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2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2)
7 Q$ k6 x7 g8 C' s8 Q" S  
. d1 C  {/ d+ D  K1 a% s: a& C0 r  莎车国王并不死心。建武十七年(41年),莎车国王再度派遣使者抵中国,请求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光武帝刘秀左右为难,最后他想了一个折衷的方法,索性任命莎车国王为西域都护,授予东汉政府的印绶。
: q) S4 L; g2 T6 Q$ Q  莎车国的使者满心欢喜,接受印绶准备返国,途经敦煌时,敦煌太守裴遵一面加以好生款待,以羁縻莎车国的使者,一面快马上书光武帝,反对将西域都护的头衔交给莎车王。光武帝幡然省悟,赶紧下令追回西域都护的大印,改颁“汉大将军”的大印。莎车使者哪里肯换啊,裴遵大怒:“你想换也得换,不想换也得换!”硬是把都护大印抢了回来。
" Z6 _, Y! w4 {& c  这件事使原来最忠诚于汉室的莎车王开始对东汉帝国怀恨在心,不过他仍对西域诸国宣称自己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西域诸小国不知真假,纷纷归附莎车国。
& S! L" L; \: a, \7 R8 P# T  
- L$ G& d+ `! `) }4 S! y  莎车国的势力急剧膨胀,莎车王居然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他开始时打着“西域都护”的招牌,号令其他国家,后来这个假招牌还是露馅了,但“汉大将军”这个招牌可是货真价实。莎车王纠集喽啰国,对不听号令的其他西域国家不断地征讨,并要求这些国家缴交重赋。面对着日益强大的莎车国,西域诸国将希望寄托在东汉政府身上。$ z9 d, \( E/ M5 q$ u3 V
  建武二十一年(45年),西域车师、鄯善、焉耆等十八个国家联合派遣太子入侍中国,恳请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以保护西域诸国。十八位太子声泪俱下,顿首痛哭,然而刘秀仍然认为中国内乱甫定,北方边境未宁,婉言拒绝。
( a7 \  B  A6 g/ P3 W/ y& ?% r  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然而在西域问题上,不能不说在见识上要逊于汉武帝刘彻,西域对于抗击匈奴、斩断匈奴右臂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西域乃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一段,对东汉帝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况且西域在西汉时代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汉帝国的影响力与根基十分的牢固,而从这次十八国联合请求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更可以看出东汉政府在稳定西域政局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以后班超经营西域的伟大成就来看,完全可以在西域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并不会对东汉帝国产生重大的消耗。
9 T( |, w2 J, ]  光武帝刘秀在西域事务上的消极态度很快便有负面作用了。建武二十二年(46年),在得知东汉政府无意设立西域都护之后,莎车王更加肆无忌惮,向东击破鄯善,击杀龟兹国王。鄯善王再次上书光武帝:“愿再次遣送太子入侍,恳请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如果西域都护不来,我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
2 E/ d; l4 K, ?% x/ ~( R1 I  光武帝的回复给鄯善王泼了一桶冷水,刘秀答道:“现在汉帝国的使者与军队都无法派遣,如果西域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任你们自择了。”光武帝这番话,无异将西域拱手让给了匈奴。收到回信后的鄯善王,从头到脚一片冰冷,只好投靠匈奴,不久之后,位于西域交通咽喉地带的车师国也被迫投降匈奴。
' r# A2 q, k5 p+ k  放弃西域是光武帝作为一个伟大军事统帅让人无法理解的一面,这个决策在当时背景下是对还是错,这个只能任人评说。二十七年后(73年),班超入西域,才重新书写了一段激动人心、光照青史的神话。3 K9 e' ?3 ]' }$ F0 E) s
  ) U/ F; F7 w/ Y
  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与非凡的才能,将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使大汉帝国的辉煌得以继续,他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国家的强大,励精图治,使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无论武功还是文治的成就,在中国历代君王中,均是屈指可数。在四夷战争中,除了平定西南夷、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之外,光武一朝还平乱西羌、征伐交趾、平定南蛮,这些赫赫成就,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以“马革裹尸”闻名于世的东汉名将马援。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1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3)- `, Y' y. J3 N: H* M  L
  
5 K& Z/ _2 `$ L/ k8 |  二、马革裹尸* a9 W. e# S" r/ ~7 }' C# m0 l
  
4 M3 s, s. a2 C" D1 V' K( e  马援是一位充满个性与传奇的名将,其家族来头不小,他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因为赵奢曾被封为“马服君”,所以后代便以“马”为姓。马援生于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马援年轻时代的史料甚少,只知道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之后三位兄长将他抚养成人。% X# w% m+ S" P5 o8 o
  长兄马况、次兄马余,三兄马员都很出色,在王莽时代时均担任过二千石的官职,反倒是马援表现平平。然而马援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志向高远,似乎他是为着某种使命而降临人世,这使得他的兄长们对他刮目相看。汉代与新莽时代,儒学十分兴盛,马援也曾学过一段时间的《诗》,但对于这种不能经世致用的学问,马援不感兴趣,怎么办呢?总不能总靠着兄长们过日子吧,马援一想,不如去边郡放牧,既可以了解边关形势,也可以交结英雄豪杰。马援下定决心后,便前去向长兄马况辞行。% N5 u4 E4 F8 C* p& @, ?7 c- m
  马况听了之后,语重心长地对马援说:“汝大才,当晚成。现在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不想意外发生了,马援还没到边郡,马况就去世了。兄弟情深,马援回到家中,为兄长服丧一年,这一年时间,马援不离墓所。
) Q/ D5 Y4 D4 R7 g. E  
; V9 L) v1 |. l; m9 u  服丧期满后,正好郡督邮这个职位有空缺,马援便当了督邮,督邮的职责除了督送文书外,有时也要督送犯人。有一回,马援督送一名囚犯到司命府,这名囚犯不知犯了什么重罪,反正马援对这名囚犯起了同情心,索性半路把这名囚犯给放跑了。这样一来,马援也不敢回到衙门了,只身逃到北地。
3 o) _% U8 G/ @8 Z" h, @  幸好王莽这个人好大喜功,时不时搞全国大赦,马援私自放走重囚的罪也被赦免了。马援留在北地,开始他的放牧生涯。马援是个放牧能手,没多长时间,他的牛、马、羊就数量就多起来,他为人慷慨好施,所以许多江湖人士就前去投靠他,成为他的门客,人数多达数百人。这人手一多,使马援的产业越来越大,他率门客们在陇汉一带游牧,开荒种地,几年下来,积累了一笔庞大的家产,牲畜数千头,积粮数万斛,粮食价格在宣帝时最低时,边郡每斛是八钱,在成帝时,最高达每斛四百钱,如果以每斛二十钱计,那么马援应该是一位百万富翁了。
2 t9 c+ R1 g8 k. Q; X  但是马援并不满足于当一名大农场主,他有经济天下的宏伟抱负,他对门客们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眼看着财富一天天地增多,他感慨道:“凡是殖货财产,贵在能施舍赈济他人,否则只不过一守财奴罢了。”于是散尽千金,将全部家产,馈赠给落魄的亲朋旧友,自己则只穿羊裘皮裤(这在当时是最粗陋的服装,蛮族人穿的,非现在加工过的名贵皮衣皮裤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21: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4)
" Z3 }3 i$ {3 @1 }8 l" \  
2 I2 s7 R. d3 A8 `  到了王莽统治的末期,兵灾四起,王莽也不得不招募天下豪杰,马援名声在外,被举荐为新成大尹(太守),这段时间马援做了些什么事,仍然史料乏载。不久后,王莽败亡,马援逃到凉州避难。这一年(23年),马援三十七岁。1 |! ?# n- v7 V7 O/ H
  此时隗嚣在天水起兵,自称西州上将军,马援听说隗嚣这个人礼贤下士,便前去投奔隗嚣,此时的马援逐渐崭露其军政方面的才华,得到隗嚣的器重,提拔为绥德将军,参予军政事务的决策。  p, a" P/ j4 j" g
  公元25年,公孙述与刘秀先后称帝,隗嚣想去探个虚实,于是公元28年,马援作为隗嚣的代表,拜访公孙述与刘秀。公孙述与马援是小时侯一起玩大的朋友,但是自称帝之后,便在老朋友面前大摆威风,炫耀自己,马援认为现在天下未定,鹿死谁手还未知,公孙述不能礼贤下士,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非英雄豪杰也。, k9 y( J! ]( J9 @2 q! k
  之后,马援又拜访刘秀,刘秀以布包头,下殿相迎,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马援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远道而来,陛下这些疏以防范,万一我是刺客怎么办?”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你是说客!”马援叹服道:“天下反复,盗用帝王称号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如同汉高祖,果然是真天子啊。”( b. \# w, k+ ^" d
  这次马援与刘秀历史性的会面,明君遇到名将,真果如马援所说:“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马援敢于在光武帝面前说得这样坦率,也使刘秀佩服他的胆量与见识。
8 E! g5 U! R6 W, Q4 j  
4 b+ N+ f7 z+ B; R. q7 z( f  马援返回西州后,在隗嚣面前极力赞誉光武帝,隗嚣因为派遣长子入质,马援也随行到达洛阳。然而隗嚣并非诚心归附光武帝,首鼠两端,马援多次写信规劝,不料隗嚣却认为马援胳膊肘往外拐,背叛自己。4 z. N6 i( c& e* {0 a  E
  建武六年(30年),隗嚣发兵反汉。马援上书光武帝,以表心迹,光武帝知人善任,对马援不仅不怀疑,而且派五千骑车给马援,让马援奔走于隗嚣部将以及归附隗嚣的羌人之间,以分化瓦解隗嚣的势力。
4 M, T) P  z% c" k  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马援在此役中,创造了一项世界军事之最:他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沙盘的将领。不过严格来说,马援并不是用沙盘,而是用米盘。由于西北的地形复杂,而马援则熟悉这里的山川分布,他用米堆成地形模型,将复杂的山川地形,用最简洁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为不熟悉地形的汉军击败隗嚣兵团打下了基础。这是马援对中国军事战争艺术的一大贡献。
3 N& f2 w$ U) `& ~0 W# W; P  $ h* U) j1 Z7 D4 p3 M* H7 d
  击败隗嚣后,光武帝占据了西部地区,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西部边郡金城,羌人很多,从王莽时代开始,天下大乱,羌人也趁机造反,不断向中国发动攻击,西部边郡如金城,基本上落入羌人之手。从光武一朝开始,东汉近两百的历史,羌乱一直是帝国的心腹大患,羌乱基本上与帝国相始终。羌族是一个松散却又坚忍的民族,民族性格剽悍如风,不亚匈奴。为什么羌乱极难平定,并非汉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战争的耗费极其惊人,大军所需的粮草、军备、武器都必须要长途输送。
. t2 d# {+ I  @  金城郡毗邻陇西,陇西曾是隗嚣的地盘,马援对这里十分熟悉,所以要平定羌乱,非马援莫属。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临危受命,出任陇西太守,开始他独抵一面的辉煌军事生涯,这一年,马援四十九岁,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终于要放腿奔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5)
$ T' j8 F8 O( `: k3 }: U& t  
: O4 M3 q4 k$ P2 |  马援走马上任,马上着手准备对羌人发动一次突袭,他率领三千名骑兵、步兵混成兵团,对临洮(甘肃岷县)的先零羌部落发动奇袭,先零羌人没有料到马援来得这么快,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鼠窜,遗下数百具尸体,马援兵团首战告捷,俘获马、羊、牛等牲畜万余头。在隗嚣统治凉州时,有不少羌人归附隗嚣,而马援作为隗嚣的旧将,威名远扬,所以羌人听说东汉政府派遣马援前来,心中大骇,马援刚打完一场胜战,随即便有守卫要塞的羌人八千多人,集体向马援投诚。
5 i* I7 p0 K5 A  D3 a* w7 d) s  与此同时,在陇西东南的武都郡,扬威将军马成也击败西羌的军队,平定了武都的羌乱。此时的羌乱中心转移到浩亹(甘肃碾伯县东),先零羌与其他羌部落数万人据守于此,四处抢掠。马援兵团与北上的马成兵团会师后,共同进剿浩亹。8 E, V. H3 ?5 t- h
  羌人晓得马援的厉害,不敢轻敌,便将妻儿老小、粮草辎重都转移到允吾谷,企图据险与东汉兵团相抗衡。但马援是何许人啊,他的本事就是探测地形,制成沙盘(米盘),然后研究击破敌人的策略。马援寻找到一条秘密小道,大军连夜沿着小道开进,绕过羌人的正面防线,突然发动攻击。羌人见汉军从天而降,大惊失色,仓惶逃命,退守唐翼谷。" l4 t+ L) p) J3 r6 N0 o
  汉军穷追不舍,羌军据守唐翼谷北山,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马援足智多谋,深知正面强攻不易奏效,便使用疑兵之计,命令大军从正面佯攻,暗地里派遣数百名骑兵绕到羌军背后,等到天黑之后,乘夜纵火,然后又敲锣打鼓的,搞得震天响。羌军一听,哇,漫山遍野都是战鼓声,一时便乱了分寸,黑夜中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还以为被马援兵团所包围,慌乱中夺路而逃。, \5 Z( s% I# p0 y* \9 G/ d
  马援见敌军阵脚已乱,立即下令发起总攻,羌军阵营一片混乱,跑得慢的便成为刀下之鬼,粮食辎重牲畜也顾不上了,统统留给了马援。羌军在逃跑过程中,黑乎乎的,胡乱放了一通箭,飞箭漫天乱窜,有一支箭刺穿马援的小腿,伤势不轻,马援忍痛指挥追击,共击斩羌军一千余人。
9 y) X# e' N# g( j* Y  
2 z; x6 h2 F+ O6 r0 d, j3 V% |  经此一役,马援将羌人的势力逐出了金城,总共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马援的军事才华崭露无遗。马援不仅军事水平过硬,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他的政绩可圈可点。
5 z& R: ~- \$ s$ e" B  由于多年的羌乱,金城郡的汉人基本上都逃往外地避难了,破羌县(甘肃碾伯县西)以西的地区更是荒凉,所以朝廷一些大臣认为应当放弃破羌县以西的地区。马援一听,赶紧上书光武帝,力陈不可放弃破羌西,那里有坚固的堡垒,可以用来抵御羌人的进攻,地处湟水谷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一旦放弃该地,便落入羌人之手,到时羌人进据湟水谷地,得到这片肥沃之地,那么对帝国是个大大的灾难。
0 |! S* S4 Y4 j/ M  马援的分析有理有据,光武帝接受这个建议。马援对金城郡的战后重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流落各地的难民纷纷返回,在马援的主持下,设置行政官吏、修缮城郭、开导水田、劝民耕牧,肥沃的湟中谷地,又恢复勃勃生机。同时马援也展开积极外交,鼓动周边羌人部落前来归降汉朝,维系边疆的稳定。7 G, t# m8 r) j% x+ O1 V7 B  U4 h7 G; K
  
8 @2 F6 J; I8 H5 \5 N% m% j  金城的硝烟刚散,武都的兵戈又起。  w1 ], u% b+ l/ ^2 J
  武都是羌乱的另一个重灾区。武都地位嘉陵江上游,是汉人与氐羌杂居之地,羌人在此分布极众。东汉扬威将军马成于建武十一年击破武都羌乱,但一年后,武都最大的羌部落参狼羌,勾结塞外其他羌部落,再次引发战争,袭杀汉官吏百姓,一时间武都郡又风雨飘摇,血色满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2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6)' S/ l2 m2 P& [
  
" G# m( t% a+ M3 |5 s+ G  平定武都羌乱的重任又落在马援身上。马援亲点四千名精兵南下,他对付羌人很有一套办法,羌人虽然悍勇无比,但是部落松散,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没有整体作战的概念,打得顺的时候相当枭勇,打不顺时作鸟兽散,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群勇敢的乌合之众。汉军武器先进,训练有素,整体素质高,军纪严明,特别是马援兵团。所以羌人晓得马援的厉害,拒险而守,马援逐一击破。8 F7 o1 @3 Q, l, I  J
  马援进兵至氐道县(甘肃清水县西南),这里离边境线已经很近了,羌人部落联军如果守不住这道防线,就得撤出中国的边境。羌军占据山岭制高点,重兵防守,马援兵团在山脚下,由于地势陡峭,十分凶险,易守难攻。马援是第一流的山地战专家,羌人本多生活于山区,对山地战十分熟稔,但是很不幸遇到更内行的马援。
4 _6 i7 x% H$ h5 t1 ]8 A; `/ T2 A  马援亲自到前线勘察地形,经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羌军在防御上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羌人把军营安置在山岭上,却忽视了对水源与水草的控制。马援笑道:“羌虏容易破矣!”于是下令军队占领水源与水草区,日夜守备,严阵以待。羌人这下方才领会什么叫战争艺术,原来战争的胜利,并不全靠孔武有力、胳膊粗壮来取得的,更需要凭借智慧与机谋。0 W3 Y) d1 A$ F$ `
  4 z# u2 g. V6 F0 b2 n
  汉军围而不攻,几天下来,羌人受不了了,人缺水,牲畜缺草,此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山与汉军争夺水草,马援命令大军坚守,以强弓劲弩将下山的羌兵打回去。羌军几次突击都没有效果,军心大乱,士气动摇,怎么办,几大部落的首领坐一起商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便是撤到塞外。这样马援以极小的代价迫使羌军撤出中国边境,仍然留在武都郡的羌军一万多人,集体向马援投降。3 ^) T5 c" t# W3 i
  至此,陇右羌乱全部平定,东汉的西部边疆获得安定,这是马援对国家的伟大贡献之一,此后二十年,再没有羌乱。马援为东汉帝国的西部赢得二十年的安定,不要小看这二十年,在东汉帝国一百九十六年的漫长历史中,汉羌两大民族没有兵戎相见最长的时间间距,就是马援平羌后的这二十年。
  v5 l. [" y- ?7 V$ k  b6 d  % o% ?& g; K$ |0 k3 t* M
  我们来对比一下马援金城、武都平羌战中的三次山地战。第一次是允吾谷之战,马援采用的方法是寻找到一条秘密山道,发奇兵突袭,大破羌军;第二次是唐翼谷之战,马援采取疑兵之计,绕行到羌军背后,纵火烧山,又虚张声势,造成汉军无处不在的假象,这也是一种心理战;而第三次氐道县山岭之战中,马援则切断其水源与水草,坐困敌军,使优势敌军数日之内便崩溃瓦解。
2 b- r7 E& j: E+ z) {1 G& s2 l  同样是山地战,每一战的战法都不同,打山地战本来是汉军所短,但是马援每次打山地战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似乎胜利得之甚易,甚易的背后,是马援精深的军事思想,充分地审时度势,利用地形,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既有奇袭战,又有心理战,又有经济战,这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位伟大的将领赵充国,马援与赵充国一样,决胜于无形之境,真是深得兵家思想之精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7)  H4 b8 |& b2 e4 b
  
  G( v4 f8 |! i/ |  马援在陇西太守一职上干了六年,政绩卓著。建武十六年(40年),马援离开陇西,回到洛阳,任虎贲中郎将,就在这一年,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叛。( r9 v; U3 G" d* N# |5 K& k% z
  叛乱发生在交趾。交趾即现在越南北部,武帝平越后,交趾并入汉帝国的疆土,光武年间,交趾出了两位奇女子,这是一对姐妹,姐姐叫征侧,妹妹叫征贰,是麊泠县土族将领的女儿,姐妹两人不爱红装爱武装,异常勇敢。
' X& D4 H8 R( j; F  当时交趾太守叫苏定,苏定这个人的人品官品怎么样,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资料,估计是用法比较深刻的官员。他曾把征侧抓起来治罪,但是史料上并没有征侧犯罪的记载,只是写:“征侧甚雄勇,交趾太守以法绳之。”这句话让人看了莫名其妙,难道就仅因为征侧是个女子,表现得太勇敢,就被苏定法办了吗?写得不清不楚。后来苏定还把征侧的丈夫诗索(一说单名一字“诗”)抓起来杀了,原因同样是不清不楚。
4 d. S. g' v2 I7 ?! L  这样,失去丈夫的征侧伙同其妹妹征贰,聚众起兵,攻打苏定,苏定落荒而逃。随即九真、日南(此二郡均位越南中部)、合浦(位于广西)三郡越人纷纷起兵,响应征侧,反叛的烽火熊熊燃烧,很快越人占据了六十五座城邑,共推征侧为王,后来被称为“征王”。
# Y5 z2 g9 ]4 h  而对征侧势力的膨胀,交州刺史以及诸郡的太守没有力量反击,仅得以自守。  Y2 o" o! S5 U, v: S8 f  d4 l
  " W' b8 @/ ]) c$ H5 t: U# k* }
  面对南方日益恶化的局势,光武帝一面下诏勒令南方诸郡修车船、通道路、架桥梁,储粮谷,进行战争前的准备,另一方面,委任马援为南方远征军的总司令,头衔为“伏波将军”,前汉也有一位著名的“伏波将军”,便是平定南越的名将路博德,光武帝用意深远,期勉马援能象路博德一样,平定南方。事实上,马援的功业要远超路博路,以致后人用“伏波将军”这一称呼时,更多是指马援而非路博德。0 _% c' p, _3 k2 V% c7 ^4 H
  马援统率大军南下,然后沿着海岸线前进,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就这样艰难地行进了一千多里,终于到了交趾。建武十八年(42年)春,马援兵团进抵浪泊(越南河内附近的西湖),在此与征侧的大军相遇。虽然交趾人英勇作战,但这群乌合之众敌不过久经沙场的老将军。马援大破征侧军队,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 [. m4 E) K. {4 G+ |7 x  征侧姐妹不得不后撤至禁溪,马援穷追不舍,屡战屡胜,二征的军队全部瓦解,四处逃散。征侧姐妹拒绝投降,躲进深山老林中继续抵抗,直到第二年(43年)的二月初二,征氏姐妹逃到福禄县的喝门社,此时马援兵团已将此地团团围困,征氏姐妹走投无路,投喝江自尽,随后首级被斩下,传送洛阳。* v- z# ^* E4 g4 H6 |
  
8 i+ K- J* g8 X* l: |  征侧、征贰姐妹,历来被越南人视为民族英雄,她们是女中豪杰,但遇到马援,失败是注定的。此次交趾的反叛,并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然而交趾远离中原,汉军行军作战是极其艰难的,马援兵团纵横数千里,作战时间超过一年,交趾遍布热带丛林,瘴气湿重,毒虫出没,对北方而来的汉军是一个巨大的危胁。马援用“下潦上雾,毒气重蒸”八个字来描述这种令汉军极度不适应的自然环境。然而马援兵团一路克服了这些障碍,并且掌握了一些防御瘴气的方法,比如说食用一种叫薏苡的植物,可以轻身省欲,抵御瘴气的侵害,尽可能地减少非战斗性减员。3 |+ o$ y& u! H- ?! S/ P
  征侧覆亡后,战争并还未结束。征侧的部将率残众南逃到九真郡,马援率战舰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从海路南下,登陆后向最后的叛乱者发动最后一波打击,从无功到居风,一路横扫,斩俘敌军五千余人,南方诸郡的叛乱,至此全部平定。1 v, F$ B) y' u& P8 E2 b
  马援平乱后的政绩仍然可圈可点,他在交趾、九真等地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事,修城郭,兴修水利工作用以农业灌溉,完善当地的法律制度。他还在交趾立了根大铜柱,上面刻了六个字:“铜柱折,交趾灭。”后来交趾人路过这里时,就用石头堆在铜柱下,久而久之,这根铜柱就被埋在石头之下了,现在已经不晓得这根铜柱在何处,如果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我们可再一次感受到大汉帝国强悍与威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7: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8)6 o- K6 P1 f3 Q4 _0 U  [, I9 u
  
% q7 b" C$ S9 t% K3 Q  马援是一位伟大的军人,伟大的战士,作为一名军人,他的人生信念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难能可贵的是,马援践行了这种信念。
2 W3 b7 p+ l' t  马革裹尸!这是何等的豁达,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气壮!
5 y6 k1 M7 [) y0 n  南蛮的叛乱给马援实现“马革裹尸”夙愿的机会。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南蛮诸部落发生叛乱。这次南蛮的叛乱,可以说是汉武帝征伐南越后的余波,先是南郡蛮叛乱,光武帝派遣武威将军刘尚率军平叛,刘尚是征讨西南夷时的汉军统帅,此次出征十分顺利。时隔不久,武陵蛮也爆发了反政府武装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再次挂帅出征,统率一万多人马,沿着沅江逆流而上,深入到武陵蛮的叛乱区武溪地区,多次征讨蛮族的刘尚显然对武陵蛮的力量过于轻视,轻视的后果是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汉军一万多人陷入武陵蛮族士兵的包围之中,武陵蛮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与灵活多变的战术,取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刘尚兵团在深山丛林中全军覆没!# X( o& d" r( p# }4 O) o3 O
  消息传到洛阳,光武帝刘秀震惊了,没想到久经沙场的一万多名精兵,竟然被一群南蛮吞掉。武陵蛮兵乘胜扩大战果,转而进攻武陵郡政府所在地临沅(湖南常德),光武帝派李嵩、马成率军讨伐,但面对神出鬼没的武陵蛮,汉军竟然不知所措,找不到击破武陵蛮的方法。& N: ^6 @- G9 Y
  " c% `8 K' m: X+ |& r' c) ?9 z
  南方密密的丛林、层层叠叠的山陵与湿热的气候,使得擅长在中原地区作战的汉军非常不适应。此时,已经六十二岁的老将马援自告奋勇,愿意带兵出征。的确,马援是征伐武陵蛮的最佳人选,他有丰富的山地战的经验,也在交趾、九真一带热带丛林中作战一年多,加上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南征总司令之职,舍马援其谁?+ t7 N6 }, N: e2 d, \
  但是马援已经六十多岁的老汉了啊,光武帝刘秀不肯让他去。好个马援,人老心不老,他很不服气地对刘秀说:“臣尚能披甲上马!”刘秀听了怔了一下,随即微笑道:“那就骑给朕瞧瞧。”马援当即取来一匹骏马,飞身上马,身轻如燕,然后策鞭驰骋,身姿矫健,不亚当年,刘秀呵呵道:“矍铄哉是翁也。”当即任命马援为南征军总司令,仍然称为“伏波将军”,中郎将马武、耿舒为副手,统率四万大军,南下武陵郡。
' D. `+ b+ x- y% d$ E& p  B  临行前,马援对好友说了一番话:“我年老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经常担心一病而死,不能为国捐躯。今天得以统军出征,若能为国家而死,甘心瞑目!”好一个伟大的武士,好一个伟大的统帅,正是“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马援的伟大,绝不仅仅只是他辉煌的功业,也在于他无处不散发魅力的伟大人格。这就是东汉时代最伟大的将领马援,这就是中国历史永远的骄傲的马援,这就是永远激励炎黄子孙奋勇上进的马援!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2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89)
9 [8 }: o! ?4 ]) u  
" |" D" `. Q9 a/ R5 e5 v# ]# \  建武二十五年,南征兵团抵达武陵地区,在临乡遭遇到蛮族部落的军队,老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战士们无不奋勇向前冲锋陷阵,大破武陵蛮,斩获二千余人。马援之所以成为山地战的专家,在于他每到一地,必定要详细勘察地形,发现敌人的弱点所在,寻找最佳的作战方略。南方多山岭,丛林茂盛,蛮族士兵对地形十分熟悉,稍有不慎,很容易陷入敌军的重围之中,刘尚兵团的全军覆没就是一个例子,所以马援作战非常谨慎,这个战术引起了副将耿舒的不满。
6 n$ R! t7 K0 I# D/ D6 D' R( P  耿舒是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的弟弟,也不曾听说这个人有何军事才能,却不断地抱怨马援的战术,他在写给哥哥耿弇的信中,把马援比作西域的小商小贩,“伏波类西域贾胡,至一处辄止。”其实这正是马援勇猛背后的稳重与谨慎。马援一路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下隽,已经逼近到武陵蛮的心脏地带。
* L0 h$ I* H- e  此时在马援面临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穿越壶头山,这条线路的优点是路程短,但是山岭陡峻,丛林密布,水流湍急;第二条线路是绕行充县,先剿灭充县一带的蛮夷军队,这条线路相对安全,便于大军穿行,但是路途遥远,使得大军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  M  F" B' ]: X8 f; O
  + Z+ T5 b) o" H; k) m! K
  在选择进军的线路上,马援与耿舒的意见相左,耿舒建议走充县这一线路,而马援则认为绕行远路,既耗时间,又耗粮草,不如穿越壶头山,直插向蛮夷的咽喉地带,只要蛮夷的主力被击破,充县的敌军将土崩瓦解。7 L) G$ P1 z" [; B& [$ e. C
  由于马援与耿舒相持不下,只好将两种方案呈报洛阳政府,请求皇帝的裁决。深谙兵略的光武帝刘秀显然支持马援的方案,于是四万大军开始了一次艰难的行军。* o# w! x9 B3 n
  武陵蛮深知壶头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一旦壶头山被马援兵团占据,那么蛮族主力将被困死在山间地带,所以派出重兵据险而守。壶头山战役战得十分艰难,加之南方河流进入汛期,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汉军的水师军舰无法顺利沿河发动攻击。炎热的天气使得传染病迅速蔓延,汉军的许多士兵都得病,主帅马援也不幸身染疫疾。  S5 d, b% ~/ N0 r" U
  马援将指挥部设在河岸岩石凿开的洞穴里,以避热腾腾的暑气。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的免疫力差了许多,但是马援还是忍着病痛的折磨,拖着羸弱之躯,走出洞口,观察敌情,坚持指挥大军作战。马援顽强的意志力令左右侍卫感动不已,无不为之流涕,马援就是以这种精神感染与鼓励战士们奋勇作战。0 Y% Q, d, S- s. m  V$ r( B: L
  
4 G6 F4 ~! Q( X; h9 D8 v' n  但是马援毕竟是人不是神,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恶化,终于他倒下了,再也爬不起来了,他的双眼依然是炯炯有神,目光仍然那么坚毅,但他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他没有后悔,坦然接受。是啊,为国家而战死在沙场上,不正是自己的夙愿吗?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能够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平静走向死亡,不也是人生最后的幸福吗?
8 m: g8 H( ]1 L: W! J) }$ G/ U  马援合上双眼,仙然而逝,时年六十三岁。这位伟大的将领,生前为国家南征北战,建立不朽的功业,身后他“马革裹尸”的信念,成为这个国家千百年来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武士精神的象征与符号。
* ^* L! [5 l( F! o7 B  
3 G( H. l- i) n# S& e" F; X  在马援弥留之际,他没有想到,此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悄悄地酝酿着。南征兵团副将耿舒通过其兄长耿弇,将军队受疫疾传染而陷于困境的责任统统推到马援身上,而此时,与马援有过节的梁松也趁机在光武帝面前进谗言,诬陷马援。英明一世的光武帝刘秀竟然也头脑发昏,勃然大怒,撤销马援的侯爵位,此时马援病故,对这一切不得而知。然而刘秀仍然下令深查,其实这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后赖马援旧交朱勃上书,力陈马援的功绩,此事方才告一段落。
: s; |* O5 _* S6 a: M; v. S( ?  马援之死,并没有影响到战争的结局。马援的战略,最后证明是正确的,虽然汉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超过两万人,绝大多数是死于疫疾。但是汉军占据壶头山之后,蛮族战士在汉军的围困之下,缺乏粮食,既饥饿,又疲惫。战役的最后阶段,双方比的是意志力,哪一方的意志力更胜一筹,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4 Y+ H% t: j  B7 j+ b  
! j# o. N% S5 Q1 i$ T0 i8 S  作为副将的耿舒在陷害马援上颇有本事,汉军最后的胜利,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马援兵团的监军宗均,宗均对诸位将领说:“现在我们伤亡很重,而敌军也处在崩溃的边缘,于今之计,不如我们假传圣旨,招抚他们,各位以为如何?”又是一次假传圣旨,所有的将领都不敢吭声。
2 t2 |) ^7 ^% W6 y  宗均对将领们说:“忠臣在外,只要有利于国家安定的,必要时可以独断专行。”于是他象前辈冯奉世、陈汤那样,命令兵团司马吕种,带着一纸假圣旨,进入蛮族军营内,向蛮人宣扬政府的恩德与信誉,汉军主力则森然有序地在蛮人营地前列阵,以示兵威。
& p# Z6 f! d7 a( G  已经疲惫不堪的蛮族人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后主和派占了上风,刺杀了主战派的首领,接受宗均的招抚。这次规模浩大的南方叛乱,终于在马援去世后数月,完全平定。宗均以最后的胜利,为马援的戎马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02:45 , Processed in 0.0318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