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2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55)
3 C8 a6 q- `+ j. C7 m3 g  $ x4 Y2 O* L- I1 N
  太监们悄悄地对刘太后说,太后请专心看个小戏法。于是像平常一样送白条进枢密院,结果被曹利用照例踢出,接着就稍等了一两天,再送去,奇迹发生了,曹利用批准。
- v5 Y2 _% t0 K  刘娥大为惊奇。可是太监们的神奇还在后面,他们讲了个内幕――太后,您知道曹相公为什么又批了吗?是俺们走了个后门,先去他府上,拜托了他家老太太,这事儿就办下来了……刘娥大怒!/ G- ^- d6 F2 w
  以前显得有多忠,这时就感觉有多奸。曹利用形象尽毁,可自己仍然蒙在鼓里。他对太监更狠了,最严重的一次就是把太后的红人,大太监罗崇勋除去冠巾,痛骂一顿,让皇宫内外都震慑在枢密使大人的雷霆之下。按说这样就足够了,但曹利用的威风还不止这些,他在某些公开、经典的场合里,甚至能和皇帝平起平坐。) ^9 F5 A) ~, f
  每年春天,宋朝皇宫内院都要举行赏花钓鱼之宴,君臣同乐,都在御苑水池边垂钓,就以各人钓上来的鱼入席,既风雅又有趣。但是更有规矩。比如说皇上还没有钓到鱼,臣子虽然得鱼但不得起竿,皇上起竿时左右人等以红丝网兜鱼,然后臣子们才一切随意,钓到即起。
5 N) ~5 o9 x6 [& r1 a1 ?  可这一次,小皇帝赵祯起竿后,某位新提升的翰林学士紧跟着就要起竿,身后突然有人喝到:“侍中未得鱼,学士竿未可举。”于是大家只好等。只见满场人等注视,曹利用悠然自得,好半天终于钓到了鱼,就见内侍们居然也用红丝网兜起!
8 A) R6 [: t; g  综上所述,宋史中不厌其烦林林总总,大小事件完全记录,中心思想就一个――曹利用该死,完全是他自己找死。朝廷怎样对待他,都是罪有应得。8 x( y9 u! O/ |, U9 ~
  于是他侄子喝酒闹事的小勾当就让他全家丢官流放,他本人的流放地超级经典,进入宋朝,什么人最危险、最敏感,都会被扔到那儿去――房州。从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开始,到赵廷美都死在那儿,曹利用比他俩差点,没活着到达房州,他在途中就自杀了。; n  w2 g+ s8 t% S
  谁让押送他的人是太监杨怀敏,审他案子的人就是大太监罗崇勋呢?# J! D2 p  V: R. y4 a. l' z2 G+ E
  
" |$ V5 T/ b6 Z7 r& F$ j& z  连载(656), s( x" D' }, y: U: o& S
  
1 q3 e* n& s4 x# w' F3 X  回顾一下他的罪名吧,这也有利于我们认清给他定罪的人。比如说刘娥的本来面目。
; i( M  x% v. A, @' j& l  他的罪没有一项是拿得出手的,都是些私罪(与太后对话时手敲带鞓)、陷害(太监版曹府批条子)、不谨慎(骂太监。但那是很大的事吗?何况当时有个内幕,是罗崇勋犯了事,刘娥下令把他送到曹利用面前,要侍中大人教训一下的),只有他在赏花钓鱼宴上的表现才稍微算得上是个罪名――偕越。他非臣子之礼。: R% K" R. a5 ~1 M2 Z
  不过那不是正规的场合,是宴会,尤其宋朝的宴会往往就是不讲君臣之礼的。$ G" M0 C( T7 w4 n; K# }  `) `- J$ [
  一切很明了,曹利用是个政治牺牲品,一个没有心去争什么,但心太粗,让有心争的人受不了的人。以宋史的官方评价,就是他的列传中最后的四个字――“天下冤之。”他是冤枉的;以一般史评者的论调,就是曹利用真傻,寇准当年骂对了,真是个傻大兵。在他之前,有那么多比他牛得多的人都死在这上面,就比如寇准、丁谓,他还是要犯,智商啊,真是人傻没办法!
& y  F% c) h6 x  说得都对,但都片面。他的死与历史进程有关,要把天圣七年里发生的另一些事结合起来看,才能真正明白他的死因所在,还有那个历史进程是指什么。- U; }! x7 \$ g- h7 [) n
  一月份曹利用死,六月份王曾罢相。其理由是相当的“合法”,不过任谁都知道,那完全是恶搞。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六月二十日,开封城暴雨如注,电闪雷鸣,那座“自开辟以来未曾有之”的超级宫殿,倾宋朝全国之力,昼夜施工,不计成本,前后共历时6年才营造出来的“玉清昭应宫”突然被雷击起火,3610楹宫殿,连同着里面存放着的“天书”副本,都一火焚之,最后仅剩下了两座小殿,其余的全部烧成了灰烬。
" o: K3 q7 f9 u8 i  这是地道的天灾,可是在中国自古以来深信不疑的“天人合一”理论的笼罩下,宰相罪责难逃。王曾负有“管理不谨”之罪,被罢相出京,到兖州任职。
5 y: Z7 ]/ h2 A. t  这才是玉清昭应宫被烧事件的真正灾难式的后果,可笑一般的史书里却在强调着另一件事。即刘娥事后对大臣们哭诉,说“先帝力成此宫,一夕延播殆尽。”意思就是要重修。然后枢密副使范雍先生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不如全烧尽了。”刘娥一脸愕然,范雍再火上浇油,说这完全是天意,当初修它就把国力耗尽了,现在再修,小心百姓承受不起,会出大乱子。
4 @$ A% W% y. n9 C2 w  然后刘娥就知错了,显得范大人高风亮节,忠于社稷,真是忠臣啊君子啊,要万代歌颂他……哪儿跟哪儿?与那个历史进程比起来,玉清昭应宫算根毛?它顶多是座宫殿,可不是老赵家的万里江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7: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57)' \2 k5 Q2 z6 `5 C( Q- O
  # V$ W1 s9 R  v* Y9 O* Y! h' F5 }
  天圣七年,刘娥要篡位。3 s7 [9 z  ?3 d( W- \$ P
  要做到这一点,她就必须得拔掉两根最大的钉子――大宋朝东西二府的首席长官。这两个人一个资格太老、性子太傲(曹利用),根本不可驾驭;一个阴奉阳伪,表面上和刘娥一条心,从开始时就一起合作扳倒了丁谓,再替她打理国家,井井有条(王曾)。但只要刘娥稍微有一个越轨的迹象,他就会立即变脸,从同盟变成冤家,在7年里搅了刘娥太多的好事。3 g, I  t  D5 @
  于是在天圣七年,半年的时间之内,两位顶级大臣就都被清洗。一死一贬,层次井然。时间进入了七月份,刘娥的快乐日子到了,一切迹象都表明,她可以为所欲为,就连上天都站在了她一边。因为那个比王、曹加起来都让她头疼的宋朝伦理总护法也死了。# U/ C9 ^. S5 R1 y7 X# m5 w
  鱼头参政鲁宗道,他仅比曹利用晚死了一个月。新年伊始,二月份,鲁宗道就因病逝世。这实在是去了刘娥的心头大患。回顾他的生平,有些事必须得单独提出来论述。那就是“刘娥加薪记”里关于她怎样伸手要待遇时的最经典一幕。
" f, L, \6 J$ U+ q5 M  g  话说那时有一天,刘娥突然问了鲁宗道一句话,“爱卿,你说唐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啊?”+ o( b2 y2 }: B  A( ?
  这句话太有讲究了。第一,唐武后,武则天,据考证这应该是刘娥的心中偶像,她念念不忘这位女人中的神祇。而她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和武则天当年称帝之前是多么的像啊――丈夫多病早死,死前就己经参与政事;儿子太小,自己手掌大权,天下事随她予取予夺。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再复制一下女人的辉煌呢?!
9 g3 ^7 f! k! y4 B: n  可是要复制,就少不了一样东西。支持者。唐武曌陛下当年篡位成功,是有一大批忠实追随者的,其中文武皆备,如名将李世勣、宰相许敬宗、名臣王孝杰等等等等,那么她刘娥有谁呢?0 D$ r; Y" ~3 {+ U
  所以才有了第二,即询问鲁宗道。9 w1 T6 L. E8 }; J
  0 a4 H2 Q2 l1 c3 v
  连载(658)4 e+ O% D( t5 e0 C& S) P5 N6 m
  ' ^) i" L  v! e. G; q; F$ R
  鲁宗道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在真宗朝,他只是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辛勤工作,忠心耿耿,让皇帝都亲自手书“鲁直”二字在墙壁上,也不过就是提升到了左谕德、直龙图阁。& q$ s( o8 ^( u3 X+ n. l8 G1 D+ r
  右变左而已,可在仁宗朝,他一跃升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直接就变成了副宰相!这是怎样的知遇之恩哪,按说他应该为知己者死,刘娥让他怎样死他就怎样死了。尤其是这时面对太后的关于“武后本质”的询问,这是赤裸裸的暗示,我要当武后了,请问鲁参政,您想做许敬宗吗?
, o: C- ~9 Z  N( a& i  却不料热脸贴上了冷屁股,鲁宗道冷冷地回答:“武后乃唐之罪人,几危社稷!”唐朝的天下差一点就毁在她的手里!
4 |+ v# \8 Q; @& c" F  刘娥顿时默不作声,她搞不懂她的死鬼老公、瘸腿的公公、暴死的大伯父都给了这些人什么好处,她都为宋朝操劳近20年了(赵恒晚期她当家),居然还是养不熟他们!
& z3 r" R7 }8 h# G# f  但是不急,细节决定成败,地方往往会影响中央。突然有个叫方仲弓的小臣上书朝廷,提出要为太后建刘氏七庙。
# m  x6 A( F3 C" M1 [  这才是真正威胁到了赵宋王朝的致命一击!
, V) j! s9 ~" [! O( \  七庙,即三昭三穆,加上太祖之庙,合而为七,用以祭天祭祖。那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做的事。而立七庙,也正是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当年她以父亲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又尊西周的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武氏子弟如武承嗣、武三思等都封为王,姑姐都封为公主,天下所有武姓人氏一概免除赋役,这些特权之后,她在洛阳设立了武氏七庙。
. _4 M+ m% B$ L  同时,长安的李唐太庙被降格为享德庙,继续供奉唐高祖、太宗、高宗的神主牌位。然后周才正式替唐。并且稍微知道些唐史的人,也都会明白刘娥正在做什么,就连这个提议立七庙的方式方法,都在照抄武则天。% }6 W: ~3 m1 Q) N7 i( D+ m! n
  当年武周载初元年九月三日,也是由一个七品芝麻官、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好几百个关中父老到长安城上书请愿表决心,要求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改唐为周,让当时的现任皇帝李旦改姓武。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简单了,立了刘氏七庙之后,小皇帝赵祯怎么办?
0 ~& M& m( a5 n% Z# u  叫刘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9: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59)
/ q' c! R$ p2 _0 X0 N; q  
. ?) S8 |: [, a" l% C  ~3 S/ p  这些刘娥都不管,孩子,你姓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永远爱你……她直接在丈夫的朝堂之上问宰执大臣们,立刘氏七庙,你们看怎么样啊?" j0 J3 u# @: ]3 j8 h6 q' c4 F; R
  没人回答,当时王曾在场,曹利用也还没死,但都牢牢地闭上了嘴。多简单,这是彻头彻尾的篡位宣言,能问出这句话来,就是在翻牌比大小,小心一个应答不对,立即人头落地,朝堂变刑场,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政变都是以这一幕开场的。$ \' L* E8 x; R: m
  但是不回答,就是默认了……危难中还是鲁宗道站了出来,他反问:“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您把您的儿子怎么消放?
/ Y- k- ?, y% W" f+ h9 e  归根结底一句话,天下还是赵家的吗?赵祯还是皇帝吗?史书记载,当天刘娥再次沉默,然后众人就都散了。该干嘛就干嘛去,没有下文,没有后果。就像一句家常话一样。那么我们的心情就应该和当天走出朝堂的王曾、鲁宗道们一样了。; d6 i6 Y) _; }( n) T# u$ p- G. d8 U
  迷惑不解。刘娥到底是什么意思嘛,外面没有刀斧手,你就想让全体大臣都投降?甚至鲁宗道跳出来反对,连一个刘氏同党紧跟着还击都没有,这就是要篡夺赵氏江山了?还是说刘娥太爱她的小儿子了,看自己己经年过60,早晚要升天,所以才说反话,来试一下宰执大臣们的忠心?3 [, s# M1 I3 Z$ H7 ?2 {
  有点恶搞过了份。真是这样,就未免太亵渎刘太后的伟大了,她不是伟大的妈妈,而是伟大的女王。紧接着她就又往前迈了一步,某一次皇室大游行,是去慈孝寺上香,刘娥又一次提出要让自己的大安辇走在皇帝的玉辂之前。, s6 [* t5 R! f( a- D, I
  大安辇很大了,比起那辆从唐太宗时起,就一直延用的玉辂差不了多少,再加上刘娥也同样是一身朱红,试问宋朝的子民们相隔至少150米(宋开封城内的御街全长近八里,宽200余步。一步5尺,即为1000多尺。宋一尺换算今天30.72厘米,即御街之宽至少307米)的距离,要怎样才能看清楚哪位是皇帝,哪位是太后呢?
7 O" x  p) M4 \% F  他们要向谁欢呼?!5 D0 w( y) Y+ j! f- B. o) C# m
  
' ~0 ?. O0 Z. P: k  连载(670)# J, ]) I9 {' [; f
  3 p0 a4 R: I. Y' g
  还是鲁宗道站了出来,照例没多废话,就问太后您知道您是个女人吗?知道您出身很矬,但孔子的话知道不?
( d2 b  }  z2 h- ]  “妇人有三从,在家从父,嫁从夫,夫殁从子。”
( Q( k% r% x5 g  书上这样说,您看着办吧。
* t& j2 _" t5 b- M" ]8 g  天大地大,历史发展到宋朝,早就是孔子最大了。刘娥啥话也没有,只好乖乖地守规矩,让大安辇走在了玉辂的后边。& W. A5 A2 ?% t. s4 A
  以上就是鲁宗道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事迹,是不是显得刘娥更加的不着调呢?没把握的事儿总是往上抢,纯粹是主动找抽,每次都被抽得乖乖听话,真是太丢脸了!  s. n3 f6 M: H# m
  但事情到了天圣七年的七月间,这些行为才有了答案。她当时忍,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只有对手没有帮手,所以才有了后来干掉曹利用、赶走王曾,这之后她要做什么,才能有所余地。第一步,就是立一些资历尚浅,并且非常机巧可人的宰执大臣。名单如下:
$ P" G# y" ]. h4 S2 L% |  首相吕夷简、次相夏竦、薛奎;枢密使陈尧佐。
9 c& q' r/ v2 }* B: F* z3 x: t9 F  一代名相吕夷简终于登台,登得实在很艺术,人生里最关键的一步,他竟然玩了个似缓实快的招数。一年前,次相张知白死了,当时王曾推荐他,曹利用推荐张士逊。按说王曾主管东府系统,就算张士逊的资历比他高,也一样挤不动他。但吕夷简却主动对太后、皇帝说。1 L7 u7 `+ w9 h1 P
  “张士逊事上最久,且有纯德之美,当先用。”# S9 Z7 K3 P$ I" O$ d/ T/ ~
  于是就先用,结果张士逊只干了多半年,就跟着曹利用一起下台。而吕夷简只付出了近200天的光阴,就骤然直升东府首位,并且在太后的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e: x& z$ z" q  薛奎,关右人,简单说来,在忠义道德等精神层面上,他是鲁宗道的微缩型翻版,而在办实事上,他比鲁宗道强多了。他之前的本职是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事,各种政事都是行家里手。于是宋朝的权贵们的噩梦就做得更多了些,鲁鱼头之后,又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薛出油”。5 Z8 d  x  k$ x
  陈尧佐就是澶渊之役时提议赵恒逃亡四川的陈尧叟的二弟,但弟弟与哥哥截然不同,尧佐是一位清官、能臣,他的事迹中充满了清廉与倔强,连他的诗文都与此时宋朝盛行的绮靡香艳不同,是一位响当当的好男子。2 ^( B  e# V  Y3 a% q( R; O
  至于次相夏竦嘛,一切就不好说了。此人博学多才,科考时正好和陈尧佐一届,主考官事后都说,论才学他比尧佐要高,只是因为年纪小了些(17岁),才有意的压了他的名次。但才学以外,就一切非常微妙了。他的故事太多,后来仁宗没能扭转宋朝的吏治,让问题逐年叠加,一直压到了神宗朝,来了个问题大暴发,里面就有他的功劳。4 i6 W* I5 Z' L2 Q% I8 l# K% f
  综上所述,不论忠奸,刘娥都把宋朝的最上层官场来了个大换血,接下来她的心就安定了,去做什么,应该有了些把握。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7: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61)  Y% s2 r3 J- Y$ O
  % v% C3 k- j' e: Y* D! O
  年底十一月,宋朝举行郊祀天地大典。郊祀天地,其实就是小型的封禅之礼,一样要建祭坛,献牲礼,隆重庄严的程度要远远超过每年元旦日的大朝会。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神圣的一天。
6 u9 J9 m* e: O/ ?" ^- ?1 f  更是皇权凸现的最显著的一天。9 A2 e8 F2 U. M4 Q% o9 ~% ]
  可是小皇帝突然宣布,他要像长宁节(刘娥生日)一样,先率百官到会庆殿为皇太后贺寿,然后才到天安殿受朝。
4 \) V# u+ c% W, u  此言一出,满朝沉默。您真是孝子,我们无话可说……每个人都清楚,这跟长宁节上寿的本质一样,都是刘娥在背后指使,那么争也是白争,并且争了也争不过。曹利用、王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还做什么呢?到时候随波逐流,一起跪倒磕头就是了。
# {$ Z8 c9 i& f1 h* ?" p: ]  这正是刘娥要的效果,沉默是金,闷声发大财,等哀家变成了寡人,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可是且慢,宋朝建国至此己经69年了,共三代君主,一以贯之的善待天下士大夫,尤其是被五代乱世所损伤的文章道德正气早己恢复,人间早己不是纯粹的唯利是图的世界。6 e$ N& r' L; |* @: H$ S2 p" K
  作养天下士子,士子自然有报。有宋一代,烈士不断,直到崖山覆没时,穷途末路仍然忠贞不屈,这就是因果。赵匡胤比朱元璋就高在了这里,像明朝,皇帝对臣子暴虐,结果臣子们也德行败坏,承平之日可以在朝堂上大打出手,到了危难之时,举城投降,大雨中的金陵城外,跪满了投降的明朝臣子,据说他们簪缨上的红色被雨水冲刷,就像遍地流淌着血水……
, q" h& Q- }9 D4 z. _! W5 R  宋朝就不是这样,哪怕刘娥能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但是维护正统的人仍然会有,杀不尽,更赶不绝。新上任的宰执大臣们不敢反对,可一个刚刚回京的小官站了出来。
  L5 g" Q8 |9 ], s- X9 H  秘阁校理范仲淹。
; M) s" A8 f0 w5 I% h9 C6 \  上一次他修完了海堤进京当官后不久,他的妈妈就去世了,于是回南京(应天府)守丧。三年孝期己过,刚好是天圣七年,才回京城,立即就遇上了刘娥对江山社稷最严重的一次侵犯。
$ D3 ^2 e: j/ ?2 I2 m  ( ~) {6 }* b7 E& ~
  连载(662)
. A3 V5 e! Z8 H' p! v& u1 c  
" _# N0 }6 h! q; t/ ]9 d# W1 K" n; N! ]  冠盖满京华,斯人敢直言。) o* g5 P0 M' d
  危难中只有范仲淹站了出来,他直接上书,原文如下――“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A+ i0 T- y+ u+ N8 m! x
  要孝敬您老妈,请回自己屋里去,办公地点,不是内宅!
  M& r8 L  O/ o" e+ M' u& U) ^/ X9 k  不知这一年己经整满20岁的“小”皇帝看了之后会有何感想,这是最基本的皇帝义务和权力的说明书了,难道那么多的大儒,给您上了那么多年的课,连这个都没讲?!皇帝的心事不可猜测,可晏殊吓坏了,这位同样出身贫寒,可是早就习惯了富贵的“贵人”紧急召见范仲淹。0 T" p/ @2 N( O' a* K, {2 U
  ――仲淹,你想害死我吗?你这样乱说乱讲,是会连累我的!8 Y4 F" ]) y% k; {
  前面说过举荐的义务和后果,范仲淹之所以能当上秘阁校理,在皇家图书馆里和皇帝近距离接触,完全是晏殊在举荐他。这时范仲淹突然闯祸,把晏殊吓得半死。要知道这个人是有才并爱才的,北宋仁宗、神宗年间的顶级名臣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他的举荐,可他本身只是个胆小怕事,惜命如金的官场如意郎。, l# ?0 I- y. y
  他要的是官位,可范仲淹要的却是名节。, t7 j- f7 ?3 F; k0 l0 q
  范仲淹冷冷地回答,承您举荐,每天都怕不称职,让您难堪,谁知道今天竟以忠直得罪门下。之后拂袖而去,他紧接着上了第二本。这一次石破天惊,骇人听闻,他直接要求皇太后退位,把亲政大权还给己经成年的皇帝!, L6 S; p; y; _' C8 T+ w/ {& G
  晕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刘娥从真宗朝天禧元年赵恒得病时起,正式在幕后管理这个国家,近十多年以来从来只有她呼风唤雨,杀伐决断,连寇准、丁谓这样的强人都倒在她的手下,谁敢抢她手里的东西?王曾、鲁宗道最大的限度也只是阻止她严重出格的几件事罢了,从来没想过剥夺她的权力。
  ^% l7 r, v, e9 y  那是刘娥的生存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2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63)0 Z/ _% s" x( N4 F& o, R$ }* q
  
4 Z5 }1 o5 y0 \% b) b3 ~+ h1 u  奏折交上去了,范仲淹坐等天雷劈顶,可是左等右等,居然晴空万里……搞什么?仔细想一想,似乎百分之百的眼下没什么,可未来更险恶。
0 q! E9 {" i" ?, K3 o  参照王莽篡汉、武曌篡唐的前例,刚开始时都是一副大仁大义、胸襟宽广的圣君嘴脸,别说只是上个奏折表达一下个人想法,就算再出格的事,都可以百无禁忌。当然,肯定秋后算帐。
0 \) S# A! T- {7 r  那么刘娥在搞什么鬼?范仲淹决心扳倒大树捉老鸹,一定要把事情做清楚。他主动去查,却发现他的奏折根本就没交上去,一直在政事堂里压着呢。; {0 a% ~) H: V9 k5 o9 g+ f
  新上任的宰执大臣们原形毕露,都是一群软蛋!范仲淹愤怒但无可奈何,秘阁校理的官职实在是太低了,就算他想越职进言,都没有门路。那么接下来还做什么?按说这他应该明白些事理了,在他自己而言,他己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该说的该做的,都己问心无愧;对整个官场来说,他也要照顾一下其他人的感受。2 n' r1 \1 v  d3 N. [" ~( T. j
  政事堂长官在给他面子,奏折压下了,虽然刘太后肯定会知道,官场也都会知道,但就当没发生过,大家仍然平安过日子吧。这难道不好吗?范仲淹的回答是,不好!
3 K' l( O- [2 N) L8 q( {  他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国家在发生什么事,而臣子们应该去做什么事!为此,他主动上书辞职,要求把自己直接贬出京师。这次他如愿了,国家迅速反应,他被任命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判官,即日上任,马上出京。; r1 R5 }2 i! ]5 y: ]
  范仲淹出京,变成了当权者的噩梦。他在秘阁的同僚,还有慕名而来的官员为他送行。长亭中,众人举杯致敬――“范君此行,极为荣耀!”4 p% Z5 ^( F& e: n! F
  至此他拉开了自己跌宕起伏,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更掀起了扼制刘娥篡权,为仁宗收回皇权的斗争。
8 m- g) ^* |; ]/ H  0 R; B. r8 H, w: V
  连载(664)
) c, \3 t% s  m; K2 L9 R) m1 j1 r  $ Y) G6 r& j( Q  @$ D
  范仲淹之后是宋绶,此人的规格很高,是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可以说是宋朝里又闲又贵的有数的职务。可他也不要命了,不仅反对,而且条理分明。
/ [9 l1 _. M" f/ j5 `  请太后把军国大事以外的皇权,先还给陛下。, k5 ?& q3 {5 D" n7 Y' D: O
  范仲淹是鲸吞,一口气就要让刘娥返回深宫,彻底养老;宋绶是蚕食,慢一点,一步步来。但结果都一样,宋绶也被赶出京城,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去支援地方。
' `! {, A* i% x. L) J  按说这样的打击力度很大了,再也不顾忌什么影响,甚至就要杀鸡骇猴,杜绝这股打劫太后权力的歪风斜气,但没用。宋绶之后还有林献可,刘涣,以及一大批不知死的鬼。他们分开时间段,一直保持着上书的节奏,让太后始终都能听到要求还政的呼声。
* Q3 @# |. f3 f" N: V& V, B9 X  结果刘娥真的火了,看来还是赶的不够远,打得不够疼。很好,让这些人直接跳过长江,到岭南反省去!“蹿贬岭南”,在唐、宋史上非常经典的处罚决定就这样发生。可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事还是接二连三的发生,渐渐的,刘娥开始认清了一个事实,她对自己的将来也不得不进行了一点修正。
5 @  @: G+ Y- Y. Q. m  事实:她可以控制宋朝的顶级官场,做到让东西府长官一起换人,可是除非把整个官场都换掉,不然,她还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历史记载她心慌了,私下里找来了宁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勗,悄悄地问:“外议如何?”
4 m. l' U8 s+ P9 U- p8 j: T  外边都说我了什么?
# M7 r+ ^: Z  r, `/ p% c0 P- B  李驸马沉吟了很久,才说:“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即冠,太后宜以时还政。”还是要她还政,说到底,无论怎样都是要她还政……不知道刘娥是不是会仰天苦笑,像蜀人最敬重的汉诸葛丞相那样说,“时也命也,夫复何言?”
. |! S- d: u6 n  K" B" m- f; ]9 l  真的,这也是刘娥的另一个先天性的悲哀,除了出身太低之外,还失去了当女皇的先手。在她之前约341年前,武则天表现得太生猛了,让那之后所有的男士都在提心吊胆,决心不让那件事再重演。怎么办?唐朝三代以下女主临国,宋三代之后她刘娥就再也做不到了吗?
5 O4 [& P) {3 k8 O2 W  苦苦思量,最后刘娥变得心灰意懒,太后、或者皇帝?就走着瞧吧,到哪步算哪步,再不强求了……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后,宋皇太后刘娥再没有什么突出特别的争权行为了,随着时光流逝,她越来越老,她的儿子越来越大,她最大的举动也只是派人给儿子送去儒家的一些关于孝道的经典,如《孝经》、《论语》、《惟皇戒德赋》、《帝范》等等文章,要他反复诵读。7 M- }) t- Q5 O  H; T1 n; e0 R' y
  孩子,或许我还会再活几年,你还是再乖一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3: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65)) G' g1 o+ z! ?1 A; |* W% U
  + ^8 s; [$ ^. W: _# J# X4 e
  宋朝的妈妈终于对儿子有了些许的慈祥,这很好,可是西北之狼己经悄然茁壮成长。党项皇子李元昊一飞冲天,成了大漠上空飞舞翻腾的蛟龙,所向披靡,不可阻挡。, j1 _6 x: L0 x* t, }: D. ^
  宋天圣六年时,他一举击破了夜落纥可汗,终结了党项与回鹘之间近20年的甘州争夺战。此战过后,党项人的势力深入了河西走廊,而李元昊本人也得到了太子的名位。再过两年,就在刘娥无论如何都要尝试一下当皇帝的滋味,为此不惜把大宋朝局都推倒洗牌时,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王曹贤顺也投降了党项。- w. _& z* V5 X% P8 \
  瓜州曹氏,来例非同小可,他们是唐代归义军的后嗣,是汉人在河西走廊上一直顽强生存的最后一个据点。他们的历史要追溯到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先是安史之乱,唐朝征调陇右、河西诸军入援内地,结果吐蕃人乘虚而入,沙、甘、肃、凉、瓜等州全部陷落,而唐朝无力收回。
2 M5 o, M8 b. M" d' v  但汉人始终在反抗,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时,张议潮率领汉人赶走了吐蕃,之后千里迢迢带着河西十一州的地图、户籍进长安,向皇帝报捷。河西重回了,它仍是大唐的。唐天子无以为报,封张氏为“归义军”。
  i8 C7 n3 O9 u; ~0 }/ F" t0 T  再以后重经战乱,几度倾颓,归义军内部分裂,给了周边异族机会。回鹘、吐蕃都卷土重来,张氏被淹没在了西北的狼烟之中,直到曹氏兴旺。在公元914――公元1002年,近90年里,曹氏有6位子弟继承了归义军的头衔,顺利地渡过了中原五代十一国的动乱年代。这期间他们与周边的异族处和平共处,生活气氛就像李继捧、李继迁的父辈们主动向宋朝天子进贡那样,彼此尊重。/ u2 y) y7 R/ ]- c1 x/ |+ S3 e
  但是到了第六位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的晚期执政时,甘州的回鹘人突然挑衅,战争暴发,归义军内部再次分裂,曹延禄兄弟被迫自杀,由他的族子曹宗寿继承权位。这时归义军实力大减,虽然宋朝再次确认它的名位,可实力决定一切,曹氏仅仅剩下了瓜、沙两州。. e& k, b0 ~% X- F
  曹宗寿自知行将没落,他在覆没前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他的名字。他把瓜、沙两州各佛寺收藏的经卷文书共约四五万件秘密运送到了沙州(今甘肃敦煌),封存在了莫高窟之中。此后这批珍贵无比的国宝被完整地保存了近900多年,发现时,它们完好无损。可那时,才是真正的悲剧开始的时候……, p2 j! G, V2 m9 f: N
  5 ?" K% g9 _9 t$ |/ r  Q% p
  连载(666)
: l7 m/ B" R# d, n# i$ E  6 d  S4 A. b0 ~3 A$ _( P4 \: g
  党项得到了瓜州,进一步侵入河西走廊,李元昊本人也在三位国之少年中稳持先手。下面年纪最小的那位也终于登场,辽国太子耶律宗真在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的六月登上了辽国皇位。! N9 [# a$ N) g# M0 V
  他的父皇辽圣宗耶律隆绪死了,享年61岁,在位49年。“圣”――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神话难明曰圣。这个谥号就算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也绝对少见。在后世,只有清朝的一代大帝康熙才配享有这样的庙号――圣祖。$ F8 N: _/ e2 g2 u; a; ]% j
  可是纵观耶律隆绪的一生,他也勉强用得。当然,是指在少数民族的皇朝中。在武功方面,澶渊之盟可以归划到他的母亲名下,他亲政之后,曾经对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连年得胜,并且远征喀什噶尔,声威远播中亚。: B' m4 Y2 S/ I, K* p' E
  在文治上,他更是辽国承前启后的一位明君。在他早期,他的妈妈以他的名义把契丹、汉两族拉成平等,同罪同罚,再没有歧视;他亲征后更上一层楼,自他而起,辽国的游牧奴隶制开始瓦解。他下令,以前被强迫当部曲奴隶的,可以回归原籍,成自由人。遇到水灾卖儿女的,以第二年正月起,每天计佣钱十文,卖身钱价满,就可以恢复自由。并且在他统治期间,辽国新增了34个部族,那都是原来宫帐大族的官私奴隶,从圣宗朝开始,这些人可以参与国事,可以作官,一切与正常人无异。/ R6 {! ~- l/ D  H" G# E* p. t
  综上所述,这己经不是一个纯游牧民族血统的酋长了。他有见识,有爱心,不残忍,在位49年之间,辽国境内的各个种族基本上都能平安生存。平心而论,这是他个人的崇高之处,也是汉文化熏陶的结果。
8 R# S, c2 ~" h" Y) Z  西晋五胡乱中原时,把汉民当成猪狗,结果随后兴起的隋、唐两朝让他们吃尽苦头。契丹是个异数,他们从开始时就对汉文明非常亲近。以耶律隆绪为例,他一生精骑射,晓音律,能绘画,崇信佛、道两教,并且还能以契丹文字翻译《白居易讽谏集》,一生作曲达到百余首,堪称多才多艺。
; S6 A1 V. s6 T& X* l2 v  汉文明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契丹的强盛以及长寿,是之前的匈奴、突厥所不能想象的,更别说其它转瞬就灭亡的前燕、前秦之类的历史小片断。( C/ ?! L& L: w) a" w
  耶律隆绪死了,他比他的皇兄赵恒小了3岁,晚死了9年,两人都有仁德、宽厚的美名,但更像是他们的身后之事,其实只相差了一点点,就几乎是无差别翻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17: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67)
* T$ P8 t/ \  A+ C  
" D; i" ?5 {- z7 G! \6 \  @# |+ y  他们都管理不了自己的后宫。辽圣宗更惨点,还没死就出事了。
/ A' ?3 ]8 Z- ^" u, U5 L. T7 H5 T! n  太子耶律宗真的亲妈,原侍女萧耨斤女士突然跳了出来,大厅广众之下当面辱骂皇后萧菩萨哥,“现在还有人宠着你吗?等死吧!”
. i% U5 M  N' n7 b  果然,耶律隆绪刚刚咽气,萧耨斤立即自立为皇太后,就是辽史里的钦哀皇太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皇后、现本应是皇太后的萧菩萨囚禁,再把萧菩萨哥的整个家族连根拔起,比如说辽国北府宰相萧钽不里,至于罪名,那是相当的贴切――谋反。
% K$ ^3 \6 p6 a4 r  ^# W6 K, z. `  紧接着下一步,打击重点再次回到原皇后的身上,无论如何,她必须死!这时辽国上下没有任何人敢反抗萧耨斤,只有小皇帝站了出来,为自己的养母求情:“皇后侍奉先帝近40年,并且把朕养大,太后之位本是她的。现在太后当上成,还要治罪,这太残忍了……”; Z4 L5 F( u" N' [3 {$ r9 Q8 Q& B) O7 i
  却不料他生母的本性就是残忍的,只回了他八个字:“此人不除,当有后患。”一定要她死。最后宗真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才勉强把萧菩萨哥押送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软禁。
5 z$ S' m4 F& z( A  宗真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样就算有了一线生机了。可他毕竟还是太小了,14岁的孩子没法理解到一个本性凶残的女人压抑了14年的嫉火,能残暴到什么地步。萧耨斤趁他外出打猎时,突然派人赶往上京,不走任何程序,直接杀掉原皇后。) |: ]) D8 d4 j
  辽史记载了齐天皇后萧菩萨哥的结局,那一天秘使到达,皇后没有乞怜,更没有漫骂,她平静地说:“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容我沐浴,而后就死,可乎?”
5 j! {, Q$ t, f2 p1 c% R1 T  ^, N: ^  秘使默默无言,躬身退出。片刻之后,齐天皇后上吊自尽。宗真就这样失去了养母。但他很快就发现,他根本就没得到过生母。
' u6 ]* h/ D. v7 N8 u1 w+ B5 ^  . K' A. l( C9 X2 P* ~
  连载(668)2 T$ g  B4 {% Z: v
  
( j( l$ a2 f' e1 b: a, n  他妈妈对他也像是仇人。新太后上任,把亲儿子完全架空,自己的娘家兄弟一个个都扶上了辽国的权臣重位,紧接着再大把捞钱,办法就是卖官。$ \7 u4 s. D& q8 a
  这个侍女出身的女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浅薄和狭隘。从此辽国王廷变成了菜市场,谁有钱谁当官,什么东西都有了个价钱。可是试问国王的珍宝是什么?你都是皇族领袖了,你要钞票和财宝有什么用?
5 Y1 H, h$ s6 l! |; w  土地、军队、稳定,这些才是国王的财富,可惜这些贵族出身的萧燕燕懂,一个久受压抑的侍女可不懂,萧耨斤只认得眼前的官位和现银,除了这两样,什么都是假的!
$ b' S% U( U- k% ]  包括她的亲生儿子耶律宗真。4年之后,萧耨斤开始对宗真下手,具体情况,她可真不愧是述律平的后代,跟自己的老祖宗犯一个毛病,看自己的长子不顺眼,要让二儿子去代替。
1 z  `) ^4 Z# [( ]2 N) }  可惜宗真的弟弟,耶律重元(《天龙八部》里被萧峰在百万军中抓获的皇太叔)不想跟老妈恶搞,他悄悄地把造反内幕报告了大哥。宗真提前发动,把亲生母亲押送到父亲辽圣宗的墓地边软禁。可是他终究心软,没多久就把生母接回到京城,但母子之间毫无亲情可言,嫌隙终生不泯。
1 u. S: B1 d! V  H9 q, c$ _  以上就是辽国女性天下无敌,强大过分只好内部厮杀处理的兴宗妈妈双城记的故事。相信有人会问,契丹人不是汉化了吗?汉族的礼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嫡”统论。家有长子、国有储君,皇太后之礼也一样。
; }2 X7 F' J' @5 N& ?; U  皇太子即位之后,一定要尊其父皇的嫡后为皇太后,无论如何都会排名在他的后母之前,那么为什么这个萧耨斤(对不起,不愿叫她萧太后)就强悍到了这个地步?“自立为太后”,并且马上把丈夫的元配夫人废掉再害死,这是谁给她的权力?
! n2 Q: W1 W5 w$ |5 b( k  没谁给她这个权力,只能说,这是草原的规矩。并且以现代人的理念来看,尊重妇女的生育权,让亲生母亲享受儿子的最大回报,简直是太应该了,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3 O! B2 j' M0 `8 C
  好与不好,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这里不谈人权和礼教,只去分析萧耨斤和萧菩萨哥的成败功果。一切都是萧菩萨哥太仁慈,而萧耨斤太暴虐了。试问在圣宗没死、兴宗未立的14年中,她有多少机会下手做掉萧耨斤?当断不断,萧耨斤可丝毫没承她这个情,只要反过手里,就立即斩草除根。$ ^1 {- x! a; N
  这个女人的政治能力很低下,可政治心性很标准。% k4 X: \* D2 [' m) K% a7 q+ s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宋朝关于太子生母的双城记故事。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的六月份辽圣宗死,兴宗即位,萧耨斤杀人。半年之后,宋天圣十年的二月二十六日,宋朝皇宫里的一个女人也默默无闻地死了,在名义上,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前朝嫔妃而已,但她的死亡,对当时宋朝的稳当至关重大,对宋朝仁宗亲政之后的朝局发展更加影响深远。3 n  k1 _6 D8 _$ L& ?) O5 F8 J& B
  因为那位非凡的宰相,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个性鲜明的招牌动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7: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669)9 X8 Q2 _/ M# x( P
  - g( }% K6 k2 E6 g9 n
  公元1032年,宋天圣十年的二月二十七日早朝,“小”皇帝赵祯照例陪着他的母后刘娥走上了大殿。帘幕在他面前垂下,母后在右,他在左,先后落座。
1 g& a4 R6 I8 Q+ k6 R: T  很平常的一天,只是不知道他昨夜是否心神惊悸,夜不能眠。
3 {) }1 R5 E% U: q0 g3 ~: [  这时他己经23岁了,此前己经不算短的岁月里,他留下的印迹少得可怜。按史书记载,这位国王大概只说过10句话,而且完全无关痛痒,与国家大事无关。) y& Q( E, `9 K. w3 `
  比如,他父亲真宗赵恒出殡时,灵车法驾造得超巨大,别说出城门,就连开封城沿途的民宅都碍道儿。于是当时的治丧委员会说了,得拆了城门,再拆民居,一路拆,才能平安地送走前皇帝。刘娥就同意了,但当时年仅13岁的赵祯突然说,“城门可以拆,民宅不能动。”
0 s# p. K+ C. R. k" X  于是仁宗之“仁”,从小彰显;, p3 h- x0 p: T6 F0 W
  再比如朝堂之上,宰执大臣们和太后反复论事,商量怎样处理这个庞大帝国的每天柴米油盐事,作为皇帝,有时他得表态点头,于是经典出现。他说:“但尽公道就行了。”
8 I- |# `( ~+ J4 ~3 t3 n* H  公道在哪儿?就在他妈妈的心坎里……凡此种种,这就是10年以来赵祯的全部人生经过。所以他肯定习惯了默默地坐在妈妈的身边,做个又乖、又哑的好儿子,不管出了什么事,他的职责就是――八风不动,聋哑到底。3 ]6 _; t% R- j) a# F2 L3 \$ Y$ o$ \
  这一天也不例外,只见和平年代里、早朝很无聊,正要解散回家,突然首相吕夷简走了上来,此人像是问了一句很琐碎很无聊的话。
; y, d- \# H% ]  “太后,听说昨天宫里有位嫔妃死了?”(聞有宮嬪亡者。)' k% ^- P" L6 m; Y: p0 y
  真是没品,不管满廷官员什么表情,相信小皇帝一定对他投去了轻蔑的一瞥。才上任的,你什么都不懂吧?宰相该干什么你不知道?甚至宰相的职权有多少你也不知道?你是皇家办事员,宫廷之外才是你的天下。却不料他的威镇天下的母后突然间站了起来,如临大敌,“宰相,你要管宫中之事吗?”
1 B3 v2 V0 M7 \) ^- U  说完不等吕夷简回答,立即拉起了他,走进内宫。那一天,赵祯一定满腹不解,但是他己经习惯了无条件、不询问的顺从。他被匆匆带回内宫,然后他的母后又匆匆离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不知道,更不敢问。' R* F: t7 O9 Y; h7 L+ Q
  
+ e/ V; j, W" @$ e1 c" c( e8 H9 g6 R  连载(670)% D. E. `; j- g% c, v' B9 l
    h" l' G( F4 }0 T- @7 q. N
  刘娥急速回到前殿,吕夷简仍然原地没动。四目相对,心知肚明,刘娥直接发问:“你为何要离间我母子!”(卿何閒我母子也!)
. Z2 I8 b3 q  y2 c6 [$ e  吕夷简也只回答了一句:“太后,以后你不想再保全你的家族了吗?”(太后他日不欲全刘氏乎?)
9 J0 N2 R( w, Y9 e4 Z  大逆不道,当殿无礼,竟然敢威胁当朝太后的家族安危!可诡异的是,一生强势的刘娥却沉默了,她细细地思量,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意稍解”。她消气了,并且有些理解了吕夷简的用意。9 D, `3 C  j( O
  当天就这样散了,但事情还没完。上面吕夷简和刘太后的共四句话的对白根本前不知头、后不知尾,但涉及面极广,那与绵延了23年之久的宋廷最大内幕有关。简单地说,刘娥是有福的,这位“宫中嫔妃”远比她年青,却死在了她的前面,这让她少了多大的麻烦。但吕夷简所提醒她的关于她的家族的安危的话也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她才会“意稍解”。9 S3 z/ z9 P! |, N
  但是犹豫了,却没有去做。她仍然要用普通的宫人之礼去发送这位“宫中嫔妃”。而且理由冠冕堂皇,是礼部的官员查出来了该嫔妃死的时辰不对,所以没办法大办丧事。这时吕夷简再次站了出来,他反对,这次不再问太后是不是还想着秋后算帐,直接要求在皇仪殿治丧,太后和皇帝都要举哀成服。- Y+ r. q3 ]# o9 c3 {8 Y5 p
  刘娥没理他,宫里有圣旨传出,说要把这位“嫔妃”的灵车从皇宫的城墙小门运出去。吕夷简火了,他直接要求觐见太后,我们面谈!刘娥再次拒绝,她派出了一位相当震撼的大太监,就是那位把曹利用赶尽杀绝的罗崇勋。要他去问,你吕夷简到底想干什么。
* F% ?* X9 h* |7 o  吕夷简的要求很简单,灵车一定要走西华门,除此以外,概不答应。2 p7 g8 ^4 n) B% T6 Y2 i
  刘娥很失望,这就是她亲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她派罗崇勋再去传话:“想不到你也这样!”(豈意卿亦如此也!)* R, g8 Y4 u0 W, s% w3 u
  吕夷简无动于衷,他回答:“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太后不许,臣终不退。”- d' T; d0 M* q: Y; d
  但是吕夷简倔,刘娥更狠,你不退,我更不答应。结果罗大太监来回跑了三趟,宋朝顶尖的两位大佬就是谈不笼。这时吕夷简面临抉择,还要怎么办?再僵下去会不会立即吃眼前亏?可是突然间软了,还不如当初沉默!' d9 D/ U% n3 q1 g+ \
  要做就做到底,人生才会有自己的标签。他决定扔出最重大的那个秘密,一切都挑明了说,咱们都别再藏着掖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19:57 , Processed in 0.0360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