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转贴】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作者:雪域桃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狱迭兴! j/ o: Y  L7 [; ]
  
& S" g$ z4 d$ G5 O% T6 t# }  永平十四年(西元七十一年),中原大旱。京师洛阳一带连续六十多天不下雨,春苗枯萎。百姓们忧心如焚,四处祈祷求雨。而刘庄却顾不上这些,他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刘英一案上,还在殚精竭虑地继续追查。在他看来,还有一些奸猾之徒隐藏在朝臣贵戚当中。如果不把这些人挖出来,如何得了?这次他下定了狠心,一定要把所有的残渣余孽一网打尽!
0 t4 r9 b. I/ G+ `  主犯刘英虽死,但两个最重要的从犯颜忠、王平还活着。这是因为刘庄特地交待给廷尉过了:“这两个人要严加审讯,但是不得多动大刑。要是案子没破就把这两人弄死了,朕要尔等的脑袋!”廷尉畏惧招祸,故而在审讯中手下留情,颜忠、王平这才得以保住性命。" b5 @1 o9 X8 W
  虽然颜忠、王平暂时没死,但他们想活着出狱却是难比登天!这年春,廷尉在刘庄的严厉催促下,再次提审颜忠、王平。为了让这两人引出更多的“大鱼”,他开始“开导”利诱两人:“你们两个狗才听着!要想活命,就必须老实交待!若是检举有功,不但可免去一死,而且还能得到重赏!”& Z- ~  b; Y) u5 Z) r% Z" A
  颜忠、王平听了廷尉如此明目张胆的诱供,不得不开始暗自寻思。他们觉得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要是“咬”出一批官员,还真是立功了。运气好的话,兴许还真的有机会活着出狱。就算是诬告又能如何?多一条罪状又能怎样?反正横竖是个死!要是能多拉几个人陪葬,也值了!
: T( n4 i% D$ w; H" {0 Y  颜忠、王平想清楚了,开始搜肠刮肚地拼命回忆。他们呆在刘英身边多年,也听说过一些朝廷要人的名字。刘英府上的造访宾客,他们也见过不少。有的虽说没有见过面,却也知道其人的爵位、姓名。二人为了保命,咬紧牙关大肆诬陷:“我等在楚王身边时,曾见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出入王宫,与楚王交往甚密!这四人必定是楚王同党!”
1 n- [) E2 X) u  廷尉苦熬了一年多,终于得到了如此重大的线索,怎能不欣喜若狂?他急令二人画押,然后将情况火速报告了刘庄。刘庄看了,顿时失色:颜忠、王平“咬”出来的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可都是将门世家子弟!要是这四家联手造反的话,他的龙椅可真是难保了!这四家案犯们,真的可能联手造反吗?
7 ?9 j8 }: r/ c( I! ?4 H  先说隧乡侯耿建。他是东光侯耿纯的堂侄,前隧乡侯耿宿之子。提到耿纯家,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家与耿弇家并称“二耿家”。早年耿家兄弟跟着先帝刘秀出生入死,栉风沐雨打天下,为大汉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r6 T& Q* L# z& O$ t, N
  且不说战功赫赫、为政清廉、名满天下的东光侯耿纯,就说他的三个堂弟耿欣、耿植、耿宿,全都是忠心耿耿的无双国士!四十多年前,先帝刘秀在河北打天下时,危难重重,几乎被王郎赶的无立锥之地,几乎冻饿而死。耿欣在耿纯的感召下,毅然带着与堂兄弟耿宿、耿植以及满门老幼,抬着棺材、背着家当前来投奔刘秀。刘秀非常感动,当场钦封耿植为辅威将军,加封武邑侯。耿欣为赤眉将军,封着武侯。耿宿为代郡太守,封遂乡侯。耿欣骁勇善战,勇贯三军,后来他跟着大司徒邓禹参加过无比惨烈的第一次西征关中战役,屡建功勋。建武二年,耿欣战死在云阳。耿植、耿宿虽然没有上阵杀敌,却也治理地方有清誉,一如耿纯。8 U; h' H- N2 A9 k! S
  耿家深受先帝刘秀的器重推崇,其宗族被封列侯者四人,关内侯三人,担任过二千石(太守、州牧)者九人。耿家兄弟没有一个孬种,从未有一人有过任何劣迹。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耿家对朝廷丹心不二,可谓是满门忠烈!这样的名将辈出、名臣云集的世家,怎么可能跟着刘英造反?就算刘英登基了,给他们家的好处又会怎样?难道还能超过先帝吗?冒着灭族的风险要去干一件毫无把握的事,他们耿家到底图什么呢?难道是疯了不成?
9 b  Q9 z5 d3 [& ^; P  臧信也是将门世家子弟,与耿家一样,臧家也是世受国恩。臧信之父就是位列云台的开国名将——前辅威将军、朗陵侯臧宫!臧宫素有万夫不挡之勇,是汉军中有名的虎将。他早年追随刘秀打天下,横扫中原,屡建功勋。后来他又跟着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打破夔门,一举杀入巴蜀,经过无数场血战,终于扫灭了公孙述。建武十三年,刘秀论功行赏,臧宫排名功臣中的第十四位。永平四年臧宫去世后,其子臧信素来谨慎自守,从不结交王侯贵戚。要说臧信造反,谁会相信?
& D3 ]) U4 F( E) E" |/ B6 u  其余的两个人护泽侯邓鲤也开国名臣的子弟,他的伯父南峦侯邓晨是刘秀的姐夫。曲成侯刘建则是宗室子弟,他的父亲参加过舂陵起义,也是宗室忠烈子弟。% ^4 u$ p% K; B
  从历史渊源看,上述四家联手与刘英联手共同推翻刘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就算刘英登基,刘英给他们家的好处能超过刘庄吗?他们为什么要冒灭族风险去干根本没影的事?2 Z% ~& b0 T, _8 T1 B6 U
  可刘庄并不这么看,愤怒让他变成了一头失去理智的公牛,早已是杀红眼了!现在他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连刘荆、刘英这样的手足兄弟都反了,还有谁能让他完全相信?“宁可错杀三千,绝不使一漏网”,这就是刘庄现在的心态!2 v7 ^# v# Q  T4 O4 e3 X% e1 A; y
  一得到廷尉的奏报,刘庄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召来,当庭责问:“你们几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先帝与朕哪点亏待尔等了?尔等竟然胆敢谋逆!难道是活腻味了不成吗?”耿建等四人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哭着奏道:“陛下!臣等实在冤枉啊!这都是歹人诬陷,还请陛下明察!”刘庄脸色铁青,鄙夷地道:“冤枉?为什么颜忠、王平告发的是你们而不是别人?来人!把他们四人拿下!全部关进廷尉诏狱!严加审讯!”他的话音刚落,一群如狼似虎的虎贲武士冲进大殿,将四人拖起就走。臧信与他父亲臧宫一样,长得虎背熊腰,他力气很大,奋力挣脱了武士的手,匍匐着爬到台阶下,抓着栏杆凄厉地上奏:“陛下!小臣冤枉啊!先父跟着世祖爷出生入死打天下,何时有过二心?小臣多年蒙受先父教训,一向谨慎自守,与楚王从无来往!小臣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造反啊!”刘庄大怒:“人证物证俱在,尔等怎敢狡辩!有话到廷尉衙门去说!拉下去!”满朝文武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明知四人有冤,可刘庄正在火头上,谁人敢劝?* o* w3 a4 u4 ^# s# L6 h  |4 M
  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入狱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在洛阳的闹市中心爆炸!消息传出后,洛阳朝野与民间都是震惊不已:太可怕了!要是这四家都能谋反,还有谁家不敢?
) |5 W1 a# Y1 _' Q; j) p. l$ e  廷尉得到刘庄的旨意,立即开始了秘密审讯……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当堂对质
7 I$ S+ O! w# ^$ Z  
/ L. w: C7 @2 p' ?9 s  u  面对廷尉衙门指控的一切罪名,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坚决否认。无论廷尉如何用刑,四人咬紧牙关,死活不招。
) `; c% E* B: Z# k9 }, j  廷尉见四人不肯招认,拍案森然怒喝:“楚王身边的颜忠、王平二人说,他们亲眼看到你们几个多次出入楚王府邸,难道此事是假的不成!”邓、刘二人闻言吓得面如死灰,他们的确多次去过楚王府上,但不过只是应邀作客,吃吃喝喝再看看歌舞而已。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二人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他二人吓得浑身哆嗦,犹如筛糠一般颤抖。
) N) r3 U7 U; i4 T  耿建、臧信倒是理直气壮,他们声称,从未见过告发者颜忠、王平。两人从未做过任何亏心事,他们容色不变,凛然质问廷尉:“大人!您所说的这些,可有半分证据?仅仅凭着两个无耻小人的一面之词,怎可轻易为我等定罪?告诉你吧!这两个奸贼所说的统统都是不实之词!完全是诬陷!我二人从未去过楚王府上,今日我二人愿与颜忠、王平当堂对质!若有半句假话,我等甘愿粉身碎骨!任由大人发落处置!”* P( g# Y% s) ?% x2 F. `
  廷尉眼见耿建、臧信二人口气如此强硬,心里生怕出错,急忙派人复核。他命人在另外一间屋子提审颜忠、王平,提审官问:“颜忠、王平!你二人既说在楚王府上见过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那你们现在说说,他们相貌如何?长须还是短胡子?面皮什么颜色?个头有多高?如实奏来!”对于邓鲤、刘建二人,颜忠、王平倒是的确见过,所说的与实际容貌基本吻合。可是对于耿建、臧信,他们从未见过,只好瞎编一气,胡乱答对一番。主审官见二人的供词驴唇不对马嘴,顿时明白有诈,他只好将此事原原本本上报给了廷尉。廷尉看后也傻了眼,不知所措。寻思了几日,他决定将全部卷宗移交到御史台勘验。5 X: Z8 e9 D2 s0 A- l- B
  御史台、谒者台、尚书台、号称“三台”,所有大案要案在审结后,都要经过尚书台呈报给皇帝。对于有疑点的大案,则要经御史台或者谒者台复核提出意见后,再由尚书台呈报。
5 W1 T( S( \: f0 q1 J0 O4 a) V  廷尉很狡猾。他深知刘庄正在盛怒中,要是他直接呈报或者由给尚书台转呈的话,一旦有冤情,将来他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为了避免自己被牵连进去。廷尉借口此案尚有疑点,还需复查,最终把案子像踢皮球一样推给了御史台。就这样,谒者、侍御史寋(jiàn)朗被迫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 @, [% C8 H& J  寋朗字伯奇,鲁国薛县人。这是一位仕宦经验丰富,深知民间疾苦的官员。他从小是在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中长大的。他刚生下三天尚在襁褓之中时,樊崇的赤眉军杀进了他们家的村子,寋母吓得六魂出窍,将他丢弃在荆棘从中独自逃命去了。数日后赤眉军远去,寋母才跑去收尸安葬,却发现他还有气息。她含泪将寋朗抱回家中抚养成人,又教他读书识字。只因寋朗品德端正,为人忠厚,精通《尚书》,学养精深。建武年间,他被乡里父老推荐为孝廉。到了京城后,寋朗被多次提拔升迁,到现在终于爬上了谒者兼守侍御史(代理侍御史)的高位。
! g# p4 Z! o, k5 v6 j8 Y0 U  早在二十多年前,寋朗就在御史台工作了,那时先帝刘秀还在位。他曾多次听刘秀屡次谆谆告诫,司法官员必须要牢牢记住八个字:“毋枉毋纵,毋私毋滥。”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司法官员判案时,不能轻易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能放纵任何一个坏人逍遥法外。在具体审理时,既不能心怀私意而对坏人手下留情,也不可刑讯逼供、滥捕滥杀。对于先帝的遗训,寋朗时刻牢记在心,从来不敢忘却!
/ N# a" A0 b+ e# J  在仔细看完了全部案卷后,寋朗双眉紧锁,暗自心惊:颜忠、王平的供词前后矛盾,破绽百出。如此疑点重重的案子,岂能定罪?!根据几十年的司法工作经验,他几乎可以肯定其中必有隐情:十有八九是廷尉衙门的官员刑讯逼供干出的好事!
" y. t; z& w; T5 q0 D( S' O  寋朗在朝中为官二十多年了,消息很是灵通。他深知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皆是忠良之后,从作案动机看,他们联手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G  s5 n4 R. @& g! {7 P% s% h* d
  寋朗做事很冷静,办案经验非常丰富。刘庄一向脾气暴躁,现在又正在气头上,如果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审清此案,只怕这四家真要集体挨刀。要是他迎合刘庄失了职,真把这四家都灭了门,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可是,要是一不留神触怒了刘庄,恐怕他现在就要被杀!进退两难,这可怎么办呢?
# B1 n0 g% c$ G, m! d+ \  寋朗想了整整一夜,最终想明白了。与其铸成一桩滔天冤案而受鬼神之诛,还不如查清事实如实奏明案情。这次就算是被刘庄杀了,也落得一个直言敢谏的忠义之名。要是万一能救下四家忠良的性命,岂不是大功大德一件?倘能如此,也算是对得起先帝的拔擢之恩了!$ e6 d- i  M  y' r  X  |
  想到这里,寋朗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查明真相。次日,寋朗凛然来到廷尉诏狱,这次他要亲自提审颜忠、王平,一定要落实证据,查个水落石出!
0 U( r, N8 Z/ O+ r+ c2 B- k  Q% c  这天,寋朗下令把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混在十几个囚徒当中,令颜忠、王平二人当堂辨认。颜忠、王平二人吓得浑身颤抖,死活不肯去。寋朗大怒,命令武士将二人拖到了制定地点,让他们指认。* r& J9 t3 H0 [( k9 D' i! N" X% _
  由于时间过去了很久,加之所有犯人都换了囚服,颜忠、王平二人如何认得出来?结果,莫说是从未谋面的耿建、臧信,就连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邓鲤、刘建,他们都认错了!寋朗脸色严峻,拍着书案厉声责问:“颜忠、王平!你二人诬陷朝廷重臣,该当何罪!?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如若不然,本官要大刑伺候!”颜忠、王平二人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跪在地上发抖,无言以对。寋朗大怒,令人将二人一顿乱棍打下,颜忠、王平二人吓得屎尿横流,不得不说出实情:“大人息怒!这都是廷尉衙门的主审官要我们这么说的啊!乞请大人开恩,饶了小人吧!”
7 r/ {1 z5 q. Z$ u7 h  得到了颜忠、王平二人口供,寋朗终于基本查清了真相,此案是一件彻头彻尾的重大冤案!回府后,他奋笔疾书,毅然上书刘庄,他在奏章中愤然写道:“据小臣所查,颜忠、王平二人完全是信口雌黄,诬陷好人。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实属冤枉!小臣怀疑颜忠、王平二人是受人指使,蓄意诬陷好人!小臣也怀疑,此前的其他案子,情况也与之类似。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问明真相。否则的话,长此以往,诬告成凤,人人自危,将来如何得了?”% y; O; T# n9 w. F. A7 B
  刘庄看了卷宗,也是满腹戏疑。他当即召来寋朗,当面质问:“如果真是你所说的这样,那么颜忠、王平为什么要诬陷他们?”寋朗答道:“颜忠、王平深知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提供了虚假的证词,企图利用诬陷他人而立功免罪!”刘庄大怒:“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早报告?”寋朗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息怒!小臣担心的是,除了这两人之外,还可能有其他人上书揭发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故而不敢上奏!”
( l. f  p% m  M' C+ Q; `  刘庄怒容满面,叱责道:“寋朗!你身为司法官员本当秉公执法,直言上奏。如今你竟敢骑着墙说话,这不是公然欺君吗?以前朕还觉得你是个忠臣,今日你怎敢如此妄为?看来朕过去是看错你了!来人,拉出去!杖毙!”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铮铮铁骨
9 X' a  `9 W9 Y1 w  7 E2 `6 B$ g/ G9 X( ?1 P
  随着刘庄的一声令下,虎贲武士一拥而出,七手八脚地拖起寋朗就走。寋朗拼命挣扎,奋力大喊:“陛下且慢!小臣还有一言,等小臣说完了再杀不迟!”
3 G3 z( K' t/ Z7 |) q# e  刘庄挥手,让武士们暂时住手,厉声责问:“寋朗!你死到临头,还有什么话说?”寋朗说:“陛下!臣只想说一句话,陛下如此下去,只恐人心不服啊!陛下想想,先帝在世之日,何曾兴起过如此大狱?何曾杀过这么多人?陛下如此滥用刑律,难道就不怕将来被先帝叱骂么?”刘庄见寋朗竟然抬出先帝来教训他,更是火冒三丈,破口大骂:“呸!好一个硬骨头的忠臣!朕且问你,是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你们要想死,朕成全了你们!”寋朗答道:“此章是我一个人所写,与他人无关!”( D# H! S* G$ {) ]' t! u
  刘庄厉声问:“既然如此,你却为何不与太尉、司徒、司空商议后再上奏?讲!”寋朗凛然答道:“臣心知此章一上,必然会被陛下诛杀灭族!岂敢连累他人?”刘庄听了这话,火气小了点。他沉默片刻,略带着惊奇的表情问:“寋朗,你既说不过是上奏说明情况而已,却怎知这是灭族之罪?”寋朗答道:“小臣审案一年有余,非但不能彻底查清此案,反而为罪人辩冤,故而深知罪孽深重,按律当诛!小臣之所以斗胆上奏,实望陛下觉悟而已!”眼见刘庄不语,寋朗趁机劝道:“陛下!再不能这么下去了!难道您要把忠臣良将都杀光才心甘吗?若是失了人心,一旦国家有难,谁来为陛下效力?难道陛下要把廷尉和典狱官们派上战场杀敌吗?”
5 ^4 _/ X) w; `  听了寋朗一番慷慨陈辞,刘庄再度沉默了。寋朗又道:“小臣询问过下面负责审问囚犯的官员,问他们为何刑讯逼供,为什么硬要人犯认罪?他们都众口一词地说,臣子对谋逆大罪理应同仇敌忾!如今判人无罪不如判人有罪,可以则可免受追究。陛下!如今的有司官员审讯一人,便牵连十人!审讯十人便牵连百人!如此局面,难道是陛下愿意看到的吗?难道就不怕朝野议论吗?难道不怕青史讥讽吗?”& G, v* Q: ~; ^3 [
  这下刘庄彻底没脾气了。他坐下想了想,又问道:“寋朗!据你所知,朝臣们有何议论?为什么他们不找朕来上奏?”寋朗答道:“陛下如今威严凛凛,如今谁还敢说话?三公九卿们上朝时,当陛下询问案情处理是否得当,他们全都直身跪着说:‘依照以往制度,大罪要诛杀九族,而陛下大恩,只处决当事者,天下人真是太幸运了!’但是,据我所知,他们回到家里,口中虽无怨言,却仰望屋顶暗自叹息!陛下,您觉得这种情况正常吗?”寋朗还说:“对于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的案子,公卿们谁不知道他们是冤枉的?可是他们见了陛下腿就吓得打哆嗦,怎敢说话?我寋朗久受先帝厚恩,无以为报,今日见了如此冤案,岂敢不向陛下直言进谏?如今小臣是要死的人了,就是全家老幼都被陛下族灭也心甘情愿!陛下要杀要剐,小臣心甘情愿!到了九泉之下见了世祖爷,小臣也是问心无愧!小臣的话说完了,快点动手吧!”寋朗以为这次必死无疑,趴在地上叩头,哀号不止。过了许久,却听刘庄冷冷甩下一句:“寋御史,你可以走了!”
0 F/ Q& a: I; M- d& c  寋朗不敢抬头,还在继续哀号。等过了一阵再看,大殿上空空荡荡,哪里还有刘庄的踪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9: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亡羊补牢6 N6 I, `* |0 |# o1 r( P3 h' ]
  
) L' h7 s: e# E  寋朗的话深深触动了刘庄,他决定亲自去大牢里看个究竟。他很想知道:刑讯逼供、强迫良民自诬的现象到底是否存在,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 S$ ~+ O3 g& W" h7 y  次日,刘庄亲临洛阳廷尉诏狱视察。御驾到了牢外,犯人们听到外面山呼万岁,知道这是圣上的御驾亲临,纷纷在牢中喊冤。狱中顿时鼓噪起来,喊声雷动。刘庄听到喧哗,令人将所有的犯人全部提到室外,他要一个一个检验。
0 @$ E% T& }, q5 J. e5 d  只见犯人们有一大半被打成了残废,不能行走。很多人是从刘庄的御辇前爬过,口中无不诉冤。对于那些勉强能够行走的,也都是形消骨立,面无人色。他们也匍匐着前进,口中大喊:“陛下!小民冤枉啊!”! {3 T# M2 s2 E: A
  看着眼前如此惨状,刘庄这才知道寋朗所言不虚。他转脸叫来廷尉以及典狱官,冷冷地问:“这就是你们管理下的监狱吗?”二人见刘庄面有愠色,吓得浑身颤抖,跪下奏道:“陛下!这些人犯都是楚王一案的死囚,入狱后死活不招,臣等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用刑了。看在臣等一心报国的份上,请陛下恕臣等用刑深刻之罪!”# D3 x3 r8 O& {
  刘庄沉默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本人!酿成如此冤狱,还能怪谁呢?他在心中黯然伤感,感到很是内疚:“真是想不到,在我堂堂大汉京师,竟有如此阎罗之地!”他问典狱官:“这里关押了多少人?”典狱官奏道:“启奏陛下,这里总共关了一千多人!”刘庄当即传诏:“除了颜忠、王平等要犯之外,其余人等,一律释放!”于是,诏狱中关押的绝大多数人犯全部被释放,耿建、臧信、邓鲤、刘建四人也幸运地逃出生天,走出了鬼门关。- a& K7 O& q0 ?
  说也奇怪,就在刘庄颁布这道诏书后的次日,接连七八十天滴雨不下的京师洛阳,突然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甘霖。
9 f6 g4 j% R( O7 j3 C  这场雨虽然下的不大,但是却持续了好几天。这场迟到的雨水,给所有人心头的感觉却很清凉。雨水虽然不能换回无辜死难者的生命,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安慰。
- `! ]5 ?% ?3 v9 ?  J3 b) V+ q  几天后,马皇后见刘庄闷闷不乐,就劝他一起到北宫西北的濯龙园游玩。雨后的园子,飞瀑流泉,草木苍翠。马皇后道:“陛下!臣妾以为,楚王一案株连的有些多了。陛下虽以严法正朝纲,但长此以往,必然有伤天地和气啊!”刘庄听了,依旧默默不语。马皇后又婉转地说:“陛下请看,这雨后的园子多美啊!要是没有这场雨,哪里来的如茵绿草呢?”这天夜里,刘庄在床上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睡。& Q5 L/ w! x, ]1 t9 H8 X
  到了半夜,他起床来到庭院中,来对地踱步。望着天上的一弯残月,他渐渐醒悟了:“看来,朕这次的确办错了。因为朕的过失,有些人家却如这残月一般,再也不能团圆了!”刘庄耳边似乎又想起父皇临终时的遗言:“皇儿,你精于律法,明察秋毫。在这点上,朕不如你。然于宽厚驭众之道,你却不如朕。临朝主政,万事如麻,切不可焦躁,不可滥施律令,以免伤及无辜。切记!”刘庄后悔不迭:“唉!这件事,都怪朕太性急了!可是我怎么全都忘了呢?真该死!”
$ w1 {. o! \: k4 D. p) K4 ?  但是,不这样严打,刘庄又该怎么办呢?刘荆反了,刘英也反了,下一个落在刘庄手里的倒霉鬼又将会是谁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寒潭余波/ M8 ~7 W' ]/ [4 S6 C" @7 E
  
  R( @7 @. p3 M' j: c  永平十四年(西元七十一年)春,刘庄终于醒悟过来了,心中对刘英一案的处理后悔不迭。在关在洛阳诏狱的囚犯们大都被释放后,还有一个地方的问题没有解决:楚国。
- K& W; M, d+ M0 j# y$ t  楚国作为楚王刘英的封地,自从案发后,这里被刘庄下令改为郡,收归中央直接管理。在此之后,由于刘庄的严厉督促,各级官吏大肆株连,滥捕滥杀,造成冤狱无数,这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重灾区。一年多来,楚郡上下搞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9 |! S3 `8 j: r" n" j
  案子折腾了一年半,民愤越来越大了。到了永平十四年春,刘庄有了悔悟之意,决定派一个得力的干将担任太守,主要是做安抚工作。他一连思忖了好几个人选,都觉得不满意。# s: T0 F8 I! M  a1 W/ J* k, {; ?5 ?5 y
  这日,刘庄召问群臣:“谁可担当楚郡太守之职?”尚书令奏道:“任城县令袁安,可当此任!”刘庄从没听说过这人,忙问:“袁安?此人是个什么来历?”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异口同声地说:“陛下!袁安乃汝南名士,是当今不可多得的人才。此人虽然年轻,却是文武全才,将来必是我大汉未来的栋梁之材啊!”刘庄不悦:“此人竟有何德何能,尔等竟如此高誉?”
: G  E! f0 C7 ^1 k0 z) h  尚书台的官员说的一点都没错。未来的历史将证明,袁安真是国家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他不仅是一位饱读诗书、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是一位秉奉仁恕之道,深怀慈心柔肠的好官。
3 e0 j$ L! ^$ S- u* v  袁安字邵公,汝南郡汝阳县人。袁家世代书香,祖父袁良精通《孟氏易》,汉平帝时以明经被举荐入朝做了太子舍人。建武初年,袁良被刘秀任命为成武县令。袁安之父早死,从小跟着祖父生活。袁良见这孩子生得聪明伶俐,就将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他。袁安成年后,为人端庄稳重,历来被州里所重。袁安最初做过某县的功曹,后来因故去职而来到洛阳求学。因为家贫,他在洛阳城内找了一处陋室住下,每日里都在刻苦读书。一年,天降大雪,平地积雪深达一尺余。洛阳县令担心城中会有冻死者,急忙骑马带人出去巡视。一路上,县令看见家家户户都在扫雪清路,惟有一家门户紧闭。门前白雪皑皑,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县令根据以往的老经验,多半是主人已经冻死了,急忙带人闯进去,准备收尸安葬。县令带人进屋后,却见一人卧在床上,早已冻僵了。衙役上去摸摸鼻息,好像还有气。县令急忙令人给他灌热水,将其救醒。县令问:“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这样?”袁安道:“在下袁安,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县令责问:“为何不出去借点吃的?”袁安道:“下了这么大的雪,家家户户都没粮食了。我怎么好意思给人家添麻烦?”县令很惊讶,对袁安的品德很欣赏,一一询问了他的家世情况,袁安一一做答。洛阳令见袁安的谈吐不凡,感觉这是个人才,就向朝廷推荐他为孝廉。此事传开后,袁安闻名天下。后人还为此绘制了一幅著名的人物山水画——《袁安卧雪图》。
. g: c7 w% A& O- O- L3 F) c+ d  由于袁安品学兼优,声望鹊起,先后被朝廷提拔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袁安在两地任职期间,为政宽简,民众爱戴。他的声誉传遍州郡,也震动了京师。朝廷三公各府以袁安为政清平,联名将他推荐到了朝廷,准备对他表彰。此刻,刘庄正找不到楚郡太守的合适人选,尚书台的官员们就顺水推舟地推荐了袁安。* O) @) ~. j; i* S, U! W, p
  听了尚书台官员们的奏报介绍,刘庄大悦,遂当即下诏任命袁安为楚郡太守。此外,刘庄还授权他负责审结本地的楚王谋逆一案。2 P+ g% I+ t' [
  袁安抵达楚郡后,他没有先去太守府,而是先来到监狱大堂审案。他命人找出所有的卷宗,一一审验。对那些有疑点而缺乏证据的犯人,一律登记备案,然后下令将他们统统释放。楚郡的官员们见状,吓得赶紧跪下叩头力争,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大人啊!这可万万使不得!您这样做,可是附从反逆,依法必将同罪啊!”袁安缓缓道:“尔等都给我起来!此举如果违法,我袁某人一人承担,不会此牵连你们!”袁安与全郡大小官员将案卷分别上奏,奏疏送抵洛阳时,刘庄已经有所醒悟。他在感慨之余,终于批准了袁安的意见。在袁安的竭力保护下,楚郡在押的案犯中总共有四百多家获释,数千名被无辜关押的犯人被无罪开释。
6 i( }' F0 w% y3 t  x  永平十四年五月,为了挽回几年来多起案件造成的消极影响,刘庄开始了有步骤的平反工作,他下诏将广陵王刘荆之子刘元寿封为广陵侯,食邑六县;又将窦融之孙窦嘉封为安丰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训,刘庄总算是明白了一点。这些补救性的措施,无疑是对几年前失误的反思。5 M7 y& [6 e- ]* I; e6 o4 q
  转眼到了次年(永平十五年)二月四日,刘庄离京去东方巡视。二月二十七日,他来到下邳县举行亲耕之礼。三月,车队抵达鲁城(今山东省曲阜),在这里,刘庄瞻仰了孔子故居,又亲自登上讲堂,还令随行的皇太子刘炟与亲王们阐说儒家经典。随后刘庄又去了东平、大梁二地视察当地民政,考察吏治得失。4 l& n' N3 `% Q' y0 O2 \( f  ^, R
  四月五日,刘庄返回洛阳。回京后,刘庄颁诏,加封皇子刘恭为钜鹿王,刘党为乐成王,刘衍为下邳王,刘畅为汝南王,刘封为常山王,刘长封为济阴王。刘庄还亲自划定封国疆域,各封国面积只有楚国、淮阳国的一半。马皇后见了,惊讶地问刘庄:“陛下!皇子们只分到了几个县,同先帝旧制相比,是不是有点太少了呢?”刘庄笑道:“朕之子岂能与先帝之子相提并论?他们这些人,每年有两千万钱的收入就足够了!”四月十日,刘庄宣布大赦天下,所有的人犯无论罪行大小,一律开释。* ]" }) {4 P$ |  {$ ~6 b  k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刘庄虽然在这一案中犯下大错,但却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至此,楚王刘英一案基本划上了句号。
8 e7 n  A5 z3 k* G2 K* @6 E4 c# X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新的案子还在接踵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心力交瘁
6 P8 d7 r9 `9 v) Y# F( d  ! s- v. p2 T( h* o5 L
  永平十六年(西元七十三年)夏,朝中又出了谋反的案子,这一次被人告发的是早年刘庄的死对头——淮阳王刘延。* f2 H: N. d: u/ T
  揭发者在向朝廷上书控告说:“刘延生性跋扈,在其国内骄奢淫逸,对下属严酷残忍,滥用刑罚。”告发者还指控说:“刘延与内兄谢弇、驸马都尉韩光密谋,私聚奸猾,伪造图谶,还偷偷进行巫蛊祭祀,阴谋诅咒谋害圣上!”告发者揭发的谢弇则是刘延的小妾之兄,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驸马都尉韩光可不一样,他绝对是朝中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是当朝驸马,其妻是先帝刘秀的三公主——馆陶公主刘红福!, M5 M+ U0 B- N% s' I8 w. a
  而刘红福与刘庄之间的关系一直颇为复杂,兄妹二人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刘红福是先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的第三女,自幼聪颖,长得也非常漂亮。她是刘秀最疼爱的女儿,一直被视为掌上明珠。刘红福与前太子、东海王刘疆关系最好,手足情深。刘红福一心盼着大哥登基,将来自己也能跟着享福。不料,最终却是刘庄取而代之,刘红福对此心中极为不满。刘庄与刘红福兄妹之间的矛盾,也给刘红福本人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m1 V+ w" O% I5 s: t9 u) [
  刘红福嫁给韩光后,刘庄对她一家一直不冷不热。她心里很不安,有些不知所措。数年之后,刘红福与韩光生有一子已成年,她也想跟其他官员有恩荫子嗣的权力一样,想请刘庄也把儿子录用为郎官,将来也有个好前途。为了试探一下刘庄的态度,刘红福亲自入宫,直接对刘庄说:“陛下!臣妾想为犬子谋一个郎官的差使,不知可否?”刘庄与刘红福一向不睦,而且此事也不合法,冷着脸断然拒绝。为了照顾她的面子,刘庄还是赐钱一千万,强行把她打发回去了。数日后,刘庄还对群臣公开了此事,当众说:“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8 v1 H& _; [, {  D+ g+ Y0 \7 ~8 P
  刘红福闻之大怒,觉得刘庄令她在朝野上下丢尽了颜面,自尊心深深受到了伤害:老四啊老四,你不答应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她将此事告诉丈夫后,韩光更是怒不可遏,气愤地说:“若是大哥在位,断然不会如此!现在老四登基,与咱绝不是一条心!”从此之后,夫妻二人对刘庄严重不满,觉得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这才找到了胞弟淮阳王刘延。三人聚集在一起,准备谋反,将来推举刘延称帝。# q. c. Y$ i* ]% s
  人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动物。刘庄对刘红福显得有点绝情,但这都是为了维护法制。否则的话,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 j7 n" F: j( F8 [& G  从登基十几年来的表现看,刘庄虽然杀起人来手段狠辣,毫不手软,可他也却并非冷酷无情的“冰人”。对两个谋反的兄弟本人,刘庄对他们相当厚道,最多不过让其自杀,亲属一个也没株连。刘庄之所以屡次兴起大狱,也都是被逼的。2 q" c# E9 ^; h9 e0 A6 g; N
  此前,刘庄之所以对涉嫌参与广陵王刘荆、楚王刘英等两起案子的人予以严惩,本来是想通过杀一儆百,一劳永逸地制止这种犯罪行为。十几年来,刘庄株连残杀了那么多无辜者,难道他就不知道其中有冤吗?,“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漏网”,早已成为刘庄断案的原则。为了遏制贵戚犯法的势头,牺牲一般小民的性命,他是在所不惜!
4 E7 h9 {2 F% Z  滥捕滥杀的后果很严重,到后来搞的怨声载道,鸡犬不宁,无论是朝野还是民间都对刘庄的意见很大,只不过畏惧他的权威而敢怒不敢言而已。人总会有清醒的时候,刘英这件案子审到了最后,刘庄终于想明白了,有些悔悟之意。因为按照这种架势,只怕用不了几年,他的兄弟亲戚们都会被他送上法庭!刘庄准允了袁安的意见,总算是把案子草草了结了。+ a+ _0 a' q8 y7 o, U7 d. h. z8 U( k+ G/ N
  自从之后,刘庄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感觉自己的太累了,尤其是心很累。他不想再看到任何亲属犯法,永远不想!然而,时间过了还不到一年,竟然又出了如此大事,刘庄感到匪夷所思,再次动了怒:“刘焉啊刘焉,你好糊涂啊!你也不想想,刘荆是怎么死的?还不是因为这个!刘英的下场,难道不可怕吗?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 j  G' b" z, `) F* z  盛怒之下的刘庄再次发威,严令有司官员立即开始调查。数日后,结果出来了:揭发属实。刘庄大怒,他于五月二十五日颁诏作出公开判决:谢弇、韩光大逆不道,依法必须处死。司徒邢穆与韩光暗中来往,图谋不轨,一并论死。在这一案中,无辜被牵连致死者甚众。8 \; k. E. B% ]1 D3 T' F
  馆陶公主刘红福听说丈夫获罪的消息,亲自跑去找刘庄求情。刘庄一见她火更大了:你本来就是罪人,自身难保,还敢来说情?他将公主大骂一顿,赶了出去。刘红福悲痛欲绝,后悔莫及,想着如果这样苟且偷生,有何面目面对驸马韩光的亲属?有何面目面对死去的父母和馆陶的父老?韩光行刑之日,刘红福痛不欲生,大骂刘庄无情无义,遂在家中自缢身亡。刘红福死后,刘庄按照她遗书中的要求,将她与韩光合葬于馆陶县黄花台西侧。0 ~7 _; b( g' b) U, v+ U
  从犯们都处决了,主犯刘焉怎么办?已经死了刘荆、刘英两个兄弟了,难道还要再杀第三个吗?刘庄对此迟疑不决。六月八日,刘庄提升大司农王敏为司徒,协助他处理此案。数日后,有司官员奏请将首犯——淮阳王刘延处死。刘庄念及刘延也是自家骨肉,于是网开一面,从宽发落,他于七月中下诏,让刘延改任封邑仅两县的阜陵王,将其打发的远远的阜陵闭门思过去了。
6 _( r# ?+ v  z% }  杀了妹妹、妹夫一家,贬黜了弟弟,刘庄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判决完了这个案子,刘庄也落了泪,他孤独地站在殿外,望着夕烟西下,顿觉满目凄凉……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朝露日稀3 n! t: @& m9 M) ]) |& }; T+ j$ T
  ' A8 ~! j# h* {2 Q* B
  帝王家庭是围绕着最高全力组建的。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隐藏着多少血腥的争斗?古往今来,哪个帝王之家不是如此?以下犯上、弑君夺权者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太史公司马迁叹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2 i; z) M% d2 i- X- Y  正是基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在君权至上的时代,帝王们为了保住皇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旁落他人手中,他们从登基的第一天开始,无不在时刻告诫自己:绝不能轻信任何人,无论对谁都要留一手,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例外!的确,他们要是没有这点警觉的本能,只怕脑袋早就被谋反者砍成八瓣了!
6 H2 ?$ C/ ]$ z, d: H/ Q  到了永平十七年时,身体素来羸弱的刘庄显得心事重重。他自幼聪慧,一向秉性多疑,刘荆、刘英、刘红福等一桩又一桩案子的接连发生,对他的精神刺激很大。他时常感到心情烦躁,思虑重重。他时常在想:“唉!皇家骨肉尚且如此,何况是外人!”渐渐地,他无论对谁都有些不放心,就连他一向最新任的马皇后的话也不大听的进去了。在收拾掉了几个野心勃勃的同胞兄弟之后,他又将目光落到了那些有才能的宗室子弟身上。
5 B; I  v6 a: l' U% Y  在宗室子弟中,当然是故乡章陵(舂陵)这一杆子子弟最能干。这些人的祖辈或父辈大都参加过五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舂陵起义,他们不但根正苗红,而且本人也很有才华。北海王刘睦就是他们当中最优秀的代表。
6 o7 K1 }( S) ]+ R5 c6 J  刘睦是舂陵起义元勋刘縯之孙,前北海王刘兴之子。当年,刘縯首倡大业而不幸早死,刘秀对他的两个遗孤刘章、刘兴倍加爱护,视如己出。为了让他们成材,刘秀分别任命他们为平阴县令、缑氏县令,后分别被拔擢为梁郡太守、弘农太守。后来,刘兴被刘秀封为北海王,刘兴死后其子刘睦嗣爵。" j5 T! \) z$ m& B; P; S+ d
  刘睦少年时聪明好学,精通史书经传,先帝刘秀很喜欢这个侄孙,曾多次召见,恩遇如自己的孙子一般。那时刘庄还在东宫做皇太子,也很是喜欢刘睦的聪明伶俐,就将他召至身边一起读书。二人关系极深,经常是形影不离。7 p8 h+ D8 `5 H1 c( x
  当时东汉开国不久,朝廷法制尚不如西汉全盛之时健全,尤其是朝廷没有重申诸侯王不得结交宾客的禁令。只因刘睦谦恭礼士,很多名士不远千里前来交结,名儒大德莫不造访其门,刘睦的声望日隆。到了建武二十八年刘辅案发之后,刘秀重申了昔日禁令,刘睦深感恐惧,心中惴惴不安。为了保住性命,他开始收敛锋芒,很少结交宾客。到了国中就封后,刘睦一如既往地闭门谢客,再也不与任何人来往。; ?+ p! i" ^5 F! x
  到了刘庄登基后,刘睦干脆谢绝了一切宾客,谁也不见。他四处寻访美女姬妾,整日里花天酒地,沉湎于声色之道。( x% ]8 f1 R8 O
  一次,刘睦准备派中大夫进京朝贺。临行前,刘睦将他召来对他说:“假如圣上问到我的起居,你用什么话回答?”中大夫为了拍马屁,诌媚地笑着奉承道:“小臣知道该怎么上奏。大王一向忠孝仁慈,尊敬贤才而乐与士子结交,小臣岂敢不据实回答!”刘睦大怒:“放屁!你要是这样说,那就要害死本王了!那是本王年轻时的事,若敢胡说,小心你的脑袋!”中大夫傻了眼,不知所措。刘睦笑笑道:“你就说本王自从袭爵以来,意志衰退而变得异常懒惰,整日里以纵淫无度,声色犬马,无所不为!此外,本王还特别喜欢出去游玩打猎!你必须如此上奏,才算是真正为本王着想!”眼见刘睦如此不“争气”,刘庄放下了心。他也明白了,刘睦之所以如此,目的是向他表白:“圣上,臣侄对您绝无二心啊!”& H' I. ~$ n6 p
  刘睦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怕引起朝廷的猜忌。“伴君如伴虎”,作为一个臣子,为人做事要是不放聪明点,天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面对刘庄这样的雄猜之主,他不刻意自污品德,又如何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此生呢?然而,酒、色对人身体的摧残是很厉害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刘睦淫浸其中的时间长了,身体也渐渐熬不住了,渐渐露出下世的征兆。永平十七年(西元七十四年)的春天,刘睦病死了。
% a1 U+ B! _: B% D  C  得到刘睦的死讯,刘庄沉默良久,长叹不已。其实,刘睦胸中的哪点小九九与韬晦之术,怎能瞒过精明过人的刘庄?二人之间怕是早就心有灵犀,彼此之间不过是都装糊涂罢了!
" t! r* H- e3 [/ i  永平十七年正月,又到了该去祭祀先帝刘秀的日子。在此之前,刘庄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到了接近举行祭祀仪式之前的一天晚上该就寝之时,刘庄却毫无睡意,独自在殿中来回踱步,显得焦躁不安,似乎是有些心乱如麻。他睡下又起来,起来又睡下,就这么折腾了足足半夜,他折腾累了,终于趴在榻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 l- T; Q0 b. V. F. _7 b  恍惚中,刘庄又梦见了先帝刘秀与母后阴丽华。他们相依相伴,携手在陵边散步。音容笑貌,就像他们当年在世时一样。刘庄跪下向他们叩头,刘秀还是显得英武宽厚,阴丽华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就像当年在世时一样。转眼间,他们向刘庄挥挥手,隐隐地消失在了云雾之中。
$ T3 S6 |7 L3 B' l8 M/ O  刘庄猛地醒来,原来却是南柯一梦。虽然天还没亮,夜色犹深,刘庄却始终无法入眠。别看刘庄已经四十七岁,在外人的眼力他为人严峻,人人也都怕他。其实,刘庄的内心很脆弱,时常感到孤独。望着外面一片沉沉黑夜,刘庄悲伤不能自禁,泪水沿着腮边滚滚而下。他披上衣服起身,令人找来历书,他要找个上坟祭祀的好日子。粗粗一算,他猛然发现,明日就是良辰吉日!
0 E  }/ B5 r4 o- A. ^  次日一早,刘庄立即传诏,令有司官员准备一切仪仗器具,准备出行。祭陵的当天,天上落下了细密的露珠,洒在了原陵的树木上。刘庄很是惊讶,认为这就是甘露——上天赏赐给他的敬献父母的礼物,连忙下令采集,将其呈至刘秀与阴丽华的灵前作为祭品。1 G  l9 i9 m5 G" u# @1 i
  仪式结束后,刘庄从跪垫上站起身,抚摸着父母当年用过的御床,又一一擦拭母亲阴丽华镜匣中梳妆用品。渐渐地,刘庄的喉头哽咽了,眼泪犹如泉水一般涌出,也许是他想起了什么,最后他控制不住情绪,竟然嚎啕大哭。身边的侍从们谁也不敢劝说,只好跪在一边陪着抹眼泪……
7 d; a. j$ G. D, Z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稀”,人生短暂,浮华如梦。为了苟全性命,不知有多少人在为活命而煞费苦心。岂止是在当时,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例外?8 c# _1 r1 v' s4 X7 f* A/ x
  天下苍生皆是如此,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刘庄也不例外!回想起这十八年来的往事,犹如一场春梦一般,亦真亦幻……
0 {5 f) A! Z0 ?9 ?0 X/ Y) X" t   截至永平十七年,东汉建立已经整整四十七年,全国统一也已经走过了三十二个年头。在刘秀、刘庄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的辛勤治理下,大汉帝国今非昔比,蒸蒸日上。放眼中原大地,一派人寿年丰的富庶景象。百姓富足了,国力强盛了,刘庄心中的雄心也被点染,他也想效法武帝,出兵西域,横扫大漠!每次想到这里,刘庄就很是激动:倘能取得武帝那样的赫赫武功,才能永垂青史啊!
, k2 \/ d9 n3 s9 ^3 ]5 w   刘庄虽然雄心万丈,一心想开拓边功,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1: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奋戈西域3 O2 U1 Q9 h) o) O
  
; b$ a+ }/ Y- {  @, F, P: ?4 b& M  (一)建武遗业
/ [' k: z0 @; b. g5 B7 s" T+ R( e  
. Q* f! v9 ?& Y8 C0 D# r  桀骜不逊的北方邻居匈奴,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心头大患。自西周以来,匈奴骑兵不断南下,他们来去如风,剽悍善战,给中原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汉时,汉武帝奋戈北征,屡破匈奴,经昭、宣、元、成诸世之后,由于接连遭到天灾、人祸及汉军的重拳打击,匈奴日衰,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 z2 Q! R; Y7 x6 T; \  到了刘秀统一全国后,却是死活不愿对匈奴用兵。从地皇三年(西元二十二年)舂陵起兵开始,刘秀经过整整十五年的血战才统一中原。对于战争,他早已厌恶至极,再也不想对任何地方用兵。止戈息武,休养生息,这就是他的根本国策。对于北方的外患问题,也是个令他极为头痛的严重问题。$ d, h9 p3 u6 E. L
  建武十六年(西元四十年)以后,北方边事问题日益严重。匈奴一家虽不足为虑,真正可怕的是匈奴与羌人、鲜卑、乌桓等新兴势力联合起来向中原发动进攻。建武十六年,匈奴、鲜卑、乌桓三部以及羌人联合起来,向汉朝不断发动攻势。北方诸郡无力抵挡,只能任由其蹂躏,损失惨重。
+ N4 b: t3 C, Q  由于天下初定,疮痍未平。对于北方西方边患,与当年的文、景时期一样,由于实力不足,刘秀只好采取战略防御,只能强行咽下这口气,继续隐忍待机。9 V8 J% K7 q, b: h  D  d
  建武二十年春,匈奴入侵上党郡、天水郡,杀入右扶风地区。十二月,匈奴入侵天水、扶风、上党。同年,鲜卑、乌桓则仗恃着马快刀沉,不断对渔阳、辽东诸郡侵扰。建武二十年之后,鲜卑、乌桓的南侵逐步深入,竟然渗透到渔阳、辽东腹地!乌桓势力相对更大。他们世居上谷郡塞外白山之中,最为强悍富庶,代郡以东受其侵害尤为严重。乌桓部落地近边塞,朝发夕至,烧杀抢掠,沿边五郡大震,屡屡举烽示警。人民惊恐,无法安居。几年下来,边境五郡一片萧条,几乎不见人烟。
' ~) s5 H6 o: H5 \/ j  由于实力不济,刘秀也是无可奈何,对于匈奴、乌桓、鲜卑的侵扰,他只能最大限度地采取守势做被动防御,根本无力主动北征。
  z; J/ b( ]5 K& n' ?( Z! E  建武二十一年八月,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及谒者分别修筑城堡要塞,逐渐恢复郡县,在有些地方虚设太守、县令,招集百姓返回故乡。
- t7 R5 ?3 _8 a. a& G4 V7 [3 k  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单于挛鞮舆死了,其子左贤王乌达侯继位,很快却又死了。乌达候之弟左贤王蒲奴继位。由于匈奴地区连年发生旱灾、蝗灾,赤地千里,人畜饥疫流行,死亡大半。蒲奴担心汉军乘机来攻,赶紧派使者到渔阳郡请求和亲,刘秀也不想打,就遣中郎将李茂为使者回报:“大汉以忠信立国,岂能趁人之危!”蒲奴见汉使前来安抚,心中宽慰。不料,他的盟友乌桓却要落井下石!他们趁着匈奴疲弱,大举来攻。匈奴打败,死伤累累。蒲奴无奈,只好率部撤出漠南,向北迁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刘秀见北边诸夷自相攻伐,料定必无大事,用金钱和绢帛招降乌桓部落,以为分化、瓦解之策。为了休养生息,他下诏裁撤沿边各郡亭候及边防官兵。2 x( c$ g: M. Q. i* K
  按照西汉旧制,对于西域各国的管辖是由西域都护府来完成。由于疮痍初复,国力不足,对西域各国刘秀根本是鞭长莫及,无力驾驭:连自己的家门口都不安全,哪里有心思拓取边功?恢复西域都护府的打算,自然成了遥遥无期之事了!+ I) Y! I! P6 A" Q% a! n& {
  为了确保中原的安定,刘秀只能将西域各国充当人质的王子暂留在敦煌。这些异国王子,由于长期滞留内地而不能返回家乡,心中异常惆怅。他们思乡心切,情知洛阳朝廷无力西向,失望之极,纷纷逃回本国。6 R1 L. `8 ?# a! O) O) x; L: R
  面对匈奴的大兵压境,莎车王畏惧不已。知道洛阳朝廷不会派都护来,于是出兵击败附庸匈奴的鄯善、击杀龟兹国王以自卫。情急之下,他不得不上奏洛阳:“臣愿再派王子到洛阳为质,恳请朝廷派都护抚慰西域。如若大汉不派都护,臣等也只好归降匈奴了!”刘秀无奈,只好下诏作答:“而今国家疲敝,无力遣使出兵相助!如果西域各国感到力不从心,卿等自己选择吧!何去何从,悉听尊便!”于是,鄯善国、车师国又归附匈奴。# @$ ?9 ~- P1 J& c" w. e- X
  随着莎车、鄯善、龟兹诸国的归附匈奴,汉朝在西域的领地全部丧失,形势日益危急。再加上西羌、乌桓、鲜卑在边境的侵扰,局势日益严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2 14:29 , Processed in 0.0218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