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10 09: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涟豁出性命孤注一掷】. J$ n% G1 U2 w7 A9 R4 B/ `
$ ~- u) ]- K/ J3 [ p
( {! l3 Z5 E0 V: I 这次的汪案,旋起旋落,前后还不到十天时间,天启可能根本就没记住这个小芝麻官的名字。魏忠贤没能得手,好象也就算了,仅仅调整了锦衣卫的人事。+ T4 @% k/ c7 o
. `# Z. R' A, c* V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 O# ~1 n/ I* n* R- w- L0 h
1 Y! [' M3 {% J 但是东林党人却感到了不详的气息。“事虽获解,然正人势日危。”(《明史*杨涟传》)# J( O* i$ c4 t% g+ a/ R, {, }3 W
! j8 q! G4 S0 T* ~; @
——他们担心得有道理。后来的事证明,这是老天爷最后一次照顾汪文言了。再起大狱时,岂止是他,更大的人物也难逃厄运。+ x; P& D8 t8 q7 ^* ?+ Y
' t" m$ v6 A) W( \( B
魏忠贤现已成刘瑾第二,对东林党的彻底围剿旦夕即至。名列东林的官员们,现下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倒戈,但这一般人绝不肯为。倒戈比中间人士的投靠还要可耻,没有人能背得起这样沉重的恶名。二是退隐,若不在朝中,受打击的可能性要大大减低。人在官场受到攻击,往往是因为你挡了人家的道。你若退休,让开这道,则人家的仇恨程度会大大降低。大不了削籍,撤消你的老干部身份,但是性命可保。三是不作为,示敌以弱,换得安宁。但是两派成见已深,树虽欲静,风不可止,最终可能还是个死。5 g$ \2 ~ l3 i3 h$ w9 D4 T
$ b& n9 C4 k% C5 j+ ^5 w p 东林人既然自诩为君子,上面的三条路,就绝不能走。所以,他们从总体上看根本没有退让的意思。在他们的观念中,斧钺加颈,大不了一个碗大的疤。
5 ~- O3 x4 g* K' D. C : \% m/ C% ^/ n) z& g4 R
这是一批信仰真孔孟的人:“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宁愿好死,也不赖活着。
3 l3 [1 W/ `/ Z# ~
# R9 u3 v+ ^$ N5 ]2 i 现在的人,不迂腐,当然不兴这个了。
- U0 T" z+ @& @: Y0 j
: d! s; F: [% S3 X+ Z; z" c+ L* e 可是现代也有现代的问题。现代人认为自己对幸福的追求,比古人的档次要高得多,但是,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却不及古人的一半。我不知道这样的便宜,究竟有多少人能占到?7 R/ u9 ?& y& R8 L- H
; G8 M! |3 ^# f" l; O8 n$ H# @ 天启四年(1624)初的形势,实在让东林党人睡不着觉——魏忠贤操纵皇权的技巧越来越高;三党残余分子几乎全部投奔阉党,阉党之盛,很难看到它覆亡的可能。于是水往低处流,人也不见得愿往高处奔,大家就都一齐不要脸吧。众人不要脸,总比一个人不要脸更理直气壮些。
5 S. E0 @& g. a 9 [3 e& N* u% ]% }8 [9 t; a; V, u
东林党的势力,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山头——吏部、都察院。可是这几个权力部门,怎能抗得过泰山压顶的皇权?+ J. d! P$ E) B. y% `# m
9 f2 i" c6 }0 k7 i 压力之大,令人窒息。因为皇权制度是刚性的,没有减压阀,所以天启四年的朝局就成了个压力超负荷的大锅炉。2 ~9 r( ^: e8 |6 w- @, W) l
6 x# |0 N9 t6 M7 n, F
五月,一个偶然的契机,明朝的政治锅炉轰然引爆了!
% L- Q4 v) o0 [* L
: T5 D; ^ d0 T2 j. u' @ 五月下旬,因为一件小事,天启对魏忠贤发了怒,令他出宫,在私宅中闭门思过。是因为什么事,不可考。总之,魏大珰也遇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问题。1 G/ [. A+ _7 W4 g
1 F5 l% P4 Z- C0 t$ W4 T- H
机不可失啊!
3 R1 u. f) q( V/ x 8 s$ j4 K5 |: ^, u D1 `
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杨涟,决定出手了。
& x5 Q O- ~! k) M% T j) a6 p
/ J* p* r0 }( I0 y* o 杨涟是个一触即发的刚烈汉子,天启二年(1622)起复回京以后,他已经几次险些忍不住了。忍到现在,实不能再忍。环视朝中,东林干将,走的走,未走的也因曾被弹劾而不好开口。内阁里说话还算有些分量的叶阁老,则对魏忠贤持怀柔政策,根本指望不上。, Q) q5 x3 k4 B. K2 ?
4 g# ]" P% p# Z6 ^- F( X( @ 那么,我不下地狱,谁还能下?+ \3 J# e- T7 R* C
- g) L2 M- Y+ |- ?
他要给魏忠贤来一家伙!博浪一椎,易水一别,志士千古立德,就在此一举。
' h; p' q7 l& |6 i8 D9 E( S: G# ^$ C
" d/ R, Z3 r1 q, y' w6 m- e% R+ X 他和左光斗、魏大中等一干人商量了一下。左、魏都没有什么异议。杨涟确实是一位重量级的狙击手。他的优势有二:名望高,阉党反击起来比较难;皇帝对他非常信任,有可能一击而中。
: h4 E( W+ [0 ?! x) p+ X3 Z
$ S& u f% G W& ^1 N5 k 但是东林党中,也有人决不赞同杨大人去冒这个险。
; X- ^2 f# @. y( \/ u
# t; v, ^" _% t 御史李应升头一个不同意,他的看法是杨涟身为东林重镇,是旗帜式的人物,不易轻动。因为倘若一击不中,那就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东林势必土崩瓦解。还不如由他李应升来打头炮,万一失败,不过是牺牲一个人,不至于牵动全局。
8 X3 X6 f, l3 T" L( I
; J. w/ y# W# `1 q$ D. H4 { 老谋深算的黄尊素也不赞同,并且已经预见到杨涟此举的严重后果。他对魏大中说:“若清君侧,必有内援,请问杨公可有?若此疏已发,则我辈死无葬身之地矣!”/ ~& P9 [8 H4 O( p
# @5 T; `' S0 ?7 n; w
以前嫌叶向高太过温情的缪昌期,也不赞成这个极端行为。他对左光斗说:“攻击内珰,成败只差呼吸之间。若一击不中,则国家随之败坏。今宫内无援手之内侍,外廷无主持之大臣,万难成功!”
3 B) `( \. h8 A9 y" T
0 F0 C" E) U+ g+ t/ L% h 没有内援,就无法离间天启与魏忠贤的关系,这确实是此次行动的致命劣势。李应升、黄尊素两人,显然是深谙宫廷斗争规律的老手,分析得不错。以前刘瑾倒台并死得很难看,是因为内廷发生了内讧,外廷借势而上。真正能干倒权阉的力量,须是他的同类。外廷的舆论,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7 ^* i7 Z* Y, _! }5 U
. P" b! V4 i& A: R" E# z 因此,杨涟此举的效果,不能不令人担忧。
( t- ^+ t2 k' H% _/ A8 g
8 [) ?0 U/ N m$ D( b- A 听了他们的话,左、魏二人的心情不由也由晴转阴。( r. i4 `5 Y* U
5 H% m H: |) P
但是杨涟已欲罢不能。在东林的内部,也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分。像叶向高、黄尊素、邹元标等人,都是温和一路。但是,正因为他们温和,在激烈的党争中,话语权就就不够硬气。甚至有人据此论证:叶向高根本就不能算东林一系。! H" P) ]% Y* T: y n" i
% X. k* X, ]: v& u( X" v 杨涟则是个典型的激进派,他的好友曾把他比喻为“虎”。对魏忠贤这样的政治杂种,他早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堂堂的国家精英,与这样无卵的小人周旋,就已是奇耻大辱,更何况还要日日在他的威势下生存!
+ A+ @. p+ u, @* Q* ?9 M9 i# H! Z $ K$ P& U S1 v) L9 x [
天启二年回京后,杨涟就想面奏天启,请赐尚方剑诛杀魏忠贤。这在古代,叫做“请剑”,也就是豁出命来直谏,有他无我,与奸人拼一回命。但那次“请剑”,被亲友们苦苦劝住。6 n7 v% C$ D1 I {# c
/ a1 q A: I' ~) Q 此次他也知道并不是最佳机会。但是,恶人可以日日作威作福,好人却要日日忍耐下去,天理又何在?自古的道理,都是说邪不压正,为何临到我辈,就要看恶人的脸色苟且存活?4 j4 S* X7 t4 {) Q, ~2 F3 i
: U, ~$ ~5 M9 z$ M2 F8 P: A; Z& A
他不是不知道这是孤注一掷,他不可能不知道后果难测,但是——
9 w9 Y# m R4 o - d6 R8 ~, I# n- G, c( a: k
“此时不言,迨至逆谋已成,请剑何及?无使天下后世笑举朝无一人有男子气!”
+ Z) h- @2 S( |1 {+ E5 [
9 D+ q) _ w8 n1 L" J 这就是杨涟,这就是万古的忠义!
7 Y; t9 c4 y w7 Z, t7 r9 o1 }& L8 c
1 {- N/ g4 ]* } \5 ^( v+ o& g 当世有人议论,说正是由于杨涟的冒进,才触动了魏忠贤的杀机,进而酿成惨祸。这观点当然可以商榷。但另外有人说东林党天真,轻率,近乎白痴;则不知用了这些恶毒的词汇,能解何人心头之恨?能泄何种无名之忿?- R: Y' h3 P o' L5 @
# V1 p5 p" p0 y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道就是迂执?3 Q& D8 j- P8 a& F( N8 y+ a' I" p
3 n6 {$ t! T9 G5 t
奸恶当道,有人甘愿将头颅一掷,说一声:我不服!这难道不是汉子?$ h% H& E& Y3 W. J& K) S
- n& o3 F7 Y7 R' P7 a4 T! ?/ v 我以为,策略不策略的可以讨论,但杨公之正气不容怀疑!' R; u3 u, K) b. a E
. O. S1 f; x# t% B2 }
正因为没胆抗争的人太多,正因为附逆谄媚的人太多,才有豺狼狂奔于人间、歹徒奸贼挡于道、土豪劣绅扼住小民!* O4 [' n0 O' p
( M4 L# g$ [5 K8 Y5 H2 j
如果众生全无血性、苟活就是真理,则历史将永远是暗无天日史。
- L9 c. u, |3 e' X$ W# q" A3 C
/ j- H7 d( ^! D7 ]" M" t# V4 F 这样的一群无骨之人,居然还想乞求永世的幸福,可能么?
% l2 ]2 v# g+ n0 l I, }) }3 a; y ! d) P+ u4 D$ u
指责杨涟,也是要讲一点资格的!4 n/ v. r6 n: w$ h% O4 N
* S0 M: Y3 w& O2 [( q5 X 天启四年六月初一,杨涟开始发动,把写好的奏疏由会极门递进了宫内。文书房的宦官展卷一看,目瞪口呆。这道奏疏,罗列了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其措辞之严厉,其上疏人官职之高,都乃前所未有。
6 B, J0 n, Q, _9 v% m* i7 ?7 ]# t
2 _+ W7 D: }* S+ P 高压之下,百鸟静音。此疏一出,震天憾地!9 @8 ?0 l- Q( X/ I5 Q! H
2 A' ^+ |# P9 q- K& ?0 W 奏疏摘要如下——
% b+ S0 a" F7 k+ Q% S3 S9 q0 [ * g5 X* {: W4 a- J( Q. R
高皇帝定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违者法无赦。”圣明在上,却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东厂太监魏忠贤者。斗胆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M9 F6 [) s6 H" t8 O9 Y1 d
+ A2 e9 s3 O8 B* Q+ X) x0 N6 Z0 ^ 魏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缘入宫。起初只诈为小忠小信以邀宠,继而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祖制拟旨专由内阁,而自魏忠贤起擅权,圣旨多由宫内传出,真伪莫辨。近来更指使宦官,三五成群到内阁威逼阁臣按其意愿拟旨,或不经票拟、径自内批。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此大罪一。7 n/ ?* z4 {; M# z: @
: I% [2 M% ^% c, r$ p% n 刘一璟、周嘉谟均为顾命大臣。当往昔人心惶惶之际,亲捧陛下御手,拥陛下速见群臣,以安天下。魏忠贤不容陛下任用父之臣,急于剪除异己,令孙杰上疏逐二臣。大罪二。
8 w+ M, O$ V% Q+ |9 T 2 Q& k% {, j( }' y. g8 P
先帝宾天,进药之间实有隐恨。孙慎行、邹元标以公心议论,魏忠贤却将二人排挤出朝。而对袒护李选侍的沈潅,则多方给予维护,亲乱贼而仇忠义。大罪三。+ l, H) E' O ~% j; P2 R
$ Q4 k# G$ y+ m+ C3 V
王纪、钟羽正先前为安国本(为太子常洛争名份)有功,及至王纪为刑部尚书、执法如山;钟羽正为工部尚书,清修如鹤。魏忠贤却将二人构陷斥逐,必不容盛世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 \( G8 R# N* h S
! P1 d0 L" [. H$ ^3 c 国家最重选拔阁臣,魏忠贤竟一手握定,力阻大臣首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捏造理由百般压制,莫非真欲提拔“门生宰相”乎?大罪五。
z, ]- l6 H: C" V/ U n $ R9 V+ Z. Q( \& l* ?$ i8 d4 P
简用大臣,重在廷推。去年南京吏部尚书、北京吏部侍郎出缺,排名在前的不用,专用排名于后者,致使一时名贤皆愤愤不平而去。魏忠贤颠倒选拔常例,玩弄不测之机权。大罪六。
1 d" D- ^5 Q. @9 h/ C: e6 P& {& \ f" d% X. j# V3 n7 Z' k
皇上新政,正需忠直之臣辅佐,但满朝荐、文震孟、熊德阳、江秉谦等上疏稍忤魏忠贤,立被贬黜。京师人言:“天子之怒易解,忠贤之怒难调”。大罪七。, ?" z' {$ J0 K; C$ Z9 t
9 `6 e, L0 d8 T9 @% p
传闻宫中有一贵人,因德性贞静,受皇上宠爱。魏忠贤恐其露己骄横,去年南郊祭天之时,趁陛下不在宫内,托言贵人有病,竟置之死地,使陛下不能保其宠幸之人。大罪八。
5 J+ l0 L0 z% p / Y4 f, Y8 m" P+ }6 z! a
裕妃因有孕而被封妃,中外欣然相庆,而魏忠贤恶其不附己,矫旨勒令自尽,使陛下不能保其嫔妃。大罪九。
4 O* ]3 \ N2 v, X* L9 a' r
3 S; ~7 }! f, F1 M: x9 e: [. o4 Q% ^7 H 皇后有孕,已经成男,忽焉流产。传闻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实有阴谋于此,使陛下不能保其子。大罪十。' W4 K5 e) X1 x' Z! R2 _, m* s. S9 I
8 \/ z( j6 Q" }
先帝在青宫(泰昌帝做皇子时)四十年,参与护持辅助者,惟王安一人。陛下仓促受命之时,拥立维护,王安亦有大功。魏忠贤以私忿矫旨杀于南苑,身首异处,肉饱狗彘,惨毒难言。此不但仇王安,而实仇先帝之老奴。况其他内侍无罪而被杀被逐者,又不知几何!大罪十一。0 O. x' \8 X- M) Z
, t, c! ^; C+ j, ~9 ]8 F! s
魏忠贤今日讨奖赏,明日讨祠额,求索无穷。近来又于河间府拆人居室,起建牌坊,镂凤雕龙,直插宵汉。预造坟茔堪比皇陵,大违制度。大罪十二。
6 T3 X2 `2 j% `% q; B, N2 L4 `
2 I F2 B+ ~% I8 h- M9 o 魏忠贤有何军功?有何相业?竟今日荫中书,明日荫锦衣,家中满堂高官,皆乳臭小儿;敕封之族,均目不识丁。侄甥之辈,滥袭恩荫,亵乱朝纲。大罪十三。7 Z6 y# J6 n3 |) b9 z J
8 C9 h2 q# K8 q" v' K
魏忠贤用立枷之法,枷毙国戚家人,又意欲诬陷国戚,摇动中宫。大罪十四。
( o" n5 Q u/ H( F5 m8 i
" j# v7 {% ^- s0 t D: Q 良乡生员章士魁,因开煤窑伤及魏家坟脉,魏忠贤便诬以开矿,立致之死。大罪十五。
- y0 P5 F _( u2 @5 J% { + d6 ]+ |0 Z" D' C) }# j
王思敬等有侵占牧地小事,本应由抚按审理。魏忠贤径自将其拿入监狱,恣意拷掠,视士人之命如草芥。大罪十六。
( [) m1 t; v4 Y) F
3 h9 h% m/ r- v( E 给事中周士朴纠劾织造太监李实,魏忠贤竟停其升迁,使吏部不能行使任免权,言官不敢行使封驳权。大罪十七。
8 S4 I3 |( B4 [! w, E
/ T! C3 B$ I! k5 M( }4 P! d 北镇抚司刘侨,不肯以滥杀取,魏忠贤则以不善逼供,矫旨削籍,以示大明之律令可以不守,而忠贤之律令不敢不遵!大罪十八。
: O# C+ r' H, j0 \' M4 M $ h C4 N6 W. G5 y- T3 c( Q% b! d
给事中魏大中奉旨到任,忽又传旨诘问,使煌煌天语(皇帝指示)朝夕纷更,将令天下后世视陛下为何?大罪十九。
4 l c* a* X% m
% G5 M" [2 d6 w- K/ w; ^ 东厂之设,原为缉奸。自魏忠贤提督以来,日以报私仇、行构陷为能事。告密诬陷,日夜不已;片语稍违,驾帖(逮捕证)立下。大罪二十。5 b9 Z. ?: C; U
8 ~- m6 U* |/ |$ g2 _
辽东奸细韩宗功潜入京师,侦探我虚实,往来于魏忠贤家中,事露则令之避去。倘若韩宗功事成,未知九庙生灵安顿何地?大罪二十一。/ ]( v- o; O+ _8 i$ N
, A3 g. V9 [: C
祖制宫内不养兵,原有深虑。魏忠贤与奸相沈潅创立内操,安插羽翼,安知没有大盗刺客潜入其中?一旦变生肘腋,深为可虑!大罪二十二。* L' m$ b; ?# p* J$ B' D9 ~, i
1 j. ~( h2 {' d. B: L 魏忠贤往涿州进香,警跸传呼,清尘垫道,人以为天子大驾出巡。回来时又驾駟马,羽幢青盖,夹护环绕,则俨然天子乘舆矣!其间入幕投效、马前献策者,不乏其徒。魏忠贤如此张狂,自视为何人哉!大罪二十三。
) Y. |) J# A' j( M # @( f* ~% G) V5 P& t
闻今春魏忠贤骑马奔于御前,大无人臣礼,陛下射杀其马,恕其不死。魏忠贤不思伏罪,进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提防,介介不释。从来乱臣贼子,只差一念纵容,遂至不可收拾,何以养虎于肘腋间?今若寸脔(千刀万剐)魏忠贤,亦不足抵其罪!大罪二十四。
; n* }9 L7 Y: ]; c/ P! v6 e9 j3 ~) x+ @% W8 U; s$ z! R) E
最后一段,杨涟画龙点睛,直指要害——' p$ K' S; p6 p5 |# [4 C) s: Y
5 N, b0 ^3 B Y# e" S
凡此逆迹,昭然在人耳目。乃内廷畏祸而不敢言,外廷结舌而莫敢奏。偶或奸状败露,又有奉圣夫人为之弥缝(掩饰),更有无耻之徒攀枝附叶,依托门墙,表里为奸,互为呼应。掖廷之内,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陛下。即使大小臣工,积重之所移(受习惯势力影响),积势之所趋,亦似不知有陛下,只知有魏忠贤者。如此下去,羽翼将成,骑虎难下,太阿倒持(大权旁落),主势益孤(皇权日益削弱),不知陛下之宗庙社稷何所托?
$ U2 v3 |4 w$ b) g0 F+ ]" i( n
; j. E; x# |1 g- Q8 g" f, V 杨涟最后说:恳请陛下大奋雷霆,集大小文武勋戚,令刑部逐款严讯,以正国法,以快神人。奉圣夫人亦并令居外(把她撵出宫去),以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 V8 {7 L: N3 N, k' o, V, D$ g# t! i) H + f/ w }) t! j$ d) }; M' h2 A5 u" ]( R0 C
——好个“死且不朽”! V# O. D, i- Y3 J; M
7 D7 I* h; u/ N+ G" y. A
有壮士豪气如此,奸人才略有胆怯,不至使世界黑到彻底!
6 d! i6 ]1 a- U , b: k' `. p/ |( c1 P2 a* Q& @
这是东林党对魏忠贤发起的一次总攻。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所列罪状,无非是“乱朝纲”。其实东林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忠君。这个“忠君”,并不是愚忠,不是皇帝说啥就是啥,而是要维护皇权制度的正常化。
H2 C, X: o# C
( U0 X: P0 R# _) T7 O 魏忠贤所干的,确有伤天害理的事,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破坏了秩序。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从总体上说是专制的;但其细部运作规则,到明代已有相当的民主化与合理程序。内阁首辅如果专权,尚且会引起激烈反弹,魏忠贤以太监身份专权,当然为正直的廷臣所不容。
6 ~3 x: C$ ~0 y
9 j& b. T4 V! x' z d6 B+ L 张居正专权,是为了“事功”,为了提高效率。翻译成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为了“做好事实事”。因此他能用“正面理由”压制住反弹。而魏忠贤的专权,则看不出这个趋向来,所以没有可以堵住人嘴的理由。
0 k' S& a% D- |
7 @* i/ V# A3 r* ~" h* W 东林的反击,抓住的是他“违反制度”。是非要由皇帝来裁判。
6 H* }9 E' U: @9 E& E; N $ q+ i; Y8 }3 c
杨涟写好奏折后,本想趁早朝时直接递给天启,以快打慢,让阉党措手不及、无从应对。这些罪状,一条两条打动不了皇上;二十四条,总能让他有所触动吧?只要天启下令对其中一两个问题进行调查,事情就有胜算。
9 l; r1 v5 |/ m$ Y; }: G% Y! ~ ; O! g: X0 Q; A* J* c4 Z
但是不巧,第二天皇上传旨免朝。) ?8 C E; p0 s1 ~2 z: c5 t
# i1 P0 Q a7 |$ {/ _2 `
杨涟立刻陷入两难状态。他写这疏,在东林内部已有一些人知道,他怕耽搁下来,会被东厂侦知,或有不测。于是杨涟决定,将奏疏按常规投入会极门。这里是京官上疏和接批复的地方
9 X# j1 B3 O0 }( i
8 P5 R1 y" S: Z 可是这就有一个致命的后果。魏忠贤专权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文件收发程序,递进会极门的文件,很快就会到达魏忠贤和他的“领导班子”手里,皇帝是不会先看到的。" K7 S4 S" ]( S0 j+ U& g
& J: ?. }# G& n2 u- b 这奏疏一进,魏忠贤马上就可以布置反扑,主动权立刻易位。, o- S% _. B: c: @* F9 f
& k' r# t$ V6 Z3 I* G 杨涟应该完全知道这个后果,但只能豁出去了。他估计魏忠贤还不敢把这折子压住不让天启知道,只要奏疏在走程序,事情就还有可为。/ s/ T& X: ^: d3 l# ^% j
, C# _- }# g+ d: I! f 为使事情更有把握,杨涟明知叶向高不同意他写这份奏疏,也还是不得不去见叶向高,争取他的支持。: C! a$ G+ T& K% `: f
5 w% E1 k: T+ _4 _ 杨涟对叶说:“当今魏忠贤专权,国势衰落,叶公您为首辅大臣,应向皇上奏请,将魏忠贤杀皇子、嫔妃之事按大逆处分,以清君侧。若现在不图,贻祸将大,国家置相又有何用?”
9 @% z# @, I8 Y4 J 7 Z! b: @3 |6 t3 |" v
但是这个激将法没有生效。叶向高不愿意听这种话,只是说:“我老迈,不惜一身报国。但倘若皇上不听,公等将置于何地呢?”& ]0 _$ A# J# _6 J$ R9 ^
6 [0 o2 {) F4 v/ b- G
那个门生缪昌期也跑来劝他,趁热打铁也上它一本,一举干倒魏忠贤。叶向高不愿意,只说是留着自己,万一形势逆转,还有人出面周旋,不至于全军尽没。
/ C8 L: a X+ H1 S + m+ f: g5 p" J6 l
阁老看不出魏忠贤有那么坏.
5 n9 x# b' E& q9 m3 i& u
# _) A+ s: q! h) a; B4 ~ 与叶阁老的态度相反,杨涟的奏疏一上,内容传出,满朝士人欢欣雀跃。
, R9 C# k% O8 G; V" G* O + J; o9 j& a0 K" |9 z7 F
国子监(中央大学)的官员与千余学生,闻之拍手称快。因为众人争相传抄杨涟奏疏,京师竟一时洛阳纸贵!: f' j P2 S3 ^) s" Y
& c# U1 V- `9 R6 y/ _7 V o 南京方面也是满城哄传,“二十四大罪”家抄户诵。“是时,忠义之气,鼓畅一时!”(吴应箕《留都见闻录》)) T( W" h: O' ?
6 [' j/ i; Q2 [9 S& B 这就是民意。" j9 U+ p/ a8 b$ g! `
4 l; }4 F. G9 C5 g- k, _3 R/ E
百姓若扬眉吐气,就是得了民意;百姓若牢骚满腹,就是失了民意;百姓若是与你不共戴天,离皇冠落地的日子亦就为时不远!* [2 v: D7 R+ x8 c1 }
9 ^ C% j2 Z) N7 ?% p w, Z+ z* ` 尽管民意往往要输给强权,但在关键时刻,它就是扭转乾坤的最大助动力。5 w3 v/ M3 b' w' D5 B4 J0 n) i
" K# \9 W F7 n. B 民意之不可欺,道理就在这里。可惜,有人懂也有人不懂。0 R' H5 v7 Q2 y) H8 |: X
有人高兴就有人哭,让我们来看另一方的情况。7 O; H+ e9 h4 \( Y; X( z
/ M$ R" R8 L) N, D2 }$ S 杨涟的奏疏句句指实,任何一条追究起来,都能要他魏大珰的脑袋。奏疏当然很快摆到了他面前,他让“领导班子”成员念给他听。待身边太监战战兢兢念完,魏忠贤吓得面如土色,两手发抖,把奏疏抢过来狠狠摔在地上,竟号啕大哭起来。
6 q0 N- ?- O$ \% t 1 E- N9 q' M6 l, H7 l' q% ?
老贼终于知道了:匹夫发怒,也是不好惹的!3 A7 t2 K9 G4 Z# b
4 @4 _6 k5 Q) D* v. | “领导班子”的几个人赶紧安慰道:“公公休怕,今谋逐走杨涟,便可无忧!”
0 s# m ?6 K7 m) S) }/ b ( |* S L O: z! c
唉,魏公公怎能无忧?杨涟奏疏,打的正是他的软肋。今春以来,天灾人祸,同时也是他魏忠贤大不顺的时候。他有一次策马在宫中飞驰,路过一座便殿,惊了圣驾。天启很恼火,张弓搭箭,一下就把他的坐骑射死。前不久,又因小事恼他,将他放归回私宅思过。皇上的脸,说变就变,连个逻辑都没有。这都不是好兆头。' F' Z1 M4 Z+ z5 a
- v/ b- d9 F1 T% Q1 m
杨涟偏就选在君威难测之时,放出这一箭,是在要他的命。: x2 C1 _. M* j+ v2 B: K/ \
" C; h9 x3 j+ a# E" Y" U
事情捂不住了,该如何周旋?内廷有他们几个在,可以设法忽悠;而外廷完全没人帮着说话,也不行啊!
+ f- q8 [% M2 E# ~7 w" L " O% \$ \" u: Y* H7 U- X
魏忠贤首先想到的,是去求首辅叶向高,叶阁老终归与那些不要命的家伙有所不同。但是转念一想,不妥。叶向高固然不是东林激进派,但是以其三朝元老、当朝首辅的身份,清誉最为重要。此次没跟着杨涟发难,已属难得,若想让他出头为自己说几句好话,怕是没门儿!: o% u4 W- V2 x) v& U2 A
; }! h8 p& h$ {' w% k, H! |* u- W. U( e 于是,他想到去求次辅韩爌。
$ n5 b* c! I; o
+ R0 K7 t6 j: i8 e _3 ~- b* w6 s 之所以去求韩爌帮忙,老魏自有他的考虑。首先,韩爌虽也是个直性子,但毕竟不是东林党人。在“红丸案”中,人人都怀疑当时的首辅方从哲指使人害死了泰昌帝,惟有韩爌与杨涟坚持有一说一,为方从哲做了解脱。他和东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好做工作。
0 [" b1 Q/ d' {' j+ c 3 D) e, d& P" w9 p! t' H: i
其二就是,叶向高迟早要去位,腾出来的位置必属韩爌无疑。一个新任首辅,一般都希望在内廷有个合适的搭档,此次去求韩爌,晓之以利害,也许韩大人能出手相助。
% I' x% K. u S8 R! R
2 v0 e1 ~% e) @ 小人度君子,除了拿利益标准来衡量,就不知世间还有所谓正义在。魏忠贤万想不到:在韩爌那儿碰了个灰头土脸!
6 t/ O4 W7 _- W7 Q2 ~ A+ q) b 5 I- ^! P" M; M7 J+ p8 }& s
当日,魏忠贤放低了身段来到韩府,带笑求道:“韩公,非你不能止住众口,请公多留意。”8 ~* q' X' t6 ?1 ?7 O
4 R; ?6 c/ m& _5 @+ `; [
韩爌一口回绝:“非也,吾不能!祸由公公自身起,还请自便!”1 ?4 }2 b. |4 F- j8 C: m5 k: v
9 t5 Y, ?* ]6 e# C
阉竖居然能求到自己府上来,韩爌觉得是受了奇耻大辱,没给他什么好脸色。
+ l6 O/ d/ _) e
" K3 o, p. f H, r4 `8 p8 L 魏忠贤几乎当场气晕。罢罢!现在不是跟你老韩斗气的时候,他扭身就走。( Q0 O" G0 a8 i! x! K6 |. A# J
8 ^6 C: G7 D2 Z7 _" O: Q( `
可是,事急矣!火已燎到了眉毛上,又如何是好?% u; ?: G! o% U* K! c; k6 X0 o/ U
6 \+ l# C+ W1 V5 d- v6 h k 该死的杨涟振臂一呼,数日内已有六部、都察院、科道大小官员群起响应。大到尚书(部长),小到给事中(科员),联名写本,交章弹劾。文书房的桌子上,满桌都是,先后竟有一百余疏!$ o! F- Q: R' P/ Q! L: N: ]
% @0 J: N3 V T2 f* N7 |# ~
其时,群情激愤,切齿怒骂,各疏无不危言激切!( H# g2 S: b& {: Q
" i# f" o5 o' g, S8 I. m
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卧病在床多年,闻杨涟有疏,扼腕慨言:“国家安危,诚在此举!吾大臣不言,谁为言之!”第二日就奋然到署,联络南京各部院九卿(各部院一把手)联名上奏,痛陈其罪。' [3 [6 v& A& g; _9 H
1 ^1 s) K5 c1 n5 }6 t 朝野上下,同仇敌忾!/ t7 A+ Z( l+ A' H5 K
) F8 N* K3 I* y; z
神州之正气,已成烈火燎原之势。
9 b8 f, k Q1 O9 @ a$ |% J1 N
3 c' d$ L* l+ ] 在阉党一派中,也有挺不住的了,哀叹大势已去。其间竟有立即倒戈者,参奏起主子来了。其中首推锦衣卫佥事陈居恭,他本是在杨涟奏疏中提到的阉党一员。杨涟说他是为魏忠贤“鼓舌摇唇者也”。结果,他在惊恐之中,“亦惧于众议,具疏参珰”(《三朝野记》)。: b; q' N2 \5 k5 Q; f7 m
5 y S" F5 j/ F, @. |; z! p1 z5 Y
天欲堕啊,奈何,奈何!
) }9 z7 S# {" y! g9 T! J# T# c9 @, t U- M. L; m! j2 a) p: e
这边杨涟听说奏疏已落入魏忠贤之手,愈加激愤,于是预备起草第二封奏疏。等天启上朝,直接面奏,要求当廷对质,看你更有何计?- m D- ?; |. |6 r7 p- A
8 t) j. A8 ]2 O: A
当时东厂耳目无孔不入。杨涟有了这个想法,并未很好地保密,“外廷遂喧传其说”,被东厂迅速侦知。
8 a1 D/ v( z2 y+ R) N( E8 f ( Z3 y3 H3 J7 r$ Q1 k) [& z4 y
千钧一发,不容喘息!8 g* D- d7 D1 M' t: T* G
6 U" d6 }/ k0 I! U4 S5 d- K 魏忠贤及其“领导班子”立即进入了紧急状态。他们在整个专权时期,险些翻船的时候,就这一次。几个人费尽心机,终于想好了一套办法。
! l+ [7 b' `! Z( U: U& ]2 v# ^4 g 1 r5 ]: k; x. G" \
首先就是设法将天启与大臣们暂时隔绝开来。0 O0 [1 ]( _5 x5 g' R7 r
" p, O; X$ C7 Y, Y6 w- u4 b 在杨涟上疏后,一连三天,魏忠贤想尽了法子忽悠天启,不让他视朝。1 l7 K6 X2 |! S$ {1 a
. U0 V3 H1 i5 e1 o/ T2 m 到第四天,皇帝不能不出来了。
) \, y8 V R, y, y ?- s6 `" j3 i1 ]* n8 ^
一大早,众大臣列班站好,引颈等待皇帝出来。鸿胪卿展自重请示杨涟:“面奏当于何时?以便唱引。”这个司仪官想要安排一下程序。- p5 x, e, ^$ z. m& j6 l7 N
' ?2 k9 E) ^) ?9 R
他话音刚落,忽喇喇从里边涌出来一群人来。众臣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百多名“武阉”(武装太监)衣内裹甲,手执金瓜钢斧,拥帝而立,虎视眈眈注视着杨涟!
4 o4 y& J& t0 p/ f
' m( Y& H4 o5 k. S5 z 接着有值班太监传谕,令杨涟所站的左班御史诸臣,不得擅自出班奏事。
2 [% ?- Q, U7 }. Z
) e" {' W6 x; d2 T% @ 甲光耀眼,刀斧林立。看样子谁要是敢乱说乱动,立时就得毙命刀下。) c! ]1 _' i$ r! u; K# M% W
& n( ~6 v( B, Q& ?+ ?. j 见到这个阵势,就连铁汉子杨涟也不禁目慑气夺,对众人说:“姑徐之。”还是改天再说吧。
# m+ Y# t; z1 ?6 B: C0 ]" H P
( L( r# X6 \( E' h# G 明代文秉所撰《先拨志始》曰;“于是忠贤之党知外廷不足畏,遂肆毒焉。”4 J+ V, ~ C$ j% D8 X8 v1 [2 V
. C/ ]3 w* Y3 k4 A
可惜,铮铮铁骨的杨公,也中了魏忠贤的招,痛失良机。草民我倒不相信杨大人会被刀斧所吓倒,估计他是考虑:如此严峻的阵势,其他人必不敢放言附和,他面奏的声势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才决定徐图之。6 Q# h k3 @8 J5 f0 o- e7 v
; D5 w, n; u; J0 x 但,机会只有这一次。
+ u( [/ o, s, }3 K
; Y, t; o7 N* f" d: W 民气可用之时不拼死一搏,日久心散,正人君子就将为俎上鱼肉了!% ?- D+ b; E; Y! j, m3 {) ~
f# }8 S# X; h# B: N: R! A
阉党核心研究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一定要蒙住天启,让他发话压住对方。
9 s1 U/ |+ j r9 R
/ O& @5 {' ^& m) B) y( {5 O( h% I 就在魏忠贤争取到的这三天时间里,为了忽悠天启,他特地带着“领导班子”去求见。客氏知道事态严重,也跟着来了,立在一旁压阵。
5 f( y, \5 \3 ]( e- r: v+ s, o( N7 P 5 b% p8 k- v1 [. p% s/ y
一见到天启,魏忠贤马上跪下号啕大哭,好似做儿女的在外边受了人家的欺负。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外边有人百方要害奴婢,且毁谤万岁爷!”接着就叩头不止,请天启允许他辞去东厂提督之职。7 U8 D6 g, o3 _
) J! V6 D& o" ]; x( K8 W7 k 天启不知缘由,莫名其妙,对他说:“前几天有个姓沈的科道官参你滥用立枷的事,你是怎么说的?”. O9 z3 W$ ] `4 Q4 \! {
' {+ v* |' p/ U* Q" @
天启还以为是魏大叔管东厂没经验,管出了麻烦。
; r* ~) m7 C' E8 u
+ n9 x5 ~5 G* q" m" I 魏忠贤支吾其词,憋了半天,才把杨涟参奏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4 R1 ]4 I. h" F 9 A' v) w9 P5 ]" p: ~" W* y
“哦?”杨大胡子怎么会来这一手?天启很感兴趣,叫掌印太监王体乾把杨涟奏疏念给他听。
' c: b9 X3 \) o* U
! O6 n, i& F2 G8 I# M 注意,这是非常吊诡的一个历史细节——, W5 ?( N- I* p' B" f0 s
2 ~# w3 `4 L$ k6 [% J# c& M 天启帝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自己看奏疏?
- A+ @+ g, k H8 v4 d
: |4 A: w2 ]! C7 F' |( p 有史家认为,这是因为天启基本是个文盲,或者识字不多。但实际上,他在年幼时是上过学的,登极之后,更是接受过豪华阵容的教育。有这三年半的高端熏陶,说他不大识字是不客观的。
0 I+ U$ ^% F6 t7 r1 e; p + J- @7 d- K! A5 o b8 [7 Q
不亲自看文件,只不过是个习惯。让人家念,他听,听完了做指示。& o: Q' f$ e7 y5 W; C. ]2 O. O
5 b! i$ b( c% m' ^ S 现在的官员哪怕是个局长,也有讲话必用秘书拟稿、看文件要让秘书先筛选的,这是领导特色。局长尚且如此,况乎古代的皇帝?
1 C; N& V0 W1 M1 s8 ^0 I
0 q9 C+ O! N" _( ]1 D9 o0 y 几年来,天启一直就是这么问政的。阉党核心钻的就是这个空子。3 a. H' a0 b! s" A
3 C( G& h& C9 S( ]' Y4 W
王体乾煞有介事,捧起杨涟的奏疏就大声朗读。这是考验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阉党全体的身家性命都系于他一身——他这家伙面不改色,把要害问题全部略过,只念了其中的枝节部分。
" ]4 s1 b" H' {6 o/ J
# ]& h" H4 b H; K4 l. v 天启的思维有一点儿不同于常人,但决不是弱智,他听了一遍,觉得不对呀!这杨大胡子的奏疏,怎么净扣大帽子?
: b0 _7 m( k6 g' t( e4 t 6 s6 X2 b% x* ~1 v, W
实质问题,基本没有。上纲上线,言过其实。
& G" `3 l g# i8 {) k! \$ ]2 M- ~
; ]# Y7 Q! ^" ~1 n2 P1 m7 Y" ^4 `& f 天启听了个懵头懵脑,直眨眼睛。
% ~$ s0 _+ a3 r8 x) W$ I" O ; y$ t6 ?5 S# z3 a
客氏见事情有门儿,赶紧在一旁替魏公公“辩冤”。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也轮番帮腔。$ F: u$ s# b r, B
+ w! k' ^2 h1 o$ D 这一通“挺魏大合唱”把天启给唱晕了。
4 G" P0 J' n, o7 f; y2 ~
k. t; m- A9 Z& b 凭心而论,在这个问题上,天启在他所得到的信息前提下,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处理得并不莽撞。首先,他看魏忠贤这个委屈的样子,觉得可怜。一个太监,天天在一起玩的,能有什么大错儿?不过是太受信任,引起了外廷的嫉妒。这样的奴才,能陪着开心,办事挺利落,又没什么大的野心,怎么能让他离开?至于杨涟,古古怪怪的,最近好象有些犯糊涂,多少要敲打一下了。即便护驾有功,也不能随便打击别人啊!
2 q. I) S6 j: k% e, I 7 v4 H- S5 ~$ P/ {
于是,很快就有上谕传出,“温旨留忠贤”,也就是好言好语对魏予以挽留。上谕里还说:“闻言增惕,不一置辩,更见小心。”(《国榷》)( {% |2 s/ H9 o0 p5 \( T
/ i$ f7 w- C! x5 J# [1 _
听这口气,好象是家长劝诫子弟如何更好地做人似的。
X# X o) h& z 8 x( F4 i! E# v9 M$ E8 {7 o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杨涟的上疏在前,至今却还在“留中”;魏忠贤的辞职在后,批复却先下来了。这个程序是颠倒的,不合规矩。首辅叶向高在此时采取了一点儿主动,他以这为理由上了一份“揭帖”,也就是不公开的小报告,请天启赶紧把杨涟奏疏发至内阁,由阁员讨论后,票拟处理意见。
% b' G$ W9 T+ B6 Z0 W9 ?7 f- L8 G
" X6 W( S6 y) l7 b) O4 o 他做的这个姿态非常策略。对魏将如何处置,他并没有态度,只是催促皇上按程序办事。只要把杨涟的奏疏发下内阁,他就可以视形势发展而定一个处理的基调了。或左或右,可以到时候再看。这样一来,两方面的势力都将对他寄予某种希望。
6 ^5 m7 A* [! ~0 P. y" P( y1 Q% ] 5 U1 t4 t# |9 R6 r; _
可惜,首辅大人的这点儿小权术,瞒不过客、魏。在天启那里一“过关”,下一步应该怎么干,他们已经了然。5 M. V8 j8 g: i8 l$ I+ q- b8 @0 i
5 f2 Y. i# X5 j7 W- @ 魏忠贤定下了一个方针,那就是“稳住局面、各个击破、全面清洗”。对东林党他也看明白了,这是一伙怎么也“和谐”不了的家伙,不赶尽杀绝,便永无宁日。* @, a; N3 D5 O7 o
$ Y: Z. l$ D: V4 r( }9 n! o* n5 G 他知道首辅大人是要争取主动权,于是就一天三遍去忽悠天启,说这事情就不必阁老插手了吧,省得节外生枝。" V" x4 v" @% o3 K
. T \; a1 `) N8 T 天启也不愿意再费脑筋了,就问:你说怎么办?
! K, {2 _5 W/ F. P/ Z 5 t8 s; o' L6 a8 n
魏忠贤提议:杨涟杨大人就喜欢图个好名儿,听见风就是雨的,可不能让他们再闹了。这次让阁臣魏广微起草一道谕旨,把事情压下,就算了。3 X1 Q, l( ~' L7 }( z7 o! |
4 X* Q& m7 J( u# b, B( t 天启说,好!他们要是再闹怎么办?6 o4 @1 j# ~$ p1 F- k i$ M- x6 ?) t
5 Q. h6 B) s$ S" T$ g1 W/ l
魏忠贤当然有对策。
5 Q9 \* b& W/ G7 ]: T
, m- p2 A+ v5 ?' @6 L 草民我估计,六月初五日天启“武装护卫上朝”的点子,就是魏忠贤在这个前提下想出来的。
% T0 Q( _6 @6 b& ~
; V$ [, c I6 S0 v; T 否则,天启并不是没脑子的人,怎么能随便让百名武阉跟他上朝。他如果不明白这举动的意义,是不会充当其中一个角色的。
( \3 ~" P6 L, U# L& T/ c0 L# r5 }! w, M4 c" Y# f5 {# L
魏广微受命拟旨,正中下怀。此前有东林赵南星三次拒见,现又有杨涟上疏讥讽“门生宰相”,看来自己与东林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东林既然不容人,他只有跟着魏公公干到底了!1 T5 N( V$ z$ R) V9 {4 R
* Q- Y, n. `$ W& E# Z6 T4 Y/ @, W
因为心里有气,所以草稿一挥而就。他不敢大意,又推敲再三,然后念给魏公公听。再根据魏公公的指点,略做修改,最后把稿子交给天启批准。
9 U( R! S8 M$ Z9 W0 s- F7 p : t! _4 ]4 d5 d. F3 G
次日,杨涟的奏疏发下,并附有“严旨切责”。圣旨曰:: ]+ r- E1 s' ]0 }0 ~2 W1 l
( \/ C8 ~* q) M5 t& K/ h, w
朕自嗣位以来,日夕兢兢,谨守祖宗成法,惟恐失坠。凡事申明旧典,未敢过行。各衙门玩愒成风,纪纲法度,十未得一二。从前奉旨一切政事,朕所亲裁,未从旁落。至于宫中皇贵妃并裕妃事情,宫壶严密,况无实实,外廷何以透知。这本内言毒害中宫、忌贵妃皇子等语,凭臆结祸,是欲屏逐左右,使朕孤立于上,岂是忠爱!杨涟被论回籍,超擢今官,自当尽职酬恩,何乃寻端沽直?本欲逐款穷究,念时方多事,朝端不宜纷扰,姑置不问。以后大小各官,务要修职,不得随声附和。有不遵的,国法具在,决不姑息。
1 f' N7 |* M- s+ T w) C. W
0 Y! b1 S* A* X2 Z0 c ——这一篇文章,做得简明扼要。里面透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2 j! h' L5 j- c2 c& t6 e9 p: p
; n5 C, v Q* c, G" q2 x* C 里面大约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皇上我从来就没有大权旁落;二是,宫中的事都是道听途说;三是杨涟纯属无事生非,大家都不许再提了。
- I0 B$ P0 s/ X4 g. A# }& s% }2 }
( v! e+ C: Q4 K9 ?" J1 G& \6 { 魏忠贤这一伙,确实是揣摩透了天启的态度,这里既没有给杨涟上太高的纲,只说他“沽直”,想买个直谏的好名声;同时也未予以处罚,不过是吓唬了大家一下。
5 k& `% q" a2 C# ? : b& d% B6 P$ L9 b1 A$ _: f
再看里面对杨涟奏疏的驳斥,就看出名堂来了。圣旨只提到了迫害后妃、皇子之事,别无其他。敢情王体乾最多只念了“二十四大罪”里的一至十条,其中涉及罢黜正直官员的部分,可能还给略掉了。否则以天启的身份,对杨涟议论人事问题不可能不驳。
) ~+ V: Q5 [ R! J5 Y
( x& W l4 e8 i* q0 o 这道圣旨没有多说(说多了自己也没理),只起到个表态的作用,这就够了。大臣们知道了皇帝的态度,自然稍息。以后的事,再慢慢来打理。) I+ c! a, u# H/ h- z) E/ L2 p5 e
# l: d4 ], R: N4 I
看来,就行政手段的熟练、进退有据的策略、文章修辞的严谨来说,阉党也不是白给的。: p9 [4 }% i7 P% ?# Q k
: e2 ^+ y# o8 g0 A, _- r
圣旨下来后,舆论大哗。一方面群臣不服,弹劾魏忠贤的奏疏还在不断飞来;另一方面,正直之士悲愤莫名。南京的尚书陈道亨叹道:“此何时?尚可在公卿间耶?”
. f$ \' t, z8 B2 m7 o
# ?2 _. L" \0 v8 } ——这是什么世道?这鸟官还做它干嘛?
9 p2 _% Q1 h. j& @" c0 m6 e5 i) p9 N
0 I9 \' K k% \ 他立刻写了辞职疏,力辞而去。
- j5 I: H' ~* l T
4 Z1 m9 R* t: ]5 f' h$ Y$ m+ U 东林党中的温和一派,则深为杨涟的失误而惋惜。据说,黄尊素看到杨涟的疏文抄件后,跌足叹道:“疏内多搜罗那些宫内风闻之事,正好授人口实!”5 I$ v8 x) g( d8 g* e
/ R# A# h8 U$ I$ ^0 n4 ]
杨涟之所以提到后妃被迫害的事,估计是想用跟天启有切身利益的话题,来引起天启的警觉。但是,做皇帝的,几乎都很忌讳外臣谈起“朕的家事”。就算是有这回事,也家丑决不可外扬。
2 Z g- r: L' f* ]- x# e
/ A& c# k2 L( t" U7 N; b8 j 有这一层心理存在,杨涟的奏疏,就很难取得天启的认同。# Z1 B. z2 _3 n/ k4 X7 Y4 ?
2 K8 W' B9 ]0 O/ a
而且魏忠贤果然也就是利用宫闱之事,对杨涟进行了反击。3 l: ]4 h9 }: ~+ i9 H% w/ n2 P
2 n& `) X% M( B) a5 b 这一仗,东林的攻势是失败了。虽然看起来,群臣说了那么多狠话,也不过是被批评了一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这件事标志着,靠舆论已经是扳不倒那位大珰了!
1 R: l4 p2 b5 E# L% I
, X+ ]- H% f t* Z6 ^* O) G 因此,大获全胜的应该是阉党。) j( O+ i6 ? e1 m" [' R
1 {2 C+ i5 }, w/ h" D. F3 w, N. q
就在“武装上朝”成功的那天下午,魏忠贤心情舒畅,特邀天启到南海子去玩。
9 H8 H( j9 y# Z! W' }3 h. B ' f* L$ g% d @
一干人等登上龙舟。伞盖之下,美酒加好茶,看水光滟潋,听萧鼓悠扬,端的是人间好世界。
9 h( A6 i$ W, i. W, Y) K% C, L' k
4 D( U! q" N. { 歌舞看够了,魏忠贤又请皇上看练操。他亲执帅旗,调兵遣将。2 y* B7 H* o! d/ [
, @- h( z% y& ]2 m- y
那岸上列队而出数千武阉,衣甲鲜明,意气昂扬。听得魏爷爷一声号令,立刻炮声震天,鼙鼓动地。各路军马回环移动,变换阵形。
( n8 s! M) [& o9 V/ @ 1 l0 A$ P, M% A Y' B
这群阉了的士兵,自认为与魏爷爷同命相连。他们心目中的利益关系非常好划分:阉了的,就是一家人。上午听说杨涟要面奏皇上,搞他们的魏爷爷,武阉们无不同仇敌忾,恨不得把杨胡子一口吃了。
7 c8 `" z/ V3 m2 [ \% ^" \ y! J " \/ N8 l7 G5 v4 t) o" S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w6 i% ]% ?3 x4 ^+ G/ c. j- N
$ i% t! l: Z. \ 看着这支精壮的队伍,没心没肺的天启只是乐:当皇帝的感觉,咋这么好?
. w: a+ O2 b0 r& Y% O- S
5 V6 X" \! S o3 s2 u+ A2 _, j 操毕,天启一高兴,下令大赏三军。魏忠贤便趁机给自己来了一番表功,天启深许之,眷宠之意愈厚。- y4 t/ ]7 d' `# O. {+ _+ \
. Q4 }" w6 f3 r, B
主子看奴才,越看越觉得乖。哪里不是如此?
0 v7 V' s& R# d7 C! G8 O
8 L1 K5 ]) m1 Q5 C8 R 却说东林一击未成,大家并没有马上消沉。不断有人到叶向高那里去劝说,希望能由他出面,再来一波攻击。7 \5 e. e$ ~, R; g* d. p
$ X$ ^' j* W) K+ a2 Q: }0 N 首辅若发话,皇上总要给点儿面子,只要打在了点子上,未尝不能取胜。: R8 e0 T( I3 U! V
5 \3 G- p1 p: d/ @2 e
群臣来到叶府,向叶向高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但这位阁老自有他的一定之规。他说:“大洪(杨涟的字)的奏疏未免草率。魏公公那人在皇帝面前也常有匡正之举。比如有一次,鸟飞进了宫里,皇上架了梯子准备去抓。魏公公当即死死挽住皇上衣服,不让皇上爬上去,说此举甚不合礼。又有一次,他看见皇上赐给小内侍一件绯衣(大红袍),就叱骂那小内侍:‘绯衣是大臣穿的,即使为皇上所赐,也不准穿!’可见魏公公也相当较真,很难再有这样小心谨慎的人伺候在皇帝的左右了。”
5 j; C3 X: V( R7 r0 r
1 j | z8 y/ o3 v- G 座中的缪昌期闻听此言惊愕不已,倐然起身,正色道:“是谁说了这话来蒙骗师翁?这种人一定要杀!”% D+ E) Q# i# Q: i
* t }. ?) ^ x
叶向高闻言语塞,脸色大变。
* ]: B. ?& _0 N! q0 j& l' |
) M, P6 U# E f4 L# Z! W 那缪昌期据说是蒙古血统,人都60多岁了,血性仍未泯,做事偶有大异于汉人之处。他当时担任的,是掌太子奏请、讲读事宜的“左春坊谕德”,一个从五品的闲职。朝中斗争,多大的雨点也砸不到他头上,但是他偏不袖手,非要与阉党不共戴天。5 R. S3 S9 ^3 y7 t6 T
- Y3 P8 S3 q& ^: A3 d 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杨涟。杨涟对叶向高的模棱两端大为恼怒。2 O K+ N7 \' i: W Z% k
4 v) y( f0 S' x) c' B3 P$ f 叶向高听说杨涟发了火,甚为不安,连忙给御史李应升写了一封信,辩白自己并非对杨涟有恶意。" }8 W2 \' j$ G, A" _
2 ?/ C( h( {: v2 R. P/ m
杨涟看到此信后,益发激愤,想把信的内容公之于众。后经缪昌期的极力劝解,方才作罢。
, G- L8 H, r- }% m8 S" ?: P
3 X* e3 o2 v# D: A 在这次风波中,阉党一方几遭灭顶之灾,所以人人同仇,行动张弛有据。而在东林方面,两大巨头意见不一。在朝中位置最高的叶向高,心存侥幸,不肯借势一击,以致人心很快涣散。两下里的较量,结局已不难预料。
( f+ o5 q) y" S+ a
, _6 q* ?- u8 u 叶向高与激进派不肯统一步调,是有历史原因的。从万历后期起,历任内阁首辅大都吸取了张居正死后遭清算的教训,不大愿意揽权。而六部从嘉靖年间起被内阁压制已久,早就想伸张独立行政权。两个因素交合,导致了相权有很大削弱。
! ?( O6 ^% E; d( z
( Q* H$ Q' p r$ @! t* {: ^; a9 R 到了叶向高这里,由于他本人软弱,内阁就更是指挥不动吏部等有实力的大部了。
# j, P- L* D3 w
" F( A, r, }. |8 R( {% u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吏部尚书赵南星整顿吏治,高攀龙附合之,一时间大刀阔斧,任免干部根本就不和内阁打招呼。叶向高相当不满,就托病不出,任由赵南星去碰壁撞墙,决不施以援手。
3 @$ S0 C! Z! i, x6 h. @7 F) I/ S
- E0 j! }$ _* T4 b+ p, I) u 此次攻魏也是同样,杨涟事先跟东林的左光斗、魏大中、李应升等都进行过商议,惟独不跟首辅过话。叶向高也自觉很没面子。
3 B/ ?( H( D0 a* i9 e& z
( ^* J3 X, q+ A) t, a9 Y) _ 两拨人在策略上有了裂隙,叶向高就故意在对魏立场上向后退了一步,根本不主张将魏一棒子打死。他算准了杨涟此次出击确实够魏珰喝一壶的,但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就作壁上观,只等着形势一变,由他自己来出马收拾局面。9 _ I/ ~$ A# A: y/ s1 M) Q- U( U
& @3 Y$ o9 Y& d! X# X7 i3 Q8 n; A% z5 a 因此,他当时把“主调停”的调子唱得老高,就是在为下一步做铺垫。! e+ U: y5 i k' X) W0 ~" V
5 c4 U# T# a1 T
杨涟上疏10天后,朝中风波略有平息,从表面看,东林与阉党双方是僵住了。叶向高认为自己出面的时候到了。$ _% [4 A# t3 W5 y' V
* V* ?& k8 o! q) j: T. l5 L U 六月十一日,由他领衔,全体阁臣联名奏了一本。奏疏的前半部分把魏忠贤的政绩夸了一通,然后提出一个居心叵测的建议:“陛下诚念忠贤,当求所以保全之,莫若听其所请,且归私第,远势避嫌,以安中外之心。中外之心安,则忠贤亦安。”(《明熹宗实录》)
( Q t: r) D0 q+ t 6 I. W& I6 Q# W! m
——皇上您牵挂着魏忠贤,就应设法保全他的名节。最好的法子就是批准他的请求,暂时放归私宅,远离权力中心,自然也就避开了嫌疑。中外再没人折腾了,他本人也就安定了。
2 s' @$ n% {. k) g) W& O* t
' |7 s# q- e( l; l; V 这个折子的要害,是要让魏忠贤去位。前面的一番恭维,都是下套。2 M5 Z4 X( E4 I7 d
+ S& t0 K7 I6 ]5 V) d" r! D
我很奇怪:这样一个别有用心的奏疏,是怎么取得内阁两派人物一致同意的?
* x) j4 f9 n4 W3 l& p7 T
" Y o5 a0 O% B% `7 G A$ V 韩爌、朱国祚等人好说,他们明白这是先给个甜枣、再狠打一巴掌,是变相的“驱魏”。然而顾秉谦、魏广微怎么能够同意?
/ j0 |! P: U! @- b
% a% j7 M. _- c6 m/ ~ 只有一个可能:按照明朝内阁的惯例,所谓联名,那是无须事先征求意见的,首辅想要大家联名,也就是打个招呼而已。大家都是同僚,一般都给个面子。! G+ H5 f4 c: x2 W
; V- i& K6 q2 ^, `$ ~: e
私下里,这两员阉党大将,恐怕早就把上疏的意图给魏公公分析明白了。
$ i9 Y; A8 V# G - z: h) g/ P) z8 Z, B/ t# Z
叶向高这是使用了很标准的“调停”手段。在他的观念里,如果事情最后是这个结局,那么一切无事。魏公公去养尊处优,朝政大权还给内阁。
( t6 F# s5 X4 } j; w1 o# d0 i # e( D* k! [! }5 i
不要小看这个放回私宅,这是对有权有势的太监的莫大恩典。明朝的皇帝怕宦官退休后回到乡里什么都讲,泄露了宫廷机密,所以年老的宦官都统一养在皇城周围的寺庙里,集体养老,不得回乡与家人团聚。9 A: u- V8 o. y$ M; T' E8 G
- q2 u9 P# v( v& {
据说现在有名的北京“八宝山”,过去就是一处前清时代的“太监村”。. f. Z; I2 F/ C4 r6 _
: q6 v6 v+ W! l" |
可是,天启和魏忠贤都是不按照牌理出牌的人,一个是明朝的“80后”,一个是“无知者无畏”。他们和叶向高“尿不到一壶里去”。
1 C8 ~# D( [, r# N# k
- L4 E" U+ N8 P& e. q" z 天启觉得这是出了个馊主意——老魏怎么能走?
5 I, I W2 D5 H0 f: K 8 C& h6 u' ^6 x3 S2 U+ \! G
魏忠贤则把叶向高的意图品味了又品味,发觉老奸俱猾的家伙原来在这里!
# R+ l) ~5 z) ?- W' y7 f2 H
, E; u9 {2 S+ v) R: T8 v 让我回私宅养尊处优?那不是等于剥夺了权力?人一失权,还不是任人宰割?那时候一个小小的衙役就能把我给收拾了,哪里还能有一万名武阉为我保驾护航?
, _, B0 L% K8 P. M3 N ( n' q* {& q; v
叶!向!高!; W+ s9 Q& K/ ?! ~6 ?! [4 K& d% J
# T8 `) X* F) J! U ——你很阴啊。! k& R2 w& ]; l& |
' {" p1 Z N9 r% P 如果说,此前魏忠贤出于顾忌或从大局考虑,还没把叶向高视为敌人,而是把他列入了统战对象,多少保持了表面的尊重;而从这一刻起,首辅的名字就上了老魏的黑名单。- _7 z; \4 n- m y# c2 x
8 c. [( p. k/ l6 z 魏忠贤的反击来得很迅速。叶之图谋,必须瓦解。他授意爪牙徐大化矫诏,以皇帝名义为魏忠贤做了一个评功摆好的总结,然后,作为批复与叶的联名奏疏一并发下。, |8 g" m+ j* R, i- p$ i" o
+ ~6 e+ K( N0 T- ~8 T0 r 批复说:“举朝哄然,殊非国体。卿等与廷臣不同,宜急调剂,释诸臣之疑。”(《明熹宗实录》)
9 G. [& D7 r2 K. D- i" {0 n2 g- ? ; c* }, s" N3 r" O7 I/ F: z
不是叫你上我这儿来调停,而是让你上廷臣那儿去调停。这事情说好了的不许再说了,为什么还要说?叶阁老,你太低估了皇上和某人的智力!) I y" Y. M/ d% x
1 V; h; ~" M4 Q) f7 ~. b 因为奏疏是联名的,署名人还包括了两名阉党,所以批复的语气还算比较温和。但是里面透露给叶向高的,却是一个重重的警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