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史记》中的50个个性人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牧:让我打仗?我就“拖”* F$ W/ f" ~$ K) b. I$ n. E
  
9 n. L# ~# w& F( Y, |   战国时期,赵国离匈奴最近,匈奴衣食匮乏了,就侵入赵国的边境,大肆掳掠一番,把男人掳去做奴隶,把妇女掳去给军兵取乐,牲畜掳去放牧。面对这个纵马驰骋,来去自如的对手,赵国上下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 ]/ ^5 w/ S: A. P* [   赵国派大将李牧去驻守雁门郡(今山西代县),李牧也没有对付匈奴的好办法,干脆就用了最笨的一招:拖。作为边将,李牧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官吏,不受朝廷的干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不光官吏的任命权在李牧手上,防区内的所有租税也都归李牧征收。李牧把租税都收入自己的幕府中,却并不滥用,而是全部划归为边防守军的经费。
! e' |) a) o4 G5 N, _+ e; E4 t. @   这一笔租税为数可不算少,李牧乐得大方,每天都杀几头牛犒赏兵卒,对他们的待遇十分优厚,以此激励他们练习骑射。同时加强战备—维护好烽火台,军情紧急时保障通讯畅通;大量派出间谍,刺探匈奴的动向……总之,战备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 r) }: _5 H, l   与此同时,李牧下了一道死命令:“如果匈奴入侵,所有人马立刻退入军营中,不能和匈奴作战,有胆敢和敌人接战的,有擅自去追捕敌人的,一律斩首!”因此匈奴每次入侵,兵卒们就点起烽火通知各处守军退入城中固守。
2 @; r6 b! f7 j2 L/ X9 c   如此数年,李牧的军队从未出战,但是百姓、牲畜却也没有什么损失。
  X* O, i% ^; a& s   这个笨办法很让人瞧不起,匈奴和边防守军都认为李牧是出于胆怯。兵卒们平常在一起聊天,都哀叹说:“唉,怎么摊上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将军啊!”# ]' T6 U5 P! @1 W
   朝中大臣也众议汹汹。赵王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谴责李牧,李牧说:“我就这样,陛下您要觉得我不行,您就换人吧。”
  B- k6 i# Y# x! ?! J) M% w   赵王一听,你这不是将我的军吗?你怎么这么固执啊!大怒,把李牧召回朝中,换了另外的将军代替他。% W2 Z) X  H# w1 ^4 P& e; w
   这个将军很有进取心,匈奴一旦入侵,立即出战,但是匈奴人强马壮,赵国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结果不仅战士减员,百姓、牲畜损失极大,边境上几乎不能耕种、放牧了。
' z( I- z* a; j2 F$ w9 @- E   赵王一看这可不行,又来请李牧重新出山。李牧像对待匈奴一样对待赵王,也来了个“拖”字诀:闭门不出,称自己有病。赵王厚起脸皮,数次强迫李牧去雁门郡抵御匈奴。李牧端足了架子,这才说:“赵王您要非用我不可,我的策略还是像以前那样,您看着办吧。”赵王只好答应。
0 ?5 k4 L  f# g: K0 W/ D# I9 \' ^   李牧回到雁门郡,故伎重施,匈奴是有劲无处使,又是好几年一无所得,只好继续嘲笑李牧是胆小鬼。
# s: \9 ]- g% m" n   守边的将士们过着这种和平的生活,不光粮饷不缺,每天还都有丰厚的赏赐,人人都渴望战斗。李牧看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精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匹战马,五万名勇士,十万名弓弩手,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一反常态,派牧人把牲畜赶出去大模大样地放牧。" G( c. s6 T2 L7 m4 r7 i
   匈奴一看这种形势,反而不敢贸然进攻,派先头部队试探性地入侵。李牧命令数千人的接战部队稀哩哗啦一触即溃。单于听过先头部队的汇报,立即率领主力部队大举入侵。李牧布下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大破匈奴十几万铁骑。李牧乘胜追击,先后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匈奴单于无法存身,只好从与赵国接壤的边境地区逃跑了。- M0 [4 D3 }/ [7 e
   其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匈奴都不敢迫近赵国的边城。
: _4 K9 i7 l! R5 ^" _, M0 C   李牧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和燕国、秦国大战,攻城拔寨,战无不胜,被封为武安君。
1 I3 s( j  ^. n# E1 Q( \" B; e   不过这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下场却非常凄惨。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的战争开始之后,著名的大将军王翦攻打赵国,王翦忌惮李牧的军事才能,私下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金,让他在赵王面前构陷李牧和另一员大将司马尚谋反,赵王这个笨蛋居然听信了这种不入流的反间计,遂派人去取代李牧。李牧了解到内幕之后,拒不受命,坚决不交出兵权,赵王派人趁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司马尚也被剥夺了兵权。/ `- b3 f, q/ Q5 V" K* @9 }- W! ^# Q/ a
   三个月之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赵国宣告灭亡。
1 ]' {! i7 s4 c1 O9 S3 @  : C9 G* W. Y; t  D
  【个性点评】! i7 e/ I% R1 |
   李牧看来是那种真正的“睡狮”:我先打盹,你随便玩;但是我打盹并不等于我真的睡着了,我把一切都布置好了再打盹。一旦时机成熟,立马就醒,给你致命一击。/ ^7 C; B% W& O( j9 T
   这种蔫人最可怕,你骂他,你打他,他就像一个正宗的东亚病夫那样毫无反应。他就用一个“拖”字诀,让你没脾气。对谁都“拖”,对外“拖”,对内“拖”。“拖”得你筋疲力尽,突然反戈一击。得!投降吧!匈奴投降了,赵王也投降了。
4 m  z& }3 i: N$ T& O  q   不过,睡狮的特点是时睡时醒。如此一来,睡的时候别人说你胆怯,醒的时候你是常胜将军,你不胆怯了,别人倒胆怯了。所以你的末日来临了。& d  c( v/ l& A' l" e9 b$ q
   并不是所有的睡狮的末日都会来临,有的睡狮,还是拿破仑同志亲口封的睡狮,到现在既没有醒,也没有末日,还在继续睡着。2 |/ B) n9 @9 n! k
   睡就睡吧。不醒最好。鲁迅不是说了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H8 m/ ?0 v7 T8 j
   就像李牧一样,最终也灭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0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郦食其:文雅的不行,就来粗野的吧
' l' G* J  n' V  h0 X" F* R0 Y
8 H  K" {3 ~8 @  这是秦末汉初最经典的一个场景:
: z. k9 Y' v" m5 s$ G6 `+ d$ W9 }) X  [/ ]
  刘邦带兵经停陈留,欲谋取一官半职的高阳儒生前来拜见。郦食其在传达室奉上自己的名片,温文尔雅地对门卫说:“我乃高阳儒生郦食其,素仰沛公之雄才大略,原为沛公效犬马之劳。敬请诸位给通禀一声,说我想拜见沛公,渴望和他一起谈论谈论天下大事。”使者进去禀告的时候,刘邦正在洗脚,他一边抠着鸡眼,一边问办事员:“来者是个什么货色?”办事员绘声绘色地描述道:“他头戴高帽,形象古雅,貌似满腹才华。”闻听此言,刘邦胃口大倒:“我最烦的就是狗屁儒生!替我损他几句,就说我正忙于军国大事,无暇听儒生忽悠!”
& t0 v/ c; w# t) o2 L9 B) E
- v* l6 Q6 F; T4 l* B' _  等了半天,没想到等来的是刘邦这几句话,郦食其勃然大怒,双眼圆瞪,手握宝剑,如同爱斗的公鸡,气鼓鼓地对办事员说:“那你小子就再给我通报一遍,就说老子我是高阳酒徒!”如同我们知道的那样,刘邦向来吃硬不吃软,听说来人脾气很大,马上答应接见郦食其。
" ~& ]8 r% a0 L$ S9 E1 @# Y" T7 s
" V; J0 I4 @9 C/ x% ~( p8 A/ f4 K3 a  其实,为这次求职,郦食其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 T+ F2 V! M+ [: d, ~

5 z6 V: X* I! q9 {0 a! w  他是陈留高阳(今属开封)人,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平时靠下贱职业维持生计。虽然如此,却喜欢喝酒骂人,弄得自己像个人物似的,因此赢得了“狂生”称号。6 y8 l7 a. F0 _

6 `( B& O7 b; T9 W6 U! {  在此之前,郦食其也见过陈胜、项梁各路豪杰,每次都备感失望。那些翻身的奴隶个个都斤斤计较,刚愎自用,小肚鸡肠,龌龊不堪。但是在他的想像中,刘邦不是这个样子。多方汇集来的信息使他对刘邦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最喜欢的恶作剧就是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但经过认真思考,他决定对刘邦还是不能走讨好的路线,只有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刘邦的反革命的两手,才会一鸣惊人。
0 Z  x, \# Q% R. }6 O$ V" m  l# D% s. \9 g0 C0 _& i
  此时的郦食其已经60岁了,他知道事情该怎么办。
9 g" l( ?$ r6 Y) r$ s( r7 @7 ~# G& D( m
  果不其然,事情就是按照郦食其的设计发展的。
# b/ I( X1 S! m! m, P/ \$ w
: A3 Y6 e% X; |, S" G. k  见到刘邦之后,郦食其首先从气势上盖住了他:“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在我看来您却不过如此—统共万把来人,千把条枪。这样和强秦对抗,绝对是肉投饿虎。怎么办?我知道你最想问的就是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夺取陈留。因为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且为天下粮仓。”见刘邦已渐渐入巷,郦食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我和陈留的县令是酒友,如果您想清楚了,就委托我前去劝降此人。”
2 X, W; b6 d" g' Z1 P( ^5 \! ^% S+ }$ b  d4 K9 Q
  就这样,刘邦不战而得陈留。郦食其一举成名,常以刘邦使臣的身份奔走于天下诸侯之间。
) ^9 v  }7 |1 v8 r; q& L" [" N0 e/ A! W5 R- H$ n( L$ C* R1 a
  汉王三年(前204年)的秋天,项羽攻打汉王,攻克了荥阳城,汉兵逃走去保卫巩、洛。不久,楚国人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破赵国,彭越又多次在梁地造反,就分出一部人马前去营救。淮阴侯韩信正在东方攻打齐国,汉王又多次在荥阳、成皋被项羽围困,因此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兵巩、洛以与楚军对抗。郦生便就此进言道:“真正的王者以百姓为天,而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是重要的粮仓,目前守敖仓的部队战斗力低下,我们正好乘虚而入。”
( {- X; x, b) U$ y
5 T$ ^9 N1 b- c$ J: ^& z! k  刘邦马上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出兵据守敖仓,郦食其又为刘邦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3 J) B; x( y# V# P, ~
8 x" F  _# L* p3 T0 B  天下格局初定,渐渐成为了楚汉相持的形势,只有齐国还保留有相当的实力,和楚汉不即不离,因此,齐国的立场就显得格外重要。8 m! C% @& ?/ Z

# y# p: R, \4 ^  }, N/ O, f/ Q  郦食其自告奋勇出使齐国,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q6 t2 Y, R9 Z; t
& b3 H  V3 ^, M  }; n- v) V  在齐王面前,郦食其口吐莲花,头头是道。他盛气凌人地问齐王:“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回答:“我不知道。”郦生说:“您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国就不可能保全了。”于是,郦食其从天时、地利、人和,大气候和小气候,主观与客观……纵论天下形势,探讨楚汉的发展前景,得出了汉兴楚亡的重要结论,并和齐王达成了共识。% ^  V) p7 G- W

8 e, w8 p9 d1 ?: R) p  于是,齐王撤除兵守战备,天天和郦生一起纵酒作乐。/ @" n% \* X3 O* g( Z3 C# v) R

7 m" d3 M/ o1 H2 V( X  n+ A& J/ I  灾难就这样来临了。) Y. a' D; b* E- I8 N4 I
1 [! K1 {+ e! x& L. @3 q
  淮阴侯韩信听说郦食其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心中既不服气,又很失落,于是就采用蒯通的计策,乘夜幕的掩护,偷袭不设防的齐国。3 F- `/ d) X0 Y2 j
7 s1 @- t+ Y, D0 A8 f0 v
  结果可想而知,正与郦食其喝酒的齐王听说韩信兵临城下,顿时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便恼羞成怒地说:“你他妈骗我啊!你明明说刘邦要和我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可是刘邦派来的大军却把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做人怎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让你活着,若不然的话,我就要烹杀了你!”郦生知道这次被韩信给涮了,局面已无可挽回,就恢复了酒徒本色,咬牙切齿地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你老子岂肯替你游说韩信!”
' e0 T2 P) q3 e; v9 ^4 U3 d: r2 q
  于是,郦食其被齐王投进了滚热的油锅,如同一根油条。
6 O. Y9 F; U6 X5 _2 W. |5 w6 l0 V4 v; }; s$ y: p8 q4 p6 O9 e* f# K
  多么圆满啊,郦食其以酒徒始,以酒徒终—虽然他更多的时候是个儒生。
+ e( w* Q1 E) V, E- x3 d$ k$ ^; E$ I6 F" j
  【个性点评】: m9 s2 q# j: i9 A$ T
. @2 E5 ?4 R/ A( j9 X8 ]; \" B
  少年时代,我所就读的那所学校不知怎么就开始流行书签。书签的大小接近于今天新版的一元纸币,大概就是一毛钱一个的样子。清新的图案,清浅的格言,美观大方,惠而不费,它很容易就吸引了我们清贫的目光,同学之间热衷以之互赠—此物最励志。  }+ |" N( D' e' V# m8 I% y" Q

  ~5 a- l0 G9 z8 {$ ~  当时,一个有些另类的书签吸引了少年的我:有些破旧的画面上是一抹淡淡的青色,充盈画面的是植满大葱的原野,葱叶密密麻麻。应该是暮春的景象吧,画面上的大葱已经结出了类似于蒲公英种子的圆球。几句诗就压在画面上:9 S# p. {* z" ]7 m7 \" b7 G

. t0 i# G* `; T+ H  出门何所见,, P& y( S/ x: w+ x0 i# r
  u0 `$ ^! {" O7 k7 @  F: B; q
  春色满平芜。3 M  k6 C. A8 m3 \$ }7 r  z
2 U0 Y+ M4 _" p- L8 ]* A9 z
  可叹无知己,
6 U# |) w" h6 X6 D) w
6 G& n8 \, x2 ^  高阳一酒徒。1 \4 f' i' n! Y" A8 ?

# H/ x! f* F4 p  那时,我虽然不知道诗作者是谁,也不知道高阳酒徒是谁,但却被这几句诗所深深吸引。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这几句诗到底为什么让我入迷,也许是“春色”背后的感伤,也许是“平芜”词义的古雅,也许是“可叹无知己”的矫揉造作迎合了少年的浅薄青涩,也许是“高阳一酒徒”的弃世姿态打动了懵懂的不解风情……于是,我买下并珍藏了这枚书签,郑重其事地在上面写下了“赠给自己”(这其中的矫情真令今天的我汗颜)。$ G( _3 U' s  ]$ Y  N- T9 N
1 ^, x# ?  K2 Y& ]. W4 X
  几天前,那枚书签曾在不经意间从一本书中现身,依然是20年前的模样,历历往事如在昨日,而我已经不再少年。春色,平芜,知己,酒徒……已经不能让我有些许激动,只有逝去的青春让我扼腕慨叹。# Z2 B1 C, a8 ^6 A
5 W# b$ a" C  i
  细细想来,我的酒徒生涯就和“高阳”有关,“高阳”是个地名,距我谋生的城市不远。曾有半年的时间,我就被安排在那里“锻炼”。在那里我见识了花样百出的酒令,见识了怀着各种目的狂放饮酒的人们,在与人斗酒之中无意之间创造出了我自己的白酒纪录……& r% U. K/ E, F- m, ?

% S, i/ h% S' ^/ R% \' L, E* F2 g  然而,两年前,我戒了香烟,两月前,我戒了白酒。如果说戒烟是一种自我了断,那么戒酒则是一种自我阉割。戒烟戒酒,让我彻底远离了曾经的圈子和曾经的迷梦,远离了不可思议的幻想和不可思议的虚妄,远离了耳热酒酣随意而为的佯狂,远离了宿酒醒来令人心悸的清醒……我要求自己:戒烟戒酒,不下围棋,做一个“完美”的人。我在全面收缩,我在努力活出“非我”。; X" v7 q1 q$ a# H

. S0 |* A+ l% W  F  我如果是从前的我,我会看不起现在的自己。% L, ~5 F: g$ D; n3 J5 _: H
8 a4 {7 b" V" h* B6 L, L1 a! i
  所以,我知道有两个我,一个是曾经嗜酒的我,一个是今天极力让自己平静的我。我爱我自己吗?我爱哪个自己?我想我不爱,哪个都不爱!. k- D; H4 v2 s7 z, f- m
; P: d7 z/ [; }$ [( u: \
  郦食其也不爱。
+ ^+ H+ ?9 m* l( t+ R1 U0 {+ n9 s4 I  a0 f3 i0 D3 [; q
  和那个书签相遇之后很久很久我才知道所谓的“高阳一酒徒”指的就是郦食其。郦食其是高阳人,其身份是儒生。秦末,儒生并不是一个多么正当的身份,因此,也就少了许多来自外界的约束和内在的收敛,所以,那时的儒生也是一群无可无不可的人,是啊,离“独尊儒术”的时代还遥远得很呢。郦食其是个儒生,也是个酒徒。用儒生的方式走不通的时候,他就用酒徒的方式,而用酒徒的方式走不通的时候,他就用儒生的方式。他做了一个精神分裂的儒生。6 d8 R" j, H( P3 {

% B+ A' k( S. [' d  P  刘邦不喜欢儒生,但喜欢酒徒,郦食其的酒徒身份打动了刘邦,之后就用儒生的身份为刘邦服务。酒徒和儒生互为表里,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刘邦的需要。
# g  ^) C8 D3 h2 I! c4 ~& Y8 W; G- N! p0 `6 ^, b! x. N2 h
  但是最后,这个酒徒兼儒生依然没有躲过被投进油锅的命运。
. R, M; @; J2 m& F7 \, {
5 j7 Y( V9 k! X$ r6 z. @* J" C  我刚才百度了一下那首诗,原来是高适的名篇。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0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园:兄妹同谋,篡了楚国的天下% c/ o: e/ ~' }/ r! O. }, e) l/ j

- B: W$ B, E& m+ C$ A" b3 C  楚国人黄歇陪伴楚国太子在秦国当人质好几年了,太子的父亲楚顷襄王病重,请求秦国放回太子继位,秦国哪里肯放?黄歇为太子献计,趁楚国使者即将返国的时候,让太子换上下人的衣服,冒充使者的马夫,混出了关外。黄歇自己守在驻秦大使馆里,深居简出,各国大使开会或者秦王召见的时候,黄歇称病不出。估计太子已经昼夜兼程回到了楚国,黄歇才梳妆打扮,以正式的外交礼节参见秦王,请罪说:“我已经偷偷把楚太子送回国了,罪当死,请您杀了我吧。”亲王大怒,立刻就想赐黄歇自杀。应侯范雎劝说道:“黄歇舍生忘死,掩护楚国太子撤退,一旦楚国太子继位,定会重用黄歇,咱们不如赦免黄歇,放他回楚国去,以后楚国和秦国结好,对秦国的大业也有好处。”
+ }: y# i( W# H! S: I1 K) U" g6 B/ C9 U7 ~! o8 u% C$ e
  黄歇回国三个月后,太子继位,是为考烈王。考烈王拜黄歇为丞相,封为春申君,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名于天下,号称“战国四公子”。
# [1 E3 M- I9 N, x, ^/ O; P2 q! B! J
" k. i4 B$ @2 v. D& J  考烈王三宫六院,居然一直没有子嗣,可见考烈王的生殖系统有毛病,不是阳痿就是早泄。黄歇给他找了许多生殖力旺盛的女人也无济于事。这时赵国人李园出场了。& Z* U( }( K- B

: P) w& s  ~% B$ }  李园有个亲妹妹,是个艳名远播的美人,李园想把美女妹妹献给考烈王,作为晋身之阶。可是听说考烈王阳痿,怕妹妹生不出儿子,时间长了失宠,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就失去了保障。于是退而求其次,把火力对准了春申君黄歇。- t$ K7 \1 p4 a: O9 W7 x

3 u" y6 X. h1 Q; C  P8 F  李园极富心计,先通过关系做了春申君的随从,过了一段儿时间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返回的日期。回来销假时,春申君很生气,要惩罚李园,李园辩解说:“齐王派媒人来向我妹妹求亲,我陪他们喝酒商议亲事的细节,所以误了假,请您原谅。”' l' q$ _+ n2 ^/ g2 W$ K

7 y1 J* T) H6 P6 w3 V5 u  春申君一听齐王都来向李园妹妹求亲,不觉色心大动,抓耳挠腮地问:“下聘礼了吗?”' H0 x2 W9 a# T- @  T5 A
3 r. ?2 L4 a& f
  李园眼见春申君一步一步进入圈套,肚里暗暗发笑,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还没有呢。”
# B( M5 c0 j3 R5 i5 C
# b' \5 t/ g9 l* A  春申君赶紧问:“我能见见你妹妹吗?”
3 C( \# N7 K# u  t  G+ x
4 b. I( B) o0 S. I: L6 I  李园回答:“当然可以了。”# e4 c# J2 _3 I9 y7 a

. W( t; w$ l3 J- E. s! }  李园带着妹妹来到相府,春申君一见之下,果然是个倾城倾国的美人儿,当仁不让地纳了她为妾,而且不久就有了身孕。; W. E' F% S* J: b; Z* Q! C- p
! u7 i" p! n$ Y/ P) V+ U3 M
  曲线救国的第一步已经得逞,李园和妹妹密谋后,让妹妹给春申君下说辞:“楚王对丞相您的宠信,连他的兄弟都比不上。您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丞相,可是楚王没有儿子,百年后势必会立他的兄弟为王。他的兄弟继位后,肯定会重用他们自己的亲信,则将置丞相您于何地?况且您掌握了这么多年的朝政大权,对楚王的兄弟多有失礼得罪之处,一旦楚王的兄弟继位,丞相您就大祸临头了,还谈什么保住相位和江东的封地?刚好我已经有了身孕,又没有人知道;我嫁给您时间不长,以楚王对您的宠信,如果您把我献给楚王,楚王也一定会宠信我。假如我天幸生了一个男孩,那么继承楚国王位的就是您的儿子啊。”
% K: M# t6 S" q% C7 c
* S7 X% H  O  a  这一番说辞果真打动了春申君,春申君于是秘密把李园妹妹送出府外,安置到一个不为人知的住处,然后隆重向楚王推荐李园的妹妹,说得天花乱坠。楚王当然言听计从,纳李园妹妹为妃。不多时生下一个男孩,楚王大喜之下,立为太子,立李园妹妹为王后,同时重用李园。
5 I+ J1 l* [, q6 V8 q2 _, B' A1 E  L* M% ]+ s  p/ y
  李园多年的谋划终于变成了现实。4 f' Z7 e* n: N! V. P8 C  `
0 O2 v4 E2 [0 E$ \! E
  李园是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下一步要对付的毫无疑问就是春申君了,因为害怕太子继位之后,春申君和盘托出其中的机密,那样的话春申君就成了太上皇,他李园说不定还会因争权夺利被春申君杀了呢。于是李园秘密豢养了一批死士,借机要杀春申君灭口。
5 u- e0 L5 P  i7 T# l( M( K' F# E
- p$ v0 N5 v4 Y- Q( q  有一个叫朱英的人探知了李园的阴谋,刚好这一年考烈王病重,朱英觉得事不宜迟,立刻谒见春申君,进言道:“世上有飞来横福,也有飞来横祸。今天是一个生死无常的时代,您侍奉的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国君,因此也必会有飞来之人。”5 H, _  l0 n; O4 f2 p, t

6 Y' b; u  J. D! ^, _  春申君一听此话费解,就问:“何谓飞来横福?”
6 R/ ~3 m3 p# p  D0 R
. H% y, z  ?+ y. R9 L! \  朱英说:“您虽然名为相国,可是大权在握,和国君又有什么区别?楚王病重,驾崩后太子继位,可是太子年龄还小,您辅佐太子,就像当年的周公一样摄政。等太子长大之后,您再把朝政大权交给太子,这不就等于您南面称孤,亲自统治楚国吗?此之谓飞来横福。”3 h' T+ N+ p( ?5 s
; N) {1 s4 z9 ^7 Y: Z4 N* V
  春申君又问:“那么何谓飞来横祸?”$ g/ I7 C; c+ T8 V4 B2 M
& E5 S' B' _( u$ [
  朱英说:“李园是太子的舅舅,将来也一定是您的仇人。如今他不理兵事却豢养大批死士,楚王一死,他必定抢先入宫夺权,杀您灭口。此之谓飞来横祸。”
; p6 H; V8 i, n; f& J
2 T& e$ C5 m6 B3 ?! a% m7 I  春申君又问:“那么何谓飞来之人呢?”
# \) w0 d2 ]" D7 c( @; Q, S4 V6 @; |1 g
  朱英说:“您把我安置到宫中郎中的位置上,楚王一死,李园必定先入宫,那时我趁机替您杀掉李园。我就是飞来之人哪!”
- K/ y9 e+ x5 {1 C4 |6 n* W, K  S, s# [
  没想到春申君听完这番话,来了一句:“你就算了吧!李园不过是一个软弱之辈,我对他向来又很好,他怎么会反目为仇呢!”6 j- Q) m  i) B) p

: C" J3 ^' ?# ?6 l: q  朱英看春申君不纳谏,恐怕以后灾祸上身,赶紧逃亡。- r7 r1 ]+ o6 ~
. k0 e. `/ s3 K: @3 T. {: x$ O" n
  十七天后,考烈王驾崩,果然不出朱英所料,李园抢先入宫,在棘门之内埋伏下死士。春申君入宫吊唁,刚一走进棘门,李园的死士冲出来刺杀春申君,砍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面。李园随即灭了春申君全家,立李园妹妹的儿子为楚王。李园全面把持了楚国大权。0 X; d3 u* q3 J. z" S$ t
1 k% T' d9 i# j2 r
  【个性点评】' n' @$ c) Z5 s$ C; O3 d1 b. n

; k+ j5 a5 R/ S! O5 z  李园可谓深谋远虑之徒,就像下围棋一样,走第一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下一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终完美地全盘实现了他们兄妹的计谋。! z+ q0 y. q9 ?+ `& q- X% i5 [8 f

' s# ]1 b/ ~$ Z* t* D% b4 K) ]  司马迁对春申君的评语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是忠厚长者,怎么斗得过心思细密、心狠手辣的李园?君子碰见小人和阴谋家,只有束手就擒。这就是为什么总是坏人当政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0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敬:牺牲一代女人的胸脯征服匈奴( G( z& ]0 [4 A8 L$ a
: P) S' \3 K: R+ x! `
  “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终至封侯,就不能不让人叹服了。
+ x" n* {: x4 R/ l6 A- t  `
( W( x7 t8 D0 e& e: m% R, d: d  此人就是娄敬。
  e) |! e7 m' a. F1 N8 O) `0 h9 g# r) s' s
  娄敬是齐国人,汉高帝五年,他被征发到陇西戍守边塞,途径洛阳之时,听说高祖刘邦正住在那里,心里一激灵,决定碰碰运气。当时他穿着破破烂烂的羊皮短袄,身份是戍卒车夫。进城之后,作为车夫的他突然扔掉拉车子用的横木,大声喊道:“我要求晋见皇帝!我要求晋见皇帝!”有人好心地送给他一身漂亮的衣服,好意地劝他,总不能这么衣衫褴褛见皇帝吧。娄敬昂然答道:“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向皇帝贡献的是思想不是形象,我为什么要从外表上修饰自己呢?”我们知道,刘邦向来作风民主,并且对有个性的人青睐有加,当他听说从山东来了个神经病,马上拨冗接见。看这个神经病一副穷酸样子,刘邦还破例赏了他一顿饭吃。
+ T6 Z- ?& E0 S( T* p4 L, u& M6 z5 t
) P9 K5 m2 v" O- O  看娄敬吃饱喝足,开始切入正题。他一开口就向刘邦发问:“听说陛下要建都洛阳,难道是为了跟伟大的周朝比试吗?”皇帝心中暗暗称奇,因为这个人一开口就抓住了他的心,当时刘邦正为建都之事征求文臣武将的意见,因为他的大臣大都来自东部,他们强烈建议刘邦定都洛阳。他们引经据典地说,周朝建都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传了二世迅速灭亡,因此,洛阳应该是首选。他为此正犹疑不决,所以很想听听这个刚吃饱了饭的神经病会有怎样的高见。
! v- p: y% K  c- X0 }9 _9 b& @6 @
  娄敬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他分析了周朝的先祖取得天下的原因、途径和经过,论证了周天子治理天下的手段、方法和特点,然后对比了刘邦取得天下和周朝取得天下的不同之处,最后详细论证了建都关内的重要意义。娄敬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发挥奇佳,让刘邦听得一愣一愣的。娄敬的这些观点不仅和留侯张良的观点接近,也和刘邦的观点不谋而合。刘邦不再犹豫,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5 y7 z/ s- \# r! [2 d

9 }6 W2 W) I% B- X5 h  建都地点确定之后,刘邦对娄敬说:“你有功于建都,因此,我决定赐你国姓,从此之后,你就姓刘了。”娄敬变成了刘敬,并且留在了刘邦身边。5 M! V5 j+ ?. d$ C- Y; C9 W
0 Q( S+ j  I. g
  建都问题上,刘敬露了一小手,但更多的机会还在后面。3 n; M# N! ^* l( u5 @" n
: m5 W/ p4 {3 Q
  汉高帝七年(前200年),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准备联手进攻汉朝。皇帝震怒,为了摸清虚实,就派使臣出使匈奴。为了迷惑汉朝的使者,匈奴故意隐匿壮士肥马,只把老弱病残拿出来展示。派去的使臣有十余批,回来都说可以出击匈奴。出于对刘敬水平的赏识,刘邦决定派刘敬出使匈奴,打探匈奴的底细。刘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回来之后他这样对刘邦分析:“两国交兵,正常的情况下,应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以此来威慑对方。可是,匈奴却不这样,其中一定有诈,估计他们准备出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此时攻打匈奴凶多吉少。”5 k: |! B8 ~! A5 D8 j

% }) f" Z5 S; w4 v  刘邦喜欢骂人,一言不合,他的脏话就会喷涌而出:。皇帝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刘敬道:“你这齐国杂种!凭着两片臭嘴捞得官做你就翘尾巴,今天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你知不知道,我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于是,刘邦先拘禁刘敬,然后御驾亲征,他要用辉煌的胜利来搧刘敬的脸。
& o* g+ m, w5 Z- x8 s& D3 o' j$ Z8 {2 l$ k
  谁承想,刘邦刚到平城,就被匈奴的奇兵围困在了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后才得以脱身。回来之后,他马上释放刘敬,同时赏赐给他食邑二千户,并封他做建信侯。5 Z* M4 n# }" G0 A( q! Z7 w" F# T0 ~
; l0 B! ]1 g. N4 j  j1 M% G
  虽然解了围,但匈奴的战斗力却让刘邦感到后怕,夜不能寐,就召来刘敬询问对策。刘敬卖起了关子:“我有长久之计,可以让匈奴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只是怕陛下不愿去做。”刘邦被刘敬说得抓耳挠腮,急不可耐:“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只是该怎么办呢?”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做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他知道是汉帝皇后生的女儿又送来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做正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将来接替君位。为什么要这样办?因为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财礼。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冒顿在位,当然是汉朝的女婿;他死了,他的太子,汉朝的外孙自然就是君主。哪曾听说外孙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事情呢?这岂不是不用出兵便从根本上解构匈奴的绝佳办法吗?”高帝听后,派着大腿说:“高啊,真他妈的高啊!”刘邦向来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多少感情,曾有遗弃子女的不良记录,如今听说女儿还有这样的用场,喜不自胜,立马就要送公主去配匈奴。只是最后被头发长见识短的吕后给搅黄了,刘邦终究没能派出大公主,最好只好找了个宫女冒充公主的名义,嫁给了冒顿君主做妻子。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
0 A! P, @) h9 m) H
1 T, t6 v1 c" {7 N  【个性点评】5 z0 m' {9 D0 Q" w$ d
' p. Y& S6 t  V
  能崛起于戍卒之中,刘敬当然有其过人之处。没有一寸战功,却创造了别人难以企及的纪录,最后封妻荫子,位列王侯。要知道,“封侯”可是后世的李广用尽了毕生精力也没能实现的一个梦想。8 S6 U! X/ _0 O2 ?! S

1 c- c2 S4 |( {7 ~% k  刘敬是个奇人,奇人总有奇计,“和亲”就是刘敬的创造性发明。牺牲一代女人的胸脯,换取当代的繁荣和后代的幸福,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奇计,是那些用屁股思考问题的文臣武将一辈子也想不出来的奇计。至于“和亲”是否真的有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6 d. v$ S4 I5 G' s+ y0 C* W; d) p0 R0 u2 e; b1 T' q
  刘敬更是一滴水,折射出了刘邦的伟大,折射出了时代的宽容,不论“和亲”的目的达没达到,至少那些女人没有被拉回来游街,刘敬也没有被人骂作皮条客。
) `1 {- i4 }9 w4 H' l! z. E1 A" N! j( L
  如果有人告诉我汉朝是个大时代,我一定愿意相信!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09: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绾:邦哥,我也不想反啊,只是我实在心里不踏实* i( F/ g1 Y0 ~. k* Y

+ l6 @: c: |" [; m' n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刘关张在桃园组建黑社会之时所宣读的誓词,同时也是引证率最高的誓词。自这句誓词横空出世以来,它就无数次地激荡起绿林好汉、豪滑大侠的壮志,成为他们与同伙相互鼓劲的经典用语。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深深的遗憾—“不能同年同月生”。因此,“同年同月同日生”似乎也是衡量友谊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是古往今来一对异姓兄弟之间真能“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实在少之又少。
3 Q0 O( B: }% R/ S, O( j; N; N8 o' ]
  但有两个人例外,他们就是刘邦和卢绾。3 Z! y1 ]; D* |; {

4 l1 Y3 L9 `3 \! ~1 H  刘邦与卢绾不仅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是同乡,不仅如此,他们的父亲也是莫逆之交。这么多的相同,使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泡妞……即使刘邦被官吏追拿东躲西藏之时,卢绾也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如影随形。) O. M, G( y" Z
- Z4 G5 u' s! [8 z/ r
  天下大乱,刘邦起兵,卢绾就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卢绾被刘邦任命为将军,但很少真正单独外出打仗,他似乎每天都陪在刘邦身边。即使刘邦做了汉王之后,卢绾依然可以在刘邦的卧室内自由出入,甚至连刘邦的避孕套放在哪个抽屉里他都了如指掌。明眼人看得很清楚,在刘邦这里,没有任何人比卢绾更吃得开。就是萧何、曹参等人,虽然也很受重用,但那更多是一种工作关系,一种上下级关系,这些关系是无法与刘邦、卢绾之间的关系相提并论的。/ R- j* @5 S" D4 r

! e7 D" F2 Q- [" G: c  因此,在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卢绾就被封为长安侯。
& `$ a9 S. B/ N/ a7 x  X' C% \- X8 R- e2 ?8 m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天,不可一世的项羽已经在乌江边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大汉王朝即将正式建立。刘邦深知卢绾还没有像样的功绩,就特意挑了一个风险较小但又易于建功的机会给卢绾,让他另带一支军队,和刘贾一起攻打纸老虎—临江王共尉,当然是旗开得胜。之后又随刘邦攻打燕王臧荼,臧荼也是俯首称臣。伴随着卢绾的几次轰轰烈烈的胜利,天下平定。& Y8 n6 o$ ^4 ?- g  K7 M/ ]( K- p

( |" ^( Q: H: l, n  G3 Y; B, k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诸侯中不是刘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个人。高祖想封卢绾为王,但又害怕群臣心存怨恨,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不好说出口。于是就采取民主推举的办法,让群臣推选谁可以做燕王。结果可想而知,卢绾以全票当选燕王,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从汉高祖刘邦的朝堂里传出。刘邦随即以最快的速度签署了卢绾的任命书。1 s& O4 Q8 E' m) c. t

8 i8 z" X4 g& s6 U  汉高祖十一年(前194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这在当时可是个大事。
; S/ X7 n# K- P" P9 i8 m. }9 k" H5 F& s/ I0 ]5 |8 M: Z' w' t
  陈豨是宛朐(今山东曹县附近)人,也是刘邦的开国功臣。高祖七年冬天,韩王反叛,逃入匈奴。刘邦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统管这一带戍卫军队。
$ b" j& V# W  t% g" U
  ?! j2 [" u7 t/ X% V! B* _  怎么说呢,陈豨这个人有很多优点,譬如他没有一点架子,对待宾客用的就是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他这人就是有些爱慕虚荣,有一次,他高调地休假回乡,后面随行的车子就有一千多辆。没办法,他就喜欢这么夸张,如同今人结婚喜欢弄几十辆轿车装点门面一样。那次回乡,走到赵国正好赶上天黑,就在赵国国都邯郸过夜,一下子就把邯郸所有的宾馆住满了,一时传为美谈。8 M8 `' X* K1 l4 x7 ]) C  @7 ?
: N; U# x% _# @6 }2 b
  自己不注意就容易给别人留下把柄。陈豨庞大的行亲队伍还没走出赵国国境,赵相国周昌就专程进京找刘邦去垫砖去了。周昌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依据陈豨宾客众多、独掌兵权的客观事实,推断陈豨必有变故。于是刘邦就派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自然牵连到陈豨头上。陈豨非常害怕,不久便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D% ]3 ~) r+ I* l, o! I, ?9 A
2 n8 }$ i- N7 ?
  刘邦御驾亲征,陈豨自然不是对手,情急之下只好派手下王黄去向匈奴求救。为了打乱陈豨联合匈奴的计划,燕王卢绾也派手下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豨等人的部队已溃不成军,想以此来影响匈奴的出兵计划。- {& k, l$ B3 _4 }7 B

+ S2 T6 b$ z& h2 ?0 J+ c! J- R  张胜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物,善于独立思考。这样就很可怕。& \) F& ^0 X$ f: a# @9 k. ^5 H
5 r6 x; W3 U' a% N1 q- T, h
  张胜抵达匈奴以后,恰逢被驱逐出境的前燕王的儿子臧衍,臧的一席话改变了张胜的命运,也改变了卢绾的命运:“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豨等人,但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您这班人也要成为俘虏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这显然是臧版的“狡兔死,走狗烹”,结合韩信等功臣的结局,张胜没有理由不认为臧衍说得在理。于是他掉转方向,开始暗中让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P; z6 ^# a# H  C+ X7 z5 @

# L/ r' ^- `2 F# b; ~" d: [. @  很快,燕王卢绾开始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就上书皇帝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张胜返回,把之所以这样干的原因全部告诉了卢绾。卢绾恍然大悟,找了一些替身治罪处死,把张胜的家属解脱出来,使张胜成为匈奴的间谍,又暗中派遣范齐到陈豨的处所,想让他长期叛逃在外,使战争连年不断。/ y4 V8 U$ _& c( d! L# R

- i$ ?: V, w) U  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
2 E, H3 s3 S7 P8 K6 H1 Y9 a& v" q/ T' I
3 ?* ]& K9 F; R6 |$ h( ?% i  陈豨与卢绾的狼狈为奸不久就难以为继了。" w6 Y7 y" q4 R

' P5 p* h/ L8 O  一年之后,刘邦的连襟樊哙斩杀陈豨,手下作鸟兽散。一员副将投降朝廷,揭发了卢绾与陈豨暗中勾结的事实。卢绾的幸福日子走到了尽头。/ w' v( y* _7 F% q3 A( Y( w
) ]( A5 e2 T5 L8 T5 C2 b+ t; ~
  刘邦一再短信要求卢绾进京对质,卢绾一概称病推托。他摆着指头说:“也许老朋友刘邦不会杀我,但是目前刘邦病重,吕后专权,去年春天,韩信已被满门抄斩,去年夏天,彭越也被夷族,吕后同样不会放过我的!”& t- Z# C) ~9 {0 l, n

3 l  X# c' t2 k5 b  后来,汉朝又得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说张胜逃到匈奴中,是燕王的使者。于是皇帝说:“看来卢绾是真的反了!”于是就派樊哙前去问罪。
; u5 l: G8 C8 m
. `2 W) n; g. M- B  V) ~& k* H8 {  面对朝廷的征剿大军,卢绾萦绕在心头的话就是:“邦哥,我真的不想反,我只是心里不踏实啊!你们在逼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 u8 J6 ~/ u- S3 y2 t, u2 E9 K5 g
  卢绾把自己所有的宫人家属以及几千名骑兵安顿在长城下,等待机会,希望皇帝龙体康复,重新主政之后,亲自进京谢罪。他知道,以这么多年的交情,邦哥一定会原谅他的,一定会!他的一切都是邦哥给的,因此,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和邦哥作对。他自己没有那么贪心,只是不想失去邦哥所给予的天堂。即使所谓的勾结匈奴,串联陈豨,不就是想通过这三者之间的零和游戏来延缓自己的荣华富贵吗?卢绾尽力想说服自己,因为,无论如何,这样做的确是仅仅为了自保。* p; U$ P$ Z: F* o2 {5 M

3 y; {4 b) ]2 i! @  然而邦哥却没有给卢绾任何机会,很快,人们的高祖、卢绾的邦哥就和全国人民说了“再见”。只是至死他也不会原谅卢绾,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反叛,但卢绾不能反叛,卢绾是他心底最后的一丝温暖。
) v) y9 i" p4 a  ~
( {3 \8 x( C2 ]% s1 \% o  对于卢绾来说,没有了“邦哥”的汉朝就如同天崩地裂。他逃入匈奴,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K2 Z+ b$ z9 U, C  w: A
, Q1 h' _. [' A* T
  是啊,世界上哪有既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好朋友呢?- r$ }* R$ @! ]" F5 Z( I, u- q; W3 a
# w, U/ w8 D) w
  【个性点评】7 [; m: W$ X9 U  R8 m

# M( g0 v0 P$ y( R  和汉王朝众多开国勋臣相较,卢绾所作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卢绾又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存在,让刘邦真正成为了一个立体的人,情感丰富的人。他让人知道,刘邦不仅会诛杀功臣,也会关爱自己的弟兄。
# q8 [' {' X7 ]2 T( S0 Y
4 E8 W- A+ i5 T) {# B+ x  玩弄的是政治,在意的是友情。卢绾平衡了因刘邦诛杀功臣所导致的形象倾斜。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为“孤篇压全唐”,那么,卢绾则是“匹夫战功臣”。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栾布:两个变态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q9 o1 \; d1 L0 u0 h5 ?) u9 R3 t
  V6 F+ `$ h0 Q1 x  京剧《淮河营》讲的是汉朝的事情: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欲篡刘家江山。刘邦之子刘长,镇守淮南,甚为勇武。刘长为赵妃所生,吕后为了争权害死赵妃。二十年来,刘长一直认吕后为生母。于是,汉室旧臣蒯通、栾布、李左车等前往淮河营,欲向刘长讲明往事,请其立即发兵除吕扶汉。
9 j9 x) W: X  @% j, f# ~- ~& o; R7 p) A- I4 y
  在去淮河营的路上,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腔:
4 U" g" U* y: v5 L& ?
  r: F2 I/ ~7 {  此时间不可闹笑话,) t7 n; \2 p! q# b% U2 a% k* k
9 C( Y8 B4 K# C
  胡言乱语怎瞒咱!
7 M9 y2 S) S% _9 o  x; ]  h' ?) ~" S
  在长安你也曾夸大话,
6 ^% K; p( Q0 g, t4 |. ]; M9 \* G& }' ^* d5 G
  为什么事到而今要奸滑?* b2 i% l% W1 |

+ B' k( q/ |  e  左手拉住了李左车,: S/ Y8 N" M2 u$ ^% ]4 z/ Q

5 D( P7 ]. R5 w6 `% W  右手再把栾布拉;/ ~2 K$ t. f. v. @3 `3 |
0 W2 G# Q' L1 c  b
  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踏,
* }: F8 C$ X6 _& a: S7 E% d% I$ R$ Y* s5 C! o
  生死二字且由他!9 |# I% @3 d+ L# ]  S/ L

' W  U7 h6 Z/ g1 T+ [: a  这一段是剧中人蒯通唱的,在这一段之前还有一段不太著名的唱腔:" e6 M9 [& E; ~. P  W

2 k; z1 r! F  Y3 A: x4 d4 y: h  战鼓不住地打,; d3 t4 f" e( e& O# I
+ b0 x8 \3 ^3 l) {6 {1 @0 e7 U7 \
  只打得栾布心中乱如麻。
+ U% ?7 J3 }$ g4 R1 W5 m! o- z6 f# I+ r& K# N; F
  乘此机会我溜了吧,$ W4 g; X  N' |) |. T

9 n0 k) N! N' B* k+ D  生死关头只恐事有差!
5 ]/ x- O5 ~2 l  n) t* V1 o
; p& L9 W& b2 j2 X# z% Q! @3 t4 |9 Z. X  这一段是栾布唱的。栾布在戏里是个十足的丑角,胆小如鼠,面对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栾布时时想着脚底抹油,一走了之。这和正史上栾布的形象可谓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这个错误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P9 \# C2 C+ g7 Z: U0 y" l
/ x' e0 l- f( Y$ `( u7 s, g  说栾布,就必须说另外一个人—彭越。3 q8 {, `4 {3 F4 C' p/ j/ q# u2 u

  q8 H) O. d3 k  彭越是山东昌邑人。秦末,他伙同一帮人在巨野的大泽中当强盗。彭越是个有头脑的强盗,最大的特点是从不跟风。在陈胜、项梁揭竿而起,闹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他却平静地对跃跃欲试的手下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这一等就等了一年多。
/ t% a# c, h* z$ m, d! T! ~
3 c5 \- c( l2 P# V8 W  一年后,在“泽间少年”及其众人强请之下,彭越决定起事。面对一伙乌合之众,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杀一儆百,很快就以软硬两手制服了手下的亡命徒。这时局势已稍微明朗,而彭越手下已经聚集了一千多人。
8 s9 w1 p/ c, h4 X( c2 o4 m0 T- b, e. P" D
  从此,他助汉击楚,于济阴大破楚军,得魏地十余城。其后又复下昌邑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最后率师大会垓下,攻破楚军,以其卓越战功被刘邦立为梁王。
0 E# U2 F$ y6 J9 R- m& W' t! a" L  o( U6 A  f9 Q" B& @1 z) A
  与彭越相比,栾布就是小人物了,但这不妨碍二人的相知相识。
. P. v; I& L% W$ A# a) m- e8 G9 D) b6 u& t  q7 E) G9 Z
  栾布本来是梁地人,当彭越还是平民百姓时,二人曾有极深的交往。只是那时栾布家徒四壁,每天连饭都混不上,只好外出打短工,在一家小饭店里当酒保。人走背运的时候,喝口凉水也会塞牙,在饭店当小工的栾布居然被人给绑架了,被强行买到了北方做奴仆。
6 ?+ a  x: l. X0 q
: _- N, f  I) _# E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被人绑架之后,栾布骨子里的英雄气概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抓住时机,替主人家报了大仇,并因此出名。于是,燕将臧荼就推荐他担任都尉。
0 b( @( w' m4 V3 D; n* V+ l8 G0 g) j# x- H. O5 u1 }4 D! b
  后来臧荼做了燕王,栾布也跟着升做了将领。然而好景不长,后来臧荼反叛汉朝,事败之后,栾布也就做了俘虏。4 b& @2 D) y- _4 v
$ E5 p5 q* o* Y5 S8 q
  做了梁王的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四处奔走,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就这样,栾布不仅被赎回,而且还坐上了梁国的大夫,开始了一个小官僚的幸福生活。  q1 P6 F" W+ V7 h! d9 V

6 G& U0 X1 O0 q, V  然而,又是好景不长。
' z; Y8 v- f: v0 A( M$ z% Q: N; ^$ L. B% J
  汉十年的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军队到达邯郸之后,刘邦突然没有了底气,就向梁王彭越征兵。梁王推说自己有病,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刘邦于是怀恨在心,派人去训斥彭越,弄得彭十分紧张。恰在此时,彭的手下有人跑到高祖那里控告梁王阴谋反叛。因此,梁王因此被刘邦囚禁到洛阳,很快就被杀,其家族诛灭。之后,刘邦让人把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分赠天下诸侯,大搞国家恐怖主义,并且还把彭越的脑袋悬挂在洛阳城门之下,明令:“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立即逮捕。”2 N/ R  D8 X0 ~2 X

" F; B( ~1 n% X$ P/ G  当此天崩地裂之时,栾布在干什么呢?他被派去外出公费考察。考察的地点是齐国,就是刘邦的私生子刘肥的封国。! C! r1 H+ M& N3 U, R, O3 i- E
, S# f0 T3 f- T4 f
  得知情况有变,栾布迅速处理完在齐国的公干,马不停蹄,昼夜兼程赶往洛阳。对着风干了的彭越的人头,栾布高调地做起了述职报告,边祭祀,边哭泣,声泪俱下,声闻四野。6 p3 X, \3 O9 \

% j1 l; @0 e1 l! w- i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快就有便衣上前将栾布逮捕,并将此事报告了刘邦。" \( C1 ?3 c  }# t2 b0 a+ a
( \% V$ Z. o- L+ m1 w: `
  我们知道,刘邦是个好奇的人,听说有人如此和自己对着干,刘邦萌发了见见此人的念头。见到五花大绑的栾布,刘邦情不自禁地骂道:“老子我禁令任何人不不得以任何形式表达对彭越的敬意,哪怕在心里也不行,你小子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祭拜,难道你不知道天下是谁的天下了吗?因此,我决定给你洗个热水澡—烹杀你个杂碎!”在走向皇帝布置好的汤镬的路上,栾布平静地说道:“我死可以,但有几个问题我必须要问!当你被困彭城,兵败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跟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了我吧。”
1 M0 z6 {% A, q$ m) {; @+ }7 x$ G, |0 _- J3 H2 t9 h
  众所周知,刘邦是个有逆向思维的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别人唱反调,在一般情况下,你不要指望他按你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你想死,我偏赦免你;你想活,我偏杀了你。很多人不知道刘邦这个思维定势,因此吃了大亏。譬如项羽为了让刘邦有所让步,就捉了刘邦的老爸过来,明确告诉刘邦,如若不有所收敛,将会把刘邦的老子烹而食之。而刘邦的回答更爽快:咱们曾结拜为弟兄,因此,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愿意将老子烹了吃,那么请分我一杯羹。弄得项羽哭笑不得,一点脾气没有。! k# e3 J/ k" O. D& P- l

! ?: }! C! Q$ ?0 h# T& W  还有另外一个姓丁的傻叉也因不了解刘邦的思维特点而错判形势,结果连命也丢了。此人叫丁公,曾在项羽手下任将领,楚汉相争之时,丁公负责在彭城西面追逐刘邦,由于丁公技高一筹,使得刘邦屡次陷于窘境。短兵相接的时候,丁公苦苦近逼,让刘邦感到十分头疼,只好掉转马头对丁公说:“英雄相惜,我们两个好汉为什么要互相为难!”能被刘邦目为英雄,并且是同等分量的英雄,这一点让丁公十分兴奋。于是,丁公就高高兴兴地放了刘邦一马。等到刘邦成了汉高祖之后,丁公还记着和刘邦之间曾经的往事,就屁颠屁颠地去拜见皇帝。谁知刘邦却来了个大变脸,吩咐手下捉住丁公并且推到军营之中去示众。刘邦传令三军:“丁公做项王的臣下不能尽忠,使项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啊!”示众毕,丁公的脑袋就不翼而飞了。刘邦用一句话概括杀丁的理由:“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你看,刘邦就是这样幽默。
/ j7 b7 y- R# y4 ]6 S) s$ Z* e  ?5 S1 B& O) @9 h' a6 K
  面对栾布,刘邦爱和别人唱反调的定律再次生效。听说栾布想死,刘邦激动地说:“靠,死,哪有那么容易?小子,你听着,你自由了,回去洗洗澡吧,休息过之后去做都尉。”. i3 V+ D" B4 h  Z& k8 R

$ ]5 p$ \( L: ^% v) F  就这样,栾布和刘邦对着干倒干出来了个都尉!3 w7 H" o& k  e4 u- B

0 a0 x( {; b! q3 {( b" `  后来,栾布就顺风顺水了,一路做到燕国国相,后晋升为将军,直至最后封侯。
7 O+ M' f' t& c# G- K- i. `
3 w% n: k, v% _+ `8 R" h  ~8 v  栾布常常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穷的时候要低调做事,富的时候要高调做人!
6 E, Y$ u- @8 ]
  ?5 j$ V! `' i; V# X2 F# m  【个性点评】
1 {# s1 o5 N( [' ~2 c: c/ d! |6 s4 K! i: \6 e3 P
  在一个有幽默感的领导人手下工作,是一个人上辈子修来的福分。都说刘邦刻薄寡恩,但我觉得刘邦的幽默体现在骨子里,他的流氓习气,他的虚荣高傲……都是他骨子里幽默天性的自然流露。
; U0 i( o/ z1 Q! ~8 v! Z; d* [! I( p' u2 \. l. b0 a/ Q: n4 l
  栾布是幸福的,他的幽默和刘邦的幽默终于撞出高质量的火花。两个变态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f  e+ _; _9 I5 r' {
- C( j3 V) e" z  y
  尽管历史上的栾布高大挺拔,但戏台下的观众却看透了其中的猫腻,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将栾布确定为丑角,并将栾布内心的怯懦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吕雉:中国第一只凶猛的野鸡. h: \2 b* ?9 T! }0 k0 n7 K

/ Z. b* ?5 g9 K0 h/ }, E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跳楚舞的高手。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才得到她,非常宠爱,四处征战时也带在身边。和项羽垓下一战,项羽和虞姬听到的四面楚歌,首先就来自于刘邦和戚夫人,然后才令汉兵应和的:“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是楚人之歌声也。”
3 X. e3 \$ K; G" T# a$ q; }+ H8 c3 Q0 Q# G, x5 A
  刘邦和戚夫人感情深厚,因为常常带着她一同出远门,朝夕相处。正牌皇后吕雉常常留守在宫内,加上年龄又大,倒反而疏远了。吕雉生子孝惠,立为太子;戚夫人生子如意,封为赵王。孝惠为人仁慈软弱,刘邦乃小流氓出身,好酒好色,岂能看上为人仁弱的孝惠?因此非常不喜欢他。加上戚夫人对着刘邦日夜啼泣,刘邦就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2 m. [1 |7 d( D& ^6 p- M

& Z8 L, @+ h5 e, Q  吕雉可不是善茬儿,她为人刚毅,刘邦平定天下期间,诛杀的不听话的大臣大都是吕雉出的主意。这样一个女强人,戚夫人居然想和她争夺储位,岂不是以卵击石?0 E8 n4 l7 i" P# D

; w8 j4 c/ W0 {. z7 G+ `: ?7 n) _  果然,在吕雉和留侯张良的策划下,太子孝惠“卑词安车”,亲自去迎接名满天下的隐士—“商山四皓”。这四个8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被太子的甜言蜜语和礼贤下士所打动,遂跟随太子左右,像四个白色恐怖的门神,吓阻了刘邦的易储之念。
8 \6 ~, L0 M6 u+ Q; y3 O
4 S" e% t3 [& {% T/ m. |" x9 ?  在满朝的反对声浪中,刘邦“叹息凄怆”,无法更换太子,只好躲在深宫中,让戚夫人击筑,自己流着一把老泪唱起了盛年时的《大风歌》:
' [7 ?% \6 R$ {/ s& l2 X* T7 u
0 U2 @/ ~6 c1 z  大风起兮云飞扬,, t9 R3 v$ g. h7 ]2 ?

8 r, Q# `% s8 a; T# e4 j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8 b3 f& m# a2 h

' k: }  Y( l. J- M3 H$ u  O/ C0 O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r; h* ]2 ]0 o" [, z8 J' ~$ h! n8 K" f
  唉,俱往矣,那威加海内的好时光;俱往矣,那当年跟随我的猛士一个个都被我亲手杀了;眼前的美人,心爱的儿子,我都帮不上你们了,好自为之吧。& ]" g0 G' W, Q! y: S  \* [
0 h3 g6 s( T& E9 L& x' l1 D* `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孝惠继位,是为汉惠帝。
( F9 ]! B( t6 U3 J, f
. w. o. l  U2 N: F9 }7 ^9 ~' K  紧接着,对戚夫人嫉恨已久,如今大权独揽的太后吕雉,展开了骇人听闻的疯狂报复。
; a5 {- @% {% b. P! r
! Y0 Q4 O7 T& g  O  吕雉先把戚夫人关押在永巷。永巷是专门关押犯罪宫人的地方,戚夫人乃堂堂汉高祖的妃子,居然也被关押于此,可见吕雉怨毒之深。她让人把戚夫人剃光长发,穿上粗布衣服,舂米劳作。戚夫人不堪劳作之苦,吟出了中国史上最早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5 u3 E5 k$ T. L! X) M: i" }
$ B( g8 j9 H! l0 z. y: Y$ }  当然没有人告知她的儿子赵王如意。6 H3 U6 C" M/ E

2 R) |* [, {& [5 J$ @+ @  吕雉想加害赵王如意,派人去叫赵王到长安来。使者来催了三次,赵国的丞相周昌对使者说:“听说吕后最怨恨的就是赵王和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到长安去杀掉。赵王年龄又小,身体又不好,常常生病,我不敢让他去长安。”吕雉一听使者回报,大怒,马上又派使者召周昌到长安来。周昌不敢不来,来了就被吕雉扣留。然后又派使者召赵王。没有了丞相的庇护,赵王只好亲自前来。
0 v  R8 T. f' L. c- s  [8 T
, `! V& ^( b/ w  汉惠帝很仁慈,知道吕雉想要杀掉赵王,就亲自去霸上迎接赵王,把赵王带进自己宫中,起居饮食都和自己寸步不离。吕雉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c# p5 M$ m. U9 H# a
  {0 c$ s7 \9 x$ R
  有一天天还没亮,汉惠帝照例起得很早,出去打猎,赵王贪睡,不能早起。吕雉侦知赵王一个人独居,于是派人用毒酒毒死了赵王。等到了黎明时分,汉惠帝打猎回来,发现赵王已经死了。9 b) _( s4 \6 t/ |- Z  `: t
9 B3 j5 O# H  c
  吕雉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后,就该整治戚夫人了。她的手段异常残酷:把戚夫人断手足,挖去双眼,熏聋耳朵,饮哑药致哑,扔到茅坑里,取名叫“人彘”(人猪)。这还没有完,过了几天,居然派人召来儿子汉惠帝“观人彘”。一个“观”字,把吕后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A1 d2 ]1 n7 W  R+ X6 _: P

! {$ d5 ]2 B+ N6 f6 V  即使是吕后的儿子,得知此“人彘”竟然是赵王的母亲戚夫人后,也不禁放声大哭,因此成病,派人对吕后—自己这个野鸡似的亲娘—决绝地说:这不是人干的。我是太后您的亲生儿子,所以我也连带着不是人了,无法治理天下。
7 _0 Y. E) |( h# m5 w- C. q; d$ `7 @* p, e  n5 t
  从此之后,汉惠帝自暴自弃,不上朝,不听政,天天淫乐无度。
- t. s) `; S! @- a" ~
; l% r6 G3 [( p: x  E! B( X  过了一年,楚王、齐王入朝朝贺。因为齐王是汉惠帝的哥哥,汉惠帝就请齐王上坐,用对待家人一样的礼节对待齐王。吕雉大怒,叫人倒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让齐王起身为汉惠帝敬酒祝寿。汉惠帝一看哥哥起身,自己马上也起身,端起另外一杯毒酒,一同向吕雉敬酒。吕雉一看害怕了,赶紧起身,倒掉了汉惠帝手中的毒酒。齐王看势头不对,赶紧装醉离去,事后才知道是毒酒,就很担心,怕不能全身离开长安。他的谋臣出主意说:“太后只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这两个孩子,齐王您被封了七十余座城,可是鲁元公主才有几座城,如果您把一个郡的封地给鲁元公主,太后肯定会喜欢。”齐王于是上疏,让出一个郡的封地送给鲁元公主。吕雉果然心中欢喜,就放回了齐王。
4 z" q& A$ h; G* n& v
" B6 M  n4 C. [1 y9 j: r  汉惠帝淫乐无度,24岁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t' S7 M! s2 X. m" g; u! ^

* R- J9 h( b& j/ v. D  为亲生儿子发丧的时候,吕雉只是干哭,却一滴眼泪也不掉。张良的儿子问丞相知不知道太后为什么干哭,丞相当然不知道。张良的儿子指点说:“汉惠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怕的只是你们几个大臣,你们奏请吕家的人入宫掌握大权,太后才会心安,你们也才会免祸。”丞相赶紧按照指点奏请太后,于是吕雉才开始放声大哭。从此开始垂帘听政。
( Y' a3 [: U" N3 `4 @8 K) _; u+ d& d& b2 p5 @
  【个性点评】# f2 k- E  g5 ^/ z1 S; l

5 M% D% {5 l. a8 J5 F8 h& ?" l- K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吕雉非但用酷刑折磨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甚至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先是对汉惠帝实行精神折磨,导致汉惠帝对她彻底绝望,荒淫无度只求速死;然后在儿子的葬礼上假哭,丝毫没有丧子之痛,想的只是自己以后的大权。; ?( P1 A- w: P. r; X
  v: y5 \' T. r. z, Q4 H: W
  这个心理变态以至残忍无度的女人,这个用“禽兽”一词来形容反而损害了“禽兽”声誉的女人,就这样取得了全面胜利。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0: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冒顿:单于的冷幽默,惹恼了吕后. `$ y7 K( p! A/ G; i

: V& B1 c0 y' [. m9 |$ O  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叫冒顿,后来头曼喜欢小儿子,就想废掉冒顿。他想了一个馊主意:派冒顿去月氏做人质,转过头来头曼却马上进攻月氏。月氏当然要杀掉冒顿这个人质。冒顿可不是任人宰割之辈,趁乱盗了一匹好马,连夜逃回了匈奴。头曼大吃一惊,觉得这个太子不简单,就给了他一万骑兵。
1 j7 d) q4 @$ P# Y; P* B5 }' \# R, \1 E, @0 J! y
  冒顿制作了鸣镝,一种带着哨音的箭簇,对手下说:“鸣镝射向的目标大家都要射,不射的杀!”会猎的时候冒顿就用这个办法训练手下。有一次,冒顿故意将鸣镝射向自己的爱马,结果手下有的不敢射,冒顿立刻把这些人杀掉,毫不手软。又有一次,出猎的时候,趁父亲头曼不在,冒顿将鸣镝射向父亲的坐骑,手下也跟着全部命中目标。久而久之,冒顿的手下被他训练成了死士,一切听从冒顿的鸣镝。冒顿看时机已经成熟,遂跟随父亲头曼出猎,冷不防将鸣镝射向头曼,手下都跟着鸣镝而射。就这样射死了头曼,冒顿自立为单于,篡了父亲的位。
6 h! G; J$ r' D$ o! n8 e* _" }% U
8 }& M# `8 y9 v" O8 j- I; A6 |1 Y; i  强盛的东胡听说冒顿弑父自立,就想趁虚而入,找了一个由头,说头曼有有匹千里马,东胡想要。冒顿征询群臣的意见,大家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怎么能给东胡呢?冒顿却不听这一套,说:“咱们国家和人家相邻,应当和人修好,干吗吝惜一匹马呢?”于是把千里马给了东胡。东胡一看冒顿好欺负,得寸进尺,又派使者告诉冒顿,想得到他的一个阏氏(单于的妻妾)。群臣大怒,纷纷斥责东胡太过分了,要求和东胡作战。冒顿又说:“干吗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把最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a) Z) N: k$ H7 P7 P# p

* y) T5 C0 f+ }  z2 M0 Y  东胡王愈来愈骄横,开始向西侵扰匈奴。两国之间有一块一千多里的空地,没人居住,边界地带两国都修有哨所。东胡又派使者向冒顿索要这块空地,欲全部占为己有。冒顿征询群臣的意见,有人说:“这本来就是块废弃的空地,给他们也行,不给也行。”# [9 u  ^, m# w  b# Y. v; ]) V$ A

. X, z. C  o' ?  t0 {! }  没想到这一回单于勃然大怒:“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送人呢!”杀了所有同意割让的人,然后尽出国中之兵,向东进攻东胡。东胡因为轻视单于,毫无防备,遂大破东胡,杀了东胡王,掳走了大批的人畜。冒顿乘胜追击,吞并了周围的部落,不仅收复了秦将蒙恬夺去的匈奴地,而且一直向南推进到燕、代一带。此时,刘邦正和项羽打内战,自顾不暇,遂使匈奴坐大。
" s+ b7 z; B; z; U" l: ^% Q6 s) d. {( N" U/ {6 z2 d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匈奴大举进攻代地,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御驾亲征,时在隆冬,大寒雨雪。' I/ ?/ A0 j6 B4 I
1 B& c2 H, s6 I: I/ ?+ K+ ^
  这是中国史上一次著名的会战。冒顿假装败走,把精兵隐藏起来,以老弱残卒引诱三十二万汉兵追击,冒顿却亲自率领四十万精兵杀了个回马枪,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七日七夜,史称“白登之围”。当此时,只见漫天遍野都是匈奴的铁骑:西方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骢马,北方全是黑骊马,南方全是赤黄马。刘邦听从了谋士的建议,派使者偷偷去重重贿赂单于的阏氏,阏氏向单于下说辞,单于于是网开一面,解围一角,汉高祖刘邦才得以全身而退。
- f, X  k0 |- F" L1 c& r6 `, L6 M; [" n$ P( Q
  脱围后,刘邦只好和亲匈奴,以“宗室女翁主”嫁给单于为阏氏,并和冒顿结为兄弟,开了汉朝和亲的先河。汉文帝时,“复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汉景帝时,“遣翁主如故约”。如此和亲模式,都是汉朝不得已的妥协行为,以求换取短暂的安宁。
: K9 L' ?$ ]) J- V# x, S/ ?% _) Y% x& t* a4 B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年仅十七岁,母亲吕雉垂帘听政。
" T: G8 o5 ~. W$ P6 N# b0 W4 M$ S$ f5 D# C
  汉朝政局未稳,冒顿更加骄横起来。他亲自给吕后写了一封信,说:“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陛下你现在孤身一人,和我一样都是独居。两主失去了配偶,都不快乐,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的,我愿意拿我所有的,换取您没有的。“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是性关系的隐语。显然,冒顿单于真的以弟自居,愿意帮助兄长的妻子解决独居寂寞的问题。
) {! r1 e, A1 \. C% Z) U/ h/ H# O- w9 }3 e7 B$ x% @3 B
  匈奴是游牧民族,有兄死弟继,甚至父死子继的传统,可是这封信到了吕后手中,两国习俗不同,吕后大怒,把这封信视为对自己的侮辱,准备立即出兵攻打匈奴。诸将对“白登之围”心有余悸,纷纷劝阻吕后说:“像高祖那样圣明和神武,尚且被困在白登山上。”言下之意是吕后您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谁,这份奇耻大辱您就哑巴吃黄连,生生吞下去吧。吕后很有自知之明,于是和匈奴和亲。; I. N2 o$ R- ^  N- B
. u' f! t1 J# M; j0 F: t
  这大概是冒顿单于一生中最爽的时刻了。  K6 Y* q, E7 c9 L
- @; q3 Q9 E5 J( l
  【个性点评】1 Z" D0 X/ r+ m+ A. Z

7 c. B( }* L4 M# j# U  冒顿是一个胆大妄为之徒,弑父在前,调戏吕后在后,在他心中,大概没有任何道德束缚。当然,这也跟汉、匈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有关。& M( }) x4 Y$ \: n

4 ]$ Z9 ]0 D) V9 r1 I, [! x5 p9 q  在我看来,冒顿写给吕后的求爱信不光情真意切,还颇富文采;而且“愿以所有,易其所无”不过是游牧民族以物易物的传统而已,说不上是对吕后的侮辱。相反,吕后如果真的能够高瞻远瞩,和冒顿结成秦晋之好,实现两个伟大民族的团结与和平,那中国史就将完全改观了。
9 O4 |4 X* n( O! @! Y1 v6 N
. P# N3 S" ^0 b- G6 R: y  可惜啊可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8 03:46 , Processed in 0.0346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