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孺童讲《论语》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上(九)5 M7 e, r# ]: X+ y$ X
& G4 O0 b( b$ O
  原文:3 @% ?' Y! l( S; \

9 K1 T  b4 h;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 }1 V$ A& f; d. k" T. W; v6 ^  解说:* y" [6 D" ]* v) m" D

9 s) m/ V0 J3 N- {( e8 k  “弟子”,这里并不是师徒关系的“弟子”的意思,而是对年轻的为学者的称呼。
+ s7 b* e" N+ D7 ~+ \/ [: ]  “孝”和“弟”,在前面已经讲过,敬事父母为孝,敬事兄长为弟。“弟”又通“悌”。但前面有子是将“孝弟”合说,而在这里,孔子将“孝”、“弟”分开来说。“孝”为众行之本,所以先说。那为什么又以“入”说孝,而以“出”说弟呢?
% e- r8 m6 K$ s( K& n* w3 V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云:“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后世矣。”又〈感应章〉第十六云:“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2 @2 V) d. z0 ?5 ~  Y- k- F
  能够对自己父母“孝顺”的人,也就能够真正的“忠君爱国”。所以“忠孝”为读书人,更为君子应当具备的,最为根本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故以“入”来表“内”。而能够在家中敬事兄长的人,他在社会上也就必然懂得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的作人道理,故以“出”来表“外”。/ {# |% g/ f6 n$ a8 k& z
7 m; Y3 H( o. @. `! W; F( r
  “谨”,原指对说话小心,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 ]# w2 I6 O. y) ], d  “信”,前面讲过,就是诚实、有信用的意思。
+ }$ I" X$ G+ m% O
$ A& @; _" q; r, u" ~. `& L7 C: o  “泛”,指广泛、普遍。“泛爱”,指的就是博爱。
7 {8 ^. k9 g6 E& s# R. p  “众”,指众人、大众。1 E8 n# M2 s: P9 w5 N; j
  “亲”,指近。后来也就引申连用成“亲近”。& J& r# F7 G% x8 o. k
  “仁”,这里指的是“仁者”,就是具备仁德的人。
# a1 S: M; Y9 M7 N3 D. T( M  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普爱大众并且亲近仁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普爱大众,是施与;亲近仁者,是求学。也就说,作为一个学有所成的君子,在尽情施展抱负的同时,不能被一时的成就蒙蔽了对自己的客观认识,还要冷静下来,去主动亲近道德修养比自己好的人,以便更好的自我提高。# M( w, v8 Q* z- w7 @+ @
, M. i6 J9 E" p
  “行”,指前面讲的孝弟、谨信、泛爱、亲仁等种种亲身实践。
, s" S4 u+ j. e! q7 y  “余力”,就是指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
9 a# }8 i+ s: i. p$ |& K: o# h; R6 y
  “文”,这里通指礼、乐、射、御、书、数等诸多知识和技艺,并不是单指文字、文章。所以“学文”,也就不是学习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习文化”或是“学习文艺”。
, ^) b0 c/ X1 O
* o+ y0 v5 x. X7 e& m  W3 Q  那为什么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呢?难道孔子的意思是说,让人在有空的时候再学习文化,没空的时候就不学了吗?这是本句《论语》的难点所在。对此,要通观整句句义,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2 P1 f9 w$ I$ x  在这里,孔子讲的是一个“道德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正在学习成长的“弟子”,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才是对他的健康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要分清主次、本末的问题。/ D( t& \7 p2 p$ z+ _
  从一个普通人到正人君子,到底这二者有什么质的区别呢?区别就在于道德,君子有德,小人无德。那么孔子在本句《论语》中,先列出了他认为是培养道德的几个方法,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的标准。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但孔子认为孝弟、谨信、泛爱、亲仁是重中之重,故而明确指出,其它从略。
% C, c9 K& m0 f& ?, _( B  道德是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并以此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才是作人的关键。在道德建立与实践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再对知识、技能等进行学习。换句话说,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即使他懂的知识再丰富,会的技能再多,他也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反之,如果一个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忠君爱国、泛爱亲仁的人,即使他在知识和技能上面有所缺乏,但人们也会认为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就好比老百姓评价一个人,说他“人好”,并不是指他学识多渊博的道理一样。
9 h/ A& w2 R9 `1 u# m9 j: @) r* X* D7 l& y6 M% a8 Y
  大义:
: @$ o; Y% z3 X
- }( ?2 K3 g" k# \2 l0 S  孔子说:“年轻的学子要在孝弟、谨信、泛爱、亲仁等方面,来真正地训练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确立了良好的道德基础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再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一)8 s9 l2 [8 F5 @

/ ?" i/ l& [2 \1 T# W6 w  原文:- h) Q. z" C& C8 f; o

) s. L% E8 s: N6 h8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H% N# L- a6 O+ E4 h( v# j: |5 h

  v' K4 B' D+ [0 C5 _! [, C5 ~  解说:
& o; R2 C8 L4 o# d. r8 B
" n9 [) ]8 I* c- M  “子夏”,即孔子的弟子卜商。
- L9 F. A8 l& d+ j  卜商(公元前507—420年),字子夏,卫国温邑人(今河南温县),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对于子夏是哪里人,还有一说为魏国人。子夏曾经在魏国讲学、生活过很长时间,又因“魏”、“卫”同音,故后来就误认为其为魏国人。
7 S) P4 U$ \0 |2 \8 ~  在《论语·先进上》中记载,子夏在孔子的学生当中,与子游均以“文学”见长。. h; l1 u. r# n

$ n) h4 k  d. p0 @! h  “贤贤”,这里第一个“贤”字,是动词,作“尊重”讲。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者”,也就是才德出众的人。所以“贤贤”就是尊重贤者的意思。
  y' U2 r; P* ^4 S, h  r7 z2 F  “易”,这里是变换、代替的意思。
. j8 F4 a# z0 q  j  “色”,在这里有两种理解:一种作“女色”讲,一种作“颜色”讲。
" }4 j# u9 {1 c! N5 `  那么“贤贤易色”也就有了两种理解:其一,即用尊重贤者的心去替代平常人的好色之心,或是说将平常人的好色之心转化为对贤者的尊重之心;其二,既然要尊重贤者,就要一改平常随便的外表,换之以更加敬重的神情。
5 M; n7 `3 T) N! i8 h7 R5 l' Y1 Q( X( T
  “事”,侍奉,服侍。
: N7 X$ I; v% S, c8 y  “竭”,是尽的意思。
, w+ ^3 l, a5 u  “事父母,能竭其力”,就是指竭尽力气,尽一切可能去侍奉父母。, B' k" k9 d& e9 ~; y+ O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为什么要用“竭力”来表达对父母的侍奉呢?古代讲“孝”也是分层次的,作为老百姓、平常人,尽力的去耕种、劳作、谋生,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竭力”。所以,这里指的是“庶人”之孝,故《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云:“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8 n9 U0 u' n5 X# {1 ^

) {2 w& j3 I! v/ }* Q: [  “君”,尊贵之称。古时天子、诸侯、士卿大夫凡是有地的,都可称作“君”。
0 ~5 L& X/ x7 s' v  “致”,原指思想及感情的表达,后引申为奉献。
9 P) x2 {, T5 u! t3 g7 s; e4 o  “身”,这里指的就是自己、自身。
( ^7 j6 z* H1 E  “事君,能致其身”,就是指能够无私、忘我的,全身心的事奉君主。
6 r9 K: v# ~3 Q8 S5 H
# z# H% k/ S# u0 d$ e! n- s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说的与朋和友相交往,要作到言而有信。
2 J% a/ w- L, o! m: Y
. ^8 Q, }" Y3 R/ r- W! c) E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是本节的重点,也是理解的一个难点所在。
& Q( h6 j0 z* Z  贯穿前面的句义,此句若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有人能够作到上面的尊贤易色、事父母孝、事君无私、交朋友信等四事,虽然此人没有受过教育,但我也必定认为他是个受过教育的人,或是与受过教育的人没有区别了。
: ^8 q  |) t8 E  `  如果照此理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能够知道尊贤、孝顺父母、忠君、交朋友言而有信吗?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否定了受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说,受不受教育,学不学习,都可以作到上述四事。
+ F/ ?+ L. H8 S8 a, m$ c  子夏以“文学”著称,必定不会否定“为学”的重要性。换言之,能够作到这四件事的人,必定是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当然这种教育不一定是从课堂上学来的,也可能是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句话又如何来理解呢?
  O9 V2 I# g9 {# V1 f  “虽曰未学”,这是一个人的自谦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能够作到上述四事的人,如果他还自称“未学”,说自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没有什么文化的话,我必认定此人肯定是受过教育、素质很高的人。) F' H# `- i8 P
  h! `, b& S8 Z2 V( L/ p) e3 @
  大义:
3 U: _- d- T" ^& ~9 y
8 e2 r: N9 Y: E( `  子夏说:“要以尊重贤者的心,去转化平常人的好色之心;对于父母要竭尽全力去孝顺;对于君主要无私忘我的侍奉;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如果有人能够作到这四事,虽然他称自己未曾为学,我也必然会认定他是已学之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二)
6 e- r$ f. I5 P& Q( V
) M( s4 p/ S7 i  原文:
0 r. p1 Q: U$ x
1 X0 V2 h0 k/ E+ l4 r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f0 Z& X. g& x, g& L
3 p- v5 l( y- `$ i7 ?
  解说:' B+ G' i9 e* a( B5 M" A- h) t

% u. b9 J+ y# |4 h  孔子说的这段话,是由四小句话组成的,下面分成四小节解说。
: A4 [% [- r: X6 Z8 ^
# T; T" }/ T2 A1 m8 i! ?0 }
" k& B( e! B- c, r/ t5 \# W8 J3 Q" w( M, G
  “重”,是厚重、敦重的意思。/ v7 _: g6 S& }) C
  “威”,指威严。
) e+ Q# v6 Y) G( B& t* l  “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就是说君子如果不敦重,也就丧失了威严。
- z, x  f, G  P, C7 R9 ^7 v- b  本段《论语》有两个难点,“学则不固”就是一个。- `9 H4 A( }. `3 ]
  “固”,在这里有两种理解:一个作“坚固”讲,“不固”就是“不坚固”的意思;另一个“不固”作“蔽”讲。
% C+ `! @0 Q5 p" M5 Y' O2 F  如果作“坚固”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如果不敦重,也就丧失了威严,其为学也就更不能坚固。
8 O% E1 T5 N; \# f+ _" k  “蔽”,即蔽塞不通。在这里“不固”,就是指不达于礼,也就是“蔽”的意思。学就能通达于礼,不学就不能通达于礼。那么君子在不敦重,进而丧失了威严的情况下,即使他为学,也不能通达于礼。
; n# d0 K- ?; f  }, i
& @) b/ ^) w; ^( E; Y- I( S2 l  需要说明的是,“君子不重则不威”是就外在而说,“学则不固”是就内在而说。不重视外在的培养,也就不能坚固内在的学识。( V2 K. R% U2 h& d9 K
7 E2 |3 T+ @* i7 c) i  V
! `  H! K/ l3 L2 ]. S, ]: R0 \

  m7 z8 [& U6 d  “主”,是亲近的意思。; c" y8 ?2 G. m! z1 h/ S
  “主忠信”,意思就是说君子要亲近忠信之人。( ]' h1 ^; l$ o, `2 f& q$ c" l0 |
  君子为什么要亲近忠信之人呢?因为“忠信”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k# ^" e& n! u1 g
9 E" K+ V) z6 c9 b% j  ^; J9 d
/ K0 ^2 N, E" j& S: @. c

0 H! A; f7 y, |! {  “无友不如己者”是第二个难点所在。( D4 M. m/ z5 J4 P5 T: K" d% a
  “友”,在这里有两种理解:一个作名词,一个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同志曰友”的意思,作动词就是“交友”的意思。" E8 N( N: M7 p7 O9 s8 A
  “如”,在这里也有两种理解:一个作“似”讲,一个作“胜”讲。
7 L, U% ?/ d: M& |# `  如果作“似”讲,“不如己者”就是指与自己不相似的人,也就是说与自己不是一类人。/ r2 Z& a0 i. J7 i- J/ C- s
  如果作“胜”讲,“不如己者”就是指水平不如自己的人,也就是不高于自己、或是低于自己的人。为什么要与“胜”于自己的人相交呢?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相交,对自己的进步提高没有帮助;与水平低于自己的人相交,反而容易使自己堕落退步;只有与水平高于自己的人相交,才能真正有益于自己。
) |5 _( @, ?2 M4 Y0 \* W
2 t$ R: M0 [  ~) O( r6 ]+ p
  那么,将上面“友”和“如”的各自两个解说,排列组合的话,这句话便有了四种意思,可以说这四种释义都讲得通。但哪一种更贴近原义呢?这就需要结合上面一句来理解。: @( ?( z0 @8 r0 B' Q
  “主忠信”,是说去亲近忠信之人。为什么要去亲近忠信之人?目的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忠信之人。换言之,有亲近的,就有不亲近的,亲近的是忠信之人,不亲近的必然是“不忠不信”之人。为什么不去亲近“不忠不信”之人?因为自己是“忠信之人”,“不忠不信”之人与自己是两类人。2 j( O3 M( d& E
  既然自己是忠信之人,那么“不忠不信”之人就是“不如己者”,“不如己者”也就不必与之相交。% ^5 I) i  m  L) D$ t% h9 ~8 n
  可见,“主忠信”是从正面而说,“无友不如己者”是从反面而说,这两句话是相互对说的。“主”与“友”都有亲近相交的意思。
( _+ o0 [  m' x! h( w  通过上面的分析,“友”作动词讲,意思更佳。还有一个理由可以佐证,前面已经讲过“同志曰友”,如果“友”作名词讲,既然已经“志向相同”,必不会“不如己者”;如果有“不如己者”,也必不会是“志向相同”的“友”。照此理解,就好比说“没有一个与我一样的好人是不如我的”。这样一来,“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就成了一句同意反复的废话了。所以说“无友”,不是“没有同志”的意思,而是“不要相交”的意思。3 m  A# r8 Y- e& c6 M

( `6 `8 i: r- ~( n9 @
3 [0 T) d7 v+ j/ w( {1 W" Z' I% D9 H" P$ T
  “过”,是指过失、错误。, U2 x  J! i" {
  “惮”,是畏难的意思。! ^2 y- J; [" M
  “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有了错误不要畏难改正它。也就是要及时改正错误的意思。一个人如果认识到错误,但不能及时的改正,即使他为学再好,其学问也不能转化为道德,更谈不上道德的提升了。
$ I/ x+ F5 p% y9 U4 x2 H2 M  这里需要对“过”,再作一点说明。无心所犯的错误,称之为过;有心所犯的错误,称之为恶。如果犯了无心的错误,知道自己错了,但由于畏难情绪的产生,不能及时的改正它,这样“无心之过”就变成了“有心之恶”了。长此以往,人必然会一步步的堕落下去。
* S1 d. I% i8 I. i6 I) W  通观孔子说的整段话,“过”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交友失误”。前面讲了要亲近什么样的人,不与什么样的人相交,万一自己看人判断失误,错交了“不忠不信”的“不如己者”,那该怎么办呢?不要畏难,要立即改正。
/ ?  A! Y# o; r7 r/ f, k  这是孔子教导我们的话,有人会问孔子难道就不犯错吗?孔子也会犯错。如《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这里说的还是“无大过”,不敢说自己“无小过”。' Q1 A  S5 i  f# M) \

$ m- x/ w) r" Y" F1 d  大义:
- [3 I/ p' g+ A, O8 A( m8 q$ ^1 b2 K' M, ~: B* b+ X7 [) C
  孔子说:“君子如果没有外在敦重就会丧失威严,其为学也就不能坚固而达于礼。君子要亲近忠信之人,为学之道是以忠信为本的。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相交,这样才能从胜于自己的人那里获得益处。如果犯了错误,不要畏难改过,要立即改正。”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三) - }# U& i) F6 e5 G7 }
% C5 P+ i5 a- T7 d, n: v- H0 i
  原文:
$ l7 J) Q0 f' g# e) k& e6 q# `; I+ m3 f* ^2 r. Z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k" V: y# _" i3 m! i* Q* z( {# l6 G; Z. [! h0 d2 q+ r, B+ Z5 n
  解说: % B% k- L) d& i6 h# n( ]
/ o$ R: m6 m6 K, N" }$ @; l
  “慎”,是谨慎、诚心的意思。
7 @& z5 g% I! p0 ^) L5 Z4 W6 Q  “终”,虽然是指人去世,但与“死”还是有所区别。老死的人称为“终”。另外,君子去世称为“终”,
小人去世称作“死”。
1 ^+ P0 k" n7 K  I& f
  “慎终”,这里是指对刚去世的人,要十分诚心谨慎的进行哀悼。 9 ?% T" N* m5 ~$ R; V

( x, u# n% V( m3 q+ P  “追”,是追溯的意思。
6 N. K/ y: I! E. O# o  “远”,是久远的意思。 , `* o- K5 L) V8 N( p- q& W
  “追远”,这里是对已经过世的自己的亲人和祖先,不管他去世了多长时间,是否已经离去很久远了,我们都要适时的追祭他们。 ) J; n; ]: W  H3 T# s) A4 f2 Q% n

+ x# B3 V0 z; g/ T0 m* Q  “民”,是指人民、大众。 2 n% Y6 ~$ P4 L, _- n; i
  “德”,是指人们的最根本、最原始、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性,正所谓“得其天性谓之德”。当然,这里指的是那种“善”的天性或本性,因为儒家学说是主“性善”说的。 ; ?" V$ ?& p0 \' y* `
  “归”,是指的回归到原本的地方。 9 X9 `: k+ ^" A9 E
  “厚”,是指大的意思。
! x9 a5 [: U: p0 w3 N' Z2 S  “民德归厚”,就是说人民的本性都回归于厚德。 2 a; ]) f) ^, [# x. D$ w$ \
) [+ n6 e/ T( t& b# q( k
  上面是从字面上讲述了一下此句《论语》的意思,下面有必要再进一步的作点说明。
$ C. F3 J- z8 v4 p: c6 M6 m) J8 v6 l1 u# U) q% F/ W
  “慎终”强调的是,人们为去世的亲人操办丧葬仪式等后事时,要注意符合礼制法度。因为人们在亲人去世时,通常都会悲痛、思念,但正因为沉浸于这种悲痛之中,往往就会忽视对规矩礼法的遵循,所以要注意“慎终”。
- x1 M& F( u3 o" C7 R4 M- l# S# V- r4 Q, g" y. ^
  “追远”强调的是,在对已经去世很久的亲人,进行祭奠的时候,通常是充满恭敬心的,但往往在恭敬之余,缺少了那种在逝者生时的,或是逝者刚刚去世时的,那种充满亲情、感情的思念与追慕之情,所以要注意“追远”。
8 R' d" w% H5 O* V$ F% x' D( U1 R: l
  而曾子在强调完“慎终追远”之后,为什么又接着说“民德归厚”呢?显然曾子说话的对象,好象不是老百姓。既然不是老百姓,那曾子又是对谁说的呢? 7 R, F! x4 v  `
* T/ L8 w& I) W
  在春秋时期,由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统治者忙于各种政治斗争,疏于自身及所属人民在德化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所以整个礼教衰微,形同虚设,受统治者的影响,老百姓对自己亲人的感情也趋于淡化。在这种情况下,
曾子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如果你们能够修宗庙,按时祭祀你们的祖先,那么老百姓就会上行下效,民德也就自然归于纯厚了。 & ]8 T, x. X' z

# f# i2 U5 B2 R; K  大义: ) I/ k7 F" K5 b

3 t' f! E  L6 F7 @
  曾子说:“对于刚去世的亲人,在治丧时要诚心谨慎;对已经去世的亲人,在致祭时要追忆思念。如果作为社会上层的人,都能作到这些的话,那么国民百姓也就随之能够得到教化,人民的德性也就自然归于纯厚了。” 7 U( z  }( a5 I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四)
: J* b; L$ U. ?& _1 F, ]  U( j* l& e. a& T
  原文: ! l, ]9 U! u! i5 b! `$ m9 g

9 Z- f2 O+ B% e  l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 _5 e; x  t1 [& ?3 `2 t3 D
% H0 J: X4 n. m" _/ x4 G: X, N9 y- M
  解说:
) n  X7 V# V; v( J0 J/ z. d6 ?  E* X2 b2 l; |' A/ U. u
  “子禽”,即孔子的弟子陈亢。陈亢,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今河南东部及安徽部分)人。生于公元前511年,即鲁昭公三十一年,其时孔子已经41岁了。陈亢,为陈国建国君主陈胡公的二十代孙。陈国建都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陈胡公,名妫满,谥号胡公,为舜的后裔。陈亢一生不仕,收徒讲学,后于公元前433年逝于卫国。
' D- T: }% C0 N/ l. f) k- l2 @4 R9 f
  “子贡”,即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端木赐,字子贡,卫国黎地人(今河南浚县)人。生于公元前520年,即鲁昭公二十二年,其时孔子已经32岁了。子贡为儒商之鼻祖,善做玉石生意,“物以稀为贵”即出自他的思想。子贡曾于卫国作官,后弃官再度从商,最终于公元前456年逝于商业发达的齐国。
& \6 `# ?. ~6 i
2 X/ W6 q0 v6 P1 F# ^: U0 w/ o8 J% X  “夫子”,即指孔子。
* h' `' k( d5 H0 X6 g( f* K. ]5 h( y5 k
: W5 U% {" y( k9 t  “邦”,是指分封给诸侯的封地。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邦”与“国”在概念还有所差异。“国”是指诸侯在其封地上,建立起来的城池。而“邦”是指以“国”为中心的,整个诸侯的封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邦”才指的是真正的现在的国家的意思。 % c5 m4 l* |, M2 C. y+ n
* |0 X3 z7 q+ w
  “闻”,本是指听见的意思。这里有闻达的意思,即不光听闻政务,而且还议论政务,向诸侯、君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需要说明的是,“闻”与“听”在本义上是有差别的,“听”是指以耳向身外获得声响等信息,而“闻”是指声响等信息从外入耳。“听”只是表示一种动作,并不代表“听见”的结果,而“闻”则侧重强调“听见”,所以才有“听而不闻”之说。
0 c7 @& T2 P% d7 F/ `- f2 Y2 p% _
9 x* Q7 x7 h$ U+ f1 A! o" Z  “政”,就是指的政务。 2 K7 l& M2 s/ W+ M' O
# F" B, d* D+ [" U
  “求之与”和“抑与之与”的这两句最后一个“与”字,通“欤”,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 c* g' d- ?- c0 R( A9 X6 P9 [

# z" O. {* W( I4 |$ ~“求”,是寻求、谋求的意思。“之”,就是指的“必闻其政”。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孔子每到一邦,就“必闻其政”,这是孔子自己寻求的事吗? ( [3 @6 w/ d; [5 l6 Y' b

5 S3 Q) z" m3 z5 j/ W  “抑”,古本通“意”。选择连词,表要么、或者的意思。“抑与”之“与”,是给予的意思。“之”,是指的孔子。那么“抑与之与”就是说,要么是某人给予了孔子“闻其政”的机会。这里“抑与之与”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到底是谁给了孔子机会呢?孔子要闻谁的政,就是谁给予的机会。所以也就是说,是诸侯、君主看重、尊重孔子的思想德行,听说孔子来到自己统治的地域,而主动邀请孔子,听取孔子对自己施政的意见。 / j9 W3 `$ \& j, S: Q
$ h, r0 g& j. k' _; p
  大义:
' e% x" |$ \; i! X% }. y5 y$ _
. F( \" C, k, y3 g
  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每到一处诸侯所统辖的封地,他都要去听论该邦的政务。到底是孔子自己主动去谋求的机会呢?还是各邦诸侯主动邀请的孔子呢?” + f8 H; D) V) Q* z% ~. k- H. D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五) $ |" x5 x8 M' J' N5 T

$ D, L% p$ i5 ~+ I: y7 E  原文:
  g' e" n8 V  _  Q1 b1 `$ }" p, a. n. Q8 O; N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9 h* H( C( l" x2 W1 }, E' d  `! {! R9 p# `; \% l
  解说:
9 b3 U) Q& B8 s4 `# g4 S7 N
! Q3 S6 {( H- R; z* |" p1 w  “温”,指温和、厚道。
. u* f/ V6 H+ X  k& K- N  “良”,指和悦、正直。 % [" {  P5 [; W
  “恭”,指庄严、恭敬。 ' l% G: ]& M5 d; [8 q5 W
  “俭”,指节俭、克制。
6 u2 L: K: P' Y3 \  “让”,指谦逊、礼让。
7 f( `: Q9 f* t1 I
9 V2 J+ X: r; n  “以得之”,在这里有两种理解。
" D' S; _8 Z. h+ B& f5 j) R, g  其一:是承接上文,回答子禽的提问。由于孔子自身具备这五德,不需要外求,各国诸侯、君主都主动前来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 C9 ^" T$ t! U- ?+ n- v2 w
  其二:上文子禽在提问中说:“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初到一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进入到统治阶级内部,那么孔子是如何了解该国的施政状况呢?孔子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就是观察当地的民俗民风。如果整个百姓的民风是温、良、恭、俭、让的,那么该国的统治者在施政时,也是秉持温、良、恭、俭、让的。 ! H6 Z  o2 d1 j: q9 I
) W; p% q. L% H1 B1 s; J
  “其诸”,是齐、鲁之地的一种语言习惯,为语气词,无实义。 : m; T1 G2 X7 F: d8 S5 J6 W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孔子所求的,与常人所求的,是绝对不相同的。
$ j2 \! D( d* S3 m. |: K5 L' x- l  G( k9 A2 w% C6 U" Q
  前半句“夫子之求之也”,其中“求之”就是指的孔子所求的事物,那么孔子到底“求”的什么呢?这里有两种理解。 8 ^2 d# `- ]0 D) ?6 A9 F" Z
  其一:就是指的子禽提问中的“闻其政”。也就是说,由于孔子具备温、良、恭、俭、让这“五德”,所以他不必刻意谋求,各国诸侯、君主就会主动前来向他请教政务。这与常人必须先要经营谋求之后,才能获得是不一样的。因此孔子之“求”,其实是“不求自得”;常人之“求”,其实是“先求后得”。 : Y- \7 {5 f4 n0 C: d- I$ [4 C
  其二:是指的孔子所具备之“五德”。也就是说,既然孔子对于“闻政”是“不求自得”,实际上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求”了。那么孔子真正所“求”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孔子追求的是自我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正因为孔子具备了超越大众的高超的德行,才能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尊敬与信服,进而主动前来请教政务。这与常人的情况是绝对不一样的,常人也是绝对作不到的。
- O5 [$ @- c) F  L9 g) C) h0 C, N. q( ]6 p7 l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孔子并不是每到一处,都能获得当地统治者的礼遇。而实际情况是,孔子游历诸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思想,但大都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来理解子禽与子贡的这一段问答呢?
: o  h6 V: L& g  孔子每到一处,他首先观察当地的民风,从而推知该国的施政情况。如果民风反映出来的施政情况,符合自己的学说思想,那么孔子在该国就能够受到很好的礼遇,“闻政”更不在话下,也就不必刻意“谋求”了。反之,统治者的施政理念与自己大相径庭,自己的学说思想是无法在此地进行宣传和被采纳的,孔子也就没有必要在此地久留,白白耗费无用之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不求”了。 / y- J  A  z* [

# h' @0 \: K! d* ]8 y  大义: 7 W  `6 [6 }6 P4 ~

- V9 O: p2 J1 X& b1 E  子贡回答道:“由于孔子自身具备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并以这五德为标准去体察民风民情,进而了解一国的施政状况。孔子获得‘闻政’的方式方法,与常人的刻意谋求,是完全不同的。” 6 N$ V  J" Z" J  [9 B, U% e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六) ( q0 H# m0 ]0 n* c2 R4 n5 P; H: L7 F

: i4 |- K) {# N9 F9 z  原文:
) Q. H5 [4 x6 f8 x
) y" Y5 d9 G( L* N$ |7 q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 h$ Z3 w6 j; B* g& Y: I
( W, r4 V% G$ E  e* M4 q  解说: 7 ?) {6 {( H& H: T7 w: r, b# g

6 \1 a; M& B! N  j4 @$ O  孔子说的这句话,看上去意思比较明显,但却成为千古疑案。下面就其中争议的焦点,分别进行解说。
* N4 A6 h3 S" D4 q9 k: S4 W, }. ?8 x9 \+ P
  “父在”,是指父亲健在的时候。“父没”,是指父亲去世以后。这两句没有什么歧异。 ) E+ [5 j" S2 s# c8 f  y" A9 k
/ u6 ?% y- O4 D
  “观其志”,字面意思是说观察他的志向。“观其行”,字面意思是说观察他的行为。在这里问题出现了,由于对“其”字所指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两种解说。 7 w1 c' {% P8 {$ l
  其一,认为“其”是指的父亲。也就是说,父亲健在的时候,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的志向,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父亲去世以后,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 . ~. V/ W0 r3 y7 I' v- I( |
  其二,认为“其”是指的儿子。也就是说,父亲健在的时候,作儿子的不能随着自己的意志来为人处世,要观察他是否遵循了父亲的教导;父亲去世以后,作儿子的无法再从父亲处随时获得指引,那么就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否符合父亲生前的教导。
  w9 a4 I3 P- n2 m. p* j
; E/ n% @, v" v0 f9 C; q5 w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字面意思是说,在父亲去世以后的三年间,如果儿子对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作更改而恪守之,那么就可以认为儿子已经具备“孝”的德行了。 5 y; r* Q0 g+ a6 o* @7 h7 n; _/ ~
  这里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以“三年”为限?中国传统的居丧礼仪,一般以“三年”为限。那么随之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三年”不改,那“三年”以后还改不改呢?其二,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如果是好的、善的,那么遵循“不改”还可以;如果是坏的、恶的,难道也要遵循“不改”吗? 5 m9 r; Z2 I: A2 h
  对于这两个问题,又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 l% E: ]4 h' v7 R
  其一:认为父亲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其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必定不可能都是好的。那为什么孔子说要“三年无改”呢?父亲去世后,作为儿子在居丧的三年内,应当时时思慕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以表达自己对父亲去世的悲痛心情,而没有闲暇去回忆父亲生前的过失。三年之后,自然可以遵循父亲好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改正其不好的。 9 c+ y0 A/ h/ D3 }" i6 M" A. E/ D
  其二:认为孔子原话是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什么是“道”?只有好的、善的,才可称之为“道”。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指的父亲的好的为人处世之道,根本不涉及不好的。那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既然是好的,为什么只三年不改,应该永远不改才对?再好的东西,如果一成不变,不能与时俱进,最终也就变成不好的了。所以在三年居丧期满之后,对于父亲生前好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可以因时因地而加以改进了。 5 B' i3 M* S; U" ^0 c1 e0 [
4 E  T# C. t" `4 |& _! u! S" t  L
  上面列举了不同的理解,看上去都还能讲得通,那么到底孰是孰非,或者说那种解说更符合孔子本意呢?通观孔子说的这句话,其意思落脚在“可谓孝矣”,也就是说孔子强调的是“孝”。既然如此,“观其志”与“观其行”也就是在论“孝”,而并不是教人如何去观察别人。那么,关于“其”字所指,自然是指父亲,也就是儿子要观察父亲的志行。
* \! D7 {7 h# w4 h# y& j) {  另外,句读也是产生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年无改”与“于父之道”应当断开,变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健在时,儿子观察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指引;父亲去世后,儿子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指引,并且能够作到在居丧的三年之内,无所更改。那么,作为儿子在事奉父亲上,可以称之为“孝”了。
$ ^# S) c2 G) ?: f, b9 _  再有就是对“道”字的理解。“道”这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就算一个普通人,他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也不能称之为“道”。所以,孔子说此话的对象,决不是普通人,而是对为君者讲说的为君之孝。也就是说,父王健在时,子当观察其意志,来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引;父王去世后,自己继承了父王的事业,要追忆先王生前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引。为了彰显孝道并稳定新的政治局面,在居丧的三年之内,对于先王的为政之道,恪守遵循,不要作大的变动;三年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及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改革,推行新政。 4 F" j" E0 t  q5 ?1 B8 M: ~9 H" {
) k9 a; i7 C! _
  大义: " |. ?  f2 h9 G

  P5 L4 y4 z) d  孔子说:“父亲健在时,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的志向,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父亲去世后,作儿子的要观察父亲生前的行为,来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指引。在居丧的三年内,如果儿子对父亲生前的为人处世之道,能够恪守遵循、不作更改,那么儿子就已经具备‘孝’的德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7: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七)
1 `  q: x+ @% a4 w/ C. m8 I7 d# m5 e' t) q- I
  原文:
7 M' J/ P8 f+ d" u
& }" D4 b$ @7 r7 Q8 Z$ {7 g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Q8 g4 \: \3 y% G2 v" P4 J" |
& q$ C  n  i& ~1 b9 E- D9 s/ X5 b
  解说: ) \% Z% z9 [+ c  T' ^1 V
5 e0 L/ o) i5 D/ V6 d$ K" ?7 E
  有子讲的这句话,其中有一句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和为贵”。现代人一般把“和”就理解为,类似于“和气”的意思。那么,了解“和”字到底在《论语》中是什么意思,对于准确把握整句句义,是极为关键的。 2 v. B+ C$ p! m# b+ _# U# k
  在这里,“和”是指的“乐”,也就是“礼乐”之“乐”。“乐”在教化人民的作用上,表现为“和”。为了彰显“乐”的功效,所以在此“和”而不说“乐”。
4 z8 a1 r2 r% |  G  Z. I1 \$ l7 S  这个知识障碍扫除之后,下面的意思就好理解了。 2 {  P  c' k% V6 r, m# U

4 Z% _* L' e% n5 g8 o  “礼”,就是圣人制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仪轨、规范。有了“礼”,人与人之间才会不争。
2 |$ k" i8 P: {, g/ `  “用”,可以理解为作用、功用。 4 X# `7 R$ s8 x6 ?# p

# E) A! a4 }) U  “和”,上面已经讲过了,为“乐”的功用。可以理解为调和、和谐之义。有了“乐”,人与人之间才会无怨。
% O5 m9 W# l! Q+ P1 b  “贵”,是贵在、可贵的意思。
7 ~  w; M: [3 j1 N; ?5 T
+ [9 J7 e2 r9 F; ~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说,要想发挥“礼”在治世方面的作用,必须用“乐”来加以调和。为什么有子要这么说呢?因为“礼”虽然是圣人制定的约束人与人之间言行的好的规范,但是如果过于强调“礼”的话,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感情疏离、淡化的负面作用。要想避免“礼”的这一负面作用,就必须让人民在注重外在礼仪规范的同时,用“乐”来调和他们自己的心,使其在情感上能够和谐融洽。这种将“礼”与“乐”相结合的治世之道,才是可贵的。否则,片面强调“礼”或“乐”,就会导致“人情淡漠”或“言行无矩”的社会弊端。
, S' [5 H' q3 R, F' ^) ~5 D9 v4 `8 s% Q4 u4 S3 q4 p- }# V+ ]
  “先王”,是指过去圣人为国君、天子者。 ! r. I! V; P! X6 V  S  b
  “道”,是指的治世之道。
  j. y2 v& L: d5 f  “斯”,是这、此的意思。也就是指的“礼之用,和为贵”。 . c8 R) i4 v* d6 E8 T( x0 [3 S/ h
  “美”,就是好的意思。
6 D7 C2 \; u1 u  “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王者,都是圣人,他们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方法,也是以“礼之用,和为贵”这种“礼”“乐”结合的治世之道为“美”的。
% |7 ~7 t* V& F( A5 l" M0 w0 E' R$ k0 Y/ M. o
  大义:
0 V0 c! Q* Z9 {7 ~# T( {8 X  {4 E# x4 \+ I6 I/ x
  有子说:“‘礼’的作用,必须加以‘乐’的调和,才能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以往圣明帝王们的治世之道,也都是以‘礼乐结合’为‘美’的。
/ `) y: r' O+ I7 [) e  k* [8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7 23:50 , Processed in 0.0278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