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27 2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晨,激战如期而至。先轸命胥臣率下军先攻楚师右翼的陈蔡部队。9 F. D; |; ]; E4 a1 E4 p
. F7 {5 Z$ m: t0 @ 这一招叫做:先捏软柿子。
- S& ?/ x4 N4 I) [+ E( @ 4 f% x% {, O3 ~/ m ~* a
高手都是善于寻找对方弱点的,这就是高手的高明之处。而陈国和蔡国的部队,正是楚师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两个小国,打从春秋初期开始,就是跑龙套的角色,跟在大国的后面分杯羹吃,不但不能增加己方的战力,还处处捣乱,从前的周天子桓王和宋大夫孔父嘉都是栽在他们手里。
: f9 m0 C/ a, _( h$ A9 C- ?
, e: ^: q4 R* q% W: R 先轸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派胥臣来打头阵。胥臣是个车战大师,他不但精通各种车阵,而且经常会发明一些新战法,让敌人败的莫名其妙。
# w+ Y; W" p3 Y7 C, |0 h3 k
8 e4 ]( W/ l+ ^# a A3 f* Q1 M, ? 而胥臣果然没有让先轸失望,他竟然将虎皮蒙在驾车的战马上,朝陈蔡部队冲去。
. r+ U1 }1 R" o " H. ?( [! |" i' M. D6 c' z# E4 j
而陈蔡部队,也果然没有让胥臣失望,一个个吓得抱头鼠窜,大叫:“老虎来了,快逃命啊!”
# l8 }, \+ W- v }' w5 ~ + f2 Y, [6 f/ z' a% L9 u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从古到今,哪有人这么打仗的!
7 e" L, J8 Y* O& b8 |
3 P! ]6 Q, x2 }0 C% c2 g 怪就怪,胥臣这小子太有创意了。这等怪招,也只有狡猾的山西人才想得出来。
1 K, j. h ~' F, y ( y. u2 n, k( a+ Z" {0 r
结局可想而知,楚右师大败,楚将斗勃重伤离场。
, y) _- Z# ^4 o9 G* \9 g* D! K4 d
$ Q/ U" p* ]% P1 D" @) |% H+ t5 R ; D/ u7 i, l r, @) q
, [# H4 z- Y. b% @+ J( `7 _7 Q 楚右师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输了,偏偏当天又是风沙蔽天,视野极其模糊,所以楚帅成得臣却并不了解自己右翼的真实情况,他心急火燎,正要派斥候前去侦察,突然有几个陈蔡的士兵前来报告:“右师已得胜,请元帅速速进兵,协同我师一起攻打晋中军,共立大功!”6 B- S1 M% ]- @( p. j7 B; v$ \
( p) Y5 M) }! G7 C q
嘿嘿,这几个人当然是先轸派来迷惑楚军的奸细。
$ a/ C7 O2 A( ?; T
2 s0 v1 s b3 m0 A 成得臣得报立刻登上战车,拿起望远镜,往右面看去,但见晋下军仓皇北奔,烟尘蔽天,不由大喜:“哈哈,我还以为晋军有多利害呢,原来是个棒槌,一击即溃,完全不是我们楚军百战雄狮的对手,子西,你速速率领左师攻打晋上军,我自率中军和我右师共同夹击晋中军,成功与否,在此一举了!”(还我右师呢,早玩完儿了!): V1 u1 ?& Y7 p' q0 T
/ _8 a0 Q0 w7 d; O 晋下军当真跑了吗?打赢了还跑?% f% T7 B- P8 b
/ E, b8 G% K9 Q! x* l" J+ F 当然不是,原来这都是晋下军佐栾枝的诡计,他只派了少量晋军在战车后面拖着刚砍下的树枝,跑起来尘土飞扬,造成全军撤退的假象,借以迷惑楚军,诱敌进攻,其实主力都在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对楚中军进行拦截。我只能说,栾枝,你真是世界上最早的特效大师,骗死人不赔命啊!! l+ J3 K" H1 j/ B
3 p) c/ E" y5 x+ i& | 结果,成得臣又一次上当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上当了。成得臣,你还真是傻的可爱啊!
; B# L/ K6 j% Z' _. Y' s% d+ ~) x3 u+ E$ x8 o
于是,子西领命,率领楚国的左师,直扑狐偃率领的晋上军。5 d0 n6 [0 T% w' E9 w* t4 p
) n+ F" H1 `- G2 u3 B C* b 狐偃站在战车上微微一笑:“哦,达令,康芒,follow me!”说着命令士兵在自己的战车上插上两面巨大的帅旗,吩咐全军撤退!
8 C: w1 k. o5 z9 U# K ^2 [7 ]
: n0 d' i4 N# d: b 子西冲上来正要和晋军交战,突然见晋上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后撤去,狐偃的帅车更是拉着两面大旗,呼拉呼拉的,跑得比谁都快!
# R( g5 d5 V( X3 {: ` - m5 `( M) E8 J# V6 z, M1 p
子西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晋军是怎么回事,老是没打就跑,太没意思了!”(别急,待会儿就给你意思看看!)3 x- y- @1 \7 r7 d2 V; F" ?
' i+ K; l' i# k, ]' N1 j; e
手下甲:“将军,我们还是不要冒然追击吧,提防有诈啊!”5 i6 k" V9 O% S6 w! M
. L5 v# l/ P& @# f
手下乙:“怕什么,你看那两面可笑的帅旗,多么的狼狈!如果不是真的怕了我们,咋会跑的那么快,再说如今晋下军已然败退,我右师很快就能驰援我们,就算他们有什么诡计,也使不出来了!”+ P' N% {6 {* \* |8 J
' Z! j4 S' ]; y: e2 m
斗申宜想想也对,有中军和右师撑腰,我怕个什么来着,就算被包围了,他们也会来救我的,再说斗勃已然立了大功,我要是不拿点成绩出来,太没面子了!
}$ @* p! L8 k/ c' l/ P0 R; f
; ]) H2 z! |" w7 a 这样想着,他顿时感觉自己信心大增,命令全军追击!9 r# v. d4 F% g0 X$ U4 k
( `1 K. n; d( Q. ?1 R* | 就这样,楚左师几百辆战车同时进发,浩浩荡荡的驰车猛追,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漫天的沙尘之中。(回不来喽!)5 n2 _1 U+ S( C, i8 W
3 A% D/ @7 Y0 e 8 K( O# H7 }, o: o# c( s! p
/ M+ C U; T0 k8 s
春秋时候有一条战礼:“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出自《司马法·仁本》),意思是说击败敌人之后,在战场内的追击不能超过百步,而在战场外追击的纵深不得超过90里。这其实并不完全是礼节问题,也是战法的需要。因为春秋时候的战争,靠的是战车与步兵的协同作战,一般来说,一辆战车共配75名步兵,左右后各二十五名,负责掩护战车两翼及后方,以弥补战车冲击力强但防守薄弱的缺点。因此,以战车追敌,其纵深绝对不可过长,否则步兵很有可能被抛在后面,导致两边被敌人各个击破。( Q( f* f0 w! \5 n. o, T8 b
8 ?; ~6 o+ B* {0 {
可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子西,将这个战场上最基本的道理,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一个劲的追啊追,浑然不知后面的步兵早就跟前面的战车脱节了。/ d/ s( p% }4 \# Z7 R; O' I* q Y$ u
5 L$ ]% t9 _0 z% C* v# I 楚国的飞车党们追的正起劲,晋军却突然停下來不跑了,飞扬的灰尘散尽,子西惊讶的发现:前方的晋国战车竟然排成一道圆弧,缓缓的朝自己慢慢推进而来,战鼓响起,鼓点一声声一下下,重重的敲在楚军士兵的心头,就像是在敲响他们的丧钟!/ e& w4 p2 p- F" C5 H4 E! j4 ~
6 V! k( M9 l! g x7 W 子西的心中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事情要遭!
. a8 V, j4 d/ c/ ^5 R5 |
9 c/ k$ R C$ J 果然,很快事实证明了他的预感,在楚军士兵惊慌失措的叫喊中,在自己的身后,无数晋军士兵黑压压的朝他们涌来,竟然是本应该在和楚中军鏖战的晋中军——晋军中最为精锐的公族部队!5 ?6 E6 M0 D _! c6 l. F& t U
- v& x" F- t! a' D4 D 子西的脑袋在短短几秒内闪过了好几个念头,他很快的捋清了思绪:自己是遭到了晋上军和中军的围攻了,而晋中军竟然能从和楚中军的对峙中脱身前来夹攻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楚中军遭到了另外一支部队的阻击,而哪支部队难道就是——传说中早已被楚右师击溃的晋下军?
" J1 p$ K' T% ?! f; U& m, M / D! @) }# w3 h9 p, q
子西越想越怕,完全忘记了指挥军队。战场上瞬息万变,当子西还在傻傻愣神的时候,晋中军已经迅速的杀上来,包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没有战车的掩护,疲惫不堪手持短兵的楚军步兵只有任由晋军战车屠杀的份儿,斗申宜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步兵被晋军强悍的战车压成肉饼,侥幸逃脱的也被战车上的甲兵挥戈砍成两半,死伤无数。5 Y4 A5 ~/ `9 V* D( w( l; i, m
0 x7 y3 N- J* S5 F/ N- @8 K# f3 t 与此同时,前面的晋上军也冲进了楚军车阵中,没有了步兵在战车两翼及后方的掩护,只拥有单一长兵器的楚军车兵也变得不堪一击,纷纷败逃。子西见大势已去,只好长叹一声,在少数亲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狼狈的爬山逃命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