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6 20: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42)+ Z0 V) h! N3 S' v. p, z
4 V: }# V% [# h 吴祉催得越急,迷唐越是一肚子的狐疑。
. y1 y2 |& z. R4 m: V 说真的,迷唐对汉政府始终不信任,正如汉政府也不太信任迷唐。迷唐心想,该不会是要在半途之中动手解决我吧?他娘的,老子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反了。' m3 N' I7 p* v) G# D
迷唐用吴祉送来的金帛贿赂其他部落,同时也与武力威胁,与金城郡湟水谷地一带的羌胡部落一同造反,大掠而去。吴祉啊吴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5 @+ V( C4 v3 ] 迷唐再反,护羌校尉吴祉、征西兵团主帅王信、副帅耿谭均有责任。既然对迷唐不信任,又不派兵监督迷唐的一举一动,而任由迷唐在眼皮底下联合其他部落反叛,其责难逃。吴祉、王信、耿谭三人全部被免职,周鲔接替吴祉成为护羌校尉。
, Q, l" J+ R7 R( i3 c2 } 6 {# b# L1 S+ A" Y3 B8 N* v
然而此时的迷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 ]& m0 O" }: ^4 C 永元十三年(101年),迷唐率部回到赐支河曲。此时羌人内部爆发内讧,被迷唐胁迫造反的羌人中,有一个累姐部落,迷唐将其部落首领杀死,这样一来,迷唐大失人心,诸部落纷纷脱离迷离而去,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少。4 J: i0 n7 L& Z, i; x% N6 i5 g9 S$ p
这年秋天,食不裹腹的迷唐率军侵掠金城边境,企图抢些粮食。扰羌校尉周鲔、金城太守侯霸统率诸郡驻军以及陇西牢姐羌、月氏胡人骑兵等,共三万人,反击迷唐。迷唐不敌,逃回赐支河曲。侯霸挥师深入作战,兵锋直抵赐支河曲处的允川。
3 l0 j$ C5 r% G2 z7 C' T f 迷唐只得硬着头皮与汉军短兵相接。侯霸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迷唐这支疲惫之军不堪一击,其部落纷纷倒戈,六千人向侯霸投降,后被安置在汉阳、陇西、安定三郡。迷唐见大势已去,只得长叹一声,放弃赐支河曲,向更西、更荒凉的青藏高原中部逃去,投奔居住于此的发羌部落。5 ]4 `1 o% }4 p% }. N
至此,迷唐只剩下一千余人,完全丧失了反击的力量了,他寄人篱下,直到病死。过了许久之后,他的儿子率逃亡至发羌的烧当羌部众东返,投降东汉,不过此时他手下的部众,只剩下数十户人口了。
& u- S- r, P! T& C7 `5 o8 O 6 u" ^8 a. K$ H p( J
迷唐之死,意味着烧当羌部落势力由盛而衰,其在羌人中的领导地位已经荡然无存。从滇良与滇吾,从迷吾到迷唐,烧当羌强盛了四代约半个世纪之久,成为反抗东汉的主要力量,此后先零羌的势力卷土重来,取代烧当羌成为羌人部落中的领袖。
) Q; B4 O/ s2 n$ f5 Q, B2 h! ^ x, G$ r 迷唐之败,意味着汉羌战争告一段落,西海(青海湖)与大小榆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和平与宁静。这场战争也迫使东汉朝廷不得不考虑新的政策,因为羌人分布极广,特别汉西部边郡内的羌人,时不时地响应塞外羌人反叛,这令朝廷头疼不已。
6 s" h( l6 c# P+ f5 h+ k 此时,大臣曹凤上书汉和帝,提出自己的建议。曹凤认为,应当要切断境内羌人与境外的联系,为此,应该要恢复西海郡(西汉王莽置),巩固对大小榆谷的控制。西海(青海湖)盛产鱼盐,而大小榆谷则土地肥沃,控制西海与大小榆谷,既可控制羌人最重要的经济区,又可以屯田开垦,富实边关,节省物资转输的巨额费用与大量劳力。
, U/ [+ s& w" G( _; s* n% S# _ 汉和帝听了十分高兴,便下令恢复西海郡,拜曹凤为西部都尉,率军屯驻龙耆(青海海宴),这样,汉西部边境直抵西海(青海湖)。曹凤到任后,先后在河流两岸设三十四处屯田区,西部边疆一片生机。
8 y5 [4 y z2 P 但是曹凤的策略能使西部永保无虞吗?
+ F }1 k* `; P7 V+ w 不。. e4 v! E; Z2 w# F. ^& Q
五年后的一个意外事件,将东汉帝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 h3 H% c1 I9 O4 `4 p! y 朝廷催得紧,护羌校尉吴祉心里很急,可是迷唐就是不走,怎么办?吴祉一咬牙,你迷唐不是说粮食不足吗?那就给你粮食吧。于是吴祉赏赐给迷唐大量金帛,让他去购买谷物牲畜,然后赶紧出塞。
7 t, I3 _7 Y" N: c- v" x7 W I) Z8 ~7 C4 @
[ 本帖最后由 iceinsummer 于 2008-4-17 12: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