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圣经》《论语》比较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世纪”第二十一段记录了亚伯拉罕怎样在上帝的教唆下,将孤儿寡母赶出门的罪恶。书中写道,当 亚 伯 拉 罕 年 老 的 时 候 , 撒 拉 怀 了 孕 ,生 了 一 个 儿 子 。亚 伯 拉 罕 给 撒 拉 所 生 的 儿 子 起 名 叫 以 撒 。以 撒 生 下 来 第 八 日行 了 割 礼 。撒 拉 看 见 埃 及 人 夏 甲 给 亚 伯 拉 罕 所 生 的 儿 子 戏 笑 ,就 对 亚 伯 拉 罕 说 , 你 把 这 使 女 和 她 儿 子 赶 出 去 , 因 为 这 使 女 的 儿 子 不 可 与 我 的 儿 子 以 撒 一 同 承 受 产 业 。
  S# f1 f/ [+ c/ Y$ }9 L
, `* w* f! _& A, i  o  F) i亚 伯 拉 罕 因 他 儿 子 的 缘 故 很 忧 愁 。
% A6 F# j/ B" T$ R
/ J: m- @3 O! V% r& }- q+ y神 对 亚 伯 拉 罕 说 , 你 不 必 为 这 童 子 和 你 的 使 女 忧 愁 。 凡 撒 拉 对 你 说 的 话 , 你 都 该 听 从 。 因 为 从 以 撒 生 的 , 才 要 成 为 你 的 后 裔 。
& P1 b* n1 R( m4 s3 p- a7 z- I
7 `, z8 r# d" z
" I# R, @( r; C9 }2 \7 H亚 伯 拉 罕 清 早 起 来 , 拿 饼 和 一 皮 袋 水 , 给 了 夏 甲 , 搭 在 她 的 肩 上 , 又 把 孩 子 交 给 她 打 发 她 走 。 夏 甲 就 走 了 , 在 别 是 巴 的 旷 野 走 迷 了 路 。皮 袋 的 水 用 尽 了 , 夏 甲 就 把 孩 子 撇 在 小 树 底 下 ,自 己 走 开 约 有 一 箭 之 远 , 相 对 而 坐 , 说 , 我 不 忍 见 孩 子 死 , 就 相 对 而 坐 , 放 声 大 哭 。( U5 Z$ F, w6 ]( f4 V9 v" m
6 L( J4 O& P* ~$ s' l" F5 R- n* |
后来夏 甲 看 见 一 口 水 井 , 便 去 将 皮 袋 盛 满 了 水 , 给 童 子 喝 。童 子住 在 旷 野 ,长大后成 了 弓 箭 手 。
$ U, ?- V8 ^. t
3 K, }. R# G! X) F7 v& N- B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为了保证自己生的儿子可以全部继承财产,居然丧失人性地将亚伯拉罕的另外一个妻子夏甲母子两人赶出家门,只因为夏甲是使女出生。亚伯拉罕作为一个丈夫不忍心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赶出家门,显示他人性未泯。可是受人崇拜的上帝不但没有保护受迫害的夏甲母女,维护其公正的合法权益,谴责丧失人性的撒拉的错误行为,反而以神的名义助纣为虐,以“凡 撒 拉 对 你 说 的 话 , 你 都 该 听 从 。 因 为 从 以 撒 生 的 , 才 要 成 为 你 的 后 裔 。”这样荒唐的理由,让亚伯拉罕把自己的妻子和还处于婴儿年龄的儿子赶进了荒野!这样的上帝还有什么人性可言?这样的上帝难道不应该遭到文明社会的谴责和唾骂吗?' M7 H+ M& t  x( e9 ~- r; T  D

4 i5 c+ x" V* _3 {  o2 E8 `《圣经》中居然将亚伯拉罕抛弃孤儿寡母的罪恶行为说成是神的意思,难道任何人间的罪恶只要美化成神的意思,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吗?《圣经》就是如此教诲人吗?《论语》“学而篇第一”之 (3)写道,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不但对亚伯拉罕这样欺负孤儿寡母的不仁不义的行为深恶痛绝,而且对那些假借鬼神或其他名义花言巧语美化罪恶的行为也给予尖锐地批判。儒家崇尚质扑,强调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反对花言巧语文过饰非。这也是《论语》和《圣经》的巨大差异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世纪”第二十二段更加记录了一个亚伯拉罕为了获得上帝的信任,居然残忍地要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祭奉上帝。书中写道,神 要 试 验 亚 伯 拉 罕就说,你 带 着 你独 生 的 儿 子 , 你 所 爱 的 以 撒 , 往 摩 利 亚 地 去 , 在 我 所 要 指 示 你 的 山 上 , 把 他 献 为 燔 祭 。亚 伯 拉 罕 清 早 起 来 , 备 上 驴 , 带 着 两 个 仆 人 和 他 儿 子 以 撒 , 也 劈 好 了 燔 祭 的 柴 , 就 起 身 往 神 所 指 示 他 的 地 方 去 了 。亚 伯 拉 罕 对 他 的 仆 人 说 , 你 们 和 驴 在 此 等 候 , 我 与 童 子 往 那 里 去 拜 一 拜 , 就 回 到 你 们 这 里 来 。亚 伯 拉 罕 把 燔 祭 的 柴 放 在 他 儿 子 以 撒 身 上 , 自 己 手 里 拿 着 火 与 刀 。 于 是 二 人 同 行 。
) y5 G7 v2 j5 K5 J
2 l$ e% M$ p4 o以 撒 对 他 父 亲 亚 伯 拉 罕 说 , 父 亲 哪 , 火 与 柴 都 有 了 , 但 燔 祭 的 羊 羔 在 哪 里 呢 。亚 伯 拉 罕 说 , 我 儿 , 神 必 自 己 预 备 作 燔 祭 的 羊 羔 。 于 是 二 人 同 行 。他 们 到 了 神 所 指 示 的 地 方 , 亚 伯 拉 罕 在 那 里 筑 坛 , 把 柴 摆 好 , 捆 绑 他 的 儿 子 以 撒 , 放 在 坛 的 柴 上 。亚 伯 拉 罕 就 伸 手 拿 刀 , 要 杀 他 的 儿 子 。3 I& @, r, L) J8 ]' `9 E0 Q

# t( z( B2 |% H耶 和 华 的 使 者 从 天 上 呼 叫 他 说 , 亚 伯 拉 罕 , 你 不 可 在 这 童 子 身 上 下 手 。 一 点 不 可 害 他 。 现 在 我 知 道 你 是 敬 畏 神 的 了 。 因 为 你 没 有 将 你 独 生 的 儿 子 , 留 下 不 给 我 。耶 和 华 说 , 你 既 行 了 这 事 , 我 便 指 着 自 己 起 誓 说 ,论 福 , 我 必 赐 大 福 给 你 。 论 子 孙 , 我 必 叫 你 的 子 孙 多 起 来 , 如 同 天 上 的 星 , 海 边 的 沙 。 你 子 孙 必 得 着 仇 敌 的 城 门 ,并 且 地 上 万 国 都 必 因 你 的 后 裔 得 福 , 因 为 你 听 从 了 我 的 话 。
& d0 G7 p+ D+ C2 P8 D& z
- X2 G( w  z. V: v$ _# L( ?: i( ]( u+ z/ \
古代犹太人将这个故事写入宗教经典,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教育信徒要要像亚伯拉罕那样信上帝信到盲目失去理性失去人性的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宗教洗脑术,教会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控制信徒的目的。一旦信徒对信奉的神迷信到如此程度,将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将成为宗教的工具,会为了他们所信奉的神做任何疯狂的事。从古代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到今日恐怖分子的人体炸弹,无不可以证明这样的宗教迷信是多么可怕。; Z( l& H, e1 \) s2 A% R

7 n+ K) O" i1 X& M当然,这样的极端宗教主义的思想不只存在于西方,在中国古代同样存在,比如说流毒甚广的“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儿”就完全可以与亚伯拉罕的杀子祭神相媲美。
0 u/ o- N' s( h7 Z' n% z, j  t
+ w# k  R4 l. M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W# W) `( ]" J4 h, A$ X

' S2 R) w# S* |: }% E7 k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东西方精神垃圾都是应该彻底批判和摒弃的。你可以信奉宗教,你也应该孝顺父母,但是把信教和孝顺放到如此违反人性的迷信程度,就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罪恶。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犹太人塑造的上帝不但保佑亚伯拉罕成大业、夺大产、有大名,还帮助他生儿子,甚至帮助他娶媳妇,生孙子。“创世纪”第二十二到第二十六段,详细介绍了上帝怎样帮助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找了一个近亲女子利百加做媳妇,利百加不能生育,上帝又怎样设法让她生了两个儿子。- l3 |! j" T% J- h6 |9 X' x3 l$ O

8 c- [$ A* v- y4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古代犹太人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只知道盲目地崇拜鬼神,结果搞得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儿子不像儿子,“创世纪”第二十七段对此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书中写道:; p2 f5 \! `* I$ e' n
" c9 c  V& |+ S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老了,连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临终之前想把家族神权传给大儿子以扫,但在传授之前,让儿子去野外打猎,为他做一顿最后的美味。以撒的妻子听到了,就趁以扫外出打猎的机会,教唆二儿子雅各从以撒那里骗取家族神权的继承权。0 e9 i( \+ g3 @4 ?! ?  I( \
' I4 q4 W& N* }. h( i* U. T$ i

0 v. {+ A( S3 V9 ?. g+ J9 `她让雅各拿两只肥山羊,烹制成以撒平时爱吃的味道,让雅各冒充以扫去给父亲吃,以便让父亲给他祝福继承家族的神权。以扫的皮肤上有毛,雅各没有,担心会被父亲认出来,她就教他用山羊皮裹在身上,还把以扫的衣服拿来给雅各穿上。+ {: R6 P2 s+ e% x4 j  Z# ^9 U

- G, o, x. D4 c  m2 @2 K雅各就照他母亲利百加说的去做了,当他把母亲做好的美味给父亲吃时,父亲很奇怪,问他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雅各就骗他说,是因为神让他有好机会,一出门就打到了野味。以撒就说,你进前来,让我摸摸你。以撒摸到他用羊皮裹着的手,确实有毛,就说,你的声音是雅各,手却是以扫的手,就把他当成以扫了。
, R1 r( q- r" D  I5 H; v5 |% d+ ?' P! a/ k- |4 ]5 [6 b3 w3 z
然后以撒吃了野味,喝了酒,并与雅各亲嘴。当他闻到雅各的衣服,就给他祝福说:愿 神 赐 你 天 上 的 甘 露 , 地 上 的 肥 土 , 并 许 多 五 谷 新 酒 。愿 多 民 事 奉 你 , 多 国 跪 拜 你 。 愿 你 作 你 弟 兄 的 主 。 你 母 亲 的 儿 子 向 你 跪 拜 。 凡 咒 诅 你 的 , 愿 他 受 咒 诅 。 为 你 祝 福 的 , 愿 他 蒙 福 。$ p5 w9 p/ V6 g, k( g' ]; u7 q
' \! m5 X4 _' H; u
以撒给雅各祝福,等于是让雅各继承了这个家族的神权,从此以后,雅各就是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了。他的哥哥一点不知道,打猎回来就做了美味来给父亲吃。父亲说,你是谁?我刚刚已经吃了美味,并为他祝福了。以扫听了父亲的话,就放声痛哭,说父亲啊,我才是真正的以扫啊,你也给我祝福吧。
1 \1 E+ ^* A- M, x$ E, {5 i% t& h! g- C% k2 H: j& G
以撒说,你的弟弟已经用诡计将你的福分夺去了,我已经立他为你的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为你祝福了。以扫因为雅各夺去了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就怨恨在心,并公开扬言要在父亲的丧礼时杀了雅各。雅各的母亲听到这话,就安排雅各外逃。让他去外面躲避一段日子,等他哥哥的气消了再通知他回来。
9 r9 M+ G6 [$ t3 i" [1 |& j( o2 Y, n% X6 ^: [# l: S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奉上帝的以撒一家,完全是父亲不像个父亲,明明是想让大儿子继承的,却因为贪图口腹之欲,将这样的大事草率地传给了二儿子,搞的两个儿子要彼此仇杀。母亲也不像个母亲,居然教唆自己偏爱的儿子欺骗孩子的父亲,不是教导两个儿子要互敬互爱,团结一家,反而煽动两个儿子争权夺利。两个儿子也不像个儿子,小弟欺骗大哥,大哥要杀小弟。4 {( x7 r$ _+ B

7 _* h9 X# H) y' W' c9 ~) v古代犹太人将这样丑恶的东西记录在宗教经典《圣经》里面,难道是号召信徒要向他们学习吗?《论语》中对此类丑恶的东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颜渊篇第十二”之(11)中写到: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 t8 p# [# \% n/ g( K: C# `
; i( \" p4 A: U! t如果做君主的不像个君主,做大臣的不像个大臣,做父亲的不像个父亲,做儿子的不像个儿子,这个社会岂不乱了套?所以只有各尽其责,各受其道,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5 B+ O* t1 w, X1 X

  P  f0 D4 O8 l* c- o! s孔子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成为唯上的奴才,而是有感于中国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的根源,大都是由于当时的等级名分被破坏,为了夺得继承权,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所以只有各负其责,各安天命,才能避免类似的仇杀的发生。孔子这样的想法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与那些因为争权夺利引发的大肆仇杀相比,确实是一种相对文明进步的观念,与《圣经》中所宣扬的那种不择手段地欺骗行为相比,实在不是一个档次的文明程度。
" W' D+ l' R0 e, J! |! J! p* J+ ]" b  _: U: q9 h) v
顺便说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被统治者所利用,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荒唐理论,是对孔子这话原意的严重歪曲。孔子这句话从来没有赋予君王有如此大的权力,反而是制约规劝君王的,也就是说,君王如果不能像一个君王那样善待臣民,那么臣民就可以废弃这样的君王。也许对这句话其他人还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我觉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妨赋予这句话这样富有民主思想的新意:君王的管理权来自臣民的授予,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臣民就可以废除你这个君王。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世纪”第二十八段到第三十三段,讲的是雅各逃出去之后的故事。雅各从父亲那里骗取了原本属于哥哥的继承权,在母亲的帮助下逃到了他舅舅拉班家。雅各为拉班舅舅牧羊,舅舅明确说明,尽管是亲舅舅,也不能让他白白地干活,请雅各直管开口要多少工钱。雅各也不客气,就说,舅舅啊,我不要你一分钱工钱,只要你愿意把你的二女儿拉结嫁给我,我就为你打七年工。
9 w$ `8 G1 m; W1 C! i" s
0 [0 M8 D) U) e( O6 w拉班舅舅满口答应,并且在七年结束之际为雅各办了结婚宴席,但是却将大女儿利亚送进了雅各的洞房。雅各因为七年来与拉结产生了感情,彼此相爱,原以为可以结婚,不想完婚的竟然不是拉结而是姐姐利亚。早晨醒来,他就去质问舅舅为什么这样做。0 \9 a$ p, f4 q; n: M. U

$ ~, m8 w( i+ \/ O6 O* q* h舅舅理直气壮地说,大女儿还没有结婚,就把小女儿嫁出去,这将破坏我们这里的规矩。如果你真想要和小女儿结婚,那就再为我打工七年。于是雅各就又为舅舅打工七年,然后终于娶到了拉结。然后在上帝的关照下,拥有了十二个儿子。
: g' d' H2 F4 F2 ]4 B3 D9 `8 ?! ]- p. M3 P# N+ J
雅各娶了舅舅家的两个女儿,又继续为舅舅打工六年,总共为舅舅打了二十年工,就想离开舅舅独立生活。但是舅舅不放他走。舅舅说,因为看到上帝一直在保佑雅各,所以只要雅各为舅舅打工一天,上帝也就能保佑舅舅一天,所以不让雅各离开,为此愿意给雅各增加工资,只要雅各愿意继续干下去。
- H( B  o* i; u  x- q  s4 N: }7 ]$ u" H6 D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犹太人塑造的上帝之神是非常专一的,他只保佑很少的亚伯拉罕的直系后代子孙,连舅舅家也不保佑。因此后来的基督教居然宣称上帝是全人类的神,任何人只要信奉上帝就能得到上帝的保佑,纯粹胡扯,也是与《圣经》的“旧约”所介绍的内容完全不相符的。) i0 i0 V* h7 a0 Y' {2 R
  E8 a6 \3 a0 |4 C( y7 b+ A. p( {* h
但是雅各不同意,书中写到:“拉班对他说,请你仍与我同住,因为我已算定,耶和华赐福于我是为你的缘故。请你定你的工钱,我就给你。但是雅各说,我未来之前,你所有的很少,现今却发大众多,耶和华随我的脚步赐福与你。如今,我什么时候才为自己兴家立业呢?”
% e" |' W0 r$ g4 d
/ W; k* W0 `" z; y% L- ?( p双方互不相让,雅各就把两个妻子召集起来商量,说,“你 们 也 知 道 , 我 尽 了 我 的 力 量 服 事 你 们 的 父 亲 。你 们 的 父 亲 欺 哄 我 , 十 次 改 了 我 的 工 价 。 然 而 神 不 容 他 害 我 。”两个妻子就都同意和雅各一起逃离父亲家,跟雅各回老家。
& i: `( Q& q3 u8 M. w8 y0 a# S( `( z0 y- \
雅各在神的保佑下,回到了哥哥以扫家。可是因为担心以扫怨恨他会杀害他,所以想了许多办法来讨哥哥的欢心,终于逃过了哥哥的仇杀,在故乡单独找了块地方住了下来。7 A  g6 b+ n  M8 |
+ f& T. o2 T' C' n1 P2 @6 Z6 ]
从这段故事来看,犹太人是真正的“亲兄弟,明算帐”,在金钱面前,毫无亲情可言,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能成为全世界最擅长经商的民族的原因所在吧。《圣经》中宣传的这种认钱不认人的精神,是与《论语》中的鼓吹仁爱亲情的精神截然不同的。
9 j9 p; a. Y( |9 a9 U8 T
5 E, w( d. s, N孔子在“学而篇第一”之(6)中写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8 g6 r4 X  r) ], ~7 x$ N1 q9 P# ]

, c. a" Y& S, I; A" m4 y孔子要求弟子们,从在家里孝顺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到了社会上要尊重师长,谦虚谨慎,要有爱心,亲近有仁德的人,加强自身学习。孔子始终把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这与《论语》与《圣经》另外一个最大的不同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世纪”第三十四到三十五段,记录了一个上帝包庇卑劣的杀人犯的故事,也许古代犹太人是想通过这样的故事告诫犹太人的女人不能与其他民族的人结婚。书中写到,那地的主希末人,哈抹的儿子示剑看上了雅各的女儿底那,两人相爱并发生了关系。示剑为此专门让自己的父亲哈抹去向雅各提亲,并且愿意满足雅各提出的任何要求。
  R! O, `" u- y4 B  O
  Q; B4 V5 e# c7 W; W雅各的儿子们认为底拿遭受了耻辱,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于是决定利用这个求婚的机会报复希末人。就对哈抹说,除非你们的男丁全部受割礼,与我们信同样的神,否则不能同意这门婚事。: I9 P( q# u: c+ _2 G' R, b3 @/ A1 u

! T+ V9 n5 |- ], h9 _真诚善良的示剑是真心喜欢底拿,愿意接受这条件,也是虔诚地信奉上帝,就与父亲哈抹一起到本城的城门口,要求本城所有的男丁都接受割礼,因为这样以后大家都可以自由地与犹太人通婚,和平共处。大家都接受了。
9 k2 ~3 q3 b4 V; u
# V7 J+ g) I0 @0 h/ [; p2 o0 r. g* P
) q! d9 S( ~& Y3 s到了第三天,众人正在由于接受割礼而疼痛的时候,雅各的两个儿子拿刀冲进城来把那些男丁都杀了,最后连示剑和哈抹也杀了,还大肆掠夺了城里的财物。“夺了他们的羊群、牛群和驴,并城里田间的所有。又把他们的一切货财、孩子、妇女,并各房中所有的,都掠夺去了。”
4 C, {! x$ P* [4 E+ V6 X
4 t6 B$ i% C4 k. p面对这样卑劣的杀人强盗,上帝不但丝毫也不谴责,还包庇他们怎样逃避别人追杀,上帝“使那周围城邑的人都甚惊惧,就不追赶雅各的众子了”。安排他们逃到伯特利去。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再次要求雅各的子女“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把外邦人的神像和他们耳朵上的环子交给雅各”埋掉,从而树立一神独尊的权威,趁人之危强制他们接受一神教。这样的是非颠倒的助纣为虐的上帝不应该受到今日文明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吗?示剑等诚心信奉上帝接受割礼,上帝却不保佑他们,这不是宗教骗子又是什么呢?$ v  K3 Y. O0 t0 v

1 {$ k0 q4 o" u0 J逃避了追杀之后,上帝还让雅各改名换姓,让他从此以后不要再使用“雅各”这个名称,改用“以色列”,这样的上帝不应该成为文明谴责和唾弃的对象吗?这位以色列一共生了十二个儿子,这就是今日以色列的十二分支的来历。' u- o- t8 H2 `3 }* k7 R8 I/ G
- v% f4 j6 u4 v$ A
崇尚野蛮暴力、蔑视道义良知,是一切野蛮落后民族的共同特色,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当时古代犹太人还处于怎样落后原始的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孔子从“春秋无义战”中看到了这样的野蛮带给人类的灾难,于是在《论语》中提出了要用仁爱来取代野蛮的思想,他在“述而篇第七 ”之(3)中写到,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h6 t7 g8 J7 {: R$ `+ _

# p- }! \# I" h. b) w孔子把不对品德进行修养,不追求学问,不能崇尚正义,有了错不能改,看成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孔子的担心,直到今天,在这个金钱世界里依然令人担心。是信上帝崇尚野蛮暴力?还是信儒家崇尚道义良知,是《论语》和《圣经》给我们的不同启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世纪”第三十七到五十段,讲述了雅各和他的十二个儿子及其后代子孙是怎样流落到埃及的故事。书中写到,雅各的儿子约瑟特别受父亲宠爱,于是就梦想做雅各的接班人,成为管理其他十一个兄弟的头领。这引起了其他十一个兄弟的仇恨,于是就设计要杀掉他。) e( j+ x# C( k; N( |: B. u

% G7 x. q: Z) m1 D4 I有一天他们出去放羊,雅各派约瑟去找他们。他们远远地看见约瑟一个人走过来,就合谋说:“我 们 将 他 杀 了 , 丢 在 一 个 坑 里 , 就 说 有 恶 兽 把 他 吃 了 。”其中一人说:“不 可 流 他 的 血 , 可 以 把 他 丢 在 这 野 地 的 坑 里  。” 约 瑟 到 了 他 哥 哥 们 那 里 , 他 们 就 剥 了 他 的 外 衣 ,把 他 丢 在 坑 里 。 那 坑 是 空 的 , 里 头 没 有 水 。他 们 见 有 一 夥 米 甸 的 以 实 玛 利 人 去埃 及 ,犹 大 对 众 弟 兄 说 , 我 们 不 如 将 他 卖 给 以 实 玛 利 人 。 众 弟 兄 就 听 从 了 他 。哥 哥 们 就 把 约 瑟 从 坑 里 拉 上 来 , 讲 定 二 十 舍 客 勒 银 子 , 把 约 瑟 卖 给 以 实 玛 利 人 。 他 们 就 把 约 瑟 带 到 埃 及 去 了 。
: k& X* R$ x0 J% B
' Z  q0 f  J. T; W约瑟被卖到埃及后,由于得到上帝的暗中保护,经过一些挫折,终于得到了埃及法老的重用,让他拥有了代替法老管理全埃及的权力。随后,埃及遭遇了连续七年的大灾荒,由于约瑟提前预测到了大灾荒的发生,所以埃及得已顺利度过灾荒。7 o3 M1 u5 I! k2 z% L

( _) b* m2 ?& W, ~2 L  S可是,雅各和他的其他十一个孩子们,由于没有预见到灾荒,所以在灾荒降临的时候,就只好到埃及去讨要粮食。约瑟认出了这些当年陷害他的兄弟们,虽然痛恨他们,但是感念兄弟之情,还是免费给了他们粮食,并与他们相认。: T+ R. V: ^8 t- f* f4 {

1 t" {9 R# y- L+ m* }' v1 s雅各得知这个失去的儿子不但活着,而且在埃及当了大官,很高兴,就在约瑟的邀请下,率领所有子孙,一起来埃及居住,以逃避灾荒。埃及法老也相信约瑟,并专门给了一块土地,让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 ^! _  _+ T5 _, W, i1 u% n
' j( _: A9 o% t' z, R+ a" N) k
可是由于灾荒连续七年,地里连续没有收获,他们不得不变卖原来从故乡带来的财宝、牲畜等,最后连在埃及得到的土地也一起卖掉了,全部变成了埃及人的奴隶。
; u% Q/ o' \/ o" t
. j! o" k* T6 I通过这个故事,古代犹太人为他们被驱赶出自己的家园又制造了一个新的理由,那就是为了逃避自然灾害而自动离开了故乡。这实际上仍然是为了粉饰自己的祖先被其他民族战败的耻辱而编造出的一个理由,同时也是为随后神化虚构的上帝挽救以色列做了一个铺垫。. k1 m$ F) e7 |2 f; i7 {8 Y

$ t3 B, D) V3 n. C( N6 v: K, ?* H在这几段故事里面,除了介绍了兄弟相残的故事,还介绍了雅各的儿子流便与继母行淫的故事和雅各的另外一个儿子犹大与其儿媳妇行淫并生出双生子的故事。犹大的儿媳妇他玛先嫁给犹大的大儿子,大儿子死了又嫁给二儿子,二儿子又死了,就让他玛先回娘家,等三儿子长大了再来嫁给三儿子。可是等三儿子长大之后,却没有把她接回来。于是她就上街去当妓女,由于是戴着头巾,所以去嫖娼的犹大没有认出是自己的儿媳妇,还将自己的印留给她作为随后支付嫖资的证据。后来儿媳妇他玛怀孕了,犹大知道后就要把她拉出去烧死。可是当他看到媳妇出示的他嫖娼留下的印,知道与她行淫的是自己之后,就不再追究她的责任了。从这些故事来看,古代犹太人是处于非常野蛮和没有伦理的状态,尤其是犹大在对待他的儿媳妇的事上,尤其显得野蛮残忍和不讲道理。+ l8 q. i0 h$ ]6 F  D9 e3 U2 S, J+ p

# L  U9 H/ v/ Q4 d0 D与古代犹太人只注重对神的盲目崇拜,不重视对人的教育不同,儒家思想禁止对神的盲目崇拜,注重对人的道德教育。孔子在《论语》“八佾篇第三”之(3 )中写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他再怎么讲究礼节也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他再怎么用音乐去表达也没有意义。
: f8 z# K1 x7 o; _# d
) ?' ~- {# S: N+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仁德是一个人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仁德思想,不管他对神表达多么崇拜,不管他敬神的仪式多么虔诚,都毫无意义。就像古代犹太人那样,尽管信奉上帝,但丝毫不具备什么崇高的仁德思想,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乱伦凶杀的丑恶事件。所以培养人的仁德比培养人对虚构的神的崇拜更加重要。这是比较《圣经》和《论语》之后的又一个深刻体会。9 z, S( N7 c% f6 \
3 A# V/ {5 v" x6 R! _% q
人们是否崇拜上帝并不重要,但是如果人们没有了道德,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很糟糕.这是《圣经》和《论语》的比较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旧约”的第二部分是“出埃及记”,一共有四十段,主要讲了上帝怎样将在埃及的以色列人带了出来的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看起来像是以色列的故事,但是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并没有能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以色列人大批离开埃及的事,因此,在没有被证实之前,我们不妨先把这当成一个神话故事来看。' s1 |; V( M6 X7 f( F+ E

4 w7 O$ L, F% V; p“出埃及记”第一段到第六段,介绍了以色列的另外一个先知,摩西的来历。上帝曾经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约,承诺要保佑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可是自从雅各死去之后,上帝就背叛了自己的诺言,不再保佑雅各的子孙,任凭他们在埃及为奴,受苦受难真正四百多年,这样的上帝完全没有丝毫诚信可言。顺便说一句,尽管上帝在《圣经》中多次重复要将某某土地赐给以色列的后代,但是这个诺言也一直没有真正兑现,整整忽悠了以色列人两千几百年。
! Q2 F. u' V  Z$ m9 F0 r/ U$ M5 g& U; a% U5 o, }
雅各的后代在埃及为奴整整四百三十年后,上帝才忽然心血来潮,又想起他们了,所以就选中了摩西来领他们出埃及。同样,从《圣经》上的介绍来看,上帝这样做并没有征求以色列人的意见,完全是自以为是的将这样的决定强加于以色列人。这一点与今日美国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要把美国式的民主强加于伊拉克人民非常相似。
9 {1 F  w# a/ f  q  Q
8 t7 O8 Y, }. n: |上帝在雅各死后,没有再为雅各安排神权继承者,让他的后代在埃及自生自灭了四百多年,然后选择了摩西这个末利人。末利人是雅各十二个儿子中的一支。在摩西出生的时候,以色列人在埃及繁衍的人口太多,对埃及人产生了威胁,所以埃及王命令接生婆只让以色列人的女婴存活,男婴在生下来之后直接掐死。
1 o, `4 \6 U) \/ L/ }" i* v) a! C
$ [8 ?3 H3 c; k: G+ v  I2 x所以摩西生下来之后被秘密抚养了三个月,然后被其母亲抛弃在河边,后来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捡去当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然而,摩西却不领情,长大后依然当自己是以色列人,甚至还为了帮助以色列人而杀了一个埃及人。这事败露后,摩西就逃离了法老家。1 W! K. l. U3 y- O( c; d/ C( e7 I

( R4 g% }- ?4 g# M; F$ s摩西逃出去之后结婚生孩子,长到八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上帝来找他,自称是“你祖先的神,就 是 亚 伯 拉 罕 的 神 , 以 撒 的 神 , 雅 各 的 神。”由此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上帝其实是一个非常狭隘的神,他并不愿意多管闲事,他甚至不愿意做所有犹太人的神,而反复强调只愿意做“就 是 亚 伯 拉 罕 的 神 , 以 撒 的 神 , 雅 各 的 神”这一直系的神,基督教为了自己宗教的需要,硬是把上帝说成是全人类的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也是严重违反“旧约”所表达的真实意思的。
1 `8 f; y$ B1 t4 a% q" C* {6 p# }) H" s8 p* p1 U! R6 _
上帝让摩西去召集以色列的长老,要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还让摩西和以色列长老一起去向埃及法老提出带领所有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要求。磨西不相信上帝,回绝到,连以色列长老都不会听我的,埃及法老怎么会听从我呢?上帝就教他两手魔术,一是将手杖变成蛇,二是让好手变成麻风病手,然后再变成好手。并把这种魔术称之为“神迹”。
' o) r' p6 c* I( J( ~, U1 C
. _6 u3 q2 s- o! [可是摩西还是不相信上帝,上帝就为摩西安排了亚伦做“神托”,亚伦是摩西的哥哥,他能说会道,上帝让他帮助摩西成为以色列人的头领。
: m+ s5 c6 q6 U5 B* c$ ~) B, x. _& a+ U& X& `  p% T2 R
摩西就这样硬被上帝逼着走上了神坛,他按照上帝教的魔术,获得了以色列长老们的信任,可是埃及法老却不买他的帐,因为当魔西将手杖变成蛇的时候,埃及法老也会将手杖变成蛇,所以法老不但拒绝了他的要求,还因此加重了对以色列人的压迫,说他们是想假借神的名义偷懒。结果,上帝不但没有能帮助以色列人,反而让以色列人更加遭受苦难。书中写到:“摩 西 回 到 耶 和 华 那 里 , 说 , 主 阿 , 你 为 什 么 苦 待 这 百 姓 呢 , 为 什 么 打 发 我 去 呢 。自 从 我 去 见 法 老 , 奉 你 的 名 说 话 , 他 就 苦 待 这 百 姓 , 你 一 点 也 没 有 拯 救 他 们 。”& P* _3 e$ [/ I+ g8 T9 O
) B+ k3 V  k5 q  q
古代犹太人将恢复家园的希望寄托在鬼神的身上,企图通过宗教的力量来抗衡现实生活中外族的侵略,这是非常不现实的,经过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个目标无法通过鬼神的力量来达到。中国的孔子则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论语》的“述而篇第七”之(21)中明确写到: 子不语怪、力、乱、神。 人类的事情,还是要通过对人的教育和管理来解决,仅仅依靠对虚构的鬼神的崇拜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在《论语》中,孔子不谈那些怪异=暴力、变乱、鬼神的东西,而在《圣经》中则充满了这些“怪、力、乱、神”,这是《论语》和《圣经》的另外一个重大的区别。信鬼神?还是信人类?这两部书可以给你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埃及记”第七段到第八段,说的是上帝怎样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埃及法老同意雅各的子孙离开埃及的神话故事。这些手段有人归纳为“十杀”,就是通过十种恐怖手段,通过屠杀无辜老百姓的方式,来强迫埃及法老同意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不管这个神话故事是否有历史依据,但无疑,古代犹太人虚构的上帝已经成了人类恐怖主义的祖师爷,其恐怖主义的理论和方式,在今天依然在危害着世界的和平,在威胁着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只要这样的宗教一天不消亡,这样邪恶的恐怖主义理论就会继续危害人类。
" @; r, \) L7 h; m- g* f古代埃及人认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而且也知道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只是法老。如果上帝只是与法老斗法,彼此撕杀倒也没有关系,但是上帝却对全体埃及人实施恐怖打击,这是丧心病狂的罪恶行径,是反人类的最恶劣的先例。书中写到,上帝为了迫使埃及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通过以下十种方式对全体埃及人实施了恐怖袭击:
( D5 d& X4 f0 G8 g
. s1 \: _2 V3 E3 C; q6 A% M, t1, 将手杖放进河里,将所有的河水变成血,使河里的鱼全部死掉发出腥臭,使埃及人无法饮用河水;6 Y6 g1 T# p" c' ?' e. V; u: `" n
2, 让河里滋生青蛙,让青蛙爬满宫殿、民房、床上、甚至身上、饭盆里;) ~# e  X  D- E( ]3 @9 O  Y" M  m
3, 让跳蚤爬满人畜的身上;
0 N( e; K: M% E5 K; n4, 让苍蝇爬满人畜身上、房间、地面等一切地方;) v- \- {' o% Z, T# G" Q
5, 让瘟疫在人畜之间流行,并让埃及所有的牲畜都死掉;$ d, q  l$ i  i- I% W
6, 让人和牲畜身上都生脓疮;
6 M" L( u" k( t% ?5 E7, 降下冰雹,打坏人和牲畜,打坏房屋和农作物;( i1 Y9 ?2 p0 y6 P; _
8, 让蝗虫成灾,爬满皇宫和房屋,吃掉所有农作物;5 Q+ C& b6 Y8 E  V' I2 K
9, 让黑暗降临在白天;" F6 C' f2 k3 K8 f! p$ d& I$ E
10, 击杀所有头生的人和牲畜。
. |8 r) ?. X7 S' C, v! s- P, u0 E0 t! d) m) B" o
《圣经》中写到,上帝的上述“十杀”恐怖主义手段,终于迫使埃及法老同意让六十万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尽管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如此野蛮残忍的大肆屠杀无辜的恐怖主义行为,同样应该受到人类的唾弃和谴责。因为这样的恐怖主义是野蛮的、邪恶的、反人类的,这样的上帝与恶魔已经没有丝毫区别。2 l  Y2 K5 G7 b# N

& T/ ?& X; _6 L与上帝的嗜杀成性截然不同,孔子坚决反对暴力,主张“德政”。如果一切统治者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动用国家机器强迫老百姓接受自己的意志,那么等待人民的只能是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之(19)写到,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e% n) l" d  v: \1 w
( r4 ^' s9 l" i0 F顺便说一句,秦始皇靠暴力统一中国,所以他看不起儒家思想,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灭亡。汉代刘邦也是靠武力统一中国,开始也不欣赏儒家思想,但是在他临死之前,终于明白了“马上夺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首次祭孔,为汉代“独尊儒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x% `5 r/ }5 E% @2 G5 C. {& j. c
+ L$ R6 {3 g. i" N从汉代直到唐朝、宋朝、和明朝,与同时期被基督教所垄断的西方相比,中国不管是在文化方面、国家管理方面、道德方面、还是在科技、航海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都离不开儒家思想的一份功劳。而被《圣经》这一野蛮理论武装起来的犹太教、基督教统治的以色列和美国,至今仍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 16:35 , Processed in 0.0286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