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2)8 n+ e# J- O& E  X
  ) B" Q& ^0 p$ R( B* |) G+ b
  匈奴的大部队越来越接近汉军设下的口袋。
; y8 O* K. Y: K* M; w  但是,汉军所精心设下的一局棋,竟然百密一疏,而正是这一致命的疏忽,最终葬送了胜利的果实。- S+ V5 s' X3 b, O+ B+ K7 |: Q' N. ~
  离马邑还有不到百里的距离,但军臣单于愈发觉得不对劲,因为一路上居然看不到人烟,只见到成群的牛羊。以游牧为生的匈奴人对此怎能不生疑心?既然有牛羊,必定会有放牧牛羊的人,可是人呢?7 S( E( z, f$ b8 X  o9 q+ ]
  为了严守军事秘密,马邑附近的居民全部被转移,但是没有来得及转移牛羊,所以匈奴军队所到之处,只有牛羊,没有牧人。汉军的密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破绽。* `' \$ @4 |! m, m
  军臣单于满腹狐疑:“雁门郡乃是程不识管辖的地区,程不识治军以严谨著称,怎么会疏于防守到这种程度呢?”马上下令暂停进军,派出一支小分队,到四周进行武力搜索。
5 B/ u* R3 h5 T2 q  v  匈奴军队发现了一处汉军的亭堡(汉代的碉堡),便对亭堡发动猛攻,亭堡的守军抵挡了一阵子后,几十个人的守军怎么顶得住匈奴庞大的骑兵,缴械投降了。
5 i* V' v$ a( ]9 L: [" z# J  匈奴人打算处死亭尉(亭堡的指挥官),亭尉贪生怕死,便说道:“请让我面见单于,我有重要的军情禀告。”0 f8 h/ ^4 \5 x5 L/ ^7 A, u: j5 V
  
" K0 B  d6 d1 p, n; t% [  亭尉将汉军的围歼计划和盘托出。
. d7 G7 Q* y- l) |6 a  军臣单于震惊了!差点魂飞魄散,惊喊道:“我虽然觉得有点异常,但决没有想到背后居然有天大的阴谋。”( |$ R+ Z6 ?1 w7 V$ z- s
  匈奴军队在即将钻入汉军布下的口袋前一刻,悬崖勒马!军臣单于下令大军迅速撤退,一路上心惊胆战,惟恐汉军从背后发动进攻,直到撤到长城以北,才稍觉心安。* E! [4 V* y6 T+ K5 l0 ?
  3 Y+ ]7 f* K, N4 P4 ]
  王恢得知匈奴逃遁的消息后,脸色苍白。2 a5 B; L) q; d) p# ~+ W
  王恢统率三万精兵,任务是在匈奴骑兵进入到包圈内时,截击匈奴的辎重车队,斩断匈奴的后勤补给,并且切断匈奴军队的退路。
, s" n4 x* T& |4 x$ v: b" P! a  匈奴后撤了,使得王恢的军队,便处在距离匈奴军队最近的位置。如果王恢选择就近对匈奴大军发起攻击,那么他是有可能追上匈奴主力的。但是,王恢犹豫了,因为他手头只有三万人马,而匈奴却有十几万的骑兵,敌众我寡,而且又是一场遭遇战,匈奴骑兵将占尽优势。3 w7 G9 @: V; ?$ Y0 |5 G
  王恢放弃了对匈奴的攻击。
2 x" l) h% S& m! _& }2 M  韩安国、李广、李息、公孙贺四路大军闻讯赶来时,匈奴大军已经越过长城,逃回本土了。一次举全国之力,精心组织的伏击战计划最终流产。
/ u: n) K. a  e2 Q( K' M. L( M# C# c! e  ! j- w: |- G4 ^& H' Y2 b* Q
  汉武帝刘彻大为震怒!$ M: H' L0 J: U( m2 r7 [
  王恢成为计划失败的第一责任人。马邑伏击作战计划,是王恢首先提出来的,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整个计划万无一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百密一疏,居然使匈奴军队还未进入合围圈便逃之夭夭。匈奴逃跑时,王恢的位置是完全可以对匈奴发起攻击,但是王恢因为兵力不足有所顾忌,使得汉军在此役颗粒无收。; p6 g2 m9 e6 G' v
  王恢对未能发动进攻一事辩解说:“根据计划,我的军队应该是在匈奴军队进入马邑后才发动攻击,夺取匈奴辎重,抄截其退路。不料匈奴单于临时改变主意,未进入马邑便撤军,这时我只有三万人马,如果仍要攻击,势必会伤亡惨重。”" B/ i3 U5 h( S+ F7 R5 x9 E( A
  刘彻怒道:“朝中大臣,多数主和,我独支持你的马邑计划,并动员全国数十万兵力,听由你安排。即便不能生擒军臣单于,你还是有机会攻击匈奴的殿后部队,这样方能不负国人的期盼。可你却贪生怕死,裹足不进,不严惩你,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
( o3 [) d. v; i1 S5 T  6 Q+ o8 {: R9 C
  王恢被判处死刑。
" [. Z" W' l- E. X' T  平心而论,王恢罪不致死。王恢力排众议,坚决主战,拳拳爱国之心,溢之言表。马邑之谋,仍不失为军事史上之杰作,因为它离成功,只差了一点点,惜其功败垂成。王恢是相当杰出的战略家,然而并不是很好的将军,缺乏战场上随机应变的灵活战术方针,所以未能在匈奴逃跑时发动攻击。# d( ?7 i; v1 V' d% q8 h. p; M
  王恢虽然在兵力上远少于匈奴,然而汉军仍有二十七万的主力部队正从设伏地赶来,所以军臣单于决不敢拉开阵势与王恢决一死战,倘若王恢奋勇出击,必定是有所斩获。& o$ o/ m: P# q* j9 y# S
  王恢之所以必死,是因为刘彻想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卸在王恢一人身上。当时在御前会议上,支持王恢的大臣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与匈奴和亲,而作为皇帝的刘彻,则站在王恢一方。然而兵锋一旦开启,和平便遥遥无望了。面对朝中大臣们的诘难,刘彻让王恢一人背黑锅,独揽失利的责任。: g! k; `! g* K( w/ t- m  l1 Y
  王恢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 F# C* {" [3 P+ ~7 ?6 t3 x# E  
% s2 U( Q3 H, S) L8 U  马邑之谋,是一道导火索。0 J. J4 w5 ]/ W: y( z" f8 n- h" D
  它点燃了大汉帝国的激情,进入了一个热血沸腾的壮丽时代,大汉的男儿们前仆后继,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数千年后,当我等后辈回顾先祖们奋斗的伟大勋绩时,仍然为之深深地震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2)! E) F) h; d- t: B- Z( z
  3 {+ u4 w4 z. z( x  |1 j4 T
  二、从奴隶到将军:卫青的崛起
) V2 H# v1 H" _  
( M4 N' J! ^5 B" I" h8 @  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春季。暖风拂过,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又开始吐出新芽了。这种生机盎然的季节,又激起了皇帝刘彻狩猎的热情了。想到狩猎,刘彻就浑身来劲了,他兴致大发,吩咐手下:“传建章宫监卫青到上林苑,陪同寡人狩猎。”4 c. {$ R) |; o7 P
  卫青是帝皇身边的红人,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正蒙刘彻专宠。爱屋及乌,卫子夫身边的人也迅速窜起,皇帝时不时对卫家大肆封赏;同时,卫青也开始展示其非凡的才华,他精通骑射,勇武过人,深得刘彻的器重。; }4 s# G7 L6 G0 z$ I& @9 N- L
  上林苑是皇家狩猎场,占地面积十分广大,一直从首都连至终南山,荆棘杂草,树木成林,深沟险涧。为了扩充上林苑,刘彻不惜勒令这些地区的居民全体搬迁,以营造浩大的狩猎场。精力旺盛的刘彻酷爱狩猎,要狩猎,也必须要有好的猎友,卫青一身精湛的武艺,正是刘彻狩猎的最佳猎友。( y* V+ p: S6 n, J. k
  春风袭来,寒意微微。刘彻与卫青在上林苑内,跨山越涧,穿林过草,纵马驰骋,引弓射箭,追逐飞禽走兽,好不痛快。半日下来,射杀的猎物累累。卫青的箭技、勇敢、敏捷令刘彻十分欣赏,他笑着对卫青说:“狩猎场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战场才是你的用武之地,以后必将让你统领一军,建功立业于千里之外。”皇帝这么一说,卫青受宠若惊,连连称谢。
6 n- w# \) b6 j! y) X0 O: z  
6 r& r0 S1 I& ]) I+ I0 _  刘彻回来宫中。在宫中等候多时的侍者见皇帝归来,急忙跪奏:“陛下,边关急报。”
6 r) k! w7 M: M- J7 u  刘彻一听,想必是汉匈边境烽火再起,便喝道:“念。”7 a3 k: z: h/ O$ i
  谒者展开文书读:“匈奴骑兵犯我上谷郡,杀我官吏,虏我百姓,物畜被劫一空,望朝廷急援。”6 N" O/ g, d/ J5 M$ y1 C3 G
  刘彻听罢火冒三丈,大骂道:“匈奴小儿欺人太甚。马邑之战,胡儿侥幸逃脱,不思侮改。北虏蚍蚨撼树,屡兴事端,犯我国土,杀我臣民,掠我物畜,可恨之极。今又犯边,岂谓我大汉王朝无人?这次定当给这群胡儿一点教训。”6 T/ z: L' r- v5 l$ J& D
  
' e# e, N! t; i8 Y& y  刘彻脑子里就一个字:打!
6 [5 J1 z, }) q  必须给匈奴人一个教训。一直以来,只有匈奴人入寇汉人的边关,大汉帝国从未深入匈奴的领地,这种倒悬的局面必须结束。因为帝国不是绵羊,而是一头雄狮。2 |" V; K  K9 A. Q
  将战火引向匈奴本土!
) T9 g  i$ i% t! o  憋足气的主战派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 L  ~8 N# q& O1 G0 x( `  反击,在等待了数十年后,终于开始了。+ @+ {( v* i2 U& u
  
$ x5 ^" W7 Z$ X3 m! N% n& i  谁可当此反击重任?刘彻首先想到卫青,凭着自己对卫青的了解,此人有胆有谋,头脑清醒,判断力强,但是卫青毕竟没有打过仗,暂时不可做为统帅,只让他统率一个兵团;李广是打仗最勇猛的虎将,让他统率一个兵团;公孙贺是卫青与卫子夫的姐夫,年轻时便成一名骑士,与匈奴作战立有战功,在马邑之围时曾统领一军,这也是个可用之人。刘彻又想了想,大笔一挥,又增加一人:公孙敖,他曾营救卫青,极有胆略,刘彻就是喜欢有胆略的人。9 E% i, z9 w0 [% N: |
  从刘彻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四名将领中,有三人与卫家有关。然而卫青现在压力是巨大的,他必须要在战场中有所作为,否则不仅有负皇恩,而且甚至会牵连到姐姐卫子夫在后宫中的地位。2 Y$ g. C0 ^0 Y# j8 o( o- _
  四路兵团集结完毕。
) i1 `' F# i- w/ c' U  第一兵团,由车骑将军卫青指挥,从上谷出发。7 B7 F4 J: D3 i2 P; w6 _
  第二兵团,由骑将军公孙敖指挥,从代郡出发。- |( P( @: f1 P. G
  第三兵团,由轻车将军公孙贺指挥,从云中出发。
8 \& }% m* R# C- p& x7 W  第四兵团,由骁骑将军李广指挥,从雁门出发。
/ R: l; U6 K; {* r7 G  C  每路兵团各有一万骑兵,没有统一的主帅,各军独立作战。
$ K, E0 z8 v' W( j; W  
  ~8 V& W, u- y( B) ]. c  在四路将领中,李广资格最老,战功最大,名气最响。所以李广并不把其他三人放在眼里,因为他们都没有多少战争经历,李广心里就想:“我得先宰几个匈奴鬼子,让这些个后生长长见识,教教他们如何打仗,况且雁门这个地方,地形我再熟悉不过了,此番出兵,必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O6 A4 j7 u, O/ w  贪功心切,李广命令大军速出雁门,一路上急驰轻进,欲寻匈奴骑兵战斗一番,可是大军推进了百余里,却还看不到匈奴骑兵的影子。
* [3 E3 f: w/ c. }- M% ~  B4 [9 t  “奶奶的,”李广骂道:“胡儿见爷爷杀到,都逃得屁滚尿流的,看来咱们要徒劳无功了。”
, v4 B+ H. R' M  此时,远处有侦骑拼命地往回跑,边跑边大喊:“将军,不好啦,咱们中了胡儿的招了。”. S1 E# z) R" F: _+ K9 }8 c: r1 s9 w
  李广吃了一惊,只见满山遍野突然出现了匈奴人的骑兵。% \" E) G7 C! f9 N* e8 {1 N
  9 i3 `) i% C) w: a; Q6 l
  这是李广生平最惨烈的一场恶战。2 E5 w" I; A, ^& S
  匈奴的骑兵黑压压的一片,杀将过来,马蹄扬起漫天的飞尘,兵戈相交所发出的锵铿鸣声,响彻云霄。
6 U6 Z% U. k8 T. p% y2 |, L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3 B, |7 d7 F- C5 {& l2 p
  程不识将军曾经评价说:“李广的士兵都情愿为他效死。”李广哪来的这么大的魅力,让他的士兵又当部下,又当粉丝呢?在这场恶战中看出来了,李广让手下的士兵们先行撤退,自己殿后,且战且退。李广给自己定了一条严格的准则:只要还有士兵未撤退,他这个主将就绝不后撤一步。这是个伟大军人的信条。所以过了两千年后,李广和他所统率的士兵都早归之于尘、归之于土了,但他的粉丝群还在,区区在下就是其中之一。  Z$ p+ p/ n( n5 g
  李广是勇猛之人,也是幸运之人,在与匈奴人大小数十战中,李广多次身陷绝境,但屡屡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如有神助。但这回,李广着实倒了大霉了!+ @$ @1 d+ ^' G& Q
  士兵们多数奋勇杀出重围,但是作为主将的李广,却忙着与匈奴人厮杀,左突右冲,前劈后砍,撂倒了不少匈奴骑兵。恁是铁打的汉子,也有使完劲的时候,周围的士兵都战死了,鲜血染满战袍,战袍被兵戈刀剑划破十数处,李广身上十几处伤,他粗壮的手臂还挥舞着利剑,但力道却有所减小了。4 }; M- x5 {2 o% R! ~
  战死沙场——这是李广的夙愿,战场本来就是武士最理想的归宿地。不料匈奴人都晓得李广的厉害,非得将他生擒不可,因为匈奴人非常崇尚勇士,而李广,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勇士。
/ q9 q: P* [5 ^6 }  李广正挥剑砍杀,冷不防一个匈奴人从背后飞来一个绳套,正好套住上身,那匈奴人猛的一拉,完了,李广当即被绳套给捆上了。“活捉李广啦——”匈奴骑兵发出了一阵狂欢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3)
2 D& O  g9 [) F9 a! T% @, }5 I/ v+ F    c1 D# X3 }9 ~4 Z/ {
  十几处伤口,鲜血汩汩流出,李广摔下战马,晕死过去。
' `7 W( M& d3 i0 }) D( D$ R* f  他以为自己死了。+ `3 K0 c) o# D
  但是睁开眼后,他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2 a. W# h2 x9 T) v8 ?, s  匈奴人很优待这位勇士,给他包扎了伤口,因为李广失血过多,伤势极重,因而也不捆绑他,而且弄了一副单架,架设在两匹马中间,把李广放在单架上,让两匹马驮着他慢慢地行进。0 Y3 z! ~! Q( u$ \% N' x
  “怎么没死啊?”李广颇有几分遗憾。0 n# Q7 R" |2 A: H! G/ N3 x
  想到自己将作为一个战俘被押解到匈奴的王庭,这如何是一个英雄的结局呢?不行,一定要逃出去。可是怎么逃呢?李广觉得自己虚弱到极点,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R4 K1 z" n+ x2 X5 v" k  他微微睁开眼,向两边瞥了一眼,在他两侧,只有少数几个匈奴的骑兵,他们边走边聊天,甚至也不看他一眼,打死也不相信这个重伤得奄奄一息的人,居然还在打算着逃跑。
) D  P9 }% b1 ^6 M! J. q: S  嗯!那就先躺着休息休息吧,恢复一点体力,放松一下,看一眼湛蓝的天空,几只雄鹰在低空盘旋,多么矫健啊,北地还寒冷,但春天的气息正悄悄地来临,天上隐约有几颗星,那是不是传说中的幸运星啊?- z5 C1 K; X9 ]
  7 B1 B8 I! r- W- `
  荒凉的土地上,只有马蹄声单调地回荡着。
  c; \6 B% r0 t' p( }  李广暗中观察所马队所走过之地,把各处地形默默暗记在心。他原本强壮的身体在休息之后,渐渐恢复了一些体力。他在等待着逃亡的最佳时机。, E) @# o. ^4 X
  恶战之后的行军,令匈奴健儿也觉得体力不支,看护李广的骑兵也渐露疲态,骑在马上的身躯摇摇晃晃的。
. G. q8 y4 |$ _+ {  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X$ c9 C3 c2 K' k& M
  逃亡的念头,激发了李广身上的潜能,蓦然间,他大喝一声,从单架上一跃而起,饿狼般地扑向身边的匈奴骑兵。匈奴人尚未来得及反应过来,便“哎哟”一声,被李广重重地撞倒在地。李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过匈奴人的马鞭与弓箭,跨着骏马,扬鞭而去。
3 a' L+ H3 G# s" \! N  “不好,李广跑啦——”叫嚣声中,几个匈奴骑兵纵马追赶。
6 t8 y2 ?8 _2 c, a5 h+ D  连李广自己也不知哪来的气力,一路狂奔,匈奴骑兵苦苦追赶。李广的箭术天下第一,他翻身搭弓便射,匈奴人的马匹当即中箭倒毙,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毕竟匈奴人对他还算尊重,否则一箭便要一个匈奴骑兵的性命了。
6 @" g# d% w% s4 F  费了好大劲,终于摆脱了匈奴人的追赶。李广向着南方的方向,驾马急驰,终于看到了汉军要塞的旗帜了。2 L* G4 e. D. O4 e' R
  要塞的汉军士兵见一骑急驰而来,眼尖的人惊叫一声:“原来是李广将军。”众人赶紧出塞相迎,李广脸上浮出虚弱的笑容,低低说了一声:“终于回来了。”便一头倒地,晕倒了过去。7 s: ^" F, l" w
  
+ f" X8 N$ `7 i  在李广兵败被俘的同时,另一路大军,由公孙敖率领的一万人马,也遭遇到匈奴人的围攻,大败而归,一万骑兵,战死了七千多人。
6 N& K% ]5 B  E# I( F. y! o) L. U9 z  公孙贺这一路大军呢?在匈奴境内逛了一圈,欣赏了一番草原风光后,竟然没有遇到匈奴的军队,只好悻悻而归。没有任何损失,当然,也没有任何斩获。4 A) K2 J2 ~6 K  d( z( j
  这三路大军,要么惨败,要么无功,只剩下卫青统领的这一路大军了。, ?6 T& z0 h/ w
  卫青能否为汉军挽回一些颜面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必诛-34)% J' A5 Q, z( _8 u* F
  
! L9 `; S9 I+ R, h: ]6 x  汉武帝刘彻让卫青从上谷出兵,在此之前,上谷刚刚遭遇匈奴军队的进攻,损失惨重。刘彻的用意很明显,让卫青主攻最可能遭遇匈奴军队的方向,希望卫青能以辉煌的战功来证明,皇帝的宠幸,绝不仅仅因为裙带关系,更因为卫青本人的才干。
- b- y! D# B  P, F0 y' K' k  卫青带领一万人马出了上谷,进入匈奴人的地界。空旷的土地上,一片荒凉的景象,杳无为烟。1 ~' I$ w/ S& u# x" `
  匈奴的主力已经向西转移了,去伏击李广与公孙敖的军队。
% H5 w$ ~! y3 H+ }6 h; I2 Y  卫青深入匈奴境内一两百里了,还是捕捉不到匈奴的主力。怎么办?是继续搜索呢?还是打道回府?如果是继续搜索,那么茫茫北地,没有一点儿的线索,说不定还会中了匈奴人的埋伏。如果打道回府,那么劳师无功,岂不辜负了皇帝的一片期望?; E/ R3 o* E. r. P4 b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不象汉族人一样,有固定的城池作为攻击的目标,这是反击匈奴所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要是连敌人都找不着,那这仗还怎么打?0 s9 S+ `+ H' W8 n/ T
  “固定的目标。”卫青猛的一悟,眼睛一亮,呵呵一笑:“有了!去龙城。”
& l, G7 x- x5 S3 x0 R  
$ X- ~$ M, y4 Z0 c  L# r- r  龙城?有没有搞错。1 J9 x9 y# b/ i2 `% k4 v
  为啥要去龙城啊?龙城那儿有匈奴鬼子啊。
9 A" U  [; i" W9 J- j1 e: o) J  怎么知道那儿有鬼子啊?那是匈奴人拜天拜地拜祖宗的地方,能没有人吗?
: x) F3 S: v  Q0 a* l$ y  龙城在哪啊?在数千里之外。$ {) M6 `  t, X: i( [5 w/ J4 X; p
  打匈奴鬼子要到数千里之外啊?那你找给我瞧瞧。
) N! R0 p& V$ o9 T3 W  咱们有多少人马啊?有一万人,不算多,不算少。遇到十几万匈奴骑兵,咱不算多;遇到数百名匈奴游兵散勇,咱不算少。( S1 @  [) M7 w: F7 R/ P
  那龙城有匈奴人的大军吗?大概就是小部队吧,离边疆那么远,驻大部队干嘛呀。
" {8 J2 m5 U  d9 u$ e# k+ J9 Q8 l  跑那么远打个小部队值得吗?躲那么远咱都打得到,你说匈奴人能不心寒吗。
, h  r4 m; G' q& S8 V; E  咱们跑那么远能不暴露行踪吗?咱从大漠穿过去,躲开放牧区。
1 w. _8 H; n) ?7 ?/ V  这好象太冒险了吧?出奇制胜嘛。2 Y: {' i) r4 X: M) M% w
  咱还能活着回来吗?这得问问老天爷了。) j: q6 }4 B: w# d/ [; L+ V
  
, G5 D5 M- r6 c  龙城(蒙古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是匈奴人的一块圣地,每年五月份时,匈奴人便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集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现在春季刚到,龙城的大规模祭祀活动还没有到来,作为匈奴人的圣地,这里常年有军队驻守,这正好是可以发动突袭的固定目标。
: i0 s9 t* d7 e& T  军中有几位向导,正好晓得龙城所在,卫青便命他们带路,全军向龙城进发。
8 ^; H  c5 l  T& M, s- j; X  卫青初上战场,出手不凡,这是一次大冒险。
7 u- d+ u; C; w# r! P; h6 M  出发前,卫青发表演说,鼓鼓士气:“取胜之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龙城南接大漠,此大漠荒凉无水草,所以匈奴人不居住于此,我军正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穿越大漠而不被匈奴人发现,现在北地寒冷,匈奴主力多集中于大漠之南,漠北则守备空虚,正好可以趁虚而入,况且行军作战,不仅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也要在心理上重创敌军。倘若我军可以对数千里外的匈奴心脏进行打击,岂不令匈奴人胆战心惊么?”7 w. d9 Q) K' C
  于是卫青大军向大漠深处挺进,直插向匈奴人的心脏:龙城。5 G# G/ l7 K  Y- P3 j
  
( f! d' `! _4 U9 E0 A& ^6 H  这支西汉时代的快速反应部队,进军神速。当汉军出现在龙城时,龙城的匈奴守军大惊失色,怎么突然有一支汉军部队从天而降呢?
9 r5 F9 v7 g  `9 A- i$ Q  龙城的匈奴守军不多。是啊,在此之前,汉军几乎没有跨入匈奴境内作战,谁会料想到,汉军第一次出击,就是如此大手笔,将战场选择在数千里之外的龙城呢?1 M7 s7 B# T& R9 j7 ?
  还没等匈奴守军明白过来,早已蹩足劲想干上的一仗的汉军骑兵,迫不及待地杀了过来,利剑在手,砍瓜切菜般地劈向胡人的脑袋,不一会儿功夫,龙城留下了七百具匈奴无头骑士的尸体。
  x8 u9 E/ x( r1 Y' w. v  汉军大获全胜。
) W& K- U- U3 S5 M: q0 p: ?  为了给匈奴人造成心理上的震憾,卫青放一把火,把龙城烧了。
9 R# {0 l3 x( x% H  汉军迅速从龙城退出,沿着大漠边缘向东南返回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5)& ?1 K# u' C+ k! {( ?; X7 g
  : {' z5 H) N- S3 A  i$ i
  卫青对龙城的奇袭,击斩匈奴七百人,这是汉军此番出征的惟一战果。
0 X/ @& l8 U$ k: H& B  首次对匈奴的反击,汉军损失惨重。李广、公孙敖两路大军,伤亡人数超过一万人。& W: T4 w$ L3 [( g
  这种结果,令汉武帝刘彻非常震怒。前几年的马邑之围徒劳无功,而此次出击居然大败而归。李广、公孙敖被逮捕,交由军法审判,两人均因对失败负有责任,而被判处斩刑。不过根据汉代的律法,两人缴纳一笔的赎金,就可以免死了。汉武帝在军事将领处置上极其苛刻,这在日后产生重大的流弊,并成为武帝后期军事人才凋零的原因之一。- c$ L# y/ S  R1 R& z/ D
  李广与公孙敖交了一笔赎金,免于死刑,但被贬为平民。
8 }/ E7 w9 b6 ^0 c  k8 M4 e. L  4 C( c/ d% c) T9 z
  卫青则被擢升为关内侯。
5 E: Q8 A5 y$ v6 p1 G: u  此役卫青牛刀小试,脱颖而出。虽然从击斩匈奴人数上说,只有七百人,充其量只是个小胜战。但是卫青以孤军纵横匈奴数千里,这不是光有勇气的人可以做到的,而必定是有大气魄的人。卫青从第一战始,便将军事天才的一面展示出来,他的睿智、冷静、坚毅、对战机敏锐的判断、决心等等,都说明了这点。
( o" P* d# y, a5 s  有人说卫青此役胜出,更多是运气。(王立群持此说,卫青没有遇到匈奴大部队,运气使然。)% B, Q/ {3 S9 m% h0 L( [
  笔者敢断言,决无运气可言。经笔者在地图上量算,卫青从上谷出兵,奔袭龙城,上谷与龙城直线距离大约一千三百公里,行军作战实际线路,当然不是直线距离,以二千公里算,那么往返四千公里,总计八千里,八千里路云和月啊。
% g2 n, M. B3 p& ~. z- e# B1 }  将近万里之征途,在匈奴国境内跑了这么长的距离,居然一次也没有被匈奴人追击,这仅仅是运气吗?显然不是,军事上的功夫,并不全在正面厮杀,如何躲避被敌军追击,隐藏自己、保全实力,这也是上乘的功夫。别人以为是运气,我以为是卫青上乘的功夫。. O: x1 |$ }! I% z: G$ A6 Z- i
  不过,卫青还确实是幸运的人。
- x& P3 h7 l+ Q6 i& W  他仅凭此一战,就被封为关内侯,一举奠定其在军队中的地位。当然卫青一战封侯,可能还有刘彻私人的感情因素,卫青毕竟是刘彻的小舅子嘛,但从后来卫青的杰出表现看,刘彻可谓慧眼识英雄。相比之下,李广一生拼死拼活,大大小小的战打了七十余次,也没有封侯,所以后人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慨叹。
% C- P; P) Z  f6 D" o* {  ' ~% Z3 J1 \+ s/ Y: P: P5 N* C
  很早很早之前,就有过一个人,曾经预言过卫青将官至封侯。
( \. l; Z- t8 o7 p! Y  那是一个会看面相的囚徒,在邂逅卫青之后,惊异地说:“你是个贵人啊,将官至封侯哩。”当时还是奴仆身份的卫青笑着答说:“你可别拿我开玩笑,象我这样过着奴隶的生活,能够不受到鞭打责骂就心满意足啦,还谈什么封侯呢?”
7 t( C; ]" f% |/ O! h9 c1 K& ]+ ?  从奴仆到将军,卫青以怎样的奋斗来实现这一传奇的转变呢?
  U& q# C/ c$ ]; O; k3 l0 Z4 a: l  卫青其实并不姓“卫”,而是姓“郑”。他的父亲叫郑季,原来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被派到平阳侯做事,平阳侯家可来头不小,平阳侯曹寿的夫人,正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而且与刘彻的姐弟感情相当的好。郑季是个花花公子,到了平阳侯家后,泡上了平阳侯家的一个女仆,这个女仆姓卫,几番云雨之后,卫氏怀孕,产下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怎么办呢?郑季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私生子带回家中,这个私生子,就是后来的卫青,不过他现在应该是叫郑青。5 H+ ]5 W2 j0 Y& N1 n
  作为私生子,卫青在郑家的地位可想而知,不用说郑季夫人把他当奴隶看待,就连他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把他当作家中的奴仆,喝来吆去的,动不动就拿起皮鞭棍棒揍他。郑季自己做的亏心事,也不好出面制止,等到卫青年纪稍大一些,就把卫青送到平阳侯家,充当平阳侯的家奴,在那里,有卫青的生母卫氏,还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 i8 k, R) S0 W# ]; y
  卫青的生母及姐姐们都对他很好,这多多少少使从小尝尽人间冷暖,缺少母爱亲情的卫青在心灵上得到了补偿,特别是三姐卫子夫,她是平阳侯家一个歌伎,与卫青年龄相近,所以姐弟俩的感情特别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6)
, E" T, j, Q$ q8 B7 X/ y  / ?7 w- ^5 A& _
  即便遭人白眼,倍受歧视,卫青却不自甘堕落、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从逆境中求得奋起、自强、倔强与坚忍不拔。特别是美丽善良的姐姐卫子夫,十分关爱这个比她小了几岁的弟弟,在卫青遭到痛打心灰意冷之时,卫子夫无微不至的关照,让他倍感温暖。可是卫子夫也不过是平阳侯家的歌伎,同样时常受着平阳侯府人的责骂,每当姐姐受到欺负时,卫青总是挺身而出,在他年轻的心中,最重的使命就是保护他心爱的姐姐,所以他要习武,只有一身的好武艺,就没人敢欺负姐姐了。8 o7 s6 J1 R, E3 ~' P
  卫青的刻苦奋励,使得他精湛的骑术箭术与胆略,在平阳侯家传出名气,长大成人的卫青英俊挺拔、相貌堂堂,不由得引起一个人的关注。这个人就是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有一回她正好看见卫青练习骑马,卫青纵马的英姿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隐隐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些不平凡之处,但是她说不出来,她打心眼里有点喜欢这个帅小伙子,但这也仅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一个是公主,一个家奴,平阳公主为自己涌出这个念头感到好笑。
  \1 _% T- u# P6 B  从那以后,卫青从一个平阳侯府普通的家奴,提升为平阳侯府的家骑,追随在平阳公主左右。平阳公主对他非常的器重,卫青与他的姐姐们在平阳侯家总算挣得些地位,过上一段安静快乐的日子。此时的平阳公主根本不会想到,在许多年后,已经孀居的她竟然会为了嫁给曾经是她家奴的卫青,不惜让她的弟弟、皇帝刘彻以下诏书的方式,硬是让卫青成为自己的丈夫。
6 s; {7 D9 {$ l" E) |* b: m  卫青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
7 g5 \. I9 s. H) I6 y6 S+ L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偶然的事件,这些传奇也许都不会发生了。
+ h5 ^; J9 y2 @& c1 `  ) R9 E4 }0 {" _9 j% }0 l6 m  L
  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七年),汉武帝刘彻大驾光临平阳侯家。6 M" \( J- P3 Q7 `8 n
  平阳公主是个颇有心机的人,她早暗地里寻找了十几个美女,养在侯府内,专等弟弟刘彻大驾光临时,隆重推出。在酒席宴会时,趁刘彻喝下几杯酒后,平阳公主让十几个美女一一粉墨登场,让刘彻自己挑选。大约是因为见到天子,这些美女们都惶恐万分吧,反正是没有展示出她们的婀娜优雅与风情万种。刘彻对这些美女看不上眼,觉得好俗啊。- r+ l4 C: b* |& K( w/ x
  正当刘彻觉得百无聊奈时,歌伎卫子夫登台献技。
( o6 T( A4 X' ^) h  刘彻眼前一亮!只见卫子夫素装淡抹,拔弦引吭,清音宛转,如同芙蓉出水,亭亭玉立,一双玉手拔弄琴弦,动作之优雅,令刘彻看呆了。此时的卫子夫,如仙女下凡,在刘彻眼中,眼前的这个女子如此洁白无瑕,如此超凡脱俗。3 u% e2 W; X8 m  B/ ^
  平阳公主在一旁看得明白,聪明的她不失时机地让卫子夫陪侍皇帝。常言说得好: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萌。卫子夫在这一夜后,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同时也彻底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她的弟弟卫青。
" p6 s3 ~  {) P6 s  
- X0 O$ G# Y% t& R/ S  卫子夫入宫成了刘彻最宠爱的贵妃。姐姐受宠,卫青这个当弟弟,也少不了好处,卫青从平阳侯家调入长安城中,先安排在建章宫当差。
/ s( S$ {5 |4 w; s8 ?3 e4 U, O  出身卑微的卫夫子和卫青,来到繁华的都城皇宫中,首先必须要学会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如何生存。( p2 a! o+ D/ g0 K2 w; E
  卫夫子怀孕了。& M+ R/ q/ M- {% @* S  g' z0 ~
  这对皇后陈阿娇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 i; V9 I+ p% z1 i# W! u, k  但是卫子夫正受皇帝宠爱,陈阿娇拿她没办法。但是卫子夫心爱的弟弟卫青,不就是建章宫的小职员吗?只要杀了卫青,就可以间接打击卫子夫,说不定精神上的打击,会使卫子夫流产呢。
. S% @% u' P2 D& \0 f9 a% X  擒杀卫青的计划由皇后的生母、皇帝刘彻的姑妈刘嫖一手策划。刘嫖派人逮捕了卫青,随便扣了几项罪名,准备就地处死。这事让卫青的好友公孙敖知道了,公孙敖是个有情重义之人,在景帝时曾担任皇帝的武骑侍从,在认识卫青之后,两人情趣相投,遂成好友。公孙敖听说卫青被秘密逮捕,而且将被处死,心中大怒,便带了一批好汉,偷袭了关押卫青的地方,硬是把卫青解救出来。
2 b7 k+ T6 i$ G  刘嫖与皇后了阿娇企图谋害卫青一事被皇帝刘彻知道了。刘彻非常的生气,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刘彻一举将卫青从建章宫小职员提拔到建章宫的总管,加封侍中。不久,由于卫子夫被刘彻立为夫人,卫青再度得到擢升,任职太中大夫。
7 @% W) `) A3 N; X1 S2 [  
; v$ T/ D3 F: X2 I' x$ Q  卫子夫蒙宠,卫青平步青云,也在情理之中。
! s0 \1 J% c" M% |+ R) @8 K* m  第一次出征匈奴,卫青取得龙城之战的胜利,这无疑使得卫家的声望日隆,卫青初次展示他的军事上的才华。
* k4 O' ^) q" [0 o4 l" R# D  就在此时,卫子夫为刘彻生下皇子,并最终被册立为皇后。
! n, I( [6 ^* V1 q  此时的卫家,势力如日中天。
! v& ]7 y- Y" Z. ~6 [. n+ x/ v# |  难能可贵的是,此时的卫青,虽然位高权重,但仍然保留其平民的纯实本色。他决不高高在上,作为将军,他对士兵十分亲和,对待知识分子十分谦恭,在各给官员面前,从来不显示外戚的威风。所以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普通士兵,对卫青的高尚品格都称赞不已。卫青的大将风度与才能,尤其得到皇帝刘彻的赏识,刘彻已经把他当作汉军统帅的最佳人选了。/ Z! i/ E* D. s8 y; b' V% A7 \
  龙城之战,对卫青,仅是个开端。
- B1 t4 E1 _, I( z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究竟如何续写他的传奇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7)3 n% \: V; y) m2 i3 T# E; T6 I# `
  - m; Z- q: |9 L; O' t5 o
  二、突进河南地:战略反击的开始, [/ p6 r, t- L4 E" d% w7 b/ J
  
4 Y, L  U& [! b5 N+ r6 p# a  龙城被焚,匈奴人气疯了。- v; e5 z" Z. {' Z
  第二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匈奴开始报复了。
5 ]& H6 ^4 P, Z, }  匈奴骑兵两万多人,大举入侵。
* [. y: X: B9 R# Z9 Z0 W' t) V  匈奴首先攻入辽西,辽西太守战死,杀掠二千多人。而后匈奴军队向西挺进,攻入渔阳、雁门。此时防守渔阳的汉军将领是韩安国。* Y, A$ ]2 [$ n8 T" g2 w
  韩安国是朝廷内反战派的代表人物,在马邑之战前,他与王恢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最后汉武帝站在王恢一边,主张对匈奴用兵。韩安国的反战主张,与皇帝刘彻开拓进取的决心相违背,所以在皇帝眼中,这个韩安国是个保守派人士,保守派人士,怎么能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呢?韩安国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了。
* x' A7 e7 P3 i# ~! z  韩安国虽然反战,但他其实是 “七国之乱”中涌现出的名将之一,在武帝上台后,担任御史大夫、代理丞相,但后来官职被贬,滑落到中尉、卫尉,最后作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可以想象韩安国屯兵渔阳时,心情是何等的低落。这个反战派的领袖,不得不面对匈奴骑兵的剽悍的进攻。
: t* Q# b3 |# s2 r! z6 V+ v  - a+ N6 T3 D: L: q/ \" f1 I4 v
  在此前,韩安国抓到了一个匈奴的俘虏,俘虏交待说,匈奴的主力已经返回。此时正好是农忙季节,韩安国就上书,要求罢屯,让战士们返回从事农业生产。可是不久后,匈奴军队就杀了过来,韩安国的兵营中,只剩下七百名战士,七百名战士怎么跟匈奴上万人的骑兵开战啊?4 Y: r" C5 D/ m' `) _0 T* z
  韩安国只得坚守营壁,任由匈奴人对渔阳大肆劫掠。结果渔阳惨遭匈奴人的蹂躏,一千多名百姓被匈奴人掠走充当奴隶,大量的牛羊及财物被一洗而空。$ q9 `8 [: c) @
  刘彻得知后,勃然大怒,派出使者面责韩安国。勒令韩安国向东转移,屯兵在右北平,除了辽东之外,右北平是帝国北部最偏远的地区了。韩安国一心想回到朝廷做官,可没想到居然到了右北平这种荒凉之地,他非常消沉,闷闷不乐。没过几个月,竟然一命呜呼了。
( \, P  P$ `4 s* ^2 c  
' V# j$ e6 ~/ S! {: Y! h  韩安国这样的老军人退出历史舞台,而以卫青为代表的少壮派军人迅速地崛起。) o/ a! w0 d$ @1 p( E, W3 F, E
  面对匈奴的猖獗进攻,刘彻再次动卫青这张王牌。
- t! X9 m! c1 e5 n: C2 z( n6 Z  汉军分两路进军,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统率三万人马,从雁门出击;另一路由将军李息统率,由代郡出击。
, A( Z) B  p" `% l8 @$ _1 R8 U2 Q% D, p. W  李息这路大军,跟以前的公孙贺一样,找不到匈奴军队的主力,徒劳无功。
. Q5 \" U. O. }3 ^  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汉军最头疼的事,就是匈奴军队来无影,去无踪,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连敌人在哪都找不到,这战还怎么打?以前刘邦的谋士成进曾很形象说:“追击匈奴时,好象跟影子搏斗。”: P+ y3 M/ S* }0 q3 z, A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卫青就是一个捕风捉影的战士。3 o/ {7 v( r) [' e4 S" C( \
  他总能追踪到敌人,或许出自直觉,或许出自精准的判断,他如同一只沙漠之狐,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能够很精确地捕捉战机,并逃离危险的陷阱,也许这正是他天才的一面。' G* L! c' n5 i4 d8 q8 i! _
  
, h; [0 _" t$ f0 f  卫青统率三万人马出雁门,深入匈奴,追击匈奴的骑兵。: G6 n6 b, a3 t) o* m4 U
  侵入雁门的匈奴主力见到汉军出动,就向北撤退,但并不撤远,而是想伺机而动,会一会这个火烧龙城的汉军年青将领。
( H* i: ?+ O$ i% s7 e  出了雁门数日后,卫青的侦察兵发现了匈奴主力,卫青马上下令:“全军整装出发,迎战匈奴骑兵。”皇帝可不想让他的小舅子吃败仗,所以这三万人马,都是汉军的精锐,训练有素,而且配置了最好的武器。
) T5 Y" ^3 x0 L$ n7 R5 r. d3 W$ M! q  匈奴人也发现了汉军,这是一场遭遇战。汉军主力三万人,匈奴主力两万多人,汉军在人数上略占优势,但是在草原上作战,是匈奴骑兵的强项。
. I* X6 K; z$ e: S& o$ V  7 f9 e' L5 k3 i0 [& a) c( i
  辽阔的草原,两支大军相遇了。在野战中,汉军占尽优势,因为汉军的武器装备要远远优于匈奴的军队,还有汉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十分强。
. y7 f$ ?5 `$ t+ M: a9 t3 ^$ B  汉军威力最大的武器,当属强弩,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汉军的弓弩与匈奴相比,威力大、射程远、速度快,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也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弩机类似于近代的枪支,只是装填的不是火药弹,而是箭矢,有扳机与望山(瞄准器)。除了弩之外,汉军的强弓也威力极大。; @, g. _: T* y' m# o' C# }
  汉军还拥有从众多的长兵,主要是长戟与长矛,当匈奴骑兵冲锋时,则汉军方阵前数排对长戟相迎,构排成一道枪林,战马试图穿越此枪林,非死即重伤。
3 A( u* n+ |8 S- U# F! b( w  在防御武器上,汉军的盾牌铠甲质量远远优越于匈奴,在公元前一六九年晁错写给汉文帝的奏章,有着重要的记载:“我军神射手万箭齐发时,匈奴那种兽皮做的甲胄,木头做的盾牌,不能抵挡。”秦汉始,中国开始以金属为铠甲,特别是武帝时代,战争的需要使兵器制造更是跃上新台阶,《史记》“主父偃传”中说:“今天下锻甲砥剑……未见休时。”由是可见汉军装备高出匈奴,不止一个档次。/ V' t; @6 E2 Z, J
  除了武器先进之外,汉军作战注重排兵布阵,强调整体进攻,这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 K3 |/ O7 c. C$ q5 p# K2 [% g  ( V9 v: ?" U" L9 _8 F; o
  双方在作战人数势均力敌,勇猛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卫青统率的汉军凭借武器的选进与训练有素的整体作战,在遭遇战中勇挫敌军。1 l" l4 P! A: J# b
  经过一番血战,匈奴人留下数千具尸体,残兵败将向北鼠窜。& E; Y: Z0 X4 v( C0 A
  卫青二度出手,不负所望,再次凯旋而归。
7 L! u! }( d8 M6 I  这是自刘邦北征匈奴后,匈奴军队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X, _- l- g+ A! B) q( d" D# c1 u* _1 j
  但这只是开始,匈奴人的厄运才刚刚袭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8)1 o$ g2 {( S  c( i, s$ ?
  
# r* l- D4 [+ \  韩安国死后,右北平太守的职位出现空缺。# Z( s: g# F+ V: \/ {
  派谁去呢?刘彻又想到猛将李广。2 r! A  u8 e0 f; D) e
  这时的李广因为征匈奴惨败被黜为平民,正在蓝田终南山下游手好闲,寂寞难耐,就以狩猎打发时间。
1 a; V) }9 w% O6 G  w+ O0 P  有一天,李广到终南山去打猎,回来时去一个朋友那儿喝酒,喝完酒之后,已经是深更半夜了,摇摇晃晃走到了霸陵亭,霸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墓地,这是皇家陵地,属于禁区。看守霸陵亭的县尉也喝了酒,醉熏熏的,见到李广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他便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对李广大声喝道:“嗨,你……是什么人,你……给我站住,这……这……是皇家禁地,不准……不准过……”
# l; `; n3 k* u& o! E  李广的随从说道:“这位是前任将军李广。”
; ]; r) g- m! t  ~' M: n1 e9 P  县尉摇摇头说:“别……另说是前……前任将军,现……现任的也不许过……”
' m! b% q: w$ Y- j& q& |  说完让人把李广和他的随从扣押下来。2 G/ l) _6 }, I
  李广一听来气了,醉熏熏地骂道:“你小……小子有种,以后……让你有好看的。”
9 W+ m0 }( Y. Q. J  李广醉得使不出劲,被前来的县卒给绑了,被拘留了几天。" n9 h+ [' }; E5 F5 O
  
6 e6 q+ D) Z- H  不久,一纸文书诏令李广复官,接替已故的韩安国,担任右北平太守。
# i/ Z  ^4 z  F  李广想到这个县尉,便上书皇帝,要求把这个县尉调到自己的军中。县尉接到命令后,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前去报到,刚到军中,见过李广,李广把脸一沉,喝到:“来人,将此人拿下。”
& p4 Y# W7 C5 R  县尉吓得魂飞魄散,连喊饶命。
7 z: X0 I9 g1 M& ]/ y, u* u  李广得意地说:“你没想到今天会栽在前任李将军的手中吧。”呼左右将县尉推出斩首。
" P# z( a  Q% V) Z2 P2 D9 ^  这件事,李广做得非常过份。县尉扣押李广,虽然有点酒后耍性子,但还算是忠于职守,并无过错。李广却公报私仇,实在有违英雄之道。+ U  z9 p5 G: `# }: G* d
  李广一代猛将,但终究不是帅才,这大概与他心胸过于狭窄有关,论胸襟之广阔,李广比起卫青,实在差得太多。滥杀无辜,不用说一员名将,就是江湖豪杰,也不屑于做此。
0 l% X: \4 A, ?9 d) b5 u8 r  
% ?" e0 D  g. I  J1 @; `  李广是一个生命不息,传奇不止的人物。
8 X  F/ V; Q9 W$ h" u, y  在右北平任期内,李广有一桩广为流传的佳话。& ~0 T. B8 T8 O# Y) O. F3 f- S0 N% F
  右北平地处现在河北省境内,汉代时此处仍是蛮荒地带,所以前任太守韩安国耻居于此。人迹稀少,大虫出没。李广闲来无事时,喜欢到山区猎杀老虎。李广勇猛过人,什么野兔狐狸,实在入不了他的法眼,只有凶悍的老虎,才能幸运地成为李广的对手。靠着百步穿杨的本领和惊人的臂力,李广已经射杀多只老虎了。
3 W6 [) H5 U  T  r" X  一天傍晚时分,李广与几个战士巡逻返回营地时,路经一山麓,一阵风过,把草丛吹得沙沙作响,李广眼睛很草丛处一瞥,见草丛间有一黑影,隐隐看似一只蹲着的大虫,急呼一声:“小心,草丛中有猛虎!”+ b5 p" h) G/ A0 I1 T  y
  李广箭法极快,拔箭引弓,动作一气呵成,朝向草丛中的大虫便是一箭。哪只大虫遇到李广这一箭,都要倒霉的,但草丛中的那只大只挨了一箭,怎么没反应似的,一动不动,还保持着蹲着的姿式。莫非是因为死得太快?
9 [* j8 Z) p- Q. Y& s1 }5 D8 l  旁边的战士上前拔开草丛一看,哪是大虫啊?只是一块形状有点象虎的石头,因为天黑看不清才误让人以为是老虎。战士们一看李广射出的箭,倒吸了一口气:“我的妈,这箭怎么都没入石头中了啊?”只有箭羽还留在外头,士兵们用足了喝奶的力量,也没能把这箭从石头中拔出来。
: [, D/ r5 j& h% k( H, V  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争夸李将军天生神力,连石头居然也射穿,大家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广也走过来看,心里也觉得很纳闷:这箭怎么可能穿透石头呢?8 R& ^1 R$ Y! ^' Z# i
  李广又跑回原地,拉弓射了几次,但都没法再射入石头之中。可见情急之中,人所迸发出来的潜力,要远远超过平常。5 E; n+ M( q/ Z& J& |1 ^" z
  李广射穿石头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4 ~$ ?% B; K; b' K
  匈奴人本来就很惮忌李广之勇,现在一听,更加瞠目结舌,心里琢磨着:“奶奶的,李广连石头都射穿了,我等这付皮肉,遇到李广的飞箭,怕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o; g( S1 f. m) n
  李广在右北平呆了五年,匈奴人不敢前来骚扰,烽燧不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7 16:03 , Processed in 0.0370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