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8 17: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赫日当中-246)
" y2 X' k8 X% x( u , J3 N5 `) `* q
唐军主力全军覆没,而统帅薛讷落荒而逃,契丹人对这位统帅嗤之以鼻,称之为“薛婆婆”。此时唐军还有一支殿后的军队,是副帅崔宣道统领的部队,当他听说薛讷的主力在峡谷中被歼灭,大惊失色,不敢前进,率军返回。9 A, x0 ^* z6 U# v
“薛婆婆”薛讷明明自己指挥无方,却非要反咬一口,将此次失败的原因统统推到副帅崔宣道等人身上,认为大军之所以失利,是因为崔宣道的大军行动迟缓,没有及时赶到战场,否则对契丹军队展开反包围,必可大破契丹人。: S, a: e7 ]. W, w/ s- w3 q- s
唐玄宗听到远征军大败的消息,龙颜震怒,但是当时薛讷要求出击契丹时,朝中很多人反对,而唐玄宗本人却支持薛讷的主张,所以要是完全将战争责任归于薛讷一人,那唐玄宗岂不是自打耳光吗?所以唐玄宗下令将崔宣道等八名后续部队的将领全部处死,而真正的责任人薛讷却免于死罪,被削除官爵,只有杜宾客因为曾劝阻薛讷而免于追究责任。
7 N! U/ V5 o+ F( w3 Z( s / y' E# o8 y# `( Z
关于这位”薛婆婆”薛讷,我们必须要说几句公道话,并不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这点唐玄宗心里是明白的。
: s- z/ U+ o8 D' R1 g 薛讷是唐朝名将薛仁贵之子,长期镇守边关,其中担任幽州都督的时间大约有十四年(698-712年,《资治通鉴》记为二十余年,误),后来调任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为保卫边疆做了一定的贡献。而真正引起唐玄宗注意的,就是在新丰阅兵时,当其他部队都出现不同程度混乱时,薛讷的军队稳如泰山,没有一丝骚动,皇帝的使者轻骑至军门而不得入,这些给唐玄宗留下深刻的印象,薛讷的治军,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西汉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的故事。远征契丹的大败,唐玄宗爱惜他的治军才华,所以赦免他的死罪,免官为平民。
+ v2 `( R. p2 K' s( B( G. s* f ! ?$ G# D& D; H% d4 @- P3 m
契丹人之骁勇善战,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 ]! a- p, ?: Z& _% u' J 唐军经过武则天到中宗、睿宗时代,早已失去贞观、永徽时代的四射光芒,在外围战争中,往往是胜少败多,即使唐玄宗李隆基雄才大略,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唐军昔日的霸气与辉煌。9 o" y+ B$ S. s: K# [0 s
但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D' o, L) [* u 正当李唐王朝对契丹人的勇悍束手无策时,在开元四年(716年)六月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突厥默啜可汗在征伐铁勒部落时,意外被杀(默啜之死,详见前文)。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是突厥兴衰的关键转折,默啜可汗一死,归降突厥的部落一哄而散,包括契丹、奚等部落。2 l. ?! C+ J+ k$ @' b, p+ S0 J
在默啜死后两个月(八月),契丹与奚马上见风使舵,投入大唐的怀抱,契丹首领李失活被任命为松漠都督,封松漠郡王;奚首领李大酺被任命为饶乐都督,封饶乐郡王。; N g: K% ^6 n% y
这样,在李尽忠、孙万荣起兵反叛二十年后(696—716),契丹等东北部落又纳入大唐帝国的管辖之内。
1 ?3 F' A0 n' q3 A
# y% L- N; O1 r* c 可惜好景不长。
$ c% |. g1 O8 n T- G 在归降大唐两年后,即718年,契丹王李失活便病逝,他的弟弟李娑固继承王位,这个李娑固,没有多大的本事,对手握兵权的契丹大将可突干又是猜忌又是畏惧。/ y, _7 x+ _. V. C o
可突干是契丹最优秀的一个将领,他骁勇善战,深得人心,正是所谓功高震主,李娑固痛下决心,准备干掉可突干。可是可突干有自己的耳目,打听到消息之后,可突干大怒,索性先下手为强,率着军队就攻打李娑固,契丹内战爆发,这一年是720年。
! z8 }- `. i3 \ 李娑固哪里是对手啊,很快被打得稀里哗啦的,溃不成军,他一看不行了,一溜烟逃到了营州城。% `/ m k# F& j* o0 L
到了营州城之后,李娑固就找营州都督许钦澹哭诉了,称可突干企图谋反,许钦澹一听,那还了得,于是派安东都护薛泰率五百人以及奚部落首领李大酺的军队,前以讨伐可突干。不想这可突干不愧是契丹一员勇将,打仗很有一套,这支讨伐军居然全军覆没,契丹王李娑固被杀,奚王李大酺被杀,安东都护薛泰被活捉。2 {. g7 b+ I$ J2 T3 b4 U
营州震动!
" x, A7 g2 V9 Z- z2 V: j( n 契丹人真是厉害,营州都督许钦澹把军队撤退到榆关,以避开可突干的锋芒。7 y$ y7 R% P& P, {
李娑固被杀后,可突干就立李娑固的堂弟李郁干为契丹王,然后上表给唐玄宗,遣使请罪。怎么处置呢?一来可突干是属于防卫性质的,二来唐朝廷估摸要击败契丹部落,这个还不太有底,到目前为止,唐军在与契丹的交锋中,一直处于下风。唐玄宗索性顺水推舟,赦免可突干之罪,承认李郁干为契丹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