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9 19: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声腔板式·杂腔小调0 w+ p( O. [ [
& t! T' m7 J$ U/ X) a
杂腔小调类唱腔:在京剧形成过程中,京剧艺人从地方小戏、民间歌曲小调吸收和移植过来许多的杂腔小调。杂腔小调一般都是用曲笛或唢呐来伴奏,和皮黄声腔的风格不太一致,因此在皮黄剧目中很少应用,只是保存在几出特有的小戏里面。
6 P7 i1 x+ Y; X' ]
0 b {7 g2 b3 D+ ~, \% O4 L( s 柳枝腔:《小上坟》一剧以柳枝腔贯穿全剧,曲调轻快跳跃,用曲笛加海笛伴奏,柳枝腔的旋律简单,在一句中,基本腔调多次重复出现,唱词有变,而主要腔调基本不变。 c, {" E8 d3 H- S/ X
2 b5 U! X8 x9 t' y8 i+ X! i$ Q$ }. b# q 银纽丝:在京剧传统剧目中用得不多,在小戏《探亲家》中有应用。 6 I" Y( ~; I6 [( u* S6 Y- L
( H% `8 F2 Z7 Z 云苏调:这类唱腔用唢呐来伴奏,又唱又念,别有一番情趣。 , d3 `1 @8 I7 \3 G" W; n9 Z& Y
' g' h' ^, E! }5 z U7 F2 }
花鼓调:保存在小戏《打花鼓》一剧中,我们所说的“花鼓调”是指其中的“凤阳歌”和“鲜花调”而言,这两种腔调都是从民歌采集而来的,融于京剧中应用。
) v5 F/ E: e, E; q! Y& Y
& W6 K' d& e) D# p8 W( S 滩簧调:旋律诙谐,用二胡和弹拨乐来伴奏,后来有人尝试着加入了京胡。 , T3 l/ \, Z4 |5 {+ \5 D. q
7 p) ?4 l8 U1 q, R2 K! o- h4 `0 t
山歌小调:京剧剧目《小放牛》是以山歌小调为演唱素材的,这种小调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 X& v9 c0 N' J- c2 b8 H
5 n: P4 T t) ^8 H; ?7 b, s
娃娃: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腔调,也叫“耍孩儿”,用海笛、梆笛加锣鼓伴奏,用梆子来击打节拍,有浓郁的梆子的曲调风格。 8 i1 M& w! R6 t9 ]% J
% k6 p/ w- _2 C' w( { 京剧排演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中,在京剧的声腔方面有了很多的创新和突破,诞生了许多新的板式,随着历史和京剧艺术的向前发展,京剧声腔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