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8 17: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6.麻辣军师
8 @! }' ]+ X& D( w+ U* f
: z/ E9 P) B8 _% L 孙膑莫名其妙人间蒸发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庞涓的心情很复杂,有些恼火,有些哀悯,又有些担心。孙膑虽成废人,但毕竟是控制在自己手中保险些,万一日后生出些变数总是不好的。不过庞涓并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杀死孙膑,他对孙膑的感情,是又爱又恨,又妒又怜,其间纠结,是难以为外人道的。* y' e, F+ _5 Z9 t1 H( Z
9 Q6 P( {/ c# D! `* z
到头来,庞涓还是发现自己没能摆脱掉痛苦,从前是嫉妒的痛苦,现在是负疚与担心的痛苦。事实上,庞涓一生都在孙膑的阴影下挣扎,从来没有一刻逃出去过,直到死也没有。
. _( ~% T" O- A0 ^" \. ~1 S$ F; E: ]
( ^( i; ^7 o' W7 ]' K 这一切能怪谁呢?怪只怪庞涓自己心理太阴暗太敏感太狭隘,这是他自己在折磨自己,他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说实话,我当真不喜欢庞涓,要么就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心狠手辣不留后患,要么就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堂堂正正公平竞争,像他这样婆婆妈妈外厉内荏,还真是不如去做一个普通人要好些,至少能太太平平安安心心的过完下半辈子。0 V; ?2 V# @- d' y- L7 P5 g U
" w$ h1 h, c& R* k8 [1 {& h) l" P 然而上天给了他满腹的才华,却没能给他足够的心胸,于是,一个名将的悲剧已然注定,公元前364年魏迁都大梁后,魏国势力在中原的不断扩张终于引起各国的恐慌,不甘压迫的赵国首先发难,开始挑战魏国的霸权,从而将孙庞这对生死冤家一举推上了历史的聚光灯下,一场战国时代最精彩最传奇的名将斗智就此展开!
8 t9 c9 m, T! u: S7 ^) h G3 G! A& ]. f0 A; Y
在魏文侯时代,赵韩一直是魏国的忠实小弟,当时的三晋同盟简直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随着吴起的离去以及赵韩的崛起,特别是赵国在公元前403年进行了公仲连改革国力大增后,以及公元前375年韩国吞并郑国后,三晋联盟就渐渐开始瓦解了。0 X4 C. b+ \, {9 J2 U4 E! {3 V( V/ n6 A
1 b) U! e! g3 i8 R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一个大强盗带着两个小强盗一起去抢东西,刚开始小强盗武功差只能跟在大强盗后面分点小油水,后来小强盗武功变强了,分赃不均利益冲突啊自然不可避免,这时候大强盗非但不加以安抚,反而动不动就打小强盗,你说这强盗帮能不起内讧么?当然,这个例子举得并不恰当,但其间的道理还是差不多的。赵国本就是个尚武的国家,军事能力一向不差,魏惠王偏偏又一门心思求霸中原挤压赵国生存空间,于是赵国第一个不服了,它决定联合秦国和齐国,从三面夹击魏国,把最大的强盗也打成小强盗,那么实力均衡的众强盗们就都能有得饭吃了,是不是?
' q. Z8 H0 y! |/ _- t 7 l5 n, w I0 z% K0 M
众所周知,多元政治比一元政治更适合中小国家的发展,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 ~4 d& ~& t0 H1 @6 ]/ i& d) ~ # k3 A1 J, C. k
于是在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赵国率先发兵向南进攻垂涎已久的魏国附庸卫国,很快攻下卫地之东阳地区,与此同时,变法已五年小有所成的秦国也发兵向东进攻魏国,并攻占了西河重地少梁。
3 H8 a5 p7 x7 J [; n0 p9 m. s3 }8 O
秦赵同时出手,齐国却很奇怪的按兵不动了,威王和孙膑不是不想也去插一脚,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无论是在职场争斗还是世界大战中,最佳的位置都是残局的最后收关者。因为不管这次风波多么的惨烈,一般来说最后一个出现的人总是获益者。比如二战后的美国。
% \) j& O# w4 F4 |/ j( h8 e 1 Z; C; _- K2 K! S
魏国的霸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衅,魏惠王大怒,即命庞涓领兵八万救援卫国,务必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赵国这只出头鸡,杀鸡给猴看,看谁还敢捣乱。
" Z* S! \( {8 B% a3 Q9 H: s. r/ P+ [, o
于是,庞涓带着八万魏宋卫三国维和部队出发了,目标竟是——
9 g- G( d. S2 |& u- H |# }/ c 6 l* @( i6 b( \' }* J; ?3 d) X
赵都邯郸! M; X" ~- [5 U1 \9 d! U; c
3 k+ Y. ]' a2 j9 j
赵国的军队正在卫国严阵以待,却发现庞涓的军队直接攻打邯郸去了,不由大惊,赶紧回师去救,却不想中途中了庞涓的埋伏全军覆没。庞涓趁胜扫清邯郸周围军事据点,兵临邯郸城下,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日夜攻城不止。史称“邯郸之难”。
& z5 ?5 J. L: a4 @" w, `$ S6 l ( h$ X2 V' V, v( m- Z, x
这就是庞涓的实力所在了。原来早在孙膑“围魏救赵”之前,庞涓已经“围赵救卫”了!想不到吧,孙膑的把戏原来是庞涓玩剩下的,此二人的智商本就在伯仲之间,斗起智来这才叫个精彩无比。
3 p7 }3 E; C h# D
/ M( f3 }$ O( O E! F, d8 F, t4 n 赵国君主赵成侯万万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的一次反扑行动,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这可真叫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咋办?赶快找帮手呗!庞涓只用了魏国不到四分之一的兵力,就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看来只有把天下所有强国全拖进这场大战中来,才有可能反败为胜了!) Y R1 K. z, |" \7 g% W
- H, E4 S$ K7 Q( `$ }3 c) l7 O 于是,赵成侯紧急派出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援,并立即迁都巨鹿,组织力量反攻。
2 V5 P E6 u3 r
1 r# U4 i1 [8 b) b/ P 楚王接到赵侯的求援后,不去雪中送炭给赵国,反而趁火打劫魏国,他竟派出大将景舍攻入魏境,夺取了睢濊之间(皆在今河南商丘以南的豫东、皖西一带)大片土地,至此魏国可以说是三面作战了,北攻赵,西拒秦,南对楚,一个国家竟能同时与赵秦楚三大国交战而不落下风,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实力的确非同凡响。6 l6 ^1 C0 Z* A( s+ w4 A8 P. l
+ _: ]0 ~8 i0 z# L- q; O 魏惠王派人告诉庞涓,秦楚二国有寡人顶着,你给我拿下邯郸便是,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直接灭了赵国,只管放开手打,完全不必回救!
1 j7 i7 V4 e% g, P# f6 M6 ]$ @
+ ?: U6 k+ h+ d0 V. t 好一个牛气冲天的魏王!佩服佩服!5 v4 Q# E$ `4 @* J f( y
3 R9 G Q- S8 m1 U$ |3 L# w- W8 w
庞涓很想问惠王,如果齐国也出战,魏国面对天下四大强国的联合攻击,咱们还能顶得住吗?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再说他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从未打过灭国之仗,此战,就是他扬威天下名垂千古的大好机会!
. @% [- G' k& Z4 }* D7 U ' f) B6 P8 X: n) R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庙堂上,一场关于救赵与否的大辩论正在进行之中。
5 h9 v# l. l% w1 n1 x( T! p6 ?. N1 ^& U; w$ s0 e- L/ w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庙堂上,一场关于救赵与否的大辩论正在进行之中。
: S* g y6 v x: s" n. }2 B
; o! A% M. z4 l2 j" o( a8 ?/ g$ D 相国成侯邹忌道:“不如勿救。”
2 K; O- z# }- n% O9 u( d7 v
: E6 V+ A" R/ T 在邹忌看来,魏国实力强大无比,还是少惹为妙,何况齐若救赵,田忌必为主将,而田忌恰恰是邹忌的最大政敌,自古以来,将相和总是最难,就连廉颇蔺相如,其实也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如果大家认真研究过历史的话。" j3 _, L; H& {/ o3 c- B1 }
: @0 R' W) R4 Q* D* I 而另外一位大臣段干朋却认为:“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
, c( q+ p4 G- j( \ u+ O. b; E' _6 |2 l: ~, n- Z2 `
看来段干朋是想跟秦楚一样去占些魏国地盘来,这叫做趁火打劫坐收渔翁之利。
: [2 i* I; t$ V# o5 j 6 G1 u2 f3 N' f
齐威王以为然,于是延请孙膑担任主将,孙膑却推辞道:“臣乃刑余之人,而使主兵,显齐国别无人才,为敌者所笑。请以田忌为将。”
; S9 O7 H1 B, Y: x0 H
0 {9 C, \/ N- c, ` 看来孙膑在政治上已经逐渐成熟了,他这叫做吃一堑长一智,当年他就是太傻太天真,这才会被同窗好友庞涓所害,如今他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还是躲在幕后安全些吧,这样既不影响自己报仇,又不会招惹太多不必要的麻烦。何况隐蔽起自己的存在,也可以让庞涓放松警惕,从而轻易掉进自己的陷阱里。) W3 h1 ~1 w6 c2 M3 b0 i
2 F% O; m: A- ~9 P, `# s 唐代赵蕤《反经》尝言:“善战者,无知名,无勇功。不争白刃之前,不备已失之后。”一个真正的善战者,并不一定要冲到战场上白刃拼杀,隐藏的杀机才最可怕。
! c/ U: L' h, E2 k9 Z$ r' D T
3 V* M8 }' W6 |, I G( X- z9 |6 ^ 于是,在齐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威王便任命田忌为将,田婴(大名鼎鼎的孟尝君的老爸)为副,孙膑为军师,也率军八万,前往救赵。孙膑因为腿脚不方便,所以躲在一个四面有围帘的小车里,暗中为田忌出谋划策。所谓“幕后军师”,大概就是从孙膑这儿来的吧!
$ M; b0 Z4 T8 R' i! t. ^2 [9 m % ~8 G6 `: k. z2 b
多少年后,有个叫诸葛亮的也来学孙膑装酷,不过他是坐在一个四轮车里给人推,一个健全人非要去做轮椅还无论寒暑都摇把扇子,这其实装模作样的很,偏偏诸葛亮装的很成功,他反而成了个明星军师来了。看来历史人物要出名也得会表演会炒作,这跟咱们现在娱乐圈是一个道理。
+ H8 E' J$ j1 Q) @
$ D2 f- N Y2 A% j3 r' c& i6 ~. w- v 比起诸葛亮来,孙膑实在是低调的很,一则他脸上刺字影响市容,二则他也不是个生性张扬的人,所以他每日只是躲在黑不隆冬的小车中,暗中操纵战局,实则除了田忌等少数几个高级将领,谁都不知道齐军中竟有孙膑这么一号人物。* G% q2 H6 b' N ]: v+ }0 h4 U
7 r1 Z: y0 H. k* ]3 m
田忌这支军队从齐国开出时,庞涓已经围攻邯郸城整整一年了,此时的邯郸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派出的求援使者,又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一个字,苦啊!
5 s( \% t6 J z5 Y. t5 @
) }. K/ M* m# K8 V 在战国各大城市中,邯郸是最倒霉的,自建城以来就老是被人围攻,在本章中它被魏国庞涓围攻,在之后的白起信陵君两章中他又被秦将王龁围攻,每次还都是耗时日久惨烈无比,两个字,苦命啊!; h8 W5 s) b5 O% d! y2 t4 P" ?
7 X9 z0 A) B$ s% _3 ~5 h 面对苦命的邯郸,田忌决定发扬国际主义救援精神,前往邯郸维护世界和平,然而孙膑却道:“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博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君不若引兵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5 I3 }4 X' O1 [6 q
6 H& z# Q# \" n" Y* G
孙膑掉的这个书袋太深拗,我在这里用现代文翻译一下:
4 c; J: T5 Z/ E 1 z( |, z: P& r0 y
解开纠缠的绳子,不能乱抓一气,给人劝架,不能自己也加入跟着打。只要避实击虚,抓住要害,造成一种阻止纠缠、争执的形势,纷争就会自己解开。将军您不如南下攻打平陵(今山东曹县,也就是春秋时的曹国所在地,吴起的故乡也在这里)。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另外,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敌方战略重地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我们要故意装出不知道这种危险。+ P5 {/ p4 N0 f2 Q
( _) a8 ?/ D4 L: l4 {
这段话就算翻成了现代文,我们仍然看的莫名其妙,何况当事人田忌了。
4 {# K# c0 v4 G2 S+ f % C4 b( M, }" o* I1 F% X0 U' r
的确,田忌当场就晕了。
5 S. l2 H, F, }
4 X) e! r0 F/ E" z 避实击虚的道理田忌懂,无非就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去攻击敌人的薄弱之点,但既然如此,我们就该去攻打魏国防守薄弱的城池才对啊,为何要去攻那“人众甲兵盛”的平陵呢?而且还要故意装作不知道粮道有被切断的危险,这不是犯贱、不是自己挖坑往里面跳吗?搞不懂。
0 @9 C' Q7 q& G" d) u . H; U( ~! ]7 q
其实这是孙膑在用《孙子兵法》的“虚实”之道忽悠庞涓呢!孙膑的用兵之道,其精髓就在虚而实之,实而虚之,假而示真,真而示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变幻莫测,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想,连田忌自己人都摸不着头脑,敌人那就更摸不着了。而当你的敌人永远无法搞清楚你的真实作战企图时,那你就可以在任意你喜欢的时候集中兵力给敌以致命一击,这就是孙膑谋略的可怕之处。$ t: ^& _( ?2 k& i
0 g# Z1 e9 D! h0 V0 M% A
田忌的智商是永远无法明白孙膑的妙计的,他只能依计行事,因为他对孙膑的智慧拥有绝对的信心。" o$ c# d: T5 A7 |* J
, P# h, }% ~6 B+ U2 J
当我们面对一个智慧普通的人物时,我们千万不能盲从。但当我们面对一个智慧远超我等的高人时,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听从。
, |# G% e2 R+ h! s) v3 R+ \2 n4 g1 M0 F. }+ E
于是田忌毫不怀疑的拔营南下了,大军临近平陵,田忌又不知该咋办了,只好再去请教孙膑:“事将何为?”! \2 q- p; a- G
" r, w. p0 C4 F" b8 A$ Q4 E 孙膑笑道:“都大夫孰为不识事?”(齐国没有郡这一级行政区划,而是设立了五个都。每一都的地方长官称为“都大夫”。)
2 A# o8 j6 L3 O2 v+ X+ I
0 h5 x/ Y7 A1 h9 t- n7 n 田忌不明白孙膑的意思,但仍老老实实的回答道:“齐城、高唐。”(齐城:齐都临淄的都大夫;高唐:高唐的都大夫)4 F0 g8 J; @1 l* P# w5 @ [
1 v( h- X$ \# X, L
孙膑点头称善,好,我们就让齐城、高唐的两个“不识事”的饭桶当先锋去攻打平陵。咱们主力待在这里按兵不动。
2 f: L) ^2 R6 @. C5 O
5 Y4 K6 `, K6 x* X! m0 _ 田忌大惊!不是吧,在通往平陵的路上,要经过魏国的横、卷二邑,此二邑皆有魏重兵把守。当先锋的齐城、高唐二部,前有平陵坚城之阻,横、卷的魏军又击破其后,二大夫既是饭桶,又无我军主力支援,必然战败,甚至有被杀的可能啊……: m8 C7 y R* f0 B4 Y! w, q
; [& @6 Y4 q5 D 孙膑笑道: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 U/ j& o5 F5 _ * O; d2 N3 S" ?' {8 `5 f
田忌听罢,完全傻眼,但他还是只有继续听从,把攻打平陵的重任交到了齐城、高唐两个饭桶手里。* k6 a4 I& U0 E# ~" g- U- p
) ^ p/ m$ L* e; v& Y- { H 齐城、高唐二大夫虽被公认为饭桶,但他们自己却不这么看,当下一听说让他们打头阵,顿时开心的不得了,齐声大叫道:“将军放心,我二人必定踏平平陵,扬我大齐军威!”
! T1 C6 A7 d4 P1 O1 c2 }
- a3 L/ u& i) I; q* F" V; u. O( N 孙膑在心内苦笑道:不要怪我二位大夫,谁叫你们打仗水平最差呢?谁叫我现在急需打一场败仗给庞涓看又不能让他怀疑有诈呢?所以只好委屈你们了,I am very very sorry!" H$ d t$ @# G; Q4 k- E
1 C d+ ?% M* F8 ~* m$ X3 X 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利益,这与孙膑之前赛马一样,其实都是非常高明的谋略。比如楚汉相争,刘邦便是以韩信之强兵,攻打魏赵之弱兵;而以自身之弱兵,去消耗项羽之强兵。所以说打仗也并不一定都要用强兵,弱兵也有弱兵的用处,其用处就是耗敌之强兵,全我之锋锐;骄敌之强心,使之轻用其强。这就叫做以小博大,智者所为也。3 n1 S7 w! Y: |5 L* N+ L
) q" ~/ k6 f; J: ? r& e
结果不出孙膑所料,齐城,高唐两大夫猛攻平陵数日,城未攻破,反被魏军切断粮道,再被数路魏军前后夹攻,结果全军覆没,两大夫也为国捐躯,死在了孙膑并不厚道的兵谋之下。
7 e& k- F& y- @) h+ s 0 n5 w. o b0 K6 L" m
败报传来,田忌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他急忙找到孙膑,哭丧着脸的问道:“吾攻平陵城不得,而又亡齐城、高唐二部,损失惨重。事将奈何?”% Y8 S' w7 S, s3 V* N0 ~4 ^
- [8 [, q! _7 N/ Z: j7 c
孙膑轻轻一笑,这才缓缓道出了他的最后杀招:“请遣轻车,西驰大梁之郊……”
' s- J1 j. O+ r+ F8 J/ a6 E# v0 _- w" L
5 ]2 Q6 J& a1 v: V8 j 田忌当下更晕,我军刚打了败仗,为何又要去攻大梁,那可是人家魏国的国都啊,城高池厚,举全齐之力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攻下,何况就我们这七万多兵,这不是搞笑么?咱们在魏国转了半天,损兵折将,却啥正事儿还没干,你到底是来打仗还是来旅游的啊!
% _& u4 @ g5 H6 z3 {' j
6 o6 Q i; U1 A 孙膑不顾田忌的气急败坏,继而又道:“并少分士卒而从车之后,以示吾军之寡。”: T- }- T& I; ^
' {/ v" e7 X1 O* s
啥?攻城就攻城,为何还要示寡,这不是让大梁人笑话咱们么?不行,坚决不行,这次田忌说啥也不听话了。. S, ` V4 r! G% U6 ^2 r) g4 M! \
D4 [4 L% R2 F8 Y1 m5 ~) q
孙膑只好解释,攻打大梁,只是虚招而已,目的是为了引庞涓回军救援,这时我们再在路上设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则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 K2 j2 ~5 r& N2 h* V, ~ 5 P* x, F2 x7 S9 b f/ F, e4 R
田忌还是搞不懂,“攻其所必救”是没错,但我们示寡,庞涓反而会回救吗?我们应该极力表现兵力强大才对吧!2 m1 n& q! e2 t! ]' \9 D; Y
) j4 _5 u/ b9 D$ G
孙膑笑道:“庞涓我熟知也,此人高傲自大,必定回救,而且会丢弃辎重急忙回救!将军放心便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