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古代的医生(转载一个医生的历史,献给论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许叔微为患者诊病的时候,国家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 d& v! G1 [8 f) d% u
  北宋政府倒台了。
7 j6 G+ n; a# M; i. d& \2 Y6 e  倒台的原因当然我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了,是大金国攻破了汴梁,把北宋皇上的老巢给一窝端了,连徽宗、钦宗带后宫嫔妃公主全给掳走了,惨烈之极。
) E+ f0 x  D6 V- [4 N  这事儿对当时的读书人影响,不能说是影响,应该说是刺激,简直太大了,自己的皇上被人家给抓走了,这,这算是什么事儿啊?!这简直是饱读孔孟之道的学子们的奇耻大辱。
% R* e7 A. {& v3 a4 z/ m  随即,南宋政权建立了,举国上下皆寄希望于新皇帝赵构,盼望早日恢复中原。3 l3 _% U" z8 x
  这一年,许叔微四十七岁了。/ m+ o; V( q; V6 s& a+ s( K
  但是,爱国之心是不分年龄的,大家应该记得,陆游临老了还让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6 u$ `& a4 x, d. r) k0 K9 Q  许叔微也不例外,他的心情激愤不已,总觉得该为国家做点儿什么。
% w$ g. N+ M& Q' E  老天爷仿佛是觉得这样还不够乱,又加上了流寇的骚扰。+ B, f6 X# K) e
  侵扰许叔微家乡的流寇是以一个叫张遇的人为首的队伍。
: a! ~9 @2 i) \* l; j+ T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这个张遇团伙,宋朝官方记载当然是叫做“贼”,但是队伍里面显然有农民起义的色彩,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就是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成份复杂,溃军和农民起义者混在一起,张遇这个人本来是河北真定(就是李东垣的家乡)的一个马军,估计属于军棍一类的人物,后来看到时局较乱,就趁势起兵,带着队伍一路辗转,就来到了许叔微的家乡,他的队伍号称有两万余人,军纪很差,攻陷了哪个地方就开始烧杀劫掠,单从这点上来看,我宁愿把他定位成“流寇”。后来这支队伍在接受招安后,由于继续抢劫,被韩世忠给收拾了一下,把众将官杀了几十人,老实了,从此收编入韩世忠的队伍。
- R; w3 J$ \6 F9 j: Y/ W2 M, `- f  
; i& O- i2 i3 O2 u$ M  南宋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张遇还没被收编呢,还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流寇,他们从北方一路杀来,直奔许叔微的家乡真州。
: s8 H3 N0 X4 W$ F  老百姓紧张极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宋军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大家估计,城池是估计守不住的了,但是又能够往哪里逃呢?你能保证刚逃到那里,贼人就不会马上攻打那里吗?0 a6 t8 `5 K+ j3 N8 `. u  |5 q
  在那些动乱年代,那些枭雄们金戈铁马、指挥江山,可实际上最倒霉的是老百姓。
8 U6 ~" M5 J' o4 D, E) ]9 A2 E  那些枭雄们得到了后世的盲目崇拜,很多人说一看到他们的故事就血脉喷涌、兴奋异常,实际上,乱世真的来了,可能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到时候要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啊。
; y1 }" A* t* x3 ~; ?' o% D+ F) ^& r  
5 D7 ?2 t, t. H- O6 F  许叔微此时在做什么呢?还能做什么?还是给大家看病呗,只不过,这时来看病的人群中多了很多宋军军士。3 E; l2 K8 r/ W2 Q$ L
  古代医案中记载治疗军士的并不多见,机会难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顺便也分析一下宋军的军力吧。
( W3 @& h3 E# c6 m1 J2 ^$ Z9 g  
) v$ S0 M9 X" W% s  这个时候乱得很,真是好人心惶惶,每个家里都在打包袱,把值钱的东西收拾起来,准备藏到难以找到的地方。路上官军的马队跑来跑去,这是守备官军在调动,大家都从门缝里向外张望,想得到点前线的消息,实际上,此时张遇距离这个还有些距离,但是进兵的方向却是这里。
2 d3 h/ y# O1 @/ b  一天,有人拍打许叔微家的门板,许叔微打开门,看见几个人抬着一个官兵,忙问是怎么回事?  n+ R/ O3 \" M9 q9 V
  来人告诉他,这是从前线宣化镇(这不是河北的宣化,而是真州边上的一个小镇)部队撤下来一个病号,是个军士,患了伤寒五六天了,宣化镇上没有医生,就跑到真州来找许叔微了。
% l, A4 J: X/ \6 `) R8 ]5 ~5 E  许叔微请大家进了屋子,随便问了问前线怎么样了?张遇打过来了吗?然后诊了脉,脉象洪大而长,再问了问患者的症状,是大便多日不通,身上发热,没有汗。
# ?% ~4 C4 T1 P+ S$ v; ?6 J1 Q  许叔微说:“这是个阳明证啊,需要使用泻下的办法!”
: h6 D& Y$ X' l) H+ ^  患者家属听了吓一跳,说:“这位患者都七十多岁了,使用泻下的方法不合适吧。”# C+ P2 ?, j- L8 C
  看看吧,连七十多岁的人都当兵去防御敌人了,可见宋军队伍的质量不怎么样。' M3 F. k, ^1 T* m% s  b8 S& a& b% h
  许叔微说:“恐怕只有这样的办法了,现在‘热邪毒气并蓄于阳明’,不管多大年龄,不泻下不行啊。”
1 h- c4 ~- k2 U/ e5 u( Z' H  患者家属只好答应了,于是许叔微给开了大承气汤。" J2 r3 G+ j1 n" m* Q! d
  过了半天,患者什么反应没有(半日,殊未知)。  Z0 i2 R' C, x4 U/ u% o
  许叔微这个纳闷啊,不对啊,看他这个体质,该泻下了,怎么还没反应呢?, e" s( b+ I* L& O/ v$ A
  于是又诊了脉,问了病证,居然病情一点儿也没改变。
/ E, |- P0 r0 ]; y' _+ E7 f% z! e  想个片刻,许叔微突然明白了,问患者家属:“药都喝了吗?”! H! q, }  T' g/ L3 ^, L
  家属:“报告许先生,我怕他的身体受不了,只给他喝了半副。”2 G- f1 j8 [8 m9 u+ l+ Z+ C
  好嘛,许叔微一看果然如我所料啊:“马上再服一副,这样吧,这次我亲自监督,喝下去为止。”7 X- y5 `4 X9 G9 `: X7 m3 J4 f
  这回可逃不掉了,在许叔微的眼皮底下,就把这一副药灌了下去。
2 s6 d" e  F1 w  没多久,患者就喊着要去厕所,然后就开始泻下了。4 i4 k' r+ e/ d% b( u  F
  泻了以后,全身微微出汗,一摸,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其它痛苦的症状也消失了。' Q, r0 b' T) U1 V& K' E
  第二天的时候,还想跟许叔微要补药补补呢,许叔微告诉他,这个时候不能补,怕邪热未清啊,只需要喝些粥调理一下就可以了。' d$ ~. d. L* ^) _+ P; \
  这位七十多岁的军士好了以后,又回到宣化去守备去了。1 L- x( s; x6 z8 N
  5 n! E# r$ t/ M+ T" Y
  第二年,就是公元1128年,戊申年,在正月的时候,张遇的队伍直奔真州杀来,在城外就和宋军交战上了,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城内也乱了,百姓有的帮助宋军守城,有的运送物资,总之你看街道上都是来回奔跑的人群,和一张张慌乱的脸,往日宁静的生活状态被彻底打破。& u- u; p4 w/ P& F! p
  到许叔微这里来寻求救治的人更多了,很多都是从前线下来的。
( Z5 X, `6 k: D; m+ l" W  Z  这个时候,有一个宋军军士被张遇的部队俘虏了,很倒霉,张遇这帮人安置俘虏的地方很特别,是把俘虏给塞在小船的甲板下面(置于舟艎板下),这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估计就是平时打上来鱼放鱼的地方,这位老兄被塞在这个甲板下面就没人管了,窝在那里,这份遭罪。) A' \% c/ n+ g7 I5 ^' H. R
  好在这位老兄是个机灵人,后来看到个机会,居然从那里跑了出来,逃回到了真州城内。
0 {4 H) l, D) D, ]  自由万岁!这位老兄终于体会到了自由的快乐,于是开始狂吃——估计已经饿晕了,然后脱下衣服找虱子,估计在甲板底下被这帮寄生虫给咬惨了。- a. E- i6 I& \+ @% D* O9 V' X  i/ B# P
  结果第二天,开始发烧了。
; o* J  ?, `5 d( R. @  先请了位医生,这位医生一分析,饿了几天,然后狂吃了一顿,甭问啊,这是有食积啊,使用泻下之法吧,于是开始开了泻下的方子。# X" Z) f7 W8 u+ h( R4 C* B
  结果泻是泻了,病没好,罪白遭了。
/ X$ Y5 i4 Z9 M" x  又请了位医生,一听说患者曾经脱衣服找虱子,好嘛,这可是正月里啊,甭问啊,这是外感风寒啊,应该发汗。于是就开了发汗的方子。
* F1 D' d' i* A" h1 }# y  汗也发了,病还是没好。可是再经过这两位医生的治疗后,患者开始感觉精神困顿,而且还开始喘上了,呼吸很费力,可把两位医生吓坏了。
1 i' y( j) N; U- w  没办法,只好请来了许叔微。8 z1 d' H* i& w1 m5 |8 L, X! E: [
  许叔微诊断结束,没说别的,只是背了段《伤寒论》的条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h2 ~$ d2 J; Y2 w* F% ^, h
  两位医生愣了,心想:什么意思?不说是什么病,口中念念有词的,这是干什么啊?好像是在背诵《伤寒论》条文呢吧?
  i9 ^$ E: i% D- \; Z, c7 S+ K4 R# ?  一位稍机灵点儿的马上反应过来了,噢,这是说这个病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呢(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风寒引起的肺气上逆之证)。: V, t5 J0 p# W( v5 K
  另外一个也反应过来了,可是仍有些疑虑:“这个桂枝我可没有用过,这味药是不是太热啊,能治疗喘症吗?”
( n& z1 B6 S5 X& f  许叔微也不客气,直说了:“各位来看看仲景方子的疗效吧。”
' e' J* n, i+ W- B+ j  于是抓了药,熬好给这位老兄喝了,只喝了一副,就不喘了(一投而喘定)。
3 r9 \% f$ k$ j& j* U  再喝了第二副以后,患者开始微微地出汗,到了晚上,身上热就退了,再一诊脉,脉象已经平和了。
; y9 r$ R: ^5 B( V  |2 H; @4 o  两位医生傻了,张了半天的嘴,最后由衷地感慨到:“不知仲景之法,其神如此!”$ }4 m+ |- g9 ^" c, ]
  许叔微告诉他们:“仲景之法,岂诳惑后世也哉!”
( v" M$ t  K- k2 R! y  E! ~  K  然后勉励两位医生,等战乱过去了,二位好好研究一下《伤寒论》吧,这里面可以汲取的东西很多呢,如果研究中遇到了问题,还可以看一看这本歌谣集《伤寒百证歌》,来,这本书,送给你们了。
4 L- d& V, \& r/ D* H  两位医生的嘴张得更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的医案我们也看出些端倪了,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估计占不了什么优势。& f# P8 `- N/ c$ K3 k6 L/ v
  果然,没有多久,真州就被攻破了,张遇的军队进入了真州,开始了大肆烧杀抢劫。
! `3 J8 K/ h- c. E: r  
9 u/ K6 P* S& i$ |# ?! z8 {  抢劫的过程我就没法儿说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历朝历代下来,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已经经历过以千万计数的抢劫了,每次这些军队打来打去,无非就是为了占有老百姓家里的那点可怜的财产,一旦攻下了一个地方,没说的,就是撒开人马,进入各家各户,值钱的东西拿走,能吃的家畜带走,年轻的妇女掳走,就是这些事儿。( _' r: }! `. N3 x/ K% D) @8 E. T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总是那个最倒霉的角色。
4 B, a& t4 E( [/ I# n9 B; z  许叔微呢?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动乱中,许叔微只是一个读书人,一点回天之力都没有。
/ `. }# I3 K& ?. b0 D1 i, f  他只是这些遭难的成千上万的百姓中的一个。
; |; m& N) A+ x) `: x  许叔微为此悲愤不已。" {; g: y% f7 l" F- T
  
* c6 U! b5 D% S  劫掠过去了,张遇的抢劫队伍如同蝗虫一般,直奔镇江府而去,他们的下一个抢劫目标是镇江,在若干天后,他们攻陷了镇江,又进行了一次规模类似的抢劫。
6 T# g! B- d; h% s5 t. y  此时,整个真州如同地狱一般,往日繁华的场面不见了,街上满目疮痍,到处可见被烧毁的房屋和无家可归的百姓。
% p' n% @6 t0 X3 D. h5 [7 I  有的家里粮食被抢走了,全家已经很多天挨饿了;有的家里房子被烧了,一家人在露天的房子里忍受冬天的寒冷。
& k* E" [" Q6 J: {$ ]  被杀死的人也很多,每天都可以见到大批的送葬队伍,有的尸体无人认领,就堆放在露天位置。' x" O0 u- P" \
  以上都是导致瘟疫爆发的致病因素,正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 X  G0 M  z6 o  果然,没出多久,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席卷而来。. x5 }8 i. H+ O. N5 ]4 M
  许叔微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心急如焚,因为这些致病因素,他一个都清除不了,此时,他突然感到了做为一个老百姓的无奈,你的医术纵有通天的本事,可是面对那么多的百姓在露天的寒冬里挨冻,你也无能为力。2 Q( z- z! |. J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以许叔微那样的慈悲心肠,面对如此人间惨剧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在经历着痛苦的煎熬。! q, F' C8 n% c: |
  怎么办?没有办法,许叔微痛定思痛,擦干了眼泪,挽起衣袖:做为一个医生,我能尽力做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吧!6 I4 _# A- P, u. e4 o+ I! V
  他先找到了药铺的老板,还好,劫匪并没有认为中药值钱,只是抢走了钱,却留下了药。2 s3 b" y- u* P6 U; ?
  许叔微对老板说:“此时瘟疫大行,老板请施舍些药来救人吧。”
2 A4 H6 z/ K. a' e5 {" J( X$ w  老板:“许先生您一向免费给百姓诊病,我们已经佩服不已了,现在您有这等请求,我们哪里能拒绝呢?”
4 e( S. ~1 ~8 j! D  于是派了店员:“许先生前面给灾民诊病,你们后面就回店里抓药送去。”5 {$ n; z# E, ~& D  @
  许叔微在谈了几家药铺后,就开始行动了。
% M  g5 U  x( }+ I- W  & X4 x. g8 w: P0 p: _. E5 X" a
  他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估计很多家都没有门了),对每家的瘟疫患者进行救治,大家一开始比较吃惊,咦?我们家没有请医生啊?我们已经没有钱付药费了!3 R! I' Z0 O( {. T' B1 a: [
  可是,当大家看到是许叔微来了的时候,都明白了,而且当听说草药也会免费送来的时候,大家都感激得流出了眼泪。
( l: v/ h9 j; u, K  _  在寒风里,从早晨到夜晚,从白天到黑夜,许叔微一直在忙碌着,身后药铺的店员已经轮换过几批了,可是许叔微却只有忍受着疲倦,咬牙坚持着。$ o7 Q- [. ^9 k0 Z4 r/ W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再多坚持一会儿吧,没有时间了,随时都在有人死去啊,要快啊!一定要快啊!
  t# Q+ D; v+ ~+ z% ~8 z) O2 r  2 @# T9 p9 }/ ]1 X4 y. {0 }  |
  王先生患瘟疫已经几天了,家里人虽然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8 O2 O6 ]1 K8 m4 h7 `
  这时,许叔微前来询问了:“你们家里有人患瘟疫吗?”6 X9 H* k* W, @: i9 o: E2 ]& C
  大家都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马上回答:“有啊,在这里躺着呢?”
7 M8 Z3 ]7 S7 H) b! V. ?  许叔微:“我来给看看吧。”于是带着药铺店员进了屋子。
* u  H, [3 K1 X6 k  患者家属居然还没明白过来呢,还呆呆地看着,倒是药铺店员给解释了:“我们许先生免费给大家看病,药也是免费赠送的!”5 w1 ?' r& K- ~4 t- j4 z  k) F" |% j
  一家人这才感激地作揖致谢。
7 C4 r0 s! q- [6 p  许叔微问了患者的病情,家人叙述,患者是身上发热,自汗,身体感觉沉重,连翻身都困难,总是昏睡。. o/ ^0 A  |0 ^- Z( l4 `& @+ _
  许叔微诊了脉,然后说:“这时风温病啊,需要用葳蕤汤合独活汤来治疗,开两副,明天这个时间我再来复诊。”
8 X& x! e2 }5 L- W* `3 \6 D! L4 g" ?: k  店员记下,马上跑去抓药了。1 d) H- P. w- A. w6 S$ ~' q
  许叔微告辞,在走出这家的时候,他把眼睛闭上了片刻——他太疲倦了,只能用这种方式休息,然后,努力睁开眼睛,进入下一家。+ M5 y$ U, z( A
  1 G9 F. e. Y2 M% o5 m
  在进入一个人家的时候,许叔微意外地发现这家已经有个医生在诊病了。
! _" O* X3 T& W, {6 ~  那个医生见许叔微进来了,马上上来打招呼。
' E. o3 e# p9 C4 a$ d  q/ V1 ^  许叔微愣愣的,一时想不起这个人来。
- t$ n8 ^% C1 w3 `; N2 R* _  这个医生笑着说:“许先生您不记得了?在给镇东莫子仪治疗狂症的时候,您送给过我一本《伤寒百证歌》啊?”
2 A4 F, p& L8 `( q# R, O8 b) D/ t  噢!许叔微这才想了起来:“您这是?”0 N! d, H4 T/ D7 r. [
  医生:“听说许先生在给瘟疫患者义诊,我虽然本事不如您,但也想效仿您为百姓做点儿事。”' E7 n5 x! q, o2 f
  许叔微惊喜地发出了高兴的赞叹:“好啊,那就一起来吧。”
# q, t9 I6 l; J8 R& L: y) L  他仔细地看看了那位医生的诊病过程,发现他进步很快,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于是告辞:“这里你处理吧,我去下面的人家了,再见。”
. \# t2 T, p  s0 G' m% t  O8 c1 `  医生抬起头:“许先生,再见。”
& H3 t% q5 c* X" Q( `  @. |  许叔微刚要出门,那个医生突然叫住了他:“许先生!”
! A: Z% r% x: e8 m/ r5 c  许叔微:“啊?”& |* a1 y- u6 E
  医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是吗?”
: X/ Q2 J. I/ C* K; T  许叔微望着他,用力地点点头:“是的,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 @' ~$ ]/ Y' g1 Y8 e1 z$ G  朋友,这两个字,此刻温暖着两位患难中的医生的心。$ q$ W% s+ ]: q/ A) B4 F
  朋友,一定会再见面的!, F3 `; k* y" ^# A4 G/ Y
  他们互相坚定地对望了一眼。
8 {$ z$ Z  M# r9 {* w( t! H- k  然后,许叔微转身走了出去,进入到下面的一户人家去了。0 e9 X% A) m+ m+ ?2 w3 M" x
  
+ W" H2 C4 b0 ^  文献载:“建炎初,剧贼张遇破真州,已而疫疾大作,知可(许叔微的字)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 g9 n4 P# @. N
  他那些治病的记录,在他写的医案类的书《伤寒九十论》中,一一可以看到,各位有兴趣者,可以拿来阅读,此书在中医医案类书籍中,地位重要。
, \% S7 Y2 d/ m: P; N* D  
: X$ x% K; z# {/ Z; r5 p  W4 J! Q  慢慢地,瘟疫过去了。0 C- b' i' U0 k3 J$ f' z0 _/ z
  可是,许叔微的心却没有平静,他有的时候走出家门,望着千疮百孔的街市,心中悲愤不已,他想:国家如此动荡,造成千万百姓流离失所,我却每天只能治疗那么几十个患者,难道我不应该投身到更大的事业当中去吗?
9 [) e# p3 ?4 X  m4 p  我们看到了,许叔微是从悲天悯人的角度出发的,想投身到挽救国运的事业当中去,相信这时当时许多读书人都在想的事情,这跟后来的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之处。2 @% W. {& b' y' b1 Y% j
  于是,在经过了好多天的思考后,许叔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向家人宣布,他决心重新拿起举子业,考科举,进入政府,做一些能够挽救国家命运的事情。
) l! l, [  V7 A# k  " E, b4 i. x" G% E6 x
  这个时候,正是南宋大将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堵金兀朮的十万大军,将其一举击败的时刻,此时举国上下一片振奋之象,许多热血沸腾之人都在振臂高呼。4 ]" S; e8 R4 Z) E
  1 C  r" y( q! L* O' B
  然而,实事后来证明,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各位可能担心,如果许叔微从此不再看病了,那岂不是要失去一个好医生?# z, T! s( I6 B) b9 t
  请您放心吧,许叔微是不会停止看病的,相反,他在去赶考的路上,反而治疗了很多患者,很庆幸的是,这些医案都记录下来了,让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二吧。5 h6 X* c4 S2 n' V
  
' A5 }8 l" h& Q* c! |, h4 n% s  比如他到了毗陵(现在的常州)去备考,结果学官(估计是教委的官员)中有一个人叫王仲礼的,这位王仲礼的妹妹病了,许叔微一听,没什么推托的啊,领导的妹妹病了,我去给瞧瞧吧。' w- Q) s# p: |, Z* `
  到了王仲礼家一看,他妹妹还病得不轻,患伤寒已经七八天了,现在躺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喘气的时候喉咙中发出痰声跟拉锯似的,牙关紧闭,眼睛半闭着,已经不认识人了,看这样子,很危急了。# V  E9 Q9 n% d% O; s# o. a
  许叔微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病成了这样啊?”
9 e; q4 e3 X  P/ N. r1 T. L  患者的母亲说:“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就很怪,白天没事,可是,一到了晚上……”9 L" Q) A2 Z. i$ ~8 Q8 |" q
  许叔微:“到了晚上怎样?”
- S- t% Y4 S5 m$ K6 A+ [9 q; b# C  患者的母亲压低了声音:“一到晚上,她就像鬼神附体了一样,开始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很吓人啊,许先生,您说,她是不是中了邪了?”" e9 m$ M7 x, p
  神秘气氛开始在屋子里蔓延,几个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恐惧的表情,显然这两天已经被吓着了。
* T/ h- E6 O$ x2 C8 B# {  U  患者的母亲:“您要是不来,我就准备去把道士请来驱邪了。”) F0 d, a" `3 Q7 w7 B) l
  难道,真的是鬼神附体?! K% O/ c( N& Q2 _, z6 v0 _7 }! w% f6 \
  许叔微倒是很坦然,问:“刚的病的时候,她的月经是不是正好来了?”
( X7 k" [: K% [* K, }2 k  患者的母亲:“咦?这么隐秘的事你怎么知道?是来了,可是发烧了两天就自己回去了。”
" V1 X' S3 S0 k# ^2 Z8 Q  许叔微笑道:“哪里有鬼神附体,这叫热入血室证啊,仲景说过: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叫热入血室。”(热入血室:指妇女患了外感以后,邪热进入了肝经血分或者胞宫,通常会引起神智异常)
- U2 o& x" r3 X! o3 O4 y  患者的母亲:“噢,原来不是有鬼啊!”, O& \: ^  }" z  h4 |4 h
  许叔微:“不是有鬼,只不过前面的医生用错了药,导致痰涎上涌,现在我先用一呷散(一呷散,主药成份为天南星,为化痰之药)把痰去了,然后再调治。”* K% P  o+ y. O/ _% k  A$ T1 J4 e
  于是给患者服用了一呷散,两个时辰以后,吐出了大量的痰涎,这时呼吸就开始通畅了,人也苏醒了。
7 F1 F- q5 i6 E8 V, s  接着,许叔微给她服用了小柴胡加地黄汤,服用了三副以后,患者就好了。, n& z1 A0 G  n! N
  这下,请道士驱邪的钱算是省下了,患者的母亲很想把这笔钱转赠给许叔微。" F" f4 @- s7 f& X
  许叔微笑着回绝了:“我一生都不收患者的钱。”
+ P  H$ t2 S  F; P2 T) a  大家都晕了,天下还有这样的医生啊?!7 `6 T# ?! Q  Z  h0 P( Q& {
  从此,常州的人也知道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医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么写,可能大家会感觉许叔微就像我们现代的雷锋一样,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古代文献里没有这样的评价,我是把许叔微的医案按照年代给排列出来,然后与他的一生经历一一对照的,对照的结果就是这样,发现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您还别不服,就他做的这些事情,您还真没法儿给我找出第二个人来。6 f9 i, \+ T% j7 G0 g
  ! y& C% F* a; @: K7 d) P8 a' D
  比如快要考科举了,在还有几天的时候,许叔微听说另外一个考生病了。
2 c. x( I! x' K" l) J; ?. S0 ?% U8 v  这个考生叫彭子静,是从建阳来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患了伤寒。(同试有建阳彭子静得疾)
5 ^( A- w) W7 @2 X& j' m- j! ]/ B  您说这要不要命,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又是大老远的跑来,就是为了这一次考试,结果还没考呢,自己先躺下了。1 n; E3 Y8 q. I5 |7 I1 _" Q0 w$ \
  这就好比是现在,快要高考了,没几天了,结果考生生病住院了,您说这能不急人吗?. ~5 c& ]6 j" a$ I  E7 Z6 K" T
  这要搁一般人,早就躲了!为什么?这还用问吗,这个时候那可真是一刻值千金啊,谁愿意耽误这个时间来照顾别人啊,自己的前途全在这一搏上呢!而且,要是传染了自己,那岂不是更亏大发了!
. H% H' {: ?; c& D7 Q- X6 V  可是人家许叔微连想都没想,一听说有人患病了,马上就跑去救治。
* G# R9 k+ |) s7 v7 G  得,这位许叔微估计是脑袋里就一根弦,让我们上去劝劝他吧!
( r4 B. z' n8 K; c3 L  许先生,站住!你先别冲动,你要想想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此时一刻千金啊!% g* X9 M3 \7 V) r% N
  许叔微:你是想让我,不去管患者,为了自己的前途备考?
% `0 J7 f0 {$ z1 F% V& D' c3 I) \  不能这么说,可此时人们都会这要做的!3 K: r7 Q/ {# J1 l9 I9 X& F
  许叔微:那么,我对得起“医生”这两个字吗?
8 K2 Z0 F1 \8 m  我靠!你这个人……“医生”这个称号有这么重要吗?!现在医生有收黑钱的,有乱开药的,有见死不救的,人家都发财了,你这样像个傻子似的有什么用?!
7 ^  S  |5 {7 @6 `! c; e* I  许叔微站住了,瞪大了眼睛:他们会那样吗?
. [) t! h, q) ~* H/ |  怎么不会?!好多医生都那样!1 _# X: X0 M; B; ?
  许叔微失望了,沉默片刻,然后重新抬起头,一个字一个字坚定地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样了,我也要自己坚持下去,做一个好医生!% x1 b3 ~; f! s0 ^9 r! a, w; z3 Q
  没法儿说了,你,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 }: u$ A6 S) m& j4 u' B  许叔微:为了我心中的——医道!# ^! a. W! Q8 N( m+ r+ u- _
  . m# F" m; X& T/ ]5 ?( a
  许叔微到了彭子静住的客栈,一看,彭子静真惨,大家都躲了,他一个人蜷缩在床上,近乎绝望了。
' F# n3 y  H1 s" V0 v  看到有人进来,彭子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问:“您是哪位啊?”( H0 E( u) @- ?3 L
  许叔微:“我是和你一起考试的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8 `) l3 o, V; d1 c
  彭子静无力地说:“你还来管我干什么啊,快去备考吧!”
8 i# z- s" F2 g" q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 I/ i# l$ G" `) i! m4 E. p" O  彭子静:“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 ]& C# X2 [! k; j& c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3 s4 l5 F$ S5 E& m: b- U  l
  彭子静看着这个奇怪的许叔微,沉默片刻,然后慢慢地说了自己的症状:他现在发烧,头痛,呕吐,最要命的是不断地出汗,身上像刚洗澡了似的。(自汗如洗)
! |. l4 b) K" A5 m) }" r$ Z  叙述完了病情,彭子静绝望地问许叔微:“怎么办啊,离考试没有几天了(去试不数日),现在却病成了这样,到底该怎么办啊(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 y# ]$ c- B: Q6 O3 z$ X- W+ c+ X
  许叔微:“不要急,我给你诊一下脉吧。”
8 F( D& A* }5 n7 b5 {  诊完了脉,许叔微告诉彭子静:“你是前面服错了药,发散太过,阳气也随着有外泄之机,现在我要给你把汗止住,这样阳气不至于外泄,你的身体就会自己恢复的。”" Y2 {: P$ h7 D+ A9 }' ?" {3 p" l1 c
  于是开了术附汤,然后自己亲自跑到街上,买来了药。
! q' s$ h; x. k9 U( s  又在客栈里亲自把药煎了,端到彭子静的床前。
6 w4 U, ?1 ~4 y4 l. t: c. C  彭子静哭了:“叔微,一定耽误你备考了。”
+ R- |+ h2 V( G0 Q  F  许叔微:“不要管它,先喝药吧,病好了我们一起去赴考!”
2 s6 ^' d- I' G/ ?- t& k; K) H9 ^  这个方子,这一天服用了三副,汗终于止住了(三投而汗止)。9 _7 s6 {3 [( J$ D0 `8 a& b4 \
  第二天,身上的汗就变成了微微的汗,也不发烧了(身凉)。5 c& g$ L8 `' g4 D1 ~" Q: Y5 \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病彻底好了,。
. }( J/ n7 G" e2 k7 x7 @  这个时候,许叔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了自己的客栈,但是却没有时间看书,因为考试开始了。* g4 I8 |. ]5 _3 T$ s7 V
  4 i% m3 X# L$ W9 E
  最后,考试结果出来了,许叔微中了进士。' I- G( l! l7 W6 @. n. v6 f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
  L( o! f% r9 s; U8 S, P# c  
7 m: G0 y4 w0 N& D  关于许叔微中进士,我有很多话要说,这主要是关于历代流传的有关许叔微的一个神话,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许叔微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医道,而是一个不着四六的因果报应的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恶劣是各位所无法想像的,首先,在宋朝的许多笔记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比如方勺写的《泊宅编》,然后,最为可恨的是,这个不靠谱的神话居然被明朝的两个老兄编进一本叫做《龙文鞭影》的儿童发蒙读物,这下造成的影响就更加恶劣了,很多小孩子从小就从一个不大高尚的角度来看许叔微了。& n$ h1 \9 w0 ~4 e5 N1 B6 C
  那么,这个神话传说是什么样的呢?到底这个它对许叔微造成了那些恶劣的影响呢?
9 [+ E) j# A' M5 c. R4 O0 @1 L+ k  
* w- D- x0 p' F  Q  这个神话是这样的(想起来就气,也不知道是哪位编的谣言):说许叔微年轻的时候,考科举没有中,就很发愁,于是就向神祷告,祷告完了以后,晚上睡觉就做梦了,梦见一个天神对他说:“你之所以没有高中,那是因为你的阴德不够,你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积攒阴德,以后会考中的。”(不知道天神那天晚上是否对每个考生都这么说)
( d2 Z# |! l5 l% n  这许叔微醒了以后就想,到底要怎么积攒阴德呢?对了,给人看病吧,还不收钱,这样不就有阴德了吗?
% W4 V% M; m5 J5 q9 }  从此许叔微就一生看病都不收钱了(谣言的制造者把免费看病这个事情想容易了),最后,又梦到天神了,天神说:“玉皇大帝知道你的善举了,认为你的阴德已经够了,现在可以中进士了。”(说明玉皇大帝一直在给许叔微计算着呢)1 K+ ^# z3 V3 V# q3 G+ Y% [% ~
  于是,就传授给了许叔微一句话,这话是这样的:“药有阴助,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各个版本记载的神仙说的话稍有不同,大概如此)。最后中了进士,发现真是唱了第六名,最后进到第五名,名次还是真在姓陈的和姓楼的同学之间,果然是施药获得了阴德啊,等等。
# ?$ }- h+ i& j# ^# _  这句神仙讲的话很出名,在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看来中国人喜欢胡诌的性格一直没改。
5 B* i- c" I! z; C2 p8 Z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低俗之心度君子的例子,他们无法理解许叔微高尚的情操,估计也琢磨了,但没琢磨明白,于是就用这种因果报应的方式来做解释,结果是把许叔微尽一生之力去普济众生的大医精神给降低到为了中一个进士而义诊这样一个低层次上。
; b! T0 k9 S4 K" a9 D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有看到许叔微对待功名的态度吗?许叔微在看到朝中奸佞当道无法施展抱负的时候,立刻就辞职归乡,显然人家是为了报国而去的,如果是为了功名,那么他尽可以去讨好秦桧了。0 J  p& h9 x, N/ P
  而且,许叔微在中了进士归乡后,一直义诊到死,得到功名的愿望达到了,还做这个干什么?+ Z6 y7 ?' B; U2 {1 {. Y
  难道他们就不翻翻许叔微写的书吗?许叔微在自己的书里写得多清楚啊:“予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予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语,再看看许叔微的书中对待金钱的态度(我们后面会聊到),怎么能给这样一位大医编造出如此不靠谱的谣言呢?
( r$ w: y8 z3 ~8 p7 b  这则看似劝善,实则低劣的谣言,把许叔微的一世英名给彻底掩盖了近千年(因为一般老百姓不看医书,只看通俗读物),今天我把这个谜团给大家揭开,希望后世不要辱没了许叔微先生普济众生的至高境界、大医精神。
3 M& Y) A' t& {  
  h' o4 h# F- K6 @0 M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许叔微进入了政府部门,先后做了徽州、杭州教官,最后做了翰林院学士,这就是为什么历代都管许叔微叫“许学士”的原因。
, Z3 O( N8 P) h" r( y  注意,这里的学士可不是现在我们读了本科就给的一个学位,而是一个类似官职的称呼,宋朝的学士分为好多种,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谈了,估计许叔微当时做的应该是给皇帝撰写文稿等事务,有的文献记载许叔微官至集贤院学士,我感觉这有些不可能,因为这个职位太高了,而且从元丰五年开始,就废置集贤院了,所以许叔微不可能去任职,此处存疑。
7 I2 |7 }+ T$ B. m: e  总之,许叔微在中央政府里干了若干年,这些年,正好是南宋抗金运动蓬勃发展,然后被秦桧之流给镇压下去的岁月。
( T- O  _( ^) j  在这些年里,南宋政府曾经组织了数次北伐,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曾经大破金军,尤其是岳飞,带领岳家军一路势如破竹,血战金军,最后已经攻下了开封的朱仙镇,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撒丫子开始跑路了,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金牌,宋高宗和秦桧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临安府朝见皇帝。! z0 B9 X0 A2 [# x4 R* J% r0 P0 `
  当时,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悲愤泣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7 U/ F5 U* L: Q5 Z- M$ w1 q  百姓听说以后,都拦在岳飞的马前,不让岳家军走,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一时间哭声震野。
( @# M# d7 p2 F& Z# h( h* p, ^+ x  回朝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韩世忠义愤不已,当面质问秦桧岳飞有何罪名?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 F1 P; S' ~9 ?( o, _8 y0 l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 L' M# c4 P- z0 s% |. u7 R  ; R" r7 z6 h$ A# |7 M. N3 \
  这一切,身处朝廷之中的许叔微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那颗报国之心,在经历了热血沸腾、澎湃激荡之后,被昏君和奸臣的卑鄙彻底地击碎了。9 ?" z+ w9 Q) a+ Z& f
  有秦桧这种天字号的大奸臣当道,有宋高宗这种自毁长城的昏君在位,岂有忠臣报国之日?!7 I" w  ^6 Y3 q1 y) J
  在看清了这些人的面目以后,许叔微愤然离职,挂冠而去,从此,仍然回到了民间为老百姓看病去了。( m4 X# K1 O# T  p& N5 {
  从哪里来,那就回到哪里去吧。
" w+ W# O7 B. |3 F2 s  一个读书人,在这种昏暗得不见天日的时代里,能做得就只有这些了:为百姓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无愧于心而已。( }# ~! V8 F; {8 k: B
  我想,许叔微一定是含着眼泪离开临安的,他乘舟远去的时候,最后回首望了一眼这个仍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都市,仰天长叹,一腔报国血,化做百丈冰。0 g. H' }$ T( `1 b& \- X7 j
  然后,小舟在暮色中慢慢地远去了。/ A  V! D) j+ y- [
  从此,许叔微隐居在无锡太湖边的马迹山,盖了几间房子,命名为“梅梁小隐”,继续为百姓看病。! T" m' z# I: |& l4 I
  ' n% v6 M- c8 Z9 Q% R, s. w# p
  这个时候,有个人也同时挂冠而去了,他就是许叔微的朋友,为南宋王朝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世忠,他隐居于苏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梅梁小隐”里面给老百姓诊病的同时,许叔微此时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了,在《伤寒论》的研究方面,他写了《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本书,其中《伤寒百证歌》我们都了解了,是本以歌谣的形式论述伤寒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伤寒发微论》是他的一个论文集,里面提出了很多他自己学习《伤寒论》时的一些思考,而《伤寒九十论》就是他把自己看病的医案整理了九十个,在每个医案后加上了自己的评价和体会,成为了一个医案集,这是中医历史上较早的完整的医案集,而且全部是关于《伤寒论》的,所以价值较高,学中医的同学绝对有拿来一读的必要。在《伤寒九十论》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叔微诊病的方式;可以看出他对经方应用的熟悉;甚至可以看出他严谨却又潇洒的性格。7 O4 y. @' I' n3 I2 n9 I! m
  在看《伤寒九十论》的时候(或者是看我前面讲述的许叔微诊病的时候),估计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许叔微每诊一病,都要说“这是《伤寒论》某某汤证”呢?! s# U/ l- M' P) j* W0 d! Q/ E
  原来,《伤寒论》这本书有一个很特别的体系,它把人体从外到里分成了六个部份,称为六经,它们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经就是人体从外到里的六个功能体系,《伤寒论》一书的实质,就是用寒邪来做为假想敌,来探讨人体的这六个功能体系在遇到外邪的时候的反应,这六经与经络的六经和脏腑的六经是有着对应的关系的,同时,这六经与中医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纲辨证体系也是对应的,对于这点,许叔微提出的表里、虚实辨证早就对此进行了说明。( t8 _9 @* P" b6 E$ u
  在治疗方面,张仲景把药方分列到六经中,同时把每个方子的适应证写成了“汤证”,这个“汤证”张仲景写得那是言简意赅,估计这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简直没法儿在怎么修改了,所以后世的人在学习《伤寒论》时,就发现了一个捷径,那就是把《伤寒论》的这些汤证给背下来,而实际上,每个“汤证”就代表着一个类型的病证,如果您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病证可能要半天,比如“瘀血与邪热相结于下焦的蓄血证”,实际上内行的人只要说一个汤证就可以了:“桃核承气汤证”,这就连疾病的症状表现到该用什么药就都已经带出来了。- f& V$ T+ w) u% x
  这是一种提纲挈领的表述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地研究一下,日本人把这个学去以后,看到非常好用,甚至产生了“废医存药”的想法,就是把中医理论都不要了,只要有这些汤证就可以了。(当然了,这是一股错误思潮,现在日本人也知道了)7 @1 P. H4 b4 r9 G2 h
  但是这却说明了汤证理论在临床中有多么的实用。
6 l' G" Y/ k" F  在临床中,许叔微对经方是灵活运用的,后世有人称赞他是真正的掌握了经方的灵魂的人,比如清朝饱读医书并自己编著了一本医案集《古今医案按》的俞震说:“自晋迄今,善用其书(指《伤寒论》)者,惟许学士叔微一人而已”。5 @: F4 J- L+ ~3 }0 Y+ b
  这种评价够高了。# e, D7 F  R6 k
  ! Y' R; o3 Q9 y1 j
  您该问了,难道许叔微一生只使用《伤寒论》中的经方来治病吗?这样是否太局限了?
# m3 i' C$ q; C* @0 q5 |  其实,许叔微除了使用经方之外,还广泛地使用自己创的方子,还有别的医生创的方子,只要是对治病有好处的,他都要学习。
; S" h" c2 I' _$ h  2 Q' O4 u! q6 I% j+ Y5 d% K3 X6 a
  比如许叔微的表兄患了一种病,叫“头风”,患了二十来年了,这是一种头痛病,三国时候的曹操那么大一个英雄,也被这种病折磨得要死,最后甚至因此把华佗给杀了,可见这病能把人折腾成什么样,甭说那会儿,就是现在它也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还解决得不是很好。' S9 F& }& b& K3 j1 ]) ~
  许叔微的表兄这头风发作起来什么样呢?那是“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看来的确是够痛苦的了。$ Z% }" O9 o7 L# T2 R; t3 E
  显然这个病许叔微也没有办法,尝试了好多方子都无效(百方不能疗),谁都不是神仙,都有学不到的地方,不过就这么看着患者受罪,许叔微的心里那可真叫一个不好受。- }2 k: j" r0 |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医生,叫田滋,这位医生来了一看,说:“我母亲以前就患过这个病,后来得到一种药,服用后就好了。”  O" b  x0 r, A5 t  Z8 |$ a
  嘿!有这等事?大家都兴奋了起来,于是许叔微就说了:“那您就卖给我们一些这个药吧。”* A# o# c# V' l4 {- t
  这位田滋医生就卖给了他们十丸药,可没告诉许叔微这个药的方子,也就是说,这是个秘方,然后告诉许叔微的表兄,每天服用一丸,连吃十天。2 g4 R- ~2 z% Z5 ]% d. G$ |* j
  十天以后,田滋医生又来了,就问这位表兄:“最近犯病没有啊?”
. E+ [6 H. U- b% b. P4 E  表兄挠挠头,咦?还真没犯!
" K. z  j  w6 w* j! b  田滋医生又问了:“你以前都是吃什么东西犯病啊?”(头痛平日食何物即发)+ N5 P8 d( N5 ]4 b$ S/ v! Z
  表兄回答:“只要一喝酒,一吃鱼,准犯!”
5 [+ @; ]: E! Y" ^5 I  于是田滋医生告诉这位表兄:“来现在多买些酒和鱼,今天就随便吃,敞开了吃,我在这里观察一下。“# H! a2 r) a7 Z. ^
  这位表兄吓得差点跌倒,脸都白了,这不是让我送命吗?还敞开了吃,我只要吃一点都会犯的!) f/ y& J0 E6 r; o" A
  结果大家都说,那就试试吧,看看这个药的效果如何啊。(反正不是自己疼)% i5 J; B6 [/ n0 o% J; q
  最后,这位表兄二十年来第一次过了嘴瘾,吃了一天的鱼,喝了一天的酒。
4 {# l4 t9 w2 i: W3 t3 \& Q4 a  大家都傻了,瞪着眼看着这位,等着他头痛。
) `- c6 ^: w3 M' M  d) o) h2 y  结果人家还真就没有犯病,而且,从此这个病就好了(竟不发,自此遂瘥)。2 M6 h" I3 Z' p% |9 B; v, P
  
6 O- Q, K/ P; J5 }! _' g$ o  各位来猜一下此时许叔微的心情吧,应该能够想像得到,他是无比的好奇啊——这是一个医生的本能,到底这个方子是什么成份呢?为什么如此有效呢?我要是能够学来该多好啊!(不光是许叔微,估计地球人都这么想)
) n- l# N1 ?8 ~" F  可是,这是人家田滋医生的秘方,人家还靠这个賺钱生活呢,当然不会轻易告诉你的。
  v; d" t2 N- ~, O4 d: A  
, V4 K3 c' ~4 y# c0 s  要说这秘方那可是不得了啊,这几乎成了中医的特色了,扁鹊的师父长桑君在传授给扁鹊学问的时候就说过:“ ”。可见其源远流长,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一些人,他们医术不是很高,有的几乎什么都不懂,可是就是有个秘方,不知打哪儿来的,有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的估计是路上捡的,有的是死囚在即将被砍头的一刻突然良心发现贡献的,总之这个秘方必定出处神秘,但是治疗某种疾病效果就是好,结果人家就卖这个秘方,就发了财了。所以自古就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
& B0 z8 l5 i" H$ o  q7 q# c  但是秘方显然也存在着问题,虽然疗效好,但是流传不广,因为一般都只是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看病的范围一般不超过方圆五十里,全国的人民是没法儿享受到的,更甭提全世界了,而且,如果这家的香火不旺,子嗣断了,又比如该人后代的兴趣在娱乐圈,搞文艺当演员去了,这个秘方就算倒霉,最终的命运可能是成为了压箱底的废纸,直到腐烂。% E; m9 S# T( e9 v3 Q0 Z/ R
  您一定很着急,天啊,这便如何是好?
+ K% \" w0 X# u- D* ^' O$ e; ?+ f  我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把这个重大课题搁许叔微头上吧,让他去好好思考!. B: n- V- X& V- e5 K" y
  5 x, B/ J- M, Z) r8 h
  这位田滋医生后来和许叔微成为好朋友,两人相处了若干年,田滋医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叔微真是一个好医生啊,如此境界之人,实在是平生未见。
: ~) |% Q6 L, p; [, a$ n8 \4 O+ J  后来,田滋要到其它地方去了,一天,他把许叔微请来告别。
  {( Z/ t+ ~/ g; ?! W2 \. @- b/ L: ]  那是个夏天的午后,阳光很足,浩渺的太湖水反射着层层光影,湖边柳树的枝条拂过水面。
5 Z0 ]0 {% ~* Y- [  h  许叔微有些伤感,因为朋友的远去,自己的年龄大了,不知道何日再能相见。& J4 H* v8 r) B3 u  y
  在即将登舟的时候,田滋突然站住,大家都停下来,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9 X/ i0 F7 ^& Z3 Z$ m" T5 C  只见他很郑重地把一个信封交给了许叔微。% W& ^, M# E3 ~) c- t% q/ x5 @' N  P
  许叔微很奇怪:“田兄,这是什么?”/ R* R: E( T/ O( S0 _8 _; k9 _
  田滋望着许叔微,诚恳地说:“叔微,很抱歉,一直没有把治疗头风的方子告诉你,快要离别了,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了,这是方子,以此做为纪念吧!”, W, s" z5 j: \
  许叔微突然感到心中一震,此方价值千金啊!
/ ?' T' U+ ?" S$ q1 y  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秘方交给自己,说明在田滋的心中,许叔微是个真正的朋友了。
1 f- @8 O9 G, p3 a! \; C  但是,许叔微的心,又岂是在只考虑自己呢?
+ S# }8 s1 w5 N  他突然问了一个令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的问题:“田兄,这是你的秘方,现在交给我了,以我们两个人之力,能够使天下几个人受益?相信不会有几个,我想日后将此方公布给天下人,你,不会恨我吧?”" X$ R0 D! s9 P) Q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没人想到许叔微会有如此一问。  c1 Y  D7 }4 }! {- l" \  }: o
  田滋望着许叔微,慢慢地说:“叔微,方子交给了你,就是你的了,任君如何处置,我岂能有异议?!”1 m4 t; Y! H4 w- x9 t. |5 G  @
  然后,登舟远去。
% J. x1 g' Y; A% X9 b# ]  许叔微感激地望着朋友的孤帆远去,心中暖暖的,因为他知道,在自己的感染下,田滋的心,也已经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 J' Q8 Z8 L! D
  5 c, B. T' r7 a& X2 g6 M# k
  后来,许叔微把这个方子写进了自己的《普济本事方》的头痛头晕方中,公诸天下后世,这个方子叫“硫黄圆”,希望研究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9: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以后,许叔微开始着意思考这个秘方的问题。
7 ?  V& y% }2 h/ s1 Y  其实拥有秘方,将配方保密不告诉别人,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大家都要生活,靠这个秘方,自己拥有这个知识产权,賺自己的钱,养家糊口也不算过份(现在的世界各大药厂也都在靠这种知识产权生存)。/ f! L5 ?$ N4 p+ v# _, A
  可是,如果这个方子真的很有效果,那么只让方圆几十里的人受益就太可惜了。' e5 s1 k! |/ F2 b
  (顺便说一句,实际上,药物批号制度是一个可以让患者和知识产权人都受益的方式。在现在,可能搞一个成药没有个七八百万是批下不来的,所以很多秘方还都沉睡着呢。)
! L) R9 o& v" Z* b% Y  许叔微当然也没法儿思考出药物审批制度,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诚心来感化这些秘方的拥有者,直到他们的境界提高了,将秘方交给许叔微,然后许叔微再公布给天下人。
1 ?2 u: I/ ?- m) Y: t( o7 n  要感化一个人是不容易的,有时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有时可能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只要你心中的信念在,最终,你一定会以一颗无私之心,感化对方的。
3 p' f0 N' u9 n: \0 H. C  
/ y) O* A8 E% h$ a8 V$ e- m& R  比如,徽州有个医生叫张横,他以前曾经在推勘院工作,和这位张横一起天天值班的有个医生姓王,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非常的熟悉,成了好朋友,于是这位王医生就告诉张横了,说我有一个秘方,叫通经圆,治疗妇女月经不通,腹痛,腹中结块效果非常好,最后,就把这个方子口授给了张横(口传此方)。  k. q! r, p# K- W
  后来张横在临床中使用这个方子,效果果然非凡,于是这个张横就把它做为秘方使用,至于配方,谁都不告诉(甚秘之)。
/ Y. i/ R4 N$ R" E" G  后来许叔微在徽州工作的时候,就和这位张横医生交朋友,逐渐感化他(我分析,像许叔微这样的人想感化谁都会成功的,因为这位境界太高了,他做的那些无私的事情搁谁都会心软的),最后,张横老弟终于受不了,就把这个方子交给了许叔微。
8 N$ G: S1 I* t9 ~. J  许叔微拿来方子后,一看方子组方还很合理,又在临床中使用了一下,效果非常好(以治妇人疾不可胜数),于是就秉持一颗为天下人的心,把这个方子给公布了,记载在他写的《普济本事方》的妇人诸疾中,现在大家可以在该书中看到这个方子。
. y/ K1 v/ \, g" y8 O  
: [. \4 X. Q9 A# X/ E  在《普济本事方》这本书中,许叔微整理了自己一生中疗效比较好的三百七十多个方子,其中有许多便是这种得自别人传授的秘方,其中故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 M8 T5 _3 @1 ]- ?' v  其实天下的所谓秘方,不过是一些独特的治疗思路,和一些独特的药物组合罢了,有好多秘方,一经点破,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可是在守方人的保护下,这种独特的治疗思路可能却一直被隐瞒下去,无法成为拯救世人的利器。
, [% \' t4 U0 {* m5 U, ~; I2 f/ S  如果不去刻意搜寻,那么这些方子最后很可能只是服务方圆几十里,或者被失传(中国这样的事情很多),但是,如果你怀着一颗济世活人的心,你就会觉得这些方子是值得挖掘的,因为有那么多的患者还在病痛中,许叔微正是有这种普救世人的境界,所以才去刻意寻找,然后用自己的诚意去感化对方,最后使这个方子被公布给世人。! Z/ H3 z3 g. k2 N* X
  
, W- G) F/ h. E1 p) t! D  我想,一定曾经有人这样劝过许叔微:这些秘方得之不易,留给自己该多好啊,为什么要公布呢?
5 o) i: k0 Z; U4 l6 l  r, P5 \. e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许叔微一生所做过的事情,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的序中还是给予了回答,他说:“予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则是方也,乌得不与众共之?”
! M; g1 |5 u5 @7 D  x  一代大医风范,跃然纸上。. ?' w" y: }2 S' G# g4 ]! Z; s2 ~
  
7 o, a; ]) c! x$ u  慢慢的,许叔微步入了老年,那么,他在生命中最后的岁月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 W) g7 a. P& K& ^0 u( W  两件事:写书,看病。
& \( I7 d& e. e: n- r+ H0 R  他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加以总结,写下了著作若干,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四部书,还有《仲景三十六脉法》、《治法八十一篇》、《翼伤寒论》、《辨类》等书,遗憾的是,这些书已经被我们后人全部给遗失了,再也看不到了,名医一世心血,化为乌有。4 c: `* w& ?3 r  \, J& _
  除了写书,他还在坚持为百姓免费看病,文献记载他,只要有人来通知他有患者,无论这个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无论是当官的还是百姓,无论是深夜还是刮风下雨,他都立刻披上衣服、戴上草帽,立刻前去救治(无问贵富贱贫,虽曛夜风雨,有以疾告,辄束缊笠屐往)。
* W- Q% p! r9 H  
" E: y5 b- \3 c1 g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在奋笔疾书,想记录下自己对《伤寒论》的更多心得。
/ u) U3 Y( d( M, ]5 E  但是,精力明显的开始衰竭了。1 p. f; M- ?. l& z. a
  # R: W6 y4 E) w9 L) {- R8 \8 [
  严冬来了,太湖的边上,也落下了一层薄薄的雪。7 v; |+ V" e$ D7 k* _7 }
  路上的行人已经非常少了,大家都躲进了温暖的屋子。
  _, K4 T; S2 \) A2 f) Q1 ?  那天,许叔微正在窗前伏案写字,忽然觉得头晕了一下,然后,眼睛开始花了。
: p) p% s# t0 ], n  他慢慢地抬起头。4 ]- H# q) Q/ G5 ^+ X$ j$ Q
  朦胧中,仿佛看到眼前出现了一条道路。3 [- s& w% Q# w2 Z1 A2 X) D
  在道路的远方,有一个人,在孤独地前行着,手里提着出诊用的灯笼。
9 X( B4 d" H; L3 |* W/ \8 m# [  许叔微突然流出了眼泪,他用嘶哑的声音向远方的身影喊到:“仲景先师,等等我!”; e. D* g: Y% ^1 a- z9 |  a& z
  然后,将手向前笔直地伸去。6 G8 a/ z2 Z; @* c
  
  c# s9 t+ l1 I& G( z$ q9 H  许叔微,卒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
" x; M8 @8 E2 w+ ~  & m3 y5 v; E) z# m
  许叔微,字知可。他出生在一个国破家亡的环境里,少年时期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但是,他把这种悲痛化为了拯救众生的志愿,他以一己之力,向命运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贫困的环境中努力研究医学,最终成为推广《伤寒论》的一代大师,他一生以救人为愿,不收老百姓任何费用,此种愿力,古今少见!
( B2 q4 N( I: C3 l/ T  我总觉得,许叔微在用他的一生来给我们上课,一堂关于医道的课,一堂关于做人的课,他并没有使用太多的语言,只是用自己一生的行为,来给我们演示着,用每一个医案、用每一个方药、用每一处心得体会,来给我们演示着。
7 ]# }9 l! ^2 y: }7 U$ [) G  只是不知道,后人是否听见、看见?& L, x# s0 J( X* W- {/ t
  & }0 C) e& n4 B3 P% r( _; s4 T4 ], B
  将近一千年过去了,太湖的水还在生生不息地拍打着岸边,屋子后面的马山依旧是青葱翠绿。
6 A, h% o3 {$ @/ c* [! d' O# G  门楣上的匾额还静静地挂在那里。
0 l, A  f6 Q8 D2 y$ {, L9 [  这几间瓦房,很古朴,似乎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很久了。2 \9 b& l, g2 ^$ l. V4 g
  周围静悄悄的,房门上满是灰尘,显示世人早已经将这里遗忘了。
- I& o! B  j! e, S% ?2 ?  让我们退出院落,慢慢地把大门关上吧。! v) I1 X- V/ M* Q& a8 D6 H
  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是的,许叔微早已不在了。8 w) O8 R8 a0 h+ l
  但是,他的医道却留了下来。
* m, {, q& |! p3 P" [  希望各位把它放到心里。
: y$ H) f1 g4 b" S3 }  珍藏起来。
# k( ?0 F1 h5 C2 E, y4 d  永远不要遗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22: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喻嘉言
4 U% |7 J! K. e& M8 I( W# J  8 a4 q2 {: u* W. h
  满天乌云,压得很低。
) @- L7 t1 _/ Z; n  紫禁城在昏暗的天空下显得阴森而又苍老。
7 S0 V+ U9 f2 {7 t* O  在这种空旷、冷清的大背景下,一位中年人,背着行囊,黯然离开了京城,愈行愈远。
( U9 ?3 m& G# b' P  V! {& U) d  , p( Z, D/ k$ E+ [! T$ E3 J
  这个中年人,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喻嘉言。
+ j* ~; Z, j0 y# P# p2 ^  这一年是公元1633年。0 y: @% e+ V* \. r( ]+ Y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后金军队已经占领了辽东,正在蓄势待发,而内地刘宗敏、李自成已经揭竿而起,十一年后,就是这些人,将亲手结束这个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的明王朝。# v3 q- ?; I' t
  
# d; E5 Y& E+ |1 {9 k& J  在此之前,喻嘉言已经在京城住了三年了,他是一介书生,在四十五岁的时候被擢为副榜贡生,进入了京城的国子监,在这三年里,面对破败不堪的政局,他曾经很愤青地写下了万言书上交,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但是显然这个举动太天真了,明朝政府里的那些贪官污吏们那儿有心思看他写的这些玩意啊,在等待了很久之后毫无结果,喻嘉言终于失望了。
. s! n7 d, R/ R# }5 g  在来到京城以前,觉得重整河山就是自己的责任,等着吧,我将力挽狂澜!这是读书人的共同特点,都四十几岁的人了,还怀着年轻时的梦想。% v& P+ _* m! `7 z9 \+ c- Q
  来到京城以后,才知道在这里雄心壮志不能当钱使,凭自己的这个地位,在这里连个说话的份儿都没有。
; S* Z0 d+ i0 `" [  再看看那些有说话的份的大官们,却都在忙着贪污受贿,政坛一团乌黑,就在喻嘉言来到京城的前一年,连为保护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袁崇焕,都被崇祯皇帝给拿刀给剁了,您说这里还有忠臣的立足的份儿吗?" X" }0 b- s5 n) x% L
  2 a" w4 q. |7 d9 V9 q+ K
  于是喻嘉言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失望地离开了京城,离开了他曾经幻想着能够为救国出力的仕途。
  I2 R4 P+ z! O$ r  从此,大明王朝少了一个想要报效国家的政府人才,但是却意外地为老百姓增加了一位名医。
7 \. Q5 W8 N- c$ O; |, i  6 T1 p) F- N, ?9 `/ p$ R& P
  在喻嘉言回到老家江西以后的十年里,他治疗了大量的病患,其名医之声鹊起,就在大明王朝灭亡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643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寓意草》,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喻嘉言的一位老朋友,胡卣臣老先生给出版的,这位老先生当过谏议官,一心为国,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两人还希望让医学昌明一些,使老百姓更加健康,为崇祯皇帝的中兴大业效力呢,可我估计这时候可怜的崇祯皇帝,已经开始琢磨若干种自杀方法哪种最好了。. b! D, `! M5 J2 t$ ?9 ^% U0 W7 g/ X
  但无论如何,在这本书中,喻嘉言展示了其高超的医术,令人叹为观止。
. Y% u6 `/ m+ x  & ]+ a5 v3 U0 v% l$ H" x6 k
  实际喻嘉言是一位非常难写的医家,历史上留下的有关记载本来就不多,可恰恰就是这些不多的资料,相互之间又充满了矛盾,我经常面对着这些信息陷入茫然之中,为了给大家剥出历史的真相,我必须反复地寻找这些资料背后的内容,但是工作极其艰巨。也就是说,从现有的资料看,喻嘉言的一生充满了谜团。
6 @6 a6 W, V, d5 i  + ?, [' B" e, |0 m" {
  比如,喻嘉言一直在考科举,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成为副榜贡生,在京城混了三年,也就是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回家行医了,从资料上来看,他从回家行医不久就是一个绝顶的高手了,那么,大家的脑子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谜团:这位兄弟别不是天生的吧?怎么横着蹦出来就是一个名医了?也没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是怎么学医的?' H$ ]' O& ]1 N1 ]7 w' G# f
  恰恰在这个时候,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诡异的说法,说他“少遇异人授以秘方,兼擅黄白之术”,除此之外,我目前没有见到任何其它记载。也就是说,他小的时候碰到了一位神秘的高人,传授给他医术,而且还有内修的道家功夫。) L+ L3 S2 _$ e
  这是一个武侠小说式的传奇故事,好比是一个小孩子,在街上走,碰到一个乞丐:“小朋友,我这里有书你要不要?”3 d- u7 k1 b2 ^! X. [1 ~
  小朋友一看,是《如来神掌》,好哇!于是就买了,修炼之下终于成为绝顶高手,最后把蛤蟆功都给打败了。: y. i5 t0 F' i+ ?3 t
  通常面对这种说法我都会嗤之以鼻的,因为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传说太多了,比如扁鹊遇到长桑君,中国人比较喜欢那种笨小孩遇到奇人传授,然后一朝成为高手的故事模式,因此操笔的文人们也愿意不遗余力地编写这样的传说。
/ w' ^6 V- _1 v9 q  但是对这个记载,我却相信事情大抵是这样的,因为在后来喻嘉言曾经提到过:先师在交给我医术的时候让我发誓,一定要用医术来普救众生,不可沽名钓誉。( P: y. s/ J& f
  这个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异人”的一些线索。可见,所谓的“异人”,就是一位隐居在民间的医生,但是显然这位医生很特别。% e/ w7 u' Z" [
  第一,他没有把自己的名字留下来,估计可能连喻嘉言都不知道这个人的真正姓名,否则以喻嘉言日后巨大的影响,彪炳一下老师的功绩是很容易的;& u& Z, [: O3 j! t$ |& r
  第二,这位老师医德高尚,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教育喻嘉言以救人为务,竟然用发誓的手段来告诉喻嘉言医德的重要性,这跟现在的学生一进医学院校的大门要先诵读《医学生誓言》有一比,只不过这位高人用了一种近乎恐吓的手段,他说如果学了医术而不去普救众生,那么老天会报复你的,会让你天打雷劈,还要断子绝孙(估计当时喻嘉言同学一定被吓哭了)。
2 H. A1 n6 v5 H9 W8 p  
8 L$ A9 q6 c! g  我们现在真的没有办法知道这位老师的背景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历史人物都被掩埋在时间的黄沙之下,永远的消失了,但是我们却可以确定,曾经有这么一位老师,指引喻嘉言走上了医学的道路,并且告诉他,普救众生是最重要的,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它。
) \8 S% Q0 m9 P2 N9 G5 x  让我们来感谢这位不知名的老师吧!
0 R+ W% ~5 e9 j/ f" R5 H  
6 d6 V1 e$ l* ?8 Q, N+ O  K1 H  但是,“异人授以秘方”,“秘方”?我们的好奇心又被激起来,这位高手到底授予喻嘉言什么“秘方”呢?多么神奇啊!这个秘方的线索还能找到吗?
2 c2 w) X& e4 O  让我来给大家试试吧,下面是喻嘉言同学的整个成长轨迹:这位老师在教授喻嘉言医学的同时,喻嘉言同学随着年龄的长大,还要读举子业,走科举的道路,考上了贡生,然后到了京城,被晾在一旁三年,接着扛铺盖卷儿回到江西行医,行医十年后写下记录自己看病过程的《寓意草》。& t. \9 V/ r9 [5 [
  这样大家看明白了吧,就是如果这位高人传授给了喻嘉言什么秘方,一定会在喻嘉言的诊病过程中出现的,也一定会在《寓意草》这本书里得到记载的,因为除此之外喻嘉言一直都在攻读圣贤书了,所以,让我们来到《寓意草》这本书中来寻找线索吧。  J2 {5 [6 H: l8 m2 B. f8 M
  在将《寓意草》全部读过以后,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书中记载了许多喻嘉言治病的医案,在每个医案后面的论述中,引用最多的就是《黄帝内经》的内容,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至于用方,还用过宋朝钱乙医生的泻白散,在论述单腹胀治法的时候,还引用了一段我们熟悉的内容,喻嘉言说:在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中,许叔微说自己小时候“夜坐写文,左向偏几,是以饮食多坠左边……暑月止右边有汗,左边绝无……”最后他自己制作了苍术丸,给治好了,怎么样?熟悉吧,我们在许叔微的故事里面见到过,原来喻嘉言也读到这些内容了!
0 H5 M, N7 T6 U3 {  这下真相大白了,哪有什么异人传授的“秘方”啊,原来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如果非要说秘方,也就有几个人家许叔微给公布出来的所谓“秘方”,但是从宋朝到明朝,专利保护期早就过了(打许叔微那会儿就给公示了)。" z+ \) f/ }. ]0 u- z; l/ S
  所以这回搞清楚了,这些所谓的“异人传授秘方”说,都是些不懂医学的文人给编造的,大家都宁愿把这个事情搞得玄秘一些,但是搞得现在一些搞医史文献的人还在跟着说:喻嘉言少年遇到异人传授给他秘方,这就犯错误了,对待一个医家要严肃认真,不能往神秘了搞,像我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 f# d6 u' j+ r8 I
  & D. R! `/ ]6 J+ a! o
  还有的医史工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不靠谱的说法,说喻嘉言是从北京回到江西以后,看到仕途无望,才愤而学医的,这显然就更玄了,因为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要从头学医,然后治病,授徒,最后还要写出一本水平很高的书,这不能说是不可能的,但实在是有些难度,况且喻嘉言自己在《寓意草》的序言里说得很清楚:“昌(他自己)于此道无他长,但自少至老,耳目所及之病……”这充分说明他从早年就开始研究医学了,并不是中年以后才开始的。
- k" Q) w' d* C; P  
8 ?2 q( v9 W: ^; ]( f+ W" [  好了,介绍够了喻嘉言同志的学习情况,该介绍他的工作经历了,让我们来看看喻嘉言到底是何方神圣,让后世交口称赞的吧。
' l& K  h3 K+ e* G$ Y) n  先给各位提个醒,我们这位喻嘉言同志诊病比较有性格,大家不要被他吓到了。
/ C5 l' Y/ ^3 g( S  
. T" B! l9 o  M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诊病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天,有位姓黄的同志,晚上过夫妻性生活的时候劳累了一些(犯房劳),然后马上又患了伤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外感病),但是这位同志很有趣,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个说法,说患了外感不用管它,到了六七天的时候自己就好了(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这么认为)。' D1 E& F% u* C, D2 m6 h" k
  结果是,过了十多天了,不但没好,反而忽然神昏了,浑身颤栗,手脚冷得像冰一样。% F) p. \+ z- [
  这下家里人才慌了,赶快请医生吧!& L+ R# {' h) N
  先请来一位老医生,这位诊完了脉,说:“现在四肢厥逆,这是夹色伤寒啊(过去认为房劳后患的伤寒,通常认为会致命),现在需要赶快用大热之药回阳救逆!”3 i* X7 d$ f8 x% l0 Z
  于是开了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
$ k2 L: Z( [0 Y: {9 b$ x  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位,把我们的喻嘉言同志也给请来了。
! U2 d& U7 ?# n4 {( t4 F; w  当喻嘉言诊完脉的时候,这温阳之药可就熬好了。
) h! w2 D0 R/ h  ^3 l9 h  喻嘉言吓坏了,说:“且慢,这个药可不能喝啊,这药用错了!”. |9 I/ N4 @: x) v
  那位老医生当时就不高兴了,用错了?你懂个什么?
# g5 ~; x+ v. V5 H* i$ z3 R- ~  患者的家属也奇怪:为什么用错了?
" M4 s3 Z) [8 V$ L4 y( Q. W* b  喻嘉言:“这个时候不能补啊,要泻!”2 G: s% t: ], H( |
  这下患者家属也不高兴了:这手脚都凉了,还要泻?您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8 i" |( s. E9 \. r  尤其是黄同志的媳妇,更恼火:我老公需要补,难道我还不知道吗?!
8 c  w" R" n, U5 P  于是坚持要服药,药已经端到患者的嘴边。
' a! E# {% C) f7 q6 {  喻嘉言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可是自己说话患者家属又不听,怎么办呢?
. J/ h8 ~# h6 v! T- ^$ c  情急之下,喻嘉言想出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办法。9 B6 O3 k3 [' {8 n
  从此,历史上最可爱的医生诞生了。7 x( e0 V# G* A3 ]+ T
  喻嘉言一把拉过那位老医生。
2 J' q9 Y0 d; \1 i/ o  老医生很不服:“干嘛?要动手?”
) D; t: i- \1 S& t7 n+ \) p9 A& e+ C  喻嘉言:“动手干嘛,不动手,但是,这个药一旦进入患者的口中,患者会有或生或死的变化(出生入死),实在是关系重大。”
7 E; A$ U! l" O9 f6 U& L  老医生:“那又怎么样?”
9 D$ z3 m! B( P" I) u  喻嘉言眼睛一瞪:“怎么样?这样,我和你各立一个生死状(吾与丈各立担承),如果谁用药错了,人要是死了,要根据生死状来承担责任(倘至用药差误,责有所归)!”* ^" @& f2 p/ r6 h& ]- k% f
  这下屋子里的人全傻了,没见过这样的医生,好家伙,平生头一回!于是全都看着这二位,连患者都睁大了眼睛。7 s- a4 G$ @0 e) ]
  老医生尴尬地说:“我,我治疗伤寒三十多年了,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生死状!(吾治伤寒三十余年,不知甚么承担)”
$ S# U0 @. V& L: n  喻嘉言笑了:“您别怕,立一个吧,反正患者死了您也一起死。”3 c* }. @2 i) C& {, l
  老医生腿都抖了:“我不立!”9 V' X5 e6 ^; P3 m/ o- i
  喻嘉言:“立吧,您不是挺自信的吗?”. z* s* L8 Y. T$ M2 ]; a$ @' g3 E
  老医生已经开始准备跑路了:“说不立就不立!”  V/ M9 S% Z" I# X# v) q* L) g) ?
  于是喻嘉言对患者家属说:“他不敢立这个生死状,那我敢立,拿纸笔来!”. ?' X1 F( p! R& f. h
  患者家属知道遇见高人了,忙拦着:“别立了,我们听您的还不行吗?”4 R& w7 ^" O# |4 s' E7 G
  于是,喻嘉言就开了泻下的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中的方子,只有大黄、炙甘草、芒硝三味药,为和胃泻下之方),份量是五钱,煎成以后先喝了半碗,过了一会儿,又喝了半碗。1 [6 n. a) x# \# R& @3 [8 R+ N% }
  然后,就觉着这个患者的手脚开始暖和了,人的神智也开始清醒。9 p6 j% O5 i# \( d% U4 A$ U
  这位老医生一看,人家诊断得对啊,于是就告辞:“佩服,在下告辞。”
6 T5 I  o+ s! v5 s' J  喻嘉言一把拉住人家:“别走啊,学着点儿。”
* O& i4 s) o* s& D# g5 b! Y  于是老医生又硬着头皮站在那儿看。# z7 W7 {, P5 i0 M
  把这副药都服用完以后,患者的情况突然有发生了变化,开始浑身壮热(这实际是邪气有外透之机)。
; r$ m+ b% a, {$ t  大家又有些慌乱,都看着喻嘉言。
4 ?+ N1 T3 p  z' x, Q  喻嘉言却笑了:“没问题,这就是要好了。”
$ L" k0 O+ i% e7 {  于是又开了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证),结果是只服用了一副,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 F. q4 H6 k8 f3 O, l3 N' l
  
. ^* |* k$ E0 `+ K  这个时期喻嘉言已经收了徒弟了,回到家里,徒弟忙疑惑地问他:“老师,这明明是个夹色伤寒嘛,手脚都冷了,为什么您用泻下药却能够好呢?”
/ c) C* [0 `, b  喻嘉言急了:“谁教你这世界上有个夹色伤寒的?我教过你吗?”( T" d9 t* Q( b4 n
  学生低头:“我自己看书看的(估计看的是非法小报)。”
4 q7 q2 Z3 O- s2 m9 |$ E  喻嘉言:“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夹色伤寒、阴证伤寒(那时候也管房劳后伤寒叫阴证伤寒,说治疗需要补阳),房劳以后患了伤寒,只不过比普通伤寒稍微重一点而且(其势不过比常较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可是这些庸医用这个词吓唬人,然后用温热之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 \7 U1 ]" {. }, O  下面,喻嘉言论述了近一千字,为了节省版面,我就不给大家重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店买本《寓意草》自己欣赏一下。) A4 w; c# O- H- h% {
  最后,喻嘉言同志做了总结,他说:“所以中医诊断学很重要,当你看到患者都脸上发暗,舌苔焦黑了(面黧舌黑),身上干枯得像柴火似的(身如枯柴),此时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已经是一团邪火在体内燃烧着呢,阴液都快没了,还补什么阳(则阴以先尽,何阳可回耶)?所以这个时候要出去邪热,保存人体的津液,这样机体自己才能恢复生机啊,机体恢复生机,它自己就会把病邪往外排了。”
% Z) J6 I7 X  q7 ^/ X  看来高手就是高手啊,不过,这才只是个开始,后面更加惊心动魄的治疗过程多着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09:59 , Processed in 0.0289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