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3.城濮之战
/ U! P& `" P1 S9 B+ Y4 B  . R* b' z6 _3 e4 P9 p+ v: v* b
  ( W, C7 F" Z0 o9 Z6 p
  比赛时间: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6 K7 `9 T7 ~+ a& i5 O9 ~  i
  比赛地点:城濮(卫地,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一带): j2 H3 Y% ?1 m/ B
  晋军选手: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郤穀之弟),上军将狐毛,上军佐狐偃,下军将胥臣,下军佐栾枝. Z4 ?* N5 A7 r5 T2 x+ [/ ]
  楚军选手:主帅成得臣,副帅斗越椒,左师指挥官斗宜申(字子西),右师指挥官斗勃(字子上)
7 T# h3 t5 o' p  比赛意义:决定“华夏”与“南蛮”的前途,决定天下的命运,决定霸位的归属
, q5 ]/ Z' v7 b  比赛结果:3比0晋国大胜& G4 g7 L  F# P- l' N+ H) o
  
! H5 V# ~' X: @& ^  
" }1 ^9 s* p3 A! P- U  # _; `' D7 @2 Z2 r) D! }: f( B
  
3 N. a  e- @# A! v# d  战略要地五鹿没了,卫都楚邱(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东北)彻底暴露在晋军面前,在先轸的强大攻势下,卫国很快投降,卫国君主卫成公逃往楚地。紧接着,曹国也被先轸攻下,曹国君主曹共公沦为阶下之囚。
+ j) `6 p* J  R  2 y' [0 a% h! C- P3 {) [0 R0 t
  屈指算来,晋军从晋国出发,到攻下曹、卫,一共花了才不到两个月。1 b* U  p3 m5 Y
  : B( D0 g( x( _; A# w. ?
  两个月灭掉两个国家,而且军队伤亡如此之小,纵观天下,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只有军事奇才先轸了。
, l- Y# x9 D8 k" M  C! D" E  8 `3 R- a2 V0 z3 J% x. g
  晋军的迅速出击,彻底打乱了楚成王的军事计划。他慌忙分兵两处,留楚令尹成得臣继续围攻宋国(令尹,楚国官名,其职位相当于晋国的中军将),自己则亲自带兵去救援曹卫,没想到走到半路,就听说曹卫已经被晋国给灭了,大惊失色:# S$ U% e  B% V  j# r0 y
  + j2 z. T/ d7 Y5 f
  “晋之用兵,何神速乃尔?”
; f" ]# `  f& z9 Q( N1 D  
" w* i7 x& Z# y" t  嘿嘿,知道厉害了吧,碰上先轸这么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活该你倒霉。" j6 ]" O* ]. g7 U- x
  
% Y% F4 D/ {0 Z' Q  楚成王怕了,慌忙将军队撤回到申邑,并派人通知还在围攻宋国的成得臣,说:“晋军里面有高手,咱们还是别跟他们斗了,先撤回来再说!”4 Z: V% ^, A7 F( q$ W0 a4 c
  0 B; k5 x0 P( Y# b7 L/ O4 S
  成得臣此人也算是楚国第一名将,打从娘胎出来就没打过败仗,“输”这个字在他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楚成王不说有高手还则罢了,一听说有高手,他的好胜之心勃然而起:
0 B# {2 O: Y3 ~) p( }/ R' k  7 x7 G, {, h" {3 k, e
  “大王,您怎么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管他高手低手,臣一样灭了他,如果臣输了,宁愿军法处置!”4 ]$ e. w( s) k$ r$ `% t' h
  
0 ?+ E6 b' _5 l  W9 P; V/ X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楚成王拿这个自恋狂没办法,只好由他去。天佑大楚,但愿成得臣不要输的太惨就好了。
6 \5 o3 h9 o9 e' _  
% I% p6 B# l7 e6 q/ _6 F; a$ X+ N7 Z$ }  
* M: {' ^, e3 ]2 j- h9 c  ' q: w) V. K; y5 h+ A* I
  这个消息传到晋军这边,先轸笑歪了嘴:太好了,楚国君臣不睦,主帅成得臣又骄傲轻敌,如此,楚师必败!
& Y0 b, y7 N& R4 i2 P- o  
+ G3 Y- b: |! P! ^( m4 s. m+ O9 g- R  但是,为了在大战来临之前保有最大的优势,先轸还有两件事必须做。  |! S# H7 ~  [( g8 E
  
" \8 Z3 y. E# U5 |" N: |( n1 j$ Z  第一,寻找盟友。围宋的楚师,虽然军队被楚成王分走了一半,仍有七八万之多,再加上楚国小弟郑、许、陈、蔡四国的三万联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而晋国三军满打满算不过5万,兵力相差一半,如果不找几个国家来助拳,此仗恐怕会打的很艰苦。8 H+ t( }7 }; E
  9 X- X& d( W( I3 F3 f) C6 A- T( X
  第二,确定战场。如今晋军驻扎在曹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西北),楚军驻扎在宋都商丘城外,两地相隔百里。如果晋军先出击,必将往南深入到楚国的势力范围。劳师远征,在别人的地盘打仗,一则物资补给会变得更加困难,二则楚国本土的军队随时可以支援围宋楚军,不好,相当不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激怒成得臣,让他率先出击,如此,这些不利因素,就转嫁到楚军那边儿去了。* y- p( E1 i  M4 x8 F
  
6 I  o% x. u! i# I) \/ A  这两件事可都不太好办,别人也不是傻子,干嘛要顺着你的意思!  O- Q$ b! V* K; ]& z% c; \2 G
  
4 E4 f& C. r* w& \9 N  不过再棘手的事儿,在智商破表的先轸手里也变得无比简单起来,稍使手段,大家就乖乖的跟着他转了起来。
. F1 V$ x& }6 A  \! G6 l  
  n  }4 W/ ~6 c& T( S" Q  先轸的计策很简单,利用手上的筹码宋、曹、卫来做文章,他一面叫宋国给齐、秦两个大国送礼;一面逼迫曹卫二国给成得臣写绝交信,还是话很难听的那种。
7 n3 X9 F7 X. f0 E% O$ r- W  2 e. Q" g# E. r5 C
  这两招真是既简单又实用。齐秦得了好处,立马答应帮忙,如此,晋国这边的兵力也增加到了十万,总之是不吃亏了。而成得臣收到来信,则气得七窍生烟,想也没想,就撤了宋围,大起三军,要去跟晋国人玩命。* T* x4 T: w, Q
  
7 E9 O$ s9 E  z9 W+ X6 [* d  先轸得到消息,诡谲的笑了。成得臣,你居然这么快就上当了,太好了,就让小弟我跟你来一场男人与男人间的决斗吧,希望你能施展出你全部的实力,赛出最好水平,为世人展现一出最精彩的谢幕表演,为晋国的称霸之路铺上一条最灿烂最绚丽的红地毯。小弟也会全力出手,给予你最完美最华丽的打击,让你瞑目九泉,死得其所!$ C# B0 ~$ g" ^( j* S+ `! J
  7 T9 o* p0 Y" _/ p6 M
  成得臣,快点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吧,你要是输得太难看,这场游戏就不好玩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632年4 月1日(愚人节?哈哈),骄傲自负的楚帅成得臣不顾楚王的反对,率领楚、郑、许、陈、蔡五国联军,气势汹汹如暴风骤雨般一路北上,寻找晋军主力决战,双方在曹都陶丘附近摆开阵势,战争一触即发。
  a. h' H- [1 Q' C5 [# R  r2 a  $ [5 j# E& J; d% {( E% Q
  这是“华夏”与“蛮夷”自春秋时代以来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正面对决,这个天下将是谁的天下,就在此一战了。可是眼看双方就要大打出手,晋、齐、秦、宋四国联军突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撤退了,而且一退就是足足九十里。
. x8 x/ l+ @" V6 W  K, l0 g. d  # P9 c! V2 N; L% Y+ l/ K4 J
  这次撤退,就是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古代计量,一“舍”为三十里地)
5 t+ p; S" ?; B  
7 J: X. G( k1 N4 R8 T  按照晋文公的说法,他这次撤退,为的是给楚成王面子,毕竟人家当年在自己流亡的时候收留过自己。他未打先退,就好像武林高手对决时让对方三招一样,既显得自己有气度,又赚足了道义的上风。
7 i# o0 `' a( h0 r  , I6 T" o% g- `2 I6 x6 z
  对于这次撤退,先轸举双手双脚赞成,不过他倒不是为了道义。兵不厌诈,对于一个军事家来说,“道义”二字不过是狗屁罢了。他之所以赞成,是有军事方面的考量:
- X4 C: K- G2 B5 M, i  * k- U5 r& c# Y  R, m* t
  楚国人劳师远征,疲惫不堪,让他们再多跑90里,岂不更妙!
. u% d2 \. u4 o  [3 a  
. u9 y8 p8 T" \7 P. \8 }  成得臣却不知道这些,还以为对方怕了自己,忙命令三军拆掉好不容易建起的营寨,继续追击!
) h! T: \6 V) D7 I- e0 r$ u2 ]  : S4 L/ r' u5 u: r
  傻了吧,上一次当我们还能说成得臣是被愤怒烧红了眼,上两次当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了。
5 [9 _9 `; Y5 Z0 @4 O+ C& `8 Q$ d  d  0 l3 I+ p0 V9 Y& p
  最终,战争在晋国人选择的战场上展开了,双方兵力相当,都是十万左右,不过楚军劳师远征,主动权被牢牢的掌握在了先轸的手里。
# D' @7 t* d& n    I6 ?  t! Q7 T1 P& y' i' H9 Y
  这场大会战,就是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在城濮这片广阔的原野上,一次性聚集了九个国家总共二十万的军队,这规模,不能算是绝后,也算是空前的了。/ ]+ [1 n6 w& |
  ; N* G, k( F5 _% g6 [
  此时此地,天下间所有的英雄几乎都来全了,大家伙要一战定胜负,一战决定天下的命运,想想就有够刺激。
# B/ s9 ?$ I: a8 e  " D: {2 @; A8 F2 |0 S! O  R
  此时此刻,大家伙都清楚地明白,这个往常人迹罕至的山谷将在几个小时后被战士的鲜血所淹没,成为一个可怕的修罗地狱,而天下的命运,也将在那个时候赫然揭晓:谁是可悲的末路英雄;谁又是天下真正的主宰!
# b! S3 n6 z9 D5 Y7 S  8 O. k+ r+ k- n+ W' C( `3 U. d
  而决定天下命运的两个关键人物,已经各就各位了,先轸、成得臣,这出好戏就靠你们两个男主角了,加油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晨,激战如期而至。先轸命胥臣率下军先攻楚师右翼的陈蔡部队。
7 e$ K* k) S2 c: o* _9 v% q, o# p  & Q, V' Q3 H; A$ c
  这一招叫做:先捏软柿子。$ T  Y8 r- s1 Z* B0 V0 D4 {8 j
    l( X5 A" D' z; t  S
  高手都是善于寻找对方弱点的,这就是高手的高明之处。而陈国和蔡国的部队,正是楚师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两个小国,打从春秋初期开始,就是跑龙套的角色,跟在大国的后面分杯羹吃,不但不能增加己方的战力,还处处捣乱,从前的周天子桓王和宋大夫孔父嘉都是栽在他们手里。
( Q  ^, H7 |& o. Q2 o/ N7 y9 y3 G$ c5 ^  # M( M1 d1 J6 c! d4 e- X
  先轸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派胥臣来打头阵。胥臣是个车战大师,他不但精通各种车阵,而且经常会发明一些新战法,让敌人败的莫名其妙。
# e+ n7 _1 P+ F7 X6 J0 G$ g6 U  $ N0 ^) X2 U( c( M9 G
  而胥臣果然没有让先轸失望,他竟然将虎皮蒙在驾车的战马上,朝陈蔡部队冲去。2 e) u6 F: U$ C" L+ Q; E/ f0 t
  2 ~( Q# G8 a: S+ Z1 p' a
  而陈蔡部队,也果然没有让胥臣失望,一个个吓得抱头鼠窜,大叫:“老虎来了,快逃命啊!”
6 V. F' v# i  U& X/ s, c  
2 i. t/ {/ w( ~2 x; q$ o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从古到今,哪有人这么打仗的!
0 k7 J* O; c" p3 D  5 r7 T0 e1 l1 f0 _7 ]* S# |6 R! s
  怪就怪,胥臣这小子太有创意了。这等怪招,也只有狡猾的山西人才想得出来。+ R4 Q* d% g6 C$ s4 y
    m% N# P7 q- A( K6 E6 M; G
  结局可想而知,楚右师大败,楚将斗勃重伤离场。
( M$ Q1 \: B; C: {9 h. M. @2 K  W4 |4 `  
; \4 p( e. l/ ]: u! @) n1 X% N  ( Y; i6 u; v; B7 M( V
  
6 ?# {% M  N6 I- J  楚右师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输了,偏偏当天又是风沙蔽天,视野极其模糊,所以楚帅成得臣却并不了解自己右翼的真实情况,他心急火燎,正要派斥候前去侦察,突然有几个陈蔡的士兵前来报告:“右师已得胜,请元帅速速进兵,协同我师一起攻打晋中军,共立大功!”% h/ B1 R$ z" i% s
  0 L+ E2 R1 I( U( u
  嘿嘿,这几个人当然是先轸派来迷惑楚军的奸细。
3 m( t+ ?: T+ ]7 p+ T+ K, G    c. K7 Q2 [6 r$ m
  成得臣得报立刻登上战车,拿起望远镜,往右面看去,但见晋下军仓皇北奔,烟尘蔽天,不由大喜:“哈哈,我还以为晋军有多利害呢,原来是个棒槌,一击即溃,完全不是我们楚军百战雄狮的对手,子西,你速速率领左师攻打晋上军,我自率中军和我右师共同夹击晋中军,成功与否,在此一举了!”(还我右师呢,早玩完儿了!)+ [* W5 \  n; ?) B
  2 |8 q2 f( q5 |) S$ T
  晋下军当真跑了吗?打赢了还跑?' _) {! D" W2 d1 C+ @+ ~* S
  * a! [- j; Z; f
  当然不是,原来这都是晋下军佐栾枝的诡计,他只派了少量晋军在战车后面拖着刚砍下的树枝,跑起来尘土飞扬,造成全军撤退的假象,借以迷惑楚军,诱敌进攻,其实主力都在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对楚中军进行拦截。我只能说,栾枝,你真是世界上最早的特效大师,骗死人不赔命啊!& U' l5 {4 `6 K# U  E
  " b( o4 V7 h1 |& H. y
  结果,成得臣又一次上当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上当了。成得臣,你还真是傻的可爱啊!
3 E% o4 p+ c7 n- x
+ `- O% `4 J  h$ E  于是,子西领命,率领楚国的左师,直扑狐偃率领的晋上军。
' G  }$ d5 c& ^/ I# ]    w. O- @4 ~( F5 Y
  狐偃站在战车上微微一笑:“哦,达令,康芒,follow me!”说着命令士兵在自己的战车上插上两面巨大的帅旗,吩咐全军撤退!
: n5 Q5 p" m( I  
* n( g/ I3 o. J! n  子西冲上来正要和晋军交战,突然见晋上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后撤去,狐偃的帅车更是拉着两面大旗,呼拉呼拉的,跑得比谁都快!
& @' t( _7 B  M* y9 N  |  
' g* [  N( ]% M) y9 c0 x  子西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晋军是怎么回事,老是没打就跑,太没意思了!”(别急,待会儿就给你意思看看!)
; A# u$ S$ w1 d) S  ' l; ]7 p! ^0 ]* m( ^; P1 F) W
  手下甲:“将军,我们还是不要冒然追击吧,提防有诈啊!”
: d3 f0 k" p0 ^( j# b/ l  4 v; u- T5 d$ ^* a/ J8 r. L
  手下乙:“怕什么,你看那两面可笑的帅旗,多么的狼狈!如果不是真的怕了我们,咋会跑的那么快,再说如今晋下军已然败退,我右师很快就能驰援我们,就算他们有什么诡计,也使不出来了!”5 u2 P0 b0 F) h# k5 `
  . \6 m" e: z7 W) w
  斗申宜想想也对,有中军和右师撑腰,我怕个什么来着,就算被包围了,他们也会来救我的,再说斗勃已然立了大功,我要是不拿点成绩出来,太没面子了!- n+ q5 }  `7 l. M9 H0 X$ Z" q
  * `' \, E+ a" Y: C
  这样想着,他顿时感觉自己信心大增,命令全军追击!7 g! n9 p/ }# s. s9 \- B
  . V; p( v- C/ Y
  就这样,楚左师几百辆战车同时进发,浩浩荡荡的驰车猛追,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漫天的沙尘之中。(回不来喽!)
( E9 u6 E& ?( x( C* f/ K% n% |  3 P+ X" V/ g( e" E& I. G
  ( ]4 S; h6 Z+ a7 G
  
0 z2 s* M1 A  I! B5 K  Q  春秋时候有一条战礼:“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出自《司马法·仁本》),意思是说击败敌人之后,在战场内的追击不能超过百步,而在战场外追击的纵深不得超过90里。这其实并不完全是礼节问题,也是战法的需要。因为春秋时候的战争,靠的是战车与步兵的协同作战,一般来说,一辆战车共配75名步兵,左右后各二十五名,负责掩护战车两翼及后方,以弥补战车冲击力强但防守薄弱的缺点。因此,以战车追敌,其纵深绝对不可过长,否则步兵很有可能被抛在后面,导致两边被敌人各个击破。4 ^& \* y# O3 a$ T8 l# T2 A4 f& ^
  
* j0 }9 g( F" }6 r7 j/ _  可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子西,将这个战场上最基本的道理,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一个劲的追啊追,浑然不知后面的步兵早就跟前面的战车脱节了。
8 _7 o  b: M( h7 F/ l  
) S( d9 t: Y$ S& Z  楚国的飞车党们追的正起劲,晋军却突然停下來不跑了,飞扬的灰尘散尽,子西惊讶的发现:前方的晋国战车竟然排成一道圆弧,缓缓的朝自己慢慢推进而来,战鼓响起,鼓点一声声一下下,重重的敲在楚军士兵的心头,就像是在敲响他们的丧钟!
6 c, H- v3 p7 e2 R3 l' ~0 k  # J: y. B/ j, Z3 U! \
  子西的心中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事情要遭!6 `: s8 ^! K( {8 U; A6 k- H
  : Y$ ]1 [/ `, M$ X
  果然,很快事实证明了他的预感,在楚军士兵惊慌失措的叫喊中,在自己的身后,无数晋军士兵黑压压的朝他们涌来,竟然是本应该在和楚中军鏖战的晋中军——晋军中最为精锐的公族部队!0 f3 L  R4 X4 l1 B) g
  
; Z: `) [, o/ U0 y5 z9 G" m  子西的脑袋在短短几秒内闪过了好几个念头,他很快的捋清了思绪:自己是遭到了晋上军和中军的围攻了,而晋中军竟然能从和楚中军的对峙中脱身前来夹攻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楚中军遭到了另外一支部队的阻击,而哪支部队难道就是——传说中早已被楚右师击溃的晋下军?
) Q" C$ I- v0 B8 T  
7 e/ g/ e/ `' _4 J7 N: Y1 ?3 e# S  子西越想越怕,完全忘记了指挥军队。战场上瞬息万变,当子西还在傻傻愣神的时候,晋中军已经迅速的杀上来,包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没有战车的掩护,疲惫不堪手持短兵的楚军步兵只有任由晋军战车屠杀的份儿,斗申宜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步兵被晋军强悍的战车压成肉饼,侥幸逃脱的也被战车上的甲兵挥戈砍成两半,死伤无数。6 R( U% `* i. _- P) Q" R
  8 D% ~  Z* z  D! F3 U  z
  与此同时,前面的晋上军也冲进了楚军车阵中,没有了步兵在战车两翼及后方的掩护,只拥有单一长兵器的楚军车兵也变得不堪一击,纷纷败逃。子西见大势已去,只好长叹一声,在少数亲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狼狈的爬山逃命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边,成得臣已经知道自己中计了,因为他的中军部队也遭到了晋下军的顽强抵抗。车阵大师胥臣派出数十辆巨大的重车首尾相连,结成环状,在阵前横列,以为屏障,再将弓箭手和长戈兵部署在重车的后方,而其他机动兵力则躲在阵内,层层布防,密不透风,楚军好几次冲锋都无功而返,反而在阵前留下了几千具楚国勇士的尸体。0 ^: K* o; v& T0 Z% |8 l7 t
  
# C9 p. \7 M2 B  成得臣的眼睛都红了,左右二师生死未卜,自己又难寸进,这可怎么办哪!他明白,他在这里拖的越久,局面对自己越不利。# A, o& Y# b/ Y
  
4 Y4 O8 b* q; b: O$ Y( O) [; r& P  于是他疯了般的命令,冲,冲,冲!!
* w. k  p1 ^6 y/ S  
$ V5 e2 T) i0 a3 R( Q( ^$ q  胥臣当然不会让楚军得逞,先轸交给他的是一个死任务:一定要守住阵地,就算杀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退后半步。
1 A7 g6 L! }" S, ]3 _  
: m* J0 O& K7 a  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双方的士兵们踏着脚下如山的尸体和如河的鲜血,睁着已经杀红了的双眼,扯着已经沙哑的喉咙,不断的战斗着,厮杀着,直到拼尽自己身上最后一丝力气,最后一滴鲜血。
# S, P; w! ^. e7 v. P  % D1 P& s& I# r
  面对楚军如潮水般的攻击,胥臣终于撑不住了,正在这危急时刻,战场左右两方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两道漫长无边的黑线。很快,黑线就变成了黑压压的两大片,晋军士兵坚毅而兴奋的脸庞清晰可视。
; I* U7 E6 u3 n4 R6 @  ' x8 S: }  u2 L+ J
  “辛苦了,栾枝、胥臣,现在跟我们一起接收战果吧!”先轸负手站在高高的战车上,衣袂飘拂,长发飞扬,宛如战神下凡。% k8 s: N8 g- b- g. }: f
  
1 J3 U  [3 U2 w. }2 c3 ]7 a& F" k  
) S% D2 c% H/ L3 b  8 i# E, Z9 }: ?1 J9 }. L
  成得臣终于见到了这个宿命的对手,绝望的感觉从脚底蔓延上来,让他的身体一阵阵的虚脱。
3 c7 L* Z* o) w: [6 [9 H  
0 A5 H7 [) R4 Q4 u+ E  “完了完了,左右二师都完了!”  o7 F. v# B' C* Y8 N, B
  8 P3 D& S# j4 M' Z9 `+ h# G# ^
  如今,楚国只剩下了楚中军这一支孤军,又被晋三军合围,大势已去。
5 f' t# z" S1 c2 V  B5 `3 t  / A  L9 Y* K( K) Y
  副帅斗越椒在他身边大喊:“老大,快撤退吧,我们已经被晋国人包围了!”5 U1 s" v: G8 J. N; r
  $ T! X& y0 x1 U6 ]$ F: T% f$ k' [
  成得臣重重的一跺脚:“撤!”
; ?! g  v& W  a' `& A0 a0 x  
/ h1 t, X8 a3 Y  n  先轸跟在后面掩杀了一阵,最终还是放成得臣跑了。他可没有子西那么傻,穷追猛打,乃是车战的大忌。2 |! x- i4 @$ U- `) X
  * A2 a( M& u1 V# X( e- _
  成得臣回到楚国后,无颜见江东父老,半路上就伏剑自杀了。
/ K/ P, B. V7 o1 b( [4 \9 k5 D, m  
8 j# T7 W, K) l3 r: m  每一个英雄的诞生,脚下都会伏上几具失败者的尸体。3 I( N% ^+ i3 J2 z3 ]3 d
  
, Q8 [0 w2 G/ v' }! B) o' N  就这样,不可一世的无敌楚师在城濮损兵七万,大败而逃。这是“华夏”对于“蛮夷”第一次压倒性的大胜,其意义非常重大,楚国的霸业自此终结,晋国的霸业自此而始,并一直维系到了春秋时代结束,中间除了一鸣惊人的南天神鸟楚庄王,基本上没人能动之分毫。3 \7 [2 R7 V- t
  9 L3 q4 x3 |+ w7 k' B. n
  另外,这一战也是先轸人生中的巅峰一战。此一战,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国,先轸精心部属,层层设计,步步料敌机先,前后左右之间,来路去路,针细密线,纹丝和缝,无不一一算到。从此,先轸名扬天下,稳坐当时天下名将第一把交椅!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4.崤之战3 `. R1 r: H. B3 D
  0 N% s  q2 E' v/ N+ \7 O# B
  
6 O, r/ |: N; i6 f0 c7 @" n2 f  比赛时间: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 I8 [( v5 _0 Q
  比赛地点:殽山(今河南洛宁县内)5 T4 V8 i5 b/ M0 S+ c) Q
  晋军选手:中军将先轸,上军将先且居6 e- J) U( f3 [$ D9 X" @
  秦军选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
# T5 T  g2 S; j: u3 @. g  x; V4 [3 Z  比赛意义:秦晋联盟破裂,秦穆公称霸中原的理想破灭
0 g! E7 f1 o! _) p. T  比赛结果:全垒打晋军大胜
( |! d2 Y. ?3 a! c& g  
( a7 q% A; B" I: Q/ S  ^2 X' d6 L' K0 }  
9 r  e" q- d! ?, ]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五年,来到公元前628年。0 B8 e4 }9 y7 a5 B. N" J; g5 ^, \
  4 R1 \& h8 Z& @4 A8 @9 `
  这五年,天下太平,晋文公也如愿当上了春秋霸主。小国们都很听话,楚蛮子也不敢闹事儿了,一切似乎都很和谐。# t8 G4 ]( y( N+ }( h5 d, A
  
6 @% @* P. f1 d: I4 Z( W! }6 m4 Z  可是先轸却从这过于平静的空气中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这股气息不是来自他们的死对头楚国,而是来自西边儿的秦国,那个曾对他们有过大恩的秦穆公。
' U$ ]  S* T. i' E  ' }2 n# ~  \7 O
  打晋文公即位以后,秦国一直都是晋国的忠实盟友,可以说,晋国的霸业,至少有一半是他老秦家帮忙打下来的。四年来,双方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总的来讲关系还算不错,似乎找不出任何理由会翻脸。
4 P: r: E1 a, H( s  
* X; S% m4 N7 l1 p  可是先轸却不这么想,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当双方拥有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利益,自然会同舟共济,可是一旦风浪过去,船上到底谁来当老大,就不得不摆出来好好说道说道了。
8 C& p1 o: k# u" Q  
  q' S: b2 W8 R; K2 F# h% n! t9 A  别忘了,秦穆公虽然厚道,但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老青年,他可不愿一直为晋国人做嫁衣。只要时机一到,他也想混个霸主来当当。
+ X$ m$ z* T7 j  8 Y* [2 `1 J5 w2 |' Z
  所以,先轸这些年并没有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而是积极练兵,将晋军从三军扩充到了五军之多,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将领,尤其是他的儿子先且居,颇有几分老爸的大将之风。所谓将门虎子,这句话果然没错啊。9 O4 Y: a, B3 `' W9 _
6 u, |! z; Q: L- y' I' h* T
  晋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秦穆公虽然对晋国的霸位嫉妒如狂,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他只有等待,等待上天赐给他一个机会。
8 A% z: s! F! s9 h0 d, X4 W* Q  1 a" ?- y9 T& d3 Q0 q
  他相信,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的,因为他拥有一个最大的筹码,就是年轻。
! h$ F! p/ _0 r# D  
" ]& D8 p7 N' _1 w# H4 w* C$ Q1 Y  秦穆公比晋文公楚成王他们年纪轻很多,当这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死翘翘了,这个世界就是他的了。' l2 ]2 c6 v8 c/ T/ Q1 N/ M
  
  x; o- j3 e; @% o# ]/ ?2 P  果然,晋文公死在了秦穆公的前头,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小年轻晋太子欢即位,是为晋襄公。# f7 _5 m; K. V* z1 {# i' z! [
  9 J; T  R( |" |- o# V* |# i+ @
  晋文公在世,秦穆公还惧晋国三分,可是这个小毛孩襄公,他可一点儿也没放在眼里。; |7 |: o1 o5 O4 l+ I1 H1 u, {* Z
  
6 Z/ y4 j; L$ u# S4 |8 d  恰巧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老家伙郑文公也去世了,郑国地处天下正中,交通便利,农、商业均极发达,是谋霸中原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如果能趁对方新丧政局不稳率军攻下郑国,秦国的国力必将大增,其称霸中原,指日可待。+ M3 s& m* v' K/ f" R2 F
  
8 X& b3 z5 r0 j  晋国是霸主,秦穆公还惧怕它两分,可是小小郑国,他可一点儿也没放在眼里。
$ q: n! P+ i# N7 f- E: @( [# t$ c4 U  
/ I2 t; f+ L2 R' }. }; {& P  于是,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的反对,于公元前628年年底,命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三万大军向东进发,远征郑国。
, Q/ o; @; `+ `, q  `/ `4 K  
& N' f. G* F3 R( D% i  这是一次极其愚蠢的军事冒险行动,秦国到郑国,千里之遥,路上还要经过险峻无比的崤函古道,随时有被敌人伏击的危险。8 R: R: }& E7 l0 L3 ?; H6 j
  
) L+ g( q# @( q1 U$ \  可是秦穆公对这个危险却视而不见,他似乎认定,晋国在国丧期间,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晋文公一死,他就是老大,谁敢惹自己?
; V! ?+ a" ~  C7 K. e2 Z0 j  + z9 J/ D' d- Q1 T7 t% X
  秦穆公错了,大错特错。别忘了,文公虽死,晋国还有一个先轸呢!这个世界上凡是轻视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楚国的成得臣就是前车之鉴。( {, W0 m1 p/ E) ?) T
  
! C& J5 r  _6 U6 C$ ~! V9 {  总之,秦国的大军还是出发了,公元前637年春,秦军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崤函古道,却发现郑国早有准备,无奈之下只好顺手灭掉小蚂蚁滑国,算是回去好交差。7 B% n- B5 U$ A4 e
  
- ~- ~0 \2 B6 G7 j8 g  这下子秦军更加危险了,如此大的动静,晋国人想不发现他们都难。于是先轸提议,秦军劳师远征,这正是上天赐给晋国的大餐,不吃掉太对不起老天爷了。
5 ?2 p- l5 x$ b% \, }/ u, T7 h. N$ g2 I  
* O' R5 A5 W( x/ d7 c' X2 {3 @5 j  可是以栾枝(这时候已经是上军将)为首的主和派却反对,他们认为秦国曾对晋国有恩,晋国不能忘恩负义,再说文公刚死就与盟友大打出手,无论怎么说都不太妥当。, e# W. L! E% g
  
$ Q8 F! B8 a6 J3 S5 R" Y- u  先轸的态度还是很坚决,他认为秦国趁着晋国新丧而攻打晋国的同姓国家,就是先对晋国无礼,对于秦国的无礼行径,晋国无须念及从前的恩惠。再说秦穆公此举很显然是想跟晋国争夺霸位,为了晋国的切身利益,个人感情必须放在一边,大家从前的关系再好都没用。
  f3 P4 H  \8 D1 [: r( U* {+ k' z4 `  
5 M! x' P' U6 w9 Q, P  最终,晋襄公选择了支持先轸。毕竟,先轸的官最大,功劳也最大,自己刚刚即位,权力未稳,啥事儿还得靠人家帮忙。
8 u9 i/ y0 r0 [& r5 c, }  
, g2 S3 ?- j# G( G  就这样,晋国人还是出兵了。他们的总指挥先轸为秦国人选择一块绝佳的墓地——殽山之谷。他要在这里给秦军来个关起门打狗,让其匹马不还。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晨,崤山山谷,小雨,天气糟糕至极,明明是白天,山谷里却阴暗如夜。3 L) t0 i! U+ k9 {; N
  
- d0 P7 H& P/ [7 y  秦国人已经离开祖国半年之久了,疲惫、困乏、归心似箭。这该死的小雨让他们衣甲鞋发全湿透了,难受的不行。而这湿滑而陡峭的山路,徒步走都困难了,大家还要辛辛苦苦的运送那些从滑国抢来的大批辎重,身心的双重折磨,让他们苦不堪言。
$ y% v) P7 z9 Z+ T/ o- D  ! v" u5 z$ K. |0 h) D
  此时此刻,古道死一般寂静,没有兽吼,没有鸟鸣,只有阴森古怪的山风掠过峡谷,吹得旌旗猎猎作响,灰褐色的怪石张牙舞爪的亘立在狭路两侧,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怪石上巨大山树的虬枝铁干相互缠绕着、挣扎着,仿佛要把这个疯狂的世界撕裂成绝望的碎片,然后扔进在无边无际的混沌之中,回复到天地初开的原始世纪。
! @. u1 N$ x2 H& f# B5 Z( S8 t  L  
$ `9 E; Z. ?7 L/ G& J7 `  突然间,震天的鼓声响起,打破山谷的沉寂,抬头,山路两侧的高崖上出现了无数晋兵,黑压压的如同蚂蚁一般,他们用漠然的神色冷冷得看着崖下的秦军,就像再看一群死人。
2 F* J6 k. P; G9 C: f* v% Z  
  [$ W; k  z) n  秦军主帅孟明视顿时懵了,脑袋一片空白。
$ z) G. A  D" d! v  
1 }4 t+ Q! y2 N2 o  糟糕,有埋伏!
/ `- }  y9 M( J4 `2 f/ y  # D2 Z5 T- N. f6 x# w
  接着,又听得一阵轰隆巨响,山谷的前后,巨木大石从天而降,来路去路均倍封住,秦军逃无可逃。
. k0 D$ d5 I8 W) ^/ X$ @8 ^  y  6 r+ V4 H) b* @% e3 |1 E0 \0 `
  这一切,似乎只发生在一瞬间,孟明视的脑袋,依旧一片空白。
" Y+ d5 q; k* s    F8 [, E, H* `4 r3 `
  这时,先轸父子出现在了孟明视正上方的山崖上,他们在笑,笑的很夸张,有点像周星驰的作派。, j4 A: J; I6 {$ q
  $ J- U4 k) D1 a  \* W
  突然,先轸止住笑声,面色一沉,挥手道:“放箭!”
6 b6 {1 R) ^+ g: |' d$ z4 }) V: W. h  3 _  l5 H: h8 f% e0 a3 q/ u3 ]7 j
  箭如雨下,短短几秒钟,数百名秦兵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秦军一片混乱。  M: a6 Y' V- Y! W, j, v& e" I4 v/ {! q- }
  9 ]* S" {3 G( u0 B( K! w. n+ e
  孟明视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脑袋终于恢复了一点知觉,忙命军士舍弃战车和辎重,从左右爬山越溪突围,逃得了一个算一个。
' |! N  T8 T* z+ U. X- c  8 Z' V0 |. O& H9 v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想出这个办法了!4 H& p$ D# s8 j7 O
  4 ?5 b: m) R4 @1 H+ l2 a/ X% Y2 m7 h
  可是这么做又有什么用呢?山谷两头被堵,中间山道又险又窄,晋军居高临下,秦国人根本无处可逃。先轸命晋军一面射箭,一面将无数的山石和点着的柴木从两侧的山崖上一股脑的砸将下来,一时间,山谷下血流成河,大部分秦军不是被柴火烧成焦尸,就是被山石砸破脑袋,甚至被巨石整个儿的从身上碾过去,变成一滩肉饼,偶尔有几个挣扎着爬到山上的秦卒,也迅速被山顶的晋军杀死扔了下来。凄厉的哀号回荡山谷,飞溅的鲜血和焦臭的浓烟混着满天的细雨飘散在半空之中,化作迷迷蒙蒙的猩红色血雾,将整个战场变成了一片鬼域。3 f1 \! a# m: D
  $ u( \1 \% h  v7 m4 ?3 ^8 V9 u8 L
  这根本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屠杀,秦国的三万将士,自打进了这个山谷开始,就注定不可能活着走出去。这个山谷就是一个超大坟墓,他们的死亡方式任由晋军选择。
5 R. O# g3 E6 s- |3 @0 _  
6 D6 b; H! _8 X4 J$ |  可以想见,三万多人被活活堵死在一条山谷里,任人屠杀,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那种绝望、恐惧,是多么令人悲悯。四百年之后,白乙丙的后代战争疯子秦将白起率大军与赵括率领的赵军在古上党地区大战一场,赵军大败,白起将投降的四十万赵军赶进长平附近的山谷里,然后封堵谷口,也是使用石头、弓矢等居高临下攻击,将其全部杀死在谷中,从而造成中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悲剧。从谱系上来讲,赵人应该是晋人的后辈,白起此举,也算是为自己的祖先白乙丙报了当年崤之战的仇——使用的是几近相同的手段!6 j! h) G" X0 ?+ P$ _/ K8 m: ^
  
8 o4 L+ I- t/ m. D, A5 z. P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先轸与白起的千古将名,就是用这成千上万的白骨堆结起来的,历史,本就是一个充满了仇恨与屠杀的记事本。
& q1 g5 h" b0 a3 i5 I$ X! A! F2 R4 I7 U+ Y" x7 |' j6 E4 G$ c
  这场屠杀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绝于耳的惨叫声很快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呻吟和悲鸣,秦军三万勇猛的将士甚至连武器都来不及使用,就死伤殆尽,战争的结束快得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先轸含笑看着山下堆满了整个峡谷的秦军尸体,心中很是满意,相对于之前让他名震天下的城濮之战,这场战事伤亡小,时间短,成效大,又轻松又写意,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他看了看身旁似乎有些震惊的爱子先且居,道:“你无需同情他们,战争的本质,就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杀伤。战争本就是这么惨酷的,妇人之仁,乃是行军打仗的大忌!”% c2 d7 n" K: C7 h2 R/ t
  
- V! q" j6 a2 n7 }; B* J% Q  战争结束了,或者说,屠杀结束了,所有史料的记载中,都清楚的表明秦军除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主将被晋军俘虏外,其三万将士全部阵亡。这是一场典型的伏击歼灭战,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大型伏击歼灭战战例,先秦时期伏击战中能与它媲美的,恐怕也只有三百年后孙膑击杀庞涓的马陵之战了。先轸一战,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军事思想,从他的身上,后世将军们开始学会了“兵不厌诈”,因为大家明白,打仗不讲谋略,一个劲的拘泥于“为战以礼”的春秋古风,最后只会落得与成得臣孟明视一样的下场。0 v; B6 c/ u  v
  . C7 y! r" p2 Z2 c* k
  先轸一战,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至此,秦穆公东进中原的战略意图正式宣告失败,只能朝西方的西戎少数民族地区扩张势力,此后,秦国自春秋一世,均牢牢被晋国压制,无法越过崤关半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2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5.选择最光荣的死法
3 a; n$ S( D; ~7 L( i  
2 H2 K. e; A( t0 n9 k' Q% V, ^. Z   5 G, t+ b4 {9 U
  山西人打败了陕西人,先轸得意洋洋的将秦国三帅献俘给晋襄公。
3 Y# n  n# f  W. e& J  $ R% z# v3 g; q' l! N6 f- K! y7 i
  这仗打得虽然不厚道,却漂亮之极,先轸未免有些飘飘然,因而也忘却了一个最重要的为臣之道——低调。" G- N6 e2 C$ _
  : f7 w! T% u5 h; @
  要知道,先轸虽然是功高盖世,但另一面也是功高盖主。他的功绩越大,他的处境也越危险,在这个敏感时刻,他应该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才对。可惜,他的冲动与热血最终彻底的害了他,让晋国这一颗最璀璨的将星,在其人生的最高点,遽然陨落。  r9 g  L# N* w2 i
  
3 L  q% F& [  x3 h! ~. t  事情的引发点,就是秦国三帅的处置。5 r5 T2 E" V3 Z% G
  
+ ?7 T- S$ X/ u! |4 n  原来,年轻的晋襄公犯了妇人之仁,竟然在自己庶母秦女怀嬴的劝说下把先轸好不容易抓来的秦国三帅给放了!
1 c' I* F: R6 o* i7 `- q  
7 Q' H8 ~% l! F0 t6 o9 C% D  先轸听说后,心里那个气呀,他想也没想,就冲进宫里,质问襄公说:“主公,我听说你把秦国的俘虏给放了,这是不是真的!”" X$ o; m4 c; Z
  ; b7 |) ~/ @. A" r. z+ j$ H$ T
  襄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笑着说:“是啊,母夫人请求寡人放了他们,寡人抹不开这个面子,已经答应了。”2 D7 B! H( t9 {  f, l
  , J. W2 M7 @7 o6 V! O
  先轸气急败坏,竟当着襄公的面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跺脚怒道:“兄弟们拼死拼活才抓住这三个Boss,你小子竟然因为女人的一句话就放了他们,纵虎归山,前功尽弃,我们晋国总有一天要毁在你的手里!”
$ @& T* J- G. w0 ~  
0 C3 ?& L0 v8 R) M0 F' u2 o* D$ X) y9 Y  先轸的这个举动真的是失礼了,不但责骂国君,还不讲卫生吐口水(这个就是所谓的唾骂了!),简直没把大老板放在眼里。你功劳虽大,却也是个臣子,臣子朝国君吐口水,放在哪都是个死罪。
3 K# G, f# R. f# N8 [  
1 q' ^8 t- ]# V% Y. F0 U% B9 E) _! [  晋襄公挨了先轸的唾沫,却也不敢发火,只得派人去追秦国三帅,结果还是没追到。
1 w8 N2 H2 s9 d: C# ]) |  
. \8 W- X1 {% w. j2 t; g7 _  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襄公也没有多加追究,可是很显然,他与先轸之间融洽的君臣关系算是彻底掰了。过了没多久,先轸反思自己的言行,也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确实太冲动了,冲动是魔鬼啊!
5 V& @1 Q; j! P  m7 C  . A/ y" _4 m" N5 v; `0 s8 L
  于是,耿直的先轸主动自责,辞去了元帅职务,为自己的冒失行为买单。+ [- k; f1 p" \( |) g
  / D* l3 I9 @% s1 j. i+ L
  四个月后,晋国与另一支“蛮夷”白狄(犬戎别族,散居在黄河西岸)开战。先轸的军队又一次大获全胜,晋国的将坛新秀郤缺还俘虏了白翟的国君。眼看胜利在望,先轸突然独自一人单骑驰入狄军,搏杀数十名狄军士兵后,脱去重铠,以身受箭,最后被狄军乱箭射死。
- v, o3 {; e- C* [7 S- t& |  
7 L2 n# w6 ?8 z0 A2 G  最终,先轸用世界上最壮烈的自杀式攻击执行了对自己的刑罚。3 \; r9 G8 i9 I* L
  
! w2 E) @' Q, r0 U  作为一个将军,他要死也要选择战死疆场这个最光荣最有尊严的死法。( a) d7 w! x; q( g6 I* t) Q! L
  - E1 h0 R- V1 ~. y
  先轸在遗书中写道:“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怎么敢不自己惩罚自己?所以我借翟人之手自裁,代替君讨。”白狄人敬重于先轸的忠勇,于是将他的头颅恭恭敬敬的送回了军营,只见他的头颅面色红润,就如未死一般。
) l( V8 A5 j) s- K$ H  
+ e  {) O3 R+ n7 z: E$ r2 ^  天下无敌的一代战神先轸就这样壮烈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总结他的一生,只有热血二字,成也热血,败也热血,就连自杀,都要让热血洒满疆场,哀哉,壮哉,痛哉,惜哉!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英雄还是魔鬼——被屈原抢去了风头的伍子胥  9 L: P/ H, K2 }$ k5 O: l2 k
  
6 m9 y! D6 ?- i3 n  档案
: k( i" `  t- i6 O- d. V! b  姓名:伍员,字子胥
, h5 e/ M  T# i  称号:白发魔男,复仇男神+ R: S! T7 ]' _7 p$ A) j+ w
  国籍:吴籍楚人! O* N# `* j7 b! ]1 ?
  座驾:四驱战车
4 h5 }0 p) f( O3 H% J4 {/ [  武器:弓箭、七星宝剑) X2 a# P, k9 v
  经典之战:柏举之战,夫椒之战
1 j1 H4 Z& o+ P: I) ]* R  爱好:复仇,鞭尸. k$ X! o: A2 d- z- O
  性格:热血,讲义气,恩怨分明% e3 ]' n7 Z, d. ?$ M; V: r
  智商:时高时低
: M! t* D" D, e6 b5 y  必杀技:惑敌,魔鞭,箭术无双
/ P; M+ t' G  j& z' m$ B1 p3 z  缺点:啰嗦,唠叨,唧唧歪歪
' K: i) x/ c# p, F2 m8 }* i  最好的兄弟:孙武+ W6 |% p% m" k/ G
  最讨厌的人:越王勾践
2 [' j8 O# E4 @6 V" }2 Z2 e0 H  座右铭:你对我好,我对你一百倍好;你对我差,我对你一百倍差4 d4 X( T$ b$ u+ X
  死亡方式:伏剑自杀4 N% S, l4 B& J0 O( O9 [
  
" P  E  F+ ^3 i& f! H, Y, a# t5 k  8 P- E. o. i% B- H- k8 E: l1 F
  简历  [- F- P4 R' C
  出生~公元前523年:在楚国当公子哥儿+ E! O; @+ m4 b* _4 u6 |# M- P+ g
  公元前523~公元前522年:在列国之间流浪! C3 Z& X% ~2 Y3 U. E+ e
  公元前522年~公元前514年:在吴国当公子光的门客4 v$ z) o( K1 d: ^: p5 x" u- Y
  公元前514年~公元前505年:在吴国担任行人之官并参政议国事,相当于外交部长兼政府高级顾问" A/ }' b( q8 v3 P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84年死亡:在吴国当相国,即政府总理
: M5 C' P6 W& s! Z! _9 ?3 `  P  7 V. z& k8 K3 c" w. U1 S1 A
    z, `  F/ Z+ W  x4 \" J
  * d1 ]/ Q0 J; E+ P
  梁羽生先生有部极有意思的武侠小说,叫做《白发魔女》。说是一个良家女子,被负心汉给欺骗了,心灵遭受重创,于是一夜白头,变成了一个性情乖僻的“白发魔女”。% j6 z8 r1 X  Z
  2 i' c7 ^# p! j! O0 x* Z
  近代也有一部极有意思的样板戏,叫做《白毛女》。说是旧社会穷人家里一个女孩喜儿,因为家里欠了地主黄世仁的债,被地主老财抓了要当小老婆,她不答应,便逃出来躲进深山老林里,最后也白了头发,变成一个可怜的“白毛女”。
$ ]& C0 ?  v3 ^9 X; M+ N/ j  # `2 V1 G3 s6 N' h9 c
  这两个故事自然是瞎编的,不过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们春秋时代,还真有这么一位因变故而白了头发的可怜人,他的名字叫伍子胥,却不是女子,而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一个屡立奇功的春秋名将。2 Z" R1 ~+ |6 X* J% G& N
  
4 b  S. }: h. G8 W+ q) S$ g1 \5 f  或许,这两个传奇故事就是从伍子胥的经历中找到灵感的。, b: R- ]4 _( b6 g" a1 B
  
: [) ?4 t4 E. g/ o6 h  那么伍子胥到底是遭受了何等巨大的创伤,居然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呢?
) c% f+ w$ E6 P! o6 `" h: E% T6 j  , \7 a" n; F8 v7 z: p9 A8 u. {1 K) U
  这还得从头说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04:10 , Processed in 0.0541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