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5 1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炎炎大汉
. j. K; v( T b" K% e3 T
第一章 旭日东升
' e% w% r6 {+ o; F& @; F& ? 4 ]8 E/ j) \. g
(一)圣君辞世
/ S2 \1 _" _$ W9 {+ T3 i - W( X( z. l0 `% v$ j
建武中元年(西元五十六年)夏末,花甲之年的刘秀还在作着最后的努力。他要完成平生最后一个梦想:复建明堂、灵台、辟雍。
* f3 `4 a6 {. ]7 P* O 这是儒家经典上记载的祭祀建筑,据说失传已久。早年在长安读书时,他曾听老师许子威先生说过:“先王祭天郊祀之时,必建明堂、灵台、辟雍。可惜,其营造法式以及样式已经失传。” 3 g. W: K+ `6 Y5 A2 @8 `! Z' ?' n9 t
刘秀是儒生出身,心想而神往之。恢复重建,也是刘秀的梦想之一。如今天下太平,海不扬波。若是在有生之年,若能完成如此壮举,此生何求?& y( o+ V$ d5 y. @
这年夏末,他亲自召集了天下名儒高士会商,经过一番详细、周密的设计,终于确定了设计方案。由于近年来健康不佳,刘秀心中隐隐觉得:若不动手,怕是来不及了!既然方案出来了,那还犹豫什么。他立即颁下诏书:立即开工!. }) i* H; T& c4 {0 j
刘秀是个做事极为认真的人,一辈子做事从不马虎。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治国,他从无懈怠。如此重要的事情,他岂能假手他人?
2 s0 T. }$ c) J: T# q3 ~7 Q 八月中,刘秀亲自赶到洛阳平城门外,在其南边二里处,确定了明堂位置,准备将来作为每年十月举行郊祀的主殿。他决定,在主殿前要修建一条笔直宽敞的驰道,作为皇家仪仗队的通行道路。在距离明堂之东三百步,确立了辟雍之所——这是每年三月、九月举行乡射礼的地方。在西面三百步,确立了祭祀先帝的灵台的位置。' Q7 L4 j" t" C* f
说干就干,在刘秀的强力主持下,工程在飞速进行。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入冬了。可他全然不顾,冒着凛冽的寒风,亲自主持工程建设。为了赶在十月祭天大典之前竣工,他要去不断督促。皇后阴丽华、皇太子刘庄都是忧心忡忡,叹息不已。刘庄多次去劝谏:“父皇还应保重龙体,此等小事,儿臣愿意代劳!”刘秀微笑着摆手:“此等大事,还需朕亲自去做!”他依旧兴致盎然,浑然不顾。: j$ ~, Z M$ `3 M6 @: |; V4 p
这位中兴大汉、混一区宇的一代明君,虽然气度一如既往,依旧是勤政不已。但是,他毕竟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岂能经得起如此操劳!但是,刘庄知道父皇的脾气,知道再说也没用,只好叹了口气默默退下。: p' b- q, D5 q7 j) {9 q) z- b4 [
虽然加班加点地建设,还是没有赶上十月初的祭祀大典。不过到了这年的十一月,明堂、灵台、辟雍等三座巍峨高大的建筑,耸立在了平城门外。
5 N% [: C. h! s 刘庄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这场浩大的工程,终于拖垮了刘秀的身体。工程竣工没多久,他就病了。从此一连几个月,他都是卧床不起。就连十二月六日——他的生日这天,他都是在病床上度过。8 u) |! s# V9 W6 s/ o- b4 n# y
本来,刘秀一直患有严重的昏眩病,这是老毛病,稍事休息十天半月就能下地走动。可是,这次的病势凶猛,与以往不同。起初,他的皮肤蜡黄,进食艰难(估计是黄疸肝炎),卧床不起。6 Q, s R& n8 M _' P+ y
在刘秀患病的日子里,皇后阴丽华、爱妃许美人以及皇太子刘庄轮流侍奉左右,喂汤奉药,在亲人们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虽然日渐加重,精神却有了一些好转。2 m u0 N/ A+ J& ?. B
到了次年(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初,刘秀稍微清醒了一些。此刻,他已经不能吃任何东西了,只能喝一点水,吃些流食而已。他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朕怕是过不去这一关了!“: h5 O# y: c6 ]1 I& P, a' g
这天,刘秀突然感觉好了很多。他急命人把皇太子刘庄、太尉赵熹、司徒李欣、司空冯鲂等几人传到榻前,嘱托后事。% j) |2 v* X+ T7 _0 Q
刘秀躺在榻上,望着匍匐在阶下的数人,艰难地道:“诸卿!朕体不安,只恐没有几天了。卿等跟了朕一场,今日相召,权作诀别!”赵熹等人大惊:“陛下千秋万寿,何出此不祥之言?”刘秀叹了口气:“自古岂有不死之人?朕的病,自己知道。”诸臣闻言,哀号不已。刘秀道:“朕将不治,惟以太子相托。望卿等戮力同心,一如朕在!”赵熹等人感念,痛放悲声。- T# U; A! R2 U4 X, t* a- W
赵熹流泪,大声奏道:“臣等世受大汉国恩,蒙陛下恩典,位列三公。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定当辅佐太子竭尽死力,万死不辞!眼下,臣等还是请陛下宽心,悉心安养。皇天佑护,不日定能康复!”此刻,刘秀浑身皮肤已经变成橘子皮一般的金黄色,肚子也涨的老高(可能是转成了肝硬化腹水)。这种绝症,如何能活?
0 P; t3 P. i. ?" g1 Z1 { 刘秀摇摇头,幽幽地道:“赵太尉!七年前的那件事,卿还记得么?”赵熹一听,马上想起了那件萦绕心头多年的往事。
+ E0 }. d6 ?, E, S, q% H6 S5 Z 那是建武二十六年,刘秀下令预修寿陵。时任将作大匠的窦融为了讨好刘秀,草章上奏:“园陵广袤,无虑所用。”窦融的意思是:而今国库充盈,陛下无论怎么修,臣都能办到!刘秀召来窦融,当面驳回:“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当时,时任太仆的赵熹也在场。刘秀的这番话,令他感触良深:“圣上如此爱惜民力,可谓千秋之圣主也!”8 i* x; U: V- V4 J# U* q
次年五月十一日,赵熹升任太尉(即大司马)。他与司徒冯勤、司空张纯一道共同修建新皇陵——“原陵”。由于具体负责修建事务张纯已死,新任司空冯鲂并不熟谙旧事,故而刘秀特问赵熹。
B& g0 H ^; o- l* Q 赵熹叩头奏道:“陛下之意,小臣心知。国家初兴,小臣岂敢奢侈造次?一如陛下所敕,不敢妄为!”刘秀满意地点点头,蜡黄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有卿在,朕何忧也!”刘秀抬起头,吃力地向身边的宦官示意。宦官会意,向下一挥手。一个中常侍快步上前,将一份竹简递到赵熹近前。刘秀道:“赵卿,这是诏书。朕去之后,可当中宣读。”谒见完毕,赵熹、李欣、冯鲂三人拭泪辞出。 `, C% A. J* X0 C5 K9 d
刘秀躺在榻上,直勾勾望着殿顶。沉默良久,他又道:“太子何在?”刘庄闻召,慌忙拭泪匍匐上前奏道:“儿臣在!”刘秀道:“当年,朕闭玉门关,放弃西域诸国,卑辞以谢匈奴,你知朕之意否?”刘庄奏道:“陛下神武,乘时而起,手提三尺横扫天下,岂惧匈奴丑虏?只是陛下,久在行伍,宽仁慈爱,爱惜民力,不忍重蹈孝武虚耗海内之覆辙耳!”刘秀点点头:“而今国家初兴,生民未安。若非万不得已,不可对外用兵。切记!”刘秀的精神明显好了一些,又道:“赵熹、李欣、冯鲂三人,皆是忠贞之士,朕特简拔以遗汝。朕死之后,你要励精图治,不负朕之厚望!”稍后,他又说:“会稽太守第五伦,才干绝伦,天下奇士。朕本想历练他几年,再召他入京。可惜,朕等不到那天了。”刘庄呜咽不已,早已泣不成声。
# g3 g* l7 P' V+ H3 { 休息了一阵,刘秀又道:“且请你母后来,朕有话讲。”不一会,阴丽华在刘庄的陪同下赶来,匍匐于地叩头请安。阴丽华早已哭成泪人一般,犹如梨花带雨。刘秀神情地望着她,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他努力想伸出手,可是却一动也不能动。又过了一会,刘秀才缓缓地道:“朕与卿相知三十余载。卿一向恭谨自守,温厚贤淑。今日临别,有一事相托。朕观阴氏子弟,阴识人品贵重,堪称外戚表率。阴兴亦是贤才,名重朝野。朕不用二人辅政,卿知其意否?”阴丽华道:“陛下苦心,臣妾岂能不知?不过是爱屋及乌,为避免阴氏一门再遭王氏之祸而已。”刘秀道:“卿所言及是!阴家子弟,良莠不齐。新阳侯阴就,只善清谈,不足谋国。其性刚傲,不得众誉,岂能长久!望卿嘱咐家人,让他们好自收敛,不可犯法。否则,朕能容之,后嗣之君未必能容!卿切记,不可忘之!”阴丽华含泪奏道:“陛下放心,臣妾谨记!”
C( g; V X3 c7 x 最后,刘秀又叫来刘庄,嘱咐道:“东海王义让大位于你,不可负之。你们兄弟十一人,虽非一母所生,却都是朕的骨血。看在朕的份上,善待他们。除非谋大逆,切勿见杀。”刘庄一一点头答应
: @' v$ n/ o O }' n 最后,刘秀嘱道:“太子精于律法,明察秋毫。在这点上,朕不如你。然于宽厚驭众之道,你不如朕。临朝主政,万事如麻,切不可焦躁,不可滥施律令,伤及无辜。切记!”刘庄连连叩头,流泪奏道:“儿臣谨遵圣诲!”
& p& C* p- t+ G5 o) ] 这天夜里,刘秀一直无法入睡。恍惚中,他好像又回到了魂牵梦系的故乡舂陵,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样的熟悉。朦胧中,他好像又跨上了战马,眼前的城池好像有些眼熟,这不是昆阳么?渐渐地,他终于入梦,沉沉地睡去了……
. ?. k7 r1 {* x9 s7 D+ o) m' U 几天后,也就是建武中元二年二月五日,刘秀在南宫辞世,享年六十二岁。
% b3 u6 @! N; l" n# {) n( a. G 也许,只有下面的这首浅俗的歌,才能表达人们对这位旷世明君的深深敬意:! [" ~' Z* u, V; q' k3 H7 s
( P Y+ z6 K/ M8 @ z( |3 f. M
都说你风光绝代,都说你大略雄才。" r. a% j# }! B3 O8 [$ `+ d/ c
谁知你久历艰难,谁知你流离伤怀?; T- p. e J3 y- q/ I! v" W
跨马操兵十五载,栉风沐雨,百折不回。
: T- E2 i% Y/ `6 B/ C 妖氛扫清群雄灭,乌鬓已渐白。
# _% S; @! E9 T# ^
* ^2 ]/ m; W a2 W 都说你用兵如神,都说你恢廓豪迈。1 c: t) F+ q& q! K
哪知你九死一生,哪知你惆怅无奈?% Q0 {# d7 n- D& Y& V k, J
垂拱而治二十载,拯溺扶弱,深情不改。 J& \; B5 p2 M; _, _
春风化雨民解悬,恩深润慈爱。
) o- }* k, p7 W- C 5 b% j* U! `; a- `' I1 U
岩岩烈勋,德追三代。
! u: B) a9 L% X4 B 惟我世祖,千秋壮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