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1 2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毛佩琦读《中庸》·毛佩琦$ |" C# \9 O, ~- q4 z( W! f
% e5 X) m/ x( i E# j
《中庸》是一本什么书?8 T) w+ B, n, @+ G0 y7 d3 N
9 w% L$ _6 j- x( [) o- \. S6 A
我们都知道传统经典中有所谓“四书五经”。四书是什么?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k/ T1 a; t- U: j! g4 V$ W
9 [* q% v) j6 w; M7 \% y
《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它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朱熹为《四书》作了章句。什么是章句?章句就是分段分句。后来,不断有人为《四书》进行注释,人们把这些注释集中编到一起,放到章句之下,就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人们《四书》主要是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清历朝,,“四书”“五经”被列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官方就把朱熹的注释定标准答案。明朝以后,科举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科举必由学校”,所以“四书五经”也就成了学校的基本教科书。& o2 }! A3 M8 V: w8 p
0 O; Y+ _' l& T! c3 S7 q4 Y一,子思所作,传续道统! Q t7 l! @9 h1 E5 R( W
# _. ^$ A7 k% F《中庸》是谁作的,为什么要作?
: j; G: c6 N9 B
3 A1 V+ J/ c% y6 Q' t, l4 c( S朱熹《中庸章句序》的第一句话就问道:“中庸何为而作也?”接着他做了回答:“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也就是说,《中庸》为子思所作。子思是谁?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鲤之子。当时还有另一个子思,是孔子的弟子,名原宪,字子思。子思担心道学失传,就作了《中庸》对道学加以阐释、发扬。按照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说法,子思把它传授给了孟子。* [- N0 D% _$ _* L
, v7 e) d* [! W6 @3 h中庸,“允厥执中”是道学(儒家思想)的核心。4 f! O' @' c% e- d
" N, C& J; X" C# G* @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允厥执中”这一句话,尧传给舜,舜传给禹。他又说,尧舜禹是天下的大圣,尧把天下传给舜,舜把天下传给禹,这是天下的大事,可是,他们在做如此大事的时候,却只说了“允厥执中”这样一句话,天下的道理,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 O+ H5 Q- c* Z# O5 \; U \. O5 g. k2 H# Z
“允厥执中”这一道理代代相传,成汤文武,皋陶伊傅,凡是宪君贤臣都无不牢牢把握了这个大道理,才成为贤君贤臣。
1 a q1 p& P* ?6 N+ `8 _) d( n# ?2 H) X# i4 h" m1 I
接着,他说到孔子,“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就是说,孔子在宣传宏扬道统上,其功绩是无可比拟的。
- O: u d" s' F/ h" L
3 F0 u& v$ T! c! s* }) W朱熹所说尧舜禹等等不免有所附会,而他所说的孔子建立、宏扬道统的功绩却是切切实实的。2 L$ f1 |6 |! z' d$ F# u
% x! l! p0 k. N2 P7 T+ u! s
二,中庸之道,天下大本9 v4 i5 V! {( L' H
* }4 P% Z8 ]! c) A
什么是中庸?
, N! w9 m0 j6 R* C' w8 j- i9 w( \0 l% c, z4 q/ e- N
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3 e$ _; S0 a4 k, o
6 j3 m0 M: y# m2 C9 [意思是说,中就是不偏,庸就是永不改变。中这个正道,是永远不变的。
5 S" t; p# ^& T) u: r7 t1 l9 H, D% z( l, H L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甚么叫大本?根本的道理,基本的规律。在古人的说法就是天命,我们认为就是人与自然,所有一切的基本规律。“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什么是“达道”?《集注》说是“顺性之谓也”。什么是顺性?我认为就是按规律办事,就是顺乎天理,顺乎民心。“和”就是“达道”,“达道”就是和。实现了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发挥各的作用,万物就会“遂其生”,得到适合的生存空间,就会发展繁育。这是一个天地万物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只有达到了中和,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8 P0 N! I/ p8 ]! S1 q) i$ N( B; }$ b) D. K
西方讲究征服自然,中国讲究天人合一。近年的自然界对人类提出了教训:自然灾后,台风、海啸,新型疾病,天地失位,万物不育。
% E( V5 K. }- E8 C) q9 a' |) j: p w5 W v" t- n! J
“中”是,“大本”,是道之体,是根本道理;“和”是“达道”,是道之用,是道的表现。一体一用,体立而后有用。光有道理而不实施不行,不掌握道理,也无从实施。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 a7 h1 o+ }# |- R/ R/ I" n w9 G% l- o9 m! p
中庸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品德。能不能做到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限。就一个人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遇事有喜怒哀乐,但喜怒哀乐并没表现出来,就是中。立场是中立的,中性的,所以是“中”。( p$ a9 }& X' k ]; O# a8 Z0 ]
/ g8 H+ A# d. k" ^7 V* i
但,中的意思并不是要躲避矛盾,拒绝表态,做两头讨好的好好先生。好好先生貌似不偏不倚,实际是私心作怪,为保护自己,怕得罪人,无助于矛盾的解决,无助于分辨是非,不是君子所当为。一事当前,君子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问题在于所表达的意见要“中节”。什么是“中节”?中节就是道理之正,就是要讲原则。就是坚持不可改变的正理,就是“中庸”。古代有古代的原则,现代有现代的原则。背离原则,背离正道,就是不中节。坚持原则,坚持正道,就是中节。中了节,矛盾双方,就会心服口服,就会皆大欢喜,就能达到“和”的境界。所以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反之,发而不中节,不坚持原则,有私心,有所偏袒,就不会和,就会激化矛盾。- {( n$ t1 q6 Y+ U
2 O! i6 @& b; [ j+ X8 Y什么人才能做到“中节”呢?君子所发,才能中节,换句话说,所发中节的才是君子。相反的,小人所发,必不中节,同样,换句话说,所发不中节的就是小人。因此,《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做到了中庸,人与人就和了,社会就和了。孔子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而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为什么君子能做到中庸呢?《集注》说:“君子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无所忌惮也。”小人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不受约束,扰乱立社会秩序,危害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r9 E, s" O1 p0 U+ S. Z
( Y( l6 t6 ?9 D# H1 N+ q5 p' d“中”虽然是根本道理,但也是最平常,无处不在的道理。要寻求这个道理,不要到别处去找,要在自身去
! T d5 n- o& o2 P' N) ~. Y$ b9 f2 X9 B- I/ v7 j
三,世教衰落,“中庸”不行
' w6 _) ~+ K& d& I$ M% Q+ F
& h1 x7 [* B2 Y: D. O孔夫子说:“中庸,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很正确的道理,但人们很少能实行它,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 e. Z7 q; l+ Y7 F" |/ {9 R2 w: S3 h0 C, Q3 i
《集注》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 k& d$ D# B2 P6 l. ?' e$ A3 D
“世教衰”是中庸不兴行的根本原因。教化放松了,衰落了,本来容易做到的事,本来都具备的品德,却好久都没人能实行了
! a v4 D. d1 u8 i) T9 v3 Z+ X) v! x
具体说,“中庸”不能实行,原因是什么?第一是过,第二是不及。9 f# K2 f5 v0 O" n6 E
* M4 E" I: g; B( ~, [; T+ p
孔子曰:“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4 h4 H! I: ^( a0 Q$ C7 e7 u
# K" S' m, r/ t! G7 ~) C( J过和不及,是两个极端。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两个极端都不能达到目的。比如,我们从国宏宾馆天安门去,一下子走到了建国门,没有达到目的,这就是过;可是如果我们走到复兴门就不走了,也没有达到目的,这就是不及。人们在行为时常常会批评不及,却原谅过,甚至夸奖“过”的积极性,是不对的。其实两者的危害是一样的,同样没有达到目的,而往往过的危害还更大。你想,同样是没有达到目的,一下子到了建国门,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只走到复兴门。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过失”,超过中庸,造成损失,就是它的本意。所以,我们说,“过犹不及”,过的损失往往会更大。% ~1 {) @8 O0 Q7 Y" c3 R2 l9 T5 a
' [. ~ J) c6 E# p; {' {: `最近,我国发射了一颗可以摧毁了卫星的导弹,其准确、精确,令世人赞叹。如果过,如果不及,可以击落卫星吗?对敌人还有威慑力吗?* C- I3 M0 M) Y5 ^$ N l
6 K3 k; `5 ]7 [/ q! T我们这一代人都经过了大跃进的年代。当时,大家热情高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是离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太超前了,所以造成了很大损失。不仅人力物力大大浪费,而且挫伤了人的积极性。
. [; {4 s! j6 F. B
/ [1 f) I) K! X7 a6 ]7 c我记得很清楚,1958年,我还是中学生,到农村去参加深翻土地。土地适当深翻,可以保墒,可以增加土地肥力,可以杀灭一些害虫,这是常识。但当时有的地方为了表现大跃进的积极性,要求深翻土地一丈深,两个人或三个人分层往上翻,结果,几千年不动的生土都翻了上来,把可种植土壤全破坏了。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3 t, g" {: K" Z' Y0 L7 X3 j
3 ]6 P. m# f& X+ o1 l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以不走,不要过,也不要不及。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我们得出了一个“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允执厥中”,每走一步,都要达到预定的效果。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从而保证了健康的发展。% \& J2 S% x5 N6 ^5 L; d
7 w6 K" z7 K2 Y5 D" w* A
四,“中庸”之道,既易又难7 x8 l4 ~7 [1 H) O5 S7 }" R
' s4 Z2 i8 x+ s$ p, S# ~( U+ O" g
中庸,是的品德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把握中庸之道是既容易又艰难的事。6 N* y, D A' F% P
# h+ d5 ^' t1 _% x8 a
《中庸》(子思)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什么意思?既广大,又细微,既明白又隐晦,既浅显易行,又深奥难行。( ~/ h' l" U1 b1 @$ R7 \
' N* N; f4 _! l' C8 p/ o
“夫妇之愚,可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中庸”的道理,简单易懂,即使是普通的男人女人,也可以理解。但是,“中庸”的道理,在最深奥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中庸”的道理,即使是普通的男人女人,也可以实行,但在最深奥之处,即使是圣人,也有实行不了的。" ^) Z& x3 m. U0 I D
$ n' B8 V$ B% m, T" S; [所以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天地广大,人犹感到有许多不完美。因此,说中庸之大,道理宏伟,天下都装不下,说小,隐秘深奥,全天下都不能破解。
* `4 O" z0 t& S* P/ h
* K6 ~. Q0 s/ R# E7 i) i用我们现在的话,中庸之道,大,可以观察宇宙;小可以解剖分子原子。我出不用中庸,无处离得开中庸。" Y, [! p4 W7 |+ K( g
) {3 r$ ~8 c+ t1 x( U* U“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的道理,近自夫妇居室之间,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
3 S% k* m7 c6 h9 B' r; f V# q4 r4 r m T: V4 K
中庸之道,极其深奥,要把握它,实施他又很难。
; @/ p! @2 N+ R) z* t, l$ Y0 I7 y8 f/ w
所以,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z: t$ l4 k0 }2 _, H& J' L+ o/ g0 @' X, w! M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圣人之道,是至高至大的道理。要真正弄清它的道理,彻底实现中庸是极其难的,难到什么程度呢?比治平国家还难,比辞去爵禄还难,迎接刀剑还难。所以,中庸决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q) l* P6 R! N# R ^
7 @) c* y( E: }/ F4 p五,中庸之道,学习可得: F0 K) z; o% g
- N/ X' m7 Z9 {: x3 f. Q*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斯以为舜乎!”1 | j- o% [/ K0 G% i1 j5 o: ?
& e* Z8 [3 {0 l4 V
像舜这样伟大的人,是怎样得到中庸之道的呢?他好察迩言,喜欢认真听取分辨身边的话,浅近的话。对于不好的话,隐而不宣。对于好的话,予以传扬而无保留。使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都愿意向他贡献意见。处理事务,于大小薄厚上下两端之间,取其最善、最妥,为其民所用。这也就是舜之所以为舜。舜是大圣人。
6 G$ E6 T5 B+ F+ I4 s4 ^5 F: Q- U
- l& ^ a/ n' ~4 n' p7 W那么,颜回呢?他是孔子的学生,一个普通人,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为人,选取中庸之道,有一善举就高兴得不得了。他从一点一滴地做,一点一点积累,坚持不懈,所以受到孔子的称赞。; }& L9 w7 O5 C% T3 M Q
' S2 u7 J' V% C8 ?" a学习中庸之道,与一般的学习没有什么两样,也有遵循学习规律。孔子说:
+ r& s8 |1 h- u5 P; }' C1 M4 M$ P5 X' H; n; ]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F1 H3 N$ W+ V! x: E
1 a% p3 _9 k# J
人的天分不同,才能不同,阅历不同,处境不同,但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最后达到的知,得到的智慧是一样的。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只要行,最后得到的成功是一样的。闻道有早晚,行道有难易,但只要自强不息,最后都能达于成功。! `. T2 f; S; D# j$ _2 o0 t
9 f% H" {) w+ A2 \/ t# N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总是鼓励人学习,鼓励人行动,总是要求人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他说:“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者所行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一切都要从修身做起,从身边做起。3 o! w8 i6 Z* @% i9 }3 V: Z8 x
9 R* \1 M2 m' v2 h% v A6 S j! \
孔子又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z0 ^2 Y1 W( N/ Z( t! Y* g& j5 e; k! M9 r0 E
他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学,不会则学,不懂则问,有惑则思,不明则辨,最后归于扎实的行动。
# M: Y# Z A$ X/ h5 C! T7 L; I3 _2 s% s) _5 V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孔夫子总是相信教育了力量,无论是愚者,还是柔者,都可以在学习在努力行动中改变自己。愚者可以成为明者,柔者可以成为强者。不懂中庸之道,也是可以掌握中庸之道的。
# h$ X# O1 a2 C& \& S. t
* }, M' F1 }5 I& W, h2 y" ~: b“有弗学,学而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 Z3 f. A: ?- J# y/ X N! a! j2 F$ c- m5 D
学什么不学什么,是应该选择的,但学而不会,就不要盲目行动。问什么不问什么,也是有所选择的,但如果没有问清楚,也不要盲目行动。思考什么不思考什么,同样是应该选择的,但如果没有想清楚,同样不要盲目行动。最后他说,在决定做一件事以后,如果不能坚持到底,那就不要做了。人们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思考中,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中,掌握了中庸之道。; [, r% C S4 }3 E a8 k* u
V* M1 X8 ?2 V
六,坚守中庸,如避陷阱
# g( r9 ] k( Y6 r) W# z& A3 j; J# W+ q* Q' H8 r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鹱陷阱之中,而莫知之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都说我很聪明,但是,把我赶到网罟陷阱之中,却不知道躲避;人都说我很聪明,但是,我选择了中庸却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这样的人是聪明明智的吗?那么,即使像舜一样,像颜回一样,如果不能坚持,也不是智者。. N9 x7 L/ t0 F& b# |% L+ G
5 i( w% w, y2 g6 L- u
修养,掌握中庸之道,是一个长期的事,只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 O9 ]5 y& g% _* A0 l
5 ~) y+ i3 }5 ?. C0 w七,掌握中庸,强中之强
2 h( r/ B. r( ~ g; d0 `& _# g. Q j0 |/ ?) K, @8 o/ O3 [, ~% ?" W2 Z, M# M
长期以来,中庸之道常常被人看成软弱、无能,或者两面讨好的伪善人,或者怕得罪人的自私者。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相反,能够做到中庸,是真正的强者。
/ s# |0 Q/ i# w: H1 m8 ~
" Y$ s! n0 r ]& d6 A! g$ t《中庸》第十章写道:“子路问强,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子路,孔子弟子仲由,向孔子问,什么是强?孔子反问,你说的是什么强?是南方之强,还是北方之强?还是你自己的强?8 n" ^! [* y" C$ V9 e/ J- }
; T" T, _- l- _" k& p+ L1 S2 P) q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用宽柔来进行教育,信守不对无道者进行报复,以德报怨。这是以含忍之力胜人,是南方的强。是君子想要拥有的。“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拿着枪,穿着铠甲,连死都不怕,这是北方的强。这是依靠武力的强者想要做的。这两者都不是我们要的。8 Q6 K8 k" p* w, R+ E2 n
2 s: b0 M" C" K1 G( V: ]+ m8 m我们要的是君子之强。这种强是怎么样的呢?“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提出了用以衡量君子之强的四个标志: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和平共处,而不随波逐流,也就是“和而不同”的意思。坚持正道,不倒向任何一个极端,或者哪边风硬倒向哪边。这是孔子对子路提出的要求,国家有道,一切都不错,自己该做的没做完的事还要做,不要放弃。国家无道,自己所应有的操守也不要改变。坚守中正,坚守中庸,坚持正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 g2 G; G& [$ `+ B( l+ f
: S0 E. f2 O7 V* p! G6 m中庸之道久已不行了。不论是自然,不论是社会,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古老的中华传统为华中汲取智慧,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