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5 2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2
$ g6 w2 ?+ E# m, Y1 D5 _! q+ w; U
0 j/ d# j/ g8 E" _. v& z0 G* ] 李民民的骁勇善战---李世民. F, t) F7 r% J: o1 W6 [
2 D. J! a' e/ Z! n( M 六、最伟大的武士
1 j- t4 S, P" O; ~ ' `; }9 s# x7 \3 [( a, R
大敌当前,李渊又一次把李世民安排在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上,率军抵御突厥人的入侵。" Z4 q- Q* P# D% B( E4 K2 f
此时关中地区正是雨季,大雨旬月不止。
* G( j; t2 B- T% L, B7 j 恶劣的天气给唐军带来很大的麻烦,粮草运输的道路被阻断,将士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疲惫不堪,而且经过多年的征战之后,战士们的武器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很多刀枪弓弩都经过多次战斗而毁损残破。这是一场艰难的战事。
3 x; L/ j+ Y9 ^ n; U1 j4 M- V 朝廷及军队对这次突厥人大举南下深为忧虑,如果前线战场不能遏制住突厥人的进攻,那么突厥骑兵很快就会兵临长安城下了。
& f% D; J2 c, Y. w, G M4 g% @6 G 李世民、李元吉率军北上,但遭遇大雨,不得不停留在豳州(陕西彬县),此时突厥的前锋已经抵达豳州,李世民镇定自若,指挥将士,准备迎战突厥人。
! u s4 ?1 G: k9 F7 { 八月十二日,突厥颉利可汗亲率一万多名骑兵,出现在豳州城西,在五陇阪安营扎寨。这是突厥最精锐的部队,队列整齐,装备精良。豳州部队对突厥人有一种恐惧心理,见到颉利可汗强大的进攻阵容,无不震动。
5 ^6 j4 y4 J& U0 v7 s4 k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观察着突厥人的一举一动,然后转过身,对副帅李元吉说:“现在突厥骑兵已经兵临城下,我们不可示敌以畏惧胆怯,应当与他们打一仗,你能不能跟着我一起并肩作战呢?”
. t0 q3 v# b/ [) V+ j 李元吉心时暗暗盘算道,你想去送死,我可不想送死。于是对哥哥李世民说道:“如今我们将士疲顿,粮草也不够,而突厥骑兵兵锋正盛,形势对我们很不利,怎么可以轻易出战呢?万一打了败仗,后悔可来不及了。”" ]8 n% v$ N+ x% g
此时突厥骑兵在城外占据着有利的地形,居高临下,如果出战,突厥骑兵从山坡向下攻击,冲击力将更强。可是李世民心中盘计好了,要退强敌,要走出一步险着,他笑着对李元吉说:“那好,你不敢出战,我就独自前往,你留在这里观战就好了。”+ ?- Y0 a& g' ~* h+ b
4 B* u. `8 a% }* ^& \% n' j4 Y* m" ]
走下城楼后,李世民亲点一百名最为骁勇的骑兵,然后高喊一声:“打开城门”。9 J+ z. c; h5 V7 O
只见李世民战袍飘扬,跨着战马,头一个冲出城门,外面紧随一百名骑兵。城外的土地由于雨水的浸泡泥泞不堪,强健的马蹄所践踏之处,激起四溅的泥水,污湿了战靴。6 K7 _$ S( v( D* s. l# d4 f- A
李元吉站在城楼上,心里不禁对李世民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这次你可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兄弟我了。”3 w0 w$ Y8 f/ \/ C ]' X
李世民一行人快马扬鞭,直奔突厥人的阵营,位于小山坡处的突厥人看着这一百名骑兵冲过来,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一百人要对抗一万多名突厥骑兵,是不是吃错药啊?
9 {& B8 \0 S1 }5 N+ V 到了离突厥阵营数百米处,李世民猛的一拉马缰,战马嘶叫了一声,前蹄高高跃起,然后乖乖地停下突奔的步伐。3 p. @# X: b, A
李世民冲着突厥骑兵阵营高声喊道:“我是秦王李世民,请颉利可汗出来,我有话要说。”
# B% I) S' \) w4 n# c5 S( e
9 y+ `! N8 m1 H. [/ o+ _ 颉利可汗策马行至军阵前,他也摸不清李世民此来目的何在。
8 U( L. g+ A4 B) h! c: Y 李世民也策马前行几步,对着颉利可汗高喊道:“我大唐与可汗订和亲之约,可汗为何屡屡负约,率兵深入我国地盘呢?如果可汗能够单打独斗,请可汗亲自前来,与我单挑。如果可汗想兴师动众,我就只以这一百骑兵来应战!”* p# y$ r4 y6 \; ?2 X8 z4 u# A R
有没有搞错?以一百骑兵来敌突厥一万人?颉利可汗笑而不应。
) k! n2 X3 u7 \5 [9 s 李世民怎么敢于以一百人来迎战一万人呢?原来这是李世民的心理战术。游牧民族最为尚勇,非常尊重勇士,李世民艺高人胆大,首先提出单挑的要求,颉利可汗当然听说过李民民的骁勇善战,所以他绝不会以可汗的身份来冒这个险,如此一来,李世民便已先胜一着了,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是真正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