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历史罪——不忍细读的史案真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武门血案中的李渊父子
" w' q& }0 o0 t; ?& k, I  : D3 c9 G. `2 f/ I
  
0 |+ v2 |4 Z6 X$ n  c: d  说到唐朝,免不了就要提到玄武门。玄武门这地儿不太平,唐代政变中先后有三次“玄武门之变”。最著名的一次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的。所以,后来的人一提到“玄武门之变”,就是指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这次政变也是一桩皇室兄弟间自相残杀的血案。
0 R2 n% d) e% _7 Y  & p' O) b- j6 g' Q* S
  看到这儿您要问了,怎么政变都选在玄武门?是这地儿邪门儿?还是巧合?都不是。唐初的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城的北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也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而太极宫是唐初的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活动。 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而南门是正门,又叫承天门。它正对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四百四十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多重大朝外活动,譬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每当这时,皇帝都是登上承天门,文武百官群集广场,场面非常雄伟壮观。
$ D. N9 n4 C, \6 q  N+ M0 T  所以玄武门不邪门儿,而是一个战略要地,一旦发动政变,谁占领这个宫门,谁就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
" g  H  L1 p7 J7 o. S    I9 F% s7 B0 l! Y# V9 L
  每一桩血案,每一次宫廷政变都有一个或多个诱因。那么玄武门血案的诱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皇族兄弟间的残杀?这得从皇子们的爹娘说起。4 n, [2 |& Q4 V% B
  
! a* p8 w5 o, S% z9 p  C, ^2 t' P  咱们先说李渊,他出身贵族,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杨坚是他的姨夫。隋炀帝即位后,十分器重李渊。李渊也不含糊,做过刺史,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这两个地方,一个在今天的河南荥阳,一个在今天的山西静乐县,后来,李渊还担任过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 W+ r9 A/ Y  p# W- y1 R, H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征伐高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这个时期,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县。在这个地方,李渊广交天下豪杰,引起隋炀帝的猜疑。于是,公元615年,李渊被调任山西、河东,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第二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从此落脚太原,经营后来的起家之地。
3 a, j# {4 C0 G  到了大业十四年(公元到618年)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然后立当时的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郑国,第二年,过了一把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 _' M3 E# A  L6 u( X$ D' J$ C  O
  隋炀帝一死,李渊在618年(武德元年)逼隋恭帝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5 Q& V8 h' o; F* p  在建立唐朝一统江山的险恶斗争中,李渊的子女一直跟随他一同战斗。李渊和皇后窦氏共生了四子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女儿是平阳公主。四个儿子当中,三子李元霸不幸早早地夭折了。8 q0 s# e7 q, t7 a& \; D
  李渊的夫人皇后窦氏也出生名门。窦氏的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上柱国相当于大将军,是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而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所以窦氏也是武帝的外甥女。这个窦氏不得了。在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曾恨恨地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别胡说!这是灭门之罪!”
/ M- g: {6 M. y, I% U  后来,窦氏大了要出嫁,知女莫若父,窦毅很清楚自个儿这千金不是个等闲之辈。什么样儿的男人才配得上她呢?琢磨来琢磨去,窦毅想了个辙——比武招亲。他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参赛人员不少,李渊也在。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到李渊这儿两箭都射中了。窦毅很欣慰,便让女儿嫁给了李渊。: T' G8 b4 |1 w- O. j2 L6 X1 Q
  这桩婚事蛮不错,李渊和窦氏堪称绝配。窦氏既聪明又有远见。有一回,隋炀帝看到李渊皱纹满脸,便随口开玩笑说李渊是“阿婆”。意思就是说李渊像个老太婆。李渊揣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家,把事儿跟窦氏一说,窦氏喜滋滋道:“这是吉兆啊,你继承的是唐国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窦氏指的是李渊将来要做皇帝,取代隋炀帝。而且,这说明隋炀帝对李渊不存戒备,谁会担心一个老太婆造反呢?窦氏这个文字游戏让李渊很开心。) h* P. C' D7 b# c' p  j
  还有一回,李渊得了有不少骏马,窦氏劝他将马献给隋炀帝,说皇上喜欢鹰和马,您是知道的,现在应该把骏马献给皇上,不该自己留着,招人闲言诬陷。”李渊有点儿抠,舍不得这些骏马,后来果真被隋炀帝责问。窦氏在四十五岁时去世,李渊琢磨亡妻的话,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经常给隋炀帝送骏马送鹰犬,隋炀帝果然异常高兴,很快升李渊为将军。李渊流着泪对儿子们说:“我如果早点听你们母亲的话,早就当上将军了。”
1 K& z# s  h! f6 B$ \& z1 V2 p7 e   想想看,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造就出来的孩子会是省油的灯么?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包括李元吉,都有巨大的抱负和能力。说句公道话,李渊的这三个儿子,都具有继承皇位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但咱也知道一道理,凡事都有好坏两面,三个儿子都是能人,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何况三虎?为了皇位,三兄弟死掐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玄武门血案的诱因之一。
0 r+ k- W. `! h% @$ x1 o+ T  ) w! I, g% `: I% R- X/ h
  另一个诱因则在李渊身上。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都是他的最爱。李世民,在武德二年(公元620年)七月率军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才22岁。别看年纪轻,却能知人善任,有雄才有胆略,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大破王世充、生擒窦建德,平定河南、河北。为统一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而李建成也相当精明强干,由于他的身份是太子,主要协助李渊处理京城内的政事,才干主要显示在处理政务上,功绩也不小。
6 F) a5 _8 U; M4 h* ]& y  单论战功,李世民是明显大于太子李建成的,在军政各界威望很高。李世民当然不甘心只当一个区区的秦王,他的内心对皇位充满了渴望。李渊心里明镜似的,态度实却实在叫人无奈。这位当爹的选择了中立。中立,看着是爱好和平,实际上就是袖手旁观,站一边冷眼看别人掐架。
' F, l' ?: y& ]8 A+ n7 U  这里有一个插曲。唐旧史里记载,说在晋阳起兵时,李渊曾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大白话就是:如果战斗胜利,天下是你打下来的,我就废了太子李建成,封你为太子。客观地说,这个记载基本上不靠谱。当初太原密谋起兵,连胜负都无法预料,怎么就把废立太子的事儿提到会议上来了?您想啊,哪有还没结婚就商量给孩子取名的事儿啊?有也是闹着玩儿。这个记载,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即位后,贞观史臣们编的段子。
( t% D  w8 I. C  t9 A0 Y' N0 B  因此,李渊没给过李世民任何允诺,但他知道儿子的欲望。明摆着,秦王功勋卓著,才能出众。要不是必须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安排继承人,李世民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的。可偏偏李建成游泳游得快,率先来到这世上,被立为太子。你李世民再强,仗打得再牛,也只能当秦王,一等的亲王爵,你要觊觎皇位就叫贪婪,就叫狼子野心。为了满足孩子的野心,也为了抢救两兄弟日益恶化的关系,李渊别出心裁,给李世民搞了个“天策上将”封号,这个头衔,不过就是一个独立的向皇帝负责的军事策略参谋官,是一种拥有武将品阶的文官。仨锦旗改一被面儿,光环巨亮不值什么,与比太子的封号相比,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 D$ d1 p/ ^: Q/ o2 e& V0 d2 B
  李渊这一手并没有从根本上安抚李世民。为了缩短太子和李世民在军功上的差距,在武德七年(公元623年)的时候,李渊特意派李建成去讨伐引突厥入侵大唐的刘黑闼。
: p1 U# z5 {! x  刘黑闼原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部将,早在武德五年(公元621年),窦建德失败后,残余部下推刘黑闼为首领,重整旗鼓,起兵反唐。刘黑闼善战,很神勇,击败了李神通军,又大破李世绩军,仅仅半年时间,窦建德失去的故地就被他收复了。而后,他派遣使者勾结北方突厥,得到豪帅徐圆朗的援助。在武德六年(公元622年)在洺州,今天的河北永年县东南,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这一次,太子李建成奉旨征讨,刘黑闼败逃到饶阳,今天的河北饶阳,被自个儿部下给俘虏了,送到李建成军中,被处死。
9 e! A5 |3 a/ T6 P  
" N5 R" |% b& W* T, n  征讨刘黑闼,李渊打的主意就是让李建成建功。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压制李世民的野心。别以为只有你能立军功,瞧瞧你哥哥,剿灭了刘黑闼,如今也是功勋显耀。人不光能打仗,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属于德智体全面发展。1 Q# a1 d" E( b% G
  按理这让李世民无话可说。可惜,天不遂人愿。武德七年(624年)六月的时候,出了一个突发事件——太子一系的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这时候,李渊正在长安以北宜君县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毒酒事件》演绎版一段2 r' t  W$ @" H) X: y* D/ P
  
" w6 r$ v- x4 D, n) J% K5 {  东宫太子府活像浇了浓郁酒汁的发霉蛋糕,看在眼里很平常,看进骨髓就是一层层鲜艳的阴郁,刀割不开。1 l6 Y: n3 r- U
  
9 ~8 R7 S/ u' g3 s6 i8 e  李世民轻步缓行,跨进东宫门槛没留神他踩着片残黄树叶,六月盛夏刹那就有了秋天的味道,感觉寒。一丁点儿幽香酒气,一丝丝儿曼妙乐声由深远处渐近渐贴面,绕着圈儿打着转儿弯动精巧小指尖儿引你前行。8 M& N9 m8 N  k
  
6 B) e3 O4 E, u  李世民早饿了。随意抬眼望天,云很低,积了雨,欲下未下的样子很腼腆很矜持。东宫楼阁飞檐张扬,透着跋扈,波浪凝聚似的黑瓦上落了些莫名其妙的杂碎,仿佛纸鸢尸骸,仿佛雪未化尽,仿佛丢弃的棋子儿。( ^9 f# A9 u" k, z) T* I
  6 a6 Y* m$ G0 N; I  n
  想起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劝阻,李世民嘴角笑意斜溢,怎么可能?不就吃顿饭么?建成和元吉在这儿灭我就毁了他们自个儿。陛下能饶了他们?- a2 Q% J) Y! I2 i9 ]' Q
  “明知偏有虎,您偏向虎山行,这叫不明智。”一炷香前,房玄龄对李世民说,言语里含着无限急切担忧。
" C7 W5 `( \" x6 V  “什么叫明智?”李世民挺拧地戴冠,反问:“明智的人就是先哲,先哲会永生吗?”" Y' z0 w0 }5 K; V! r  t, z
  杜如晦搓了半晌手,张口欲言,李世民拦截道:“此去凶多吉少。”6 U2 p: [2 |/ p
  “秦王怎知道我要说这个?”杜如晦讪讪问。* O% U* n, M4 E- }
  李世民没言声,目光炯炯特坚定,死期将至的人闪不出这眼神儿。
& l# E' Y- y9 G& R  8 v" f% ?. D) ], M7 D2 Y' r. T6 Y
  厚重殷红的幔帐后,太子李建成犹疑不决,来回踱步。外面天已经暗了,夕阳像卸了妆的三流明星,特别寒慘,显得颓。四周极闷,闷得像个闷葫芦,烛光亮了,李建成汗津津的脸庞切成月牙,像朝鲜姑娘的脸,光线照不全,瞅着又仿佛染了铁锈的磨刀石。. N' z, j$ S5 Q
  “不杀他,他就得杀咱们。”李元吉低音共鸣很足,接着说:“大哥当机立断!”
; U" K4 `9 V6 G  这个幽灵般的声音近一个月来始终萦绕在李建成耳畔,就像他妈的在勾魂。
  L' k, A% M! ?* |8 [, k( U# y  “杀、杀、杀。”李建成极烦恼地瞥一眼三弟元吉,郁闷道:“你就知道杀,心狠,难道,对世民就没的办法?非要这样?非要打断骨头切断筋?”+ k, G1 R; {/ t- \
  “我没说杀他。”李元吉双唇紧锁片刻,凑近转眼珠翕开嘴悄声说:“我说的是下毒。”
* W1 o  R: E, Z- |7 d  李建成很想有一只巨大的巴掌把三弟扇出长安,扇到突厥地盘去。; C& f1 S4 e2 z$ S: N* r7 U
  “等哥哥一句话。”李元吉催促道。
- M/ l9 g# t; C; i: V  “非得这样么?非得这样么?”李建成兀自翻覆问。
6 P4 b+ B& Z" z1 l2 |+ j7 C" M  “非得。”李元吉飞快答。# j- s. K$ Q; i$ `7 f. X5 K
  “给他两杯酒。”李建成眼里流露出痛苦的神情,“一杯好酒,一杯毒酒,生死在天,全看他的命。”4 N- i# u9 Q9 N
  
9 \* p; J3 j' f  李元吉欣慰退下,掉脸儿嘱咐手下:“两杯都下毒!”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经被逼上了绝路,无论他有没有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都必须拼死一战。李世民不是没实力,也不是毫无准备任人宰割。看看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的实力,就能清楚这一点。4 W$ e' A5 }5 A% i1 d6 |" P
  : m+ ]# `+ ]2 q! p( @
  先说秦王府,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武将谋臣个顶个儿的厉害。武将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程咬金等。谋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十八人。一个团队,能力是一方面,关键得上下拧成一股绳,这才有战斗力。李世民团队就具备这种战斗力。历史上有句话,说是“自隋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而且,这些人相当忠诚,譬如程知节那样的忠良,抗旨也宁死不离开秦王府。
/ [& G0 I" e& U% w4 `  太子府也不是一帮乌合之众。在李建成的手下,杰出的谋士有魏征、王珪等人。并且还拥有2000千长林兵。可关键问题不在于人多人少。咱们查史书记载,就会看出,李建成身边实际上没有心腹,有重大事情要决断时候,并不是先同魏征、王珪等人商议,而是和李元吉讨论。就是说,谋划一个事情,李建成方的谋士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所以,太子方集中的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的智慧,而李世民这边就不同了,他身边始终围绕着三个心腹——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是人精,两个人精抵得过四个人精么?
& J" T3 }6 l# ~' `2 _- j8 L; M  ' A- I6 \" |3 }2 c% i; k
  再看双方的兵士。玄武门之变当日,东宫太子府这边有2000精兵,而李世民这边就很弱。旧唐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六月初四,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变。看了吓人一跳,9个人对垒2000人,你还不够人一口吃的。好在有另一段记载:六月初四,建成既死,敬德引七十骑蹑踵继至。掰指头算算,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手下的武将谋臣和兵士加在一起,也不过80余人。但是最终他赢了,他以少胜多。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次战斗,而是一次谋杀。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兄弟间的相互谋杀,对亲情的残暴屠杀。孔子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观念,是否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人际关系中真有一种任什么也改变不了,摧毁不了的情感吗?# [" N6 U0 L4 N3 o
  
. Q& P1 S* w  p7 _# F  不得不说,太子府和秦王府兵将谋士的实力,仅仅是双方力量对比之一。还有另一种力量,就是后宫的力量。在这方面,李世民完全不是李建成的对手。这和他们父亲李渊密切相关。李渊晚年的时候,有很多内宠和嫔妃。其中有两个宠妃是李渊的最爱,一个是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对于父皇李渊的这两个宠妃,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态度迥然不同,李建成利用太子的身份和她们结交,讨她们喜欢;而据旧史记载,李世民对她们从不曲意奉承。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哥俩儿的性格。在他们的性格里,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儿,但李世民更坦荡、更大气、更男人。
7 ?0 {- o" P7 {7 w6 [& a  ; v+ _4 @) C4 g" Q& A
  性格决定成败,这话不是真理,却真的有道理。, K5 g2 X* u7 A9 ?$ [& h0 v6 z/ b
  
. o9 r5 u+ Y* R! v* a* |  张婕妤和尹德妃就在李渊跟前说太子的好话,传李世民的坏话。李氏三兄弟中,李世民其实是不圆滑的,或者说不善于适时妥协,应了关汉卿那句词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就够让两位宠妃讨厌的了,不光讨厌,还充满怨恨,怎么呢?因为这两位宠妃都和李世民有过矛盾。3 G2 Y1 r8 r. R
  
) B9 k, t  U" ~' b  先说尹德妃,这位宠妃的爹叫尹阿鼠,是个欺软怕恶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有一天,李世民的谋士杜如晦打尹阿鼠门前过,没有下马,尹府里一帮杂役不由分说就把杜如晦拖下马就打。事后,尹阿鼠心里害怕李渊怪罪,赶紧来个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让女儿尹德妃到李渊面前告状说:“秦王手下的人蛮横无理,欺负我年迈的父亲,经过我父府邸,我父稍有些怠慢,就被他们痛打一顿。”儿子手下痛打老子的老丈人,这事儿说破大天去也是不孝,李渊愤怒之下也没调查,也不听李世民的解释,就是狠狠一通训斥。
9 e) P; \3 T9 V8 M1 d  李世民和尹德妃仇怨这就算结下了。
" [4 N6 K9 R/ G* T2 U6 C; e  
4 s7 D6 {5 Q9 R  电视剧《贞观之治》里,把这个事儿搁到张婕妤身上,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张婕妤和李世民的矛盾在武德初年就结下了。这矛盾说起来不起眼,只是为了一块田地。那时李世民当陕东道行台。台”就是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在其驻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在这个管辖区里,李世民有权处理所有事务,就把辖区里的一块田地赏赐给立了战功的淮南王李神通。要说这都不叫个事儿,可张婕妤恰巧也看重了这块田地,请求李渊下诏书将这块田地赐给自己的父亲。不就一块地么,李渊当即就答应了。可李神通不干了,这块地明明是秦王先就赐给自己的,凭什么你要我就给?不给,打死也不给。张婕妤哪吃这套,向李渊谗言道:陛下赐给我父亲的田地,被李世民夺去赐给了李神通。李渊为此很生气,他气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一块田地生气。他气的是李世民,哦,如今你翅膀硬了,我的诏书成废纸了,你的指令成圣旨了,成何体统!提起这事,李渊就不舒坦,还向宠臣裴寂抱怨说,世民这孩子在外带兵,被他身边那些谋士教坏了,作风专制,不像是我以前那个孩子了。* s. R* k; q& o: p& z2 l
  + g- M" ]3 b, |7 w) o  f' O
  从这些事件可以想见,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遇。太子齐王与他势不两立,后宫两名长舌妇争相诋毁。简直是危机四伏。人一旦感觉到极度危险的存在,会做出怎样本能的举动呢?更可怕的是,危险还不止这些。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还来了一手更为露骨的——化解秦王府的实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秦王府,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武将谋臣个顶个儿的厉害。武将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候君集等。谋臣则以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孔颖达等十八学士为主。这十八学士,不仅仅是博学多才的知识份子,也是军事方面的智囊之士。一个团队,能力是一方面,关键得上下拧成一股绳,这才有战斗力。李世民团队就具备这种战斗力。历史上有句话,说是“自隋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而且,这些人相当忠诚,譬如程知节那样的忠良,抗旨也宁死不离开秦王府。! n0 b( R" x. u7 N
  太子府也不是一帮乌合之众。在李建成的手下,杰出的谋士有魏征、王珪等人。并且还拥有2000千长林,屯驻在东宫的长林门,东宫是李建成一方的基本阵营。
& u  n1 K1 s7 F) I+ ^1 R0 U5 a& m  两方对比,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李建成身边实际上没有心腹,有重大事情要决断时候,并不是先同魏征、王珪等人商议,而是和李元吉讨论。就是说,谋划一个事情,李建成方的谋士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所以,太子方集中的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的智慧,而李世民这边就不同了,他身边始终围绕着三个心腹——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是人精,两个人精抵得过四个人精么?
+ b7 j; X$ m; m! \  再看双方的兵士。玄武门之变当日,东宫太子府这边有2000精兵,而李世民一方就很弱。旧唐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六月初四,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看了吓人一跳,9个人对垒2000人,你还不够人一口吃的。好在有另一段记载:六月初四,建成既死,敬德引七十骑蹑踵继至。掰指头算算,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手下的武将谋臣和兵士加在一起,也不过80余人。但是最终他赢了,他以少胜多。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次战斗,而是一次谋杀。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兄弟间的相互谋杀,对亲情的残暴屠杀。孔子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观念,是否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人际关系中真有一种任什么也改变不了,摧毁不了的情感吗?
6 y. z  H4 m, J( x6 z" P) w  ' i2 t- j1 L$ p7 V
  不得不说,太子府和秦王府兵将谋士的实力,仅仅是双方力量对比之一。还有另一种力量,就是后宫的力量。在这方面,李世民完全不是李建成的对手。这和他们父亲李渊密切相关。李渊晚年的时候,有很多内宠和嫔妃。其中有两个宠妃是李渊的最爱,一个是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对于父皇李渊的这两个宠妃,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态度迥然不同,李建成利用太子的身份和她们结交,讨她们喜欢;而据旧史记载,李世民从不对她们曲意奉承。单就这一点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性格里,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儿,但李世民更坦荡、更大气、更男人。
3 C5 }3 [/ ]' T  X. {3 B" l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不是真理,却真的有道理。
% J% |+ N- F/ k  
: p: d$ ^% m+ E  张婕妤和尹德妃就在李渊跟前说太子的好话,传李世民的坏话。李氏三兄弟中,李世民其实是不圆滑的,或者说不善于适时妥协,应了关汉卿那句词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就够让两位宠妃讨厌的了,不光讨厌,还充满怨恨,怎么呢?因为这两位宠妃都和李世民有过矛盾。( b+ W. j7 v, W/ x1 s
  先说尹德妃,这位宠妃的爹叫尹阿鼠,是个欺软怕恶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有一天,李世民的谋士杜如晦打尹阿鼠门前过,没有下马,尹府里一帮杂役不由分说把杜如晦拖下马就打。事后,尹阿鼠心里害怕李渊怪罪,赶紧来个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让女儿尹德妃到李渊面前告状说:“秦王手下的人蛮横无理,欺负我年迈的父亲,经过我父府邸,我父稍有些怠慢,就被他们痛打一顿。”儿子手下痛打老子的老丈人,这事儿说破大天去也是不孝,李渊愤怒之下也没调查,也不听李世民的解释,就是狠狠一通训斥。, z8 ]4 r5 c0 t7 W' r" z: o2 w1 w
  李世民和尹德妃仇怨这就算结下了。
2 d( B, B* k5 D  电视剧《贞观之治》里,把这个事儿搁到张婕妤身上,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上,张婕妤和李世民的矛盾在武德初年就结下了。这矛盾说起来不起眼,只是为了一块田地。那时李世民当陕东道行台。台”就是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在其驻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在这个管辖区里,李世民有权处理所有事务,就把辖区里的10顷田地赏赐给立了战功的淮南王李神通。要说这都不叫个事儿,可张婕妤恰巧也看重了这一大块田地,请求李渊下诏书将这块田地赐给自己的父亲。不就10顷地么,李渊当即就答应了。可李神通不干了,这块地明明是秦王先就赐给自己的,凭什么你要我就给?不给,打死也不给。张婕妤哪吃这套,向李渊谗言道:陛下赐给我父亲的田地,被李世民夺去赐给了李神通。李渊为此很生气,他气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一块田地生气。他气的是李世民,哦,如今你翅膀硬了,我的诏书成废纸了,你的指令成圣旨了,成何体统!提起这事李渊就不舒坦,向宠臣裴寂抱怨说,世民这孩子在外带兵,被他身边那些谋士教坏了,作风专制,不像是我以前那个孩子了。: `2 X' v6 b  {, _, k( Y7 `6 k  G
  8 M7 O& V/ {* F/ R& U' w
  从这些事件可以想见,李世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遇。太子齐王与他势不两立,后宫两名长舌妇争相诋毁。危机四伏!秦王府的幕僚们很害怕。骨干之一的房玄龄,当时任行台考功郎,考功郎这个官职,在六朝隋唐时期,隶属及其职掌的变化比较大。唐初的考功郎,与北朝略同,就是掌考课百官及考试秀孝,隶属于吏部尚书。做这个官,头脑当然很够用。精明的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一旦祸乱发生,就会血染宫廷,实在是国家的忧患,不如劝秦王“行周公之事”,使国家安定。千万别误会,这里的“行周公之事”肯定不是指做梦和做爱。说的是西周成王初继位时,因成王年少,由周公摄政。结果周公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不服,发动叛乱。周公经过一番讨伐,诛杀了管叔,将蔡叔流放。, K- X% c' m) R( H0 b1 y) u* T! L
  # Z4 \4 ~3 ^; P* P( W7 E
  史称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善于决断,合称“房谋杜断”。这个“房谋”真厉害呵,瞧人的论据找得多好——当年周公诛杀了亲弟弟。这对于李世民克服杀兄杀弟的心理障碍。是一剂特效药。这里面有一个逻辑:众所周知,周公是封建社会道德标准的制定者。按照周公这位爷的崇高地位,自然干什么都是对的,那他杀亲弟弟也是对的。既然周公能够正义地杀弟弟,李世民当然也能正义地杀兄弟!0 R5 Y* g& B5 g  H8 z4 ~( T
  房玄龄把这意思先跟长孙无忌说了,长孙无忌当即赞同,说自己心中也早有此意,只是不敢说出来,如今你说了,正合我心意,应当好好地告诉秦王。1 N- [" Z; L( D. @/ t5 G
  
9 G2 e( b% q+ c% U- u: ]  长孙无忌这时候的官职是比部郎中。所谓“比部”,是随、唐年间,在刑部之下设“比部”,使审计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独立化和司法化。长孙无忌就是这一机的高级官员。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一起去找李世民商议,说秦王功盖天地,应当继承帝业,今日的忧患恰恰是天助的机会,希望大王不要迟疑。2 A% h  A- F3 i$ l; D
  ! B2 E6 ~: D3 ]; }' U
  就在此时,太子李建成一方来了一手更为露骨的——瓦解秦王府的整体实力。
: V) ^7 T  J2 X+ q( z7 f  首先是利诱,争对秦王骁勇的部将。李建成方派人装了一车金银器送给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唐初的时候,秦王府和齐王府都各置左、右六府护军。护军是勋官的称号。李建成此举拿现在话说,就是未来的国家领导继承人向高级军事干部行贿。而尉迟敬德的态度很坚定,当场就拒绝了李建成。他说秦王对自己有再世之恩,如今在秦王府做事,应当效命报答,如果我与殿下私交,就是贪利忘义,殿下会用一个贪利忘义的人吗?4 _1 S. w7 t" ?4 K9 H  V0 H+ J
  这番话说得李建成又气又臊。而后,尉迟敬德把这个事情向李世民做了报告。李世民很信任尉迟敬德,他说,你的忠心像山岳一样牢固,就算给你的金子像北斗星一样多,你也不会动摇的,太子送你东西,你就接受,还可以知道他的阴谋。不然,灾祸将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 A; X# P# Q- n0 i
  果不其然,这事过去不久,齐王李元吉就派人在夜里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是什么样的人物?那是贴门上辟邪,搁床上避孕的门神,他察觉到有刺客,就打开各层的门,安卧于床,一动不动。刺客屡次到了他的庭前,就是不敢进入。
. p4 a/ Z' J( S& J  搞不定尉迟敬德,李建成又派人用金帛去引诱右二护军段志玄,同样遭到拒绝。" ]9 Y- y! l% {4 E" N5 S2 c9 J
  
2 y" _( l9 r1 E) n3 \; C+ \  笼络引诱不成,李建成换了一个招术,说起来也是老把戏——向李渊进谗言,诬陷尉迟敬德,企图让李渊下诏将其诛杀,在李世民的坚决请求下,才保住尉迟敬德性命。紧接着,李建成上场,谮毁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要将他调离京城,到康州去做刺史。程知节抗旨冒死不肯离开。这还不够,李建成和李元吉分析,这秦王府里的谋士,关键人物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于是又向李渊谮毁,把房玄龄和杜如晦驱逐出了秦王府。如此一来,李世民的心腹谋士就只有长孙无忌留在秦王府中。形势非常严峻。( D, |% G' k% V% X
  走到这一步,难道李世民就一直没采取任何手段,只是一味退让吗?贞观史籍里有一段记录:谋士魏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就是说,当时任太子冼马的魏征,意识到李世民对太子的威胁,所以常劝太子早早下手,除掉李世民。从这里看出,如果李世民没有任何动作,他的态度是妥协,那么何来的威胁。所以,李世民并不像贞观史籍中所说的处处被动挨打,他没有坐以待毙,他干了两件很重要的事儿。
! i  X0 \" K, K9 N+ k  第一, 通过妻子长孙氏争取到李渊嫔妃的支持,收买东宫集团的心腹人物。
6 J! T4 q( S6 h$ p  第二, 收买了玄武门的值班将士常何。
3 f( L3 n: @% l4 X  准确地说,对于夺取皇位继承权,李世民一直是有准备没决心。虽然他蓄谋已经,但何时夺位,以何种形式夺位,一直是不明确的,只能说句大白话,没逼到那份儿上,逼狠了咱也不怵。
/ u6 L0 @, E( h: ^, h' ?  由于房玄龄和杜如晦被调离秦王府。长孙无忌、候君集和尉迟敬德等人日夜苦劝李世民,让他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仍然犹豫不决,去向灵州大都督李靖请教,李靖推辞,说无可奉告,又向行军总管李世勣请教,李世勣也推辞,同样无可奉告。这两位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在初唐的历史中,都是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李靖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熟悉兵法,战功卓著;李世勣则跟随李世民征讨窦建德、王世充、也立下过赫赫战功。这二位对李世民想要夺权的暗示置若罔闻,没有反应却是最大的反应。李靖和李世勣的想法无非有两个: : A7 m1 R  b8 W, Y
  一、李世民若诛杀太子齐王而夺权,势必产生变革,而变革直接导致的是权力的重新分配。李靖和李世勣当然想因为变革,影响到自己。$ r7 w; [& _; s; l, O; L! a
  二、李世民兵变是否成功,他们没有把握,从朝廷势力对比来看,朝廷官员基本都倾向于太子李建成,宠臣裴寂更是公开支持太子,宇文士及、陈叔达等人心里支持李世民,但又不敢公开;大臣封德彝则是首鼠两端。李渊每次外出,都由太子留守京城,这就使大臣、各地的都督大多依附于太子。因此,太子李建成在京城势力比李世民雄厚多了。从根本上说,李靖和李世勣是不相信李世民会成功的,如果支持他,一旦失败得罪了太子,将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6 l2 h0 c; D' r8 K* F/ ]  因此,这二位的态度就是不表态。这让李世民更加犹豫。犹豫并非心软。李世民很清楚,兄弟自相残杀,是古今大恶,这场争斗虽然早晚要发生,但李世民想等太子方面先发动,自己再以道义的理由去征讨他们。9 y/ K! r4 N( [1 b) o
  李建成何尝不是这样想呢?
/ m4 w, t1 ~- G: O1 W0 q  - D8 L( `) [6 m' O
  两兄弟的箭都搭在弦上,都想站在所谓正义的一面,等待一个契机,一个突发的动,力,将毒箭射向对方,置对方于死地。
% Q1 k6 w+ h2 `" H! [& Q0 ]- R4 F9 _  这个契机还真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兄弟的箭都搭在弦上,都想站在所谓正义的一面,等待一个契机,一个突发的动力,将毒箭射向对方,置对方于死地。' s0 I  M9 m, E) v1 J
  这个契机还真来了。
$ J4 a* t! x8 q1 u9 s8 f  ; K  o, H" _4 K. p- j9 A: q
  武德九年,东突厥郁射设率领数万骑兵,屯兵黄河以东。侵入大唐边塞,围攻乌城。李建成像李渊推荐李元吉带军北上征讨。李建成的本意是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建立战功。李渊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诏令李元吉为都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大将军张瑾等人去援救乌城。李元吉这时就使了鬼心眼儿,他请求调用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以及右三统将军秦叔宝等猛将同行,而且,还挑选秦王府里的精锐士兵来补充军力,全部编入出征的部队。5 ^4 ^  I0 i% V+ Y) T4 [2 e
  这是一副猛药,先把你掏空,然后再杀你,让你连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对比后宫力量和朝廷势力,东宫集团和秦王集团的悬殊很大。只有战斗实力方面双方有得一拼,这下可好,战斗实力也给你挖空了。你李世民就等被宰割吧。
8 g, J( F9 R6 z+ `* x  2 `, B/ P' S* S! ]- @7 E
  先前说过,李世民通过妻子长孙氏争取到李渊嫔妃的支持,收买了东宫集团的心腹人物。这个心腹人物是谁呢?就是太子宫率更丞王晊。他向秘密报告,说太子告诉齐王:“现在你已兼并秦王的精兵猛将,拥有数万之众。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与你践行,就在践行宴席上,派壮士将秦王杀死。然后上奏父皇,就说秦王患急病死去,父皇不会不信。到时候,我再派人进宫游说,要父皇把国事大劝移交给我。而尉迟敬德等人也落到了你手里,正好将他们全部坑杀,谁敢不服?”! s) [- O8 I+ `% B4 j, x
  率更丞这个职务,是“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一把手是率更令,率更丞是两个副手之一,级别是从七品上。从职务来看,这个率更丞王晊应在太子率更寺任职。作为太子率更寺的官员,王晊提供的这个情况应该是可信的。而且,李建成、李元吉利用这个时机机下手,也是符合逻辑的。
3 k6 v5 p- j, f* D  J+ S8 n  
1 q% Q* z: {3 Y! ~* ]5 A( a5 K  李世民把王晊的密报告诉给长孙无忌等人。为了彻底清除李世民的心理障碍,长孙无忌等幕僚们循着房玄龄“行周公之事”的思路,找出新的杀兄论据:假如当初舜在疏浚水井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哥哥在上面填土的暗算,他便成为井中之鬼了;假如当初舜在粉刷粮仓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哥哥突然放火的毒手,他便化为灰烬了。如果这样,他怎么能够登上天子之位,使自己的恩泽遍及天下呢?所以,舜在父亲用小棍棒打他时,就忍受了,在父亲用大棍棒打他时,就逃跑了。这是因为舜心目中所考虑的只有大事啊!”
  a! ^. h5 q) l. O( Y: z$ e; U$ Q  
' _3 s0 Y) q* R. f  李世民目前的状况,正如舜当年曾受自己父亲和哥哥的联合暗算一样。李世民的心理障碍就这样被他的幕僚们一层层打通。最后,他决定让人占卜,看是否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恰好这时,张公瑾从外面进来,便将龟甲扔在了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可是现在的事情并无疑难!而且,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利,难道我们就不采取行动了吗?”; ^0 N5 F2 O. Y" i8 p7 l/ G; i2 l
  
  [8 A- ^. p8 b& C& ]! a* A4 x7 p6 {  至此,李世民决心已定,命令长孙无忌去召集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场的幕僚们很担心,担心什么呢?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遵旨不再侍奉秦王,私下来见是死罪,恐怕他们不敢来。李世民很气愤,拿了自己的佩刀给尉迟敬德,嘱咐说:你去看他们的态度,他们若不肯来,可以把他们的头砍来!2 K7 U) x3 T5 B, R  O5 r) k5 V
  + m( L5 y( h1 u  w. |# u/ v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世民这时候已然是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势。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一同去房玄龄和杜如晦,告诉他们,秦王已决定大计,你们应急速入府共同商议。房、杜二人便穿上道士的衣服,秘密回到秦王府。+ V/ }0 [4 }) z$ K: ?
  
" K+ w) G. [* w) D1 H: i, {1 G  这一天是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就在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深夜密谋之际,天空中出现了太白星。这时候有个人把这一气象报告,密奏高祖李渊“太白星见于秦封地的分野,秦王会拥有天下。这人谁呢?傅奕。他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精通天文历数。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现在看起来,这个傅奕算是唐初的自然科学家,曾反对过佛教,甚至建议李渊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这样一个无神论者,这时刻提出如此荒诞的气象预言,很难让人相信他没有受人指使。
6 i/ m: ^$ Q( o# [' ^( ], P  4 w7 X- b, F0 B6 @) A. }: W$ z
  接到密奏的李渊连夜召李世民来见。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很为难,李渊此时召见,笃定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去不去见呢?去,恐怕凶多吉少;不去,皇上必生疑心,对兵变不利。" D7 s. q, P* ?7 z
  
+ b2 u9 b0 X1 l7 X  R" F5 {  E" s  商议之后,李世民还是去了。他密奏李渊,指出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接着又说:我对于兄弟无所亏欠,如今他们要杀我,好像是要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臣冤死,魂归地下,永远离开君亲,不见这些贼人,见了都感到羞耻!6 [5 l' }1 A8 S
  $ W3 R& W  ?' [1 s8 g, ]# N! b9 _
  李渊看完奏章,表情惊愕,对李世民,明日追查这个事,你应该早些来朝参。) I& F' i2 J7 g- {
  , d! m+ @; O+ j. ]' j
  不知道这个夏日夜晚,李渊是不是失眠?内心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惶恐不安?会不会预感到,就在明天,他将同时失去两个亲生儿子。
8 Q1 B0 F; l5 Z& k  - g! \: y" ^8 R& d3 Y
  事实上,他做梦也没想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兄弟的箭都搭在弦上,都想站在所谓正义的一面,等待一个契机,一个突发的动力,将毒箭射向对方,置对方于死地。! G+ A7 _7 i% P
  这个契机还真来了。4 U" \- ^- p/ x0 F0 `2 A
  2 Y. R4 A: V2 V' E! a" B
  武德九年,东突厥郁射设率领数万骑兵,屯兵黄河以东。侵入大唐边塞,围攻乌城。李建成像李渊推荐李元吉带军北上征讨。李建成的本意是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建立战功。李渊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诏令李元吉为都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大将军张瑾等人去援救乌城。李元吉这时就使了鬼心眼儿,他请求调用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以及右三统将军秦叔宝等猛将同行,而且,还挑选秦王府里的精锐士兵来补充军力,全部编入出征的部队。1 Q8 z1 {, a: }7 x( ~
  这是一副猛药,先把你掏空,然后再杀你,让你连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对比后宫力量和朝廷势力,东宫集团和秦王集团的悬殊很大。只有战斗实力方面双方有得一拼,这下可好,战斗实力也给你挖空了。你李世民就等被宰割吧。
% r3 }5 ~/ ?3 L4 k  6 F5 ^3 g( {# R3 ?$ n5 \
  先前说过,李世民通过妻子长孙氏争取到李渊嫔妃的支持,收买了东宫集团的心腹人物。这个心腹人物是谁呢?就是太子宫率更丞王晊。他向秘密报告,说太子告诉齐王:“现在你已兼并秦王的精兵猛将,拥有数万之众。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与你践行,就在践行宴席上,派壮士将秦王杀死。然后上奏父皇,就说秦王患急病死去,父皇不会不信。到时候,我再派人进宫游说,要父皇把国事大劝移交给我。而尉迟敬德等人也落到了你手里,正好将他们全部坑杀,谁敢不服?”
! L$ @* k2 f" l% h% g5 ^  率更丞这个职务,是“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一把手是率更令,率更丞是两个副手之一,级别是从七品上。从职务来看,这个率更丞王晊应在太子率更寺任职。作为太子率更寺的官员,王晊提供的这个情况应该是可信的。而且,李建成、李元吉利用这个时机机下手,也是符合逻辑的。  s  T4 E, N) L2 n: I5 |! n" N
  , p' _, q) `( {
  李世民把王晊的密报告诉给长孙无忌等人。为了彻底清除李世民的心理障碍,长孙无忌等幕僚们循着房玄龄“行周公之事”的思路,找出新的杀兄论据:假如当初舜在疏浚水井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哥哥在上面填土的暗算,他便成为井中之鬼了;假如当初舜在粉刷粮仓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哥哥突然放火的毒手,他便化为灰烬了。如果这样,他怎么能够登上天子之位,使自己的恩泽遍及天下呢?所以,舜在父亲用小棍棒打他时,就忍受了,在父亲用大棍棒打他时,就逃跑了。这是因为舜心目中所考虑的只有大事啊!”
. t  d, v0 z' Z" B% o% F# z  % H2 A4 V" s% |
  李世民目前的状况,正如舜当年曾受自己父亲和哥哥的联合暗算一样。李世民的心理障碍就这样被他的幕僚们一层层打通。最后,他决定让人占卜,看是否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恰好这时,张公瑾从外面进来,便将龟甲扔在了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可是现在的事情并无疑难!而且,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利,难道我们就不采取行动了吗?”
% m1 l: D" {6 U: E8 X  
$ R: D3 B/ v: t- Z+ g& ?  至此,李世民决心已定,命令长孙无忌去召集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场的幕僚们很担心,担心什么呢?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遵旨不再侍奉秦王,私下来见是死罪,恐怕他们不敢来。李世民很气愤,拿了自己的佩刀给尉迟敬德,嘱咐说:你去看他们的态度,他们若不肯来,可以把他们的头砍来!
- q+ I' L/ F4 S! ?' t  . ?' i. M8 O5 |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世民这时候已然是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势。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一同去房玄龄和杜如晦,告诉他们,秦王已决定大计,你们应急速入府共同商议。房、杜二人便穿上道士的衣服,秘密回到秦王府。/ Q/ H! a0 l/ }* P- L& w; ]* H! z6 W
  ! J* a! _3 M0 j4 x0 ~: `; z
  这一天是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就在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深夜密谋之际,天空中出现了太白星。这时候有个人把这一气象报告,密奏高祖李渊“太白星见于秦封地的分野,秦王会拥有天下。这人谁呢?傅奕。他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精通天文历数。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现在看起来,这个傅奕算是唐初的自然科学家,曾反对过佛教,甚至建议李渊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这样一个无神论者,这时刻提出如此荒诞的气象预言,很难让人相信他没有受人指使。' G* ]3 }$ V" G  t3 P
  + f# Y3 M8 u! {/ J
  接到密奏的李渊连夜召李世民来见。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很为难,李渊此时召见,笃定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去不去见呢?去,恐怕凶多吉少;不去,皇上必生疑心,对兵变不利。
4 F" l( Q4 E2 p' E# _  + `: G2 l  G+ j- j. T
  商议之后,李世民还是去了。他密奏李渊,指出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接着又说:我对于兄弟无所亏欠,如今他们要杀我,好像是要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臣冤死,魂归地下,永远离开君亲,不见这些贼人,见了都感到羞耻!- E% t- u( I( _4 Q
  
$ f/ T% n% F6 K5 \- k: T  李渊看完奏章,表情惊愕,对李世民,明日追查这个事,你应该早些来朝参。
* R8 A# t0 Q3 a# ], j2 l  
5 B2 Y$ c, o8 g! U  不知道这个夏日夜晚,李渊是不是失眠?内心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惶恐不安?会不会预感到,就在明天,他将同时失去两个亲生儿子。
& x' G& d4 o' ?" @) {" A& i7 p  
9 U6 o1 v0 G9 l6 r  W$ ^4 B  事实上,他做梦也没想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世民此时已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一同去房玄龄和杜如晦,告诉他们,秦王已决定大计,你们应急速入府共同商议。房、杜二人便穿上道士的衣服,秘密回到秦王府。. G9 U; H( Y) K* x1 A& Z+ ?
  
. @6 p9 l+ _, o" m  这一天是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就在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深夜密谋之际,天空中出现了太白星。这时候有个人把这一气象报告,密奏高祖李渊“太白星见于秦封地的分野,秦王会拥有天下。这人谁呢?傅奕。他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精通天文历数。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现在看起来,这个傅奕算是唐初的自然科学家,曾反对过佛教,甚至建议李渊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这样一个无神论者,这时刻提出如此荒诞的气象预言,很难让人相信他没有受人指使。( V1 i" Z+ S; r, G8 a7 E! s
  接到密奏的李渊连夜召李世民来见。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很为难,李渊此时召见,笃定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去不去见呢?去,恐怕凶多吉少;不去,皇上必生疑心,对兵变不利。
8 m# X3 d: b$ |  商议之后,李世民还是去了。他吩咐长孙无忌密奏李渊,指出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这样可以拖延时间。安排妥当,李世民便去见李渊。
- Z% S$ f' z' H$ K  出乎意料的是,李世民一到李渊那里,李渊就把傅奕的密奏拿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完,心惊肉跳,跪地哭诉道:这是说我谋反啊,我对于兄弟无所亏欠,如今他们要杀我,好像是要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臣冤死,魂归地下,永远离开君亲,不见这些贼人,见了都感到羞耻!父亲要怎么处置我都可以。' l& o6 M/ @/ R9 }- l
  李渊没表态,恰在此时,长孙无忌的密奏来来。李渊看完奏章,表情惊愕而愤怒,把密奏一扔,对李世民说,明日追查这个事,你应该早些来朝参。
4 c5 o2 C' K) j$ t  这个有些炎热的夏日夜晚,李渊会不会失眠?他的内心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惶恐不安?他会不会有所预感,就在明天,他会同时失去两个亲生儿子。+ p& B, I+ V6 C. i
  ' ^" G7 ]1 M9 l. d& b6 X
  事实上,他做梦也没想到。) C2 \5 G/ J% ]9 s$ b( Z9 g
  & e3 f6 I! N5 y2 }5 ^0 I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清晨,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人,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 v5 |9 u: w8 O/ T# H  还记得李世民收买了两个人吧,一个是太子宫率更丞王晊,另一个是玄武门的值班将士常何。正式这个常何,为李世民等人顺利进宫提供了方便。8 E  E: M1 b0 {% n
  这个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接到张婕妤密告,这个女人暗中得知了李世民奏表中的内容。她急速地通报太子和元吉。李建成遇事就找李元吉商量,今儿也一样。李元吉的意见是,,咱们应该率领东宫、齐王府的兵马,托病不上朝,看情况再说。李建成则认为兵防都已齐备,应该同去上朝。李元吉的意见,李建成几乎都予以采纳,唯独这一回他没听,这就是命!" j  S. ~; r$ K
  
1 o/ Y1 i/ v8 v7 I  B$ o  李氏三兄弟的父皇李渊这时在做什么呢?他正要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打算询问关于太子和李元吉的事情。
$ }( y$ j  b* \  & L% S0 b( V7 F
  李建成和李元吉从玄武门进宫去面见父皇李渊,到了临湖殿,发现殿周围人马闪动,感觉情况不妙。要说这两兄弟反应也够快的,立刻掉转马头,飞一般往回疾驰,打算返回东宫府。但是,已经晚了。李世民从后面拍马追来,高喊李建成“大哥”,这是李世民最后一次呼唤自己的哥哥。李元吉一眼看出李世民的意图,举起弓箭要射杀李世民,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另有缘故,拉了三次也没把弓拉满,箭在中途落地。这就是命,这就是纯粹意义上的你死我活,你可以说李世民是出于本能,他举箭瞄准李建成,一箭将李建成射死于马下。进接着,尉迟敬德率领七十骑赶到,射杀李元吉,李元吉坠马。此时,李世民的马受惊直奔树林,被树枝挂倒,半天没站起来。李元吉很快朝李世民跑来,夺了李世民的弓企图将他扼杀。危急时刻,尉迟敬德赶到,李元吉放过李世民,往武德殿奔逃,尉迟敬德追上,射杀了李元吉。
- q( ~6 K$ p! Y6 [- A  / e3 M3 w3 e- Q; V' ]6 w
  李建成死亡的消息很快传到东宫,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听到叹息说: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接受他的恩惠,他死了怎么躲避他带来的灾难啊!随后他们跟随东宫副护卫车骑将军军薛万彻、屈咥、谢叔方等人率领东宫、齐王府的两千精兵飞奔到玄武门。李世民手下将领张公谨力,一人将宫门关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难开的气势,薛万彻的军队一时无法进入。掌管宿卫兵的云麾将军敬君弘,驻守玄武门,挺身出战,与内府中郎将吕世衡一起战死。守门的宿卫兵和薛万彻的军队力战很久,薛万彻攻不开城门,就击鼓喧嚣,要去攻打秦王府。这时候,秦王府的兵力全都聚集在玄武门,府中只留下房玄龄、杜如晦等文官,还有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以及两个孩子承乾和青鸟。秦军将士非常惶恐。此时,尉迟敬德提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首级赶到,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一见首领的脑袋,军心立刻像被针刺破的气球。兵士再无斗志,顿时作鸟兽散。薛万彻控制不住局面,带着数十骑兵仓皇逃往终南山。# ~& m; @' m# u# o8 n2 p
  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最后干了一件事,杀了敬君弘,对他的部下说:这也足以回报太子了!之后,解散了军队,逃往郊野。
: ?, \* a% W  v+ {. d3 R* B4 d  
5 e! x) R1 x) r4 y4 U5 A0 ]  皇帝李渊这时候是个什么状况呢?他还丁点儿不知道玄武门的事情。突然,尉迟敬德全身披甲,手持长矛,闯入宫中。李渊很吃惊,大叫谁在作乱,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作乱谋反,秦王派兵讨伐,现已将二人诛杀,恐怕惊动陛下,所以怕我来保卫陛下。. c+ N, T) H7 F; _: ]/ c  b( c
  
) ^: o9 v1 J, @  这个时候,可以说李世民获得了胜利。然而,不得不说,他赢得很侥幸。对于李世民,本来有“五死”等着他。何谓“五死”?第一死,李渊将傅奕的密奏给他看,说明李渊对这个秦王已存戒心,可以谋反罪将他诛杀;第二死,太子和齐王已密谋在昆明池对他下手,如果不反抗,必死无疑;第三死,齐王李元吉的弓拉了三次没有拉满,当李世民跌倒树林里间,李元吉赶上要杀他,尉迟敬德出现了。这才逃过一劫。第四死,双方兵力悬殊之大,东宫有长林军,齐王手握出征的统兵权,如果不是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值班将士常何,先行进入宫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常何临时叛变,李世民也将死于太子之手;第五死,如果不是尉迟敬德提着太子和齐王的人头出现,薛万彻去攻打秦王府,势必会拿长孙氏及其孩子相要挟,事情恐怕又是另一种结局,李渊会放过他吗?, Y7 S- `- }. a  `8 Y6 c
  一切都很悬,一切生死成败,就在转瞬之间。这就是命!历史很无奈,但,历史从不曾心软。
) p  V9 W1 B$ V2 h, K" d% Y  
& I, B. z2 _$ C  P  事已至此,李渊没有任何办法。他问裴寂等人: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没有到他们兄弟之间,竟是这样一个结局,现在应该怎么办?
' e" X- p3 }! W  I- r( I  心里一直支持而不敢公开的萧瑀、陈叔达等人回答:当初,建成和元吉没有参加起义,对于帝国的建立没有功劳,因而他们嫉妒秦王,共同设下毒计,要加害秦王,如今秦王讨伐他们,已将他们诛杀,秦王功盖过世,全国归心,陛下若封他为太子,将国事交付于他,就不会发生事端来,天下就太平了。
! g4 l! ?6 ?2 p  此刻的李渊,既遭受丧子之痛的打击,又遭受宫廷突变带来的的震惊。极度悲伤和震惊的他,已经没了主意。只得听从近臣的建议。说很好,这也是我的心愿。4 a0 E, N/ n8 ?: G9 w- g( o
  
8 l" _' v8 e7 ^, [" V% U4 Q  事情平息之后,李渊召见李世民,对他的这个儿子进行安抚。他抚摸着李世民的头说:这些日子以来,朕差点被人言所误。9 f/ ?" j2 l& Z+ K% x
  李世民跪在地上,脸庞紧贴着父亲的胸膛,泣不成声,痛苦了很久。
( N+ {6 B: M% ~" R1 m/ H  这时的李世民是真的伤心,真的痛苦。他终于得到了皇位继承劝,终于执掌朝政国事,而得到这一切是代价何其巨大。他为他的父亲哭泣,为他的兄弟哭泣,更为自己哭泣。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武门血案
% p" i4 Z  R/ a' c  
1 }* P5 w& s- p9 o+ ]  说到唐朝,免不了就要提到玄武门。玄武门这地儿不太平,唐代政变中先后有三次“玄武门之变”。最著名的一次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的。所以,后来的人一提到“玄武门之变”,就是指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这次政变也是一桩皇室兄弟间自相残杀的血案。# ~. h  y% j6 r4 g
  看到这儿您要问了,怎么政变都选在玄武门?是这地儿邪门儿?还是巧合?都不是。唐初的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城的北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也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而太极宫是唐初的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活动。 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而南门是正门,又叫承天门。它正对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四百四十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多重大朝外活动,譬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每当这时,皇帝都是登上承天门,文武百官群集广场,场面非常雄伟壮观。0 V; @1 H+ e3 U+ [
  所以玄武门不邪门儿,而是一个战略要地,一旦发动政变,谁占领这个宫门,谁就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
, S: J0 [8 `. p' c: F  
* b" f8 w  ~. E' L  a  每一桩血案,每一次宫廷政变都有一个或多个诱因。那么玄武门血案的诱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皇族兄弟间的残杀?这得从皇子们的爹娘说起。5 D( S4 z# s- E
  咱们先说李渊,他出身贵族,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杨坚是他的姨夫。隋炀帝即位后,十分器重李渊。李渊也不含糊,做过刺史,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这两个地方,一个在今天的河南荥阳,一个在今天的山西静乐县,后来,李渊还担任过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i  A; ^9 {  |8 v# C: i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征伐高丽时,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这个时期,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县。在这个地方,李渊广交天下豪杰,引起隋炀帝的猜疑。于是,公元615年,李渊被调任山西、河东,到达龙门时,遇上了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了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第二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从此落脚太原,经营后来的起家之地。
1 a4 J8 f. M2 M. N" d  到了大业十四年(公元到618年)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然后立当时的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郑国,第二年,过了一把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 L% U4 m" f, j
  隋炀帝一死,李渊在618年(武德元年)逼隋恭帝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9 v, K' ]( l& d  在建立唐朝一统江山的险恶斗争中,李渊的子女一直跟随他一同战斗。李渊和皇后窦氏共生了四子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女儿是平阳公主。四个儿子当中,三子李元霸不幸早早地夭折了。
. T9 j$ p, O$ Q* o3 q$ Y( @  李渊的夫人皇后窦氏也出生名门。窦氏的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上柱国相当于大将军,是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而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所以窦氏也是武帝的外甥女。这个窦氏不得了。在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曾恨恨地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别胡说!这是灭门之罪!”# B& D# u5 @/ u, c3 c
  后来,窦氏大了要出嫁,知女莫若父,窦毅很清楚自个儿这千金不是个等闲之辈。什么样儿的男人才配得上她呢?琢磨来琢磨去,窦毅想了个辙——比武招亲。他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参赛人员不少,李渊也在。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到李渊这儿两箭都射中了。窦毅很欣慰,便让女儿嫁给了李渊。
! j( G$ a# }2 r$ ?, E  这桩婚事蛮不错,李渊和窦氏堪称绝配。窦氏既聪明又有远见。有一回,隋炀帝看到李渊皱纹满脸,便随口开玩笑说李渊是“阿婆”。意思就是说李渊像个老太婆。李渊揣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家,把事儿跟窦氏一说,窦氏喜滋滋道:“这是吉兆啊,你继承的是唐国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窦氏指的是李渊将来要做皇帝,取代隋炀帝。而且,这说明隋炀帝对李渊不存戒备,谁会担心一个老太婆造反呢?窦氏这个文字游戏让李渊很开心。
9 y2 D% S" o" `0 a9 b+ W& P: W  还有一回,李渊得了有不少骏马,窦氏劝他将马献给隋炀帝,说皇上喜欢鹰和马,您是知道的,现在应该把骏马献给皇上,不该自己留着,招人闲言诬陷。”李渊有点儿抠,舍不得这些骏马,后来果真被隋炀帝责问。窦氏在四十五岁时去世,李渊琢磨亡妻的话,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经常给隋炀帝送骏马送鹰犬,隋炀帝果然非常高兴,很快升李渊为将军。李渊流着泪对儿子们说:“我如果早点听你们母亲的话,早就当上将军了。”5 o6 H  n- A: x8 P2 G. a4 @- ^
   想想看,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造就出来的孩子会是省油的灯么?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包括李元吉,都有巨大的抱负和能力。说句公道话,李渊的这三个儿子,都具有继承皇位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但咱也知道一道理,凡事都有好坏两面,三个儿子都是能人,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何况三虎?为了皇位,三兄弟死掐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玄武门血案的诱因之一。# o4 s; Y9 T4 H% d, L
  ) i/ p! _7 u: f8 r( j7 U$ g- w
  另一个诱因则在李渊身上。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都是他的最爱。李世民,在武德二年(公元620年)七月率军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才22岁。别看年纪轻,却能知人善任,有雄才有胆略,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大破王世充、生擒窦建德,平定河南、河北。为统一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而李建成也相当精明强干,由于他的身份是太子,主要协助李渊处理京城内的政事,才干主要显示在处理政务上,功绩也不小。
) s/ W, t' w1 M& Y6 R  V+ H  单论战功,李世民是明显大于太子李建成的,在军政各界威望很高。李世民当然不甘心只当一个区区的秦王,他的内心对皇位充满了渴望。李渊心里明镜似的,态度实却实在叫人无奈。这位当爹的选择了中立。中立,看着是爱好和平,实际上就是袖手旁观,站一边冷眼看别人掐架。
- X5 c! F1 f6 [7 ?0 F4 A* u* `  这里有一个插曲。唐旧史里记载,说在晋阳起兵时,李渊曾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大白话就是:如果战斗胜利,天下是你打下来的,我就废了太子李建成,封你为太子。客观地说,这个记载基本上不靠谱。当初太原密谋起兵,连胜负都无法预料,怎么就把废立太子的事儿提到会议上来了?您想啊,哪有还没结婚就商量给孩子取名的事儿啊?有也是闹着玩儿。这个记载,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即位后,贞观史臣们编的段子。
3 L5 N! d6 ~& ^, J  @  因此,李渊没给过李世民任何允诺,但他知道儿子的欲望。明摆着,秦王功勋卓著,才能出众。要不是必须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安排继承人,李世民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的。可偏偏李建成游泳游得快,率先来到这世上,被立为太子。你李世民再强,仗打得再牛,也只能当秦王,一等的亲王爵,你要觊觎皇位就叫贪婪,就叫狼子野心。为了满足孩子的野心,也为了抢救两兄弟日益恶化的关系,李渊别出心裁,给李世民搞了个“天策上将”封号,这个头衔,不过就是一个独立的向皇帝负责的军事策略参谋官,是一种拥有武将品阶的文官。仨锦旗改一被面儿,光环巨亮不值什么,与比太子的封号相比,压根儿就不在一个档次。
6 s. T, t+ w+ r3 S! |  李渊这一手并没有从根本上安抚李世民。为了缩短太子和李世民在军功上的差距,在武德七年(公元623年)的时候,李渊特意派李建成去讨伐引突厥入侵大唐的刘黑闼。
3 w8 q$ j+ D; J' d  刘黑闼原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部将,早在武德五年(公元621年),窦建德失败后,残余部下推刘黑闼为首领,重整旗鼓,起兵反唐。刘黑闼善战,很神勇,击败了李神通军,又大破李世绩军,仅仅半年时间,窦建德失去的故地就被他收复了。而后,他派遣使者勾结北方突厥,得到豪帅徐圆朗的援助。在武德六年(公元622年)在洺州,今天的河北永年县东南,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这一次,太子李建成奉旨征讨,刘黑闼败逃到饶阳,今天的河北饶阳,被自个儿部下给俘虏了,送到李建成军中,被处死。7 J% @. k" I+ N: m8 P  W/ d- [
  
" c" e* ?6 Q! V( ^  征讨刘黑闼,李渊打的主意就是让李建成建功。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压制李世民的野心。别以为只有你能立军功,瞧瞧你哥哥,剿灭了刘黑闼,如今也是功勋显耀。人不光能打仗,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属于德智体全面发展。
7 S2 I% M/ f6 I" e# n- E2 f- k  按理这让李世民无话可说。可惜,天不遂人愿。武德七年(624年)六月的时候,出了一个突发事件——太子一系的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这时候,李渊正在长安以北宜君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21:37 , Processed in 0.02758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