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7|回复: 3

中医人才忧思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互联网
% L, E! U6 ~7 t2 l) g, \/ v, u, P, u. c
       龙的传人代代相承、繁衍生息了几千年,中医当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近世纪,中医也曾以它辉煌的形象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但时至今日,中医却遭受到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西医的围追堵截。中药在医院的药房里不再受宠,望闻问切多被一架架检查仪器所代替,病人也往往不再看好那飘着药香的瓦罐……今日中医何以就失势了呢?4 \0 L. q/ ^, F7 b
       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期间,李连达、邢鹤林、李辅仁、李光荣等10余位代表、委员就中医药人才问题大声疾呼;在200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开幕当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也一言中的,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什么?是疗效,疗效靠什么体现?靠人。中医药发展需要各种人才,需要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对外交流人才,但最需要的是临床人才。中医药必须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
4 E; B. x1 v8 K- V( ?/ d       无疑,人才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枢纽”,带着“人才”的疑问,笔者走访了中医界一些“大哥大”,他们对中医的人才深感忧愁,他们认为,中医事业潜在危机严重,是到该“出奇兵、下猛药”的时候了,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中医事业的“完人”———完蛋的人了。
1 \+ W2 Q' T3 {+ [0 l       1、中医可能被西医“消化”
9 M; V' U$ w2 q  O7 W       卫生部前部长崔月犁先生在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不少老中医反映说:老一代中医去世后,中医即可能被西医‘消化’,而走上消亡。”
2 d/ x  ^; `+ t3 H' E' _  L       一提到中医绝活,往往都是那些已辞世、身怀绝学的大师们,现代是没有名中医了。江西的伤寒学家陈瑞春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全国现在有熊猫300余只,而拿得出手的名老中医比熊猫还少。”湖北中医学院的陈国权教授伤感地指出:“再过10年左右,当中央首长及外国总统患重病,经西医治疗无效时,我们很难拿得出能独立于西医之外的像蒲辅周、叶心清、岳美中这样的名老中医了。”
5 ^3 M' W! g- X. Q2 n* ~: u1 X       有资料表明,广西中医药界能用中药治病的中医仅200人。广西区卫生厅中医管理处处长吴胜华透露说,广西中医队伍现有12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的仅有 800余人,与西医相比,比例偏低。按中医人才的结构,现在真正在临床上用中药治病的中医,在中医药界公认的最多只有200人。
( s( E# z$ u* m/ u9 Z1 z       中医院生存举步维艰。以地处西南的广西为例,大部分中医院是在 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建立后,条件简陋,生存和发展远没有西医院那样幸运,尤其是中医人才缺乏,有的县级中医院最多一个副高级医师,8-10名主治医师。由于业务量少,有的县干脆把它撤掉或合并到其他医院。
+ j2 D/ F6 v! Q- z1 S% S3 o+ e  ?       中医发展缓慢的实质问题是对中西医不能一视同仁。安徽省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计委扶贫点之一。在“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拿出300万元扶持县医院(西医),建起一座气势宏伟的门诊大楼。省财政也给了数量可观的扶持资金。而县中医院仅有门诊960平方米,病房不足340平方米。+ F, Q2 ?# d) d4 n
       名老中医后继乏人,边远省份更显突出。全国第一批500名名老中医中广西只有8人,第二批557名名老中医中广西只有6人。目前,广西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只剩6人了,年龄都在80岁以上,且只有黄荣活在门诊部看病,第二批6名老中医年龄也都在60岁以上。" B  G. q+ e8 F" {3 e1 V- Y
       真正喜爱中医的学生很少。笔者在一所中医学院投放的学生问卷调查看,这次调查了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医学检验、护理专业,从收回的147份问卷调查得知,自愿选择学中医的仅有14人,不足10%。学生们认为现行教育体制使得他们“中医没有学好,西医没有学到”。上述情况,是中医教育的普遍现状,应该说全国各地中医药校大抵如此。张达旭主任医师说:“某实习学生写处方时,把丹参写成月参,分不清麦冬和天冬。这些人简直要了我们中医的命,成了我们的‘掘墓人’”。  A! ?0 J) I( n3 d0 ], P- Q/ \
       全国知名的老中医焦树德教授80岁寿辰时,一位高层领导到中日友好医院给焦老祝寿,另外邀请了几位老中医来谈谈中医教育。邓铁涛、任继学、王永炎等,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共同的感叹:可以说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多少真正的中医来,中医人才极度匮乏。
& i6 g* N+ r% K       2、中医门前冷落. v5 @8 M* r2 h2 P8 s  |7 V0 `
       去年3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教育医药卫生界联组会上说:“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如今中医人才凋零,难道中医在这几十年就突然没有疗效了吗?
; ]2 ~. g! d9 p: U/ w' k( l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20世纪80年代到法国公开表演“烧山火”、“透天凉”针灸手法,几星期就使已不能舞蹈的女演员重返舞台,让法国人看到了中医针灸的奇迹。可是我国现在的针灸师能掌握针下凉、针下热等手法者能有几个?考考有的中医毕业生,连10条名方都写不全。在世界上,美国许多州都已把针灸治疗纳入医疗保险,澳洲、加拿大、泰国等纷纷举办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德国办的医院,求医者要排队等候数月。' Y; Z6 D' S# S5 e; H) O* A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灿告诉年轻的中医后辈说,他年轻时在农村行医,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让他看嗓子疼,他发现病人的嗓子没有红肿现象,于是便问病人是否还有其他病症,病人回答说小便淋漓已有数年,据中医理论诊断病人为肾虚,虚火上炎,导致嗓子疼痛。于是开出了治疗肾虚的方剂,病人服下几剂后不仅嗓子不疼了,小便淋漓也治好了。中医的高明之处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b, g3 Q%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脑病专家王永炎教授在谈到中医具有独特的疗效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葛根芩连汤、桔梗芍药汤肯定比土霉素疗法强得多,不仅可以止住痢疾、腹泻,而且肚子不胀、舌苔不腻,消化好,最终结果非常好,而且形成慢性痢疾的机率很低。”
" q& g2 P/ A& V" r- \) C$ G       中医治愈疑难证的病症不胜枚举。
0 l1 z# S4 F- C  K, |, \       广西医科大学周沛然教授认为,中医在治疗很多疾病都比西医有优势,对慢性病、老年病、某些肿瘤,特别是功能性疾病效果更好,中医是辨证用药,负作用小,是全身调节,更接近人类身体。
2 W1 U$ E4 g2 `& G  g3 G       3、中医教育青黄不接
& i" }( C# n1 y0 [/ Q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黄汉儒教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医生名义上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实际是中不中、西不西,教材也一样,就连日本人都说,这套教材是培养不出中医名医的。湖北中医学院陈国权教授谈到中医学院教材时也说,编写于90年代初中期的全国中医学院第六版教材的中医门类受到广泛的指责,尤以经典为最,不伦不类,面目全非,老师难教,学生难学。3 N4 t! I- H  q" z! h* D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邓铁涛说:现在的中医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从中专、本科教育到临床教学医院、研究院,从学士到博士,从医士到主任医师,从助教到博导,西医有什么我们也都有。实际上,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很多,最要命是一些中医院校教学脱离临床实际,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在有些中医院校里占的课时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成了选修课。有人甚至放言:怎么能拿1700年前的《伤寒论》当教材?殊不知,当今的美国西点军校正在研究《孙子兵法》。四大经典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纵观历史,所有名医都是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科技发展,才有所发明创造的。3 X2 g8 t1 v4 F0 P0 z& a' B
       原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徐宝圻教授说:“中医就像京剧一样,基本功很重要,我们当年学中医时,老先生们要求每人起码要看三部中医古典名著,但现在大部分中医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只停留在教材上,不看名著。我最近到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把教师的借书卡调出来看, 85%的教师没借过一本中医名著。”( e2 p9 [- p# n* u% B
       按照有关规定,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最少要背120个方子,1965年毕业生90%以上达到这个水平,1983年毕业生70%能达到100个方子,1997年就只有40%的毕业生能写出60个方了。
' a1 @4 z/ B5 C0 H+ N       此外,中医姓“西”,中医院西化,中医师“西化”、“背叛母校”等事例屡见不鲜。许名中医专业人士、行政管理人士在谈到此问题时,也忧心忡忡。目前有些中医院正在日趋西化,西药的用量远远高于中药用量。这有经济利益问题,也有医院领导指导思想问题,也有一些中医对自己没有信心的问题,还受周围西医院的影响等等。2 b. A1 t% g. [
       说穿了,因为中医学术找不到钱,维持不了医院运转,所以必须改弦更张。某些中医师背叛了母校。这是为何?因为他仅靠母校教给他的知识技术,可能找不到饭吃。
& \+ h, M8 h) g8 E       在采访中,一些专业人士告诉笔者,当今的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和中医院,西医医生、西医设备、西医诊断、西医治疗、西医医院管理模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医院的急症差不多全西医化了,中医急症用药几乎全是西医急症用药了,中医真正的东西已经很少看到。5 f) m8 A# {7 m# G5 _
       一次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传统文化,需要有一定的古文知识,应招收一些文科学生。一位老中医认为:现在教育部划定医学属于理科,而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医却很难说清楚它是文科还是理科,而且中医要是没有古文基础,是很难学好的。现在让理科生来学中医,理科生的文科基础相对较差,他们看不懂古代的医书。而且数理化培养出来的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也与学习中医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 l8 b/ y! ^7 s* k( n       老中医张达旭也认为,中医在30岁以前基本上是打基础的阶段。成名难,加上毕业后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要到很晚才成才。很显然,中医院的医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刚毕业的见习医师,没有病人来看病,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这些医生的收入很低,他只好改行当西医。- V; h; ?4 z# i9 ~2 [  b/ m" u* K
       据有关人员介绍,在中医的医技收费项目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在4000余项收费项目中,西医收费项目占很大部分,中医只占75项,占1.9%。又如针灸,收费标准只有14项,还包括了现代的电针、仪器针。但仅针法,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9种针具、26种针法。西医同一操作,却视各部位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8 U8 Z2 b  ~( j  E, ?
       一些专家认为,中医价格太低,也是制约中医发展的因素,特别是与西医某些项目的收入比较,中医显得太廉价了。
, K# ^- g+ T+ n, I/ P4 D       4、何处是归途?; R' [* A5 s) X, H1 x* \; F9 }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在旧时代,中医带徒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地道的中医特色,带徒出身而且学有成就者,从理论方药各个方面都师承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  s" F( D+ C+ U  r! N9 {7 ^+ G; ?
       广西中医学院黄瑾明教授总结出了当好现代中医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本领。二是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验方和经典用药,才能得心应手,没有相当数量用之有效的方药,表明这个医生没有功底。三是必须掌握一定水平的科学知识包括西医知识。
. l3 F/ ?' u& G% L2 ^       从周秦到明清,都有治疗急难病的文献可考,历代均涌现出不少治疗急难病的医学专家,并有许多高深理论,所载方法简练、疗效卓著的急难病诊疗专著流传至今。年轻人要学到中医精髓,必须真正钻进去熟读经典,又要能够跳出来,将其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可望成为名医。& Y1 l/ ~4 r  X) @3 g1 E3 Q% l9 x
       崔月犁先生认为,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中医人才单靠学校正规教育培养远远不够。必须提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兴办中医教育。其中一个办法,作为高中等中医教育的补充,就是继续实行中医带徒,让具有真才实学、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或中年中医带徒。- V+ {/ u* o# f# M! }  d
       目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中有459名老中医药专家被聘为学术继承工作导师,配备学术继承人随师学徒,共有627名学术继承人结业出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有557名老中医学专家被聘为学术继承工作导师,学术继承人845名已出师,成为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 v# F' A: K3 |% v
       从3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人才培养座谈会上传来喜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近期将部署第三批,在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同时,继承人对导师的临床经验应加以研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 U, g5 `+ D7 E% e/ U" S- r2 M       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加强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临床辨证施治的能力,切实解决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忽视临床实践的问题;要做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才能造就一批有影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发表于 2008-7-22 17: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问题不是名医多少的问题,而是名医质量的问题。能辨几种症,能开几个方子,治好几个病就可称名医了?
发表于 2008-7-23 11: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不是社会功能之一,转为商业服务才是根本原因。
发表于 2008-7-29 1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看他学习的动机何在?其行医的目的何在?其人用心何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2 03:32 , Processed in 0.0271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