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6 2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问世间,天命何物?3 v% K, x9 @+ d+ m/ v1 s9 P
! T( F4 g2 n6 s0 V: {$ T+ O9 w
淮阴侯其实并非有意要吐出几颗象牙来,他只不过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经过九个多月的反思,他终于想通了——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不信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有命矣!有人命里就是老板,有人命里就是打工仔,比如高祖,如果他的命不好,他早就不知死几百次了,哪里还能当上天下至尊?9 C K; |( { A# V
8 c1 u2 @8 y1 o4 C' f% u8 |: g- | 这都是命!- S3 I3 I; c5 I5 H& i% _! p2 `
- I6 Q+ U. }0 c P5 y8 e1 \
所谓时势不可逆转人力无可奈何,于是淮阴侯,他也认命了,寂寞就寂寞去吧,寂寞的人是可耻的,寂寞的人也是可敬的,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不是都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吗?趁着左右无事,不如好好的总结此生,写一部比《孙子兵法》还伟大的兵书出来,让它流传后世造福千古。
# O9 r: [ e- t& D& s ! l- W _: J! a+ W4 o' b/ o
这部兵书共花了淮阴侯将近一年的时间,书名就叫《韩信兵法》,一共有三篇,篇篇都是淮阴侯毕生之精华,可谓兵家之宝。; V3 E) Q8 s0 ?4 |. u. G8 ~2 P
4 a; v' H: k7 S4 }
这期间,淮阴侯的一位旧部阳夏侯陈豨从燕地调防回关中,他时不时的会来看望一下淮阴侯,并帮助淮阴侯处理一些整理资料的工作。5 q0 I% e1 V) D3 {* U Q
J/ i( c/ ?% V$ ?) ~' L
还是那句话,淮阴侯从来只喜欢同类,陈豨此人年纪虽轻,但精通兵法,文武兼备,且性情开朗,善于交际,颇有些信陵君的风范。淮阴侯很是欣赏他,偶尔也会指点一下他兵法。
/ i: Z4 A; J1 m; d8 h; g) v ; O! U* s* L3 ?: s4 q! ^( ^& ?% M) f
能得到兵仙亲自指点,那是何等的荣幸,陈豨在淮阴侯身边待的时间虽不长,受之教诲亦不多,不过光这些,就足够他受用一生了。
' ]" O: ?, O7 x) O8 b+ A$ m9 b
& S. m% K2 u8 l" h; P# s 陈豨并不常来,兵书也很快写完了,大功告成之日,淮阴侯又没事干了,于是他找到了留侯张良。8 }7 n: }, a! p9 k+ ^( v! ~( _7 N2 w
0 l" S' P: a" I& L, T 张良也是为大汉王朝立过汗马功劳的人,所以当初高祖要他自择齐地三万户为侯,然而张良为了明哲保身,坚辞不受,最后得封留侯,采邑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也就是最早他与高祖初遇的地方。3 y# b/ D2 O! ]/ g( {' i
$ d( k' ]- }% w I7 E9 s' O1 X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现在的高祖,已经不是他从前认识的那个沛公了,所谓伴君如伴虎,那三万户食邑就是一块超烫手的山芋,智如张良,岂会轻易触碰?4 m' w: x# z; n0 ]+ T2 L5 t
* T4 {8 W3 {1 W8 ^* {( C
于是,张良功成身退了,他退出江湖,再不愿卷入政治的是是非非,每日只是导引辟谷,总想着哪天能得道飞升,做个快乐的天上神仙。
3 W3 _; B1 n$ D1 w( F
) f& y+ d9 h0 H* M8 j1 X! L% ] 张良这当然是在做梦,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他也根本不可能退出江湖,因为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他怎么退出?后来汉家每有大事,他总会被请出来出谋划策一番,没办法,谁叫他脑子最聪明呢?
% K1 i; P; u* I6 U0 v' m% K
2 L! l. D8 c- a3 V! a 这不,张良没退隐多久,淮阴侯就找上门来了,提出要与他一起整理编次天下兵法,供后世兵家研究参考。
, _- S h. x: E5 s" Y* p ?1 F
1 ]. i7 k2 `6 k8 o$ u3 {% l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兵法大多散佚,这让淮阴侯很痛心,他可不想让自己这一派兵家后继无人。左右他赋闲在家百无聊赖,不如趁此机会了却心病。$ P2 o" E U, Y+ G+ Q9 O
7 C/ a; N" D6 S4 A* o2 \
张良其实是个杂家,他不仅精通纵横家与道家,而且也十分擅长兵家,当年有个叫黄石公的世外高人,曾传授给他一部《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兵书),他也正是因为这部兵法,与高祖一见如故的。后来他虽然身体不太好,没办法领兵打仗,只能出谋划策,但其兵学修养和理论功底还是很强的,这正是淮阴侯请他出山的原因。7 C5 R' i/ [* C! }2 q9 W% P
+ t* C9 R! K* ^9 f
也许真的也是闲极无聊吧,张良很爽快的答应了淮阴侯的请求,这让淮阴侯很意外,也很开心,终于又有了个志同道合的同类可以陪伴渡过他一段无聊岁月了,真好!
8 n1 h% T7 Z9 Z d. q- F. l ! d, W: Z( f3 E; l& \
张良与韩信从前并没有多少机会相处,所以他们一直都不太熟,但是经过这件事,两人的友谊突飞猛进,这对也许是天下间最聪明的人聚在一起,怎能不擦出绚烂无比的智慧火花呢?很快,这件工作量极大的事儿就被搞定了,二人序次兵法共一百八十二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定著三十五家,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类类都是巨著,部部都是经典。韩信与张良为抢救我国军事文化遗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o% f* I5 A1 S1 @/ Z6 M% V
C# ^% Y7 R P$ y 可惜,张韩二人的造福后世之举生生被小人给破坏了。十余年后,高祖去世,诸吕(吕后之外戚)当权,竟将此部宝典盗取,而后不知所终。汉武帝时,军正(掌管军法之官)杨仆曾努力搜集遗文散籍,纪奏兵录,却始终没能收集完全。大批珍贵的兵法,包括淮阴侯的兵法《韩信》三篇,以及项羽的兵法《项王》一篇在内,都在此次浩劫中失传了,实在是可惜!/ k/ h: ?; E4 o/ d8 d2 z$ Y2 ?0 H
" U9 N' o6 ~3 T$ G 淮阴侯沉醉于兵法的那一年,正是高祖最焦头烂额的一年。4 k7 g- u" k* s# T" f' T
. A" p; D7 T: _) O, K! f2 X
公元前201年十月,新都长安的长乐宫落成,淮阴侯与诸侯功臣们一齐来到长乐宫参加朝贺典礼,看着群臣诸侯们毕恭毕敬的跪在殿下,高祖情不自禁的大呼过瘾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2 L1 G4 q3 W8 w0 q P3 m7 `
( w4 z( d i! k' E
淮阴侯在阶下苦笑,这件事地球人都知道,用不着大呼小叫。+ k/ y/ P0 n' N$ L3 P
! i' H# s8 E! L4 z2 V* A
然而淮阴侯并不知道,数年之后,自己的灵魂会在这座宏伟的宫殿中永远的睡去,再也无法醒来。
2 A& s3 a9 {, [+ l$ t3 k8 s' Q# f 9 X% E# ]" |) ~9 y- D" t3 x
十一月,高祖亲自领兵出征攻打韩王信,韩王信大败,逃回匈奴召来援兵,纠集残兵败将再战,再败。高祖遂出动全部兵力三十二万向北追击匈奴,结果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被冒顿四十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长达七日之久,最后还是陈平再出奇计,重金贿赂冒顿之宠妾阏氏,高祖这才可怜兮兮的被放了出来,啥面子都丢光了。
) J. m8 L( }1 d O4 ~ , H7 D4 ~" M$ H8 H2 n
大汉皇帝向外邦单于求饶,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D+ g; [- h$ B
0 ]6 a8 H1 p( P, x0 ] H. _$ u( i 淮阴侯在栎阳城听到这个消息,深深叹息。4 Q+ l( s: a/ w! w9 ]
R1 w1 }0 L2 D7 L4 C) m L
公元前200年二月,高祖回到长安,未央宫同时落成,现在长安有两座宫殿了,长乐、未央,长久安乐,永世不绝,好极好极。 Z5 v' S& s2 x+ t( H
1 ^1 q. ?. \ k1 s
国辱虽大,都还是要迁的。数日后,高祖下诏,令淮阴侯及朝廷百官全数由栎阳徙入新都长安。
0 U& Q A. N5 O' {6 a ; O5 \8 a+ Q" c1 a9 F
大汉正式迁都,这本是一个举国同庆的好日子,但北边儿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让高祖顿时高兴不起来了。
* Q& H# [* F! C* J2 x5 z3 ` ) F4 g" I5 X: @1 X
原来,高祖退军之后,匈奴人更嚣张了,他们再次大举南下,攻打代地。高祖的亲二哥代王刘喜竟然不战而逃,抄小路悄悄跑回洛阳了。2 B! g9 z' H# g" F0 C) ~1 q
: V! d2 `+ b' V+ F$ |) n4 @
堂堂大汉皇室宗亲,面对胡族竟然抛土弃民而走,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 }, R8 i& z3 G; X' r) S+ O % n5 S% \( h- \" @' O4 N# g
然而高祖却赦免了刘喜的大罪,改封他为阳侯。亲哥哥杀不得,再说高祖自己不也是灰溜溜的从北边儿逃回来了么?五十步笑百步,哥俩都丢人,谁也别笑话谁。' U( u* }% ]7 {$ j) E- ^
5 Q9 L8 ?& L( ]6 {
淮阴侯再次深深叹息。+ L3 i2 }- i& a2 l1 f( i% x
9 n5 q3 X" b0 G! i5 z 刘喜被废黜后,高祖把代地转封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刘如意。
# D% ]7 U6 z) |6 @
6 d: }% @4 _4 W! a$ j" a 不过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代王如意才刚满八岁,年纪太小,无法去代国主持一国军政,但赵代之地临近匈奴,非重臣能将无以镇之,怎么办?4 R( R! a8 K% e1 t
8 x7 v) Z7 }: A' z( u0 ~+ _. d( @" Y6 p 有人提议,阳夏侯陈豨文武全才,能力卓著,可为代国之相国,主管赵代之军事,防御北边。
0 E1 Y8 e# H( E5 Z
& v) I5 G5 w- [/ [0 f2 a 高祖一想不错,陈豨是诸将中少数几个军事政治都能来一下的优秀人才,属于高祖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这正是一个锻炼他的好机会,好,就派他去!/ K: o' F5 x2 i, I c# R' c, D1 t7 P
. g5 o+ H- X& ] 陈豨临危受任,不敢怠慢,便在赴任前抽空去了老上司韩信那儿一趟,以请教防卫匈奴之策,当时淮阴侯已全部完成了编次兵法的工作,每天正闲的发慌,见弟子前来拜访,心中大喜,两人在后花园里密谈了许久,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S; R% `2 E7 v3 l: ^' v* |+ K6 A- R: ?3 U y5 b# i
公元前200年世纪之交的深秋季节,陈豨告辞离开长安,张良也已随赤松子云游而去,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淮阴侯再一次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痛苦之中。! E) S7 H! p. A& G4 [! S1 X
6 |6 B" N1 o# Z2 m y- p! o 于是在弄完兵法后,淮阴侯又发明了一个好玩儿的玩意,象棋。
0 R7 J* P' g7 h6 G& A
0 v' _: r9 Z8 N5 b6 K 这件事史书并没有记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依小生看,这件事的可能性极大。+ x# D* B: s$ d w
+ Z4 B6 g) V" a3 w, r, f 第一:象棋上有楚河汉界,这就很能说明象棋发明的年代。
% G" t+ g5 c2 s* J a
, i% ?% j' [, W k' ]1 v1 A 第二:象棋上有车有马,但车才比马厉害,显然是车战尚未完全淘汰、而骑兵刚刚开始发展的时代,这也与淮阴侯所处的年代相符。6 h7 r) d$ l+ }7 q+ K8 A2 |
4 L' z, c# N- Z' G( w" V5 p
第三:象棋中的将帅都是躲在九宫格中不出的,这多像韩信的指挥风格,若是项羽来发明象棋,他肯定会把将帅放在最前线,身先士卒嘛!. ~7 b' l% s* p1 V/ p' F+ j
) o7 x% K5 _( w8 F8 b 第四:车马巡行河线,专杀过河卒,这多像韩信所热衷的半渡而击之。
: C* R, h; E/ G; [" @
9 `6 \4 d e- Y8 r ]) } 第五:车马将帅没有疑问,兵卒士相也都没有疑问,惟一有疑问的就是“炮”了,秦汉时还没有火药,这是“炮”字使人迷惑的地方。但如果改“炮”为“砲”,就十分清楚啦。砲,据说是兵家范蠡发明的,把石头绑到弯木架上,一松木架,石头就飞了过去,攻城最好用。依游戏“帝国时代”的说法,这就叫投石车。事实上,以前卖的象棋,棋子还是用“砲”字的。这些年来,竟然全成了“炮”,这就把时代弄混了,要知道早在火炮发明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关于象棋的记载了。
* K" D7 i7 G0 F3 d- n: M
# S( q) `5 i- m5 n! f7 u7 N 第六:发明象棋的人必须拥有很高的智商,也一定很懂得行军布阵,而且还需要大量无聊的时间。这样的人,在楚汉时代,最有可能的就是淮阴侯。$ i: Q3 D! L3 F! r0 ^- R
6 @6 ~ L t, [ 基于以上四点,淮阴侯发明象棋的至少应该有60%的可能了,如果真是如此,我该大大的感谢他一回,因为他的象棋帮我度过了很多无聊的时间,帮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让我有了不必亲自去打仗也可以布阵博弈纸上谈兵的机会。: e! ~! ?; J+ } P4 @7 q! w2 H
v8 P% x+ {+ M
8 y$ b) W2 S) g- n e9 S" C
8 p0 P# _( Y% Z* }) x' y# m7 L 且说陈豨离开长安来到代地后,便使用淮阴侯所教坚壁清野之计,暂时将匈奴迫退,但由于兵力毕竟不足,导致韩王信仍能盘踞在汉匈边境一带,率匈奴兵不断骚扰雁门、代、上谷等郡,陈豨在数十万匈奴骑兵的威胁下苦苦支撑着帝国北疆。
& v8 \) _/ E+ H# c* k2 V! Q/ f
# J4 q4 O( f. s! l9 L+ ~8 U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匈之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在这样下去,汉朝好不容易恢复了的国力就要被消耗殆尽了,高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 p3 Q' j$ ]7 c) J8 A6 } # Z- v2 P! |+ G" i* o
这期间,淮阴侯正在长安埋头研究他的博弈之术。遥想当年,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是梦醒之后,却只能付诸笔端棋盘,谁解英雄万般愁绪啊!
1 {7 ^4 n5 }) h( b, [3 R. a1 e $ f+ e' J0 Q( y+ A9 I
国难当头,本朝最伟大的军事家却只能去搞玩具发明,真可笑,真可悲!2 `. P2 w* o* { Q# D, t: w, A
. C- t7 U3 P& {" C6 v% n 公元前199年九月,高祖在洛阳城举行了一次诸侯大会,共商对抗匈奴的大计。
; O, Z% R' ?9 S# @6 ~ 2 ^8 M) k1 s8 z3 i# b- d! ]" B; y
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张耳之子)、楚王刘交等大诸侯王都到了,大家伙讨论的很热闹,却只是热闹而已,没人能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4 M0 c0 `# }' b6 y* f4 I
* Q) b) g$ _$ s9 c 面对着满朝的废柴,高祖突然想起了淮阴侯韩信,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很快又被抛到脑后。! l. A7 T8 g2 M; ^& q" O7 }
* C9 K3 b; q7 I ——不能启用韩信,如此匈奴可破,我的江山却要不保了,咱犯不着去冒险!
4 n i, ?8 n/ ] V9 i0 k * ^- q$ |+ m- e+ H# {
群臣诸侯商议数日,毫无结果,最后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和亲!
. W |1 O( J& M9 G) ?6 T( y7 [ 2 j( ^2 ~9 S$ X
高祖不同意:啥,要朕把亲女儿嫁给北方胡人,不行,这太丢人了,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u! s% z$ O" K b: _
; }; X- L, ?8 Q
那人劝高祖:两害权其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陛下为社稷百姓牺牲一个孩子,从而教化夷族,使之臣服,此乃陛下天大的仁义啊,怎么能说是国耻呢?
2 P$ D; h8 _" o: w5 q% f9 @8 I 7 G3 i( H6 H3 T
高祖一想也对,朕的江山比孩子重要,好,舍孩子保江山!& G' c$ \+ I% `/ D+ }! K# u
. S$ \- T# q1 M. D 然而高祖想通了他老婆吕后却想不通,说啥也不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不过这难不倒高祖,他最后竟从刘氏宗族里挑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冒充公主送了过去。匈奴的冒顿单于见到美女,立刻色授神与,一时间也顾不得查明公主真假了,马上送入洞房成亲!( m1 u9 ^7 [5 T4 q
1 L, F9 u) L. { 经过一番外交斡旋,汉匈的第一次和亲终于大功告成。此后,汉朝皇帝不断的给匈奴送女人,送财帛,送酒食,并开放边境通商口岸,让匈奴人过来做生意,总之,只要不打仗,啥事都好商量。. |7 R) m/ u4 l. r. ?# Q4 p
6 r, H1 G+ u3 S9 Y
这个策略虽有丧权辱国之嫌,但总体来说还是正确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国之大仇百年不晚,百年之后,当我大汉国力强大了,再来收拾你们不迟!- x% h. a' U" O' P- W5 s1 u
& n- s) A4 K* B6 M( b) _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汉唐灵活使用和亲羁抚与武力征讨,于是威服各族;宋明既不肯和亲,也不敢硬打,一味的消极防守,结果就是大伤国力,最终沦于蛮族之手。
( a8 d5 T% P. _4 ]: y/ H' e1 _5 G& w- \# Y3 _# h8 L
此后,天下太平了几个月,直到十二月份,又发了一件大事,原来在一年前前,高祖督战北疆,路过赵地时,差点被不明刺客所刺杀,最后是靠着动物的直觉,才逃过一劫。如今,通过知情人的举报,这案子终于破了,原来一切都是赵相贯高所谋,高祖大怒,于是将赵王张敖及其属下谋反者全部逮捕,后虽查明行刺一事乃贯高所为,与张敖并无关系,但他这赵王肯定是没法当了,去当宣平侯吧,新赵王由高祖爱子代王如意接任。
8 q4 F P4 x( ~! w( D J
& N$ t5 [) X4 ^. M9 {" X& ] 如意的王越做越大,高祖就越来越不放心,他决定再派一个能臣来辅佐如意,并能在高祖百年之后保护如意的安全。
/ U4 @8 S- e# k. q/ `% m
! b. r* A6 a& V 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周昌。8 t: v5 v3 G/ |- n+ J3 H3 T$ t
/ X4 {! I2 D# }" b* t
公元前198年二月,周昌被高祖任命为赵相,先行为如意去镇抚赵国,然而,周昌这一去,竟惹出了一桩泼天大案,正是这个大案把淮阴侯给卷了进来,终致万劫不复。
4 i8 q# h) l" M' {! g1 \ + S5 f0 J+ N4 @0 J: t
我们前面说过,陈豨这个人很爱交朋友,他生平有两个偶像,一个就是战无不胜的兵仙韩信,另一个就是义薄云天的战国公子信陵君,他在代地为相守边的同时,招致了很多食客,信陵君有门客三千,他就也召了三千,高祖辛辛苦苦为他张罗的军费很多都被他拿去养士了,这真是一个比淮阴侯还要不安分的年轻人。
( P$ D: J& t7 e) ` ' i, S: U8 u# F8 N4 p& J
其实养些门客也没什么,毕竟陈豨正在为帝国抵挡着强大的匈奴铁骑,身边的确缺帮手。然而陈豨与淮阴侯是一样的臭脾气,居功自傲,嚣张跋扈,这一点才让新任赵相周昌最讨厌。& u4 j1 |- u0 ` }: y2 k, B
% `- ]+ q4 N3 K" a* S" E' o 有一次,陈豨告假还乡,路过赵地,其随同门客之多,竟有车千余乘,这些人一夜之间,几乎将整个邯郸的旅馆全部塞爆。$ \0 q/ }$ B4 h$ k0 J8 s
& g/ m# n/ v, y- z
周昌见此,完全傻眼。
* |9 C5 L4 s- Q( S' R; k* ?% B5 F
. I U4 g% R, A' Z7 c* e% v) ] ——嗯?我堂堂赵相,只有食客数十,你一个代相,却有食客数千。你到底想干什么,莫非想造反?
8 r2 O) m6 N9 {4 G; k$ { 9 ]$ u& i2 ]* ^# j' j" i2 k9 r# @; N
周昌于是立刻返回长安,向高祖奏报此事。极言陈豨宾客之盛,兼且手握重兵于边境,此乃大大的隐患,不除之恐有异变。
+ |1 T3 n5 ?0 n% C! F) n$ \/ ?* ~
" [# y( i, W. m! x/ U 高祖深感头疼,搞掉一个楚王信,来了一个韩王信;搞掉一个韩王信,又来了赵相贯高;搞掉一个赵相贯高,又来了一个代相陈郗,奶奶的我这皇位咋这么不安稳呢!# J5 M( c t7 Y7 P# P
Y0 u' M3 T9 @3 y# a. l) b 为了查明此事,高祖特地派出了一队密探,潜往代地秘密调查,结果这一查不要紧,竟发现陈豨的食客很多都是汪洋大盗或不法商贩,妈的,这陈豨名为将相,其实根本就是个黑社会头子嘛!* d1 R( E" ?9 a! r! f; ?
, b4 M4 o* t* i7 ~1 R! Z: ^6 l d 嘿嘿,这没啥好奇怪的,古代有谁会去当门客,不就是些游侠豪士么?身上没背几件杀人越货的大案,有哪个普通老百姓不好好过日子去当那被人包养为人卖命的食客?当然,陈豨的门客也有些是儒生名士,但大多还是游侠剑客或者豪商巨滑。燕赵边荒之地,尤多这样的人物。
b$ d* H( B) p! g8 [ 1 {5 U3 M' u7 G- @0 Z1 b5 k
密探们还查出,有些食客干的不法勾当竟与陈豨有关,或者直接就是陈豨指使的。
( ]% `# v6 w; G* D4 H# u . { w0 h% t& l+ G, ~
嘿嘿,这也没啥好奇怪的。光靠老老实实当官,陈豨哪来那么多钱养士,三千人的衣食住行加工资奖金,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8 S5 a/ c( j E& `" N+ I
# z6 m( m3 i" r( B 高祖越查越觉得陈豨野心勃勃,不可复遏,但苦于尚无谋反实据,故只得先将此事放在一边,静观其变。* l- M' z3 h# v) L% c1 ]. z. t7 @1 Q
7 ]& [" z" h v% }% M0 [5 ?3 X 谁知陈豨听到风声,竟想先下手为强了。他害怕淮阴侯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竟偷偷的跟帝国的敌人韩王信暗送秋波起来。
' }& g& N E, ^8 { ' [7 D" ]; w/ l
陈豨的胆子也太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高祖终于决定重施云梦故伎,将这个不安分的臭小子拿下!
- {3 Z- u8 ~: m" w. u! i7 A3 ?+ i
" E f" k |( D* M# n p 公元前197年五月,高祖的父亲太上皇刘太公在栎阳宫驾崩。七月,举行国葬,高祖急召天下诸侯前来送葬,陈豨也在邀请之列。% d5 H* ^/ o6 I3 O& b! U* ~
, a5 H) \# z o2 G- w9 v3 |
这种关头,陈豨哪里敢去长安,那不是找死吗?于是他假称有病,告假不往。
% b; A: p- |' ]) } 2 o: k5 @1 O* c! U- d
高祖大怒,好你个陈豨,枉我从前那么信任你,你竟然真的想造反?!& C9 b. [& f: U2 f3 u
Y' R9 |: H! z
当然反,不反是白痴,你以为我跟淮阴侯那么傻呀!傻傻给你抓,别作梦了!0 _; H) e+ p' p+ N
8 v5 @% g& m A1 \0 J/ ` 公元前197年八月,陈豨自立为代王,联合秋波了很久的韩王信,正式起兵造反。
) a# K3 V+ L7 }8 E- F . x- E& e& K- K/ ^
韩王信、代王豨,大汉北边最强大的两个军事强人联手,果然非同凡响,不到一月,邯郸以北的所有城池全部沦陷,陈豨的军队甚至渡过黄河攻占了聊城(山东聊城)。 D: \# f2 Y/ y
7 |7 y) E; M6 `6 m+ o& O 大半个北中国陷入叛乱,高祖大慌,赶紧御驾亲征,并要求淮阴侯随同前往。
3 ?5 k# z8 V4 ]
1 z) R' E% |1 u( z1 ~; k 经过白登之围,高祖深知自己打仗还有进步的空间,所以此次帝国的危机再度爆发,他便想让淮阴侯随同前往,做个参谋帮忙出出意见。/ A- N" }2 Q4 d" V. u* L1 m
* t& c, H- Z* C/ t
淮阴侯说自己病了,病的很厉害,实在无法随同出征,请皇帝陛下原谅。
5 |" s$ \. F, H, R+ Y$ q
1 c+ [+ u: e f4 s 这些年来,每日下朝,午夜梦回,高祖总会莫名的想起韩信,而感到唏嘘不已。淮阴侯的府邸离皇宫并不远,可以说近在咫尺,但他们君臣的心却已遥若天涯,此生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8 w( b# _" a E/ u
" m$ q. \' {0 T1 X0 L 但是现在,韩信又称病不听话了,他明显仍恨高祖入骨,难保以后不会学韩王信陈豨等人般来个犯上作乱,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即便没了兵权,仍然不能让高祖放心,因为韩信的军事威望太大,万一自己的子孙没弄好国家,韩信号召民众来个诛“暴汉”,刘氏江山依然危险。
- L1 P6 L6 [5 W% Z# i
* r4 M$ K5 Z1 q% H/ ` {/ Z1 f5 r6 g4 Q) ] 高祖对韩信的容忍终至极限,因为他的年纪大了,时日无多,必须该为子孙考虑了。
4 x4 z& K" T( g9 Z/ ~8 l; S: Q5 w
# ^) j0 z$ J3 H& p5 S" \4 | 所以,韩信必须死,至少必须死在高祖的前面。% f4 g. T/ ]( n- J4 k
0 X2 y; I" D2 }- r4 f4 `) C 但是,杀害功臣的恶名,高祖自己不能背,他可是宽大长者来的,那怎么办?
# p. P# U: ~6 A3 r + Y$ T% r! y. o: L7 i# {
这好办,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厉害的女人,高祖的这个女人就是吕后。让老婆吕后来做吧,吕后应该也不想留韩信了,这么大的威胁她怎肯留给儿子?何况吕后与韩信并无恩义,她比自己更好下手。* A- _& ~9 j2 k F4 r/ \
% W' i7 h7 p: h# I
至于如何除,这就不是高祖要考虑的问题了,吕后为人刚毅残毒,她有的是办法。* O: y9 l1 X. m7 Q9 M8 p9 h
2 d4 `+ Z, N! \* t0 w, P3 ?" ` 韩信从前嘲笑项王有“妇人之仁”,却不知妇人也有不仁的,比如吕后。0 j+ a) B' K% U
0 O; @2 o3 Q$ O7 e8 [
于是,高祖在临行之前,特意找到吕后,嘱咐道:“朕甚宠信陈豨,彼竟谋反,侵占赵代,自称为王,殊为可恨!朕欲领兵亲怔,又患韩信废置于此,久怀异志,恐倡兵中起,与陈豨为应,其势可忧。烦妻权国,着意此人,早晚有缓急,当与萧何计谋。朕此去,定斩陈豨之首,以谢心头之恨!”
1 r; u+ p0 {, Y! n8 k% z9 m3 i! t. E2 z * @" g R: n8 I' S, C: X4 a
吕后笑道:“陛下不必忧虑。韩信当日有兵权,似难制服,今闲居独处,一匹夫耳!何足为患?倘陛下有命,管教片时着韩信就擒,审有反状,杀之亦不难也。陛下又何患焉?”
+ s5 ]3 F& A, I1 {
- E, f6 F: e% ?* p 高祖这才放下心来,不日领军到达邯郸前线,急召英布彭越等诸侯发兵前来相助。
4 ]6 ?1 ?9 V" v2 Z
. M& u* H6 W. C+ Y 英布彭越也都说他们病了,病的很厉害,实在无法出征,结果只派了部下带几千兵来意思意思。
! q+ A! F% n1 o 4 x9 ]" D+ K. t$ q& ?: t6 j! @
高祖快气昏了,你也病,他也病,一帮小年轻病个屁呀!老子六十多岁了还要御驾亲征,我容易嘛我!
& j- v1 l Q. m m6 [$ L+ a / c" R$ X: m) H5 x* ^ H( _
不得不承认,高祖也的确是个可怜人,近五十岁起兵反秦,好不容易坐了江山,又天天操心江山不保,六十多岁了还得四处打仗救火,哀哉!
* Y, ^+ k) ^* z2 U8 V u& U 8 w/ B: W; A W* l' ~3 Q& A
这一去,高祖就去了半年,半年的功夫,楞是没能把陈豨的人头给带回来,人家毕竟是接受过兵仙指点的,还他妈的真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