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27)
! b- U* [3 A5 t6 p; X+ ]  
3 [/ ~! Z' _9 ~& i6 q  不管怎样,文章盛世之后,宋朝普天同庆,一个个饭局的理由接连出台。3月份科考,4月份就召集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及三馆学士,也就是京城里稍有头脸的达官贵人,同到皇宫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宴,君臣同乐。6 Z) q9 S7 j# W4 s. z; w- E
  当天皇帝兴致极高,命群臣赋诗、习射,脱落形迹,尽日欢娱。并且以此成例,每年的4月都要举行“赏花钓鱼宴”。据说,这个皇家宴会的规格极高,不仅人吃的上档次,就连鱼饵也非常的美味可口,以致于几十年之后,有一位不世出的大学士在宴会上居然把满满一碟子的鱼饵都吃了下去,让冷眼旁观的皇帝大失所望,结果那场在人类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变革要迟了近十年才得以实现。
- {: w  z8 W$ \  进入9月,时值重阳节,这更是一个放假休息的法定日子,出于幸福感有时就是私密感的原则,赵光义决定在皇宫里和自己的儿子们过。要强调的是,他这时的个人生活幸福极了。第一,长子元佐的“病”情好转,不经常拔刀砍人了;第二,他刚刚立了皇后,已经是第三位,据说该皇后年青貌美,识见非常,是个品貌双全的美人儿,今年才25岁。6 J% E( [. l3 r5 _# i) [) ^: a$ u6 Z
  得说一下这位皇后。她姓李,是宋朝开国功臣、著名的吃人恶魔李处耘的闺女,她有三位前任可都死得极早,似乎都在给她让道。其中赵光义的元配夫人尹氏、续弦符氏都在他即位之前就死了,第三位也姓李,就是元佐和元休的生母,本想立为皇后,可惜突然病死,直到元休成为赵恒,也就是宋真宗的时候,才被追封尊号,母以子贵。. {1 B0 Y; E: e: Q0 s3 b  _1 T
  所以现在这位李皇后,是太宗时第三位,也就是最后一位的皇后。将门之后,美丽之中大有心机,而且她的兄弟就是战功卓著的李继隆。内皇后而外将军,这是标准的汉朝顶级外戚的配置了,到底在宋朝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以后再说。+ c4 a! B( x" ~
  先说当年重阳节,宋朝皇宫内宅里的家宴。话说惯子如杀子,那么关爱呢?父母的关心对儿子又意味着什么?似乎纯真美好……但在有心人的眼里,这竟然也是机会,天地间至高无尚,能随便让万众生死的那个位子,让人的脑子时刻变异。
) A, O' s! h. X6 g7 W: ^  你信吗?这些人的脑浆是硫酸做的。& W( d$ R+ t& d: D, U
  4 Q% O5 p9 I/ N  n
  连载(328)3 ^/ I) m% J4 B! Z6 v' x/ {( l
  / Z0 y  u( o: @8 y4 [$ R( y6 |+ N
  家宴开始,与会者有陈王元佑、韩王元休、冀王元隽、益王元杰。对了,唯独没有长子楚王元佐。这是因为作父亲的格外疼爱,赵光义体谅长子大病未愈,刚刚见好,想让他继续休息。
7 U' i  c, n1 G  m; }$ c% ?3 v  当年赵光义眼望众多儿女心潮起伏,能想像吗?皇宫作宅院,满座皆龙种……9年之前,他是谁,这些孩子又都是什么,回望前尘,想一想都是罪过,但竟然成功了。+ y9 q& i" f. J5 |4 e! r8 ~
  这一天父子同欢,至晚才散。散场之后,四个弟弟像是顺路一样,去探望了一下一直蒙在鼓里的大哥。注意,兄弟们见面,弟弟们说了什么,历史上只字未提,大哥的话却记录了下来。
) a6 T9 {6 h, ], Q5 q9 H  元佐非常难过――“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是为君父所弃也!”我只是不要皇位,可我不是不要父亲,你们怎么能抛弃我?!6 \+ e* m" f8 W2 C" k$ ~
  史书记载,当天晚上元佐悲愤交集,到了半夜,他把妻妾都关了起来,一把火把自己的房子给烧了,大火直到天亮都没能扑灭。天亮了,赵光义直接命人把元佐押到了中书省,派御史去审问,而且把巨型木枷放在堂上,大宋宰相办公的地方,第一场成了刑堂。: M$ h* x7 e6 L4 H
  元佐都招了。0 R3 a4 z/ s/ U
  赵光义心灰意懒,连面都不愿再见,派内都知王仁睿公事公办,去宣召问罪――“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3 s$ }* k9 m- h! S
  史称元佐无言以对。
( P2 e: G) O: u. ~0 P  再以后,他的兄弟们以陈王元佑为首,再加上宰相、近臣集体痛哭求情,百般营救,但赵光义不为所动,还是把长子贬为庶人,赶出京城,押送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安置。等到百官们三次集体上表挽留,赵光义终于召回他时,元佐已经走到了黄山脚下。+ c; U8 v0 e2 y8 E" H# T8 S
  从此,元佐被幽禁南宫,派专使监护,不通外事,直到终老死去。但当年,他仅仅25岁。
0 B/ \! m! P6 \1 t$ N  好了,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记载的,可是有几个可疑点,似乎需要另外想想。第一,四个弟弟到底说了什么?是谁说的,还是四口同辞,一心想看看大哥能不能气得更“疯”些?
: @8 \* j' A1 u' B( I' {# P  第二,赵光义为什么直接就把纵火人锁定在长子身上。为什么就不能是宫中的差役不小心失火呢?想一想十几年后,宋真宗年间那场更大规模的火灾时,也与元佐有关,可是为什么就能秉公处理,找出直接的责任人呢?
4 U+ D  ^5 ~5 \0 w+ Q: i( }  阳光下没有任何事情是新鲜的,那个人不管隐藏得多深,都会留下他的蛛丝马迹。! U7 H  a) g0 f, S2 n0 ~
  陈王赵元佑。7 C& J) i7 p& Q* o  B
  四个弟弟之中,元杰太小,只有15岁,无论怎样,都与他无关;元隽终生不问政事,悠游闲散度过一生;元休是元佐的同母亲弟,两人至死都没有半点不和;元佑则不同,元佐不倒,什么都轮不到他,而元佐刚倒,他就从此改名为元僖,升任开封尹兼侍中,正式成为大宋皇储。' M! N( H' K2 s, ]) I
  用什么样的话才能刺激到冲动天真的大哥,再第一时间暗示父亲是谁纵的火,只是一场寻常的家宴,就能得到天下至尊的宝座……或许应该祝贺他,虽然他长得不像父亲,虽然他没有大哥那么聪明,甚至他手无缚鸡之力,不像大哥文武双全,但是事实证明了他才真正遗传了父亲的基因。
9 z$ ?( H2 K: c. E6 E  那么你就去坐吧,只是得到与保住之间,还是大有区别,祝你好运。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29). S1 r4 Y" d$ v+ ^
  % X1 a$ D( o- S7 {
  时间进入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刚过正月,赵光义从烦人的家事中挣脱出来,一件空前重大的事要他做出决断。
) R0 Q" A* l& _8 C  伐辽的时机到了,打还是不打。: D3 t; ^! M3 w4 l+ x8 ~2 D5 ]
  看辽国的现状,不是糟透了,而是太烂太恶心,已经腐朽。回到上一界国王耶律贤死的时候,没等宣召,当时的辽国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就带着亲兵直奔皇宫。干什么?很香艳,他是太后萧燕燕的情人。他帮着把她12岁的小儿子耶律隆绪扶上了辽国国王的宝座,然后两人公开双宿双飞,彻底夫妻。
$ i9 n; Y- Q6 Y1 l, z0 \6 y  真是纲常大乱,这还不算,此人更加得志便猖狂,实足一个小人嘴脸。辽国的皇族、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只是因为顶撞了他几句,他就在契丹王庭的大殿之上,夺过武士的铁骨朵,把虎古当场击毙,而辽国群臣无一敢言。
6 w5 g+ ^6 \0 v8 B6 y  再说太后萧燕燕,她的作为更让宋朝人鄙视。有情人没什么,中原的太后、皇后们比她风流的多得是,但都做得很艺术。但瞧瞧她,韩德让打马球,被人撞下了马,她立即砍了肇事者,像个小女孩儿似的给情人出气;之后天天见面还不满足,她竟然派人把韩德让的妻子毒死,公然抢夺别人丈夫。# @/ C* N4 I6 M
  真是太露骨了,这是标准的“国母临事、宠幸专权”,在中原只要出现这种情况,90%以上都得改朝换代。2 ?2 F. E* K! h: S# ?: t2 z! t( w& \
  何况还不止这些。当年在韩德让刚刚赶到皇宫时,辽国重臣耶律斜轸也到了,萧太后哭着说出“母寡子弱、族属雄壮、辽防未靖,奈何?”时,他的回答是――“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 O- d/ K; c5 y% K9 C" t  是啊,真的很信任他,他和耶律休哥一南一北,把持辽国军政大权,在宠幸用事之上,再来了个权臣当道。真是雪上加霜,辽国还想不灭亡吗?6 D9 ]- }% k# v/ t) m% U9 T
  这些情况,每天都在宋朝君臣严密的监视和分析之中,现在时间过去了4年,终于可以肯定了,当年抓到的绝对是一把必胜的好牌,那还等什么?
! R4 L, L- [4 d" K" I( m  公元986年正月,宋朝边镇雄州知州贺令图、岳州刺史贺怀浦以及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等人相继上表,请求立即北伐,重夺燕云十六州。
* p% Z0 ^5 J* v! t6 t  
, j& u' K  \, ]; p0 a; s+ s  连载(330)9 d% T8 \6 O, n
  . c3 Z5 @  `5 F4 ~. b' E5 T( r
  赵光义同意了。几乎就在一周之内,北伐的命令就传遍全国,军队迅速动员,宋境所有军州精锐的将官们都向开封靠拢。
- H3 B' X, a/ J) m  正月21日,时间仅仅过去了半个月,北伐大军就完成了集结,宋朝皇帝赵光义命令兵分三路,立即起程,进讨契丹!' u" ^+ H' |/ `2 F5 ~$ |
  东路军――命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副,内客省使郭守文为都监。部下有名将傅潜、李延斌、马正、卢汉贇、杨重进、范廷召、李继隆、薛继昭、史珪、刘知信、符彦寿、贺令图等。- i) H+ N  A( M  v8 S
  另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汾州观察使杜彦圭为副,蔚州观察使赵延溥、指挥使张绍、引进副使董愿为都监。部下有蔡玉、韩彦卿、窦晖、曹美等。
( K, H4 e; h/ L  曹彬部与米信部同出雄州,直取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涿州(今河北涿州);
! e: v/ w) o# M) U) Y  中路军――同在21日,赵光义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右卫大将军吴元辅、西上閤门使袁继忠为都监,部下有高琼、张承俨、安得祚。中路军自定州北上,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攻辽;" A/ r# M* B2 p# t0 e
  西路军――24日,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诸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西上閤门使王侁及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都监。出雁门关,直取辽境云州(今山西大同),与中路田重进汇合,然后挥兵东进,从北面会攻幽州。
5 j: W7 J4 V/ {  L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宋朝已经集结了所有老中青三代将官,从曹彬、潘美等开国第一代宿将,到李继隆、傅潜等新一代主战名将,再到刚刚冒升的王侁、刘文裕,甚至还有降将杨业,已经毫无保留,精锐尽出,而且三路大军仅曹彬和米信的东路军,兵力就达到了20万人!* q4 G3 Q3 A& }9 k8 _
  全军总数在30万以上……这已经是自上次幽燕之败后,近7年以来休养生息、不断储备的全部家底,再加上为30余万大军所提供的粮草军械等物,宋朝已经全民备战。胜负之间,已经不是战斗的本身,而是国家元气的亏盈!) @5 |) |7 t9 j* J5 y
  为北征事,当年宋太宗皇帝诏谕幽州北境汉人,诏曰――“朕祇膺景命,光宅中区,右蜀全吴,尽在提封之内,东渐西被,咸归覆育之中……睠此北燕之地,本为中国之民,晋、汉以来,戎夷窃据,迨今不复,垂五十年……今遣行营前军都总管曹彬、副总管崔彦进等,推锋直进,振旅长驱,朕当续御戎车,亲临寇境!径指西楼之地,尽焚老上之庭……凡在众庶,当体朕怀。”; x2 q/ o" l8 G! R0 E1 G
  天佑中华,让这一战胜利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31)2 y2 a2 i; P* {6 K  m8 S
  * D/ l' r6 t. f3 \5 E4 [
  临行前,皇帝把三路主帅招集在一起,下达了这次北伐的最高军事机密。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兵团协同作战,分主次攻击,目的是要把辽国人牢牢地锁死在燕云十六州之间,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一刀刀砍成碎片,却偏偏一动都不敢动。
0 o8 E% k( |! N+ M. [) i% x( T3 \  具体情况,要先说明一下两个概念――山前、山后。
# s$ V# p- ?* S4 x3 g7 }  燕云十六州以太行山为界,太行山北支东南方的檀、顺、蓟、幽、涿、莫、瀛诸州称为“山前七州”;太行山西北的儒、妫、新、武、云、朔、寰、应、代等称为“山后九州”。 4 o) L6 t- H4 J# Q
  地理不同,攻守的难易就天差地远,大兵团千里奔袭,协调决战,这里面的讲究太大了。赵光义深思熟虑,做辽国人下一个大圈套。
: O5 Y! D6 m! {5 \. D# L. S9 N  攻击的重点永远都是幽州,但是要吸取上一次北伐时的教训,不能再蛮干一样的直取幽州了,要把它孤立,在攻击它之前,先把其余十五州都打下来,这样,辽国人还能搞出什么花样?: F, x3 e& P$ Q3 N# o- s5 b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赵光义命令先以最强的一部兵马正面直对幽州,大张旗鼓,要让整个辽国都知道幽州时刻在巨大的威胁之下;但是却不打,一定要持重缓行,慢慢地走,把辽军的主力部队牢牢地钉在幽州城里;1 S  J; c: m* F  |* V% t+ P% I
  与此同时,另两路大军直奔山后九州,全力以赴,把幽州的外翼完全拆除。这其间,辽国人注定了要顾此失彼,但他们无论怎样,都不敢置辽国南京重镇幽州于不顾,先去救援边缘的城镇。这样,等到山后九州完全沦陷,辽国人接下来的命运,就是被迫和已经汇合的宋朝三路大军,在幽州城下进行大兵团主力决战!2 D( H# N- B3 }0 @2 a% p4 v# Z6 {
  那时以宋军连胜的势头,辽国人马一定惊慌失措,接战必败。# [% Q, }* G$ Q0 ^! ?1 t2 G8 y
  计划好了,分兵派将更加大有讲究。潘美锋利,用他攻城略地,山后九州由他和田重进随意攻击;曹彬稳重,要他独当一面,承受最大的任务。他所领的东路军,正对着辽国最强的第一军事人物耶律休哥。两强对决,唯恐他战力不够,还给他配备了米信,更妙的是之前还把他贬官了,“鹰饱则飞飏”,把他饿着才能真正出力干活儿。
) [, c& n3 ~% d5 Y7 T9 e. J( J& {  就这样,赵光义还派出使臣过海联络高丽,约其夹攻契丹,并且不管高丽是什么反应,宋军的水师已经在渤海湾里集结,随时都会入海在辽国内陆登岸,袭击辽军的后方。, V& Z4 P- D: U- ~+ W; C
  细之又细,慎之又慎,赵光义不敢说己算无遗策,但至少已经迨精竭虑,全力以赴。
5 E8 x9 p) b/ b  G9 j  * r/ K( _; G2 t4 n
  连载(332)0 ~+ n: D8 j6 ^1 U
  3 K8 p0 u! Y' J
  宋军于公元986年三月攻入辽境,三月初五日,战争在东路率先打响,宋军第一主将曹彬锐不可当,当天就攻破固安(今河北固安),紧接着毫不停顿,迅速进兵,在13日,就攻破了辽国边境重镇涿州,并全歼其守军。- e  S- R8 H, T4 w/ H6 q0 [
  燕云十六州己先得一州,曹彬部面对前方巨大的开阔地,突然收住脚步,格于命令,他们必须慢一些。于是近10万人的庞大军团进驻涿州,一边按原计划镇慑远方的幽州,一边等待着其它两路友军的战况。/ G. z6 x( o+ f  [$ R
  中路军和西路军同时在三月初九日展开攻势。
# K: H4 x- W% N5 h& Q! Q( E  中路田重进自定州沿滱水(今河北唐河)河谷北上,初九日到达太行八径中飞狐径的北端口。这时辽国冀州、康州的守军已经闻讯赶到,田重进于飞狐径外与辽军野战,一战全胜,辽国的援军全军覆没。宋军乘势进攻飞狐径,到23日,辽飞狐守将投降;田重进挥军疾进,28日,辽灵丘(今山西灵丘)投降;四月17日,宋军攻至蔚州(今山西蔚县),当天攻城,当天城破,已经攻入辽国山后九州的腹地。
  S, m+ b- I3 F& Z& t9 M  这时形势一片大好,宋朝边境的民风强悍,边民们自己组织起来攻击辽军,他们趁夜杀入辽国兵营,天亮时提着辽兵的首级到军前请功。远在开封的赵光义大喜,他专程下诏――“有能应接王师,纠合徒旅,凭兹天讨,雪此世仇者……获生口,赏钱五千;得首级者三千,马上等十千,中七千,下五千。平幽州后,愿在军者,优与存录;愿归农者,给复三年!”
8 I' B  M  S% R* _; x, O  此令一出,边民从者如云,宋军的实力更加高涨。+ t5 T- `3 _' O+ w) F! k6 I
  但最强的攻势还在潘美的西路军。三月初九日,潘美、杨业在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北)城下与辽军接战,以潘杨之威,辽军溃不成军,宋军迅速攻城,当天就攻下了寰州。进兵,13日,辽朔州(今山西朔县)守将投降;19日,辽应州(今山西应县)守将投降;进入四月,宋军攻至辽重镇云州,辽军坚守顽抗,宋军强攻,到13日,云州攻陷。: O4 f* Y! Q) v% G4 X$ h/ z) n3 B
  自此,西路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燕云山后九州己得其四。这时,战争已经进行了近45天,山后战局完全在宋军的掌控之中,可是在山前,曹彬已经出了意外。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33)
4 [2 w3 s4 [1 C' E9 p8 T7 H' S  
6 {% N! J# e; v3 ~) W  开战之初,赵光义的所有作战意图都得以完美实现,尤其在山前战区。曹彬部8天就实现了整个战役最重要的一环,攻占涿州,完成了对幽州的威慑。* S' E1 e; o9 F6 ?
  看一下涿州到底在哪儿,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州市,它离现在的北京天安门只有60公里!曹彬只用了8天就和耶律休哥呼吸相闻,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距离,真的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威慑效果,宋辽两军的主力军团随时都会血溅疆场,你死我活!* ]7 F: s" G' a. P! z, e3 X; d
  决战一触即发,耶律休哥的处境要比上次宋军北伐时恶劣一万倍,所受的压力难以想象。7年前,那时至少还有辽国为了援助北汉而派出的增援部队,可这时,他只有南院一部之兵,却要抗衡整个宋朝的倾国之力。
1 d: B* p5 C; o7 _! L' w, ^  怎么办,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如赵光义所料,被曹彬牢牢地压制在幽州城里,一动都不敢动。山后九州想都不敢想,他完全放弃了,随便潘美、田重进去为所欲为。他所能做的就是祈祷。一边盼着他的萧太后在大后方尽快地集结辽国精兵,来救他的急;一方面他祈祷宋军犯错。8 U3 t6 I6 Y3 e2 ]% k0 c0 i$ ]
  但是谈何容易,那是曹彬,大名鼎鼎,名负盛誉,在整个东亚、包括高丽都无人不知的宋朝第一军人!犯错?他得提防着曹彬说不得哪天就突然起动,120里的距离,一马平川,两人当天就能见面!
  W) s9 I. l( d# g' T9 L1 P% Z  不过谁能想象,此前锋锐绝伦且老辣沉稳的曹彬居然真的就犯错了,而且是这样的小儿科。
7 {8 ]5 v) ]3 ^: i0 D. |  曹彬部在三月13日进驻涿州,可是只坚持了10多天,就突然后撤。耶律休哥的反应不是松弛,而是惊异,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过分紧张出了幻觉――他真的做到了吗?他竟然把曹彬的粮道给劫了?!' A3 ^* @3 M7 [
  他本来像应景一样只派出了少量骑兵在华北大平原上机动游弋,白天躲在林子里打些埋伏,晚上才出去找机会偷袭宋军的边缘部队。劫粮道,只是他出于战争本能做的功课,却没想到成功了。) Y4 g" `6 p) b7 E: q* h0 c! h
  而曹彬身为沙场宿将,坐拥10余万精兵,居然把粮道给丢了!古今无数战役,失粮道者必败,少吃一顿饭,精兵就不再是精兵。曹彬千不情万不愿,但总不能坐等饿死。
. {( q0 m( @$ x' F7 \& o1 R8 ^7 ^  当机立断,曹彬趁全军战力未衰,立即迅速后退,在四月初返回到国境之内的雄州。这一下,幽州警报彻底解除,整个战局完全走样。
# J, _, M) V% X5 G% _" w1 c9 h" S- O  6 x2 l4 `& T6 R7 r3 Y( [9 F& v# J
  连载(334)
% U9 b; t# ^& @3 L4 N5 R1 D  ) l4 i8 n6 o4 z7 N- v' Y4 {
  消息传回开封,赵光义大惊失色。北路突然间空了,压力完全向山后九州的西路军倾斜,这等于是白送给辽国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 v  o% j1 t& E" k' G
  但是还不能急,赵光义很快镇静了下来,他发出的命令非常理智――他没有严令曹彬火速进兵,把战况复原。而是派出信使,告戒曹彬千万别再急着进兵了,你马上沿着白沟河(即巨马河,由西向东流入渤海,是当年宋辽两国的界河)向米信部靠拢,东路两军合而为一,养兵蓄锐,保持对幽州的压力,为西路军继续张势,等潘美等人完全攻下了山后九州,再先与中路的田重进会师,然后才向幽州运动,按原计划在幽州城下与辽军决战。
4 k- E% T* O+ s+ j8 f  这是当时最稳妥的应变了。想想看,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H& Z4 O, X; _0 |5 @) S/ T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系统崩盘了却不想重装,只想着打补丁救急,完全是不知变通。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必须随机应变的常识都不懂。可是如果你换个新方案,哪怕好上一万倍,但是你怎样通知散布在整个燕云十六州之间的三路,不,实际上现在是四路(曹、米两部还没有汇合)大军及时顺畅地配合呢?/ a  G- m: X+ f
  飞马、飞鸽传书?还是宋朝有很多奇特功能的高人,能心灵互动传递信息?
% [9 a# V5 g3 }" p  所以只能这样,但是怕什么来什么,从此之后,一个个的突发事件让赵光义和曹彬措手不及。首先,乱子就出在了自家兵营里。/ N" \$ c5 B& e% c; {, Q4 F
  曹彬部下的骄兵悍将们在帅帐里叫嚣成一片,他们拒不执行命令,向主帅质问――为什么要向米信靠拢?为什么要给西路军打杂?我们是主力,一直在胜利,现在却要本末倒置,这是耻辱,绝不能接受,我们要出战!4 W# u8 I' c+ v4 E# {3 g/ `
  群情激愤,怎么办?是硬生生地压下去,还是珍惜这份士气,马上进兵?这一年的曹彬刚满55岁,从军整整21年了,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时候,现在整个幽燕战局的胜负点都压在他的身上,想要胜利,他就必须得做出最恰当的决定,最起码他得能指挥如意,让部下们乖乖听令。: Q4 w; e6 ^: ]1 U8 U) d
  可是,他竟然向部下们屈服了。宽厚的、爱兵如子的、仁慈的曹彬,在众意难违的情况下,选择了违抗皇命。他带足了50天的粮草,先与米信部汇合,然后全军北渡巨马河,重新进入辽境,再次向涿州进攻。7 d% z$ \: Z2 C2 i* A* S
  至于原因,大概是他现在手里没有了赵匡胤曾经给过他的那把天子剑了,所以换他在部下们面前发抖;也或许他还想着耶律休哥仍然老老实实地缩在幽州城里,等着他扑过去继续摁住了暴打,他眼前的这片幽燕大地仍然是他随意进退的天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35)/ V, h$ N* s+ s1 Z- H
  
) N4 f5 i& ]: m1 D! ]$ n  宋军再次攻入辽境,这回心想事成,他们要敌人,结果就真的在路上遇到了耶律休哥。4 p- f# U" t4 q( e0 x# U) L
  耶律休哥出战了,宋军中稍有头脑的人,马上都心里一沉。出事了,至少有两个――1,幽州城;2,山后九州,以及潘美和田重进。
6 D& j: Z5 S. P$ o9 J5 q  很简单,这两点可以放在一起思考。耶律休哥敢出幽州,就至少说明他不再担心山后,此前他必须挺在幽州城里,前挡曹彬后拒潘美,可是现在他敢冲出来单挑曹彬,山后那边的局势就可想而知了。- B7 Q$ x% A1 _5 E% t
  辽国一定有人已经赶到了山后九州,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再不是一个月以前了!' X+ y: \/ w) x' U3 @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辽国的反应极其迅速,战争在三月初五暴发,远在草原深处的辽国王廷在初六日就接到了战报。萧太后命令马上全族动员,捺钵军制再次发挥功效,契丹的骑兵们几乎就在扔下牧鞭抓起马刀的一瞬间就完成了集结,然后各部精兵赶赴幽州,归耶律休哥统一指挥。目标就是宋朝的东路军。
" X+ j: q! J8 P4 p4 G  ~* i' ^  之后萧太后紧急招回正在征讨北方女真族的远征人马,以及这支部队的主帅。历史证明。与宋决战,这个人必不可少――耶律斜轸。他们直奔燕云战区的山后九州,潘美、田重进马上就会见到这个老冤家。0 X4 ~/ R' X# N5 q9 O: c: ~
  同时,辽国再派林牙勤德率兵赶往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防备宋军水师从海道出兵袭击辽军后方;等这一切都安排好之后,萧太后作出了一个让宋朝人瞠目结舌的事。这个年青的寡妇带着自己幼小的儿子,疾速前行,追上了前方的增援部队。面对挑战,她选择了最强硬的回应方式――御驾亲征,比她的丈夫耶律贤在世时还要勇敢!# V; ~( u8 U2 ^  Q! Q" G% h
  这时应该正视一下这位非凡的异族女士了,她一生中唯一能让人“垢病”的,就是她的情人――韩德让。但是,如果她的丈夫还在,那么她是在乱搞;如果此时她不止有一个面首,那么她可以在道义上受到蔑视。但是她从始至终都只有韩德让一个男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Y; F- G$ d% z& N) I! p
  爱情。
; }+ U6 D) r5 @7 ]1 }/ B  不管这个名词有多烂多老套,它都千真万确地存在着。或许野史上的传说是真的(两人年青时曾有婚约,辽景宗用皇权把她夺到手),她与韩德让之间,终生互相扶助,绝无猜疑背叛。纵观整个人世间,尤其是活在权力之巅的人身上,这是极端罕见的。
% l9 y7 ~) f8 @1 K, R7 A  尤其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要注意,文武全才的韩德让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很多具体的作为,那是因为萧太后的每一个决定里都有他的参谋,两人是一体的。就像这时,他隐身在幕后,为他的女人把赵光义的战略要点完全破译,进而找到了宋军的致命破绽。# ]& G' Z1 j6 ^* j1 L. G
  
! o) G1 J/ X: U  p0 g  连载(336)
" a% @1 {/ S4 W! p! H+ `% H  1 ?9 i, u: a/ r1 y( l
  最致命的破绽,就是最强的那一点――曹彬、和他的东路军。
$ d; ?! p6 G! B  赵光义所有的作战意图,都要在东路军以强大的实力震慑住幽州城里的耶律休哥来实现。由此,才能由山后反掠山前,让辽军一动不动地安乐死。但是,如果曹彬直接被打击直至崩溃,又是什么局面?5 V& E5 P  `: _
  平心而论,这个问题赵光义一定也想过,但是在开战之初,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耶律休哥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可是现在不同了,曹彬的部队一退一进之间,契丹铁骑已经增援到位。尤其是年青的萧太后,只有33岁,平生没上过战场,可是她不仅看到了宋军的破绽,而且当机立断,凶狠得让人震惊。3 o/ p2 t2 P* L  l" }
  赵光义的战略是蚕食,一点点把燕云十六州分步骤夺取;可萧太后的办法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你伤我十指,我断你一指,看咱们谁疼!: U: A& H+ C( l- e, k; J  W, c
  就这样,东路军近20余万人遇上了耶律休哥。相遇点非常讲究,再往前100多里,就是涿州,宋朝东路军曾经占据过的老巢。据战报,城里还没有辽军,怎样,往前冲吧,耶律休哥挡路。如果想后退,小心,契丹人都是骑兵,你怎样退都来不及。( |( [7 I; Q: `" P0 p! S: F
  于是就在这个不进还馋,要退更难的点上,宋军开始承受考验。他们与辽军对垒,南北列营长达6、7里,耶律休哥的骑兵却四下散开,飘忽不定。宋军想打,抓不住,但是队形稍有散乱,契丹人立即突进,打了就跑。就是这样的尴尬,大平原上除非骑兵想和你决战,不然你就得用两条人腿,去追四条马腿。
6 Z. ~% r4 D/ z( z  面临困境,曹彬的应对是继续前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前面100里就是涿州城,进城后骑兵的功能就要打折扣;第二,进驻涿州,还可以继续原来的战略布署,把耶律休哥拖在山前,给山后的潘美、田重进制造胜利的机会。8 u. q9 V, u! I1 P4 H1 @4 `' U
  战略定好了,那么实施。既要前进,还要时刻防备契丹骑兵的突袭,宋军的办法空前绝后。他们一边前进,一边挖战壕,战壕挖到了哪儿,他们才走到哪儿。强啊,这样真的把耶律休哥的骑兵给难住了,他们总不能跃马跳到坑里去挥刀杀人吧?" |. m3 U/ V0 g' K: h" N9 x& p
  于是宋军终于走到了涿州城。但是100余里路,他们竟然走了20多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37)
# E8 F1 c/ W( j  
# ?9 M8 q) h+ n3 ?  好了,千难万难,涿州城终于到了。宋军蜂拥入城,不干别的,先冲向水井。这时是5月间的华北平原,一路顶着太阳挖沟过来的,每个人都快被挤干榨尽晒干了!8 S5 T: r4 b' l8 `2 v2 h; Q
  真幸运,先民们之所以在这筑城,就是因为水源丰富,宋军20余万人的庞大兵团在涿州得以稍事喘息。可是紧跟着就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战报,上至于曹彬下至于每一个宋兵都被震惊――辽国萧太后和皇帝已经亲率大军进驻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随时都会攻向涿州!; w4 m3 [( a6 g+ L' x
  20多天辛苦挖沟,就是为了把自己送到辽国援军的刀尖上……曹彬苦笑了,是命运还是他自己跟他开了这个天大的玩笑?但是他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耶律休哥!失败、甚至全军覆没的命运在他心里真实无比地升起。这不必用什么名将的经验去判断,他知道自己只能有一条路可走了。9 ]7 ]4 c+ O, c0 W$ F1 C
  曹彬急速下令,全军立即后撤,决不可有片刻的迟疑。
3 ^! ^5 ?# v% C  这时老天爷帮忙,突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曹彬大喜,这样契丹的骑兵,还有弓箭就会大打折扣。还迟疑什么,快逃吧。但是别慌,撤退更是一门艺术,有些人撤退的时候你都不敢去追他。但是这时曹彬没功夫故布疑阵了,百忙中他命令部将卢斌把涿州城里的全部百姓都带走,沿着狼山向南撤退;而东路军全部主力由他亲自断后,冒雨火速南逃。. m5 F  Q  f% v# Q3 {3 Q  y7 e
  只能这样了,希望契丹人会先去夺回被掠走的涿州百姓,毕竟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样宋军就会赢得千金难买的时间;或者他更希望传言是真的,耶律休哥真的熟读汉人的《孙子兵法》,知道“归师勿遏,穷寇勿迫”,尤其是他现在是全师而退,你敢来追,小心得不偿失!* D3 h# h& X. q6 S; [1 J' C2 G
  但是他刚刚撤到歧沟关,耶律休哥就突然杀到。当时是五月初三日,天上大雨如注,地下一片泥泞,宋辽两国的主力军团终于发生决战。但是这再不是公平的决斗了,一方已经千里奔袭回来绕圈,把自己累得半死;另一方却以逸待劳,并且刚刚补充了萧太后从漠北带来的契丹精兵,胜负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已经倾斜。# T' I6 @) x: V1 C3 Y: d' [
  但宋军极力挣扎,他们把运粮的大车当作营栅,环绕在阵前,来缓冲契丹人骑兵的冲击。败了,但没乱,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天黑。辽军把他们团团围困。
) ?/ ?/ G2 p7 \, D  到了夜里,曹彬做出了他军事生涯里最丢脸的一个举动,他抛弃全军,和副帅米信带着少量亲兵逃出了辽军的包围圈,夜渡巨马河,在河南岸扎下了营寨。1 _/ O# \+ C/ i4 n8 Y+ V" f
  $ J' t! ~8 t& O5 [1 H4 E
  连载(338)# r0 @$ U5 t( ]
  $ n# f$ C) c/ n4 h$ I& Q, u
  第二天,辽军全力进攻,宋军全军无主,战线崩溃,他们被辽军压向了巨马河。当天的河水里满是宋军的尸体……眼见全军覆没,危难中,宋军李继宣将军率部力战于巨马河畔,在数十万人溃逃的局面下,他竟然把耶律休哥挡住,让全军的残余部队得以过河。( F$ ?: l( k5 G7 S
  这一天,连赵光义亲自委派的幽州城未来的知府刘保勋父子、殿中丞孔宜等高官都淹死在巨马河水里。当天宋军继续南逃,他们的目的地是高阳(今河北高阳),但是途中又被耶律休哥追上。这个契丹人就像7年前在幽州城下那样,他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良机,把宋朝军队的有生力量彻底击破。# E3 O1 E3 |  Y/ C' {
  宋军终于逃进了高阳城,有城墙的阻隔,他们安全了。但是一路之上,他们阵亡了近数万人,兵器、军资堆积如山。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运粮的数万民夫被他们扔在了涿州和岐沟关之间,那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等待着他们的命运将是什么?!' `7 n6 @6 `7 O# S0 X5 _. q2 \
  五月初五日,山前战场再没了悬念,宋军已经彻底失败,数万大宋百姓完全成了待宰的羔羊,但是一个消息让宋朝人不敢相信,契丹人竟然给他们让出了一条路,让他们平安地返回家乡。理由是――今天是萧太后的生日,放你们逃生去吧。
1 ?9 f) R8 t8 C  然后契丹人马转向山后战场,在13日、14日连调重兵支援耶律斜轸部,到21日,萧太后已经带着儿子北返回京,返回当天再次增兵,进入6月,清理完战场的耶律休哥也率兵进入山后,宋军的中、西路军压力空前巨大。* y% A6 h" W6 g8 ]2 t, F
  但是事实上,中路的田重进已经退出战场。在东路军失败之后,赵光义迅速命令增兵到国界线,又急令田重进和潘美撤军,保全实力。田重进毫不迟疑,立即后撤,全军安然无恙回到国内。但是潘美的西路军却在一连串的大胜之后心有不甘,他们要硬生生地再碰一下辽国人,看看到底谁更强。
/ n; O# t& r1 C- s: j  p5 d& _( }# m  碰的结果是蔚州、寰州相继失守。当时的反应是潘美在沉默、杨业在皱眉,可是王侁和刘文裕却暴跳如雷。尤其是王侁,他继续了他父亲王朴(当年训斥赵匡胤)的强硬性格,皇帝说要撤退,主帅的任务是把云、朔、寰、应四州的居民南迁,这些他都拗不过,可是具体怎么操作,他却有话要说。
8 h( f5 i- j: b  他针对的是杨业的办法。杨业说――形势变了,没把握不硬拼。不是要移民吗,先出大石路(今山西应县西南),事先和云、朔两州的守将约好,把民众迁到石碣谷,再派上千名弓弩手埋伏在谷口,再用骑兵在中路声援,估计任务就差不多能完成了。
+ Z  M* q' i4 w6 W4 d  王侁冷笑――想不到啊,率领数万精骑胆子却小到这地步!我们要从雁门关的北川大路进军,要声势浩大(鼓行)地到马邑迎敌。# G8 Q; ]0 T6 ]2 F3 ^
  杨业摇头――这样就败定了。+ }/ Q7 \  g7 x/ s- y
  王侁的神色变幻,杨业看到了他入宋以来最怕见到的表情,敌视加轻蔑,更听到了他一生中最怕听到的字眼――失败?你不是无敌将军吗?领兵数万,只想着逃跑,你不是要叛变投敌吧!
& U, Y+ g  v* c9 _9 E; r  杨业再没话说,他一时间气愤难当,马上答应出战,但是临行前突然转向了这7年来的老搭档潘美――这次我败定了,我是个降将,早就该死,主上反而让我统兵,今天我就以死战报答。只是,你能在陈家谷两侧埋伏下弓箭手吗?我败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接应,就全军覆没了。( @$ H7 K  L6 v: F# o, A+ {
  潘美和王侁当场答应,并且立即行动,杨业率兵北上主动攻击耶律斜轸,潘美和王侁在陈家谷口亲自率兵伏击。但是从当天下午的寅时(15――17时),一直等到了第二天上午的巳时(9――11时),杨业一直踪影不见。
  _, q: l6 P! i  Z  当年西路军全军将士都以为奇迹再次发生了,无敌将军已经胜利,正在一路强攻,追击耶律斜轸。要不然,该败早就败下来了。但是谁能想像,悲愤的杨业正在做什么。5 Q6 d, Y6 \2 S4 g0 k- E# L
  铁甲铿锵,战队无声,自知必败必死的将士一路向北,深深地侵入了敌境,只求证明自己的忠贞,等到败退时,已经离援军太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39)& e9 ~2 U# g, ?* d3 w: T' y0 g* W
  
& j. ~$ f2 G2 L2 R8 s7 e7 f  回到当年战云密布的燕云大地,在雁门关外,耶律斜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塞外征讨女真部落的战线上火速救援山后九州,可在山前战场没有分出真正胜败之前,他不敢向潘美和田重进挑战。
5 l( L$ s" P$ j3 Q" l/ |  就那么多援军,耶律休哥正用着呢。
* p7 Z( C- A! P) z  但这时不一样了,曹彬彻底崩溃,辽国重兵已经向他手里转移,但是宋军也开始了后撤,他当机立断,不等援军到手,就主动追击。可就在这时,却突然有一支宋军向他主动进攻。
( W7 D& n/ `2 _1 o' R0 z1 W- s  真是盼什么来什么啊,耶律斜轸求之不得,但是让他万分惊异的是,来的人竟然是杨业。这可能吗?杨业从北汉时开始,就与辽国人争斗了近30多年,互相知根知底,这个时候来进攻,你昏头了?
1 E3 H- J. O$ _7 R9 J( X0 M  但是今天像过年,有礼谁不收?耶律斜轸决定把活儿干得漂亮些。这时就分出了他和耶律休哥之间的区别,换了是耶律休哥,会直接扑上去,双方你死我活,痛快利落。可是在耶律斜轸的手里,就像掉进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你会被缠得筋疲力尽,痛苦万状,死得寸寸断裂。历史很多次都证明了,这个人从不吃生肉,他每次都加作料。
. d+ B/ n+ E$ ]6 o  这个狡猾的契丹人一路败退,把杨业引到了离朔州30里之外的狼牙村,直到这里,他才突然间伏兵四起,把杨业包围。$ o4 p3 T6 y% J1 [$ w  L+ I" h
  杨业的时刻到了,他要的就是厮杀,就是鲜血和荣誉!他要证明自己不管是不是无敌将军,至少不是叛徒更没有二心!
. f, k; N* j2 [0 }9 o1 u# Y  当天在狼牙村里,杨业率部血战,直到再也支持不住,他才边战边走,把耶律斜轸引向陈家谷。从凌晨出发,正午时交战,到达陈家谷时已经是当天的傍晚,全军人困马乏,己经到达极限,可是杨业一眼望去,陈家谷外一片空旷,连一个援军都没有……
) D* i6 G  H: y' t* C& I  那一天,杨业突然抚胸痛哭,这就是我的命运!苍天可见,陛下,杨业尽力了!9 Z2 t& T: {* u
  
: B& Q9 ]$ L$ s) ^0 h& M  连载(340)' a% ?1 R# D" y/ n2 P, w# V
  ) @, G8 Y2 u: x
  杨业只剩了百余名战士,他自知必死,要他们各自逃生,可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他们在陈家谷与契丹人血战到底,杨业的儿子杨延玉战死,岳州刺史王贵战死,战士们全部战死……杨业孤身死战,身中创伤数十处,手刃辽军数十百人,最后战马受伤,他躲进密林,一直紧追不舍的辽将耶律奚抵隐约看到了他的袍影,一箭射去,杨业终于伤重被擒。5 E* R1 T, J* j
  辽国人赢了,生擒杨无敌,这是他们作梦都想不到的荣誉,竟然变成了现实。但他得到的只是杨业的尸体。杨业被擒,绝食三日而死,千年之后,在历史上华人内忧外患最深重时,重新振兴民族的伟人毛泽东对此评价――杨业战死。
" F) Q; m6 o' q8 i% m) B4 h% j  他是死在战场上的,求仁得仁,求义得义,杨业或许是没有什么遗憾的吧!5 b4 O9 V5 K( M8 |- x9 w
  追查他的死因,那天潘美和王侁到哪里去了?史书记载,他们以为杨业己经战胜,就顺着原路冲上去,要争杨业的功劳。走到半路时,知道杨业败了,他们转身就撤,没留一兵一卒救援。说责任,潘美无论如何都推脱不掉,毕竟他是主帅,但如果翻开尘封的历史,就会发现身为宋朝军队的主帅,很多时候只有两个字――无奈。
" `% f% V/ y: u$ ?3 F  并且,杨业的事并不是仅此一例的,他的死法,在宋朝的将军们之中是非常流行的。杨业也深深地知道这一点,事实上,如果他不去死,等待他的命运将更加悲惨。就像郭进。
7 d% \- Q1 P- p) E0 w+ g8 R7 e3 f  那位在白马山上湍急冰冷的涧水里硬生生击败契丹铁骑的英雄,他根本就不是病死的,而是自杀。原因就是他的监军田钦祚。田钦祚在战场上是一位英雄,他能“三千打六万”让契丹人灰头土脸,可是在战场下却是另外一个人。他作了很多讨厌的事,郭进刚烈,虽然管不了他,可总是对他怒形于色。于是史书记载,“钦祚以他事侵之,心不能甘,自经死,年五十八。”
' Y# v5 p9 d- }  那么是什么事呢?当时郭进刚刚大胜,而且军中资历远远高出田钦祚,却只选择了自杀。也是性格像杨业这样的有“缺陷”?还是形势逼迫,让他没法解释,只能一死明志?
$ W1 a  t# Z8 g  要知道当时皇帝赵光义就在亲征的途中,想解释很容易,可是他却不,唯一的根源就只能是解释不通――谋反叛逆。就像王侁这时对杨业的怀疑。而且更巧合的是,当年田钦祚逼死郭进时,王侁就在场,一切操作都很熟悉。
" {3 l. ^" |- ]  至于潘美,他在王侁强迫杨业时能怎样呢?主帅和副帅联合起来反抗监军?本来仗已经打输了,回国算帐时,你信不信监军大人的述职报告会让你生不如死?要知道郭进的资历并不比潘美差多少!
- I( k! }% T4 X  可惜、可叹,千年之后,潘美倒成了杨业之死的唯一责任人。这个倒霉蛋,玩命打了4个多月的仗,攻城掠战功最高,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一个妒贤嫉能、残害忠良的骂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1)
% R! _/ b9 s* r, F; u  / c' f) f/ N9 S; U# U
  公元986年7月,各路宋军陆续撤回国内,第二次北征就此结束。战后盘点,宋朝能输的都输了,包括胜负本身、战备物资、阵亡的将士,还有声望、名誉以及士气。& W, u$ ~; ^. I8 f& C
  先说西路军,杨业之死,让宋军丢了军中之胆,耶律斜轸没有尊重这位平生大敌,而是把他的首级斩下,先送往漠北辽廷请功,然后传首边疆,让契丹军队和宋军都看到杨无敌的下场。消息传进开封,赵光义既愧且怒,把潘美连降三级,检校太师变成检校太保,然后继续到边疆站岗;至于王侁和刘文裕,被彻底罢免,消职为民,一个流放金州,一个流放登州,从此永远别想再当官。; Q" N: }9 L" @/ c
  杨业,为了他的忠勇不屈,追赠为太尉、大同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硕,把他剩下的五个儿子都加官进爵,继续为国效力。
5 N; E: \1 o* C# H) Z1 ]  曹彬,这个战争失败的最主要责任人,他的罪名是违抗皇命,丧失战场纪律。按说这个罪名放在任何朝代都不必再审了,直接拉出去砍头了事,不诛联他全家就是皇恩浩荡。可是赵光义开出的罚单真是让人喘粗气,居然只是降职,把他从节度使变成了右骁卫上将军,然后以此为基准,崔彦进是右武卫上将军,米信是右屯卫上将军,其他的以此类推,人人有罚,之后各自上班,这件事从此结束。* ?' @  A, k- _" s$ I  C+ V" U5 ?
  怎样?似乎在宋朝当武将也蛮好的吧。这样的宽大,细查宋史,只有两个原因。
5 H: W5 t7 M; ^  第一,宋朝不杀大臣。这是在赵光义刚刚登基的时候,根据他哥哥的“遗诏”留下来的规矩。这一点被忠诚地执行了,终北、南两宋318年,被国家定罪诛杀的,只有岳飞一人;第二,要想一下曹彬为什么会反常,他像撞了邪一样在战场上忽进忽退,几乎没用耶律休哥动手,就把自己给溜死。他犯什么病了?. R7 Z# \% R* ]2 B8 C) q
  更奇怪的是赵光义,这人更反常。他处罚完曹彬之后,只隔了一年,曹彬没有任何功劳,他就突然提升其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完全恢复了雍熙北伐之前的官职。再往后,曹彬又升到了平卢军节度使。赵光义的儿子当了皇帝,曹彬就又成了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枢密正使,重新成为宋朝的第一军人。
2 R% _: S7 r& X4 h4 i  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以他一个丧师辱国,把国力军力都彻底断送的败将,居然还得到了“良将第一”的美誉,他的女儿、孙女被成批地选进皇宫,成为皇后、太后,当上了宋朝的第一女人,在未来的岁月里长久把握着宋朝的国朝大政,连皇帝都得听她们的……这都是怎么回事?凭什么?
; s" y' Y2 D- n( h  T' T  ) U0 g$ D( Z" [* Y* ~& S7 {
  连载(342)- o6 n& _" s1 K* V7 ?4 W) |3 j$ ?
  " o6 O0 h! i) K  ]7 [* O. w
  内幕和交易。
. D* U9 A9 E, a  没有白付的工钱,更没有免费的忠诚。曹彬是个好员工,他完全是先干活儿,再收费,赵光义没法不喜欢他。他是为了皇帝的永远正确,才背的黑锅。0 h& I1 N) q; W* o4 M6 N
  翻开《宋史》,当曹彬在战争之初突飞猛进时,赵光义就“讶其太速”;等到曹彬粮尽退却时,赵光义惊愕“岂有敌人在前,而却军以援粮运乎?”等到曹彬再进时,他又指挥说千万别再急进,要和米信合军……等等等等,完全是一位绝世高手,他洞察一切先机,所有的失败因素他都算到了,只是曹彬没有听他的命令,最后才失败。
. e4 ]8 I  y6 M1 J  就算这都是真的吧,也在无形中露出了一个真相――赵光义随时都在指挥着曹彬,曹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命令!' p% q- n2 A! L! ?; n
  遥控器是肯定有了,至于他当时按的是什么键,他自己知道,曹彬更知道,但是曹彬能对外界透露吗?一个深沉、乖巧的人,懂得衡量利弊。曹彬选择把一切都扛了下来,包括战场废物的骂名。他的行为证明了怎样才能当官,那就必须得维护皇帝的光辉形象。( m' v; z) I" x, n0 g' k1 I
  陛下就是太阳,他光芒万丈,至于我,只是太阳边缘偶然产生的黑子,这次真的是给太阳抹黑了,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最后,英明的陛下终究会为他真正忠心的黑子找回平衡的。) z0 a7 N$ t* c/ l& D
  就这样,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份内的事。至于失败,嘿嘿――失败不要紧,只要懂做人,别管死多少,我们还能生。
( C# d6 c( W6 L( o$ _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7 R" k6 ~2 T4 a  l& f) O/ ^1 U  但是一支真正的军队,是随便凑齐百十万的农民就能达到的吗?柴荣、赵匡胤用了不下20年,才给汉人留下了一支常胜不败,敢于野战争胜的军队,这时已经被赵光义和曹彬全给败光了!这就是现实,雍熙北伐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点”,这个超浓缩的汇聚时段所产生的可怕后果,要用尽后面100多年的光阴才能稀释淡化。" Z& J) S/ U( j
  这其间国家得花费国民总值的七八成来养军队,而军队的来源却是那些不得己扔下锄头上战场的农民,地没人种了,产业萧条,国力下降。可是战争的威胁永远都在,于是再增兵,从此恶性循环,没完没了……可是当时的宋朝君臣却在忙着挽回影响。$ ?9 N. Q1 M5 w; l7 p7 m. n/ [
  历史上有很多明眼人都在痛骂曹彬的无耻和赵光义的厚脸皮,但是来个换位思考。要曹彬实话实说,要赵光义下罪己诏?在国家空前大败、敌人马上就要报复的时候,再来把皇帝的公众形象、号召力降到最底点?9 i8 H7 @7 P9 s; L( F6 |0 t
  你想让中国彻底散架吧?毕竟国难当头,还是需要有一个带头大哥,领着中原百姓来等待契丹的报复。如果曹彬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忍辱负重,担下了骂名和责任的话,这份苦心,也就不枉了那个良将中的“良”字了。
4 x3 s% o' m1 D  至于雍熙北伐本身,倒是或许没有什么一定必败,或者一定要谴责的地方。事后的诸葛亮没有意义,失败了谁都能总结出一定会这样的理由。可是有一位前辈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理想,兑现了说那是符合规律,落空了说这是违背常识;有一种表现,刑庭上说那是坚贞不屈,会场上说这是死不认错;有一种赌博,赢肥了说是正义必胜;输惨了说是冒险必败……" `6 q/ f$ |% j" v8 x4 z
  所以还是把这事忘了吧,过去就是过去了,现在要做的是把牙咬紧点,明天契丹人就又会杀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08:42 , Processed in 0.0231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