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2)
" [# x7 v/ \% k* |, |% I( w  
  n! q6 ]/ W& Q  c  由于黑齿常之抵御突厥有功,朝廷任命他为燕然道行军总管,以李多祚为副职,职责便是反击突厥的南侵。
. Q' y& d4 X7 J# V0 }2 i  ^  李多祚也是一位外族将领,他是靺鞨族的酋长,史书对他的评价是“骁勇善射,意气感激”,是一位勇敢而有激情的将领。
: W6 M8 V1 w6 i( ^  687年(武后垂拱三年),突厥大将阿史德元珍率突厥骑兵南下侵扰朔州,黑齿常之与李多祚统兵迎战,双方在黄花堆(山西山阴东北)展开大会战。
5 z' E. U* f# ~( H1 n' {0 j, ]& }  自从被薛仁贵击败之后,阿史德元珍又多次参加南下侵犯大唐的战争,他成为突厥一名重要的将领,但这次,他遇到黑齿常之与李多祚,只能再尝失败的苦果了。+ @! Q$ J( j) V' C. Q6 Z7 l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骁勇的黑齿之常与李多祚的指挥下,唐军打得极为出色,凭着坚强的防守,终于击破阿史德元珍。突厥骑兵不得不后撤,黑齿常之指挥大军向北追击四十余里,突厥人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n1 m, Q7 W2 g* ^
  黄花堆会战的失利,使得突厥人惶恐不安。骨咄禄可汗为了避开黑齿常之的锋芒,干脆来了个大撤退,将军队拉到漠北,以避免出现当年颉利可汗那样在唐军朝发夕至的打击范围内。1 @% ^4 s' n/ ~1 B, C& Z
  虽然黑齿常之在抵抗突厥入侵上功绩卓著,可是依然没有改变唐帝国在战争中的被动局面,因为突厥人总是积极地进攻,这种进攻由于其掠夺式的性质,对大唐边境的破坏程度,并非仅仅可以用军队的伤亡来衡量,边疆地区的经济遭到重创,人口大量被掠夺,牲畜损失严重,民不聊生。- q# s" H2 u; s
  ! x4 i* i+ X2 H9 |# c+ X
  黑齿常之连续击破突厥人,使得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非常羡慕,跃跃欲试,也急着想抢一功劳。爨宝璧因而上疏武后,请求领兵出塞,消灭骨咄禄可汗与阿史德元珍。他的慷慨陈词打动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令他与黑齿常之通力合作,共同剿灭骨咄禄可汗的突厥第二汗国。' u+ c' X/ r- }6 M2 s1 J2 z4 {& o1 i
  爨宝璧一出京师,就把武后的叮嘱抛到脑后了,他可不想让黑齿常之再把这项头功占去,于是他不等黑齿常之的大军抵达,便率精锐骑兵一万三千人,向北挺进,准备寻歼突厥的主力兵团。
4 q# L% _; X2 z4 y& K/ |. A  这一万多名骑兵出边塞二千余里,终于侦察骑兵发现了突厥主力,此时突厥人还没有发现唐军主力,所以并没有作好战斗的准备,倘若此时爨宝璧果断地发动奇袭,那么还是可能重创突厥人的。可是这个爨宝璧的确不是一个良将,他却得意洋洋地派出使者去突厥营地中,面见骨咄禄可汗,告诫他说:“大唐精锐部队已经到达,你们识相的还是快投降吧。”
7 [1 }) _( ]9 A  骨咄禄可汗听了大吃一惊,便设法羁縻使者,拖延时间,暗中命令突厥各部骑兵以最快的速度作好战斗准备。
" U. B" Q2 N# P4 F5 D  爨宝璧还傻傻地等着突厥人前来投降,结果发现没有动静,大怒,便率军大举进攻。可是奇袭的机会稍纵即逝,突厥人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这是当年李靖或李世勣的无敌兵团,还是有机会战胜对手,但可惜不是,此时的唐军战斗力已经不比从前了,突厥人又人多势众,爨宝璧渐渐发现顶不住了,而此时,突厥其他部落的骑兵又赶来增援。这下完蛋了,爨宝璧终于丧失了信心,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
+ m/ V* A; w5 w  可是唐军孤军深入,距离边境二千里,经过远距离行军,人马俱疲,在茫茫荒漠上,怎么逃啊?突厥人大举追击,可怜唐军将士,要不成活靶子,便是被刀劈枪捅,最后全军覆没,只有爨宝璧一人逃脱,狼狈回到边境。, n6 C5 w( y" G4 r9 j5 }$ A
  5 K  v- z1 ~' W# b
  爨宝璧回到京师后,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V3 `+ \& Y" p1 n
  在唐高宗时代,将领几乎没有被处决的先例,武则天开始大杀将领,固然,有些将领必须要对战争的失败负责,象爨宝璧被处死并不冤,但是有些人就死得不明不白了。
: C. }% Y4 G% [0 X' X# K  在程务挺、王方翼冤死之后,第三位冤死的名将是黑齿常之。9 u4 n' K- r$ f5 u8 T) I
  689年时,黑齿常之被诬告谋反,被逮捕入监狱,受尽折磨后,性格刚烈的黑齿常之在狱中自缢身亡,当然,也有可能是被人缢杀的。只是不知道这一回,突厥人还有没有再摆下酒席庆贺一番,再对武则天表示衷心的感谢。8 r" w$ j# {5 C2 j
  这些冤死的事件,在武则天时代,太多了,死得糊里糊涂的。
, K; r- g! }7 {2 N  
* y" S  ~# k" z' R- Q: b  在一批批将领被肃反之后,大唐帝国的军事机器已经缺乏动力了,帝国的军事力量急速衰落。; d% H+ H  p9 \. _
  从武则天掌权后,社会正气遭到严重的摧残,人权遭遇空前的压制,法律遭到无情的破坏,酷吏兴起,冤狱遍地,盛开告密之门,遂使天下人人自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 D' @7 ~) I; y' \0 }2 J  在武则天的恐怖政策下,大批的反对派被诛杀,武则天扫清了通往皇帝的道路,690年,武则天终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次年(691年),突厥杰出首领骨咄禄可汗也病死,其弟默啜自立为可汗,从此,两国关系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3)# j. X) a! a5 ]! b! `% `
  
! b7 C" F- E9 C  二、收复安西四镇' ~" l5 J9 l. K+ Q
  
( H6 c3 z: p+ Z# T" {% x& T  七世纪八十年代,是大唐帝国自贞观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时间,同时在多个方向上作战,除了北方后突厥频频南下之外,西部则受到吐蕃的强大压力。# ]( u' s/ T; h
  自从678年名将论钦陵击败唐军十八万远征军之后,吐蕃的军事力量达到鼎盛,雄才大略的论钦陵开始向外拓张吐蕃的势力。在遭到军事上重创之后,唐帝国马上面临突厥的复国运动,唐军的战略方向集中向北镇压突厥,而吐蕃则借此机会向东拓张。& o; A7 l7 I* G$ o: N
  在唐帝国西南的茂州,有一军事重镇,称为安戎城。当时唐西部的诸羌所在的十二个州全部归附吐蕃,唐朝廷担心西南蛮族部落也将脱离而去,所以建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安戎城,以断绝吐蕃通往西南蛮的通道。
4 ~" {+ V! H: l) J# F% w& V  680年,唐军无力顾及西南,吐蕃大军在羌人的引导下,大举出兵,攻陷安戎城,占据这一战略要冲之地,打通了西南的通道,西洱(云南洱海湖)一带的西南蛮族部落,全部投降吐蕃。4 `. f  V$ W/ P- f2 Z
  从663年至680年十几年间,吐蕃接连占据吐谷浑、攻陷西域十八州、吞并西羌十二州、控制西南蛮,两度重创唐朝远征军,崛起于青藏高原,成为唐帝国周边最强悍的对手,史书也记道:“东接凉、松、茂、巂等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馀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
% ]9 N' T7 T  a& t* G  % W1 g- S7 Y$ K6 X
  吐蕃向青海湖以东扩张时,却遭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 Z$ x" H. E9 d8 I: e2 S% G7 J' M  ?  在青湖湖以东的湟水谷地一带,唐朝设河源军。河源军经略大使,便是由百济籍名将黑齿常之担任,娄师德担任河源军军使。
) K+ k6 _. }- V7 M) f1 f  黑齿常之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富有统帅才能,当时河源军作为与吐蕃抗衡的前沿阵地,兵源上显略不足,如果要增加卫戍部队,那么粮草的转运量相当庞大,所以黑齿常之采取汉代赵充国的屯田战略,开辟田地五千余顷,每年生产粮食一百万石,有效地解决粮草供应难题,并且设置烽火戍站七十余座,大大增强防御能力。, K) w  }7 o. x; l" X$ x" r
  680年,吐蕃大举进犯河源,黑齿常之顶住巨大压力,挫败吐蕃的进攻。次年,黑齿常之以攻易守,奇袭良非川。
/ o8 v% S% \: ?, h  当时驻扎在良非川的吐蕃大将是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大约共有三万余人,黑齿常之认为唐军不能仅止于消极防御,积极的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他亲自率领三千名骑兵,在黑夜的掩护下,对良非川发起突袭。吐蕃军队虽然在人数上比黑齿常之要多,但是在仓猝之间,很难挡住唐军骑兵的猛冲猛打。论赞婆在混战中逃跑,吐蕃人有两千人战死,黑齿常之共掳获马牛羊数万头。
. ]5 V* @  ?$ V  黑齿常之是吐蕃人所遇到过的最坚强的对手。
# ~# y# z6 L# O! U  战争还在继续。682年,黑齿常之又一次让吐蕃见识了他的厉害,当时论赞婆在青海湖附近增加了驻军,对河源军构成严重的威胁。黑齿常之又一次大胆地发起反击,率一万名精锐骑兵奔袭吐蕃军营地,不仅斩获颇多,而且还放一把火,把吐蕃的粮食贮备给烧得一干二净。- v) S# n- }; v
  论婆赞决心大举出击,给河源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吐蕃大军进抵白水涧一带,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在此严阵以待,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娄师德八战八胜,威震吐蕃。/ D7 i! V2 @1 d6 ^6 f
  白水涧战令娄师德声名雀起,唐高宗一口气给他三个官衔: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这三个官衔,既有文职,也有武职,并且郑重告诉他:“你文武双全,所以不要推辞。”: j# S* \8 D; q: U" m7 Z; c
  黑齿常之在河源军呆了七年,这是很艰难的七年,自从李敬玄十八万大军惨败后,唐军士气涣散,而北方突厥乘机复国,吐蕃的军事力量正值巅峰状态,但是终于无法突破唐军在河源地带的防御,黑齿常之的功劳最大。对于大唐帝国而言,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北方突厥的威胁更大,所以到686年时,黑齿常之被调离河源军,转向北方战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4)
7 G. y5 T/ N* n  ' z( m/ M  ]9 D* L% W' ^4 E' y: d
  在武则天当权的几年时间内,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名将相续冤死,可以胜任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越来越少。太宗、高宗时代所扩张的土地已经丧失超过一半以上,武则天决心要从吐蕃人手中,武力收回安西四镇。; }7 @/ \4 H& B# ^8 P; l9 m) O
  可惜的是,这个计划一开始便暴露出唐军的弱点,远征军的总司令居然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文昌右相韦待价,他被任命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副大总管由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出任。让一名文官来指挥一场大战役,其结局可想而知。
& ^; ?$ ^! _5 `7 I" }  韦待价兵团的作战任务,是进攻控制安西四镇的吐蕃守军,重新夺回塔里木盆地。# Y& U5 B0 R7 O7 x+ h' v, K
  689年的初秋,远征军兵团抵寅识迦河时,与吐蕃大军相遇,韦待价根本就不懂得兵略,怎么指挥作战呢?一支军队的作战力如何,与将领的关系极大,一位优秀的将领,可以将一群普通的人凝聚为一支精锐部队;相反,平庸的将领,会使勇敢的军队变为平庸。
1 k/ L- M; C. h- P5 r5 @* s  韦待价兵团很快便毫无章法,混乱不堪,在吐蕃人凌厉的进攻下,很快便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更致命的打击还在后面,在逃亡途中,天降大雪,粮草周转不上,士兵大量冻死、饿死,伤亡惨重。
: f& X5 m( L( J# U* I  {  这次远征,成为一次死亡行军。6 o) h- Z6 Y* Z& R" Y8 }( K+ ^8 D
  这样的结局,武则天理应负主要责任,让一个对军事极为外行的人来指挥作战,这首先便是朝廷的失策。当然,武则天并不这样想,她将责任推给了远征军的将领,韦待价被免官,流放绣州;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下狱处死。
* M1 k9 {: f3 w! K$ ^( Q" A  韦待价兵团的余众交给安西副都护唐休璟,同时任命他为西州都督。! Q0 `$ H8 z, p; U
  $ W' D5 ~+ }; B
  690年,武则天废黜李显,自己当皇帝了。4 }6 n& \* A8 s& U+ D2 U; ?9 ^! F
  此时吐蕃的政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 P5 q3 y6 `5 }5 P' g  论钦陵执掌吐蕃政权已经二十余年,他的三个弟弟论赞婆、悉多于、勃论三人均手握兵权,权倾朝野,论钦陵家族势力过于庞大,这引起了一部分吐蕃高级官员的强烈不满,一股反对论钦陵的势力正在悄悄地形成。
7 U2 r! F+ g2 t* C  在692年时,吐蕃发生了两件事。8 q+ f( E& s0 p' m- p. v/ d
  二月,吐蕃与党项部队的一万多人叛逃,向唐帝国投降。
# |+ q1 w' c! T# k6 D8 j  六月,吐蕃一位酋长,叫曷苏,率本部落准备向唐帝国投降,吐蕃政府发现了曷苏的阴谋,派兵将曷苏逮捕。但是另一位酋长率羌人、西南蛮人共计八千余人,避开吐蕃军队的追捕,向大唐帝国投诚。) V3 d/ T/ j1 F5 v- q2 h; l8 g
  这两件事,预示着吐蕃内部已经产生不稳定的因素。5 x; S. O2 S. J# r
  
, x( |# z$ U1 Q3 u" `4 u: j, X  西州都督唐休璟从这两件事中,敏锐地发觉吐蕃政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U0 M8 V/ c) a: j
  在韦待价兵团溃败之后,唐休璟临危授命,出任西州都督,很快稳定军队中蔓延的恐慌情绪。唐休璟武则天时代的重要人物,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是坚强好胜的他发愤读书,向当时著名的大儒马嘉运学习《易经》,向贾公彦学习《礼记》,在高宗时代,在营州担任户曹参军。679年,突厥叛乱,在突厥人的诱使下,奚、契丹部落发兵攻打营州,当时的营州都督周道务让唐休璟领军出战,结果足智多谋的唐休璟在独护山战役中大破叛军,斩获颇多,这一战也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
7 Z) O( i' B' Z4 M- q! V; @  唐休璟通过对吐蕃局势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夺回安西四镇的机会,于是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发兵,夺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 w/ z4 O& I# ~& ~; M# i: b  注意这里的一个细节。在670年,唐政府诏罢安西四镇,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而在692年后,变成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其中焉耆变为碎叶。这是一大令人不解之处。自从679年王方翼重修碎叶城之后,便没有史料记载碎叶为吐蕃所攻没,为何唐休璟却提到碎叶镇呢?- F) e! [9 b" [1 w; Y% T
  后来史学家为了弥补这种矛盾,便提出有两座碎叶,被吐蕃攻陷之碎叶镇即是焉耆镇,这种说法虽然缺少史料的证实,但似乎更接近真实情况。1 q2 ^' b$ ~$ T9 D# ?8 @
  武则天批准这次军事行动,委派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率兵前往西域,与唐休璟一同收复安西四镇。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5)
) X' N" p2 P9 ^  * l. t( |, e/ X! i' a
  王孝杰出任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一起率军入西域。
# @# T5 m2 k* r- c  R- _  对于收复安西四镇的具体情况,史书的记载十分简单,既没有双方交战的兵力,也没有具体的作战过程。. l% P' o% I1 T1 E
  在670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之后,对安西四镇的控制力其实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资料来判断:673年,疏勒国王复降唐,唐赦其罪,遣归国;674年,于阗王来朝,次年以于阗为毗沙都督府;692年初,于阗王死,唐朝廷立其子为新国王。6 M( }- y$ ?+ @
  从以上分析中,似乎四镇中的疏勒、于阗,并没有吐蕃军队的进驻,吐蕃真正控制的地区应该是龟兹,早在670年,吐蕃大军与于阗军联合攻陷龟兹拔焕城(新疆阿克苏),拔焕城便成为吐蕃在塔里木的一个军事基地。所以笔者认为,王孝杰对吐蕃的战争,作战的对象是盘踞在龟兹一带的吐蕃驻军。
1 K$ D. u$ Z- o: o9 c  王孝杰深知吐蕃军队的底细,而且他应该有动过一番脑筋,研究针对吐蕃的战术。这次进军十分顺利,由于龟兹距吐蕃本土比较远,又隔了一个图伦碛(塔克拉玛干沙漠),所以没办法得到吐蕃本土的支援。在王孝杰的打击下,吐蕃驻军被击败,逃回青藏高原,朝廷恢复安西四镇的设置。1 L% S1 O3 ]) v: m. ^/ H! D
  
" O, c+ }, j5 V: d4 k  这场战斗的意义不容低估,因为唐王朝这十余年来,所控制的土地不断地丧失,北方漠南漠北诸都督府,都沦于突厥之手,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之地,也落入新罗人手中,西部诸羌蛮部落则都归附突厥,这次总算好不容易夺回一块失地,算是可以吹嘘一番的成绩了。% L1 P* u( C% }) b" W/ l. w& `2 H: D3 R
  王孝杰一战成名,成为唐军新一代的偶像级人物。/ W5 G! _" F/ t( {# k
  在名将凋零的时代,武则天对王孝杰寄予厚望,他先是升任左卫大将军,后来又官拜夏官尚书,即兵部尚书,成为军界炙手可热的巨头。
9 [9 T4 t+ J# _: Y, Z  694年,王孝杰在冷泉及大岭一带(均在青海湖以东),又击败了吐蕃与突厥的六万联军的进攻,进一步巩固其在军队中的地位。
7 b* W( Y; ?/ o- i) C+ b  r  但是很快,吐蕃便反扑了。
5 P& O3 k: @8 ~+ V3 u, B  4 `0 Y4 \; Q: V2 R4 L+ h
  吐蕃军队在695年进攻临洮,对大唐西线施加压力。王孝杰出任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出任副大总管,率领大军反击吐蕃。! [8 F" A! n) a( x' U# c/ n( O5 b- ]9 b
  第二年三月,王孝杰兵团进抵素罗汗山,逼近吐蕃的阵地。
. r' x$ S6 H3 j8 {0 s9 Q. S  这是对王孝杰是真正的考验。( E7 l( ~7 t- n0 F" y* l
  因为吐蕃方面的统帅,正是“大唐克星”论钦陵,此外参战的还有论钦陵的弟弟、吐蕃大将论赞婆。而在唐军方面,也把对吐蕃战争最有经验的王孝杰、娄师德二人全部派上场,摆出与吐蕃一决胜负的架式。2 d% J, K" {* B5 O" p$ W: a
  对于这场战役,唐史纪载相当简略,倒是吐蕃史料上有一段王孝杰与论钦陵在战前的口水战的纪录。8 ]6 ^8 y& M/ ]" Z: o# {
  ! ?8 U- O7 M! R! @: K( s! a
  王孝杰派人送给论钦陵粟米、蔓菁籽各一袋,大约是表明唐朝的军队象米粒一样多,并附上一封信,信中写道:“吐蕃能聚集多少大军,我们也可以聚集多少,上天降霹雳雷电.轰击岩石,岩石再大也要崩裂。”
7 E$ c+ q" f2 P* X( X1 y  论钦陵回了一封信说:“你们的军队象湖上的蝇群那么多,却不便于指挥,就象山顶的云雾,无足轻重。草原上的草虽然多,一把镰刀就可以割尽;牦牛虽大,一枝箭就可以射死。”言下之意,就是称唐军不过是纸老虎。% @- ~, y8 ^6 s
  王孝杰应答道:“将一座大山压在一个鸟蛋上,那还不是粉碎?将大海之波,浇在一簇火苗上,哪有不灭之理呢?”把大唐比作大山、海水,把吐蕃比作鸟蛋、火苗。
' w: y# E# t- s0 {3 a2 |  论钦陵的答复是:“大山之巅是岩石,岩石上是树,树梢上是鸟巢,鸟巢里有鸟蛋,如果山不崩塌,那么岩石就不会震垮,树就不会断,鸟巢就不会倾覆,那么鸟蛋就不会破碎,所以鸟蛋要被大山压碎,那么大山就要先崩塌。火在山上燃烧,河水却在低谷中流,连山腰都够不着呢。”, k4 l+ K' ?/ Z3 i: Q
  这个口水战的真伪也很难考证了。- j$ A, \% x+ q. h6 |( y
  战争不是靠口水战打赢的,双方最后在素罗汗山展开激战。且不论士兵的战斗力,单从双方主将的军事才能来看,王孝杰是比不上论钦陵的,特别是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论钦陵达到如火纯青的水平,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统帅之一。王孝杰虽然在吐蕃期间,窥探许多吐蕃的内情,但他在对阵论钦陵时,心理上是居不利位置的,因为他曾经是论钦陵的手下败将与俘虏。面对论钦陵,王孝杰真能做到自信吗?0 o+ m% h" U7 g1 M  X% M* r
  素罗汗山战役的结果,论钦陵又一次大获全胜,唐军再尝惨败的苦果。* l9 ~1 ]7 D4 Q( M/ w9 T
  军界新星王孝杰的光环顿时黯然失色。
# u  z7 L* j1 c; |' o) ?2 J# F7 G  2 w* a0 J6 Z7 N" k; q8 @) f- b
  武则天被这次惨败惊呆了,她一直确信王孝杰是一员福将,这次惨败使得王孝杰从云端坠入到地下,他被剥夺所有军政职务,贬为平民。而战争失利的第二责任人、副大总管娄师德也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E/ a2 ?7 s: f( k3 v
  当女皇帝还在为王孝杰的失败而郁闷之时,东北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契丹人造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6)8 X; M1 s6 R) \6 N; g
  2 `' Q+ i. w5 g, V( K; M$ M
  三、契丹之乱
( I3 j4 d) z8 Q7 Z! ^" _  ! ?5 S4 v) r& @$ ^: W7 p0 C1 t
  在648年,唐太宗在契丹人领地设松漠都督府,纳入唐帝国的管辖范围,到武则天时,已经将近五十年了。
" J, s% r* P8 L  契丹人的反叛,主要原因是地方官吏的压迫。. B" w3 w' k# o# t. [$ `
  当时契丹人的居住在接近营州,这里分布有两股强大的契丹力量,一是契丹部落的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的部众;另一个是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的部众。李尽忠是孙万荣的妹夫,所以这两大契丹部众关系十分密切。, I, ^6 K# h+ F! s( g# s- F3 B
  大唐驻营州的军事长官是赵文翙,这是一个刚愎自大、冷酷的都督。契丹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恶劣,所以有时出现饥荒,李尽忠等就前往营州,向赵文翙请求给你赈援,但赵文翙一毛不拔,一口回绝;而且赵文翙看不起契丹人,不用说契丹的一般百姓,就是契丹酋长,他也将他们当作奴仆一样使唤,这样一来李尽忠与孙万荣满腹怨气,恨不得杀了赵文翙。
4 Y+ f+ D3 a& v) i9 [% v  在王孝杰兵败素罗汗山后的两个月,这场叛乱终于爆发了。
$ p# }) [# }) I& O0 n  & k7 h( {" C9 n8 n# ^4 `+ p
  李尽忠与孙万荣联合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翙。' y5 B- o! }* ]+ C
  武则天真是焦头烂额,西线战事刚刚结束,东北战事随之而起。她马上派出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位将领,率领大军讨伐契丹。3 ]8 t! U& x$ |4 y
  武则天有一个本领,就是擅长玩文字游戏,当然她的这套本领很可能是从王莽那儿学来的,也可能是无师自通的。什么文字游戏呢?就是改人名。她当即宣布将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的名字改为“李尽灭”、“孙万斩”;在此之前,她还曾把突厥首领骨咄禄名字改为“不卒禄”,至于被她杀害的无数的人,比如唐高宗的王皇后,把其姓改为“蟒”,把萧淑妃的姓改为“枭”,除此之外还有改姓“虺”、“蝮”的。
; C! J, n0 Y8 u5 [, c0 r  武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得很,既然在战场上赢不了对手,当然,玩玩文字游戏,对于武则天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精神胜利法。0 N) j$ y& ?6 [5 l1 ]  n- l! I
  可惜的是,精神胜利法毕竟不是真正的胜利。3 O3 q4 ^# G8 i* j
  李尽忠一听,不舒服了:你叫我“李尽灭”,我就封自己为“无上可汗”。这位无上可汗,盘距营州,然后以孙万荣为前锋,率领数万人马,一路南下,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兵锋真抵檀州(北京密云)。# t9 W- ~2 g% u3 B
  此时唐军北伐兵团也向北挺进,一场大决战眼看就要打响了。
! @/ J5 D) Y; l1 g8 g% y  7 W; s8 _+ E7 o7 k6 R
  契丹人的兵力远不及唐军。
8 d$ s2 N! w/ `1 d% @% P+ u  h  李尽忠不仅骁勇,而且也很有谋略,他大胆地使用了军事欺骗手段。
  Y* W# z/ y3 E8 T% H; R, J  在攻破营州时,契丹俘虏了数百名唐军士兵,囚禁在地牢中,故意让看守的狱卒对他们说:“我们家属,都饥寒交迫,没办法活下去了,只等官军一到,我们就准备要投降。”然后又派一名契丹将领到牢房里,将这数百名战俘带出来,给他们吃粗糠粥,并说道:“我们这里已经没有粮食了,所以没办法给你们吃饭,杀死你们又于心不忍,你们吃了这碗粗糠粥后,就自己逃命去吧。”于是下令释放战俘。* c) u0 H! |+ R- L5 ~
  这些唐军俘虏心里暗自庆幸,总算捡回一条命回来,一路向南逃,逃到幽州城(北京),并且将自己的遭遇汇报给唐军,都说:“契丹人缺粮食,人心浮动,只要王军一到,肯定立马投降了。”! W( }6 ^3 k) W0 r
  * v3 o5 W; m; f  y* ~! C
  北伐诸军将领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想,原来契丹人这么容易搞定,这可是建功的大好时机,于是纷纷争先恐后向北进发,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 [- E6 [9 H: d5 F6 G/ c  唐朝大军进到黄麞谷时,果然一大批契丹人都来投降了,一看都是老弱妇孺之辈,而且在路边还有老牛瘦马。唐军将领一看,哎呀,契丹人真是没有战斗力,一听大军前来,跑得连老弱妇孺都丢弃不管了,于是对契丹军队更不放在眼里。
$ C. }; F$ s$ f+ X) F5 j  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对诸将说:“契丹人战斗力并不弱,可是我们所听到、所看到的情况却很不一样,我看事有蹊跷,还是要谨慎些。”& P9 V4 h4 h: m5 r; l
  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等几位将领一心贪功,哪里听得进去,这三员大将生恐让契丹人逃之夭夭,索性将步兵扔在一旁,只率轻装骑兵快马加鞭,一直追击到一处险要之地,此地唤作硖石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7)1 |* V& m: Z1 U6 Q3 T" c
  4 }) N8 B6 w2 v3 V- H) B
  硖石谷两侧高山,道路狭窄,这可是打伏击的一个好地形。2 ~0 z7 j4 K- X% S& a, x
  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三位大将及其麾下骑兵,就这样轻易上钩,闯入契丹人布置好的口袋阵中,一时间契丹伏兵纷纷杀出。契丹人不仅完全占据地形上的优势,而且契丹人之骁勇,远远超出这些唐军将领的想象。8 w- U. w, F; S5 |( |, ^) O
  只见契丹一方,有两员战将极为骁勇,纵马持矛,无人可挡,这两员战将,一人唤作李楷固,一人唤作骆务整,真可算是悍将。特别是李楷固,剽悍如风,在马匹上置一绳套,他的看家本领就是这个,把这绳套向对手一扔,很少有人可以躲过,往身上一套,然后一拉,纵马便拖,这样对手就被套紧,没有反抗的余地。李楷固专捕唐军的高级将领,张玄遇、麻仁节先后都被他的套绳功夫所制服。9 m" j' _. G! L- V; R) S
  大将被俘,士兵的命运更不用说了,狭长的硖石谷,一路堆积唐军士兵的尸体,其惨状令人目不忍睹,三路骑兵,全军覆没于此山谷之中。, m# X2 b8 U& m0 ?4 _; o
  然而,唐军的悲剧远未结束。( S: h: x6 C# O3 @
  
. c% C" ?2 P* t: @$ t  在硖石谷战役中,契丹人缴获了唐军大印。
; I8 v( v9 K$ D! ^0 C+ h  契丹首领李尽忠与孙万荣准备利用这个大印来做文章,由于唐军全军覆没,李尽忠下令封锁消息,不得泄露唐军被歼灭的消息,然后写了一份文牒,盖上大印,然后强迫被俘的唐军大将张玄遇签名,这份伪造的文牒发往幽州。, V# v# O+ C: n; S
  幽州军事长官燕匪石、宗怀昌收到文牒之后,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官军现在已大破贼兵,你们为何还逗留在幽州,等到攻克营州之后,必定要惩处你们畏缩不前之罪,将领应当处斩,士兵不记勋功。”3 L- g* G4 U; S4 k4 S+ L8 A
  燕匪石本来对契丹人的示弱有所顾忌,现在看到这份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本人所签署的极为严厉的文牒,又盖着军印,还真信了,而且这份文牒语气之强硬,令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最快速度将所部兵马集合,昼夜兼行,连寝食的时间都用在行军上,生怕误了时间遭到上头的严惩。
2 y* k, e- h9 M2 k5 l  就这样,这支疲惫不堪的走到半路时,契丹人早就精心设下陷阱,坐等燕匪石的大军钻进来了,然后以逸击劳。这个结果可想而知,燕匪石兵团全军覆没。
6 g  }: x  v, ?4 u* P3 r  # |' r) J  D& e8 Z2 k) x
  短短数日之内,唐军两次遭到歼灭性的打击。' o6 U7 I, U0 W& m9 |2 @$ h$ b
  如不是为了叙述之方便,笔者更愿意称之为“周军”,因为武则天改国号为“周”了,以免辱没伟大的唐军的声誉。
2 m2 M& x3 w7 n$ u) j, m3 a  惨败的消息传来,武则天先是呆若木鸡,继而是雷霆大怒。+ D9 {- V- N" k# h
  这位一代女皇显然搞不清一件事,为什么曾经辉煌一时的唐军竟然成为如此窝囊呢?不必说突厥与吐蕃,现在居然连她丝毫不放在眼中的契丹都欺人太甚了。
" d- e2 S  g* U+ e' Q  这是怎么回事?这位女皇没有空去想这个问题,她想到的就是一定要报复一下,让契丹人吃些苦头。& e1 w1 ^. G, X! q
  九月,武则天发布命令:“凡天下关押的囚犯,以及士人庶人家奴有骁勇者(由政府出钱赎身),编入军中,攻打契丹。”这样女皇还意犹未足,还将山东地区诸边州的组建武骑团兵,由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并且担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
, Z" N6 F: G; k  R  当时在武攸宜府中担任参谋的右拾遗陈子昂,对这个政策相当不满,上书武则天说:“契丹小孽,假命待诛,何劳免罪赎奴,损国大体!臣恐此策不可威示天下。”在这个名将凋零、外患严重的时代,怪不得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诗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8)1 x! R% O% h9 V5 P; c7 H
  
' I+ j! ~3 B! z9 W/ V, p' w  契丹大军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又向东发动进攻。# g, V5 T# t3 J3 t' q
  在契丹的东部,是辽东地区,唐帝国在征服高丽之后,设立安东都督府于此。5 o# v$ b& `! z3 u
  李尽忠率契丹大军东进,唐帝国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钦寂在崇州一带与契丹人相遇,结果大败,许钦寂被俘。当时契丹人威胁许钦寂,要他游说其他城池,劝唐军投降。
& o; ~' g" a3 x- {6 n) `- b0 `( w  唐时安东都督府设在新城,契丹人押着许钦寂到城下,让他在城门下向城内将士喊话,这时安东都护裴玄珪正在城头巡视,许钦寂便冲着城头,向裴玄珪大喊道:“狂贼天殃,灭在朝夕,公但励兵谨守以全忠节。”7 Y! N% m/ k/ P
  契丹人听了大怒,在城下将许钦寂斩杀,由于新城防御工事极为坚强,契丹人没有机会,只好退兵。
& W& `: L+ [7 P  
3 l* z: R2 u( l% q% O2 Z$ g  正当武则天御敌乏术之时,她的运气不算很坏,接连来了两件喜事。4 s- J6 ]& N5 K- K% M+ N
  第一件事,突厥可汗默啜在这个时候,向武则天政权抛来一个绣球。8 ?' r# L( d* t' u' B: |* p" v# [
  此时突厥已经成功地复国,成为大唐北方最强大的威胁,但是默啜可汗上书唐朝廷,说自己要当武则天的干儿子,而且准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武氏皇族,而且愿意出兵协助收拾契丹人。$ }) E- u8 b5 m4 q1 e; I* }
  第二件事,契丹首领、无上可汗李尽忠在这个时候病死,他是契丹相当杰出的首领,有胆识、有谋略,他的死对契丹是一大打击。( T& S" I- O- e1 o( Q, s% {
  - H, @# R' g! g/ ~% n
  突厥一直与大唐处于敌对状态,怎么默啜可汗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 _( O3 o  d; }( @  e. X2 D  先来回顾一下默啜可汗上台后几年时间都做了些什么。2 {( b1 ^# x- Y7 ~0 x$ ?- [
  691年,突厥复国领袖骨咄禄可汗去世时,他的儿子年龄尚幼,其弟默缀便大权独揽,自立为可汗。以此前一年(690年),武则天也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这边的可汗要清除异己,那边的女皇帝要杀人,两大巨头各自忙自己的事,所以两个国家也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 a$ z5 q  ?1 ~& q  不过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9 n' b1 V- ?7 e4 y: @
  694年,默缀可汗终于腾出手来,向南侵掠唐帝国的北方重镇灵州,唐与突厥的烽烟再起。武则天派出一支貌似强大的军队,以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李昭德为长史,苏味道为司马,下辖十八位将军,率领庞大的兵团讨伐默啜可汗。
* e. o) j2 X& b/ H( x( m- [  我们来看看薛怀义这位统帅是个怎么样的货色,怎么当上统帅的呢?. i8 {. W6 |5 c( T) r, N* O$ F; z
  
# I: o7 M6 W5 \2 M0 q  薛怀义的真实身份,是武则天这个老太婆的情人,他原名叫冯小宝,是个小商贩,长得人高马大,气力不凡,颇讨女人喜欢。后来,冯小宝跟千金公主(李渊的第十八女儿,比武则天年龄略小)的侍女有一腿,这事让千金公主知道了,估计也跟千金公主有一腿了,千金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便对她说:“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待。”武则天听得明白,便把冯小宝召入宫内,果然让武则天枯木逢春,云雨巫山,好不快活。后来觉得冯小宝出入宫禁不方便啊,武则天干脆把他剃度为僧,法号叫“怀义”,因为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这人信佛,以僧人的名义进出宫禁就方便多了,又因为冯小宝出身太低微,不是出于贵族,又让他改姓薛,胡乱套到太平公平的丈夫薛绍的家族中。假和尚薛怀义从此富贵升天。
7 O" ]9 h& Z6 ^3 c  看来武则天是要将情人包装到底了,把行军作战大统帅如此重要的职位也当作儿戏,交给薛怀义,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治国是晕庸到何等程度。. S2 ]$ y) [/ F0 U
  这个头发剃光的假和尚率大军出征,真可谓不伦不类,不过薛怀义的运气不赖,因为他的大军刚出动,突厥人已经抢掠一番后,扬长而去。跟突厥的战没打起,不过假和尚却对他的副手、长史李德昭大打出手,原来薛怀义本来就是会泡武则天之外,就没有什么本事,更别说行军作战;军中长史李昭德是朝中内史,这也是武则天的亲信,不过也是个小人,经常独断专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2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179)6 j* w! W1 @  L! s4 c
  4 A9 W& D/ c9 ?, V! K. Q
  这次李昭德遇到对手了,两个牛人在一起,说没几句,就意见不合了,薛怀义一听不高兴了:“他娘的,老子是统帅呢?还是你小子是统帅?”一言不合,“呯”的一拳就往李昭德的脸上砸去。李德昭连连讨饶,请求薛怀义的宽恕。看来李昭德虽得武则天的信任,毕竟不如薛和尚与武则天的肌肤之亲啊。& B' U, t% l. [2 L+ W5 F
  这就是武则天时代的军队的写照。
: d4 u, W% M5 A- D$ f. |$ P  
3 A1 w& o8 b5 M5 H  不过武则天也担心薛情人不会打仗,到时丢了她这位皇帝的脸,便调任王孝杰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归薛和尚节制。- Z& P4 |( c# o$ H
  然而,天下之事风云莫测,仅不到一年时间,薛怀义便遭灭顶之灾,他的骄横狂妄,终于让武则天产生厌恶之心,一旦武则天厌恶了,薛怀义还有什么存留在人世的理由?最后被乱棍打死,锉骨扬灰。在武则天眼里,谁都跟蚂蚁一样,捏一下就死了,老情人也是如此。
$ T8 l2 a2 G. Y1 }$ ~  王孝杰接替薛怀义,出任朔方道行军总管。& ~1 a4 B9 k( B, s$ t( B
  出乎意料的是,到了695年末,突厥默啜可汗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向朝廷请降。武则天乍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突厥这么容易就上门投降了?继而又是一阵欢喜,看来默啜可汗也屈服于自己的淫威啊,当即下诏,封默啜为左卫大将军兼归国公。6 y8 c4 X4 |% z( {
  默啜可汗怎么突然要向武朝投降呢?当然,他并非真心实意要投降,他并不上朝,仍然拥兵自重,在耐心地等待着机会。虽然突厥在对唐战争中,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唐凭借着数十年来积累下的雄厚的国力资本,突厥想要赢得压倒性的胜利,是很难的事,所以默啜可汗的意图,是先与南方唐帝国和解,以此时机,大肆向东向北扩张实力,同时也可以以请降的名义,向唐王朝捞些油水。
( S8 H! a$ X. |! z1 a; G  
) @5 L0 y! w- y$ U. r) W0 h  此时武则天王朝的军事力量跌入低谷。3 Q* u; ^, l  L+ C+ Z! h/ ?  T
  696年三月,王孝杰兵团在素罗汗山大战遭到吐蕃名将论钦陵的重创。1 `, {( ?4 i3 f, V4 o( K
  紧接着,契丹李尽忠、孙万荣造反,攻陷营州,进围檀州,而后在八月硖石谷大战中全歼唐军,之后又全歼燕匪石的幽州兵团。9 l8 I% W/ p, B# m$ d/ I
  唐军一败涂地。" L# \% S5 `) N% u! _: H
  默啜可汗这回可笑得合不拢嘴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D- b' ]6 e, G& A2 t% o6 q
  说投降,那是迷惑武则天的话。其实默啜可汗一直紧盯着中国的北疆,现在武朝在西线战场以及东线战场连续溃败,正是有机可乘。默啜可汗的情报网报告了一个谍报:凉州都督许钦明正离开凉州城,到外地视察军队。这可是一个发动突袭的良机,默啜可汗没有犹豫,当即点将发兵,直取凉州。
! I% ?) q* X4 F' H: p  看来武朝的文武官员确实被默啜可汗的烟雾弹迷惑了。突厥人这次奇袭凉州城,竟没有走露半点风声,凉州都督许钦明得知消息时,突厥数万骑兵已经兵临城下。许钦明大吃一惊,急忙结束巡视,率军急返凉州城,迎战突厥骑兵。结果突厥骑兵以逸待劳,轻松击破回援的凉州兵团,俘虏兵团司令许钦明,大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 e5 ?8 |2 Q; x+ _  
' M/ p* `+ Y3 i$ _7 Y  默啜此人,狡诈异常,偷袭得手之后,又假惺惺地、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向女皇帝武则天上书,说自己要当武则天的儿子,而且准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武氏皇族,如果说这些还不让武则天满意的话,那么下面这一条肯定让武则天心动:突厥人愿意出兵协助大周(唐)收拾契丹人。' i* _5 @4 Z6 ]9 w' Z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默啜可汗是有一个条件的:武则天得把河套及河南地区的突厥降众归还给突厥。当年唐太宗在处置突厥降众时,有相当一部分安置在长城以南区域,后来因结率社刺杀事件发生,唐太宗想让突厥人重新立国,迁回原地,但是阿史那思摩这个人不争气,统御不了手下,加上当时薛延陀部队的进攻,所以很多突厥人又撤回黄河以南。现在对默啜可汗来说,影响突厥第二汗国势力扩张的最大因素,便是人口稀少,所以他要求武则天归还这些突厥人口。
$ d( O: p2 A4 `' y  此时武则天既败于吐蕃,复大败于契丹,又被突厥人偷袭,处境十分尴尬,除了答应默啜可汗之外,她是一点计策也没有了。这个精于权谋的女人,说到保国安疆,那水平可不敢令人恭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09:00 , Processed in 0.02128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