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铁血下的柔情——春秋时代三位霸主的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 迟来的霸业
% E0 q: D; L+ p  
2 R4 G' G; \4 e6 g/ `: b0 l% ?  
; c1 \& c/ Q( Z* t9 j& x6 v  秦国和老冤家晋国打仗,为什么输多赢少,其实说老实话,穆公的战略方针有问题,就像蹇叔和百里奚刚到晋国的时候所说的:秦国目前最大的要务,是发展生产,创建和谐社会;要先平定关中,对西戎诸国德抚力征,以并其地,等独霸西陲之后,然后再紧扼崤涵山川之险,待机东渡黄河,争夺霸权。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让穆公渐渐偏离了这个正确的战略计划,而是陷入了到了与晋国的恩恩怨怨之中,白白浪费了几十年的大好光阴。' c5 l& {" w" l3 Y0 `' y0 T9 h) T
  
; p3 U9 ]  f/ w$ B( d* t3 Y. J  不幸中的大幸,崤之战和蹇叔和百里奚的去世渐渐让穆公明白自己犯了“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战略失误,于是在击败晋国崤寒封尸后,已经一吐怨气的穆公决定把自己的战略重心从东边转移到西边儿,开始对甘肃宁夏等地的西戎诸国用兵。
8 ^, d) G6 b& B; X" b" Y  
0 L6 H3 _* \6 U  我们第一章的时候就说过,秦国的创业史,就是一个不断与西戎少数民族征伐厮杀的历史。秦国的历代君主,都在不断地与这些个彪悍而强大的游牧民族战斗,即使到了穆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在关中地区所能控制的地域也只有岐丰这一片陕西东部地区和山西南部的一小片地盘,而陕西西部和甘肃宁夏地区基本上都控制在西戎诸部落和小国的手里。这些生产落后但民风彪悍的游牧民族,经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所以秦国想有朝一日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黄河以东称霸中原,必须先除去这些心腹之患才行。) D+ E* B" x1 [+ o. G
  
5 j6 y/ K- }& X! X4 G  在西戎诸部落中,最强大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国,其王可以说是诸戎的精神领袖,只要能击败强大的绵诸,其他小国家就自然会臣服在秦国的脚下。所以穆公如今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绵诸王。
6 ?! _& T: Y, l1 P5 u5 y  + V2 S& g1 |+ ?# f7 P; L
  作为一代戎王,绵诸王当然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对手,他很快派出了自己最为倚仗的大臣由余,出使秦国,以此打探穆公的态度和秦国的虚实。
* e/ w1 a! Z8 Q9 _9 E7 U; y  + q# m! a/ ?, E$ ]
  由余这个人虽然生在戎国,但其祖先是晋国人,所以他可以说是个戎化了的晋人,不但会说晋国话,还饱读诗书,绵诸那个乡下地方就属他文化最高,所以深得绵诸王吾离的信任,而得以被重用。" J3 y0 X/ {! K! ^5 V/ o' A: e
  3 Q4 N4 H8 x; A) k$ U% _1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求贤若渴的秦穆公对于人才有一种出乎寻常的敏锐,他一看到由余,眼睛就亮了,这么好的人才,待在绵诸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实在太可惜了,现如今秦国没了百里奚和蹇叔,正是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能得到由余的帮助,对秦国的霸业真是大大的有利。
1 o1 i2 i) Y, m9 c/ l- c0 g  * z/ i7 e; I3 ?0 t& D, I
  于是穆公有了挖墙脚的想法。- N" o# v: _4 E, M7 D8 ]
  
8 T8 X1 e7 _9 x* M  为了能留住由余,穆公带着他参观了秦国的苑囿和宫室,想先用宫室的华美和里面积蓄的财宝去震撼由余,让他留恋不舍。可没想到由余却不吃这一套,他皱着眉头说:“这些宫室积蓄,如果是让鬼神营造,那么就使鬼神劳累了;如果是让百姓营造的,那么也使百姓受苦了。”
' h* F( i" l+ D; k+ P! Z, N+ M  ; o0 ~  v; H; H0 }+ f# @/ e
  穆公本以为乡下人由余会对他的这些杰作赞叹不已,没想到他居然说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话,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便问由余道:“中原各国借助诗书礼乐和法律处理政务,还不时地出现祸乱呢,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3 }9 C, p8 u* D" ~7 X% Z
  
( D' m' j% m' ~  r  由余笑着说:“这些正是中原各国发生祸乱的根源所在。自上古圣人黄帝创造了礼乐法度,并亲自带头贯彻执行,仅以小治。及其后世,这些君主们一天比一天骄奢淫逸,依仗着法律制度的威严来要求和监督民众,民众感到疲惫了就怨恨君上,要求实行仁义。这样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都是由于礼乐法度这些东西啊。而戎族却不是这样。在上位者怀着淳厚的仁德来对待下面的臣民,臣民满怀忠信来侍奉君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说了一大堆,由余无非是在提倡“无政府主义”,看来绵诸国应该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所以他们才会有这种想法。)
/ `. n! t* t, I6 L; z7 Z  6 Y( _: I/ g$ @/ E# ~1 v
  穆公最终还是没能说动由余,心里十分郁闷,退朝之后就找来秦国公认的聪明人内史王廖,向他请教道:“所谓‘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现在这个由余这么有才能,寡人十分忧虑,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 r% I8 U* t$ S; s5 F  
$ A, d/ G9 L. y2 W  聪明人王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戎王地处偏僻,不曾听过中原地区的乐曲。您不妨试试送他歌舞伎女,借以消磨他的斗志,同时我们可以找理由留住由余不让他回去,以此来延误他回国的日期。戎王一定会感到奇怪而怀疑由余,这样他们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就可以得到他了。再说戎王喜欢上音乐和美女,就一定没有心思处理国事了,这就叫做一石二鸟!”(美人计加离间计,王廖比之后世越国的范蠡如何?看来秦国也不是全然没有智计出众的本土人才。)1 l1 y9 t7 ]  x) W+ q% l2 h
  
3 L( @7 ~" r" u) j4 f  秦穆公心想,还是王廖你会玩儿阴谋诡计,寡人自愧不如,于是他说:“good idea,let’s do it !”(好熟的一句话)6 p& Y0 P5 {# F3 O, C1 a( u/ O
  % u. R: n6 o* H# L( m3 o% H+ M
  于是缪公每天与由余腻在一起,同席而坐,共器而食,向由余打听戎地的地形和兵力,把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戎王本来是派由余来打探秦国虚实的,没想到最后自己的虚实被秦国打探走了,逼哀啊!),然后命令内史王廖送给戎王十六名歌妓,戎王不但笑纳了这些“糖衣炮弹”,并且非常喜爱迷恋,白天听音乐晚上玩女人,整整一年不曾迁徙部落更换草地,结果部落里的牛马因为没草可吃而死了一大半。这时候,秦国才让由余回国,可是这个时候戎王已经因为由余久留秦国不再信任他了,由余多次向戎王进谏要他不要耽于女色,戎王都不听,穆公又屡次派人秘密邀请由余,心灰意冷的由余只好离开戎王,投降了秦国,穆公大喜,立马升他作了副宰相兼平定西戎工作组总顾问。* I1 ?  I+ t* {# P" R
  
6 K( ?- N% W' W# g* h( X  万事俱备,平定西戎的工作终于提上了日程,年迈的穆公感觉秦国的霸业从来没有跟他如此的接近过。一百年太短,只争朝夕,他已经浪费了太多太多的青春,这个迟来的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
1 I- Z$ X; }& J% w" t  / g- |! p" a$ v. V: G/ Q# \5 b/ }
  公元前623年,也就是秦国打败晋国的第二年,秦军以由余之计攻打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十二个西戎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几乎将陕甘宁地区全部纳入秦国的控制范围,穆公至此威震西垂,名动天下,周天子于是派召(shào,绍)公过带着钲(zhēng,征)、鼓等军中指挥用的器物去向缪公表示祝贺,封穆公为西陲伯主。穆公又下令:改滋水为霸水,并在灞河东岸(一说今席王街道附近)筑霸城,以彰其霸业。
& [5 ~- q. G1 X! s; L  & U- v: f+ o9 X. `$ r% j7 B
  奋斗了足足三十六年,终于迎来了这个迟来的霸主之位,穆公的心情百感交集,他孤零零的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想起从前的好多好多人:伯乐,九方皋,公孙枝,百里奚,蹇叔,晋惠夷吾,晋文重耳,先轸,夫人伯姬,晋怀圉,爱女辰嬴(怀嬴),还有崤之战中死去的三万将士,这些爱人亲人仇人不是已经去世了,就是身在遥远在他乡,他们的身影不断在他眼前晃动,又不断的飘逝而去。穆公感到兴奋后无尽的空虚汹涌袭来,原来,原来,千秋霸业,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凤凰台上忆吹萧5 ^& Q3 [5 C9 P7 y6 D* A% R
  
# R& ^3 W5 s3 e7 R: w8 Z+ y3 r  
# N7 J2 P4 L5 @% J4 \  穆公一生不近酒色,不爱奢华,生活朴素而有规律,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了秦国富强的霸业中去了,这个世界只有两个人让他最放不下,最舍不得,一个是自己的亡妻穆姬夫人,另外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幼女弄玉。(穆公有好多孩子,其中有四十个都是儿子,但只有两个女儿,长女辰嬴早已远嫁晋国,到了晚年只有小女儿弄玉承欢在他的膝下。)
9 |- p; f+ {* i9 _) Q  
3 b( Q5 b7 H7 q- L) ]" D# z8 E  弄玉出生的时候,秦帅百乙丙为表祝贺献上一块璞玉,雕琢之后变成一块晶莹碧透的美玉,宫里那么多的宝贝,没想到年幼的弄玉却独独喜欢这块美玉,每天拿在手里就是不肯放下(有点贾宝玉的意思),穆公便将这个爱女取名为“璧”,字弄玉。要知道,春秋时期女孩子是很少有名字的(有的话也是伯仲叔季等一些表示排名的俗字),取字的就更加少了,而且《诗经》有云:“男儿弄璋,女儿弄瓦”,可见“璧”,“璋”,“玉”这些名字一般都是取给男孩子,可是穆公竟然打破旧俗为女儿起名“弄玉”,可见穆公视爱女如男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 a( r, t% ~$ _9 }$ g* b  $ q, G% n! M0 w
  弄玉这个天之骄女,不但长得极为美貌,而且聪明无比,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根本就不需要乐师,就能自成音调,而且曲调优美无比,不似人间之音。(又有点歌坛玉女的意思)穆公便命巧匠将将那块美玉做成了玉笙,也许是这玉材质妙绝,也许是弄玉技艺高超,这个玉笙在她手中,竟能吹出无限美妙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一样动听,每次都引得百鸟齐至,蔚为壮观,穆公于是对弄玉更加钟爱,为她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重楼,名为“凤楼”,并在楼前造了一座高台,名为“凤台”。弄玉到了出嫁的年纪,穆公想为她找一个好女婿,他想了半天决定把女儿嫁给蹇叔的儿子秦帅百乙丙,一则穆公一直对自己从前没听蹇叔的话而让三帅受辱于晋耿耿于怀,而百乙丙一生忠于秦国,兢兢业业,五十多岁了还未成家,所以穆公想用这件事补偿蹇家。二则弄玉最喜爱的那块美玉正是百乙丙所赠,这说明他们两个有缘分,也许这桩婚事就是上天的安排?第三个原因是出自于穆公的私心,穆公的年纪也不小了,自己百年之后太子需要这些旧臣的帮助,而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百乙丙正是他可以信任的最好人选。
5 f% B" O6 p& @; x3 b4 T  
' q; A* R2 L: T& p& f: S  弄玉虽然几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还难逃政治婚姻的安排,这就是古代贵族女性的可悲宿命。在那样的时代,大多数女性是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毕竟这就是那个时代惯而行之的普遍规则,但是娇弱的弄玉却出乎常态的坚决不肯屈从于父亲对自己人生的安排,她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所以她决绝的对自己的父亲发誓说:“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否则我老死不嫁!”
# ~4 ~9 x1 t: H% T( c/ E  
% Z' v9 S- `+ X( V  穆公虽然有些失望,还有些恼怒,但弄玉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自己已经毁了大女儿的幸福了,他不想再伤害另外一个了,于是他举行了一个叫做“快乐男生”的选秀活动,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可是来的人不是老丑难耐,就是笙吹的乱七八糟,大多数海选就直接被打枪了,连穆公和弄玉的面都见不到。
' x4 E/ M8 J+ }7 a9 m- F9 N2 c  5 z& H/ v$ ]6 H
  穆公很着急,弄玉很失望,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长的既帅又会吹笙的“快乐男生”呢?
9 @# j) T3 i% f2 P) J: \5 ]( K( x; q5 f0 z" q
  一天傍晚,弄玉落寞的坐在凤楼上,卷起窗帘,看着满天晚霞,愣愣的发呆。
! [' U0 n$ `1 O* o  , ?. Z- q& G$ g% [! @1 F
  她幽怨的叹了一口气,取出玉笙,对着夕阳呜呜的吹了起来,夜色渐渐深了,不知怎的,今天百鸟都没有来,四周静悄悄的,世间仿佛只有她轻柔幽婉的笙声回荡在漫天的星空中,晚风拂过她颊边的秀发,清凉如水。
6 p2 k, ]% C+ R$ \: S8 ~9 `  # m3 B9 }7 ]( [+ P$ I- ?
  无边的孤独就像这寂静的黑夜,慢慢的将她紧紧围住,一点一点让她窒息。& e" H7 E/ N9 g
  
7 x  G  h) A8 N* t0 ~  “知音难求以至于斯乎?”弄玉心中苦叹。
3 v$ ]9 K+ A, S; Z: }3 m  
( C9 m" x7 Z, S+ C3 ]+ m# y) f# O: Q  这个时候,她突然听到微风中似乎隐隐约约传来了一缕萧声,与自己的笙声合鸣,声音忽远忽近,不仔细听难以察觉。
! L  z9 [( A: \1 p  
! T) A' \: ]& u( B8 r( o3 H+ [, i5 y  弄玉心中奇怪,便停吹细听,那萧声却嘎然而止,只留一缕余音袅袅不断。弄玉临风怅然,如有所失,又呆呆立了许久,直到夜半,那漫天的星光消逝不见,才怏怏的回到闺房,勉强入睡。当晚,弄玉竟梦见凤楼上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个英俊少年跨着彩凤,翩翩而落。少年对弄玉说:“我叫箫史,乃是太华山的神仙,因为我们前世有缘,上帝派我来跟你结为夫妻。”说着从腰间取出一支红色的玉箫,靠在栏杆上吹来起来,箫声美妙无比,听得弄玉神思俱迷,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玉笙合奏,同时那彩凤也跟着一起舒翼鸣舞起来,笙箫凤三声和鸣,绕梁不绝。一曲既毕,四处悄然,唯有乐声长萦心际,两人还要再吹,弄玉猛然醒觉,梦中景象,宛然在目。
% H& }+ |+ t# i) ?0 ]  % h6 e6 f8 B1 u1 c& A; ?. j! b
  打这以后,我们的弄玉小姐就得上相思病了,箫史的俊美容颜和飒然吹箫的英姿每天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再也不能忘怀。后来,关切的秦穆公得知了女儿的心事,就派人到华山去寻找弄玉的这位梦中情人。没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穆公于是命他吹箫,只见箫史取出赤玉箫一枝,玉色温润,赤红的光芒照得大家睁不开眼睛,一曲奏完,清风习习,彩云缭绕;二曲奏毕,天降百雀,盘旋天际;奏至第三曲,但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息于林际,百鸟和鸣不散,赤龙腾于云端。秦国百姓万人空巷,齐瞻仙景,粉丝们如痴如狂,尖叫不已。箫史的独奏音乐会结束后,穆公大悦,言道:“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那位‘快乐男声’吗?寡人决定把女儿嫁给你啦,这世上也只有你这样的神仙人物才配得上她!”* r  A. T& r! r1 F$ ]8 R% K
  0 D8 X! ?6 i$ v
  萧史弄玉结婚后,非常恩爱,两人每日在凤凰台上吹箫奏笙,过的好不快活。弄玉在她这个神仙老公的教导和培养下,也变得越来越神,竟然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玉女要变成仙女了),终于一天晚上,夫妻两人正在月下吹箫,天上突然飞来一条赤龙,一只紫凤,盘旋不去,箫史对弄玉说:“黄天不负有心人,daring ,你终于修成正果了。如今龙凤来迎,凡间俗世再也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了,你跟我一起成仙去吧!”) L/ M1 L( p3 o3 f0 h

. E- \% G/ g' G$ }1 v  弄玉仙女舍不得自己的老爸,想跟穆公辞行见他最后一面,箫史反对道:“既为神仙,当脱然无思,怎可再眷恋凡尘俗世,你和你父亲今生缘分已尽,再见只会徒增感伤,有亏仙修,还是快走吧!”于是箫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成语“乘龙快婿”典出此处”), W8 ], n! S0 C) X& V2 y6 \# @) [" Z
   9 r1 u: z; X  n8 Q/ j1 ?
  箫史弄玉这个传说出自《列仙传》,故事虽然优美浪漫,但显然是后人凭空臆造出来的,箫史怎么可能是神仙,既是神仙,当脱然无思,四大皆空,又怎会跑下凡来勾引公主,倒有几分像个妖怪,而且这个传说中写的什么“箫声如凤鸣”也纯属胡说八道,凤凰谁也没见过,岂不是随它乱说,再说箫的发明产生于汉代,春秋时哪来的箫可吹!照我看箫史和弄玉,史上应确有其人,不过这箫史肯定不是什么神仙,八成是个四处游荡的流浪艺人,他听说有个弄玉公主喜好音律,便混进宫中做了个杂役,等到夜深人静就跑到凤楼下面用司马相如那一招来吹箫勾引美女,结果弄玉公主果然对他一见钟情,非要嫁给他不可,穆公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把女儿嫁给了他。9 q9 o5 z2 D; t8 l+ @  I
  4 Q. E( [6 H/ P& _0 h
  这种事情放在现在当然没什么,可是在遥远的春秋时代,当然免不了引人闲话,箫史一个平头百姓,哪受得了这个,肯定又慌又怕,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老婆私奔了,按照古籍的说法,他们应该是逃到箫史的老家华山,过起了浪漫的二人世界。现如今在华山还有一个玉女峰,峰头还有一座玉女祠,传说是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现在的玉女峰上还有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著名景点,据说都是为了纪念我们的弄玉公主来的。
" J  u5 f3 @4 Q! R  
% E' B) ]! r( o+ [/ P' K+ ?/ a0 ~. X  传说虽美,现实恐怕不一定美,一个是娇弱的公主,一个是玩音乐的落魄艺人,待在鸟不拉屎的华山上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大问题,没人出钱买专辑,音乐也不能当饭吃!没有饭吃,再浪漫的爱情也填不了两人的肚子,残酷的现实一定会把这种浪漫一寸寸地侵蚀、洗刷,箫史会不会坚守这种虚无缥缈的浪漫,我们不知道,但是,终有一天,天之骄女弄玉公主会发现原来在美丽的浪漫的后面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现实,她最终会后悔她居然抛弃了比爱情更为珍贵而源自本能的亲情,而伤害了真正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其实,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才子佳人,那么多的天生一对,我们最终会发现,鲜红如血的爱情,在冰冷铁青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无力,是那么的脆弱。穷小子灰姑娘的故事,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爱情,并没那么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尾声:蓦然回首,人生如梦
/ ^1 E$ a+ w0 V5 l5 j  & i8 l9 c& ?' n, N: x0 ]
  
- a& M; i4 D- A3 f8 X; ]6 i% L  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爱如珍宝的小女儿,竟然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不辞而别,他派人找遍了整个华山,却杳然无所见闻,这两个人,好像完全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2 \) n1 Q' j+ y
  ' \. ?; f' Y% b
  绝望之下,穆公独自一人来到渭水河畔,轻声吟道:
! A$ J0 E! _3 u( g+ X. X9 T/ V* n  ; h7 d0 T5 H5 R& V! 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 w( b8 g" S1 m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 W. R' L% C# |4 Z( {- W# B; U% T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M' {  v: t- U9 |  t$ E" u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T) x. {! ]1 ?# s* j# G1 l, `8 B$ p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A$ m% B: i, u; t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_% g# \( f5 C7 c
  ! F1 r; S7 }$ Y% z  @" v
  这首诗就是传诵千古的经典名篇《诗经·秦风·蒹葭》了,也只有这首诗,才能最好的诠释穆公此刻的心情。6 w% b8 l* W3 P2 t1 ^* N! h
  . b3 G) Z' m3 l2 ?: G/ |% d
  回宫之后,穆公一夜之间乌发成雪,这个时候,他不再是威震天下的西陲霸主,而只是一个失去爱女的孤独老人。从此,穆公性情大变,开始喜怒无常,接着是意兴萧索,无心国事,然后是幻觉:每个白昼,每个深夜,穆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弄玉的名字,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宁愿相信,并让全国相信,他的女儿是和神仙一起上了天界。可是他骗得了全世界,却骗不了自己的心,他明白这一切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这时侯,他才发现,自己毕生追求的霸业,在失败的家庭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脆弱,脆弱的就像一只风筝,风一吹,就断了,飘的无影无踪,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f6 `& l3 h9 w+ T) E. I
  # A9 {3 N, i: V
  谁能想到,一生宏图霸业的秦穆公竟然有如此辛酸凄凉的晚景。在弄玉莫名其妙的失踪后,心灰意冷的穆公将国家大事全部交托给孟明视,自己每日待在高高的凤台上,闲看花谢花开,云起云落,蓦然回首,已是沧海横绝,思忆往昔,但觉人生如梦。
6 d% y  v+ W7 k1 I  * v/ A2 l6 P1 Q+ Z& o
  在历史中,人们往往留意的只是英雄豪杰们的丰功伟绩,却有多少人看到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又有多少人在乎到一代霸主秦穆公晚年那噬骨的失女之痛,这也许就是所有历史人物最大的悲哀吧!* Y, `/ Y2 M% s9 j/ P4 v
  ) Q9 s2 l( Y! `# i* q
  这样又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21年春二月望日,穆公坐于凤台观月,想到其女弄玉不知何往,更会无期,伥然睡去,梦见箫史和弄玉控一凤迎他前去一同游览清冷彻骨的广寒宫,一觉醒来,就染上了风寒,几日之后,一代霸主秦穆公离开了这个已经没有任何牵挂的世界,心甘情愿为期殉葬者多达177人。也许在撒手人寰的那一刻,穆公的脸上会带出不易察觉的笑意,因为他相信,到了另一个世界,他肯定会见到自己的发妻、爱女,177个追随者,还有百里奚、蹇叔和晋文重耳等老朋友。
) N# R9 M  m/ s! r, ?4 |! f  
$ I' x0 C- k7 [5 T; D& \& }  那里,他绝对不会寂寞。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4: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大略的南天神鸟——春秋时代的杨过,无敌霸主楚庄王

  为什么说楚庄王是春秋时代的杨过,因为楚庄王侣具备了杨过的所有优点,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F/ c5 H( `& e" |' j8 @
  
) C, T5 R' D0 ~3 `) R  第一,庄王少年得志,年轻英俊:庄王即位时才二十岁还不到,(《国语·楚语上》:“庄王方弱。”韦昭注:“方弱,未二十。”),但23岁时就“一鸣惊人”,灭庸国服群蛮;到26岁时伐宋,获兵车五百乘;到28岁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29岁时灭强族若敖氏;33岁时灭江淮群舒,36岁时破陈;37岁时三月内克郑,击败强晋;40岁时举行十四国大会盟,达到其霸业的顶峰;这个英武、刚毅、帅气逼人、天纵英才的少年英雄一生驰骋中原,打遍天下无敌手,大军所向,无与匹敌,他若早生个50年,恐怕连晋文公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样的一个年少英俊的政治天才,比之聪明绝顶的武学奇才杨过,何如?
, T" u/ P% u) D  K/ K& Q4 J  4 H3 [6 X. a- H, C
  第二,庄王跟杨过一样,长得帅,却又有些叛逆,他的父亲穆公商臣也是个人生有污点的人(残忍的弑杀了自己父亲成王),这让庄王的性格也带着些叛逆(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但其本性醇厚善良,虽然为了楚国的霸业,庄王数次发动战争,吞并了很多国家,但对于被灭之国,庄王都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楚国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极大的凝聚力,在广阔的江淮流域,建立成一个强大的王国,中国统一的大业,实际上大部分工程是由庄王完成的。
. B" n' ]: X9 K    w6 E" [; F: i) `
  但是,庄王又并不跟杨过一样锋芒毕露而不知变通,他懂得隐忍,也听的进所有好的意见和批评,晋·石崇《楚妃叹》诗言:“矫矫庄王,渊渟岳峙。”,“渊渟岳峙”这个成语,极佳的诠释庄王如渊深沉,如山耸立的品性德性。# |+ H- G5 P& {& V: Y" H% o
  7 n) J( P  Z6 ]6 h5 D8 i  O$ s7 I
  跟春秋时代其他霸主比起来,庄王是最好的体现了“雄才大略”四个字的一位霸主,在这些霸主中,齐桓公是有大略而无雄才,秦穆公则有雄才而无大略,晋文公虽说二者兼具,但是他也曾犹疑过,逃亡途中,他曾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贪图安乐,竟忘记重任,放弃理想,不再奋发向前,白白浪费了六年的大好光阴,等到他终于奋发图强,登上霸主之位,却已然年近花甲,还来不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就离开了人世,这不能说是晋国建国数百年间最大的一个遗憾。惟独楚庄王毕其一生,都在春秋的历史舞台上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恩威并施,让百年来在诸夏(也就是中原诸国)眼里的“蛮夷之邦”楚国,最终得到了周天子和中原诸侯的承认,将“我蛮夷也”的楚变成了“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楚,从此使楚国渐渐脱离了尴尬的“蛮夷”的身份,得以在战国时期能位于“七雄”之列。庄王可以说是春秋五霸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一位,如果闲乐生是春秋之士,一定最愿意投身在他的麾下,就算做个鞍前小卒也心甘情愿;如果闲乐生是春秋之女,一定最愿意服侍在他的宫内,就算做个宫女小妾也在所不惜。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一.内忧外患
; z8 k- X' ^$ T5 q- Y6 h  
' p+ \9 W; ~$ N5 K# ~  
. ~* Q- F- t: O' B, k+ A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商臣逝世,他的儿子未满二十岁的侣即位,是为楚庄王。在年轻的庄王的面前,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6 a! b- L8 d% D- a
  : N$ C# @% _$ _
  1.外有强敌:* [( X2 u' k) }5 L
  
5 N! }$ o; s& e2 w& c  晋国的上卿赵盾(赵衰之子,靠老爸留下来的好名声和大帅哥阳处父的帮忙此时已经完全把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晋襄公的儿子晋灵公已经接近沦为傀儡。)乘楚国主丧未定之机在新城(宋地)举行七国大会,原先归附于楚国的小弟宋、陈、郑、蔡等国纷纷投靠了晋国,楚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0 P! B' ^; m$ T  
( `, ?) ^0 |1 |/ h' T) L# c) u  2.内有权臣:$ J9 I* F4 n! x) L! \0 z% z
  
( L3 _, n# X$ U8 _' g1 W  (1.)潘崇,楚穆王的老师,为穆王争夺王位出谋划策的幕后军师,穆王继位后把自己的太子宫赐予潘崇,让他作太师,主持国家事务。其人阴险狡诈,政治斗争经验极其丰富。
' n7 i* x& Y, V. o; o5 B  (2.)若熬族成嘉,字子孔,从前兵败自杀的成得臣的小儿子,和他哥哥成大心在穆王时先后担任令尹,成大心去世后,成嘉成为了若熬族的新任领袖,为适时若熬族四大巨头之首。(若熬氏虽然在城濮之战输给了强大的晋国,但其若熬六卒还是被成得臣尽力保了下来,所以此后虽然若熬族和楚王族争斗不断,但历穆公一世,若熬族还能保住权势,在四大家族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 m5 o) K) T3 u: a+ j: N  (3.)若熬族斗般,字子扬,“三仕三已”、“毁家纾难”,辅佐楚成王27年,帮助楚国东征北战,争霸立业的一代贤相令尹斗榖於菟(字子文)之子,若熬族四大巨头之二。! ^7 q) K0 D/ f' Q- X4 u* d
  (4.)若熬族斗越椒,字子越,斗般的堂弟,箭术无双,年轻时曾参加过著名的城濮之战,是当时成得臣的心腹,若熬族的元老级人物,若熬族四大巨头之三。此人野心勃勃,是个极其危险的人物。
; z) h1 H; d; M  (5)王子燮(xiè,谢),王族,庄王太傅,因谋求令尹之职而不得,故对王室不满。* x; j) O. z2 v! o
  (6.)若熬族斗克,字子仪,庄王太师,若熬族四大巨头之四,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晋、秦对攻时被秦所俘,公元前627年晋、秦崤之战后,秦因被晋打败,就释放了子仪,与楚结好。(联楚对晋,有点三国的意思),子仪认为自己有功(一个俘虏,何功之有?斗克这个人好生奇怪!),却得不到重用,故亦对王室不满。# ]% w# U. Y- V  W
  (7.)蒍贾,当年预言成得臣必败的那个十三岁小孩,此时已经是楚国的工正了(工业部部长)。另外,蒍贾也是楚国四大家族蒍氏的大家长,若熬族的死对头。(关于四大家族的问题,在第一部里已经详述过了,这里就略过。)
& I5 }/ }" k3 x# S- e) }8 O  # q. V9 h6 ?9 r# p$ [, |$ E; @8 d5 T
  从以上这些权臣的履历来看,他们大都是在庄王爷爷楚成王时期就开始活跃在楚国政坛上的元老,可以说是庄王叔伯辈的人物,这些人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把庄王这个小毛孩放在眼里,所以他们才敢为所欲为,视王权如无物。
0 a6 M2 P/ a; v  + C4 |! h% B5 b
  这不,庄王刚坐上王位没多久,连东西南北还没摸清,这些叔叔辈的老家伙们就开始闹腾了,这一年,江淮群舒(群舒,春秋时安徽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的偃姓封国,号称“群舒”。)趁着穆王去世楚国政局不稳,也开始不听话起来,坐楚国群臣头两把交椅成嘉和潘崇亲自出马,跑去平定叛乱。待在郢都看家的斗克原先就对王室不满,这时便趁着郢都空虚和同为愤青(哦,不对,应该是愤老了)的王子燮一齐造起反来,他们胡乱给成、潘二人安了个罪名,瓜分了两家的财产。成、潘二人见老家都被别人端了,当下也顾不得揍群舒了,率大军心急火燎的往郢都赶,斗克和王子燮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先把庄王给控制起来,然后加修郢都城墙,准备抗拒大军回都,另外,斗克还派出几名武林高手去刺杀成嘉。成嘉身为若熬之主,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干掉的,他轻易的就挫败了斗克的阴谋,将那些刺客给一锅端了,接着马不停蹄,大军直逼郢都。斗克和王子燮这下子慌了,好在他们还握有庄王这最后一张牌,两人便挟持着庄王往商密(今河南淅川西)一带仓皇逃窜,想在国都之外另立政权,和令尹成嘉分庭抗礼。路上,他们经过庐地(今湖北南漳东)时,受到了庐大夫戢(jí,集)梨与叔麇(jūn,军)的热烈欢迎,两人不疑有它,就大大咧咧的进城去接受招待,结果戢梨与叔麇满脸含笑的招待了他们两刀(这招待果然够热烈),将他们送去见了阎王。戢梨将可怜的人质楚庄王送还郢都,“二子作乱”宣告彻底失败。
5 `. V& B' s( o) \  ' `  _4 i1 z) g
  在这次叛乱中,楚庄王留给大家的印象只有四个字:懦弱,无能。懦弱的被“二子”控制,无能的看着双方争斗,接着又懦弱的被“二子”挟持出城,最后无能的被战胜的一方接回来。可怜的庄王就像一个无助的小羊羔般任人摆布,谁能想到这个小鬼就是日后那个一鸣惊人,威震天下的一代霸主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2: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二)南天神鸟6 d# y+ N& T& J
  ! g% o# B. P, d, D
  庄王被送回郢都的第二天,大臣们都聚在朝堂里迎接叛乱后的第一个早朝,他们原以为庄王经过这次的磨难后一定会痛心疾首整顿朝纲,没想到庄王居然迟到了,大家一直等到日上三竿才见到了睡眼惺忪衣衫不整的庄王。
: ~6 K$ V+ x) `$ c4 P) g  
2 t0 I4 p% d  F  “今次寡人大难不死,真是多亏了列位卿家啊,好在如今已经没事了,所以寡人决定放假七天,开party庆祝,大家一起happy吧,哦也!”& t( ?2 ~' O; G/ _/ W+ N4 O. W
  
0 V, [$ @8 k8 L7 R( O  }0 u  t5 ?  群臣们面面相觑:有没搞错,被人家像小鸡崽一样给绑架了,不去反省不去整顿,居然还大肆庆祝,主公该不是吓糊涂了吧!2 P0 A7 T: X" y; K
  
/ K; ?: J7 Y! J( g4 K; G1 J  蒍贾道:“主上新立,就逢此乱事,而且如今国事艰难,百废待兴,放假庆祝,恐怕不妥吧!”
0 _* g& N+ o4 m7 q6 A  " _# b* @' |1 N
  “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寡人前些日子担惊受怕,现在好好的享受一下,有什么不对?你们这些老家伙做你们的事就是,不要唧唧歪歪的,烦死人了,走走走,都给我出去,寡人还约了美人喝酒呢!”
' I! @) M+ Y/ A5 Y9 [  
1 s/ k  d- J7 B. Z- T  这句话一出来,大家伙全愣了,有的人在暗爽,有的人在冷笑,有的人在叹息,有的人在摇头,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大失所望。
& n% _6 ?3 p* O  # _' h6 A$ v" u# ^
  “还愣着干什么,都给我出去啊,难不成你们也想参加我的party?那可不行,我的party不欢迎老年人,只欢迎辣妹!”5 G% N1 O; T" m" \. n, C
  
& ]9 E" N- [0 }* B% t8 f# A% ?  群臣们只好转身摇头而出:唉,楚国的先王一个个都是英雄豪杰,怎么轮到这个臭小子,就变成了这幅德行,悲哀,悲哀啊!
' i7 S: K! @; w$ l  
0 Z$ U5 ]% O+ D/ D( q, n  群臣没有注意到,在他们的身后,庄王已经收起了那幅玩世不恭的模样,默默地注视着群臣的背影,若有所思,沉静而睿智的双眼目光炯炯,嘴角边浮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未完)2 J/ G8 @0 o1 N8 b+ @% N
9 H# Q. P* ^0 E( a/ g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楚庄王继续扮演着他的嬉皮士,三年来没干过一件正经事,每天寻欢作乐。(古代没有电视也没KTV,所以贵族们要找乐子无非就是四件事:女色,美酒,音乐,田猎;没有一个不是体力活,也亏得庄王的精力如此充沛,看来每天装孙子把他给憋坏了!)庄王为了不让老家伙们唧唧歪歪,他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至此,无人敢于进谏,惟恐惹祸上身。3 {3 K0 G9 `6 i$ Y7 d, n4 K0 g
  
: n, |* w6 L5 m. N6 V) W5 `3 ]  当然,楚国的大臣们也不全都是胆小鬼,既然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时有个叫伍举的老同志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j( }& I# z& E- w' N/ ]  p
  * Q, D9 n) q' X/ M4 Z$ K/ M
  伍举找到正在开party的庄王,说有事求见。
- O3 k  [. D. [2 B5 v  " j' }$ l. y: A
  庄王右手抱着郑国小弟送给他的美女,左手抱着蔡国小弟送给他的辣妹,大咧咧的坐在一群歌舞乐师的中间,醉醺醺的说:“大夫这次来,是想跟寡人喝酒呢,还是来陪寡人听歌啊?”8 L7 X# A  K5 u: v0 A0 z
  
' a( g( q7 ]3 z7 ?0 b+ \, Q" q  伍举笑道:“非也非也,臣是见主公每日里喝酒听歌,肯定也有些厌烦了吧,恰好臣前日听说了一个谜语,正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想来请教一下主公,希望主公天能帮臣解除这个疑惑。”
1 E7 Q9 b# v& \' E; J4 u3 E- f  . {$ R1 Z& J5 N0 |) b- p- Z. ^
  庄王一下子被吊起来胃口,大悦道:“大夫你真是找对人了,寡人天资聪敏,打生下来间还没有什么脑筋急转弯能难得倒我呢!这么说吧,像我这种人不参加‘开心词典’实在太浪费了!”
8 b. |, B) r7 y  
, b0 B: T1 L6 H3 K/ u3 w  伍举于是把这个谜语说了出来:“有一只五色大鸟落在楚国的高阜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
: r( U2 |9 z) p  a# O  ' B: D+ W3 Z) d# e
  庄王知道伍举这是暗喻自己呢,不由大笑道:“我倒是什么难题呢,原来就这个啊,告诉你吧,这只鸟别人不认识,寡人却跟它熟的很,这鸟可不是至一般的鸟,它名叫‘南天神鸟’,它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大夫你就等着瞧好了!”
& U/ [) F3 F, O# b& `' S  
& u& ?5 p! q& V8 p" n/ P3 e  说这句话的时候,庄王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两眼精光四射,气势逼人。9 p  ~- u3 P+ A3 u
  " X0 K) |3 o8 `3 p) T4 W" Y' f# ?
  伍举一下子被庄王这句豪言壮语给镇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2 L: x9 \, M0 m3 f9 j7 e' b  
2 U: c* |  G$ A2 [! d2 j# y# b  庄王不耐烦地说道:“寡人已经解了你的谜了,大夫你还傻愣着干吗?回去吧,寡人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说着不再理伍举,转身嬉笑道:“嘿嘿,美人儿,别管这个老头啦,咱俩接着喝酒,来,我喂你!”庄王突然又恢复了从前玩世不恭的模样,和旁边的美女调笑起来。+ s) E, B$ a9 ^0 a, \8 D/ C0 E7 k
  " ?  p' N1 I, Z" K1 C8 L! k: X" y
  伍举只好头晕晕的退了出去,他有些糊涂了,他感觉自己真的是看不透这个满身酒气的年轻人:这究竟是他酒醉之后心血来潮的胡话,还是大家统统都看错了他?搞不懂,真搞不懂,这个人真是深不可测。
& ^2 c! J+ k4 R, ^. o$ L  & |2 X' b$ B" t3 i+ d5 a
  
2 l" w& e! a9 m- D* N$ y6 M6 {5 b  
5 m, U! o, ?; [" G  接下来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心存一丝希望的伍举彻底绝望了,庄王不但没鸣没飞,反而变本加厉,更加的淫乐放纵,跟晋国的晋灵公比着赛的玩花样(晋灵公,晋襄公之子,是个昏君,不过跟庄王不同,这个昏君是真的昏,结果后来被赵盾一家给干掉了,文公和赵衰地下有知,当大哭三声!),楚国的忠臣们心里拔凉拔凉的,想劝谏吧又不敢,话到嘴边吧又统统缩了回去。这当口还有哪个不怕死的敢提溜着脑袋进谏呢?this is a problem。
9 @$ G1 l+ f- B$ ~' p$ ?  / Q/ b0 U5 ~& o" ^, G* ~4 ~& ^6 l$ W
  
3 O. P3 H! _9 {" u  注:这个伍举正是伍奢的父亲,伍子胥的祖父,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襄公26年已经是公元前537年了,这距离庄王即位的公元前614年足足有80年,伍举不大可能在楚国的政坛上活跃80年那么久,况且这一段在《左传》中也没有记载,所以很多人怀疑史记的这段记载有误,用“三年不鸣”一题讽谏楚庄王的并不是伍举,而是伍举之父伍参。在没有其他佐证的情况下,这里我们暂且按照史记的说法。$ A& ?! ^$ R6 z/ v: b' j* y. y
$ r% c& k1 V8 L: H7 x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从来不缺少忠介耿直的死谏之士的,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夫苏从勇敢站了出来,他要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作最后一搏!. X+ j( I' K' ~/ F5 U! O
  
8 A$ g' h$ i3 O) J4 ^  就算是死,他也要唤醒这只沉睡的南天神鸟!
0 o) c3 l7 ^) R( a6 v  
( P6 A& P7 d1 ?! M# ?' c! D! N( s+ s" b  于是有一天,苏从不顾侍从们的拦阻,二话不说冲进宫里,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又是烛之武那一套,看来男人眼泪的杀伤力不比女孩子差)
, |3 z/ \& ^* j" ^& H; C  
* B2 ^' X" C8 h" g+ V# T- z  庄王问:“苏大夫哭的如此伤心,所为何事啊?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告诉我,寡人给你做主!”
& X" t) I& |' J$ z) s- ~0 [+ J  
' D6 o  r' _5 q) }" i: B3 Y; e) f6 A# |  苏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呜呜呜,臣今天就要死了,楚国也快亡了,你说我能不伤心吗?”
) L- e3 ?; P; T1 x( e' W  & X, w* ~& v( x8 {
  庄王不解道:“这话是怎么说的,好好的你怎么会死呢,楚国又怎么会亡呢?”
7 E) G' n( d. ^- y0 L  
0 T; H/ W; `8 X" `+ K% S  苏从道:“臣想对主公您进谏,您听不进去,就会杀了臣,臣死了,楚国就再也没人敢进谏了,没有人进谏,主公您就会越发放纵而不理朝政,如此一来,楚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 @) I7 y: t" x) ~. j8 D5 K# V  / f7 c$ L: }0 F& ~, @4 ^; `
  苏从话音未落,庄王那睡眼惺忪的双眼突然精光暴涨,他满脸含笑的俯身问道:“苏大夫,你是傻了还是老糊涂了,你难道没有看到我的诏令吗?”
9 M* f! ~/ a! ^$ T3 Q. y& P  
$ G" t- a, Z8 {! ~8 I; k4 h! a( D  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庄王眼中的寒意,忍不住打起哆嗦来,因为他们明白,在庄王这个亲切的笑容下面,隐藏着可怕的杀机。! e3 W& a2 A" I0 ^; d% v; T* r
  + G+ \4 _" H+ e" l# i
  苏从的脸上却毫无惧色,他平静的答道:“臣不但看到了,而且看得很清楚。”
7 a6 {$ S+ `6 f  
1 c5 ?0 V7 Q( l: Q  庄王突然站了起来,“锵”的一声拔出所佩宝剑,架在苏从的脖子上,沉声道:“既然你知道不准上谏的命令,却还在上谏,难道你不怕死吗?”
7 w8 u- c. _  {) o2 {4 {  
" ]: i) p3 M' @  苏从斜眼看了看那把明晃晃的宝剑,从容言道:“如果臣的死能让主公幡然悔悟,振作图强,那臣情愿一死!请主公将此剑赐予为臣,臣当刎颈于王前,不劳主公动手。”7 P) {' b! Y6 P
  
! q; C/ ~7 f, q$ e7 O  庄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苏从,若有所思。
% k1 z( u. |* v2 |8 o- o' o/ n  
! y; ?2 O. Y. P4 ], C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害怕的闭上了眼睛。
) Y, h5 M! E; ?3 D  
( p! z0 q& B& Y, b, F  这时候,庄王却突然收剑入鞘,仰面大笑起来:“哈哈,寡人整整等了三年,终于盼到了像你这样的忠臣,大夫你说的话句句都是忠言,寡人立刻照办!”5 O* l6 x9 h; ~7 @9 A5 O
  . j$ S& U' y" E5 L, ?2 r
  原来,这三年所有的事情,统统都是庄王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想他少年即位,既没有丝毫的根基,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再加上楚国内忧外患,局势未明,哪些人可以信任,哪些人必须防备,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所以,他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昏君,暗中观察朝中这些大臣们的一举一动,谋定而后动。
+ ]0 r" z4 f( B- |, G- K  
) ^( l  J, w6 \5 u  大丈夫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忍”字,晋文公十九年都忍了,他楚庄王忍上三年,又算得了什么!' T0 z; u: ?! N4 S# y
  
8 _0 _) W, P, O2 i3 {/ U6 m; L  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庄王于是马上开始着手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计划,而所有的这些举措,都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雷厉风行”:+ Y4 S/ V' m8 G; W
  
; }$ l$ B4 M4 w7 F  I7 ~  1. 罢淫乐:所有的钟鼓乐器统统丢掉,所有的歌舞乐师统统走人,所有的美女送回老家,每天的party暂停举办。: u( _3 b7 J* ~: l2 Y) _* B8 d
  2.立樊姬:这三年来,庄王表面上装出来很淫荡,其实心里早就想好了自己正宫夫人的人选,那就是一代贤妃,樊姬。当初,在庄王最放纵的时候,宫内所有的嫔妃都想法设法的讨好他迎合他,只有樊姬经常的劝谏他。她为了劝阻庄王不要沉迷于田猎,竟发誓从此不再吃鸟兽之肉。(白居易诗《杂兴三首》说樊姬“三载断鲜肥”,就是指此事。)所以,庄王将樊姬立为正宫夫人,还称她为自己的“贤内助”。(“贤内助”一词典处于此)
  i5 i% e, ?* y. ]0 u( A3 O9 e0 M; Y  3.或诛杀或罢黜了一百多个奸佞小人,包括潘崇、里史等人。当然,他不敢对强大的若熬族轻举妄动,现在他这只“南天神鸟”的羽翼未丰,还不是跟他们翻脸的时候。
( B3 G' g% {7 S6 {% o' a2 a, H  4.提拔重用了一百多个重要干部,作为自己的政治班底,以此制衡若熬族的权力,其中主要人物包括伍举,苏从,蒍贾,屈荡(四大家族最末一位的屈氏大家长,屈原的祖先。),楚穆王太师潘崇之子潘尫(wāng,汪)等等。: ~% z. Y& H1 Q$ f% V7 z
  7 b  J  i: F0 C$ D
  庄王这一番暴风骤雨般的整顿和改革,让所有的国人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列国诸侯也都不由大跌眼镜,一夜之间,天就变了,这变化未免也太快了点吧,这还是那个当初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混小子吗?如果这都是庄王导演的一出戏的话,那他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佩服佩服!/ Z7 U/ I; c6 X6 }' P- c
  
, T7 h7 w- V# i/ N  
3 u" c6 ^$ O+ n0 B  然而,正当庄王同志雄心勃勃,想放手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上天却突然迎头给他来了一棒,打得庄王措手不及。
4 G) c# |! _6 V8 e' e$ H( f  
" v9 A8 [5 I) U+ D3 x) a  这一年,楚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戎人(山夷)乘机攻击其西南境,声势十分浩大,军队一直深入到楚国北部的阜山(今湖北房县南),进驻大林(荆门西北,军事重镇),紧接着又攻入楚国的东南边境,兵锋直抵阳丘(在今湖北钟祥县),侵入訾枝地区(今枝江),同时,地处秦、巴、楚三国之间、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庸国(庸:古国名,武王伐纣的同盟国,《牧誓》中提到的西土八国之首,地点大概在今湖北省竹山县附近,)也趁楚内忧外患,联合群蛮(群蛮:楚国境内“苗蛮”各部落的统称,上古黄帝时期三苗部落的后代)作乱,另外,麋国(麏,音君,也就是奇兽“四不像”,乃是《牧誓》中提到的西土八国之古微国的图腾,所以微国后称麋国,麏人原在山东,和姜子牙同祖,《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四不像”,后因战乱迁徙到湖北郧县、岳阳附近)也率领百濮(百濮:古族名。古代元江称为濮水,就是因为濮人居于水域而得名。百濮包括许多属于濮的部落,正象群蛮一样,氏族林立,没有统一,经常迁徙,不易固定于一个地点,从湖北北部山区到江汉流域,都有濮人的活动。)聚集在选地(今枝城市东南),也准备攻打楚国,楚国北方的门户申、息两邑北门紧闭戒严,防备晋国等中原诸侯趁火打劫。霎那间,楚国蛮兵四起,饥民遍野,形势严峻到了如此地步,年轻的庄王真是始料未及。$ ?, \1 n* `" C+ T- i$ ?# v& F
  % i7 `5 Q  _% t1 a& A6 C4 H0 C( K# T/ V
  这是上天赐给庄王的一个试炼,过得了这个坎,你就是一支展翅高飞的南天神鸟,过不了,你就是飞不起来的杂毛野鸡。. S- k# c; }" c" U- K' R

$ Q: ?& x: l; Z1 [1 R, C' o& [( X  庄王于是召集了紧急御前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 B  U% ^* b7 q8 E  , H+ j0 a0 H/ L( f) X; |3 ?
  楚国的大夫们一片慌乱,有的建议坚守城池,不要出战,有的建议迁都到阪高去(今当阳县东北二十里长坂,这就是三国时那个著名的长坂坡战役所在地),大臣蒍贾力排众议,说:“此策不妥,我们能去,敌人也能去。与其消极避让,不如主动出击,攻打庸国,敌人见我们虽遭荒年,仍能出兵,一定会害怕,百濮散居各处,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各自散伙,谁还有空来打别人的主意!” 蒍贾的意见很明确,庸首先挑起了这次叛乱,只要全力攻打庸国,群蛮百濮自然慑服自退,这就是后世唐著名军事理论家杜佑在《兵典》中提到过的“示强”了。
" S, ?6 f. o1 w+ ]  
% f7 P: W8 I9 h1 l5 z1 l- n5 f  蒍贾的战略和庄王不谋而合,楚国于是出兵攻打庸国,出兵刚十五天,闹事的百濮果然害怕了,收拾包袱一哄而散。这群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一夜之间,跑了个精光。“说好了一起造反的,咋到关键时刻全溜了呢,太,太没义气!”庸国国君骂娘不已。
1 @0 `( a# E8 L1 l! O( w  
1 e' L- G4 p) `$ i/ q  楚兵从庐地(在今湖北南漳县)出发以后,由于当时粮食匮乏,庄王命令每到一地,就取出官府仓库里屯积的粮食,分给作战的士兵,并和他们吃同样伙食,同甘共苦。不久,楚军进军至句澨驻扎下来 (澨,水边;句澨,今丹江口市均县镇),先派庐大夫戢梨率一部分地方部队对庸人进行试探性攻击,兵抵庸方城(《括地志》载:“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遭到庸人的猛烈抵抗,楚将子杨窗被俘。三天后,子扬窗逃了回来,他报告说,庸与群蛮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不如再发大兵,同时出动庄王的御林军,合兵后再行进攻。大夫潘尫反对,他建议援用先君蚡冒征服陉隰的骄兵之计,使彼骄我怒,而后可克。楚庄王采纳了这一意见,派少量军队与庸人接战,先后七次遭遇,均佯败而退。庸人果为所惑,以为楚军不堪一击,遂只派了裨、儵(shū,音舒)、鱼(都是百蛮部落名)三邑的人追赶楚兵,他们大言道:“楚国已不足与一战了!”,于是庸国就放松了警惕。(先示强,后示弱,楚军活用兵法,别说是“庸”人,就算是不“庸”的人,也斗不过这等对手啊!). }% J4 S% a# U
  
1 X) `7 F; t& R& y: R: y4 F, G& d  正在句澨督战的楚庄王见反攻时机已经成熟,立刻坐着驿站的邮车,率楚军主力急行军至临品(今丹江口市东南)与先遣军会合。庄王命令所有大军兵分两路,斗越椒自石溪(今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河)、大夫子贝自仞(今十堰市伏龙山以北)夹击庸国,同时,庄王还采用外交手段,说动秦、巴两国也来助拳,庸国的盟友群蛮见势头不对,马上翻脸不认人,和楚军一起攻打庸国,在楚、秦、巴、群蛮的联合攻势下,庸军土崩瓦解,庸国也被庄王一举灭掉。6 K' H0 ^/ R* ]% q7 D! ~
  
0 x" [4 f5 w6 v  从此,庸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名为上庸(三国时期上庸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啊,玩三国游戏的人都知道),春秋时代又少了一个古国的名字。直到今天,湖北竹山县文丰乡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仍然屹立,而千百年来一代代的英雄霸主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b& d- p* o' D: a# i
  1 C+ W& Q( b4 n$ z" i+ W
  
' N: t! y' }& a7 M! z" C  " z, J4 y8 X. I( ?
  此战,楚军以骄兵之计攻敌不备,成为中国军事史上分进合击的早期战例。此次大胜,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楚庄王的杰出的军事才能,不但使楚国转危为安,声威大振,而且对其日后的称霸中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楚国从此进一步巩固了后方,既加强了与巴、秦的联系,还消除了北进争霸的后顾之忧,得以全力与晋争夺中原霸权。所以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楚庄王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巴庸世为楚病,巴服而庸灭,楚无内忧,得以全力争中原。” 而清朝经史学大家顾栋高也说:“灭庸而楚内乱夷矣,连巴秦而楚之外援固矣,灭庸以塞晋之前,结秦以挠晋之后,斯不待陆浑兴师,而早知其有窥觎周鼎之志矣。”- N0 C( \: f! F9 n% l7 u/ {3 a
  , n; A# z5 f% X& d  s. J/ r
  由此可见,灭庸之役对楚国的命运有多大重要性,年轻的庄王能够临危不惧,连消带打,将一场可怕的危机消灭于无形之中,还让楚国平添了一个军事重镇和两个强大盟友,小荷虽露尖尖角,但楚国的国人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威震天下的盖世霸主就要横空出世了!. D. _0 F$ [4 s4 \0 e
  
$ p5 Q- T7 K9 b1 R  这一年,楚庄王年方23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三.楚晋争强
& p- K2 C: J  v# I  ) Y8 |; ^0 V# Q. v) [
  
9 v9 y6 X" ?7 W9 V  公元前611年到公元前607年,这是晋楚争霸的第一个阶段——晋国内乱,霸业中衰,楚国趁势而起,挑战霸权:( j; P0 x8 r  P' y) {: K. i
  
  I! E+ e* C# H  Z  群蛮百濮归服了,庸国这个心腹大患也除去了,庄王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决定正式和晋国掰手腕儿,这样一来,夹在两个老大之间的郑、陈、宋等小弟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要投靠哪个老大,要知道他们万一站错了队,投靠的老大保不了自己,那就惨了!
: B" e: k, A/ U* U7 N1 B  
2 C8 a/ Q" \. E' B. {  最后,他们还是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郑国背叛晋国投靠了自己的旧老大楚国,宋国和陈国却依然死心塌地跟着晋国,因为他们觉得庄王虽然好像有点厉害,但应该干不过已经做了二十多年霸主的晋国,况且楚国只是个蛮夷之邦,跟着他们混总觉得有些丢面子。庄王见这两个小弟不肯听话,当然要揍他们。于是在公元前608年,楚国联合郑国进攻陈、宋,晋国当然也不肯示弱,便联合了宋、陈、卫、曹诸小弟在棐林(郑地,今河南新郑东25里)会合,一起攻打郑国。庄王于是派大夫蒍贾救郑,在郑都以北的北林和晋军相遇,结果楚军大胜,并且俘虏了晋国的大将解扬。
5 k+ y* \4 x# s" c5 k+ N6 v' n8 S% e  - M) t; S8 A  o  z3 a' R* R
  第一个回合,楚方胜。- t. u) Z" f8 K1 _  s5 x3 F2 D
  / u* h+ |) c' w0 w  T% a
  不久,晋国为报北林之仇,再度出兵攻郑,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J5 u# k  q, {* e" M
  
7 v, o: x8 d! W' v  第二个回合,平局。
; {* Q$ a  p! b  [8 d  
- M' T# B: ~7 w  接着,晋国攻打楚同盟国秦(前面说过了,秦国自从崤地战败后就与楚国联结共同对付晋国)的属国崇国(今陕西互县东),秦国也不管崇国,直接攻打晋国焦地(今河南省陕县南),双方互有胜负,各自退兵。8 W! P9 [  }* @3 l4 I  @+ S
  
& U5 P* ?2 N% W8 c) n  第三个回合,又是平局) T" X4 [6 W4 O5 p# _) b
   . E9 g0 s9 m7 ~: G
  公元前607年春季,庄王再次出手,命令郑国公子归生率郑楚联军攻打郑国,与宋右师华元(杀死孔子祖先孔父嘉的那个华督的后代)、司寇乐吕在大棘(宋地,今河南睢县南)开打。准备开战之前,华元杀羊犒赏士兵,他的车夫羊斟没有吃上,于是怀恨在心,结果在打仗的时候,羊斟说:“前天吃羊肉,是你作主,今天打仗,我也要当家作主人!”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驱车冲进敌营,结果宋军大败,乐吕战死,华元被俘,宋军四百六十辆披甲战车全部归了郑国和楚国。(四百多辆劳斯莱斯啊,赚大了!)% H+ A( X; B" W$ i/ l3 Q
  
% r# S* h1 Z1 H5 e( B  y3 d4 m  这还没完,宋国人为了赎回华元,送了兵车一百辆,毛色漂亮的马四百匹来交换,结果让两国又发了笔横财。(天哪,这个华元也未免太值钱了点吧!)
1 \6 F3 |' w7 _% h. y1 W  
+ i. H+ Q1 Q& A$ k  第四个回合,楚方胜。( L9 @: L$ K6 \  X3 A
  . U2 K% @3 F3 _7 X2 ]9 E
  前四个回合晋国大多输了,还输得很惨,晋国主政赵盾的眼睛都输红了,他于是又在阴地(晋地,今河南卢氏县东北)纠集小弟攻打郑国,庄王命斗越椒救援郑国,说:“想得到诸侯的拥护就不能怕困难,来吧,我们没有再怕的!”楚军于是驻扎在郑国,等待晋军前来。战事一触即发,没想到这时赵盾却突然改变主意了,他说:“斗越椒那个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大概要完蛋了,用不着咱们亲自动手,让他们自己起内讧吧,兄弟们,撤!”
, @( r- ~' N/ ]4 s5 A9 R+ z" `  K  
) j3 o# G! s1 m7 Z6 \% t7 x' _0 q  第五个回合,没打起来。7 S- M& Z: T2 t. d: m5 ^- A2 k
   
0 X( P6 x! B% q2 U  从以上晋楚五次交手来看,晋国数次都处于下风,威名扫地。而庄王的战略思想很明确,在外交上他联秦盟齐,团结鲁郑等中小国家,使晋国陷于两面作战的困难境地;在军事上他不断对中原用兵,争取郑、宋、陈等中原小国向其屈服,以此孤立晋国,最终夺取霸权。! q8 a, }9 N( _) E1 h) ^
  ( u0 R+ u/ Q7 X, \9 B
  看来,晋楚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大战,不过时候未到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四.争议人物赵盾8 N* M# G' Z" e" p7 J) w
  % g+ d7 L3 b& q9 T
  
) \0 b3 X, u2 }- z' G3 \  . h: C  A: ?+ ^( D9 A
  赵盾为什么突然不跟庄王玩了,当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若熬族会不会完蛋,这是楚国自己的事情,身为现任霸主的晋国只为的这个原因不跟已经骑在自己头上了的楚国开战,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晋国国内赵盾的政敌已经蠢蠢欲动,准备依靠晋灵公的力量除掉赵家,在这种情况下,赵盾必须立刻赶回国内部署力量进行反击,否则他赵家的地位必然不保。. U- D$ }9 J5 b8 c. v) j
  
2 b2 B, U6 {* w3 h6 h6 A  晋灵公这个人,是个真正的纨绔子弟,他即位的时候才七岁,根本不会理朝政,所以朝廷的一切大小事情都是赵盾说了算,小国君没人敢管,又不用处理政事,结果逐渐养成了追求玩乐的坏习惯,现如今灵公已经二十岁了,还是很不懂事,整天跟着宠臣屠岸贾(从前出卖邳郑和七舆大夫的那个屠岸夷的孙子)吃喝玩乐,还收刮了大量民财来对宫墙进行彩绘装饰(没想到灵公还是个艺术家)。为了寻求刺激,他在城中盖了一座高台,取名桃园,他不仅与宫女们在那里寻欢作乐,还专用弹弓打台下的老百姓,为的就是看他们哭爹叫娘狼狈不堪的模样(半点本事没有,只会欺负百姓,这昏君好没人品!);这也就算了,有一次,灵公的厨师仅仅因为没有把熊掌煮得够烂,就被他处死,砍成八大块 (不仅是个昏君,还是个暴君, 不仅没人品,连人性都没有!) ,扔进垃圾桶里,让宫女拿出宫去丢掉,结果被路过的赵盾看到了死尸的断手,赵盾大骇,立刻前去劝谏,灵公虽然碍于赵盾的地位口头上答应了改错,行动上去依然我行我素。赵盾只好一次又一次的找他谈话,叫他学好,不要再捣蛋了,灵公每天被着这个老头子像个烦人的苍蝇一样嗡嗡嗡嗡的在耳边念叨,对赵盾越来越讨厌,再加上赵盾的政敌屠岸贾在旁边一个劲地说赵盾的坏话,终于,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决定杀掉赵盾。于是某夜,他派了一位叫鉏麑(音chú ní)的武士去刺杀赵盾。鉏麑清晨前往,潜入赵宅,只见卧室大门洞开,赵盾穿得整整齐齐,准备上朝,因为天色尚早,所以正坐着打瞌睡。鉏麑迟迟下不了手,只好默默的退了出来,叹气道:“赵盾如此勤勉恭敬,真是人民的好公仆啊!我要是杀了人民公仆,就是不忠;可是我没有完成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杀也不行,不杀也不行,我还是杀了我自己算了!”说着,看了看门口的一株大槐树,凄然一笑,一头撞了过去,脑浆崩裂而死。(壮哉!为国为民,轻生死,重大义,鉏麑侠气十足,真燕赵之士也)" j0 p3 b# D# _; r6 g( ~
  : N& V. |" u4 Q4 m/ p+ m& F& A' d
  屠岸贾见赵盾居然没有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教晋灵公训练一只凶狠的狼犬,名为灵獒,身高一米余,色如红炭,每日食羊肉数斤,能解人意。只要灵公一声令下,它就会扑上去,专咬人的颈部大动脉,不死不已(好可怕的畜牲!)。灵公每次出行,都带着这条可怕的灵獒,见者无不悚然。某日,灵公设宴邀赵盾,伏甲士于暗处,打算杀死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了,快步登上殿堂,说:“臣下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三杯,就不合乎礼节了。”(此乃小饮酒礼,见于《礼记&玉藻》)说着扶赵盾急忙下殿,灵公见事情败露,立呼恶狗扑出,提弥明挡在赵盾身前,徒手博獒,拼死抓住恶犬之首,用力一扭,恶犬折颈而死。灵公大怒,命埋伏的甲士冲杀去追杀二人,弥明教赵盾急走,自己留在后面来掩护,最后寡不敌众,被围上来的卫士乱剑杀死。(又一个义士,壮哉!)
5 ?% S2 Y( d/ G9 N% k5 `: {$ y: B( p  C% O0 `2 |" t
  甲士杀死弥明后,又迅速的追了上来,赵盾顾不上悲恸,只得且战且退,身中数剑,鲜血直流,在这个危急时刻,其中一个甲士突然倒戈,帮助赵盾抵御其他的士兵,杀出了重围。原来五年之前,赵盾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中条山脉西麓)打猎,住在翳桑,碰到一个叫灵辄的人饿倒在路边,赵盾问他怎么了,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赵盾给他食物,他却只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想打包带回去,赵盾问他原因,灵辄回答说:“我在外打工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快到家了,请让我这些食物留给她吃。”赵盾感叹于灵辄的孝顺,就让他把剩下的食物都吃掉,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一些肉,放在袋子里给了他。后来灵辄回国后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人生何处不相逢),念及赵盾昔日之恩,所以倒戈相救。事隔多年,赵盾当然已经忘了自己从前那个小小的“一饭之恩”了,所以两人逃出来后,赵盾问他道:“你是何人,为何救我?” 灵辄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却什么也没说,就跑走了。(不发一言,悄然离去,真乃君子也。《吕氏春秋&报更篇》说灵辄逃亡后‘过关而死’,虽不知其可信度,却更添几分悲壮。)
$ o' ^! W$ G/ X! s  
( [( n) d% o& ]2 d! \  赵盾即逃出生天,不敢再呆在绛都,赶快收拾包袱逃命,好在晋灵公这个人也是顽童一个,见赵盾跑了也不去管赵氏一家,而是像村童没了老师小孩没了家长一样,直接带着美女到桃园逍遥去了(可见灵公也是顽童一个,丝毫没有政治头脑。),结果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派人冲进桃园,将他刺成了个刺猬。(死得好,这等“垃圾中的极品”,“社会的造粪机”要他作甚,留在世上只会浪费百姓的血汗,还不如早点送他上路!文公襄公也算一代枭雄,怎会生出如此子孙!)4 Z/ I; p3 v. {* {, ]. u
  ' b, q3 W& ^2 u4 b7 v
  赵穿杀了灵公后,急迎赵盾归来主持大局,赵盾此时尚在晋国国境观望(由此可见灵公被弑一事绝无可能和赵盾无关),听说灵公已被弑便急忙回都主持大局,他率百官来到桃园,伏在灵公的尸体上,放声痛哭,哀声闻于园外。(千方百计想除掉自己的仇人死了,倒像是死了亲人一般,赵盾真是好演技,可以和楚庄王角逐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了!)
& T4 e" Z7 L. l- W# t* B( z. G    R# t6 x& K, Y" c$ e4 q
  晋国百姓听到了如此哀切的哭声,都说:“相国忠爱如此,晋侯自取其祸,非相国之过也!”(赵盾等的就是这些话,政客的眼泪,可不是白流的!)
/ D/ c- t' j# o) V$ ~" w! f! a: F  ( U1 {4 k6 t+ A
  当然,赵盾的这些伎俩可骗不过一些明眼人,晋太史董狐干脆就直接在史简上直书道:“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其君于桃园。”9 f( A5 }; r+ e2 ?  G0 b$ h
  
6 V: \; Y0 a# |" F' Z* K  赵盾闻听此事,大惊失色,连忙解释道:“太史你误会我了,事发之时,我可是身在离绛城二百多里地的河东边境啊。我有不在现场的证明,你怎么能说是我弑的君呢,我冤枉啊我!”
, L( I( x+ U1 m' v! @" A  
* {4 @' k/ j0 F* {& ]  董狐说:“错,我没有冤枉你,你身为晋国主政,出事之后逃亡却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也没有惩罚犯罪凶手(赵盾回都后没有追究赵穿的弑君之罪),现在你又说你和弑君之事毫无干系,谁信哪!”(这才是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良心!若是所有的史官都能像董狐一样据史直书而不加隐讳,就能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真实原貌完完整整的呈现给我们了,可是后世除了太史公司马迁之外, 所有的史官都是在为帝王将相作家谱,都是在为那些胜利者歌功颂德,而历史的真实原貌,都已经模糊不堪无法还原了,惜哉!)
; B, ^( U: q3 p/ l. ~( o0 H  $ r* l- h; @8 s; f
  赵盾当然没办法对董狐怎么样(春秋时史官地位超然,即使执政者权力再大,也无法干预他们,就算你杀了他们,后续的史官还是会照原先的写,这大概就是那时候所谓的舆论监督吧!),只好叹道:“哎呀!《诗经》上说:‘因为我的怀恋,给自己带来了忧伤’,恐怕说的就是我了,要是我不是心怀故国而没有走出国境,我就不用承担这个可恶的弑君罪名了,我真是衰呀!”(虚伪!昏君该杀!不过赵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想要玩政治,就必须学会作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3 W7 j/ ]$ m$ C6 }4 h( ^5 |  ' N: S& Y$ V/ G( c
  太史董狐作史,能不笔媚,不畏死,因而获得了孔子“良史”的美誉。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也有“董狐笔”之赞,名垂千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11:31 , Processed in 0.0316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