入了深思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18:09 , Processed in 0.0278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