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0 1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1); {: z# c+ p4 c- c: b" F
: a- x7 i7 v$ K: h" h 第三章 生死决战(上)+ r- z" H3 K" n; R2 D" A8 r$ ]* T! A
; \7 C3 Y% @2 u# T' ?3 O; R! `3 N3 p 一、马邑奇谋+ i: C5 _2 ?2 i
# B% s6 x$ t2 h4 `+ H( N
御前会议。
) _! i1 O4 Q+ I$ p 王恢与韩安国正激烈地展开辩论。5 n4 w$ I$ r# {3 W8 ~" j
大行王恢是位鹰派人物,率先发难:“如今圣上威德远扬,四海一统,而匈奴人仍然不断在边境制造冲突,究其原因,乃是认为我中国可欺,对我心存蔑视之心。我认为应当对匈奴发动进攻。”
/ H# [# b: v- @" s5 D0 @( | 主和派的领袖,御史大夫韩安国反驳说:“当年高皇帝受困平城七天七夜,脱险之后,反倒与匈奴和亲,这是以天下为重,不存个人私怨,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啊,因此大汉帝国与匈奴汗国在高皇帝、吕后、文帝以及景帝时获得持继的和平。如果贸然出击,那么和平将遭破坏,边境再无宁静之日。”5 n% W: E8 N( K
王恢冷笑道:“韩大人还侈言和平!汉匈边境,警报不断,士兵死伤惨重,柩车相望,人民流离失所。当年高皇帝之所以没有报复平城之辱,非能力不足,而是想使久经战乱的人民得以休生养息,如今民富国强,正好可以一洗高皇帝的平城之辱。”9 U, n6 U9 p- j: D5 j Q" |
拿和平来作幌子,睁眼说瞎话,当然没有说服力,韩安国心知肚明,于是又找了个理由:“要深入匈奴作战,从战术角度来说,是不可行的。如果我们以骑兵深入,向前推进的速度如果太快,就会有后勤补给供应不上的问题;如果推进的速度过慢,则又没有办法捕捉到匈奴的主力部队,劳师而无功。”
; f8 ?6 E* o& a 王恢呵呵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我所说的进攻,并非是深入匈奴境内的长距离奔袭,而是伏击战。匈奴单于贪得无恹,正好可以可以利以诱之,使之深入,我则挑选精兵强将,埋伏于险要之地,待匈奴单于落入罗网,则包围分割,全歼敌军,一举消灭匈奴主力,生擒单于,如此则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
+ u$ s$ d5 L! G! H' [1 [4 A 韩安国无话可对,转身对皇帝刘彻说:“陛下,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伏击不成,汉匈两国将从此无安宁之日,请陛下明断。”
( o' O% h# H0 W$ Z' u4 _" P
C9 q5 j% h' b) @8 Y! f 在王恢与韩安国争辩时,刘彻未发一言。
1 I8 s6 `9 @: |) p 年轻气盛的皇帝,志在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当然倾向主战的王恢。
2 R# O8 b- q* {; L 刘彻看了一下韩安国,然后转向王恢说:“你既坚持对匈奴开战,不知开战胜算有多少?”
8 i; F3 R! R9 g4 D 王恢回答得十分的坚决,充满自信:“如果我军准备充分,臣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r" |6 t8 ~# G
刘彻再问:“这个计划需要动用多少兵力?”
6 g3 Y" J) a- b7 \# ~* X; E" R+ E: ^( x 王恢沉思片刻,答道:“平城之战,冒顿以四十万之众围困高皇帝,这是匈奴倾国之兵,之后,匈奴的疆域大大扩张,新开拓的疆域都需要分兵把守,所以进攻中国的军队,从未超过十五万人。为了达到全歼匈奴军队的效果,汉军人数上须是匈奴的两倍,臣以为需要动员三十万的兵力。”
7 R/ M" Z. U+ D& H6 y. G “好。”刘彻拍案而起,“你即刻安排伏击匈奴的计划,我将下令火速征调三十万的大军,扫平匈奴,在此一役。”
3 b9 t7 J! k9 f) G
' G- [0 @& r H i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便开始高速运转。
0 h; s( N% Y7 w8 g, w+ ]+ U 伏击匈奴的地点,选择在雁门郡的马邑县。) x' T) G" C/ V& |7 j& Z+ i
兵员、战车、马匹、武器等,源源不断地全国各地紧急运输到马邑县附近。
) D: R3 m4 q( @+ Z 三十万大军,分为五路,兵团指挥分别是:护军将军韩安国、材官将军李息、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将屯将军王恢。各路大军进入预先设定的伏击地点埋伏起来,一张巨大的罗网打开了,只等着匈奴人钻进来。- o( E. b% ~, @9 b- \) T- h
能否将匈奴主力诱引到伏击圈内,是战役成败所在。
* F& h' H: b* X+ T: w, {5 l, _ 担任诱引匈奴任务的,正是上书王恢的马邑县的豪门、爱国志士聂壹。. ?% _$ }& T( r& Y
; C& W7 g; D# U. @" S5 W9 y w
聂壹伪装成叛逃者,求见军臣单于。
% @7 o& r1 [) b+ K- b “小民特来向单于贺喜了。”聂壹说得没头没脑的。4 {4 {5 U, H5 X6 ^; q- l" O' \
军臣单于听得糊里糊涂:“何喜之有呢?”
0 N% W. U; Z4 {' F1 B 聂壹说:“小民本是马邑县的豪门,可恨是县令与县丞见小民家中有些许银两,就构陷小民,所以只好逃奔到了贵国。现今,小民已暗中联络马邑的豪杰,准备杀死县令与县丞,县令一死,汉军必然会前来问罪。小民左思右想,汉军所畏惧的,只有贵国而已,故而愿献上此城给单于。马邑既是边市,饲养的马匹也多,单于如果能得到此地,不是可喜可贺吗?”' g! ]3 u |( b- z+ h
军臣单于听罢把脸一沉:“无事献殷勤,必然有诈。看来你是个汉军派来的奸细。”
1 q3 k+ N/ s$ a) o8 S8 M 聂壹一脸的冤枉相:“单于如果不愿意得此城,小民走就是了。如果不相信小民的话,单于可以派人潜入马邑城内,看看小民是否杀县令夺县城,到时单于再做定夺不迟。”+ ^/ _; H' x6 g' j9 a2 e
军臣单于听了之后大喜:“好!如果你献上马邑城,我将发十万精兵前往,汉军绝不敢轻举妄动。”
. _6 [$ m, x, M
* n& o8 q+ L" n4 Q& D 聂壹回到了马邑,演出了一出戏。
% C# P+ I4 P5 u6 l! y# Y 军臣单于派出探子进入马邑,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马邑周围方圆百里,原来的居民均被秘密转移,马邑城内均为军士化装为普通百姓,匈奴的探子进入马邑后,一切举动都在汉军的监视之中。' [/ f4 P7 n. r7 n1 N
于是一出故意让匈奴间谍看的好戏上演了:聂壹率领一班人攻入县衙门内,衙役们纷纷落荒而逃,然后一阵子的喊杀声过后,聂壹手中拎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出了衙门,他高举人头喊道:“县令、县丞均已经被我所杀,其他兵士休得轻举妄动。”又命令把两颗人头悬挂在城墙上。
6 M" C% B0 n' d5 j# M' ^. A 匈奴探子一看,聂壹所说的确是实情,诛杀了县令与县丞,已经把马邑控制住了,于是便与聂壹联系上,亮出自己的身份。聂壹故做激动的样子说:“马邑现在我手,但雁门郡的程不识的军队很快就会杀过来,请阁下回报单于,速速发兵马邑。”
6 M, E" X6 C" T. |. B 时间吃紧,匈奴探子快马回报军臣单于。$ S4 y& X1 s1 n7 Z! L
其实聂壹根本没有杀县令和县丞,那两颗人头,是处两个死刑犯而得来的,以假乱真,以骗取匈奴人的相信。
& L; \% a+ L, y1 ]7 \ 匈奴人上钩了!/ I, J$ z' F; t& Z3 \- M
军臣单于按捺不住欣喜,亲率十余万精锐火速南下,越过长城防线,直奔马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