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孺童讲《论语》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1 0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讲地非常不错,编辑也在行,简直是一种享受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八) 3 p8 g1 K6 W& B" Z

; m8 q2 T( `" K4 {  原文: ! g/ r9 i: G5 X8 T: B" P

5 y8 J$ Y  T" _. g  f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4 {/ D1 M0 v- i6 |) _$ {% d
+ [8 h2 f# _( R# N+ U  解说:
  N3 u" @' J3 V' M
6 [1 }8 D: E; K8 d& s" f6 i. {( t% F  此句承接上句,但句义也不亦理解。这里的难点有二:其一,“小大”指的是什么?其二,在这句话中有省略的内容。   R, J1 P5 m$ r% Z. J- h* D4 ~
! c1 e; Y- B0 I. w; j: _% r5 X
  “由”,这里是“用”的意思。
; O2 z9 t( w% c" y: _2 g( {  “之”,是指的“礼”。也是对应上句中的“礼之用”。
) a& A9 H" E5 _9 f
* Y8 ~$ n6 l5 p7 q/ S7 [5 q  下面来讲“小大”。照一般理解,“小大”是指小事、大事。所以“小大由之”,意思就是不论小事、大事,都用“礼”作为衡量的标准。   t1 q2 ^, V1 S3 i6 v9 u  U- d
  但在上一节已经讲过,有子所讲的“礼之用,和为贵”的道理,是落脚在君王治世之道上的,所以不是针对一般老百姓所说的。既然如此,“小大”并不是泛泛指的“小事”、“大事”,而必定承接上句句义,其内容必定与政治相关。 . |2 s8 a( r* Y( V8 ]2 I
  那么,“小大”到底指的什么呢?“小”是指的小国,“大”是指的大国。也就是说,不论小国、大国,它们之间交往及各自国内的政务,都以“礼”作为基本的原则和标准。 % V  @" H1 o5 s, F' S3 g% w9 O
" D3 i, C) C) h. V
  “有所不行”,意思就是还有不能做到的事。
8 H% Y# j2 s) ^" j) G& b2 i$ ?) o# `" x% @. l6 O5 E2 }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道理凡是都“以礼而行”了,为什么又说“有所不行”了呢?似乎句义不通,有所间断。 1 q9 N' r# g.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考察前后句义。前面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不能光用礼,还要用乐加以调和。而后面有子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光用乐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当然,后句具体意思,我在下一节会具体解说。 / I1 p8 ~7 L" L! X7 X. K
  尤其比较“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与“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两句,就会发现这两句在句义上,是相对应的,而且在语句结构上,也是相类似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两小句,后者是三小句。照此看来,前面这句似乎缺少了,类似于后者“不以礼节之”这种结构的话。也就是说,后面是说,“光用乐,不用礼,也不行”,势必前面句义就应该是“光用礼,不用乐,是不行的”。所以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句话,其中是省略了类似“不以乐和之”这样的内容。 2 C5 L  N6 E' q+ L! _, J
  到此,此句句义就基本明确而且顺畅了。
4 H+ g: D+ H. L, _" r4 y  K& T- I* C; m  A) T
  大义: 8 k$ C9 }  z5 e! n3 z- A$ I& e
" b6 k5 f/ r# N  ?: a7 y( m* J) Q
  不论小的国家,还是大的国家,它们在相互交往或是处理各自政务的时候,如果光用‘礼’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不用‘乐’来加以调和的话,其在政治交往和处理政务上,还是有达不到或是办不了的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九) ' ]/ S" o7 N$ b  b6 x

' S1 r+ }# i0 F  原文:
% x* R! U) C! f: J( ^2 k$ T! @/ E5 Q9 s# H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 C/ A+ R% R1 _' {5 I& z% \" }' K" n
  解说: " \! ~# I& Q* ]0 F; b4 p" y6 [
) p, W' w4 K" O+ u* q' m
  解说了有子上面两句,这句话就比较好理解了。 2 [$ C. A6 Q4 h3 N  ~

- N3 V# A/ k- C5 B/ F1 t  “知和而和”,其中第一个“和”字,即指“乐”,为名词。第二个“和”字,即指“用和”,为动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知道礼必须以乐相和,那么就专用乐和。 2 i; B! G" z( A4 x
; t: X; W: D. c, E7 i* C+ |
  “之”,是指的乐和。
1 r5 `4 T, E* A+ G6 |5 A  “不以礼节之”,就是不以礼来加以节制和约束。   s; J4 G) B- H# T0 `
& ]2 Z' D1 e/ M6 L
  “亦”,是承接上句。上句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里还有“不可行”处,故言“亦”不可行。 * v1 y- \5 \; ?% N: o# T

" }5 f( c& e, U5 x: }( n9 i  这里需要再讲说的一点是,这句话在古书中有引作“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的。所以,后来有人就依此认为这句话不是有子说的,而是孔子说的。
2 p% o/ l- H( G% H4 V  H- L* x  这就是错把古书中所引的“孔子”,当作人名来看,而产生的错误。其实,古书所引“孔子”,为书名,而非人名。古来引《论语》多有作《孔子》者,就好比《道德经》又作《老子》,《南华经》又作《庄子》,《冲虚经》又作《列子》一样,不能因此就妄断此句非有子所说,而是孔子的言论。 4 b& \2 j9 |+ I6 j5 E

) d4 i! v$ V! j* C8 U6 ~+ e% J  大义: 4 k, V! t% Y: g3 y, |( V% S

! O5 H$ w7 G3 ]+ z  君主知道了礼必须以乐相和的重要性,他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如果过于专用乐和,而忽视了以礼来节制于乐,那也是不可行的。” 1 t' e8 W  h, Z' ^5 y( y' Y$ J4 [

) O. b0 @* S+ j, b; s; s5 n% \  小结:
8 e6 e/ k( g+ E4 i- J1 F/ P+ F
% H. K6 H- M# S8 o8 V  在这里把有子整个这段话,贯穿一下。 ( ^$ V" J6 A/ u/ j) h
- U2 v& [3 `+ Y# m
  有子说:“‘礼’的作用,必须加以‘乐’的调和,才能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以往圣明帝王们的治世之道,也都是以‘礼乐结合’为‘美’的。不论小的国家,还是大的国家,它们在相互交往或是处理各自政务的时候,如果光知道用‘礼’作为标准来进行节制约束,不用‘乐’来加以调和的话,其在政治交往和处理政务上,还是有达不到或是办不了的事的。既然‘乐和’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果统治者过于注重‘乐和’,而忽视了用‘礼’对‘乐’加以节制,那在处理政务上还是不行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7: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十) 9 V* e6 V* P# O: z) l: R+ N

5 ~8 V5 Z1 W8 ?0 d  原文:
# C( X% J  q1 r; g6 S
. b, ^6 `; {5 `  l) m; Y$ p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Z8 A) A6 t4 o* z8 |
+ `0 N+ i/ @" W* o" v" P" v9 Q5 J  解说:
( R1 m  f: H/ a/ P+ U+ ?2 D) z9 F, a$ A
  有子的这段话,是由三小句话构成的,下面就以句为单位进行解说。
3 {  s' F$ ~: c9 C) X; U4 R2 \- m1 z  p2 s, F/ f, R! q: X! T
  “信”,是有信用、不欺骗的意思。
- s8 m: O+ @5 o2 R& Z( j. F7 V& D  “近”,是接近的意思。   N  G3 f7 A% r2 t; I+ w* r
  “义”,是适宜的意思。 # [( j- c: F# t6 X3 W
  “言”,即指言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话、所作的承诺。 3 L) y* h0 v$ X' T
  “复”,本义是反复,这里是指可反复的,也就是可以被验证的。 9 a9 r- Z" x" e- x. z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是讲信用的,而且他的信用是比较适宜于实际情况的,那么他的言行是可以被反复检验的。 6 z- c( T/ T! [
  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解说的是,“近”不等于“就是”,也就是说“信近于义”并不是说“信”就等同于“义”。刚才讲了,“义”是适宜的意思,换句话说,“信”可适宜实际情况,也可以不适宜实际情况。
% F' q) j6 r# F- a9 M6 L7 w% l6 B  为了便于理解,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以作例证说明。从前有个叫尾生的男人,他和一位女子相恋,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约会,不见不散。可是有一天,尾生提前来到约会地点,就在他等待女子到来的时候,突然河水暴涨。女子见到河水泛滥,阻断交通,于是没有前往赴约。可尾生为了遵守与女子每天见面的约定,始终守在约会地点没有离去,最终溺水而亡。
! H" X3 z' s% j& \  A; c  在上面的故事里,尾生可以说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但他的信用是不适宜的,所以他的“信”是“不近于义”的。那什么叫“近于义”的“信”呢?所谓“近于义”的“信”,就是说这个“信”是比较切实的,不是脱离实际的盲目的“信”。这种“近于义”的“信”有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反复,可以被检验。如果一个承诺,它不可以被“复验”的话,那这个承诺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 J/ u, S1 V" Y9 U! D
) ]6 C- s8 r; l
  “恭”,是恭敬、谦逊的意思。
; @/ x& R: k5 N5 g/ W4 g8 U  “远”,是远离的意思。 / w( W0 \% L; r" e0 m" J( V' h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礼法的节制范围内,恭敬谦逊的待人处事,那他是能够远离耻辱的。换句话说,如果一味恭敬,而不注重礼法,则不能远离耻辱,也就是说还很有可能构成耻辱。 3 q; L8 }7 y" F& ~' j% s4 G2 \
  可能有些人就会产生疑问,我待人处事恭敬谦逊,怎么还会自取其辱呢?所谓“恭近于礼”,是指的适时适地的恭敬。如果一个人不分时候、不分场合的一味恭敬,不仅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对方及周围的人产生反感,甚至觉得这个人在人格或品质上有问题。 & ^: H+ |. d* G- c7 B! X
  举个例子来说,像古代礼法中,下级见上级、晚辈见长辈是讲究跪拜礼的。如果你在正常工作中,见到长官而进行礼仪上的跪拜,人家不会对你产生什么看法,反而觉得你这个人很懂的礼数。如果你不分场合的跪拜,比如上级在休息或者上厕所时,你也追上去跪拜,那外人就会觉得此人过于阿谀奉迎、人品低下。
! _+ _4 z0 ~- [9 U4 n
- K- U' R9 ~* `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是本段《论语》理解的难点所在。由于对“因”、“亲”、“宗”字义所指的不同解读,导致了对有子这句话的不同理解。 4 o: M3 H* f/ q9 F
  下面先将对“因”、“亲”、“宗”这三个字字义的不同解读分别列出,然后再分别贯穿文义。
7 T/ M  d* g4 D  “因”,其一:是因循、依照的意思;其二:通“姻”,即指女婿的父母。(而媳妇的父母称“婚”,所以后来连作“婚姻”。) 9 K! g4 S! }# I3 G# E! q9 r- I
  “亲”,其一:是亲近的意思,其意指前文“近于礼义”;其二:指亲人、可亲之人。 6 p' ]! n: T! K/ @
  “宗”,其一:是尊崇、归从的意思;其二:指宗族。 : G$ c8 v  l/ t: y; t1 p# [
( ~2 K. u# ^& M/ P( f" Y( K
  那么,将上面三字的不同字义进行排列组合,并且照应有子的前两句话,“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话,就会产生如下几种理解。
. ~2 w3 ]0 k/ |  其一:如果一个人在遵循“信”、“恭”的作人准则的同时,不丧失“信”、“恭”所对应适宜的“义”、“礼”的节制标准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言行是可以为他人所推崇和效仿的。 5 ?5 F3 ~% |& W( A; B/ Y8 P" R
  其二:如果一个人在遵循“信近于义”、“恭近于礼”的同时,还能够不丧失对可亲之人的关爱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言行是可以为他人所推崇和效仿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人往往在注重自己言行道德规范的时候,容易导致人情的淡漠,从而忽视对周边及亲人的关心。所以,那种既具有很高个人道德修养,又能关爱他人的人,是值得人们特别尊敬和效仿的。
0 X# g% j% x7 S4 z' x. Q  其三:一个人在婚姻之后,不仅能关爱自己的亲人,而且还能顾及非亲属关系的那些可亲之人,对待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本宗族的亲人那样。 : d8 q% s6 o) v
  第一种解说,是把第三句句义作为是对前两句句义的进一步深化总结。第三种解说,则把第三句句义与前两句句义并列起来,即此三句话分别讲了信义、恭礼、姻亲三方面的内容。从指导现代人为人处事,及句义涵盖宽广程度而言,当以第二种解说为上。
: k6 c/ i5 G( x) y5 f7 R9 G" P% j- A
  大义:
# O+ k6 b6 n( j: p4 ]3 ]. w
: S( N+ Q- b4 q. O) @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的守信是比较适宜实际情况的,那他的言行是可以被反复检验的。如果一个人的恭敬是比较符合礼法的,那他是可以远离耻辱的。如果一个人在做到前面“信义”、“恭礼”的同时,还能够不丧失对亲人及周边人的关爱,那此人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十一)
+ M$ Z6 o& S3 ~! I3 L
, d+ x9 f0 x/ l  I) }  原文:
! W1 ]) d6 n. V$ d% Y! e* R, h# q3 e% n6 c, V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l1 L3 p9 n# `0 f0 {- i( F
6 I8 i- f* V6 X  解说:
- y# P  m2 ~, J$ g4 h. J
4 T0 z$ N( c6 ^1 l+ T8 @0 U8 S: B) S  在具体解说之前,先简单分析一下孔子这段话的结构。这段话是一整句,重点落脚于“可谓好学也已”,前面的话都是为了说明“好学”的。那么,一个人到底具备了什么条件,就可以称作“好学”了呢?大致有三个方面内容,下面分别解说。
; c' T$ t, f2 D) X5 n
7 G* [5 \- p3 U/ @6 ^# r9 l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于这句话,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理解。) M8 @4 x7 H2 i0 p$ }. O2 |, w! Q
  所谓狭义,就是从字面意思理解。“食”,指饮食。“饱”,指吃饱。“居”,指住所。“安”,指安定。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追求饱满,在居住条件上不追求安定。如果仅仅照此理解,似乎与后面所讲的内容有些不般配,传达的信息过于简单,也太过肤浅了,显然这不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本义,对此则需要从广义的层面来进行解读。
" D. U$ P, D. X' k% |  “食”,其本义是指吃的东西,但在这里又有两层含义:其一,食物是要进入体内的,所以“食”意指“内在”;其二,吃饭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人们才有了对其它事物的需求,所以“食”又意指“欲求”。结合这两层含义,“食”就是指的人们的内在欲求。
% n( O) M2 }/ O+ R* P  “饱”,其本义虽然是指人类消除饥饿的痛苦感受,而获得的食欲满足,但在这里其主要强调的是“满足”、“充足”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吃饱”。
" i: J1 ?0 G* E( E8 x5 {  “居”,简单可以理解为人们所住的房子,但在这里主要是指人们赖以生活的外部环境。这样就与前面相呼应,一个内在,一个外在。, n$ F4 ?/ J* {/ \7 r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对自身内在的欲求不过分追求满足,对外在的生活环境不过分追求安逸。0 M) J$ @9 o1 ?  a

# d# L' Q/ u% O, A3 Y" U4 _. K8 Y  这里需要再说明的一点是,“无求”并不是说“不求”,否则老忍饥挨饿、动荡不安,也非君子行径,所以说“无求”是指君子不去过分追求。可是为什么君子“无求”于“安”“饱”呢?这是由君子的基本志向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其主要精力都放在治学、修身、从政上,所以“无暇”去追求自身的“食饱”、“居安”。而以“食饱”、“居安”为人生目标的人,只能是作普通的百姓,而根本不能称其为“君子”。! C& t. |. g3 V; y# c" E& A

- t; k# F" P' f7 D$ J  “敏”,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指敏捷、快速,一个是指奋勉、勤力。
+ R8 e+ W. e5 [) }$ L  v- [) v3 @8 {, s  “事”,指日常事务,这里侧重于“政事”。1 {, N+ y' u/ o& s) H' Q
  “慎”,是谨慎的意思。/ i' ?, Q% G% Y
  “言”,指言论。
4 ~# e8 G6 K. Z6 ?; U  “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及时、勤勉处理政事的同时,要谨慎自己的言论。# `9 `! |( Z# e( E' R7 A: i
  之所以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通过积极的参与处理政事,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从而以实践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谨慎控制自己的言论,以免尽早或过分的表现出自己的成绩或优势。7 |, A. P9 P; Q5 Z. x8 T

$ K6 a! u" K' y4 u. G& C3 x  “就”,是趋向、归从的意思。
$ C9 }- `0 ?8 z3 V: y1 ~# t  “有道”,是指具有道德的人。' j, p) ^  T( @
  “正”,本义是指不偏、不斜的一种标准。在这里则强调以此标准来,评判是非对错,并加以纠正、改正。% Q, C5 T+ q' n1 Q7 i
  “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是承接上面三小句而说。君子通过自我的约束与提高,已经作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但对于自己从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到底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益于自己,不能自己给自己妄下结论。还是要依止有道之人,请他来判断自己的言行到底是否符合正道,并以此来纠正那些不符合正道的言行。1 P7 N' T3 ^! n# n# A3 w' d! u
6 _# p. l4 I1 A3 c" m
  “好学”,这里不是“喜好学习”的意思。君子之道,并不仅仅停留在学习知识上,而是以圣贤的道德为标准,不懈追求,以至人格的不断提升,最终趋于完善。/ ^" }9 M, u; r2 I$ l) w$ h8 ]6 Y
  “可谓好学也已”,这是整句话的结论,也就是说,君子如果能达到上述条件的话,就可以称作“好学”了。, m' F* m8 g6 p) p& l
" k8 C# }1 |# I/ J
  最后,对本节开始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内容”,再作一明确重申。所谓“三”,即指欲、事、道。所谓“欲”,是针对物质生活需要而言的;所谓“事”,是针对处事而言的;所谓“道”,是针对问道而言的。因此上说,在孔子看来,君子如果能够作到食居无求、敏事慎言、问道正己的话,那么他就可以说是一个真正追求道德的人了。' t/ D3 z" d, H$ ~; x0 i3 M: }

0 ]* c& ^. ]/ [( l9 ]  大义:6 @$ @5 p3 r& s9 }* ^5 S7 u

% l3 H/ }3 S. G6 \  孔子说:“君子对于像饮食这种内在欲望需求,不要追求过度的满足;对于像住房这种外在生活环境,不要追求过度的安逸;要及时勤勉地处理政事,并谨慎地注意收敛自己的言行;要通过向有道德的贤者请益,来判断及纠正自己的正误;如果这些都作到了,那么就可以在真正意义上称其为追求道德的君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十二)
! i. x1 r) l7 f0 L: W3 ]& A- r! O9 N! @9 x6 s9 z' w
  原文:
3 e! \! D1 c6 y. X6 ^
8 @# e2 x/ |. D. p! A) d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8 N( D  D/ s& q8 M6 o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8 q# P; o$ j) B- Y1 ?) y
  解说:
2 U* Z& \$ ~) r/ x+ x1 j$ Y! a
* h9 T- {$ H1 e5 \! T! F% j  “贫”,指贫穷。
3 j: @$ M& I' ^7 {8 U9 H  “谄”,指的是那种以下对上的、卑躬屈膝的迎合、奉承。在《易经·系辞》中,就有“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的话。) k7 ]9 |/ i; `8 P: ?: k# h1 P
1 W& R' k& m7 U
  “富”,指富裕。. }( h3 k) U( \* C$ f, s
  “骄”,本义是指马高大雄健的样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将“骄”解释为“马高六尺为骄”。后引申为高傲、傲慢,本句就是此义。
6 p9 c) x7 v6 {! A4 h
- z% s6 W8 b  I' G  “何如”,疑问词。即表示子贡向孔子发问。
4 Z7 q$ n  e! Z5 Z& ]1 t" {. e; |# E7 c/ X+ u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这句的意思就是:子贡向孔子请问:“人在经济贫乏的时候,虽然穷困,但作人不谄媚;人在经济充足的时候,虽然富裕,但作人不骄傲,您觉得这样的作人原则可以吗?”) ~6 [8 Z8 X* R( [7 i2 i0 Y
8 H( {; B! N% R4 s- v5 i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子贡虽然向孔子请教的也是作人的道理,但为何他不从仁义、礼乐等方面发问,而独以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为切入点呢?在前面“学而下(四)”中已经讲过,子贡善作生意,为儒商之祖。所以,作为一个成天和金钱打交道的子贡来说,他向孔子请教作人的道理,从经济角度发问,也就合情合理了。
3 M7 f3 X; O6 L& I3 G+ q: }' P' v  再有,子贡所问之语,并非是为他人而问,而是从自身的实际体会出发的。子贡从商之后,本身经历了从贫到富的过程。子贡在此期间,就是以“无谄”、“无骄”为作人的原则,故才以此来向孔子求证。2 F0 L5 n) d# h  l, g$ x2 N

& C. _- P$ l4 L# y0 d; |  “可也”,表肯定。也就是对前面子贡所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作人标准,表示认同。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孔子虽然赞同了子贡的观点,但“可”并不表示足够、等同的意思,而是暗含还有未尽之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确实为作人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全部,还有很多的标准、原则需要人们去遵守、执行。- C0 g+ z! ?+ }1 n1 o- _

6 n7 b( \& o. a) z! {! X! K  “未若”,是不如的意思。孔子在通过说“可也”肯定子贡说法的同时,又以“未若”婉转地指出了子贡所不足或是还没有认识到的地方。那子贡到底还欠缺些什么呢?孔子在下面就给出了答案。
. `# j/ k. E/ y9 M! _- C) r4 y! G' d+ s
  “乐”,是本句《论语》理解的难点所在。对“乐”可以有两个理解:其一,为礼乐的乐;其二,为喜好之乐。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义项的理解,主要是由此句《论语》不同版本的差异所决定的。
$ G# ]; D5 c9 L/ f- {& h( y  除了“贫而乐”这一版本外,另一种版本在“乐”字下多一“道”字,此句则变为“贫而乐道”。这两种版本都很古老,从时间性上,很难判断孰先孰后,而且从意思上也都还讲得通。
* [! A) v, ~# g9 k; Z9 V  若以“贫而乐”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好于“乐”。这就与下句“富而好礼”相对应,一个好乐,一个好礼。3 ?. ]. z. N" {5 R
  若以“贫而乐道”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乐于求道。这也能在句式上,与下句相对应,一个乐道,一个好礼。+ N* f# d8 c" b

, P$ a8 U& i( f. t8 y1 Q9 j7 |( `  如果单从孔子的答语中,很难判断这两种版本孰是孰非。但如果比照子贡的问句,似乎可以从句法结构上,姑且得出一个结论。
) V4 T# u+ f. k' |! h+ G9 S% g  子贡问语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似乎孔子答语为“贫而XX,富而好礼”,才算有所照应,而且读起来比较语气比较通顺。
. z4 r# N6 _- \0 U: }7 e  如果判“乐”为礼乐之乐,那么照“富而好礼”句式,似乎在“贫而”与“乐”之间缺一“好”字,也就是说此句应为“贫而好乐”。但由于这只是推测,没有版本及辅助材料证明,所以不能作为最终结论。
6 o4 r& c7 v: Q1 x  如果判“乐”为喜好之乐,“乐道”、“好礼”意思能够对应,且有现成的“贫而乐道”的版本证明,此倒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7 M( O& y% W) w& ]
1 o7 o4 k2 r2 w+ N" ~  大义:$ e  P: i3 _& [- F* [  k6 r7 c
- h5 r3 n! T4 N
  子贡问道:“在贫穷的时候不卑屈谄媚,在富裕的时候不骄横傲慢,像这样作人是不是就可以了呢?”6 b1 B' V/ L) I% P6 ^: M1 ~1 \
  孔子答道:“这样作人也就可以了。但不如在贫穷的时候以乐来调和身心,在富裕的时候以礼来约束言行。”

: ~3 O3 }( L4 r/ M3 o( ^
+ ?, W  R" r0 O( R6 T, N9 }; c  小结:
2 z& f' u% h; ?$ k+ m- y+ ~. _% }8 f* |8 H2 y! }3 b( j0 B  A% f
  通观子贡与孔子的问答,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而使“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呢?
0 Z$ L* P, m2 x& D  子贡所问之所以境界低,在于其还停留在“无”上,也就是说将不好的思想、言行等去除掉;而孔子所答之所以境界高,在于其已经上升到“好”了,也就是说通过对更高道德标准的不断追求,那些不好的习气也随之自然而然的消除了。% y; [# b* q3 `7 s9 _+ _
  换言之,以“无谄”、“无骄”来约束言行,是一种消极的去除;而以“礼乐”来约束言行,则是一种积极的转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十三)8 K3 m4 a1 @, S. H# q) O

, O% |( V4 Z6 A, N  i  原文:4 a( A/ p- D! z/ e% g9 a
% R2 O9 `$ H  c2 o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w* l/ |; _/ y, L' @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O: S& G9 m/ M7 C  解说:5 [. U5 G, o$ v$ k. c: J
% l5 y6 c; b$ v& R2 z
  子贡所引诗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原诗全文作:“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 I0 P; N7 q+ R) {
& j: g1 F+ M2 k9 e4 O( N  子贡引用《诗经》中的这句诗,到底是要说明什么问题呢?肯定他不是想讨论或请教关于制作不同材质工艺品的问题。8 t7 m5 z( U' A" |+ M2 t. O; E
  这段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在内容上是承接上面他们之间问答所讨论的内容。前面已经讲过,子贡问孔子,如果能作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样作人怎么样?孔子回答道,已经算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能够作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
- C( L7 J  [! n3 o8 k  孔子虽然指出能够作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如能够作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但没有说明为什么前者不如后者。换句话说,孔子没有指出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够作到“贫而乐,富而好礼”。
* N, E" t7 }' ]; Q% s5 W& ]  孔子的回答是不够明确的,但他所传达的意思,子贡已经心领神会。子贡虽然已经领会孔子所说,但又不敢妄自确认,想进一步向孔子请教。孔子刚才以含蓄而答,子贡在此也不好直言发问,故采取了引《诗》求证的提问方式。8 N; `: I4 @' i8 ~* z8 z/ |% f3 x
  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子贡之所以单单引用《诗经》中的这句诗,肯定是有他用意的,而且在内容上,肯定是和先前他与孔子的问答内容相关的。
2 W) L% h4 L; b- t& U) n; U( [# ^4 e% b1 d  d& b4 i' S' T
  “如”,是好像的意思。
' l9 m  a' t- b% l9 t( f. F  “切”,是针对加工骨制品而言。
! T+ P. M& J! ?4 @4 h3 C: G  “磋”,是针对加工象牙制品而言。
/ F2 s  U; ?; n0 V  “琢”,是针对加工玉制品而言。
6 \( p  r1 `; Q  G) w  “磨”,是针对加工石制品而言。* r( q/ z$ G: g
  “切、磋、琢、磨”,指的是四种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方法。
7 c" [% X3 q5 {9 j( W: z% ~2 [  a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如同用切、磋的方法来加工骨和象牙,用琢、磨的方法来加工玉、石。那这句诗与前面的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内容到底有什么直接联系呢?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需要具体分析一下这几种加工方法的特点。
& d' A. A% Y* K7 X  为什么要把“切、磋”、“琢、磨”,在文句上分成两组?是因为它们在工艺上,两两比较类似。在加工骨制品和象牙制品时,都要注重材质的纹路,然后才能用“切、磋”的工艺进行加工。而在加工玉、石制品时,其重点首先在于,如何运用“琢、磨”的工艺,去除材料中的杂质,进而再制作成各种工艺品。
" ?/ t0 W4 X( f# W) Y  这种切磋式的注重分析事物的文理逻辑,类似于治学之道;这种琢磨式的注重去除自身的缺点瑕疵,类似于修身之道。所以子贡引“如切如磋”以喻治学,引“如琢如磨”以喻修身。这里并非牵强附会,可举一例,以作辅证。《荀子·大略篇》云:“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 q* w6 L5 e6 s- ]0 @9 `  那么“《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般人只要自我注意约束一下就能作到;而“贫而乐,富而好礼”非得在“治学”与“修身”这两方面,都具备了很高修养之后,才能作到。您是这个意思吗?我理解的对吗?: t* d$ R% ]1 {% f+ l/ a+ @

4 Q* d4 j2 X4 H% M. e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子贡引用《诗经》所表达的意思,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是从子贡口中,重申了孔子的意思;另一种认为,是子贡在孔子答语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完善了孔子的意思。" d% C7 k% v* h! V+ b6 ^: e1 m: q5 n
5 v) S, k" g$ N; K! a+ C
  “赐”,即指子贡。在“孺童讲《论语》(十三)”的“学而下(四)”已经讲过,子贡是字,其姓名为端木赐。
+ Z: f% ]) |9 ^# }+ I" d5 X* }( F3 w  子贡能够如此准确的领会孔子的意思,并且还善于运用引证的方法,来补充、阐发、完善孔子的意思,孔子能不肯定他的言论吗?肯定是肯定,但孔子并没有以“是”、“对”等直白的语汇回答,他又用了一个婉转的说法。( T! R) S; \9 @1 y) v0 M
  “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我开始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中的内容与意义了。孔子为什么以《诗经》作为对子贡的肯定呢?原因有二:其一,子贡是引用《诗经》来发问,故而孔子以《诗经》作答,这是表象和形式上的理由;其二,古人以诗言志,子贡引用《诗经》表达了自己在作人上的高境界的观点与立场,孔子还以“与之言《诗》”作为对子贡高规格的肯定与奖掖。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像子贡这样的学生,他的水平已经超越了学理、事相的范畴,应该进入社会、人生领域的探索与思考了。
# ^6 ?. E/ r; O9 L& Y6 z& {+ i- i4 T
  当然,这种肯定看上去似乎虚了一点,还是让人不知道子贡的优点到底是什么。为了消释这一疑问,孔子进而作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 [3 S+ u" F; c  L& b$ q
3 H* `4 n7 l& l  ~$ a
  “告”,是告知的意思。
+ P. s9 d' p# |# S, F% H9 p  “诸”,在这里是“之”的意思,是指代词。+ K: Q) w6 c( \- r3 y+ }  r
  “往”,是指过去的意思。
3 A9 G% j3 `' u! M# ^& Y8 H/ i  s  “知”,这里侧重于自发的、主动的知晓。
% t# F9 R( P* ]. z5 M8 z. ]  “来”,未来的、未知的,相对于“往”而言。
/ Z7 x( U# A; [/ ^8 ^' w2 D0 p% d3 R# W" E. c2 d! ]
  结合上面子贡引用《诗经》表义的两个不同解读,对于“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话,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0 F* O3 X0 O  P* B: _, Q  其一,是从孔子自身出发。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自然其表述的内容,是从孔子自身出发的。“往”是指孔子已经讲过的“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来”是指孔子没有讲的道理,意指子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回答。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贡你值得我肯定和赞扬的地方,就是你既能掌握我已经讲授给你的道理,还能领会我没有明确说明的言外深义。+ A, Y" p! a4 _. @6 s( N4 q) f( C
  其二,是从子贡出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贡你值得我肯定和赞扬的地方,就是你既能准确领会我所讲的道理,还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8 Z3 w7 {0 g, o
  其三,是在前两种理解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思。《易经·系辞》云:“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也就是说,既能够预知未来,又能够通晓往事的人,想必是那些聪明、睿知、神武而杀戮的人吧。其中“神”指心神,能够“知来”,必定悟性高;“知”指知晓,能够“藏往”,必定记性好。那么对照“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贡你值得我肯定和赞扬的地方,就是你不光记忆力好,而且还悟性很高。: a( d9 `9 M& V9 p" i$ h! F
* E3 i/ i' Y6 d# d; v" ^- W) D
  大义:
  I& n+ @8 t' O( x8 I/ B% E+ c/ Y! l# B5 y
  子贡进一步向孔子求证道:“您在前面讲的,之所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是不是因为要达到后者这样作人的标准,必须具备前者所没有的那种,如同切磋牙骨、琢磨玉石的治学、修身的素养和品德。不知您是不是这个意思?我领会的是否正确呢?”
0 A$ G7 Y& q% S0 V4 e# p$ |  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以你现在的学识与修养,我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中的内容和道理了,因为你是一个能够‘告往知来’、记忆力与悟性都很好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0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下(十四) 4 T+ B2 r& C' M8 A+ [/ s
( w: F6 d+ n0 i3 E+ I
  原文: ' v! X' O& Y% V0 w

0 V! Y2 j! H1 _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U4 q" y. h  l3 R5 B8 K# T; r7 {
  解说: 6 d% }' h! O; U! Y! B

. c+ y3 i1 C3 M+ h0 ]  “患”,是忧虑、担心的意思。
7 v. V) j8 g7 D5 B5 X1 {  “知”,是知晓、了解的意思。
8 D/ j* }. a7 h6 o( p  “己知”,就是“知己”的意思。
" L0 [) m7 H$ w$ I5 J; e  f: C+ Z8 N% @, k8 w& V* ?
  “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 S% t' Y2 G' F# M) B0 `2 y& c+ b5 Q/ V) q0 h8 ~
  “患不知人也”,有的版本作“患己不知人也”,这样一来,意思就更加明确了。也就是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 ^& N7 }$ t/ m0 T4 q7 w

# S) z# P9 p" }* L! Z" ]8 c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看似简单,但还需要从两个层面加以解说,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
% L6 S5 v8 k; ]; O& a) ]$ Y) S
  第一个层面,是从作人的角度来说的。作为一个君子,为什么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呢?甚至不担心别人误解自己呢?因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君子,在“学而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已经讲说了诸多的条件,概括起来,无非不出“治学”与“修身”两个方面。如果一个人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得很到位,那么无论在学识,还是在道德上,这个人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君子会无时无刻的通过自己的言行,非常自然的流露和传达出自己具备的这些德行。君子不需要刻意的自我标榜与宣传,别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的,所以这是不用被担心的。 2 _1 {: f4 G8 ^" ^2 v
  但君子也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君子之所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其目的还是为了入世。一个人光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具有很强的识人处事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进而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所以才要担心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4 _( u9 i/ \$ {6 C6 Z
* j' R! Z$ A* G( ~+ Z4 m( I  第二个层面,是从治世的角度来说的。刚才已经说了,作人作好了,在社会中立住脚跟了,下一步的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君子,肯定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不然其“治学”与“修身”何用?“治学”是为了导世,“修身”是为了化民。这里又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解说。 $ N0 M7 I1 p4 y6 b# @7 w* W
  其一,从为臣的角度。一个读书人,一个君子,其必然的理想历程是“学而优则士”,参与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去。那么只要真有品德、真有才干,不用担心上级发现不了你,进而不能起用及提拔你。但如果光有真才实学,没有鉴别他人的能力,这样就容易选错服务对象。一个反动的,或是未来根本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政权,不但没有认清其本来面目,还尽心竭力为之服务,姑且不说徒劳无功、耗费生命,恐怕志向没有实现,反倒落得个身败名裂、性命难保。
/ n, R: k9 S8 o/ B5 a  其二,从为君的角度。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作一个贤明的君主,除了自身要具备仁君之德外,关键在于用人。国君的学识与道德,是要靠自我培养与提高的,是不需要,也不可能需要外人来肯定的,过于恭维、奉迎的话听多了,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而人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如何选拔人才、合理的利用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所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才是一个明君所当然必须的用心之处。因此,君主不必担心臣子不了解自己,但必须担心自己不了解臣子。
  c% H3 V* B8 ~5 _9 S! u1 H6 Y) t2 f( S8 X/ J0 ^6 T8 a
  大义: 7 D9 ^; C2 s, B' `' \) S* |# S- i

( W$ R- l3 j& d5 h; c$ R. h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注重的地方。”
- Q4 U# c( h. i4 G" M( w, X  l# f
$ i7 R/ k3 n; K6 v! w
  小结:
: g* l7 P8 X; c" P- F6 s$ ?* ]: G  p" o8 B) T' P5 v& ]
  这是整个“学而篇”的最后一句话,从内容上看,与前面子贡与孔子的两段对话,还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孔子虽然说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但并不意味着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或是希望别人误解自己,其目的还是希望别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所以,孔子见到子贡能够领悟自己言而未发之义,故而大加赞赏。而子贡也是用隐晦之言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能够体察子贡用意,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孔子能够辨识人才的本领。孔子与子贡的两翻问答,主要体现出师徒二人相知相会的默契,而非相互的吹捧与表扬。因此,孔子在末尾强调了“患不知人”的重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7 23:55 , Processed in 0.0324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