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有一篇题为《幸福家庭》的短篇小说,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立志要做文学家的人,在构思一部取名为《幸福家庭》的作品。因为家境不济,妻子买劈柴、大白菜时跟人讨价还价的话语和抱怨声,吵得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最后,那张只写下题目的稿纸,也给哭泣的孩子擤了鼻涕!鲁迅先生这篇小说原本意在讽刺这位不幸的文学爱好者脱离生活向壁虚构,我们却不妨读出另一层意思: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文学家,家中需要一位好太太。) g' k$ a2 I4 @: _/ l
* ?% G8 m8 v' y9 @5 j J
纵观中国历代文学史,的确有不少成功的作家,他们的家中都有通情达理、任劳任怨、患难与共的好妻子。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任由丈夫放弃旱涝保收的县令职位,跟着丈夫回乡务农,过“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苦日子;杜甫的妻子杨氏,为使丈夫实现政治理想,甘愿与其长期分居。动荡岁月,跟随丈夫漂泊于西南、荆湘之间,跋山涉水,艰辛备尝,仍然恩爱有加;苏轼的妻子王弗,粗通文墨,苏轼科举成名之前,陪苏轼寒窗苦读;苏轼做官后,为苏轼出谋划策,辨人论事,尽内助之责。苏轼之妾朝云,当苏轼被贬岭南之时,她毅然决然,千里相从,至死相伴;赵孟頫的妻子管氏(道升),跟丈夫荣辱与共,共商诗文,琴瑟和谐;《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妻子陈芸,心地善良,聪明伶俐,情趣横生,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一个女人”……钱钟书的妻子杨绛,为了丈夫能安心写作《围城》,当女仆回家之后,她亲自生火做饭洗衣服,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心甘情愿做厨下婢(杨绛《钱钟书写<围城>》)。例子实在是很不少。0 q* o) V0 j% `- R: Y @
% i& ^; @4 x7 m7 o3 {/ P' ?" u; o
但是,从形诸文字(文学作品)的事迹看,这些文人妻中,我以为,当数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第二个妻子王氏最为突出。
6 r7 M: l7 T2 P1 T% P: Y
* H9 t( @+ g/ a/ H2 s1 [# g- J王氏于嘉靖十四年(1535)嫁给归有光,当年归有光三十岁,王氏十八岁。王氏死于嘉靖三十年(1551)五月二十九日,前后跟归有光同甘共苦十六年。归有光对王氏感情深厚,曾经写了《王氏画赞并序》一文,缅怀他的这位亡妻。《世美堂日记》一文,则较为集中地描写了王氏的几方面贤惠事迹:3 L' b; ^6 ]! b+ e X: w+ V% E5 X( ~
. l: u. A$ G4 h
归有光大部分心思都放在读书写文章上,对于家庭财务不甚关心。王氏为了让丈夫安心读书写作,从不把家庭经济情况告诉他,只是督促僮仆开荒种地。即使是大旱之年,也能有收成。) A" j0 _3 s- N% Y" }
3 R$ k/ l. W& ^+ z. {# ?* J每季稻子成熟,酿成甜酒,总是让公婆先享用,然后才是自己品尝;收获了大麦、小麦,制成美味的酱料,也是让公婆先享用,然后才用于自家烹饪。祭祀、款待宾客、亲属婚丧嫁娶、馈赠亲友礼物,没有一样会遗漏掉。
. Y% y" O4 _! m1 t
9 C, o+ t/ x6 v( O( z6 T% V由于王氏的慷慨大度,归有光那些生活失去依靠的姊妹都来投奔他;各地学友来访,住宿饮食,无不得到妥善的安排。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王氏都默默承受,从无怨言牢骚。/ z8 `% ~$ P5 c. V1 Q/ n3 G7 r
4 w5 D6 E! t( d# L9 `% k9 x因为归有光喜欢书籍,一旦听说那些书香旧家有零散的书籍,王氏就让邻里妇人代为寻访,尽量购买。几年之间,她收购的各种图书多达好几千卷。8 Y/ z8 I& R! R
. ]& E, x0 k8 J/ ~' y V# J7 I
嘉靖二十九年(1550),四十五岁的归有光赴京参加会试。落第之后,归有光走了几十天陆路,回到家,正是芍药花盛开时节。王氏准备了好酒好菜,慰劳丈夫。归有光问:“难道不感到遗憾吗?”王氏答道:“这下子,我们就能效仿汉人庞公夫妻,隐居乡间了,有什么遗憾的呢?”王氏对丈夫的落第回家,不但没有半句责备奚落的话,反而百般宽慰他。3 a7 ~& `" n3 R; r! @
8 {, K& T0 c/ G' N2 x
归有光虽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是,他曾六次参加乡试,九次参加会试,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六十岁,才中了个进士,做了几年级别不高的官职。可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归有光的散文之所以能够于从容自然之中蕴涵回肠荡气的意境,从而获得“明文第一”的美誉,跟他的几任妻子,尤其是这位王氏妻子的照顾、理解一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
|