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中国四十王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代十国
: K, |! O0 O+ m# D8 D5 L  7 o/ h) Q5 N6 K% j8 X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 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 S- ?2 ]6 z5 i- [. @9 i9 A; X* Q0 @
五代-后梁(907-923)  6 Q  p5 S5 y2 y3 Z
太祖朱温(852-912)  ) ?5 o' q( I+ }. v$ R! `
907年称帝 在位6年
) F, N4 ^8 C2 E: I朱温,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出卖起义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皇帝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时年61岁。
# j3 s$ D" C1 m: _5 {8 ]' g0 k
# ~. x0 J" J1 l& T郢王朱友珪
6 C- l  i) ]2 Q% F& P(——913) 912年即位 在位8个月   郢王,朱温的儿子。91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死,时年30岁。 . w- r7 Y. c2 x7 Q/ E
$ o, B; W( v7 N: m% A% {
末帝朱友贞 ( K9 i; \6 A$ ]- Q
(888-923) 913年即位 在位10年   朱友贞,朱温第三子,91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死时他36岁。 - ?& c. J% L% g1 k+ t* l
# C0 r  B# k' W; h( f) E7 {
五代-后唐(923-936)
3 X2 u$ W% x3 P庄宗李存勖(885-926)4 [$ k/ O) S+ p# Z, F
923年称帝 在位3年
! E5 W% A' |1 G& S9 Z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死后,李存勖袭爵。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1 _5 [3 D* H0 u

0 W: b) [6 ~) N8 w; R; S明帝
4 k! z6 n/ ~/ b9 U' c- v* C* X( u0 }* ^(867-913) 2 v5 x: |& \; K2 f
926年即位 在位7年   明帝李嗣源,李克用义子。926年,杀庄宗自立,死于933年,时年67岁。: @0 ]2 z1 n$ o' f. j7 g) |

5 Y/ Y8 u/ P& m4 o* r& k; ^5 e愍皇帝   
' |9 i( v6 Z4 O5 v4 [3 Y; j' O(914-934)  
( U! ~- B; L) a9 c, M933年即位 在位4个月   愍皇帝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杀,时年21岁。
: A& Z. L* E4 w: m5 B! X( j9 P: v7 ]: C3 X# v; C  j& e
末帝
% I% r- r% e  w; ^0 a(876-936)   
2 P+ |- u/ E: _* a2 `934年即位 在位3年   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自焚,时年61岁。后唐亡。
3 t. _' J+ D3 m. K0 @1 O) X4 q6 S8 ~, A

/ E( `& S; i6 X7 p2 S五代-后晋(936-946)
" @6 j8 v% p; z1 w2 A高祖石敬瑭(892-942) 6 _" @/ q, q. O4 H8 b
936年称帝 在位7年   
% X! U% v" R# z7 G  ^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无耻卖国贼,遗臭万年。死于942年,时年51岁。
" @' Y: e7 [8 [6 }3 X4 C+ O
& e" A9 e) m) L! u  w9 O' j, e出帝' E, C7 l9 l* E7 X$ H( {1 Y/ H
(914-964)  # x3 y1 R/ q6 n5 P
(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   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人民的勒索。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凌辱,死于964年,时年51岁。 " Z8 q% c: j, [2 O
( q5 n1 e5 G3 z" \
五代-后汉(947-950)! A- k% K& X' o  h- x
高祖刘知远(895-948) : M' l. G, j% ~9 k* b, `
946年称帝 在位1年   ! i% o: J2 E& x( N1 P/ v
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最短的政权。他死于948年,时年54岁。京剧《白兔记》等是描写刘知远的故事。+ _& n# Q: y7 [
  
8 [/ k, h# f: I9 O1 ~2 Q% z隐帝   # P% a9 f4 S) ]3 }3 |
(930-950)   
# a) Z5 j- z; ^, O- u/ S948年即位在位3年   隐帝刘承祐,高祖子。950年,郭威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死,时年21岁。
. p3 u( [: Q# z/ H% D" l4 O) R# h0 \/ d0 E6 U9 x3 ]4 q! g6 S( B
五代-后周(951-960)
  b4 b2 c2 J1 I# E太祖郭威(904-954)
, [& \4 w4 j& p- v951年称帝 在位4年 / d+ P# d5 J" L) F8 ]$ J) m
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950年,攻入开封,951年称帝,建立后周,他在五代的皇帝中较有文化,能招贤纳士,革除弊政,保持节俭,他死于954年,时年51岁。 % T! y. i& T$ A1 D: U( m

+ B$ u) m1 E/ y# ^$ t世宗郭荣
7 R5 E- ?+ v! d+ Y(921-959)
. s9 M2 g% e2 o, w954年即位在位6年   郭荣,郭威义子。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他死于959年,时年39岁。
+ m( |4 z1 |9 x2 f8 w, |5 L7 ^1 N' V0 Z
恭帝   7 l0 J$ r. P& g: z4 ~
(950-973)   3 O6 m% F% }6 ~6 R  V. ]
(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   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死于973年,时年24岁。
8 y- y$ R2 ~6 c8 ^/ X( V; {, q+ n5 u( I  \0 E: r
  8 N* G  K/ p- k: H
十国-前蜀(891-925)
, p. r9 I" `9 `; v# K高祖 4 c4 b* u) @- i/ ^- F
(847-918)   : q# ^2 t( u) k* r0 H: f7 N
891年执政蜀地, 在位17年   
0 |: b# s) M. o8 q( n7 i* [: Z) V高祖王建,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907年,他建立蜀国,史称前蜀。死于918年,时年72岁。 2 I" u: y% ]2 s: S, s; Y& ]
# ]8 d5 P  U- ^+ X6 B' c
后主
, m& J0 V6 n, K& c! m# C(899-925)
! s$ p; R: {" `( P9 [918年即位在位8年   后主王衍,王建子。他贪淫好色,穷奢极欲,被后唐所灭。死时28岁。
5 y* [2 P( C  @) g" V
0 A0 E7 L% N5 [$ L+ S. n5 ]十国-后蜀(925-965)8 ]) Z3 z6 F: v  l: q4 k# k: n
高祖  
# I& Y9 f& q! b, `! x* o, g! z(874-934)7 B. s) e4 n9 }3 x2 z. f8 C% k
934年称帝 在位半年   
) I% x* X( p* m高祖孟知祥,后唐时西川节度使。934年称帝,半年后死。时年61岁。
; c. y4 ]- p- f4 U* e5 ~. N6 ml  # N; R1 f& O6 ^
后主   
, E+ a7 b! z! @% Q0 Q(919-965) ' i  a+ H8 s- m: _
934年即位在位30年   后主孟昶,高祖第三子。965年,宋军入蜀,后蜀亡。, Z  u1 s. [# u1 D
1 }" Z% q, j- P/ u7 \5 }% |* q
十国-吴(892-937)
4 f; Y& m4 G- }* p1 k/ L. m* k3 [太祖(852-905)   % N/ g0 F( u* _8 k% i$ {
892年任淮南节度使 在位14年   ) p3 Y' D: B3 R8 d
太祖杨行密,892年任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死于905年,时年54岁。
. {0 G6 O/ c. P7 p1 G* s3 I
) t  C) Y( I+ S7 i3 ?烈祖6 N- n- k! t/ Z. y8 r
(887-909)
3 q- F0 X- w) O905年即位在位3年   烈祖杨渥,太祖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被徐温所杀。时年23岁。
3 U  f  s$ O0 {: t" i' I" X& w) L. x
高祖
  d2 I& A  T6 J(897-920)  2 E, M$ m6 d- \% o
910年即位在位11年   高祖杨隆演,太祖二子。死于920年,时年24岁。 , }9 C) g( q: F1 A4 H
  ) p. p4 E+ ?! z. d
睿祖 . W4 }5 E: r" v) l
(901-938)  7 V, f2 z4 y! e( E2 {5 d
920年即位在位17年   睿帝杨溥,太祖第四子,937年,徐知诰废睿帝自立,建立南唐,吴亡。
3 t  z6 V  {% Y$ G: Y  `
& x! j6 n) ~% B3 H6 X0 C3 \十国-南唐(937-975), u0 d' `' a. x, K. U% k
烈祖   - w# l3 L) U, O6 F+ z) f
(888-943)
8 a0 T' z0 L9 _# K4 z$ f# ]937年称帝 在位6年   
( G1 e. U4 X) q1 O  y2 H烈祖李昪,即徐知诰。杨行密义子。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他常服丹药,终于中毒而死。时年56岁。
2 Y6 Y7 ]5 J7 n& V5 Y. m  2 ^; ]( k* n4 {/ I. y
元宗
8 a' R1 ^" ~1 z5 B' Z5 K( e(916-961) " r1 V5 p& \' ~
943年即位在位19年   元宗李景。烈祖长子。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但他诗词写得好,书法也不错。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名句。他死于961年,时年46年。7 Z$ `; Q$ ]1 q; v* @

$ \* w, g* H$ x, D7 J4 H: Q后主   
9 K, _% {, g* D5 ?1 x2 K0 |(937-978)   
! ?: O8 ]" B  t( a0 l& B  Q) k' Z961年即位在位14年   南唐后主李煜,李景第六子。他政治上无能。但诗词成就极高。本人也极为欣赏他的作品。974年,宋军灭南唐。978年李煜被杀。时年42岁。
8 D; t8 {1 J3 `. V' S; S  5 v* d. G1 _. O
十国-闽   
) v9 F0 _2 ?! H+ p" b; A/ r8 H十国-楚 ) q! Q0 z4 T5 E1 q$ @% d; u
十国-南汉  " W+ o  s: C$ ~3 P: W
十国-南平-荆南
3 ?# W* W/ C" I- h, O十国-吴越
9 Z* v% T3 Y8 V. a! w' s$ G十国-北汉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p$ \8 p" N8 j: J

4 o+ B4 a; J8 z0 d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陈桥兵变"。他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9 _: ]4 P" N/ m0 d* j6 F1 U3 ?

" v8 x/ U* {6 X( Q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4 ]2 j; l3 C+ Y; p6 c, Y1 T  
- o' H4 k$ I1 m+ |+ v; k3 r*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 L# G3 w0 P7 ~5 h1 E2 E* O6 ]8 ]0 K5 \( n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 \7 `/ j7 R4 l" S$ s" r% T
2 Z+ m: H! t5 A. J* L- D; E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C0 q0 U8 w8 K3 C4 E8 x  g
( s9 x- ]2 z8 [# t" R0 y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这同时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y% v. c4 l4 H9 R/ n; _5 t# b. g

$ U7 R2 ?# c, F+ t* I. f% |) B北宋王朝(公元960年-1127年),始于太祖赵匡胤,终于钦宗赵恒,共9帝。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又在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王朝。
% C( l$ q) H, \! g% Z  W
# z# B% |& n0 a" d( J. k. x北宋皇帝谱 ( G* Q. B0 y) g  |
/ c( M. h3 P* d2 G
太祖赵匡胤(927-976)  
: J2 G: D/ X. j960年称帝,在位17年    N- ~0 W8 j+ D' T6 j, K, t, y0 T4 P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976年卒。庙号太祖。 0 T$ {% m  b; A+ H5 {+ M! A5 q

* v6 R6 ?2 m6 q8 }$ l; N1 B. E6 ^太宗赵光义(939-997)
9 P; x1 U$ h2 A/ P+ V" }6 k4 e% ?976年即位,在位22年     
' k. L3 G2 a( d0 ]6 |0 G2 A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 g+ q6 M  h% \2 H
: `! E$ D6 F5 I5 {真宗赵恒(968-1022)$ F4 K3 d- s$ U3 I
997年即位,在位25年     
$ L  ~" A( s9 e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 N1 h0 ~# b. n$ V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g, y* ]6 f1 B; I  X* ^' Z
  , i/ @$ p( B1 K. ?" q9 S& [
仁宗赵祯(1010-1063) $ [) I5 Z/ C) x. m- [6 H- f
1022年即位,在位41年   & F( V0 I" c3 {" d% o' P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死于1063年,庙号仁宗。+ d% h8 C* K- S0 q

$ [1 G1 L4 R5 s9 I英宗赵曙(1032-1067)
/ n; A4 e/ I' H* z1063年即位,在位5年    1 }( o" i  k( k+ k) `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8 N" S) \& x4 j; @/ q; K
  
7 o% {9 v7 A' M6 D. n神宗赵顼(1048-1085)
3 L/ r5 }* y, h9 _9 a8 E1 Y9 H1067年即位,在位19年  
! @% H- V( u1 u7 H% u& C2 D- a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9 m0 B; y5 j( ~3 O' {" O/ X; L
  
& p# s2 r5 l) q4 [; Z6 X0 S4 t  ]' ^哲宗赵煦(1076-1100)   
5 D2 ]9 o- B/ H0 @0 E7 H' d1085年即位,在位15年 ( H0 w2 e7 H, s( }: v: F' y$ Q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 p; X! H' g7 l
# ]! d5 d, a* f! D! e徽宗赵佶(1082-1135) 4 h  Y6 l5 j& D  k
1100年即位,在位26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  3 c9 |; n" M2 b6 l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 @2 V; F5 Q: s& F9 R( C8 e9 ]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6 ^5 B) g& X% |. f8 P  g6 s& `( W8 m" u3 f. I$ }
钦宗赵恒(1100-1156)   
8 \9 ^9 f, Q0 ?, A. X. @# d1125年即位,在位1年,1127年被金兵俘虏,1156年被杀,终年57岁    ; m! \" D( F/ C# {8 Q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来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直至被元消灭时,也未能恢复宋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 v  i6 ^; L; A1 n
& c5 b( {- V9 X7 d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然而,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为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此后,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黄河以南的统治。宋朝也发兵北伐,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 3 H! _$ ~, P* T  M7 E1 O

( p, L5 c0 d& [. H4 A4 k高宗赵构于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下狱,并于当年除夕前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杀害了岳飞父子。其余所有曾支持过岳飞,坚决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都被纷纷贬斥。宋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 ?3 Q$ ~8 W5 n0 @& w7 H4 J* ~

) W4 c, g- n1 R. w9 d" R5 Q在高宗之后,宋金两国发展相对稳定。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而南宋在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 : b9 G" H, ?  j3 }0 ]" N

: Q0 g9 X+ y5 e6 \( |到公元1207年,南宋的政权由史弥远执政,继续推行求和政策,还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赠谥。但此时金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不但自己无力南征,还须时刻提防来自西北日渐兴起的蒙古势力。随后,于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根据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已遭受蒙古的打击。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王朝则与蒙古联手抗击金军。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 & C8 e' C1 B, m. |1 ?6 G6 }
/ z$ A9 ^0 ~: L- o* b* V
金灭亡之后,南宋不仅没有由此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又将面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蒙古。灭金之后,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际,收复被蒙古占去的土地,但南宋一直以主和为主,并无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虽出兵但未达到预期目的。南宋的这一举动反而成为蒙古南侵的借口。公元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瑛、余介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但南宋佞臣贾似道不但不遣军南追,反而使人向蒙古求和,以保太平,使蒙军得以顺利退回北方。
# c% h' O' S  ^/ Q+ ?2 K
6 f1 t  E  r) R  _% |8 y. M) X! `此后,忽必烈继承了大汗之位,又继续其南征的步伐。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 H. Y% V) P  S6 `( [
/ N: N! z# m7 e3 v
南宋皇帝谱2 X- L. e7 F4 P. `
  ! k$ k0 \5 T: L. T
高宗赵构(1107-1187)   & c* F- }" O" z: `% i
(1127-1162)年在位,在位36年
/ k" N" R! |7 {% {; r6 I8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彻头彻尾的昏君。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 T" A/ Z. p+ s( ?2 j
" r4 K* }* `/ F3 r* z: N* Q$ \
孝宗(1127-1194)8 c+ b& t, Y: `$ J
(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  ; d& ?) l1 y* E3 M9 j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8 \8 h5 Y* J3 {. L

4 Q6 h7 l, q  y; }光宗(1147-1194)
; H+ v# K0 a% ?4 v(1189-1194)年在位,在位6年   
" Q4 _( a$ h5 J; `+ V/ O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 H/ T* s" @8 b, o5 h& d! I3 ~
  4 s" j9 P4 F/ g8 d# j& @% p: k
宁宗赵扩(1168-1224) [  
2 X4 \3 m- w+ P7 ]0 h1194年即位,在位31年 3 P. t8 t: u( B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120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死于1224年,时年57岁。
( T1 y3 S! T+ R6 D! H3 ^6 K$ |# g+ L- x' ]7 h: i. A, R$ [
理宗赵昀(1205-1264)   ( b+ r3 p+ V8 X% t3 D. ]
1224年即位,在位40年 , g* d: `4 ^+ s, I' d6 S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宁宗无子,死后杨后力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此后,政治日坏。死于1264年时年60岁。
2 \0 I# `3 P5 x7 ~9 T$ k  
7 |3 G- n. l. ^$ m! ^3 N6 h8 s7 L度宗(1240-1274)  
9 v  m# A3 C5 V7 \5 J# a' ~- p$ f1264年即位,在位11年  
3 I7 c; \! e: V3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专制,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2 }/ ^, M+ I. i0 n  I; i7 x
9 z% }7 G, S+ o8 s! \; }恭帝(1271-1323)   : r  q8 @0 `. ~  t; m( f- o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 ?  I- N0 c#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9 D4 C3 b2 ?6 d/ J' p2 n
" x5 T( A6 E# S# J+ D7 m% P; @
端宗(1269-1278)  
5 x4 ]  y3 j9 a( `6 ~0 _9 ]1276年即位,在位2年  
. p* Y) y6 y% `. _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1 H* |" ^+ q& Z# o2 u% e8 h6 q
# o" }9 R/ B$ t: {, v& T$ k3 d) ^卫王(1272-1279)
: i6 U, Y5 l% w& U+ @: `+ x' V1278年即位,在位1年    ) h* n; V3 B; B, M9 P+ }
卫王赵丙,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它与五代同时开始,又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虽然与中原地区常年征战,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却深受着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 O( p$ O4 e- O7 i3 u
1 Z; E5 ]" h+ w, x8 r6 D2 P
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原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击败了的剌葛、迭剌等人,于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国(契丹于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改为辽)。契丹建国后,阿保机逐步消灭了周遍的弱小部落,又于公元926年,消灭了渤海国(今辽宁东部到黑龙江南部一带),基本完成了其统一的征程。
. n1 \2 N5 }- e5 d; F) R6 w8 [% D* F' H$ G3 H
从公元926年到947年,是太宗耶律德光统治的时代,在着一阶段,辽国从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以此为基础,辽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扩张。耶律德光数次对晋进兵,希望征服整个中国,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计划搁浅了下来。 & q7 U; [5 [* _* u" c, e

. I& p! N# s" }  x, I9 Q在太宗之后,经历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两代,辽的统治内部出现了激烈的纷争,直到景宗贤(969~982年在位)时,其统治才渐渐稳定下来。 7 ^0 d3 k9 d$ e( E/ \

/ L% E7 F8 r2 h# k' K景宗死后,其子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由于圣宗年龄尚小,所以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是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谴耶律休哥为大将,于圣宗统和四年(987年)进兵攻宋,大败宋军。此后,辽国连年发兵攻宋,至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与宋真宗签定了"檀渊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从此相对安定下来。辽圣宗依靠宋国的进贡,使辽的经济发展起来,此时辽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 E5 _9 a5 e) M( v9 w
  j& F' J+ i+ F- |0 K经过圣宗、兴宗(1031~1055年)的盛世之后,辽国开始走向衰亡。公元1101年,辽天祚帝即位,此时随着女真族的兴起,辽国的统治逐渐受到威胁。公元1115年,金兵攻占辽国重镇黄龙府,随后又与宋朝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抗金。金兵在几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包括东京辽阳府在内的大部分辽国土地,公元1125年,金国俘虏了逃亡中的天祚帝,辽国自此灭亡。
$ v  H. q+ h* A1 T; }- ?- {1 t& i/ j/ n2 @) m7 A% Q0 R- f/ l- y: R
辽朝皇帝谱 . v: \2 A- Z* {; _
' F6 K4 [% f9 Y  s$ E6 x$ u
太祖阿保机(872-926)  ! P2 b  l, R$ B/ j9 k7 K3 v
916年称帝,在位11年   & L6 z( Q6 A' U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契丹族。901年为部落头领,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主国家,自称天皇帝。称帝后,不断对外扩张,916年,亲征突厥,党项等部,925年,亲征渤海国,死于926年,时年55岁。  ?/ C; F( Y2 J5 V  E% |
  
* t! ?% w# `1 O" a8 p9 J6 F太宗耶律德光(902-947)
- n" O+ e7 I% A926年即位,在位21年   9 C9 f3 I" N4 j1 d* ]
太宗,阿保机的第二子。在位期间,石敬瑭(民族败类)为了称帝取得契丹的支持,竟认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德光不知满足,亲自南征,946年,攻入大梁,后晋亡,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德光死于947年,时年46岁。 ( G* X$ f, N+ }, ?

, P' ], u$ T* ^  M9 C$ K世宗耶律兀欲(917-951)) y+ L& q$ d# @  {/ e+ I4 b( Q. e1 ^
947年即位,在位4年     " Q9 B+ ^! \5 x  A- Y5 f
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 t  Y8 ]1 H$ H" W ) {/ i9 b% b: o4 d
穆宗耶律述律(931-969)
4 @! p' p% v; B" h- Q2 o6 X$ [951年即位,在位18年  ( D% J' x# _8 P0 R/ x4 Z  U( J4 \# U
耶律述律,太宗长子,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世宗后,耶律述律趁机镇压叛乱,夺取帝位。穆宗朝政局动荡,多次败于后周军,穆宗“好游戏,荒淫”。969年遇弑。时年39岁。, ^6 l8 ^9 a! X# ?" _( S5 p2 i
  + k$ C3 m3 o1 z% g4 I3 z6 A/ W
景宗耶律贤(948-982)
8 I3 `& ?+ V! C/ W969年即位,在位13年     
5 H0 e& D; C2 S8 q! a耶律贤,世宗次子。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 O7 o& j& r* `6 |4 I
i  
7 ^+ j. S& |9 X" {$ `圣宗耶律隆绪(971-1031)
# K1 h0 q, f4 G0 T% i! W* h982年即位,在位49年  
# P# H0 O1 E' Z' D耶律隆绪,景宗长子,母萧燕燕,隆绪即位时12岁,由萧太后摄政,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科举制度。其改革成就远远大于景宗,被誉为辽国“盛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宋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死于1031年,时年61岁。
, f; C3 P1 ~" u  u0 h  6 L! H) {1 ~  r% Y* ^9 z
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  
$ Z' Q$ u2 n' l  o8 z5 c1031年即位,在位24年   3 n; G$ W% t- X6 N3 P# x% z
耶律宗真,圣宗长子,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 W0 S8 z3 \' m6 r! |+ L( K% o
$ F+ `" [) p$ Q3 H
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   
, b# K9 a) y0 Q1055年即位,在位46年   6 T% ~+ [5 O4 J3 w  T& ~# ]7 Y
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f  b0 D: P# W% _  t
. |* l. ~% r9 {7 Y) [2 S
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6)  8 W2 E, g/ ~" H+ s: t% m/ y- Y
(1101-1125)年在位,在位24年     
! i# ^2 Q$ Y  u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终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项民族建立的国家,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
4 s$ r) T  x  x
5 B+ M  O4 s8 ?( K, V西夏皇帝谱
( L4 W# X$ A( e
5 h3 ^; b3 J6 Z) x2 C3 ~4 G景宗李元昊(1004-1048)  
; e+ U2 }  o7 F" y1038年称帝,在位11年
2 _# E0 j2 C4 S& q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 W) S" R& R& n  \4 a  A0 S9 {' S% Q1 L
毅宗(1047-1067)  + S. p6 T% M# ^+ u. u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 b& G3 Z. u0 U  L/ o% H
毅宗李谅祚,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 t  b0 c, M( @8 I  {: [* J0 B7 ~  5 \/ E; [  C9 H7 m' R
惠宗(1060-1086)   9 L: P5 r/ e' L  p" c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9 d4 J" }' X( K2 o3 E! ]
惠宗李秉常,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6 y' c0 s( B. p5 V9 K8 }
  
5 G, P/ N2 d0 A, m+ H崇宗(1084-1139)5 J0 k' p! C2 k* F4 r1 w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 M9 \0 E! F% X  a5 b) F9 T崇宗李乾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 X; g5 ]  A; e  
  b% q7 b- }7 o6 d仁宗(1124-1193)+ d- d$ _/ v! k9 m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   8 a) ~5 m# D$ e; Q9 Q7 O
仁宗李仁孝,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 a1 o7 N& G8 j' q) U3 N3 p% u2 ^
0 y' i: e  S" y: X桓宗(1177-1206)
' B) C9 S- H* t1 C9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    . j; q+ l9 A! o6 x1 j& [7 F
桓宗李纯佑,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 P1 Y3 u$ z* L4 ~

. ~: i5 _  ?& S! S/ n襄宗(1169-1211)
8 @: X( V3 Q3 A9 u1206年即位,在位6年     
. N& ]) {6 D/ [. Y& j& H襄宗李安全,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p$ g( `  l) ]! u

. L# n' B& X, W+ _0 w- m# D神宗(1162-1226)   , P# G3 W1 Q% u; d# B* G& Z0 e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 g- g  }( r& D9 g0 V+ d) O, l! E  ?
神宗李遵顼,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6 R) z+ |  ]/ z. j( G& b/ g
  ( ~9 A* i+ Z+ A4 [
献宗(1181-1226) ! o/ ^$ g" @  k% B4 T
1223年即位,在位4年  7 Q5 A: `" F' ]9 W
献宗李德旺,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C" u' N2 e# g- V4 b9 M; B# w# G
# v! z2 S! x) T2 G( E7 A
夏末帝(生年不详-1227)   
2 s7 y0 s0 s6 k9 p2 Z) H4 j+ S3 }1226年即位,在位1年     , C6 R" K! {3 h- `
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是我国历史上继辽之后的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在消灭辽之后,又消灭了北宋王朝,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 F7 W; P4 i4 J( m# R$ P
5 b4 ^3 z7 a! x9 t7 o金国的建立者女真族生活在我国黑龙江中下游和长白山地区,在辽统治初期,它还处于原始氏族形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铁器的大量使用,使其快速发展起来,到辽末年,女真族以成为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公元1114年,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誓师起义,次年,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王朝。金王朝建立后,阿骨打马上发兵攻打辽国控制女真族的咽喉要道--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境)。辽国此时发现事态严重,但以无力回天。公元1120年,金与宋签定"海上之盟"共同对辽,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 * C1 n4 @$ t; i$ B$ {6 N4 q* I' X- N
/ o* ?: `+ U: ]) I, x) R& K
在消灭辽国以后,金国把矛头直指向宋朝。自太宗吴乞买,金国大举进攻宋朝,虽然宋军民全力反抗,但由于宋统治者的无能,使得金国连连得胜,最终攻占了北宋都城开封,虏去徽钦二帝,使北宋灭亡。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金国继续向南进兵,而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对金国的抵抗使得金军实力大降,无力再和南宋交战,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直至金国被蒙古族灭亡。
$ y! {. w/ T0 J4 `0 `! ]& b# F4 `/ p1 F# ]
金国在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国力非常落后,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制度的残余。自太宗、熙宗、海陵王以来,金国进行了全面的转型,使其从原来的游牧部落变为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S7 e( d! v& a: w7 e5 a, }1 m
: `8 ~& H" T& g. c  M4 e
金国的后期,虽然南宋王朝对其并无任何威胁,但北方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却成了金国的劲敌。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公元1121年,蒙古开始了灭金的战争。成吉思汗、窝阔台先后发动多次对金国的战役,这大大削弱了金国的国力。为躲避蒙古的进攻,金不得不南迁至黄河以南,希望依靠黄河天堑阻挡南进的蒙古军队。但黄河挡不住蒙古骑兵的铁蹄,公元1233年,元太宗窝阔台帅军攻下汴京,金哀宗逃至蔡州,次年,蔡州破,金国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共历九帝,一百一十九年。! u) k; V( ~( V
: P( r' d9 k. [4 R/ k
金朝皇帝谱
& |; U: x$ f, @! C4 w. N  8 ~" P  S3 s9 v) L  g
太祖(1068-1123)
+ W0 o7 U  S1 I7 N1115年称帝,在位8年
1 t" Q( U/ p0 S8 U太祖姓完颜,名阿骨打。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建国后,多次打败辽军,攻下西京(今大同),南京(今北京)。灭辽战争同时,阿骨打进行社会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建立奴隶主贵族统治;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安抚政策;确立新法制;创造女真文字。巩固了女真的奴隶制。死于1123年,时年56岁。
7 M0 N7 t3 D+ `9 P5 V) k  
/ K) k& X& \( W5 h% H# J& d太宗(1075-1135)5 A. d# Y' Z4 i' |* o! o% T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
9 X5 F. v+ g9 ^+ s; ~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H/ _  y) c3 S5 R; w) P2 ?% q# l
  2 a1 e5 w, J$ E; s1 H
熙宗(1119-1149)   4 b+ [, V9 L5 v! Q1 C
1135年即位,在位14年   8 C3 W/ ^( l4 B2 m
熙宗完颜合刺,父允峻。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采用汉官制;废除伪齐国;统一法制;创造“女真小子”。1149年被完颜亮(海陵王)杀死,时年31岁。
( g  y/ F) s4 C  
6 v" T9 j$ @! A海陵王(1122-1161)   h; ?8 R1 r. p& {1 R8 _' C7 z  [
1149年即位,在位12年     
1 }9 k1 Z2 T  E海陵王完颜迪古乃,汉名亮。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在熙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迁都燕京加速汉化。但海陵王极其好色。纵欲贪淫,1161年,被部将所杀,时年40岁。 * L; y2 Z& p' R1 K6 V+ T' h, }1 H
  1 F/ U( ~1 ^3 T: F$ o) u
世宗(1123-1189)  
, W$ ^: e2 R; B1161年即位,在位29年   4 \& q' O, r, X6 b  x2 p$ J
世宗完颜乌禄,汉名褒,后改名雍。太祖孙,父完颜宗尧。即位后,镇压了契丹族的起义,与南宋修好,着手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奖励农桑。世宗被成为“小尧舜”。死于1189年,时年67岁。
% n8 I2 k$ k9 m# m/ D- H
6 X6 {& {; h' r- D1 M# b章宗(1168-1208)  
% w: O* g; t5 S0 R7 O$ g1189年即位,在位19年     , F4 d7 W1 L. s
章宗,姓完颜,名麻达葛,金世宗孙,父完颜允恭。即位后,废除奴隶制,完成封建制的建立。使人口增长,府库充实。死于1208年,时年41岁。
) E# M; m+ V" x% j0 a) ~  
. ]* V% k/ d4 O3 X+ ^  i卫绍王(1153-1213)
2 O* {( A0 ^/ I, a1208年即位,在位5年   
- z) A5 J' d0 m( j; Y. d" C( }卫绍王,姓完颜,名永济。金世宗第七子。“柔弱鲜智能”,政治日益腐败,而此时,蒙古迅速强盛,多次打败金军。卫绍王死于1213年,时年61岁。 . e! n7 |1 x( Z& ], p- _: A
  
- I6 j' y" U' Q, |% M宣宗(1163-1223)
0 V) e; S) V% S1 m, ?5 W1213年即位,在位12年  
" b1 u5 t9 a% L' ^8 F5 q$ U宣宗,本名吾睹补,父完颜允恭。即位后与蒙古媾和。大量发行钞票,造成金国经济濒于崩溃。虽有励精图治之志,但无拨乱反正之才。死于1224年,时年61岁。5 b, @5 v6 e% _9 [! S
  2 g( a; }0 h/ x+ w7 b
哀宗(1198-1234)) l9 K) K; w) m2 ?) _% ]( [
1223年即位,在位11年  
& i* f5 W% A# d7 t) I( C( t6 ]% P哀宗,姓完颜,名宁甲速,又名守礼,宣宗第三子。即位后,与南宋“通好”,集中力量抗蒙,但无力扭转败局。1234年,蒙古联宋攻金,哀宗自缢身亡,金亡。哀宗时年37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 f- o) s0 w, i" J
$ e* i3 j- \2 _. T0 V$ g% W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为统一全中国作好了准备。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 f  z# J) ^  l" a& k1 W  w: T) Y! O: l
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在国内,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底。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故而,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8 o" {: X5 `: x  K) Y! i  @
1 _- k  Y) ?& ]- n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它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 q0 b8 l  A0 K4 J! y% [
' N& I% o; b. L9 T物质的丰富使元朝的统治者生活逐渐奢华起来,同时也使蒙古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化。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元朝后期,各皇帝都过起豪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尤为严重。于是汉族人民以各种形式起来反抗元朝暴虐的统治,早在泰定二年(1352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就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而后,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 R( M9 `& d8 l$ B

5 X/ H4 i# C# T8 A3 X1 b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后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的王朝之一。但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将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此外,元朝的统治,为我国画订了以后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未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 $ f9 q! O3 X0 f2 T; N5 E2 i7 J& K

8 V2 }3 ?# r- \8 l4 q. Z/ s- u元朝皇帝谱
) j& F7 L7 R6 ?9 }- o. e9 f
2 W7 Y5 A8 `$ F; u' x5 V5 B太祖铁木真(1162-1227)  4 Y( `  }/ w& l! U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0 n4 m; V$ j  D4 d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3 Y6 _5 j" ~; g! k& z6 ~
  8 D1 O: R6 Z: O6 O3 u8 B' J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3 b+ v6 {1 ^- f* _* I( ?2 w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4 V; Z/ W, V5 C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 ^- F6 v6 b* \' E+ g) R- U  u0 z8 T- D+ p# I; Y: }
昭慈皇后----   9 \; H7 g; {) I* @8 [. _; z8 J4 [
(1242-1246)年称制  
3 A* Q+ u! y/ z) l% L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7 p1 M1 E( [/ N/ D% J, B- X
" O* x* q3 D$ A定宗贵由(1206-1248) 2 A  b$ v. I0 \& Q% q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 N' ?! U8 o5 u' [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p/ C0 ?' Y  n  q; B7 U
  
0 ]$ V1 y0 v7 H+ {, F4 B: d钦淑皇后----  # _. Z3 k. J' F  p4 p& G' e, A5 n! E
(1248-1251)年称制   
, o6 X6 l4 \3 z4 L/ C4 o% s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 |8 ]2 t' e! c
( n0 g% x+ T) R; }8 n, k宪宗蒙哥(1208-1259)
- y$ y" y4 Y8 t2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 {+ i& L+ |' s; |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 _4 K0 g& T6 y% T! n  c8 H
8 I/ W7 g( T, J3 W* E世祖忽必烈(1215-1294)   r( T2 _; Q# b9 \. q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 s& M) z( h4 R' f, b7 {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 B0 T, I2 w( V; a- v3 ?! |* d1 N
" }- C2 u5 ^9 z0 y* T成宗铁木耳(1265-1307)  ; w5 c0 t* [# _: R( z! i4 @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 v- Q* c/ V# _, [. K" A+ [# T) H& n" q( W, Z' P4 k
武宗海山(1281-1311)
% L- w* y) F, ]0 \  e6 e/ [! b1307年即位,在位4年  
5 e' ~- {" g! Y/ y. S7 P, e% P, S6 S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i* \3 o; c  {& W) h
! Q  g! K4 N/ U" I0 _
仁宗(1285-1320)
; A( b# }" G3 n. ]3 k: B' P! }9 W- y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4 u  M% r6 U, l  m+ z. z* O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8 z5 w8 a' U. }0 d
, O$ Y/ v6 t+ a4 _7 x, a
英宗(1303-1323)   
. Z; P& d8 b3 u# v5 {( w& |$ _2 J1320年即位,在位4年    - H  m5 y1 b6 k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 f) H" e' I7 g% Y% J. Q) w" _  b1 W) N( ]! h5 L
泰定帝(1276-1328)   ; Y) [1 P+ J- C" j" e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 d' e6 t- g; Y, [8 U) v. I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3 R: o$ q- ~8 f
8 `4 O1 B1 w- c  C: m
天顺帝(1320-1328)$ Z1 Y( @: R  ~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6 ^+ Q& [" n; [& ~8 I0 t& J2 ?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i* q  K- h" V3 B; H: b
  & w+ E( `  R4 h* q
文宗(1304-1332)) o+ b  N* V6 f9 r9 n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 ^+ V2 D- R. A9 ?6 s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2 m, Y/ W9 ]$ ~4 @  
5 b. C. T1 w* G4 _8 c% g% i明宗(1300-1329)  
, J$ V6 M; t3 _0 n$ D(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 b- ?" r: C9 H  {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 c' H0 `9 Z- k+ H9 g    C3 D' @0 |# o1 @3 \1 V" g5 W
宁宗(1326-1332)/ E; J1 Z" v1 O. n% ~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 J8 {2 K5 E" y7 z! Y: N9 l; d- {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 F8 t% J7 m3 c  
) f+ f0 E: @- q1 l2 ~3 M  |顺帝(1320-1370). \  o0 K% R! I+ ^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9 L  _# }: U% i% c( W& t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6 F+ k0 r4 C$ k+ Q  H" B
; C1 U% X% v3 g  o6 c/ N6 R7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太祖即位后,立刻对以往的制度进行改革,自太祖后,明朝废去中书省和丞相,分政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于皇帝管辖。这种六部制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为了选拔官吏,明朝还扩大了科举的规模,明确规定以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的明科举制度。此外,明朝还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制订"大明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后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 x  C  H8 a# h8 }( \
  0 I9 `; G7 C; X& @7 q" b
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次亲征,先后打败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并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以此加强对北方诸族的控制。
: W( i, C5 H% C& S- v7 a' A* Z0 V) }: z  ]1 J* Y' N) I/ V9 A& l% P  l
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仁宗、宣宗至英宗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此时在北京留守的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准备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英宗回国后,于1457年趁景泰帝病危,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回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天子"。在英宗复位之后,立即逮捕于谦,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其中以武宗时的刘谨及熹宗时的魏忠贤最为甚之。
$ [/ w  p5 h& D5 r  
9 N/ A! i8 b& x" y" w' u1 v处于明朝中后期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政局,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任命张居正为首辅来进行整顿。张居正是当时明朝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农业的发展,万历六年,张居正不顾大士绅的反对,丈量全国土地,增加了财政税收。此后,他又兴修黄河水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逐步稳定下来。此外,张居正还撤裁了冗余的官员,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敌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自张居正改革之后,经济有了大的起色,政治也相对稳定下来,明朝进入了自英宗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2 k: Y  u; o
  
( Q0 s* Z* M, U8 U- F$ F自神宗之后,明朝逐渐走向衰落。公元1628年,明朝的最后一帝思宗崇祯帝即位。此时的明朝已是内乱纷纷了。崇祯十三年,由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军队分别在四川、河南击败明军,此后他们规模不断扩大,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 I/ K' n- i% l6 o$ E0 P) A6 x; u- F  0 M5 T  y/ K# \! p% o
由于明朝在统治上相对比较稳定,故而明朝社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到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 ^6 ~) K9 e- A. g* q! V! w# f) f6 K7 ^: ~$ L
明朝皇帝谱
8 W0 m3 L; w, j9 j/ [  W' k! c; b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4 T2 V; y- I6 f5 c, T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3 C  D' k! L8 y" w' k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 x! Y, k3 ?6 L9 X$ E* o+ v
  ) }5 v) K7 O& y: U  K
惠帝朱允文(1377-1402)
9 T8 D, K, {; {* R9 I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0 Z/ w1 S% h! `8 Q% [" L+ D2 q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 ~( u" n- _" s
  5 u8 n4 x2 z( y. f- V0 T
成祖朱棣(1360-1424)5 ^, A6 j- D7 c# m' R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1 G2 B! i# L- P+ J1 V! ~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f5 X. {; b3 @* f! `' _7 }

- ]/ |9 w$ w/ Y& @7 b仁宗朱高炽(1378-1425)   
! v; Y1 i# H1 s( P% [8 V&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P1 {, Q) h3 m8 l
+ J) w! O3 v2 m8 |% C% G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 Z$ `3 I  k) p9 V8 W3 \/ q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 ~3 Z: n( E: M8 q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D1 a, b  a% ?( D5 y% h" p
  
7 Q8 n: v& ^! z- J" i8 c: _# t3 w英宗朱祁镇(1427-1464)  - y0 `  i6 Y# ]& O; \
年号“正统”   “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 }* K2 ]$ [' x6 g5 D& h4 J  _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 B8 V' b( o+ B# \  l$ b2 {
1 w: J  _5 R  Y& d! ?, _, r+ Z' H景帝朱祁钰(1428-1457)   
$ a  ?8 j- d$ U& O  @$ e$ }3 i+ g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 c+ r3 m7 j) l$ ^' j! O2 y5 K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K8 T4 i; Y2 r" X1 m  q
  
$ _9 a3 O- [% x) n宪宗朱见深(1447-1487)   
$ |1 O9 c, d+ C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3 q3 J9 F, ?5 q2 n  K. z' s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7 P/ ~  d: O! U- M9 y/ s
  6 L9 b/ p; T/ k) m# b% W
孝宗朱佑樘(1470-1505)7 f. _( A5 W8 L8 [: I" E5 k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 \' T$ s7 o- D) E; W! y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 s- a7 @' N9 v5 L% o  
0 G7 Q3 t9 `9 E) W6 X) I- \1 B+ O) f武宗朱厚照(1491-1521)  7 Y, i* k, }8 B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 H3 M6 x  K5 }. e: d" [7 T, y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9 p6 p# f& I9 b, u! a5 w9 N8 I  ?( L" S
  - S4 B# [3 ^+ `6 a# D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 z& Q3 S0 w! U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 S9 _3 l1 G* ], F4 U. z9 K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3 h: ^) J/ G5 j& Q6 N' l
  
" P9 A/ O7 f+ b9 o# P! r$ F* R4 |穆宗朱载垢(1537-1572)
, j1 X3 f& `7 v#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 P' F3 c& V, w- A. U% t: a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9 d" j+ A+ e8 f! F9 `0 z2 G

. d7 N: x9 I4 t神宗朱翊钧(1563-1620)   ; P' b% N1 T, H7 w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5 ^# G! y& O5 _% m7 k  R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6 v, }. `$ V6 ?* D6 \/ P' ^+ b
* k6 c4 I* Z3 E# T光宗朱常洛(1582-1620) # a' E; k  L. e0 f6 h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 a% Z* _+ @' r* [8 `% b8 Q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 |0 b$ ]8 l4 n5 x7 d* U4 |  
2 z* G; S8 `( G5 k* o; z9 k3 m1 d熹宗朱由校(1605-1627)
; \) f" Q7 Z. ~9 v$ ^8 g5 V, },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5 q  e& M  S- F$ _+ j+ \- V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3 d  ]# t; q! ?' e1 x2 [7 q
  
% h* ^( n8 P% c1 L思宗朱由检(1610-1644)  5 n4 z% ?% F9 B* G& w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5 {# w  t7 N' Y3 D' L9 `+ V: b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4 21:41 , Processed in 0.0243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