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原汁原味释读《韩非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的一句非常经典,经典到可以做某些人的人生总结。“彼显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说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为,如此者身危。”大意是说,君主表面上说的是这件事,实际上心里想做成另外一件事,进说者不但知道他表面上的所以然,而且知道他内心的隐秘想法,这样的人是危险的。这不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身边那位主薄杨修先生的死亡说明吗?最典型的是传军令的那次。
% ^" }2 t- P4 D2 _  ( ]2 g1 f, i) a( l( d! `( q
  某日夜幕刚刚降临,曹操在大帐中就餐,晚饭中有一道鸡,曹操一边慢慢啃着鸡肋骨,一边思考着近日军情。这时将军夏侯惇来请示晚上巡逻的口号。曹操有感于心,脱之于口,道:“We do chicken right here!”,噢,不是这个。原文应该是:“鸡肋”。主薄杨修得知后,马上明白了曹操的心理,原来主公更在犯愁呢?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杨修先生聪明啊,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能知还能行,于是传下军令,全军打包,准备撤退。曹操很吃惊,虽然我想撤退,但还没有下令大军怎么就准备开拔啊,难道我用兵真的到了军我如一,意动形随的境界?后来一想,不对啊,如果我真有那么厉害,我应该进攻,而不是撤退啊,一打听才知道是主薄杨修传的军令。找来杨修,当面一问,杨修晃着脑袋,面露得意表情道:“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肉,在此无意,不如早退。”书中暗表,曹操这时可就不高兴了。% f( g9 x5 v) h6 B) ], _" G; E
    i5 q) F. ]2 l2 a- w
  曹操为什么不高兴,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个问题很难讲,君主也是人,是人就渴望被了解,这时人性的特点。但曹操处在权力的最高层,时刻需要耀维护权威,使手下人畏惧。要使人畏惧,仅仅有权力是不够的,还得让权力图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一旦知道君主如何使用权力,对权力畏惧感就消失了。这就好比高压电很可怕,但它严格按照电学规律运行,所以电工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高压电也就不再危险,反倒成了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君主手中的权力也是这样,如果君主的脾气、禀性、思维完全被人摸透,君主手中的权力也就不再为人畏惧,反而有可能成为被他人摆布的工具。君主要掌握主动权就不能让他人了解自己,所以很多君主会努力克制人性的流露,隐藏心底世界,露出一副神鬼莫测的面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颇具心机,城府很深等。. Z# V% V/ E: D) t* {- B/ z
  : m! {& s& e0 h: X
  知道了君主非常忌讳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机,就非常容易理解“夫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有人猜中了君主的隐秘想法,暗地里搞活动从中渔利,不幸被外人看不来公之于众,那么此人将会被君主看作是一个知道的太多而应该借机除掉的人。此人的投机意识值得肯定,只是遇上高人,活该倒霉。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韩非的触角继续深入,触及到了说话方式与君主的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谈话的方式与内容应该随着心理距离的变化相应改变,这几乎是一个普通常识。不但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关系处到什么程度说什么话。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知道,与陌生人说话要客气一些,否则会被对方认为轻浮;与熟人说话,就应该随便一些,太客气反而见外。绝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少部分人有更深入的认识但不能言,只有韩非说出来了我们平日那些隐秘的感觉。( _; f* U+ s$ j' w4 N1 _
  
1 K% A; D( O( _7 u" f5 F" n( }  在关系还不没到特别融洽的时候,谈话内容不宜太深,涉及面不宜太广。尽管进说者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周密的准备,也要相机而进、适可而止,不可以有什么说什么。八零一代要注意,向领导人进言不是才艺表演,实用有效是第一位的,这里提倡大家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智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食肉者忽悠布衣之士的幌子,谁要是一开始就这么做准是浑蛋。这里面有一个主导权的问题。一开始,君主对进说者并不熟悉,还不确定进说者是敌是友还是奴。在这种心理之下,君主清醒的意识到我是君主,你是臣民。我权力大,你权力小。我可以成全你,你有求于我,总之一句话我对你占优势,你得看我的脸色行事、你的仰我的鼻息。如果进说者没有注意到君主的微妙心理,忘乎所以的极尽显摆之能事,就要惹君主的不高兴。在还没有看清你是不是自己人的时候,一般来说,君主会非常介意进说的人知道的比他多、比他深。就算你说的对,他也不愿意记住你的好处;如果说得不对,坏处就更不用提了。/ s- E8 v! p* O+ K+ e0 G$ h3 o: k
  1 s8 t* ~* C/ Q& G7 ~) K! D8 {- ?9 V- N
  贵人是指那些地位高、权力大、影响力大的人士。进说者在与贵人交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回避几个误区。
4 h# ~% L) \. i( {9 t# t  1) 如果发现贵人身上有什么不良现象,比如不健康的心理需求、性格中的阴暗面,或者凭一时喜好干了件于国于家于己不利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嗜好,不可以用仁义道德、子曰诗云的大帽子惹人家的不耐烦。由此可见韩非子思想中实用主义的一小块斑点上的一小撮毛。儒家学说和主流的伦理都教导我们以天下人己任,看到坏的事物就应该勇敢指出,并与之斗等,可是韩非却告诉我们既然有于与人家,就不要惹人家的不耐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与错、善于恶、或许有吧,或许没有。此之谓:“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4 x) I7 a, V) f4 |" f& v9 u
  2) 贵人经过一番运筹帷幄、精心策划,瞒过世人的眼睛,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大功已然告成,贵人正在没事偷着乐那。如果此时进说者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多么聪明、当着贵人的面说出了全盘计划。之后,贵人接下来会怎么说?选项有四,请选择出可能性最大的一项。
1 H' s0 |+ x) W. Y  A. 贵人拍着你的肩膀对道:“生我着父母也,知我者阁下也”。: \# V6 V% x6 Q1 A. }% R, d  ]/ M
  B. 贵人略带激动地对你道:“英雄所见略同”。+ t' t- z! B. m5 v6 `
  C. 贵人略带神秘地对你道:“嘘,小声点,别让地球人都知道了”
+ J0 r6 Q+ l, X) Z% C  D. 贵人愣了一下,然后不冷不热地对你说:“原来你也知道了。”" f9 h, }- Z! C1 ^
  正确答案应该是D。贵人嘴上这么说,其实言不由衷,内心已经深深地升起对进言者的由衷忌恨。这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如前,贵人,出来混,非常忌讳别人掌握他的大脑活动与心理活动,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天性。进说者碰了贵人的禁区,遭忌恨也就不足为奇了。此之谓:“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0 {7 ?3 J* w! @$ z" z7 Q: Q2 `/ D9 R! q  3) 不要强迫贵人去做他没有能力实现的事情,也不要强迫贵人去做他阻止不了的事情。这个简单,只要进说者脑子里没进水,就不会作出这种低智商的事情。既然有求于人家,拜托就不要让人家产生挫折感好吗?此之谓:“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
2 W- g& U: L; b; [) B1 i, S+ w  如上,韩非子列举出了进说者在于贵人或者君主接近的过程中可能会走的一些误区。当然,类似的误区还有许多,只是就我的智慧再也想不出来了。君主对进说者的判断,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客观的、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实到结论过程。由于君主处于优势、更多情况下会主观断人,或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是一棍子将人打死,不知道有多少进说者因为一点小小的不足被全盘否定。不光君主、贵人会犯主观断人的错误,常人也一样。因此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开头的一个好印象可以掩盖后面的许多缺点和问题、开头的一个坏印象也会抵消后面的许多优点与长处。对进言者而言,接受君主面试的机会不会太多,游戏的规则是一输全输———一旦出现问题就得马上出局,所有的努力全部归零。向君主进言不是下岗再就业,没那么多从头再来的机会。这为数不多的机会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精心包装,反复演练必不可少,平时的积累、临场发挥尤为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进说者与贵人、君主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那么在以后的谈话中问题可就大了。君主从进说者前期的失误中得出某种结论,又把进说者后来的表现主动地往前面的结论上靠,什么叫有色眼镜?这就是有色眼镜。已经不是从原因得出结论,而是先有结论再去找原因。或许,在君主看来,进说者的道理是否正确,人格是否高尚倒是其次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进说者是不是我的人,他在替谁说话,他站在哪一方。关于立场问题,没有见面就表态的,见面表态更不容易让人相信,但一些事情很能说明问题。如前所述,进说者发现君主身上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如果看穿了君主玩弄的权谋小把戏该怎么办?君主不会从这些事情去就事论事,而首先想到的是:他是我的人吗?如果进说者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或者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不妙,接下来进说者会陷入说什么都是错,怎么说都是错的境地。什么叫动辄得咎,这就是动辄得咎。为了制造点气氛,进说者谈起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君主或者贵人想到的是:你算什么东西,这种人物也是你谈论的,是不是想挑拨我俩之间的关系啊?既然谈论重要人物不行,那谈论小人物好不好。对不起,也不好,君主或者贵人想到的是:你也就这点本事了,只能拿小人物说事。为了拉近关系,进说者借鉴“爱屋及乌”的原理,夸起了君主或者贵人喜欢的事物。君主或贵人并不买账,心想:小子借题跟我套近乎,是吧?进说者马上反其道而用之,对君主或贵人不喜欢的事物表示不满,可君主或贵人又想:小子,别来这一套,我懂,还是想跟我套近乎。谈话内容已经够进说者郁闷的了,更郁闷的是谈话方式还大有问题。内容简洁,则显得信息量不够,脑瓜不灵光;内容详细,又显得没有条理,太罗唆;泛泛而谈,会被认为胆小不敢将话题深入;天马行空,则被认为粗野而无礼。挑理被挑到这个份上,还是管好舌头抱住小命要紧,再说下去会掉脑袋的。 2 q! \0 o: S) l" _# M- i2 K
  8 P2 A+ T! q" J7 P4 Q4 b
  以上所示都是操作不当的原因与结果,下面韩非给出了进说了成功的诀窍。各位交际与口才爱好者注意了,这里的道理你在任何一本流行杂志上都看不到,因为它太深刻,也太无耻。韩非说进说的要领在于懂得如何拔高君主或者贵人的得意之处,掩饰他的失意之处。民间有个说法叫“溜缝”,最贴切不过。就是要注意时刻保持君主或者贵人英明伟大,光辉闪亮的形象,得意的地方,你要竭尽所能的拔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要尽一切手段弥补,掩饰过去。进说者要放弃自我,包括自己的表达欲、自豪感、羞耻感、甚至人格,一切以君主或者贵人为转移,只有这样,进说者才能被君主看着自己的人,被君主或者贵人视作自己人,进说者才能借助君主或者贵人的力量成就一番大事,才能写出个大大的“我”来。  b+ r# g7 ^: e) q. {! q) `/ {
  3 a4 x0 D+ S: x
  这是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想来也充满了人辩证法,先放弃自我求得君主或者贵人的信任,再依靠他们的信任成就自我。这个过程对进说者来说并不吃亏,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如连大脑中的子自我都放弃,以换取强有力的信任与支持,然后在通过这强有力的信任与支持找回大脑中的自我,我也可以像报刊杂志上讲述人生哲理的文章那样说一句:这主动放弃与失而复得之间才有人生的真谛。呵呵,小男小女很容易被这样的文字感动,但这样的文字如果与韩非子的文字放在一起,多少都有点天真肤浅还故作深沉。
9 @1 ]0 p: x+ b; A+ y& Q  
* |' G5 U' P5 b! B& ]: N  q5 t  s. M  道理并不难,行动比登山。人生何处不划圈,就看你划得是大圈,还是小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一时的自我上栽了跟头?特别是那些内心世界丰富精彩,能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人物,要他们放弃自我逢迎权贵比抹脖子还难,。个典型的例子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年轻时候也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他初出道求人引见自己的那封《与韩荆州》文采斐然,气雄万夫,很容易让读者看到一个大大的自我,而很少有这是一个对我有用的人的温馨感觉。以李白“安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态,是不会去研读韩非子《说难》的。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是一个缩小版的李白,他的那篇向汉武帝自我引荐的求职信也是一篇缩小了的《与韩荆州书》。他们因片刻不想放弃由诗词、歌赋、才情、学问熏陶大的自我,自然也就与功业无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树立“放弃自我,一心为君”的心态,具体情况就不难处理了。君主如果有一点小小的私人追求,不便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进说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规章制度、文献典籍、先朝旧事中找到支持君主私人追求的观点和论据,不要说你找不到哦。只要用心找,就总能找到,找不到只能说你孤陋寡闻,被书迷了心窍,好熊的《春秋大义》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参考书,细心揣摩,准会有收获。比如说,君主厌烦了天天处理大小小的事物,想跳出来享两天清福,你就可以跟他讲无为而治,垂拱天下的道理,换今天便可以讲自由经济政策的好处。如果领导刻薄寡恩,残忍好杀,那正好,韩非子中有的是任威而不任仁的教导。如果君主好女色,你可以赞扬他爱江山更爱美人,再顺便提提光武帝娶妻要娶阴丽萍的爱情故事;如果君主沉迷文学艺术,你就可以给他取出古往今来那些在艺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伟大领袖,什么丘吉尔绘画水平可与专业人士一比,曹操是个伟大的诗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爱好集邮等等。当然,究其根源,所举的例子与君主的私人追求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人会注意这些,君主需要的只是言之似乎有理的理由。此之谓:“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 [' [7 K- L/ l' A+ x% H8 b
  
) h) I2 m' c9 p   如果君主吃不到葡萄,进说者一定要说葡萄是酸的,不吃也罢。(作者按,早知葡萄酸,何必去吃,这样做不是说君主原本就很傻吗?其实啊,君主所做的事情很多都经不起进一步思辨的,但是在强大君权的光辉照耀下,做一个清醒的人是不幸的,皇帝的新装还是让他永远穿着的好,谁说出来,谁就准备迎接不幸吧。)君主做了错事,进说者如果实在无法将错事说成好事,也要举出那些楷模级的人物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4 N! z+ z; G$ S. j
  ' x% E1 ^2 }1 n- H, e% \, B0 k6 u
  战国时期有个故事。某年某月,齐宣王趁邻国燕国内乱派兵入侵,一开始齐军打着解放者的旗号迅速平息了内乱,帮燕国恢复了秩序,因此很得人心,受到了燕国上下的一致好评。这时齐宣王私心开始作祟,想要占领燕国,但又不太确定,便去向旅居于齐的著名国际事务观察家孟子先生讨教。一开始齐宣王踌躇满志地说,我大齐军队所向披靡,用了不到50天时间就占领了另一个超级大国,创造了诸侯战争史的神话,一定会载入史册的。依我之间,冥冥之中必有天意,不如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干脆占领燕国怎么样?孟子说,占领燕国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要看燕国老百姓态度如何,如果他们表示欢,迎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如果他们不答应,还是回来的好。齐宣王问了等于没有问,不是孟子没有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的答案与自己潜意识中的答案不一样。于是齐宣王自己干脆跑路,命令齐军坚决留下。一声令下,齐军不但留下,而且干起了殖民者的勾当,破坏了燕国的国家图腾,抢夺了燕国人民的财产。结果很快就激起燕国人民的反抗,齐军陷入燕国的人民战争的泥沼,最后只得灰头土脸的滚回齐国。事情发生之后,孟子还在齐国没走,齐宣王觉得很没有面子去见孟子。近臣陈贾想君主之所想,急君主之所需,觉得自己能为齐宣王做点什么。便来问孟子,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就像现在问雷锋是个什么人。孟子只得照本宣科回答,一个圣人。陈贾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难道周公预先知道管叔会造反才派他上任的?”孟子说,当然不是了。陈贾略带得意地说,这不就得了,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那意思似乎在说,不是圣人的齐宣王犯点错误更是正常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大家看看,这个陈贾的做法是不是与韩非说的非常一样。而大圣人孟子却开始了他义理正确,但不得君心的思辨,圣人做了错事会公之于众,并认错悔改,因而更受而人民爱戴,而现在的人做了错事却遮遮掩。从韩非的观点来看,受齐宣王喜欢的是陈贾这样的人,而不是孟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不是教人卑鄙,只是想说明白卑鄙的人为什么会总是吃香。6 e. _: f# l* ]/ q4 Z
  
0 d7 b: f8 b3 U6 `6 n  溜缝也分上中下等,下等溜缝,溜而不严,反漏其端,既惹君主的不耐烦也引来别人的笑话,属于最无能的一种;中等溜缝,严丝合缝,但让别人知道了是自己做的手脚;上等溜缝,天衣无缝,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在外人看来好像事情原本就没问题一样,而君主却暗暗地记下了你的功劳。向君主进说,说白了很简单,就是顺着说,但要想把怎么顺着说讲明白,千言万语恐怕都不够。顺着说的表现实行林林总总,境界高低和手法的好坏千差万别。比如,纯粹比如,大家听听意思就算了,君主说夏天吃西瓜解暑。
: O& {# N5 F0 }$ @5 }& R0 k( n  下面有几种接话方式,大家看看那种更高明。8 H' z3 t9 K: n' x
  A. 夏天吃西瓜确实解暑,真的解暑,太解暑了。
$ L( F* q, n) R+ L$ a3 }3 X  B. 西瓜就是夏天吃才解暑,其他时候都不行,西瓜夏天解暑就像姜汤冬天去寒一样。+ c* n, e7 [! }( Y8 {
  C. 是啊,根据某某历史学家考证,曹操那次忽悠军队穿过沙漠说的是西瓜而不是梅子。因为众所周知北方不产梅,曹操如果这么说,大家伙一听就知道是假的,所以曹操当时说的是西瓜,由此可见西瓜的解暑止渴作用是多么的强悍。
% d# I2 y# h; k# r  D. 解暑确实不假,不过吃多了就会拉肚子。
( k9 _$ S; r2 i0 [, B# [7 }  好了,我不为难大家了,因为我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干脆直说吧。C种说法可能经不起学术的推敲,但是君主最喜欢。选项A水平太低,B要好一些,D是将要坐冷板凳的说法。
$ ]5 j. `) o/ t  s8 J  
9 ~, E" s$ o/ `7 O) K  关于“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还可以这样,比如君主(领导)稳扎稳打取得了胜利,你就可以举出蒙哥马利在非洲稳扎稳打逼走了隆美尔;如果君主(领导)冒险取得了成功,你就可以举出希特勒收复莱茵区的典故。情同此理,活学活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告诉我们怎么在君主面前说某人的好话,怎么说某人的坏话。仅仅说某人的怎么怎么好或者怎么怎么坏是不够的,都知道海瑞是个好人,但张居正就是升而不用;都知道来俊臣,索元礼不是东西,但武则天就是委以重任。君主最关心的问题是此人对我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所以进说者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说话。君主也有自留地,也有小金库,也有嫡系。君主关心的是你所称赞的人是不是对他的切身利益有好处,你所诋毁的人是不是对他的切身利益有坏处。明白这一点,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难。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推举安禄山的说词是:胡人没有背景,不懂汉人的官场文化,所以忠诚度高,容易驾驭;而秦桧打击岳飞就更简单了,只要跟宋高宗提一下岳飞“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宋高宗就比谁都清楚岳飞的危害性。( |9 t3 N+ z- G0 z+ E$ u4 B
  
$ c: z5 W, A. W9 k  顺着君主说话,还得注意君主的同类项。进说者眼前的君主不是孤独地存在着,马克思的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君主,君主所作的事情也不总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古矬人都不爱听短话,从来打狗都得看主人。推而广之,凡是与君主做法相似善行都要极力称赞,凡是与君主做法相似的错失都要极力粉饰。虽然,这不是针对君主而为,但君主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心意。此之谓:“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7 d$ x! I% |& K* h. M0 }9 {- ?$ T
  
+ v0 r: Z7 d' B  w  君主或贵人对进说者的信任具有一定的惯性,与事实相比有一定的后效性。信任得来不容易,得到之后失去却也不容易,唐明皇李隆基几乎是最后一个发现安禄山有谋反意图的人,安禄山苦心营求的信任迷了老皇帝的眼。进说者如果在基本意思上与君主没有抵触,在具体的言语上又相贴合,那么与君主的关系达到融洽就指日可待了。3 o' R. L- h- D+ _- E: M% M. ]9 t/ _
  
1 Z" U; G% K/ t' g  }# t  一旦进入君主的圈子,进说者说话的自由度就比较大了,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甚至与君主小吵几句也没有问题,因为进说者经过层层考验已经被君主视作自己人了,君主并不在乎有人反对自己,在乎的是反对自己的人是什么人。此时荣华富贵对进说者而言已经不在话下,下面应该做什么?是竭尽所能保住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做个安心做个巧言令色的当权派?还是保持进说者的士人本色,利用现有的平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这里,韩非子代表了先进文化,他站在法术之士的立场上,提醒进说者不要忘记身上的历史使命。这历史使命是什么,我们后面将要提到。' y6 s( }4 O- v/ y
  ( j1 L/ l- O( f4 R& i4 i
  明白了前期的说之难,与后期的说之不难,现面韩非子所举的三个故事就非参好理解了。  a+ z, U! Y/ [
  
3 |! z+ W% z2 R/ Y6 Y  第一个故事,郑武公欲伐胡。话说郑武公早就对胡人早有图谋,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先是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胡君开心,然后又在开会的时候问群臣:“我想用兵,大家看看可以打谁?”大臣关其思政治觉悟高,对时局颇有研究,为了在众大臣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抓住机会迅速抢答:“胡国可以攻打”。郑武公厉声喝道:“回答错误,砍掉脑袋!胡人是兄弟之国,怎么可以攻打?”旁边有大臣小声咕哝:“都送人家女儿了,怎么是兄弟之国?应该是女婿之国才对。”……胡人听说郑武公严厉打击国内的反胡派之后,对郑国很放心,马上丢掉警惕,郑武公趁机将胡消灭。不知道郑武公后来有没有给关其思平反,其实人家为郑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做贡献之前,连他本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如果知道为国家作贡献的代价是要脑袋搬家,估计他无论如何也不去做。这个故事与前面我杜撰的那个小厮向康熙表态的故事道理上是一样的,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乱讲隐秘之事惹来的杀身之祸。$ Z% e6 X, f; A; T! I7 l
  
9 P2 ]* T* _$ x4 C  第二个故事是疑人偷斧,这个故事无需赘言。
' ?4 ~; ~5 E6 C6 u+ f( Q  . Z& x% p! X% S6 Y$ @
  第三个故事弥子瑕有宠于卫君。说得是弥子瑕这个女人受卫国国君宠爱的时候怎么做都有理。母亲生病,弥子瑕半夜架着国君的车回家探视,其做法违反了国法,而卫君不但不怪罪,而且夸赞她孝敬父母。弥子瑕把吃了一半的桃子丢给卫君,卫君欢喜吃下还称赞弥子瑕心中有君。过了几年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再能讨卫君喜欢。卫君想起当初往事,历历在目,不禁怒从中来。“可恶,弥子瑕。骗我车坐,又把吃剩的桃给我!”
4 m+ S9 d  M1 T; A* B- C5 \  
0 M  d4 |3 c  d% q/ v* c7 f$ }9 x  这两个故事讲的是人们看人待事时的有色眼镜。有色眼睛无处不在,只可惜我们通常知人而不知己。$ x8 s  W. S- E4 P" s
  
- z" f9 V% R/ s$ p" Z6 R% `. c. D! E  最后韩非总结道:君主的习性就像龙。(注:此时中国还没有龙图腾,此处的龙可理解成一种像老虎、狮子一样的凶猛动物,万万不可和以后的真龙天子挂起钩来。)他对你随和的时候像虫子,你可以随便的撩他、逗他、甚至骑在他身上,但是可别动他喉咙下面的那一尺多长的逆鳞,如果有人不小心碰着了,龙就会吃人。至于喉咙下面的逆鳞是什么,《说难》说了这么多,想必也该知道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氏》+ p' i7 H: r" J  `
  ———拿什么打动你,我的君主) e% O, f0 m6 D- \* W  g
  $ ?! I  p3 d9 O8 z# G
  
. N4 `6 ]. U5 h* |' C; \, H* q  如果世上真有疯狂的石头,那么和氏壁是当之无愧的Number 1。和氏壁原来是一块看起来普通平常的石头,后来变成了传说中的传过玉玺。和氏璧由普通的石头变成和氏璧的过程已经够疯狂了,但也仅仅是个序幕,变成玉玺之后才进入疯狂的正戏。历史上因之起了许多场纷争,几乎每一次朝代更替,都要会伴随着一个传国玉玺的故事。当然,和氏璧之后的故事,韩非子是不知道的。韩非子也无意于通过和氏璧来记叙一段曲折感人的历史故事,这段题为《和氏》的故事像《韩非子》中其他故事一样是用来说明道理的。这是一则非常简短的寓言故事,文体非常像现在的小故事大道理,故事在前,道理随后。
8 Q$ l- o- u7 Y7 w* J9 a  
* e+ j( I& R- J* r/ R" k  话说楚国的山中自古出产玉石,春秋时期,有个叫卞和的楚国人在山中得到了玉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玉璞就是玉的坯料,玉是玉璞的成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玉器晶莹透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造型,极具观赏性,这些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天然的玉璞与石头相差不大,一般人很难察觉,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从玉璞的细微之处辨别出价值。由此可见辨别寻找以及辨别玉璞是一件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卞和知道玉璞非寻常玉石可比,献给谁呢?钢刀赠给勇士,红粉施予佳人,国宝只能献给国君。在爱国忠君思想的指引下,卞和把他献给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为楚国发现一件稀世国宝,于国于君于己都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8 p% T8 E2 c% [) }' Z% p  
$ n: U: x0 N0 }4 o  楚厉王在相玉方面并不厉害,拿起玉璞看了半天,咋看咋像石头,但他还知道相玉是个专业活,不便自作主张,于是找了一个玉匠来。玉匠拿来玉璞,看过之后,道:“石头”。见专业人士如是说,楚厉王气不打一处来,忽悠君主必须付出代价,卞和只得失去丢下左脚。厉王死后,王位转到了弟弟楚武王手中。卞和痴心不改,继续献玉,当然了,这次是拄着单拐来来的。楚武王虽然雄材大略,但对玉仍然是外行,玉匠说是石头,卞和只得再次遭受惩罚,这次丢下的是右脚。后来武王死去,即位的是文王。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国的大山中开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枯干了,继之以血水。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文王那里。文王觉得蹊跷,派人却询问卞和:“世上被砍掉双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就你一个人如此悲伤呢?卞和道:“我哭得不是自己的双脚,哭的是宝玉被人视作石头,诚实的士人被人看作骗子。”文王这才对卞和的玉璞动了心思,在玉匠的雕琢下,一块稀世宝玉现于人间。为了纪念卞和同志百折不挠的献玉精神,文王把玉命名为“和氏壁”,后来和氏璧成为了楚国的一级国宝。
: W3 ]" a# ^: F4 g2 y( L8 _0 f  B( g  
- N2 O* }0 f- w3 G7 w4 c# P  故事到此结束。一个巴掌拍不响,献壁的过程之所以曲折悲惨,卞和与楚国三王两方面都有责任。不过韩非的这篇文字针对君主而作,所以只谈到了君主应该如何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体谅献壁者的苦心,不要胡乱将献玉者否决。世上经常有好物不得大用,贤才无人能识的无奈景象,不知有多少国宝和国士淹没不得闻。宝玉是君主所喜爱的,法术之士也是君主所需要的,在《孤愤》中韩非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只不过是折其要而概述。可是当这两种事物出现在君主面前的时候,君主却摇头不识,甚至恼羞成怒,其中原因在《孤愤》中也已详细解释过,有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在《和氏》的故事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新的因素,名之曰:“专业因素”。& A! e: A/ Z' H3 p" k0 x% F
  
3 z! G* l7 h8 E' P" u  在卞和献玉璞的过程中,楚厉王与楚武王的表现虽然说不上出色,至少称得上是合格。两王都没有贸然自作主张,而是请专业人士来鉴定,结果叫来的专业人士将卞和献出的玉璞定为石头。我们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同样是相玉专家,竟然能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那时候有《焦点访谈》、《法制时空》、《质量万里行》等栏目,这个题材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视率。进一步思考,便能推出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楚王手下的玉匠水平不及卞和;二、同行相嫉、楚王手下的玉匠不想看到卞和出头露脸、盖过自己,想利用自己对楚王的影响力排挤卞和。不管是哪种情况,一旦已知的专家否定了未知的专家,卞和就处在了危险的地位。隔行如隔山、楚王只能听信自己的玉匠。我们从整个故事来看,还可以得出一点玉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相玉与磨玉也是不同的行当,不然卞和不可能拿着一块没有经过打磨、看起开像石头一样的玉璞的去进献。: ^/ q4 U" ^2 ]
  
$ _* U$ @5 [' f! U# L. s  难道卞和除了丢脚、干等、大哭之外,真的没有办法打动君主么?韩非的老师荀子已经注意到了由专业不对口所形成的沟通壁垒,《非相》篇有言:“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由此可见,进说的困难体现在社会地位的差别,政治状况的不同,在《和氏》中,还应该加上专业知识的不对称。出现这种情况,都不可以直接进说。说得远了听着像扯淡,说的近了听着像钻牛角尖。具体到本文,意思是说向楚王献玉不可以从盘古开天劈地说起,楚王想得到的是宝玉,而不是想听你讲《红楼梦》;也不可以开门就讲《玉石鉴定学》(不知道有没有这门学科,我权且杜撰),什么玉石的物理构造、文理走向、颗粒度大小等,楚王像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对这一学科没有多大兴趣。高明的人应该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能够照顾到时代和社会,谈话的节奏快慢有序,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能够变通地把事情说明白,又不会折伤事物的根本意思。荀子描述的高人确实是高啊,只可惜我们只知其外貌,而不知其内理。将这一问题说清楚的是韩非,在《说难》中,想必大家已经领教了韩非的功夫,可是有人不禁要问,《说难》中都是人性,哪有专业什么事啊?事实上,真正敲开君主心扉的不是还真不是什么专业,而是人性。对于君主来说,他们无意于学一门《玉石鉴定学》,他们关心的价值连城的玉石;他们对法、术、势之间的哲学关系没有兴趣,他们要的是富国强兵尊君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政治理论来说,法术家的理论新鲜而专业性更强,法术家向君主进献自己的理论与卞和向君主进献玉石道理上是相通的。
) N# p3 S) z: \4 ^6 T  
0 g% D; b% |+ l  借助于《说难》,我们可知进说者在向君主兜售学说或者玉石等狗皮膏药时,只有踏准人性的节拍,才能使君主相信药的疗效要远大于代价,付出是值得的。用人性来带动专业是推销术的不二法门。二战期间、美国科学家想劝说罗斯福搞原子弹,罗斯福对爱因斯坦的理论一窍不通,科学家们废了半天口舌、罗斯福依然不为所动.后来有一名叫萨克斯的科学家就提到了当年拿破仑因拒绝富尔顿的蒸汽轮船而丧失打破英国海上霸权的机会。罗斯福听后颜色大变,于是曼哈顿工程一锤定音。这还是货真价实的狗皮膏药。这道法门如果被心术不良的人所掌握,他们可以将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还可以让皇帝穿着空气做成的新装满大街走秀。: f; T5 K( g& z. U& p7 t
  . I: z! C: u" N9 w
  虽然,在专门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文明才不至于原地划圈,但是如果专门家丝毫不懂人性,就只能自己原地划圈。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主道
# l2 |8 V% m4 a  * M- ?% e7 [; b* m' Z3 }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臣有臣道、主有主道,主道就是君主之道。在讨论君主之道之前,需先搞清“道”这个字怎么解。怎么解释?对不起,虽然我有些感受,可也说不清楚。不但我说不清楚,连比我道行深、能耐大的人也说不清楚,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表达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这样就提出一个二律背反:能够表达出来“道”不是地地道道的道“道”,地地道道的“道”无法通过某种介质表达。于是很自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如何相信所谓的“道”真的存在。如果有两人据此展开争论,并且又足够聪明,我相信结果是一方如何能证明出“道”的存在,另一方就如何能证明出“道”的不存在。
0 B, Q" t9 I' z  
5 W9 e4 Z6 w/ @9 x  K7 i  “道”在《道德经》的语境中是一个先验的概念,它是行而上的道,《易经》有云:“行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讨论形而上的道是老子的工作,韩非从老子那里借来形而上的道进行适当的改造之后运用到行而下的君主身上,便形成了本章的主题——主道。$ {7 [1 ]5 B$ n% N4 ]
  
2 Z) K" z+ [- A. h- [, U  1. 《主道》——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 i, @( _, G7 B7 ]+ V2 g2 `' x  
$ J( b5 @9 g% c  q/ I  作为诸子百家中的后起之秀,韩非子在自己的学说中并没有提出独立的哲学观念,而是采用了拿来主义,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弘扬和阐释,所以人们说韩非子的根在老子那里。作为一种政治学说,没有哲学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就像人没有骨头一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哲学是基础,不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谈不上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学、经济学。在韩非学说的应用层面有许多精彩的论断和案例,没有这里这几篇文字打下的基础,那些精彩的论断和案例终究只是热闹,要探其门道,非得静下心来进行一番溯本归源不可。
# D. E  A# W3 n! [  
4 [2 ^6 D1 x2 s% d5 Z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间的法则、万事万物的根源、是非好坏的评判标准;道在时间上比万物都早、在空间上比万物的总和还大;“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道”的外形介于似现非现之间,无法具体来描述。道在存在上的地位比世间万物高,这本来是老子对世界构成的抽象演绎,到了韩非这里,“道”一下与君主挂起钩来,而群臣百姓自然就对应着就是万物了。君主学习统治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寻道的过程,君主的精神与道的精神是相通的。道是万物的根源,是非的评判标准,所以君主应该着眼于各项政治事务的根源、掌握是非的判定标准。道有两大特点,一是虚,二是静;虚则可容纳万物,静则可以制动。韩非子还从老子那里学来了有无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的有无观念与我们的常识正好相反,很能让人耳目一新,细究起来又能自圆其说,这是老子的过人之处。按他的说法,笊篱之所以能捞东西是由于在底部的某些地方是空的;房子之所以适合人类居住,是由于人们在恰当的地方空出了门和窗。这个道理用在君主身上就是:君主行使统治,不是更多更有效地行动;也不是掌握更全面更先进的知识,而是要静观其变,抛弃一切杂念和成见,保持一个虚空(虚空大概是我捏造的词,目的是有别于空虚,空虚是没有精神动力,虚空是没有杂念成见)的心态。心是空的,身是静的,要是我,我准得饿死,所以我还得熙熙攘攘为利来为利往,可是韩非却要求君主这样。如果君主如此,那么万机由谁来理?不要怕,事情自己就会搞定。
% w# i, w0 e, @2 U: P  " ~4 I8 d2 H- Z) m. O9 p, @! J
  君主保持虚空的心态,就能客观地掌握事情的真相,君主不擅自妄动,才能从动中看出行动的准则。“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这是韩非从老子无为思想演绎出来的为主之道,不过听起来非常像玩文字游戏。其实不不然,有实实在在的道理在里面。从人的认知来讲,人人都有成见、立场和价值取向,文人重视名声,商人重视实惠,武人重视义气,对待同一件事物,因所在立场不同,经常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在一起讨论又会出现“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其实都是在盲人摸象,每个人都正确,但又不完全正确,只有拼凑在一起加以有效整合才能得到庐山的真面目。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实现从不虚到虚,从不静到静,需要付出努力,有所作为。佛教禅宗里的有两个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身似菩提树、心如明净台、时时勤拂拭、莫使起尘埃”.虽然前者在文字上显得更高明,但却不如后者更接近真实,因而也不如后者更具可操作性。从认知角度讲,君主应该弱化、淡化对事物的成见,排除成见之后,大脑才能虚空,才有空间去容纳更多的不同意见,才能从各种不同意见中获得事情的本来面目。+ S& [& ^7 K: Q: o# P
  
0 B/ q2 p: |- g+ t* m, J  “虚则知实之情”,可是至虚的境界在实践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要受到习俗、文化和环境的熏陶教育,脑子里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条条框框。这些条条框框好处是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坏处是有时会妨碍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人人都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都把自己眼中的庐山当成真正的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自己戴着有色眼睛。虽然如此,通过后天的努力,这些条条框框可以一定程度上被淡化、被弱化。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兼听不是伸出耳朵去听就行,是有比较苛刻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保持观念上的虚空。
+ A) ]" K$ [4 K* N  * y9 v* [7 J. R8 F
  除了在观念上保持虚空,在行动上还要守静。这里的静依然是有所指的,不是什么也不干,什么都不干与不存在没有区别.君主守静是指不盲动,不乱动,再具体点就是不要去办理具体的事务,不要干涉政府各部门,各级官员的职能,不要为庞大的政府机器提供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政治行为的得失优劣。这就是“静则知动者正”,这种说法从原因到结论跨越较大,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只有静才能知动者正?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从比较精确的自然科学说起。我们在用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时,测出来的温度其实并不是热水的温度,这是因为温度计自身温度比热水温度低,放入水中后玻璃体从热水中吸收了一部分热量,因此测得的温度比热水原来的温度低。测温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变温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部分热量相对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杯子很细,又很长,那么这部分热量就很可观了。这个道理对政府行为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上级领导本着了解实情的愿望去基层视察工作,我说得是真正意义上的视察工作,不是指那些混吃混喝的蝗虫官僚,下级得到消息后,一定会有所行动,而且干起来将不遗余力。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无所谓,关键时刻一定要真抓实干,基层领导一声令下,基层面貌迅速发生改观,平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很快被巧妙地遮掩起来,混乱不全的账目也及时得到补救,为数不多的优秀典型被安排在了预定的检查路线上,各种负面问题被深深地隐藏。不明就里的领导检察完后,满意而去,其实并没有得到基层的真是境况,基层单位为了迎接检查针对性地进行了反检查行动,就像温度计放进热水里一样,本应该是客观的视查调研却迫使下级单位做了主观上的改变。上级领导从变味的信息中什么也得不到。君主也一样,有时候越是想主动地获得真实情况,就越是得不到真实的情况,越是想有所作为,却越搞得混乱,要相信下面的对策永远比上面的政策多。崇祯皇帝想要改变明朝颓势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面对同样的情况,他的做法远不如水煮阿(地名)大夫的齐威王有效。齐威王即位初期面对地也是一片破碎的国土,四邻八舍都在齐国边境搞颠覆渗透活动,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齐国的官僚机构也布满蛀虫,行政效率低下,贪官污吏横行,不过齐威王却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天天照旧是革命的小酒天天醉,一喝就是好几年,很有点老子“和其尘、同其光”的味道,不过喝酒归喝酒,齐威王可没有只顾喝酒,他的心是明的,眼是亮的,肚子里的帐在一笔笔记着,直属自己领导的特派员在外面秘密调查着。在效绩考核的那天,各地区长官早有准备,经过前期的大力公关和感情投资,中央相关管事大臣已经与他们达成合作意向,一旦齐威王问及,他们就会添油加醋,昧着良心帮地区长官说话。可没有想到,他们真实的政绩早已经被齐威王掌握,于是欺下瞒上的阿大夫被当众煮了饺子。从此百官震悚,吏治清明。由此可见守静的君主有时候更可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22:09 , Processed in 0.0288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