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问世间,天命何物?  O3 x, i% y+ |3 t
  
1 o% W% w. V. }) S  淮阴侯其实并非有意要吐出几颗象牙来,他只不过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经过九个多月的反思,他终于想通了——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不信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有命矣!有人命里就是老板,有人命里就是打工仔,比如高祖,如果他的命不好,他早就不知死几百次了,哪里还能当上天下至尊?) i( ]0 m( K6 X- h" f0 ^
  $ S( i! s2 A4 M$ m. o. a3 X! n- o, W
  这都是命!' p: a9 o, V( _0 X- w5 T$ E: V
  
$ R' B- N  p& \. A6 @) ^; X& Z  所谓时势不可逆转人力无可奈何,于是淮阴侯,他也认命了,寂寞就寂寞去吧,寂寞的人是可耻的,寂寞的人也是可敬的,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不是都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吗?趁着左右无事,不如好好的总结此生,写一部比《孙子兵法》还伟大的兵书出来,让它流传后世造福千古。) ?; z! R# b' b1 j% v) ~
  7 @- ?- c' n8 ?  u4 j4 d# D
  这部兵书共花了淮阴侯将近一年的时间,书名就叫《韩信兵法》,一共有三篇,篇篇都是淮阴侯毕生之精华,可谓兵家之宝。/ Z  s5 ^5 a8 U- w' G
  ! a$ G! b/ f/ S9 b, \: x4 v# c9 X& R
  这期间,淮阴侯的一位旧部阳夏侯陈豨从燕地调防回关中,他时不时的会来看望一下淮阴侯,并帮助淮阴侯处理一些整理资料的工作。" u8 }! c1 d+ Z+ m
  
5 Q) k2 L" }5 n6 q8 p  还是那句话,淮阴侯从来只喜欢同类,陈豨此人年纪虽轻,但精通兵法,文武兼备,且性情开朗,善于交际,颇有些信陵君的风范。淮阴侯很是欣赏他,偶尔也会指点一下他兵法。$ Y& @- Z3 I* x) R$ b; P0 T
  
0 T* ?( D* J/ I% j  能得到兵仙亲自指点,那是何等的荣幸,陈豨在淮阴侯身边待的时间虽不长,受之教诲亦不多,不过光这些,就足够他受用一生了。
% p8 j- W& E1 E  
6 d  i$ y" ~8 s: o5 f, C: k/ Y/ O  陈豨并不常来,兵书也很快写完了,大功告成之日,淮阴侯又没事干了,于是他找到了留侯张良。
. ?% I; B: _: B# N6 H  
: f: z2 n, u" d4 _: h  张良也是为大汉王朝立过汗马功劳的人,所以当初高祖要他自择齐地三万户为侯,然而张良为了明哲保身,坚辞不受,最后得封留侯,采邑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也就是最早他与高祖初遇的地方。
" H7 n) v/ e8 a  7 c& q& y/ f; H" n! q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现在的高祖,已经不是他从前认识的那个沛公了,所谓伴君如伴虎,那三万户食邑就是一块超烫手的山芋,智如张良,岂会轻易触碰?
/ Y; |6 H* C3 e4 t  ]+ O+ ^  : U8 d/ X; I3 J) C
  于是,张良功成身退了,他退出江湖,再不愿卷入政治的是是非非,每日只是导引辟谷,总想着哪天能得道飞升,做个快乐的天上神仙。
, I% A  @+ i$ S" j& {! u  
6 }3 v2 g4 H# b- V3 f  张良这当然是在做梦,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他也根本不可能退出江湖,因为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他怎么退出?后来汉家每有大事,他总会被请出来出谋划策一番,没办法,谁叫他脑子最聪明呢?
9 U, n8 |! b, h9 {/ m6 Q% H  3 N# ]; e' o: v4 [
  这不,张良没退隐多久,淮阴侯就找上门来了,提出要与他一起整理编次天下兵法,供后世兵家研究参考。
+ U& X: d7 \6 N- h2 T5 Y  
- |6 `" |" p" e$ m7 s+ Y- M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兵法大多散佚,这让淮阴侯很痛心,他可不想让自己这一派兵家后继无人。左右他赋闲在家百无聊赖,不如趁此机会了却心病。
6 }5 Z5 D9 C+ G+ z( o7 C7 B. H. p/ r  . G3 g9 a4 Y9 F/ r' X' |% t
  张良其实是个杂家,他不仅精通纵横家与道家,而且也十分擅长兵家,当年有个叫黄石公的世外高人,曾传授给他一部《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兵书),他也正是因为这部兵法,与高祖一见如故的。后来他虽然身体不太好,没办法领兵打仗,只能出谋划策,但其兵学修养和理论功底还是很强的,这正是淮阴侯请他出山的原因。
: |% M$ x. K) U7 r, W7 S  ; |1 }3 b; k% N: Z
  也许真的也是闲极无聊吧,张良很爽快的答应了淮阴侯的请求,这让淮阴侯很意外,也很开心,终于又有了个志同道合的同类可以陪伴渡过他一段无聊岁月了,真好!7 M% I+ `# e; T2 L, K1 v* C) k
  $ L% H1 }6 W# w& D& j  D
  张良与韩信从前并没有多少机会相处,所以他们一直都不太熟,但是经过这件事,两人的友谊突飞猛进,这对也许是天下间最聪明的人聚在一起,怎能不擦出绚烂无比的智慧火花呢?很快,这件工作量极大的事儿就被搞定了,二人序次兵法共一百八十二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定著三十五家,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类类都是巨著,部部都是经典。韩信与张良为抢救我国军事文化遗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x5 y! ~0 R/ g+ {1 z  
( C6 J$ q- ?; R- Y1 n& u% v3 B  可惜,张韩二人的造福后世之举生生被小人给破坏了。十余年后,高祖去世,诸吕(吕后之外戚)当权,竟将此部宝典盗取,而后不知所终。汉武帝时,军正(掌管军法之官)杨仆曾努力搜集遗文散籍,纪奏兵录,却始终没能收集完全。大批珍贵的兵法,包括淮阴侯的兵法《韩信》三篇,以及项羽的兵法《项王》一篇在内,都在此次浩劫中失传了,实在是可惜!
) O2 Z5 }. D$ c2 {& O/ v6 v" _7 @3 s* F0 d. P8 K/ z9 _3 J
  淮阴侯沉醉于兵法的那一年,正是高祖最焦头烂额的一年。; E% t* H3 ?" C9 t% E
  
1 p) _/ r% w$ k  公元前201年十月,新都长安的长乐宫落成,淮阴侯与诸侯功臣们一齐来到长乐宫参加朝贺典礼,看着群臣诸侯们毕恭毕敬的跪在殿下,高祖情不自禁的大呼过瘾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 ^8 j' n6 O5 V- `* ~  ' W; ~" }% `# F
  淮阴侯在阶下苦笑,这件事地球人都知道,用不着大呼小叫。
. I: |  N. Y1 y# z% y  7 b$ @/ S3 i! r& ~
  然而淮阴侯并不知道,数年之后,自己的灵魂会在这座宏伟的宫殿中永远的睡去,再也无法醒来。
2 n! l& O( r0 q; S! {  1 C" U* c) S. G8 v1 r2 T
  十一月,高祖亲自领兵出征攻打韩王信,韩王信大败,逃回匈奴召来援兵,纠集残兵败将再战,再败。高祖遂出动全部兵力三十二万向北追击匈奴,结果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被冒顿四十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长达七日之久,最后还是陈平再出奇计,重金贿赂冒顿之宠妾阏氏,高祖这才可怜兮兮的被放了出来,啥面子都丢光了。2 O& W/ O) }0 X) ~$ w' A4 m
  
: }; I1 t* u& a6 I9 D  大汉皇帝向外邦单于求饶,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u, g4 \; F% n0 G
  
$ Y5 N$ @, j, l/ m1 l, F  淮阴侯在栎阳城听到这个消息,深深叹息。
3 D: ?* Q0 {0 C5 M) _' r4 F  
9 W# J" o: e# X, C" w* m  公元前200年二月,高祖回到长安,未央宫同时落成,现在长安有两座宫殿了,长乐、未央,长久安乐,永世不绝,好极好极。
! D, j- b+ I  I! t7 n& I! A$ {. a  , E9 I! u& c- m9 b) s
  国辱虽大,都还是要迁的。数日后,高祖下诏,令淮阴侯及朝廷百官全数由栎阳徙入新都长安。& a3 g$ P! j7 `
  
# ?6 k- {; R: j& J6 `( R$ C$ |+ O  大汉正式迁都,这本是一个举国同庆的好日子,但北边儿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让高祖顿时高兴不起来了。
/ c9 _3 ~8 G' C: T0 z  4 H( f, o8 B- S
  原来,高祖退军之后,匈奴人更嚣张了,他们再次大举南下,攻打代地。高祖的亲二哥代王刘喜竟然不战而逃,抄小路悄悄跑回洛阳了。
+ a" q; b# y- H+ ^% l  
; P2 `; d9 [* k8 z) m+ W  堂堂大汉皇室宗亲,面对胡族竟然抛土弃民而走,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c. d% s8 {0 Q8 c) ]) i
  
# X  m9 e: C: B8 _9 ?  然而高祖却赦免了刘喜的大罪,改封他为阳侯。亲哥哥杀不得,再说高祖自己不也是灰溜溜的从北边儿逃回来了么?五十步笑百步,哥俩都丢人,谁也别笑话谁。/ K$ y9 j* {9 s; [/ f
  % |- C+ K, `' j, l
  淮阴侯再次深深叹息。& M) S+ e1 K3 N6 v& j
  
1 n/ y2 d* Y; U4 R# U  刘喜被废黜后,高祖把代地转封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刘如意。
' v0 ~$ q8 |- {: [  
; R5 x% L  s% G$ e2 v  不过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代王如意才刚满八岁,年纪太小,无法去代国主持一国军政,但赵代之地临近匈奴,非重臣能将无以镇之,怎么办?
7 R6 m; L4 {% p6 z# O6 Z9 T& ?  
! A# k( n+ \/ n/ n( U+ x2 i  有人提议,阳夏侯陈豨文武全才,能力卓著,可为代国之相国,主管赵代之军事,防御北边。7 M& y1 S4 b, @* K" `
  
' r+ D: w; V! _, I- [  高祖一想不错,陈豨是诸将中少数几个军事政治都能来一下的优秀人才,属于高祖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这正是一个锻炼他的好机会,好,就派他去!
# H% T) H, U: Y5 Z  
* `  J2 V- t( J9 p4 X4 T  陈豨临危受任,不敢怠慢,便在赴任前抽空去了老上司韩信那儿一趟,以请教防卫匈奴之策,当时淮阴侯已全部完成了编次兵法的工作,每天正闲的发慌,见弟子前来拜访,心中大喜,两人在后花园里密谈了许久,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1 t2 k: ~3 Q, u! k" i* E. N# q& F: m7 V; d# P
  公元前200年世纪之交的深秋季节,陈豨告辞离开长安,张良也已随赤松子云游而去,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淮阴侯再一次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痛苦之中。
( [% a" x& B) \7 {6 N( S  
, w$ f4 d6 z9 K* N$ W  于是在弄完兵法后,淮阴侯又发明了一个好玩儿的玩意,象棋。; q0 n% R; n8 F, r& Q3 o
  
3 R0 n. ?" @1 C* W' [2 D  这件事史书并没有记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依小生看,这件事的可能性极大。4 l2 R# r5 a* [5 I0 Y
  6 n. l0 e* [4 a* i% {
  第一:象棋上有楚河汉界,这就很能说明象棋发明的年代。$ u9 M4 Z  I3 F6 T; b" r( G5 z
  
; F0 Z3 K" g6 ~' K, d  第二:象棋上有车有马,但车才比马厉害,显然是车战尚未完全淘汰、而骑兵刚刚开始发展的时代,这也与淮阴侯所处的年代相符。, L. e2 C9 z) y* p4 I( F
  
$ _1 L( r! Y4 y9 I2 w4 b, S  第三:象棋中的将帅都是躲在九宫格中不出的,这多像韩信的指挥风格,若是项羽来发明象棋,他肯定会把将帅放在最前线,身先士卒嘛!4 t0 Q! l7 j, P; l# ?4 @
  
" `8 J: m( v8 X0 m; W; W. {  第四:车马巡行河线,专杀过河卒,这多像韩信所热衷的半渡而击之。
0 \2 d& V' x3 D6 G1 i$ F2 g  
3 _$ r% Y/ t  R4 v- ?5 Z2 A( v  第五:车马将帅没有疑问,兵卒士相也都没有疑问,惟一有疑问的就是“炮”了,秦汉时还没有火药,这是“炮”字使人迷惑的地方。但如果改“炮”为“砲”,就十分清楚啦。砲,据说是兵家范蠡发明的,把石头绑到弯木架上,一松木架,石头就飞了过去,攻城最好用。依游戏“帝国时代”的说法,这就叫投石车。事实上,以前卖的象棋,棋子还是用“砲”字的。这些年来,竟然全成了“炮”,这就把时代弄混了,要知道早在火炮发明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关于象棋的记载了。- a, A  ~6 E7 Q/ D1 F& z8 |
  
" L8 `3 C5 ^! ~+ V& q, T6 E! s  第六:发明象棋的人必须拥有很高的智商,也一定很懂得行军布阵,而且还需要大量无聊的时间。这样的人,在楚汉时代,最有可能的就是淮阴侯。4 P3 c- d3 s% |4 G, L' K" ^: c5 V& u# M
  
3 |, g7 D' t0 d1 y* \  基于以上四点,淮阴侯发明象棋的至少应该有60%的可能了,如果真是如此,我该大大的感谢他一回,因为他的象棋帮我度过了很多无聊的时间,帮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让我有了不必亲自去打仗也可以布阵博弈纸上谈兵的机会。
; `" `# P5 [. J. o+ D# b  
! R) A' W' m+ x; C" T  9 K1 Y0 j) Z7 B/ Q4 f3 B
  
8 B7 T& a5 |" y' V; W! \3 B# |  且说陈豨离开长安来到代地后,便使用淮阴侯所教坚壁清野之计,暂时将匈奴迫退,但由于兵力毕竟不足,导致韩王信仍能盘踞在汉匈边境一带,率匈奴兵不断骚扰雁门、代、上谷等郡,陈豨在数十万匈奴骑兵的威胁下苦苦支撑着帝国北疆。: {1 M1 B; S8 f# `8 Q) }
  
% B2 F  q# ^" E" V3 C2 M0 S/ N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匈之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在这样下去,汉朝好不容易恢复了的国力就要被消耗殆尽了,高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 M3 H4 d9 m$ x: c3 o  0 W& d( S1 ~% {( w
  这期间,淮阴侯正在长安埋头研究他的博弈之术。遥想当年,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是梦醒之后,却只能付诸笔端棋盘,谁解英雄万般愁绪啊!. J( D& q5 \: E5 w3 A0 ]
  
% e/ o5 O9 f6 ~: F* ?  国难当头,本朝最伟大的军事家却只能去搞玩具发明,真可笑,真可悲!8 J- f2 j* V8 e) d! a3 @. n1 N  \
  1 H6 S" G' C+ w/ Q7 E" g+ i- j
  公元前199年九月,高祖在洛阳城举行了一次诸侯大会,共商对抗匈奴的大计。- S3 n4 i9 s% P! M, t+ U
  
* ~0 |( x: O& W' u8 v0 a; F- B  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张耳之子)、楚王刘交等大诸侯王都到了,大家伙讨论的很热闹,却只是热闹而已,没人能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M/ k% l9 L$ e1 p
  # |5 x* ]6 X- Z  U2 U
  面对着满朝的废柴,高祖突然想起了淮阴侯韩信,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很快又被抛到脑后。* n+ d) ^' x$ ?
  
3 O8 g5 S9 M( c9 @( Q+ N2 \  ——不能启用韩信,如此匈奴可破,我的江山却要不保了,咱犯不着去冒险!
4 H; q4 B) S! K, z; M/ n  
! T2 l) W' {* @6 M  群臣诸侯商议数日,毫无结果,最后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和亲!% ]+ _. M5 {$ \9 X6 b9 l( g
  
2 F' Z- }/ f7 J8 B  高祖不同意:啥,要朕把亲女儿嫁给北方胡人,不行,这太丢人了,此真乃国之大辱也!国耻,这是国耻!!
" B" R3 T4 n7 x% w6 o  
0 b/ v2 h, _* _0 t9 s  那人劝高祖:两害权其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陛下为社稷百姓牺牲一个孩子,从而教化夷族,使之臣服,此乃陛下天大的仁义啊,怎么能说是国耻呢?
4 N5 b4 Z; i# t  M' C  
( o' l0 l8 d2 _! X  高祖一想也对,朕的江山比孩子重要,好,舍孩子保江山!0 A' E+ _: U- i) [
  # z- g8 A, O/ @" J& y5 z. x* M
  然而高祖想通了他老婆吕后却想不通,说啥也不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不过这难不倒高祖,他最后竟从刘氏宗族里挑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冒充公主送了过去。匈奴的冒顿单于见到美女,立刻色授神与,一时间也顾不得查明公主真假了,马上送入洞房成亲!6 L  q) a; j5 b& U" n  ~# S! Z
  3 k/ c0 e- F# v
  经过一番外交斡旋,汉匈的第一次和亲终于大功告成。此后,汉朝皇帝不断的给匈奴送女人,送财帛,送酒食,并开放边境通商口岸,让匈奴人过来做生意,总之,只要不打仗,啥事都好商量。0 ~' I6 T: O9 w7 K( i
  3 V6 |6 _$ {8 U2 c8 U" i5 [7 ?
  这个策略虽有丧权辱国之嫌,但总体来说还是正确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国之大仇百年不晚,百年之后,当我大汉国力强大了,再来收拾你们不迟!; m2 E& g8 B! b/ x" j# _
  ) s2 N2 S1 ~! F$ x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汉唐灵活使用和亲羁抚与武力征讨,于是威服各族;宋明既不肯和亲,也不敢硬打,一味的消极防守,结果就是大伤国力,最终沦于蛮族之手。( A3 t9 B" M& o9 M4 d5 X- e$ F
* K& X! Z9 \& O: Z- R) y
  此后,天下太平了几个月,直到十二月份,又发了一件大事,原来在一年前前,高祖督战北疆,路过赵地时,差点被不明刺客所刺杀,最后是靠着动物的直觉,才逃过一劫。如今,通过知情人的举报,这案子终于破了,原来一切都是赵相贯高所谋,高祖大怒,于是将赵王张敖及其属下谋反者全部逮捕,后虽查明行刺一事乃贯高所为,与张敖并无关系,但他这赵王肯定是没法当了,去当宣平侯吧,新赵王由高祖爱子代王如意接任。
) `( `2 k8 I6 |7 A0 ]- @5 Z  $ g. \; K. m1 }- f3 }. c+ `# J) p
  如意的王越做越大,高祖就越来越不放心,他决定再派一个能臣来辅佐如意,并能在高祖百年之后保护如意的安全。0 U1 Z3 [3 c9 L1 a$ x7 s1 A
  
2 Q4 X8 p8 ^, u8 n- D  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周昌。( E& m; w; Y! H9 C1 E
  
1 L. v3 R7 s( W+ b" Z: p! l  公元前198年二月,周昌被高祖任命为赵相,先行为如意去镇抚赵国,然而,周昌这一去,竟惹出了一桩泼天大案,正是这个大案把淮阴侯给卷了进来,终致万劫不复。
. c8 ]& \+ H6 e: x4 I  
8 X9 u4 j6 Q2 ]) g  c6 G+ L  我们前面说过,陈豨这个人很爱交朋友,他生平有两个偶像,一个就是战无不胜的兵仙韩信,另一个就是义薄云天的战国公子信陵君,他在代地为相守边的同时,招致了很多食客,信陵君有门客三千,他就也召了三千,高祖辛辛苦苦为他张罗的军费很多都被他拿去养士了,这真是一个比淮阴侯还要不安分的年轻人。
; b2 }+ |6 O1 _9 `  G$ d' c% L" q' r  
$ N  _  H% m( C! Y) ^  _  其实养些门客也没什么,毕竟陈豨正在为帝国抵挡着强大的匈奴铁骑,身边的确缺帮手。然而陈豨与淮阴侯是一样的臭脾气,居功自傲,嚣张跋扈,这一点才让新任赵相周昌最讨厌。
4 `( u, ]/ ]) g" m7 K  
0 I) _' W9 l' N* c4 z& H  有一次,陈豨告假还乡,路过赵地,其随同门客之多,竟有车千余乘,这些人一夜之间,几乎将整个邯郸的旅馆全部塞爆。
8 x( w2 G. [9 S9 }; k8 P  8 J$ c  c8 F% N1 C
  周昌见此,完全傻眼。% x, j  m; K' R& ?
  
4 o9 G( v1 j. ]* R2 n1 \  ——嗯?我堂堂赵相,只有食客数十,你一个代相,却有食客数千。你到底想干什么,莫非想造反?, O$ z# v/ J0 ~5 V
  
$ ]! p% p5 w8 t5 {  周昌于是立刻返回长安,向高祖奏报此事。极言陈豨宾客之盛,兼且手握重兵于边境,此乃大大的隐患,不除之恐有异变。
/ R2 w+ z4 y3 u7 O# g2 Y/ N  
$ ?) I9 |" n0 V( w" d* B  高祖深感头疼,搞掉一个楚王信,来了一个韩王信;搞掉一个韩王信,又来了赵相贯高;搞掉一个赵相贯高,又来了一个代相陈郗,奶奶的我这皇位咋这么不安稳呢!8 Y1 J0 q- N& l5 g, n& [
  
9 s4 G( w: z: n9 a+ g  为了查明此事,高祖特地派出了一队密探,潜往代地秘密调查,结果这一查不要紧,竟发现陈豨的食客很多都是汪洋大盗或不法商贩,妈的,这陈豨名为将相,其实根本就是个黑社会头子嘛!  ]) t$ x0 E8 T. c8 T
  : u8 P* Q  s2 ^, p
  嘿嘿,这没啥好奇怪的,古代有谁会去当门客,不就是些游侠豪士么?身上没背几件杀人越货的大案,有哪个普通老百姓不好好过日子去当那被人包养为人卖命的食客?当然,陈豨的门客也有些是儒生名士,但大多还是游侠剑客或者豪商巨滑。燕赵边荒之地,尤多这样的人物。6 |/ ~$ @% c3 w; W' R
  ) F" L2 `1 C! B9 `& w7 a
  密探们还查出,有些食客干的不法勾当竟与陈豨有关,或者直接就是陈豨指使的。' Z  \3 b+ k# @4 H# v, a4 N6 j1 E
    P8 @6 n' S/ o# Z0 r' T
  嘿嘿,这也没啥好奇怪的。光靠老老实实当官,陈豨哪来那么多钱养士,三千人的衣食住行加工资奖金,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4 w% V- \. B8 T; R  D: b0 u  
3 H" k+ k* f& o* J4 _4 P& ^  高祖越查越觉得陈豨野心勃勃,不可复遏,但苦于尚无谋反实据,故只得先将此事放在一边,静观其变。
+ k' y5 |# Y* N4 X  0 ^8 L5 g3 s. R& i* w8 x$ {. e
  谁知陈豨听到风声,竟想先下手为强了。他害怕淮阴侯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竟偷偷的跟帝国的敌人韩王信暗送秋波起来。
, L' m6 d$ p) C( G7 z/ f  
8 F+ q! F1 \# |% f  陈豨的胆子也太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高祖终于决定重施云梦故伎,将这个不安分的臭小子拿下!
, D) C1 v7 t, h4 @2 F2 K1 q; D# @/ X* d
  公元前197年五月,高祖的父亲太上皇刘太公在栎阳宫驾崩。七月,举行国葬,高祖急召天下诸侯前来送葬,陈豨也在邀请之列。( f4 R* `, U: q" E
  
0 p+ o* t, Y6 ]# _1 P  这种关头,陈豨哪里敢去长安,那不是找死吗?于是他假称有病,告假不往。
* M9 A$ K# {6 l/ m$ W8 F& B" g  
& z9 p3 X  W& N  高祖大怒,好你个陈豨,枉我从前那么信任你,你竟然真的想造反?!
2 z/ M9 \$ a9 L% Y* c" J  & H0 p4 f* I6 k, L$ W
  当然反,不反是白痴,你以为我跟淮阴侯那么傻呀!傻傻给你抓,别作梦了!
: o8 z% f5 W! x& `4 p5 Y7 K; c  
* k  S: y8 R9 z0 V; ]/ ^  公元前197年八月,陈豨自立为代王,联合秋波了很久的韩王信,正式起兵造反。3 f0 b4 Y% w" p% ?/ ?3 M
  
9 M& k" w  G, L  |4 O5 Y  韩王信、代王豨,大汉北边最强大的两个军事强人联手,果然非同凡响,不到一月,邯郸以北的所有城池全部沦陷,陈豨的军队甚至渡过黄河攻占了聊城(山东聊城)。
1 L" N9 ~5 ]; U" ^  
8 k4 i7 k# W, e% A" P8 r5 M6 V1 {  大半个北中国陷入叛乱,高祖大慌,赶紧御驾亲征,并要求淮阴侯随同前往。
, {9 O/ R- U* M! D  
/ d, T8 p1 U) E8 Y; g  经过白登之围,高祖深知自己打仗还有进步的空间,所以此次帝国的危机再度爆发,他便想让淮阴侯随同前往,做个参谋帮忙出出意见。& D/ y' T* i5 s8 u4 Q5 l
  % L  z$ y8 P+ Y; @4 w  k$ ^! s2 Z" V
  淮阴侯说自己病了,病的很厉害,实在无法随同出征,请皇帝陛下原谅。
; f3 h2 L- k6 N; c7 c; O  " r. Y/ k) `1 P: Y3 i+ h0 m
  这些年来,每日下朝,午夜梦回,高祖总会莫名的想起韩信,而感到唏嘘不已。淮阴侯的府邸离皇宫并不远,可以说近在咫尺,但他们君臣的心却已遥若天涯,此生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 p9 q( F% X* ]& Q- X  5 v3 A2 ?/ h# D+ P
  但是现在,韩信又称病不听话了,他明显仍恨高祖入骨,难保以后不会学韩王信陈豨等人般来个犯上作乱,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即便没了兵权,仍然不能让高祖放心,因为韩信的军事威望太大,万一自己的子孙没弄好国家,韩信号召民众来个诛“暴汉”,刘氏江山依然危险。& u" q$ T5 L% A( S0 f( A
  
5 G* N/ F6 M$ r2 p4 c  高祖对韩信的容忍终至极限,因为他的年纪大了,时日无多,必须该为子孙考虑了。
0 p3 r( z0 r1 z7 }7 l0 B7 d# Z$ X  ; o3 G7 K; g) F( A! U+ u: y
  所以,韩信必须死,至少必须死在高祖的前面。/ T+ g: Z. ]! p/ |% v
  
6 z% X  E/ D, L# D  但是,杀害功臣的恶名,高祖自己不能背,他可是宽大长者来的,那怎么办?0 ?5 ]  @! u8 H  B# L
  
6 O# M9 s6 ^; w  t4 ?  这好办,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厉害的女人,高祖的这个女人就是吕后。让老婆吕后来做吧,吕后应该也不想留韩信了,这么大的威胁她怎肯留给儿子?何况吕后与韩信并无恩义,她比自己更好下手。7 b* H: t. n8 s- p7 p& g; _8 Z
  / r& |" r, M& B- {4 [& z% j" s$ W: ?: E
  至于如何除,这就不是高祖要考虑的问题了,吕后为人刚毅残毒,她有的是办法。8 {7 S1 W# I, S) t
  6 L! y* R4 f  g& t1 W& r7 S9 g6 L/ H  D2 [
  韩信从前嘲笑项王有“妇人之仁”,却不知妇人也有不仁的,比如吕后。
8 U% Y. N- u" ?  
: U' O1 W) C) k" R: h! o# Z2 \  于是,高祖在临行之前,特意找到吕后,嘱咐道:“朕甚宠信陈豨,彼竟谋反,侵占赵代,自称为王,殊为可恨!朕欲领兵亲怔,又患韩信废置于此,久怀异志,恐倡兵中起,与陈豨为应,其势可忧。烦妻权国,着意此人,早晚有缓急,当与萧何计谋。朕此去,定斩陈豨之首,以谢心头之恨!”
: c& a& n: @" u9 ?- R* L  
2 K4 |5 |5 l5 h+ h  吕后笑道:“陛下不必忧虑。韩信当日有兵权,似难制服,今闲居独处,一匹夫耳!何足为患?倘陛下有命,管教片时着韩信就擒,审有反状,杀之亦不难也。陛下又何患焉?”7 k7 `. U# N; I. x
  
6 X5 E/ ]% }+ D" b  高祖这才放下心来,不日领军到达邯郸前线,急召英布彭越等诸侯发兵前来相助。
* w. A4 h% Y( X& p4 S+ L  
; Y8 ~9 u" B6 _! \- |  英布彭越也都说他们病了,病的很厉害,实在无法出征,结果只派了部下带几千兵来意思意思。
8 L/ j, A* v" }2 q  n4 t& N    d( e8 _: ]; u( E6 {# C
  高祖快气昏了,你也病,他也病,一帮小年轻病个屁呀!老子六十多岁了还要御驾亲征,我容易嘛我!
; Y0 f0 ?& q$ y7 I  Q  l8 |  7 V6 X9 f+ y7 f7 w' f
  不得不承认,高祖也的确是个可怜人,近五十岁起兵反秦,好不容易坐了江山,又天天操心江山不保,六十多岁了还得四处打仗救火,哀哉!+ \9 X+ o6 w+ U1 ]! X
  
5 K9 L7 ?( e/ \9 D$ {" U  这一去,高祖就去了半年,半年的功夫,楞是没能把陈豨的人头给带回来,人家毕竟是接受过兵仙指点的,还他妈的真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21.汉中长安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叹月下策马,君记否
# a( J' l  a0 M/ H7 u3 E  
: B: t) W: s0 w& r  淮阴侯的确生病了,他称了很多次病,但这一次是真的。) ~" D' f* @7 L" |
  ( b' N/ n8 ?) F% X( ?  E' l. o" Z
  自公元前200年陈豨张良走后,至陈豨造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96年,整整四年,淮阴侯闲居家中,冷落凄清,门可罗雀。寂寞,这整整四年的寂寞,足以将任何一个坚强的人击倒。
  L. p/ `/ x2 R  4 E  G! Z4 n! x7 ^+ S8 B
  寂寞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此外就是时间 寂寞的时间简直能够置我们于死地,足足四年寂寞的时间,淮阴侯即便没死,也被折磨的半死了。
3 b2 ?6 \$ A: X( c  , r& |3 X  @( d
  偏偏就在这个时侯,一个叫栾说(乱说?)的门客得罪了苦闷不已的淮阴侯,淮阴侯大怒,将他监禁起来,还说要杀了他。1 f3 X( |2 [: T( n% O/ u4 [
  1 o) R$ D. u* D+ c$ Y
  栾说早就不想跟着没前途的淮阴侯混了,又见小命即将不保,心中大恐,便赶紧写了封信给弟弟,要弟弟把这封信上奏给吕后。
' X9 T, w' m  B  
5 e* n, `# a1 _! X" G0 n, T  吕后收到信,开心的一跃而起,大叫道:“韩信匹夫必死矣!”
  y6 C2 y& {" j' x, P8 O  
7 k% X5 q2 u. g8 O! A# G$ I' K  
2 v8 x; l5 O$ x5 _1 w  & k* B1 }5 H9 _- r
  
8 e; u) L- }, P2 t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一群男人,吕后也是女人,所以她想成功也需要男人,这次这个男人,就是曾月下策马追韩信的萧何。
5 s* f/ F) Z! @0 v1 t9 ?1 h# `3 o  
% C% x- V4 r$ L" A) C' Q  次日,吕后便将相国萧何召进宫来,屏退左右,说有要事商议。3 s; h# }6 g! N! Z+ O/ Y, K
  # m) m$ X- N* e2 m" y
  一个女人单独会面一个男人,能有什么事儿呢?萧何正在奇怪,吕后已把栾说的信塞在了他的手里。7 {: u, L" y  Y7 C6 @. L
  
6 o+ {5 c3 D6 f4 V6 X3 W/ @  萧何一看,大惊失色!
. f. f; n0 H- S6 {& E2 T) ?  / G. W" N6 U! `$ x
  问题来了,这封信到底有啥惊天大秘密?本作者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F! ^% A, I. f* b9 J9 f
  $ \$ m9 S4 o  @0 T% b1 Y5 H
  据栾说信中称,当年陈豨赴任代地之前,曾特意找到韩信,韩信握着他的手,屏退左右随从,与他在后花园中散步,忽然仰天叹息道:“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h% Q% d7 W" w! T9 \, ~5 I
  
3 H1 |' {# t/ F9 c5 n  陈豨道:“唯将军令之。”
2 E' x/ o5 J% R3 ^& ^  5 S6 m: U4 J0 P/ |7 I6 V; ^5 e, X; F
  韩信道:“公所守代地,乃天下精兵所聚之处也。陛下平日,虽十分宠信于公,人言公叛,陛下决不信,然到得二次,陛下必疑,若到三次,陛下必怒,而亲往征之。此时关中空虚,吾却为公从中起事,则天下可图也。”
$ G1 w0 K, ]! G$ T  
( E$ }* g5 C0 m" c: n, N) X7 J$ G2 V  陈豨道:“谨奉教!”% y3 d, q9 |  L* r* \0 ?
  $ p$ Q( ^8 z4 A- B) w/ k+ a) U
  栾说还称,韩陈二人之后又说了许多言语,无非大逆不道之语,完了陈豨起身告别,韩信还亲自送出门外,再三叮嘱,方始分手。如今陈豨果然造反,陛下亲征,韩信记得前言,故意称病,不肯相从,却暗遣人前往陈豨处通信,嘱其尽力抵敌,当即从中相助。韩信打发使者去后,便与自己亲信家臣密谋,欲乘夜间,诈作诏书,尽赦许多没官罪徒,给以兵器,亲自带领,袭攻吕后、太子,各事都已布置清楚,专待陈豨回信,便行起事。/ C1 |8 P- l9 Z/ }1 }- y, P
  
" N6 O! O9 a' M- c  h4 C  最后,栾说声称他因知得此事,特行谏阻,致触韩信之怒,身被拘囚,故遣弟代为上书。凡此等等,皆其一番忠君报国之心,青天可鉴。还望皇后早作防范,诛除叛逆,以保大汉社稷。0 Y4 H, {  }4 r8 R6 C$ V" [
  ) Z9 c4 k# ]7 p/ W' B: G0 t
  萧何看完信,良久沉默不语。/ k1 C( `- ~. I& c& C* b  Q. Y

( }5 r' H. x3 U  g0 \  萧何看完信,良久沉默不语。
, S+ k1 ~. `" F8 R, m  # c2 g, ^/ T5 l% P; T: o3 r9 u
  这封信疑点太多了。其一,韩陈二人屏退左右而密语,栾说从何得知?其二,论实力,彭越英布两个诸侯王比陈豨要强的多,韩信若想谋反,也该联结彭英二人才对啊?其三,韩信造反的计划太搞笑了,罪犯皆在官府重押之下,仅凭一封假诏书,如何释放的了他们出来?而且韩信到哪去找那么多兵器给他们?其四,陈豨早在去年八月份就起兵了,陛下也九月份就出征了,韩信怎么会等到今年正月才来造反,这未免也太迟钝了吧!& {7 I2 b) w& q# X, }( g5 X
  . I$ }" g# ?, A
  要不就是韩信闲居数年而患上了严重的弱智,要不就是栾说在乱说,只有这两种可能。3 W) K6 B" O& k. _
  9 m7 S/ M# i# c  ^
  吕后知道萧何在想什么,于是道:“韩信之反状虽未明,然韩信陈豨二人一向过从甚密,当此关键之时,相国可能保证韩信就一定没有谋反之心?”
5 A" G9 M3 i& ]' d% `  
" y7 A- _8 i$ `- W8 X1 z+ [  不能,萧何不能。萧何非常清楚韩信与陈豨之间的关系,陈豨造反,韩信应该不会无动于衷吧!何况韩信自被夺王,多称病不朝,居常鞅鞅,其之怨,有如弃妇,韩信不为雄霸之反,亦可为怨妇之反、弱智之反。这在人性的角度上倒是说的通的。4 [0 G- T  ^- h0 H
  
9 }  ^2 k8 J9 c1 m/ n3 i  吕后又冷笑道:“相国昔日力保韩信为大将,今日难道要力保韩信谋反乎?”
3 Y% Y. T1 U! m8 N/ i2 F0 f- w  * _; W5 ^! D9 Z
  萧何闻言大惊,他得拜相国,位极人臣,封侯万户,上赐入朝不尊臣礼,高祖对他的恩宠无以复加,岂能因一韩信而遭疑忌。事有轻重,人有亲疏,为了高祖,也为了自己,他只能对不起韩信了。若问罪一个韩信,可使社稷免于危难,并使自己安享富贵,这也是值得的。& F$ a. |" x* F+ v* u& W
  
, h) `7 S6 O' j% F+ Y5 l  于是萧何道:“陛下尚在邯郸,仓皇不及往反,不如执信于狱,以尺一告陛下,集百官而廷议,而后定罪。”% z' G6 j; b0 C
  
9 O2 b0 b/ f7 g9 Z. a9 C" o  吕后道:“韩信反状未明,岂可公议其罪乎?依我之见,不如以计擒而私杀之。”* h4 a$ E9 D4 i' c3 z: [3 W8 T
  
- D9 P- A, i7 E- U  T' z  萧何道:“戮一大臣而帝不闻,这样不太好吧?”6 D7 R' Z9 H' g- L( w6 U' E
  
+ N/ r2 Z; e4 A2 [  吕后笑道:“陛下那里我去说,相国只管依计行事便是。”6 [' j+ U' f5 B
  
9 u3 ]. w( k$ D( {  萧何只得下拜领命,心中不由长叹道:“吁乎,韩信实不智矣!他功高至此,就当深自敛抑,归德于上,引咎于己,或可自保。乃计不出此,而据齐请封,行兵楚县,后又称病不朝,日夜怀恨,结怨诸将,跋扈已甚!今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其死不亦宜乎!”4 I& \* f! s; ~
  
3 B1 H: \. ~/ }6 `3 p2 [  
/ p  p# @3 @2 r  $ n4 A' f0 U! |1 B$ q7 q0 s
  第二天,从宫中传出了个好消息,说高祖已大破反贼,得陈豨之首,马上就可凯旋回京了。( A( b) h" [$ E
  ! a1 G" a. B3 V: R+ V
  群臣闻信大喜,都跑去皇宫道贺,只有淮阴侯因染重病,不能前往,只遣从人携礼拜贺。
5 Q% h; U  w6 G5 x! Q) V, F  
9 N# L- Y2 K- M" {, Y6 W0 m' y! K& {8 {  萧何见淮阴侯缺席,便亲至淮阴侯府探望病情。
5 z! x) r, w6 e! m  - W0 h  F2 C* ?
  自韩信被夺王以来,萧何明显对其疏远了很多,淮阴侯念及萧何身为相国日理万机,没空来看他也属正常,所以也没太在意。而今萧何竟亲来拜访,淮阴侯不由大喜,赶紧强撑病体出门迎接,延入坐谈。6 E0 C6 T9 |0 j% ]$ |( X
  
# m% w. `7 j* M2 `  萧何看着淮阴侯落拓的身影和苍白的脸庞,心中也颇有些不是滋味起来,数年未见,韩信竟看的这么显老了,要知道他也不过才三十出头啊,当年拜将坛上英姿飒飒的无双国士哪里去了?
& ]. J2 X6 b/ k6 K! H1 ]/ H9 H  ' ]* a% _7 d  @. V$ k% k% U
  看来韩信是真的病了,于是萧何上前握住他的手道:“淮阴侯贵体如何?”
! A+ A2 P# {" {" [3 D# t$ w  
: v! e1 s4 |% Q9 j. D  感受着恩相萧何温暖如昔的大手,淮阴侯顿觉眼眶一热,忙道:“尚好尚好,多谢相国关心。”2 g& @  J+ K( m9 j$ i& E: {" a
  % K7 V/ W5 U, a
  萧何又问:“今上已平反贼,淮阴侯何故不去道贺?”
( D: \# K* P& j  ! Q% I2 C, Q8 T" |) C9 z
  淮阴侯苦笑道:“臣病,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4 g7 d. J( p: P  # M* ?# U0 U3 K/ X6 E
  萧何道:“公虽疾,何妨勉强入宫道贺?吾与公数年未见,心实思之,正想趁此机会与公痛饮一番,公莫辞。”
( y  ^0 W1 U, l1 N& u0 |, ~& F  
  O3 h) x* C/ t2 s, F" z  淮阴侯当年得为大将军,实乃萧何所荐,所谓知遇之恩,感铭五内,他的情面不能不卖,而且淮阴侯也很想跟萧何好好叙叙旧,乃欣然应允,两人于是出门,并辔骑行,谈笑风生,那一刻,时光仿佛倒转回了从前,一对良驹,两个知己,夕阳之下,在长安街头飒然远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22.寡妻稚女俱堪恨,含冤钟室真可哀。笑长乐萧何,公乐乎?
; h2 b! Y. c7 [; |  
) U7 m' g( K( E& ?  O  淮阴侯和萧何一同来到长乐宫时,天色已暗,夜色中的长安美极了,皎洁的月挂在宏伟的宫室上,让淮阴侯不由得想起恩相萧何匹马相追的那个晚上,依稀也是这轮明月。, Z# P% ?$ `! ^$ ~7 K! m
  
' ^6 o8 ?6 H3 m  淮阴侯笑了,他很久没笑了,这个世上能让他笑的东西已经不多,回忆便是一件。/ W' v1 m, w/ s3 q
  : a7 M9 B' f% [) j! f8 c# j
  时值寒冬正月,天很冷,夜很凉,但淮阴侯尘封的心中竟浅浅浮上一丝温暖,这种久违的感觉,只有多年的老朋友才能给他。
# ?" @2 h5 c, O7 t; @  
1 W6 K1 B$ z0 J9 Y# |! I  萧何也笑了,笑的很暧昧,两人相视,各有心思。
4 b& |# }* h9 W/ p7 g  U  ' L6 e  f5 {& F* O
  两人于是携手走进大殿,却见大殿空空如也,群臣早已道贺完毕走光了。6 A# l# {. m6 [; g3 I
  3 k! `# K2 J  c5 P2 z' F
  “我们来迟了。”淮阴侯道。  b: S* ^! N- ^5 N: a% ?) ?0 F
  % _/ ?# B1 I% P* k2 _, ~+ j2 h5 n
  “不迟,一点儿都不迟。”萧何笑道。
8 h; Z8 S' |  Z& ~  
4 ~" }1 n7 _3 p! E  淮阴侯正要问,两旁突然冲出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武士,二话不说将他捉住,拖进了旁边长乐钟室之中。朝廷大殿,庙堂重地,非为血溅之处也,杀人要在暗处杀。
' O; Y9 M& \0 g7 \  " \8 Z5 t$ r' C7 Z9 u
  长乐钟室在长安城长乐宫内,因室中悬有一具大钟而得名。钟室壁高六、七米,墙头到屋宇有两米多的空档,这是巨钟的咽喉。当撞钟人出现在墙头,整个长安城都能听见长乐钟的鸣响。
2 l) c0 Q) m- q: w% s. _0 b6 M4 K  
! L+ H: t0 k) u8 [- Z1 H  在这个世界上,黄钟大吕往往出自暗室,每件礼器不是血迹斑斑。, V( o7 a: Z# Z3 Y. B' f
  $ o1 q* M6 R5 j5 c
  淮阴侯挣扎着大叫道:“臣得何罪,为何缚臣?”4 r( i& P. X! v( F7 j
  " _" c% l: Y' ~' J/ u' e7 c, l2 l
  长乐钟室内,阴暗,寒冷,吕后的脸更加阴,声音更加冷:“人告公反。”) G# Y" T' o1 f. |# p
  
0 _- I+ G& g+ e  淮阴侯死死的盯着萧何,如果眼神也能杀死人的话,萧何已被杀死无数次了。% R! Q- t. y8 o" d! N
  
+ B8 h+ ~/ o9 h6 s  g& `0 S+ w  萧何将头背过一边,不敢看他。
  v  u$ ]! g0 T+ z3 a  
3 D, J/ |2 K6 ^+ h  十年故交,大恩大仇,同出一人,时也,命也?) R# b! F2 O5 I* k
  2 p. N, Y' H0 ?
  萧何叹道:“足下大功已成,身后必流芳百世,足下无憾,当可死亦!”" ]& A7 h" F& i6 L2 q
  " \* G7 t3 i* E
  淮阴侯仰面大笑道:“可笑可笑,吾成也相国,败也相国,可笑可笑!罢罢罢,相国既为韩信生平知己,韩信便为知己者死,不亦宜乎?”
& Q0 {! Y% Y) `) G& {4 X  
6 G+ n7 R7 H( g% u0 ^: G  萧何低头道:“吾立谋害公,为德不卒,小人也,身后必有骂名,吾知矣,然吾为江山社稷,吾不悔。”5 Z; R/ X' P. v% `- i
    j) G7 w9 V- \. j0 J
  “为德不卒,小人也!”这句话多么的熟悉,淮阴侯突然想起了钟离昧,他苦笑,报应,这都是报应!5 r4 e, Q/ R0 s
  
4 R, Q3 o( S0 `! ~/ l0 p( r  看着萧韩二人在那唧唧歪歪个不停,吕后不耐烦了:“公等多言无益,韩信,汝认罪乎?”- V1 ~. i% j% [5 ]  ~
  # F4 J7 l- a" a; P
  淮阴侯知己必死,便转头对吕后道:“我死则死矣!然吾子尚幼,可否赦之。”,& [! {! y9 I! E) g4 }
  $ B& `& a8 e% l" D( ?3 C
  吕后阴沉着脸道:“公谋反大罪,当夷三族!”
, z* q/ n5 H3 I7 L) X  8 \  B. f2 y  D* J( N7 _
  所谓夷三族,就是将父、母、妻三家人全部诛九族,当初李斯也是这么被害的。
  y& K9 D: t4 a7 g* L1 w% {  
! p$ {. Z+ Q- O- J  吕后可真狠,若是高祖亲自动手,断不会诛杀淮阴侯全家。
9 @5 ?' t( k1 G1 u  
# T! X. G# D) u! [9 G& J9 h  萧何于是赶紧向吕后求情道:“等陛下回朝,再行夷族未迟,且看其垓下苦战之时。”) V( i* @4 N0 \/ t% J3 x3 b
  3 E5 n: z8 ?7 r& T, E+ }* R. U; S9 h
  吕后只是一个劲的冷笑:“我意已决,相国休要多管闲事,以免惹祸上身!”
' T$ i- W/ R0 J% M: Z- G# a) K* z  : b9 I7 H' N  a+ C% B+ `" j
  萧何为吕后之威所慑,顿时心胆俱裂,只得伏于阶下,哽咽失声。' r$ l" Q) y5 D: i
  1 o6 P/ T2 u7 j  x0 |+ ~
  淮阴侯向萧何投去一个鄙夷的眼神,继而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 J2 r3 s$ G$ _+ F" I+ Z  % J, G' b' o! @8 S- z: \% m
  的确如此,生死一知己相国萧何,存亡两妇人漂母吕后,若非天命,何可解哉?
% \8 ?* `. x+ S1 B3 v  
: z. g+ p& J) b  吕后闻言大怒,好你个韩信,临死临死还骂我是“儿女子”(贱妇),是可忍孰不可忍!左右,动手!3 Z) ~9 O: m9 k9 E! d3 T
  
  ]+ o/ K* {* b( t: ^' x  几个武士恶狠狠的扑过来,用手中“金吾”(棍状兵器,为羽林军专用)对着淮阴侯一顿猛砸,淮阴侯闷声倒下,乱棍夹杂着血肉飞舞,淮阴侯伏在地上,一声不吭的默默死去。4 D7 V4 h/ F: }) |0 n
  
/ N/ D* J, I7 E( h# C8 A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来来去去无可捉摸的人心,我淮阴侯注定要死在生平知己和一个狠毒的贱妇手中,我还有何言……' S# g2 b7 |) u
  
" S% F: m+ U( M# B  良久,淮阴侯已骨肉成泥,武士这才拔出剑来,将其枭首,刺于戟上,悬街示众而去。
) K. c5 v( Y) f! `: ~% ]1 Q  / u( w3 g, n4 G3 k4 q6 m9 e, {9 o
  夜深了,明月垂泪,滴下了漫天星辰,悠悠的钟声响起,回声撞击四壁,震耳欲聋,美哉,渊哉,泱泱乎!* I; k. _0 D' Y8 [0 v2 h
  . ~8 T5 |" ~# y/ M6 `. o
  真是一口好钟,好钟啊好钟,堂之,皇之,掩盖了一切罪恶。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当初若听蒯通语,高祖功名未可知。问开国雄主,哭何为?+ C, m1 Y; e# l8 a
  
8 e& S% `, h! J8 E  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死于长乐钟室,年仅三十三岁。随后,韩信三族被诛,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传荡千古,当是时,寒风凛冽,长空飘雪,长安满城人尽嗟叹,无不悲怆,皆言淮阴侯一饭千金,不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汉皇?萧何一言便强入贺,欲谋逆者怎会坦率如斯?是侯不负汉,而汉忍于负侯,侯之死,冤乎哉!& i# l& T" G# t: x: S. v- V7 p
  : r8 H; Z1 ~2 Y# J
  对于这个说法,吕后不嗤一顾,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已属千古疑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他死的却一点儿也不冤,他早该死了,他死了,对天下谁都有好处,若说要负,也是整个天下、整个时代负了韩信,与我无尤。
4 A9 \8 _3 s; g' A! U# W) `! x  
: M( d" H% P3 Z+ {  不久,高祖从战场上回来了,这一仗打的很辛苦,陈豨果然厉害,高祖倾尽全力,也只将他逼回了代地而已,看来这恐怕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高祖决定先回长安再说。  y+ z( j: h+ J$ N
  0 A( o4 ]' r) m, ~1 a0 y
  然而,高祖方至洛阳,吕后就来了,吕后告诉高祖:她把韩信全家都杀了,杀的干净利落。! b; R, a6 w$ f3 F4 `$ X
  
2 v! s' ?9 U3 \$ r. s$ V" A  高祖听这个消息后,其反应史书记载是五个字,“且喜且怜之”。喜的是,吕后终于帮他除一隐忧;怜的是,韩信毕竟是大汉开国元勋,罪不至子孙,吕后诛其全族,未免太毒了。
+ h! r& m1 U. D0 |5 v    L' S. q0 y/ R) |% ~) I2 q' z
  其实吕后这点毒算什么,她厉害的还在后面呢,后来高祖去世,吕后便一手遮天,把持朝政,临朝称制十几年。差一点把刘氏江山变成吕氏天下。这就不是本书要讲的内容了,不提。
& H* Q3 u; x0 r" R1 p% B  
( O% f4 A  [2 ]8 \1 B' j' Z7 _  至于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高祖不想查,也没有必要查。因为韩信之家人宾客已全部被杀,事情的真相已无从知晓,只有栾说一个孤证而已。
- Z2 r" a% \2 P  
" a3 Q4 {" I0 L' L' m% H  只要有可能,这就够了。
: h" }7 a' h, F; J; m- y  
; J# g/ t& g1 [& a" _/ j1 q  吕后又道:此次妾得以从容平定祸乱,萧何栾说居功至伟,当重赏之。
& d! t( _# F1 d9 c9 K- p0 c; s  
8 y0 I% F+ H$ A* _  高祖深以为然。于是加封萧何五千户食邑,并遣一都尉率五百卒,以为相国卫队;并封栾说为慎阳侯,食邑两千户。$ Z! x7 M7 H* T7 {
  
1 }# A* \7 f  @7 B  ]/ }4 i  项王的人头值千金加万户,韩信的人头值七千户加五百兵,差不多,差不多!
3 |6 Q2 A9 G1 ]2 v  
: F( ~7 ^0 W6 \$ D7 t% P( q  u  封赏完毕,高祖又想到了什么,便再问吕后:“韩信临死,可有何言?”1 d7 d! L* h: b6 b2 F. Z
  
( h% `& Q7 F1 H  吕后道:“信言恨不用蒯通计。”; ^! i: H1 v5 Z4 u% s4 o$ x
  " L8 v( L. @) b) J5 @  z+ U8 ?0 i
  高祖道:“吾知此人,是齐辩士也。原来韩信造反,都是由他教唆,真属可恨。”遂下诏齐国,捕拿蒯通。
" L( G4 q) c; s' ]' V2 \3 [
" s' Y- c: [/ v  齐相曹参查知临淄街头那疯士便是故人蒯通,闻诏后便亲往寻访。* \) K9 e% ?* g) X1 L
  
& X; z: ~# D$ q: a: j; ~2 R; i& g9 T  果然,在临淄的闹市上,曹参重遇蒯通,却见故人披发赤足、疯头疯脑,嘴里哼哼唧唧的也不知念着啥东西,一群小儿在他身后起哄。  [7 c/ i9 u9 Z6 l6 ~4 _. L. j
  
" n# [# \: h3 h  曹参下得车来,亲至蒯通面前,拱手下拜道:“先生别来无恙。”
& v. j1 ^0 s# F+ m  ( V! Z$ W; G- l+ x5 d
  蒯通并不搭理他,却自顾自的嘀咕道:“这几日将星落在长安,也不知是哪员战将死了,我识也不识?”言毕,便拿手中砖瓦去丢曹参,口中一会儿念诗书百家之语,一会儿大笑不止。
1 V; d( L! K- P; Y! Z& {  . P$ q4 I: h2 X$ t
  曹参躲开砖块,冲上前去,一把拽住蒯通衣服,叫道:“先生,你我故帅韩信已在今年正月,于长乐宫被吕后斩讫了!”! d% u  I# D+ u: \
  
  f! o3 ~0 i# u5 T  蒯通闻此,大叫一声,昏倒在地。曹参忙令人将他扶起,带回府中,至夜方苏醒过来,垂泪哭之不绝:2 O6 b$ o* l  V# s# u) r" D
  & t. ~" [. }* X+ }
  “韩信早不悟耶?韩信早不悟耶……”; A, o2 w$ ^" b0 D
  
5 k& V6 N. z% O  h  曹参安慰了蒯通一番,道:“今汉帝下诏捕公,我极为难,奈何?”
  @: X$ a+ Q2 G, s$ V# d( r4 n  . R% v) D2 c3 _; ?
  蒯通道:“足下不必为难,我去见汉帝便是。”
! W/ A) G. h  c  
' X- K/ l1 l: u1 T7 }* f8 A  曹参顿足道:“不可,不可,公此去必性命不保也!”
! j! D5 F" d- M3 E  * Z6 @1 A: E( m* a7 V
  蒯通道:“曹公放心,弟口中舌在,不能死耳。”2 `3 C, q% {# o& a
  - D8 ]* G% [; p3 {1 R
  曹参道:“果真如此,公可返齐,为我门下客,我定厚待于公。”
  b+ N) W# Q* \1 ?; b" k; e3 ?    O4 h, F, e7 a
  
* W$ ^0 z; l2 J$ N  , q0 e* J+ Y5 ^
  不日,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
: ^) B/ X- n+ H  * Y% w4 k9 N& F9 ?& d5 P$ v9 k; V3 ]6 B
  “昔日汝曾教淮阴侯反耶?”$ ]( {( p1 u. o+ i; b! \7 v1 k
  0 O6 @# \7 S- T1 Y/ G
  “然。臣固教之。”蒯通大方承认:“无奈竖子不肯用臣之策,故被诛族。若彼能听臣言,陛下安得而杀之乎?”
; L# Q# w7 O( u0 r7 \1 ?  
6 ?; ]) D( S# ]; T, T! \  高祖大怒,下令左右:“烹之!”9 h! \& m# |: U; }- T) S$ f
  
& F+ o+ ^1 ^; z9 q/ P/ u  蒯通大叫冤枉:“嗟呼,冤哉,冤哉!”* \7 |2 `- y$ D% F' t
  
( r" v; t/ X% q5 s! `  “汝教韩信造反,烹汝有何冤枉?”  T. J/ B' @( o! }- \' U$ Y' k
  ; H/ }$ N! Z( T$ j2 e
  “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高才捷足者先得也。当日臣教韩信之时,臣惟知有韩信,不识陛下,况天下之人,欲为帝王者甚多,不过力量不及,陛下岂能一概烹之?”& m% }6 ~2 q! p3 w" |, ^* ?* [
  
0 h' R; D9 R5 I5 @* a* b' l" }  高祖若有所思,又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e# G" {8 U: E, e1 F! H1 ]8 l: o* I
  
" |' V# k5 n. f  M2 G+ k( }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f# X5 p3 ]/ U1 O
  
1 q4 o3 |; L2 K* W9 k" Z5 g: H. `7 o  高祖又问:“然信有何言?”
0 z: R3 l1 M* e0 s4 E5 d  
2 Y' I( J& g9 Q& \+ N9 R4 t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5 Y4 j) T+ j+ H, I& l4 E
  ' U2 Q5 u& E9 |( [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眶中打转了。
: F/ N3 ^! H+ Q  + D- O; b3 o& s
  ——原来韩信片刻都未曾忘怀我与他的君臣之义,我今竟夷其三族,岂为人类?
' [  L9 o! W4 e/ f8 e: _9 `  
- o* U5 T6 a" @# P  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8 Q9 s6 D3 a0 Z6 a, @. o' W* }. z
  
6 T0 T0 G! s# p) X2 |  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挥手道:“置之!”(放了他吧)
4 o/ h# U2 N- o. a2 ~9 H/ J& Y  
# ^9 R  L" ^7 N+ s3 d5 u; H! [# ]  蒯通于是再拜辞去,走到门口的时候,他隐隐约约听到了高祖低低的啜泣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24. 大风悲歌思猛士,寂寥魂魄归故乡。念昔日恩义,感伤悲# O) H0 w/ v; k. U
  ( l# L4 z( H% {
  淮阴侯犯上谋逆而被族诛一事,并没有让帝国彻底安定下来,反而让诸侯们更加恐惧,他们一个又一个前仆后继的起兵造反了。( Q, r6 H" _. s" \; S
  * W6 o" w# t* S& X
  是年(公元前196年)三月,高祖吕后杀梁王彭越,夷其三族,并将其尸体剁成肉酱分赐诸侯。
. Z1 J# f% [5 |# }* N; {" b6 n6 n  
- @2 I% G7 W0 V2 d% U1 h# ]  ~  七月,淮南王英布反,高祖再次御驾亲征。* p' _# |) |# l0 M# B
  
' h0 r/ h* h) x+ |  十月,英布兵败被杀。不久,陈豨也在代地兵败被杀。/ h  _' E) J9 f4 o
  9 c9 G6 _! v4 ^% k
  次年二月,高祖青梅竹马的好兄弟燕王卢绾勾结匈奴,欲谋不轨,高祖大怒,派樊哙领兵攻燕。卢绾不敌,败逃匈奴。
! E& ]4 s7 b; D& g0 E  
2 H; u. B, `6 L3 _  诸侯王相继造反,这当然不是件好事情,但若能因此而平灭隐患,去封建而行郡县,却又不失为历史的正轨,这样看,高祖吕后苦心孤诣而铲除异姓诸侯王,还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虽然它上面沾满了血腥与罪恶。
5 N& N# X  |! W/ U; ^1 J9 H  3 O' ?0 W/ q) |
  三月,高祖听闻樊哙也有不轨之举,大怒,便命陈平周勃二人去前线夺兵权而杀樊哙,陈周二人没有听命,只是把樊哙抓了回来。9 T7 }3 }% l& ?" Q; ?3 o
  
! {4 Z3 Z: j* U6 B  四月,高祖来不及处置樊哙,便在长乐宫驾崩了,时年六十三岁。临死之前,高祖与群臣斩白马而盟曰:“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8 ?: g1 ?' @, l0 a
  2 |; O+ p& ]+ B2 ~9 m) ]% E" n/ l
  即便要死了,都死的不放心,这便是一个帝王的悲哀。
6 e# ~3 d' L) k1 P. W  
" O3 D0 L8 [: ?/ W# S1 L  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项王是自刎而死;淮阴侯更惨,三族被夷;高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是攻打英布时所受箭伤复发而死。此三人,可怜亦可哀,岂不使英雄泪满襟耶?
$ K2 i) c% Q% L) {% S. V+ @  9 o% D  _# k  E' G4 @) I
  唉,高祖这辈子啊,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虽然搞的自己很孤寒,却总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还算太平的江山,他也死的值了。后人虽批评他“业愈高,德愈薄”,但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帝王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开国之主能逃的过。$ B2 V) s" w8 g8 k( m0 Q+ O
  * j* L, l) u" V+ @! A0 `
  
: r/ R& p+ z3 {! h( u  
6 n0 x1 d2 l  {8 e; v! f  在高祖去世前一年的冬天,高祖攻打英布凯旋而归,顺路回了一趟老家沛县。' Z8 B3 i4 ]7 y  C5 C
  4 C/ W2 n4 S6 f
  十五年前,他在这里起兵,当时他是沛县村官亭长刘季;十五年后,他再一次回到故土,他已是天下至尊大汉皇帝;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 o: |* k* e1 u; W9 t5 |
  ' Z) ^0 ]  P4 j
  高祖已经很老了,多年的征战为他换来了整个天下,同时也换来了他满头华发与遍体鳞伤,当年在鸿沟,项王给了他一箭,上个月在淮南,英布又给了他一箭,这两次箭伤几乎都要了他的老命。
; i6 ~3 ?  ^3 V" f% e. D  
9 o7 |& k/ f1 t3 k  Q  但是在他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伤口无可告人,那就是韩信全家的惨死。4 p9 y( T" L3 |; j) R: g2 D, q3 b
  
8 {" c$ a& J6 I, f  高祖明白,他虽然在形式上摆脱了韩信,但在内心,他知道他还是欠他的,他可以欺骗全世界,但他骗不了自己,他永远无法忘怀韩信那股满怀怨望的眼神,那是他一生的愧疚,那是他一生无法承受之重。# P2 e: x9 X0 \
  
4 ]9 J( I; O- P  想当年,汉王与韩信,解衣推食,拜将陈策,君臣相得,共创大汉,一切是多么的美好。然而现在……7 R3 X! ?/ e# ?+ }6 j( I
  6 u/ G: _0 H. _8 l, x, v, d
  ——唉,韩信哪韩信,假令汝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公旦、姜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我又何必害汝?; e  D  x8 C/ ?
  " J2 t3 l/ k  |4 j0 v! H' A" G8 K- D
  欢乐的同乡聚会上,高祖却莫名的沉溺在了昔日的过往中,不可自拔。" ~7 h, m& t+ _% L
  
% n" L7 }, [2 f  g* c  人老了总是爱回忆的,当你经常发现过往种种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就真的老了。
/ L9 `" a5 `' [  
8 ?" u5 }) Y( K$ m: M7 ~  f  眼见皇帝似有忧思,沛县的父老便特意召集了120个少年人,为之歌舞助兴。) u! J. V' ]1 F* g3 k$ v, i
  
! t6 `; `9 g: _8 E6 Y) }/ u" D  高祖酒至半酣,心中感怀,忍不住击筑高歌道:" o/ X1 s1 l5 Z/ a* O
  
) w8 S, f) b9 V! b9 `/ `% w/ O  大风起兮云飞扬,
- u0 D' S+ p+ C! K  l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0 c6 |+ g9 V' x6 Q6 e8 d: ^9 e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 V# z) p- }. ~9 A, \
  
! @- n- |$ D; `2 r3 |" _3 O  120位少年,共舞唱和之。
: I8 p- V1 P2 R. V5 k. W% M- L; ]. I  1 O: A5 D1 h/ W1 A; V8 E
  高祖悲喜交集,起而共舞,不住的高唱道:( G" F8 \. Y7 [3 @. [
  # o& O  y( ]' }% r6 a# z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i" ?, f3 E' o6 D( f" r- O3 y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R( d$ o& X/ I+ i8 n1 c9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X2 E' ]0 |1 }+ E
  ……………………; `( q3 C5 p) @( [: r( ], Z
  " R8 ], `  y$ h( T2 h" C
  天下虽初定,然北边匈奴仍对大汉虎视眈眈,朕已老,时日无多,而太子幼且文弱,安可再得如韩信辈而守四方乎???
$ K; U; N( a/ ^/ w  0 j9 _) o1 g" Z
  想至此,高祖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 q3 j, R+ V) g% b  $ X: i4 i2 ?1 ^8 ^) ?4 \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高祖终于体会到了身为一个帝王的孤独与悲凉。" ~* u8 U  F1 O) F1 }7 N& t1 X
  
# ?1 m" X) L& W, k& k  千年之后,清代有一诗人黄任言此事而诗曰:
( {2 W2 |  J+ F7 V1 G0 n  
. _# u, a. [8 I$ ~  天子依然归故乡,大风歌罢转苍凉。* }7 |# o$ m8 C# w; |& F5 d+ r
  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韩彭守四方?3 v: d% @" e$ r/ x4 {
  
- o1 K8 g1 B/ A+ i# T6 G0 e  诗人的心永远无法明白政治,由是便可观之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外修改篇:中国兵法的祖师爷,晋国两百年霸业的奠基者——被遗忘的春秋名将先轸
0 s+ i7 }: g. V8 T7 X& @/ k! f8 d  
0 C1 u" m7 X+ |+ ?/ e8 n  
5 F; \* M/ E' s6 r  o  【档案】
) u. H/ }% p8 N/ Y* E  M% W  
1 I9 P- r9 K$ a" T! L  _  姓名:先轸,因食采于原,又叫原轸
; U  g" F, M. H$ k9 X) m( u  生卒:大约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27年
$ x: h8 O' S7 I* L! I( V* K  性别:男4 d6 p/ |! [9 ]& Q+ Y0 e, p! d
  国籍:晋* `2 Q+ Q* P/ ]. M9 ?& N
  学历:接受春秋时正统贵族教育
) F5 ~3 I! H- [, `, A  座驾:四驱战车# j% H+ }/ `; A  p, z! J. |
  武器:弓箭" f- u) |& T8 N% i* j! E. @) D+ {/ M, U
  著作:《孙轸》五篇。图二卷。但已失传。(怀疑为先轸所作,但未有明确史载)" M3 b5 f7 m0 l" [
  经典战役:城濮之战,崤之战8 r' z; y$ K0 P9 E  z+ M
  特技:料敌,伪装,伏击,车战无双
- T% B- M; \2 O+ J7 u& x; ?  爱好:打仗、研究兵法、吐口水- v7 j' t6 w8 m
  性格:热血派,擅谋略不擅谋身,人格洁癖严重- ^% o0 y' k; B# y3 a  Y) B" o
  缺点:不讲卫生,越老越冲动
1 @' ]7 d( u: i9 O  s: m  G: o6 J  最好的兄弟:晋文公重耳
2 i! m6 e8 {* a  ]& D  最讨厌的人:晋惠公夷吾
6 V" I, q8 g' g5 t* ?  c6 [0 }  座右铭:为晋国的争霸事业奋斗终生
% z& m) B0 c. j3 [6 x  经历:公子哥儿——流亡者——晋国下军佐——晋国中军将——自动辞职
; X3 }( R: L* k; L$ ]. Y# Q  结局:非典型性自杀
/ x* V2 O& p0 k  历史评价:春秋时代最牛的军事战略家和战术指挥家。(孙武只能算是春秋时代最牛的军事理论家)
' g: c3 F/ f- ]- Y+ g6 \  " s6 E* P4 d$ F
  6 y2 X) B. d4 Y( e$ E
  ! Y. R/ r8 r9 c# ~2 w
  【古人云】4 F3 P' ?8 r8 p: T
  6 b( a' e+ W* j9 c. t9 M# r" n* `
  赵国先祖赵衰:“先轸有谋,臣不若也。”
4 @0 N, ?, v1 A7 z' Q# X  
9 w% _; _# ^, ]8 ^  西汉刘向《说苑》:“羞小耻以构大怨,贪小利以亡大众;春秋有其戒,晋先轸是也。”1 y, X. j9 o; w6 H
    c1 g( r* q9 i
  魏文帝曹丕《庞德谥文》:“昔先轸丧元,陨身徇节,前代美之。”. l3 g4 `$ q4 h$ r
  " _( T& t( I$ [; L" h& o, J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旧见人议论子产叔向辈之贤,其议论远过先轸舅犯之徒,然事实全不及他。”
# J) _' M; L. N/ m  
( \1 K3 q3 {5 F  晚明名士钱谦益《汪中丞岁星》:“归元国子生,免胄先轸喜。三败谁能久,一死亦可矣。”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言】* ]1 r3 e$ K! I/ \  c
  : a2 A) u+ j& L9 I: V
  小时候我读《东周列国志》,看到宋襄公的故事时,觉得这位哥哥很搞笑。
  K3 J: W; c! V+ @  
; n2 S8 R; K) ^; I9 _' v  怎么说呢?他傻得有点可爱。
) r/ a# j1 g: ~9 h) W! `  % Q$ a2 u- L5 e
  宋国和楚国在泓水打仗,宋军早已在岸边列好阵势,楚军却还在渡河。
5 Y+ U) s: O6 d: ?  E+ q7 i  - z) w# m/ C$ [. U( N0 e# J
  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此时宋军对楚军半渡而击之,楚军必败。
0 Q  b; s3 K2 c) Q7 }  
+ f: ?) W1 t9 \9 T0 H  但是宋襄公偏不,他的理由是:“寡人仁义之师,堂堂之阵,岂有半济而击之理?”, K' t, b% A9 w5 m$ H5 Z
  $ {6 p) K3 ?0 t6 n
  于是楚军大摇大摆的过了河,但是乱乱哄哄,正在整理队列,部署阵型,此时宋军若趁乱击鼓进攻,仍然有取胜的机会。. e& J) @! c$ Z( e9 X
  1 M# `7 \3 m) T; g* `- A; Z
  但是宋襄公仍然不干,他的理由是:“寡人仁义无比,堂堂无比,岂有未成列而鼓之之理?”
3 i; h% d4 ]( u  k  
1 m2 \! s' y" w- t6 F2 z  然后宋襄公又传下命令:亲爱的士兵们,待会儿开打的时候,对于那些有白头发的老年军人,我们不能俘虏他们;而对于那些已经负伤了的可怜敌兵,我们不能再伤害他们。因为我们是一支仁义的军队,我们是一群仁义的君子。
: D" u  n7 Q: i/ T8 r( D! ^- F, Q  
, c7 M; x' C+ S% X  |/ P  结果楚军列好阵势,大举进攻,宋军寡不敌众,遭到惨败,大将公子荡战死,宋襄公本人屁股上也挨了一箭,流血过多,数月后重伤而亡。% O$ l0 c6 S0 p
  3 |+ v8 [$ ^$ ]0 \" g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很不厚道的嗤笑起来。2 J' s; _9 d8 n& {( e( r+ i0 j
  : d9 h) h% c7 Z) {- k
  如果这也算仁义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是蠢猪式的仁义,这是很傻很天真的仁义!
( x0 q) J8 f: W' g+ B  
' t* u% m) i- Y- |& v4 I: ^( g. V  任何一个当代中国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 a0 M+ {; [- P4 J, f; b  
/ Z% ]" i* s$ W, q: B  然而长大后,读的书多了,我这才发现,宋襄公并不是一个蠢猪,相反,他是一个固守春秋战礼的君子,在当时那个时代,宋襄公是得到主流思想肯定的。
" p8 V# F" H! E  C$ Z( b  
. E# {# g5 @. g) d% z  因为在春秋初期,“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并未诞生。那时候的人,讲究“以战为礼”,也就是作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所以那时候打仗,都是横阵之正面作战,所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讲奇诡变化,也不知如何去奇诡变化。8 n5 O& E; g6 y, e/ _
  
  q/ j0 E( e& C8 a/ w( A7 K4 {  所以,宋襄公的悲剧,是时代的产物;宋襄公的仁义,无可厚非。
; H, m2 u4 m# B4 e' }0 `' r  % s# Y# a4 h! @  r1 r8 b
  但是,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争霸战日渐激烈,这样的思想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了,天下需要一个超凡绝伦的军事天才,来发明新时代的兵法,去第一个吃螃蟹。
( i4 j% J' o4 X5 p$ R8 L  ' g. A2 {0 K! _% L" ?
  这个人,就是本章的主人公,中国兵法的祖师爷,晋国两百年霸业的奠基者,先轸。
% r+ H) I: @1 v) k. o8 R  8 J. ~2 U# D9 ], d
  注意,是先轸,不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个孙武。" D5 y4 W% U, B0 G9 E% E0 ^+ {6 Z
  
! s8 Z" Z' v/ Y! c" @9 c( \) P  正是他,打破了春秋战争的常规,以其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军事思想,帮助华夏民族击退了南蛮异族的入侵,从而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
+ s$ b; G3 O6 i  u# ]8 }* s  
8 C6 C. [( O2 C7 I2 U9 C- ^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作为春秋时代晋国百年霸业的最大推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让“兵不厌诈”思想在战争中成功运作的军事天才,先轸并没有得到他在历史中应该有的待遇,《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单独列传,《左传》中对他的叙述也是寥寥数笔,后世的史家们好像选择对他自动无视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现在很多人竟然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先轸这个人。
' P1 `8 [  s! K5 S  y+ f  
% Z% C$ e) [- h9 |6 p- Z  太不公平了!
# b$ n/ U: u) t( I9 p  
/ d5 y+ e4 ?' C  要知道,作为拥有领先整个时代军事思想的超级名将,先轸一生每战必胜,所向无敌,在中国的历史上,先轸是第一个拿战争当一门学问,当一门艺术来研究的人。我们常说的兵家圣祖孙武,其实是在先轸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常说的兵家经典《孙子兵法》,其实也就是在总结先轸的战争艺术,其中很多军事思想,都可以在先轸的几个经典战役中找到影子。
* d+ _+ f# V" k: g  , f; y* W: J: l$ H: j( a1 D* o
  如果先轸的理论水平高些,也有一本兵书传世,那么兵家圣祖的名号,恐怕就轮不到孙武了。
- O# F( b( L, V- l( J  @  
( }% ]* \; M/ M  然而,如此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他最终的结局却是那么悲惨壮烈,让人好心痛。3 d" M- ]" g; ?+ `5 Q+ s+ B
  
" K* ^+ e. o1 O: T  或许,小生的这只秃笔,能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位赤胆忠心、才高绝代的远古英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跟你一起流浪2 {$ n! V5 I: t$ p
  
- s9 e" g9 N% F' L3 }  \  先轸的青年时期是怎样的,史书上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应该是晋国公子(诸侯之子称公子)重耳的铁杆死党、亦臣亦友的好兄弟。
5 O4 `. W( @( A- Z  0 d% v' j3 W2 V; E# @6 R/ Z, B3 [
  在他们这群好兄弟中,还有赵衰、胥臣、栾枝、郤穀等几个年轻人,清一色都是贵族公子哥儿,他们每日的生活,就是在一起讲文习武,日子过的简单而充实。
; h( l, s$ c: V1 ]" j" J  " v, J) G  f: b" \
  那时候,他们还是热血青年,很单纯、也很快乐,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继承父辈的事业、继承家族的荣耀。
+ _6 R6 Q4 O: a/ _* Z+ F% a5 y  
' m, X; W) N* x& F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一个精力旺盛以铁血著称的统治者,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吞灭了附近一大堆没名气的小国,将今山西省的大部地区尽收于己。在他的手里,晋国日益强大,成为了春秋初期时除楚国之外地盘最大的国家。1 P( H0 ]6 k" m" m. o# O2 t
  
0 j2 P! r/ d& h" i. o' Y& _2 G2 D  凡是精力旺盛的男人,最热爱的事情除了打仗,恐怕就是繁殖了,晋献公跟一大堆老婆生了一大堆小孩,先轸的老大重耳在里面其实一点儿也不起眼,嫡长子是他哥哥太子申生,最受献公宠爱的是他弟弟奚齐。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本来呢,重耳可以快快乐乐的当一个大国公子,和他的好兄弟们过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可是历史跟他们开了个大玩笑,仿佛是一夜之间,整个世界突然全变了。
/ t% [- ^5 g8 A6 b& w  ! \1 n7 P+ t% U. H
  事情是这样的,晋献公雄才大略,偏偏晚节不保,他被年轻貌美的宠妃骊姬所蛊惑,非要让他们最宠爱的小儿子奚齐当继承人,为了消除可能的阻碍,晋献公与骊姬不但逼死了太子申生,还要赶走重耳等一干可能对奚齐造成威胁的其他公子。这就是晋国历史上很有名的“骊姬之乱”。
1 [/ @3 l0 {/ _( Z) n9 r  
# f! `) `' n( k0 y# t4 ?0 o$ `  父子反目,重耳只能选择逃亡,晋国虽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的家族抛弃了他。' D; F% d( X! z  J$ g& X, |
  
% S; w# ^- M" u- N$ K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此时此刻,摆在先轸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m9 p' G# G0 a5 w1 H) f! c
  1.投靠骊姬,背叛重耳,管他去死。
! }% y& i+ F1 L/ U; @5 A  2.留在晋国,选择沉默,明哲保身。: b6 a1 ~7 X; k! L
  3.追随重耳,跟他一起流浪,或许,他们还有打回来的一天。/ M! W8 S  d3 [) c# s# t% o  u
  % ?7 `8 V" k' }  i
  第一条路,先轸无法接受;第二条路,先轸无法承受;他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一条最危险、也最艰辛的路。
/ X: [( a$ T+ n/ U7 I6 ]  
/ k5 `: J% ^4 b' f3 h% r8 t  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却拥有希望。5 D; C5 E7 K( f2 F' z! v
  
8 M- R  R+ |  }  只要有希望,他人生的赌局就有可能翻本,而他手中唯一的筹码,就是重耳的公子身份。, P  v6 W' w* b% F. G8 O+ W) O
  # X1 Z, @9 g6 s; ?/ l
  与他同样相信这个筹码的,还有赵衰、胥臣,以及重耳的两个舅舅——狐偃、狐毛。而栾枝与郤穀却留在了晋国,选择沉默,明哲保身。
- |% B- O+ }9 T( m( C- g  
& e6 j( X$ ~3 o, y# o5 l- J0 ]  毕竟,为了朋友去国舍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勇气,需要毅力,需要执着不悔的奉献精神。
6 @1 r9 ?) U- v; w  
& @: J" n- q" q! |# G& [- G  
4 L$ S3 i* D3 Q( H3 W  v2 x) ~  
  X* `5 K! m  S: G, X( ^: a  于是,这群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开始了他们的流浪生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让他们离开了祖国整整十九年之久。
8 }, B" l( X' z& ?8 ~7 s  * V" x2 E7 A, `& I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北草原、寒酸却势利的中原小国、奢华而糜烂的齐都临淄、甚至与中原诸侯有着敌对身份的楚国郢都,都留下了他们沉重而疲惫的脚步。* i# d0 o) A- M, A5 f
  
0 g% h( J/ N+ @: D* ~7 S  这些年,这些地方,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事儿,他们吃过苦、挨过饿、受过白眼,甚至还曾被人追杀——那些祸乱晋国的奸臣贼子,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 o* Y5 F* E& J; Z+ C% s1 |6 P& d- Z  
0 j  p: p5 l& ~6 W* k2 t  逃亡,无休无止的逃亡,每天这样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生活,普通人都难以承受,何况这群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们。, s7 ?2 q$ e7 `' _$ D+ [7 V7 u& H
  
+ k3 M6 g: c( `# M3 k  但是,先轸并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上天不会抛弃他们,越多的苦难,就让他越相信这一点,这个强大的信念,让他越挫越勇,越磨越砺,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8 x5 ~0 [' y0 D

. F* B  Q: I: }0 h4 Q  这些年,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和宋襄公一度给过他们回国的希望,但这些希望很快由于各种原因相继破灭,他们只能不停的换地方、碰运气——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复国的愿望吗?
. g$ z4 `$ z1 H+ @, j4 ]9 T  3 o6 V- o) x! ^: z; D
  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重耳曾经一度想要放弃自己,他先在塞北戎狄之地娶妻生子,后来又被迫流亡到齐都临淄,而在齐国女子的温柔乡中堕落沉沦,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复国理想,他只求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过完他下半辈子,在声色犬马之中了却残春。- T0 e# f, R, X
  
! d) [. H9 O3 x& g! |9 K5 {+ U  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先轸那样坚强的灵魂的,在大多数时候,苦难并不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反而会将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 u9 v3 O* c" q0 _5 s, w# a
  
. U2 z2 ?% p) ?  面对重耳的堕落,先轸痛心疾首,这种轻松惬意随波逐流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所追求的是壮志凌云激情燃烧的岁月。% h1 {: I- [$ y1 f: |& ^
  - P1 a. S" x. K
  ——公子啊,晋国的内乱无休无止,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晋国需要你,晋国的百姓需要你,你可是天下都称道的贤公子啊,只有你,才能结束晋国这一塌糊涂的混乱局面。你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 u  ~8 f% P  Y  X7 t% A  " S# m# a4 i" j4 b
  但是重耳并没有听先轸的。
; ]* Q/ `) P( a6 Y: W. X( A  
" t/ V1 s+ @) {  g; I  屈指一算,他们离开晋国已经足足19年了,从前的热血青年们,一个个都垂垂老矣,前路究竟在何方,完全遥不可及。阿轸哪,你不觉的我们的复国大业很可笑么?' j4 p: O) k; P+ |) r
  ; L5 H2 H( [; l; `# i
  先轸对麻木不仁的重耳简直要绝望了。无奈之下,他决定兵行险招,公子不振作,我们就逼他振作!- W8 T; O1 D) K7 ~2 h. `' D% i( {
  
* y1 d9 W! @# l3 g. j  说干就干,于是,先轸联合赵衰狐偃等人,趁着重耳酒醉,竟将他连夜绑架出了临淄,直接押往楚国,继续他们的争求国际援助之路。
0 m2 E& H& p* s- F7 ^: @  $ q, T7 ?/ Z% ]; _: \9 x* U5 l
  公子是君,先轸是臣,无论关系多铁,先轸似乎也不该做出如此无礼之举。不过在血性弥漫的春秋时代,士大夫们似乎脾气都不太好,管你国君不国君,公子不公子,你做错了事就得挨教训,你要是个昏庸之主我们还不爱搭理你呢,管你去死!
5 a: W7 g: u7 T9 x$ V4 C  % [  z! r8 F! Q: @
  重耳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心中虽有些恼火,但仍然很感激先轸等人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9 L) ^, I7 k$ x- }$ J. v  ( e( ?8 P+ S7 d8 S' ]/ b! M6 C
  先轸笑了,他果然没有跟错人。! V$ x" d( c3 S$ h8 T1 {& l
  8 U2 d8 ?, l9 ^% Z4 _9 U
  拥有独立人格,这就是春秋人物的魅力所在,经过两千年专制制度后的我们,应该为他们起立鼓掌!
. S5 v. W% [; l  
& P3 O. L, Z/ S/ _$ Q  , X* @7 p) [# D0 W' {
  
1 _$ O: ?; j/ u& Q/ Y4 A; p  晋国的情况的确很糟糕。晋献公一去世,即位的奚齐和他老妈骊姬马上被太子申生的余党所弑杀,接着重耳的胞弟夷吾又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为晋惠公,反过头来尽诛太子申生的余党,并将矛头指向了另外一个对自己权力有威胁的力量,流亡派掌门人重耳。于是,晋惠公一面派人追杀重耳,一面在晋国内部掀起了可怕的政治性冤狱,一批又一批的老臣倒在了暴君的屠刀之下。3 ]/ ~( Z/ t) U$ D+ v/ E
  
% l1 b4 B& b& ^& j  这样过了几年,晋国的国君又换了,晋惠公夷吾病逝,其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 q6 V* i9 v9 o/ E$ x) @9 t  ' M) [" [4 v, S. |. Y1 w( h2 Y3 j0 J
  这一换不要紧,却惹恼春秋时代另一位著名的辣手人物,西陲雄狮秦国君主秦穆公。
" S8 A+ x& ]- w4 b" E" g  
/ L# \7 h8 k. @  原来,晋怀公曾入质秦国,为秦穆公之婿,双方可算是“秦晋之好”,然而晋怀公最终却丢下老婆偷偷溜回晋国即位,当起陈世美,背叛老岳父,翻脸不认人了。
' L+ `# z, B' \% ^' J2 {8 F  
0 J5 b8 L; Z. i% p  穆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可恶的白眼狼,于是他的目光转到楚国,定格在了正寄楚篱下的晋国老公子重耳身上:
, }( H/ U- ~7 ]) ~5 K  
1 k% H8 l7 V0 b1 j" b2 X" s5 F  ——来吧,咱俩一起对付那个白眼狼,寡人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 S4 f: m8 B+ ^( p$ T
  6 A: ?' o' c- N  C4 {7 l
  
. b9 t0 R4 _- E1 \8 C- q  
9 O" s* ~# K0 {3 }4 D  J  重耳等人大喜,赶忙冲到秦国去见穆公,双方一拍即合,立马结成战略同盟。秦穆公还转手将自己心爱的女儿、晋怀公前妻怀嬴嫁给重耳,升级版的“秦晋之好”出炉了。(不过有点囧啊,叔叔和侄子共用一妻)
6 x1 ~9 C9 Y! ]6 D  V( w$ m  ' f: _* \" ]/ c5 [3 H
  晋怀公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他很害怕,害怕的举起屠刀,杀死了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晋国老臣——重耳的外公狐突,并放话给先轸他们说:
3 _' v% L1 j& J7 a; ?) Z+ t& @  7 f( r+ N( B" h- b( n- n6 r
  “速速离开重耳,否则尽灭尔等三族!”% M- a- s3 L! I9 i. v. @! l" s7 t
  3 P2 u% }, c( ?# ~; l
  为了保住自己的宝座,他现在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 V5 u5 M- ]- }+ @! P  + C: n2 h. y: f+ A+ L
  这小子疯了!3 e. w% o' A$ E- j" Y4 g
7 ?) {* U) i0 Y
  身在秦国的晋国流浪者们坐不住矣,身在晋国的重耳昔日老哥们儿栾枝与郤穀也坐不住矣,再坐下去就真的要变成死乌龟了。7 l; ?% n0 t' X2 `  R( @( S
  , E9 b& Y3 y+ P; Z
  那就别再坐下去了!反,反他娘的!打,打回老家去!
5 L+ w5 ~$ R, P" B' P! D3 z  
1 B% u0 M* t& H2 R& a/ g- ^( r1 W  公元前637年春,重耳带着秦国的虎狼之师如期而至,栾枝和郤穀同时开始行动,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晋怀公众叛亲离,只得慌忙出逃,继而在临汾被乱军杀死。
( q5 C3 O% N& R( X) T. H) Q# S  2 }8 F" }' Z9 L9 D5 N, T+ B
  至此,持续了多年的晋国内乱终于宣告结束,重耳他们回到了阔别19年的故乡,一切是那么的漫长,一切又是这么的突然。
8 c0 z1 o9 |# V+ p  5 Y: M) k1 ^6 g/ s+ g
  如今,重耳再不是从前那个可怜的流浪汉了,他是晋国的新任国君晋文公;先轸自然也跟着他鸡犬升天,一跃成为晋国“军委会”的第六号人物,官位叫做“下军佐”。: w% `* U9 Z: A! k$ F  k
  
+ d2 t* @8 Q- W2 e4 W  解释一下,晋国的军政结构在春秋时代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就是军政一体,即由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六卿组成一个“军委会”,行政军事一把抓。中军将既是行政一把手,也是军队一把手,权位仅次于国君之下。晋文公流亡十九年,跟他的这帮好兄弟们情同手足,自然也将国家大权让给大家(六卿)共享了。再说经过数十年的内乱,晋国的公室损失殆尽,不用异性贵族,晋文公也实在无人可用了。不过令晋文公没有想到的是,数百年后这六大家族不断发展壮大,进而竟由其中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当然,这是后话,且不提,咱们到吴起那一章再讲。
% G- s& b; |. ^' U$ V$ N  * S( T2 f. A# w0 T4 K) V( b
  此时,先轸还只不过是个六把手,一把手“中军将”是学问最好的郤穀,但这个位子很快就将换人来坐,因为在和平年代,一把手当然要选能治国的,然而一旦打起仗来,那可就要看谁更懂军事了。
" T) U$ t* D' V% ^& ~  3 A4 V! y* o0 x0 B! b9 r
  这个更懂军事的人,当然就是先轸,舍他其谁。
! ^9 L' i8 u3 s  }; q8 i  ! a5 Y+ F4 b0 x$ U: _, w
  先轸流亡在外十九年,游遍了大江南北海滨塞外,看尽了诸侯争霸各国混战,他日日夜夜都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而让晋国取威定霸?从前“以战为礼”的死板观念肯定是行不通的,他需要另辟蹊径,开创一条新路子来。
6 l+ h& {. H; J  + |/ X+ ?( U3 q7 R) l
  他最终找到了这条路,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这条路,但现在他不但想到了,而且找到了,所以他将无敌于天下。
7 w: c$ H: m6 p4 q6 I& Q( [6 X  3 q1 l7 Z. l* b! F3 d; b  U
  现在,他只缺一个实践的机会,让自己走上成功的巅峰。
' a  c! h/ J+ o! w  % F' b" y! ~( v
  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渴求机会,然而机会这东西,有可能早来,也有可能晚来,甚至有可能不来,但它,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12:28 , Processed in 0.0295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