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转贴】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作者:雪域桃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9: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临洮之战- v: Q/ S3 U' x. e4 U, s; H% B6 O
  # ?, i$ Q/ j' ~5 `: Y
  建初二年(西元七十七年)秋,行车骑将军事、中郎将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带着援军三万大举西进,经过数十日长途跋涉的行军,汉军前锋来到了汉阳郡首府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城下。
) w9 A& u% T3 K$ k) k  大军正要入城,探马报来了消息:封养羌酋长布桥正率羌军三万围攻临洮。临洮城距离冀县大约三百里,它是南部都尉的驻地,也是陇西郡南边最后一道门户。羌军不来接战,却派出主力围攻临洮,烧当羌大酋长迷吾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要知道,眼下他拥兵五万余,又得到本地大多数羌人的支持,却为何如此动作呢?6 K7 t5 u. O& O1 c# k$ D
  迷吾貌似胆怯,实际上他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对于汉军的动向,他早就摸的一清二楚。这次洛阳朝廷派来了五大营的三万精锐禁军,虽然人数比不上羌军,但素质与战力绝非羌军可比。更何况,军中还有耿恭这样威震西域的名将!与这样一支精锐铁骑硬碰硬,无异于找死!“三十六计,走为上”,迷吾算定了:虽然他不是这支援军的对手,但汉军精锐不可能在此长期驻守。只要避开了风头,等他们一走,将来这里还是他的天下!故而迷吾一听到汉军主力大举来援的消息,立即下令烧当羌主力西撤。他率领羌军主力突破了傅育设置的临羌防线,南渡黄河回到了老巢尕让(今青海省贵德县)。傅育虽然没能堵住迷吾,却也立了功但。他在占据了临羌,又接连拿下了黄河北岸的归义城、建威城后,汉军掐断了羌军出入金城郡的通道。从此,迷吾与布桥的羌军被分割成东西两大集团,无法联络在一起。
2 ~6 ?/ E/ Z! a8 m% V. Z4 W2 Y# U  刘炟得报大喜,急忙传诏给傅育,令其将护羌校尉驻地由安夷改为临羌,严防羌人其他诸部由湟水谷地出入。迷吾虽然逃掉了,傅育却死死地守住了临羌,一直在陇西郡烧杀抢掠余下的封养羌首领布桥却要倒霉了。陇西太守孙纯也得到了傅育掐断羌军归路的消息,他果断出兵把守住了各处要隘,截断了布桥西逃的道路。至此,布桥由湟水谷地退回尕让的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他也只有一条路:拿下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南),打开南逃的通道!
2 w6 m( j- L5 Z0 p: @7 j  对于汉军来说,倘若临洮失守,羌军将全部逃之夭夭。就算马防、耿恭所率增援的大军随后赶到了,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实上,布桥亲自率部围攻临洮已经有好几十天了,但却一直迟迟无法拿下城池。这是因为,汉军南部都尉率部拼死抵抗,布桥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却始终一筹莫展。1 t( z0 f- f' d2 V' B- I% A5 g2 o
  司空第五伦老大人说的没错,马防虽是名将马援之子,却是毫无军事才能,一切具体指挥皆仰仗耿恭。他为了立功封侯,挂帅出征以来对副手耿恭一直是言听计从。当他得到布桥在围攻临洮的消息,急忙召耿恭入帐商量。耿恭道:“迷吾早已闻风西遁,这次看来是没法收拾他了。末将以为,眼下我军必须迅速挥师南下以解临洮之围!除恶不尽,将来后患无穷啊!”听了耿恭的话,马防断然下令:全军主力立即南下,驰援临洮!经过几个昼夜的急行军,汉军犹如神并天降一般,出现在了布桥的背后!布桥这下慌了手脚,前有坚城,后有敌援,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为了挽回全军覆没的命运,他急忙下令诸部组织抵抗。临洮城中的汉军听说援军大至,急忙开城杀出。他们与马防、耿恭的援军前后夹击,羌军大败,全线崩溃。这一战,汉军斩杀及生俘羌军四千余人,余下的全部投降。至此,临洮围解。6 x1 s- y) A! l' U% A7 W  S
  再说布桥,他从临洮城下吃了大亏,带着少数亲兵逃出。此后,他收拢残部二万余人,盘踞在城西南的望曲谷(今甘肃省岷县腊子口)。布桥选择的这个地方真是高明,易守难攻。望曲谷是从白羌辖区进入陇西郡的唯一通道,隘口总长九十丈,宽二十四丈,两边是百丈悬崖陡壁,周围是崇山峻岭,抬头只见一线青天。水流湍急的望曲水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天险门户”之称。汉军为了彻底剿灭布桥,屡次前来攻击。可布桥仗恃着天险之利,率部拼命死守。汉军犹如老虎吃刺猬,累次攻击皆受挫,再也奈何他不得。
* V! f8 y+ V7 H2 n7 x0 z  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汉军决定对布桥发动致命一击。建初三年(西元七十八年)正月,马防与耿恭率领三万主力来到望曲谷下,全力发动攻击。这一下,再险要的地形也救不了布桥了。在汉军一波又一波的强力攻击下,把守谷口的羌军再也顶不住了,一万余人被杀,布桥率余部一万余彻底溃退了下来。到了这会,布桥算是领教了汉军的实力,心中后悔不迭: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在心中大骂迷吾无情无义,自己潇洒的跑了,让他做挨刀的挡箭牌!事已至此,他知道现在也跑不了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率部向汉军投降。
* u0 L) D5 G1 x$ w  马防大喜,急忙飞马向洛阳报捷。刘炟览奏大悦,急令马防率领主力班师回朝。刘炟撤军也是没办法:他把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派出平羌了,一旦中原有变,如何是好?最终,他也只能再次选择了撤军。马防走后,副将耿恭继续带着本部继续作战,先后斩杀、俘虏了羌军余部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至此,勒姐、烧何等十三个部落共数万羌人,全部向耿恭投降。
2 K0 C, f' f  u5 ?/ B# F$ p% t  这一次,汉军平羌再次取得了大捷。名义上的主将马防实际上没起到多大的作用,战役都是耿恭具体指挥的。从此,耿恭威震羌中,人人畏服。然而,耿恭这位屡建功勋的名将,他没有等来封侯晋爵的嘉奖令,等来的却是一封撤职诏书。非但如此,他还要面临一场莫须有的牢狱之灾!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9: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耿恭蒙难7 V1 d/ h9 g) S- D0 W, b
  
! M$ m/ O( u& W! d, j  本来,凭着汉军在临洮取得的辉煌胜利,作为副将的耿恭理应被朝廷论功行赏。其实,就算没有临洮的这次胜利,凭着他昔日在西域立下的赫赫军功,早就该封侯了!耿恭被营救回朝后,满朝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应该给耿恭封侯。可惜的是,刘炟不知处于何种考虑,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悭(qiān)吝的要命,硬生生把此事压了下去,最终耿恭只被封了个长水校尉。0 e5 i; e: Z4 W0 x
  这次汉军平羌再次取得临洮大捷,耿恭与所有的人一样,都觉得他这回封侯该没什么问题了。可事情发展的进程却是令人目瞪口呆:耿恭这次居然被人告了,罪名竟然是:“不善军事,私收人心,图谋不轨!”要是这条罪名成立的话,耿恭多年来的一切业绩不仅都要一笔勾销,还要被开刀问斩,甚至要株连三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从耿恭背后射出这支毒箭的人,究竟是谁呢?3 }$ P, {& P. n4 ~
  让耿恭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马防!马防不是此前不久还与耿恭一道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吗?他为何要向耿恭下如此毒手呢?
( U. g! B1 h$ r% b) f  其实,马氏与耿氏两大家族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已是面合心不和。
8 G2 C- {! u! U* E  原因虽然很复杂,但事情的根子在于,耿家与失势了的窦家一向走的很近。由于伏波将军马援蒙冤一案与窦家大有干系,故而窦、马两家早就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了。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马家兄弟怎么能不对窦家的人心存怨恨?特别是自永平十六年对匈奴开战以来,耿恭、耿秉、耿夔三兄弟一直在前奉车都尉窦固帐下为将,两家的关系极为密切,恩谊之深非比寻常。现在,耿家与窦家靠的如此之近,马家子弟如何不恨他们?+ L8 [  C9 i- S9 L0 c
  除此而外,马防与耿恭两人之间还有些个人恩怨。马氏兄弟仗恃着刘炟宠爱,几年来一直骄奢淫逸,违法乱纪,在朝野上下影响很坏。耿恭在西域受过苦,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怎么看的惯?对此一直是颇有微词。耿恭眼见西域边关将士衣食无着,马氏兄弟却如此放肆妄为,一向耿直忠厚的耿恭,岂能坐视不理?为此他曾与某些大臣一起参劾过马氏兄弟,要求刘炟约束他们,不要让塞外的将士闻之寒心。可马氏兄弟在刘炟心目中的地位岂是耿恭所能撼动的?最终的结果是不了了之,耿恭为此也深深得罪了马氏兄弟。在马廖、马防、马光三兄弟中,马廖、马光两人只会吃喝玩乐,都没什么心眼,而马防却是一个极有心计的阴毒小人。对于耿恭昔日的参劾举动,马防一直怀恨在心。然而马防摄于耿恭昔日威名,不敢对他怎么样。尤其是西征羌人过程中的军事指挥还要仰仗他,故而马防只好忍气吞声,暂且先按下胸中的怒火。
5 B/ U% z& j- {5 S  在陇西击破羌军之后,陇西军中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事。副将耿恭没有经过马防过目,私下向刘炟写了一道奏章。他在奏章中说:“昔日安丰侯窦融威震西州,深得羌胡腹心。今有大鸿胪窦固,即其子孙,为何不用?前几年,窦固奉先帝之命出击白山,功冠三军。小臣以为,陛下应以窦固为安西大使镇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屯军汉阳郡,以为后援。只要窦固、马防联手,西陲必然可安!”很显然,耿恭此举有两层意思:利用窦家在这里的崇高威望,彻底安定凉州,这当然是耿恭出于全局考虑的公心。另外,耿恭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私意,请老上司窦固坐镇凉州,总比马防在这里对自己有利!但刘炟出于扶持马家的考虑,最终并未批准耿恭的建议。马防在朝中也有内线,这么大的事,如何瞒得住他?这下耿恭极大地触怒了马防,马防本来就心胸不宽,顿时在心里给耿恭记下了一笔账。正是因为此事,最终直接导致马防下决心要整死耿恭!7 n1 H  M& x( O3 b9 N3 }' o8 ?2 H
  虽说这次征羌行动的具体作战是耿恭指挥的,但是马防却是名义上的主将。可以预料的是,将来的大部分功劳必然落到马防的头上。马防一直视平羌事务为禁脔,岂容他人染指?可如今耿恭竟然提出要窦固重新出山坐镇凉州!马防能不怒火中烧吗?要是窦固来了,马防往哪里摆?难道要做窦固的下属吗?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马防气的浑身颤抖,他拍案大骂耿恭不是东西:“耿恭,你小子真有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窦固是什么东西,你竟敢让他来抢老子的功!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9 Z& K0 D% ?, ]4 K* I) M: l  由于耿恭是举国闻名的大英雄,他死守疏勒城的壮举早已妇孺皆知,想要弄死他暂时办不到。为了整死耿恭,马防平日里装着若无其事,与他称兄道弟,一派和颜悦色。马防的这番表演,骗过了耿恭,逐渐让他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从此也就没有什么防备之心。) F, b# q) f) K, ?/ ^, Z
  在西征期间,马防与耿恭二人又搭班子。他知道若无耿恭,想要平羌简直是白日做梦。为了平羌立功而封侯,马防千方百计敌利用耿恭,几乎事事都要垂询。这个两面三刀的小人,表面上将耿恭倚为臂膀,暗中却在搜集耿恭的所谓“罪证”。耿恭哪里知道马防包藏祸心?他是个古道热肠的厚道人,眼见马防身为主将如此谦虚,心中很是感动。故而在作战方面,耿恭竭尽所能地协助马防处理军务。无论大小事务,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耿恭的竭力帮助下,马防率军取得了一举击溃布桥,先后取得了临洮、望曲谷两次大捷。马防回京后,对耿恭的勋劳只字不提,把一切功劳全部揽在了自己名下。刘炟对此深信不疑,他早就想加封马氏兄弟了,只是因为马太后拦着才没能如愿,如今马防立下如此大功,马太后那里还有什么好说的?还能阻拦吗?
) p, V8 A: U8 `& J% h  建初三年(西元七十七年)春,就在刘炟盘算着如何对马氏赐封之时,耿恭又接着立了新功,金城、陇西一带的羌乱彻底平定。刘炟大喜,决定一并封赏耿恭。他也在想,凭着耿恭的功绩这次也该封侯了。此事早被马防侦知,若是耿恭封了侯,昔日的旧仇还怎么报?他急忙派出密使前往陇西军中,找到与他一向亲厚的监军谒者李谭,授意他诬陷耿恭。监军谒者岂敢得罪马防?他按照马防的意思,悄然给耿恭罗织罪名。李谭诬陷道:“耿恭自认为几年来屡建功勋本应封侯,如今却未能如愿,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为了求得侯爵之位,他不思进取,竟挟贼自重,不肯戮力杀贼,反倒与羌人头领多次来往,涉嫌通敌!”李谭还说:“耿恭私收人心,用心险恶,其心可诛。如此桀骜不逊的骄兵悍将,岂能再用?恳请朝廷严惩!”刘炟闻报,脸色陡变。若是耿恭与羌人联手谋反的话,凉州岂不全完了?他急忙召来马防询问。马防怎能放过如此天赐良机?他加枝添叶地上奏,极力诋毁耿恭,硬说此人徒有虚名,不堪造就。还说此番若不是他全力镇抚,羌乱将不可收拾云云。马防这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无耻谰言一出,顿时激起了刘炟的震怒。他万万没有料到,耿恭竟是这样一个变诈多端的小人。为了防止凉州生变,他急忙下诏将耿恭从军中召回洛阳。8 C  H- K4 m% b+ O, M
  耿恭正在全力做平羌的善后事宜,突闻圣上征召,不知出了何事,只得怏怏上路。他一到了洛阳,马上被刘炟下令投入廷尉诏狱严加审讯。到了这会,耿恭才明白落入了马防的全套,心中悲愤无比。他在狱中上书力陈出师以来的全部经过,极力为自己辨冤。刘炟览奏,陷入了沉思。虽说他并不完全相信耿恭的辨白,但耿恭在西域的表现总体上可圈可点,说他不善军事未免有些冤枉他了。加之耿家开国名将家族,在朝中享有崇高声望,刘炟也不敢轻易杀他。但马防与监军谒者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耿恭在陇西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尤其是马防以舅父之尊,亲自出面弹劾耿恭,面子也不能不给。最终刘炟决定,革去耿恭的一切职务,免了他的罪,让他归家闭门思过去了。. U: \4 c& V9 H9 P9 c% [
  可怜耿恭为大汉朝立下了无数大功,却被歹人陷害而深陷囹圄,虽然得以侥幸不死,最终落得了一个“永不叙用”的下场。经过这场大风波,他的封侯梦想彻底破灭了,精神也遭受了沉重打击,人也变得恍恍忽忽。几年后,耿恭因心情忧愤而病死于家中。: v  r4 N- y' I- ^3 E. A! e" w
  在这场莫名其妙的冤案中,马防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忠良虽引起了朝野公愤,但因刘炟的宠信却也奈何他不得。但是,马防忘记了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在他得意忘形之时,他的“克星”出现了。此人的崛起将使马氏兄弟面临灭顶之灾……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咸鱼翻身0 S& `5 F7 P' [
  
4 l2 L* Q# U0 q0 _) {& n  建初二年(西元七十七)十二月,就在马防还在陇西指挥作战之时,朝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刘炟竟册立册立前安丰侯窦融的重孙女窦氏为贵人!这一重磅************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就连远在陇西军中的马防也是感觉到了。他捻着胡须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言自语:“窦家,又是窦家……”。
* Q. M# |' Q  Z2 C6 J! A  真是怪了,一个大逆罪臣之女怎么能入宫呢?难道真是没了王法吗?按照汉朝采选宫人的制度,每年八月皇帝会专门派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专门考察女子相貌的专业技术员)一起来到洛阳周边的市井乡村中寻访合适的良家童女,凡是年龄在十三岁以上二十岁已下、姿色端庄秀丽,而且其家遵纪守法者,这才允许将其带回后宫由皇帝本人亲自过目,视其可否为御用之宫女。其中才貌双全者,则将被皇帝册封为美人、贵人等封号。. `+ w6 `. o! d% B  ]* |$ Y4 Z
  按照这一祖训家规,罪臣窦穆的孙女是根本没资格入宫的,更遑论做贵人了!而这一次,事情的发展却是截然相反,窦家的两个女儿不仅堂而皇之地入了宫,而且还大大方方地登上了贵人的宝座!+ T9 C% C9 c, D+ x, Y
  窦家两个女子的的父亲名叫窦勋,母亲则是东海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她们的祖父是前城门校尉窦穆,曾祖则是开国勋臣窦融。前文说过,在十五年前的永平五年(西元六十二年)二月,窦家发生了一场因窦穆逼婚六安侯刘盱而酿成大难。最终的结果是:窦穆等所有子弟的一切职务全部被革除,窦氏所有的家眷全部被遣送回原籍右扶风,还被太守严加看管。此后,窦穆与两个儿子窦勋、窦宣一道被处以极刑。
& P9 D1 U- T) ?3 E  对于这些往事,新君刘炟当然知道。既然明知窦家大都是不些肖子弟,而且其家已经败落。无论是于情于法,窦家的女儿再入宫都是很不合适的。可事情却也怪了,一向英明谨慎的刘炟,却为何偏偏要从这家中挑选,而且还要将其封为贵人呢?
$ c( L3 i1 i2 g  刘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他性情中两个弱点所致。$ e2 w4 c3 n* w+ A/ y4 z7 }9 t/ {' ~
  一是好名。因好名之心而引起的对窦家的同情,是刘炟作出册立窦家女儿为贵人的最重要原因。与刘庄狂热地重视法律一样,刘炟对好名声的追逐丝毫不让乃父。刘炟从小接受的是科班的儒家经典教育,他做事与刘庄不同。刘庄虽然也好名但更重实效,而刘炟却把名声看的比性命还要紧。他为了博得孝顺母后的名声,硬是要加封马家。此事虽为马太后阻拦而夭折,但也足为其明证。在他看来,以窦融归顺大汉,主动奉献河西五郡之功,在加上他担任将作大将以来的兴造功劳,因为一点“小事”就严惩窦家,做的有点过分。刘炟一心要仿效祖皇刘秀,对于父皇刘庄当年对窦家的严厉处置,他一直有些不以为然:窦家虽然骄奢了一点,祖皇能容之,父皇为何不能容?即位三年来,改弦更张的事他做了不少了。册立窦氏也算是对刘庄昔日酷烈政策的“拨乱反正”。
/ B# I9 H3 _( D: O  二是好色。因好色而引起的冲动也是刘炟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之一。男人都是好色的动物,虽如刘炟这样饱读诗书的帝王也不例外。与别的帝王的好色不同的是,刘炟对于女性的要求很特别:身边的妻妾必须有文化,他特别喜欢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即位以来,他一直在按照这个标准派人四处寻访。几年下来,后宫中早已好女如云。在刘炟的云播雨种之下,他才二十岁的小小年纪,膝下早已儿女成群。对此,刘炟还是觉得不满足,还想得到更多的好女子供给自己享受。
- W8 Q& j. p3 O: Y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刘炟的这一嗜好被窦家的人看在眼里,他们早就想好了翻身出头的计谋。建初二年八月,窦家趁着宫里采选宫人的机会,暗中以重金贿赂负责此项事务的中大夫、掖庭丞及相工,让他们对窦氏的两个女儿关照一下。这几个人得了好处,回去后就向刘炟推荐说:“窦勋与沘阳公主生有两个女儿,皆生得聪明伶俐,才貌双全。窦勋虽是罪臣,可沘阳公主也是金枝玉叶,他们的女儿倒也可以考虑。”掖庭丞还趁机献媚推荐说:“陛下!窦勋的长女六岁就能识文断字,相师称其有贵重之相。其母又是沘阳公主,身份贵重,可以采进!”
- X( d/ ~" C- M0 m% \4 F! ?  刘炟听后大悦,就将窦家的两个姑娘一起选进了宫。刘炟一见了她们,顿时被她们的美貌与文采所倾倒。尤其是窦家的长女,尤得刘炟的宠爱。刘炟每日散朝后,必定召她来侍奉,二人几乎整日撕守,形影不离。窦氏聪颖过人,她知道这宫里的规矩:单单得到了刘炟的宠爱是没用的,还要获得马太后的欢心。她们施展出了浑身本事,竭力讨好太后。每次她们去太后宫里请安,都会精心研究策略。在马太后面前,她们对答如流,太后虽然忌惮她们的身份,但事过多年,太后对她们也不是很讨厌,也就没有反对她们在刘炟身边伺候。
+ [2 ?8 \9 d6 m) L+ g  马太后为了马廖、马防兄弟封侯的事一直忧心,特别是马防挂帅西征之后,她更是为此担心。由于忧烦过度,她就病倒了,从此再也没有精力管事。窦氏姐妹趁机发动攻势,在宫里把刘炟哄的团团转。这才没过几个月,窦氏姐妹独擅后宫,成了刘炟最为宠爱的妃子。两宫内外的人几乎都知道:圣上对窦贵人极为宠爱,将来的皇后宝座,肯定是她的!
7 Q: H1 L) Q- |  果然,到了建初三年(西元七十八年)三月二日,刘炟竟将贵人窦氏立为皇后!对此马太后并未反对,她在病中默许了这一安排。也许在她看来,刘炟要立窦家姑娘做皇后是不可逆转的,反正她病的很厉害,只怕是也几天了,何苦再得罪刘炟?要是反对不成再得罪了窦家,将来对马家有什么好处?与其如此,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最终她没有反对刘炟册立窦氏为皇后的建议。至此,窦家这条砧板上咸鱼翻了身,逐渐显示出复活的迹象……
, D5 M( ?: v2 U  {& V+ p+ ~  谁能想到,这位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的窦皇后,竟是一个赵飞燕式的妖孽。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女人将会给煌煌大汉带来滔天大难!
) C# y1 l3 z9 H, ?3 h/ ?5 k1 z' K  要说这事的酿成,马太后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精明了一辈子,临了却办了这么一件糊涂事。她也不仔细想想,窦家与马家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要是选用了窦家的姑娘做了皇后,岂能有马家的好果子吃?这不是给自己的娘家脖子上套绞索吗?呜呼!真是可惜可叹!
- b* b1 C% |' d, P  毕竟,每个人前面的路都是黑的,谁也无法预见未来。马太后不能未卜先知,年纪轻轻的刘炟更是没有这个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2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潜滋暗长8 m$ W& |5 ?0 B  K" M
    H6 \, M6 r0 t5 T/ Y7 B' d. r1 t
  悲剧总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它的酝酿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他人错误的配合,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l& H* t/ v# [% L/ E
  为了让窦家东山再起,入宫以来窦氏姐妹竭力模仿马太后的行动举止,尽力装出一副节俭宽和的样子。她与妹妹同为贵人时,为了争取上下的好感,总是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与昔日的赵飞燕姐妹刚入宫时一样,她们对宫内上下人等,皆是倾心承接,不吝赏赐。宫里的人得了好处,岂不说她们的好话?故而姐妹二人称誉日闻,名震南北两宫。
7 q  q6 h1 j! w3 w7 N$ k5 G  从窦家两女的表现来看,她们的表现非常好,举止言行完全符合宫里的规矩。尤其是窦氏长女,她彬彬有礼,而且能说会道。从表面上看,她是个温文尔雅的小女子。她对待下人全无架子,时常笑语盈盈,温和礼貌,内外人等等没有不喜欢她的。然而在实际上,此女却是个见过世面的豪门子弟。别看她小小年纪,却是心有城府之严,胸有山川之险。她本性淫荡,生活一向骄奢,却只因窦家十几年前的那场厄运,让她收敛了许多。入宫之后,大窦贵人在妹妹的帮助下,靠着巧言令色与过人心计,不仅骗过了宫人们,而且令刘炟心花怒放,对她更为宠爱。就连一向精明过人的马太后也上了当,对她丧失了应有的戒心。2 ^6 X- P  c. e! n- V  H
  随着窦贵人的声誉日隆,马太后也听说了她的“美德”,下令在北宫章德殿召见。窦氏谒见时楚楚可怜,口出哀声:“罪臣窦氏之女叩见太后陛下!”马太后又见窦氏生得容貌娟秀,且有知书达理,顿生怜悯之情,甚至有些惺惺相惜之意:我难道不也曾是罪臣之女吗?但这些话当然不能直说,她只能温言抚慰窦氏,让她安心伺候刘炟。1 K: S4 G5 A; `0 c, z) H
  从窦氏家族归顺大汉以来的表现看,实在是不及格,除了窦固等个别人以外,这家几乎没出过什么好种子。刘庄生前为什么要如此严厉地收拾窦家?还不是因为这家人早就从根子上烂掉了。让这种出身于劣迹昭彰之家的女子做皇后,能在将来母仪天下吗?能做天下女子的表率吗?!8 r+ K) z& W% L" I1 V/ Y
  平民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配偶,最多也可能会毁掉这个家庭的幸福。而对于帝王来说,后果将会更为严重: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皇后,就有可能要给皇族乃至整个国家带来灭顶之灾。今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窦皇后的正位椒房,不仅让昔日几乎散架的老牌豪门窦氏得以东山再起,也给当下富贵无极的马家埋下了厄运的种子。( q6 O6 ?( s- }. ^1 w
  此时此刻,马太后却又在想什么呢?
+ J+ z  V& O/ M7 w  自从刘庄死后,马氏成了母仪天下、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再也没有什么人能约束她,再也没人能给她带来任何威胁。可是,她过得并不开心。与此恰恰相反,几年来她的心境日益落寞,犹如枯井,竟早早露出下世的征兆!
3 E6 _+ Q+ m" J+ ~! [  取得了如此崇高的地位,马氏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为什么却会患病呢?
4 J5 I( l- H7 a* {0 R8 |& ]$ h) G  马氏的病,完全是因心病而引起。刘炟即位几年来,马氏与当年的阴丽华一样,也经常病卧不起。但是她的心思与阴丽华大有不同。阴丽华的患病,纯粹是出于对刘秀思念与追怀。而马氏却绝非如此。对于故去的刘庄,她的心中更多还是畏惧。对于这个雄猜刻薄的丈夫,几十年来她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惹怒了他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如今他死了,强大的外力重压消除了,马氏非但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反倒在心中感到深深的失落。
2 ]& J1 C5 m9 L$ W  作为一个纤弱早慧的女子,马氏的心情非常复杂。多年来,为了一雪父亲马援蒙冤带来的屈辱,她忍辱负重,一直在倔犟地孤军奋战。经过二十多年苦心孤诣地努力,马氏成功了,她的娘家也终于翻了身:马家由门庭冷落的罪臣之家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外戚豪门。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马家能有今天,几乎靠她一人之力!父亲马援当年南征北战,功高日月。可是,他为这个家族带来了什么?马援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了一辈子,他并未给马家带来的多少富贵荣耀,相反却给这个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马援给马家的贡献,竟然比不上她区区一个妇人!每次想到这种结果,马太后总是感到深深的悲哀。
4 B# ^- ?; b& d  人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在艰难困苦之下,人们往往能靠着强大的精神力的支撑而坚强地活下去。而在顺风顺水之时,却因外力重压突然去除,精神力不再成为维系生命的唯一支柱而失去平衡,其身体每每会变得难以支持。8 \  M; |; @) E6 N: `
  这一切,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马后归天
, s2 q- v7 [% v1 I. ?' S* G" D  ' k/ a& K% A+ O; i
  马太后巨大的思想压力与精神痛苦,谁能理解?首先皇帝刘炟就不懂她的心思,三番五次地要分封马家,此举令马太后既感动又伤感。刘炟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可他是马太后亲手抚养大的,母子之间感情很深。马太后知道刘炟的一片孝心,但她绝对不能接受这份心意!# c) \' u! X! O  Z: o. ]
  月满必亏、盛极必衰,历史的教训太多了。卫青、霍光家族的下场如何?王鳯、王莽家族又落得如何结局?马太后熟读史书,每读至此,她总是感到冷汗涔涔,手脚冰凉。倘若马家子弟们不知进退,她本人活着便罢,这些人还知道收敛。一旦她两眼一闭,难保不会重蹈覆辙!就拿西羌这次出了乱子来说,刘炟硬要派马防去做主将,马太后心里很不赞成。但她答应过刘炟不干预政务,只能由着他去胡闹。羌乱平息后,马太后悬着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几年来,马太后的精神状态就是如此。除此而外,在病中,她深为马家未来的命运而担忧。" Y  f0 S; v' m7 m2 X
  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比起病魔的欺凌更可怕。到了建初四年(西元七十九年)时,马太后虽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之身,可实际上由于多年的焦虑操劳,她却即将油尽灯枯了!病中的马太后,心情极为寥落。但她的儿子刘炟却始终不明白母亲的心思,竟以马防在西陲立了新功为由头,授意有司衙门提议册封马家。四月十九日,刘炟下诏封卫尉马廖封顺阳侯,车骑将军马防封为颍阳侯,执金吾马光封为许侯。' {% P# p4 a6 p) g
  马太后正在病中,闻讯后心情更为沉重,病势更重了。她深知自己即将不起,遂决定将刘炟找来深谈一次,主要是托付后事。这天,马太后将刘炟召至榻前,郑重地对他说:“皇儿啊!你怎么不明白为娘的心思啊!我年轻的时候,曾立下重誓,只愿效法古圣先贤,有朝一日能青史留名。倘能如此,即便付出性命,也是在所不惜!如今为娘虽老,仍然告诫自己不可贪得无厌!几十年来,我夙夜忧叹,时时警惕,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善始善终,不辜负先帝的大恩!为娘也曾多次劝导你的那些舅舅们,想让他们共守此志,让马家不再惹来祸患。皇儿,为娘身子不好,只恐没有几天了。为娘临死之前只有一个心愿,在我闭眼之日,不想看到马家有什么惹祸的苗头发生。孰料皇儿却要执意如此,看来为娘真是要抱恨九泉了!”; w3 D9 C# s5 v1 b4 f% F3 f
  刘炟见太后病成这个样子,心中哀恸,再也不敢违拗,只得含泪答应。几日后,在马太后的严厉督促下,马廖、马防、马光等三人按照马太后的吩咐上书坚决辞让,强烈要求刘炟将赐封的封爵由列侯降为关内侯。可刘炟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却还是迟迟不肯答应。无奈之下,马廖等三人只得接受了封爵。为了让马太后安心,三人决定联手辞去一切职务,要求回家养老。这一次,刘炟总算应允了。五月二日,马防、马廖、马光都被刘炟赐以特进之身,以列侯之身离朝就第。
, `' K3 a- n4 ~  六月三十日,马太后走完了一生的崎岖之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七月九日,她被安葬进了显节陵,长眠于刘庄之侧。这棵参天大树的倒下,马太后家族的未来从此成了未知数。马太后虽然苦心孤诣地为娘家谋划了一辈子,却亲手培养了一个阴险毒辣的劲敌——儿媳窦氏。马太后做梦也没想到:她亲手挑选的这个儿媳窦氏,竟成了马太后家族的天敌!几年后,窦皇后与其兄长窦宪联手,里应外合,将马廖、马防、马光兄弟打的落花流水。马家被窦家击败后,几乎万劫不复,下场极为悲惨。马太后若是泉下有知,真是要伤心欲绝、“泣血涟如”了!
3 H) p' x5 `- i0 p0 Q  ……9 B( V  t5 z4 p7 s( _0 Q
  一个重要人物的死,总会对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感情带来某种影响。有些人看上去很伤心,有些人则在暗地里拍手称快。刘炟当然看上去很伤心——无论他是否真的很伤心,他都必须作给所有的人看。
% V$ {4 B! t/ y) ]  而对于刘炟的生母贾太妃来说,则是在暗中高兴。她觉得也许机会来了,或许皇帝儿子能让她这个真正的母亲过一把太后瘾。但是,事情的结局却并非如此,令她大失所望。
& q3 X& b  S7 Z" M6 }, [  长期以来,贾太妃一直生活在马太后的阴影中。对马太后这个人,贾太妃对她一少半是感激,多半却是怨气。感激的是,马太后将刘炟抚养成人并扶上皇位,气愤的是马太后多年来对自己的极力压制。对于贾太妃来说,马太后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她若不死,贾家如何才能出头?如今她死了,难道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然而,令贾太妃与所有族人失望的是,其亲生骨肉刘炟却对她并未作出实质性的表示。
1 z- t$ \7 O" E# P5 A- p  T  在马太后死时,刘炟哭的死去活来,一副肝肠寸断的样子,与亲娘死了毫无分别。至于他的生母贾太妃,刘炟则显得很冷淡,只是下诏她的绿色绶带改为与诸侯王同级的红色绶带。另外,他赐给太妃四马牵拉的座车一辆,永巷宫女二百人,御府各色丝绸二万匹。又让大司农给贾氏献上黄金一千斤及钱两千万。至于贾氏族人,刘炟根本没考虑,贾氏族人竟无一人在朝中任职,更别说封侯加爵了!
5 x1 `  o( g7 \  刘炟对贾家所做的,最多也只能如此而已。对于自己的身世,刘炟当然是早就知道了,但他却对贾氏毫无表示,从不承认生母贾氏的地位。他的这种心思,与《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心思毫无二致。他之所以如此,就是想要世人永远明白:马太后才是他的母亲,马太后兄弟才是他的舅父。别人想染指,门都没有!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贾太妃及其族人敢怒不敢言,内心却都是忿忿不平。可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几千年来,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并非血缘,而是名分。只要“名分已定”,皇帝在实际上是谁生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在于名分上他是谁的儿子!2 j! j6 @1 l: p2 u5 c
  刘炟很清楚他的这个皇帝的位子是怎么来的。当年若无马太后在父皇刘庄面前的竭力争取,他想要坐上德阳殿的御座,根本就是白日做梦!“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刘炟对马太后的养育之恩以及感激之情是发自内心的。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与名誉,至于生母贾氏以及贾家,只能放在一边“凉快”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深宫如海
5 q: K: w( N5 S1 \/ u; u  
$ E# \3 b2 l/ m2 C' e% l, p  贾太妃及其族人的遭遇,新任皇后窦氏看在眼里,心中百感交集。从家世与命运的轨迹来看,她与死了的马太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马、窦都是开国勋臣,两家也都是遭受沉重打击的罪臣之家;她们都没给皇帝生下儿子,却都深受皇帝的宠爱。窦皇后及其家族将来的命运,会与今日的马家一样吗?
2 Y+ {( f: ~( K; q( e/ I/ a  历史虽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却不止是简单的重复。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未来,不仅与他的手段、心机有关,也与他的品德、为人有关。如果说马太后为了娘家的私利几十年来没少耍心眼、玩手段,却走的是正大光明的路子。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来一向以苛刻著称的历史学家,都对她的行为无法指责。窦皇后对马太后是既佩服又嫉妒,她很想复制婆婆的成功之路。马太后一直是窦皇后心中的楷模,一个需要超越的里程碑。
. G  o5 A. L/ l) _  然而,任何人的成功之路窦不是能够简单复制的。这时的南北两宫形势,与马太后给阴丽华做儿媳时大不相同。明帝刘庄虽然也好美色,但他独宠马氏一人,其余的妃子他几乎没什么特别在意的。而到了刘炟这里,却是百花争艳,群芳竞秀。可以称得上窦皇后的对手的,竟然有三四人之多。这一切,当然都是因为刘炟的广采嫔妃造成的。
& p; Z% D2 l: R  P, p0 E# X& X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宫里的制度。东汉的后宫与西汉时大不相同。在西汉时,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时,在皇后以下,嫔妃名号繁多,令人瞠目结舌,凡共有昭仪、婕妤、圣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宫、顺常、无消等十四个等级,最低的无消一级还分为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等五个层次。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对帝王来说真是福分,这对国家却并非什么好事。正因元帝、成帝父子纵情声色,把个好端端的大汉朝搞的“国统三绝”,王莽这才成了气候,最终弄的煌煌大汉刘氏王朝几乎遭到亡国灭种之痛!为了汲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东汉自世祖刘秀开国之后,尽革前朝之陋习,后宫自皇后以下只设立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
+ [: x" c4 q" a  饱暖思淫欲,何况帝王家?刘炟这时才二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欲望强烈之时。他住在琼楼玉阁一般豪华的北宫中,心中颇有些遗憾,他真是太羡慕西汉时的那些先帝了:那么多等级的嫔妃!可是祖皇有遗训,他岂敢违背擅改?既然不能在制度上做文章,刘炟只能在数量上下功夫了。刘炟好色也好名,为了避免朝野讥讽,他在采选嫔妃时与众不同:高等级嫔妃主要在开国功臣中产生,在一家中多选。如此一来,后宫就热闹了:包括曾是贵人的窦皇后的六位贵人中,竟然有三对姐妹。她们分别是:窦氏、宋氏、梁氏。+ {6 u& ?& w1 x
  宋氏姐妹身出名门,她们的祖父宋嵩是右扶风人,是早年追随世祖刘秀打天下的老臣。早年宋嵩做过西行使者,曾为无辜被诬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申冤,一向对国家忠心耿耿。宋嵩之子生有两个女儿,姐妹俩不仅生得如花似玉,而且知书达理。刘炟即位后,姐妹俩一起被封为贵人。她们对刘炟伺候的很周到,对马太后也很是孝顺。尤其重要的是,大宋贵人给刘炟生下了长子刘庆。刘庆生得聪明可爱,模样、脾气都很像小时候的刘炟,马太后非常喜欢她们姐妹俩。尤其是宋氏小贵人,马太后非常怜爱,很想让她做皇后: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样才名正言顺嘛!
% t" g3 ]- n/ V3 s  梁氏姐妹是罪臣梁松的弟弟梁竦的女儿。梁竦这人很有才学,精通《易》学,擅长文赋。梁竦虽然有才有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蛋。永平五年,梁竦因受兄长案子的株连全家被刘庄流放去了万里之外的九真郡。由于感伤身世的不幸,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打击,精神很消沉。在途经沅水、湘江时,他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用玄石沉于江中祭之,颇有以屈原、伍子胥自比之意。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恰恰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流传,居然给了梁家一个被召还的机会。几年后,刘庄偶然间看到了这篇文章,在赞叹作者梁竦文笔的同时,心中也是有些悔意,就下诏将梁竦召回老家安定郡定居。梁竦的嫂子、舞阴公主刘义王很是内疚,多年来一直在千方百计地为梁家挽回局面。梁竦共有三男三女,其中两个女儿都长得很漂亮。听说刘炟下令采进宫人,刘义王觉得这是个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为了让小叔子当上国丈(也是为了让自己翻身),刘义王急忙就去找嫂子马太后说合,要求把梁家的姑娘也考虑一下,故而梁家这两个姑娘都进宫做了贵人。梁家这两个女孩知书达理,长得也漂亮,刘炟非常喜欢她们。$ k! l7 Q. O- r" i: P
  宋、两家的姑娘很是争气,建初三年(西元七十八年),大宋贵人就为刘炟生下了长子刘庆。次年,小梁贵人也给刘炟生下了一个皇子,取名刘肇。" |/ _5 Y( J. j7 `5 S
  刘庆、刘肇出生的消息传来,窦皇后心境极坏。小宋贵人生下了刘庆,小梁贵人生下了刘肇,唯独她这堂堂的正宫皇后的毫无动静。更可气的是,妹妹小窦贵人虽然也是一样朝夕承欢,可就连她也是没能生下一男半女。都是窦氏姐妹自己的肚皮不争气!这却能怪谁?!4 U* O% A3 R: c4 w! a% T  a" p
  窦、宋、梁三家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其尖锐,冲突自然也就是不可调和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窦氏姐妹顿时慌了手脚。她们眼见宋氏、梁氏接连生下了皇子,心中十分惶恐。为了夺取皇后的位子,大窦贵人与妹妹小窦贵人施展出了浑身解数,不断在刘炟面前拼命诋毁宋、梁等两姐妹。对于帝王来说,有时情欲的需求远比骨肉之情更重要。按理说,小宋贵人生下了刘庆,小梁贵人生下了刘肇,皇后本应在这两人之中产生才对。可被这一对精通“狐媚”之术的窦氏姐妹这么一闹,刘炟渐渐有些犯糊涂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大窦贵人做了皇后。
" K: R' V: x4 {3 k1 z  然而,刘庆与刘炟这两个孩子却是马太后的心头肉,刘炟这点还是清楚的。建初四年四月,也就是马太后病重之时,刘炟决定在刘庆与刘肇之间挑选一个为太子。此时刘庆才三四岁,正值呀呀学语之时。而刘肇刚刚出生,还在襁褓之中。权衡利弊之后,刘炟决定选择刘庆为储君。这个决定让窦皇后心中很不爽:圣上为什么要如此着急立太子?我还年轻,难道就不会生出儿子来吗?但她的不满是毫无用处,在关键的问题上,刘炟还是有主见的。2 \% R0 o! k4 S7 q. C
  建初四年四月四日,刘炟颁诏立皇子刘庆为太子。四月七日,又封皇子刘伉封为千乘王,刘全为平春王。窦皇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却是毫无办法。木已成舟,事实再也无法改变。为了此事她如坐针毡,时常长吁短叹。也许有人会说,窦皇后的这种担心是毫无必要的,昔日的马太后不是也没亲生亲生儿子而把刘炟当成亲生骨肉吗?到后来刘炟的生母贾贵人不是照样默默无闻,对马太后也没造成什么地位上的威胁吗?
( D: `! U2 x1 M' D& q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窦皇后不可能完全走马太后当年走过的路,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宋、梁两家的家世资历与她相仿,她本人与大宋贵人与小梁贵人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而当年马太后与贾贵人之间的差别却是犹如天壤!一旦将来刘庆登基后改弦更张,大宋贵人完全有可能与她平起平坐。% t7 a/ F4 i0 K( e3 v
  窦皇后是个极其要强的人,岂容别人与她并肩而立?故而她心中对小宋贵人恨的咬牙切齿:姓宋的,你别得意的太早!你别忘了,我才是皇后,我才是这北宫的主人!老娘要是不弄死你,我就不姓窦!咱们走着瞧!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2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蛇蝎之心; l) w, p" l' R; Q9 ^
  
6 r/ q9 ^' E# e% _" L8 F) u  几年来,窦皇后与妹妹小窦贵人仗恃着刘炟的宠爱,渐渐在宫里占据了上风并处在了绝对强势地位。很显然,无论是从名号上还是从得宠程度上,宋、梁两对姐妹都是没法与窦氏相比的。可由于没有嫡亲儿子,窦皇后对她们极为嫉恨,将其视为心腹之患,必欲去之而后快。
0 R4 Q! F1 l$ L) x( q  宋、梁两个对头当中,宋氏姐妹对窦皇后的威胁相对较大。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大宋贵人是太子刘庆的生母。其关键在于:宋氏姐妹不但是马太后最早给刘炟选定的一对妃子,也是刘炟昔日最喜欢的两个女人!  O, I; w- L! f& d* ]
  宋氏姐妹的背景极深,宋家与马家是亲戚。宋氏姐妹的父亲宋杨有个姑妈,就是马太后的嫡亲外祖母。若论辈分,她们与马太后还是平辈。正因如此,马太后对宋家的情况非常熟悉。永平中期,当时还是皇后的马氏听说宋家有两个姑娘才貌双全,就亲自派人将她们接入宫中训导,教给她们宫里的规矩礼仪。到了永平末年,宋氏姐妹被选入太子宫陪伴在了刘炟的身边。经过马氏言传身教培养出的女子就是不同凡响,很对刘炟的脾气,故而她们深为得宠。
, H9 J; j' G1 h- F' {2 o  从事情的经过不难看出,马太后是把宋氏姐妹当作未来皇后的接班人来培养。从马太后的角度来说,让自己的亲戚做下一任皇后,这真是一着高棋。无论宋氏姐妹谁做皇后,无疑是给马家的未来系上了一根安全缆绳。倘若后来的事情一如此计,无论是对马家还是宋家,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纵观马太后的安排,她可谓是深谋远虑,把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可是,后来的事情进展并没有按照马太后的预期进行。
" Q: E$ y5 K/ I0 Y9 ?  当年在争立皇后之时,大窦贵人仅仅是靠美色与心机取胜的吗?当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这样,主要是与当时的政治格局有关。
; [8 r0 e" f. z5 v4 u; h/ c. i  由于西北羌乱时起,洛阳朝廷多年来一直疲于应付,国家屡次出兵造成国力消耗很大。只因窦、梁在河西地区树大根深,素有威望。在窦、梁两氏集团的浓郁背景下,刘炟最终选择了这两家的女儿入宫做了贵人。而大窦贵人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而介入,默默地等待着机会的来临。而窦皇后之所以在无比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胜出,与她坚忍果决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她凭着过人的心机笼络住了皇帝刘炟的心,也骗过了一向聪明的马太后。经过几年的耳鬓撕磨,她利用刘炟的宠爱与个人能力,巧妙地使马太后最终同意了刘炟册立她的要求。最终,她一举击败了生有皇子的大宋贵人、小梁贵人而成为皇后。至此,马太后多年来制定的既定计划化为泡影。2 g0 ?. Y; M" R% U; {; k
  大浪淘沙,强者运强。正是经历了极其错综复杂斗争的锤炼洗礼,窦皇后虽然年纪轻轻,却是经验丰富,手段老辣。而反观宋、梁两对姐妹,空有如花美貌与礼仪才艺,却无政治头脑,怎是窦氏的对手?最终她们双双落败虽有些令人感到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c% r) A" E) }
  马太后去世后,南北两宫顿时成了窦皇后的天下。昔日的安宁祥和之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渐紧张萧杀的空气。. _: c$ I) T# I
  再说宋氏姐妹。大宋贵人虽然贵为皇太子的亲生母亲,却很难过上几天安分日子。自从窦氏姐妹入宫得势后,宋氏姐妹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特别是窦皇后独享专房之宠,不断在刘炟耳边说宋氏姐妹的坏话。渐渐地,刘炟很少到宋氏姐妹宫中就寝,就连皇子刘庆也懒得去看一眼了。宋氏姐妹与窦皇后打过交道,也是深知自己不是窦氏的对手。随着窦氏正位椒房,宋家姐妹眼见大势已去,再也不敢与窦氏正面抗衡,只能躲在自己的宫里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了。在马太后活着的时候,窦皇后还不敢过分造次,至少不敢明目张胆地迫害她们,宋家姐妹日子虽然过得无趣,倒也没什么危险。到了刘庆被册立为太子后,宋氏姐妹似乎看到了一线光明,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这一切却随着马太后的去世而变得黯淡起来。至于皇帝刘炟,她们早已不想了,此人完全是个“薄情郎”,几乎每天都到窦皇后以及小窦贵人的宫中过夜,对宋氏姐妹却从来是不闻不问,几乎把她们忘了一样。“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给帝王当妃子就是这个命,岂如做一农妇,好歹也是正妻!
  l; R# U% D, \7 s  窦皇后见刘炟对她恩宠不衰,心中非常得意,但皇太子刘庆的存在,始终是她心中的一块心病。她表面上温柔和顺,实则心狠手辣,心机深远。关于此事,她想了好几年,把几乎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了。马太后是窦皇后的标竿,做人做到她那样的地位,一直是窦皇后的梦想。窦皇后一直觉得,只有到了当上了母仪天下的太后之时才算成功。只有到了那时,她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人,现在算什么?!# h9 u9 u( ^2 j: j
  窦皇后要想早日实现这个目标,说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她活的比刘炟长就行。关于刘炟的身体,窦皇后最清楚。窦皇后正值青春年少,刘炟也是血气方刚。在她的日夜纠缠下,刘炟纵欲无度,身体日渐虚弱。渐渐地,窦皇后也觉察到了刘炟的力不从心,她开始了新的打算。她深知,刘炟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只怕还不如其父刘庄的寿命长。强烈的权力欲使得窦皇后倍感煎熬,郁闷的政治空气也时常令她感到窒息。
% {/ I2 e8 ^! m+ n2 u  作为一个政治动物而言,刘炟能活多久与她本人息息相关。一方面,她希望刘炟早点死。若是他早死一天,她也就能早一天登上太后的宝座。这样的话,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后,彻底整死宋、梁两个贱人!想到这里,她恨不得刘炟明天就去死!另一方面,她又不希望刘炟早死。事情明摆着,一旦刘炟猝然驾崩,刘庆自然是幼冲登基,无论是宫里还是朝廷,大权则肯定旁落。就算窦氏登上了皇太后的宝座,只怕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刘庆从小是宋氏姐妹一手拉扯大的,岂肯听她这个名义上的皇太后的话?还有朝中那些老臣们,诸如赵熹、牟融、鲍昱、第五伦等人,一向对窦家没好感。窦家当年名声狼藉,先帝刘庄收拾窦家的时候,他们谁个给窦家说过一句好话?就凭她一个年轻女流,想要指挥这些软硬不吃的老家伙们,真是难比登天!更为严重的是,如今窦家的势力虽然有所恢复,但整体上依然薄弱。内有宋、梁之忧,外无倚仗之才,一旦刘炟现在驾崩的话,靠谁来支撑局面?倘若到了那个地步,岂不可怕!只要一想到这里,窦皇后不禁冷汗直冒。. Q) h3 H" V: Q; n- B/ _* L  u
  为了商议下一步的计划,窦皇后秘请母亲沘阳公主入宫商议。沘阳公主是前东海王刘疆之女,一直对父亲被先帝刘庄夺去了皇位耿耿于怀,丈夫窦勋又被刘庄下狱弄死,故而她对刘庄恨之入骨。沘阳公主为了给父亲、丈夫报仇,极力支持女儿积极采取行动。她的看法与窦皇后的意见完全一致:如想长远富贵,必须先斗倒宋氏姐妹,然后废掉太子刘庆。她给女儿出主意:“只要宋氏姐妹俩倒了,一切都好办。你再去添把‘火’,趁热打铁废掉太子刘庆,也不是什么难事!”窦皇后不解地问母亲:“若是整死了小宋贵人,谁来做太子?”沘阳公主森然一笑:“梁贵人那里不是还有个刘肇吗?”窦皇后有些愤愤道:“如此一来,岂不便宜了那个贱女人?”沘阳公主笑道:“有了一,难道就没有二吗?”窦皇后想了想,迟疑地问:“就算如此,扶上了刘肇,他肯与我一心吗?”沘阳公主哈哈一乐:“就算你生不出儿子,那马太后与皇帝的故事,你总该会照着葫芦画瓢吧?到了那时,印把子在我们窦家手里,我看谁敢放个屁!”窦皇后这才恍然大悟:“母亲高见!”
+ D3 {# k# I4 G+ I/ o9 R  窦皇后在母亲的怂恿下,她遂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在宫里,她联合妹妹小窦贵人开始积极行动,姐妹俩处心积虑地设置陷阱,千方百计想设圈套将宋贵人姐妹置于死地。另外,沘阳公主令儿子窦宪暗中派人四处寻访打听,注意监视宋家族人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抓宋家地把柄给其定罪。
. T! A9 [' g3 f4 C9 p  j/ C  以窦皇后为首地窦氏族人的见解是完全一致的:无论如何也要尽快除掉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宋家。只要抢在刘炟死前整倒了这两个女人,形势就大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h- |4 ^; V% b, W4 _1 @1 Y/ L
  然而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无论窦家怎么挖空心思地想办法,宋氏姐妹及其家人却从无越轨行为,从无把柄可抓!! t; B1 P6 h0 N/ k0 l2 z
  很显然,对于宫中险恶的环境宋氏姐妹当然也是很警觉的。为了避免落下歹人陷害的口实,她们姐妹俩稳如泰山,做事无懈可击。宋家子弟们也一向安分守己,做事很是小心谨慎。可见宋家姐妹也不是傻瓜,她们在马太后身边呆的那几年还真是没白混。主动害人的伎俩没学过,明哲保身的功夫倒是有。窦家上下忙活了很久,最终竟是一无所获!眼见计策没有得逞,窦皇后心情焦躁,心中恼怒:“难道这两个贱婢就是如此干净?真是邪门了!”! Z8 v- h( q3 b) i/ K/ I4 I
  看来,窦皇后想要整倒宋氏姐妹,却也并不那么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狼狈为奸$ k, w0 a$ e% P7 q
  
: }: D9 e2 @: e6 u" ?; u) p  自从建初四年(西元七十九年)六月马太后去世之后,窦皇后及其家人就开始有计划地计划暗中陷害宋氏姐妹。然而一年多过去了,直到建初六年的春上,窦氏集团依旧是一无所获。" u1 C2 \# G' I- z) v* W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宋氏姐妹又不是圣人,怎么能一点毛病也没有?窦皇后却为何始终挑不出她们的刺呢?其中的奥妙究竟何在?7 N& s. s# }& t/ S- P! N" s3 _( R
  原来,这都是宋氏姐妹善于人际交际的缘故。她们做事很聪明,自从入宫做了贵人以来,从不以身份地位欺压宫人。此外,宋氏姐妹曾长期在长乐宫侍奉马太后,两人伺候太后的起居饮食非常周到。特别是马太后病重期间,两人照顾的非常周到,犹如亲生女儿照顾母亲一般。如此孝行美德,宫里上下看在眼里,都说这俩姐妹真是贤德之人。反观窦皇后姐妹,与宋氏形成了鲜明对照,她们生活奢侈,行为举止颐指气使。尤其是窦皇后仗恃着皇后身份,时常责罚宫人们。6 U1 B+ W4 ~3 Q3 N% L1 A" t3 D
  东汉开国以来,南北两宫经过阴丽华、马氏两代皇太后的精心治理,当时宫内的道德风气还是很淳厚。窦、宋两氏的面合心不和,矛盾很深,宫里上下人等几乎无人不晓。宋氏一方是善良温厚,为人贤德。窦氏一方却是心怀鬼胎,时刻想着害人。宫人们虽然不敢公开参合这两家之间的争斗,心里却有一本账。从朴素的感情出发,绝大多数的宫人们都在暗中站在了宋氏姐妹一边。当然,这也是宋氏姐妹为了防身有意给自己组建的政治“防风林”。目的就是一旦宫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人提前告诉她们。9 Z* Y: e/ ^4 |% ~
  对于这点,窦皇后当然是无法理解。她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思来想去,她始终找不到答案。无奈之下,她只能继续在刘炟面前诋毁宋氏。对于窦氏的话,刘炟半信半疑。后来他也听的烦了,为了耳根清净,索性装聋作哑,没有做任何表示。2 e- W5 |6 w* r5 O
  光阴流逝,岁月荏苒,一年多的时间就这样很快过去了。
" ?$ ^- H! b- T% D7 A' V( P6 C  到了建初六年春上的一天,窦皇后偶然从北宫中出行,刚走到濯龙园的小门旁边,只见一个小黄门探头探脑的。此人一见皇后的车队来了,急忙慌张地躲避。窦皇后心中生疑,急令人将他唤到问话。叫到跟前一看,窦皇后却是认得,此人是宫里负责器物督造工作的一个小黄门,名叫蔡伦。
" M% I2 l7 T8 T' y- V6 l  蔡伦字敬仲,本是桂阳郡人氏,家境贫寒。早年他从家乡来到洛阳谋生。只因当时北宫新成大量招收宦官,蔡伦因走投无路只好咬牙净身当了宦官。他生来聪明,工于机巧,在宫里主要负责器物督造工作。: i% l  \; F# ]1 L
  窦皇后见他如此鬼鬼祟祟,断定其中必然有鬼,连忙喝问:“这不是蔡伦吗?!你见了本后不上前行礼,却要惶恐躲避,是何道理?”蔡伦支支吾吾不肯说,硬说自己是四处闲逛。窦皇后大怒,当下令人掌嘴。蔡伦结结实实挨了几个耳光,只得忍痛说出实话:“皇后娘娘息怒!小人是奉了宋贵人之命想请见陛下。”窦皇后本来就没好气,闻言大怒,她脸色铁青地问:“蔡伦!本后问你,你现在是干什么的?从实讲来!”蔡伦低头老老实实回奏:“奴婢是个小黄门,在宫里负责督造器物。”窦皇后怒道:“既是负责制造事务,传递消息是你该干的份内事吗?你好大的胆子!”蔡伦吓坏了,吓得连声哀求:“娘娘息怒,奴婢知错了,再也不敢了!”7 {% T* T" a; n7 Y+ s
  窦皇后一直找不到宋氏的岔子,今天终于逮住机会了。眼见蔡伦如此害怕,越发怀疑其中有鬼,她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厉声责问:“那个贱人有何要紧之事,她为何不让自己宫里的奴婢去禀报?蔡伦啊蔡伦!本后还真没发现,你的胆子不小啊!按照宫里的规矩,该当何罪啊?”眼见窦皇后如此上纲上线,蔡伦浑身犹如筛糠一般颤抖。为了免遭皮肉之苦,他只得哀告道:“皇后娘娘息怒!只因太子今日有些微恙,宋贵人心中不安,想请陛下过去看看。奴婢所言,句句是实,请娘娘开恩,奴婢今后再也不敢了!”窦皇后厉声道:“陛下早有吩咐,宫中大小诸事,一律先禀报本后。太子是储君,国家的根本,也是未来的天子!他虽是宋贵人所生,也犹如本后的儿子一般。他既有病,宋贵人却为何不先来禀报我?你并非她宫里的人,却竟敢私自传递消息!尔等沆瀣一气,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后吗?”蔡伦闻言,无言以对,值得连连告饶:“娘娘开恩!奴婢今后再也不敢了!娘娘饶命!”
/ S5 k3 f3 j% f  蔡伦在宫里七八年了,对窦皇后的手段再清楚不过了。这次要是真的被追究,他就是不死也得脱几层皮。为了活命,他跪在地上拼命叩头,额上碰破了,流出斑斑血迹。看着蔡伦跪在脚下连连哀告的可怜相,窦皇后灵机一动:如此绝佳的一个卧底,岂不是近在眼前吗?由于蔡伦的工作是负责宫里的制造工作,而且住的地方距离宋贵人的宫殿很近,平常与宋贵人姐妹混的很熟,消息很是灵通。她装作有些无奈,换上了一副表情,叹了口气问:“蔡伦,你是哪年进宫的?”蔡伦说:“奴婢是永平十七年进宫的,入宫八年多了。”窦皇后似乎有些惋惜地道:“你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看在你多年劳苦的份上,本后暂且饶了你。这次先给你记下,今后要是再敢违反宫规,咱们新账老账一块算!起来吧!”蔡伦闻言,这才松了口气,他跪着谢恩:“奴婢知错了!今后再也不敢了。多谢娘娘恩典!”他惊魂甫定,擦了汗转身就要走。只听背后窦皇后一声断喝:“回来!”她森然道:“蔡伦!从今个起,宋贵人那边无论发生什么事,你要及时禀报我知。再敢隐瞒,本后定要揭了你的皮!听清楚了吗?”蔡伦无奈,只得再次跪下叩头:“从今而后,小人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2 D7 j9 K0 U6 ]& q  通过这件事,窦皇后全然明白了:原来是有人给那两个贱人通风报信啊!难怪宫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她们那边就知道了!为了彻底解决后患,窦皇后下令将身边的宫女、宦官有可疑行为的全部撵了出去,全部换上自己的心腹。6 f8 P! I; W9 ]( M7 \5 q7 y" k/ ?
  蔡伦只因把柄捏在窦皇后的手里,心中有苦难言。为了保命,他从此不得不昧着良心成了窦皇后的密探,时刻准备打听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好立功赎罪。然而,宋贵人姐妹还是很机警,自我保护工作做的很好。虽然蔡伦竭力想打听到一点异动,却依然是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r; \+ ?( s1 {, u* \
  虽说一年多来没有抓到宋氏姐妹的任何把柄,可窦皇后也有收获。为了与宋氏对抗,她又使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招法。她派人去找小梁贵人前来觐见。在会面时,窦皇后对小梁贵人说:“本后没有儿子,想让刘肇做我的儿子,不知你意下如何啊?”窦、梁两家本是河西世交,渊源极深。而且在刘庄手上两家又先后罹难遭贬,本来就有些同命相怜之感。梁家眼见窦氏做了皇后,早就有攀附之心,今日一听窦皇后主动要将刘肇收到自己宫里,她当然是求之不得,顿时满心欢心地答应下来:“既然娘娘垂青肇儿,今后就让他呆在您身边吧!”望着小梁贵人千恩万谢的远去背影,窦皇后脸上露出一丝鄙夷的笑容。她狠狠地向地上啐了一口:“呸!你这贱人还想讨便宜?做梦去吧!将来你们两个,也照样逃脱不了老娘的手心!”) N' M6 U, t3 l1 y6 k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后宫中的一场血雨腥风,就要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2 08:30 , Processed in 0.0280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