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9 1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转反二黄综合板式唱腔 |
; K9 R0 w% X5 |( y+ K+ O: ~4 d& S | | | 由二黄转反二黄的组合板式的唱段,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很常见。一般都是由二黄导板起、用二黄回龙大拖腔的尾音过渡、(将其结束音“1”,采用移宫为变宫的手法变为“7”,这个“7”恰好等于反二黄的“3”),从过门转入反二黄慢板。这种二黄转反二黄的唱段,有多种组合形式:
2 E# B, Q8 C! w# d 1、二黄导板、回龙转反二黄慢板、原板,如目《卧龙吊孝》“见灵堂不由人珠泪满面”(二黄导板1句、回龙1句、反二黄慢板9句、原板7句)
" R7 q8 m4 v, c$ ]) a8 ] | % j4 t' p, `3 Z: ]3 ^
| | | 2、二黄导板、回龙转反二黄原板、散板,如《苏武牧羊》“登层台望家乡躬身下拜”(二黄导板、回龙各一句、反二黄原板17句、散板一句) 0 M! V, q, `( ~" G
3、二黄导板、回龙转反二黄慢板、原板、散板:老生唱段《朱痕记》“见坟台不由人泪流满面”(二黄导板、回龙各一句、反二黄慢板7句、原板6句、散板1句) - k! Y2 Q% f3 `( K
4、二黄导板、回龙、反二黄慢板、散板,如《文姬归汉》“见坟台哭一声妃细听”(二黄导板、回龙各一句、反二黄慢板7句、散板一句。)
. n7 Z* t& O* z) V4 a |
: D$ @- V1 `" d5 V" r | | | 5、二黄散板、碰板、转接反二黄三眼、二黄散板,如《李逵探母》“忍不住悲声放,呼天喊地唤老娘,一阵阵泪洒胸膛”。 # l# m1 A$ o0 p/ d" j5 h# X, o3 L
以上是最常见的,二黄与反二黄接转的五种组合接转形式,当然不只仅有这五种组合形式。在现代戏中二黄转反二黄的唱段也很多,《红灯记》第五场,李奶奶唱二黄原板,接李铁梅的反二黄原板、快板,也有在一个唱段中二黄、反二黄局部转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