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4)
( G  D. C  s! v. q0 O9 t4 R; j  
# z9 v  E; k/ @9 ?  后世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称为“文景之治”,其实景帝刘启无论在人格修养还是政治才干上,都无法与文帝刘恒相比,只是萧规曹随,无为而治,勉强延续刘恒遗留的仁政传统。刘启上台伊始,国内政局暗潮涌动,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封国政权,对中央政权虎视眈眈,随时将掀起狂风骇浪,帝国的基柱能否屹立不倒?
8 W3 x4 O% m  {3 U: }9 a  在帝国政权一方,刘启的智囊晁错力主削藩,坚决抑制封国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封国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地激化之中。/ Y/ e; P$ o, x4 y* F0 i
  此背景下,刘启重起和亲之议。
, B; l% n# J/ s  {& j  景帝元年,刘启派遣御史大夫陶青,与匈奴汗国接触,谋求和亲。
4 \/ v- N* ], E$ ?" ]: q$ O  军臣单于无端得到汉室美女以及大量的财宝礼物,心中当然欣喜,不过心高气傲的军臣单于,不断地跟汉使讨价还价,最后在景帝二年时,正式达成和亲之议。% E3 v6 ]5 }! A3 V& o
  作为对汉帝国和亲的回报,匈奴人在边境的猖獗气焰略有收敛,汉匈两国进入一个短暂的相对平和的时期。
9 q$ K9 l# X/ P2 `. |1 j  汉刘启利用与匈奴的休战时机,全力推行削藩政策,最终激起七国之乱。
$ Y% P. d/ R& m6 g7 d5 m9 E  
# z5 a- B  F5 ^6 q0 D  景帝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七个国家同时叛变起兵,多年不起兵戈的中原大地,一时间战火熊熊燃烧。7 E% H& D  Q8 [1 q8 z
  汉景帝惊慌失措,乱了分寸。突然间他记直起了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国家日后若有危急之事,周亚夫是可用之人,尽可让他掌兵,不必多疑。”' o! M5 N6 y& i9 E
  周亚夫临危受命,被景帝任命为太尉,掌管全国武装力量。6 G1 Q0 }0 G" r* F$ r4 S/ n, S
  此时周亚夫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叛军的军队,在五十万以上,光是七国之首的吴国,掌控的军队就达到三十万之多。' o) ^  ]3 o2 S6 i& Q
  更为严重的是,北方强大的匈奴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战乱,叛乱的赵国派出使臣前往匈奴,请求军臣单于出兵,介入中原战事。老奸巨滑的军臣单于不想贸然行事,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等到中国内战消耗掉双方的实力后,匈奴人就可以大举南下,甚至入主中原!1 k( l  a$ t6 Q: X4 y: D
  周亚夫必须要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这场叛变!/ p( R) d  L  D, U3 x' ?4 U4 s5 ?
  这场战乱成就了周亚夫的一代名将的荣誉,他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击败了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吴楚联军,叛乱发生后七个月,最后一个叛乱的封国赵国被攻破,七国之乱彻底平息。; q5 t7 |* ^3 v) [
  速决战的胜利,使得北方的匈奴军臣单于捞取渔翁之利的美梦破碎。$ w3 E" ?$ ~8 u0 |! {
  
7 f; y9 v4 S- c- E  和亲政策对匈奴从来不构成真正的约束。经过短暂的和平后,匈奴又开始跃跃欲试,好战的天性使得边境线又开始变得紧张。; U( w# H' C0 [  K
  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匈奴入侵燕地。5 h4 C6 R, A/ o" n% c: w& r, ]/ {
  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匈奴侵入雁门、上郡,汉军战死二千余人。' v. }* |8 H# ?0 G( ^0 U/ U
  景帝后元二年(公元前一四二年),匈奴再度攻入雁门,雁门太守冯敬战死。
, Q7 h3 B! h- |! t& |4 k& ]  
. [7 @2 y; P% l" S) o) Y# G  匈奴频频入侵,气焰日炽。
$ A9 {% s+ ^/ l* Z& q  一位伟大的战士,在与匈奴频繁的交手中,逐渐锋芒毕露,大浪淘沙,尽显英雄本色。这位英雄,正是初出茅庐就受到刘恒赏识的李广,当年的少年英雄,如今成长为一名镇守边关的猛士。
8 o/ }5 z7 i( Y* V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发兵十余万入侵汉帝国,李广应征入伍,凭借着精准的箭术、惊人的膂力,在战场上斩杀数十名匈奴兵。李广非凡的胆略与技艺,令汉文帝惊叹不已,升迁他为中郎,作为皇家武骑常侍。
, l: j9 Y( S( E* ]- E6 \  作为汉文帝的武骑侍从官,李广一身本领没有用武之地,只有在跟随汉文帝狩猎时,李广剽悍的天性才得以显现,他追逐猛兽,与凶猛的野兽近身格斗,毫无畏惧,他是狂热的战士,不管是野兽还是敌人,他都毫不留情地击杀。
* S$ n3 ]' f, _0 z' D1 r( t5 a! R  汉文帝曾非常婉惜地说:“真可惜啊,李广是生不逢时,要是他生逢高皇帝争霸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算什么。”8 n& r* U- E( }) L
  “七国之乱”给了李广一个重上战场的机会,李广被任命为骁骑都尉,追随周亚夫将军,在昌邑与吴楚叛军展开决战,他的勇气与激情在战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 L- J8 C. w6 M  李广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斩将夺旗,勇冠三军,令叛军心惊胆战。
; K5 V+ r. i+ {  当时被吴楚叛军围困的梁王,非常赏识李广的勇武,所以就私下授予李广印信,把李广封为将军。没想到这件事后来被景帝刘启得知,刘启对于封王的防患心相当强,梁王私授李广将军印信,使得李广也受到刘启的猜忌,虽然战功赫赫,但没得到封赏,而且还被调离禁卫军,到汉匈边境的上谷担任太守。2 B' B9 J/ w; E$ K3 P4 S
  7 ?6 E# ~* C2 Y; c2 Z) X
  匈奴长期对汉边境进行劫掠,所以在边境线担任郡太守一职,对多数人来说,是件苦差事。但是李广的天性,颇类似后世的巴顿将军,是天生的冒险家,到了上谷,李广反而如鱼得水。
* [% Y( D# |$ ^5 U8 u% N  李广到了上谷,马上改变上谷原来消极的防御匈奴的方法,训练骑兵,他要求骑兵必须要以积极进攻来代替消极防守,要在机动作战中战胜匈奴的骑兵,要改变长期以来,边塞汉军只是凭借坚固的堡垒进行防守,这种只守不攻的作法,当然使得匈奴人有恃无恐。以前匈奴人常成结结队前来挑衅,打得赢就劫掠一番,打不赢就调转马头跑,汉军也罕有主动追击,所以匈奴骑兵对汉军实在看不上眼。+ ~1 `8 E* l/ Y: P
  李广上任后,匈奴骑兵又象往常来挑衅。李广带着骑兵前往交手,匈奴骑兵抵挡不住,调转马头就跑,李广就在后要使劲地追,追到一定距离后才返回来。3 l- @5 @3 Y! |  Y5 t1 \1 F
  匈奴人一瞧:嘿,这次来了个硬家伙,有得一玩。匈奴骑兵英勇善战,非常好斗,见到有李广这样的对手,倒是高兴得不得了,天天就找上门来跟李广打架,每次李广都带着骑兵出击,这种小规模的冲突,双方互有胜负。  F! s. s' K0 T. @
  汉朝是一个对勇者推崇备至的时代。在当时,李广的名气是很大的。以李广这么大的名气,整天跟几个匈奴小毛贼杀得不亦乐乎的,这确实让一些李广的崇拜者们很是担心。
5 S2 X: M$ f9 U9 s6 S# \  有一个李广的粉丝,叫公孙昆邪,就到刘启面前哭诉:“李广的才气是天下无双,他自恃武艺高强,整天跟匈奴人战斗,这样下去,难免会发生意外。以李广之才,如果在这种武装小冲突中发生意外之事,这就非常不值得了,而且对国家来说,也是莫大的损失啊。”8 ?  B* |! f6 l& x5 q0 O' l
  刘启虽然因为李广私自接受梁王封将一事而恼火,但也算爱惜李广之才,觉得公孙昆邪说的有道理,就把李广由上谷太守调任为上郡太守。
" c- s% B0 y+ X) C2 I  此后,李广的职务走马灯似的换。除了在上谷与上郡担任太守外,李广后来还做过边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地的太守,几乎把匈汉漫长的边境线跑了一遍。不论到哪个地方,李广还是老样子,整天就是跟匈奴人打仗,几乎可以说打上瘾了。匈奴骑兵,无人不晓得李广的大名。
" A8 p$ V; V" ~8 R  刘启也要耸耸肩表示无奈:不是我不关照李广啊,给他换了这么多地方,他还是热衷于小打小闹,完全不理会我的一片苦心,我也是没办法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5)
1 N) Q2 K1 c8 O" n7 U  8 U! S, k1 Y! V  b. |1 S
  景帝中元六年,匈奴骑兵大举侵入雁门和上郡。* n+ Z3 ?: T* ?2 T% L
  这次匈奴南侵有重要的战略企图,即夺取中国的战马。汉文帝时,政府设立“马苑”三十六所,专司养马,到汉景帝时,马匹的迅速繁衍,使中国骑兵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上升,李广的骑兵力量的突起便是一例。匈奴人深感忧患,长此以往,匈奴骑兵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这一年,发动了旨在掠夺战马的战争。& _: \2 P" z3 }9 t5 _- r, ~
  此时李广正担任上郡太守,首当其冲,战斗最为激烈。虽然匈奴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但在战斗中并有占到太多的便宜,双方都损失惨重。- F4 P. p' E7 v, f' i
  李广军中有一名宦官,名义上是汉景帝派来协助李广训练士卒的,实际是景帝的耳目,监视李广的举动。有一天,这名宦官带着二十几名骑兵去巡逻,看到不远的前方有三个匈奴人,就仗着人多势众,一拥而上,想捞几个匈奴人的首级向李广领功。没想到这三个匈奴人好生了得,箭术高超,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儿时间,汉军二十几个骑兵已经伤亡过半。
, Z6 L3 |& x  f* w" i  
! \  R2 l5 T( O* Y  宦官偷鸡不成蚀把米,灰溜溜地回来,向李广禀报了情况。李广当即一喜:“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高手,一定要去会会他们。”当即带上一百名骑兵,骑着快马去追赶。这三个匈奴人没有骑马,只是步行,所以李广苦追了几十里,终于追上他们。
! B. r  x6 ~" m& \$ A" ~9 O! R6 ?- i  李广命令他的手下只从两边包抄这三个匈奴人,不得放箭。自己单枪匹马冲向三个匈奴人,经过一番较量,李广确实武艺惊人,射杀其中的两人,活捉了一人。经过盘问,果然如李广所说,是匈奴的射雕高手。6 G) _# {  `+ C- \/ x
  李广把匈奴俘虏绑在一匹马上,正准备返回营地。+ n# T( J. T+ A% j  f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y0 `$ ?3 J2 M/ \8 V3 F  / ?# T$ ~# Q* T
  远方突然尘土飞扬。然后,在李广的视野中,一支庞大的匈奴骑兵出现了!
2 v- U+ V5 ~- a* D, _  匈奴骑兵有数千人,而李广的骑兵只有一百人!" F+ `6 [; j! b4 q0 `6 {. k+ S
  此时汉军在远离军营数十里外,外无援兵,实力悬殊。所有的汉骑兵都傻眼了,脸色发青。怎么办?怎么办?李广面无表情,脑子在高速地运转着,作为主将,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下定决心,而他的决定,是关乎到每个士兵的生命。
: C0 B$ Q( i; Q  他首先想到的,跟其他士兵一样:撤退!但是不行,他马上否决。他与士兵们刚刚追击几十里,人马俱疲,一旦逃命,匈奴骑兵从后面追杀,再万箭齐发,最后一个也活不下来。
! s8 k5 B: U+ f& {3 {: ]! N4 _  撤退不行,进攻打退匈奴更不可能。于今之计,只能走一步险棋,因为险,才可能有一丝侥幸的生机!
9 b4 H0 w* J3 w  Z  李广的命令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向匈奴骑兵群的方向进发。; o% C! ^4 C# s/ T9 G- T
  李广解释说:“现在惟一的生路,就是对匈奴骑兵实施战术欺骗,敌众我寡,我越是从容镇定、若无其事,匈奴人就越会觉得我们在附近埋伏了大量的奇兵,就越不敢贸然对我发起攻击,这是脱险的惟一方法。”( K# P7 j& F) R' z( Z
  
6 A* `1 d( x3 _/ ]  匈奴骑兵远远看着只有百来骑的汉军,不仅不逃跑,反而象是要冲锋似的杀过来,到了约相距二里时,汉军的骑兵停止了前进。
' g* S4 p) X) o+ q; o  匈奴人看得懵懵的,汉军这是干啥?自杀式进攻吗?或者其中有诈,是不是布有罗网。匈奴人还没看明白时,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汉军的骑车在二里外的地方停下来后,干脆就跳下马,还解下马鞍,有的人索性就倒在地上睡觉了,这……这……像是要打仗的样子吗?在搞什么鬼?
2 h$ {2 [% C7 x: }" L" g  李广让每个士兵都尽量的放松,阵形不整的样子,松松散散的,士兵们都极力装成从容不迫的样子,其中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 c& x7 \' q( L0 x% w  匈奴骑兵首领一声不吭地观察着汉军的一举一动,心中也是觉得很纳闷:汉军今天的举动迥异于平常,相距只有二里的距离,居然下马卸鞍,毫无战斗准备,这讲不通,惟一的解释只能是,汉军在附近伏下重兵,这百来人只是为了诱使匈奴人投入设下的罗网中,我可不能掉到这个陷阱中。) c6 X) W8 p, t7 ]* o
  匈奴骑兵也不向前,两军就隔着二里的距离相互对峙。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6)
! l/ |- A! f8 w/ P& Y1 u  8 H  l7 d" M5 G' Z, ~* F- c
  一名匈奴小头目不耐烦了,骂了一句:“奶奶的,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门。”便策马向前。* v, Z. [7 z" F# ^
  躺在地上眯着双眼的李广见到有匈奴有异动,马上怒目一睁,将枕在脑后的马鞍往马背上一披,跃身上马,对周围十几名骑士说:“跟我上!”拉着缰绳,向匈奴方向急驰,马背上的李广搭箭上弓,瞄准那个匈奴小头目就是一箭,匈奴小头目中箭落马,倒毙倒地。李广策动缰绳,调转马头,又跑回了队伍中,卸下马鞍,若无其事的样子,又卧倒在地,双眼一闭,假装睡觉。
0 E, u& {- d* ?  r/ j  李广这次闪电般的反击,令勇悍的匈奴人也看呆了。此后,面对这个浑身是胆的汉人,匈奴人给了他一个绰号:飞将军。% P0 l$ ?8 L* J/ d
  李广令人难以置信的勇猛与从容,更加让匈奴人相信,汉军只是在等待匈奴人的上钩。双方对峙到了夜晚的来临。夜半时分,匈奴人担心遭遇到汉大军的伏击,所以悄悄地撤离了战场。" P' m' F' N) P
  人少的吓跑人多的。这就是李广所创造的奇迹。4 i6 W' F: f4 j7 J
  李广和他的一百名骑兵化险为夷。这是一次经典的战例,李广凭借着勇气与智慧,赢得了一场心理战的胜利。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那不过是作者的杜撰而已,其实诸葛亮的性格,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诸葛亮缺乏冒险的精神。只有李广这种浑身是胆的英雄好汉,才有如此胆魄走出如此的险招,在死地中求生,在冒险中求安。
8 U/ @5 T* C& h  J, j* O& F9 i  李广奇计退匈奴,是一出不折不扣的空城计。: P( k1 s& B4 l
  6 p& ~) C5 T+ W  X) E6 h
  李广虽然名气很大,但是他受到的责难也不少。( Z1 Y7 I, J4 B: w- c4 n9 a
  作一个将军,李广在行军作战上,都远远违背了汉军的传统。汉军的传统是非常重视军队的纪律,比如在军队的编制、行列阵势、营地驻扎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军内的人事管理、考核绩效等文书工作也有规范。但是,李广对此统统不在意。
2 f( @2 b6 W9 p7 U# Z' Y  李广最重视的只有一点:勇敢!他是一个巴顿似的将军,能将士兵们的潜能激发出来,并且发扬得淋漓尽致。
+ |: Y6 d, d, b8 z5 w, s  他可以把胆怯者变成勇敢者,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对士兵十分的宽厚。在行军过程中,遇到缺水断粮的情况时,找到了水源后,士兵们没有全部喝完水,他是滴水不沾,士兵们没有全断填饱肚子,他也是一口不尝。
% g7 u: D- C1 \+ K; Z) J# \  李广不是以严苛的纪律要求士兵,而是以自己伟大的武士的人格,来感染周围的人,将他的尚武精神传递给战士们。( |5 q$ E6 v1 Y2 E# I" j( b: S- `
  士兵们都以投在李广麾下为荣。
5 x( U5 v+ w$ n* v% v  这支新崛起的铁骑,一改汉军往日消极防御为积极主动的攻击,对匈奴骑兵针锋相对。在李广的努力下,汉军的骑兵部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匈奴骑兵的传统优势大大丧失,并且在与匈奴骑兵的近身肉搏战,积累了极其珍贵的经验。
' {5 u' ^7 q4 I8 n  _% Y  不夸张地说,是李广开始恢复汉军自信力。
% Y' m) p3 q" o6 S. K6 b* l( ~  从汉高帝刘邦平城白登被围,到汉文帝的时代,汉军倍受匈奴劫掠式进攻的困扰,根本没有取得过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对匈奴的畏惧始终是汉军官兵心里上的阴影。
6 g& N5 C2 @/ C! r- W# R: t* r8 ~6 o  李广的好勇斗狠,令匈奴人胆战心惊,从而也迅速成为汉军的偶像,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大些,李广在未来两千年里,一直是中国军队的偶像,传颂他的诗篇,历代不绝。
4 ^% N* G  b/ G$ K! N  伟大的战士生于伟大的时代。2 c# p# S* y4 u
  公元前一四一年,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皇帝汉武帝刘彻继位,帝国的命运,将随之发生转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7)8 z- \: J* a+ a
  2 J' c: \) h( A+ x0 R! S% m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4 g- U% e/ {% R0 f- R0 ~
  
% L9 o; L( b( X+ t! k6 B  汉武帝刘彻登基时年仅十六岁。刘彻的性格,与祖父刘恒、父亲刘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刘恒和刘启都相当推崇文治,以黄老之术治国,萧规曹随,比较平淡;而刘彻则非常崇尚武功,富有激情。崇尚武功,是深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而他身上的汹涌澎湃的激情,则更多是受到母亲的影响。3 S/ {/ a0 t' N7 D
  刘彻的母亲叫王娡,王娡的母亲叫臧儿,是以前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汉初最先谋反的异姓封王,后为刘邦击杀,臧荼死后,臧家就没落了。王娡长大成人后,楚楚动人,母亲臧儿把她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普通人家,结婚数年,生有一女。" l" e3 a+ Y3 {' e! a/ ?# _" Q/ T
  换起寻常女人,又已出嫁,又已生子,只怕一生便是相夫教子的生活了。偏偏这个王娡身上有王族血脉,使她很厌倦这种清贫的生活,充满激情与幻想,她在为人母后,越发美丽动人。# M6 W5 i3 W5 K0 s  d' u6 ~0 S1 ?
  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生命的奇迹。
" v1 o% \% N/ {- ~# l  F  当时有个相士,在看了她的面相后,惊讶地喊道:“真是贵不可言,将来当生天子,母仪天下。”当时的她,只是微微一笑,以为天方夜谭。' V( ~; C& I8 ?; q+ h
  不久,朝廷到民间选取良家女子,纳入青宫。
% t) F& ]& a# k) r& y1 k  王娡已是人妇,又是人母,但她却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她毅然与金王孙离婚,怀着一个少妇的梦想,进入森严的皇宫,侍奉太子刘启。
6 ^" _8 E9 V0 B$ L$ K  曾为人妇的王娡,不仅光彩照人,而且她成熟、富有风韵,身上又不时地体现出一个母性的温柔,尽显女人的魅力。在众多的太子妃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这使她脱颖而出,太子刘启很快便被她迷住。8 O2 F6 T. z8 ]
  后来刘启当上皇帝,王娡充分利用她的美丽、聪明、智慧与机谋,扳倒最强硬情敌和对手栗姬,成为皇后,她与刘启的儿子刘彻也被册立为太子。1 S& `. S) x9 `5 D, l
  王娡确实创造了一个神话。
# s5 G, A% S/ k+ b5 r/ q  她也把身上的激情,遗传给了儿子刘彻。' g. a/ p' c" `" T& U) g
    [/ i) o) z3 l' K8 }% w/ w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他激情的血液开始沸腾。但是身为一国之君,刘彻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处理日常政务上,血气方刚的他,怎么受得了这种枯燥的生活?惟一可以释放他的激情能量的,就是到狩猎场上,与猛兽相搏。
/ u6 t/ N, G8 }7 [  深受时代尚武观念影响的刘彻,从小便苦练技击与箭术,将尚武的观念,牢牢刻在脑海之中。他对狩猎的热衷,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刘彻不仅仅是射杀野兔、小鹿、狐狸之类的小动物,而且喜欢与野猪、黑熊等大型猛兽搏杀。9 \3 w5 G4 `' e4 t
  汉武帝对狩猎的过度热衷,使得大臣们不停地批评与劝谏,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跟野兽搏斗,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0 K3 B. a  w8 P9 M1 `- H+ P  但汉武帝正是想亲历这种危险。狩猎对于他,与其说是娱乐,不如说是实战,以此来训练自己坚忍不拔、果断的意志力,在强健体魄同时,强健自己的胆魄。
6 _; H& r2 Z6 \1 ~. M  同时,他在血腥与残忍中体会着一种邪恶的快感!
& z5 ~2 D' c4 w  ! `. o% \4 H5 B2 y
  皇家狩猎场太小了,刘彻觉得很不过瘾,便不时溜出皇宫,带着随从,微服到终南山的山麓进行野外狩猎。但有一次,年轻气盛的皇帝闯了不小的祸。
: p7 {7 V. ?1 s( Y4 v( y$ Q5 ?  刘彻早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私产,所以哪里管当地人民的庄稼农田,随意骑马践踏,结果惹起当地农民的围攻,这些农民把汉武帝骂了个狗血喷头,而且所在的县衙也派人前来围剿这群肆意破坏农田的恶贼。( q( c' ]) S! Q6 Y- k- g9 a
  汉武帝狼狈不堪,忙叫随从前去告诉村民们,他们围攻的人是当今的天子。村民们听后“呸”的一声:践踏农田已经其罪不轻了,还敢冒充当今天子,找打啊!8 L0 q6 V3 ~( X2 J/ Q$ g  S
  侍卫们抵挡不住农民们的围攻。汉武帝一看对方人多势众,好汉不吃眼前亏,便让侍从带着皇帝的信物,亮给县丞看,县丞一看,大吃一惊:“天哪,真的是当今的天子啊。”; |' V& p! l" m, |4 R
  县丞赶忙到围攻刘彻的农民中做工作。0 [, z+ ^) J& j# r! {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真是当今的皇帝。' {  H( S, Y# a) l
  刘彻这才得以落荒而逃。
/ S/ W5 q" i( Z; W# s5 {3 y$ v! Y6 l  皇帝受到百姓围攻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真是很少见,但刘彻遇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8)' H" r- W" }1 V' K: e; j( U( e* @
3 b$ o8 i9 D: q) E
  还有一次,汉武帝跑得更远,到柏谷(河南省灵宝县)去打猎,到了晚上时,就在当地一家客栈内投宿,人多马杂的,又一派很傲慢的样子,对店老板大声吆喝:“店家,快点弄点喝的上来。”' \  I4 p  n6 R( e$ L7 M6 t3 f
  店老板见这群人凶神恶煞的样子,又出手十分阔绰,心中暗想:“这势必是一伙打家劫舍的恶人,否则为首这人,年纪轻轻,怎么如此阔绰?”这个店老板虽然是做生意的,但其实是个豪杰之人,既然认定这伙是恶人,便没好气地回答说:“要喝的没有,只有尿!”8 x, R; ?- r+ K, W8 ?
  刘彻这一听,气歪了鼻子,吃了个闭门羹,又不好发作,心中正恨恨的。没想到店老板居然溜出去,到邻里找了几个孔武有力的壮汉,准备在三更天后,月高天黑时,对这伙来路不明的人下手,绑赴衙门。% J2 |+ E) W! l2 R& r
  可是老板娘的看法跟店老板不同,女人嘛,看男人的角度是与男人不同的,她见刘彻气宇轩昂、长相不凡,心中暗暗称奇,暗中料想这个人来头不小,于是就劝老公住手,不要惹事生非。但店老板不听,执意要在半夜后把这伙人一网打尽。老板娘没有办法,只好出了个下策,硬把老公给灌醉了,捆了起来,把那些召来的壮汉遣散了。然后亲自杀鸡宰鸭的,招待刘彻这伙人。
7 K" v) G  y1 `  D2 g$ w/ ?0 K  事后刘彻知道了这件事的经过,大加赏赐这位老板娘。店老板得知这个“恶人”便是当朝天子时,吓了一身冷汗,连连对自己的老婆道谢。刘彻认为店老板也是个好汉,升迁他为羽林郎。! b! `/ ]! |& r3 E- `
  $ z8 A' X5 p7 k0 b+ x) t
  这位行事不拘一格的年轻皇帝,从上任开始,他的冒险精神,就毕现无遗了。& T6 @; d$ d' ^, L# M) s1 g7 e6 c
  冒险往往意味着开拓。/ M$ `) V9 ?" v5 m
  哥伦布的冒险,给欧洲人开拓了广阔的新大陆。
7 m# r- Q0 S! I! F) M. ]- I- p  麦哲伦的冒险,更给人类开拓了全球的视野。3 @+ h$ `- a- L- j" S8 u
  汉武帝把冒险精神提升为开拓意识,使二千年前的中国人,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 w8 M: f( g; R( j: Y0 ?  
0 U; e; a0 H! o% }$ V; K9 ?  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年),有一批匈奴人投降了汉政府。
: d/ d% j0 f5 Y4 |2 j; a, Z  汉武帝亲自接见了匈奴的归降者,仔细地询问了匈奴的国情,他从匈奴人口中,了解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在匈奴西部,曾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月支,随着冒顿单于的崛起,月支国经历了两次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次在冒顿单于弑父自立后,即公元前二零一年,第二次在公元前一七六年或一七五年,冒顿单于在写给汉文帝的信中,曾吹嘘过这次辉煌的胜利)。冒顿单于去世后,老上单于继续对月支用兵,大开杀戒,击杀了月支的国王,砍下国王的脑袋,用他的头当作酒器饮酒。月氏人被迫全体向西逃亡,在遥远的西方,寻找了一块土地,重新立国,国破家亡的惨痛耻辱,使得月支国人对匈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7 Y! c$ V- z; Y, H8 Z
  这则信息,令汉武帝灵光一闪:如果大汉帝国能与遥远的月支国联合起来,从东、西两面夹击匈奴,匈奴之患,不是可以彻底解决吗?! l7 h# G. o# P1 Z" U$ U9 k  n
  汉武帝心中一阵的兴奋!* ^5 ~, q/ _) ~% X5 M3 n2 Z
  可是月氏国在什么地方呢?没有人知道。. k5 X2 a9 z0 z. M% E( k
  祁连山以西的土地,是中国人所未曾涉足的。这是一片未知之地,只知道这里风沙莽莽,沙漠广袤,戈壁遍布。# e3 Q3 W1 a* c& O
  汉武帝毅然下诏:征募国内勇士,出使西域。
- _8 b/ J5 h8 E9 G0 K# d- K$ ?5 Z  大探险时代的序幕拉开,伟大的英雄将横空出世,书写中国历史最刺激、最扣人心弦的壮丽篇章。探险英雄的惊天动地的业绩,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述。8 x" w: X- @0 `: e' f
  后来的历史表明,汉武帝的这次决断,是何等的意味深长,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7 ~- A( Q$ f) ^  这一年,汉武帝年仅十八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9)0 l( ?" v, `( ^& }5 w
  
4 k# c# C7 H& p5 ?. V  此时的刘彻,仍然没有与匈奴开战的决心。
: x2 G  p% t) w: @, t8 f  匈奴人照例来请求和亲。
0 Z$ @1 V  `+ O1 |; J$ y9 i  从汉高帝开始,经过吕后、文帝、景帝,和亲成为羁縻匈奴的基本国策,但羁縻匈奴仅仅是一厢情意的说法,匈奴人在边境上屡兴事端,多次践踏中原,完全无视汉匈之间的盟约。对于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刘彻来说,和亲不啻为对匈奴示弱,自灭威风。+ Y1 \2 g4 f* A5 O2 Z' r
  不过此时的刘彻,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权力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即汉文帝的皇后,仍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I) L9 A3 Z* C. D: r
  这个崇尚“黄老之术”的女人,对崇尚儒学的孙子刘彻十分的恼怒,为了警告刘彻,窦太皇太后略施小计,将刘彻身边的四位重要的儒家分子一网打尽,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被迫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撤职。% p0 D0 x7 \/ u% W+ Z
  这件事,对初涉政治的刘彻是一大打击,使他意识到自己尚羽翼未丰,所以在对待匈奴和亲的事宜上,刘彻不敢自作主张,而取诸公论。
8 Z" I9 o* O, L/ |3 Q. v0 I- a: V  
  K8 j' }6 W+ ?: e  反对和亲最激烈的是大行王恢。/ D0 k9 o" D: `( C' m& j
  王恢是燕地人,燕地靠近匈奴,所以对匈奴的情况颇为了解。此时他刚刚从南方前线返回,在匈奴提亲之前,汉帝国南方的闽越国入侵南越国,刘彻派遣王恢与韩安国各率一支部队,南下进攻闽越国,结果闽越国内讧,不战而降。
6 n3 o) I; ~5 j8 ]3 ?' B  王恢挟胜利之威,对和亲匈奴之事不屑一顾。
- }$ I+ a; V) R# p- r* v) p. ]  王恢对刘彻说:“汉匈和亲,和平局面挺多维持数年,匈奴人没有信用可讲,背盟违约的事情常常发生,如今我国力强盛,不如拒绝匈奴人的要求,发兵攻打匈奴。”
1 P9 g8 r: M6 T! I& ^+ c  王恢的意见,遭到了韩安国的强烈反对。- ~3 q# V; p" A" T1 h; \
  韩安国时任御史大夫,也算是一个非凡的人物。在“七国之乱”中,吴、楚叛军以重兵围攻梁国的都城,韩安国被委任为守城的将领,坚守城池,使得吴楚联军围攻数月之久,却无法攻克,韩安国一战成名。不久前,韩安国与王恢各领一军南下闽越,在闽越战场并肩作战的两位将领,在对待匈奴和亲的问题上,却大相径庭,完全对立。
& N8 K: m  j" L  ]  韩安国说道:“如果汉匈交恶,出动大军转战千里,怕是要劳师无功了。匈奴的马匹的耐力好、速度快,跑起来汉军不容易追上;而且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在茫茫草原上,汉军要找到他们都困难哩,等到汉军精疲力竭,匈奴人正可以逸待劳。俗语说得好:中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匈奴人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把我强大的军队拖垮。就算我军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匈奴人的土地,但那荒凉之地,中国人也难以居住;就算虏获了匈奴的人口,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也不能因此变得更加强大。所以,以臣之见,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没有多少的好处,不如与他们和亲。”8 l; Z. \' R- A! Z6 w3 O2 L2 S
  韩安国的看法,得到了朝廷中大多数官员的支持。这是政治惰性力量的体现,不思进取,不求变革,只求维持现状。
8 s$ C5 [9 I0 o& `6 m, Z# B  刘彻批准了和亲的协议。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0)
- A+ J& x& j4 q& j  k9 G: T  ' D* L" F/ X9 D' M6 y! }+ M
  汉武帝刘彻决不是一个委曲求全的人。( T1 A! n/ N) A
  和亲只是抛向匈奴的一颗烟雾弹,一剂迷魂汤。+ Y* y; J1 V$ F6 T
  耐心等待,只要机会一出现,就一击置对手于死地!
- q; f! Z  t9 c0 V1 {7 q  这是刘彻从狩猎中玩味出来的战术。
' ?) K. k+ E" {( c7 j- D4 g  $ E7 T9 F- R( V
  第二年,两位将军同时被调离首都,抵达汉匈边境。
9 Q! @: B+ q* E! v- O0 v5 H6 J( o1 t  一位就是身经百战,勇冠三军的李广,被任命为骁骑将军,率军进屯云中;另一位是程不识,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军进屯雁门。# V/ P3 i' Y; c6 w
  云中与雁门是边境线上的两处战略要地,既是防御匈奴的前沿阵地,也是进攻匈奴的前哨站。5 T* J7 S' r6 G( O$ `& h4 z  Z% S
  刘彻下这两颗棋子,用意深长。
7 |( k, F* g: }" o  李广是在先后担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地的太守后,被召回都城长安,担任卫尉,即禁卫军的长官,这种闲职对李广来说,一点吸引力也没有,这回总算又回到了前线,心情十分舒畅。9 D% c9 C+ N: f
  李广无事可做,就发明了一种射击游戏:先在地面上画出军队的方阵,然而在远处,对所画的军阵进行定点的射箭,根据所射的情况来进行罚洒。李广一生最喜爱射箭,箭术的高超,无人出其右。
4 u% \  Z9 c: n5 g9 ^' Z  程不识也是一位抗匈名将,但跟李广相比,名气却是小了许多,因为程不识是位循规蹈矩之人,以严谨而著称。行军作战时,每到一处,势必要先构建防御阵地,晚上要派人严密地巡营,要鸣击刁斗,每天都有大量的文案工作要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觉得苦不堪言。所以当时的士兵们都喜欢在李广的帐下,而不喜欢追随程不识将军。! K4 W8 E2 C9 `( x! m2 V6 W
  程不识自己倒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评道:“李广将军的部队,军令简单明了,如果敌人发动突袭,就容易陷入困境中,但他的士兵都非常的骁勇,乐意为李广而死,这是李广的人格魅力所在。而我的部队,虽然法令严苛琐碎,但不容易露出破绽,敌人也不敢侵犯。”
& t, O2 `& E! ~. Q9 g  程不识对李广的评价是恰如其分,李广在胆略与勇猛上,天下无双,但终其一生,他是一员猛将、勇将,不是常胜将军。% a4 H/ R, u# Z5 p& ]2 g* ?0 [
  
7 d# h# p0 C% t( g- @2 ^# g8 V2 K  和亲刚定,边关无战事。8 L+ H* W- Z' V( s" z% @2 p3 r
  又过了一年。
# C* u# J/ ^$ b; H) t+ f  一封从雁门郡马邑县发出的密信,到达了大行王恢的手中。
+ N7 @$ P; K* x+ ^1 E* N, N  写信的人是马邑县的一位豪门,此人名聂壹。聂壹是个爱国分子,雁门是兵灾极重的一个郡,匈奴骑兵入寇,雁门首当其冲,受到战争的摧残极为厉害。聂壹颇有豪杰之志,志在驱逐北虏匈奴,多年下来,竟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构想。3 ~2 r$ m  C& z& B# H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但是聂壹无兵无权,根本是无法实现这个计划,他只能想方设法把这个计划构想,传递给汉帝国政府。他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要交给谁呢?
) c# J- x3 G3 k( K! V  他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大行王恢。大行是负责外夷事务的高级长官,而王恢则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坚决反对与匈奴和亲。有王恢的支持,这个计划一定可以直达当今天天子刘彻之手。* a  D" K. W: B
  王恢展开信件一看,按捺不住一阵的欣喜,只见其上写道:“匈奴国刚与中国和亲,目前两国边关无战事,此时的匈奴国一定没有防备心,我们可以利以诱之,使他们深入到中国境内,然后设下重兵进行伏击,一定可以给匈奴国予致命的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北部的边患问题。”
2 c/ h1 Z  J2 |  王恢没有迟疑,当即吩咐左右:“备车,我要进宫面圣。”7 l& o$ H. d% w8 _$ ^6 ~
  
- |( Z9 Y$ f" S  (第二章 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1); {: z# c+ p4 c- c: b" F
  
: a- x7 i7 v$ K: h" h  第三章 生死决战(上)+ r- z" H3 K" n; R2 D" A8 r$ ]* T! A
  
; \7 C3 Y% @2 u# T' ?3 O; R! `3 N3 p  一、马邑奇谋+ i: C5 _2 ?2 i
  # B% s6 x$ t2 h4 `+ H( N
  御前会议。
) _! i1 O4 Q+ I$ p  王恢与韩安国正激烈地展开辩论。5 n4 w$ I$ r# {3 W8 ~" j
  大行王恢是位鹰派人物,率先发难:“如今圣上威德远扬,四海一统,而匈奴人仍然不断在边境制造冲突,究其原因,乃是认为我中国可欺,对我心存蔑视之心。我认为应当对匈奴发动进攻。”
/ H# [# b: v- @" s5 D0 @( |  主和派的领袖,御史大夫韩安国反驳说:“当年高皇帝受困平城七天七夜,脱险之后,反倒与匈奴和亲,这是以天下为重,不存个人私怨,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啊,因此大汉帝国与匈奴汗国在高皇帝、吕后、文帝以及景帝时获得持继的和平。如果贸然出击,那么和平将遭破坏,边境再无宁静之日。”5 n% W: E8 N( K
  王恢冷笑道:“韩大人还侈言和平!汉匈边境,警报不断,士兵死伤惨重,柩车相望,人民流离失所。当年高皇帝之所以没有报复平城之辱,非能力不足,而是想使久经战乱的人民得以休生养息,如今民富国强,正好可以一洗高皇帝的平城之辱。”9 U, n6 U9 p- j: D5 j  Q" |
  拿和平来作幌子,睁眼说瞎话,当然没有说服力,韩安国心知肚明,于是又找了个理由:“要深入匈奴作战,从战术角度来说,是不可行的。如果我们以骑兵深入,向前推进的速度如果太快,就会有后勤补给供应不上的问题;如果推进的速度过慢,则又没有办法捕捉到匈奴的主力部队,劳师而无功。”
; f8 ?6 E* o& a  王恢呵呵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我所说的进攻,并非是深入匈奴境内的长距离奔袭,而是伏击战。匈奴单于贪得无恹,正好可以可以利以诱之,使之深入,我则挑选精兵强将,埋伏于险要之地,待匈奴单于落入罗网,则包围分割,全歼敌军,一举消灭匈奴主力,生擒单于,如此则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
+ u$ s$ d5 L! G! H' [1 [4 A  韩安国无话可对,转身对皇帝刘彻说:“陛下,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伏击不成,汉匈两国将从此无安宁之日,请陛下明断。”
( o' O% h# H0 W$ Z' u4 _" P  
  C9 q5 j% h' b) @8 Y! f  在王恢与韩安国争辩时,刘彻未发一言。
1 I8 s6 `9 @: |) p  年轻气盛的皇帝,志在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当然倾向主战的王恢。
2 R# O8 b- q* {; L  刘彻看了一下韩安国,然后转向王恢说:“你既坚持对匈奴开战,不知开战胜算有多少?”
8 i; F3 R! R9 g4 D  王恢回答得十分的坚决,充满自信:“如果我军准备充分,臣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r" |6 t8 ~# G
  刘彻再问:“这个计划需要动用多少兵力?”
6 g3 Y" J) a- b7 \# ~* X; E" R+ E: ^( x  王恢沉思片刻,答道:“平城之战,冒顿以四十万之众围困高皇帝,这是匈奴倾国之兵,之后,匈奴的疆域大大扩张,新开拓的疆域都需要分兵把守,所以进攻中国的军队,从未超过十五万人。为了达到全歼匈奴军队的效果,汉军人数上须是匈奴的两倍,臣以为需要动员三十万的兵力。”
7 R/ M" Z. U+ D& H6 y. G  “好。”刘彻拍案而起,“你即刻安排伏击匈奴的计划,我将下令火速征调三十万的大军,扫平匈奴,在此一役。”
3 b9 t7 J! k9 f) G  
' G- [0 @& r  H  i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便开始高速运转。
0 h; s( N% Y7 w8 g, w+ ]+ U  伏击匈奴的地点,选择在雁门郡的马邑县。) x' T) G" C/ V& |7 j& Z+ i
  兵员、战车、马匹、武器等,源源不断地全国各地紧急运输到马邑县附近。
) D: R3 m4 q( @+ Z  三十万大军,分为五路,兵团指挥分别是:护军将军韩安国、材官将军李息、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将屯将军王恢。各路大军进入预先设定的伏击地点埋伏起来,一张巨大的罗网打开了,只等着匈奴人钻进来。- o( E. b% ~, @9 b- \) T- h
  能否将匈奴主力诱引到伏击圈内,是战役成败所在。
* F& h' H: b* X+ T: w, {5 l, _  担任诱引匈奴任务的,正是上书王恢的马邑县的豪门、爱国志士聂壹。. ?% _$ }& T( r& Y
  ; C& W7 g; D# U. @" S5 W9 y  w
  聂壹伪装成叛逃者,求见军臣单于。
% @7 o& r1 [) b+ K- b  “小民特来向单于贺喜了。”聂壹说得没头没脑的。4 {4 {5 U, H5 X6 ^; q- l" O' \
  军臣单于听得糊里糊涂:“何喜之有呢?”
0 N% W. U; Z4 {' F1 B  聂壹说:“小民本是马邑县的豪门,可恨是县令与县丞见小民家中有些许银两,就构陷小民,所以只好逃奔到了贵国。现今,小民已暗中联络马邑的豪杰,准备杀死县令与县丞,县令一死,汉军必然会前来问罪。小民左思右想,汉军所畏惧的,只有贵国而已,故而愿献上此城给单于。马邑既是边市,饲养的马匹也多,单于如果能得到此地,不是可喜可贺吗?”' g! ]3 u  |( b- z+ h
  军臣单于听罢把脸一沉:“无事献殷勤,必然有诈。看来你是个汉军派来的奸细。”
1 q3 k+ N/ s$ a) o8 S8 M  聂壹一脸的冤枉相:“单于如果不愿意得此城,小民走就是了。如果不相信小民的话,单于可以派人潜入马邑城内,看看小民是否杀县令夺县城,到时单于再做定夺不迟。”+ ^/ _; H' x6 g' j9 a2 e
  军臣单于听了之后大喜:“好!如果你献上马邑城,我将发十万精兵前往,汉军绝不敢轻举妄动。”
. _6 [$ m, x, M  
* n& o8 q+ L" n4 Q& D  聂壹回到了马邑,演出了一出戏。
% C# P+ I4 P5 u6 l! y# Y  军臣单于派出探子进入马邑,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马邑周围方圆百里,原来的居民均被秘密转移,马邑城内均为军士化装为普通百姓,匈奴的探子进入马邑后,一切举动都在汉军的监视之中。' [/ f4 P7 n. r7 n1 N
  于是一出故意让匈奴间谍看的好戏上演了:聂壹率领一班人攻入县衙门内,衙役们纷纷落荒而逃,然后一阵子的喊杀声过后,聂壹手中拎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出了衙门,他高举人头喊道:“县令、县丞均已经被我所杀,其他兵士休得轻举妄动。”又命令把两颗人头悬挂在城墙上。
6 M" C% B0 n' d5 j# M' ^. A  匈奴探子一看,聂壹所说的确是实情,诛杀了县令与县丞,已经把马邑控制住了,于是便与聂壹联系上,亮出自己的身份。聂壹故做激动的样子说:“马邑现在我手,但雁门郡的程不识的军队很快就会杀过来,请阁下回报单于,速速发兵马邑。”
6 M, E" X6 C" T. |. B  时间吃紧,匈奴探子快马回报军臣单于。$ S4 y& X1 s1 n7 Z! L
  其实聂壹根本没有杀县令和县丞,那两颗人头,是处两个死刑犯而得来的,以假乱真,以骗取匈奴人的相信。
& L; \% a+ L, y1 ]7 \  匈奴人上钩了!/ I, J$ z' F; t& Z3 \- M
  军臣单于按捺不住欣喜,亲率十余万精锐火速南下,越过长城防线,直奔马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03:14 , Processed in 0.03017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