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3 2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连载) 唐朝历史的秘密 [李渊、李世民卷] (216), H; x2 m, F, }# u4 [
1 M, }% [6 k) |# A2 k' E6 b7 ~8 ^- _
9 v4 u: [3 n( w0 W/ w% ?
作者:沁园春6 ` f- J1 z3 ^, M% O& D' M
. G, W. | H7 \2 ]/ a+ _$ m
5 M5 @0 h) Y V* I, o h9 A" L
+ V; h2 m4 J2 L/ a# Q0 L6 |
萧铣心里清楚得很,这次怕是很难挺过去了,他问中书侍郎岑文本:文本啊,咋办呢?岑文本也不含糊,劝他投降,萧铣无可奈何,心灰意冷的对大臣们说:
/ `5 K3 P% s, m0 r' I 7 ]. W+ k2 j4 D, P2 P. A( r( H4 E- L
“哎,是上天不护佑梁国啊,我们没有再撑下去的必要了,若是与唐军死缠烂打,等到了山尽水尽的地步,肯定只会害苦了百姓,怎么可以为了我一个人,而伤及无辜百姓呢?现在正好等着城还没破之前,早点出降,也让百姓免遭兵祸。你们虽然失去了朕,可以后也不必担心没有国君。”
6 e K- N2 w2 R6 Y
5 @' q% ?5 f# I0 X' @8 w7 Y 手下见萧铣主意已定,也没办法,都恸哭不已,谁不爱自己的国家?亡国之际,只要有拳拳爱国之心,都会掉下满腔的热泪。
$ Q. L; c+ b4 A5 G3 @
+ ^, d N* z8 Q0 m 10月21日,萧铣以太牢之礼去太庙祭告了祖先,然后打开城门,出城投降。萧铣带领群臣,身穿丧服,来到唐军军门前,又说了一句很让人感动的话:“当死者唯铣耳,百姓无罪,愿不杀掠。”可见这个萧铣,心里面还是一直装着咱老百姓的,要是他只是一个地方上的父母官,那就是一个好官了,说不定还能造福一方;只可惜他是个皇帝,却没有治国的能力,在外敌当前之时,也没有保家卫国的御敌之策,实在是可悲可叹。
! M% D! `+ q' W3 O8 t8 S# w# E+ V
! p5 P# T9 G* f+ I" c: B9 p- N. O 唐军进入江陵,有些将领想疯狂的抢掠一番,好过过瘾,捞点外快,又是那个岑文本站了出来,举牌反对,他向李孝恭进言道:
6 g6 ]$ F5 T" {' ~) i ! A* P* F7 f4 v
“江南的百姓,自隋末以来,受尽苦难,能够活命的,都是刀枪下逃出来的,他们伸长脖子,天天盼望着真命天子的到来;萧氏君臣和江陵的父老,今日决定归顺,是认为从此可以安定了,眼下若是放纵军队四处去做强盗,又如何让人心安?恐怕从此江陵以南的广大地区,都不会再有归服之心了。”
; I" U3 W% e- k A 1 E! r- I v8 v4 M
李孝恭觉得有道理,下令禁止军队抢掠,可是这些刚刚打了胜仗的将领们,总是心里痒痒的,好象不弄点事出来,就无法证明自己的伟大,他们又提议:说那些与唐军死战的梁国将帅,罪孽深重,应该抄他们的家,用来奖赏将士,好让大伙也得点实在的好处。' g4 N0 z1 _$ i- b" q; s$ z; z
5 r3 x. c% i6 ^7 L
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坚决反对,难道又是芩文本?不是,他是李靖,李靖分析道:! R+ Q# b0 }5 p0 _* j# i( t: l' _5 A2 A
( n( y7 g6 C2 r+ H% }* }1 ? “王者之师,就应当以仁义为本,萧铣的部下,很多都是受了协逼,不是出于自愿;况且他们都是各为其主,乃忠臣也,怎么可以与叛逆罪一样,籍没其家呢?况且我们刚刚平定这一带,应当示之以宽、安抚民心,如果投降了还要被抄家,你们想想,以后还有谁敢来投降?恐怕个个都要与我们血战到底了。”) r7 J) C" a9 P! B2 L6 \
, L: h% V3 ]6 q( ~# l: ^& I
说服了其它将领的错误想法,唐军纪律严明,在江陵城里,没有像后来李自成进北京一样到处挖宝、逼人钱财,史书记载:“于是城中安堵,秋毫无犯,南方州县闻之,皆望风款附。”
+ G- t, E, l, ?/ N; y, ^, O! {
& s$ `1 `8 Q+ ^, ?8 O, N3 ^ 可见,唐军采取秋毫无犯,攻心为上的政策很得人心,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从心理上打消了很多人对唐军的不信任感,让他们不至于把唐军看作是没有人性的杀人机器,既然仁义之师来了,那还不赶快去领一张申请表,也填上俺的名字,拿一张唐朝的“身份证”?
7 F9 S& u J. [, [ " V. B* g5 O5 V( u: j- x
就在萧铣投降几天后,梁国的十几万援军才开到江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