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欣德老师-贺“习方社”成立(转自习方社论坛)) B$ r' R5 W- f* T* N# @- E l U: i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已整整一年了,初来北京时的惆怅已荡然无存。在这里,我又遇到了许多好人,他们无私的帮助,让我仍然能从事自已最心爱的工作;又结识了许多新同事、新朋友,他们的友善与关心让我很快适应了环境;同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研究生院招收了一大批聪明、优秀,又挚爱中医的研究生,如06级的杜新亮、焦玥、贺鹏杰,07级的熊兴江、田甜、王道涵等,他们孜孜不怠、好学上进的精神与礼貌尊师的素养常常感动我,促使我想为他们多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课堂形式的知识传授。
( \. u _; o% \, T% h' R 从事中医方剂的文献与理论研究、教学与临床工作虽然整整二十年了,但是真正喜欢中医、爱上中医算来也只有十多年的光景。要不是十多年前有幸跟随黄煌教授临证,也许现在我仍在云里雾里。是他指点我看到了中医真正的精华所在,看到了中医的无限魅力,尝到了甜头,坚定了信念。 + v. ^6 B# H) l6 J- e7 Q. U& Q! `
近年来,社会上告别中医、取消中医、批判中医的声音时起,我认为理论的辩驳固然需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练好真功,用事实说话。要培养出一大批理论基本功扎实,能真正用中医思维与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接班人,而不是理论似懂非懂,临床动手便错的中医掘墓人。
$ r/ k0 s( M2 Y# W 能对中医有兴趣爱好,并乐意为此付出时间精力,只有在使其感受到中医思想之合理、中医理论之精美、临床疗效之确切之后。所以作为中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
! K$ W$ z, A' t% a 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疗法,由一味味中药组成的是方剂,给患者一张安全而有效,价廉而方便的处方是中医师的职责。一首好方,背后蕴藏着医家对疾病成因、患者体况、中药药性、配伍原理等方方面面的认识。处方的正确与否,直接反映出医家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关系到临床疗效的优劣。前人留给我们的“好方”不计其数,这些宝贵遗产需要我们来继承发扬,造福于人类。从方剂入手,特别是黄煌教授所提倡的学习、研究“经方方证”,是研习中医的有效捷径。 7 X" t4 d3 Q( l( Q0 {3 ~* x: n2 W9 o
为此,我倡仪在研究生会中成立以学习研究古今名方、体会传统名方魅力为宗旨的“习方社”。这一想法不仅得到广大研究生的赞成,也得到了研究生院领导与老师们的大力支持,院马晓北处长、胡春宇老师、信息所的李鸿涛老师也热情参与,提出了许多办社的宝贵意见。在“习方社”的筹备中,熊兴江、杜新亮、焦玥等同学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劳,“习方社”于今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在学生中招募社员。
- s1 c4 v' p* q1 a 在此,衷心祝愿“习方社”能健康发展,不断壮大,能使每个会员在这里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学会用中医的方法治病、养生的本领。我愿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祛病延年的神圣工作带给我的快乐!
$ e( A+ U/ s) `+ f E8 A- e 最后,以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序中的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之、警醒之:“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未,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 ] W6 c$ ^/ h' O8 q
5 r2 w/ U1 u% h! F4 R) Z( ^ 史欣德
6 `: U8 h9 @0 _) f; H 于2007年12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