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0)
; d+ U1 R% v' X( |. y  / p5 [: q/ k$ d5 p; T3 L9 B/ [
  护送驹于利受回国的汉使节是卫司马谷吉。对于郅支的狼子野心,御史大夫贡禹是有所认识的,贡禹对元帝说:“郅支单于并不诚心归附,而且其王庭搬迁到坚昆国的故地,距离中国遥远,依臣之见,汉使者只需将其子驹于利受送到边塞就可以。”( _0 a# ?% |, |  U" H9 d
  自张骞之后,汉使节在异域的表现十分杰出,谷吉当然不愿意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上书皇帝:“中国应该羁縻夷狄之邦,政府已经养育郅支单于的儿子达十年之久(前53年到前44年),恩泽深厚,如果不送他返国,而只是送到边塞,这不仅以往的恩德功亏一篑,而且会引起郅支单于的抱怨,这样做就不值得了。我手持汉节前往向郅支单于宣扬汉帝国的恩德,料想郅支单于不敢放肆。万一郅支怀禽兽之心,对臣下毒手,那么便对中国犯下重罪,一定会害怕中国的报复,如此一来,必然会逃得远远的,不敢窥视中国的边界,以我一人的性命换得边疆的安宁,这是国家之幸,也是臣之心愿。”
& `$ T: i( v1 _0 q  这是何等刚健雄强的精神啊!
4 @2 s9 u1 R' n$ v6 T; G. w  不幸的是,谷吉不远万里,到达郅支单于的王庭,郅支单于不仅没有半点感激之心,反而见到儿子平安归来后,无所顾忌了,因为汉府政这些年一直支持呼韩邪单于对抗他,他对中国充满怨气,又将这些怨气通通发泄到中国使者身上,在暴怒之下,下令杀死谷吉。6 S. C* ^/ d- l! _
  匈奴在最鼎盛的时代,也不敢擅自屠杀中国使节,而郅支这个没落单于,居然犯天下之大不韪,击杀汉使,这个血债,终究要偿还的。6 G$ |, T5 ~& w
  , A# o6 s7 L" f& o' e- X' B8 H
  郅支单于杀死汉使者后,他的命运便发生转折了,开始由盛而衰。不出谷吉的预料,郅支很害怕汉政府的报复,而此时,呼韩邪单于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强大起来。郅支单于东归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为了远离中国与呼韩邪单于的打击,他决定再次向西迁移。
, T! J/ Y1 a; s" c( O  正巧此时乌孙与西部的康居国(位于现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境,巴尔喀什湖以西,咸海以东)爆发战争,乌孙国实力颇强,所以连战连捷,康居国王好几次被乌孙军队所困。康居国王便与大臣们商量,也不知是谁献了一个馊主意,跟康居国王说:“匈奴是个大国,乌孙人最怕匈奴了,现在郅支单于处境颇为窘困,不如我们把他们迎接到康居国的东部,与匈奴联合击灭乌孙,把乌孙地盘交给郅支单于统治,这样既我们康居国既没有乌孙这个强敌,又可与匈奴人和平相处。”7 X8 r& c5 d7 _2 ]; T
  这种馊主意,康居国王居然以为是妙计,便派人前往昆坚晋见郅支单于。
8 E) W4 F* Q/ |  ( l4 W) a: s9 a
  郅支单于正想要向西迁移,避开中国的报复,没想到喜从天降,康居国居然自动找上门来,心中大喜过望,便率领一部分人马,向康居国进发。但是郅支单于的运气也不好,行军途中,军队被暴风雪所困,死亡极为惨重,抵达康居国时,仅剩下三千多人。郅支单于西征时总计有五万人,后来战乌孙、灭坚昆、乌揭、丁零,人员肯定会有伤亡,至于前往康居时,郅支还有多少人马,这个史料记载不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1)* ~- S! N9 S) ^* C$ U) Y
  
. {# t% b) }" z5 @" w  郅支单于的到来,受到了康居国王的热烈欢迎。
9 i; O. W$ O6 {4 C  康居国王将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了康居国王,结为姻亲(互相当对方的岳父),虽然匈奴的势力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了,但是在康居国看来,匈奴的威名仍然足以震憾西域各国。
  w- I1 e8 q# ~/ z, f! I; w6 J  郅支单于能够在匈奴内战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个人有些本事,特别有军事才华,在内战中击灭闰振单于、伊利目单于,击败呼韩邪单于,在西征过程中又战无不胜。匈奴与康居联军开始向东进攻乌孙,在郅支单于的指挥下,联军屡战屡胜,一直打到乌孙的首城赤谷城(新疆伊宁),沿途杀略百姓,将牲畜洗劫一空。
( k. }% }# p/ ^, `2 m+ m( n  
9 _- Q( h4 h  Q& ^& M+ t  乌孙被击败了,但康居国王没有感到快乐,很快,他就要咽下自己引狼入室的苦果。
1 r+ J1 t# ?9 c4 Z% z  郅支单于凭借他非凡的军事本领,以三千匈奴骑兵为爪牙,在康居国俨然以太上皇自居,根本不把康居国王放在眼里。+ E: b! w' V3 J9 N- {% S
  郅支单于这个人脾气大,可能有点心理变态,一发怒时便想杀人,有一次不知何事,怒气冲天,竟然把嫁给他的康居国公主也杀死。" n$ r2 ~2 I! U( _+ H, C+ n
  康居国王惮于郅支单于的势力,敢怒不敢言,这使得郅支单于使是胆大包天,肆意屠杀康居国的贵族与百姓数百人,手段极其残忍,甚至把这些人支解,然后将尸体入到河中。
! e. L5 n( ]8 q) a$ ~1 y- A4 ~  郅支单于意犹未足,又每日征五百名康居国百姓,强迫他们修筑单于城,康居国简直成了匈奴人的殖民地,这座单于城,耗时两年才完工。" }0 R% d$ g' Z% ~
  之后,郅支单于又派出使节到附近的国家,要求这些小国进贡,这些小国迫于郅支单于的淫威,不敢不从。
, z7 u. q: f0 K2 g  
* q- U" Q! A6 `  正当郅支单于在康居国为非作歹时,他的对手、呼韩邪单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援助下,逐渐恢复元气。1 P% |: P# z% k" N. a6 d
  永光元年(前43年),呼韩邪单于率领部属从漠南返回漠北王庭,日益强大的呼韩邪单于已经不畏惧郅支单于的反扑了。! L. u! e7 W2 Q4 i
  中国方面,谷吉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回匈奴后,便音讯全无,中国政府先后三次派出使节前往康居国,当面向郅支单于责问谷吉的生死下落,郅支单于色厉内茬,对中国还是有几分畏惧之心,所以竭力掩盖真相,并让汉使带了一封信给西域都护,信中写道:“我居住在这个困厄之地,愿意归附强大的汉帝国,派我的儿子入质中国。”
( y0 T. [/ Y$ l8 _, j9 {0 ~  话虽这样说,可是郅支单于哪有臣服于中国之心,不过是以为中国距离康居国遥远,中国军队根本无法到达罢了。
2 O. o' |; ]8 k8 b6 P5 i' i9 }  郅支单于对于中国使者,态度傲慢无礼,多次侮辱中国使节,而且他在康居国作恶多端,凭恃着武力对附近的西域国家发号施令,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对西域的统治。为了西域的安定,必须将郅支单于彻底击灭。" Z: \( K+ ~9 s2 {* z/ c  o/ [
  这个历史重任,落在了伟大的英雄陈汤的身上,陈汤将因此而名垂青史!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2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2)& a. h: }  ~+ z" ?) \# T$ |* O  o
  
. w1 j9 q. O! n& v3 T- j  五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o4 H% m2 V' Z2 Y! s
  . A% }* @. G& k( r. L1 H; N; I
  英雄即将出场,先看看看陈英雄早年的事迹。  i0 z3 A: \7 q* K2 C2 _2 O
  陈汤,字子公,山阳郡瑕丘县人(今山东兖州东北),年轻时博览群书,是个很有学识的人,又写一手好文章,算是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但是这个一个好青年,却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每天要为三餐饭发愁,常向邻里借贷勉强维持生活,但借了钱粮之后,陈汤也没法还,有时没有办法,就外出乞讨为生,穷困落魄到了极点。
, p5 q, Q# L( H; G! R! H  如此落魄已经够惨了,陈汤还要忍受州里人的白眼,认为他借钱不还,甚至还当乞丐,真是个没有气节操守的人。
2 m  r- F7 D8 q0 m8 }4 Q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为厄运所击垮,方是天地英雄。陈汤一方面忍受贫寒的生活,一方面忍受别人蔑视的目光,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创造命运的奇迹。
) p. E7 J5 n7 s& v# j) _  + z: m+ I, W3 g7 P7 y
  陈汤跋涉千里,前往首都长安城,希望谋得个一官半职,凭借自己的一腹才华,弄了个小官:太官献食丞,这个小官的职责是负责给皇帝献食的,虽然这个芝麻小官对满腹经纶的陈汤来说,实在太不相配,但好歹使陈汤摆脱了早年穷困潦倒的生活,既然负责献食,少不了品尝一些天下美味了。
/ n. Q( M6 P& b+ V  就这样过了几年,陈汤有一回遇到富平侯张勃,两人交上朋友。张勃在与陈汤交往过程中,发现陈汤这个人真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见识,而且性格极其坚忍不拔,多谋善略,心中暗暗称奇。
- x. m7 B0 p% l! C9 I+ W/ x. W  e  正好初元二年(前47年),由于元帝刘奭刚登位不久,下诏让全国的侯爵向朝庭推荐可用之才,张勃就向皇帝推荐陈汤。朝廷便派人考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陈汤就可以升迁,但恰在此时,意外发生了:陈汤的父亲去世了!
/ v$ a6 U$ q1 G3 \  陈汤早年饥寒交加的生活,他发誓要出人头地,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岂肯放过?所以他也不回家奔丧。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要知道元帝刘奭可是一个忠实的儒家信徒,儒学提倡“以孝治天下”,陈汤居然父死不奔丧,这种人怎么能升迁?陈汤不仅没有得到升迁,反而被逮捕入狱,连举荐陈汤的富平侯张勃,也因为“举荐不当”之罪,被削户二百。
8 d# u, x  N( E% e9 u0 F% ~+ D( j. r- ]' ^  4 l8 J- [+ i2 r" i7 m' R
  陈汤出狱后,正好朝廷当时加强对西域的控制,需要大量的使节,所以重新征召陈汤,给他一个郎官的头衔,出使西域。0 P- o) G* a' l1 n
  几年后,由于陈汤在外交上的才华,升迁为西域副校尉,此时的原西域都护郑吉已经去世,甘延寿担任西域都护。甘延寿名气不如陈汤,但也是一位英雄,下面再来说说甘延寿的故事。" V* J' m$ X: n" z
  甘延寿是一位武林高手,功夫十分了得,因为善于骑射,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入选为羽林军。军队中举行比武大赛,甘延寿获得两项冠军:投石冠军与跳高冠军,特别是跳高的功夫非常厉害,当时羽林军处有一处亭楼,甘延寿竟然跳过这个亭楼的高度,可惜当时没有记录下甘延寿的跳高成绩,以亭楼的高度估计,只怕要打破现在跳高的世界纪录。凭借这个无人可及的成绩,甘延寿升迁为郎官。( j/ |5 v8 `7 e; j
  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举办一次搏击大赛,甘延寿依旧轻松战胜其他选手,他非凡的技艺引起皇帝的关注,所以再度升迁为期门,期门是负责护卫皇帝的官职,到汉平帝时改官名为虎贲郎。因为甘延寿武勇绝伦,所以深得皇帝的宠幸,曾担任辽东太守,后调任西域都护,即西域总督,陈汤以西域副校尉的身份,成为甘延寿的副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9: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3)
) I1 c& F4 V- z. n* ~  
; N3 j( Z, b+ }  J  建昭三年(前36年),甘延寿与陈汤抵达西域。这两位英雄将联袂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 p9 T; ?: y. }- {  早年生活的磨砺,使陈汤身上充满奋斗的激情,他坚强执着、豪气过人、足智多谋、沉着勇敢,敢作敢为、勇于任事。每经过一处城邑山川,他都要登临高处,默默将山川地形牢记在心,对西域的风俗人情,也了然于胸。6 e5 t6 K* _9 i- W6 r# E. o3 \: z
  陈汤在西域,隐隐感觉得来自西边康居郅支单于的杀气,此时郅支单于侵陵乌孙、大宛,乌孙抵挡不住,乌孙国西部与康居相邻的广大地区,几乎成为一片无人区,而大宛国迫于郅支单于的压力,每年向郅支单于进贡。, k- j6 G/ F9 d. B$ o2 r
  陈汤最大的志向,就是建立旷世奇功,而现在他来到了西域,这是一片建功立业的乐土,诞生了象张骞、傅介子、常惠、郑吉这样伟大的英雄的地域,而他,陈汤,他要超越他的前人,他要惊世骇俗,他要做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击杀郅支单于!3 ?( c8 `0 ~1 T# U& w, b$ l
  即便是卫青、霍去病这样伟大的将领,也没法诛杀匈奴单于,可是陈汤这样想了,他还要这样做。8 {. ?0 `; a5 X
  
0 |# j# w  ?: \& B  要诛杀郅支单于,必须要跟自己的上司甘延寿商量。
4 [1 z) N" d' h7 W5 }# q4 C  陈汤对甘延寿说:“西域这些蛮夷国家,本来是臣服于匈奴,对匈奴深怀畏惧之心。现在郅支单于控制了康居国,侵逼乌孙、大宛,一旦得到这两个国家,那么西域的局势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到时郅支单于以康居、乌孙、大宛为根据地,北击伊列(中亚卡拉干达一带),西取安息(伊朗一带),南夺月支(位阿姆河流域),这样不用很长时间,西域各国必然处境十分危险。”- M6 S5 j8 ?) _3 \( _
  甘延寿听了之后连连称是,陈汤继续说:“现在郅支单于虽然躲在偏远的康居国,康居国的守备很弱,没有坚固的城堡,没有强弓劲弩。如果我们动用屯田部队,外加乌孙等国的夷兵,组建远征兵团,直指单于城下,那么郅支单于欲逃无路,欲守不能,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
9 ~/ F' l9 Y1 q  I* y  甘延寿听了很是觉得有道理,便说:“好!我马上奏请皇上,批准这次军事行动。”3 a3 _6 O) u! a, g3 d: @
  陈汤摆了摆手说:“朝廷的公卿,见识平庸,这种大谋略,非平庸之辈所能了解,如果交给他们商议,这事准不成。”5 y( [8 I! z% m$ Z1 r: B
  不上报朝廷而擅自兴师讨伐郅支单于,这可是非法的,甘延寿虽然勇猛过人,但论胆略,逊陈汤不止一筹,所以他犹豫不决,这事就搁着了。
# I% [( c0 j4 d2 x  8 _2 X+ d2 f* F% o, W
  过了一阵子,甘延寿病了。) o$ F: k5 t. G# E: P
  陈汤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时机,擅自矫诏,以中国皇帝的名义,诏令西域各国军队与西域的屯垦兵团向西域都护府集结。陈汤做事雷厉风行,短短几天,西域各国的军队已经动员起来,并迅速向都护府所在地集中。2 I# o8 b+ O1 O5 {
  甘延寿得知陈汤擅自矫诏发兵,吓身一身冷汗,从病上跳了起来,急急忙忙跑到陈汤那儿,想要阻止陈汤。* H# V6 @- @/ g8 K+ C
  陈汤大怒!他手按剑柄,虎目怒睁,目光如寒剑刺向甘延寿,大声喝道:“现在是建立千载奇功的时侯,各国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是不是想阻止?”到底谁是真正的西域总督?饶是甘延寿一代武林高手、陈汤的上司,却被自己的部下镇住了。若是甘延寿坚持到底,拔剑与陈汤比划一番,陈汤未必是甘延寿的对手,但陈汤的英雄气概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这是一种能量之场,甘延寿也不由自主、莫名其妙就被陈汤震摄住了,也不得不卷进这个漩涡之中。- |* c# A& P6 _4 J8 P% ^$ K
  甘延寿应该心怀感激,因为陈汤,他才得以名垂史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4)
2 v6 H7 Y1 Q4 |* t/ M  . B* A. Y7 o5 |1 ?( {
  汉军戊、已校尉率车师屯垦部队赶到,其他西域各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这支多国联军组成的远征军团,总计四万余人,编为六支纵队,分别由六位校尉指挥:扬威校尉、白虎校尉、合骑校尉、戊校尉、已校尉,还有西域副校尉陈汤。名义上的总指挥是西域总督甘延寿,真正的灵魂人物是陈汤。! v& q- w0 j; S( z, \$ b! f; E5 m
  经过短暂的整合之后,全军整装待发。到了这个时候,陈汤才与甘延寿一同上书朝廷,自劾矫诏之罪,并说明出兵的理由。奏章发出之后,陈汤也不等朝廷的回复,即日率军启程。
: {4 i$ A" g5 V8 X' e8 v1 B  W  大军兵分两路,每路三个纵队。一路沿着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大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然后折向北,进攻康居。另一路三个纵队由甘延寿率领,沿着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出发,抵达温宿国(今新疆温宿),翻越天山山脉,进入乌孙国首都赤谷城(新疆伊宁市),然后横穿乌孙国西部,直逼康居国。& g5 y( W9 J, w0 }, p% n
  ; b6 g; d, Z7 y+ P8 k% P% p
  当陈汤的远征军抵达阗池(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斯坦境内)西岸时,遭遇到康居国军队的突袭。; B- _6 T/ o2 U: H5 C0 x
  原来康居国在郅支单于到来之后,对乌孙国作战屡屡得手,康居一位副王,叫名抱阗,正好率军进攻乌孙国,杀掠一千多人,正好要返回康居国,在返途中,意外地发现陈汤的远征军,便率军截击远征军的辎重部队。0 s: d% g) `* I) c
  陈汤马上率领主力部队回援,击溃了康居副王的军队,斩杀四百六十人,俘虏康居贵族伊奴毒,夺回辎重,同时解救了被康居军队掠夺的乌孙国百姓四百七十人,康居军队在乌孙国掠来的马、牛、羊等战利品也落入远征军之手。陈汤下令将百姓返还乌孙国,但是把马、牛、羊等牲畜没收,作为军队的补给。+ g8 `3 |# }6 z1 A9 B5 {4 s$ G: {4 P$ i
  进入康居国之后,陈汤严令士兵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擅自掠夺康居百姓的粮食牲畜。陈汤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诛杀郅支单于,对于康居国军民,只要诚心投降,既往不咎。
; t" p  Q' E! Q; \: \  康居国的东部由贵族屠墨镇守。陈汤派人秘密召见屠墨,向屠墨晓以大义,告诉屠墨,中国远征军不仅威武雄壮,有必诛郅支单于的决心,而且是仁义之师,只要康居国不与远征军为难,中国必定将康居国从郅支单于的残暴统治中解救出来。郅支单于在康居国内倒行逆施,残害无辜,早已引起康居贵族的不满,只是迫于郅支单于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罢了。
# |7 |' p1 s4 V7 i' ]  屠墨当然乐意看到中国远征军诛杀郅支单于,由是与陈汤签立秘密条约,将东部门户洞开。陈汤兵不血刃,穿过康居国东部,直扑郅支所在的单于城。# C6 I5 G- ]# j. }! ?6 g* I
  & Y8 f. f1 y" b! M0 N6 K% Z
  军队行进到距离单于城六十里处,停下来安营扎寨。( F, ]! W% }# B! W. {; O8 g
  陈汤命令部下在附近展开威力搜索,结果抓到了一名康居男子,很巧的是,这名叫开牟的男子,正是与陈汤签订秘密条约的康居贵族屠墨的舅舅。
7 w6 S; U% e/ p. H6 V7 N1 B- F  开牟对郅支单于在康居国犯下的暴行也是深恶痛绝,他表示愿意为陈汤的大军作向导,并且把他所知道的单于城的防卫情况一一向陈汤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2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5)
( f+ @- h3 Y8 r0 m- ]  2 V. Q0 A+ \; g2 O9 P. C8 R& I
  此时陈汤已对单于城的情况了如指掌,第二天,大军再向单于城挺进三十里,然后安营扎寨。( V9 f' f+ j7 c8 j: Z& r
  此时郅支单于已得到消息,中国军队竟然不远万里杀到康居,他心中吃了一惊,赶紧派人前往联军司令部,问道:“中国军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呢?”
1 `/ D3 w6 V  U2 V) {7 Y8 }. W  陈汤对匈奴使者说:“你们单于不是曾上书,说居住在这个困厄之地很苦,愿意归附强大的汉帝国,还要派儿子到中国吗?我们皇帝听说你们单于离开广阔的匈奴故地,躲在这个偏远的康居国受委屈,心里很是怜悯,使派西域都护将军率军来迎接单于还是单于的妻儿子女,怕惊吓了其他人,所以军队不敢抵达城下。”" H3 `3 f8 m8 k) E" r5 A5 p
  看来陈汤果然是外交奇才,明明是冲着诛杀郅支单于而来,外交言辞仍然讲得天花乱坠。9 e7 a' U3 b* C+ v8 E& b  w2 j
  2 z; E: ]% {0 X5 `1 P2 d
  匈奴使者数次往返于单于城与联军司令部,给双方的首领传话。甘延寿与陈汤厉声对匈奴使者喝道:“我等为单于远道而来,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匈奴的王侯大臣前来拜会将军,接受皇帝的命令,单于作为东道主,却没有体现待客之道,不把我等放在眼里,这是何理?你回去告诉单于,我军远道而来,人与马匹都极度的劳累了,粮食也快吃完了,再拖下去,恐怕我们回不去交差了,快让单于与大臣好好商议商议,尽快给个答复。”) H* B1 V# h2 G% @8 V
  这是甘延寿与陈汤给郅支单于的最后通牒。
) ]$ r9 N3 J. F5 ?* _8 O% t% |    J2 M+ {$ q( Y; s% q
  此时陈汤与甘延寿均还不知道汉使谷吉早被郅支单于杀死,但是郅支单于却很心虚。半夜时分,他悄悄地溜出单于城,到了城外后,郅支单于望着茫茫天地,心中一片茫然,他想逃,可是要逃到哪啊?
; |4 L. k% B1 g* T) i  ~' H  逃到康居国的都城吗?不行,他把康居王的女儿都杀死了,康居王一定是恨透了,更不必说康居的百姓,这一去不是送死吗?
9 }. N# Q4 a+ r/ m. {  或者逃到西域的某个国家去避难?这更不行,西域各国都加入远征军行列;回到匈奴去?自己的老弟呼韩邪单于正想要自己脑袋呢!2 I( c3 `* I$ R1 {+ u" d: A
  郅支单于策马在城外兜了一圈,发现无路可去,无可奈何又回到城内,这时他一定体会到一个词的含义:“众叛亲离”。眼下之计,惟有坚守此城,只要坚持到远征联军部队粮食耗尽,甘延寿与陈汤便会退兵了。这样还不保险,必须要有援兵,在康居国内,还有一些贵族听令于郅支单于,正好连夜去搬些救兵。" I+ |9 |; T! L9 p6 N$ \* J
  * u9 j% m$ E/ x7 Q9 i
  第二天,郅支单于并没有开城投降。) A0 H3 N7 u. w$ ?
  甘延寿命令四万大军开进到离单于城只有三里之处,就地构筑兵营与防御工事,然后与陈汤登上小山丘,遥望单于城。
4 v! N& \, p( {7 x  只见单于城由三道城墙所构成,最里面一道墙是土墙,土墙外还有两道木墙。城墙上悬挂满五彩旗帜,迎风飘扬。城墙上有数百名匈奴兵正是巡逻,城门下有一百多名骑兵往来于木墙与土墙之间,估计是在传递汉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在城门两侧,还有百余名士兵正在操习“鱼鳞阵”,还可以看到一个小头目正在对士兵们讲习战法。3 f) B" f6 [1 O9 z  U. @
  看来郅支单于早已做好作战的准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6)
' ~3 I- f& X. I  ; |9 T6 M( L/ @/ q% H6 j6 u
  关于陈汤这次著名的远征,还有一个小插曲。! d4 p$ O  {. i& T, d1 F
  1940年,牛津大学的学者德效骞撰文提出一个观点:陈汤所面对的匈奴人中,有一部分是罗马军团的残部,这个观点在前几年又风行一时。
& Z: I/ G3 S8 u  前53年,古罗马帝国的统帅克拉苏(剿杀斯巴达克起义的重要人物)率领七个军团入侵帕提亚(即安息国),在卡雷会战中,罗马军团遭到惨败,包括克拉苏在内的二万名罗马人被杀,一万名士兵成为帕提亚人的俘虏。这一万名罗马战俘被安置在帕提亚(安息)东部。% U0 I) q" o; j. o  M2 ~
  十七年后(前36年),陈汤的兵团在单于城下发现匈奴军队演习“鱼鳞阵”,从这种阵法的表面意思来看,有点类似于罗马军团步兵方阵的“龟甲阵”,也就是以大盾牌将步兵方阵的上方及周围防护得结结实实,象一只大乌龟壳一样。而且单于城的外城采用“重木城”,这也是罗马人的典型防御术。
) q! F; h3 b8 f& O2 Q7 N  H  这似乎可以说明,有部分罗马战俘从安息国(帕提亚)逃出来,投到郅支单于的麾下,从地理位置来看,这是有可能的。根据《汉书》记:“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安息国的北部正是与康居国相接壤,所以这些罗马士兵从安息国逃出来后,进入康居国,加入郅支单于的军队,是完全有可能的。4 P5 B  w# w: M+ x' U8 E
  
* B0 x3 C2 A& P  由于欠缺更多的史料,历史学界也有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笔者认为罗马士兵加入郅支单于军队这种说法可能性非常大。
4 H9 v( M) w$ x! c9 C# s( Q% O  安息与康居国当时都不在中国的控制范围,在这个地区,似乎郅支单于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在陈汤对甘延寿分析西部形势时,曾提到郅支单于一旦控制乌孙与大宛国,可能西取安息,由此可见郅支在这一地区的势力。
' h" a+ G- a5 ]5 A3 J/ ^2 ~, `  可是根据《汉书》,郅支单于到达康居国时,只剩下三千名骑兵,就算再加上康居国的军事力量,也未必强大到什么地步,因为康居国在长期与乌孙战争中,始终居于下风,那么可以推想郅支单于除了三千名匈奴骑兵外,一定还有另一支军事力量,这很有可能便是这支罗马兵团的余部。
! l: B& D8 Z; B: C0 K  可是罗马兵团的余部是如何由安息国到康居国,又到底多少人投奔郅支单于呢?这就是个谜了。也许是罗马战俘被安息人派往边境戊边,然后集体逃跑,投奔郅支单于,此时势单力薄的郅支单于当然求之不得。也许是郅支单于攻击安息国,意外收编了这此罗马战俘,当然,这些仅是猜测。# u+ y, z0 j! F* B
  
1 v, c% p2 A+ \0 `; N  为什么史书会记下单于城的士兵在操练“鱼鳞阵”呢?要知道《汉书》中对战争的记述一般是很简略的,这肯定是这种“鱼鳞阵”引起远征军官兵的兴趣。为什么会兴趣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可能汉军没有见过这种阵法,所以印象深刻;二,匈奴人一直是以骑兵为主力,根本没有听说过匈奴有步兵,特别是匈奴步兵还操习这种阵法。) A6 E4 c8 U1 i
  所以笔者倾向于认为在郅支单于麾下,确实有一支罗马军队,人数不详。
5 I- n/ Y4 T2 p6 U' \' V! Q  题外话,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 E/ E! c/ g# ?
  
! S- o* ^$ a4 C- h  在城楼上的匈奴兵远远冲着远征军的大本营,故作勇敢状,高声喊道:“有种的过来较量较量!”看来是死到临头还嘴硬。
8 _9 u* w+ @/ S( q7 W' R8 M4 \  刚才在在城门间来回奔跑的匈奴骑兵一百多人,也高声吆喝着,策马驶出城门,冲着联军大本营冲杀过来。做什么呢?神风敢死队么?) ^; J9 I, n' D* @9 n+ a7 Y
  陈汤哂然一笑,命令中国兵团强弓劲弩伺侯,弓弩兵引箭上弦,瞄准冲杀过来的匈奴骑兵。匈奴人晓得汉军弓弩的厉害,一看大势不妙,为首的那人调转马头急忙便跑,其余士兵一看,纷纷鼠窜回城内。
# X, ?7 P4 F& `0 n! ]$ ]( D4 Z& i  汉军的弓箭手整齐有序地向前行进,到了弓弩的射程范围后停下来,列队持弩,指挥官一声令下,从弩膛中射出的箭雨飘向空向,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后,坠落在单于城的城门附近。城门下操习兵阵的士兵赶紧摆出新演练的“乌龟阵法”,用盾牌将步兵方阵遮盖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还是不免吓出一身的冷汗,心中暗叫“厉害厉害!”然后这个乌龟营退入城内,把城门关闭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57)4 g  i/ c, `. q' Y
  
7 e& s! C' G( x6 ~  M2 t( K7 ~: X  陈汤策马行进到联军阵前,奔跑的战马掠起一阵风,将陈汤的披襟吹起,飘扬于风中。陈汤立于飒飒风中,拔出宝剑,寒光闪闪,对全体远征军将士说:“诸位将士听令,六路纵队,听到战鼓声擂响,便直扑城下,将单于城团团围困。各纵队按预先安排的作战任务,工兵负责在城墙上打洞挖穴,填堵城墙上敌人的瞭望孔与射箭孔,持刀盾的步兵冲在前头,长戟兵与弓弩兵紧随其后,弓箭手要压制城楼上匈奴兵的火力,掩护先头部队破城。兵士们,千古勋业,在此一战!”& V5 T& J4 E- h, v% D) D0 B* {
  四万名将士早已热血沸腾,历史将记载下他们这一天的伟大功业!( |" Z" f# E+ J: p! o+ E- n
  5 h5 ?, H+ C( @: E+ D' o+ v! u
  战鼓声响起,打破了荒凉的效外的平静,顿时杀声震天。远征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单于城下,密集的箭雨纷纷落在城头上,遗留下一具具匈奴人的尸体。
; s6 `. |" v8 a4 R5 I& e  外城是木城,匈奴人凭借木城上的射箭孔拼命抵抗,给联军的进攻制造了不少麻烦,不过士兵倒在箭下。陈汤命令先锋部队携带木柴,冲到木城下,然在放火。一时间,大火沿着木城墙蔓延开,躲在木城内的不少匈奴兵来不住逃跑,便被大火吞噬了。3 Q" v, K( Y, p! Q  T# ^
  外围战一直打到了傍晚,夜幕降临,熊熊火光映亮了天空。
$ B3 N7 J6 c# C* I% V* Y4 b- R" N  突然,数百名匈奴骑兵从城门杀出,企图借着夜色的掩护,冲开联军的重围。陈汤果断地命令弓弩兵拦截,训练有素的弓弩兵列阵相迎,以一阵箭雨痛击企图突围的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人仰马翻,侥幸躲过箭雨的匈奴兵,很快被赶过来的联军步兵斩杀,这支数百人的匈奴骑兵分队,全军覆没,无一人漏网。
2 H! Y$ u1 a- ?; B9 \& _  
' S; N; E# U, `  V" A  战事吃紧,郅支单于亲自上阵,身披战甲,登上城楼。有意思的是,单于的夫人小妾们也纷纷来助阵,共有数十个之多,这些匈奴女人好是生猛,竟然个个可以开弓射箭。5 a( {5 d/ H% k$ N/ k( m9 {
  联军中有些战士居然被射伤了,弓弩部队的战士们大怒,“嗖嗖嗖——”往城楼上猛射了一通箭,几声惨叫,郅支单于的小妾们被射倒了好几个,郅支单于正在心疼上,冷不防一支箭飞过来,不偏不倚,正好射在郅支单于的鼻子上。郅支忍痛将箭拔出来,顿时血流满面。大势不妙,他赶紧下了城楼,躲到城内去了。2 m/ T- m8 h5 v3 z  }
  这时双方已经交战好几个时辰了,陈汤意志坚定,一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单于城。
, q/ t' ?* `' I3 {2 J  午夜,熊熊大火已把外城全部烧毁。外城残余的匈奴士兵退守内城,登上土城墙,这些匈奴战士仍然表现非常英勇,还在城墙上高声呐喊,以壮声威。难怪郅支单于以区区数千人的匈奴骑兵为家底,竟然可以称霸一方,其战斗力果然十分了得。1 U! K# h( x# [8 X* L
  
4 `. e! n, I% \) v) f) W  甘延寿、陈汤指挥大军继续进攻内城。突然间,城上的匈奴兵一阵欢呼声,陈汤回首一望,远处无数的火把在暗夜中移动着,原来匈奴人的援兵来了!1 Z; s' m$ {4 l9 e3 J
  这支援兵是听命于郅支单于的康居军队,共有一万多人,康居援军的到来,对匈奴人来说,无疑是一剂镇定剂。康居骑兵挥动着火把,也高声叫喊着,与城上的匈奴兵遥相呼应。
7 {, _+ C! w7 C9 |  康居骑兵分为十几个小队,从四面八方向联军阵地发起攻击。
" ?* m5 V* x! r# n  甘延寿命令一部分攻城部队撤下来,对付康居骑兵。康居骑兵企图利用夜幕的掩护,冲破远征军的防线,但康居骑兵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接连发起几次攻击,全部被联军击退。康居援军的进攻被扼制住了,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攻坚战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5 08:39 , Processed in 0.0265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