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历史罪——不忍细读的史案真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费祎还真没有。这与他性格有关。4 p7 Y2 m# X: Q1 t- G6 h
  费祎的确是个人才,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处理政务的能力。政务工作中,别人很难搞定的事情,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因此,费祎心里是自得的,他认为自己是个天才,难免就有点放纵。说话办事也就大大咧咧,吊儿郎当。可他忘了关键一点:自己是一国宰相,装也应该装出一副兢兢业业样子来,以作表率。
# @! O! `; k/ \+ ]# ~  这性情做派,使他马虎大意。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个性格缺陷导致被刺身亡。当然,这只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郭循刺杀显然是策划已久的。费祎难以躲避。
: U' W: @$ G0 k9 l+ Z$ p  是什么人,什么政治势力一定要将费祎杀死呢?
! J# [6 D. @9 S- M4 N0 M  在朝内,只有一个人会与费祎的权势不相上下,他就是蒋琬。
/ [4 ]4 s( s  w$ Z2 y  这得从诸葛亮死后说起——诸葛亮身为丞相之时,权利非常大,他去世后,一方面蜀国再没有与他同样能力和威望的人物;另一方面,后主刘禅也不愿意再出现一个“相父”来管束自己。于是,刘禅就把丞相一职给废除了。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作为内朝领袖,实际上就是宰相。而费祎这时候任后军师。
" b1 Y$ v  _1 ^, t9 B) P* C  没过多久。蒋琬又升了官,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那么,尚书令的位置谁来坐呢?就是费祎。
- \! a# W9 S/ `3 j5 B) l3 J  这一时期,内超尚书台坐办公室的主官是尚书令费祎,他的直接领导人就是录尚书事蒋琬。
5 e: K  O% W6 i) |/ l- [* Y  蒋琬当了一把手后,考虑到诸葛亮多次北出秦岭,讨伐曹魏均无功而返。于是打算多造战船,从荆州西部北上,奇袭魏国的魏兴、上庸等郡。这一想法改变了诸葛亮的既定方针,立刻遭到朝臣的普遍反对,其中包括费祎和姜维。) ]0 n. U$ \- J9 ^. W6 x
  为此,蒋琬上书给后主刘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可惜,蒋琬上了书,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身患重病,才也没有好转。# P4 x+ p( N- M4 h; M6 ^
  刘禅只得擢升蒋琬大司马。但这个职务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荣誉职衔,权力比大将军录尚书事差远了。
; V" e( I4 V, F8 Z  蒋琬的原职务谁来接任呢?当然就是费祎。此时是蜀汉延熙六年,从这一年开始,费祎成为蜀汉政权的一把手。
- g9 Q) H9 `: F% L! X* D9 B" {  但此时蒋琬也并未完全被架空,他还兼任益州刺史,也就是都城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 v, L$ ?# v+ V; x- f  一年后,也就是蜀汉延熙七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大军讨伐四川,最终在汉中的兴势,即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北,被汉将王平击败。这一次战役,蜀国指挥官是王平,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宰相费祎。
! X; e  @: E# K9 H, e  兴势之战的胜利,使费祎的人气急剧飙升。而蒋琬在病重的两年中,刘禅对他明升暗降,以费祎来制约他。而费祎的权利欲望也挺强。蒋琬会因为这个原因派人潜伏费祎身边,而后刺杀他吗?" U. m  R- [( a6 ~  w4 `
  答案是:不可能!
- }/ ~- b, n0 n5 s. R- P* Q  8 f0 E/ I" {% t/ }% d) E/ d
  原因有二:
: _0 _) h; o) A( m  一、兴势之战后,蒋琬已知自己大势已去,拖着病体也无法处理日常政务,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将益州刺史的位置也让给了费祎。至此,蒋琬交出了全部的实权。从这一点来看,蒋琬纵然有与费祎争权夺利的心,也没那个力。5 M; l, d; n- T% n' A
  二、蜀汉延熙六年,病重已久的蒋琬,终于去世。就在这一年,董允也继蒋琬之后去世。我们知道,费祎被刺的时间是蜀汉延熙十六年元旦。蒋琬若派人潜伏刺杀,怎么可能血案在十年后再发生,即便要干,也会趁自己剩下最后一口气时下手,方可了却心愿。- z% ^) n5 h) C' R; Y, g$ m% ?
  因此,即便蒋琬有刺杀动机,也缺乏行动能力和作案时间。
2 c0 w; M$ u! u2 F4 ?' e  " |0 T( ?8 ^1 y- x
  内部斗争的嫌疑排除,就只能是敌我斗争。这就得分析凶手郭循。这是个什么样人呢?这个人原名郭修,字孝先,是西平人氏。也就是说,他原是曹魏管辖区的人。而且,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身份是西平的豪族大户。他本人也非常有才能,在魏国的西部很有些声望。《魏氏春秋》中记录了他的履历:“素有业行,著名西州。”
: d/ f( `  Y! o  那么,郭循是怎样到了蜀国呢?, n: N; s' U& ]
  这要说到费祎执政。他上台后,一改诸葛亮连年北伐的策略。因为当时蜀国经济状况非常糟糕。费祎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治方面。基本没进行过过大的进攻性军事活动。  _4 s/ A6 ^  _- X
  但姜维与费祎不同,他坚持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多次要求费祎下令北伐。
& z' r& X% n7 w' z# h  屡屡要求,费祎既不好一味退却,打击姜维的积极性,同时又担心姜维打败耗费国力,于是他想出一个折中的主意——只派一万人马给姜维。& n8 t! S  y. n2 s- H
  姜维挺寒酸的,就靠仅有的一万人马骚扰曹魏边境,先后打了几仗,战国寥寥,只保持了进攻的态势。0 s# K9 l4 O, c8 y0 `1 U. T2 v6 M
  到了蜀汉延熙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50年,姜维再度率军杀出祁山,进攻魏国的西平郡。但未能取得胜利,没拿下郡城就撤兵而回。而在这场战役中,姜维也有收获,那就是活捉了时任魏中郎将的郭循。! b5 p- Y5 I: ^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推断郭循是曹魏故意派来诈降,继而潜伏于费祎身边。其中就有两大疑点:
# _3 H8 x: o# Z7 a% e  一、西门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郭循怎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打西平?而且,在被俘后,他怎能确保自己不被姜维当场砍了?
% z3 h. J& I9 y+ k. W  二、即便郭循是临场发挥,诈降潜伏,他又怎能保证自己会受到费祎重用?并且他还知道费祎在多年后的宴会上会喝醉,从而行刺。能将这些都算计到的人,只能是神仙。' I, w; B3 D2 p& U% w
  因此,曹魏利用郭循潜伏刺杀费祎是不可能的。
( b  o3 f1 E5 R% R0 N  如此一来,这桩血案就变得匪夷所思了。郭循既不是蒋琬的手下,也不是曹魏集团的卧底,与费祎也没有任何私人恩怨。那么,他有什么动机要杀害费祎?并且是同归于尽的方式。* e( O8 f$ a1 J- s# T% x3 A) D
  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后。我们只能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那就是被害人死亡之后,谁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c% |* r" C$ O3 b# V$ i
  毋庸置疑,费祎死后,政治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姜维。而且,他与费祎的战略方针矛盾。,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姜维显然是身受费祎压制的。由此,他心生杀机也是情理之中。
$ @/ O) D1 ^6 b. x7 e8 o  再看陈寿《三国志·姜维传》里的一段记录:“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也就是说,蜀汉延熙十六年春天,费祎死亡。夏天,姜维就率领数万人的军队出征。% u% E7 S3 R8 c* B* V* {
  由此可见,费祎的死,对姜维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毋庸置疑,费祎死后,政治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姜维。而且,他与费祎的战略方针矛盾。,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姜维显然是身受费祎压制的。由此,他心生杀机也是情理之中。
  `& p0 q5 X2 J, z2 T  再看陈寿《三国志·姜维传》里的一段记录:“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也就是说,蜀汉延熙十六年春天,费祎死亡。夏天,姜维就率领数万人的军队出征。' M) s* A/ F8 s# K/ ]
  由此可见,费祎的死,对姜维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M4 U4 a# p# r% H2 s
  . A* g) N; {! n
  接着再看一段《姜维传》裴注里的记录:“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y% s4 z1 @! D/ {: e$ q7 w
  这段话的总体意思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功利心极强,且有城府。其中有四个字,尤为关键——“阴养死士”。就是暗地里培养为自己卖命的敢死之士。
/ r, n" x. n) @' {  而郭循刺杀费祎的行动,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与“死士”行径别无二致。1 c* Z# u; v/ h
  就作案条件来说,姜维也很充分,活捉郭循的人是姜维,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姜维决定了处置俘虏的权利。他为什么不当场砍了郭循的脑袋,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8 X3 z5 X6 m. Z( s0 k: n" j/ T7 k; l  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姜维怎能保证费祎会重用郭循?而且在两年内,作为降将的郭循就升到左将军的位置。/ U* k. O+ N& [* ^* `6 A
  原因并不复杂。姜维是了解费祎的。他知道费祎希望在西州培养自己的班底。这一点,费祎是采取的诸葛亮的做法。从诸葛亮时代起,多次北伐都是走的是祁山一线。为了在陇西地区站住脚,诸葛亮非常重视拉拢世巨陇西的豪门大户。当年诸葛亮俘虏姜维后加以重用,就是为了让姜维帮助自己拉拢当地大户,从而平定陇西。因此,费祎重用郭循,和诸葛亮的策略道理相同。作为当年降将的姜维,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他有足够的把握让费祎重用郭循。
1 @4 Z  o! `- u. c! B  
  D5 _/ A2 q$ W  z! X, N  这样说起来,刺杀费祎的幕后者就一定是姜维了吗?不,《资治通鉴卷》中对郭槐有不同的说法,里面曾记录了一个事:“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 K9 Y  B. j# ]/ A. W8 T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郭循多次想刺杀后主刘禅,却没有机会亲近,每次都被刘禅的护卫给挡了回来。  s+ V6 H- q+ Z1 {/ y  J" w7 M. w
  由此,出现了另一种推测,说郭循刺杀刘禅不成,才退而求其次刺杀宰相费祎。然而,这一推测实在矛盾。如果郭循屡次想刺杀刘禅,早就被千刀万剐了,怎会任其在朝中任职活动,到了延熙十六年年还被邀请去去参加宴会。) y* n7 @# N8 W6 l- f, \6 F9 V
  那么这个记录,真正想说明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为姜维洗清嫌疑。这郭循原本打算刺杀后主刘禅,无法得逞才转来杀其他目标,姜维总没动机杀刘禅吧。
7 q1 ]+ f$ M& d+ M, v2 _  }  但是,即便这个记录是费祎被刺案后来补上去的。姜维要操纵郭循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将郭循俘虏,带回朝中,是费祎重用了郭循,要说培养“死士”,总得给人一些恩宠吧。而这恩宠是费祎给的,不是姜维给的。郭循当“死士”,也该是费祎的“死士”怎么搞反了?! L- ~1 g6 e! Y/ J2 R7 e' g( b
  5 i9 n! y* W8 _6 v3 ]" ?$ N
  于是又出现一种推论:姜维俘虏了郭循,并没有收罗了他做为自己的死士,而是当场就把他杀了,继而采用了自己早已豢养的死士冒名顶替。接着,这个冒充的郭循就潜伏在费祎身边,得到左将军之位。然后十六年年初大会上,潜伏已久的郭循杀了费祎,完成了他死士的使命。姜维怕别人怀疑到自己头上,事后便在朝臣中散布谣言:说郭循早怀谋反之心,好几次想刺杀皇帝都被左右拦下了。然后大家恍然大悟,再不去怀疑姜维杀费祎的动机。) A' s& ^9 Z$ r, y
  因此,无论从动机、能力、条件来分析、推理。费祎被刺案的幕后元凶只能是姜维,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嫌疑人。
& p9 D4 n% j  d# ~/ O  + G8 P8 \% s' s
  当郭循刺杀费祎的消息传到曹魏后,当时的魏主曹髦下诏嘉奖郭循。追封其为长乐侯,食邑千户,并且拜郭循的儿子为奉车都尉,赐银千饼,绢千匹。而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赠“城乡敬侯”,并为其举行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社稷坛南边。并勒石竖碑镌刻:“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
/ H1 V, U$ E3 n8 W  费祎的死,给蜀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绝不仅仅只是朝政的动荡。要知道,费祎是蜀汉最后一个颇具才能且能服众的宰相。那么,一个谁都不愿接受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姜维为争夺权力,幕后策划了这一起刺杀费祎的血案,其后果是从根本上加剧了蜀汉的灭亡步伐。说他是蜀汉亡国的罪人,也不为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殿英降日之谜
+ J. J! n" Y& Q8 f/ B 3 k+ |. A6 \0 _" T  `6 _* {
  
0 r5 n8 D8 E5 T4 I6 V1 |; A  前面咱们说过孙殿英疯狂盗窃东陵墓。接着,再细细说说孙殿英这个人。4 R+ R9 u  D* h
  
* n0 q, |. R$ S# T8 [8 R  孙殿英,名魁元,1885年出于河南永城县一个贫民家庭,一家不识,这个多色彩的军阀,从当伙夫,到当土匪司令,后又被国民党收编,为十四军军长,曾投蒋打蒋,投冯打冯,因盗皇陵,臭名昭著。随吉鸿昌参加过长城抗战,1933年中蒋奸计,在宁夏被马鸿逵击败。抗日战争爆发后,重整旗鼓,任新五军军长,1943年受蒋指使投敌,参加汪伪阵线,1947年被解放军击败被俘,病死于河北涉县。' ~: q# s3 G) Y/ F6 a* N% {+ ^
  
4 p, f9 V- K7 c0 _  1943年正月的一天,孙殿英刚从邢门口视察阵地回到林县渔村司令部,3天的骑马颠簸,使58岁的他疲惫不堪,进屋就倒在躺椅上休息去了。可还未闭目,李秘书匆匆进来,说:“军长,汤阴刘月亭师长密信。”说着从公文夹里抽出信来。孙殿英少气无力地说:“念。”李秘书展开信声声念来。" G. `* h5 |8 r* g/ m- b
  孙殿英听着听着,突然象中箭的狮子,一下从躺椅上猛立起来,高大的身躯霎时占据了屋里的空间。他满脸紫红,白麻愈发明显。一双手杈腰,怒气十足地吼骂道:“日本鬼子,竟敢来我老孙头上动土,我找他算帐哩!热河失败的羞耻,10年来我一天也没忘!”卫兵递过来热毛巾让他洗脸,他接过毛巾擦了一下脸说:“我要洗去10年的羞耻,君子报仇,10年不晚!”
9 v- T- L$ U% l4 A& w% ]3 ~# ~  
; M, g8 r6 p3 \/ k  
3 e6 _6 ?2 J, d% Q; w  6 F# z- N0 [, G- r' z  Y8 p
  李秘书接着道:“军长,昨天我情报人员在临淇镇抓到两名汉奸特务。经审讯他们供认,俩人奉命在临淇镇办饭馆做为掩护,拉拢我部官兵,盗窃军情,并供认日本准备对我采取军事进攻。”孙殿英思索着自语道:“敌人对我二十四集团军全面进攻,主攻对象是我新五军,看来对北边的四十军和西边的二十七军可能只做辅助进攻,这样以便各个击破。”然后命令李秘书:“你立即把情报报告集团军庞炳勋总司令,并通知各师、团长,迅速来司令部参加紧急战备会议。2 [. x- e2 f! |! P6 N  Y
  李秘书出去后,孙殿英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1933年随吉鸿昌、方振武、冯玉祥长城抗日时,自己率领全军奋力作战。屡战屡胜,但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但不给支援,还派其嫡系部队对抗日军队进行监视和牵制,以致长城抗日失败,在全国大丢其面,但败于日寇的这口气时刻窝在心中。后中蒋介石奸计,在宁夏被马鸿逵全军消灭。抗日战争爆发后,自己又重整旗鼓,建立了“冀察抗日游击队”,后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10年来,自己时刻想和日寇再进行一次大的军事较量,以报热河之仇。而不断扩大武装,壮大势力。到太行山6年,经常攻打日军兵营、碉堡,破坏公路、铁路,劫持军车、俘虏日军,使对面的日军终日不得安宁。去年,日寇便对自己驻守林县的第三师进行了包围进攻。三师全体官兵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武器优劣悬殊,几乎全师覆没,师长刘月亭于林县石板岩被俘,日本将刘部移驻日本占领区,加入了汪伪军队,和汪伪第二十三师卢厚斋同驻汤阴。由此更加深了自己对日寇的仇恨。这次日军自己送上门来,自己岂能错失这雪已之恨的良机?
, K& n! |% y- O% c  1943年阴历二月,日军在二十四集团军的对面,布下了6个师团,是二十四集团军的两倍兵力,主攻对象是孙殿英的新五军。
2 q; {' q8 t+ h; {: g  23日清晨,日军对新五军防守的林县、安阳、汤阴、浚县、淇县、汲县、辉县、太行山的黄水口、塔岗口、庙口、邢门口、鹿楼口、、鹤璧口、水治口等辗转约500多里的防线,发动了全线进攻,主攻点就在邢门口。
+ [0 A- D) f2 ^( x! w" {  ( Z  W. ^, E- g' K
  战斗一打响,日军便用3倍于守军的兵力,加之飞机、重炮的配合轰炸,使守军防不胜防。防守此山口的十一团全体官兵和日军进行了浴血战斗,他们待敌军轰炸过后,马上利用工事和有利地形,对敌军进行顽强地抵抗反击,敌军发动了十几次冲锋都被击退,最后敌人用重炮对守军阵地连轰十几分钟,整个阵地被炸得翻了几翻,守军死伤惨重,所剩无几。可敌人冲上来时,他们又用石头做武器,和敌人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最后全团战死。日军攻开了邢门口,便沿着山道长驱直入主,直逼渔村司令部。
9 m6 i# Y% J3 @/ T8 d; J  # Q+ @2 S& S& d" O2 x) a
  
2 B& U) |' y, v. e* c/ B/ t  清晨开战后,孙殿英亲临作战指挥部,掌握各段防线战况,指挥部队作战,当得知邢门口敌军攻势最猛时,孙殿英便意识到日军意欲先取司令部的意图。司令部距邢门口只有80里,3个小时的急行军就可攻到。孙殿英便马上命令司令部准备转移。当十一团团长向孙殿英报告说,他们已打退了敌人80次冲锋时,孙殿英激动地拿起电话,对十团团长讲:“你们打出了我军的威风,请对你部官兵转达我对他们的深厚谢意!”5 x) `9 r4 h4 _6 f* ]! }3 Z5 N
  傍晚,接到情报说邢门口失守,日军已向司令部杀来。孙殿英马上带领司令部向西北深山里撤退,准备到距渔村13里的关帝庙暂时隐蔽。此时各部队都在前线紧张作战,只有靠司令部来单独行动。+ a/ ?( |4 J4 X; {; @
  撤退时,孙殿英身着士兵服装,骑一匹棕色马走在队伍前面,马前几百公尺是四个持长枪的尖刀兵,马后是卫队、警卫营一连和军部文职人员,共有1000多人,簇拥在区区山道上。走了七、八里,接到情报说敌人进军很快,估计今夜要攻到渔村,所以去关帝庙很不安全,必须马上改变路线。队伍又向西南山西境界悄悄疾进。孙殿英在马上,心事重重,想到部下都是如此地英勇抗敌,实令人感动,但能顶得住如此强大的敌寇吗?如抵挡不住,该何去何从呢?现在必须摆脱敌人的追击,保住司令部,才有希望和敌人战斗。大约走了40来里,时已三更,弯月时隐时现,山风凄冷。队伍行进惊飞的山鸟,发出阴森的鸣叫。
* J2 A- |6 W+ Q  
3 d% d1 g+ }# i; z  # A9 I" i2 P) ]' P1 |
  突然,“叭”的一声枪响,队伍立即停了下来,这是先头尖兵发出的紧急信号,紧接着敌方的******************、六零炮轰炸起来。孙殿英被警卫扶下马,命令先锋连冲上前抵挡住。一时双方激战甚烈,敌人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了山道,孙殿英和卫队向后撤去。孙殿英根本没料到敌军攻得这么快,已突破山口到了这里。从敌军枪声判断,敌人并不知道这支队伍的情况,他们在盲目射击,并且敌军兵力不少。目前凭自己这支庞大的、但战斗力极薄弱的队伍,要想冲过这唯一的要道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趁敌人还未摸清,马上退回去另找出路。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面打起来时,后边的队伍已乱得不行,人喊马嘶,后边的人往前跑,前面的人往后退,在狭窄的山沟里人挤马,马踏人,混乱不堪。孙殿英这时带着卫队冲进来,让卫兵抬着他,大喊道:“不许乱喊,谁再乱喊我毙了谁!”队伍马上静了下来,他又让卫兵喊道:“向后传,三连变先锋连,原路撤退。”孙殿英又带着卫队向后边的三连跑去。/ U( A# _5 M) a% T, e( G, x) V
  队伍沿着原路退回,速度更快了。大泉底的敌军也未再追。黎明前,队伍退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里面有个小庄叫圪挡坡,全庄也只不过几十户人家。司令部就临时扎驻在这里。
5 s2 I% h. R8 i: o  q+ T) a  此时司令部处境危险。天明以后敌机可能又轰炸,地面部队必然要进攻,司令部被歼灭,群龙无首,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何去何从必须立即做出决策。这时,在一个大石屋里,为避免目标也没敢点灯,孙殿英的幕僚们有的主张抵抗到底,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谈判,有的主张请示老蒋,等等。
( d! H1 {( {6 r, \3 a3 _  孙殿英这时点上一支烟,一言不发,让他们尽表建议。热河战役大撤退的情景又在他的脑海里重现,一股对日寇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几年来自己苦心经营的势力,誓要报热河之仇的决心,难道就要毁于今朝?但看看眼下,敌人重兵压在眼前,加之又无外援,要想突围出去打胜这一仗,真是毫无希望,更逼人的是敌人紧紧追击司令部,使司令部进退无路。抵抗到底吧,死路一条;投降吧,自己甘愿再败日寇,再当败将吗?那些决心抗日的官兵们同意吗?他千思万虑,难以定夺,更加自恨在战术上的失误,让敌人咬住了司令部。天色即明,必须速作决策,最后决定还是请示老蒋,或许蒋能不记个人宿怨,来救自己一把。& P% @+ r% `1 d- ]
  电报员马上要通了重庆军事委员会,孙殿英亲自向重庆汇报这里的战况,向蒋介石请求该如何办。停有半个小时,重庆传来蒋的指示,大意是:“你暂时可附敌”等语。* c3 V+ k/ W6 f# l# z( y, w
  孙殿英接到指示,悲痛十分,明白这是蒋介石又在玩弄“曲线救国”的阴谋,趁机排除异己。他恨,恨蒋介石不给支援,恨蒋介石阴谋投降,恨自己没有才能和力量打击日寇,他声音沙哑着对幕僚们讲:“弟兄们,完了,我对不住你们,对不住为国捐躯的部下和全军将士,对不住全国大众。”2 t. ?' P) G1 ?7 E$ k3 U
  屋里一片肃静、沉默,无不与军长一样悲痛自恨。副官将孙殿英搀到床上躺下,他让副官找来文高参,让文高参过目蒋的指示。
2 J5 q# S* g9 O6 y' R7 e  文高参是军统人员,是蒋介石派在新五军的特派员,找来了文高参,孙殿英把眼下战局和蒋的指示给他讲了一遍,问他怎么办,他说按蒋的指示办。& C# N4 _2 M3 ]) O
  天明以后,天空飞来一架敌人轰炸机,朝小庄投了一颗************便飞走了。10点来钟,日军已攻到圪挡坡周围山下,山头上是孙殿英的警卫营。日军的大部队和重武器一时还未到,便用六零炮、轻、重机枪配合步兵向山头冲锋。小小的山头上被敌人的炮火炸得顽石纷飞,硝烟弥漫。警卫营官兵从废墟中、掩体中爬出,把手榴弹、石块向日兵砸去,敌人的三次冲锋被击退了。下午1点多钟,敌人发动了第四次冲锋。。。。。。0 _+ w5 m1 N1 K6 g6 M7 G) U) ]8 Z
  敌人停止了攻击,一会儿飞来一架轰炸机,人们立即隐蔽起,孙殿英和他的卫兵隐蔽在一座石屋里,飞机盘旋了几周后向下俯冲下来,人们以为又要投************了,可飞机去丢下了一个小包裹,然后撑开了个小降落伞,飞机随即便飞走了。小降落伞徐徐落到庄子里的一块空地上,一个卫兵小心翼翼地去拾,生怕是什么新式************,人们也都探出头来关注着,那卫兵到跟前拾起掂了掂,连降落伞一起拿了起来,送到孙殿英的面前,几个处长及参谋们迅速来到石屋里。小布包的布面上用中文写着:“告新五军将校书。”他们解开伞绳,打开白布包裹,里面有一份劝降书,日军要孙殿英半个小时之内必须无条件投降,不然,要将全军消灭。
  X8 F8 m0 i  M9 c8 S3 j  孙殿英听罢劝降书,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低下了头,神情呆然。副官给他点了一支烟,他摆了摆手。沉默许久,孙殿英无限伤感地对作战处长说:“请你代我宣布投降。”
* u) ^" O  Z* C  作战处长先派传令兵向山头上的警卫营传达停战命令,又让李秘书拿了面白旗,翻过庄南小山与日军接洽。李秘书走了有两刻来钟,就见从南边山头上奔下一队日本兵,领首的是一个日本小队长,骑着大马,挎着大战刀,后面十几名士兵紧跟着他的马一路跑下,扬起一道灰尘。
" p; a0 `; M$ f" `/ _8 c5 y4 ~  孙殿英带着八大处长,翻译及几个卫兵去接应,在一棵大树下,双方停下了。日本小队长翻身下马,翻译官上前用日语答话,介绍了孙殿英,小队长从上衣口袋里抽出一张照片,和孙殿英对照了一下,马上悦色地说道:“大大的太君,你好。”随即上前向孙殿英敬了个军礼,又和他握手。孙殿英点了点头,握手间哼哈了一声。小队长又向孙殿英递过了一封信。孙殿英让翻译官对小队长说到屋里谈。小队长听翻译说罢,转身对他的士兵吩咐命令,在小庄四周撤了岗哨,便随孙殿英一行进了司令部的屋子。到屋里坐定后,孙殿英沉痛地向小队长讲,新五军愿意接受日方的劝降,听从日方安排。小队长代表日方受降,并指示孙殿英,命令部下不许抵抗,原地不动,司令部原地待命。双方谈了十几分钟,小队长便集合起他的士兵跑步走了。9 H2 G! \+ O& C
  这一天是1943年阴历2月24日。这一夜,孙殿英与几个处长都未入睡,又一次的败敌,使孙殿英痛不欲生,他对幕僚们讲:“我已没脸再面对面人了。”几个处长极力劝慰他,又与他分析了下一步的形势。
, J1 \: U3 E3 ~# W( U/ `) i  25号早上,来了一小队日兵,与司令部接头后,指示司令部向东返回,到荷花村待命,并在司令部里留下一个日本翻译,以便联系。% f/ R4 a2 {/ {% V" X- _1 C" v
  傍晚在荷花村吃饭时,一个叫刘天顺的伙夫对其他人说:“我们这是假投降,回来还要有一回哩。”他这话却被屋外的日本翻译官听到,吓得这个翻译马上溜跑了。人们知道事情不妙,马上报告了副军长,副军长听后大怒,要派人将刘活埋,几个处长都来找孙殿英为刘讲情,孙殿英说:“他已把事情闯下,就是埋了他也不能挽回事局,只有等明天事态发展,再作应策吧。”这才饶了他。# _/ I8 }2 Q6 |  R) c5 u- d
  26日早上,日方又来一小队日兵,传令孙殿英把司令部带到临淇镇。待队伍赶到镇边时,一个日本中将先把孙殿英带进了镇里,剩余官兵都被日军押着向镇东的大操场走去。这个大操场原是军部教导团的操场。进到操场后,50人一组列队站立,操场周围是几百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又架起了十几挺机枪,都是刺刀闪闪,杀气腾腾。看到此景,士兵们猜想着自己的教练场就要变成自己的刑场,无不紧张、惊恐。一个日本翻译站在阅兵台上讲话:“现在都把武器交出来,一会儿逐人搜查,如发现留有武器者,马上用刺刀捅 。”武器交完,日兵便进行了逐人搜查。
8 o2 c4 w& d' X0 m; i$ ~- Q( o  搜查完毕,日本中将带着孙殿英来到操场,要他讲话。孙殿英走上阅兵台,俯视被荷枪实弹的敌人威胁搜查的部下,满面羞惭,颤抖的手慢慢摘下军帽,双目一闭,不禁老泪纵横。这是他所有部下第一次看到他流泪。3 l/ g/ P6 @8 k+ ~
  孙殿英大致讲了:大家不要乱动,不要害怕,要安心,明天我们就要下山往新乡去,路上要服从命令等等。讲完,又被日本中将带走了。操场周围的日兵一撤走,人们这才把提着的心入了下来,然后队伍便被带到临淇镇附近的杨村住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27日早上,队伍被日军押着。经圪挡坡、大泉底、南村、十八盘山口、辉县百泉,一路下山,29日傍晚到新乡,被关在市西街文庙里。孙殿英在临淇一上路就骑着马,由日兵护押,到南村就改乘汽车连夜到了新乡。
6 f" M* L* E: Y) x/ I! r0 E  孙殿英到新乡后,住在铃木兵团司令部。铃木司令要孙殿英参加汪伪军队,加入和平运动,命令尚在山上的两个师和平下山,听候日汪调遣,司令部扎到新乡市北街,并在孙殿英的司令部里驻进日方顾问(实际是对他进行监视)。孙殿英都答应照办。而后铃木司令又提出要孙殿英帮助日方对总司令庞炳勋劝降,孙殿英讲:“我是他的下级,已成败将,没资格、没脸再去劝我的上司投降。”铃木又软硬兼施,对他挟持,最后他答应帮助寻找庞司令。
0 v2 h3 @7 @& e4 g+ h  随后,孙殿英派了自己的张副官,与日本特务田中少尉一道前往林县深山里找庞司令,他们碰到了给庞司令送饭的小孩,这才见到庞司令。田中直言向庞讲明来意,并分析了庞的处境,庞的李振青师长已率部突围渡过了黄河,庞身边只剩一师兵力,新五军下山参加了和运,范汉杰的二七军已退到了山西中条山,庞已无力量和援军,要想抵抗强大的日寇攻击,那是以卵击石,现在只有走孙殿英的路,参加和运,不然,日军将马上对庞采取速决战。: |/ y6 K8 L$ \, {; R/ Q
  
/ x7 t" W4 x6 T  c3 ?  
4 G" t+ q' \, q; p  2 r6 H5 u/ K  c& p
  庞炳勋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清楚,深感自己是四面楚歌,无力再战,便言马上做出答复。而后,他对田中答复投降,并给孙殿英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的艰险处境,表达了自己愿到新乡和孙殿英一起参加和运,将信给张副官转交。(孙殿英把这封信暗地里拍有照片)然后和田中商定了下山日期及地点。张副官与田中随即下山汇报。
) b2 E, ^9 V6 t) E  ^$ k. k7 H  按约定的那天早上,孙殿英带着自己的卫队,坐着小车,日方去了一个中队,从新乡起和,向约定地点辉县一小山口开去。庞孙一见面,孙殿英就向庞司令跪下请罪,庞司令见孙殿英如此,连忙一瘸一拐地摇晃着胖体过来搀起他,两位战败将军搀抱着哭了起来。
: X! D( x. o* f7 U  庞炳勋与日方接洽后,司令部扎在新乡市图书馆,司令部里也驻进了日方顾问部,部队番号不变,改驻林县、辉县一带;孙殿英的部队番号也不变,仍住滑县、浚县、淇县、汲县、汤阴。(到1944年,汪伪政府将庞部改为第五方面军。驻开封,孙部改为第六方面军,驻新乡)。
* T+ f& {, b* c9 Z  " n# \- C$ s- i: m' V
  庞、孙在新乡安置好后,正式与南京汪伪政府接洽,并遵日汪要求,通电全国,自愿参加“和平运动”。一时日伪报刊大体红字刊出《欢迎庞孙下山参加和运》、《庞孙参加和平运动》等欢迎、赞颂文章,全国大众对此一片斥骂声。孙殿英整日闭门不出,和同僚们尽玩麻将。国民党报刊对此却一字未提,不作评论。2 R. N& ^% K4 f0 H/ y  S
  ( \" K+ u2 \. j, g; h
  至此,二十四集团军宣告彻底解散,第一战区整个太行山抗日前沿防线全部崩溃。孙殿英在他的军人生涯里,这算是第二次大失败。他听信蒋介石的指使,叛变投敌,丢丧国土,对国家和民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21:19 , Processed in 0.0259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