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27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4.崤之战3 `. R1 r: H. B3 D
0 N% s q2 E' v/ N+ \7 O# B
6 O, r/ |: N; i6 f0 c7 @" n2 f 比赛时间: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 I8 [( v5 _0 Q
比赛地点:殽山(今河南洛宁县内)5 T4 V8 i5 b/ M0 S+ c) Q
晋军选手:中军将先轸,上军将先且居6 e- J) U( f3 [$ D9 X" @
秦军选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
# T5 T g2 S; j: u3 @. g x; V4 [3 Z 比赛意义:秦晋联盟破裂,秦穆公称霸中原的理想破灭
0 g! E7 f1 o! _) p. T 比赛结果:全垒打晋军大胜
( |! d2 Y. ?3 a! c& g
( a7 q% A; B" I: Q/ S ^2 X' d6 L' K0 }
9 r e" q- d! ?, ]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五年,来到公元前628年。0 B8 e4 }9 y7 a5 B. N" J; g5 ^, \
4 R1 \& h8 Z& @4 A8 @9 `
这五年,天下太平,晋文公也如愿当上了春秋霸主。小国们都很听话,楚蛮子也不敢闹事儿了,一切似乎都很和谐。# t8 G4 ]( y( N+ }( h5 d, A
6 @% @* P. f1 d: I4 Z( W! }6 m4 Z 可是先轸却从这过于平静的空气中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这股气息不是来自他们的死对头楚国,而是来自西边儿的秦国,那个曾对他们有过大恩的秦穆公。
' U$ ] S* T. i' E ' }2 n# ~ \7 O
打晋文公即位以后,秦国一直都是晋国的忠实盟友,可以说,晋国的霸业,至少有一半是他老秦家帮忙打下来的。四年来,双方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总的来讲关系还算不错,似乎找不出任何理由会翻脸。
4 P: r: E1 a, H( s
* X; S% m4 N7 l1 p 可是先轸却不这么想,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当双方拥有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利益,自然会同舟共济,可是一旦风浪过去,船上到底谁来当老大,就不得不摆出来好好说道说道了。
8 C& p1 o: k# u" Q
q' S: b2 W8 R; K2 F# h% n! t9 A 别忘了,秦穆公虽然厚道,但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老青年,他可不愿一直为晋国人做嫁衣。只要时机一到,他也想混个霸主来当当。
+ X$ m$ z* T7 j 8 Y* [2 `1 J5 w2 |' Z
所以,先轸这些年并没有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而是积极练兵,将晋军从三军扩充到了五军之多,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将领,尤其是他的儿子先且居,颇有几分老爸的大将之风。所谓将门虎子,这句话果然没错啊。9 O4 Y: a, B3 `' W9 _
6 u, |! z; Q: L- y' I' h* T
晋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秦穆公虽然对晋国的霸位嫉妒如狂,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他只有等待,等待上天赐给他一个机会。
8 A% z: s! F! s9 h0 d, X4 W* Q 1 a" ?- y9 T& d3 Q0 q
他相信,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的,因为他拥有一个最大的筹码,就是年轻。
! h$ F! p/ _0 r# D
" ]& D8 p7 N' _1 w# H4 w* C$ Q1 Y 秦穆公比晋文公楚成王他们年纪轻很多,当这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死翘翘了,这个世界就是他的了。' l2 ]2 c6 v8 c/ T/ Q1 N/ M
x; o- j3 e; @% o# ]/ ?2 P 果然,晋文公死在了秦穆公的前头,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小年轻晋太子欢即位,是为晋襄公。# f7 _5 m; K. V* z1 {# i' z! [
9 J; T R( |" |- o# V* |# i+ @
晋文公在世,秦穆公还惧晋国三分,可是这个小毛孩襄公,他可一点儿也没放在眼里。; |7 |: o1 o5 O4 l+ I1 H1 u, {* Z
6 Z/ y4 j; L$ u# S4 |8 d 恰巧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老家伙郑文公也去世了,郑国地处天下正中,交通便利,农、商业均极发达,是谋霸中原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如果能趁对方新丧政局不稳率军攻下郑国,秦国的国力必将大增,其称霸中原,指日可待。+ M3 s& m* v' K/ f" R2 F
8 X& b3 z5 r0 j 晋国是霸主,秦穆公还惧怕它两分,可是小小郑国,他可一点儿也没放在眼里。
$ q: n! P+ i# N7 f- E: @( [# t$ c4 U
/ I2 t; f+ L2 R' }. }; {& P 于是,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的反对,于公元前628年年底,命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三万大军向东进发,远征郑国。
, Q/ o; @; `+ `, q `/ `4 K
& N' f. G* F3 R( D% i 这是一次极其愚蠢的军事冒险行动,秦国到郑国,千里之遥,路上还要经过险峻无比的崤函古道,随时有被敌人伏击的危险。8 R: R: }& E7 l0 L3 ?; H6 j
) L+ g( q# @( q1 U$ \ 可是秦穆公对这个危险却视而不见,他似乎认定,晋国在国丧期间,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晋文公一死,他就是老大,谁敢惹自己?
; V! ?+ a" ~ C7 K. e2 Z0 j + z9 J/ D' d- Q1 T7 t% X
秦穆公错了,大错特错。别忘了,文公虽死,晋国还有一个先轸呢!这个世界上凡是轻视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楚国的成得臣就是前车之鉴。( {, W0 m1 p/ E) ?) T
! C& J5 r _6 U6 C$ ~! V9 { 总之,秦国的大军还是出发了,公元前637年春,秦军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崤函古道,却发现郑国早有准备,无奈之下只好顺手灭掉小蚂蚁滑国,算是回去好交差。7 B% n- B5 U$ A4 e
- ~- ~0 \2 B6 G7 j8 g 这下子秦军更加危险了,如此大的动静,晋国人想不发现他们都难。于是先轸提议,秦军劳师远征,这正是上天赐给晋国的大餐,不吃掉太对不起老天爷了。
5 ?2 p- l5 x$ b% \, }/ u, T7 h. N$ g2 I
* O' R5 A5 W( x/ d7 c' X2 {3 @5 j 可是以栾枝(这时候已经是上军将)为首的主和派却反对,他们认为秦国曾对晋国有恩,晋国不能忘恩负义,再说文公刚死就与盟友大打出手,无论怎么说都不太妥当。, e# W. L! E% g
$ Q8 F! B8 a6 J3 S5 R" Y- u 先轸的态度还是很坚决,他认为秦国趁着晋国新丧而攻打晋国的同姓国家,就是先对晋国无礼,对于秦国的无礼行径,晋国无须念及从前的恩惠。再说秦穆公此举很显然是想跟晋国争夺霸位,为了晋国的切身利益,个人感情必须放在一边,大家从前的关系再好都没用。
f3 P4 H \8 D1 [: r( U* {+ k' z4 `
5 M! x' P' U6 w9 Q, P 最终,晋襄公选择了支持先轸。毕竟,先轸的官最大,功劳也最大,自己刚刚即位,权力未稳,啥事儿还得靠人家帮忙。
8 u9 i/ y0 r0 [& r5 c, }
, g2 S3 ?- j# G( G 就这样,晋国人还是出兵了。他们的总指挥先轸为秦国人选择一块绝佳的墓地——殽山之谷。他要在这里给秦军来个关起门打狗,让其匹马不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