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30 2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论语》“八佾”第三" w; m: k/ U; z+ _
5 x: w9 w! w2 v d# M: p
这一章是集中谈第二个基本点“礼”的。. T Y# ]) M! e/ y
: T/ k7 k0 y" E; [- a# [* F7 q
第一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 A( T" D: g. \7 J
7 K# B6 u- j& F- c k 这是讲礼的。当时跳舞排着方队,好像打仗一样,天子是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队,三桓里边的季孙这样的卿,应该是四八三十二人,可是季孙却用八佾在自家院子里跳,好比县委书记做总统级别的公务车,把孔子气得骂道:“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什么事他还不忍心做啊!”
' K1 Y0 _8 X. J5 w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事我若能忍下不管,那还有什么是更严重的不能忍的呢?但是鉴于孔子并没有拎着宝剑带着徒弟们上去拼命,所以这种解释大约是不对的。; C) s! N7 |0 _
总之,情况很严重,孔子很生气,却是事实。! ]9 |4 A6 c8 o/ t6 E
“礼”是孔子的第二个基本点,孔子是要用“礼”治国的。
( L# q) ^* s" \. Z3 K! y- i 而跳舞,这属于“乐”,乐是附属于礼的。演礼的时候通常都要演乐。
) G* {4 _/ j, { 礼乐可以治国吗?倘使礼乐可以治国,那好,就取缔我们的省政府吧,让戏班子替代他们掌权,因为他们是唱乐的行家,念唱坐打,习起礼来又快又好,有走台步的基本功,鞠躬作揖,文武双全,还有锣鼓家伙伴奏,京韵秦腔齐鸣。5 a7 y6 q6 S4 Q6 j
当然孔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孔子重视一大套拜君、谒主的礼仪,如何朝趋,如何面恭,如何祭祀,如何送客,如何吃饭,所谓援、受、辞、让,谦揖、拜跪、顿首,这样复杂的一套礼仪,是社会等级秩序的基石。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家族之交。! N- F4 i' i: b4 @
在礼中,标识出了每个人的社会位置的坐标,方式、价值和态度,礼是一个温柔的枷锁,套在卿大夫们身上。这仿佛驯练动物,你让它每步中规导矩,只管教它好好走路,不多久,它咬人的野性也就没了。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就是给大夫用的“刑”。, M6 z. D) Y0 j$ V
礼能治国,孔子的理论滴水不露,高!真是高!他老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我欲不为之喝彩安可得耶?
5 W8 z# U/ r) l/ h) \: ?# ? 当然,礼这东西,不是孔子的首创,也不是孔子年轻时候总梦见的周公的首创,其实从原生态的部族时候,就应该有类似的东西了。
" Y3 B6 T1 N( R, E* [) o# f 于是孔子的门徒处处要讲礼,曾子临死时,发现自己的席子是华彩的,不符合自己的官阶标准,不能铺,于是要换席子,一折腾,人先断了气。子贡觉得祭礼用羊太可惜,想免了羊不用,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v# k; p s- F
孔子认为,连“杀人之中,又有礼焉”。5 o4 g- V* d- G' J
刘邦不重视儒者,常往儒冠里尿尿。后来叔孙通大夫帮助刘邦作了礼,群臣都按照礼来给他磕头了,不在朝堂上拔剑乱呼砍柱子了,刘邦高兴地说:今天方才知道当皇帝的快乐了。
" u9 p% V$ w8 H 其实刘邦感觉到的还是礼的表面,礼推行得深了,久了,好处还在后面呢,刘邦就偷着乐吧。
) n% V" W! ?- A$ D2 R$ d. D9 ~2 R 现在,季孙家的,居然敢僭越使用天子的礼,孔子岂不气得要跳楼吗?(僭念见)
: v( |/ r! x3 E
* i7 e3 W" _0 c6 i6 E$ Z0 ?% z 第二句: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 E6 D3 f" \' i
6 s( Z' ]7 t( j$ c( o5 z7 I: s
季孙等三桓家族,又在僭越礼仪了,他们又在唱天子的歌:“四方诸侯都跑来当协助祭司的傧相,天子的仪容穆穆地。”那简直是把自己的家比喻成天子的朝堂了。
' [* p+ W& N" |- j7 t T 这次孔子已经见怪不怪,改挖苦了:“你们这些土包子,在家里堂上唱天子的歌,这又什么意义呢?”
- r8 Y$ p, x3 m; V; H/ b
3 ^0 o8 E* U/ q7 A 第三句: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 ]- p& P" Z5 b% d: m
) Z- L+ z" b! _2 D
在这里,第一个基本点“仁”,第二个基本点“礼”,都登台献技了,而且说的很明白,仁比礼大,没有仁,礼和乐又有什么用呢!因为礼毕竟是约束外在的,仁是修炼内心的,内心有了仁,自然守礼了(我有一个大哥就叫守礼!)) q: _* @, p3 N% C; X( G- B
所以《论语》里,孔子说的更多的,还是仁的范畴的各种好品德!
# [( @1 E7 t% ?& B % x; x' B; m! ^& ?
第四句: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F% a# U" _: a$ G3 o
" Y3 K- O, f! f, X/ i/ H1 T& \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5 E! k$ }8 p; F3 r& e$ C3 f* z
孔子很高兴:“问的好啊。我认为,礼,与其搞得很奢侈(各种礼仪,要用到道具和玉帛,是可以很奢侈的),不如宁可俭朴。丧礼(也属于礼的一种,是对于死去的老爹的),与其过分,不如表情上充满哀伤。”
9 b: G% d9 S: `5 G& F: X 这还是重复上面的意思,内心上的仁,是关键的,外在的礼,是次要的。心意到了,施用的礼仪寒酸了点,仍然是孔子赞赏的。修礼不如炼仁。$ y/ X# ?7 t& {" _( Y, Q, B$ l
因为根本目的是在于维护等级秩序,心已经到了,认同等级了,形式就是第二位的。& o% e" H# Q: ]
1 z n; h. k( ]
第五句: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u5 l; r/ }9 F+ _0 |
4 R# G6 n3 [4 l 这句话因为太简单了,所以有很多不同理解。当时的夷人、狄人也建立了很多诸侯国,譬如山东就是好多东夷小国,山西也有翟国,河北有中山国。这些夷狄之国,它们的国君地位比较牢靠,没有发生鲁国、齐国、晋国这种君权旁落现象。所以说,夷狄之国是有君的。但诸夏之国,也就是齐鲁什么华夏诸侯,他们的国君地位在松动,权力归了三桓或者田氏,可谓是无君。. z8 m$ C( H. E' K5 H
但是孔子认为,夷狄还是不如华夏。因为华夏毕竟还是在讲着仁和礼,虽然讲的不够好,有“礼崩乐坏”的趋势,但毕竟比无礼无仁之邦,还是“文明”的。
: K7 u) ?+ s, v @ 这是我的理解。3 O! v/ u- ]5 V1 T
总之,孔子说这句话,还是在抬举着“仁”和“礼”的地位,认为这是华夏区别蛮夷的根本所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基因。
, f4 p# E. X5 i+ F, ? ( {' ]" ^6 G5 z; P
第六句: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 Z4 I+ @! R: F8 v
) s2 Q' _& x# N6 f! k$ C; ?
孔子的徒弟冉有是个官做的很大的,跟子贡一样有财。他做了季孙家的家宰(就属于首席家族事务执行官,属于外聘的高级经理人),季孙要跑去泰山祭司,这又是个不合礼仪的事情,因为只有天子才有这个资格。
. c0 A+ Q% i* P/ s+ W3 j& K8 B6 } 孔子气坏了,责问冉有:“你难道不能阻止季孙吗?”
" a# S$ ]/ C0 j" a' m5 }5 U 冉有说:“我阻止不了啊。”我是外聘来的啊。8 Z& C/ Q* E \) k6 F9 v# S2 A
孔子说:“也没关系,林放曾经向我问礼仪的本是什么,林放都知道礼仪的本,难道泰山的神灵会不如林放明白吗?”意思是,泰山的神灵知道礼的本是什么,不会保佑季孙的,季孙去祭司也是白折腾。
7 V& R7 \6 C# Q$ t 还是一句话,礼崩乐坏了(等级秩序和崇君已经朝夕不稳了),孔子和门徒都无可奈何了,只能求助于老天开眼。
, E( k9 V) J2 U- ^ : t$ ?& n* \+ `$ j. j9 B
第七句: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Y3 J# G# X. |4 z }2 i+ y) n
' n) b+ d% ?+ d O7 @* O 这仍然还是讲“仁”和“礼”的,具备了“仁”和“礼”的君子,他们就不会有争斗了,这样的社会就是安定美好的。这样的君子们,唯一要“争”的时候,据孔子说,那就是射礼吧。在较量射箭的时候,比赛者互相作揖(作揖和下拜不同,作揖不用跪下),然后再升到堂上比。比完了,再互相作揖退到堂下。等评委亮分结束,不论胜的败的,再互相作揖,互相让着登到堂上去喝酒。这样的争,争的时候也是很君子的。+ |; C* O! J6 A5 ~9 O' c" f ~
总之,处处都是礼了,这好像跆拳道啊。
& A" W) L, Q* ]/ X8 V- A$ i$ f8 I0 Z 如果当政的都是这样的君子,根据孔子的意思,这样的君子自然不会造反、犯上的,也不会贪赃枉法的,社会上哪还会有黑暗面啊!
5 ]/ r' q5 G$ U. l& {/ ? 教化终于使国家大治啊。
9 y) @, ?3 s# Y7 |& e
# q3 A# E% c0 ]$ x7 `, [& Z. e' N 第八句: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主
. M a4 n" e2 q3 v9 d" u* S% X3 k6 W , D1 B4 I1 k9 d1 Y2 l9 F( w2 ^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同时也是岐义甚多的句子。《诗经》有一句说:这个美女啊,笑得口两边的颊窝都在张动,她的一双电眼左顾右盼,然后再脸上轻施白粉。子夏问孔子,这句诗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5 K3 @8 M" h5 b% D! p- J5 ~% P# \! v6 k. h 孔子说:这就好像画画,最后不也是画完一个美图,再上些素色吗?
% x4 u+ v) j/ A1 B& a8 Y' [4 W 孔子的意思是,“仁”以及仁所统领的各种好品德,是五彩绚烂的本质,犹如美女的笑脸或者一副画,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些“礼”(素的白粉)作为淡淡的修饰,这个完人就出来了。所以仁是内在根本,礼是最后的锦上添花。
4 v3 K* Q7 @1 _ 子夏明白孔子的意思了,子夏说:“您是说,礼是居后的事情啊。”(意思是,礼的地位,终究是在内在的仁的后面的。)! f x/ l3 ]3 n/ s; Z* ]
孔子笑道:“子夏是个聪明人啊,能把我的意思阐发出来啊。跟像你这样的人,咱们才可以谈诗经啊!”
& ]6 n# k* z% n {3 T W) ~ 子夏是却是是孔门中材质最高的,后来也当了教授了。8 N- V1 b) D. r q; N( {8 d+ ~7 z
u8 k# A% O# K2 r Y$ b0 v
第九句: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 o8 [8 ]9 r( |, a
5 D, ~5 `, E# A$ A3 w, J
这是孔子谈自己的学术的,无关治国和修身的宏旨。杞国这个地方,就是杞人忧天的地方,是从前夏朝遗民的封国,宋国这个地方,是商朝遗民的封国。作为遗民,曾经风光过又败落了,所以就表现得像清朝的遗老遗少那样可笑。于是,杞人忧天啊,守株待兔啊,这些编排人愚呆的成语,就都落在这两国人身上了。特别是宋国人,是那些傻成语被编排到身上最多的。
8 x4 Z3 z/ t- W, l$ Z" v5 s8 h: ~ 孔子祖上也是宋国人,胡适说孔子祖上是商朝的宗教人士,参与祭祀什么的,总之跟死人打交道多。所以也特别知道礼仪。孔子说:“商朝的礼仪我是知道的,可惜现在宋国人保留的典籍不足,不能证明我说的对了。”同样,孔子说,夏朝的礼仪也是如此。& @. ~. w$ F. F y; v
孔子确实有学问啊,只是如果杞、宋的资料都不足了,孔子的礼仪方面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
# b' F1 v* D" c: N5 K1 q3 r
5 o! @9 S: R$ q u5 v' {8 p3 o9 d 第十句: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 T( B* Z0 D- ]; `; \! x
# X5 H# U0 {$ w* y9 W- F 鲁闵公是个倒霉的孩子,在位没几天,就被庆父派出的恐怖分子干掉了。接下来是鲁僖公。鲁僖公在位时间长,名气也大。于是祭祀的时候,他的位置排在了鲁闵公前面。这是不合礼的。是违背礼所倡导的等级秩序的。
+ ~& H _+ L4 q1 n 所以孔子说,这样的祭祀,我看到往灵位前倒酒以后,就不想再看了。* h ], P$ M E/ f2 |% u
这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表示自己对现任鲁国君不知礼的批评。& J5 g6 o* N2 L, Y2 u! f. f6 c
- i( |, m& y4 F 第十一句: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2 b$ w( d4 M1 g1 a3 s9 M6 Y2 W
% d' H$ K6 y0 u/ g& K1 { 因为孔子不赞成现在的禘祭,别人就问他,那您觉得怎么算合适啊。孔子不愿意明说,就说:“我不知道。但有人应该知道。”他指着自己的手掌说,“就像了解他的手掌一样。”
6 O9 O/ ~( v! g, w% K2 ^+ w+ Q 这里体现了孔子为尊者讳,虽然国君有错误,但是不扬国君之恶,这也是礼啊。礼,本来就是崇君的。
, c! C u- z. a/ W: ?2 w0 I 后来,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譬如领导人犯错误了,就说,这不怪他,这是他媳妇蒙蔽了他。于是他媳妇——譬如妲己、褒姒、骊姬什么的,就都成了历史的替罪羊和怀女人。- Q }* Z% _4 |7 l: y3 X5 [
) M3 @, _: g4 Z3 w0 n4 T: i 第十二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知% p8 \+ P- L5 @1 ~$ c: K
; `( y- w' L8 d5 n3 b 孔子说,我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的就在面前立着一样。我祭祀神灵的时候,就好像神灵真的跑过来喝酒吃肉一样。( \) F! U+ h S# B: O
礼本来是为了约束人心的,所以用礼时候的思维活动,就自然格外强调了。 P5 j$ V8 J2 N3 {
但这句话还有其它趣味。什么意思呢?孔子是不相信鬼的,所以祭祀也是扯淡的事。但是孔子还是认认真真地祭祀,好像祖先鬼神们真来吃了似的。既然不相信为什么还要祭。这个前面已经解释了,这种礼仪,对祖先鬼神的敬拜,是代表着等级,儒家是要用这种礼仪来约束活人的社会的。所以,孔子虽然不信,但祭得还有模有样,假想着就好像祖先鬼神真的莅临了。其趣味,全在这个“如”字里。3 |% T% t6 o1 O G% N3 I. Q6 K7 x
下一句更重要。孔子说:有时候我很忙,祭祀的事不能亲自主持,就请别的主持人来代劳。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不去亲自祭祀时,我的内疚,就如同该祭祀没有被执行一样。, d- P. e7 ~; W( A" `* X) ~" T
就好像说,要给我爸爸上坟,但我路远去不了,让老家亲戚们扫扫墓就算了。但我心里的内疚,就跟这次扫墓我根本就没有做,被漏掉了一样。! C& s, ?( h6 g) T3 y' t; k/ i
这仍然意味着,在孔子看来,礼仪不重在形式,重在心。即便形式上进行了,但心意没有亲自尽到,仍然是歉疚的。
/ _# a/ m9 ~( F$ c
: Q& x) p5 R S ]! C" Q0 G& K 第十三句: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0 O L/ E3 H" x- c3 {
/ H9 B R; \3 l 在祭祀祖先或者先王的时都,先王不能来,就找一个先王的后代去当替身演员,叫做“尸”。当尸的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斋戒(不吃辛辣的菜),住在一间清洁安静的房屋中,有时要住上三天,有时要住上七天。祭祀开始时,当尸的就要代替祖先在祭台上接受礼拜。夏代的尸是站着,商代的尸是坐着。后世有一成语叫做“尸位素餐”,就是说当官,却不作为,象尸享祭一样,只拿俸禄,不干事。你找他办事,他就说:“这要找上面怎么怎么样。” 或者“这要找别的什么什么部门。”总之,他是不管。! o4 b M6 C5 |* Z2 e A
古人祭祀的时候,先在灶台那里,对着灶台祭一遍,然后再换个位置,跑到“尸”(替身演员)那里祭一遍。7 J$ t. c" G4 F3 h0 l4 }% J m
王孙贾把“尸”比喻成国君左右的亲信之臣,比如亲戚啊,宠妾夫人啊。把灶台旁边的当执人员,比喻成朝堂上的大臣,这个虽然没有“尸”那么亲贵,但是掌握着做饭这样的实权。王孙贾说:“与其去向‘尸’献媚,不如去向灶台去表亲近。”
: A) E! i Y/ g# n* L 当时关于孔子有绯闻在传,卫灵公的媳妇南子是个美浪的女人,曾经私下召见孔子。于是传了孔子和南子闹绯闻的事情。王孙贾的意思是,您跟南子这样的国君亲近之人搞关系,还不如跟朝堂上的臣子搞关系,如果您的目的是想在卫国立足稳的话。当时孔子正在周游到卫国。) H; V+ {0 z2 O. E/ r6 v
孔子生气了,明白王孙贾又在说自己绯闻的事,于是孔子说:“我无所谓是献媚于‘尸’,还是‘灶’。既没有找卫君亲近之人拉关系,也无所谓去找朝臣。如果真的带有坏的目的,不是一个好人,找‘尸’祷告,找‘灶’祷告,都是没有用的!”
6 O; r2 R! V" _( B8 {& K/ _' Q 王孙贾居然敢认为我们大圣人孔子找卫灵公的夫人是为了偷情加走后门,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当然,王孙贾间接地借助俗语“与其媚于奥(尸),宁媚于灶”来发问,也算是有才学的了。比那种直截了当地说话,要雅致多了。
: b+ [& O" Y+ p4 I* [5 j 现在中国人说话跟西方有差别,都不直接说我要你该怎么样,而是说一件旁的事,去“点”对方。外国人遇上这个,就很迷惑。这固然算是很雅,或者是很给自己或者对方面子,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有一点点虚情假意,却似乎是难免的。大约王孙贾早就是这样的了吧。. n$ S3 D- d9 @2 |
, W; x |' s- R! I& q/ y' Y
第十四句: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 t2 {+ ?: D5 l- ^# H0 r
' Z5 J: |, D# L1 r3 x
这是称赞周礼的。周代的礼仪,把从前夏商二代的都给整合发言了,高兴得我孔子了不得了!- x% H; ]# N, i" z7 O2 D$ o
2 C0 y! `- z6 Y& g C% v
第十五句: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6 a7 ?# o. S, o# Q( _9 t# U' K
1 V- ~9 z# ]) j) @) g 孔子入太庙以后,对那里的祭祀情况,一点一件都要问。旁人说:“这个老家在鄹的小子,不是很知道礼仪的学问吗,怎么一样一样老是请问啊,他到底真知道假知道啊。”+ h% z3 N1 K) {1 V( w2 H5 @
网友把这个留言转告孔子以后,孔子气坏了:“我那是不明白吗?我那是看见你们处处搞错了,我不好意思直说。我就通过发问的形式,点点你,希望你们自己醒悟过来呢!”
( U6 E' ]' ?/ v) x( t8 ?4 ?, n 呵呵,该!谁让你有想法不直接提,偏要通过发问的形式绕着圈子“点”对方!孔子说话,跟王孙贾一样,都是绕圈子的。9 Y( d9 m8 T# `: y- m
$ V2 ~: E0 A9 }. M2 {
第十六句: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n$ S; g; G3 X. } % q0 f1 h0 ~, w Q, [$ s( e
在行射礼的时候,箭靶子中心,是一块虎或者豹的小皮子,这帮人行射礼的时候,为了炫耀自己的臂力,常爱把这个皮子的靶心给射透了。孔子很看不惯,这哪是在行礼啊,成较劲了。我们争的是德行,而不是力气。所以孔子说,射礼在射箭的时候,不是非得射穿皮子才好,因为人的力气有大有小,礼仪为了促进德行,加强和睦的,射着了就行,这是古来射礼的正确要求。1 C* Q5 p) [) V) c4 H O
有时候我们是这样,做事情的时候,做的特卖力气,以致于忘记了做这个事情的目的,甚至走到了原初目的的对立面上去了。譬如体育运动是为了提高国人自信和荣誉感的,最后弄出了很多乌七八糟的猫腻,跟原初的争自信和荣誉感就远远背离了。3 g8 _" X8 d- [' n
孔子这句话,还是讲礼仪重在调心,如果不能调心,反倒让人的心思乱了,走偏了,那就不符合礼仪的本道了。, b9 A" M3 v& C7 D& y
! _' b7 c5 m/ H4 Y n
第十七句: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主, B9 g+ W) Q: w# i$ p& V
* Q: }& \& i0 |! u
这是个很经典的话。子贡说,朔日(每月初一)行礼的时候,要杀的那匹羊,也真是够无辜和浪费的,咱不要杀了吧。孔子说:“子贡啊,你舍不得的是那只羊,我舍不得的是那个礼。”' g m7 r' L4 }. E
呵呵,这是很有趣的。# y, H( M5 w5 D# o
爱,在古代语言里,不是现在love的意思(子贡不会有恋动物癖),是小气不舍得拿出去的意思。譬如,“不爱其躯,赴人之困厄”,就是,为了搭救人的困而,我舍得自己的躯体,不吝啬它。这是大侠的风格啦。2 I/ h3 Q9 x0 r$ R' C( E
$ \- f! d4 K" d7 r% _
第十八句: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 C3 ^8 Y8 M- z; f * s4 V- V6 P5 w
这是孔子倒霉的叹息,他说,我对待国君最讲礼仪——目的是为了崇君——可是人们却认为我这是谄媚,是为了讨得自己的好处。
4 F+ C/ k/ _& x4 j% O4 p" x8 t 加强君权和谄媚,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表现上都会把国君往神圣方面推,但是前者为公,后者为私。
7 s) X D$ M* m" }! ^7 f; u! { ) I1 C: S- L: d% \* z
第十九句: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z$ @2 O% B5 [# q8 m' R9 O/ J
' h, c5 D3 T" e8 c9 N* b( @
鲁定公问:“君臣之间应该怎么处关系呢?”+ U9 L! x6 Z# g7 M! O! X
孔子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君臣之间,人格是对等的,君主对于臣子,按照礼仪要求的尊敬的态度来对待,臣子对于国君,要尽心尽力去想去做——也就是忠。
, n5 R, `5 j! x8 {3 e 可见,孔子虽然处心积虑地崇君,但还不是无条件地像奴才侍奉主子那般。他是要求一种合理正常的等级秩序。上级并不剥夺下级的人格。这也是先秦时代专制力度弱的现实情况。0 b: w. A, ]# W, q" {& b
但是,到了后来皇权专制走向极端的时候,我们看看德国人在“我大清”出差时的见闻吧。据黑格尔说:
" U" X( y( p! ~# ^ “每一位‘满大人’都有用竹杖行使笞刑的权利;就是最高最尊的官吏——公卿、总督、甚至皇帝的宠臣——都可以遭受这种刑罚,皇帝的宠臣不因这种笞打而被疏远,被笞的本人也不把它当作一回事。英国晚近派往中国的使节,由王公群臣伴着从宫中回去的时候,礼部尚书为了清道起见,毫无礼节地用鞭子赶开拥挤的王公贵人。”
. h8 v y1 H$ I4 T# P) F% } 先秦时代的忠孝,都是相对的,而后来的忠孝,包括对老爹的孝,都是绝对的了。' z6 ]" X9 A$ w- q
这种绝对的忠孝是有害的。我们再听听黑格尔对它的认识吧:
# F3 q9 c' J C: m( \ “皇帝对于人民说话,始终带有尊严和慈父般的仁爱和温柔,可是人民却把自己看作是最卑贱的,自信生下来就是专给皇帝拉车的。逼他们掉到水深火热中去的生活的担子,他们看做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在中国,大家长的原则把整个民族统治在未成年的状态中,他们的道德的决心已经被规定了的一切法律(也是体现皇帝道德的——潇水注)和皇帝道德的监视所占据。在中国,普天之下,一切政治都集中在中枢皇帝的身上,各个臣民无从取得独立和主观的自由。中国的人民,依赖各种的法律和皇帝的道德意志,所以是依赖一个人的意志。”- U* u1 h. f2 f
那么,这又会如何呢,当臣民没有与皇帝对当的人格和完整的意志,那么臣民就不再具备荣誉心,就会敢于做各种欺骗和贪污败坏的事情,他们对于国家,也没有负责任的爱意(可以参看明末和清末,对于外来的侵略,中国人抵抗的是多么脆弱)。而且,在专制下,没有独立人格的臣民,也就不可能获得科学和艺术上的发展。因为科学,是需要独立的科学精神的,艺术的高的境界,也是如此。对于一帮人格不独立的各级“奴才”,科学和艺术都是奢侈。1 ?/ c) r; j, m' d
在宗教信仰上,没有独立人格,也不会有真诚的崇高的宗教信仰。中国人也是信佛的,但那就好像投保一样,购买保险一样,是一种利益回报所导致的信奉,和古希腊人对于神灵的诚挚的、无私的、崇高的信奉,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或者比某些西方人对于基督,也是不能比。 }& J5 A) a9 M+ Z7 Y! W
总之,专制,是中国宋明清以来,各种社会疾病和开始逐步落后于世界文明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到宋明清就变得不聪明不能干了,也不是一个文明持续的久了,就无缘无故、自然而然地就要衰落。
o, S+ _* |* J9 o6 T 秦汉时代,因为是分封时代向皇权专制的过渡时代,所以中国的文明、人格、科技、文化,都还颇有可观之处。
! M/ p9 `" C3 K' @# L( A: T/ w 黑格尔说:“在我们基督教世界中,每一个阶段人人都具有道德上的尊严。在这一点上,高等阶级和低等阶级是平等的;而且宗教既然普照各色人等的上界,每一个阶级又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人权和私产权。”——这些,导致了西方社会的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社会物力的发展。
c9 `; ?: m1 Z% i0 R' h8 w- P$ G* S 近代科学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原因大约就在这里了。1 ?$ \! `4 c' [$ `1 d
梁漱溟说,如果大清朝这样的专制体系不变,再过两百年,中国也造不出飞机来。$ a7 x: H6 v5 Z$ B; V! V5 _5 h
不是政府不让造,不是老佛爷讨厌火车。是根本臣民在专制下被训练出的精神人格上的卑微不独立不完整,注定了他自己是无法在科学道路上走深走远的。所以,飞机,就必然造不出来。( v& Q p5 Z2 }* M
孔子的时代,是分封时代,君权专制不厉害。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维护既有的等级秩序,给君主君主该有的权力,给臣子臣子该有的地位和权益,所谓“君君”“臣臣”,所以我们绝不能把孔子的思想,和后代的集权专制全部等同起来。
7 J3 P, i, V. M, R& `0 L) r& r 可以说,后代的皇权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家思想观念上的,但又绝不完全等于孔子儒家思想。孔子没有推崇绝对君权和专制。孔子是君君臣臣各得其位的等级秩序维护。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君权虚弱,如果换了是君权绝对,而臣权在等级秩序中被严重压缩(犹如后代皇权专制中所出现的那样),那我们认为孔子会不遗余力地反对绝对君权,而改为为大臣们张目呐喊的。4 u [. y% {1 j3 s5 C, C) O
孔子要的,是一个和谐的等级秩序,不是君的严重集权,也不是臣的严重集权。这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充分表达了他的观点。9 e3 v( q N1 s5 S8 C9 K
而后代儒者,特别是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还有一代代皇帝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地修正干扰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最后形成了我们近代所看到的“儒家”,这种极端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学说,乃至被鲁迅称为吃人的礼教的东西了! h: c5 d+ ]$ `9 E# G
孔子的儒家,是要和后代的“儒家”,区别开来看的。其区别在那里,就在孔子维持的是平衡和谐的等级秩序,后代索求的是极端专制的畸形等级秩序! c+ N2 K8 S4 N7 H! k z: S* o
(顺便说一下,极端专制的畸形的等级秩序,对于企业的发展,一样也是不利的。专制的企业下,员工没有独立人格,欲求“创新”什么的,根本缘木求鱼。)
1 U. _. o+ F A; U9 I, I ) v; o" p" ?9 e- u
第二十句: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 x& U- S% u3 {5 E9 Q$ r1 J: I- [
4 V- c v; P( Z 这是讲孔子的文学审美思想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一篇,先是将一个公子看上了一个美女,一开始怕追求不到,急得睡不着觉,辗转反侧,后来追到了,就敲钟敲鼓了。这里,在写人物的内心的时候,既写出了他的乐和哀,但是,又没有写得像咏叹调那样,让人哀得透不过气,乐得又喘不上气来。这是写文章的恰当的手法啊。
' z( r, |$ M" Q3 S 一般网友写历史人物,譬如写项羽或者其它主人公,就让他站在高高的山上,无数的宏伟、伟岸、宏大的词堆给他,写到他的死,又是天昏地黑、鬼蜮凄惨世界末日那样。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证实自己的感情是认真和投入的。其实,这样,是幼稚和低浅的。
, }+ J+ {9 f4 y/ I% f3 o 火焰塔先生的文风甚于我写《青铜时代》相合。火焰塔说,他认为写的成功的历史作品,应该做到三个方面:1 C' ]- r( I$ G* I1 o* p) w+ ?
1、 读者看这作品的死后,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9 v7 [5 \0 b6 M
2、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4 d8 e% y' V! [& ]# F/ j3 e' V第三是什么,我忘了。
3 ~, c. [) h. _: \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青铜时代》岂有之欤?+ `( O& T% X: h# T( o
孔子的文学理论是这样的,他的政治理论也是这样的。其等级秩序,是和美和谐和的,不是极端和畸形的,上文已经说了。" I8 x4 r" k# n3 K% T
+ @1 e) L. R. O( n1 m
第二十一句: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 ?5 ^5 ?! d% J' _- d" x& C
( H, w, E9 H* P/ W 鲁哀公这个人,还是不甘心失败的。他有一次对宰我说:“社里边应该种什么树啊?”社这个地方,是祭祀和杀人的地方,鲁哀公问社,暗含的意思是想讨伐三桓,这是古代学者的一种推测,不知是真的是假的。但是宰我的回答加强了这一点,宰我说:“夏朝人的社里,种的是松树,商朝人是柏树,我们周朝人是栗子树。种栗子树的目的是为了是人民恐惧,怕我们君主老大!”
* v8 h& _( u! |" S" D: }/ C- b 孔子听说以后,对其他徒弟们讲:“宰我他们不能这么干啊。既成事实是不必再说了,已经干的事是不必再进谏的,既往不咎。”意思是,三桓的势力压君,已经是事实了,你们不要管了。孔子大约是反对用武力手段解决君臣纠纷的吧。
" o* e, e7 C- t 但是宰我还是恨的痒痒的,虽然终于没有和鲁哀公联手讨伐三桓,但他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跑去齐国,帮着齐景公谋划攻击齐国亦不断上犯君权的田氏,结果是被田氏把他杀了。
2 `1 J6 [( o# a E' h4 o) ?+ G, q 可见,孔子跟这些破坏等级秩序和谐的大家族之间的斗争,是停留在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尺度上的。这大约也是孔子得到善终的原因吧。
" K! `6 u ?6 s( J 第二十二句: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 }' f0 \3 I3 Y" N+ v 4 M5 k2 n$ i/ v5 f6 C) y0 z
这是孔子骂管仲的。管仲是个大能人,被诸葛亮所自比的。诸葛亮说,我要和管仲PK,诸葛亮这么一嚷嚷,于是自己的名气就大了,这也算是一种自我炒作吧。但是孔子多数情况下一有机会就骂管仲,主要侧重点是管仲不知“礼”——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基本点。1 I" }6 H! k2 Z" g1 V; T
管仲在自己的府里修建三层台子,叫三归,表示民人归,诸侯归,四夷归,这简直是自比天子。又把门内外种上大树,超出了卿大夫的规格。诸侯的使节前来管仲家访问,向管仲敬酒,管仲喝完一杯,就把酒杯扣放在一块叫做“反坫”的酒吧台上,等着洗,这也是犯规动作,只有诸侯国君才能这样做,臣子家里招待别人,只能把喝完的酒杯放在竹筐里。于是,讨厌的孔子跳出来批判管仲生活作风奢侈,大骂管仲不知礼。
1 X3 R% A+ b) |$ h 孔子并不是在乎管仲奢侈浪费了一点,这点物质孔子不在乎,孔子恨的是管仲在礼仪上的僭越,这对于维护君臣既有等级秩序,当然是个巨大的犯罪。“仁”和“礼”都是维护等级秩序的,礼,就是加给臣子们的刑罚。管仲不守礼仪等级,就是“犯罪”。
$ A# f B5 g P/ {" B6 V& C 第二十三句: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4 Q+ X6 v2 M6 y" \5 e# ~
礼和乐是一体的,演示礼仪的时候都要奏乐,于是孔子也研究音乐,他跟鲁国主管主弦律的音乐教授探讨说:“演奏主旋律的样板音乐时候,一开始,钟鼓之声振奋;然后人唱的声音也进来了,‘啊——啊——啊’地,特纯;然后笙又响起来了,特清晰;最后人声、钟声、笙声,骆绎交响,连绵不绝,这个乐就算是演完了。”
% U- x- f) m, I1 c: m7 y 这种主旋律的政府音乐,蕴含了君臣的秩序和美好的品德在里面,虽然用了上好的乐器和人嗓,但程式化特征严重,沉闷烦缓,演奏起来唉声叹气,实在使人不耐。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大家都不爱听“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政府颁定音乐了,改听流行的“郑卫之音”,靡靡小调,听了非常之爽,但是老想听就会贪婪、嗜欲,随后就要干卑鄙下流、犯上作乱的事,淫邪放纵、奸佞欺诈都跟着来了。可是大家偏都听得上瘾,上至公卿,下至黎民,都会小妹小妹地学两嗓子。这种孔子七十六代孙孔令奇所唱的类型的靡靡之音,大约要把孔子气得血压爆炸吧。
; z5 @$ T1 F& z6 g4 _: D) t9 d, J
$ s0 J$ c1 W0 Y 第二十四句: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 s# [" q; J9 K& U
7 D7 ^& O0 S2 i+ p4 [ 孔子周游列国找官做,经过卫国,卫国边境上的官吏采访了孔子,出来之后对媒体和孔子门徒们说:“你们老师找不到工作没有关系啊,上天是让他当传道者来的。”
# L o2 {+ h9 L8 w 这既点出了孔子的学说观点是不容于当时各家卿大夫势大干君的现实情况的,暗示孔子在卫国不会太顺利,天下无道很久了(卿大夫不听国君的已经很久了),但是又评价了孔子学说的价值,像周天子发布政教时候先振动木铃警起大家注意力一样,多喊一喊君臣各安其位等道理,还是聊胜于不喊的。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反复强调,总得有人做啊。那就是孔子的历史使命和角色了。) ?. v _* u% T1 I
# Z& Q7 T- e: \: O! ] 第二十五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E; q8 t/ N% Q
4 o1 \1 g$ p: {
孔子又在研究音乐了。说,舜的韶乐是尽善尽美的,周武王的武乐,是尽美的,但不够尽善。4 c1 O! @6 S* t$ |% s
其实,孔子何尝能听出这两个乐的好坏,不过是觉得舜比武王名头大罢了。舜是圣人,他的乐是最“圣”的,是最体现“圣教”的。周武王毕竟靠的是武力夺取了纣王的江山,他的成就终非尽善尽美。: s$ V, m7 B9 W1 v7 y8 Y
所以音乐,不过是政权的光环和标志。$ x$ l* s$ i# s
! {: t9 V8 F0 A* X* b: c, |
第二十六句: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W3 d0 f1 l, u9 U
, L& A3 M. V# Y 这句先是谈了仁,然后谈了礼。君主要爱人,政令要宽不要严,这基本是仁的意思,尊重民众权益;演习礼仪还要有内心的恭敬,譬如在丧礼的时候就要真正表现出哀伤。我孔子就是这么来察看一个君主是不是做的够格的。
& ^( a& G5 d/ e9 p6 B 君主讲了仁和礼,下面臣民就会跟着学,孔子的崇君治国的中心意图也就全实现了。所以在这章的结尾,孔子把自己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又重申了一下。( l& b6 D& ?, g
确实,按照这样的学说要求,察看一个君主,其实也满简单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的学说,也满简单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