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爱在蓝天下

孔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之喜

孔子之喜: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行摄相事,面露喜色,
* c9 n9 V) j' B- h) u0 L门人责问:“君子祸至不喜,福至不忧”,
! ^# Y  B+ c" @# P+ l& g& ]6 `孔子称是,对自己的态度如此解释:“我喜而笑,使下人也觉得尊贵,这样不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之笑

孔子周游列国,形色匆匆,流落至郑,郑人谓子贡孔子的神色“若丧家之狗”,# J5 [) ?' V- J6 I% T
子贡如实告之,孔子朗然而笑:“说我象丧家之狗,是这样,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之哭

孔子强调“哀而不伤”。- X5 z0 m2 W3 y( k6 @3 f
颜回死,孔子哀哭而至于恸,门人开导,, {* g& |5 w# b
孔子曰:“不为这样的人哀伤而恸哭,又能为谁哀伤而恸哭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圣人“情顺万物而无情”,
& n3 U/ V3 Q! I, c/ [1 N也许这些故事是这句话的很好的注脚。0 a" d- ?- F: ~# ^+ B2 m
起码,我们在这里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圣人孔子面对我们普通所经常面临的情感波动时是怎样一种态度,, Y, w: u0 L8 `  y0 x4 o
圣人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时是怎样一种想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孔子自认为“斯文(即先朝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终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
( t$ S* L& {9 R  \! s$ S9 t3 V孔子以自己为“述而不作”--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绍述的同时,孔子为旧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 k) q/ ~6 P  ^" J; N& b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也就实现了完满的自我人生。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对后世儒学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此意义上,儒学尊孔子为鼻祖。
  D. i& W: |- ^7 L3 g* |, \同时,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据《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比较有成就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孔子招收的学生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孔子教育的内容首先是怎样作一个正当的“人”,孔子教授的方式多是启发式的,孔子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上述情况,也许多少能为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提供一些理由吧。 , j" i( p7 [, i$ I* [2 e. p
( j+ }* R: K; w9 z: E
孔子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另外,《史记》中有《孔子世家》,可供参考。 8 A1 p+ W6 C1 B. W1 d

7 t1 X; m4 K$ R( k5 Q*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3: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 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8 `, g, Q# F0 @+ @+ s- `% Z'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5 Q" U! \6 q4 Y6 ~3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
" W" M- `4 D( m1 w4 t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4 ?3 M9 r. e) L4 b: I
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 X, V! d& m( A# f* l' i7 C6 F0 j' Y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Z5 ]( Q: i; b$ I) l* r6 H. X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h% D+ f" f5 A/ n, ]
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
1 G+ V5 X" _. z$ O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8 o. j4 o+ }" D$ N- Q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 ~6 g1 d5 ^. v5 \8 q7 H8 B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 p' q% C% t# d9 R7 M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生涯

孔子和李白一样,有着不顺畅的政治经历,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 D0 M7 g( ^2 j6 s8 }8 H2 p: t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2 L$ P5 ~" T, L1 }& J
1 j# t3 p) {/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o8 y& C8 M4 f
/ U3 f( T5 V0 K) J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08: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其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c/ ]" I' m& W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 z6 g. I9 q1 r" Q1 Y5 F2 k' N, _$ u/ U/ i  |) u
[ 本帖最后由 爱在蓝天下 于 2007-1-9 08:5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05:35 , Processed in 0.0379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