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转贴】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作者:雪域桃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乾纲独断( G) I( _/ n/ ~8 o# e
  
! d) _6 D" p9 @% Q! ?  永平三年(西元六十年)正月十七日,刘庄颁诏奖励农桑,号召天下民众加强生产。他在诏书中说:“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夫春者,岁之始也。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 H3 U9 A( B* V# n# k
  从刘庄发布的这道诏书来看,他雄心勃勃,一心要勒紧套在各级官吏脖子上的缰绳,极力督促各地民众加强扩大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保证国库的充实。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完成,刘庄还特别强调了对各级官员的政绩考评工作。他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凡是谎报政绩的官员,一律革职。此外,他还规定,凡是不称职或者违法犯罪的,还要逮捕下狱,依法严惩!! \) I" `3 B& X# \+ Q
  考评工作当然是由于三公各府主持,牵头的是太尉赵熹与司徒李?。可是,二人却在考评时触怒了刘庄。他们在审定中山国相薛修的政绩时,认为此人依法行政,成绩突出,决定将薛修的考核档次评为优等。刘庄早就对赵熹、李?二人不满,这次考评官员的事件,顿时给了换马的口实。他借口叱责赵熹、李?:“中山王刚刚归国就封,薛修就惹出事来,怎么能被评为优等?你们两个老臣,评判官员政绩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他当即决定,请赵熹、李?两人立即“下课”,换新人上台!6 n8 v8 W" |3 f1 y% M# Y6 x6 f
  刘庄做事的风格一向是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二月九日,刘庄不顾朝中多数人的反对,乾纲独断,强行下诏将太尉赵熹、司徒李?免职。理由很简单:考核官员政绩不实。- u% k# t7 c1 x& i/ j7 i* ~( c
  虽说自打刘苍上台后赵熹失宠已久,被免职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把李?也驱逐下台,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这次他一口气将三位顾命大臣免掉了两位,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 q4 h1 s( [8 m9 `- k  二月十一日,刘庄下诏任命郭丹为司徒。十四日,又破格提拔南阳太守虞延取代赵熹为太尉,成为三公之首。刘庄对虞延很早就很欣赏,这次正好大力提拔,取代赵熹做太尉虽然有点意外,却也算正常。在建武朝时期,这种事情多的很,举不胜举。至于郭丹的提拔,刘庄更看重的是他的名士声望,虽然此人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0 I8 C) s0 n, u5 P
  永平二年四月十七日,刘庄在调整了三公班子之后,又开始分封皇子。这次他加封皇子刘建为千乘王,刘羡为广平王。册封了两个亲王,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关注。截至此时,刘庄登基已经接近三年,可是他一直迟迟没有册立皇后,更谈不上议立太子。刘庄的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呢?/ \+ q" A5 t% T8 I. l
  不过,眼尖的人都心里有数,皇后、太子的位子很可能是马贵人和她的养子刘炟(dá)的。事实上,刘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马贵人温柔贤惠,深得太后阴丽华的喜爱。此前刘庄也虽有几个儿子刘建、刘羡,可他们都是后宫宫人生的。其母出身如此卑微,岂能做太子?而马贵人的养子刘炟虽然年近三岁,却是聪明伶俐,是刘庄的掌上明珠,堪称太子的不二人选。
$ b$ \+ ~, C3 n& G6 h+ r  可是,登基这么久了,刘庄却为何迟迟不动呢?真是令所有的人都迷惑不解……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阴氏家族( i6 s' [$ \- O* [1 U+ s
  " q- z3 i$ \4 l' n& i% J) @
  除了对兄弟们厚加抚慰之外,刘庄继承了刘秀在世时的做法,对他的亲戚们照顾的也很周到。尤其是刘庄的娘舅阴家,这可是他最亲的亲戚了。他的两个舅舅阴乡侯阴识、关内侯阴兴皆是忠贞正直之士,是阴氏家族最为优秀的代表。二人皆能征惯战,开国时都立有战功。二人的品行也是有口皆碑,朝野雅望,甚有贤名。阴兴死于建武二十三年(西元四十七年),阴识则在永平二年病逝。这两人是阴家的主心骨,这两人在世时,阴氏子弟无人敢违法乱纪,阴家因此也颇得社会赞誉,被誉为汉朝建立以来最好的外戚之家。
. U5 |* X, |5 r) E4 D4 o  阴丽华之父阴陆早死,建武九年(西元三十四年),刘秀追封阴陆为宣恩侯。后来,阴兴因是庶出,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到死也只是个关内侯。宣恩侯的爵位由其弟阴就继承,此后又被改封为信阳侯。$ V9 w/ }9 z: _) `6 l' c' Q
  与阴识、阴兴不同,信阳侯阴就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他一向喜好高谈阔论,这点在朝中无人能及。当时他的言论多是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颇为时人所讥讽,在朝中口碑极差。
* g" t* ], ~& O+ h  阴就非但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到后来竟然越发无法无天,接连闯下一桩又一桩的祸事。
6 g" y5 Y' ~& F0 Q) R% }# e# M4 l& U  建武二十七年(西元五十一年)前后,阴就家养了个门客名叫马成。此人经常为非作歹,不是拦路抢劫,就是入户盗窃,在洛阳城中民愤极大。历任洛阳令都惹不起他,都不敢捉拿他。新任洛阳令虞延上台后,闻讯火冒三丈,立即派人将其捉拿归案,送入大牢严加审讯。阴就屡次写信说情,虞延不为所动,对此置之不理。虞延做事很绝,每当阴就每送一封说情信,虞延就下令多打马成二百板子。马成被打的死去活来,叫苦连天,赶紧托人告诉阴就:“主公千万不要再让人说情了!要是这样下去,我马某会被活活打死的!”: U9 n# K4 T2 K5 Q/ `2 X
  阴就哪里受过这等窝囊气?勃然大怒之下,他亲自跑去找刘秀告状,硬说虞延冤枉好人,滥捕滥刑,要求刘秀严厉惩处虞延。+ q: F  S" D+ R/ p5 P! y& l1 G; e
  刘秀并未听信阴就的一面之词,而是当即决定亲临洛阳大狱。他坐在监狱内特设的御道旁边行馆中,亲自审理囚徒积案。虞延见圣上亲临,对着众囚徒下令:“凡是自认为案子有可疑之处的站在御道东边,已经判决的站在西边!”马成的犯罪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本该站在西边,他却想浑水摸鱼,打算偷偷摸摸地想溜到东边去。
9 N/ N6 ]/ p0 r2 i: ~- ?  虞延发现了,亲自上前将其抓住,怒斥道:“马成!你这个大奸巨蠹,依附权贵,不畏王法。而今还没算清你的罪行,却竟敢如此,真是该杀!”马成当众大呼称枉,闪身躲到了站在御道边的陛戟郎身后。虞延扑上去捉人,士兵举起手中的铁戟刺向虞延。他闪身躲开,严厉叱骂士兵。刘秀在远处见状,心知虞延公正无私。就将马成找到御前,厉声叱道:“你身犯王法,真是咎由自取!还不滚开!”马成抱头鼠窜而去,几日后被依法被处决。阴就在这次事件吓得够戗,从此惊悚敛手,再也不敢犯法。
% x5 l' k/ z& j$ V2 U; P  可是,没过几年,阴就的尾巴又翘起来了。当时刘秀年事已高,想让阴、刘两家亲上加亲,阴丽华也很赞成。皇帝与皇后两口子同时看上了阴就的儿子阴丰,于是二人把阴就叫来商量。阴就当然是大喜过望,当场表示同意。就这样,刘秀就把他与阴丽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郦邑公主刘绶嫁给了阴丰为妻。) C7 S/ A# f, c4 S# R
  自打儿子成为驸马后,阴就更加得意,越发地肆言无忌,加上他性情刚傲自负,历来不得众誉,声望很差。只不过因为他的外戚身份,人们都不敢得罪他。
, j5 K/ }$ w+ m9 ]5 t* B  刘庄即位后,按照前朝优宠外戚的惯例,提升阴就做了少府,位列九卿之一。从此,阴就更加狂妄,逐渐有些忘乎所以了。
& s2 |* R# S( _8 X  有一次,刘庄乘坐御辇外出,还未出发时,当时禁军卫士已经清理了道路,禁止别的车马通行。而阴就却胆大妄为,竟敢非要从这条路上走。他的车夫与路边的禁军卫士发生了冲突。车府令徐匡大怒,派人用挠钩将阴就的车拖走没收,还把驾驶车辆的马夫下狱。刘庄认为徐匡这是无事生非,下诏切责徐匡。
, ?/ X) }. m0 i. @2 c' [& S: t  徐匡实在理解不了皇帝的心思,只好满腹委屈地自投狱中,等待刘庄的裁决处理。议郎吴良闻讯愤怒不已,上书奏道:“信阳侯阴就仗恃着是外戚,干犯乘舆,无人臣礼,为大不敬。徐匡执法守正,反倒要被严惩处置,是何道理?此事虽小,臣担心的是,此事一出,只怕今后的权贵之家就不把法律当回事了!陛下依法治国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了!”刘庄醒悟,虽然下诏赦免了徐匡的犯上之罪,当还是把他降职为即丘县长。
" x& F- c7 }9 d( x  徐匡被降职后,阴就更加得意忘形。此番他本来犯下了大错,可刘庄对他的纵容包庇,却在无形中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阴就的狂妄之举愈演愈烈,终于给阴氏家族带来了塌天大祸!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误杀公主
9 I7 c& [7 |. U* q  
9 V( U. A7 Y* G" m8 i  “上梁不正下梁歪”,阴就的放肆不法也濡染了儿子阴丰。这个纨绔子弟自打娶了公主做夫人,顿时像一只被关进了笼子的金丝雀,感到浑身不自在。
. ~# u  w& g% N- m# k# V3 Z  做驸马在外人看来很风光,可其中的滋味有多么的难受只有阴丰知道。他娶来的这位夫人——郦邑公主刘绶是金枝玉叶,比阴丰的身份更高贵!她是刘秀与阴丽华两口子最小的女儿,也是他们夫妻的掌上明珠,向来骄横惯了。刘秀与阴丽华一直娇宠着她,逐渐把刘绶变成了一个“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主。阴丰从小生在显贵之家,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少爷,从来不懂什么叫做忍让。两人婚后一直不谐,阴丰想学着别的富家子弟那样讨几房小妾,郦邑公主坚决不许。两人时常为此对骂,有时甚至动手。
; Z4 M2 e/ Q$ d2 y  b  阴就发觉后,开始有点担心了。阴就急忙把儿子找来,狠狠训斥一顿,严令他好好与公主过日子,以后再不得生事!阴丰委屈地说:“父亲大人!儿子真是活的太憋屈了!我和她还不是整日为了纳妾的事在吵?”阴就怒叱道:“好个不识抬举的东西,你能娶到公主做老婆,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当了驸马,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还想怎么样?难道还想上天吗!?”阴丰不服,口中振振有辞:“儿子这样做也是想我们阴家多留个后!您看别家的王侯子弟,哪个不是三房六妾的?再说了,您老人家不也一样吗?”阴就被儿子抢白的满面通红,竟然无言以对。可是,这小两口吵的也太凶了,一旦闹出什么事来,将来他无论在阴丽华还是刘庄面前都没法交待!阴就将儿子痛打一顿,铁青着脸下了死命令:“以后再敢和公主吵架,为父定要重责,绝不轻饶!”
* r$ @) j& U* V0 z: ^! b/ q( p1 D, [7 u  阴丰莫名其妙挨了父亲一顿痛打,心中更加愤怒,越发对公主怀恨:“都是这个贱人告的状!老子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从此,阴丰借口有事,整日夜不归宿,在外面花天酒地的胡混去了。公主甚至十天半月都见不到他的影子,哪能不恨他?- C/ S7 d1 c' ^6 {  z& c% x
  永平二年某月的一天,阴丰终于从外面浪荡回来了。一进家门,郦邑公主就开始痛骂:“阴丰,你还知道回来啊?滚出去!滚!”丰被公主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心中愤怒,却是不敢发作。公主见阴丰不敢吭声,越发来劲,竟然伸手扯住阴丰的衣服,发疯似的大骂:“你这个畜生王八蛋,怎么不死在外头?你要是想死就赶紧死,你死了我好再嫁人!”公主得理不饶人,还狠狠甩给了阴丰几个耳光。阴丰被揍的鼻青脸肿,加之畏惧父亲的严令,既不敢还口,更不敢还手,只能任着公主胡来。最后,阴丰的衣服被公主撕的稀烂,脸上也被挠出了几道血痕,瘫在地上狼狈不堪地喘气。: J1 r+ u8 m$ ]. q3 Q# n
  公主打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指着阴丰的鼻子,口不择言地大骂:“阴丰!你去告诉阴就那老狗,这日子我一天也不想过了!我要回去!”阴丰这下真怒了,他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了:“好个不知好歹的贱妇!你这是找死啊!竟敢骂我父亲!反了!”他奋然起身,抽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公主的胸口,森然道:“贱人,你且再说一遍!”公主看着寒光凛凛的利刃,心中虽然有些害怕,嘴上却不肯绕人:“有种你就往这捅!”阴丰气急了,狠命一剑刺去,血花飞溅,公主当场死于非命!* Q9 G, |4 k' n* Q' `
  阴就闻讯,看着地上公主血淋淋的尸体,再看看面如死灰的阴丰,吓得当场昏厥过去。阴就之妻也吓得肝胆俱裂,面如土色,急忙呼唤家人将阴就救醒。阴就苏醒后,急忙下令把这个逆子捆绑起来,又令人将他与夫人也捆绑起来,二人一同入宫,跪在殿门口的高阙边请求发落。5 a& X5 s- b: |
  消息传到宫中,阴丽华闻讯,老泪纵横,哭得几度昏厥过去。刘庄得报,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瘫倒在地,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出了这种事,刘庄要是能饶了阴丰,那才怪了!
+ ^# y+ S$ @( i. n! R/ F3 T1 n  随着刘庄的一声令下,阴丰的脑袋被砍下。到了这个时候,阴就还想活命,还想保住阴家的荣华富贵。他跪在地上,叩头不止,希望刘庄网开一面,放给阴家一条生路。刘庄正在火头上,岂肯听他辩解?刘庄现在恨不得亲自出去拿刀宰了他!
6 m# l, j8 a2 w  可是,不管怎么说,阴就与阴丽华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姐弟,也是刘庄的亲舅舅啊!等了半晌,刘庄强忍怒火,才从牙缝中迸出一句:“舅父大人是朕的长辈,朕不忍加刑,您自己看着办吧!”阴就捶胸顿足,真是追悔莫及!他知道再说也无用,自知罪责难逃,只好与妻子当场自杀谢罪。, r+ r% w/ K- Y; K
  阴家一门老老小小死了四口人,刘庄还是不解气。他下诏将阴家所有子弟的爵位全部废除。5 f8 _7 i% l" E
  这场空前的灾难对于阴氏家族来说绝对是致命的。这件事情也给了皇太后心理上沉重一击!多年来,她一直小心谨慎,处处留意,目的是想让娘家长享富贵,一心想着要让娘家成为外戚遵纪守法的表率,成为后世子孙效法的楷模,将来也好在青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笔!最低限度也要在她本人在世时能能有始有终、保全令名。阴丽华与刘秀做了三十多年的夫妻,这不仅是她的心愿,也是九泉之下刘秀的心愿。倘能如此,也能为刘秀脸上增添一些光彩!可到了如今,她苦心孤诣三十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 @* Q) b: z9 P% ~$ o, D6 ]7 J  真是世事无常,人算不如天算。阴丽华万万没有料到,他的亲兄弟阴就却是如此地不争气,不仅自身张狂放纵,疏于管教,竟然导致阴丰、刘绶夫妻双双殒命,阴就夫妇自己也死于非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阴家所有的子弟都跟着倒霉,从此一蹶不振,让这一门彻底倒了灶。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阴丽华怎能不伤心欲绝?7 }" X9 u! g. V
  从此,显赫一时的阴家,因这一意外事件遭受了沉重打击,逐渐式微,从此再也没能翻过身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云台封功
- M/ P* W5 {9 L  " b, _7 x; A  O2 {
  自从建武中元二年(西元五十七年)二月刘秀去世后,皇太后阴丽华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刘秀的死令她无比伤心,为此她很快就病倒了,几年来一直病恹恹的,始终无法痊愈。后来,山阳王刘荆犯了法,先被圈禁、后被送到广陵的消息,刘庄怕她受不了,一直瞒着不敢说。可后来,经不住阴丽华的再三盘问,刘庄也只好吞吞吐吐地说了出实话。  P7 U' @$ H( a' }9 n
  虽说刘荆是罪有应得,但阴丽华作为母亲,看着刘庄、刘荆之间兄弟失和,闹得不可开交,心中也难免悲怆伤感。紧接着,她最疼爱的养子中山王刘焉也被遣送去了中山国,更是令她愁肠百结,无法安枕。还没等她心境平复,郦邑公主却又不幸被杀。这一事件,给了病中的阴丽华巨大的精神打击!: g. T- G+ t* V3 c. l0 k" v4 @
  自从郦邑公主死后,阴丽华就彻底病倒了,一直卧床不起。刘庄焦虑万分:母后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可如何得了?怎么对得起父亲临终的重托?为了照顾母亲,他几乎天天到母亲宫中请安,从无一日疏漏。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刘庄心中很是内疚,后来就干脆让马贵人住在太后宫里,随时伺候。马氏很尽心,每天衣不解带,尽心尽力,日夜侍奉在婆母身边,犹如女儿伺候亲娘一般。
( _! c+ N2 ]8 ^/ Q& N/ |1 m: s/ k  马氏自从与刘庄成婚以来,不仅对婆母阴丽华很孝顺,与其他妻妾相处的都很好,礼数周全。无论是宫内宫外的上上下下人等,都对她赞誉有加。刘庄最爱她的知书达理与温和贤惠,即位后立即将她册封为贵人。刘庄本想直接册封其为皇后,可是有几个问题令刘庄不得不暂缓:
# ^0 t4 A  z  }! O  第一,由于其父马援还没有被平反,刘庄担心会招人非议。7 P) I, ~1 d9 @8 d  O  Q- m: T
  第二,册封皇后必须获得太后阴丽华的批准,由于阴丽华一直病着,刘庄也不便开口。
5 P1 ]7 d  L; A2 I+ E& P" a9 `  几个月之后,在马氏的精心照料下,阴丽华身体好转,日渐病愈。刘庄大喜,马皇后也是喜上眉梢,高兴的跟孩子一样。为了哄得阴丽华开心,马皇后还想了不少法子。( o7 e# z+ W- v& i
  一天,马氏带着一个三岁的孩童来到阴丽华的宫中。这孩子皮肤白皙,长得眉清目秀,很是可爱。阴丽华非常喜欢他,把他抱在怀里慈爱地亲了又亲,笑着问马皇后:“这是谁的孩子?好可爱呀!”马氏奏道:“启奏太后!这是新来的贾贵人为圣上生的皇子,名叫刘炟,今年还不到三岁。圣上可喜欢他了,就命我带在身边抚养。臣妾早就想带他来拜见太后,只因您玉体不安,不敢惊扰您老人家。今日臣妾见您大安了,特地携他前拜见!”接着,马氏又向太后介绍了贾贵人身世。原来,贾贵人是马氏的外甥女,其母是马氏同父异母的姐姐。阴丽华听后大悦,深为感动,连连夸奖马氏会办事,从此她对马贵人的印象更好了。. R) `/ l7 G1 }' s4 k7 I! e
  也许是正应了当年相师的预言,马氏也许真是命中无子,起初马氏倒是怀孕了一次,后来竟流产了。与刘庄成婚十几年,刘庄与她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少,可她的肚子就是不争气,以后硬是无法生出一男半女!$ \4 @6 R7 G" k% r% @1 X/ h
  这件事是马氏心中最大的隐痛,令她时常伤感。可贾贵人来到刘庄身边没几天,就为刘庄生下了刘炟。刘炟虽然不是刘庄的长子,却是最得刘庄喜爱。因为刘炟是在永平元年出生的,改元后的第一年就得到一个龙子,刘庄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爱若珍宝。刘庄对马氏说:“女人不一定非得亲自生儿子,朕只是担心别的人爱心不够、养护不周罢了。从今而后,这孩子就交给你了!”( C1 e7 F7 W0 W, Z
  从此之后,马氏就将刘炟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她对刘炟极为慈爱,视如己出。母子之间感情深厚,亲密无间。至于刘炟的生母贾贵人,马氏从来没让他见过,刘炟一直认为马氏是他的母亲,从不知贾贵人是何许人也。  |+ C  A' u+ d1 ^
  马氏常因刘庄子嗣不多,还经常向刘庄推荐身边认识的美女,唯恐做的不周全。每当刘庄召幸后宫的宫人,事后马氏总要出面接见,加以温言抚慰,从无嫉妒之色。若是有人被多次召幸,亲自给予丰厚的赏赐,提高她们的生活待遇。
  v! L1 L! Y3 h. S4 s  由于马氏的上述表现,六宫中上至皇太后阴丽华,下至普通的宫女,都对马氏的印象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氏在后宫的声望越来越高。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皇后的位置非马氏莫属!
0 ^1 k, b' ]4 S7 S( n* o# B. Q  永平三年(西元六十年)正月,有司官员上书建议刘庄及时册立皇后,还没等刘庄开口,皇太后阴丽华就先知道了。她把刘庄叫去,当面说道:“马贵人虽然没给你生下皇子,但她的品德却是宫中最佳,我看就选这个人吧!”阴丽华都发话了,刘庄还有什么可说的?照办就是。二月十九日,刘庄召集百官公卿,举行了册封皇后、皇太子的盛大典礼。从这天开始,贵人马氏正式晋位皇后,她的养子刘炟也如愿以偿地成了皇太子。
4 a7 G' I* V3 W! M! A  马氏登上皇后宝座后,一如既往地自谦自重,谨慎自守。她不爱珍玩游乐,最爱读书。她常穿粗丝的一副,裙边不加文饰。, Z: n$ i, B1 a/ z! i- R; G0 _
  按照宫中的规矩,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嫔妃和公主们都要来到椒房向皇后请安。她们来到马皇后宫中,远远地就看见马皇后衣裙,显得很是粗糙。嫔妃和公主们起初以为是特制的丝绸,走近一看,都纷纷笑着说:“皇后娘娘,您身为六宫之主,母仪天下,这么粗陋的衣服,怎么能配得上您的身份呢?”马皇后笑笑说:“你们不知道啊!这种绸料的面料染色容易,我才选用它。”嫔妃和公主们不解:“殿下贵为国母,怎么还想这些?”马皇后沉吟道:“陛下一直崇尚节俭,我身为皇后,理应带头才是啊!”刘庄得知后,心中暗自赞叹。
0 }# f  F" F& {. Z0 o, ^6 K  为了试探马皇后的见识才华,刘庄曾多次就疑难朝务征求她的意见。一开始,马氏跪下奏道:“陛下!先帝立下规矩,后宫不得干预政务。”刘庄道:“朕特许你说,你不妨讲来!”马皇后这才娓娓道来,她的逻辑清晰,分析的有条有理,很得刘庄的欣赏。
$ g* [! J4 N. i0 v$ g7 \  刘庄一向多疑,总是怀疑别人骗他。即便是与他相濡以沫是多年的马皇后,他也并不是完全放心。刘庄怀疑马氏是在故作姿态,想在暗中为娘家谋利益。% ?4 z+ n  ~+ p; {
  有一天,刘庄故意对马皇后说:“朕有意让马家的子弟出来做官,你看如何?”马皇后坚决反对:“陛下对臣妾之家恩重如山,岂敢再有非分之想?历代外戚权势太盛召祸取败的教训,难道还少吗?”她跪下叩头:“陛下若是爱护马家,就让他们安安分分过现在的日子吧!要是给他们权势,只会害了他们!”刘庄大悦,从此对马氏既宠爱又敬重,对她的恩宠始终不衰。
% D  i  D# l+ c  就在马氏被册封为皇后不久,刘庄突然想起一事:先帝在世之时曾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建造一座纪念馆,把昔日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们的图像悬挂在其中,向后世子孙告诫开国的艰难岁月。刘秀在世时之所以没建,不是因为国家太穷建设不起,而是因为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活着。按照盖棺论定的古训,不太适宜给活着的人建纪念馆。+ X" x5 m& B7 E3 B; B: C* r+ j
  建武中元二年(西元五十七年)三月刘庄登基时,开国元勋中还有邓禹、耿弇、臧宫、马武四人在世。永平元年又死了两个:邓禹、耿弇。尤其是耿弇死的很不凑巧,死在国丧期间,谥号不怎么中听,他被谥为“好畤愍侯”。到了永平三年春,在世的开国功臣只剩下臧宫、马武两人了。. n8 o6 r8 C! @; C$ T# i$ _
  刘庄一向性急,虽说功臣们还有个别人还在世,他就迫不及待地决定在南宫中修缮云台,命人绘制开国功臣的画像并悬挂在其中,以供后人瞻仰。第一批位列其中的二十八人,世称“云台二十八将”,他们依次是:
' p, T" t# R- p3 i& s  高密侯邓禹、广平侯吴汉、胶东侯贾复、好畤侯耿弇、雍奴侯寇恂、舞阳侯岑彭、阳夏侯冯异、鬲侯朱祐、颍阳侯祭遵、栎阳侯景丹、安平侯盖延、安成侯铫期、东光侯耿纯、朗陵侯臧宫、杨虚侯马武、慎侯刘隆、全椒侯马成、阜成侯王梁、祝阿侯陈俊、参蘧侯杜茂、昆阳侯傅俊、合肥侯坚镡、淮阳侯王霸、阿陵侯任光、中水侯李忠、太灵寿侯邳彤、槐里侯万修、昌成侯刘植。% y3 t) Z7 m9 n; J
  此后,刘庄又增补山桑侯王常、固始侯李通、安丰侯窦融、曪德侯卓茂入内,总计是三十二人。" H6 {! u3 S* r% U  e5 k4 u
  云台建成后,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陪同刘庄视察,他观图后惊问:“陛下!何故不画伏波将军的像?”刘庄意味深长地笑笑,没有说话。
5 w3 v9 C8 f, N- y: t5 Z! c, }  云台功臣中岂止少了一个马援。老臣们都能看出,这份名单上至少缺了两位声威显赫、战功卓著的名将:一位是中郎将、征羌侯来歙,另一位则是马援。之所以不列入来歙与马援,这不仅是刘庄的策略,也是先帝刘秀的遗意。因为来歙是刘秀的表兄,马援是刘庄的岳父,身份都是外戚。不把他们列入云台,主要是为了告诫后世子孙,一定要汲取前代霍光、王莽等外戚擅权乱政的教训,以免给国家带来祸乱,也然外戚避免取祸灭族的命运。
$ N3 n" }4 ~) b  虽说刘庄此举对于来歙、马援二人有失公平,但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千秋功罪人评说”,公道自在人心。只要能在青史留名,足矣!是否在云台留影,又有何妨!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铁腕重锤- e& R) H7 J3 c8 _- J7 ~4 M
  : T/ {8 x$ E# t& f
  (一)巍巍帝京
8 K4 H4 \1 N+ J  
# l! {5 N3 a5 w" g  永平三年夏,天下大旱,而刘庄却下令大兴土木在洛阳城北修建北宫。刘庄好端端的,为何突然想起要建设北宫呢?
% d; p) \4 D9 ]( l  说到北宫的建设工程,就不能不先说洛阳城。洛阳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此城东西长七里,南北宽九里,人称“九六城”。早在西周年间,周公辅佐成王时,为了控制中原各部诸侯,就在洛水之北建立了一座城市,当时叫做雒邑。因京师镐京称为“宗周”,雒邑也被称为“成周”。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元前二百五十六年),秦国灭了东周,将雒邑收为郡县。秦始皇初年,相国吕不韦仿照两周制度,也在这里大兴土木,号称其为东都。- }' e4 {! W$ T  E1 L% {
  汉高祖五年(西元前二百零二年),刘邦灭了项羽之后,最初准备在洛阳建都。在大臣娄敬及张良的劝谏下,刘邦改变了主意,决定改以长安为首都。当时,洛阳的南、北两宫还依然存在。从刘邦到王莽的二百多年岁月中,洛阳虽然从无任何皇帝居住过,但是南、北两宫都还大致保持着秦朝时的规模,设施很齐全,只是没人收拾整理,显得有些破旧而已。8 [8 g. Z2 D$ v9 M
  到了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更始元年(西元二十三年)九月,绿林军大军攻破洛阳,更始帝刘玄有意迁都洛阳。时任破虏大将军、武信侯的刘秀被刘玄任命为司隶校尉,专职负责整修宫室。由于战争对北宫建筑破坏的很厉害,几乎被夷为平地。由于当时工期太紧又加上缺乏经费,刘秀根本不可能完全修好。故而当时刘秀只能勉强修好南宫的一部分。刘玄到了洛阳后,对这里的条件并不满意。一年后他决心迁都长安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洛阳的宫殿过于破烂。: j8 B* D7 |9 O2 K% r
  建武元年(西元二十五年)六月刘秀称帝后,他率军于九月底拿下了洛阳。入城之后,只见城中一派衰败景象,心中很是有些伤感。刘秀寻来寻去,最终只在南宫中找到了一个简陋的偏殿——却非殿勉强安身。当年十月中旬,虽然洛阳破败的不成样子,可刘秀出于战略需要,不得不正式颁诏将首都由邯郸迁至洛阳。* J% O! E4 q3 Y: T
  定都之初,刘秀很想好好整修一下京师,但因当时国家太穷,只好暂时作罢。为了军事防御需要,刘秀不得不下狠心拿出血本修复了城垣及十二座城门。它们分别是:东城垣上自北而南的三个:上东门、中东门、秏门;西城垣上自北而南的三个:上西门、雍门、广阳门;北城垣自东而西的两个:榖门、夏门。南城垣从东至西的四个: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
/ z$ E  y- F, a8 c4 L+ K. b  建武二年春,出于政治需要,刘秀又在城中建立了高庙、社稷坛。此后出于办公、休息需要,刘秀很想好好整饬一下南、北两宫。南宫位于中东门大街之南,秏门、广阳门大街之北,开阳门大街之西,小苑门大街子东。其位置正好处于洛阳城的正中心。北宫位于南宫的正北一里处,早已破败不堪,很久无人居住了。但是由于当时到处在打仗,凑齐军费粮饷都很困难,哪里来的钱修宫殿?刘秀被迫暂时推迟这一计划。直到建武十三年全国完全统一后,这才有了建设的机会。建武十四年,刘秀下诏整修了南宫前殿——千秋万岁殿。经过建武朝三十余年的努力建设,洛阳城市面貌终于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R6 ~* y0 b$ ?3 x' |  }  N
  到了建模末年,洛阳这座巍峨壮丽的城市,不仅有着高大雄伟的城楼与宽厚的城墙,还有着以南宫为中轴线建立的各种建筑。朝廷对城市用地很严格,宫殿、官署、宗庙、社稷等重点建筑都在南郊,太仓与武库在上东门内,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沿着南宫一字排开,靠近秏门、开阳门。明堂、辟雍、灵台三大殿,则被依法被建在南正门——平城门城外。在洛阳著名的金市、马市、南市、粟市等“四市”中,除了金市(金融交易区)被安排在南宫的西北方之外,其余三个都在城外。马市在中东门外,南市在开阳门外,粟市则在津门外。私营的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多在郊区,只有部分官营的作坊和贵戚住宅被特许留在城内。中东门、上东门附近步广里、永和里等地段,朝廷为贵戚、高级官员建有豪华的住宅区。四周城郊一带,街市整洁,人口密集,俨然是一个盛世大都会。; v' ]$ U, x. W: v: b
  等到刘庄登基时,京师洛阳已被建设的有模有样了。洛阳城区划分明,左右对称,街道平直,棋盘式的大街整齐宽阔,虽然气魄赶不上昔日的故都长安,但也完全配得上大汉京师这一无上称号了!
4 d- n4 H5 Y3 A+ L* }' {" [' q  然而,刘庄对此并不满意。最令他遗憾不满的是,昔日楼阙林立的北宫在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乱中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与台基,荒草萋萋,与帝都的熙攘繁盛景象很不相称。
5 `! X5 }3 m- ]; k  刘庄是个生性要强的人,他时常去城中各处巡查,眼见中东门、上东门一带贵戚的住宅连云而起,无比壮观。而自己的北宫却是一个烂摊子,如何让他能服气?与达官贵人们相比,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刘庄居然住的如同狗窝一般寒酸,这如何能甘心?
3 n$ M  r8 n2 \) k6 O* h5 _) l8 W: G  一天,刘庄无意中来到北宫残墙外的一处名胜濯龙园游玩。这里林木繁盛,环境清幽。刘庄突然想到,皇太后阴丽华一直身体欠佳,南宫太偏狭,整日里人来人往,过于嘈杂,不利养病。他想到,要是能够复建北宫,把这里列入皇家御苑的话,那该有多好!
+ ?- a$ a( r" m% k  刘庄一向做事雷厉风行,决定了的事他从来都是说干就干。永平三年二月,刘庄不顾天旱民忧,悍然敕令尚书台:“朕决定了,征集民夫物料,马上开工建设北宫!”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钟离尚书
% V. U3 _  ?2 @9 y2 o  
2 i. M+ B8 ^: U& ]+ X  几年来,满朝大多数文武大臣早就被刘庄的威严吓破了胆。面对这样一个脾气暴躁,做事任性的皇帝,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御史、上书、谒者,一概都是噤若寒蝉,竟无一人敢忤逆他。对于立即开工建设北宫这样明显错误的决定,满朝文武竟集体沉默了!2 u5 r/ j# D" y+ ]  P: A2 O$ S
  消息传到尚书台,尚书仆射钟离意心中对此极为气愤:天旱苗枯,黎元不安,圣上不想着如何组织抗旱,竟要大兴土木建造什么北宫,完全不顾民众的死活,这又与纣王当年大修鹿台有何两样!+ b0 U3 W( C  b3 Q% D' V+ y
  北宫建设的计划很庞大,造价极高,这些钟离意都知道,心里极不赞成。莫说现在天旱民忧,就是风调雨顺之时,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也是很不合适的。钟离意心中焦虑不安:眼下国家初兴,国力不丰,倾举国之力行不急之务,实在是太不应该!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v* z# @2 J6 a: h, `- E
  虽然朝中鸦雀无声,钟离意还是毅然决定:别人不说,我钟离意身为尚书仆射,不能不说!为了报答先帝拔擢之恩,我钟离意就是粉身碎骨,也是在所不惜!
1 |  p) o( y, R9 f6 S0 `  h/ y8 w6 {! s  次日,钟离意独自来到南宫的南门前,摘下官帽呈上奏章。守门的卫士见状,急忙将奏章转呈给了刘庄。刘庄一听是钟离意的奏章,马上就晓得这是怎么回事了。刘庄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臣见陛下以天时小旱,忧念黎民百姓,降避正殿不居,深加自责,按理说上天应该降下甘霖才是!当时,小臣注意到,近日天空浓云密布,却是滴雨不下,难道说是陛下为政有什么不当的地方吗?”
; [# ^, A8 o7 G9 }; u  钟离意还对刘庄的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用词十分尖锐,他写道:“从前,商汤遇到旱灾,曾用六件事扪心自问:‘是执政过程中滥用权力了吗?是无节制地使用民力了吗?是修建宫殿建筑过多吗?是国家有了后宫、宦官擅权了吗?国家是否有贿赂贪污盛行的现象吗?是进谗言的小人大行其道了吗?’如今小臣见陛下不顾天旱而却在大修北宫,难道陛下不晓得农民不能适时耕作会导致饥荒发生吗?!自古以来,帝王应该感到忧虑的事不应是宫室狭小,民众能否过上太平日子才是最应考虑的事!臣以为,北宫建设工程应该立即停工,以顺天心!惟有如此,上天才会降雨,以解民忧!”- T/ \2 n  g& Q# C- D
  钟离意真是好大的胆子!他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当众捋刘庄的虎须?要知道,刘庄现在无人敢劝。他在登基后的短短三年里,通过一系列的雷霆手段,迅速树立起了绝对权威。他诛杀窦林,叱退窦融,逼死阴就,圈禁刘荆,贬黜赵熹、李?,谁敢说半个不字?三年多来,从未有人敢于这样对他说话!
) X4 K& P- s2 G' r1 w: i$ D4 u* F  说也奇怪,刘庄看了钟离意的奏章,竟然沉默了!非但如此,他竟然一反常态地下策书给钟离意,委婉地表示承认错误,刘庄在策书中说:“汤引六事,咎在一人。这事的确是朕办错了。钟离尚书,请你整顿衣冠,回去办公吧!朕也观察过天象,的确如卿所说。朕每思至此,深感凄然恐惧。朕也亲自到明堂祈祷,又在南郊设立雩场求雨,为的是恳请上天早日下雨。朕已令将作大将停止北宫建设工程,减省不急之物,以免天谴!”紧接着,刘庄又下诏向公卿百官表示自责之意。说也奇怪,就在刘庄颁诏停建北宫后没几天,一场迟来的好雨适时而至,大大地缓解了旱情。
% h7 z6 s- c! ?$ G' Z! I" M& O  M  这就蹊跷了,一向独断专行、脾气暴躁的刘庄居然认错了?他非但没有文过饰非,最后还给了钟离意这么大的面子,满朝文武都是吃惊不已。5 ]$ }2 `; y7 ~& M5 @8 K
  难道钟离意是开国元勋的后人吗?他是外戚权贵的子弟吗?或者说,他有什么过硬的后台或者深厚的背景吗?如果不是的话,他凭什么敢这样?难道他就不怕刘庄一怒之下宰了他吗?上面的这些,钟离意一样也没有!钟离意所能凭借的,完全是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
3 p( G- ]3 y& K  e: m3 Q  钟离意不顾自身安危,敢于挺身而出,犯颜直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疾苦为念;二是为了报答世祖光武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正因如此,他不过是一个品秩六百石的尚书仆射,却成了永平朝屈指可数的几个敢对刘庄犯颜直劝谏的大臣之一!
+ I( P# F1 x& s& i5 c/ G, J: c( G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钟离意大人,他是个什么来历呢?* K9 J/ M5 i# c4 _- @
  钟离意字子阿,是会稽郡山阴县人。他年轻时曾担任过会稽郡督邮。当时,辖区内的有些县令、亭长有接受民众的美酒、牛肉等礼品,太守府即将其记录在案,作为“记过”处分。钟离意看到了卷宗,将其封还,他还为此劝谏太守说:“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认为他说的有理,很是欣赏他的见识才能,令其负责考察各县风纪。
( S2 O, K  y; {6 k  建武十四年(西元三十八年),会稽郡爆发了大面积瘟疫,数万人死亡。钟离意亲自下县救治,疫情得到了控制,各县民众得以活命。对民众们厚加抚恤,各县深受其惠。由于钟离意品德优异而且政绩卓著,先是被郡里推举为孝廉,后又被大司徒侯霸征辟到大司徒府中任职。2 z( I/ @% g' ^! K
  有一次,朝廷有诏令钟离意押送一批犯人从洛阳到河内郡去服刑。当时正值寒冬,犯人们多因冻绥患病而无法行进。走到弘农郡境内,钟离意请各县为犯人们缝制冬衣。各县不得已,只好照办。钟离意离去后,弘农郡各县上奏朝廷,弹劾钟离意擅自出令,加重地方负担。钟离意得报,赶紧上书说明情况。刘秀览奏,将奏章以示大司徒侯霸。叹道:“大司徒!你提拔的这个官员真是用仁心施政,真是一个好官啊!”钟离意当时还在路上,见朝廷不予追究,又见犯人们病的太厉害,就下令将所有犯人们的刑具枷锁全部解下,又对他们说:“本官今日放了你们,你们且都回去养病吧!”犯人们感动不已,伏地流涕。钟离意道:“三个月后,春暖花开之时,尔等自己到河内郡大狱里去报到!” 此后犯人们感激其恩,病愈后果然自动到河内郡去服刑。消息传开后,周边郡县传为美谈。) e. W; i% \, ?, d
  钟离意后又转任为瑕丘令。当时,县里有个属官叫做檀建,在当地贪赃枉法,鱼肉百姓。钟离意得到百姓诉冤之状,即召檀建至堂,令左右人等退下,当场问他:“此状所言,可是实情?”檀建叩头服罪,恳请宽恕。钟离意不忍加刑,令其休长假,不得再继续办公。檀建感恩,拱手羞惭而退。檀建之父听说此事,就将儿子叫来,叱责道:“老夫听说过,自古以来,无道的昏君以刀子杀人,有道的明君以大义杀人。你这畜生!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怎么还不去死啊!”在老父的严词训斥下,檀建羞愧难当,只得服毒自杀谢罪。
& M1 i) n& v! ~  J# \5 x* f  建武二十五年(西元四十九年),钟离意调任堂邑县令。时有县民防广为父报仇杀人而被系狱。其母病死,防广哭泣,累日不食。钟离意很是可怜他,有意让他回去葬母。县丞、掾吏以为不可,纷纷阻拦。钟离意道:“上头若是怪罪下来,我钟离意一人承担,与你们无关。”遂将其释放回家。防广回家处理丧事完毕,果然按照约期入狱,准备等待处决。钟离意哀怜防广,上书朝廷为他说明情况。结果,防广竟因之得以减死论。
- c  E' Z( n  n$ t1 U: J4 w8 W  刘庄即位后,将钟离意征召到京师为尚书。当时交阯太守张恢因贪赃而被参劾。据调查,张恢搜刮了千斤黄金,还有无数的珠宝珍玩。刘庄大怒,下诏将其召还并处死,又令将黄金悉数充公收入大司农府。对于剩下的珠宝珍玩,刘庄下令分赐群臣。钟离意虽然也分到了一份,他却委地不受,也不肯谢恩。刘庄很奇怪:“钟离尚书,你为何不要?”钟离意奏道:“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刘庄嗟叹道:“清乎尚书之言!”他另从国库中拿出三十万钱赏赐给钟离意,以奖励其忠直。
4 C- j, K2 W& N; }9 g$ F3 A) Q  由于钟离意忠贞敢言而且才干突出,刘庄将其提拔为尚书仆射。钟离意做的这个尚书仆射,是一个品秩虽低实权却是极大的职务。
8 h8 X# p7 ?( p3 \  按汉制,尚书台归少府管辖,最高长官叫做尚书令,也叫“尚方令”,品秩一千石。副职叫做尚书仆射,只有六百石。尚书六人,各管一曹,也叫“六曹”尚书,品秩也是六百石。除此而外,尚书台里还有人数不等的郎官。尚书台这个衙门,级别虽然不高,权力却远远超过了品秩“万石”、月奉三百五十斛的三公衙门。) r; h0 `! Z" R, r. I) K
  东汉开国之初,刘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些诏书不经三公衙门审议就由尚书台直接发出。渐渐地,尚书台——这个原本属于少府管辖的秘书机构竟然成了决策中枢机构。从建武初期开始,东汉朝廷的尚书台日益权重,形成了“三公束手,事归台阁”的局面。
0 @; }5 L6 ~1 b( U2 t  刘秀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汲取了前代王莽篡权的教训。他认为,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权力过大,应该予以限制。早在建武初年,这种限制就开始了。比如大司徒邓禹、大司马吴汉等人从未如西汉时期三公那样掌握朝廷实权。实权早就落在尚书台手中,直接听命于皇帝。到了建武二十七年(西元五十一年)五月,刘秀干脆改革官制,决定将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全都去掉,并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从此,三公衙门有名无实,逐渐由决策机构降低为名义上的执行机构。而本来是传书递简的秘书机构尚书台则成了决策机构。
4 \- h, Q  b6 u" {, q  钟离意成了尚书台的二号人物之后,更加忠勤职守,多有诤言劝谏。刘庄有时喜欢出外游玩、打猎,他曾多次到洛阳西北郊的广成苑打猎游玩,颇疏国政。钟离意担任尚书仆射后,屡次上奏劝谏,历数前代帝王因为游畋无度而失国的故事。刘庄开始觉得有些刺耳,他反复掂量钟离意的话,顿时醒悟,立即吩咐起驾回宫。1 _, Z" d1 [8 {* X
  虽然这次钟离意关于劝他停止修筑北宫上奏中的语言很是尖刻,刘庄心里很恼火。但钟离意的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令他无法反驳。再加上他也担心搞出大乱子,只好同意暂停北宫建设工程。
5 s8 a7 |& ^. F! {  但是,刘庄心里早就下定了决心,北宫的建设是必须搞的。既然现在不行,以后他一定要完成此项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天子杖郎1 G) ^3 v; ]( B; u3 u' c+ o
  : p; j0 u1 E: U, ?
  在停建北宫工程一事中,尚书仆射钟离意可谓出尽了风头,也为满朝群臣争了光。可是,他这个尚书台的二把手很不好过。由于尚书令长期空缺,钟离意一直在主持日常工作。' O3 a- Y) N; H
  尚书台的工作本来就繁重,加之刘庄为人琐细,导致尚书台的工作量翻了几番,尚书台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上上下下都是叫苦不迭。非但如此,若是稍有差池,就连钟离意也要挨板子!
5 g" K* f! |9 M  提起打板子,明朝的庭杖历史上名气最大。可庭杖的发明权却不是朱元璋,也不是刘庄,而是刘秀!
3 Q: f/ z8 z# Y% f2 V  东汉开国时战乱频仍,刘秀一面要治国,一面要指挥作战,由于尚书台成了决策中枢,工作任务极为繁重。自尚书令、尚书仆射以下,所有的人员没有假日,昼夜当差。权力大了,随之承担的任务与责任也更重了。能进尚书台工作本身是一种荣耀。也许是“疏者宽,亲者严”, 刘秀为了惩罚怠工、出错者,借鉴了军营中的“军棍”制度,开创了“杖责官员”的先例。5 A0 L# ^7 ^& `6 y! l6 s
  虽说明太祖朱元璋没读过几天书,却从刘秀这里取到了“真经”。 明朝时,从他本人从到崇祯皇帝朱由检,都用这种办法对付过不听话的大臣。无论是何种级别的大臣凡是出错或惹恼了皇帝,都要挨板子。明朝的庭杖是实打实的真打,挨一次庭杖,最轻也要被打断骨头变成残废,甚至被杖死的也不再少数。但是,东汉时期的庭杖与明朝有很大的不同。而东汉王朝的板子只打尚书台的人,而很少涉及其他官员。另外,东汉的庭杖程度教轻,一般最重也不过是皮肉伤,有点类似父母打孩子。6 X4 j4 m9 }. h
  刘秀杖责尚书的记录很少,只在战争年代有过几次零星的记录。后经当时的尚书令申屠刚的极力劝谏,这种情状基本消失。但刘秀开创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使得庭杖尚书的坏习惯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滑稽的传统。到了刘庄的手上,本来国务已远不如以前繁忙了,尚书们挨板子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
7 _' k6 ]; d2 T" H5 b7 |7 O6 d5 R/ n7 s. }  刘庄登基后,为了牢牢控制最高权力,对尚书台的管理与督训更严:尚书台的官员们若是犯错,往往会被拖出去在屁股上打板子,打完了再回来继续上班干活。由于工作事务烦杂,难免出错,加上刘庄性子太急,容易动怒,故而尚书台的官员们每每被责,官员们往往被打的皮开肉绽,叫苦不迭。
# \1 e  _4 T, |. c  在满朝文武的眼中,刘庄比他父亲刘秀要难伺候的多。在他们看来,新皇性情偏执,心胸狭隘,为政苛察,好用耳刺目听为明。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好卖弄小聪明,最终却耽误了大事。提起刘庄的某些苛刻琐碎的做法,群臣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 U7 w0 B; Y/ l( ]; A. `) }5 q" f  刘庄继承了前朝庭杖尚书的传统,他打人很有特点,非常任性随意。有时他脾气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把尚书们猛揍一顿,打完了还要问公事。要是把人都打死了,谁来干活啊?有时尚书们甚至一边哭一边汇报工作,刘庄毫无表情,就像没事一样。
. t, ?2 E. f: X( t1 l) U4 s3 E  刘庄的暴烈脾气上来时,六亲不认,尚书台的官员们见了他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个个都是战战兢兢。有时一听见刘庄来了,他们就会吓得浑身打哆嗦。更可怕的是,有时刘庄急眼了,甚至会亲自操起棍子打人!3 O9 P' o# K& u/ i- k
  永平三年(西元六十年)里的一天,刘庄为了一件小事,突然对尚书台郎官药崧大发雷霆。刘庄当时怒发冲冠,等不及召唤武士,他顺手操起御案边上的棍子,雨点般地向药崧身上猛抽。药崧吓了一跳,像猴子躲避鳄鱼一样四处跳跃着奔逃,药崧在前面绕着柱子跑,刘庄拿着棍子在后面追!药崧也急了,他索性一头钻进了殿侧书案底下,死活不肯出来。刘庄怒气不息,还在外面跺脚喊叫:“药郎出来!出来!” 药崧怎敢出来?他趴在里面委屈地说:“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刘庄闻言大惭,这才停手作罢,宣布赦免了他。听到这句话,药崧这次灰溜溜地爬出来。7 U! K5 T0 l8 e; n# R9 B2 @, @
  消息传出,满朝文武又好气又好笑,听说此事后笑的岔气的人不在少数。此事也在洛阳市井里传开,市民们也在偷偷议论。大家都在说:尚书台的这份差使,实在是不好干啊!这哪里是什么君臣,分明就是地主和长工嘛!
: }, Z  H2 I" s) Y: F5 H, g- g  殴打药崧,不是刘庄第一次杖责尚书郎,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在刘庄的手上,尚书郎们挨打的日子还在后头。就在此事发生之后不久,尚书台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 ?" m1 N* q0 U' Z+ V7 ?* U  这年春上,周边蛮夷部落前来归降进贡。刘庄大悦,下诏赐给缣(jiān)帛若干匹。这可不是刘庄小气,缣帛是用丝绸制成的双经双纬的粗厚编织物,国家中兴不久,物力不丰,缣帛在当时属于贵重的物品,只有少数权贵高官才能用得起,一般人士是绝不敢问津的!* l; ~6 R5 J2 p' v' H. ]
  按照惯例,诏书的起草工作当然是由尚书台来完成。负责记录刘庄语录的郎官在抄写正式诏书时,不小心把赏赐数额由“十”写成了“百”。 后面的官员在校对的时候也没发现,就把诏书副本送抵大司农府上拨付了。2 ~0 |! Z, W& N
  几天后,大司农将账本呈给刘庄,详细汇报了具体情况。刘庄顿时大怒,厉声责问:“朕只赏赐了几十匹,你怎敢给几百匹?难道不想要脑袋了么?”大司农一向畏惧刘庄,闻言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跪下,将诏书副本呈上,打着哆嗦奏道:“陛下!小臣是按照尚书台给的诏书副本行事啊!”刘庄拿过诏书一看,气的脸都绿了,马上传诏把负责抄写的郎官叫来责问,连声大骂:“混账!朕用俸禄养着你们?你是干什么吃的?看看你做的好事!”尚书郎一见闯下大祸,吓得魂飞天外,捣蒜般地叩头请罪。刘庄盛怒不息,厉声下令:“今日朕就让你长点记性!来人,把他给朕拖出去,杖责三百!”武士们不容分说,将这个倒霉的郎官拖起就往外拉。突然,听得一声高呼:“慢!”
' g6 o8 T' p! e  _. T  刘庄定睛一看,又是尚书仆射钟离意急匆匆地赶到了。原来,尚书台一出事,钟离意马上得到了消息,就飞马赶往内殿,一进殿门就见刘庄又要动刑打人,他急忙跪下呼喊劝阻。刘庄见钟离意来,满脸的不悦,他用鼻子“哼”了一声,转过脸去谁也不看,一言不发。钟离意不慌不忙,不卑不亢、沉着地奏道:“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工作难免会有错误,容忍他人微小的过失,这是连庸人都明白的道理。如今您为了如此一件小事就重责郎官,要是传扬出去的话,天下人会怎么看待陛下?请陛下三思!”0 f% H: j" }8 I' I" T2 @8 Z
  刘庄大怒,正要发作,只见钟离意面无惧色,继续朗声上奏:“陛下!如果您要追究尚书台懈怠渎职之罪,也不应处置这个小小的郎官!臣是尚书仆射,理应对此负责!臣的官位高,罪责当然重,郎官的职位低,罪责轻。一切责任都是臣的错,于法于理,臣都应先被杖责!”说完,钟离意当众脱去官服,高呼道:“恳请陛下先对小臣用刑!”听了钟离意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训,刘庄的气早就消了大半了。其实,刘庄不是个糊涂人,他心里比谁都明白。只是登基这几年以来没人敢约束他,故而做事越来越率性了。刘庄面色和缓了许多,温言笑道:“钟离尚书请起,朕饶了他还不行吗?”
  p3 l8 `, ^7 [2 r9 I/ E: |  在钟离意的忠言劝阻之下,那个可怜的小郎官幸运地免去了一顿皮肉之苦。消息传出,满朝文武无人不对钟离意暗竖大拇指:“钟离尚书,真是好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2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嘉士烈风
2 b9 v) o5 F/ N/ N7 p6 m# a6 a  : n* n- A( H+ p0 A) t6 Z
  三年来,满朝群臣被刘庄的疾言厉色以及雷霆手段吓得胆战心惊,生怕工作出错而被责罚。胆大一点的争相以酷法驭下,以媚求刘庄的赏识。胆小一点的则纷纷辞职,以躲避灾祸。* a0 c( R" L3 h4 R+ N5 X  E( F
  唯独尚书仆射钟离意、宗均、寋朗等少数几人不然,他们敢于犯颜直谏,屡进忠言。钟离意尤其不怕刘庄,他秉公持正,无私无畏。每当官员有了小错而被刘庄重罚时,他往往会积极设法营救。
5 N8 I! A6 }$ j* P& e1 [  对于刘庄的一切旨意,钟离意一直在留意,只要有不妥之处,他必定据理力争,要求刘庄改正。有的错的离谱的,钟离意甚至封还诏书,请刘庄不要再发了。
" @4 Y6 B0 O( N) _+ `8 D8 X  刘庄虽然脾气暴烈,但是他说不过钟离意,每次都被这位尚书仆射训斥的一愣一愣的,却也没法发作,心中很是郁闷。0 r0 [+ T0 m$ V0 i7 _
  有一次,适逢天象多变,风雨不调,钟离意再次上书直言批评刘庄:“陛下尊敬畏惧鬼神,怜悯体恤百姓,现在却出现气候失调、寒暑不合时令等现象,不知您想过原因没有?以臣之见,这是百官不能报效皇恩、渎职枉法造成的。现在大多数官员用法深刻,争相以虐待百姓而媚上。群臣之间勾心斗角,官民之间势如水火!陛下想想看,如此不堪的局面,上天能不降灾吗?请陛下赐恩德,宽刑罚,以宽和气,谐调阴阳!”
4 n; n8 H# B! {5 H8 f9 I7 W$ j  这封奏章的用词可谓尖刻之至。刘庄心中虽然很不快,但他知道钟离意发自肺腑之言,他说的这番话完全是出于赤诚忠君之心,一心忧国忧民,虽然拒绝采纳他的建议,但却并未怪罪他。
% e  _* d% [/ r; R0 d  钟离意的卓越表现,多少改善了永平朝日益进展的政治空气。他真是一位难得的耿介忠臣。他非但敢于犯颜直谏,还能选贤任能,积极为朝廷举荐贤才。从某种意义上说,钟离意这个六百石的尚书仆射位置上,起了三公都没有起到的作用!
# |3 u2 h* i' s" O" R: ?  永平三年(西元六十年)秋,钟离意上奏刘庄,举荐刘旷、王望、王扶等三位高士入朝做官。他在奏章中说:“臣窃见琅邪郡人王望、楚国人刘旷、东莱郡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修身行义,应在朝次。臣诚不足知人,窃慕推士进贤之义。”
8 z& W( E( F/ A; x  刘庄不悦,召问钟离意:“举荐贤才,好像不是你尚书台该管的事吧?”钟离意仪态安详,缓缓对刘庄道:“举荐贤才,人人有责。”刘庄不语,思忖良久,他又问:“王望、王扶朕听说过,倒是可以用。这个刘平有何德何能啊?怎么朕以前没听说过啊?陛下!说起刘平您可能不知道,不知刘旷您还记得吗?刘平是陛下即位后改的名字,取的是天下太平之意。”刘庄一听,面露喜色:“钟离尚书所说的,莫非是那位在彭城请孙太守喝血义士刘旷么?”刘庄真是好记性,他记得没错。钟离意微微一笑:“陛下圣明!他早已年过七十了。现在不用,更待何时?”看着刘庄颜色霁和,看上去心情不错,钟离意赶紧趁机向刘庄介绍了刘旷早年的一些情况。% K& F+ J! g3 I
  提起刘旷,青、徐两州一带,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旷字公子,本是楚郡彭城人。早年刘旷做过新莽王朝的郡吏,后来又担任过守彭城郡的菑丘县长。在任期间,恩泽县乡,教化大行,盗贼不敢入境。从此而后,本郡无论那个县有盗贼,太守就授权刘旷去讨平。刘旷所至之处,群盗无不作鸟兽散,举郡上下闻之,无不叹服。
9 J- u6 S( W' l( L, K1 c& I  可惜好景不长,更始元年,百万赤眉流民军主力狂飚入境,刘旷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阻拦。菑丘城破,刘旷之弟刘仲被赤眉所杀,刘旷与父亲、妻子都失散了。流民军破城后,大掠而去。刘旷实在没法再在当地呆下去,只好带着带着老母与刚刚周岁的儿子奔走逃难。当时,刘仲有个遗腹女还不到一岁,正在嗷嗷待哺。刘旷怀抱着两个孩子,扶着老母艰难行走。走在半路上,刘旷实在没法了,只好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遗弃在水沟里,只留下刘仲的女儿。刘母听到孩子凄厉的哭声,心中不忍,哭着要将其抱回。刘旷不听,劝慰母亲说:“而今我们大难临头,根本无法两全!母亲大人,难道您忍心让刘仲绝后吗?!”刘旷硬着心肠不顾而去,扶着老母、带着侄女躲在一个沼泽中。
( m" \* n+ Q7 F* r  每天早上,刘旷都要独自出去找吃的,由于野菜都被挖的差不多没了,他经常深夜才回来。一天,他在寻找食物时遇到了一群同样饥饿难忍的赤眉军士兵。盗贼把他抓了起来,准备吃掉他。刘旷流泪叩头:“今天早上我出来为老母挖点野菜,现在正准备回去。老母饿了一天了,正等着我回去给她做饭。诸位好汉!请你们行行好,让我把这点野菜给她送回去,等老母吃饱了,我再去找你们领死,如何?”赤眉军见他说得诚恳,很是感动,就把他放了。刘旷回去伺候老母吃饱了饭,跪下奏道:“母亲大人!恕儿不孝,儿已答应过那群强人。儿为人做事一向讲信义,即便是对贼人讲过的话,也绝不能失信!”他不顾老母的苦劝,只身找到赤眉军,对方一见,大惊失色,感慨万分对他说:“我等常听说烈士高风,义不失信。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真是个义士,你走吧!我等就是饿死,也不忍心吃你的肉!”刘旷回去后,尽心尽力地侍奉老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侄女。在刘旷的努力下,一家人返回彭城老家,终于熬过了一生中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
& }, I- v- e+ w5 T& ~& M  建武元年,刘旷为了养家活口,就到彭城太守孙萌属下做了一个小官。建武五年(西元二十九年)二月,平狄将军庞萌突然起兵反叛,突袭攻破了彭城,生俘太守孙萌,准备将其杀掉。刘旷大哭伏地,哀求庞萌请以身代之。庞萌不许,严令士兵举刃砍杀,孙萌重伤,奄奄一息。刘旷飞速爬在孙萌身上,为其阻挡利刃。他身中七刀,血流如注,一样地昏死过去。庞萌也被感动了,下令士兵:“此义士也!饶了他们吧!”叛军离开后,刘旷醒来,抱着孙萌的身体放声大哭。他摸了摸孙萌的鼻子,发觉竟然还有气息,就守坐在一边守候。孙萌苏醒过来要水喝,刘旷就把自己创口揭开,让孙萌喝血。数日后,孙萌伤重身死,刘旷裹创素服护送孙萌遗体回其本县安葬。9 ?# D$ S1 s/ ^4 y6 x# ]2 Y: U
  刘旷的义举传遍八方,民众服其高义,对他极为景仰,乡里也举荐他为孝廉。后来,刘秀也听说了此事,特任命其为济阴郡丞(副太守)。太守刘育对刘旷深为看重,竟以举郡委之并上书推荐刘旷入朝做官。刘秀正准备批准,却传来了刘旷之父去世的消息。按照当时的规矩,官员必须辞职回乡守孝三年,此事也只好暂时作罢。' Y3 H5 u* b/ H; G
  三年丁忧期满,刘旷被朝廷任命为九江郡全椒县长。刘旷在职期间,为政清平,务从俭约,民众深受其惠,民众不知该如何感谢他才好。办法总是有的,有些民众故意多申报财产以为国家多交税金,有人甚至自减年龄来主动服役,甚至有些白发老人竟说自己只有四十岁,强烈要求应付差役为朝廷分忧。消息传出,州牧、太守根本不信:“天下哪里会有这等事?”他们认为这肯定是弄虚作假,立即派人查验。到了当地一看,县里的监狱空空如也,蜘蛛网成片,鸟雀都在里面作了窝。他们找不到刘旷的任何问题,只好宣布了安慰诏书,这才悻悻离去。* }4 Y( N) h! i) q
  听了钟离意的介绍,铁石心肠的刘庄也被深深感动了。刘旷的故事感天动地,此前他闻所未闻。刘庄真是没有没有想到,人间竟有如此大仁大义之士!当即下诏急召刘旷等三人入京,他还特别告诉钟离意:“传朕的旨意,他们三个的入京路费由朝廷负担!这事请钟离尚书亲自去办!”刘平、王望、王扶等三人来到洛阳后,刘庄亲自召集数次,嘘寒问暖,犹如晚辈问候长辈一般。
- T$ K1 T* U- p  一个国家,若有了刘旷这样义薄云天的烈士,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再有了钟离意这样一位丹心报国的忠臣,则就更难得了。而一向被朝臣们视为狭隘苛刻的刘庄,竟然能听从钟离意的大多数意见,而且还能重用刘旷、王望、王扶,让他们作为弘扬正气的楷模与表率,则就显得更为可贵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2 20:10 , Processed in 0.03556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