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5 2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78)终结篇
3 h- k) K6 `0 m( N) z
2 i; p% h, c) D, X8 _3 A! i/ A; G3 A 董卓时来运转了。: _6 j e( S" }/ w
可是大将军何进却死到临头。3 D& v2 W: ^. F9 A: \5 T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进的阴谋终于让宦官们知晓了,狗急尚会跳墙,更何宦官也是人,宦官们决心豁出去了,拼它个鱼死网破。于是先下手为强,假称皇太后召见,诱使何进入宫,这次没有人给何进使眼色,何进不知是计,当入皇宫,便被埋伏于两侧的宦官们一你刀我一剑地砍为肉泥了。宦官们绝地反击,杀死何进,但他们覆亡的日子也不远了。
! L0 O8 g! ^4 o) ^5 l9 a. w 袁绍在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后,立即率军杀入宫中,遇到宦官便杀,这一路杀下来,都杀疯掉,有时看到没长胡子的男人,也一刀结果其性命。宫中大大小小的宦官二千余人,无一生免。- ~ {& E1 f& H; k. k
宦官集团覆灭了。" k, `8 t9 ?6 L* Q. v% O7 J
但是东汉帝国的国运也到了尽头。* {9 Q. j2 y5 a+ @1 ^, a5 L
董卓见洛阳发生政变,便马不停蹄,率其大军进入洛阳城中。董卓的凉州兵团身经百战,极为骁勇强悍,到达洛阳之后,又吞并了何进的部队,并且收买吕布刺杀执金吾丁原,吞并其部队,其实力迅速膨胀,继而逼走袁绍,洛阳城便在他的掌控之下了。, O4 Q9 v h3 ^8 d3 W
董卓真是春风得意。此时的洛阳,不是刘姓的天下,乃是他董卓的天下。
; s* Q' }5 Y2 j+ n 他废除刘辩,改立九岁的刘协为皇帝,是为汉献帝,紧接着又毒死何太后,自己充当相国,为所欲为,成为太上皇了。% W: W) C! G/ F
到此时,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在名义上又苟延残喘了三十年。6 j' H0 T% L" f" h& z4 }* }" w
9 S. C& q& D+ C" W" P5 A8 Q 接下去的历史,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国人来说,都十分的了解了,这里我们只是提纲挈领地说一下。& b. |2 o# d8 _2 {- p
董卓在朝廷一手遮天,胡作非为,关东群雄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190年,董卓以关东兵盛,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192年,董卓为王允、吕布等人刺杀,但是紧接着,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率军攻陷长安城,杀死王允,劫持汉献帝。196年,汉献帝终于逃出长安,返回洛阳城。$ ], G8 g: n ~ X# v
汉献帝返回长安之后,曹操不失时宜地入朝觐见天子,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之后迁帝于许,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之后汉天子退出政治舞台,曹操在台上独舞大旗,一个新的王朝呼之欲出。# d% p X3 w# {7 f
然而在曹操有生之年,并没有将皇冠带在自己的头上,虽然他也有这种欲望与冲动,不过他仍然是无冕之王。刘备与孙权的崛起,使得三国时代初现雏形。0 S( {: \! L+ @* |) f5 K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终于捅破了薄薄的窗户纸,自立为帝,国号为魏,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至此,曾经伟大而辉煌一时的汉帝国终于曲终谢幕。
% h7 o- H# @/ \3 E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 Z( {1 t3 u C! y! ^7 i2 u 帝国的大厦轰然崩塌,只有从历史的瓦砾中,寻找那曾经的辉煌……
1 L# k4 }2 m9 k# J8 ]2 v
; N! c, l/ Y% v& x& V 伟大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
* M2 p# z* C, c2 k% d, k k 历史给我们留下故事,留下回忆与思考,也留下信念与对未来的憧憬。7 o' _ F# Z; j2 B% s: F; m4 D6 n
当我们仰望大汉的伟人时,他们那种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勇往无前的冒险意识,迎难而上的进取雄心,正是一个伟大民族成长的见证。( J7 U" w P' u9 h% |/ ~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朝代。2 S; |4 _, Q* D- p
李广、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陈汤、马援、耿恭、班超……& g7 N0 V2 x$ V, i6 Y
一长串的伟大的名字,筑起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这是文明之古国,这也是勇者之乡。在我们的国家曾经遭到侵辱与蔑视之后,当我们正奋起再迈向强国的途中,这是何等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 k& Z" M; N1 Q9 S2 g( r + [3 ^. |4 Q6 ?- h4 e0 r
坚强铸就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 \# n& K& Z* |$ L/ g
在大汉伟人中,留下了许多在今天听起来仍然慷慨雄壮的豪言壮语。/ J k* g" E6 J" [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是帝国最年轻的军事天才霍去病的名言,舍身忘家,一心为国正是时代之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如何在反对侵略的战争中屡奏凯歌呢?
" {" a- X8 s3 v4 X8 E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请告诉我,中国历史上还有什么话比这句更掷地有声,更有英雄气概?9 ?4 g4 Z6 s; S* Z( o0 J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裹尸啊,裹住英雄的尸身,裹不住英雄的万古恒在的精神,生命乃是一种信念,因为信念,所以向死而生!
! b9 D% p( c l( \ V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什么叫孤胆英雄,什么叫大无畏的精神,班超以非凡的人生与伟大的事业,诠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概念。) I1 |7 n9 A! L- S: E4 [8 w
1 n0 _3 @6 \4 f( _( F( o5 M: O
没有永恒的帝国。# b6 K* g8 y2 D2 @ K# i! {) q
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汉帝国最后也崩塌,就如同之后伟大的大唐帝国,也如同欧洲的罗马帝国。但是也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遗产。+ b& F+ [; p) T! k* w$ l' I' J
自汉武帝开疆拓土,国土面积大大增大,这些土地大部分成为今天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拓土的同时,也是文明传播的过程,中原的先进文明随之远传,成为在世界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 r' _+ S) R' P* L( |3 @! @, [* [8 G 汉王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古代历时最长的朝代之一,这是在这个时期,国家与民族意识大大增强,这既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成长期,也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时期,由于封建专制政权的局限性,使得民族间的矛盾与战争不断,但同时少数民族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在东汉时代,帝国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力量便是少数民族的骑兵,正是在这样相互碰撞中与交融中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
. z. c" i4 u0 G# x2 O2 r H" }/ i 历史,不仅是过往的史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英雄会死,王朝会衰亡,但是奋斗的精神永远不灭 。这种精神是一道光,是一簇火,是一柄剑,是翻滚的热血,大气磅礴,浩然冲天,赋予人信念、勇气与决心,是民族之魂,是国魂,是力量之泉,是进取之源。
- Y! J6 I. E, y2 _5 ]1 o 大汉帝国烟消云散。, [% Y; F, A% s0 Q+ s5 c& N/ F
但是那激动人心的往事,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地进取与开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