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6|回复: 0

汉调桄桄知古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调桄桄,俗称"桄桄子"。因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唱腔、道白吐字归韵以汉中方言音调(汉水流域群众的语音)为基础,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又名"汉调桄桄""桄桄戏"。又因其主要板式名称、旋律结构、主奏乐器等,和秦腔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 t; J6 K, s! A- T

9 h7 r7 s. p2 e+ v$ z    汉调桄桄音乐,为梆子板腔式变化体。音阶为综合性七声音阶,调式为七声音节的"徵"调式间"宫"调式,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唱腔板实有[二流]、[慢板]、[箭板]、[拦头]、[七棰]等。且有欢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别。花旦与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脸讲究"犟"音,唱腔多用假声窄嗓,艺人称为"老少配";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武场为打击乐,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文场有盖板二弦、正、反调两把板胡、京胡、月琴、二胡等等。20世纪30年代前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三十年代以后,改板胡为主奏乐器。伴奏风格细腻、悠扬、悦耳、动听;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曾流布于汉中地区各地并流传到安康、川北、陇东、鄂北等地。因地域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分为东西两路,南郑、勉县、略阳、宁强、汉台称"西路桄桄"或"府坝桄桄";洋县、城固、西乡、佛坪等地称"东路桄桄"或"下路桄桄"。东路唱、白、吐字发音略带关中语音,西路则用巴蜀语音。# R3 U+ A  `7 Y) }6 V6 ?

5 _  w; L9 G+ P% |( w    汉调桄桄的起源,传说有三:! Z$ f8 C, v3 e  U, d( n2 q2 O
' A2 s9 |$ M! Y, Z' u
    元代有个蒙古族亲王,因犯罪被朝廷谪贬到汉中,来了带了一班戏,演变成汉调桄桄。
/ s8 j7 u+ s+ B" |5 @" J* j
# r6 W! i. R; I6 ~    明代万历皇帝有个宠妃,是洋县江坝人。皇帝为了让妃子的父母在家欢度晚年,赠送了一班戏,后来发展成汉调桄桄。
9 {: j" B2 x6 b) P7 B$ y- p
3 M) Z6 X: M: m. ^; c    秦腔于明万历年间前传入汉中后,吸收了当地语音、明间音乐等,逐渐发展而成。
+ P* K5 X# C  a1 z* @- L' n0 r$ V' f. \7 Z! [' ]% K9 D. N
    据载,明万历年间,祁家班社就极为兴盛《见陕西戏剧志(汉中卷)》191页。(据老艺人程海清口述,明万历末年,秦腔已流传汉中地区;清乾隆年间,洋县一带本地班社在演出中,艺人们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丰富了唱腔曲调,使秦腔发生变化;加之汉中毗邻四川、湖北,长期与川剧、汉调二簧交流,使新兴的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 A! J" l) }1 V: p; K# G: @' L) E
3 _1 c; {& {5 P0 m    汉调桄桄,曾曾长时间覆盖关中地区,尤其是清末民初,出现过班社林立,艺人济济的鼎盛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家,所作剧目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剧种迄今,仅有陕西南郑县一个专业剧团了。: a1 R$ d( r) ~) p9 }

) a- E+ y' n3 Y* q+ R( t    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汉调桄桄进入兴盛时期,汉中一带有三秦班、洪喜班、同庆班、五福班等40多个班社,演出活动遍及汉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陇东等地。被称为"戏状元"的王庚子名噪陇东10余县,青衣杨桂芳、花旦李伍凤等活跃于川北广元及成都一带。演出剧目主要有《伍员逃国》、《帝王珠》、《秦琼卖儿》、《七星庙》、《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黄金台》、《风筝媒》、《秋风扇》、《疯憎扫秦》等。) C) \; B( f' m4 U
( O' [3 ]" ]8 _7 Y
    汉调桄桄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由于西安易俗社等改良秦腔传入汉中,加上京剧和文明话剧一时兴起,使汉调桄桄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大部分班社相继解体,除木偶桄桄外,大舞台演出几成绝响。
5 O" u+ S" `$ V9 s1 M: A$ s9 n& c/ c4 X* {% u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积极贯彻政务院戏曲改革的指示,对戏曲剧目推陈出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汉调桄桄的传统剧目进行了发掘整理,使这一古老剧种得以发展延续:1950年洋县成立了以著名演员程海清为首的洋县新民学社;1951年南郑县由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200余人成立南郑县新民剧社。名老艺人有旦角杨桂芳、老旦程海清、丑角杜文书、大净马忠福、须生王五太、小生孙太正、副净刘太利、彩旦董玉华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打銮驾》、《六月雪》、《张松献图》等。并先后举办了5期汉调桄桄演员训练班,培养出许新萍、陶和清、陈启民、曾建芳、白敬民、谢新俗、王全成等优秀青年演员,壮大了演员阵容。现在这些当时的青年演员已经成为剧团的中老年优秀演员。整理、改编并演出《反徐州》、《花田错》、《两狼山》、《宇宙锋》、《破幽州》、《孔雀胆》、《映锋剑》、《海瑞嫁女》、《苦节图》、《嘉兴府》等传统戏和创作、改编《红色交通线》、《四川白毛女》、《东风送暖》、《春色满园》、《红雨银花》等现代戏。
. E; M2 K9 Q*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几百年来,汉调桄桄创演剧目多达1500多个,题材广泛,上至三皇,下迄清末,历代均有,但不少剧目久已辍演和散失.1962年汉中专区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出抄、藏剧目有723本。特有剧目有《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久演不衰。 * U' n: }* k2 I+ w1 m

& c7 @6 G- m# ^: o4 X3 h6 @  `    汉调桄桄表演艺术多追求大幅度夸张,讲究人物性格化和形象的真实性。并有许多独特的技巧,如"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等;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一类的特有身段;其服装比较简单,民国以前,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因而民间有"草鞋班"之称;化妆也不大讲究,如旦角,棉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演出。但却注重唱工,讲究夜听十里大调。如名须生谢兴隆唱腔洪亮高昂,有"夜过梁"之美称,且有听远不听近的特点。拿手剧目有《葫芦峪》、《辕门斩子》等,被誉为汉中的好唱家。' z1 B# F( \7 S# l" c
- p& u) n6 u% e/ W
    2002年9月23、24日两天,汉中市南郑汉调桄桄剧团以一出新排的《千金买笑》参加陕西省第三界艺术节,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3 18:44 , Processed in 0.0233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